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随笔感言

2024-06-24

小学教师随笔感言(精选8篇)

1.小学教师随笔感言 篇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3年的暑期研修开始了,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在这一年的教育教学中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教学理念的缺乏,有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我无法正确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因此也导致了我得很多课堂效率低下。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我感觉我也存在一定的欠缺,有时候想努力成为学生的朋友,去和他们真心的交流,但是到头来却适得其反。有些学生会认为我的脾气好,不喜欢对他们发火,便导致了课堂纪律非常松散,直接造成课堂效率不高。有时候在学习一个新动作的时候,我自身可以做的很好,但是我却无法有效的把这种方法传达给学生,这个时候我心里感到很无助。由此也意识到了我离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还差的很远。我也急需要一次集中而充分的自我充电,这次研修真的是一次很好的机会,我要认真的把握住这次机会,浇润自己干涸的头脑。研修已经进入第三天了,我已经深深的感觉到了研修的魅力以及带给我得变化:

通过学习,使我更新了教育观念。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不全面的,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做一名好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通过学习,让我开拓视野、增长知识。研修让我学习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并把新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体育教师只有练好真本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怎样去挖掘教材、怎样利用有限的教学资源、怎样上好一堂课,引领我们在教学中不断的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成长。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不断进步。通过学习,使我深刻认识到做一名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师必须坚持学习。坚持多读书,才能丰富和积淀自己的内涵,才能在专业的道路上求发展,让教学思想常学常新,不断进步。

这次研修使我重新认识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拓宽了思路,对新课标认识有了质的飞跃和提升,也彻底反思和审视了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不但学有所获,更重要的是学有所用,把学到的新知识应用到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反思,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和学中走出自己的特点。

“交流、感悟、反思、提升”是我对这次研修的重新认识。做为一名新教师,要努力学习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今后我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明确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教与学相结合,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为我校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作出努力。

这次研修对我来说名称上是研修,却是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收获很多,研修过程、虽然辛苦,但却充实而快乐,非常感谢各位指导老师,研修组长,以及专家的指导,我会好好的珍惜这次研修学习的机会,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

2.小学教师随笔感言 篇二

一、评语指导

1. 评语指导做题方法。当学生作业中出现审题、计算、观察、分析、判断等方面的错误时, 教师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指导:“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等评语, 实际是指导学生思考的路线, 学生在教师的提示下自己去思考改正, 学生不仅找到了“错”在哪里, 而且知道为什么错, 怎么改正。“方法太好了, 可要细心呀!”“解得巧, 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 因为你是我的骄傲”等评语, 让学生更努力。不责骂质量特别差的作业本, 相反尽量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以鼓励的语气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你准行!”“你的进步很大, 因为你付出了劳动。”“看到你在进步, 我万分高兴, 希望你更上一层楼。”这种带感情色彩的评语, 使学生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关爱, 从而会逐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 评语拓宽学生思路。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 激发学生的潜能, 激活创新意识, 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 并尝试运用知识的迁移, 可利用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肯定其独特见解的学生。对有的题可用多种解法而学生只采用了一种, 评语可以写上“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这样的评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学生开启心灵、驰骋想象, 使他们敢于大胆的去想去做, 去标新立异、大胆尝试。教师对学生的书写、格式以及算理过程要严格把关, 这些是体现良好学习习惯的外在标准。及时用恰当的评语指出作业中的不足之处, 能使学生很快的加以改正。

二、分项评价

1. 作业是多种指标的综合体现。原有的优、良、及格等级制千篇一律, 只注重解答中正确与否的评价, 难以分清学生作业完成状况, 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不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全面发展。为了便于学生了解自己作业的优劣, 树立正确的导向, 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分级。如可用优、良、中来表示, 每一个级别可以赋以特殊的意义:“优”主要看解题过程依据是否合理, 步骤是否完整, 结果是否正确;“良”主要看所用文字、符号、图形是否正确, 书写是否整洁, 作业格式是否规范;“中”主要看是否基本正确, 是否基本完成。

2. 多用延时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 即使是优生也可能有失误的时候。当学生的作业错误过多时, 为了避免学生作业等级太低, 心理压力太大, 以及产生知识上的脱节和恶性循环, 可以采取暂不评判等级的批改策略。等学生弄清了错误原因, 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 将作业重做之后, 再进行评判。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 有一个学生所有的题目都是错的, 而且都与正确答案相反。显然, 这不是由于单纯的粗心所致, 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 就可以对学生的作业暂时不评等级, 而是指导学生去复习课本上的同类例题, 等学生弄懂了算理, 把错题纠正以后, 再进行评判, 这样就给学生增加了信心和勇气。

三、一题多评

3.如何备好小学数学课感言 篇三

【关 键 词】 备课;思维;优化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是教师工作中要做的几个必备工作。而备课又是这些教学工作的基础。

怎样才能备好一节好课。对这一问题,个人看法不尽相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很多次听课的感悟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对所讲的内容做深入研究

想让一节课上得宽宏、大气、逻辑性强、充满智慧,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尽量大的探索知识的空间和舞台。教师首先要对所讲的内容作深入的研究,看看具体的知识在同类的知识链中占据什么位置,在本学段要掌握哪些重点和难点,以便在众多的知识内容中剔除掌握价值不大的,不在本教学段以及和学生接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知识。选择出必讲内容,分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征,衡量接受能力大小,设计施教方案。这里要突出一点,课堂不是教师和学生单方面的课堂。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在施教方法上一定要把握好师生两方认知的交汇点,教师讲的知识要和学生的经验和认知产生共鸣。要教学相长,如果把握不好,一则会成为教师曲高和寡的一言堂,学生则成为存在价值不大的看客。二则,肤浅无味,不用动脑筋就能明白,学生收获甚微。

如我在讲《锐角和钝角》这一课时,首先把握到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区别,掌握锐角和钝角的特点。难点是如何用三角板的直角量出具体的角属于哪一类。課堂伊始,我便直接引出角,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有关角的知识,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角的认识以及和角有关的知识,这里即出现了对旧识的还原,又引出学生具有个性化的认识。随后教师抽出直角,对有关直角的知识做更进一步的回顾,目的是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习锐角和钝角的知识,直角充当基石和桥梁的作用,因此,对直角的认识要细之又细。这样的设计给了学生内化知识一次合适的机会。学生在回顾旧知的过程中富有个性的认识就是创新的火种,不同认识的汇聚就是认知的源泉。设计既贯通了知识的脉络,从旧知迁移到新知,又起到放大知识面的作用。无形中使课堂设计显得自然大气。

二、备课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安排要洗尽铅华,尽露本真

世间万物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教学怎么改革,教学手段怎样进步,我们都要抓住学科的本质和特点进行施教。数学的学科特点强调理性,有很强的逻辑性。它重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所以在教学设计中,知识的导入以及知识点之间的过渡应尽量少加修饰,如有必要一定要目的明确,力求精简。

在讲解《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时,教师直接向学生呈现多幅自己设计的物体运动的图片。教师引导“这些物体都在运动,那么你能根据它们运动时的特点给它们分类吗?”教师在这句话中突出了“运动”一词,使学生思考目标明确,不再浪费时间。这样的引导避开了课本前面的插图,把观察插图的内容放到了掌握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内容后面。如果在开课伊始就引出插图,学生观察的目标不明确,知识范围涉及广,师生在综合归纳的过程中势必用时过长,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离教学主题。在掌握了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后,再让学生看插图,说说图中这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和旋转运动中的哪一类,学生肯定会回答得轻松自然。将这幅图作为引导、钥匙开启学生思维和想象的大门。教师再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运动属于平移和旋转?”有刚才插图的启发,学生肯定会思维洞开,联想丰富。一个符合学生认知的小小变动,使得插图的作用成倍增大。从而使教学简捷而富有理性。

三、例题和练习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贴近生活

练习要贴近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生活,新颖而不哗众取宠,这样学生才容易接受也乐于接受。

因为生活经验的限制。学生对好多事物司空见惯而不作深入分析,有不少认识甚至是错误的。如在讲《平移和旋转》一课时,不少学生在不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本质时将开关门和钟摆运动认为是平移。教师在讲课前就料想到学生会有这样的认知误区,特意在练习设计中加入了这两种现象给学生,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到正确答案。这样的设计既贴近生活又使学生获得了新认识,启发他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和思考者,遇事多动脑,力求看到事物的本质。

的确,教师要在备课时善于将自己的思维程度放到学生思维的层面考虑问题,这样才能预见问题,设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希尔伯特·迈尔. 备课指南[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郭翠菊. 我的备课八法[J]. 教育科学研究,2011(9).

4.教师研修随笔感言参考 篇四

网络时代的来临,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展了很大的空间,它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条件,它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减少了老师外出培训的资金,又提高了学员的基本素质,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这是一项很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加强老师素质培训的好时机,所以我会抓住这次的机会,向教育道路上的前辈和先进工作者多交流、学习。回首研修历程,感想颇多,受益匪浅。现将之总结如下:

一、教育教学的观念转变

在学习中,听了好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专家讲座,结合新课程,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学习观上,要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在课程观上,教学不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而是创建与开发的过程;在教学观上,教学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新课程注重过程与方法,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经历。不仅老师的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老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老师应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同时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创新型的老师,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全新的教育观念,合理的知识结构,熟练的教学监控能力,熟练的课堂教学管理艺术。在教学评价上,应着眼于学生,注重过程的评价。分层评价,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

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提升

听了专家的精彩的讲解,我深受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学会了更好地设计教学,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如何上好各种类型的课,怎样追求课堂教学的艺术。通过讲解与交谈,我体会到,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既然是科学,就要按规律办事,改革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提高教学的质量。同时要讲究艺术性,尽量上好每一节课。另外要加强说课和评课,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

在这一阶段里,我努力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煅炼自己,对课堂教学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思考。

体会一:课堂教学要注重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才能保证有效的教学。

体会二:“新课标”主张老师的角色定位应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因此课堂教学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教材、老师、学生之间的关系,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第二,课前、课内、课后的关系,课前要吃透教材和学生,课内要重示范、点评、变式的教学,课后要及时跟踪、反馈,暴露学生的错误。

体会三: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如下几条原则,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第二,要能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学习,去解决问题,提示矛盾;第三,老师要形成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第四,教学中要有创新精神,要常教常新。

三、教科研的能力得到发展

一个成功的老师,必须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要把教研和科研紧密结合起来,要用科研促进教研。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要进行科研,必须做如下几点:第一,要注重自己的理论学习,为自己的科研提供理论以据;第二,要注重自己平时的教学研究和教学积累,为科研准备好第一手资料;第三,要找准自己教科研的切入点,注重科研的针对性、实效性。老师,即研究者,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研究,及时将自己的经验写成论文,做研究型老师。

我深知,自己在工作中换只是一个初学者,还有好多不足之处,需要向他人学习和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理论,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我的实践,使教育教学行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同时,要注意积累、学习、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老师研修随笔感言

2老师在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勤奋好学,那老师首先以身作则,做到学无止境,要求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也要边学、边思,不浅尝辄止,不固步自封,勇于探索,学有所获!感谢xx研修平台,让我听到了那么多默默无闻的教育工作者,实践探索的脚步声;感谢网络研修平台,让我看到了那么多心怀高远的执著寻梦人,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的无限人生,无限的风景!

想想培训的这段时间的生活,更多的是喜悦、欣慰和收获。远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平台。课程标准远程培训让我转变了学习观念,更加了坚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远程培训使我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感受到名师就在身边,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课程标准远程研修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现代远程教育不仅仅是老师的工作,还应是老师的事业,实施课程标准现代远程教育的老师不仅是照亮别人的“蜡烛”,更是不断充电的“长明灯”。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利用现代教育资源,摆正了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形象,老师不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而且还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创造者,是课程实施中问题的协商者、解决者,改变了传统的援业、解惑的角色,以适应新时代的挑战。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不能满足于自己的一桶水,更要成为“长流水”,长流常新,永无止境,具有自我诊断、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改进学习的功能。

本次培训研修为我们提供了各类丰富的专题讲座等,使本来枯燥的学习、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易懂,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学习的空间。而实时视频教学更是使远在千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课堂上课的氛围。通过网络,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可轻松地学习,参与网络评论给我们增添了许多乐趣,上面不但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老师之间还可以互相交流、互相讨论。

5.小学远程研修的感言随笔 篇五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我们时常会遇到不一样的人,经历不同的事,有不同的感触,这时就可以通过写感言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感言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远程研修的感言随笔,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远程研修的感言随笔1

酷暑难当,微机教室里很热,感觉透不过气来,但我四周同事们研修的热情不容阻挡,热情的学习,热情的讨论,热情的新课程研修在这个秋初给老师们带来了进步的快乐。我在感受到老师们认真学习、热烈研讨的同时,我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一、在线研修的方式拓展了新课程培训的空间。

我参加过许多次课改培训,一般停留在看文字材料、专家讲座、观摩课堂、面对面小范围内讨论等形式,这些形式让自己慢慢接受了新课程的理念,初步了解了语文课改的方向和进程。随着相关知识的积累,随着教学实践的循序渐进,对新课程的认知也在逐步深入,就需要一个更广阔的平台来交流和学习,在线研修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机会。在这里学习的内容更充实,交流的范围更广泛,信息反馈及时,能在第一时间内与老师网上零距离交流,资源共享,很好地拓展了专业成长的空间。

二、研修的问题更细化,更有针对性。

培训是为教学服务,理论在教学中会转化为许许多多具体的实际问题,问题的熟悉、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一种研究,研究其本质、研究其对策,这也正是一线教师急切需要的答案,也就是知识如何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如何在教学中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远程研修急大家之所急,针对教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让专家、让课程团体、让虚拟班级群体、让全国在线教师同时同步进行学术研究,集体的力量、群体的聪明为我们的教学插上高飞的翅膀,细化教学环节、针对我们真实的课堂流程,高屋建瓴,有效指导我们的工作。

三、交流才知别人的丰厚,交流才懂知识的无边。

一种思想和一种思想交换,得到的是两种思想。在这里,所有的收获比起平时都是加倍的。老师们的研究热情教育我要努力再努力,老师们睿智的思维敦促我在语文研究的道路上要走的更加勤奋。

感谢研修平台,精神的力量是伟大的,这次研修让我自己信心百倍,有同行相伴,有专家指导,我们的语文路会一片锦绣。

小学远程研修的感言随笔2

研修的心情是复杂的,见缝插针式的评论是辛苦的,互相交流探讨的满足是显然的!这些天来,由于网站就遭黑客攻击原因,网站的进入犹如攀高,评论的艰辛好象长征,可是这期间,大家没有因为网络不畅而放弃学习,而是想方设法,自觉自愿地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坚持等待,寻找机会。远程研修虽然意味着我们不能面对面,但是全国学员们敲击键盘的嗒嗒声、汗水留下的滴滴声都像跳动的音符一样,奏响了一曲美妙动听的乐章。学员们用心与心,用思想与思想,架起了一座座更为通畅的桥梁,使这次远程研修有了顺利完成任务的根本保障,也从中得到了很多智慧的启迪!

每当看到一篇篇精彩作业和简报,更是让我获益匪浅,看到一个个新颖详实的教学设计和专家们精彩的点评,更让我深刻体会了该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去深入挖掘教材的,该如何去把握教学深度,该如何去落实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这些都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可以说此次的远程培训遇到了很多的困难,虽然每天都在忙碌着,深夜三、四还守在电脑前,有时候确实感觉很累,但是学习过程却非常的充实。虽是苦中有乐,但可以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可以和这么多同仁一起交流,真乃兴事!学习的内容非常的精彩实用,专家组的指导更新了我们的观念,纠正了我们对新课程的一些误解,而专家们的工作态度更使我们受益终身。

用老师们平常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样的培训学习对于我们一线教师非常的解渴,对工作非常的实用”。人生道路不能一帆风顺,课改的`道路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样。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研修、我们的课改、明天一定会更好。研修的十四天经历,辛苦中我们收获了快乐。我们快乐着,因为我们坚持过,我们也将继续坚持,因为我们要收获更多的快乐。

最后我想由衷地说声:老师们,专家们,您们辛苦了!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携手并肩,期待着新课程改革更美好的未来!

小学远程研修的感言随笔3

今天是前一阶段学习的最后一天了。回顾这五天来的学习,紧张、忙碌而又充实。这五天的学习,带给我很多触动和震撼。虽然说五天时间虽短,但是刘良华教授为我们构建了教师成长的基本框架。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我的熟悉就是在学习中行动,在行动中反思。

刘良华教授在今天的讲座中提到:假如没有教师学习,教师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眼光。教师的行动研究将不会启动。一个教师假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样的过程,对于他来说十年如一年;相反,一位教师总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为自己的教学寻找突破,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年如十年。因此说,教师要寻求变化和创新,对教育教学要不断的改进。而这种变化靠什么?靠的就是教师的终身学习。正所谓的“活到老,学到老”。这样才能永葆教学生命的鲜活,你要不断的补充新鲜的血液。案例中的许多优秀的教师,名师,都是从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毫无例外。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技能的把握都是先从学习别人开始的,即模拟。之后,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进而形成自己的东西。

但是,单单有这种学习精神是不够的。只“学”不“研”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习。刘良华教授指出:教师学习虽然有某种独立的价值,但教师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也就是说,在学习的同时教师要真正的行动起来,进入“研究”的状态。有了这样的意念,教师就可以认真地审阅自己的教学实践,用学到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来研究自己的教学。例如,案例中的干国祥老师就经历了这样的历程。他学习魏书生、学习钱梦龙等名师、教育家的理论、经验,在学习的同时,他也不断的建构自己,批判、重建这样的进行研究行动,他就是这样学习着,研究着,行动着。

一个优秀教师除了具有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之外,还要有反思精神。今天刘教授谈到的“教师发表”,我想,教师这种“公开发表”的前提是“反思”。这种反思促使教师渴望与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继续探究的动力。而且,这种反思精神应该贯穿于学习和行动的视众。

6.小学教师道德与法治教学随笔感言 篇六

当我们走进三毛小学五楼多媒体教室时,已经有好多早到的老师坐在座位上低声交谈着,交流着各自的信息,一股浓浓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而教室里那一排排摆放整齐的课桌椅更让人赏心悦目(椅子插进课桌下面的空间里),便怀着一份期待坐到了靠窗的位置上……

不一会儿,二年级的学生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迅速地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了下来,一切都显得那样井然有序。在周老师热情的引导下,师生们一起演绎着《雷雨》的精彩,感悟着“雷雨前”的闷热、不同寻常,在聆听中收获,在朗读中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当课一结束,就在学生们忙着整理学习用品准备离开的时候,周老师轻声提醒着:“想想看,你来的时候椅子是怎么放的?”几乎所有的`学生同时做出了相同的动作——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插进了课桌里面,然后带着学习用品排好队出去了。没有学生对此有异议,也没有学生需要别人的再次提醒,更没有学生大声喧哗,似乎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给我的感觉就是训练有素。看着依然整整齐齐的教室,简直让人感觉不到这里曾经有学生来上过课。这是一件小事,可从这件小事中又说明了什么呢?

接下来是三年级的课,上课的老师来自实验小学,我在想着她会不会也提醒学生要让课桌椅保持原样呢?但学生们的做法让我再次涌起了对他们的敬意。当学生即将离开时,并没有老师的提醒,可他们却一个个主动地把椅子插进课桌下面。有一个女生可能是一时忘记了吧,当她已经走过一个座位时才猛然醒悟过来,于是迅速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轻轻地把椅子放好后才满意地离开。如果说二年级的学生还需要提醒的话,那么到了三年级,学生显然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这需要怎样的持之以恒呀?

离开时把自己坐过的椅子恢复原样,这真的只是举手之劳的小事,可就是这些不需要我们花很多精力就能做好的小事,我们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去做呢?

作为教师,我平时也总是这样对学生说:如果看见地上的垃圾,你可以弯弯腰,把垃圾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如果看见有小同学摔倒了,你可以主动把他扶起来,安慰他;如果看见风把窗帘吹散了,你可以把窗关好或者把窗帘重新整理好;如果看见教室里的课桌歪了,你可以把它们排得整整齐齐;如果看见有人的红领巾掉下来了,你可以出声提醒他或者捡起来帮他戴好;如果看见扫把倒地了,你可以把它“扶”起来,再让它靠墙“站”好;如果看见窗台脏了,你可以拿抹布把它们擦掉……这些事都是小事,却因为你做了,而使许多人解决了烦恼,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三国时期刘备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事虽小,却能让别人解决了许多烦恼,你又何乐而不为呢?可是,总有那么多人不怎么愿意去做,地上的垃圾可以视而不见;别人的困难可以置之不理;学校的财物可以随意处置……举手之劳,可又有多少人愿意“举手”呢?

如果说两位年轻漂亮的老师给这美丽的春天增加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话,那么,学生们的举手之劳让这迷人的春天更具魅力,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

7.乡村教师教学随笔诗记 篇七

关键词:反思,成长,感悟

一、读《弟子规》有感

昔日未读《弟子规》, 传统文化少摩面。今日读得《弟子规》, 方觉古人重孝贤。此文三言相隔韵, 家外待人显规范。人生成长必修课, 启蒙养正后生健。教育学生读善书, 敦伦存诚忠厚现。生活如此好习惯, 心性善美家国愿。

注:初识《弟子规》耳目一新, 敬佩古人的教养风范, 由感而生。。

二、反思与呐喊

深深的积水潭, 留下儿时的怀念;高高的喜鹊窝, 搅得鸟儿难以入眠;长长的滑雪坡, 载着童年的汗颜;宽宽的冰河面, 承载着多少狂欢。然而, 积水潭低吟, 喜鹊窝静观, 滑雪坡无痕, 冰河面空闲。。童年的身影伸向那边, 是否另有景色一番?

提高素质固然重要, 但也不能牺牲童年的自由空间。积水潭成就游泳健将, 爬高技能造就了侦察兵的尊严;滑雪坡造就了冠军的梦想, 冰河面成就了冠军的摇篮。千军万马不能都行独木桥, 因材施教才是培养的卓见。

奉劝那些拔苗助长的家长和先生们, 给孩子一些空闲, 给学生一点时间, 去做他们愿意做的事, 哪怕是淘气、捣蛋。恢复少年的纯真和浪漫, 回归往日的朴实和自然。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用自己的努力去操作施展。世界是他们的世界, 定会散发意想不到的璀璨。

注:回忆童年的阳光, 洞察今日学生失去自由的无奈, 意在对现实各教育机构提出呼喊, 给孩子们假期自由的空间。

三、满江红——观教师才艺展示汇报会

各校教师, 已齐聚中心教室。观才气, 几多书展, 几多画艺。篆隶落笔邀行楷, 花鸟生辉吸虫鱼。看展台缤纷手工艺, 聚巧技。

说课畅, 导语奇;体功实, 唱功迷。按顺序出展, 标新立异。新老踊跃展台耀, 男女赏欣赞声移。看展示一幕胜一幕, 珍契机。

注:记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师才艺展示会, 令人难忘, 催人进取, 以词记之。

四、教研成果———七律、语文插图有效研究

课堂教学科研化, 插图研究亲自抓。教师随册定计划, 学生按课细归纳。实践二年把言发, 经验四篇得方法。现场交流又提拔, 重新开题再上马。

《七律·语文插图有效研究》是我们深入教学第一线, 并取得成果, 再次启动向更高层次研发的实录。

8.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随笔 篇八

一、抓住学生特点,游戏引入,在玩中练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想学的意愿吧。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学习《学会使用鼠标》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怎样握鼠标,怎样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这些要点的话,学生不但不愿学,更不愿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纸牌游戏》,比赛谁的成绩好。学生在玩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学会单击、双击、拖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再讲解单击、双击、拖动、指向和单击右键,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在后来的练习中,我又让学生练习了《扫雷游戏》,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又达到了练习的目的。

二、小组协作,互助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样可以促进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像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而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他告诉了我们合作、交流的好处。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学生差异,有的学生学习后就可以举一反三,而有的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上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注意因材施教。

1.“能者为师”,让学生走上讲台,当小老师。例如,学生进行指法训练时,因为键盘指法是计算机操作的基本功,也是初学者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所以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训练。但也有的学生对电脑很陌生,操作时很僵硬,所以我就挑选打得又快又好的同学当小老师,而我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学生之间更容易沟通,这样互教互学的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以优助差”,充分发挥优生的作用,同学之间互助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协作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成效。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利用局域网进行资源共享,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例如,学完word的基本操作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word制作电子报刊,小组内根据每个同学的特点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的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负责输入文字资料,有的负责制作图片等。同时,小组之间还在局域网上共享搜集到的资料,一种和谐合作的学习气氛使同学们的学习更加愉快、更有成效。

3.充分利用学生互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有一些学生往往提前掌握了本节课的讲解内容,并能够做出一些基本的电脑操作,询问之下,原来他们的父母平时也在指导他们的计算机操作。于是我便利用这个时机请这些“高手”来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介绍自己的经验,并帮大家解决一些课程内的难题。此外,在日常学习中利用这些“高手”的悟性高、学习快的特点让他们去帮助教师指导那些理解速度较慢的同学进行学习。根据学生素质情况对学生分组,每一组中安排1名“高手”做老师的小助手,指导小组同学学习,帮助同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协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另外锻炼了他们互相帮助的能力,加深了学生之间的友谊。

三、构建“主体—互动—探究”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自主参与教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必要的社会性品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可以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使学生智力得到较好的发展。例如布置任务:应用FrontPage软件制作个人网页,链入班级主页。在大多数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从学生制作的网页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由学生自己介绍演示,然后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看法,实现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教师在此过程中以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为目的,适当地引导讨论方向,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主动研究,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并通过师生交流的互动作用和情境探索的学习,达到自主构建知识的目的,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目标。

四、灵活的教学方法

学生学习操作软件技能是计算机教学的另一重点,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但从综合来看,适合学生用的软件总要用到回车键和方向键去选择菜单或目录,另外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提醒学生注意屏幕的提示,学生明确方法后,就可在教学软件中任意地调用操作。如教学益智游戏软件,我先把将会出现的画面讲清楚,让学生心中有底,然后出示投影片讲如何用这几个键去操作。当学生明白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操作,这样既节省了许多讲授时间,又可由学生自己分配时间练习,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方法的“活”,通过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

五、组织竞赛,提高操作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由于操作是主要内容,所以应尽量避免类似于语文数学的书面化考试。那么如何检测和提高学生的能力呢?我采取的是竞赛形式。竞赛既可以反馈学生学习效果,也可以提高学生操作能力。如在练习指法练习时,最后阶段我利用金山打字小精灵,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谁打得最快最准,最后还给他们颁奖,整个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六、实践小结,体验成功

实践是创新精神与自学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能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在操作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问,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

如“资源管理器”窗口和“我的电脑”窗口差不多,只是多了一个“所有文件夹”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操作实践,找出“所有文件夹”框的作用。学生上机时,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检查每一个学生实践操作的程度。

展望21世纪的教育前景,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必将能为跨世纪人才的成长铺路架桥,为迎接竞争激烈的、信息化的21世纪的来临积极备战。如何采取适应自身发展需要的计算机学科教学模式,也是教育界同仁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相信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总结出来,我们试目以待,计算机教育必将能在良性的轨道上阔步前进。

上一篇:暖心国庆节祝福语短信摘录下一篇:2023年辽宁大学生村官考试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