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友善之灯

2024-09-23

点亮友善之灯(精选11篇)

1.点亮友善之灯 篇一

点亮感恩之灯

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将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化、有意识化并加以提升。为此,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学到知识,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感谢祖国;朋友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点拨、引导。

一、识感恩教材 释感恩内涵

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有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有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还有大自然对我们的滋养之恩„„ 因此,我们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其感恩内涵。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收获》一课时,由于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我让他们从家里带点秋天的果实来,然后用卡片标出“水果类”“粮食类”“蔬菜类”“干果类”等各种类农作物,先让学生先想想自己带的东西属于哪类,再放在相应的位置上,接着让同学们看看、摸摸、闻闻,感知各种果实的形状、颜色、气味等,最后让学生说说这些丰富的果实是怎样来的,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让学生感谢劳动者,感谢大自然赋予我们的魅力。

二、用感恩教材 导感恩意识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它并非与生俱来、非生而知之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各个角度、多层面地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学《我是家里的小主人》一课,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如收拾餐桌、洗碗筷、喂小动物等。还有意识的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与父母早晚问好、打招呼;扶爷爷、奶奶散步、为其他长辈捶背、端茶;听老人讲讲昨天的故事等,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了感恩意识。

三、化感恩教材 引感恩行为

王阳明曾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进而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一)时时带领学生参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我经常结合教材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如下做法:

1、讲述“感恩”的故事。通过对自已身边“感恩”故事的收集、整理和提炼,并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表演“感恩”的小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从中得到熏陶。如在教学《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时,我就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中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找同伴合作表演。唱响《祖国你好》、《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把自己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化为一种感恩行为,同时感念自然之恩的种子也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埋下了。

(二)适时带领学生“体验”感恩的真情实感

结合节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家中,在社会的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如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的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时,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如:给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祖国的生日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看图书、看画册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英雄的事迹,崇敬人民英雄。

(三)及时引导学生“升华”感恩情怀

1、定期召开以《我会说谢谢》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平时感恩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给过自己关爱。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

2、把感恩教育作为日常行为规范来加以实施,给每个学生建立感恩档案,把自己感恩行为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每月一评,评出班里的“感恩之星”,让学生每天都提醒自己做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3、写感恩日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资源,看看厨房里的炊事阿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家乡的巨大成就„„并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下来。

4、生日祝福:建立学生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

总之,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记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几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那么,因爱而生的感恩之心则是爱的升华:当爱成为一种鞭策,当感恩成为一种自觉,当我们真诚的鸣谢他人,我们的生活将亮起一盏永恒的感恩之灯

2.点亮友善之灯 篇二

一、创设条件, 促进阅读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 利用各种机会, 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 组织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一些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 课间课余随时借还, 十分方便.为了介绍图书, 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 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 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 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2. 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 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 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 增加阅读作业, 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 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 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 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 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

3. 开展活动进行阅读.

学校、班级经常开展有关活动, 比如组织朗诵会、图书节、故事会等, 创造条件让学生广泛“读”, 大量地“读”.平时, 我每周会安排十分钟时间, 让学生介绍自己最近看的书或故事, 让学生带上书, 向同学们展示, 告诉大家书名, 简要说说书中的主要内容或主要故事.有了这样的展示, 激发了介绍者的阅读兴趣, 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还对其他学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结合课堂, 开展指导

1. 补充材料课堂学, 激发阅读兴趣.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 都比较贴近儿童生活, 适合小学生阅读.当学生在语文课上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时, 便可推荐书目, 引导他们进行课外阅读.例如:当学到古诗《山行》时, 可以推荐《唐诗三百首》, 引导学生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 寻找描写田园风光的课外读物, 一起感受美丽旖旎的田园风光.针对知识性较强的作品, 可以在阅读前,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点中提炼出一个话题, 引导学生到课外书中去搜集相关的知识, 形成一个知识链, 而后向全班同学汇报, 达到互相交流、提高兴趣的目的.

2. 阅读课辅导学, 学习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辅导课的开设, 教师能将课内与课外更好地结合.课外阅读辅导课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在和学生一起阅读中, 可指导学生阅读一本书或一个故事, 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 比如浏览法、精读法、摘注法等, 让学生在正确阅读方法的指导下, 大量阅读报刊、书籍, 开拓视野, 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 读物介绍常常有推荐书目.

我曾在班级中作过调查, 了解到孩子最爱读的课外读物依次是幽默故事、童话、侦探故事、科幻故事和儿童小说.因为孩子爱模仿, 当他看见或听到班里同学的一本好书、一个好故事时, 往往也会想亲自看一看、读一读, 这也为孩子今后的课外阅读激起了更高的兴趣.例如, 当孩子介绍了作家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 班里掀起了看杨红樱小说的高潮, 甚至还有个别爱好写作的学生在日记本中模仿小说的写法, 以班级同学为原型, 写起了校园小说, 不要说, 还写得头头是道呢!

三、组织活动, 感受乐趣

因为喜欢阅读, 学生才会去阅读;因为喜欢阅读, 学生才会觉得阅读是件快乐的事.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呢?除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 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1. 结合听说, 读读写写.

把自己阅读过的、喜欢的文章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是很多学生非常乐意的, 特别是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如果让学生能较完整地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 使展示取得更好的效果, 办个读书沙龙是个好办法.在阅读课时间, 让学生上台读故事、读诗歌、读科普小文章等, 要求上台的小读者能把材料读顺, 读时声音响亮, 如果有感情那就更好了.读完后, 台下同学分三星级评价, 一星表示听懂了, 二星表示读得好, 三星表示读得非常好.也可以现场评论, 或者对刚才阅读的文章提出疑问, 让学生在读读听听、问问说说的互动过程中锻炼胆量、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共同感受阅读的快乐, 分享阅读的乐趣, 分享阅读的成果.

2. 表演再现, 读读演演.

在中段的语文课堂中, 表演仍是受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学习了课文, 孩子两个一伙、三个一群地表演课文中的故事, 乐此不疲.如学习了《寓言二则》———“揠苗助长”、“鹬蚌相争”后, 让学生表演, 学生认真地再读课文, 编排台词, 也为了让看的同学能更好地参与, 还安排有旁白, 演出后还要评选优秀表演奖.借这个高潮, 老师还提议可以把课外阅读的寓言、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编排成节目进行表演.表演时, 有的组还安排了有奖竞答——猜猜是什么故事.孩子们在演戏、看戏、评戏中, 充分展示了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也使阅读享受得到了延伸.

3. 游戏引路, 读读玩玩.

(1) 对诗比赛:如何促使学生多读多记多背?对诗是既有竞争性又不乏乐趣的一项活动.对诗可以是师生互对、生生互对 (一生对全班、一生对一生、男女生互对、同桌互对等) .内容可以是对诗句, 比如上句对下句、上半首对下半首;可以是对作者、对出处, 或者是背出诗句对出作者;可以对主题, 比如以“春天”为主题, 背出有关春天的诗句, 以“水”为主题, 背出和水有关的诗句, 力求做到人人参与. (2) 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 老师或同学出一个词, 后面的同学以最后的字为头, 说出一个词, 以此类推, 一个接一个, 接不上的同学请人帮忙, 直到全组同学接不上为止.全班同学人人参与, 而词语积累较丰富的同学又能在必要的时候帮助组内的其他同学, 一起为小组争分, 学生兴致很高.同样, 也可以成语接龙, 可提高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挑战.

四、鼓励先进, 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 容易放任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 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 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 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 教师要及时地鼓励,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 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 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3.点亮爱心之灯 篇三

人回来了,心似乎还在那里。从四川甘孜的惠远寺小学临走前的那天晚上,又溜达到他们的教室里看了一眼,几个孩子在屋里玩耍,雍中看见我小声说:“老师你别走……”我笑笑说:“我现在不走啊……”从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一个小孩子纯真的渴望,似乎我眼睛有些湿润,我迅速转身走出了那个门,因为我知道,我一定不能把一丝的脆弱留在他们的记忆里。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接我们的车来了。一群孩子围在我们的门口,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看着,我狠心说:“你们怎么还不去上课?”哗的一下子,孩子们跑开了。 会儿我们出屋子的时候,发现他们又聚集在了门口。“快去上课!”我呵斥道,这次他们又跑开了,其中那个一直坐在后排的男孩子跑到墙角后喊道:“老师,雍中哭了。”

我当然知道雍中为什么会哭,拿起行李头也不回地上了车。车开启时两个孩子跑到车前的大门,一人一扇把大门打开,然后敬礼,直到我们离去……

藏区高原,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圣地 那里的雪山草地是那么美丽 那里的蓝天让人很想用指尖触摸,那蓝天下也同样生活着一群善良热情的人们。走过很多地方,脚步在川西停下,那里有美丽的康定情歌,那里有蜀山之王——贡嘎神山那里也有一群可爱的孩子,让我们的脚步停留,让我们感受活着的意义。

是偶然也是必然

回来后不久的一天,电话响起,一看,是还在那里的苍狼打来的,接起来却是个嫩嫩的声音:“老师你在哪里?”原来是雍中,我说我在家里。

“老师你在做什么?”

“我在写作业啊,你的作业写完了吗?”

紧接着,我听到了另一个男生的声音“老师,你在哪里?”是落桑。

接着又一个孩子的声音:“老师你什么时候可以再来?”——这个问题是从电话传来的最后一个问题。可是对于我来讲,真正的问题是如何给予他们所需的援助。面对这些孩子,如果你问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什么也不要,因为他们很容易满足和快乐。很多朋友听说我的经历,想出份力,想到了捐助,但是捐助什么您知道吗,是他们需要的?还是您想丢弃的?在那里的一个月,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年初本来是想到川西旅行拍些片子,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后来朋友苍狼回来后,说那儿有个学校是由活佛用自己的一些退休金在支撑着的,因此而深受感动,所以和苍狼商量好时间就上路了。我去之前,信誓旦旦地想把自己快速突破英语的方法向学生们传授一下,但我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却有些茫然了。因为学校一共有四个班: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在我接手的三年级的班里,有一半的学生连汉语还说不清楚,就更别说以下的年级了,所以只能从汉语开始教。当然,用的是全国统一的教材。然而,就是这个全国统一的教材真是让我费劲,因为教材的编辑都是城市里人,编辑的内容自然也是城市题材,对于这个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讲这些都是天书。比如插页里的一幅城市的图片,孩子们几乎问了我里面所有的东西是什么,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高楼、天线,滑板车,轻轨……即使我把这些东西的名字告诉他们,他们也是一知半解。后来我问他们,谁去过12公里外的八美镇上,举手的有两三个;谁去过成都,回答是没有,谁去过康定县,回答依然是没有!我忽然感觉这些孩子很可能辈子都走不出去了,颇有些为他们伤感。

但他们一个个的确很快乐!而他们的幸福,也许就在于不知道外边的世界而对现实的那种简单的满足。真正能改变他们命运的不是我们这些支教的老师,更不是援助来的物资,而应该是社会,是政府对这里基础建设的完善,对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当地老师的培养。

简单快乐希望

尽管我说惠远寺小学的情况有些复杂,但也并非没有希望。看到仁青老师的时候,我觉得我就看见了现在面前这些孩子的希望——仁音也是从惠远寺小学毕业,后来上了中专、大学,现在在附近的乡里做了老师,时常回到这里来给孩子们上课。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也是十几岁了才来到活佛的学校上学,要不是活佛给他这个机会,他现在还在山沟里放牛。而现在,他又回到了他的母校,和我们一起为这里服务!

在我的短期训练后,现在早晨孩子们见到我都是大喊:Morning Sir!更让我得意的是,三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现在已经会唱“No Matter What”了,有不少的孩子已经开始随口就能哼唱这首英文歌曲。

为了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我挑起了三年级和二年级的孩子比赛唱歌,这些孩子一个个的谁也不服谁,都扯着脖子大声唱,那气氛非常热烈。一组唱罢后,他们涌上来问我谁唱得好,我顺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旁边的苍狼——“大家去问桑吉老师。”随后在这个尘土飞扬的操场上孩子们像潮水一样将苍狼团团围住……

4.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篇四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这是戈尔在诗中所写道的。带着对绿叶精神的追求,带着对教师的崇拜,带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与热爱,我19年前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踏上三尺讲台的第一天,我便有一个执着的信念:我要做一个播撒阳光的人!

一、在创新中播撒阳光

“如果你心头一片黑暗,那么什么样的蜡烛也无法将其照亮。只有照亮了心灯一盏,天地自然一片光明”。如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明白“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理,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则一定能让他们更多地发掘自己的潜能,获取更多的成功。在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中,后进生在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有,他们人数虽不多,但影响不小。该如何对待后进生所犯的错误呢?如果教师习惯于斥责学生,让学生写检查,甚至叫家长到校处理,采用这些简单的方法有时会起到一定作用,但责骂和羞辱多了的话就会压制学生精神上可贵的自尊,扼杀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心灵变得自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我认为,对待后进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宽容,不要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以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心动力。宽容,撑开学生心中的绿荫教师应该对学生宽容一些。芸芸众生,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可能他们经常无法克制自己的言行,无法出色完成学习任务,不一定有辉煌的未来,可是谁说一个平凡的人就比谁低人一等呢?宽容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虽然书本知识的灌输是很重要的,但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地发展是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二、为孩子们的心中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

“让每一个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李镇西老师的新教育理念,我把它作为我们班级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我在孩子们心中点亮的那盏灯。我把它做成大条幅挂在黑板的上方。我每天都让孩子们学会体味身边的幸福,并学会把幸福带给别人。当他们之间闹矛盾了,我一指条幅“你们闹矛盾时,对方会不会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他们会自觉的握手言和。当有人做了一件好事,我就会对孩子们说“他今天把卫生打扫得这么干净,你们会不会因她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呢?”这时,孩子们会把感谢的掌声送给做好事的孩子。慢慢地孩子们矛盾少了,争执少了,更团结了,更和谐了,班内多了份融洽,多了份温暖。我还告诉他们,这句话要牢记心底,让每一个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这个人会是你的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可能是你不曾相识的路人甚至是路边的乞讨者。只要你能做到这些,你就会变成一个真善美的人,一个大写的人。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社会就会实现真正的和谐,我们的世界就不会再有硝烟和战争。我很信奉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句话“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文明的传承者、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可以影响一个学校的孩子,还可以影响整个社会。苏霍姆林斯基还曾说过:“你今天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所以,要在孩子心中点亮一颗智慧的明灯,让他们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懂得爱别人的人。

三、点亮心灯,师生共同成长

也许大家都有与我类似的经历和感受,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曾经,我的心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又一次次地温暖我的心田。一次,我嗓子嘶哑,我的办公桌上有人悄悄送上金嗓子喉宝。经知情同事介绍,这金嗓子喉宝是我班最调皮、我找他谈心次数最多的艾洲同学送的。一时间,1

一股暖融融的东西在我心中流淌,是欣慰,更是感动!身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与这些少男少女相处,我发现:也许他们的言语和表现少不了几许执拗、鲁莽;也许他们的思维和行动欠缺几分理性和沉稳,但只要用心发现,他们其实很想与你接近,他们以独特的方式渴望着你的关注,企盼着你的关爱,在意你的关怀。如若身为教师的你忽略了这一点,纵然你有高深的学识,耀眼的才华,你在他心中也被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少了几多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我们的爱不会付之东流,我们平淡的生活并不平凡:三尺讲台是我们思绪纵横的绚丽舞台,它面对的是将来的桃李满天下;明净课堂有我们灯火阑珊的彻悟境界,那里写满了学生点点滴滴的成长、充实。

当我在课堂上倾心投入和孩子们教学相长的时候,当我和孩子们在办公室敞开心扉促膝谈心的时候,当我在节日里收到学生温馨的祝福和问候的时候,当我看到学生的成绩明显进步的时候,我和许多老师一样,体会到了付出后的欢乐,这是教师所特有的快乐。拥有这些,我并不艳羡万贯钱财,面对这些孩子,听他们背“人之初,性本善”时,我更听懂了“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最后,我要说我很幸运,和这群天使般的孩子生活、学习在一起让我的心志更加清澈、纯净。

5.点亮文明之灯作文 篇五

文明是涓涓细流,是和煦春风,是灿烂阳光,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盏明灯。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场景:一位打扮入时的年轻妈妈领着一个小男孩在逛街,小男孩口渴了,叫他妈妈为他买一瓶可乐。不一会儿,那瓶可乐就被喝得见了底,那位年轻妈妈从小男孩手中接过空瓶子,向附近的那个垃圾箱大张的“嘴巴”进行远距离投射,在“砰”的一声撞击垃圾箱之后,骨碌碌到了一边。对于这“小小”的失误,妈妈压根儿没想要纠正,自顾自地继续往前走。然后意外的一幕发生了,小男孩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瓶子的方向跑过去,将瓶子捡起,轻轻地放进可回收的垃圾箱中。面对众人对小男孩的交口称赞,那位母亲的`脸从脖子红到了耳根。

小男孩帮妈妈捡瓶子的动作也许不足为外人道,但是这一个细微的动作深深地感染了我。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小男孩用实际行动为他的生命之旅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诸如此类的问题:一口痰、一滴水、一片纸屑、一句话、一个手势……文明与不文明有时全在乎一念之间,往往一不注意就会犯下“小”错误,发生“小”问题。扪心自问,小男孩的“乖巧”,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吗?当我们遭遇这样,那样的选择时,是否都能如那个小男孩一样自觉维护文明新风呢?平时,老师、妈妈经常灌输给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理念。往往到了紧要关头,却压根儿地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所以我觉得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单单是一句口号而是应该要切实落实的行动。这一点一滴的举手之劳将浇灌出盛开的文明之花。

6.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篇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很荣欣在这里演讲,我演讲的题目是《用爱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

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困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扬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是无形的,但却能让人切身感受到。同样,教育的成功也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从教多年的我,深深领悟到教师的职责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在平凡的小事中倾注真情,做传递爱的使者。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师德的核心就是一个爱字。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幼小的心灵,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需要我们用爱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田,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我所带班上有个学生叫王庆阳,六年级刚来的时候,学习跟不上,对寄宿制生活也不习惯,时常在课间流泪,不和同学玩,甚至偷偷跟着来看他的爷爷跑出校门。当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很小就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后,耐心辅导他的学习,关心他吃饭睡觉,动员同学和他玩。看见他的点滴进步总是及时鼓励。一周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他渐渐适应了新的校园生活,脸上绽开了笑容。一个学期下来他的成绩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这个孩子也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优秀。冰心老人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老师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老师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地眷恋着学生,学生才会爱你这个老师。爱得深、诚,才能唤起他奋发向上的勇气,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春雨润无声,爱在不言中。

我总要求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写日记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主要的是我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载体。记得有一个叫訾罗嘉的女孩,由于缺少母爱的关怀,性格十分内向,课间要么一个人坐在一角发呆,要么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书。她作文水平较高,我经常在班上读她的习作,慢慢地,她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在日记中写道:“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鼓励我,我多么想喊你一声妈妈。”看到这句话我很激动,因为孩子开始变了。我眼含热泪急忙回复:“老师为有你这样的乖女儿而感到高兴。”就这样我们开始在日记中进行交流。眼看就要进行升学考试了,可她却在日记中写道:“老师你说我能考上中学么?我是不是真得很笨?如果是这样我就不考了。”由于学生说出了心里话我才得以了解情况,才能针对她的实力和学习情况进行认真地分析,让她明确了努力方向,改进了学习方法,放下包袱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理想的中学。日记真是神奇,小小的一张纸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一女孩在日记中写道:“每次学校让交钱妈妈二话不说先打一顿再说,有好吃的东西也不让她吃,总让弟弟吃。冬天到了,自己洗衣服还不让用热水„„她就不像我的亲妈,我真希望有人用药毒死她。” 这种想法真让人担心。我赶紧帮女孩打消这种念头,给家长联系,经过几次交流,母女二人终于化干戈为玉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每个孩子都会有个觉醒的过程”,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不犯错误的,如果我们能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以一颗宽容的心,给予鼓励,耐心期待,我们就会从学生的点滴进步中体会到教育的快乐。作为老师,你的每一次动怒,都会让孩子对你望而却步。有了心里话,不再愿意和你分享,有了困难和苦恼,不再寻求你的帮助。这不是我们作为老师想要的。我们希望,在阳光和雨露的洗礼下,他们可以更快的成长。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

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它更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7.用爱心和智慧点亮希望之灯 篇七

开课那天,我接了六(3)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班主任老师告诉我,这个班有几个“坏分子”不得了。果然,第一节课进教室,班长刚喊“起立”,站在中间一排的一位瘦高个男孩“嘭”的一声站起来,右手朝前上方一举,同时嘶声裂肺地喊“老———师———好!”全班震惊,幸亏我有思想准备,否则准被吓住。有好几个学生想笑,又急忙掩口,因为他们的目光碰到了我严厉的目光,此时,我已经学会了用眼睛说话。学生直勾勾地望着我,统统是等着我这位新任老师电闪雷鸣般的大发作。我忍了好一会儿,心想,后退一步天地宽,为什么要让学生牵着鼻子走呢?我很快把冲到脑门的火压了下去。我送给全班学生一个笑,很坦然,很真诚。笑,使学生也使我自己轻松了。我示意其他学生坐下,微笑着走到这位学生跟前,“你刚才是在欢迎我?看得出你很热情,谢谢你用这样的方式欢迎我。”他不安起来,感到手足无措。这时,主动权完全在我手中了。“可是你知道吗?你的热情吓着大家了。但你今天的行为永远刻在我的脑海里,莫非你是为了给老师一个深刻的印象才这样的?”班里安静得很,他显得更不安了,细长的脖子弯了下去。我郑重地说:“我很喜欢你,真的。你敢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这样做,证明你是相当有勇气的。”他慢慢抬起头,低声说道:“老师,我刚才是有意捣蛋的,以后再也不犯这样的错了。”

一次,我走到一位经常犯错、调皮捣蛋的学生王××跟前时,发现他的课本中间用彩笔乱写乱画,课本的文字根本看不清了,说实话,当时我火冒三丈,非常恼怒这个“学生。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读书,我只用手指了指这几个字,他很聪明,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立刻站起来,悄悄地说:“老师,不是我画的,是马×画的。”我示意他坐下,继续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我脑子里便开始思考该怎样处理这事。对了,昨天下午六(1)班一位家长气呼呼地来找班主任说马×和王××把他家的孩子打得满身是伤……

汇报交流开始了,我先环视了一下全班学生,然后微笑着说:“听说咱们班有个特别聪明的马×同学,我想认识一下。”只见一个瘦弱的小男孩斜着身子站了起来,腿还一闪一闪的。他的校服脏极了,而且还没拉上拉链。我走近一看,他脸上留下了许多小疤痕,一看这痕迹和表情就知道他的确是一个顽劣的孩子。我上下打量了一下,然后笑着问他:“你把刚才的内容学完了吗?能不能把你的体会和感受说给大家听?”他一言不发,眼睛还滴溜溜地打转,我拿起他的书,上面没留下任何读书的痕迹。我放下书,轻轻地说:“原来你是把心得写到别人书上去了,可惜那语言太不文明了!”他一下子明白了我的意思,可还是理直气壮地说:“那是我写着的玩的,没有骂他的意思。”“你的眼睛告诉我,你很能干,但你应该把这份聪资用在读书学习上,对吗?”他点了点头,我继续上课,看得出他是有些屈服了。

课后,我把马×和王×叫到办公室,就打人事件做了推心置腹的思想教育。最近几天,我留心观察他们的动机。马×的衣服干净整齐了,也开始关心班集体了,家庭作业也能完成了。王××也开始爱学习了。

马××,他也让我颇为伤脑筋!每次上课的时候,他看起来在听课,但你让他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却紧锁眉头,好像在挖空心思地思考,问他会不会,他也没有任何表示。我让学生做笔记,当我站在讲台前时,我能看到他在记笔记,可我来到他跟前时才发现他的笔帽都没揭开,拿着笔杆在空中绕,真让我有点气不打一处来。怎么办?是放弃呢?还是再想办法呢?最终职业道德约束了我,我决定以极大的耐心感化他。我装做没看懂他敷衍了事的样子,说:“你的笔写不成了?”又把我的笔送给了他,他的脸红了,连忙记起了笔记。从那以后,每次上课我都特别关注他,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次提问,都寄予了他期望与关注。渐渐的,我欣喜地发现,马××变了,真的变了!他已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8.“问”点亮了生命之灯 篇八

苦行僧转过一条村巷,看到一团昏黄的灯从巷子的深处静静地亮过来。身旁的一位村民说:“孙瞎子过来了。”

僧人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一般来说他没有白天黑夜的概念,他挑一盏灯笼岂不令人迷惑和可笑?

僧人问道:“敢问施主真是一位盲者吗?”

那挑灯笼的盲人告诉他:“是的,从踏进这个世界,我就一直双眼混浊。”

僧人又问:“既然你什么都看不见,那你为何挑一盏灯笼呢?”

盲者说:“现在是黑夜吧,我听说在黑夜里没有灯光的映照,那么世界上的人都和我一样是盲人,所以我就点燃了一盏灯笼。”

僧人若有所悟地说:“原来您是为别人照明了?”

“不,我是为自己!”盲人淡淡地答道。

“为你自己?”僧人又愣了。

盲人缓缓地问僧人:“你是否因为夜色漆黑而被其他人碰撞过?”

僧人说:“是的,就在刚才,被两个不留心的人碰撞过。”

盲人听了,就得意地说:“但我就没有,虽说我是盲人,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我挑了这灯笼,既为别人照亮,也更让别人看到我自己,这样,他们就不会因为看不见而碰撞我了。”

苦行僧听了,顿有所悟。

他仰天长叹说:“我奔波天涯海角寻觅我佛,没想到佛就在我的身边啊!人的佛性就像一盏灯,只要我点亮了,即使我看不见佛,但佛会看到我的。”

是啊,在生活中有许多疑问,有人好问,有人不好问,苦行僧就在一处不经意的问当中寻找到了自己踏遍千山万水都没找到的东西。是“问”点亮了那盏生命之灯,既照亮了别人,更照亮了他自己,只有先照亮别人,才能够照亮我们自己。

为别人点燃我们自己的生命之灯吧!这样,在生命的夜色里,我们才能找到自己的平安和灿烂!

【评点】

“问”什么?怎样“问”?“问”中有什么哲理?考生通过一个故事,向我们传达了自己的观点:“问”点亮了生命之灯。考生首先创设了一个漆黑的夜晚这样一个场景,然后通过盲人与僧人之间的对话,揭示出主旨,文体符合寓言的特征。本文有寓意、有禅味、有哲理,能给人以生活的启迪。

寓言的特点一般为小、少、简、深。小是指其篇幅短小;少是指涉及的人物数量少;简是指故事情节简单;深是指所蕴涵的道理深刻。本文内容简洁,情节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这种写法即是以小见大的写法。本文主要人物只有两个,情节只是僧人对盲人夜里提灯的疑问,故事浅显易懂、简单明了,然而正是在这一浅显的故事中,揭示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道理。

9.爱点亮心灵之灯演讲稿 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大家好!做为教学一线上的一位普通教育工作者,我的所思所讲只是对学生的爱源于我心。提到教师,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春蚕,有着吐丝酿蜜的心肠;是蜡烛,散发着舍己照人的光和热!相信在座的各位对这些词汇已经耳熟能详,试问这些美名身后的灵魂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对学生的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用自己的汗水辛勤劳作,不断浇灌一朵朵美丽的心灵之花的高尚的爱;教师的爱,是“吃的是草,挤的是血和奶”的无私的爱;教师的爱,是“有教无类、精心施教”的神圣的爱。

自从踏入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旅程,十几年来我一直本着让好学生会学,让中等生学会,让学困生能学,让全体学生乐学的想法,在班主任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尝试着、摸索着。“为学生一生奠基、为民族未来负责”的校训时刻为我指明着方向、激励着我前行。

清晨,当黎明的曙光照亮教室,看着孩子们在为展示自己的收获而争先恐后在讲台上演讲时,我静候在讲台旁欣赏着他们,那是天底下最亮丽的风景。黄昏,迎着最后一抹儿夕阳,我们共同的嬉戏、释放压力,体味着快乐;灯光下,看着孩子那娟秀的笔迹,在我严格要求中逐渐成熟起来时,我感到欣慰,这便是我人生的追求和快乐所在。然而,教书育人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是充满荆棘和坎坷的,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甚至自暴自弃的学生时而有之,令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但身为人师的这份责任告诉我:永远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在xxxx届毕业生中,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男孩,他很聪明但是也特别的调皮、爱动。他平时上课能跟上思路的时候特别少,是一个典型的被“三闲”病控制了的学生。每天的他总是在闲话、闲事、闲思中悠哉的度过。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大打出手、情绪不好就趴桌子睡觉。更为严重的是有一次因为晨考没达标被老师训斥了几句,干脆上课就不听讲,玩起了打火机。一不留神把老师的披肩长发点着了。此类课上恶作剧的`例子时有发生。我们是住宿班,学生在校的时间比较长,这对于我们住宿班班主任来说绝对是个莫大的挑战。这样一位聪明的学生在慢慢的掉队;逐渐的、不由自主的走入叛逆行列,我该怎么办呢?整整一个学期,不知道给家长打了多少次电话,不知道有多少次家长都无奈的摇起了头。忘不了家长、老师共同说教的一幕幕;忘不了一次一次苦口婆心劝说的场景。可最后就连父母都选择了放弃。我也在想,:“我尽力了,连父母都没有办法了,我又能怎么样呢?”就在他同父母已经收拾好行李,来和我最后道别的那一刻,突然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留住他、一个也不能少!“瞬间的决策之后,我向他张开了双臂,同时一个更有力的臂膀也拥住了我。近一年的朝夕相处中,我们彼此都已不能割舍!就在最后的这一刻,我们似乎都明白了我们该做些什么。

改变决定是瞬间的,但是坚持决定要做好自己却是长远的,是需要用意志去与现实抗争的。以后的日子里我分期为他制定不同的目标,第一步就是管住闲话,只要上课时想说话就先举手否则不许讲话。短短的一周后,他就能在课上严格要求自己了。第二步,治理闲思。每天的五个自习课上第一步就是完成作业、同时我要求他每天一篇日记,记录这一天的收获、对学习的反思、每节课的趣事等等。让他和组长一张桌,这样异质结对子能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每个自习课都在充实中度过,自然就没有时间讲闲话了。第三步、发挥特长,让其闪光点发光。他热爱音乐,就让他担任文艺委员。并且还担任班级的生活委员。班级的大小事宜,如板擦坏了、哪位同学的桌椅坏了,他就成了修理工。教室里的那些花花草草也有了专职的园艺工。在班级设立的“每日播报”违纪反思吧中再没有出现过他的名字。他蜕变的心路历程也以小说连载的方式逐期的刊登在“班级日报”上。所以整个八年级其他学生最为叛逆的阶段,反而是这样一个孩子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是这样一个曾经在辍学边缘徘徊的孩子时刻关心着这个集体。多少次表奖会上,一直有他的身影。多少次校刊上,他成为了好学生讲好故事的主人公。令我最为难忘的是毕业典礼那首“致母校”,一首他自己作词作曲自己演唱的歌,唱哭了所有的毕业生、感动了所有的老师。三年中,无数个促膝长谈的画面都令彼此难忘。最终他如愿的考上了理想的高中。xxxx年的感恩节的那个夜晚,9点半熄灯铃声响后,在校值班的我,收到了这样一个短信。“老师,我知道您现在下课了,这个短信是一定不会打扰您工作的!是您给了我这个继续学习的机会,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和学生们生气。一个父母已经放弃、您又重新捡起的孩子;一个曾经让你绞尽脑汁、时刻关心的孩子。敬爱的老师,谢谢您”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棵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用心去呵护,赋予他们应有的怒放的生命。他的故事使我更加坚信:野百合也有自己的春天。

从教十几年中,无数个这样由关心之情引发的故事时刻心间流淌,无数个来自学生的关心的短信令我泪眼朦胧,每逢节假日成群结队的来校探望的身影令我幸福满满。忘不了、大雪过后与学生共处的数十个小时的快乐时光。忘不了,曾经每天六节课的高强度工作量下,依然激情满满的自己。忘不了,那乡间小路上留下的家访足迹;忘不了,那数双因重回课堂而湿润的双眼;忘不了,那中考的加试赛道上,大雨中同学生一起向终点冲刺的美丽瞬间。我奉献着、快乐着、享受着;看到学生们一张张如花的笑颜,打开学生亲手为我制作的贺卡,节日里听到那来自四面八方的问候,我感动着、幸福着。

10.用爱点亮后进生的心灵之灯苏 篇十

实验中学

苏彩红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爱是打开心锁的钥匙,爱是点亮心灯的火炬,爱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身为班主任,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双重任务。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最渴求得到的是尊重、关心和信任,我们给予的回应应是以慈母情怀,点亮他们的心灵之灯,帮助他们走上成才之路。

本学年我接手的初三、二班,有一个叫于铮慧的男生,打新学期第一天起,各科作业潦草无比,还经常少写甚至不写。课堂学习效率也极差,各科小测经常不及格,更可气的是,他的表现常常让人不可理喻,受批评时常常莫名其妙甚至夸张的大笑,而老师想近距离的与他谈心接触时,他却表现出无比反感的样子,让老师感觉自讨没趣。为此,各科老师没少向我打小报告,我询问他以前的老师,结论也是——怪人一个。身为班主任,尽管他的学号不是非常靠后,但我感觉,全班再也找不出比他更闹心的孩子了。查看学生家庭情况登记表,父母都是搞房地产的,分别担任总经理与副总经理。由此,我确认他必定是一个被惯坏的小公子哥,心里对他更加反感。

可慢慢的,我感觉事情好像有点不对头,他的穿戴并不讲究,还有点邋遢。并且他还不合群,男同学在一块嘻嘻哈哈吵吵闹闹时,他总是闪在一边,绝不是孤傲倒有点像是自卑,经常愣神,眼神中似乎有一点落寞。。。甚至让人感觉有点心疼,该不会是有自闭症的倾向吧。直觉告诉我,这应该是一个心中存有阴影,经历过不幸遭遇的孩子,我想我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了。

首先,借着他英语小测有点进步的引子,我把他的座位调到讲台跟前第一个位子上,以他的海拔,坐在那里他好像有点受宠若惊,显得手足无措。紧接着,在一次训练细节描写的作文课上,有一位同学正好描写的他,我稍加以改动,当成范文当堂讲评,当然,我展现了他的许多精彩面——坚毅的下巴,轮廓鲜明的脸庞,颇有阳刚之美,个性十足,聪明,思想有深度酷,伴着同学们的惊叫声,他有些羞涩,但也有掩饰不了的兴奋。也许这些赞美起了点作用吧,我发现他比以前多了些自信,与同桌能小声讨论问题了,与人交谈,眼睛里也少了些躲闪。一次逛街时,远远的,我看到一个很年轻打扮很时髦的女人拉着他,回到班上,我问他,“昨天谁带的你上街呀?”“我妈。”他不假思索。“你妈,不可能吧,太年轻太漂亮了,我还以为是你姐姐呢。”我故意夸张的大喊,看着周围同学羡慕的眼光,他又得意的笑了。他各方面的表现,当然有了起色,这也是我意料之中的。当然,这其间也有反复,当小测成绩又不如意时,我会拍拍他的肩,“气死我了,你。”他又会朝我咧咧嘴,但我读的出,这个表情里有亲昵、愧疚,已完全不同于以前。我们的内心已不再有隔膜了。一次,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他“什么时候介绍你妈给我认识,教我如何打扮,看我,土老帽一个。”他认真的看着我:“ 恐怕不行,我妈一直在外面做生意,我也不经常看见她。”“那你住在哪呢?”

“我老姨家。” “你爸呢?”他支支吾吾:“在广州做房地产。”“那他多长时间回家一次呢?”“打我记事起,他就没有回来过,他长什么样子我都不清楚呢。” 我已经问不下去了,他的眼里也有了泪光。怪不得我以前和他家里打电话总也打不通,怪不得他的作业总没人检查签名,怪不得他要伪造父母是房地产商的假身份,怪不得他把自己搞得跟刺猬一般遇谁扎谁,全都是源于他可怜的家庭以及由此造就的那颗孤独、敏感而又脆弱的心呀。我只轻轻说了一句“以后作业我给你签名,背诵的我来提问,就当我是你的小姨吧。”他的头又轻轻垂了下去。

11.用语文点亮学生的生命之灯 篇十一

一、用诗意的文本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佳作,语言或含蓄或华美,或质朴或绚丽,或婉约或奔放,读来如含英咀华,余味无穷,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情感的流动,生命的涌动。比如读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股清新的感觉自心田流淌而过,大自然原来是充满着生命的灵动的,明月是饱含感情的。接触到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一幅美丽的画面浮现在我们面前: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诗情画高度和谐统一,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得浓香醇郁。学生会感到,原来“日日走过的荷塘”美得让人如此心醉。这些景物暗藏的是生命的潜流,跳动的是生命的脉搏,被赋予了人的情感、生命、意识,作者所描绘的这些优美的意象背后深沉的意蕴似乎在启迪我们:自然界与人作为生命形式是平等的,我们在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的同时,会对生命油然而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

二、用饱含生命情感的文本引发学生思考生命

阅读这样的文本,学生会与作者共同游历一段生命历程,与作者进行情感的对话,从而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让他们聆听来自心灵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比如,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的一些文字“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一曲母子相依为命,共度患难,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人间颂歌,引发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引发他们对生命对亲情的沉思和感悟,感悟到生命的顽强与不屈,亲情的伟大与永恒,从而懂得珍爱美好的生命。又如《边城》中“到了冬天,那个圮坍了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青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经历了情感与婚姻的波折,心灵仍然固守着一份执著的爱,凄迷美丽得让人心痛。这一切情感都是人类本身散发的人性之美,它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折射出人性的光辉。学生阅读到这样的文字,心灵怎能不被震撼,学生在情感的震撼中领会到崇高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从中获得情感的濡染,精神的提升与灵魂的净化。这些深情的语言无不拨动着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会自发地产生对生命的思索。

三、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深化对生命的感悟

作文本质上就是学生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是他们愿望、思想、情感、意识的直接表达。所谓“我手写我心”,学生在“写心”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深化了对生命的感悟,会更加珍视生命的可贵,渴望能够活出生命的价值和精彩。比如,一学生在以“感悟生命”为题的作文中写道:我站在家里的窗户边,看见屋外草坪上的小草正在接受着风雨的洗礼。无情的水滴成群结队地落下来,给柔弱的小草带来了一次重大的灾难,并摧残着它那饱经风霜的身躯,小草弱小的身躯在风雨中摇曳,但小草并不服输,它们在风雨中拼命地挣扎着。雨,把小草的身子压弯了,小草依然不肯屈服,跌倒了,又爬起来,跌倒了,又爬起来……可风雨的力量太强了,小草们只好无奈地垂下了头,东倒西歪地铺满了大地。风止了,雨停了。次日,草坪上的小草又抬起了它高昂的头,立起它傲人的身躯,经过昨夜的风雨洗礼,她更绿、更新、更精神了。我不禁感叹这弱小生命的顽强。学生通过对风雨中不屈不挠的小草的观察,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生命是坚强的、奇妙的、高贵的,只有像小草一样顽强,才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学生通过写作深化了对生命的感悟,强化了生命意识,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上一篇:鳄鱼哇尼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下一篇:2016煤矿犯错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