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演讲稿(8篇)
1.苏轼的演讲稿 篇一
赤壁赋 苏轼 导入
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古往今来,文人写山水游记多倾注个人的情感和志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苏轼的《赤壁赋》。看看他又借此抒发了怎样一种情感? 板书:赤壁赋 苏轼
苏轼,号东坡居士,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
朗读第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音,并且思考第一段作者创设的意境和心情。宁静、欢快、朦胧、飘渺、自由、空灵 作者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这些意境的?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宁静。微风吹来,小波澜。不是。表明他的心态是些许波澜 诵明月之 高兴、欢快 白露横江 朦胧
纵一苇之所如 自由 一苇指什么?舟。舟的特点:轻巧、小巧、欢快、自由。让学生群答“哪些词用的精妙?为什么?”? 1?.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2?.“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3?.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 ?4?.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让我们体会小船在波峰浪尖飞快掠过的动态,衬托了愉快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乐甚
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从乐甚转为愀然呢? 板书:乐甚---愀然 第二段:歌、箫
歌怎么就愀然呢?主要联系到歌词。
美人:圣明的君主,写出作者怀才不遇。最早出处在哪里?离骚
桂、兰都表高洁。离骚中既替。。箫的音效:呜呜然。。慕:思慕,有距离感 箫换成笛行不行?
箫表现出悲凉,仙界、高雅 笛:恬淡闲适,村野
客悲的是哪几方面的内容? 曹操:壮志未酬、帅才不遇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若渴 安在:英雄永逝 沧海一粟:个体渺小 须臾:人生苦短 板书:悲
苏轼是如何开导他的呢?
有人认为当时船上就没有客,只有苏轼自己两种思想在打架,苏轼的苦闷和挣扎。他是如何自我解脱的呢?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通过说自然界中的水月,说变与不变的问题,对水来说变与不变? 哲学上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每时每刻水都在动,月有阴晴圆缺,但仍旧是那个月亮 这是对:英雄永逝,人生苦短的解答。物我同一,生死同一。辩证看待,自我解脱 板书:喜
2.苏轼的演讲稿 篇二
而杭州恰恰是这样一个可以躲避虚妄的、浪漫逃离的目的地。三十六岁, 熙宁四年十一月, 苏轼第一次来到杭州, 一留就是三年, 温润的风许诺, 深翠的山许诺, 碧玺的水许诺, 在这里他不用故作坚强。这三年, 苏轼的杭州是柔软的。杭州的苏轼, 也是柔软的。
一切似乎都为苏大学士量身打造, 杭州的山山水水给了苏轼无限的宽慰———山总是藏隐士的。杭州的山都不高, 出入自如, 平易近人, 这就避免了不可自拔的不入世事;水总是鉴明心的。杭州的水是勾留的, 连而不断, 宁静致远, 这就将时间凝在了水里, 避免了滚滚流水的伤逝催促。苏轼就是在这里衔觞赋诗, 上访佛寺, 下采民风, 左采菱, 右放歌。与其把它理解成一个中央放来的官员, 我们更愿意把他采纳为新市民, 他不仅是诗人, 更是杭州的美食家, 规划师, 工程师。他的形象在杭州饱满了起来, 生动了起来, 与杭州融在一起。没有沉重的政治包袱, 不必伤神于明争暗斗, 一个真正的人在这里得到无需他人认可的神采飞扬。当然诗人的身份并没有因为其他形象的多元而改变, 他的诗与杭州与西湖形成了共鸣曲, 相互荣光。据有关考证, 苏轼是从杭州通判开始填词的, 可见这片土地给了他多少新鲜的空气和生长的空间。即使苏轼的词很棒, 但我想再也没有比《饮湖上初晴后雨》更使杭州与苏轼的文采相得益彰的了: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两句甚至已经成为了杭州印象里最通俗而空灵的描绘。读罢此诗, 我总觉得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 他说西湖的水好看, 山好看, 晴天好看, 雨天也好看, 他将西湖比作这世间少有的美娇娘, 无论怎么看都不妨碍她的美, 而且无论哪一款美, 他都喜欢。这诗除了写景也和苏轼的境遇恰好相吻合, 晴是他善良明朗的自由天性, 雨是他怀才遇挫的淡然忧伤, 但无论哪一个, 无论以什么比例调和, 无论是淡妆还是浓抹, 那个苏轼都始终有自己的风采。
不像往常其他诗人写杭州西湖的诗那么绵软, 苏轼笔下的杭州清新明丽, 自然脱俗。他的豪放在这里得到了调和, 故他在杭州所做的诗大抵都被我称作是清丽的豪放派, 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 让人煞是喜爱。南宋胡寅在《酒边词序》中说苏轼之诗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摆脱绸缪宛转之度, 使人登高望远, 举首高歌, 而异怀浩气, 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 而耆卿为舆台矣”, 苏轼留下的有关西湖的遗稿, 正是介于绸缪和浩气之间, 在其中走出了第三条路径。
这个柔软的而又洒脱的苏轼, 比起喝着“大江东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他, 这里我宁愿相信他是真洒脱, 相信他纵历厄难, 随遇而安, 抱道守真, 不负初心。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些词句虽好, 但总觉得那些词里他没有找到家, 他在漂泊, 他的乐观背后依然藏着“微冷”的无奈和哀伤。他不是那个地方的主人。他一生走了那么多地方, 起起伏伏, 贬谪再三, 他在无数诗词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克服的勇气, 他要用豪放克服这人生一切的不平坦不公正。但这克服背后的挣扎真叫人不忍, 他愈是豁然, 便让人觉得他的伤口扯得愈大。
人生有一个好处, 上天冥冥中总会暗暗地设下几个停靠所, 好在下一次风雨前有足够的力量去面对即将来临的危险。危险确实来了, 但诗人以诗的方式挺过来了。
元祐五年, 五十五岁, 他又一次踏上杭州, 这不再是一场单纯的邂逅, 而成就了奇诗人与美江南的相互依恋。他修缮西湖、治理水灾、疏通渠道, 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 千古的诗作。
那个苏轼, 他不必豪放, 他不必踌躇满志, 他只要真诚地生活, 真诚地快乐就好。他曾经累坏了。而他的杭州只要他快乐就好。归去来兮是西湖, 杨柳依依的苏堤, 肥而不腻的东坡肉……苏轼之于杭州, 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 是港湾。
摘要: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但在豪放之余, 也有一个柔软的地方藏下他所有坚强过后的虚妄, 这个地方就是杭州。苏轼把杭州当作自己的家一样骄傲地推销着。在这里, 他的霸气和温柔中和, 让人煞是喜爱。他将对杭州的情谊化成了千古的功绩, 千古的诗作。苏轼之于杭州, 是习惯;杭州之于苏轼, 是港湾。
3.苏轼的赤壁 篇三
嘉佑二年中的进士,却又在熙宁年间夹在王、司之间左右为难,历遭排挤,一次次的得罪,一次次的累贬,使他看清了尔虞我诈的官场,敏锐地洞察了整个人世。那次从监狱出来,他太累了,狼狈地来到了这个叫黄州的地方。“大江东去,浪淘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以说,黄州的自然美是他发现的。自然给予了他更多的精神力量,让他洗去了人世的喧闹,寻到了无言的山水和远逝的古人。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让黃州的赤壁更加美丽,也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闪光。
可惜的是,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赤壁之战不是在那里爆发的,苏东坡的怀古怕是怀错了地方。真的吗?恐怕不是如此。
他的词所缅怀的是胜者周瑜:沉鱼落雁,美人英雄,风光无限;英俊肖像,姿态威武,风采动人;气宇不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词是赤壁,心实为已发,周瑜是宾,但主仍是苏轼。浓墨重彩,渲染出的英雄周瑜,不就是为了渲泄出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的悲愤吗?人生如梦啊。
赋的主角却已转为败者曹操。当年,他可是“破荆州,下江陵”,军兵千万,气势洪大,水军船队,相接千里,军旗遮蔽,铺天盖地。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好一个盖世英雄惊天地!但苏轼只一句“而今安在哉”就把一切化为乌有。是啊,拥有百万雄兵,不可一世的曹操,一样沦为寇者,一样败于周瑜,更何况是被贬谪放逐的诗人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一词一赋,一胜一负。就算苏东坡怀错了地方,那又怎样?一樽还酹江月。如果你认为世间只有文赤壁和武赤壁,那你就真的错了。殊不知这天地间还有一方赤壁,它藏在苏轼内心的最深处!站在这样的一方赤壁怀古,难道还需要地点?需要时间?他的赤壁,穿越了千年的历史,永恒地保留在他的诗篇中;他的赤壁,让他看清了人世,感慨了人生;他的赤壁,成就了他豪迈奔放、潇洒飘逸的一代诗风。站在苏轼的赤壁上,我们能感受到一种身处困境的大气与潇洒,一种面对凄苦的挣扎与超脱。
指导老师:黄海燕
4.苏轼的演讲稿 篇四
庞丽
内容摘要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 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关键词
苏轼词风
超然态度
一、苏轼的魅力人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享年64岁。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首屈一指的大文学家,他的处事原则,他的才华,他的哲学观,尤其令人钦佩的是源于他对生活的超然态度。作为宋代一代文豪,他的散文他的诗他的政绩更令人刮目相看。据史料记载苏东坡是当官的,他这辈子不是官运亨通,而是官越当越小,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怀才不遇更是奸臣排挤,他们如一丘之貉使当时有相当口碑政绩斐然的苏东坡被贬了又贬。当初贬到黄州写下《赤壁赋》之千古绝唱,然后再贬到杭州,在那里他依旧活得潇洒,他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西湖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水光潋艳晴偏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他把西湖比作西施,无论化浓妆还是淡妆总是那么美丽,人们说游西湖要游两次,雨中要享受,晴天更要去慢慢体会咀嚼!他所表达的意境和审美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功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道家的思想又占上风,而道家讲的是无为,所以他又像庄子一样,要逃离这个社会。旷达——顿悟——感伤,是苏轼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一种情感模式。他一生屡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无论是人间天上,抑或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实际只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喻而已。他遇艰危而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的豁达精神,尽管对一些事情或压力无法释怀,但能做到的就是尽力从容面对之。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是乐天派,是道德家,是百姓的好朋友„„可是这些都还不足以描绘他的全貌,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1)
二、苏轼的多样词风,突显其超然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在我国诗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词风格多样,有代表性的豪放风格是苏东坡刻意追求的理想风格,他以充沛激昂甚至悲凉的感情融入词中,写人状物以慷慨豪迈的形象和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也最能代表其思想和性格特点。还有数量在其词的总数中占有绝对多的比例的“婉约词”,这些词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也是对传统婉约词的一种继承和发展。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酒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韵味的诗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诗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人同类作品“之最”。
“苏轼是我国北宋文学家,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第一,苏词主要表现为面对人生挫折时表现出达观情怀;第二,苏词善于将个人的遭遇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豪放中蕴含着凄楚。第三,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语言议论化。”(2)
1、苏轼词豪迈的风格。苏词中流露出人生挫折时达观的情怀,积极的人生态度,透露着浓烈奔放的豪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
苏轼因直言不讳,得罪了掌权的“革新派”,而在朝廷中累遭诽谤,倍受排挤,处境颇为艰难。不得已只好自请出朝,放了个杭州通判,当他得知多年未曾谋面的胞弟苏辙(子由)在山东济南任职的消息后,思亲之情顿然而生,他向朝廷请求调任山东,与胞弟团聚。朝廷中毕竟还有同情他的人,他的请求得到恩准,宋神宗熙宁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被调任为山东密州知州。
他在密州所作的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作者以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读来自有一种豪迈之感。作者在这里塑造的是一个充满斗志的形象。此中并未透露出对自己被贬的哀伤。可见此时的苏轼满腔是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而对个人受到的不公正遭遇却丝毫不在意,即便是“鬓微霜”,却“又何妨”呢?
2、《定**》为例,看苏轼的词风和人格魅力
元丰二年,苏轼因“托事以讽”写了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诗文,被人弹劾为“包藏祸心”,于是在湖州任上被捕,入御史台狱。这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定**》这首词就是他谪居黄州时所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春天,他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带雨具,同行人都怨声哀叹,惟有苏轼从容不迫,泰然视之。事后,他便写了这首词来记述这次经历。词的上片开门见山,点名题目。骤雨突至,扑面而来,穿林打叶,声声入耳,然而诗人此时却不慌不忙,漫步徐行,且吟且啸,快乐无比。夕阳西下,一抹斜阳笼罩着山顶,似乎在迎接着诗人。此时此刻,诗人原来的酒意经过风雨的洗礼。早已消散,回望刚刚走过的风雨萧瑟处,斜阳已收起了光辉,一切都消失了。经过阵风骤雨,得来的往往是轻松平静的惬意。自然界如此,人生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这里所写的是诗人经历风雨的感受,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经历一切政治风云的体验与反省?这是一首抒情词,更是一首哲理词,塑造出一位在烟雨中吟啸徐行的人物形象,使我们领悟到一种超然于利害得失之上的人生观与处世态度
3、苏轼“以诗为词”,使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侧重表现作者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这是对词的一大解放。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感情丰富,故其词作内容广泛,风格多样:豪爽旷放者有之,婉约蕴藉者有之,清透淡逸者有之,古雅峭拔者有之,清丽回转者有之,绮丽绝艳者有之,刚柔相济,即苏轼自谓的“刚健含婀娜”。后人认为苏词风格豪放,目之为豪放之宗,主要是指的是其能以雄放之笔遣辞驰骋,意境超脱,扩大了词境,打破了词的“法度”常规,并非专指气势豪迈、气象恢弘、笔力刚建。毫无疑问,这也确实是他的一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其代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读来的的确豪气逼人;但苏轼同样有不少言情咏物之作,《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喋恋花•春景》是其代表。“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读来确也婀娜委婉。故苏词风格多姿多彩,确具大家风范。
三、苏轼的人品和词风相辅相成,浑然一体,是北宋时期璀璨的明星。
苏东坡的一生,是本性自然流露的一生,其人品与词风相辅相成,相映成趣,正是文如其人,词风天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风华绝代的旷世奇才。
苏轼的人品正如他的文品一样,让人信服。他一生磊落豪放,对人从不设防,具涵养、沉稳等特点,并且高风亮节、善良有爱心。
苏轼认为王安石变法过于激进,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于是,苏轼写了很多批评变法的文章。面对苏轼犀利的批评,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被逮捕,送到汴梁受审。
史书上记载了这样一件趣事。苏轼在湖州任上被捕时,捕快押着苏轼将要起行还京,苏轼的妻子王氏送他出门。临行前,两人一时千头万绪,不知说什么好,唯有相对大哭。苏轼很快就镇定下来,对妻子说:“你能不能像杨朴的妻子一样,也作首诗送我?”妻子一听,顿时忍不住敛泣而失笑。苏轼随即随捕快而去。
苏轼说的是一个典故。杨朴是宋真宗时人,有才学,颇得宋真宗的欣赏,但杨朴性格怪异,不愿为官。一次,宋真宗出宫祭祀,经过杨朴所在的地方,派人把杨朴召来,想要封他一个官职。宋真宗问杨朴:“卿来,有人写诗为你送行吗?”杨朴知道宋真宗想要他入朝为官,就随口编道:“唯拙荆(妻子)写有一首。”宋真宗让杨朴念来听听,杨朴当即以妻子的口吻作了一首诗:“更休落魄耽杯酒,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宋真宗听了开怀大笑,知道勉强不得,就赏赐了杨朴一些财物,让他回家。
在生离死别之际,苏轼还不忘用幽默的话语来安慰妻子,化解悲伤,并取得了很好的现场效果,既体现了他通达脱俗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了他高超的语言技巧。
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诏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不计较个人恩怨,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苏轼的宽广胸怀和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人感动。
林语堂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到位:“苏东坡是政治上永远的反对派。”用苏东坡的“红颜知己”王朝云的话来说,他是“满肚子不合时宜”。(3)
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对“政敌”,王安石出于政治需要贬谪过苏东坡,也出于道义责任援救过苏东坡。历经无数政治惊涛骇浪的王安石,深知苏东坡的性格不适宜官场,他以肺腑之言劝苏东坡求田问舍,远离政治。苏东坡从生命的谷底黄州屹立成伟大文学家后,到南京拜访早已“裸退”的宰相王安石。伟人相会,飘逸潇洒,友谊超迈,人品风流,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的节点。
离开江宁四个月后,苏东坡又作《次荆公韵四绝》,其三如下——
骑驴渺渺入荒坡,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这是苏东坡历经仕途坎坷之后对王安石所说的由衷之言。这次钟山相会,正值王安石大病方愈,所以,四十八岁的苏东坡,在诗中真诚流露出对六十四岁的王安石这位孤独和老病前辈的同情与感伤。
苏轼的潇洒飘逸而不羁脱的风格更加真实与自然,和李白一样,苏轼也是一个好游之人,苏轼虽然反对过王安石变法,被降过职,也因为作诗诽谤朝廷被贬过官,但毕竟在死后被赐太师,谥文忠。也算是个政治家了。苏轼在诽谤朝廷之后就被贬到了黄州这个地方,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兴,农历三月初七这天,他就去了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这个地方游玩,结果回来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淋雨都能淋出这种境界,估计是职业玩家了,这种洒脱在理学兴盛的宋朝,估计也算前卫了。
熙宁九年的中秋,远离家乡的苏轼玩了个通宵,还喝的大醉“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在这团圆的日子里,苏轼看着天上的月亮,开始想自己的弟弟子由,朦胧的月色,醉意朦胧的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我一直认为这句是苏轼洒脱到及至的表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淋漓尽致的洒脱,东坡之后无人再有。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到了惠州,在一个春暖花开的子.,这位玩家又开始出游,这次,在一个高墙大院的外面,听到了佳人荡秋千的笑声: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这首词可能是苏轼唯一一首被认为有红杏出墙之嫌的词作,不过才子佳人,自古就是绝配,此时的苏轼,应该说是老才子了,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年近五旬,年过半百还有如此兴致,真是相当的厉害。
苏东坡最可贵的是他那种屡遭挫折却能够始终保持一种乐观旷达、超然脱俗的人生态度。苏东坡,一个让人念念不忘的名字,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名字,更是一个亦官亦民,为官为民的人物。在古代黑暗官场中,苏东坡以他特有的人格魅力,照亮着千百万普通劳动人民的心。
最后引用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本文作结:“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品质,与生命俱来,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正如苏东坡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所说:浩然之气,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狱,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苏东坡为韩文公所作碑文何尝不也是为自己所作的碑文!
参考文献:
(1)林语堂《苏东坡传》
5.关于苏轼的散文 篇五
那是谁?在这个有着惨白的月色的夜晚,独坐短松冈,一壶清酒伴着泪千行,他的面容在月光下憔悴而又落寞。他仿佛又看见她凭轩倚窗,乌黑的长发倾泻而下,朝脸上涂着好看的胭脂。而他为她轻轻念出整段的诗篇,给彼此许下一个永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那又是谁?左牵黄犬,右擎苍鹰。策马奔弛,锦衣华服,骑匹高头大马浩浩荡荡踏过平冈。他挽弓射箭,呼啸声间射透天边云朵,霞光万丈,那是对他豪迈忠义的褒奖和勇敢无畏的勋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风飘飘,水飏飏,他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
6.论苏轼的“超然” 篇六
摘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苏轼的一生是很曲折的,而这艰难的人生经历使得苏轼早早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超越,他有儒家的忠义,有道家的洒脱,有佛家的空灵,超然于物外,真正地发掘到人生的真谛,形成了他的超然的人生态度。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出了他的人格超然之美和他独特的审美风格。苏轼超然的人生态度是在参透世间表象之后仍保持着对生命热情的思想超越。苏轼的超然,是一种对现实生活苦难的超越,是一种对现实困顿的升华。关键词:苏轼;超然;审美;人生态度
老子说:“虽有荣观,燕处超然。”这句话是说即使有繁华景观,也要超然独处。意思也就是说人的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而获得。超然是什么呢?超然就是一种洒脱,不拘于名利,将个人得失置于度外的宽广大气之感,是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苏轼便是这类。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受贬谪,面对这世间一切的挫折,他以全新的人生态度对待接踵而来的不幸,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态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他随遇而安,乐观旷达,他的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于物外的生命范式蕴涵这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超越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去探寻永恒的生命价值。
①
一、苏轼的“超然”表现
(一)苏轼“超然”的审美人生
苏轼的一生坎坷不平。屡次遭受多次打击,后半生的连续被贬以至于生活极其困窘,但他却并未被苦难困境打倒,二是面对这些不幸,从容对待,随缘自适,随遇而安,不为世俗的苦乐所影响,不因得失而烦闷,表现出坚定沉着的、乐观旷达的、超然物外的自由境界,显出其超乎异常的人生态度。
苏轼被贬至黄州、惠州、儋州时,已经是饱经忧患的垂暮之人,但他的创作艺术却进入了一个精深华妙的新境界,这贬谪的不幸却使苏轼更深刻的理解了人生,他能乐天知命,在这种一般人很难忍受的贬谪生活中寻得了闲适之趣,做到了胸无芥蒂,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而悲观,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表现了苏轼乐观 ① 参见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六章。旷达,物我相忘的境界,他的精神陶醉于大自然的景色里,融主观与客观为一体,眼中之所见,便是笔下之所写,更是心中之所爱,自然而然传达出大自然景色的韵味,传达出苏轼物我相忘,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轼意识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后,他的情怀更加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便能看出他对人生、生活的热爱,他以坚定的人生信念超越了生活的种种挫折,他能在一切困苦中总结处世经验、不断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在人生悲戚和主体生命失落的遭际中寻找自我、肯定自我、张扬自我。他在一切得失进退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一种诗意的审美的态度来应对各种现实环境。
苏轼的审美人生是他寻找的客观存在,要说他的审美人生,便要说到他的“野性”自由。我们在阅读苏轼的诗词文时,时常会发现他十分喜爱使用具有“野性”情趣的意象,如野菊、野路、野溪、野云、野人、野鹤、野梅等等,苏轼已经把起“野性”和野趣融入到他的整个生命和生活历程中。他在密州所写的《游庐山,次韵章传道》中说:“尘容已似服辕驹,野性犹同纵壑鱼。”这两句是说十余年的仕途坎坷、宦海沉浮使我的面貌酷似被套在车辕下的马驹一样备受羁绊,而那放纵在大海里自由自在任性游泳的巨鱼,才是真正的自由、无拘无束。这两句尖锐的揭示出了苏轼的“野性”与尘世的对立。而这种自由不羁的“野性”,显现出他反污浊尘世和黑暗官场、以及他的任性逍遥、雍容旷达、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苏轼的这种“野性”的超越,也是对人类社会不断变化的认识,用豪放乐观的心态建构永恒的人类生活,追求精神的不朽。这种“野性”不仅是苏轼的本性,也是苏轼人性观、艺术观、审美观的突出反映,造就了他的超然的审美人生。
苏轼的审美人生和他的仕宦人生是极其对立的,但苏轼却将他的官宦人生给审美化了。苏轼刚刚起步的官宦人生是很顺利的,如《宋史·苏轼传》书云:“仁宗初读轼、辙的制策,退儿喜曰:‵朕今日为子孙得两宰相矣。‵少神宗尤爱其文,宫中读之,膳进忘食,称为天下奇才。”诗歌,词文的审美给予了苏轼一世英明,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也给苏轼之后的仕途生涯带来了无穷的烦恼和祸端,他以诗心在官场中生存,尽量将仕途生涯艺术化,但诗词文的 ①②
①
②朱靖华、饶学刚:《苏轼词新释辑评》(上),中华书店2007年版,第10页。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37页。特性却是对现实的各种纰漏,其中形象所涵纳的思想是无穷无尽的,各种政客的弹劾此起彼伏。但苏轼却并未因此放弃创作,他将文学的审美,带入烦躁的官场,将使人与官员的双重身份加以结合,从而又达到了他的另一种别样的审美人生。
苏轼在为王晋卿所作的《宝绘堂记》中说“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一些被常人视为微不足道的“物”,苏轼都对它们“寓”以深意,并从中获得无尽的乐趣。苏轼强调寓意于物的审美态度,能以主体的地位,欣赏的态度去看待世间万物,以随遇而安,随缘的立场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②
①苏轼能从生活中找出美与快乐,以开放的审美视野、诗意的眼光看待人生与世界的关系,正如其所说“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③,将他的人生过程看做是寄寓在天地万物中的诗意栖息,这种“寓意于物”的人生态度正是他审美人生的一种体现。
(二)从苏轼的经典作品中看他的“超然”
苏轼的一生颠沛流离,起源可用他的一首诗概括:“谁言穷巷士,乃窃造化权。所见皆我有,安居受其全。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儒墨起相杀,予初本无言。(《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戏作一篇书,千古发争端”写的就是他自己。他年少时才华横溢,聪颖早慧,与其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三人冠盖满京华。从当年苏府的潇洒少年郎,到暮年时的天涯流落客,在这一生的漂泊中,苏轼已经把本心隐于佛、道的豁达与空灵中,他的心灵已超乎尘世,“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真正达到了超然自适。旷达虚静,随遇而安,桀骜倔强,不改正直的品性,坦荡堂正,达到了俗世之人无法超越的高度。
④
1、游于物外———“凡物皆有可观”
若说“超然”,很多人首先就会想到苏轼的《超然台记》。苏轼调任密州知州第二年,修复了一座残破的楼台,其弟苏辙说到老子的“虽有荣观,燕处 ①②
⑤ 参见《苏轼文集》卷十一。
苏轼:《超然台记》,参见《苏轼文集》卷十一。③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参见《东坡全集》卷一百一十五。④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见《苏轼诗集》卷四十三。⑤ 参见《苏轼文集》卷十一。超然”后,便以“超然”名之。苏轼亲自题写“超然台”名。苏轼认为“超然”便是“游于物外”、“无所往而不乐”。正是苏轼的这种“游于物外”的人生态度使他对人生有了真正的领悟和思考,他才能诗中笑对人生,超越一切荣辱、得失和福祸之外,获得内心的安适和心灵的自由。《超然台记》全文都以“乐”字为主线,从虚实两个方面论述出“游于物外,就无往而不乐”的思想,“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餔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苏轼是说一切物品都可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不一定是怪奇瑰丽的东西,苏轼是以“游于物外”的超然思想看待事物,所以便有了“凡物皆有可乐”,物各有所用。福可以使人高兴,祸会令人悲伤,苏轼在这里论述福祸所依的道理是从“游于物外”的对立面“游于物内”再次强调只有超然物外,才能无往而不乐的道理,莫要局限于事物本身。苏轼移守胶居,虽然很多方面无法与杭州相比,但密州的杞菊却让他身体更加健康,花白的头发也日益反黑,民风淳朴,官民同乐,都给他心灵莫大的安慰,这足以说明苏轼的随遇而安。登上超然台后见景生情,既有功臣建树的仰慕,也有超然物外的怀念,时而还有对不得善终的良将的不平,而这正式表现出作者想要超然物外,却很难完全超然处之的矛盾。但超然台的风景却也能让他忘记自己的怀却、仰慕、不平,饮酒欢歌,登台游乐,这些又无疑不是一种“乐”。苏轼正是从行动上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内心深处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因而实现了他对现实人生的超越。
2、人生如梦———“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水调歌头》的中秋绝唱千古一绝。苏轼在政治上的失意以及与其弟的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的抑郁惆怅之感明显;但他却没有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沉沦,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忧解患,表达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苏轼借月自喻,起舞弄影,愤世独立,自现孤高,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不知”数句揭示了他“出 ①
① 参见《东坡乐府》卷一。仕”与“入世”的困惑,想超脱尘世,乘风归去,却又高处不胜寒,落在现实,于是月下起舞弄清影,在自然中苦中作乐,立足现实,将入世和出世相结合,以达观的感情去热爱生活,热爱人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写出苏轼对人间的悲怨、不平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视为一体,对人间的悲欢离合看的各种淡然、洒脱、旷达,齐荣辱,忘得失,超然物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想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最真挚的慰问和祝愿。这首词意境广阔,胸怀乐观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以及在现实人生中的超越,至今依旧给我们美好的享受。
3、流水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①苏轼写暮春三月兰溪幽雅的风光与环境,描绘出一幅明丽、清新的风景画,令人心旷神怡,便可看出他对自然的喜悦,对人生执着的情怀。而后对人生的感叹:流水都能西流,谁还能说人生再少?何必自伤自怜,哀叹衰老?这首词融理入景,将景、情、理三者完美融合,从对山川景物的热爱到探索人生真理,如同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对生活的热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流水能西”“黄鸡休唱”,这是多么从容自信,生性豁达的人生情怀!从中完全能见出苏轼超然洒脱的处世品性。
4、诗意之美———“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生坎坷,然胸襟开阔;虽历经磨难,却悠闲自得;风雨人生中从容不迫;可谓是真正的笑对人生。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同行皆狼狈,唯有苏轼在雨中从容不迫的行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雨,苏轼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有了一首千古绝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②面对风雨,苏轼悠然自得,在雨中吟诗放歌,徐徐前行,并劝同行“莫听穿林打叶声”。也就是说,不论是面对自然风雨还是人生风雨,苏轼能十分自然的在逆境中安然如常,并不为外界所干扰。在拥有 ①② 参见《东坡题跋》卷三。
参见《东坡乐府》卷二。这平静心态时,他的竹杖芒鞋也能从容的走完这一路风雨,而不是肥马疾驰,这一蓑烟雨中他任凭人生,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笑对人生的旷达坦荡之情和他不以世事萦怀的淡然诗意之美。在“一蓑烟雨”之后,春风和斜阳迎面而来,苏轼此刻迎着暖阳,乐观地坚定地向前走,风雨只是暂时的,风雨之后必是阳光。在经历了风雨消受了晴阳之后,苏轼也看开了,不论是风雨还是晴天,这些都是一种人生难免的事情,不要因为风雨突来而悲愁,也不要因为阳光到来而高兴。苏轼的人生进入了诗意,他“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一种大平常、大自在、大超越的生命境界。苏轼能够在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中写出这么一手内蕴深厚、意境高远的经典性作品,离不开他的通达超然的诗意精神美,正所谓壶中自有天地者也。
5、心安是归处———“渺沧海之一粟”
某一秋夜月明之时,苏轼与友人泛舟游于赤壁,虽处于政治上的失意,但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赤壁美景。苏轼与友人饮酒诵诗,产生出“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遐想,不亦乐乎,哪能看得出是一个政治失意郁郁寡欢的被贬官员。苏轼处于这轻松的风月环境中,身心完全融合于自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渺沧海之一粟”,摆脱政治束缚与困扰,无拘无束的率性使得苏轼胸怀更加开阔,情绪趋于平静,从物我无尽和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中超脱出来,达到了他独有额超然与旷达。“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①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从水与月两种物象中体会得盈虚的辩证关系,了解到世间万物都有变和不变的道理,不用羡慕月之美好、水之无穷,更不用因官场的一时失意而伤悲颓废,应以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乐观、自信。又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这更是苏轼内心达到平静后对人生新的审视,从自然界的纯净中淡化内心深处的物欲与浮躁,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享受人生。
苏轼以生命在著作,他的作品都是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理解,他的诗词文体 ① 赵定群、文师华:《赵孟頫·前后赤壁赋》,江西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七页。现了他的一生,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有对自然天成的感叹,有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有对人生生活的超越。总之,不论是诗诗词抑或是文,苏轼都是用他的生命去写作,他的作品中凸显着他所有的人生态度,总结之下便是超然。不论是“凡物皆有可观”、“但愿人长久”、“休将白发唱黄鸡”、“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老夫聊发少年狂”、①“笑劳生一梦”、② “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③等等,这些都能看出一个从容乐观、胸怀旷达的苏轼。
二、苏轼“超然”人生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的熏陶
提到苏轼的家境,我们便第一映像是“三苏”。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他们俱属“唐宋八大家”。苏轼的祖父苏序年轻时高俊体健,为人豪爽慷慨,曾经骑驴进京城,那份肆意与纯真很是受苏轼赞赏。苏轼的父亲也像他的祖父,生性正直,脾气刚烈,思想独立,而这些都对苏轼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使得苏轼从小就骨子里带着狂放、正直与无畏。
苏轼成长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对苏轼影响很大。苏轼成长在眉州这个山水秀美的地方,他的母亲对于花鸟树木山水都非常热爱,这也间接的使苏轼喜爱上了这种恬静美好的自然田园,在之后见证了众多宦海**后,心灵上的一种自然的安宁的回归。
(二)仕途起落的影响
苏轼一生三次在朝廷做高官,官至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之后却三次遭受贬谪,曾先后被贬至到湖北的黄州、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儋州。这三次的贬谪生活并没有使苏轼感到挫败与堕落,反而更使苏轼的人生态度更加旷达与超然。他始终具有自信开朗、乐观旷达的神,尽管遭受到这些政治上的迫害,生活上的潦倒,也能从容自若、泰然处之,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境界。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这时的佛道思想对他起了重要的净化作用。他经常静坐自省,他要摒弃一切私念杂陈,超凡脱俗。他把政治思想和人生思想区别对待,慢慢学着去体会人生的艺术,去热爱生活,而没有发展成对社会人生的厌恶。在这期间,苏轼没有沉溺于痛苦的深渊,而是涉笔成趣,触处生 ①②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参见《东坡乐府笺》。
苏轼:《醉蓬莱》,参见《东坡乐府》卷二。③ 苏轼:《过大庾岭》,参见《苏轼诗集》卷三十八。春。《记承天寺夜游》便是他在静谧的自然美景中寻找精神的寄托,在清冷的月景中,自然的融入他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感受自然的熏陶,使心灵归于安宁。
接着又被贬至惠州,惠州的生活反而让苏轼似游鱼得水,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瓜果不断;这在别人眼中的偏僻之地在苏轼眼中却是洞天福祉。百姓对他的热烈欢迎更使他满心欢喜与感动。惠州的民风淳朴,风光秀美,民众的热情好客,让他吟出“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的感叹。这是怎样的一种乐不思蜀啊!
“白头消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一首《纵笔》让苏轼来到儋州。此时真的是居无定所,衣食不继。他深入了接触到了下层人民的生活,与百姓休戚与共,结下了深刻的情感。虽然儋州有极其艰辛的生活,但苏轼不见“颓败之气”、反而传播文明文化,力图和百姓们一起改造当地的落后。这种和百姓一起开心的生活,虽不果腹,却也满足开心。他也因此更加热爱生活,旷达乐观。
苏轼的“超然”和他的官场经历是息息相关的,屡次的被迫害被贬谪,始终能随遇而安,从身边的自然人文中找到自己的寄托。
③②
①
(三)儒佛道思想的浸染
苏轼把儒佛道三家哲学结合起来,他有儒家的正统,道家的自然,佛家的空幻,自此以儒治世,以道养身,以佛修心,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对于儒家思想,苏轼在家族中耳濡目染,很早就受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的影响,从小苏轼就习读儒家经典,一直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抱负。他在晚年去极荒之地与百姓一起改造穷苦生活,为百姓造福。尽管政治生涯坎坷,但儒家思想一直影响着苏轼,使他为国家为百姓鞠躬尽瘁。苏轼还深受佛教影响,他知道生命是某种东西刹那之间的表现,是永恒的精神在刹那之间存在躯壳之中的形式。苏轼在各种困境中解放思想,不拘束在政治的失意中,与自然相溶,无拘无束的生活,率性的思维使得他的心境更加和谐,达到了一种新的心理平衡。苏轼用佛道的思想消解他在政治中 ①②
④ 参见《苏轼文集》卷七十一。
苏轼:《惠州一绝·食荔枝二首》,见于《苏轼诗集》卷四十。③ 参见《苏轼诗集》卷四十三。④ 《孟子》之《尽心章句上》,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334页。的厄运,借助佛教思维,对生命和人生全方位思考,净化自己的心灵上的渣滓,使其更澄澈清新,不为外物所累而“超然物外”。
总之,苏轼能“博采儒道佛三家之长,奉儒而不迂执,好道而不厌世,参禅而不佞佛,通三教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质是以儒为体,以佛老为用,这使得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简易圆通。”苏轼对儒佛道三家融会贯通,超然的面对生活,旷达乐观,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后人留下了众多辉煌的篇章和超然的思想精神。
苏轼对人生进行了非常透彻的思索,他聚儒道佛思想为一体,对于生命的感悟有着一定的认识。就如林语堂先生描述苏轼的多姿多彩: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散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轼的一生说不尽,道不完,家庭的影响,仕途的起落和儒道佛思想使他树立起超然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身上,充满着思想的快乐,心灵的率性,智慧的光芒,其旷达超然的人生哲学更是有着持久的魅力。
现实生活的强烈感触和深刻的体验,促使苏轼的目光超越了现实物质世界的纷扰,学会探寻永恒的生命价值。他在逆境中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乐观积极向上,从容镇定的人生态度不得不让我们正视。
现实生活中,人人都有很多欲望,金钱、威望或是权利等等,在社会生活中难免会因为这些种种的欲望而遇到很多挫折,面对众多挫折时,就要超越自我,学会苏轼的“超然”。不失本心,从容面对,乐观向上,要有信念的直面人生中的困难,去寻找自己的真正人生。
参考文献:[1]文选德,《道德经诠释》[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朱靖华、饶学刚,《苏轼词新释辑评》(上)[M],北京:中国书店,2007:10-24 [3]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中卷)[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337-370 ①②
①
② 陶文鹏:《一蓑烟雨任平生》,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7.苏轼《定风波》的症候解读 篇七
苏轼写于元丰五年(1082)即因乌台诗案谪居黄州的第三年春天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主要含有悖逆症候(指看似荒谬有悖于生活逻辑却符合情感真实的现象)和含混症候(指作品中模糊不清的表述,一般是作者故意为之),下面试就此作一解读。全词(含小序)如下: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通过该词上片“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等字眼,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有意识地与外界环境抗衡。从苏轼的洒脱、从容里,读者可以发现其可爱的倔强。其实,他在极力调整自己的心态。这说明作者仍然在乎外物之变,表面上好像是外物不足以萦怀,而内心里却是执着一念、难以宁静。风声雨声的强劲之势,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反应,任凭作者怎么掩饰,还是留下了抗争的痕迹。心底波澜终难平,一腔幽愤究可哀!迫于无奈的作者只能以隐者、闲人的角色来遮蔽自己的用世之志,也只能以佛老思想的清静无为来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这种深广、持久的人生体验,阅历尚浅者很难与之共鸣,说不定还会被作者外在的实则又违心的言辞所迷惑,最终只知道用“旷达潇洒”的词语来分析作者的心境。如此一来,所谓旷达、潇洒、从容、淡定诸类词语的色彩将显得何其苍白!若如此解读文本,则很难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因此,有必要分析其文本的症候,进而探寻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竹杖芒鞋轻胜马”便是典型的悖逆症候,手拄竹杖,脚著草鞋,行走在崎岖的山间小路,怎么会比骑马轻快呢?这是悖于生活常理的。但,透过此一症候,我们得知个中之“轻”,实则是作者的轻松、闲适心态的真实反映。在作者看来,乡野闲人无案牍之劳形,无名利之纷争,的确是远胜于那些策马驰骋于污浊官场的达官贵人。是所谓“无官一身轻”!此时的苏轼虽有“黄州团练副使”的头衔,但这仅仅是一冷曹闲职,并无“签书公事”的权力,戴罪之身,落了个清闲。作者不能改变困厄的现实处境,那就只好改变自己的心态,随缘自适且悠闲。作者明确表示的“轻”,在我们读者看来,还是非常沉重而可悲的,有什么比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更悲哀呢?如果是心性平庸,那也罢了,反正造化常常是为庸人设计的;然而偏又是才情卓荦、极富理想的词人遭遇了“乌台诗案”之政治风雨的摧折,其内心果能风平浪静而无丝毫反应?他果真是物我两忘,遁入了逍遥之境?恐怕未必尽然。苏轼自己曾经说过:“处患难不戚戚,只是愚人无心肝尔,与鹿豕木石何异!”(《苏轼文集》卷五七《与赵晦之》之四,第1711页)他固然生性旷达,善于自我调剂,排解苦闷;但其心灵上的雾霾是很难彻底廓清的。闲适与旷达的表象,那是留给政敌们看的;痛苦与压抑,最终只能留在自己的灵魂深处。因此,透过“轻胜马”的悖逆症候,我们既可以看到苏轼的兀傲、旷达,还可以看到他的压抑、苦闷。这才是真正的苏轼。他的超出常人之处是善于为自己调制精神上的止痛膏,其所用药材便是老庄思想。作者始终在以隐士的角色来抵抗外在的影响,自然界有穿林打叶的风雨之声,他便故意用隐士的吟啸之声来表明自己的心志,在潜意识里,他把自己当成了“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的陶渊明。“啸”历来是隐士或有归隐情怀者的行为举止,心有怨怼,发而为啸,乃“啸”之本意,后为名士借用以发抒苏世独立、高蹈傲然之情。作者的“吟啸徐行”也正是一种傲岸不屈的姿态,在大劫大难面前,他并没有倒下,而是兀自立在自己的内心抵御着外界的风风雨雨。回归内心的力量的确是强大无比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作者长啸而出的震古烁今的宣言,有什么好怕的?我政治上的风雨经历得还少吗?这一路坎坎坷坷的,还不是走过来了?但这层意思,作者在词作中是绝不可能明确表达的,他一下笔便故意在“烟雨”(风雨)上运用了含混不清的表述,究竟是自然的风雨,还是政治的风雨?其实,在作者的意识里,早已将这两种风雨进行了巧妙的置换。这就致使“一蓑烟雨任平生”呈现出了悖逆和含混的综合症候。该词的小序中明明已说“雨具先去”,那这里的“蓑”从何而至?这便有悖于生活逻辑。分析此一悖逆症候,我们得知这是作者由自然的层面跳到了政治的层面来说事,即借题发挥说出心中无限事!作者从张志和那里借来“青箬笠、绿蓑衣”这一属于隐士的道具,表明对“风雨”的毫不畏惧。再者,这“烟雨”,从表象看,仿佛是眼前的自然界的烟雨,其实它仍是具有隐逸色彩的意象。这一含混症候已折射出作者的政治态度:贬谪生活并不可怕,看你们这帮巧以酝酿、无端生事的鼠辈小人(指搜寻作者诗句、罗织罪名的政敌),其奈我何?!我充其量做个生活在自己内心的隐士罢了!揣摩整个上片的口吻,作者也确实是旷达得豪气冲天,尤其是通过对悖逆症候和含混症候的分析,我们发现,这里已经透露了作者对政治风雨毫不在乎的在乎。简言之,上片实际上全是作者的醉中言辞,尽显其醉态、醉情和醉中之豪、醉中之真!试问,如果作者对自己的政治遭遇,真的不在乎的话,何以会寻春而醉、冒雨扶醉而归?
过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承上片而来,但已有明显的转折,春寒料峭,经风一吹,上片的酒意醉态皆已消散殆尽。这意味着作者的心态将有极大的改变。寒意让作者更加清醒了———先前的冒雨徐行以及“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言壮语多少有些作秀的成分,此即“不在乎的在乎”。现在是雨歇风起,乍觉微凉之际又“山头斜照却相迎”,些许暖意,不期然泛起。但作者并无太多的惊喜,他已从自然界的阴晴不定中参悟到这世间的祸福相因、仕途的或浮或沉,原本是如此平常。此时的作者真的是非常平静了,他的情绪已经没有了先前的亢奋激动,在清醒、冷静中,他开始反思。“回首向来萧瑟处”———这又是含混症候的表现,是回首此前冒雨徐行的经历,还是回首已经走过的人生道路?恐怕更主要的应在后者。作者不便明确地说出对仕途的认识,免得又惹出无穷事端,遭人暗算,因而采取了含混的表述策略。他的一言一行,仍在监视之中,是没有自由可言的。尤其是写诗作文须格外谨慎,由不得率性而为。作者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二字。至此,苏轼的思想已进一步滑行至老庄。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那里始终是杂糅交融的状态,外界环境的变化将会导致其不同方向的“滑行”———这里,绝对不能说成某种思想变成了某种思想,其实,苏轼的佛老思想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具备。那么,作者究竟要归向何处呢?结合其思想实际来看,不可能是故山之归,也不可能是田园之归,只能是心灵之归隐。作者在表述其反思结果的时候,也是非常模糊的,这仍是含混症候。该词多处出现含混症候,实际上说明作者儒家思想的根基是不可动摇的,即其用世之志只是暂时被遮蔽而已。作者表示欲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那里才有可能“也无风雨也无晴”。从客观的角度看,自然界肯定是“也有风雨也有晴”的;但是,从主观的角度看,却可以相反。因为你可以不在乎外界的变化。“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处主观与客观互相矛盾的悖逆症候,正好说明了作者想完完全全地回到忧乐两忘的真我。
8.苏轼“梦”的解读 篇八
“梦”以其独特的美感和神秘的韵致为广大文人所喜爱,古今中外,说梦、恋梦、释梦的人数不胜数。在中国,自庄子的“蝴蝶梦”开始,与“梦”相关的主题就在诗文中屡见不鲜,梦境的美好,梦醒后的无奈,生命的反思,境遇的感伤,都因“梦”而表现得淋漓尽致。
据统计,《全宋词·苏轼词》中所用的“梦”字共有77个。“人生如梦”(《念奴娇》)、“万事到头都是梦”(《南乡子》)、“世事一场大梦”(《西江月》)……可以说“梦”构成了苏轼独特的人生体验:轻旷里饱含苦恨,放远中浸透孤寂,失意苦闷与超脱豁达交织在一起,体现士大夫的入世精神与追求超脱的不懈努力。据苏轼“梦”出现的场合,苏轼的梦大体分为三类:
一、情感寄托的梦
这里既含有“有情相守才是家”的夫妻之情,“亲情如水,一生相伴”的手足之情,也涵盖“君子之交,如沐春风”的师友情谊,更有“惜花未忍都无言”的兼爱之情。
一生的沉浮使得苏轼体味至亲之爱,也让他深感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以叙写爱情为例,如《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对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曾经相濡以沫的夫妻,即使生死异路,也难以从记忆中消磨。十年光景,死者依旧,生者却已风霜满面,沧桑之感油然而生。如陈师道所言:“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梦已尽,人空醒,“此时无声胜有声”。
师徒之情、同僚之谊,也出现在苏轼的“梦”中。《南乡子·送述古》中,“一枕初寒梦不成”借凄冷的梦境将别离之苦渲染得淋漓尽致。《归朝欢·和苏坚伯固》中“我梦扁舟浮震泽”、“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接连两个“梦”字,襟怀浩逸。
二、逃避现实的梦
这是“忧患意识的一种变态表现”的梦,也是苏轼言“梦”最主要的用途,即借“梦”描写自身的坎坷经历,抒发政治抱负和心中的郁闷。
“人生在世,极不自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具体情况固然像一张有形的大网将人束缚,而在冥冥之中则更有‘天命’这一张更大而无形的大网将人罩牢,因此无奈之下,苏轼就只有依靠‘人生如梦’的思想才能看破这红尘世界和在某种程度上跳出‘世网’的拘束。”长期处于困顿失意之中,抑压苦闷无法克制,苏轼只得另辟蹊径,通过睥睨外物来求得平衡。
如苏轼被贬黄州2年时所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此词一向被赞为豪放词的代表作,毛泽东也评价为:“气势磅礴,豪迈奔放。”但豪放之外却别有滋味。34岁的周瑜已建功立业,回望自己,苏轼不禁悲凉之意顿生:年近半百,花发将生,却还被贬谪在此,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老大徒伤,唯有叹一声“人生如梦”。“梦”成了化解出世与入世矛盾,宣泄无奈心情的良剂。
又如,元丰五年春天雪堂建成,苏轼写下《江城子》,表达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他自认为陶渊明转世,是这个世上唯一的清醒者,希望躲在梦里,通过与陶渊明融为一体的方式来接受悲苦的境遇,因此选择了一个逃避现实的梦。
三、人生哲理的梦
由逃避现实之梦到人生哲理之梦体现了苏轼思想演进的过程,“在表现忧患意识的‘深广’的同时具有了另一种相反相成的超脱、旷放的特征”。在对人生、世事感悟渐深之后,“梦”的意象也更加频繁进入词中,这种梦是彻悟的梦,它超越了词人所在的时空,上升到宇宙万物和历史长河之中,具有耐人寻味的哲理。
神宗元丰元年,苏轼在徐州任职,夜宿燕子楼,写下《永遇乐·明月如霜》: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梦中惊醒,苏轼忍不住黯然伤神。从古到今人生如梦,既无醒时,也无完结,纠缠在复杂的世事之中,如何才能真正地超脱?回想过去,又转向未来,人世的无常与变迁感在苏轼心中漫延。生生死死,现在嗟叹前人的人在不久之后也将成为后人嗟叹的对象,在历史长河中是循环往复的普遍规律。这种巨大的历史感、宇宙感是《念奴娇》中的“人生如梦”无法描绘的。
苏轼的“梦”还有很多,其中亦有深沉悲叹的情绪,但他的可贵之处在于并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寻找宣泄情绪的通道。从苏轼的“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士大夫形象。正如《唐宋词史》所说:“深深陷入于忧患意识中的苏轼,经过了艰难曲折的‘思想历程’之后,战胜了他的悲观、消沉,而达到了解脱、超旷的新的思想境地。这不仅是苏轼本人思想斗争的‘胜利’,也是无数代封建文人经过长期探索、追求后,终于找到的一条‘思想出路’。”
[1]唐圭璋.唐宋词简释[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