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共14篇)
1.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一
《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记一个“平凡”的老师
——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作者:戴逸群
曾经有成为音乐家的梦想,曾经有组建一个优秀的儿童合唱团的愿望,但最终还是成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个平凡的老师。但我想,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对孩子而言,他定是一个极不寻常的老师。
在“塘底”这个专收问题学生的学校,所有老师都害怕在这授课的地方,认为在这教书是一种折磨的地方,基望马图老师在这里找到了快乐,找回了自己的梦想,也同时给孩子们带去了希望,带去了快乐。这个平凡的老师身上定有他不平凡之处,下面我一一数来,用以鼓励我们这些同样平凡的老师。
理解孩子,尊重孩子。
对比其他老师简单粗暴的“行动回应”(关禁闭)的教育方式,马图老师总是给予孩子理解,问清缘由后,给出正确合理的惩罚方式,这正是出于他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心理。如面对对莫桑叔叔恶作剧,导致其眼角大量流血后伤口感染,甚至威胁生命的力基,马图老师选择单独与力基交谈,严厉地问了力基情况,他站在力基的角度,保证不告诉他人,也分析这件事的利害关系。马图老师先稳住孩子的心,剖析情况,让孩子明确这样做的后果,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诚实地说出了实情。而后马图老师提出让孩子无偿照顾莫桑叔叔一个月的建议,孩子欣然答应。
对于孩子,我们应保有比对成年人更多的宽容,孩子出于成长期,应该给予他们知错再改的时间和机会,这样孩子才会进步。同时,我们也应了解,孩子的内心比任何人都清楚他自己犯了错,所以,我们应多理解孩子,耐心等待。
拥有智慧,巧妙育人
莫朗是个有才华的孩子,他的歌声让马图老师疯狂。但这个孩子由于与单亲妈妈沟通少,他一直误解妈妈,也故作叛逆。当见到马图老师和自己的妈妈亲密地走在一起时,他很嫉妒,有些“吃醋”,于是对着马图老师的头泼了满满的一瓶墨水。马图老师第一时间是向孩子的妈妈解释,孩子不是故意的,这是为了缓和孩子与妈妈的关系。但妈妈走后,与孩子面对面时,对孩子犯的错,马图老师还是做出了惩罚。合唱团练习时,莫朗试图与老师和解,然而马图老师并没接受莫朗的和解,以“我们不需要你”把莫朗冷冷地置于一边。然而,马图老师并没抛弃他,在公爵夫人前来欣赏合唱团演出的时候,演奏时,马图老师让孩子开口唱歌了。那一刻,马图懂得了“感激”,唱出了最美的旋律„„
教育是无声的,对孩子的爱是无声的,看似冷酷却有情,感动于马图老师这样的教育方式,他用激将法使得孩子明白了什么叫“感激”,马图老师的做法让我明白,教育需要智慧。
有较强的专业素养
作为音乐老师的马图老师,是个极其热爱音乐的人,并且是个能创作的老师,为了孩子,他创作了许多的优美的乐曲,这也是合唱团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也惊讶于在合唱团分配演唱角色时,马图老师只要听一句孩子的演唱,就能为孩子做出定位,这让我很是佩服。
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教导学生,“传道授业”,才是做好了教师的本质工作。
马图老师是一个平凡的老师,正如影片结尾诉说的一般,一辈子默默无闻。然而我想,拥有这么许多非凡的品质的老师,在他的学生心中,定不会是个默默无闻的人,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2.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二
关键词:电影,教育,爱,人性化
最近有幸从电脑上观看了一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叫马修的老师在一所寄宿学校做学监时与孩子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一群几乎被社会抛弃的问题少年、一个暴君式的校长、一个至高的“犯错惩罚”管理准则, 这所学校因为它的沉闷和冷漠而被称为“池塘之底”。然而马修老师的到来慢慢地改变了这里的一切, 并最终改变了孩子们的一生。看完这部电影, 我的心情良久不能平静, 马修老师对孩子们深切的爱及其人性化的教育方式, 在让我深受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在马修老师到来之前, 这里的学生似乎已是无可救药, 撒谎、打架、闹事、偷窃、甚至捉弄老师, 对于他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对此, 校长制定的管理准则是“犯错惩罚”, 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然而, 马修老师却无意严惩这些孩子们, 他选择了宽容。马修第一次走进教室便遇到了考验, 捣乱的孩子们乘他不备拿起他的皮包扔来扔去, 教室的混乱恰巧被校长看见, 当校长要严惩那位始作俑者时, 马修却巧妙地保护了那位学生, 孩子们很快地意识到这位老师的不同。乐格克在教室门上做了手脚, 致使学校管理员马桑大叔的眼睛受伤, 马修并没有按照校长的要求把他送到禁闭室, 而是让他去医院照顾受伤的马桑大叔, 乐格克最后为自己的错误感到悔恨。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相比于严厉的体罚, 马修对孩子们的尊重、宽容以及适度的惩罚, 不仅没有损害到他们的人格尊严, 而且使孩子们感受到了平等和关爱, 实际上更好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从而逐渐赢得了孩子们的心。
他将所有的学生按高、中、低声部编入了他的合唱团, 这样, 每一个学生在合唱团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孩子们没有任何音乐基础, 马修一方面投入极大的热情耐心地教他们学音乐, 一方面不断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 从此, 校园里飘扬起孩子们稚嫩、欢快的歌声。马修的孩子们显然不是一群无可救药的笨蛋, 他们一天天地取得进步, 最后, 这个由一群问题学生组成的合唱团竟然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赞誉。合唱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学校的气氛逐渐从沉闷变得轻松起来, 师生之间的对立情绪得到了化解, 校园里到处都是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和天籁般纯净的歌声。马修通过合唱团这种方式, 不仅让音乐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 而且, 也使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他们不再是只会捣乱的问题学生, 而是这个合唱团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孩子们从音乐中克服了自卑, 找回了迷失的自信和尊严, 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而这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3.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三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海报
邓以蛰(1892-1973),字叔存,安徽省怀宁县人,他是清代大书法家和篆刻家邓石如的五世孙。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本世纪初曾赴日本和美国学习哲学,重点进行艺术哲学和美学的学习与研究。邓以蜇艺术学思想有很重要一部分涉及到艺术教育的问题,尤其是音乐教育的功能。他认为艺术的至高境界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达到一种绝对的境界,得一刹那间的心境的圆满。艺术与社会人生的关系,全赖人生的同情,鼓动和鞭策人生的情感。而音乐艺术能激发人生命内在的情感,洗涤人的性情。音乐是距离人的生命最近的艺术形式。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与呈现。正好体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以及它对塑造人性的意义与价值。
一、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
邓以蛰很早就注意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借由音乐教育改良国民性,使得国民因音乐的熏染走向人生的至高境界。他认为当时的中国人,麻木,冷漠,涣散,思想枯竭,精神狭隘,贪欲算计,而音乐艺术在此可以担起重任,在当时,中国需要的音乐应该是浓厚的,团聚的,丰润的,疏旷的、隽永的、豁达的,而这样一种精神境界的回归与重建,音乐教育是首当其冲的。
关于音乐教育,邓以蛰的认识是极其深刻的。他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是极其有益的。他说:“孩童们一团天机,好像蚕蛾下子,正待一粒一粒的吐下来。当此时,若不将这团天机,使之音乐化,他的模形,就要向世故言词方面去收集标本了,终久又不免结成一个个的赘瘤。我也并不可惜他们走到这一途,因为这是迟早免不了的一回事。但只求孩童心境里,世故之外,还有一个性海;实质的宇宙之外,还另有永远在可能中的一个宇宙,不像这目前可见,口中可称道的宇宙,执着得一时翻不过身来的样子罢了。而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如有能领会它得的孩童,它也是个真实的宇宙,而且有抑扬顿挫,比我们眼前的宇宙,却活动得多了。”(《邓以蛰全集》,邓以蜇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37页)
邓以蛰认为孩子们是一团天机包裹着的生命的种子,一派天真气象,而音乐可以为之塑形,为之定性。否则他会向世俗里去寻求标本与榜样,终究会结出一个个人性的赘瘤。但是即便是如此,孩子们在世俗的世界里被蒙尘,一旦遇到艺术,遇到音乐,孩子会因此开启他自性中另一扇门,会回到他的心源性海的一个可能中的宇宙里,因为是“可能”,因此是变动不居的,孩子一旦窥见这样的一个世界,他们会感得一分真切与生动,那里抑扬顿挫,生意盎然。瞥见此真境的孩子会在其以后的人生路上保留一分人性的美好与真诚,这就是邓以蛰先生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与主要观点。
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与意义,集中体现在邓以蜇《对于北京音乐界的请求》一文中。他认为音乐与人的生活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因为它和人类进化的共同目标是息息相关的。音乐可以净化与洗涤人类习性上的顽疾与污垢。使人的心性变得纯净无染。音乐为何能够平下心性中的赘瘤呢?因为音乐艺术的特点与人性进化发展的特点相一致。
邓以蜇认为:“人类进化的共同目标,更不想从理想中吐出光彩来,射入历史。至于这些名利,计划,条件,交易,利害关节,权势计较种种的念头,或竟现于实践,都就是我的所谓性情上的赘瘤,川底上面的砂砾了。我以为平下这些恼人的赘瘤,与淹没这般刺目的砂砾,只有音乐担得起这个责任。”(《邓以蛰全集》,前揭,35页)
邓以蜇先生有这样一段文字诠释音乐的教育功能:“我们从什么地方,找出一个棕叶般宽大的手——又平和,又疏散,又能摇曳生姿,伸出有法度的一双手,把这些赘瘤连抚带擦,连擦带揉的弄平它们呢?”(《邓以蛰全集》,前揭,34页)
“我们充实灿烂的性情,无端受了外界的排挤,挤成了好像漏了气的皮球一般。又被满世灰尘,掩没了他的光彩。这灰尘又掠地飞扬,遮断了这条性情之河的渗透流动的机会。我们又从什么地方,寻出一竿彗星似的光芒锐利的帚子来,把这般灰尘,打亮清楚?”(《邓以蛰全集》,前揭,34页)
在此处邓先生将音乐比作了“帚子”,特点是如彗星似的光芒锐利。它能打扫性情中的灰尘,让它明亮净洁。即它能完善良好的性情品质。除此之外,音乐还能造就成熟的人格:“我们更从何处,求得这一双柔如绵,温如玉的手来,动定得宜,将这番已揉透的白粉,捏造成形呢?”(《邓以蛰全集》,前揭,35页)
音乐的特点是柔和,温暖,动静得宜,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的形成美好的人格。因此,先生认为改善人的心性,净化人的性情,塑造人格,唯有音乐才能担此重任。
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以音乐的名义诠释邓以蜇的音乐教育思想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导演是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主演为拉尔·朱诺、雅克·贝汉等,此片于2004年3月在法国上映,一个月时间已经有近600多万人进入影院,并创造了三千多万美元的票房,影片大获成功之后在2004、2005年举办过音乐会。
《放牛班的春天》内容简单,影片采用了一本日记和两个老人(老年的莫杭治以及皮佩诺)倒叙的方法带我们进入一名老师与一群孩子的故事。电影讲述了:1948年,一位热爱音乐有着音乐天赋的中年男子马修来到池塘之底,那是一所收容问题孩子的寄宿学校,他成了这所学校的学监兼教师,在这里他看到:一群孩子渴望理解而又狂狷不羁,独裁校长以处罚犯人的方式来处罚孩子,匆忙逃走的原任管教的经历让他震惊,面对这群无法无天又可怜无助的孩子,他产生用音乐改变孩子们的冲动。他在乐谱上专门为孩子们谱写了歌曲,一个个跳跃的音符,一行行温暖的字迹,引得孩子无限的遐想与猜测。他组织了合唱团,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管教们冰冷已久的心,解脱了束缚孩子们身心的绳索,抚平了他们受伤的心,更让小主人公(莫杭治)找到了希望,启蒙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整部电影的音乐柔和带有一点的惆怅,旋律优美动听,每一首歌曲都配合着整部电影的内容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
这部影片告诉人们,神圣而纯净的音乐不但净化了孩子们的心灵,更对他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影片中的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成了遥远的回声,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制片人雅克·贝汉和导演克里斯托弗·巴哈提亚选择用音乐作为感化人心的主线,成为该片最大的亮点。主唱与和音互为有无的缠绕、低音与高音丝丝入扣的衔接,合唱团孩子们恰到好处的分工合作,不但让观众体会到了音乐纯化人心的伟大力量,还似乎从这所名为“池塘之底”的学校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在这部影片中,导演让音乐融入了宗教的力量。他选择的小演员正是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的成员,而由法国音乐名家布鲁诺·库莱斯担纲创作的电影音乐又极为巧妙地融入了教堂唱诗班的合唱特点。如果说“池塘之底”象征我们丑陋、麻木、阴郁、病态、悲凉、残酷、无望的社会,那么这些撼人心魂的乐曲,就是拯救我们的美丽之源,快乐之本,健康之根,温暖之色,希望之种。
布鲁诺·库莱斯是法国电影著名的配乐家,曾为《微观世界》、《喜马拉雅》、《迁徙的鸟》、《暗流》、《卢浮魅影》、《维多克》等影片作曲,以《放牛班的春天》插曲获奥斯卡提名。Cerf-volant(风筝)是片中的重要歌曲,以和声,优美到无以复加,而领唱和合唱形成的复调式音乐,也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歌词则是关于自由的。Caresse Sur Locean(海洋上的风)也许是最能体现本片音乐风格的作品,此曲节奏舒缓,旋律流畅,当尚·巴堤·莫里耶天使般的嗓音响起,真如一缕清风拂过人们的心头。
广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一半连山一半靠海,独特的地理位置突显出其鲜明的区域特征,反映当地居民生活面貌与民族风情特点成为画家的新风尚,于是在这一地区形成了以表现当地秀美山水为对象,以传统中国画为主体,以广西当代画家为主要力量的画家群体,他们被统称为漓江画派,同历史上著名的浙派、新安画派、金陵画派一样,成为地域美术流派的典型代表。漓江画派有着现代南方新田园诗画风的审美,强调写生化与生活化,以山水画为主导,亦在人物画上有突出贡献,代表人物有郑军里、魏恕、邓军等,这些画家奠定了漓江画派人物画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倾向,并逐步形成了以南方水墨为基调,清雅脱俗而充满韵致的人物画创作格调。
这部电影体现了邓以蜇先生所诠释的音乐的教育功能在于音乐在人的性情当中能够起到莫大的教化功能,能够平下赘瘤、淹没刺目的沙砾。能够净化人的灵魂。因为,我们的心性如同一条白练,但是因为后天习性的沾染,生了许多赘瘤。我们也想要抚平这些疤结,但是苦于无法。音乐能够起到这样的功能。音乐的功能之一就是它的旋律平和、疏散,又能摇曳生姿,如同“棕叶般宽大的手”,这双手是有法度的一双手。最终能够将“赘瘤连抚带擦,连擦带揉的弄平它们”。即能帮助我们改变不良的习性。养成良好的人生态度与习惯。
这部电影中,每一个孩子在性情与习性上都有些问题,但只要统筹调度得好,就能演奏出和谐的乐章。看似一盘散沙的群体,完全可以在求同存异的情况下,形成合力,共同创造一个美丽的乐章。充分体现了音乐的净化功能。
学监马修在《放牛班的春天》中其实扮演的也是一个“导演”的角色,乱成一团的班级像一架断弦之琴,由他稍微调整,就能发出天籁之音。莫杭治,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的心灵幽闭而敏感,他常常独自潜往教室,让自己的声音穿过身体、穿越校园,窜向云霄,窜向生命的天堂。可是,他很孤傲,也很自卑,从来不肯在公众下展示其美丽的歌喉,甚至以戏谑的姿态将自己出局。然而,马修却没有因为他打架斗殴而反复批评责罚,相反,却敦促他回到合唱团。因为,马修知道,唯有音乐,能浸润清洁他的灵魂;唯有音乐,才能使他自由畅达地奔赴理想;唯有音乐,才能使他祛除邪恶,永葆生命的纯净。一如马修在日记中所述:“他自己感觉不到,可我却确信无疑,他的嗓子是个奇迹,预示着一种异乎寻常的音色。”莫杭治异乎寻常的音乐天分,在马修的精心保护和培育下,常常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美梦化为奇迹。
这个“导演”之所以能被孩子们接受,主要原因是他即便作为学监,也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在人格上他始终与孩子们保持水平。并且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公心。马修借助音乐的力量散播自己内心涌动不已的爱意。更重要的是,马修在引导孩子们的同时,也被孩子们的青春、活力、浪漫和幻想所引导,从而成就他汹涌的诗情和纯净的乐章。在“池塘之底”的日子里,是他把埋在心底很久的才华诠释得最淋漓尽致的时候。在这里,教育者与受教者借助音乐的桥梁达成了沟通与理解,人与人的关系因为音乐获得了一个崭新的定位。成为互相给予、彼此受惠的关系,就是一种互为上帝、彼此拯救的关系。
“池塘之底”孩子们和他们的马修老师一起被音乐感染了,点亮了,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音乐那种浸润人心的伟大力量。它纯正、空明、慈悲、无边,对心灵彻底的洗涤与净化,当伯爵夫人来听合唱时,那段《黑夜》的歌声从孩子们的嗓间流出,如天簌之声。尤其是小男主角的独唱传来的时候,沁入心田的美妙,无法言传。如果马修老师是一位心灵天使,那么莫杭治便是音乐天使,尤其是他的独唱,在其他孩子美妙和声的衬托下,他那纯净清亮的声音好象湛蓝天空下的飞鸟,自由轻灵,穿透人心,让人感觉自己的心好象也被插上了翅膀,跟着他的歌声一起飞翔。
这部影片中也展示了音乐净化人心,教化社会的一般形式,同时也揭示了在音乐的陶冶中,人性复归于良善、纯真与明亮的真实不虚的价值与意义。正如邓以蜇先生所言:“领会了解音乐的内容,正如了解言词观念的一般,不会了无所得的;因为声音所表现的范围,正与人类感情一般样浓淡深浅幽隐荡漾。只不像世故人情那样明晰执着,如立在空间的物什一样,一时推移不动的罢了。况且生命本身根本就是流动的。不像言词观念有时冻合在空间,好像化石的形态。假使生命不随着言词观念以俱行,言词自言词,观念自观念耳;若一听到音乐,血液情调俱为之动,哀乐不能自主,艺术的能同生命打成一片的无过于音乐的了。它的力量并不在吸引与诱惑,它乃是生命本体的副本;生命对于音乐如对镜看自家的颜色,怜惜有之,疾恶有之,颠狂有之。唯当此才识得生命变幻的急促,成份的复杂了。”(《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
邓以蜇先生指出,音乐是以时间的流动性范围人类情感流动的节奏:浓淡深浅,幽隐荡漾,从而打破人对世间万物的执着与攀附,打破空间的固着与沉寂,使人的灵性在时间与空间上获得自由与生命。它能印合人的知觉,反映人情感最本质的律动,原原本本,不增不减。因为人一听到音乐,“血液情调俱为之动,哀乐不能自主,”能同生命打成一片。这样,人的情感不再潜伏在心的潭底,不见天日,而是向上升腾,自然的随着音乐的流动翻腾奔涌,那部分重未见过天日的心底暗流得以洗涤与净化,那些生命能量重回心底时,已经不是旧时的摸样,已经成为心湖里最和谐安宁的一部分,不再是“性情上的赘瘤,川底上的沙粒。”这就是音乐的教化功能,也是音乐存在的意义。
学监马修离开的那天是一个太阳当空明媚的午后,而学监第一天来到学校是一个没有太阳的冬天早晨,当时他的心情就像是这个早晨,非常的低落和失意。电影前后的画面形成了对比。现在马修要离开了,虽然音乐的抱负还是没有实现,但他是愉悦的。其中最令人感动的一段是:当马修被学校辞退离开的时候,学监希望他的学生们会蜂拥而至的到门口为他送行,但是一个人影也没有,学监走到高楼下时,发现地上有很多纸飞机,他抬头往上看,窗口中纷纷飞出了纸飞机,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祝福,并且他们唱起了他教他们的歌,他的学生们被校长禁止和学监道别,但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他告别。电影再一次诠释了音乐艺术的魅力,音乐的力量不是高大的围墙能够阻拦的,真正的音乐在人的内心深处。音乐的力量无处不在。
正如邓以蛰指出的,音乐的力量“并不在吸引与诱惑,它乃是生命本体的副本;生命对于音乐如对镜看自家的颜色。”(《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可知艺术对生命而言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要明净无染,才能照见生命根底里最自然最真实的变化与律动。因此真正的艺术于人精神的安慰如同久别后初投入母亲的怀抱,是能够反本归原的感入到人性的根和底里的。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温馨的电影,它揭示了我们的社会需要音乐,需要艺术,音乐是一种贴近人类心灵节奏的律动;音乐会幻化出奇迹,春暖花开;音乐是一把找回遗忘记忆的钥匙,音乐是一对勇敢追求梦想的翅膀。正如邓以蜇所言:“我们社会中,必有一般人觉到那些赘瘤沙砾足够恼人,但又寻不出一条路来避开,以至于随波逐流,意志消沉。这种黯淡无精彩的气象,我信音乐又有洗刷排泄与激扬砒砺的能力。”“那可能中的宇宙,唯有音乐能使之对孩童显露。”(《邓以蛰全集》,前揭,36页)
邓以蜇的音乐思想以及《放牛班的春天》一为思想理论,一为艺术实践,同时揭示了一个音乐欣赏的奥秘。如何欣赏音乐,就是借由欣赏得到真实的认识。那就是做一个孩童吧。你只有拥有一颗赤子之心,复归于婴儿,你才可能有一个明亮干净的躯壳容纳那个来自终极真相的信息。只有认识到我们的周遭还有一个可能中的宇宙,人才能放得下我们的世俗般束缚在牢笼中的捆绑,才能看的真,思的深,才能与人,与自然进行平等的沟通与对话。
《放牛班的春天》有很多感人的地方,它没有刻意的要教导传达多么伟大的道理,却以柔和美妙的音乐带给人带来对现今教育制度的反思。
4.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篇四
落魄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教师来到了一所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马修遇到了不少麻烦,学生的尊师重教状况与网上流传的北京某艺校的视频片断差不多。不过,学校有一间禁闭室,有一位善于体罚的校长,影片情节显示,学生被关禁闭最长时间至少为15天,这对学生有一定的震慑作用。
影片是把这位校长与马修对比起来刻画的,他们的教育理念有着天壤之别,最后校长一败涂地。插班生莫丹,心理医生把他放到这所学校作实验。莫丹无恶不作,人性几乎已被泯灭殆尽,他被校长指控偷了学校的20万法郎后被送进警察局,在校长准备因窃取了马修的成功而摘取勋章时,莫丹从警察局逃出来一把火烧了学校的某几间房,同时也烧掉了校长的勋章。
而马修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他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可。在他被校长解雇时,害怕被关禁闭而不敢出来送行的孩子们在窗口挥动着小手,带着祝福的纸飞机从窗口不断地飞出来,宛若花儿朵朵。而那个在二战中失去父母的小不点,在马修即将踏上离开的巴车时,跟着来了,乞求马修老师带他一起走,最终,出人意料地,马修果真带他走了。
马修的这种成功的背后,是他对学生的父亲般的爱——我没有见到任何一位孩子的父亲,马修填补了这一空缺——而这种爱心的表现往往是超乎一般教师的对学生过错的宽容。为了使伤害校工的学生免于被关禁闭,他“包庇”了他,并把它作为教育的契机,让他去医务室服侍校工直到他痊愈,让这位孩子在内疚中悔悟。即便是他发现了那位偷了20万法郎的孩子,他也没有简单化地将他移交校长或警察局,他冷静、耐心地找他谈话,了解那位孩子的作案动机——仅仅是为了买一个热气球,那是他的理想。同样,马修把这位孩子的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当作了教育的资源。
谁能做到如马修般地对学生付出彻底的真爱,谁也许就能转化至少一个后进生。我之所以在“爱”前加上“彻底”和“真”字,是因为很多“爱”不“彻底”,也不“真”。
然而教育,仅有爱是不够的。马修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个因素,他爱好音乐,他把这班因各种不幸造成的千奇百怪的问题学生训练成了一个合唱团,在悠扬、和谐的歌声中,孩子们的笑容是率真的,甚至是无邪的。看完影片后,我想得最多的是,作为老师,应该有一点特长。设若马修一无所长,可能就没有这么成功。模糊的印像中,我觉得似乎有几部大片,往往由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代课教师以自身的魅力解决了问题。
如果我们有一技之长,那么尽快把它用到你的教育教学中去,享受你的成功吧。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
当听到这部影片的名字时,首先给我的感觉是温暖的,在春天这个温暖的季节发生的故事自然会让人觉得温暖。可是当影片开始播放的时候,我发现这影片的感觉并不是我开始想象的那样,背景音乐总是略带着一些忧伤,把整部电影的气氛映衬的有些忧伤。
但是,继续看下去,我又有了不同的感觉,顽皮的孩子和马修总是会发生些什么,这些事却显得那么自然,并且想想这也是为什么马修会和这群让每个老师都头痛的孩子们相处得如此和谐、融洽。也许是因为他们有同个爱好——音乐,在马修的培养下,他们合唱的歌声是那么动听、美妙。
5.《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篇五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朗琦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贝比诺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马修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调皮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6.《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篇六
看呀
那清澈的眼睛
即使捣蛋也遮不住的光彩
他就这么望着
期待着你能走进他
感受他的喜
理解他的伤
直到你拥他入怀
心贴心地融入他最初的生命
点亮他生命中的星光般灯火
初看到这个名字,我一直觉得讲的是我们国家小山沟里的故事,也许一个没有走出大山的孩子,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带着他们一步步走向太阳。却总也想不到,这个放牛班在国外,在一群“特殊孩子”的身上。
说他们“特殊”,是很过分的,他们不过就是过于淘气罢了,用我们老园长的话,他们不过是“超越活泼”罢了,我极同意用这个词来形容这群孩子,也许他们不受大人的欢迎,但他们拥有和其他孩子同样的权利,他们还只是孩子。
7.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七
关键词: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教育,《放牛班的春天》
音乐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无论在何时何地有何素材,音乐都始终陪伴着我们,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开拓思维的独特功效也是我们所熟知的。很多科学家同时也是音乐爱好者,例如爱因斯坦喜爱小提琴,开普勒既是天文学家也是音乐家,钱学森先生会弹钢琴,钱老还曾说过,“每当遇到研发中的瓶颈,总是能在蒋英老师的歌声中找到答案”。在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我们似乎也找到了怎样与青少年沟通,进而引导、教育的答案。
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失意音乐家在一所寄宿学校担任代课老师,带领顽劣学生组成合唱团,用音乐的力量引导他们的心灵向健康发展的故事。主人公即代课老师名叫克莱蒙·马修,影片采用倒叙形式,用他的学生在成年后阅读他留下的日记的形式来讲述整个故事:“1949年1月15日,多年在不同领域的尝试失败后,我深信要走到人生的最低谷了,这是一所寄宿学校,专为行为有偏差的青少年而设,至少广告是这么描述的——池塘底教养院”。本片特点之一就是合唱团的歌声穿插于电影之中,既促进情节的开展,也感染着每一位观众。通过孩子们学习歌唱,享受音乐的过程,慢慢表现出他们的成长与改变,这就是音乐的独特魅力。下面就通过影片细节来具体分析音乐艺术教育的功效:
一、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趣味
音乐作为一大艺术门类,具有艺术形式所共有的特征,它可被欣赏,可被理解,可被学习。而对音乐的欣赏与学习是有着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逐渐提高。同时它所表现的能被人们理解的情感是具有普遍性的。通过影片我们可以看到,最初孩子们唱的只是自己编的对新老师的嘲讽,拙劣的曲调,只是为了表达心中的压抑、不满,通过这样的形式进行发泄。而马修老师并没有因此处罚学生,而是幽默的对唱着“死光头”歌的学生说,“唱跑调了,来跟着我唱……这样才对”。并由此而产生了重新从事音乐,组建合唱团的想法,“这不算伟大的艺术但却能吸引同学们”。而随着影片的推进可以看到,孩子们从简单的曲调学起,逐渐进步,最后竟然达到了惊人的效果。当音乐响起,男孩们的歌声像从天堂而来,空灵、悠远、清透,那些平时顽劣的学生也好像覆盖了天使的光圈。
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与歌唱技巧都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不知道五加三等于几的男孩子们学会了看五线谱与挥动指挥棒。而艺术门类之间是具有相同性的,音乐打开了一扇通向美的大门,同时也开辟了他们未来的光明之路。最典型的就是马修老师最器重的学生“皮埃尔”最后进入了音乐学院学习,并且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指挥家。这与曾经那个撒谎、偷窃,被社会鄙夷、抛弃的男孩竟是同一个人。而在产生这些变化的过程中,音乐无疑是一支重要的催化剂。
二、陶冶情操,体会真、善、美
音乐是抒发情感的最好形式,随着音符的跳动,听众极易受到感染。而音乐正是通过这样的感染力让接触者感受到了美的存在。审美感受在心中形成,心理变化也随之而来,世界观、价值观都会随之而产生变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真、善的追求开始产生。在片中这是有很多例子的。
片中的音乐唤起了每一个人的内心柔软面,连已经麻木的老师都被感动,随着学生们哼唱,为学生们伴奏钢琴,并且面带微笑。而随着音乐课的进展,马修也获得了音乐创作上的灵感,孩子们进步很快,犯错——惩罚的学校和院长虽然没有变,虽然仍然有人受到惩罚,但是学生们正向着阳光,健康的方向成长,“音乐有助于纪律的维持,学生的问题比原来少多了”。
他们唱歌,做游戏,开始遵守规则,影片在这一段用明亮的光线,让人们觉得他们就是正常普通的孩子,不再是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少年。更好的是,孩子们的眼中开始闪烁出希望的光芒,马修有意的引导他们微笑,孩子们在蓝天下,开始关注院墙外的人们——家庭、野餐——眼神中充满向往和希望。
片子开头被男孩恶作剧弄伤眼睛的阿桑斯大叔回来了,孩子们欢呼着冲上前去,温暖而热烈,不是恶作剧,不是假意讨好,而是真情流露,音乐唤醒了他们心中的天使,给他们的阴暗生活照亮了希望。
三、培养自我认知,学会沟通与合作
认可与被认可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塑造内心自信形象的重要环节,学会理解与沟通、合作更是与外界接触中所必不可少的。而音乐艺术所带来的心灵慰藉与美的享受,会更利于自我认可及与外界的沟通。当人们共同享受同一段音乐时,被激发出的相同情感体验可以达到心有戚戚焉的心灵共鸣;而在音乐演奏、歌唱中的合作更是让人与人之间产生细小的情感碰撞,这种共鸣与碰撞所产生的化学反应就是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意识。而这既产生于对自我有着充分认知之上,也有利于更好的认可自我,确立自信。
在影片中,这一过程正是由合唱团的建立与发展对每一个孩子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在为学校董事会表演的时候,马修恢复了皮埃尔的独唱桥段,皮埃尔感受到了惊喜与被认可,他与马修重新恢复了信任。而当片尾马修被院长辞退并被拒绝与孩子们告别,孤独地离开学校之时,在他最失意的时候,从高高的教学楼的窗口,飞出了签着孩子们名字的纸飞机,传出了马修熟悉的歌声,一只只小手挥舞在空中,这一幕精准的打中了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通过音乐的感染、熏陶,原本行为不端的孩子们恢复了他们善良、阳光的本性,他们开始懂得学习、尊重、爱与被爱;开始树立自信,规范自我行为,学会合作。这不能不说是音乐的魔力与奇迹。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著,艺术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5
8.放牛班的春天 篇八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某个小镇的郊外。
有这样一个学校,名叫“池塘底”,拥有着阴寒森然的建筑、沉重笨拙的大门、陈旧斑驳的教室以及压抑阴森的氛围。
有这样一帮孩子,在严格甚至近似于残酷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他们孤傲而坚强地抗争着,仿佛等待着一个救星,又仿佛他们已经放弃了这种期待。
有这样一个失落的音乐家,带着一丝失落来到这里,见到了这一帮等待着救赎的孩子。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一部电影,没有了奢华的场面,没有了惊心动魄的剧情,但是却多出了一丝的温情,展示了一个伟大的音乐家、伟大的教育家如何与他的学生进行心理的对抗,进行心灵的沟通。
整部电影中,马修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包容,赢得了学生的喜爱,也将学生甚至是被哈桑校长的粗暴、刻薄、自私、贪婪和刚愎自用而压制的老师们拯救。
这是一个关于教育理念的探讨影片,“犯错——惩罚”原则导致了孩子们的更加叛逆,而马修的音乐团却将这帮“恶魔”拯救,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春天”,释放了自己的青春。
还有另外一个让马修难忘的学生,“天使脸蛋,魔鬼身材”,这个用来形容一个女生的词汇的主人竟然是一个男生——莫杭治,一个喜爱偷窃、屡次逃学而被公立学校开除了的单亲家庭的孩子,在马修的细心与引导中,莫杭治的音乐才华被充分的挖掘,但由于他与莫杭治的母亲有了一段特殊的感情经历,这引起了莫杭治的强烈不满。于是马修就给了他一个小小的惩罚,当公爵夫人来听合唱团的表演的时候,他,这个热爱音乐的精灵莫杭治却被排除在外。他孤单地立在那里,眼神中充满着哀怨与委屈,同时还有强烈的渴望。终于,在最后,马修转向了莫杭治,在马修鼓励与首肯的眼神中,莫杭治放开了歌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感激、理解与信心。他唱出了心中的理想,他的歌喉征服了所有人,也证明了自己的天赋才能,此时,莫杭治封闭的心灵完全打开,最终他成就了自己的理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马修与学生的故事有很多,他对于所有人都是宽容与鼓励,同时不失时机的随机应变与幽默风趣,将他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彻底拉近。
这部影片,多了一份宁静与温情,给人无限的思考,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影片充分地利用了这一点。莫杭治对于音乐与演唱的渴望,小佩皮诺对于亲情与关怀的渴望,马修对于孩子们期待自由的眼神中显示出的无奈,马修面对强悍蒙丹时更加犀利而坚定的眼神,孩子们看着窗外放飞的风筝时眼神中对于释放青春、对于自由的渴望……
所以,不要放弃书写青春,即使是被放弃的“放牛班”的“恶魔”,即使是“池塘底”也会绽放青春,也会拥有春天。
【赏析】
这部看似简单质朴的电影,反映出了伟大而温情的人性主题。放牛班的孩子有着不同的个性,让人头痛,但是马修没有放弃,他成功地让这班失去了春天的孩子享受了春天的沐浴,给了他们释放青春梦想的途径。
9.《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 篇九
影片用倒叙的手法讲了一个老师教育特殊儿童的故事。在一所感化院里,有许多行为偏执、叛逆顽劣的少年,院方的高压政策激化了他们的逆反心理,经常发生严重的冲突。失意的音乐家马修顶替不堪忍受的前任来代课,在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后,他采用正面、积极、激励的教育方法逐渐取得了学生们的信任,并组建了合唱队,用优美的音乐滋润那些空虚的心灵。孩子们善良、天真的本性被逐渐激发出来,音乐方面的天赋也得到挖掘,其中一位成年后成了著名的音乐家。而马修却始终平凡地生活着。
整部影片的基调很平静,但我却被震撼了。当影片中响起孩子们圣洁、纯净的和声,曾经顽劣的眼神里满是专注与柔情,我的眼睛湿润了。
马修是个好老师,因为他了解这些孩子的心理,知道他们的需求。在长期的鄙视与压制下,孩子们迫切渴望受人理解、被人尊重。而马修的教育正是体现了这样一种人文关怀。马修是个好老师,因为他的教育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当他替某人隐瞒错误并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当他不歧视差生反而分派适合他们的任务,当他为了安慰伤心的母亲而善意撒谎时,无不在传递这样一种理念:满足需求、情感先导;尊重差异、因材施教。
看完片子的整个下午,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静,经常地回想其中的片断,回想身边的孩子与老师,回想自己的教育。
10.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优秀观后感 篇十
怀才不遇的音乐家马修,无奈之下只能到偏远地区的一所管教寄宿制学校做教师。而首先摆在他面前的是一群充满叛逆而又似乎被整个世界所遗弃的男孩子们。他们可以用暴力手段报复老师,形式多样的恶作剧更是接二连三。而这所学校的校长哈珊则以暴力的体罚、关禁闭来惩罚这群不听话的孩子,不管他们是否无辜,只要认定了就决不姑不息。因为校长办公室的钱被偷窃了,他便对怀疑的对象蒙丹大打出手,以至蒙丹忍无可忍地掐着他的脖子,怒目相视, 更招致蒙丹放火烧学校的报复。
马修老师的到来,给学校带来了生机,给孩子们带来了希望,他用音乐和爱唤醒了孩子们应有的纯真天性,孩子们在那个被世界遗弃的世界里真正感受到了乐趣和爱。马修老师的行动和发自内心的爱感化了那群叛逆的少年。他组织合唱团,为孩子们写歌,用音乐积极向上的元素帮助孩子们重塑人生的信念,发现世界的美好,引导他们走向幸福生活。同时,他发现了莫翰奇的音乐天赋,并一直默默地帮助他,直到最后莫翰奇成功进入里昂音乐学院。
马修老师的到来,使这里绽放了久违的笑容,仿佛一切都从惨淡的寒冬步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马修老师从孩子们纯真的眼神里看出了对外界的渴望,于是在校长参加伯爵夫人的授勋时,他带着孩子们去校外玩耍。恰逢蒙丹从监狱出来纵火烧学校报复。学校被烧,哈珊校长升职的机会夭折了,但孩子们由于集体出游,并无一人受伤。而这却成了哈珊校长要求马修老师离开学校的理由。
遵照校长的命令,马修老师离开是不许让孩子们知道。当他提着行李箱,孤独的一步一步踏出校园时,从学校高高的教室里传来了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一张张写满祝福话语的纸飞机飞出窗外,一双双手在向老师挥别。
马修老师离开了,带着一直坚信父亲在星期六会接他的孤独男孩贝比诺离开了,带着孩子们的祝福离开了,带着爱、骄傲和希望离开了。
这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那些脆弱的心灵,要用发自内心的爱去感化。
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也是教师对学生永恒不变的魂。
11.放牛班的春天 篇十一
儿童经常被称为国家的未来。有孩子的人会轻易地具有为了国家未来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感。作为一个父亲同时也是企业家,我从未体验到任何事情像照顾孩子那样赋予我生命的力量。那种创造具有持续长久性、对未来世界带来真实潜在冲击的满足感和自豪感无以伦比。但是,孩子成长的世界正在快速变化,传统的价值观等等也正在迅速没落。我们越来越生活在一个驱使个人朝着唯一一个方向取得成就以及自我充实的社会。在一个越来越缺少精神和人文价值的世界,我经常问自己:未来能为儿童留下什么,在良好教育和物质丰富的基础上我们究竟能给予孩子们什么?
那么,世界相比我还是一个孩子时,改变了哪些?今天的世界与40年前有哪些不同?根据我的成长以及逐渐模糊的童年记忆,我的家庭属于法国中产阶级。尽管我的父母还称不上富裕,但毕竟,我们不愁衣食。我出生在1970年,正处在第一次石油危机即石油价格快速增长之前,也是二战之后连续30年经济增长即“黄金30年”结束之时。当时,我家有汽车,但很少有普通家庭安装了电话,也没有电视。作为一个孩子,那时的玩具主要限于木质积木,每星期三下午,在父母的带领下,我们还会集体做一些美术和手工活动,比如绘画、制图、折纸等等。我们还可以和邻居家的孩子们踢足球、骑自行车或者仅仅在公园或绿地上追跑。当时没有电子游戏,读书是最平常的爱好。我成长的家庭乐于积极承担社区义务,会教社区的孩子们宗教、人文价值。这是一个父母权威至上,礼貌占优,崇尚社会归属感以及对社会和他人负有责任感的时代。
那个时代,上学永远是日程表上最高优先级,但是永远强调知识的增长比纯粹的课程学习重要。教师认为应对孩子的教育负责,对下一代人的责任远比通过教学获取个人物质财富重要。也许有人认为不考虑个人致富很傻,但是这就是那个时代。那时候学生的压力在于学习、尊重老师和掌握知识。很少有家长会挑战老师的权威,容许孩子们依仗父母拥有的社会地位去获得学位。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导致老师与家长的会面是那时的我们最大的噩梦。时尚在学校里无立足之地,虽然法国公立学校总是反对学生穿着统一制服,但学习成绩比起外表体现出的贫富差距要重要得多。
在幼儿园时,父母会依据幼儿园的规定接送我。但到6岁可以上小学的时候,我每天4次独自步行往返学校是很正常的事情。小城里的学校生活在很多方面简单轻松,已经开始关注孩子们的社交技巧,老师们很愿意迁就和宽恕孩子们的行为。但几年之后,我父母搬到一个只有800名居民的小村庄,离开城市的生活让我才意识到,法国公立学校的传统究竟意味着什么。
那是1978年,我突然不得不离开朋友们迎接一个不同的生活。对我来说这一年很关键,在一个背景、价值观、教育系统完全不同的学校,我升入了4年级。上课的第一天,我突然在一排从未见过的孩子面前出现,一大群说着当地口音的孩子围绕着我。
但陌生人带来的冰冷距离,在这一年,因为一个新老师到来,在一个早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史密斯先生,一个老派的教师,当时五十多岁,法国现代教育之父朱尔费里改革法国学校教育后的纯粹成品,那一天给我上了一节令人难忘的人生课程。那些吵闹、尖叫、打斗、互相推搡的孩子们,在进入学校时全部安静了,并排成整齐的队伍直到进入教室。而后,每个人都安静地走到指定座位并一声不吭的站立着—这种情况在这么小的年纪非常不寻常。老师站在教室前俯视着即将开始新学年的32个学生。令我非常吃惊,他们开始非常整齐地背诵誓词。我不会这个誓词,尴尬地随着孩子们坐下,之后他们双臂交叉平放在身前的桌上一言不发。这种情况在我以前的学校从未遇到。
长话短说,当我进入史密斯老师的教室时,我是32个学生中表现最差的学生之一。但是经过两年的刻苦学习后,我升入6年级,成为了本地初中有史以来中最优秀的学生之一。我各科成绩均名列前茅,更重要的是,史密斯先生教会我,应该对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术机构怀有敬畏之情,应对有权力和机会接受教育,并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而自豪。此后,我的一生,都在实践着这个价值观。史密斯先生使我意识到我所拥有的自由思想所蕴含的潜力,无论现实环境怎样,我都有可能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脱颖而出。我不仅从他那里获得了知识,还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而今,我住在上海市中心的一条小街上,门口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每天早上大约8点,我开车上班时,都会看到成群的家长热切地送孩子通过那扇连通美好未来的小门。这常使我想到我小时的经历,并认为现在的孩子应该为他们现在能便利地接受到教育而感激不尽。然而,我每天所看到的情景却令我怀疑他们是否明白他们得到的是什么机会。
我们如今的教育体系已使个人的成就让位于较好的社会出身以及物质享受,现在的老师甚至害怕孩子和父母。我经常看到父母在校门口粗鲁地相互攀比,甚至有的为了将孩子送到离校门口更近的地方,而堵塞了整条街的交通。而这些处于价值观形成阶段的孩子,则互相吹嘘着父母汽车的品牌、自己书包的价格或者手机的型号。个人成就已不再是学校衡量结果的唯一标准,似乎还混杂了些别的元素,比如父母能花多少钱、运用多少自己在社会上的成就为孩子铺平道路。如今,父母挣多少钱能对孩子在学校的成绩造成以前从未有过的影响。而相比科学知识,现在的孩子更看重自己在网络上的技巧。我很担心现在的社会传递给年轻人的这些信息。
金钱是让人们更努力工作从而填补生活缺失的工具,运用得好,可以在不同阶级之间创造健康的竞争环境。但现在越来越多试图用金钱获得特权,从而改变制度的人,扭曲了金钱的规则。而曾经凭借好成绩就能得到好机会的现代中国,情况似乎也正在发生改变。我常常听到周围人谈论,无论什么学校,如今比较常见的一个现象都是,在学科表现之外,父母的权力也越来越能使孩子获得老师更多的关照,因为这些父母的财富状况可以影响老师和学校的决定。
由于我的孩子是双语文化,我决定送她去一所在上海的法语学校读书,她在那里选读了一门小语种课程—法语和中文作为专业,而英语作为外文。由于是选读,学生只有在学科成绩上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进阶到更深的教学阶段。学校制度规定只有最优秀的学生才能学习这门课程。大多上这门课程的孩子父母至少一人来自法国,或者曾在法国有多年居住经历。而由于这所学校价格不菲,又有制度支持,使得很少有特权家庭出现,完全凭借学科上的表现,父母的社会出身对孩子在学校的评级完全没有影响。这种提供公平机会的体制,也使这所学校成为公认的法国以外最好的法语学校。
我所谓的自由世界中的自由意志是指每个人进行自我表现、凭借能力获取与别人同样的机会并取得成功的权力,与家庭的社会出身或物质条件无关。这应该是任何国家以及任何教育体系都不能妥协的。只有这样的体系,才能使不同社会出身的孩子在平等公平的基础上竞争,使相对弱势背景的孩子也能和社会较高阶层的孩子获得同样的机会。但要实现这样的体系,首先需要创造所有孩子竞争的平等机会。富裕家庭的孩子是否能抢夺走弱势背景的孩子展示其能力的机会?如果可以,那么就会阻止有才能的人成长与表达,加剧社会的不公正,甚至导致社会分裂。当今的物质至上主义,如果持续下去,会对任何经济体造成损害,并最终造成社会的不稳定。
社会设立了这样的不平衡,剥夺有才能的人日后发展的机会,对于任何国家,也是等同于放弃了其对公民的职责,同时也有损于其未来发展。如今,我们越来越倾向于通过短期内使他们较容易地获得物质满足,来提供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这实际上也加速了体制的不公。以进步和变化为借口重复错误是人类的一个坏习惯。
12.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十二
关键词:课改,“配套”作业,五类作业法
一、引言
作为农村一线英语教师, 笔者常常听到同行抱怨, 作业惨不忍睹, 或者作业抄袭现象很严重, 或者作业不交者众, 抑或批改无用等等。凡此种种, 都是农村英语教师的心头痛, 也是农村学生的心头病。要拿什么来拯救学生的作业呢?更要拿什么来拯救农村英语教学呢?本文针对农村初中英语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批改作管窥蠡测。站在一个教育者的立场, 如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一样, 渴望我们的“放牛班”也有自己的“春天”。
二、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
课改对教育带来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 对于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更是如此。自使用新目标教材, 英语教师却历了一个从好奇、积极尝试到迷茫、失望甚至痛苦的过程。这种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课堂气氛活跃和谐, 课后作业却惨不忍睹的极大反差。
在农村英语教学现行背景下, 课堂设计完全可采用与城乡学校一样的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机制与方式, 刺激了农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和谐。但这种和谐的背后, 是农村学生薄弱的英语基础。他们中多半在作业中屡做屡错, 屡错屡挫, 到初一下学期, 课堂不再活跃。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三、现行英语作业现状
1. 现行英语作业量。
现行英语教材《go for it》有两本配套的作业本, 此外还有征订的一本《导学新作业》。对于农村学生来说, 要保质保量地完成这两套作业已经相当不容易, 因此, 平时除了完成这两套作业外, 每周外加一张单元卷就是学生的全部作业了。
2. 作业完成情况分析。
收集任意五天的家庭作业, 发现作业认真保质保量完成的约有30%;作业认真完成, 但不能保证质量的约占25%;作业情况马虎, 随意胡乱交差的大约15%;对英语失去信心的, 完全抄袭的约占15%, 作业不交的或者不愿意抄袭完整的占约10%;还有5%的学生游离在自己做一些, 别处参考一些的状态。
四、如何设计英语家庭作业
1. 新课程理念。
课改纲要对其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 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正是教育者们的目标和原动力。农村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变得尤为重要。
2. 怎样的作业才是合适的作业?
(1) 作业要亲近学生。要设计饶有成效的家庭作业, 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师必须先放低姿态, 首先使作业能亲近学生。现行英语家庭作业中很多内容涉及农村学生从未体验的语言情境, 这些不能在学生心中产生任何共鸣的东西大可以删减。 (2) 作业要重基础。学生总是被名目繁多的作业所羁绊, 做到后来不知所云。农村初中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 因此作业应该更加注重基础, 培养并保护学生的兴趣。 (3) 作业忌“配套”。现行作业鲜见不“配套”的, 而此类“配套”的作业, 在加重了学生不必要的负担的同时, 本身都互为参考。也就是说, 每个“配套”的后面, 必定是一节公认的完成得比较完美的课。而事实是, 在农村初中现行的英语课中, 能完美完成每课要求的不多。教师总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删或减一些内容, 因此以“配套”作业为作业, 实属下策。 (4) 作业设计要集思广益。大部分农村英语教师都有笔者一样的感慨, 但是苦于寻找对策。教师要对每堂课的家庭作业逐一作设计, 那不是随便可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农村教师更应该重视合作, 集思广益, 可以专人专块负责作业的设计, 也可以多采用有经验的教师的一些传统做法。笔者在这里更呼吁, 教育职能部门多关注农村偏远地区的学生, 让英语作业也能多亲近农村学生。
3. 五类作业法, 期待“放牛班的春天”。
如果把学生作业按照布置的时间不同加以划分的话, 作业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随堂作业、家庭作业、周末作业、节假日作业、分层作业。
现行英语作业大多不归类, 部分甚至是完全丧失了作业的初衷。事实上, 学生在做的很多作业都重复了, 部分作业偏难了, 部分作业本身就有硬伤, 那么, 对于现行作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该如何解决呢?笔者在实践教学中, 采用了本套“五类英语作业法”, 颇有些小收效。
随堂作业即上新课后所留的一些反馈性作业, 这类作业少而精悍, 属于范例性习题, 多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 要求每个学生都认真完成, 而大多在课堂上就已经完成。随堂作业还包括口头作业, 这类作业要求小组合作, 因此每班都会分成若干小组, 每四人为一小组, 选定一名组长, 负责随堂作业的完成。随堂作业的反馈可以在下节课的说话练习中进行。家庭作业是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对每天所学的知识内容加以巩固加强而布置的一类作业。笔者把平时的家庭作业与周末的家庭作业区分开来研究, 这里所谓的家庭作业即周一至周四晚上布置的作业。笔者认为, 在学校紧张学习了一天的学生, 如果已经把随堂作业保质保量地完成了, 大可不必布置家庭作业了。但如果鉴于所学内容学生掌握情况欠佳的, 可适量布置一些, 但家庭作业不能一“套”一“套”地发。作业应该控制在教师第二天能全部改完, 并能在第三天之前反馈好的量。周末作业, 就是在双休日给学生留的作业。双休日作业多选择综合性的, 客观主观结合的作业。此类作业可选择批改, 集合易错题, 集中解决。节假日作业, 就是除周末以外的较长时间的假期作业。节假日作业不拘泥于形式, 以开放式作业为主, 辅以一些阅读练习, 培养增强学生的语感。作业反馈可以参照母语学习。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一些影评, 书评, 或者摘抄一些美文欣赏, 回归语言学习的本来目的。分层作业, 即针对学生英语语言水平现状, 分层次布置的一类作业。这类作业不是每生必做, 俗称“开小灶”。“小灶”分两类, 提优和补差, 但这类作业不混淆课堂, 限于小部分学生, 每次作业不超过5人。
13.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优秀观后感 篇十三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通过特殊的日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1949年俄国发生的事情。这部影片讲述了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重回法国家乡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留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回味着老师当年的心情,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的记忆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所男子寄宿学校的代课教师,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犯过罪的、难缠的问题儿童。到那后,克莱门特发现校长以残暴的手段管治这般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变这种状况,他知道学校没有音乐课,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他利用晚上睡觉的时间创作一些合唱曲,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组织合唱团,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最大的麻烦就是皮埃尔,皮埃尔拥有动听歌喉,却有令人头疼的调皮性格,在克莱门特慢慢教导下,皮埃尔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合唱团越办越好。而他却被校长踢出了学校。不让与孩子们再见。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它不仅告诉我们不管是犯过罪的还是问题少年,只要打开他们封闭的心灵,他们也一定能改好。作为我更要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优秀观后感2
在一部电影中,我收获了坚持,这部电影叫《放牛班的春天》。
主人公叫马修,他是一个校监,那是一所寄宿的男校,这里的孩子特别调皮。有一次马修从孩子的宿舍旁经过,听见他们唱:“秃头,你完蛋了!”他就笑了一下,从房间外面走了进来。那个在唱歌的孩子没有注意马修已经进来了,所有人都安静了,只有他一个人唱,在安静的宿舍楼里声音特别响亮:“秃头,你完蛋了!”他觉得不对头,突然停下来,问:“同志们,你们怎么都安静了呢?”大家不回答,都看向他后面。他回头一看,马修已经走到他身边,还没等他反应过来,马修笑着说:“唱的不错,可是跑调了”,然后他就一句一句的教那个孩子。教完后他就走回自己的房间去睡觉了。
但马修并没有睡着,他躺在床上想:“以前我放弃了音乐,今天,他们居然唱歌了,虽然跑调了,但是他们还是唱了!”第二天早上,他醒来发现自己放谱子的柜子被撬开了。他满楼层找,最后到厕所里找到了,几个男孩子正在看他的那些谱子。他们都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是乐谱吗?是书吗?是密码吗?到底是什么?难道他是一个间谍,他来我们学校要干什么?
孩子们的好奇极大了鼓舞了马修。晚上在孩子们睡觉的时候,马修独自一个人在房间里写乐谱。第二天早上,他来到教室里,对孩子们说,他要让班级里的每个人都唱一首歌。每个孩子在他面前唱了一首歌以后,他分配了他们高声部和低声部,就这样开始了音乐教学。在晚上带孩子们睡觉的时候,在孩子们洗澡的时候,在孩子们游戏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唱歌,一起玩耍。
与马修喜欢音乐恰恰相反,这个学校的校长却很讨厌音乐,就只顾自己的前途,从来不为这学校里60个男孩着想,从不支持孩子们学习音乐,他很不想听到孩子们唱歌,就下令不允许唱歌。男生们来到校长办公室,请求校长允许他们唱歌,而且邀请校长参加唱歌比赛,也展示体育课上唱的歌,但校长还是很厌听到歌声,他把马修叫到办公室,要求立刻停止唱歌。可是马修不为所动,还是坚持,最后校长忍无可忍,把他开除了。但是这首歌被永久的流传下来,至今流传。
我觉得马修是一个有梦想,而且能够坚持完成梦想的人,虽然校长否定他,孩子们当初也不理解他,觉得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学监,但是他仍坚持着,永远都不放弃音乐。据说他有一个学生,后来成为世界非常有名的音乐家。
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有一种永不放弃,永远坚持的精神。
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优秀观后感3
好的电影总会给人带来非同一般的震撼,给人非同一般启发。让人久久不能忘记,他会在人的心飘荡,如同放牛班在马修的带领下唱的那首《夜晚》,让人陶醉其中。
故事的开头是描写著名音乐指挥家皮埃尔在一个夜晚,打开了自己小时候的音乐老师马修教他所在的放牛班时所写的日记。并回忆当时的故事,马修是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在失职后被转到一个叫“池塘底部”的辅育院当代课老师,那是一个设备特别烂的房子,怎么看都像是监狱一般,不光外表像,连里边的孩子们和老师都像是囚犯和看守监狱的人。里边全都是一些问题儿童,面对马修的是悲伤难过的命运。孩子们的一个恶作剧就让教师麦神父出了意外,头部受了大创伤,这事件让马修决定,要在这些孩子们心中树立威严,但他不想像其他教师一样,孩子一犯错就处罚,他认为应该给他机会,让他们在爱中悔改,让他们感受世界的温暖,而不是恨。所以他觉得这些孩子们不是无药可救,而是缺少教育。
一个问题儿童很难管,一群更是了得??单单骂马修是秃子、王八就让他快气爆了,唯一让他忍耐的理由就是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和他们隐藏在心里的慈爱。其实马修知道伤害麦神父的凶手,可他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相信这个孩子会悔改。马修刚开始对他们也不是很亲切,也比较严厉,但他从不体罚他们,一直一而三,再而三地替他们向院长隐蔽错误。孩子们在慢慢的改变,但依旧搞恶作剧。他们也很担心麦神父的性命。上课时,只上了几节课就让马修累的精疲力尽,这生活马修根本过不下去,马修悲病欲绝写下了第一页日记。他在“池塘底部”的未来不敢想象。
”马修是个王八蛋,马修是个秃子,啦啦啦……",这令怒气满懵的音乐把他从宁静、安详的梦想强行逼出来。没有头发的马修,像头上冒起火一样大步走向男宿舍,那门一下子推开时的声音像在空中响了个霹雳,宿舍里除了没有看见马修的人,其他人都鸦雀无声。这也许令别人很恼怒,但对马修来言,这是上帝给他的机会,因为他发现班里有一大半人都是天籁之音,马修连夜写了一张乐谱,第二天,马修当即组了个乐团,但当时只有皮埃尔恶作剧被关禁闭,没有被选中,他们对马修的态度一天天变好,他们也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在马修的带领下,大家渐渐对音乐产生了好感,他们体会到了大家一起唱歌时的乐趣。马修的努力并不是毫无意义的。在他的认真努力中,教会了孩子们懂得感恩、交流、团结,大家一起合声同唱,在一个像监狱的教室里,孩子们的眼神和歌声为放牛班增添了光彩,他们伴着马修的音乐,唱出了与自然融合交配的乐章,唱出了他们心中的洁白,他们像蓝天一样美丽,像小鸟一样自由的飞,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马修看到他们专注的眼神,如同看到他们浩瀚的未来,马修此刻也露出了期待的微笑,但他们还是老搞恶作剧。
与此同时,在被罚做劳力的皮埃尔在门后露出了羡慕的眼神,他对唱歌也有了特殊的感情,在半夜,皮埃尔偷偷地从教室里拿了张乐谱练习唱歌,无论在做劳力还是被禁足时都在默默练习,有一次在教室练习时被马修偶然听到,被马修安排唱主唱,有了皮埃尔的加入,马修的乐团好像升了一个级别似的,马修觉得皮埃尔像天使一样在蓝天的帮助下飞翔,这也不辜负他天生长的天使样,最让他惊讶的是皮埃尔不用教,只是自觉就会唱自己从没听过的歌曲。马修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为他让一些问题儿童组成了一个接近完美的乐队,出院的麦神父对放牛班的变化而吃惊,大家每天都进步神速,马修每天写日记都满心喜悦。
这支乐团也受到了大人物的赞赏,放牛班的成就非同小可,孩子们都在茁壮成长,但好景不长,一次院长去远方颁奖,辅育院放假,马修和麦副院长带着孩子们私自去树林里玩耍,但不料起了大火,多亏马修和麦神父带孩子们都跑出来了,但院长把责任推给了马修,还开除了马修,马修觉得自己的未来再次破灭,就在那天,他一声不吭地要离开,走到窗口下,从屋子里不断的飞出纸飞机,上面写满了对马修感恩,感谢的话,从窗户里不断伸出手,不停地挥,从里面传出如百鸟吟唱的歌声……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也许这只是个回忆,但在我看来,这里有更深层的含义,马修看似是个失败的音乐家,但他却勇敢的面对命运,他把一群问题儿童培养成了一支完美的乐队,他没有放弃自己,而是迷茫的寻找自己的价值,他觉得自己只是教会了别人音乐,可在孩子们眼中却是给予他们未来,世界并不狭窄,只要你敢于探索,就会有无数的道路在等你。
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优秀观后感4
当我一开始听到“放牛班”,我还以为是农村放牛娃的班级。看完才发现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放牛班”其实是由一些难缠的问题学生组成的班级,影片是从两个老人看马修老师的旧相片和日记开始的。这个“放牛班”与真正的“放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所谓“放牛班”指的是一帮问题少年,他们的性格,脾气和他们短短的却复杂万分的人生历程,而春天,是一种希望,是一种“重新”之意,一种冬天过后又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象征。
这是一部优秀的法国电影,是每一位坐在环境优美、有着优秀教师资源的学校读书的同学们必须要看的一部经典电影。这是一部让人因为喜悦而泪流满面的电影,电影里的男主角——马修,是一个失业的音乐家,一个其貌不扬、内心善良、有无足轻重的小小代课老师,但是,他这个不起眼的小人物却用了独特的所作所为,用他那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他的音乐和他的善良、宽容、仁慈、大度,博得了放牛班那群已被遗弃的孩子们的喜爱。他的作为让这些不被老师们认可,调皮淘气甚至还弄过一些夸张的恶作剧的孩子们,得到了尊重,感受到爱的力量,喜欢上了学习。
其实放牛班的这群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遇见了马修老师,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他让每个孩子享受到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春天”。 俗话说:朽木不可雕。只有你带着宽容的心态,大度的心理,一切都会被你的宽容所感动,所谓“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将这群问题少年集中在这样一个没有爱的环境中,他们可曾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外面的“春天”是那样充满生机。他们需要的,正是我们现在生活中所渐渐忽略的爱与呵护啊!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觉得一生中能够遇到一位好老师或者一位好领导是一件幸事。他们往往给予学生和下属的不仅是知识和工资,还有在下属遇到困难时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下属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很多很多……电影往往是虚构的,也许在真实生活中它不曾发生,但是它却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放牛班的春天》使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和深厚的爱。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么一锅浓浓的,温暖的心灵鸡汤。
和“池塘之底”学校里的孩子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我们不仅曾经拥有和蔼可亲的老师,更有环境优美的校园和宽敞明亮的教学楼,现在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作为一名昆钢这种大企业里工作的一名员工,我感到很自豪!
关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优秀观后感5
放牛班的春天描写了一位退休的代课老师——克雷芒。马修在池塘底教养院发生的种种事情,有时快乐,有时悲哀……但最后,他让孩子们迎来了春天!
在这部电影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是那群孩子。孩子们是一群无邪的天使,每一个人都有极高的音乐天赋,有自己的理想。在克雷芒。马修老师的帮助下,每一个孩子都大有作为。
这部电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明白了只要有理想,每个人都有实现抱负的可能。
第四篇范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代课老师。马修去到那个学校是个残忍、无情的学校,学生有做错事情,就严厉重罚,同学们在学校上课提心吊胆,非常害怕;心灵收到严重的伤害。
马修老师到了这所学校,他怀着一颗仁爱耐心的心教育这些孩子,他帮孩子们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
经过马修老师用心得关怀下,把孩子们的心灵净化过来。
从那以后,孩子们喜欢马修老师。
最后,马修老师被学校开除了,同学们都挥依依不舍的向马修老师告别,马修老师收到了很多卡片,写满了思念和祝福。
14.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 篇十四
很有幸,借着继续教育的机会我能和老师们一起欣赏了这部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着一个学监和一群问题学生之间发生的一些平淡又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之后真的让我好感动!
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华丽的服饰和背景,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简单,干净的音乐贯穿着整部影片,使观众在天籁般的童声中欣赏着电影,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很多人,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很难得到甚至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马修是一个秃顶的老师,他其貌不扬,但人倒是不坏。他服从制度,但能在制度下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干点事情。他喜欢音乐,于是他便开始用音乐来教化那些问题少年们,艺术的确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上他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的那一镜头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一小小的举动包涵着对学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而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课桌旁和学生讲话呢?而马修老师以其温和的作风改变着什么,让整座学校师生之间的对立缓缓消散,除了那个刻板的校长,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尝没有松动过呢?这就是尊重的魅力、温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爱的魅力!用爱心可以试着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则只能驱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极端,那个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终用同样极端的方式来回赠给寄宿学校。毁损的不止是校舍,还有那个孩子早已残缺的心灵,这便是以暴制暴的结果。马修不是圣人,他无力坚持自我的真理,他只是一个不成功的小人物,做着力所能及的一切。当他矮小的背影转身离去,我们何尝没有一份无奈的苍凉。
让我很受感动的是合唱团表演的那一刻,那个最具有音乐天赋的男孩因为过错被晾在一边,心情沮丧,神情显得格外落寞。而第一节音乐结束时老师突然转向男孩示意他演唱,男孩很惊讶更惊喜,而后带着一种幸福的满足感完成了他的演唱。
一位老师可以让一个孩子得到对自己的肯定,对人生的期待,真的很伟大!但并不是每一个老师都是伟大的,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在人生旅途中遇到伯乐的,可虽然如此,每一位孩子都渴望着在自己的人生路上能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而做这种教师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像马修,虽然被校长开除了,但那一双双从窗口伸出的小手,那一个个写满了孩子最真挚祝福的纸飞机已足以让他感动,让他幸福!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用尊重、用温和、用爱心、用情感去感动学生,都能得到学生的认可,都能收到孩子们的纸飞机,写满了祝福与期盼的纸飞机!在三尺讲台前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故事》观后
不必凄婉哀恻,无须生离死别,一种柔和的、温婉的、诙谐的生活故事同样可以给我们以感动和心灵的震撼,这就是法国影片《放牛班的故事》给予我的最直接的启示。感动,因为平凡的小人物克莱门特·马修那颗博大的爱心;震撼,因为艺术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让多少冥顽的灵魂得到救赎。
《放牛班的故事》,是这样一部影片,没有任何一丁点的色情和暴力,而是那样的阳光和健康,却同样的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这是一部关于事业与成功、教育与成才的影片,在欣赏着优美音乐的同时,相信为人父母和为人师长者还都会有思想上的不菲收获。
我不懂法语,不知道“放牛班”是法文的直译还是综合了中文的意译,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常把对学生不加区分、放任自流的教育和管理称作“放羊”,并且当我们这么说时,可能同时也意味着教育者的不负责任和被教育者的不可救药。我想“放牛”当与此相类。
的确,“池塘底学校”虽然名为学校,实际却是“教养院”,这里聚集了众多的问题少年,偷盗、说谎、抽烟、搞恶作剧对他们而言都是家常便饭;同时,这里还有一个浅薄、势利而冷酷的“铁血”校长,一个把“犯规——处罚”奉为圭臬的教师。在这里你看不到教育、教化的影子,那厚重的大门、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会客安排、关禁闭罚劳役的处罚等近乎军事化的管理使这里更像是一座监狱而不是学校。
但这一切,都因为一个“失败”的音乐家,“小小”的带课老师克莱门特·马修的到来而改变。马修是这样的其貌不扬,他没有魁梧的身材,没有英俊的面容,再加上秃顶的脑袋让他看起来甚至有些滑稽,但正是他创造了奇迹。他从这些让所有人都失望的孩子中培养出来世界著名的指挥家“皮埃尔”,并让受他教化的学生在几十年后满怀着敬慕和热爱的心情来怀恋他,这本身就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无上光荣和莫大成就。
【有关放牛班的春天电影观后感的】推荐阅读:
放牛班的春天精选观后感07-09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700字07-10
观看放牛班的春天个人心得08-29
放牛班春天赏析08-22
有关电影《美丽心灵》观后感10-22
童年放牛的记忆经典散文07-29
小放牛教学反思11-09
放牛山歌教学设计10-09
有关晚会的作文:我们班的元旦联欢会09-28
有关春天的诗歌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