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2024-07-02

比较学前教育概论(共8篇)

1.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一

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1.1二十一世纪的比较文学

1【单选题】(D)曾经认为比较文学这一学科气数已尽,后来又在《21世纪比较文学反思》中推翻这一说法。 A、别林斯基 B、安德拉德 C、斯皮瓦克 D、巴斯奈特

2【单选题】《一门学科之死》的作者是(B)。 A、巴斯奈特 B、斯皮瓦克 C、克莱齐奥 D、安德拉德

3【判断题】在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看来,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完全不相容的。(×)4【判断题】比较文学主张“对话”的意义,其中包括重新确定人的生存方式。(√)

1.2坚守传统文化和接受外来影响的关系

1【单选题】陶渊明的诗句“当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表现出(B)的情绪。 A、喜悦 B、旷达 C、焦虑 D、忧伤

2【单选题】在比较文学研究中,自我和他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概念,不包括(D)。 A、互补 B、互证 C、互识 D、互抗

3【判断题】在哲学家勒维纳斯看来,他者最不能被人理解的一面,是值得被重视的。(√)4【判断题】文化传统是对“已成之物”不断进行诠释的“将成之物”。(√)5【判断题】对不同话语的对话问题,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自己的话语去说服、同化他人的话语。(×)

1.3新的时空观念

1【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不是王国维的著作?(C)A、《人间词话》 B、《曲录》

C、《柳如是别传》 D、《观堂集林》

2【单选题】中国首部《中国文学史》的作者是(D)。 A、郑振铎 B、鲁迅 C、王国维 D、黄人

3【判断题】西方的比较文学学界,一直很重视对东方文学的研究,因此在跨文化问题上成果卓著。(×)

1.4比较文学和后现代思潮的转型

1【单选题】消解中心与权威,强调碎片化和偶然性,是(D)的思想特点。 A、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2【单选题】法国大革命属于(A)启蒙。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D、第四次

3【判断题】后现代主义既铲除了现代主义的各种壁垒,也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建设性的蓝图。(×)4【判断题】“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的“继”字,是继承、传递的意思。(×)

2.1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上)1【单选题】“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出自(B)。 A、梁启超 B、严复 C、谭嗣同 D、康有为

2【单选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出自(D)。 A、《文学改良刍议》 B、《摩罗诗力说》

C、《俄罗斯革命之影响》 D、《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3【判断题】严复曾认为,西方文化具有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特点。(√)4【判断题】根据《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记载,戊戌变法至1911年,中国出现的翻译小说已达600余种。(√)

2.2中国比较文学的起源(下)1【单选题】中国的比较文学始于(B)。 A、诗歌革命 B、小说翻译 C、留学生运动 D、政府外交

2【单选题】下列哪位先生著有《中国文学研究》,并在书中对林纾做出高度评价?(C)A、鲁迅 B、黄人 C、郑振铎 D、胡适

3【判断题】“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中的“文”,是指要有实际的内容,要言之有物。(×)4【判断题】林纾曾对中西小说在叙述方式上进行过比较。(×)2.3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行者:王国维(上)1【单选题】王国维曾翻译了元良勇次郎的著作(B)。 A、《哲学概论》 B、《伦理学》

C、《西洋伦理学史要》 D、《西方哲学史要》

2【单选题】“肩住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出自(A)。 A、《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B、《摩罗诗力说》 C、《文化偏至论》 D、《狂人日记》

3【判断题】王国维认为有很多中国传统诗歌充满对灵魂的拷问,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4【判断题】王国维曾在《国学丛刊序》中提出,中国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学问,而是中学还是西学之争。(×)2.4汇通古今中西文化的先行者:王国维(下)1【单选题】下列哪部著作中的主人公为了换取知识而将灵魂出卖给魔鬼?(C)A、《奥德赛》

B、《少年维特之烦恼》 C、《浮士德》 D、《笑面人》 2【单选题】侯方域是(C)的主人公。 A、《牡丹亭》 B、《梧桐雨》 C、《桃花扇》 D、《西厢记》

3【判断题】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认为《红楼梦》是偏向政治和国家的,《桃花扇》是偏向哲学和美学的。(×)4【判断题】王国维阅读了叔本华的著作后,相信宗教的力量可以拯救人类的痛苦。(×)

3.1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鲁迅(上)1【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著作?(D)A、《野草》 B、《华盖集》

C、《中国小说史略》 D、《管锥篇》

2【单选题】对“故今之所贵所望,在有不和众嚣,独具我见之士……”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C)。 A、鲁迅认为大众往往多随大流,无法看清楚世界 B、鲁迅认为中国最需要的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C、鲁迅认为只有让超人统治庸众,才是出路

D、鲁迅认为无论世人如何褒贬,有独立见解的人都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

3【判断题】鲁迅曾认为,十九世纪的欧洲文明里,至伪和至偏的就是物质和众数。(√)4【判断题】鲁迅认为,要发展古老中国,首在引入西方物质文明的手段进行国家建设。(×)

3.2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鲁迅(下)1【单选题】之所以称鲁迅是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其原因不包括(B)。 A、鲁迅首先提出“比较”的思想

B、鲁迅提倡由进化论衍生而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C、鲁迅批判地接受了很多西方思想 D、鲁迅进行了多种跨文化的研究

2【单选题】关于“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句话,不正确的是(C)。 A、这句话提出了比较文学发展的根基 B、这句话出自《文化偏至论》

C、这句话与弱肉强食的进化论一脉相承

D、这句话要求我们要在时间、空间两个坐标上考察一切的文化现象 3【判断题】进化论和尼采,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两大思想来源。(√)4【判断题】鲁迅在写《朝花夕拾》时,其要旨在于研究立意在反抗,指归在动作的这一类主题。(×)

3.3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陈寅恪

1【单选题】在陈寅恪看来,李唐一族之所以兴盛,最主要原因是(C)。 A、贤臣众多,政治开明 B、发展生产,兴修水利 C、引进吸收外族文明 D、对外扩张,积累财富

2【单选题】在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其吸收学习的方法是(B)。 A、格物 B、格义 C、援释入儒 D、援释入道 3【判断题】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

3.4五四运动与三个派别已完成

1【单选题】在“昌明国粹”上,学衡派的认识不包括(C)。 A、新旧乃相对而言,没有绝对界限

B、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不能完全以进化论为依据 C、应该以西学的思想来阐释中国的国学 D、历史有“变”有“常”

2【单选题】学衡派与激进派的不同,不包括(D)。

A、学衡派认为对西学首先是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再进行选择性吸收 B、学衡派认为引进西学时要与中国文化传统契合

C、学衡派认为要了解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不要菲薄中国的学问 D、学衡派认为引进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传统是第一要务

3【判断题】《学衡》杂志于1911年由吴宓、梅光迪等人领导创刊,“昌明国粹,融化新知”是学衡派宗旨之一。(×)4【判断题】国粹派与学衡派不同,对于国学,前者强调保存,后者强调发展。(√)

4.1学科的发展之朱光潜(上)1【单选题】文学批评家瑞恰慈是(B)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A接受美学 B新批评派 C陌生化 D现象学

2【单选题】朱光潜对中国比较文学的贡献不包括(C)。 A提出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

B要尊重被比较者的特点和来龙去脉 C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D主张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3【判断题】钱钟书的文章《谈趣味》,讨论了中西文艺比较的问题。(×)4【判断题】朱光潜是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著有《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

4.2学科的发展之朱光潜(下)1【单选题】关于朱光潜对中西诗学比较研究的观点,不包括(D)。 A用多种实例陈述文学现象的同或异

B进一步分析差异背后的社会、历史、道德原因 C要努力避免片面性和绝对化

D中国诗歌之所以不同于西方,注重个人主义的传统是重要因素

2【单选题】胡适曾在北大任职时,因为看了朱光潜的(C)而邀请其到北大讲学。 A《西方美学史》 B《悲剧心理学》 C《诗论》 D《谈艺录》

3【判断题】朱光潜指出,西方诗中的柔和中国诗中的刚都是它们的本色特长。(×)4【判断题】朱光潜认为,西方的诗比中国诗深广,因为前者有更深的哲学、宗教基础。(√)

4.3学科的发展之宗白华(上)1【单选题】关于宗白华对文化的观点,不包括(D)。 A西方文化崇尚力量

B中国文化以中庸柔和为美

C中国艺术是中国文化史最中心、对世界最有贡献的一个方面 D重建中国文化精神,最重要的是从社会制度改革入手 2【单选题】关于宗白华,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他的处女作与哲学有关

B宗白华曾写过《为什么要爱国》

C他青年时就有了贯通中西,重塑中国文化精神的追求 D他曾在23岁时远渡日本留学

3【判断题】李泽厚在《美学散步》的序中,认为宗白华偏于西方科学,而朱光潜更像一位中国古典诗人。(×)4【判断题】“拿叔本华的眼睛看世界,拿歌德的精神做人”,指的是即使在令人悲观的世界里,也要奋发图强地做人。(√)

4.4学科的发展之宗白华(下)1【单选题】宗白华认为,晋人之美不包括(C)。 A酷爱精神自由 B唯美的人生态度

C以孝道为最重要的行事依据 D以赤子之心为道德基础

2【单选题】关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不正确的是(A)。 A唐代体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化灵魂上的解放

B人心的美丑,高贵与残忍,在魏晋时期得到了极致的表现 C魏晋之美表现在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 D唐代在思想上已受到儒、佛、道三教的支配

3【单选题】关于“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正确的是(B)A此语出自宗白华

B提出的问题与教育有关 C此语出自《美学散步》 D其思想与《弟子规》相似

4【判断题】鲁迅曾在《二十四孝图》中批判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等关于“孝”的故事。(√)

4.5学科的发展之钱钟书(上)1【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长生殿》是洪昇的作品

B《梧桐雨》写的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 C布莱希特曾经受到中国戏曲的影响 D《长生殿》的主人公是李香君

2【单选题】关于《中国古代戏曲中的悲剧》,描述不正确的是(D)。 A是钱钟书在中国发表的第一篇学术论文 B这篇论文是用英文写作的

C文中将莎士比亚的戏剧与中国的戏剧进行了比较

D文中提出,中国传统戏剧中对道德的追问给西方戏剧以新的启示

3【判断题】《中国评论周报》是民国时期由民粹派主办的一份英文杂志。(×)4【判断题】文学批评家们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批评原理,是因为思维方式不同,而与研究资料无关。(×)

4.6学科的发展之钱钟书(中)1【单选题】钱钟书提出,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根本目的是(A)。 A改变基于欧洲中心论的文学批评标准 B使中国文学在世界上发挥更大影响 C找到中西文学发展的共同规律 D总结出中西文学研究的共同方法

2【单选题】关于“软实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此概念是美国人提出的 B此概念与政治意图有关

C是实现全球化的有效有益的方式 D它是一种文化霸权的产物

3【单选题】关于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不正确的是(D)。 A既要面向世界,又要连贯古今

B要在世界语境中对中国古典作品做新的诠释 C要使中国文学成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们要用自己的文化征服其他民族

4【判断题】对于文化,费孝通曾经提出我们应该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基因是什么。(√)

4.7学科的发展之钱钟书(下)1【单选题】在《谈艺录》中,作者指出诗人魏尔伦的诗境类似于《沧浪诗话》中的(D)。 A“以才学为诗” B“以议论为诗”

C“语中无语,名为活句” D“不可凑泊”

2【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不管是中诗还是西诗,它们有一个共同原则就是要遵守一定的音律 B钱钟书认为中西打通最忌讳片面性和互相隔绝 C“诗有别趣,非关理也”出自《管锥篇》

D白瑞蒙的《祈祷与诗》发挥了诗人瓦勒利的序言

3【判断题】比较文学家艾田伯曾在国际比较文学一次年会上发言,题目为《比较文学在中国的没落》。4【判断题】钱钟书非常看重中国的诗话,因为诗话体著作注重系统的周全与逻辑的缜密。(×)

4.8学科的发展之梁实秋

1【单选题】梁实秋提出的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D)。 A追溯文学作品传播的历史 B研究故事的来源

C研究作家受到的外来影响 D搁置文学史里有争议的事件

2【单选题】关于梁实秋,描述错误的是(C)。 A原名梁治华

B他是散文家,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C代表作有《雅舍小品》《西方美学史》《槐园梦忆》 D曾留学哈佛大学

3【判断题】白璧德提倡新人文主义,推崇卢梭的浪漫主义。(×)

5.1比较诗学的源流和发展

1【单选题】比较诗学的两种形态的差异取决于文学现象间有没有(C)。 A相似性 B共同的规律

C直接关系和相互影响 D可比较性

2【单选题】艾田伯提出应从五个方面来发展比较诗学,其中不包括(D)。 A比较文体学 B比较格律学 C文学结构的分析 D文学背景的比较

3【单选题】在诗学发展的阶段中,国别诗学之后出现了(A)。 A共同诗学 B第四种诗学 C第三种诗学 D原创诗学

4【判断题】第三种诗学主要追求各国文学理论的普遍性和共通性,而忽视各民族文化的特殊性。(×)

5.2比较诗学的发展现状

1【单选题】杰姆逊对文学理论的看法,不包括(C)。 A后现代语境具有多元化特点

B新的理论是有使用价值的一种商品

×)(C理论应注意系统性与统一性

D提倡每一种研究都需要构想出来一个与自己相关的理论 2【单选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

A在1983年举行的中美双边比较文学讨论会上,厄尔·迈纳提出近15年间,最引人注目的进展是把文学理论作为专题引入了比较文学的范畴

B谢弗勒曾提出比较文学走向比较诗学是理论的提高,是历史和美学结合起来的新的比较文学的理论 C罗兰巴特提出的六大诗学问题中,包括女性诗学 D《幻想文学导论》是托多洛夫的作品

3【单选题】关于哈罗德·布鲁姆,描述不恰当的是(D)。 A他是“耶鲁学派”批评家 B他是美国著名文学教授 C他认为文本分析非常重要

D他提倡历史的、阶级的文学研究

4【判断题】在乔纳森·卡勒看来,理论应该是跨学科的,并且要对过去的常识概念进行批判。(√)

5.3传统的比较诗学

1【单选题】“垆边人似月”使用了(B)的意象。 A并置复合 B比拟 C替代 D联想

2【单选题】叶维廉在文学要素中加入了第五要素,是(D)。 A叙述 B意象 C结构 D语言

3【判断题】刘若愚很早就提出,中国的诗歌往往是没有主语和时态的。(√)4【判断题】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的四要素包括宇宙、作家、作品、读者。(√)

5.4比较诗学的研究重点

1【单选题】对中国学界而言,比较文学研究最突出的重点是(B)。 A国别文学 B文学间性 C平行研究 D影响研究

2【单选题】“道始于情,情生于性”出自(C)。 A《尚书》 B《论语》

C《郭店楚墓竹简》 D《礼记正义》

3【判断题】陈寅恪在传播佛教思想时对密宗里有关性问题的忽视,与他的接受屏幕有关。(√)4【判断题】国别文学和比较文学是相通的,都采用了互为主观的研究方法。(×)

6.1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

1【单选题】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种整一化的趋势,表现在重视(B)两个方面。 A研究的综合性和系统性 B研究的综合性和总体性 C研究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D研究的差异性和系统性

2【单选题】《两种文化》一书中,作者斯诺认为世界上的文化分为(C)两种。 A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 B流行文化和经典文化 C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 D主流文化和边缘文化

3【判断题】某些科学家由于失去人文目标和理想,很可能成为政治野心家的工具。(√)

6.2文学与系统论

1【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系统论诞生前,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有类比和分类两种 B结构主义认为人类的文学本身就是一种符号系统 C《故事形态学》的作者是文艺理论家普洛普

D系统论使自然科学第一次进入人文科学的研究之中

2【单选题】按照罗伯特·史柯尔斯的分类,虚构世界低于经验世界的小说是(B)。 A浪漫小说 B讽刺小说 C科幻小说 D历史小说

3【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系统论内容的是(C)。 A其基本观点是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B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

C其研究对象是事物的具体内容和特征

D系统论重视将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形式抽象出来

4【判断题】系统论对文学的贡献体现在为文学提供了符号学和进化论的方法。(×)

6.3文学与信息论

1【单选题】关于信息论,描述正确的是(C)。

A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作者创作充当的是信宿的作用 B在信息传输过程中,欣赏者起着编码的作用

C信息论把信息分解成为多种水平的符号,包括语言、意象、文化、形而上层次 D从信息论看,审美型的信息是容易转换的,而语义型的信息更难转换 2【单选题】信息本身最根本的性质是(C)。 A独立性 B完整性 C不确定性 D确定性

3【判断题】信息论提倡新的信息应该在新颖性和不可理解性之间寻找最优方案。(×)4【判断题】通过统计学对语言风格要素的分析,可以辨别某学文学作品的受欢迎程度。6.4文学与热学第二定律

1【单选题】科学家普利高津的贡献与(C)有关。 A帕累托效应 B玄理论 C耗散结构 D潘洛斯阶梯

2【单选题】艺术家之所以被称为“反熵英雄”,因为他们反抗(B)。 A商业化 B同质化 C泛艺术化 D符号化

3【单选题】“熵”是一种主要与(C)有关的单位。 A体积 B质量 C秩序 D空间

×)

(4【判断题】托马斯·品钦是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家,代表作《万有引力之虹》与熵有关。(√)

6.5文学与心理学

1【单选题】荣格认为,所谓(B),就是一种人类世代累积的心理经验。 A语言 B情结 C逻辑 D叙述

2【单选题】朱熹是宋朝著名理学家,儒学集大成者,下列不是其作品的是(C)。 A《四书章句集注》 B《太极图说解》 C《阅微草堂笔记》 D《通书解说》

3【判断题】马斯洛提出人的意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层结构。(×)4【判断题】马克思把人类思维分成了自然科学、艺术、宗教、实践的四种类型。(√)

7.1对“新轴心时代”的讨论

1【单选题】关于费孝通先生及其观点,描述不恰当的是(C)。 A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最重要的是尊重祖先,培育优秀的后代 B他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

C他著有《乡土中国》《悲剧心理学》等 D他是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2【判断题】熊和蝉,都曾是中国文化产生时就有的图腾,原因是中华民族祖先崇尚稳定与和平。(×)3【判断题】“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左传》。(×)

7.2对国学的新思考

1【单选题】在清华国学院历史发展中以胡适为代表的阶段,描述不正确的是(A)。 A提出“中国主体,世界眼光”的八字方针 B出现了顾颉刚与鲁迅的论战 C提倡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 D出现了“疑古”的思潮

2【单选题】关于国学,下列描述错误的是(C)。 A顾颉刚认为,国学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国历史 B林语堂认为,科学的国学是我们治学的目标 C国学主要指的是古代中国文化这一研究对象 D清华国学院的历史发展包括四个阶段

3【单选题】在清华国学院历史发展中以章太炎为代表的阶段,与乾嘉学派的最大不同是强调“经史子集”中的(C)。 A经 B史 C子 D集

4【判断题】中国文化应该发展壮大自己,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并同化其他的民族。(×)7.3西方比较文学怎样从低潮走向高潮(上)1【单选题】“比较文学如果能走出欧洲中心论的原点,不受由国际商业所决定的全球交换流的控制,就会有新的发展,形成新的学科”此语出自(B)。 A巴斯奈特 B斯皮瓦克

C大卫·达姆罗什 D克莱齐奥

2【判断题】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来叙述9·11事件,也是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有趣的课题。(√)3【判断题】巴西比较文学家安德拉德认为,只有多元的声音,才能使过去的殖民者得到精神的解放。(√)7.4西方比较文学怎样从低潮走向高潮(下)1【单选题】“历史的每一个时刻,都是从某一个主体出发,沉淀着过去,应对着现在,创造着未来”这句话语出(C)。

A安德拉德 B巴斯奈特

C大卫·达姆罗什 D斯皮瓦克

2【判断题】研究比较文学,往往离不开世界文学的方法论。(×)3【判断题】世界文学是指古今、中外文学的融合。(√)

2.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二

一、确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必要性

跨文化比较不仅对学术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也有其独特的价值, 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加以实践, 其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 将文学理论纳入到多元文化视野当中, 试图还原“文学”这一概念的本民族意义。长时期以来, 中国文学理论界均为一个问题所困扰, 即文学基本问题阐释角度的单一化, 或者说是全盘西方化。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个现象, 教、学两方面在理解文学基本规律时仅限于西方话语, 而忽略了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诚然, 文学理论的学科设置体系源自于西方世界, 然而在面对中国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活动之时, 借助本民族传统文论思想应更利于对文学规律的把握。因此, 将中国与西方的文艺理论共置于文学概论课程的教学中, 形成跨文化交流的视野, 就成为了一种必然。

其二, 借助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实现该课程的理论具象化、实践学理化的创新范式。文学概论课程旨在解释文学活动的基本规律, 其学理性较强。因此, 借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成为了一种必须。

二、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构成与措施

跨文化学习模式主要由宏观理论研究与微观实践操作两部分所构成:

第一, 宏观理论研究。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 梳理近些年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并总结出该课程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学理背景与实践可能。

第二, 微观实践操作。此部分包括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两个环节的培训。具体而言, 课堂教学环节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 对常规性教学进行改革。着重讲解文学理论的基本命题, 突出文学一般发展规律在中、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共同面貌与不同特征, 并指导学生展开课堂讨论。其次, 借助专业选修课提高学生对文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另外, 加强多媒体课件在日常性教学当中的作用, 充分展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与时代性。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等物质媒介, 诉诸视觉、听觉等感官, 呈现给学生一个形象化、多样态的文学世界。同时, 还要有意识地选择当代作家观点、文学作品, 也能彰显文学理论的时代性, 强化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就课外实践而言,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其一, 要求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写作。阅读笔记主要指针对教材所涉及的核心理论观点, 以及学生课外所习得的文学理论展开介绍、品评等工作, 数量为每学期四至六篇。通过撰写阅读笔记, 能创造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机会,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其二,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技创新与文学活动。利用课堂所获得的文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文学现象, 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旨。因此, 通过该项以调查、研究为主要内容的竞赛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的创新之处

首先, 将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纳入到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 这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教学理念。就目前国内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资料而言, 本论文所涉及到的某些改革方案虽已采用, 但呈现出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态势。因此, 通过跨文化学习模式, 架构起文学概论课程的新型学习模式, 为本课程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其次, 利于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以“跨文化比较学习模式”为教学核心, 着意于各种教学实践、教学手段的改良, 这有助于学生全面理解文学发展的核心问题。

再次, 提升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借助跨文化的比较方法, 使得学生在掌握文学理论知识的同时, 能自觉地总结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 提高认识水平。

最后, 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 文学即为“人学”。由此, 通过文学理论问题的解答与人生话题的探讨, 不仅便于学生全面掌握文学理论知识, 而且还能锻造大学生多思考、勤观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2]马启伟等.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8月.

3.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三

关键词:语言学概论 教材 继承 创新

一、引言

语言学概论(以下简称“语概”)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普通语言学的入门课。作为研究全人类语言共性规律的一门课程,语概课程的任务是阐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各门具体语言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作用。新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了大量的语概教材,这些教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总体上反映了我国理论语言学研究和发展的现状。

本文选取了胡明扬主编《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2000年4月)、叶宝奎主编 《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申小龙主编《语言学纲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葛本仪主编《语言学概论》(修订本)(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黄智显主编《语言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伍铁平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修订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胡晓研主编《语言学概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韩宝育主编《语言学概论》(网络远程教育教材,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王红旗编著《语言学概论》(修改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0月)、彭泽润主编《语言理论》(第五版)(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刘富华,孙炜 编著《语言学通论》(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崔希亮主编《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王洪君、李娟修订版《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邢福义、吴振国主编《语言学概论》(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张先亮、聂志平主编《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张树铮主编《语言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等新世纪以来出版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18部语概教材。这些教材针对方方面面的学生和读者,既有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学生,也有自考学生、电大学生,以及通过网络参加远程教育学习的学生。本文通过对上述教材从内容到形式等方面的比较,探讨目前我国语概教材编写的现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以期对以后的语概教材编写有所借鉴和助益。

二、编者对语概教材基本内容的编写取得共识

我国的语概教材总体上继承了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理论框架,注重对语言本体进行静态描写,注重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通过下表可以看出,18部教材基本都包括了以下内容:语言的性质、结构、功能、语音、词汇、语义、语法、文字、语言的发展变化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核心内容。这18部教材中,有5部没有单列出词汇一章,而是将词汇部分的内容分别融入语义和语法一章,如将词义与句义相并列融入语义一章中,将构词法和变词法融入语法一章中的组合规则与聚合规则中。有2部教材的编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文字不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而是文字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没有将文字部分列入教材。通过梳理可以看出,编者在教材总体内容的编写上基本达成了共识,语概教材要向学生呈现语言本体知识和核心理论,使学生了解语言系统的整体面貌特征。除此以外,不同教材编者还在教材中渗透了自己对有些问题的独特理解以及自己的某些研究成果。18部教材的主要内容比较见下表。

三、与时俱进,反映学科研究新动态

语概教材既要继承传统语言研究的成果,从而保持学科体系的稳定性,又要引进“活水”,反映学科研究的新动态,这样教材才能保持理论的鲜活性。新世纪以来语概教材的编者秉承与时俱进的编写理念,重视理论的鲜活度和理论的实际应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科研究的新动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语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20世纪30年代,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首先提出了“语用学”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英国哲学家奥斯汀和美国哲学家赛尔先后发表了“言语行为”理论,美国哲学家格赖斯提出了“合作原则”的理论。1977年出版于荷兰的《语用学杂志》确立了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学分支学科的独立地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西方的语用学理论,并将西方的理论与汉语特点的研究相结合,语用研究逐渐兴起。通过上表可以看出,18部教材中,有11部都单列语用一章,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些教材主要从言语行为、言语过程、言语交际的原则以及语境对言语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讲述语用学知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受国外语用研究的影响,我国语言学界在重视语言内部研究,静态研究、本体研究的基础上,逐渐从语言基本要素的研究扩展到语言运用和语言功能要素的研究,开始将目光转向语言的外部研究、动态研究与应用研究,语用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二)语言学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迅猛发展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现象,语言与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语言学与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交叉学科日益发展的今天,语言学与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产生了很多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上述18部教材中有10部教材都分别介绍了语言学交叉学科与应用学科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语言教学、语言习得、语言规划、语言康复、语言信息处理等语言学的应用学科以及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化语言学、模糊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等多种语言学交叉学科。在教材中积极引介语言学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充分体现了编者与时俱进,反映学科研究新动态以及重视理论应用的编写理念。

四、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上述18部教材在传统语概教材编写的基础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或是框架的创新,或是观点的创新,或是编写形式的创新。

(一)框架的创新

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在继承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传统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创新与突破,对索绪尔提出但没有研究的言语的语言学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语言研究与言语研究相结合,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构成了贯穿整部教材的框架。教材在第二章(语音)、第三章(语义)、第四章(词汇)中将言语的声音、言语的意义、言语的词汇与语言的声音、语言的意义、语言的词汇相并举进行研究,体现了语言研究与言语研究的结合;将一般教材中所论及的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子系统)的发展变化融合在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各章节知识之中进行阐述,体现了语言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的有机融合。另外教材总论部分对语言学发展历史的介绍以及结尾对当代语言学交叉学科的介绍,这种编写框架突出体现了编者“力争将语言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静态与动态,单一与交叉,理论与运用等方面和谐统一的编写理念。”②

(二)观点的创新

上述18部教材在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上体现了编者各自新的、比较成熟的观点。

伍铁平主编《语言学概论》在吸收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语言机制”的理论。该教材指出: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巧妙地为人类的交际服务,源自人类使用语言的几种机制:预设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多余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和经济机制,这些预设充分地说明了人类使用语言的灵活性和巧妙性③。韩宝育主编《语言学概论》论及语言的形成过程,对荀子的“约定俗成”论进行了现代阐释:指出语音与语义的结合是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与交际过程中完成的,如果某种人声跟某个具体的行为和环境联系的时间足够长,对应的频率足够高,这里便蕴藏了语言产生的契机,前者便是语言的语音部分,后者便是语言的意义部分。④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王洪君、李娟修订版《语言学纲要》将语言看做开放的动态系统,对语言与外界经验世界的关系、语言与语言使用者的关系、句法语义范畴以及语用范畴方面等进行了新的阐释。教材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把现实现象分为心理现实和客观现实,心理现实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语言符号是对心理现实的指称。⑤张先亮、聂志平主编《语言学概论》对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提出质疑,编者认为:任意性是符号的根本属性,是任何一种符号都具备的属性,不是语言符号所特有的属性,语言符号的性质应该是指语言符号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符号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以语音形式为能指,线条性、多义性、历史传承性和层级性等方面⑥,这样的表述更严谨和科学。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倡导词式书写的理念,整部教材从拼音的标注到文字的编排格式,都采用了分词书写的形式,这是对传统汉字书写形式的一次大胆改革。刘富华主编《语言学通论》针对语言符号的性质提出了交缘性。所谓交缘性是指语言同三个世界(自然界、社会以及思维中的世界)之间的一种交叉联系。该教材指出:语言是自然界的产物,语言与人类社会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共同发展,语言的实体有一定的物质形式,但语言不是物质,语言与精神、意识有关,但语言不是精神也不是意识。⑦

(三)编写形式的创新

以往的语概教材以理论阐释与介绍为主,语言表达抽象而富有逻辑性,体现了语言学概论理论性与抽象性的课程性质,很多教材所选的语料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感。综观新世纪出版的诸多语概教材,在编写形式上进行不断改进和创新,注意结合日常的生活语言来阐释语言理论,注重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理论分析语言现象,形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通俗,语料生动活泼

上述18部教材的语言总体上都比较通俗浅近,在理论阐述之后,往往结合生活中鲜活典型的语料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张先亮、聂志平主编《语言学概论》教材在讲述语言符号的约定性时列举了著名艺术家马三立的相声“逗你玩儿”,通过这个例子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相同的能指可以约定不同的所指,两种不同的约定形成歧解,令人捧腹。王红旗主编《语言学概论》教材在阐释语言和言语关系时指出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但是个人的言语被社会所普遍接受和认可就成为语言。编者举了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中的一句歌词:“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这里的“投入”本为动词,但是在这句歌词中被词作者活用为形容词,随着电视剧的走红,歌词也被大众所熟知并接受,“投入”这个词也因此具有了形容词的用法,由个人言语进入社会语言。⑧总之,教材中生动活泼的语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理论的兴趣。

2.课后习题灵活多样

上述18部教材中大多数在正文之后都配有课外习题,还有的专门编写课外《学习指导》(如王洪君、李娟修订版《语言学纲要》)。上述教材在习题的设置上形式更加多样,这些习题中既有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也有对理论问题的思考,还有对基本理论的灵活运用。突出了对语言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察。李宇明主编《语言学概论》和黄智显主编《语言学概论》密切结合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现象,灵活设计练习题,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生活中实际的语言现象的能力。气象谚语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请从符号的角度,分析“月晕”与“风”,“础润”与“雨”的关系。⑨语言符号有哪些特点?现在我们为什么不能叫“狗”为“猫”,秦朝赵高指鹿为马,但结果鹿还是“鹿”,马还是“马”,这是什么原因?⑩彭泽润主编《语言学概论》教材,在附录部分设计了思考练习举例、考试题目举例、毕业论文写作入门知识、毕业论文题目举例等内容,对于学生的课外学习,考试复习,毕业论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编排体例更趋科学合理

上述18部教材,基本都在章节之后或书后列有参考文献,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启发学生思维,深化课堂所讲内容。韩宝育主编《语言学概论》教材设计了课前学习提示,课后学习小结,课后扩展阅读小卡片,非常有助于学生自学。申小龙主编《语言学纲要》、彭泽润主编《语言理论》、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等教材在章节前面引用了名言或警句,这种设计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把握章节的主旨和大意,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文化气息。

五、问题与政策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国内语概教材在继承以往教材总体框架与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静心思考,发现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内容庞杂,主次不明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不同高校语概课程的学时安排大致分别为:32、48、54、56学时,平均为47学时左右。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学生掌握语言学最主要、最核心的内容,并形成对语言学学科体系的整体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材内容的取舍以及主次安排是教材编者必须慎重考虑的重要方面。目前有些语概教材的编者为了体现教材内容的丰富性和个人的创新性,除了介绍语言学学科知识体系中传统的成熟的理论和观点之外,还大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又加入编者自己的一些新的见解,这样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涉及到的一个结果就是教材越编越厚,如有的教材花大量篇幅阐述中外语言学史的内容,有的教材花大量篇幅介绍近几年新兴的语言学的交叉学科与应用学科,有的教材花大量篇幅阐述编者个人有新意的但是并没有被学界所普遍接受的观点。教材内容庞杂,主次不明,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当然,从一定意义上讲,了解语言学发展的历史以及当今语言学发展的新动向,对于学生了解语言学学科的发展脉络,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确实具有指导意义,但是教材编者一定要注意取舍,注意内容的主次,切不可面面俱到,切不可喧宾夺主。如果教材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可以考虑设置必讲内容和选讲内容或设置前文(核心内容)和后文(扩展内容),这样既体现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能做到主次分明,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二)重理论,轻方法

语概课程的任务是阐明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生学习各门具体的语言类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其他语言理论课程打下基础。因此语概教材的编写不但要包含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同时也要交给学生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通过阅读可以发现,不同语概教材中提及的语言研究方法有多种,如分布分析法、替换分析法、变换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义素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历史比较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语言事实材料统计方法等等。这些方法往往以或隐或显的方式穿插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之中,目前的语概教材缺乏对这些语言研究方法系统而全面的梳理和归纳,有重理论而轻方法的倾向。这样的结果是学生学了理论,不知如何去运用这些理论分析语言事实。梳理归纳方法的过程也就是贯通理论内容的一个过程,建议以后的语概教材编写,应将语言研究方法与语言理论并重,适当加强对语言研究方法的介绍,这样可以对于学生将语言理论直接应用于语言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教材毕竟不同于专著,教材编写要充分考虑学科体系的稳定性,个人观点如果没有被学界所普遍接受,就不宜轻易编入教材中,这体现了教材编写的继承性。另一方面,教材编写应与学术发展同步,积极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而保持教材理论的鲜活度,这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创新性。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教材编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目前的语概教材编写中,一方面存在着长期炒冷饭,滞后学术发展的弊病,浙江师范大学池昌海教授曾撰文指出,当前学界在语音、词汇、语法、历史语言学、话语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等领域收获颇多,但是教材对于这些方面的吸收较慢,教材中有的内容甚至在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几十年前的面貌?。另一方面,有些语概教材的编者为了一味求新求异,以突出教材的特色而将自己或他人的没有被学界所公认的观点写入教材,这样会影响学生学习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教材的编者一定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稳中求变,切忌盲目求新。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世纪以来,我国语概教材的编者在教材基本内容的编写上取得共识,秉承与时俱进,继承、发展与创新的理念,注重对语用与语言学交叉学科的积极引介,教材在框架、观点及编写形式上也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教材编写应注意内容安排的主次与取舍,应适当加强方法的引介,应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希望本文的探讨对今后语概教材的编写有所助益。

注释:

①本文为第三届语言理论与教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苏州,2013)

提交的会议论文。

②岑运强《语言学概论教学再探——谈语概教材的编写》,福建外

语,1997年第1期,第11~18页。

③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47

页。

④韩宝育《语言学概论》,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01页。

⑤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月,第23页。

⑥张先亮、聂志平《语言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

第47页。

⑦刘富华,孙炜《语言学概论》,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第39页。

⑧王红旗《语言学概论》(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第15页。

⑨李宇明《语言学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10月,第9页。

⑩黄智显《语言学概论》,中央广播大学教材,2005年10月,第38

页。

?池昌海《框架、概念和关联——“语言学概论”类教材略谈》,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5~8页。

参考文献:

[1]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叶宝奎.语言学概论(修订版)[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2.

[3]申小龙.语言学纲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4]葛本仪.语言学概论(修订本)[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5]黄智显.语言学概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材)[M].北京:中央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

[6]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7]胡晓研.语言学概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8]韩宝育.语言学概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

[9]王红旗.语言学概论(修改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李宇明.语言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11]彭泽润.语言理论(第五版)[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12]刘富华,孙炜.语言学通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13]崔希亮.语言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4]叶蜚声,徐通锵主编(王洪君,李娟修订)版.语言学纲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邢福义,吴振国.语言学概论(第二版)[M].武汉:华中师范

大学出版社,2010.

[16]张先亮、聂志平.语言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17]张树铮.语言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18]岑运强.语言学概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4.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四

(三)第八章至第十章

 要求:了解比较文学视野中中西诗歌、小说、戏剧的不同,了解中西文类的划分情况;熟悉、掌握中西诗学关于文学存在方式、文学存在理由的探讨,理解、掌握中西诗学的哲学基础;掌握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成性影响与欧洲现代文学主潮,熟悉西方浪漫主义、西方现实主义、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与影响。 内容补充、说明

在八、九、十这三章里,理解和把握起来较难的是第十章“比较文学视野中文学理论”(中西诗学的比较)。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这章内容,现补充相关的材料,供同学们参考。

中西比较诗学的可比性、必要性

1.可比性:中西比较诗学的学理依据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是指比较诗学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基础与学理依据,其具体内涵就是存在于比较诗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研究的对象之间,必须既“同”又“异”才具备可比性,因为,如果完全相同,便没有比较的必要;如果完全不同,便无法进行比较。因此,同与异是比较诗学研究赖以展开的前提,缺一不可。反过来说,某一事物的异与同总是在与他物的比较之中才能显现出来。泛而言之,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之间均有既同又异的关系,这种同异关系本身是有着极为复杂的表现形态的。以比较诗学作为研究对象而言,至少有三层同异关系的表现形态值得我们掌握和了解。

第一,事物之“同”(或者说普遍性)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事物本身性质的差别而有“不同”,如自然科学的普遍性(事物的规律、法则)与人文领域的普遍性便有泾渭之别,前者是指客观、中立、超越时空的普遍知识,不带感情色彩,而后者则因人、因时、因地而异,而且还往往因立足点和价值立场的不同而带上了主体的、情感的倾向。由于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研究所关涉到的恰恰是这种不离特定时空境遇而呈现的普遍性,所以,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之中必须自始至终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生命有机体来对待,不可须臾忘却其天然秉具的整体性、境遇性和变化性。

第二,由于事物之同异关系是以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方式存在的,故同与异并非仅仅是某一事物所机械包含的两个方面,实际上,这两个方面的性质、功用、表现等一切方面因为都从属于同一个生命肌体,所以其间之一切方面也都相互取决于对方的性质、功用和表现,也就是说,彼此之间保持着相互消长、整体相关、动态平衡的关系,同时又都向外界敞开,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成长的能量或信息。可以说,这种关系因为最具对抗性,所以才最为亲密。

以上所述,是指同一事物所蕴含的同异构成及其相互关系。而比较研究则总是牵连到至少跨越了民族(或文化、语言、学科)之界限的两种诗学对象之间的同异关系,其具体内涵或为材料事实关系,或为美学价值关系,或为学科交叉关系。

上述同中之异、异中之同的同异关系辨析可以提醒比较诗学研究者,在借助“比较”来认识与了解不同诗学理论之同异关系时,一定要意识到某种诗学理论的同异关系及各自的性质与功用必须置于此种诗学的整体语境之中方可获致本真的把握,离开了这个部分(某一诗学之特定因素和构成)所赖以归属的整体语境,而只把此一部分跟另一种诗学体系中具有类似或对比关系的部分加以外部的罗列或对照,这种研究就不是真正的比较,而是机械、牵强的比附,其结论便必然是似是而非的。这种研究,不仅无益于获得真知,而且往往反而是通向真知的阻障。由于诗学内涵及其具体表现常常具有体系性、思辨性以及玄奥难懂的特点,所以,诗学的比较研究尤应注意遵循汇通性和体系化的原则,将研究对象与各自文化整体及其具体显现境遇结合起来予以探讨,如此方能避免似是而非、表层比附的结论。

第三,事物之间的同异关系在特定的条件之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此尤应予以说明的是比较诗学所牵涉到的不同诗学之间同异关系的相互转化,其中又可分出两种情形:一种是属于影响研究的层面,即某人的诗学研究已然撷取其他诗学的某一部分并把它们消化、吸收在自己的诗学思想之中,成为了自身诗学的有机构成要素,如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红楼梦评论》之与康德、叔本华文论思想的关系即属此类。影响借以发生的方式,不外乎两种:一是借他人之外显之同(体系的、自觉的)来激活自己的潜在之同(零碎的、不自觉的),一是将他人之异容纳到自己的诗学结构和体系中来。一旦相异性被容纳、被消化,成了自己诗学结构中的有机成分,这时,“异”便转化成了“同”(你有我也有)。

另一种情形则属于平行研究的层面,即通过对并无事实关联的不同诗学之体系、结构、内涵等方面的本真理解和体证,一方面可达成对彼此之差异的深刻认识,并归纳出特定的理论形态(这也是比较诗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另一方面,这种平行研究本身也同时具备了相互影响的内质,这一内质可进一步促使诗学异同关系的转化在上述影响研究的层次上更深刻地发生。

比较诗学的可比性要求比较诗学研究者必须始终以国际的学术视野和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以及跨学科的学术眼光来关注文学本身的各重内涵,这一特点使得比较诗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具有相当严格的限定,基于此,我们能够把远离文学性的文化研究以及缺乏自觉的比较诗学学科意识的诗学研究剔除于这一学科之外;同时,由于这一学科具有自身的发展历史,故比较诗学的可比性也相应地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也就是说,可比性的内涵可以因学科的发展阶段不同、研究的领域或对象不同甚至研究的理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而言,可比性内涵的这种历史变化,主要是在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这三种发展阶段和研究领域之中得以呈现出来。

2.必要性:中西比较诗学的价值依据

长期以来,在西方比较文学界,比较研究始终都遵循着一个心照不宣的假设,即被比较的一系列国家的文学“都源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其语言、历史和文化都有着血缘关系”,比较研究必须以这种“语言和文化的连续一致性”作为基础。一旦失去了这个基础的支撑,比较便是没有价值和意义的。由于一大批比较文学家(如陈世襄、刘若愚、叶嘉莹、叶维廉、高友工等)的不懈努力(有一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作为证明),现在,这一看法已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表征是,不仅西方比较文学研究者中不少人已认识到跨文化的文学与诗学比较之价值和意义,而且还有更多的学者视之为亟待开展的工作,如张隆溪所言:钱钟书先生认为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为的研究领域。如何把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术语和西方的术语加以比较和相互阐发,是比较文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具体而论,比较诗学的价值与意义可再呈现于“求同”和“别异”之二方面。在“求同”的方面,可寻绎出以下几种表现形态:一是认为比较诗学的终极目标在于寻求跨文化、跨语言、跨时空的共通规律。

不过,由于共同规律或共同的绝对形态只能是一个概念而无法在具体的文化境遇之中现实化,所以许多人根本否定有所谓的共同诗学。诗学之“同”的实际呈现总是不离具体语境,而具体的语境又总是变动不居,这使“同”之呈现永远包含了差异,故诗学的具体内涵总是同和异的动态统一体。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共相(同)无法孤立、静止地呈现出来而连带否定其价值和意义,“同”不仅是理解“异”的逻辑起点,而且也是比较诗学应该予以探究的对象。因此,问题之关键不是如何否定“同”,而是如何探究“同”,这就把“求同”的研究带入到第二个层面:寻求中西诗学之“同”的具体形态。这一方面,钱钟书的研究树立了典范。钱钟书虽然主张不同文学之间有“放而成山河大地”的共同“文心”和“诗心”,但是他勤勉以行的正是在“针锋粟颗”处的疏通整理;叶维廉也没有在共相本身上面过多滞留,而是孜孜于探求如何运用模子理论来解除单一模子对诗学思维的束缚,他在后一方面的创见和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

在我国学界,关于诗学之“同”的比较研究通常表现于下述几个侧面。其一有关于不同诗学的普遍性问题。这个问题,除了要注意其具体呈现不离特殊性境遇之外,还必须澄清诗学共相和诗学的哲学依据(道、气、理、心、上帝、绝对理念)之差别,前者的主要特征仅仅是普遍性,而后者则除了具有普遍性的内涵之外,更是指始基因和终极因(因而往往是目的因和动力因的混合);其二有关于不同诗学的共同本质问题,即各种诗学均含有借形象来“言志”或“抒情”的本质内涵;其三有关于不同诗学的共同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内容方面是指构成艺术之内容要素(形象、风格、情节、主题等)的共通表现,形式方面则指构成艺术之形式要素(节奏、韵律、文类、语言等)的共通表现;其四有关于不同诗学之中具有类似蕴含的诗学范畴的比较,如崇高与雄浑、婉约与优美、想象与神思、净化与教化,等等。此外,中西诗学在艺术的起源、功用、性质、灵感、批评、鉴赏等各个层面的共同表现也都受到了研究者的关注并有相应的研究成果问世。

中西比较诗学在“别异”的方面成果更为丰富。究其缘由,这显然与近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中西学术落差(西强中弱)心态极为相关,而在改变这一落差方面,“异”的功用远胜于“同”。

近百余年来,中国文论界对西方诗学之“异”的价值和意义不仅有充分的认识,而且某些西方的诗学理念与方法在文学领域里还得到了全面的落实和应用,其结果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学界对文学理论的言说基本上是以西方的诗学框架和诗学范式为“本”,而本土的诗学话语反而沦落为“末”,仅仅成了对前者的补充、佐证和辅助性的诠释。招致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因经济、政体、军事等方面不如人而造成民族整体的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同感下降等因素以外,自学理的层面而论,还有对西方诗学之了解远未深透的因素。对于西方诗学的精深了解,不仅有助于我们以其优长之“异”来弥补传统诗学的缺憾,从而发现向来自以为充足的传统诗学之不足、之盲点,同时,亦可借此来彰显传统诗学的自身内涵和特征。牟宗三在谈到中西哲学的汇通之价值时说:对于西方哲学的全部,知道得愈多,愈通透,则对于中国哲学的层面、特性、意义与价值,也益容易照察得出,而了解其分际。这话也可完全适用于中西诗学之间的比较和汇通。

“别异”的诗学比较体现在诗学理论的各个环节之中,实际上,凡是在可以求同之处,也必然能够辨异。

一是关于不同诗学之哲学依据的比较。在这个问题。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诗学的哲学依据是老庄的“道”,其内涵偏重于“虚”、“无”,这致使玄灵虚空之境是中国诗学所尊崇的最高境界,而西方诗学的哲学依据是“存在”,其内涵偏重于“有”,故西方诗学的最高境界往往表现为对于文学之结构要素的明晰阐述。这些看法并非全无根据,但是它们绝非对此一问题的全部概括。

在我国,道家诗学的哲学依据自然可说是“道”,但是儒家诗学的哲学依据却并非道家之“道”,而是“亡”。儒家认为“仁”也是有“天”或“天命”作为终极依据的,但仁本身所指涉的是人事实践活动所依循、并在实践中呈现出来的道德内容。大致而言,道家之道是宇宙本体,而儒家之仁是伦理本体。宇宙本体尚处于善恶、爱憎、美丑浑然未分的混沌阶段,而伦理本体却具有强烈的价值倾向,故道家诗学追求超越于善恶美之上的空灵之境,而儒家诗学所津津乐道的恰恰是扬善祛恶的教化功用。只不过这种功用要采取“主文谲谏”或“温 柔敦厚”的诗教方式,而不能像伦理或政治本身那样直白无余。同时,西方的‘‘存在’’概念(—般认为最早是由巴门尼德提出),其所指往往也是因人而异的,如巴门尼德的“存在”实际上是统摄于“一”范畴之下的一个概念,柏拉图的类似概念不是“存在”,而是“理式”。在亚里斯多德这里,“存在”与“一”、“理式”一样,只是一个串洞的概念,他用来指称“实体”的概念是“本体”,即特定的、单个的“具体事物”及其“本质”(“形式”)。在后来不少哲学大家的体系里,“存在”只据有次要的位置(如黑格尔),或者几乎没有位置(如康德)。他们的诗学之哲学依据是各自不同的。

5.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五

题目

比较》有感

作者和学号

班级

日期

中日近代化的比较—读依田熹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2012年12月6日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读后感

在现今中国,有很多中国人对日本这个国家都怀有一种仇视的情绪,这大概是因为近代以来日本对我国的几次侵略以及中国人从小接受的爱国主义教育所造成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中国人在提到日本的时候都会表现出不屑一顾,但是在这种反日的情绪下,人们除了用语言攻击、抵制日货之外,却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超越这个确实要比我们发达、先进很多的国家。

日本在近代以来的迅速发展使得日本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的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日本的综合实力要远远超过中国。而根据史料记载,中国与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同一时期,甚至中国(1840年开始近代化)要早于日本(1853年开始近代化),但由于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开始放缓。因此,我们应该要深刻的认识到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之处,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及对方的优势,在接下来的发展中,能够超越日本,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站稳脚跟。

在中日近代化的研究中,日本学者依田熹家的《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比较》一书十分具有代表性。

在该书中,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了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的不同之处:

一.基本文化形式的不同。

在该书的一开始,依田熹家就提出,文化形态在近代化过程中起着相当有利的作用。他从几方面分析中日文化的异同导致的近代化差异。1.从文化形态来看,日本是并存型的,什么都可以;中国是单一型的,非什么不可。2.从文化的摄取形态来看,日本是全面摄取型的;中国是部分摄取型的,表现出来就是中体西用的顽固。3.从社会的协作形态来看,日本是非亲族协作型,注重的是“忠”、“义理”;中国是亲族协作型,注重的是“孝”,因此,日本人更加具有自我牺牲和集体精神。4.从社会的教育形态来看,日本是普及、提高能力型,日本人更注重提高常识,而不是以达到目的而读书,日本的教育普及是其经济等迅速发展的基础;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自古以来,中国人的读书都是以科举为中心,认为读书是为了达到某种有限的目的,比如改变自身的身份。

正是因为这一系列的差异,日本看起来更适合吸收、学习外国的现代文明,而中国却一直守着自己的那一套,坚持“非什么不可”的文化形态,致使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进程中有了如此巨大的诧异。

二.国内统一市场的不同。

作者认为,中国在戊戌变法运动时,中国的18省实际上是“十八国”,而每个省的内部也是四分五裂。之后中国在欠缺可以成为近代国家前提的统一国家的状况下发生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又陷于军阀割据的状态。接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的同意运动有发生了曲折,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大规模内战才完成了统一。统一的如此迟缓,成为近代化的一大障碍。

而日本由于国土狭小、海运便利等原因在江户时代的中期大体上已经完成了强有力的国内统一市场。

三.近代化对象的不同。

作为日本近代化对象的江户时代的统治体制,是由幕府与藩组成,称作幕藩体质。其最大的特征是遵照分割统治与世袭的身份制原则来进行统治。并且日本的幕藩体制允许各藩拥有自己独立的行政、军事组织。只要克服了三百诸侯的分立,就能为成功过渡到统一的现代化国家做好前提准备。

作为中国近代化对象的是清朝统治体制。在中国,由看起来好像是高度集权的清朝过渡到近代化国家似乎比较容易。但是,事实上只带辛亥革命以后,中国仍然长时期遭受国内分裂的痛苦,这是阻碍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学术、思想的不同。

在该书中,作者提到日本并没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本土文化,因此日本属于文化摄取型,日本擅长摄取各国家的文化长处,因此各种学术思想在日本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有利于日本学习西方先进政治、技术,使日本加快近代化进程。但是,中国有属于自己的各种文化底蕴,属于文化发生型。而儒家文化在中国人心里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在接受外来不同文化时,中国人不敢大胆的接受,因此外来先进文化在中国很难生根发芽。因此中国在近代化进程上要远远落后于日本。

五.经济近代化的不同。

日本从19世纪初开始,随着海防问题的出现,逐渐意识到需要制造西式武

器以及作为其基础的西式炼铁。特别是由于鸦片战争的影响。与此同时,幕府与各藩出现了武器制造、造船、纺织等一系列使用西式机械的产业,其中大多数在明治维新后作为官营企业继承了下来。

中国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的军队、特别是其核心的湘军和淮军实行了西式装备,开设了修理武器、轮船的官办工厂。

从表面看来中日量过都是通过从欧美购进机械来移植近代产业。但两国所处的客观条件还是有不同的:1.当时日本已经形成了国内统一市场,并由日本自己掌握,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统一国家。因而殖产兴业政策也是由同一国家的政府来推进的。在中国,当时国内统一市场尚未形成,建立于这一基础上的统一国家尚未提上日程。2.当时日本和中国都同样陷于殖民地化的危机之中,但由于欧美的压力主要是针对中国,中国两次对外战争都打了败仗,加上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加收了外国的援助,中国比日本更具有更多的半殖民地性质。3.中国由于有着更多的从属性以及西学的传统不足,在洋务运动中机器的购进和使用几乎全都委交外国人和买办,这一状况长期延续下来。日本与此不同,在幕营和藩营的阶段就主要依靠本国的西学家和经营人才,所以其对外从属性比较小,由于明治政府接受了这些企业,更加减少了从属性。

从该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不同。这致使中日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巨大差距。但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中日两国在文化形式上的不同。

6.学前教育概论论述题准备 篇六

一、简述陈鹤琴的“课程理论”

(一)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 在与人的相互交往中,儿童学习与人交往的经验和知识,并实现着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因此,在为学前儿童设计的课程中,社会环境的学习成为必不可少部分。

(二)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

陈鹤琴认为,五指活动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健康2.社会3.科学4.艺术5.语文。学前教育课程的全部内容都包括在这五指活动之中。但是这五个方面有主次之分。陈鹤琴认为,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为了培养儿童健壮的身体,幼稚园应十分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幼稚园应特别注重音乐,因为音乐可以陶冶儿童的性情。

(四)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的方式

儿童在游戏中、活动中学习,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游戏化方式组织课程,有利于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由于学前儿童个体的差异性,每个儿童都是相对独立的,应采用小团体式教学,使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都获得长进。

(五)学前教育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和三种具体编制法

1.课程的民族性2.课程的科学性3.课程的大众性4.课程的儿童性5.课程的连续发展性6.课程的现实性7.课程的适合性8.课程的教育性9.课程的陶冶性10.课程的言语性 根据以上十大原则,陈鹤琴修订了原定的教育单元,加入了五爱教育内容,形成了九项内容构成的课程结构。

三个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

二、简述陶行知是如何解放儿童创造力的1.解放小孩的头脑

反对学生封闭式的、注入式的,甚至压制、对抗的教育方法。主张儿童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思考,得到自己的认识。

2.解放小孩子的双手

教育不是读死书,而是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的能力。一味读死书,动手操作与生活的自理能力的不足是当代大多数青少年的通病,创造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3.解放小孩子的嘴

应当使孩子得到言论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

4.解放小孩子的空间

要让儿童有机会接触大社会的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只有解放儿童的空间,才能得到丰富的资料,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

5.解放儿童的时间

学生把绝大多数时间都花费在考试上,牺牲了我们在许多科学领域的知识创新力。因此,有必要把学生从费时低效的应付考试中解放出来。

三、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哪七种专业能力

1.环境的创设与利用2.一日生活的组织保教3.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4.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5.激励与评价6.沟通与合作7.反思与发展

四、贯彻与落实《指南》的要点

1.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

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

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

和强化训练。

2.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注重学习与发展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从

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3.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既要准确把握幼儿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又要充分尊重幼

儿发展连续性进程上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每个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

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4.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

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

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五、《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是如何规定对教育评价的重点的(一)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二)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四)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

展,都有成功感。

(五)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六、教师应如何组织幼儿的一日生活

(一)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

儿的合理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二)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

时间的隐性浪费。

(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四)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

理。

七、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是什么

(一)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

(二)幼儿同伴群体及幼儿园教师集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一资

源的作用。

(三)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

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

(四)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

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八、教师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一)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二)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三)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四)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7.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七

女校教育下的艺术概论课程,在艺术类专业开设,接受对象主要是艺术类专业的女大学生。在艺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如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明确规定,本专业是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四自”精神,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女性人才;视觉传达专业明确要培养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女性修养和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合作能力的应用性女性人才。其他如产品设计专业、美术学专业等,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为实现女性人才培养的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必须发挥重要的作用。其中,艺术概论课程的开设,旨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修养,使学生具备鉴赏美、批评美的能力,不仅能欣赏,而且能进行批评写作,从作品感性美感的获得到理性的认知与批评,从感性上升到理论层面,并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推动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二、艺术概论课堂教学方法的思考

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面对不同的对象,要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材,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教学目的。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灌输,不是填鸭,学生是主动的建构者,是把握知识能力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资源的策划者、教学环境的建构者和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它重点强调老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角色与作用,学生作为知识信息能力素养的主动建构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一元,她的个性,她的心理思维特点,必定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老师作为导演,必须思考受众———学生的个性、心理思维特点,并将之应用于课堂教学设计,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受众———女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及写作能力。

(一)艺术类女大学生的特点

1. 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艺术类女大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上有明显的不同,她们个性强烈,追求自由,思想更活跃;情感丰富,重感性,有丰富的感情色彩;这与她们的专业的习得方式有关,对艺术的把握,艺术的创作往往依靠“口传心授”。她们相对于文秘专业、会计专业,社会家政等专业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较弱,而情感强烈,重直观,观察能力强,联想力和创造力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她们往往自以为是,甚至把艺术神秘化。

2. 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学习态度。

全国艺术类招生录取分数线,相对于文、理科,明显较低。我校艺术类女大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于其他本科院校,一定程度上表明我校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她们在思想意识上专业情绪严重,文化意识淡薄,重技能轻文化,重专业的操练轻理论上的思考,匠人气息比较深厚,而又自命清高。由于文化底蕴的缺乏,在某种意义上失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难以达到女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的。

(二)艺术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思考

针对艺术类女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文化基础的现状,我致力于通过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在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大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及写作能力。

1.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21世纪后,网络、声频、音频、电脑PPT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电脑PPT,创设情境,对女大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充分利用女大学生善联想、重感性直觉的生理心理特点,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多媒体有集声、像、文字、动画于一体的特点,可以使抽象深奥的理论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更能激发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艺术的起源”时,我首先导入西班牙阿尔卡米拉洞穴壁画,我国境内发现的古遗址,各种陶器或生活器具,或酒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远古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讲“艺术的特征”时,用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有绘画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法国米勒的《拾穗者》;有雕塑作品如罗丹的《巴尔扎克》;有文学作品《阿Q正传》、《红楼梦》、《三国演义》;有建筑作品如古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有悉尼歌剧院等。讲“造型艺术及其审美特征”时,展示大量具体而丰富的艺术作品,如我国古代的雕塑作品,如秦始皇陵兵马俑、马踏飞燕等;有近现代的作品,如长沙的毛泽东雕塑等。还有西方的《断臂维纳斯》、《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掷铁饼者》;绘画作品如列宾的《不约而至》、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以及中国梁楷、八大山人等人的绘画作品。通过这种展示,学生直观地认知艺术作品,感受作品。

2. 以欣赏作品为主线,着力培养女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在女校教育的校园文化下,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针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综合类的本科艺术教育,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尽量规避过于抽象的理论要点的阐释,通过多媒体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考虑艺术概论涉及的内容广泛,与众多学科都有交叉,包括哲学、美学、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等,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特点。对于偏重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可使用多媒体投影设备,将一些重点理论内容予以展示。有的放矢地使用教学课件,适时适地地利用声像图文动画,将抽象与具象、艺术理论与艺术创作及艺术家的人格素养等,生动而细致地展示出来,帮助女大学生一方面理解理论层面的东西,另一方面达到通过移情、感染、打动,化为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美的鉴赏能力的目的。艺术作品的赏析贯穿艺术概论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如讲授“艺术的三大特点”———主体性、审美性和形象性时,我大量使用了国内外的各种艺术作品,如谈及主体性时,使用了中国画中画马的题材的作品。如唐朝韩干的《照夜白图》,近现代画家徐悲鸿的马。具体而鲜活的作品展示,帮助学生直观而深入地理解,同是画马,但因画家的不同,他们的文化传统、时代审美观、审美理想等主体性的不同,使作品有较大的差别,让学生在直观的审美中理解并把握艺术的主体性这一理论观点。在讲“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瞬间性与永恒性时,不谈及哲学上的这一矛盾对立的观点,而是感性地让学生在留存的作品中领悟相对永恒性。对瞬间性的把握,我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并在投影中重点展示名言:“即将到达高潮前的瞬间是最能够调动观众想象力的瞬间。———《拉奥孔》莱辛。”结合艺术作品,一边欣赏,一边讲到艺术创作中这个“瞬间”的把握,有《断臂维纳斯》、《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掷铁饼者》、《不约而至》、《创造亚当》等。学生在观看中充分发挥观察能力强与想象丰富的优势,自然而然地理解并把握这一审美特征。在讲“艺术家”时,更是结合故事,名人传记欣赏其作品,在人格与作品的相互渗透中让学生明白,真正伟大的作品,是作家真正伟大人格的化身。这些感性的鲜活的艺术作品,以及追求崇高的艺术人生,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感受,接受信息,从而被感染、被打动,从情感上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提升艺术修养。让女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在美的情境中,去感受美,去欣赏美,塑造美的形象。在情感的浸染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与对美的鉴赏力。

3.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三段论的授课方式。

在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设计中,常常采用“三段论”方式,即先摆出问题,接着剖析问题,最后谈及个人的理解并激发学生创造性地思考理论问题。通过设疑,激励学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对理论问题的探求欲望,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走进理论的层面,努力改变艺术类学生不善于理性思考的习惯。讲“艺术的起源”时,通过图片———西班牙阿尔卡米洞穴壁画中,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以及我国古代的陶器作品上面的纹样、图案等,让学生知道远在几万年前人类就有了艺术创作,而且大多是逼真的动物形象,让学生一下子就明白早期人类的艺术创作方法。其次展示思想家、美学家的观点,如我国的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而创造社成员成仿吾等提出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等,是客观地摆出理论界的分歧与争论。通过这样的辨析,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理论的距离,思考艺术创作的再现与表现的关系,让学生产生解决这个问题的兴趣。这样层层掘进、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艺术的起源”的几种影响比较大的观点。适时地摆出问题,合理地分析问题,到最终解决问题,符合我们的认知方式,从具体上升到抽象,从感性的认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三、结语

女校教育历来突出女性特色,而艺术类女大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文化艺术修养相对薄弱的事实,是我们每位担任艺术概论课程教学任务的老师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探讨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形成有效的教学机制,真正改变艺术类专业的学生重技能轻人文的意识,提高她们的艺术理论修养、审美修养与人文素养,慢慢脱掉“匠气”,真正实现艺术类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简圣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理论转换[J].美术教育研究,2014(11).

[3]董宇.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艺术教育,2013(08).

8.比较学前教育概论 篇八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语言学概论  课程教学

一、对“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重新认识

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汉语应用价值不断提升,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汉语热”现象,这为我国对外汉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国家发展战略也从对外汉语教学转向了全方位的汉语国际推广,工作重心也从将外国人“请进来”学汉语转向汉语加快“走出去”。处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201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对外汉语、中国语言文化、中国学三个专业合并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名后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面临着诸多的新型问题和压力: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如何完善课程体系的设置,如何与国际外语师资标准接轨,如何达到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从事与语言文化传播交流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用型专门人才等等。

“汉语国际教育”这一专业名称不仅顺应了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趋势,统筹了本硕专业名称的一致性要求,而且体现了专业定位的新姿态,扩大了专业涵盖面,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了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言学概论”课程的教学问题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诸多课程之中,语言学概论(下文简称“语概”)与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并列为其专业必修的语言类课程,而且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纵观长期以来的“语概”课教学效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课堂教学经验与相关辅助调查,将所发现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语概课的问题总结如下①。

(一)学科理论性强,教学内容相对艰涩枯燥。“语概”作为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课,讲授语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探讨人类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等问题,在分析具体语言现象的基础上概括语言的共同特性。其自身的学科内容和学科性质决定了这门课程专业理论性较强,因而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就显得枯燥乏味。但由于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语言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善于挖掘日常生活中的语言现象。从语言现象入手,运用语言学理论去解释相关现象,达到深入浅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所使用的现行教材没有结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点,专业适用性不强。因为“语概”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共同的理论基础必修课,很多院校并未对这两个专业的语概课进行区分,所用教材、授课教师甚至都是完全一致的。关于“语概”课的教材,国内先后涌现出各种不同的版本:较早的有高明凯、石安石编著的《语言学概论》(中华书局),叶蜚声、徐通锵所著的《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伍铁平主编的《普通语言学概要》(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明扬主编的《语言学概论》(语文出版社),以及邢福义、崔希亮、岑运强、李宇明、胡晓研等人都编著过相关的教材。虽然可供选择的教材数量可观,但是真正适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为其量身定制的教材少之又少。

(三)当前“语概”教材中所使用的语料以汉语普通话、方言以及英语等外语为主,缺少民族语言的语料。本人所执教的学校是一所民族院校,学生来自于国内各民族地区,讲不同的民族语言。而“语概”课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在语料的选择上应当增加少数民族语言用例,以丰富语料来源。

三、语言学概论课程改革的建议与举措

(一)结合专业特点,明确教学目标

专业不同,培养目标和学生类型也存在差异。着眼实际情况,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也应该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区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语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并掌握有关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为学习其他语言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将来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打下基础。而经过整合后的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对学生的语言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语概”课的教学目标就应当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不同,应该体现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对语言教学有理论指导作用,在掌握人类语言结构特点、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进行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知识解释汉语中的语言现象,分析外国人使用汉语的具体问题。

只有结合专业特色,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出发点,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才能保证教学改革有的放矢。

(二)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就要据此来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

首先,教材的甄选对教学内容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众多纷纭的语概教材中,最新修订版的《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吸收了一部分最新的学术界观点,修正了过去陈旧的观点,体现了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的新发展,尤其是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发展的新趋势。但是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本教材并不完全适用。该教材没有涉及到西方语言流派的介绍、第二语言习得和语言教学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点对于构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知识体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语言学流派,能够为第二语言教学法的学习做相关的语言学铺垫。这些知识内容的完善有效地衔接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课程,有助于融会贯通所学的主干课程内容。

其次,教学内容应当充分吸收当前语言学界的新思想,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补充和延伸。《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已经注意到了这点,更新了教材的内容,在对语言的宏观认识上表现为从封闭的静态系统转向了开放的动态的系统;语义方面增加了句法语义范畴(句子的语义结构,语义角色,以及人称、时、指示、语气、时态等语义范畴)句子的真值问题和句义间的蕴涵、预设关系;语用方面增加了话题与说明、焦点与预设等问题。而句法语义范畴、语用范畴正成为语言学功能派和形式派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这些内容的补充与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契合,能引领学生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此外,结合新的理论成果,修订版教材还对个别观点进行修正,如对汉语普通话中“日”“人”等字的声母“r”的发音描述,由浊卷舌擦音修正为清卷舌近音,国际音标也由[?]变换为[?],更加贴近真实的发音情况,也便于同国际上的语音研究接轨。《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也重新进行阐述,细致描述了语言单位与文字单位、语言组合规则与文字组合规则之间系统的对应关系,加深了对语言与文字关系的研究。为了突出对学术界主流思潮的引入,教材还简单展示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的树形图模式,但并未对其转换生成机制进行解释。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新增加的内容中,有的问题阐述不透彻、交待不清楚。比如谈论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时,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存在着“先天决定论”与“后天习得论”以及“相互作用论”三种主流学说,教材对于上述问题并未说明,只是一略而过。又如在当今语言学界占重要地位的转换生成语法学,教材中也没有交待其最基本的转换生成机制,在讲句子分析方法的时候,也只是摆上树形图而没有加以说明。对待类似问题,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所权衡,有所取舍。在充分吸引新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适当扩充,可以通过开展小专题的形式,让学生看到语言学的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再次,针对民族院校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适当增加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材料,根据班级学生的构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语言,进行举例说明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提前将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事先进行准备,然后下次课堂上结合自己的民族语言“现身说法”。本人在讲授“文字的类型”这一部分内容时,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等民族的学生通过幻灯片一方面展示本民族文字的形体,向学生介绍音、形、义的结合,另一方面解释文字背后所蕴涵的民族文化,收到了理想教学的效果。

(三)转变教学理念,灵活运用教法

关于“语概”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问题,已经有相当多的教师进行过探索,并且提出了诸多教学模式,有“体验式教学、启发示教学、研讨式教学、点拨式教学”等等。教学方法大同小异,其核心思想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启发作用,强调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但是专门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语概”课的教学方法改革,谈论的并不是很多。本人结合切身的教学经验,充分考虑该业的人才培养需求,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课堂教学方面,应当将情景式、引导式与讨论式教学法综合运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退出“主演”的位置,而应当扮演“导演”的角色。比如在教授“语言的符号性”这一问题时,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展示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如“红绿灯、路标、乐谱、旗语”等等,进而让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共同点。当学生得出这些都属于“符号”这个结论时,教师对“符号”的定义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深化问题,提出“语言”是否也属于符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思考讨论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定义进行判断的过程,是对知识运用分析的过程。最后,教师对整个归纳、演绎的过程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切实参与到课堂中,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2.将语言学的基本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际相结合,侧重知识的运用。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而言,能将基本的语言学理论适当延伸,解决汉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语言类型在表达结构意义时所采用的手段也不同,屈折语、黏着语都有一定程度的屈折变化,而汉语却是缺乏词形变化的孤立语,因此更依赖于词序和虚词。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有区别、有侧重地展开教学。

3.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语概”课理论性较强,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课堂活动可以安排学生试讲课本内容,也可以做相关的读书报告,既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氛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语概”课程进行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应该以教学目标为根本出发点,选择适用性强的教材、适当扩展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综合使用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观察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提高解决语言问题的能力。

注释:

①使用教材为叶蜚声、徐通锵著,王洪君、李娟修订版的《语言学

纲要》。

②《语言学概论》,崔希亮著,商务印书馆2009年9月出版,属于

商务馆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系列教材。

参考文献:

[1]许琳.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式和任务[J].世界汉语教学,2007,

(2).

[2]崔希亮.对外汉语教学与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与展望[J].语言文

字应用,201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金平县新闻编辑部简报第四期下一篇:医药行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