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教学

2024-07-20

口腔教学(共10篇)

1.口腔教学 篇一

口腔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

高中毕业生。

二、修业年限

全日制 3 年。

三、人才培养目标:

口腔医学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口腔材料、口腔修复及其工艺的发展,与口腔医学相适应的口腔修复加工正逐步发展为热门专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口腔工艺 技术 的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本专业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和为人民医药卫生事业而献身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通过学习,掌握口腔医学技术工作必备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或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具有大学专科生应有的文化修养、自学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具有创新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体魄。具体要求是: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基础和初步的专业英语阅读、会话的能力,英语达三级水平;熟悉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计算机操作运用达二级水平。

(2)、掌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口腔治疗技术或工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3)、能进行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实施初级口腔卫生保健。

(4)、具有一定的美学基础知识和审美能力。

(5)、具有一定自学能力、初步的技术室管理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并能有效地开展各项工作。、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和军事常识,养成良好的体育煅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四、主要课程及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主干课程简介

必修课:、专业核心课程: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材料学、口腔技工工艺学、口腔医学美学。、主要实践环节:口腔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实训、毕业实习,时间不少于 48 周。

(1)、政治理论与思想教育: 128 学时。本课程包括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国情、职业道德、哲学。要求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

(2)、体育健康教育: 116 学时。包括田径、球类、体操等各项体育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造就健美的体魄。

(3)、英语: 144 学时。本课程包括公共英语和医学英语,通过听、说、读、写、译等学习和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法和一定的词汇量,达到非英语专业国家三级水平。

(4)、医用化学: 36 学时。本课程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要求掌握一定的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并对常用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有一定的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5)、解剖生理学基础: 108 学时。本课程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形态结构及其基本功能和人体胚胎发育概要。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取口腔工艺技术专业所必需的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知识理论;认识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联系、机体的整体统一及其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从而遵循人体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从事义齿修复、错 矫治的初级口腔保健工作。

(6)、计算机基础: 72 学时。本课程包括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知识,要求熟悉常用的 DOS 操作系统命令,掌握一个汉字输入方法和一种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具有使用 C 语言编制程序,上机调试程序能力,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国家非计算机专业二级水平。

(7)、免疫学基础及病原生物学: 64 学时。包括免疫学概论、抗原、机体天然防御机能、过敏反应、免疫学应用、微生物学概论、细菌、病毒、其它微生物、医学蠕虫、医学原虫、医学昆虫等,使学生掌握免疫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为临床学习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病理学: 36 学时。学习疾病的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知识、基本病理变化与临床的联系及病理学实验方法。

(9)、口腔药物学: 36 学时。学习口腔科药物的适应症、给药途径、使用方法以及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使学生能运用药理学知识与技能,在口腔临床工作中能正确选择药物。观察药物疗效,监控药物的不良反应。

(10)、医学心理学: 36 学时。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掌握心理学知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11)、口腔医学美学: 36 学时。主要包括人体美学,口腔头面部美学及口腔牙体美学知识。通过理论讲授及实验学习,使学生能熟悉人体美学知识,熟悉并掌握头面部美学及口腔美学知识。

(12)、口腔解剖生理学: 72 学时。包括牙体解剖、牙列与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及口腔生理。能初步运用上述有关知识和技能,对各类牙及口腔颌面颈部解剖结构进行辨认、识别,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基础。

(13)、临床医学概要: 108 学时。本课程包括临床医学基本知识、诊断学基础和各系统的常见病。要求掌握常见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14)、眼耳鼻咽喉学: 72 学时。主要介绍眼及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介绍常见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治疗知识及专科治疗操作,使学生具有对眼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处理能力。对常见急症病人能独立采取紧急治疗措施,能掌握眼耳鼻咽喉疾病的常规检查和专科治疗操作。

(15)、口腔内科学: 108 学时。主要学习口腔检查、龋病、口腔生物学基础、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牙周组织病、口腔粘膜病等。使学生具有独立从事口腔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防治的工作能力。

(16)、口腔外科学: 108 学时。主要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口腔颌面外科局部麻醉,牙及牙槽外科,口腔颌面感染、损伤、肿瘤、涎腺

疾病,颞颌关节疾病,口腔颌面部神经性疾病,唇裂与腭裂等。使学生能对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

(17)、口腔修复学: 144 学时。主要学习牙体缺损修复、牙列缺损修复、牙列缺失修复等。使学生能独立诊治口腔修复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能正确进行口腔修复科的临床和技术室操作。

(18)、口腔修复材料学: 108 学时。主要介绍口腔内科常用材料,口腔颌面外科常用材料,口腔修复科常用材料。使学生在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修复科和口腔预防保健工作中能正确地使用口腔材料。

(19)、口腔组织病理学: 36 学时。包括牙体、牙周、口腔粘膜和唾液腺的组织结构;口腔颌面部及牙体-牙周组织的发育过程;龋病及主要由其引起的一些疾病、牙周组织病。常见口腔粘膜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病理变化;口腔颌面部囊肿,常见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病理变化等,为学习口腔各专业课作好必要的准备。

(20)、口腔技工工艺学: 216 学时。本课程包括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和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其中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体、牙列缺损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固定修复体制作技术的科学。本课程以医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材料学、口腔医学美学与雕塑等知识为基础,采用制作固定义齿的方法,恢复和重建牙体及牙列缺损部位的形态和功能,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内容包括嵌体、全冠、桩冠和固定义齿修复等。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固定义齿修复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作各种固定修复体。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是研究牙列各种缺损、缺失和颌面畸形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及可摘修复体制作技术的科学。本课程以医学、口腔解剖生理这以及口腔材料学和工艺学等知识为基础,采用可摘修复的方法,恢复和重建牙列缺损、缺失部位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口腔工艺和制作技术,以及即刻义齿、覆盖义齿、颌面赝复体的制作工艺和制作技术等。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运用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制作各种常见牙列缺损、缺失的可摘修复体。

(21)、口腔正畸工艺技术: 108 学时。本课程是研究各种错 牙 合 的 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矫治器的制作技术。其内容包括口

腔颌面部的生长发育、错 牙 合 的分类、病因、检查、诊断、治疗(包括错 牙 合 的预防性矫治、可摘性矫治、固定性矫治和功能性矫治等)和矫治器矫治技术。

(22)、口腔预防保健学: 72 学时。主要介绍口腔初级卫生保健目标、口腔流行病学、口腔卫生与健康、龋病的预防和牙周组织病的预防、儿童牙病等。使学生能在城乡社区开展口腔预防保健工作。

选修课、社会医学: 18 学时。主要学习社会医学概述、社会医学基本理论和观点、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社会防治方法及社会防治组织等。使学生了解社会医学的一般理论常识,用社会医学的基本知识对有关疾病进行防治。、医学文献检索: 36 学时。

(二)实践性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1)、基本技能训练安排在课堂实验,实习(780)于学校相关实验室进行。

(2)、教学实习2 周 56 学时。安排在教学医院或社区进行。

(3)、毕业实习46 周。安排在县或县以上设有口腔科的综合医院和口腔医院进行。其中 内科 4 周、外科 4 周、口腔内科学 6 周、口腔外科学 6 周、眼耳鼻咽喉科 4 周、口腔修复学 12 周、口腔正畸学 8 周、口腔预防保健社区实习2 周、口腔工艺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 2 周。、考核和毕业

⑴考核应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三方面,分考试和考查两种。考试应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查可在平时教学中安排,每学期考试课程 2 — 3 门。⑵选修课可进行考查,成绩合格应记入学生的学籍档案。

⑶毕业考试课程:口腔修复材料基础、口腔正畸学、口腔治疗技术、口腔工艺技术技能综合考核。

学生各种成绩及格、毕业论文、毕业技能考核及德育考评合格,体育训练达标,英语、计算机考级获合格证者,准予毕业。

2.口腔教学 篇二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主要针对解决临床牙体缺损、牙体缺失、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等疾患的学科。各种类型的缺损或缺失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美观、发音和咀嚼等生理功能。尤其是前牙的缺损和缺失, 如果长期得不到修复, 常常会引起患者心理改变, 对生活、工作、社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对容貌美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口腔美学知识与修复体的完美结合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突显出重要的作用。

1 口腔美学知识与口腔修复学的关系

在口腔修复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腔美学知识的传递包括2个层面的知识。

第一是口腔基础知识, 其中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知识。例如牙体牙根的形态特点, 横合曲线、纵合曲线的特点, 颌骨的特点, 面部三等分, “三庭五眼”, 面部黄金比例等。学生重点掌握牙齿美学和颌面部美学的特点基本知识, 了解人体的面部美。

第二是口腔美学知识, 口腔修复学这门学科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临床知识, 还要教会他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在口腔美学知识和口腔解剖生理学和口腔修复学知识的基础上, 具备创造美的能力。美容牙科学的基础理论、科学实验、临床实践中都蕴涵着美学思想和美学原理[1]。

2 美学知识在前牙修复中的应用

前牙美容修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甚至很多患者就诊的主诉就是为了改善前牙的美观。前牙美学缺陷多种多样, 主要有四环素牙、氟斑牙等牙齿颜色不良, 龋病、外伤、磨耗等牙体硬组织缺损, 过小牙、畸形牙等牙齿形态发育不良, 倾斜牙、扭转牙、错位牙等牙齿排列不良, 露龈笑、牙龈退缩、牙龈曲线不良等牙龈美学不良。

在进行前牙的修复前要参照患者的具体情况, 患者的面型、面色, 下颌骨的形态, 唇系带的位置等, 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和尖牙等前牙的大小、形态、颜色与患者面部特征相协调。固定义齿的修复过程中, 基牙的设计与后牙不同, 例如颈部肩台的位置和形态。针对于畸形牙、扭转牙等的挤压设计要充考虑美学效果, 达到浑然一体的美感。

3 美学知识在义齿比色中的应用

学生在实验课上可模拟操作, 同学之间相互间观察不同牙位、不同性别的牙齿色彩的差异、长期居住地不同的同学牙色的差异等。熟悉天然牙颜色的变化规律, 同一牙位上的彩度、明度、色相都有所不同。学生还要求掌握基本的视觉原理和色彩学原理, 其中包括色彩学的基本理论、色彩三要素、色彩的心理特点、天然牙的色彩、视觉的基本原理、视错觉在美容牙科中的作用、前牙审美的视觉规律和义齿形式美的视觉特征等[2]。

学生掌握天然牙色彩的基本特点后, 可利用比色板练习义齿的比色。比色前的注意事项, 包括在晴朗的天气, 明亮的窗前, 要使用自然光, 不能使用日光灯及头灯;患者最好面部无化妆;患者口腔清洁;同一牙位牙色不同, 色彩梯度不同。对于某些特殊色彩的牙齿可以个性比色。

4 美学知识在全口义齿修复中的应用

在口腔修复学中的应用。例如全口义齿的修复, 要遵循生物力学原则, 使牙齿及牙列能够很好地恢复原有位置关系和形态特点, 行使很好的咀嚼功能;我们追求的还有以假乱真的美学效果, 成为具有美感的人工修复体, 整齐的牙列, 丰满的面型, 对称和均衡的容貌, 从美学角度改善人的容貌, 将人们追求美好容貌的愿望变为现实。

全口义齿的人工牙选择也应参照人的面型、牙弓的形体, 体现出患者的个性, 达到功能和美观兼顾的要求。学生选择人工牙时应注重区分, 避免千篇一律, 应符合形态美。例如患者的面型是长形, 选择人工牙也应选择长圆形人工牙, 如果患者的面型是圆形, 可选择短圆形人工牙。排列前牙时, 还要注意中切牙与唇舌系带的位置关系, 尖牙对唇面部丰满度的恢复;后牙的排列要遵循牙列的对称性、横牙合曲线及补偿曲线的重建, 第一磨牙的位置关系。传统的排牙法是千篇一律地将左右同名牙按照严格的标难对称排列, 没有遵从口腔美学的特性, 比较死板, 不自然。美学义齿排牙能体现患者的个性、年龄、性别的差异。一些患者天然牙弓时存在部分规则状态或微小缺陷, 例如个别的扭转或者上颌两中切牙有缝隙, 在进行全口无牙合的义齿排列时也可以模拟患者原先的天然牙列, 使人工牙列形似真牙的自然、个性、平衡。在全口义齿的排列人工牙的过程中, 教授口腔美学知识, 可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知识, 个性化排牙, 建立良好的咀嚼功能和达到良好的美观效果。

5 结语

口腔美学知识对于口腔修复学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一种高素质的形态体现。现代口腔修复学的要求不仅仅是要求有牙体组织的恢复, 更多地会强调对患者整体的影响, 包括面容的恢复, 心理的安慰和恢复, 加强口腔美学知识的教育, 增强学生的艺术细胞, 使他们不单纯的只是医生、技师, 更多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 具有美感的艺术家型的医生和技师。当口腔学生缺乏艺术修养, 审美意识和能力低, 口腔修复学这门课是掌握不到精髓之处的。因此, 在口腔修复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全面应用口腔美学知识是相当有必要的,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心理和专业的审美能力, 能够为患者提供美的咨询和服务, 成为现代化的复合型口腔医生。

参考文献

[1]刘斌钰.口腔医学本科生在修复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8 (1) :88-89.

3.浅议高专口腔教学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口腔专业教学改革

人们现在有一种说法是医生的职业最有钱,而口腔科医生更是收到人们的追捧,纵观现今各医学专业的高职院校中,口腔专业的学生面对的从业要求是实用,有技能,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能在就业时能更好的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这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正在逐步从生物模式到心理,再到社会医学模式方向转变,而这种转变从根本上来自于教学模式的轉变,这点需要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等教学活动相结合。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现今的口腔专业所使用的教材都是依据社会大众化的需求而来的,对一些细致的问题或者不常见的症状方面还有所欠缺,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遇到教材内容没有涉及到或者教师没有教授过的情况时,往往显得很茫然,不知所措,这样会造成耽误患者治疗或者其他的医疗纠纷,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拦,所以在高职院校中,应该结合实际临床需求开设相关的课程。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

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觉得自己没有考取一个好的院校,对自己有种自暴自弃的感觉,对待什么都是抱着的是玩玩看的态度,加上高专院校学生年龄段都是已成年相对成熟的阶段,有些学生是压根就不想学,有部分是想学但是没信心,剩下一部分就是自己会主动学习的学生,但是这部分学生少之又少,这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了更大的难题。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心态并且加以开导,用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学生对社会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带着学生到口腔专科医院进行实地观摩或者其他的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口腔专科医生的工作流程,了解实际工作中需要哪些知识和具体的操作,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积攒和操作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危机意识,让他们了解当前就业环境是多么的恶劣,但是教师要注意把握一个度,不要让学生对未来的就业产生恐惧感。教师应该站在长远的角度上,对高专院校的学生的学习体系做整体的教学规划,这样通过循序渐进、在临床观察的实践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能让他们加深对专业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口腔工艺技术的培养

很多口腔科的学生毕业后,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医院,口腔科并没有分得那么细致,很多时候,一个口腔医生就做了所有的事,包括牙齿的诊断,修复,安假牙,做牙齿模型等,这需要对我们的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大量的进行牙体解剖形态雕塑技能的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牙齿的基本特征,练就学生对牙体修复的基本功,让学生每天固定完成一定的作业量,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中找寻规律和积攒经验。

四、对学生实训的创新

因为口腔科医生,主要练的就是动手嫩里和观察能力,学生只有在学校是不断的练习,在以后的工作中才能更顺利。在高职高专中,理论课时和实际操作训练的课时比例应该在1:1或者1:3,这样才能最大化的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条件,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的实践课程开展得不尽人意,让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学纯粹的理论,没有实践的机会,造成学生就业后面对患者不敢动手,产生畏惧的心理;再不就是开展的实训和学生学习的知识对不上号,而造成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在定位实训目的时的错误观念,对于学生实训时间方面的创新,一定要突破学生会用的限制,要让学生在平时训练中不断摸索,不仅要会用这些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引进一些先进的模拟实践操作系统,从中感受治疗患者时究竟是怎么样的感受,解决学生只能看不能动的问题,同时让学生在平时课程训练中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操作过程中逐渐掌握操作技巧,从而减少就业后因手法技术问题产生的医疗纠纷。

五、师生间关系的改善

传统教学中我们遵循“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箴言,不可否认,学生必须要尊重教师,但教师是不是就必须要摆出严厉长者的姿态呢。在社会进步发展的今天,师生关系有着很大的变化,相互之间在尊重的基础上保持平等的关系,教师既是师,亦是友,学生也可以为师,在信息时代的模式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专长,教师应该要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心里所想,多关心学生,教师要主动的融入学生的生活中,这样才能具体知道学生的学习水平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才能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要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这样让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还让学生主动学习成为可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学习,才能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

参考文献:

[1]王嘉德.《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口腔医学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J].医学教育,2000,(1).

4.口腔正畸学教学大纲 篇四

前言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牙颌面发育畸形的病因、病理、检查、诊断、预防和治疗的独立学科。它与口腔颌面外科、牙周、预防颞颌关节功能障碍以及颜面形态学、生物力学、生物学和美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牙颌面畸形的防治目的是改善儿 童、青少年以及成人的口腔功能,提高口腔健康和身心健康。

根据本教学计划,口腔正畸学教学学时,专升本、五年制共54学时,其中讲课18学时、教学实习36学时。要求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讲课、实习、病例讨论、自学辅导等)使学生了解口腔正畸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初步掌握牙颌畸形的预防与早期矫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本大纲规定的内容都是学生必须了解、熟悉和掌握的。要求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师指导下达到大纲提出的要求,能对常见牙颌畸形进行初步诊断及早期防治。

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概述(参看教科书)P1-11,P33-48)

要求:了解口腔正畸学研究的内容及发展概况,了解错合畸形的病因、发生率及危害性。2.颅颌面生长发育与牙颌面畸形的防治(参看教科书P13-32)

要求:了解颅颌面生长发育与牙颌面防治的关系。重点掌握判断青春期的方法,青春期 对牙颌畸形矫治意义。区别诊断暂时性畸形、牙源性畸形与骨性畸形。

3.牙颌畸形的分类(参看教科书P49-55)

要求:掌握正常合和错合的概念以及牙齿错位的类型和Angle分类。自学了解Simon分 类、毛氏分类及临床分类法。

4.牙颌畸形的检查、诊断(参看教科书P56-96)

要求:掌握牙颌畸形的一般检查方法及诊断方法。了解特殊检查方法。重点熟悉颜面检 查、模型测量及X线头影测量检查法。

5.矫治的生物力学及生物学基础(参看教科书P97-112)

要求:了解矫治时牙移动的类型及生物力学原理。重点掌握牙齿受力移动中有关的组织 改建过程及牙移动的施力设计原则。

6.矫治器(参看教科书P113-181)

要求:掌握活动矫治器的构成与各部的作用。了解固定矫治器及功能矫治器的组成、适 应症和矫治原理。

7.常见牙颌畸形的矫治(参看教科书P182-254)

要求:①掌握常见牙颌畸形的诊断、预防性矫治原则、早期阻断性矫治原则和方法(参 看教课书P182-207自学)

②了解常见牙颌畸形的诊断、矫治设计原则和方法(参看教科书P208-254)8.矫治后的保持(参看教科书P254-260)

要求:熟悉矫治后复发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以及常用保持器的设计。

二、基本技能

1.掌握正畸纪录模型的制作与修整方法。

2.初步掌握牙颌畸形的常规检查步骤、病例记录和方法。

3.初步掌握常用活动矫治器的制作技术。

4.熟悉固定矫治器的操作技术。

5.熟悉常见牙颌畸形的早期阻断性矫治原则和设计。

5.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篇五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

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

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为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兼顾就业的多样化,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现实岗位设置为基本,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及任职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压缩课程学时总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制定或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通过课程的分化,注重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将教学内容更新作为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要及时将来自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成果引入教学,剔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等内容,及时补充讲义,开设新技术讲座,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步,提高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在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培训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沟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六)增设新课程,整合改造旧课程,充实加强主干课程(1)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强化通识及基础教育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增加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用课程的学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艺术欣赏、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合并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时。(3)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居高不下,增加口腔正畸学的学时。

(4)针对口腔疾病多发的特点,将《口腔预防医学》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5)强调以实用和必需为度,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四门课程整合为《口腔内科学》一门课程。

(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将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课程平台组成,即必修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选修课程平台和隐性课程平台。必修课程平台保证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网络课程平台涵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主要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改革建设方向。选修课程平台包括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隐性课程平台包含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与其他三个课程平台互相配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三个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

(八)构建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审核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制定训练考核标准。

1.基本技能训练环节。进一步增大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加大基本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2.临床模拟实训环节。由教师提出模拟标准临床病例,并指导学生分组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训设计,提出实训方案。实训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和指导教师审定后由实训小组付诸实施,撰写实训报告,组织报告会,交流经验与体会。

3.口腔综合门诊环节。在学生进行临床课教学和专业实习期间,尝试开始口腔综合门诊训练,使学生综合接触口腔各专科疾病,锻炼学生口腔疾病和患者的整体治疗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九)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改革传统的经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指导性自学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口腔专业操作、实践多的特点,开发制作和引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推广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程等教学手段,加速建立比较系统的口腔医学网络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性,以提高教学效率。使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为教学服务,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力量。

(十)改革考试模式

探索考试模式改革,抓考风,带学风,变单一的知识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重视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考试内容不只局限于讲授的内容,还包括规定的自学内容,命题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降低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在完善题库建设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十一)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标准,形成校内为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1.依托学校有关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校内口腔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及实验质量,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面积足,设施全,档次高,管理好,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3.本着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原则,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合作领域。4.对实践教学带教人员进行资格认定。5.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十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根据行业的新发展和专业特点尽量选用新版规划教材,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2.鼓励、支持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主编或参编与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口腔医学专业实训指导书1套,组织编写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习题集。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重要的教材研究课题可推荐列为学校教改项目,明确任务和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4.建立教材档案,全面记录反映教材建设的状况和成果。

深入开展与医药卫生单位在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实践与研究相辅相成,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均应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竞争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得,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激励制度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改革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改革规定向教学一线、向教师有较大倾斜。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并完善教学督导机构和教学信息员制度,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建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质量管理。

2.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严格挂钩,作为评选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外,在工资晋级、职称晋升方面要予以倾斜。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任,教学效果差,造成教学事故或使学校教学工作严重受损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1.加强实验室建设。结合教学需要及医疗卫生领域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添置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创造仿真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

2.加强图书馆及校园网建设。增加图书藏量,重点建设专业图书,新旧图书的比例适当,分布合理,建立图书电子检索系统和电子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校园网的建设不仅要设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而且必须信息畅通,确保发挥科学、规范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在获准实施后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2.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

3.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4.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方法,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5.推行专任教师临床和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密切教学与工作实践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6.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6.口腔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篇六

1 多读书,更新教育理念

好的反思往往是对教学事件的深入分析,其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期引起自己或他人的思考,其背后都有教育理念的支撑。写不好教学反思,关键是缺少教育理念。从理论上讲,教师进行大量阅读后能够快速更新教育理念,但教师读书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如围绕个人承担的课题、在口腔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如果能形成阅读习惯,思想会更深刻,语言表达也会更顺畅。

2 多观察,发现需要反思的教育事件

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大量的教育事件,口腔教师需要用敏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进行反思,发现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和学生创新之处,注意教学机智等。通过写反思,不仅能够分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而且能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个人的理论和认识水平。

3 多思考,养成批判性思维习惯

很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想,领导怎么安排自己就怎么做,这样做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所写的反思也容易被人接受。但笔者认为,如果只是习惯于这种思考方式,缺少批判性的思考,不利于写出比较深刻的反思。任何教育方式、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中的不足,从而加以完善和改进;对有异议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写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建立起批判性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以往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写出能引起人们心灵触动、改变教育行为的反思。

4 多琢磨,找准切入点

要想写出高质量的反思,应选择好切入点,以此来引出我们要表达的观点。笔者的体会是,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所写的反思就成功了一半。找到好的切入点说起来容易,要想真正做到,还需要教师坚持读书,经常琢磨,从而不断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7.口腔实训教学模式创新探讨 篇七

关键词 实训教学模式 创新 改革

一、实训教学教材的改革

目前国内大多医学院校还没有相应的口腔实训教材或虽有实训教材,但教材指导性不强,学生难于按照教材进行实训,不能很好起到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编制一本实训教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份好的实训教材在实训内容的选择、编排上要体现出内容的系统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编排实训教材时应根据口腔专业的特点,还要参考其他学院的一些优秀实训教材,实训内容应包括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等几个方面;除了验证性实训外,还应增加设计性实训。每个实训项目都应有明确的实训目的、具体的实训要求、实训内容,详细的实训方法、步骤、实训的注意事项及实训需要准备的用品。

二、实训教学内容和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训教学内容的改革:口腔实训授课教师应积极创新思路,提高学生对专业兴趣,优化安排实训内容。实训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先易后难,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安排验证性实训的训练,再开设设计性实训。如先安排口内、口外实训,再安排口腔修复学和正畸学实训。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要及时更新和补充实训项目。

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课前督促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中围绕“问题”讨论,做实训以论证“问题”,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全方位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极大地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对于学生“初生牛犊不畏虎”的精神,教师给予鼓励,让学生大胆各抒己见。实训前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提前预习,使学生明白与实训有关的理论知识点有那些。课前实训授课老师和实训技术人员一起准备实训所需的实训仪器、设备及耗材,一起讨论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训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示教的方式,便于每位同学都能清楚看到教师示教。在使用牙科治疗椅和仿真头模时,应注意提高学生规范化意识,体验临床操作,真正体现临床模拟设备的价值。课后带教老师和实训技术人员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单纯的使用硅胶模具复制的标准模型做范本,容易使学生的实训学习模式化,无法让学生根据患者个例设计和制作义齿,因此,在实训过程中,任课教师和实训教师会从临床医院获得不同患者的口腔模型,以便学生真正学会义齿操作的方法和要点,脱离书本化教学。还可适当开放实训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实训室管理体制的改革

口腔器材的管理:由于口腔实训器械种类多、物件小、精密且昂贵,稍有不慎就容易损坏或丢失,会不同程度影响实训教学的质量。因此,应对口腔器械耗材实行科学管理。笔者根据课程安排将口腔器材分为口内、口外、口修、正畸和其他五大类,每类都设专柜放置。在柜子外面贴上仪器名称、数量等标签。另外,我们还在实训室里设有每人一个储物柜,每个储物柜在柜子外面贴上号码。同学们按照学号的顺序领取储物柜钥匙。每人还配给一个保鲜盒,保鲜盒里装放一些比较常用的小物件,如口镜、镊子、探针、调刀、车针,小瓷杯、玻璃板等。在保鲜盒的盖子上贴上仪器名称及数量。然后在每一学期开学初和学生核对签名后吧保鲜盒发放给学生,学生可放在储物柜里自行保管,学期结束时再次和学生核对签名后回收。如有损坏或丢失,学生则要照价赔偿。采取以上措施后,有效地防止了器械的丢失,减少了实训经费的支出,保障了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实训安全管理

在口腔实训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规范操作,注意防范。使用高速手机时车针飞出可伤到人,弯制卡环时操作不当容易伤到手,酒精灯使用不规范会引起着火,使用蜡时,蜡滴到身上会烫伤。针对以上安全隐患,每个实训室都张贴有实训安全守则,反复叮嘱学生安全注意事项。实训室备有干粉灭火器、消毒液、碘酒及止血贴应急。每次实训课下课后必须关掉电源总开关,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应用灯帽盖上。应确保车针已经装稳后才使用手机等等。采取以上措施,杜绝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了实训教学质量。

五、实训教学体制改革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实训室一般采用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笔者学院口腔实训室实行由医学院领导,实训技能中心管理、口腔教研室负责的管理体制。自从医学院成立口腔教研室以来,实训室和教研室、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联系更加密切。任课教师课前和实训技术人员一起备课,准备实训所需用物,讨论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实训技術人员也在加强学习口腔专科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协助带教老师一起解答学生的提问。学期末,实训教师列出下一学期所需实训的申购用品清单给实训技术人员。实训技术人员根据教学需要打报告申购实训教学耗材。这样可避免了由于实训技术人员不专业,不能有计划地申购耗材,导致学期中途耗材已用完,需要反复多次申请购买耗材的情况出现。

总之,先进的实训教学理念、科学的实训教学教材、系统的实训教学内容、先进的实训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实训室管理体制及完善的实训教学体制,是口腔实训教学迅速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促进口腔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才能充分提高口腔实训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临床需要的口腔学科人才。

8.食物在口腔内的变化教学实录 篇八

通过演讲:谈谈节食。教师进行点评:什么样的人需要节食?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时期不需要节食,但要注意科学的饮食习惯和合理膳食。但是青少年中一些肥胖的学生却十分有必要进行节食,必须坚持科学的饮食和坚持锻炼才能达到节食的目的。那么营养物质是主要通过哪个消化器官进行吸收的呢?导入 课题——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2.关于小肠内容的教学

①首先是小肠的位置和长度,教师可以出示消化系统的挂图(大屏幕)或人体解剖模型,让学生形象地看到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

②小肠的结构特点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小肠壁的结构与胃壁相似,小肠黏膜的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洗干净的一段动物小肠,纵向剪开,露出小肠的内表面,注意小肠内外表面的对比,使学生更清楚地看到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壁,同时注意把小肠放在盛水的培养皿或试管中,使小肠绒毛漂浮在水中,再用放大镜观察小肠绒毛,用手指在轴膜表面左右抚摸,会有什么感觉?使学生看到、摸到小肠绒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提出问题: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结构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什么意义呢?由学生试着分析:在教师的启发和点拨下,学生分析出小肠内表面具有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大大地增加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观察小肠绒毛实验成败的关键有4条:①小肠必须新鲜。②小肠内壁必须洗干净。③放大镜的倍数要大一些。④把小肠内外表面都放在清水中。

最后通过大屏幕(挂图)展示出一段小肠,先展现小肠内表面皱襞,然后展现皱襞上一个小肠绒毛,讲清楚小肠绒毛的结构,那么小肠绒毛是怎样吸收营养物质的呢?吸收途径用课件展示其动态过程:营养物质→绒毛壁→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静脉→血液。甘油、脂肪酸→绒毛壁→毛细淋巴管→淋巴管→静脉→血液。

要注意肠腺的位置,学生往往容易忽视,通过挂图(大屏幕)展示肠腺开口于相邻的两个小肠绒毛之间。

师生共同总结小肠的结构特点;总面积大(长度、有皱襞、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薄)。说明小肠的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进而指出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3.关于大肠部分的教学

9.口腔工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篇九

口腔工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思考

近年来,我国医学教育有了突破性进展,教学质量普遍提高,但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等问题仍然存在[1].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口腔工艺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

作 者:刘忠民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0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年,卷(期):200927(12)分类号:G420关键词:口腔工艺专业 实践教学 动手能力

10.口腔教学 篇十

关键词:口腔内科  病例教学法  思维能力  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125-01

口腔内科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口腔医学临床课程,其重在研究人类口腔高发、常见疾病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健康维护等内容。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因此需要采取更为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结合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1 病例教学法的相关介绍

1.1 病例教学法的含义

病例教学法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依据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内容需求等,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病例作为基本素材进行相关教学,并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况,使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的时候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与讨论等,并由此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活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2 病例教学法的作用

病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商业、医学、法学等学科的教育,为我国教学改革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就医学领域而言,部分医学教育重在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而应用病例教学法则可以使医学生的知识理论理解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 病例教学法在口腔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口腔内科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激发。这主要是因为病例教学法可以一改传统教学课堂的沉闷气氛,通过增加学科实践的形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一定的提高,并由此使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根据相关实践调查结果显示,该种教学方法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可运作性与可行性,特别是一些典型病例,可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学习的目的性与临床实践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与知识点,准备好相关病例资料,向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递交答案。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的指导与讲解。

举例来说,病例资料为患者,女,32岁,就诊原因为右侧后牙在进食时常有嵌塞,且伴有疼痛不适感;检查结果为右下6近中邻面有深龋洞,且洞内有大量的腐质存在,在探诊洞底的时候,患者有明显的酸痛感。用机械去腐敏感,但腐质无法全部去除。在冷刺激进入龋洞的时候,患者有明显的激发痛;待刺激去除后,患者的激发痛消失。

教师可以提出几点问题,例如:(1)该牙的诊断是什么?(2)需与哪几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3)找出该牙的治疗方法。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相关讨论。学生为了寻求出答案,需要积极思考和开动脑筋,实现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而使其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提高。

2.2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口腔内科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使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得到有效的改变,即采取一种病例为先导、教师为主导、问题为基础以及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临床处理疾病等自学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具体来说,在病例教学的过程中,讨论病例的目的主要是协助学生对已学理论知识进行复习,除了需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串联,还需确保学生构建出相关的知识网络,以解决学生理论与临床出现脱节的问题,并使其对疾病的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等认识得到进一步的促进。学生的诊疗思维只要得到初步的建立,其临床思维能力就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高。

2.3 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在口腔内科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这主要是因为在病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由传统单向输出转变成多向互动的模式,即教师不再孤立于讲台授课,而是可以充分融入到学生中间去,并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通过病例,对学生作一定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对问题作充分的思考。无论学生的认识是否全面或者正确,都可以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做到共同探讨问题与解决问题。学生在这种教学方法中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想法,而教师也可以获得更多与学生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增进师生感情,并由此实现双赢的局面。

2.4 促进学生团队协作

在口腔內科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可促进学生间的团队协作。就目前来说,中职卫校学生多半是独生子女,缺乏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病例教学法则可以充分调动同学与同学间的合作,通过共同讨论病例进行充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领悟到个人能力的有限。学生只有善于合作,多与身边的同学进行团队协作,才能获得更多知识与经验,并由此对自身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3 结语

口腔内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即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其教学目标是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与较强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传统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体,偏重于加强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对临床实践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忽视,使得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其思维与学习也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无法充分运用学习的理论知识对临床现象进行分析,从而产生了临床与理论脱节、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病例教学法则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充分的激发,并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作充足的互动与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与教学氛围,突破“课堂学理论,临床再实践”的培养模式。总的来说,病例教学法在口腔内科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是,病例在教材讲授中只起到辅助作用,是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方法,要想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应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病例教学法作有机的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曹雪梅,张琳琳,孙婧婧,等.探讨病例讨论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12(25):123.

[2] 彭玉英,周淑丽.临床病例在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66-68.

上一篇:中国好声音方案策划下一篇:《清明上河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