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周易与中国文化

2024-09-29

题目 周易与中国文化(共6篇)

1.题目 周易与中国文化 篇一

《<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 适用专业:全校各类专业 开课学期:

总学时:30学时平行课程:

课程简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简要介绍《周易》文本的结构及流传情况,历史上主要的易学流派。重点讲解《周易》对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对道家及道教思想的重要影响。并通过揭示《周易》与古代的天文历法、数学、建筑学、养生保健等古代自然科学关系,使同学们了解易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讲解《周易》与古代占测术、古代择吉术等民间信仰的关系,使同学们能够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和迷信成分,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参考书目:

1、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2、朱伯崑.《易学哲学史》[M],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3、刘大钧.《周易概论》.[M]成都 ,巴蜀书社,2004年.4、会群 苗雪兰.中华第一经:《周易与中国文化》.[M],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二、课程总目标:

通过讲解《周易》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使同学们了解易学视域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科学成分和迷信成分,能够正确认识、理解和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是同学们热爱民族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

绪论:(4课时)教学内容:

一、《周易》文本产生的(巫教)文化背景

二、《周易》文本的形成及流传

三、易学流派形成和演变

四、《周易》文本的逻辑结构和内容 教学目标及要求:

让同学们从总体上了解《周易》文本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历史上不同学派对《周易》文本结构、思想内容的不同解读。

第一章:《周易》对儒家思想的影响(4课时)教学内容:

一、易传与孔子的关系

二、汉儒卦气说解易

三、邵雍易学与朱熹易学

四、王夫之、熊十力对《易传》新解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讲解《周易》对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同学们了解历史上儒者援易入儒的动机和方法。第二章:《周易》对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4课时)

教学内容:

一、阴阳家的阴阳说

二、《老子》、《庄子》和《易传》中的阴阳说比较

三、道教典籍《周易参同契》

四、道教太极说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讲解《周易》对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使同学们了解历史上道家和道教学者援易入到的动机和方法。第三章:易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关系(4课时)教学内容:

一、易学与古代数学的关系

二、易学与古代天文学的关系

三、易学与古代建筑学的关系

四、易学与古代医学的关系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讲解易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关系,使同学们了解历史上阴阳五行学说的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影响。了解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在近代历史上停滞不前的部分原因。

讨论(2课时)

教学内容:《周易》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

教学目标及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第四章:《周易》与古代占测术、择吉术等民间信仰的关系,(8课时)教学内容:

一、巫术与古代占测术、择吉术的关系

二、《周易》与古代占测术的关系

三、龟卜、筮占、四柱操作简介

四、风水术、遁甲术简介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讲解古代占测术、古代择吉术的操作过程,使同学们认清其伪科学的真实面目,使同学们能够认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

讨论(2课时)

教学内容:历代“易学热”的原因分析

教学目标及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传统文化,正确地评价中西传统文化的优缺点。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无)

五、教学指南 概论:

教学重点:易学流派形成和演变

教学难点:《周易》文本的逻辑结构和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比较法讲解易学流派形成和演变。通过比较因果关系和兆验关习的异同引导学生总体上把握《周易》的思想内容;通过数字崇拜引导学生正视《周易》体例的神秘性;通过介绍商周之际的从重“天意”向重“天德”的统治思想转型引导学生理解卦爻辞的文辞内涵。第一章:《周易》对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一、汉儒卦气说解易

二、邵雍易学与朱熹易学 教学难点:

一、汉儒卦气说解易

二、邵雍易学与朱熹易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揭示阴阳五行说对汉代历法影响,揭示阴阳五行说对汉代学者影响来解释“卦气说”的实质。通过讲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独特的分类思维和邵雍的宇宙生成论引导学生分析邵雍的易学;通过介绍重点讲解朱熹“太极说”引导学生理解朱熹融汇前代易学改造儒家学说的方法。第二章:《周易》对道家和道教思想的影响 教学重点:

一、《老子》、《庄子》和《易传》中的阴阳说比较

二、道教典籍《周易参同契》 教学难点:道教典籍《周易参同契》

教学方法和手段:系统讲述古人用八卦标示时间、空间、自然事物、人体的方法和图示法讲解《周易参同契》中道教养生修练方法。

第三章:易学与古代自然科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一、易学与古代数学的关系

二、易学与古代天文学的关系

三、易学与古代建筑学的关系

四、易学与古代医学的关系 教学难点:易学与古代天文学的关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梳理古代历法的演进历程,通过揭示“卦气说”的中介作用讲解易学与古代天文学的复杂关系。

讨论(2课时)第四章:《周易》与古代占测术、择吉术等民间信仰的关系,教学重点:《周易》与古代占测术的关系 教学难点:

一、龟卜、筮占、四柱算命简介

二、风水术、遁甲术简介

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过程演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古代占测术的伪科学真面目。

讨论(2课时)

复习

六、作业

七、考核方式:小论文

八、成绩评定

考试成绩(70)出勤考核(10)平时作业(20)

执笔人:李学卫 审定人:

2.题目 周易与中国文化 篇二

当现代西方正把科学的预测方法广泛地应用于管理过程中, 并取得一些重要成就时, 东方中国古老的预测学正在显示出青春的气息, 并正在跃跃欲试地与现代预测法联姻起来。或许西方的现代预测法有《周易》预测法不可代替的威力, 因为它以严谨的数理逻辑为基础, 然而, 对许多定性问题的预测则显得无能为力。而华夏民族《周易》预测法所能发挥的作用远远超过西方的现代预测法, 也是西方现代预测法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它以深刻的哲学 (阴阳、五行、八卦、易变论) 为基础, 所展示的宏大的智慧能量, 再加上运用正确的方法诱导之, 就可发挥西方现代预测法难以发挥的作用。离开科学而正确的预测, 就难以做出科学而正确的决策;没有科学而正确的决策, 就难以取得现代管理科学的成功。

1 中国太极预测基本理论

中国太极八卦之所以被历代智士仁人所推崇, 主要是因为它的预测具有很高的正确性, 否则它就不会留传至今, 乃至被愈来愈多的世人所注目。

那么, 太极预测准确性的基本理论根据是什么呢?

1.1 规律论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这种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

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 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个事物的发展也必然如此。事物的发展规律犹如一条不规则的曲线, 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时, 在这条曲线上对应的某一点就会有所反映, 每一阶段在这条曲线上都表示出一个点, 那么由众多点连续组成的这条线就是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而且因为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在事物发展之初, 这个规律就是存在的, 即在事物发展之初, 我们就大致可以知道这条曲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含义, 只不过是用什么更恰当的方法去认识它而已。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人是物质的, 家庭是物质的, 国家和民族是物质的, 所有的预测对象都是物质的。按照规律论, 也可以知道这些预测对象的规律曲线, 自然, 每一阶段好坏的大致情形也是可以认识的。

每一种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每一个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的。规律可分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普遍规律很简单, 但它却在一切事物中体现出来, 有很高的普同性。特殊规律很复杂, 它只能体现在这个事物上, 而不能体现在别的事物上, 它的适应性是特定的。如果人们利用某些相应的特殊方法找到这一特殊的规律, 就可以把握这一事物的发展命运。

1.2 全息论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如果具备了四象, 也就具备了使万事万物产生与变化的依据;由四象再生八封、, 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分别代表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八种事物。这八个卦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也就浓缩了整个宇宙的全部讯息。

依据全息论的观点, 宇宙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包含着或浓缩着宇宙整体的讯息。万物是相互包含的。据此, 以一阴一阳的符号将宇宙万事万物抽象成八种不同的“形”而构成的八卦系统, 必然包含着宇宙的全部讯息。事物的规律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事物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的讯息组合。即事物中的任何部分都能包含整个事物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讯息, 那么, 能否用一种方法找到和发现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事物局部的讯息组合呢?从道理上来讲是可能的, 从实际应用的探索中, 也已取得令人注目的成果, 并展示了美好的前景。不论什么方法, 凡是以预测对象的部分来推断整体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命运的方法, 无疑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1.3 讯息不灭论

根据全息论, 我们已经知道了一切事物都具有全息性的特征。而讯息做为构成客观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它同其他两个要素即物质、能量一样, 也具有不灭性 (或守恒律) 。讯息不灭的原理包括如下三点内容:不同的讯息可以相互转化变换;不同讯息的讯息量相互等效;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讯息量守恒。因为讯息是可以测定的, 所以, 我们才有可能知道远古的社会、地球乃至宇宙是什么样子, 也有可能知道它们在未来是什么样子。《周易》做为一门预测性科学, 它们包含的巨大讯启、量, 是可以透过一些巧妙的方法 (而这些方法大都是八卦给予提示出来的) 逐步测到的。

1.4 讯息可用论

讯息包含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变化, 因而透过讯息就可以测定事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变化特点, 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讯息做为客观世界的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 它不仅是客观的, 而且它的发展与变化也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如, 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不仅存留着我们过去生活过程中的讯息, 而且存留着我们出生瞬间的宇宙讯息及其祖辈的讯息等。这些讯息的分布和变化, 也将使人们的命运变化和发展具有某种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可以比较正确地描述出来的。

如果在进行人的命运趋势预测时, 人们如果既注意到过去的讯息所形成的大致趋势 (即必然性) , 又要考虑到今后生活历程中所增加的各种讯息, 使这种必然性受到某种程度改变的可能性, 那么实践的预测就可能达到比较高级的程度。

1.5 相互感应论

天人相互感应, 是《周易》包含的一个重要思想。天人相互感应的命题和原理, 阐释的是天与人之间在许多方面是相对应的。天空中的星星、月亮与地球上一切事物的变化相对应, 也和人的一切变化相对应。这种相感应 (或相对应性) 早已得到现代科学的实证。如果人们能够用相对应的事物来预测事物的盛衰强弱、状态趋势、命运变化, 也应该是可行的。若从规律性的角度讲, 其对应事物对未发生的事物也是相对应的。比如太阳周期变化与交通事故是天人相应, 那么, 既然太阳周期可以推测出来, 也就可以推测出交通事故的周期了。因此, 若用相对应的事物来预测其他事物的方法, 也应该是科学的。

1.6 时空论

在某个特定的时间里, 其空间中所有成分的组合是相对稳定的。所有的成分包括:当时的空气密度、大气压力、水分密度、环境状况、热量、微小粒子、生物状态及事物的生命变化周期的运行点等, 一切存在于这一时空中的

物质。在不同的时间内其空间的成分组合是不相同的。正因为不相同, 才使得时间变得更有意义。空间的各种成分都是物质的东西, 它所组合成的空间也形成了容纳各种空间中的成分于一体的事物体。而这个事物体是有规律的, 时空概念的内涵就是这个组合的事物体, 也就是说时空是有规律的, 是按规律发展的。若反过来, 时空的规律也就是空间中各成分的规律。既然各成分的规律就是时空的规律, 那么要认识空间中各物质的规律, 就是要认识时空的规律。

设想:一个人出生, 他就是这个时间内的空间中的一分子, 他是特定时空中的物质的成分, 那么他的规律就是时空的规律, 按他出生的时间就大致可以推测出他一生盛衰、福祸的规律曲线。同理, 在一个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情, 也是这一段时间里的空间中的一个成分。因为事情是确实发生了, 所以这件事的规律也就是时空的规律, 按照这个规律, 就能推断这件事情发展的大致趋势。按照时空的规律就是空间中各成分规律的原理。既然各种物质的规律就是时空的规律, 既然在一个时空内各种物质的规律是相同的, 那么, 在相同时空内用某种物质 (如蓍草、铜钱等) 变化的规律 (即这个时空内所发生的事物的变化规律) , 就可以确定在这个时空内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趋势。然而, 它确实难以直接地反映出事物的本质。因此, 古人根据卜卦的经验, 配之与此时间相对应的天干、地支、五行等内容, 并运用数学方法加以运算, 归纳到八卦中, 形成某种确定的卦象, 透过对卦象及所属内容的分析, 就能反映出此时间内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 运用天干、地支、八卦等内容进行预测, 实际上是等于对讯息的破译过程。

2 中国太极预测基本原则

2.1 太极预测需要具备五个基本条件

(1) 预测的对象都必须是物质的 (人的变化、社会的变化、天象的变化、自然的变化等。)

(2) 靠大脑的思维加以辩证的分析 (需要用各种分析方法——比较法、发散法、直觉法、灵感法、归纳法、演绎法、联想法等) 。

(3) 以阴阳五行为基础 (要精通金、木、水、火、土的生克制化) 。

(4) 具有强烈的时空观 (要明确, 在特定时间里出现的事物必然包含着这一特定时间内宇宙、自然、社会发展变化的许多讯息。时空的变化规律是预测的最根本规律) 。

(5) 都以八卦为表现手段 (即以八卦和八卦相叠之后所形成的卦象来推测事物) 。

2.2 太极预测的基本原则

简言之, 太极预测的基本原则是:综合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现论述两个原则为 (系辞传上) 日:“易以天地准, 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易理准则于天地, 所以能包括统贯天地间一切的道理。)

弥、纶二字, 绝妙精沦, 清朝人陈梦雷对此义有过精辟的解释。他说:“弥者弥缝, 合万为一, 使浑然而无元;纶者综纶, 一中有万, 使粲然而有条。弥而不纶, 则空疏无物;纶而不弥, 则判然不属。”《周易浅述》

制卦成易, 是前人观察、认识字宙, 对各种事物的变化、演进的规律特征进行归纳、概括、抽象、简化而“合万为一”的弥的过程。用易占卦, 则是后人在易的宇宙图式上, 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演绎而由万知一的“纶”的过程。娃而易见, 制卦成易的过程, 是人的认识由具休到抽象、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过程。, 而用易占卦, 则是人的认识山抽象到具体, “卜’般到个别的演绎过程。

具体而言, 前人制卦成易, 是将守宙万事万物归纳, 概括为一个座标图式;而后人占卦, 则是在这个宇宙座标图式中寻绎万事万物的座标点, 从而推断某一具体事物, 即所山事物的位置、特点、数量、前景与其他事物之问的关系, 许以此推断该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或吉或凶、或福或祸。

据此, 先要依据易占筮法推演成卦, 即制卦;其次是依据卦象、卦辞、爻辞五行关系推出事情的吉凶福祸, 即断卦。

2.3 断卦遵守原则

(1) 根据占问对象的易卦归属, 取对象所属之卦的扑象、卦辞进行占断。

(2) 根据占问对象的爻性、爻位归属, 分析此爻与它爻之问的乘、承、比、应、据等关系, 是否得位, 是否得中, 并进而依据棚心的爻辞进行占断。

(3) 根据占问对象所属易断推断棚关数据进行占断。

(4) 根据占问对象的五行归属, 分析对象所属五行以及五行之间的生克等关系进行占断。

概言之, 用易占卦, 主要是要寻找卦中与所占对象有联系的各种因素, 这些因素是卦象、卦辞、爻象、爻辞、易数等等。这些因素找到的愈多, 对找到的诸因素之间关系分析得愈透彻, 推断出的结论就愈是具有正确性和可信度。可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灵活性原则, 是易断和整个预测的根本原则。

3 中国太极预测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正确的预测, 对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必要的, 而管理实践更需要这种预测。若离开科学且又正确的预测。几乎任何成功的管理都是不可能的。

中国太极预测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太极预测论对现代管理科学系统的启示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太极预测根据是物质运动和发展的法则。人们可以循其法则而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状态和趋势, 这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已证明是一个真理。既然如此, 现代管理实践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的规模、生产的周期、产品销售额、收入利润、工资分配、利税分成、成本支出、营业收入、机构设置、人员分配等等, 都可以依据这种理论去进行预测。假若人们能够比较正确地预测到上述这些方面的未来情况, 那么对现代管理该有多么大的作用和意义啊!

(2) 太极预测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两大原则。综合性与灵活性原则实际上对现代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管理应该是综合性的管理:即它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 要从各个因素的内在比率、比例、联系和实际作用中去把握管理的客观规律性。如, 现代管理最主要的几个要素是:人、财、物、讯息、时间、科技等六个方面, 这六个方面之间联系是错综复杂的。那么, 怎样才能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综合地考虑他们之间的最佳组合形成最佳结果, 因而产生最佳效益?当其中某因素发生变化时, 其他因素将要发生什么变化?而这些变化对总体和全局将会产生什么影响等等, 都需要人们进行哪怕是最简单的预测。

什么是管理呢?管理就是处理各种关系, 即按照科学而又合理的原则去处理这些关系, 并找出其中本质的联系, 以此来控制和把握管理整体的行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科学的综合管理。现代管理也应该是灵活性的管理, 即不断地、经常地采用灵活而巧妙、简易而有效、及时而果断的方法去进行各种管理。灵活性管理也是权变管理。而权变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特征。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的各种随机性和变动性因素很多, 如果管理者只是按照固定的、规范的、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式进行管理, 就难以适应迅速发展的管理形势的要求。灵活性的管理能够使管理系统与管理环境有效沟通, 不至于造成管理行为的滞后性。现在, 由于时间与空间条件的交叉变化, 往往能为管理系统提供许多难得的机遇, 但这些机遇, 除了管理者要具有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外, 还必须具有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 这是管理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3) 太极预测规律揭示预测基本法则。实践过程中遵循这些法则, 就可以比较正确地推测出人事的“命运”。这是八卦预测的基本目的。实际上, 在管理中, 它的管理者也需要认识和把握诸如企业、部门、集团等未来的命运。这对于提高现代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有着极大的意义。

4 中国太极预测与现代预测的比较

为什么要做这种比较呢?因为只有做了这种比较, 人们才能更清楚地了解现代预测和太极预测的长处、优势和它们各自的局限性, 我们才能吸取它们各自的精华, 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管理科学系统上来。

4.1 现代预测

从科学的意义上说, 未来的事件是可以预测的。人类完全可以透过一系列的科学预测活动, 了解和把握自然的、社会的各种事件的演化变化规律, 以便有效地保持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和谐。

现代预测的基本要素 (当然也包括古代预测的基本要素) 包括如下几点:

(1) 定性。即将发生什么事件。 (2) 定量。即这一事件活动的水平和活动的程度、范围究竟有多大。 (3) 定时。即这一事件在什么时间内发生。 (4) 概率。发生事件的可能性有多大。

现代预测是建立在一系列现代科学预测方法的基础上的。

统计常用的现代预测法有如图2, 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数理逻辑理论来运算作用的。虽然这些方法有许多优点 (如精确性、正确性等) , 但也有其随机性、模糊性等局限。

预测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

(1) 规律可知性原理:物质世界有其确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这种客观规律性是可以认识的。人们可以透过实践、体验、思考和其他方式揭示和把握这种规律性。而揭示和把握了这种规律性, 就可以把握客观事物未来发展的特征、趋势和状态。

(2) 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原理:一般而言, 任何客观事物的变化过程常常表现出它的连续性, 即它的特点、特性, 表现为一个惯常的运动形态。因此, 人们可以依据研究对象的过去和现在的状态向未来延续这一特征, 预测其未来状态。

(3) 事物发展的相关性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都不是孤立的, 而是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下发展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常常表现为因果关系, 即可以揭示它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规律, 并可据此去预测其未来状态。

(4) 类推原理:许多特征相近的客观事物, 它们的变化常常有某些相似之处。类推预测的客观背景就是类似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透过寻找和分析类似事物相似的规律, 并依据已知事物的变化特征, 推断具有近似特性的预测对象的未来状态。

(5) 事物的可控性原理:对那些规律已被认识且又可控制的事物, 人们可以根据控制规律, 并依据人的愿望和要求, 对其进行相应的控制, 从而实现人们对事物未来发展的要求。

只有掌握了这些预测的基本原理, 人们才可以建立正确的思维程序和预测步骤。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 也没有互不联系的事物, 更没有不可探知其规律性的事物。预测对象的发展不可能是过去状态的简单延续, 预测的事件也不会是已知的类似事件的机械再现, 相似不等于相同。因此, 在预测过程中, 还应对预测对象进行具体分析, 以求提高预测结果的正确性。现代预测不仅是一个辩证思维的过程, 也是一个具有科学预测步骤的行为: (1) 根据预测的任务确定预测的目标; (2) 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和情报; (3) 选择适应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4) 分析和评价预测结果 (即对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论证) : (5) 提交预测听证会报告。

对以上问题的论述, 也可以使我们大概了解现代预测和中国古典预测就其原理基本上是一致的, 尽管它们利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步骤, 但它们之间是可以沟通的。透过对现代预测学普遍原理的研究来认识.中国古典预测方法, 是研究和发展预测科学的必经之路。

4.2 中国太极预测

《周易》所提出的太极八卦理论代表了华夏民族古代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而其实用性又根据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形成了针对各种不同对象的预测方法, 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层次。

中国太极八卦预测方法以性质划分:

(1) 古人以不同的系统为预测对象, 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预测方法。

(2) 古人所使用的各种预测方法, 大都是从个体角度进行预测的, 注重对每个人不同方面的研究, 对群体、国家等预测理论及方法, 相对而言比较少。

(3) 在《周易》易理的指导下, 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预测方法。在《周易》的基础上, 后来形成了两大预测学派。一是易理派, 即透过易理的研究, 可以指出卦象之各种技法;二则象数派, 乃透过象数之各种技法的研究, 来探索对各种事理的定量化推测。

(4) 在古代预测技术中, 尤其是在八卦预测中, 对各种事件进行预测时所需要的事先讯息很少, 或者根本不需要各种预兆, 即可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主要根据在于易经和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各种事件之间的联系, 并揭示了这些联系之间的规律, 透过相互联系事件的内在规律, 对一些突发事件的预测成为可能, 突发事件往往是事物相互发展而出现的某种必然事件, 这种事件若按现代科学预测来进行, 有时很难预测到, 而八卦预测则很容易达到这一点。

4.3 现代与古代预测法的比较

洋为中用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预测科学方法是预测学得重要选择之路, 任何预测都是对一定时空范围内事物规律的认识, 并将这种认识推至超出原有时空范围而进行的对该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存在和发展状态的猜测与预计, 因而形成了中西方不同的预测方法。

现代预测体系的确立, 显然是以西方科技发展为基础的, 即利用它们对客观世界所形成的规律性认识来推测世界的未来。然而, 现代预测方法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因为任何时代所产生的方法, 都有那个时代所不可克服的局限性) , 即对那些规律已被认识到的客观对象, 可以透过现代预测方法, 易于准确地确定其未来的发展及状态, 但对那些规律还没有被认识清楚的事物, 或者即使研究清楚, 但还难以用数量化形式来正确表现的事物, 在对其进行预测时, 就表现出了预测结果的不可靠性。特别是对那些规律还没有被认识的事物, 或那些由于许多外在原因而出现的突发性事件, 现代预测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了。不论是对于宏观事物还是对于微观事物, 当人们对其本质和规律还没有完整、正确认识的时候, 用现代预测方法, 是难以正确地进行预测的。

然而, 对于中国古代八卦预测而言, 它较之西方现代预测法优越的地方在于:它所须必备的讯息数据较少, 甚至可以全然不知过去的数据, 而仅透过一定的、简便的诊断现实情况的办法, “观物取象”, 随后“因象立器”, 即可完成对所需要预测的对象的推测。

古代预测术属于直观预测的方法, 大都停留在对所测事物数据的整理、分析的基础上, 透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研究, 划分出不同种类, 进而规定一种与之相联系的未来事件的关系, 并做出一些“归属性”判断。确定以后, 再根据类的特性, 判定原事物的特性等。古代预测术中属于规范性的预测法, 是根据所获得事物的讯息, 再根据一定的原理所建立的模型, 如五行生克图等, 进而根据模型来预测事物发展的规律。其中也引入各种二元关系。如生、克、冲、刑等等, 来描述事物相互间的关系。但是, 这种模型所要达到的目的点是非常明确的, 因为, 世间的事物“虽万象之纷纭, 须一理而融贯”。对属于探索性的古代朴素哲学预测法, 其基本点与第二类相仿, 区别在于:使用第三类方法, 不仅可以预测各种事物的变化发展, 还可以从中选择某种优化的策略, 来改变事物未来的发展结果。直观类和规范类预测仅能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 但如何改变这种趋势却无能为力。在探索性预测中, 还有如何改变未来结果的办法。而这些方法及其所具有的功能, 都是现代预测法所难以达到的。中国古代预测与现代预测相比较的另一个特点是:被预测的事件与预测者有较大的依赖关系。不同的预测者, 即使采用同一种预测法, 对同一事件进行预测, 有时也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若对于预测行家而言, 被称为“灵性”。如果人们只依靠某种逻辑推理, 而缺少一定的活学活用灵性, 其预测的结果往往不会被行家所称道。而这种灵感又是与预测者的长期修养而形成的灵力有关。

由于中国古代预测没有发展到符号逻辑体系, 很难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和体系变化发展做出很好的描述。即使有大量的事前资料, 也很难转化为某种相应的模型体系, 对之进行合理的应用。

而现代预测法, 基本上是与预测者无关的, 虽然在使用同一方法上存在不同的技术水平, 但对结果影响不会很大。对古今预测法进行上述比较, 是为了使它们取长补短, 从而形成古今结合的优化新预测法体系。

5 古今预测法的结合

古为今用是借力传统文化历史结果形成的经验与方法, 是当今预测学的重要营养, 实现推陈出新, 创建新时期发展之道。古今预测法的结合, 是指两种方法的相互“取长补短”, 按中国古代易学理论“一阴一阳谓之道”、“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如将古今之预测法分别视为阴与阳, 那么, 其各自方法的不断完善形成了更科学的方法。它们之间的相互结合, 又可以形成另外的两种预测法, 即以中国古代为主的, 结合现代预测的方法和以现代方法为主, 结合古代的预测方法, 即以阴阳相生之四象也。再进而言之, 可生成八卦, 八卦相荡, 生成八八六十四卦, 其各自面对不同的预测对象和体系, 因而, 形成面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比较完整的预测体系。

进行这种庞大的预测体系的研究, 是一个宏大的科学系统工程。这应该成为今后为之创立和研究的主要方向。古今预测方法共同的基础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由于认识的程度和角度不同, 形成了不同的认识方法。古今两种预测方法的融合, 实乃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5.1 从预测技术的层次看

它们所研究、处理问题的主要对象不同, 这就失去了两类方法比较的基础。因此, 必须先确定在同一对象基础上, 使用各种方法进行研究, 再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优势, 使它们相互促进。

5.2 从两类预测方法性质

现代预测的成功之处, 就在于使用了大量的数学手段和数学模型;而古代的预测方法主要靠阴阳五行等理论进行预测, 尽管正确性是无疑的, 但难免有一些神秘色彩, 有时又缺少必要的量化规范设计。因此, 就更需要二者在新的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相互融合起来。

总之, 在预测愈来愈成为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时候, 将古代预测法与现代预测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就显得愈来愈有必要了。

6 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系统思维

西方管理学强化:计划、组织、控制、指挥、协调、决策、要素, 而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没有科学的预测, 就不会有成功的决策。

6.1 预测是决策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没有远虑, 必有近忧。”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的预测, 不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预测, 不论是八卦预测还是模型预测, 只要是科学预测, 都势必对现代管理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对现代管理而言决策是头等重要的大事。如果决策失误, 尤其是重大的战略性决策失误, 对整个管理过程的危害, 将是极其严重的。而决策的正确性, 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因为只有科学的预测, 才能把握管理对象、管理系统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趋势。掌握了这种过程和趋势才能据此确定出本单位、本部门、本系统的科学决策。因为只有科学的预测, 才能超前地了解和把握未来管理系统和管理环境的变化状态。然后, 根据对这种状态的正确预测来制定相应规划的管理措施。进行科学的预测, 才能为现代管理者深入地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人口、环境、教育等提供各种可能的讯息, 因而帮助他们做出科学的决策。实践已经证明:许多高明的决策往往来自比较正确的预测;而许多失误的决策往往来自非科学性的预测。

6.2 决策是管理系统实施的关键环节

西蒙是西方决策理论学派两位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在创立“决策与管理”的理论上做出了重大贡献。重要的观点: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 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任务就是探查环境, 寻求决策的条件, 可以称之为“情报活动”。第二阶段的任务是设计、制定和分析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 可以称之为“设计活动”。第三阶段的任务是从可供选择的各种方案中, 选出一个适用的行动方案, 可以称之为“抉择活动”。第四阶段的任务是对已做出的抉择进行评价, 可以称之为“审查活动”。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是首要的, 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在一些计划程度或调控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科学的决策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决策正确, 那将极大地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反之, 如果决策失误, 那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造成严重的影响。所以, 决策的正误、是否科学、是否有效, 直接关系到管理系统, 乃至更大范围的社会经济活动的成败。在现代管理中, 进行科学决策, 首先要求有正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 这个目标应该是经过论证为可行的, 又是合理的;科学的决策还要求有三个以上的备选方案, 以便进行比较和选择, 如果只有一个方案, 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而没有选择的余地, 也就难以保证决策的成功;科学的决策所追求的是最佳化决策, 即能产生最佳化效应的决策;科学决策要求在实施管理过程中, 不断地进行追踪决策, 也就是说, 已经实施的决策还要求随着客观内外环境的变化, 而做出相应的修改或调整, 直至根本性的改变, 做到与时俱进;科学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 没有以科学预测为基础的决策是盲目性决策。可以说, 没有准确的预测, 就没有正确的决策, 也就没有成功的管理。

6.3 管理决策的科学化需完善保证体系

(1) 完善的讯息系统。这一系统能够为有关的管理部门或管理者提供决策的控制讯息。即它对各种外界和内部的讯息数据进行采集、储存和检索, 对讯息的传输加以计划, 并将数据尽快转换成讯息, 以及时提供给有关管理者。

(2) 发达的智囊系统。智囊系统为管理者充当“顾问”, 由多学科专家所组成, 以其足智多谋的“军师”角色.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方案、提供预测结果、提供各种项目的论证, 因而可以弥补任何一位管理者的不足, 以保证其决策的正确性。

(3) 完整的决策系统。决策系统是由若干名决策者即管理者所组成, 因而形成一个有效决策体制的核心。以大量可靠的情报讯息为依据, 充分运用决策者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 对由智囊系统提出的各种选择方案, 进行系统的验证与逻辑推理, 采取辨别、比较、分析、平衡等手段, 反复权衡和对比各种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 从中选取最合理的方案。

(4) 有力的执行系统。执行系统需要具备强而有力的执行手段, 在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必要的反馈, 以监督决策的执行和验证决策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执行决策还需要有一个监督机构, 在于及时发现脱离决策的偏差和纠正偏差, 以便保证决策的有效执行和落实。

(5) 科学的方法系统。决策的内容是多样的, 因此决策的方法也应是多样的。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 同时要有一个科学而又完整的决策方法系统辅助之, 就能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最佳性。

3.浅谈《周易》与武术文化 篇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东西要学习。有太多的事物需要探索,解开谜团。因为宇宙太大了,有时候,我会把人比做小小的蚂蚁,蚂蚁从这个地方走到那个地方,不知要多少年。在宇宙中,地球也就是一粒尘沙,就好像地面爬行的动物认为地球是没有边界的一样,我们也看不到“宇宙之外”的“宇宙”。这或许就是道法自然吧。

我跟武术结缘,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武林热,那是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希望的时代。年少无知的我,是一个异想天开的人,我跟武学玄术结缘,是因为我有一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心,也是因为我是一个渴望自己拥有特异功能的人。为一心想练就一身“轻功”,而歪打正着地拜在祁天南老师傅门下,传承仙鹤门武学,学习南拳、八封掌、道家内功、医方法术、玄学易术。在我师兄黄魂于上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神医奇功秘方录》这本畅销书里,就有许多奇功异术是来自于仙鹤门的绝学。而我更是得到释修成老师傅的点拨,从那时起我就迷上了《易经》,学习了易经、八字、六壬、风水、面相、解灾等知识,并得到香港神相大师黄祥师傅的真传。因为在深圳做生意的原因,时常跟一些老板、官员打交道,也就不时琢磨起他们命局的内涵、变化。有时候还不经意的“点醒”他们易经风水方面的内容,没有想到,这个不经意的“点醒”,帮助一些在困境中的人“起死回生”,也让不少老板生意越做越大,企业得以接连上市。这样一看,就看出名声来了。朋友们都说我看得准,一个传一个,一个介绍一个,后来连政界、军界的要员都邀我看看家居、办公环境……再后来又有幸在陆智东老师那里。习练心意六合拳、杨式太极拳、咏春拳。在我仅学得点皮毛的时候,我综合各位老师的武艺精华,举办了《秘门真传绝学》函授班,传播武当内家硬功——五步金刚鬼手。许多学员都在短时间内学有所成,挥掌断砖石易如反掌,仙鹤武学第一次在武林上亮相,就大放异彩。我想老师傅在天堂也一定会得到安慰的。

人生就是一场戏,在戏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

开场便是无奈。没有人通知你,更没有人征得你的同意,就把你人生的幕布拉开,然后一掌把你推入舞台的中央。你茫然失措,你嚎啕大哭。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你只能蹒跚着在舞台上学步。

人生这场戏,没有剧本,就靠你自己一点点用心血去书写、去表演。表演初始,观众是宽容的,对你表演的拙劣或者谬误也能以你还“年幼无知”为理由包容;等到渐渐长大,观众就变得苛刻起来。开巴士的任务就是载人,农民的任务就是种植粮食,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我和你同样有自己的角色,有自己的任务。感觉好像打游戏一样,完成了一个任务就会通过一关,来到下一个要经过的地方,碰到该碰见的人。

人生这场戏,不好唱。

回想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有时真不胜唏嘘。我现在虽不是大富大贵,但经过我自己的努力,再经过自己掌握的易经风水调理和改运,我的命运已经逐渐改变,过去的看牛姓,如今变成了高学历的知识分子;过去连肥猪肉也很少有机会吃到的瘦仔,现在变成了常在酒店吃饭也觉无味的壮汉;小时候住在黑暗的泥砖房的农村小子,现在成为在大都市里拥有房产物业的城市居民;过去的穷娃,现在成为人敬人羡之人……过去,我常常抱怨老天对我不公,现在常常感叹上苍待我不薄,这或许就是命与运吧!所以用易经预测命运的目的在于知命。知命的目的在于顺应命运和改良命运。测命不是要预测未来,而是要规划未来。

《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古老、也是地位最显要的一部典籍。因为它年代久远,自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源头活水的作用。《周易》作为“五经之首”、“大道之原”,几乎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首屈一指、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因为它地位显要,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而与之交融会通。各种学术思想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周易》的启迪、促发,特别是对武功修炼家、道佛修仙家的功夫修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派种繁多,我们现在练习武术主要的功能已经偏重于强身健体而不在技击。我认为武术锻炼除强身健体和锻炼意志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练武调和五脏之气从而能调整人体的五行之气平衡流通,起到改善命运的巨大作用。本文只就《周易》与中华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些粗浅介绍。

一、《易经》诞生最早的武术观念

《易经》开篇就有一句鼎鼎有名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成白话文是:“天体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也应自强不息。”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位武术家对一位习武之人说的话,如果—个对中国武术情有独钟的外国人问什么是中华武术的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易经》第一页第一段的这个结句“健”,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字,它本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刚强”;另一个是“康强”。前者指格和神的坚强,后者指身体和体质的健康,加上个“儿”字——健儿就成了军卒、壮士和剑客。剑客就是武术家,古乐府中有“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的诗句。

《易经》中明确地谈到武术的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之句,说的是“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这和现代人习武为健身、防身的观念非常一致。其中“利武人之贞”中的“武人”——则是武术家。古籍中的“亮相”、“刚健中正”,说的是做人也是练武所谓“立天之日阴与阳:立地之日柔与刚;立人之日仁与义”以及对宇宙与人生规律的论述,包括八卦概念的确立都对后世的武术发展起到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武功家惜《周易》阐述人性与功夫修炼的关系

武术气功正是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原理为指导,以气功的修炼为手段,结合武术的格斗和套路而形成的一种技艺。其中,《易经》与武术的关系最为明显。从拳术名称上,一眼即可看出,如太极拳、八卦掌等。太极

二字出于《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说“八卦”就要提到《易经》之“三易”原则,就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这既是研究《易经》的三大原则,也是研究八卦掌的基本原则。

简单地说,两仪、四象、八卦,全由太极而生。太极的一动一静而产生了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式。

中国传统武术总的来说,可以勉强地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家中的代表拳为太极、八卦、形意,它们无一不与阴阳相关。拳理中的动静、开合、虚实、现藏,都是根据阴阳学说而来。不管何种拳术,总以强身健体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说要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无论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都强调“气沉丹田”或“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周易》认为人在出生前体内只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叫先天一气,一般称为“性命”。由于这个核心的作用,能够夺自然之造化,使性命保持旺盛。但是当人出生以后,人体这一核心便分成两部分,性的部分上升络于心,随心神达于整个机体,开于九窍用之于外;命的部分下降络于肾,形成“火水未济”,也就是坎下离上之象。人如能把精神外用的习惯作法颠倒过来,令神不外驰、精不外漏,而以性接命,用命寄性,把性和命合在一起,恢复成出生前一个核心那种状态,也就是“水火既济”,坎上离下。这就是修炼家常说“以后天返先天”的以坎添离的功夫。

《周易》实际上是古代先哲通天地阴阻造化,契宇宙之玄机、操性命之柄,与宇宙同体修复自然的哲理。老子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生长。”《周易》认为,人要长生,就得效法天地,把性命寓于《易》象之中。要人摄性命归一源,人之所以不能摄性命归一源,只因人以贪欲为本。正像火水未济卦象所示那样,人心在上属火,人贪欲之火不灭苦也不灭,则生灭。世人以事物之纷繁,机心之拨动,衣食之困挠,举世庸庸。人肾在下属水,肾藏精。人二八精满壬癸至,精气满而溢,故阴阳合而生育,继而心妄欲迷,钟情于爱河,牵引花媒逗人情缘,一生之精华外注,直至灭尽。人因受拜物主义、拜金主义、拜官主义等影响,所以贪心拨动生一切烦恼,皆未曾做生命学研究。只能悔以人生之暂短,一切贪欲皆是磨灭人生灵性之利器,人以生命之本体现富贵荣华,实是过眼云烟。《周易》所讲的天地阴阳变化实是身心性命之道。

在《周易》看来:人处于宇宙天地间,就必然受宇宙天地变化规律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要服从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系辞》日:“法象莫大乎天地。”这就是说,宇宙间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

三、《周易》象数的阴阳变化论与武功修炼

《周易》象数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在武术修炼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武术修炼中不论是内在“气”的打通,还是外在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的“气”,而且指表现一切事物现象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两种属性。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无穷尽地变化、发展,都在不断地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不是由阴变阳就是由阳变阴。固然这些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必须遵循某一固定不变之法则。换言之,必须有其规律性。把复杂的客观规律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宇宙万般事物的变化中抽象出来加以简化,使人易知易从,这就是《易》的宗旨。把阴阳、动静、刚柔套用奇偶之数,运用“一”、“一”阴阳两爻阐述功夫修炼、套路演练和交手对抗的刚柔、动静原理,这就是《周易》哲学思想对武功修炼的指导。

《周易》象数寓含着的阴阳理论是丰富的。它寓含着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原理以及阴阳的消长转化作用。阴阳是天地,万物之源。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万物也随着阴阳的变易而此生彼灭。

《周易》就是运用这种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状况的。例如八卦掌以阴阳为纲纪,并用五行来定位,以确定行走的方向。以《周易》象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单换掌、大鹏掌、白猿献果、指天划地、狮子抱球等二十四个动作为单操,作为基本功的练习,也就是一种静功的练习(属阳)。各种掌法都以转圈进步为基本练法,暗合着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数变和方位,因而有六十四掌的变化,四正四隅的转环。它是我国道家在长期实践中所发明创造的。《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周易》看来,阴阳、动静、刚柔原理就是宇宙间的最根本法则。人是阴阳的结合体,内含宇宙之精,万物之灵,因而是一个与宇宙同构的小宇宙,即天是大周天,人是小周天。天属阳、地属阴,人处于天地之间。

再比如,太极拳的基本拳理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阴阳变化,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只有明白了“静中触动动犹静”、“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开中有合”的道理,即掌握了“阴阳不测”之功,才能达到“因敌变化亦神奇”。再如,通背拳的理论,也是在《周易》象数阴阳理论指导下创建的。通背既是拳名又是锻炼的法则,意指练习中力通于背,也就是说通背拳是通过六种站桩方法打通人体前胸后背的任脉和督脉。传统武术主要用《周易》象数总结内功修炼经验,被誉为“丹经之祖”的《周易参同契》引《易》象论内丹。修炼家在描述人体内气变化过程时,引入象数观念。《参同契》首先以乾、坎、离、坤四卦作为基本概念,“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偕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

四、武术与《周易》的灵感思维

现代科学认为,灵感孕育在潜意识中,是一种瞬间完成的高速思维,是大脑特别兴奋状态下思维火花的跃动或闪现。《周易》不仅包括天道、地道,还包括人道,其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的最终归宿是人,是对人道的认识,也包括对人体科学,人体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周易》天人观为指导的气功、武术,就为训练灵感思维、开发人脑智慧开辟了道路。以梅花拳为例,它不仅在一定情况下能激发人的灵感,还有训练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在潜意识状态下由感知激发灵感而产生的武术动作皆神速而有奇效,其谐和完美的程度及瞬息万变的高速,都是在常规状态下产生的动作所无法比拟的,只有以灵感思维为指导,武功才能达到神化的境界。

灵感思维激发时,显意识,潜意识交互作用,促使潜意识所孕育的灵感

达到“神思方远,万涂竞萌”的状态,促使信息超越日常的思维程序而在灵感式的思维过程中升华。《系辞》认为:“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即表述了这一灵感式的思维过程。拳法说:“拳打眨眼之功,胜败在哼哈之间。”这是说在潜意识状态下灵感指挥的武功动作,在极短的瞬间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变化,其准确、完美、圆融、谐和的程度绝非意念指导下的动作所能比拟的。

脑科学认为,潜意识和显意识间不停地交换着信息,协调着彼此间的作用,才能保证人的意识活动正常进行。潜意识在激发灵感,促起顿悟时的作用是明显的。《坤·文言》说:“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也是说“行庭”功法的美妙感受和奇特效果。实际上,它是使练功者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达到“凝神忘形”的境界,用潜意识指挥武术运动而使大脑两半球达到高度的谐和、统一状态。因为潜意识活动主要在右脑半球,而指挥肢体运动的功能则主要在左脑半球。要使武术动作圆融、谐和,必须加强左脑半球的潜意识活动能力。武功中“感知”的能力越强,觉察对方行动的能力也越精细。越迅速,越准确,甚至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如果只从佛经中的“空”、老子的“无”、气功中的“虚静”去讲灵感思维的时空特征,还往往令人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似乎这只是一种心态的反映、一种主观的意境而已。而武功则可把灵感思维的活动变成人体的动作来输出,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处于灵感思维指导下的武术动作是那么谐和,圆融,一气呵成,简直就像一个全方位的运动,这就是我们对灵感思维时空特征的基本理解。

人活在世上,可以变换不同的角色,也相应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还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上对国家社会,下对亲朋同事,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过,切切不可忘记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成功,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和责任。但人生在世比成功幸福更重要的是做人,应不论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都保持做人的尊严。因此,我们也切切不可忘记人生的头等大事: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4.题目 周易与中国文化 篇四

摘要:易经作为五经之首阐释的是宇宙的哲学,这本东方的实用主义圣经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灵魂。

全文分为哲学论、方法论和结语三大部分。哲学论部分通过对易经的解读论述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体系、象形思维理论等哲学思想,以确立本文的哲学基础架构。方法论部分主要通过对绝对统一、相对统一和物极必反这三大规律的阐释,表述易经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进而联系到法学领域分别做具体论述。本文通过研读易经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探寻我们失落已久的族群意识,希望籍此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和法制化有所思考。

关键词:天人合一;族群意识;法治进程

资产阶级革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西方文化伴随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对国人的思想产生急剧的冲击。清末礼法之争后,传统的东方文化因为不能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因此彻底败下阵来。

然而西方法律价值观的客观进入并未能植入中国人民的骨髓,因为他们认为这与他们世代赖行的信条不符,法律移植并未产生预期的效果。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法律亦然。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一波接一波的思想革新,让儒家道家等本土文化阐释的道德精髓被随同所谓“四旧”彻底革除。但令革命者们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革掉了四旧也革掉了他们自己的根!中国社会的变革真切的印证出伯尔曼先生所讲的“本土族群意识的失落”,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真空”。

本文的初衷是为通过易经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探寻我们失落已久的族群意识,希望籍此对中国的法治进程和法治化有所思考。

一、哲学论

易经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我们在这里仅进行概括的体系整理以期对于整篇文章的论点进行理论支撑。

(一)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思想

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整体思维模式,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它从不是只从天一方面来说的,也从不只是从人一方面来说的,必须从人与宇宙自然两方面共同着眼。

天地自然是生命之源,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不可分离。天地间的万物均“统”之于天,天与地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天具有统治地位,万物必须顺天而行。正所谓“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1]。人与天地自然是相互感应的,人在获得自然界提供给人生存所需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需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这样也就达到了人的生命目的。

(二)阴阳五行体系思想

在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意象,就是“道”。在这里我们不必过深的讨论道的涵义,我们只要知道道是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一种超经验的客观规律存在即可。道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当然遵循一套自己的演绎规律。这套规律是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五行之理蕴含其中。无极和太极是道最初时的两个表象,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阴阳交合,阴阳二气生成万物是为太极。一阴一阳谓之道,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是辩证的,阴和阳即是两仪。

(三)象形思维理念

象形思维理念是周易卦象的最显著特点,通过探讨我们将发现许多对中国法治有裨益的东西。我们力求用周易中的四象来演绎一下法律的发展运行过程:这四象分别是从太阴(==)到少阳(―、)到太阳(==)到少阴(、―)的循环过程。阴爻和阳爻合称为两仪,它们是事物的两个相反的极端,二者相互转化,互为体用,同生同灭。实际上四对两仪所做的具体分化,在太阴和太阳之间增加少阴和少阳这两个过渡过程。由四象的运转过程我们可以观察到后文将要提出的绝对统一(道法自然)、相对统一(天人合一)、物极必反、混沌发展这四大规律。

法律中最基本的两者对峙,即是权利、义务两者对峙,两股力量交合对抗,实现平衡。在法领域中,如果把法律高度抽象为一种客观的规律―――“道”的话,那样我们可以将权利看作阴爻“CC”,义务看作阳爻“―”,一阴一阳谓之道。笔者认为,这样的划分应该是符合易学习惯的。阳是绝对的理性、绝对的领导和正义,阴是绝对的感性、绝对的顺从和包容,阳在前而阴在后,是后天社会整体男权观念的表现。现代社会由于文明程度的提高呈现出民主意识的觉醒和对女性及弱者方权利保护的侧重,进而法律的两爻先义务后权利逐渐转变为先权利后义务,即所谓的权利先于义务的“权利本位”思潮。法律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强制公民接受的规则的集合,公民的义务的履行是需要强制力的保证才能更好地进行的。人是利己性的客体,因为人有利己性,人都期望并追求享受更多的权利履行更少的义务。但人的后天的社会发展伴随社会公权力的急剧膨胀使得人们的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威胁,这是违背人的天性的。因此社会民主势力为达成人权的保障和对公权力的制约,逐渐更加重视对权力的研究和对规范的制定。

二、方法论

(一)经过思考在这里力求揭示出《周易》其中蕴藏的三大逻辑规律

1.绝对统一律道家主张“王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就是规律,就是第一动因、就是宇宙,万物再道中存在、生长和运动,与道和谐是用不着费力气的。”[2]太极之“道”,是绝对统一的“道”,也就是未分化的世界,是“无、有”化存在,是世界的基础和本源。“有”、“无”也是相对的,“道”、“太极”才是绝对的。意识是自我化意识,而非对所谓客观实在的反映性认识。自然无为“,无为”,是指人的行为的绝对合“道”性,完全遵循自然规律,不假人为;是指至高无上的“道”是完全绝对不变的存在;是指万物皆有“道”,万物齐一,本质无差别的世界。[3]2.物极必反律祸兮福所依,祸兮福所伏。否极泰来,泰的时候,已经潜伏否的因素。否的时候,也含有泰的转机。[4]无极生太极,太极衍万物,万物返璞归真太极,太极还无极。无中生有,有中藏无。“无”不是虚无,是对过去的整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使无序变有序,可以对人产生巨大的物质和精神力量。这“无”是“有”的本源,这“无、有”是人的真正本质。人从“无”中来,还要回到“无”中去。完全对立与同一都意味着存在的消亡,非常态,不为所求。一切“有”,即各种基本社会关系都存在紧张关系,保持必要的紧张是有益的,在“无、有”中也即物质(客观实在)、无意识中,通过“反存在”相互转化,生生不息。[5]3.相对统一律“天人合一”是一种宇宙思维模式,所指的是与宇宙自然界的生生之德完全合一的存在状态。世界是人天一体的开放系统,“天”是本质,人是万物之一现象,与天之精微可以相通、和谐、互相转化。可以说,天道是我,我是天道,我与天道同在,天道与我同在。我从天道中来,存于天道之中,宿于天道之门。天道自然,至公至明顺天者生,逆天者亡。人必须顺应于天,才能作用于天。天道造就我,我是天道的一部分,天人感应,他充分注意从整体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天是生命之源,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

(二)三大规律在法律上的应用

1.绝对统一律的法律应用易经告诉我们万事万物都是由道衍生而来的,而万事万物又都是到在现实生活中的外在表现,万事万物的运行都遵循道的轨迹。公正、平等、秩序、正义、自由这些法哲学意象当然也是道的表现形态,他们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正面性―――视为“阳”。偏私、特权、混乱、邪恶、禁锢也都是道的表现形态,它们也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和负面性―――视为“阴”。

黑格尔告诉我们“存在即合理,即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因为理性不仅仅是主观的理性,而且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归根到底要符合自己的本质,所以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另一方面,只有真正合理的.东西才能成为称为现实,因而一切现实的东西当然就是合理的。”[6]我们必须尊重天道,否则法律必将残缺不全!如何才能做到尊重天道?首先,要理解天道至公,道法自然。具体到法律领域,如果将法律抽象为天道的一面的话,那么作为法律人必须摒弃我们研究法律时经常走入的一个思维上的误区,真正的正义并不是单方的推崇阴阳的其中某一面,而贬低或漠视-24-面。对法的正面价值的过度追逐而忽视对负面价值的深度探究,必然造成法律的畸形发展的,在这种立法模式下是不能更绝对不能得到完善的制度和真理。因为从方法论上,研究者已经陷入形而上学的误区,根本违背天道无私和道法自然的规律!价值观上的消极面是客观的必然;法律绝对不是围追堵截,法律必须因势利导!在没有恶的领域,善无从谈起的;在没有罪的国度,绝对不存在罚。!2.物极必反律的法律应用矛盾的两个方面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法律作为矛盾的统一体,作为天道的具体态,当然遵从物极必反的规律。

法律并不是万能的,法律在情理、道德、伦理、私密等诸多领域显得捉襟见肘,法律具有它的局限性。

在以上诸多领域中,法律的过度进入会不利于事态的缓和和事情的解决,有时甚至会激起社会的反感和厌恶,形成了所谓的去法律化和法律虚无主义。

“法律及其调整手段所固有的局限性,决定了仅靠法律运行是难以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调控的。所以,对于过去那种摒弃法治、否定法治功能的法律虚无主义思想,我们固然要从根本上予以批判,但那种认为有了法律就可以万事大吉,只要实行法治就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思想同样是十分幼稚和有害的。事实上过分依赖法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社会病态已经引起了西方的深刻反思。比如海外学者余英时就曾指出’过度发展的个人主义、漫无限制的利得精神、日益繁复的诉讼制度、轻老溺幼的社会风气、紧张冲突的心理状态‘等不良影响,他理智而深刻的指出,上述现象均属社会病态而绝非现代社会所要追求的目标。”[7]汉谟拉罕・林肯曾经说过“: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我们在注重法治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法治同时所带给我们的问题,避免出现法律的机械化和极端化,这样才能趋吉避凶,不偏不倚,使我国法制建设健康发展。

3.相对统一律的法律应用

易经告诉我们的天人合一的整体哲学观念,放置在法学领域,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命题:法合人性则兴,法灭人性者亡。“基本的人性就是人的生存、尊严、名誉、亲情、自由和发展等需求倾向,它普遍的存在,不以财产、地位、职业宗教、文化和地理等依据。人的本性决定了法治的属性。前者是内容、目的和灵魂,后者是形式、手段和躯体。认为压制人性中的恶、扶持人性中的善而立法、执法、司法,法治是以人性为基础的。”[8]法作为道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必然性的遵从以天人合一为内容的相对统一律。这就要求人类生存在法治的大环境中,必需要遵从法治并作用于法治。正如易经所讲的“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与法应该是一个相互感应的有机整体,我们在考虑法律问题时,必须要采用整体的、全息的、系统的思维方法,而不是用局部的、解剖的、分析的方法来考虑问题。和谐法律观,法与人的和谐与平衡。

三、结语

5.《周易》与武术文化 篇五

《周易》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古老、也是地位最显要的一部典籍。

周易它年代久远,自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起到了源头活水的作用。《周易》作为“五经之首”、“大道之原”,几乎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首屈一指、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因为它地位显要,因而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都受到它的影响而与之交融会通。各种学术思想程度不同地受到了《周易》的启迪、促发,特别是对武功修炼家、道佛修仙家的功夫修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派种繁多,我们现在练习武术主要的功能已经偏重于强身健体而不在技击。我认为武术锻炼除强身健体和锻炼意志以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练武调和五脏之气从而能调整人体的五行之气平衡流通,起到改善命运的巨大作用。本文只就《周易》与中华武术文化之间的关系作些粗浅介绍。

一、《易经》诞生最早的武术观念

《易经》开篇就有一句鼎鼎有名的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译成白话文是:“天体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也应自强不息。”这句话怎么看怎么像是一位武术家对一位习武之人说的话,如果―个对中国武术情有独钟的外国人问什么是中华武术的神?我们完全可以告诉他:《易经》第一页第一段的这个结句“健”,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字,它本身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刚强”;另一个是“康强”。前者指格和神的坚强,后者指身体和体质的健康,加上个“儿”字――健儿就成了军卒、壮士和剑客。剑客就是武术家,古乐府中有“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的诗句。

《易经》中明确地谈到武术的有“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之句,说的是“君子应整治兵器以防不测”。这和现代人习武为健身、防身的观念非常一致。其中“利武人之贞”中的“武人”――则是武术家。古籍中的“亮相”、“刚健中正”,说的是做人也是练武所谓“立天之日阴与阳:立地之日柔与刚;立人之日仁与义”以及对宇宙与人生规律的论述,包括八卦概念的确立都对后世的武术发展起到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二、武功家惜《周易》阐述人性与功夫修炼的关系

武术气功正是以阴阳、五行、八卦、太极等原理为指导,以气功的修炼为手段,结合武术的格斗和套路而形成的一种技艺。其中,《易经》与武术的关系最为明显。从拳术名称上,一眼即可看出,如太极拳、八卦掌等。太极

二字出于《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说“八卦”就要提到《易经》之“三易”原则,就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这既是研究《易经》的三大原则,也是研究八卦掌的基本原则。

简单地说,两仪、四象、八卦,全由太极而生。太极的一动一静而产生了天地万物。描绘了一个以太极为中心观念的宇宙发生图式。

中国传统武术总的来说,可以勉强地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家中的代表拳为太极、八卦、形意,它们无一不与阴阳相关。拳理中的动静、开合、虚实、现藏,都是根据阴阳学说而来。不管何种拳术,总以强身健体为第一要义,也就是说要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无论是外家拳,还是内家拳,都强调“气沉丹田”或“外练身法步,内练精气神”,“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周易》认为人在出生前体内只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叫先天一气,一般称为“性命”。由于这个核心的作用,能够夺自然之造化,使性命保持旺盛。但是当人出生以后,人体这一核心便分成两部分,性的部分上升络于心,随心神达于整个机体,开于九窍用之于外;命的部分下降络于肾,形成“火水未济”,也就是坎下离上之象。人如能把精神外用的习惯作法颠倒过来,令神不外驰、精不外漏,而以性接命,用命寄性,把性和命合在一起,恢复成出生前一个核心那种状态,也就是“水火既济”,坎上离下。这就是修炼家常说“以后天返先天”的以坎添离的功夫。

《周易》实际上是古代先哲通天地阴阻造化,契宇宙之玄机、操性命之柄,与宇宙同体修复自然的哲理。老子云:“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生长。”《周易》认为,人要长生,就得效法天地,把性命寓于《易》象之中。要人摄性命归一源,人之所以不能摄性命归一源,只因人以贪欲为本。正像火水未济卦象所示那样,人心在上属火,人贪欲之火不灭苦也不灭,则生灭。世人以事物之纷繁,机心之拨动,衣食之困挠,举世庸庸。人肾在下属水,肾藏精。人二八精满壬癸至,精气满而溢,故阴阳合而生育,继而心妄欲迷,钟情于爱河,牵引花媒逗人情缘,一生之精华外注,直至灭尽。人因受拜物主义、拜金主义、拜官主义等影响,所以贪心拨动生一切烦恼,皆未曾做生命学研究。只能悔以人生之暂短,一切贪欲皆是磨灭人生灵性之利器,人以生命之本体现富贵荣华,实是过眼云烟。《周易》所讲的天地阴阳变化实是身心性命之道。

在《周易》看来:人处于宇宙天地间,就必然受宇宙天地变化规律的制约,不能随心所欲,要服从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系辞》日:“法象莫大乎天地。”这就是说,宇宙间可以效法的最大形象就是天地。

三、《周易》象数的阴阳变化论与武功修炼

《周易》象数的基本思想是阴阳论,在武术修炼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武术修炼中不论是内在“气”的打通,还是外在的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都是阴阳的对立统一。所谓“阴阳”,不仅指构成宇宙的“气”,而且指表现一切事物现象的性质及其相互作用的两种属性。宇宙间的一切都在无穷尽地变化、发展,都在不断地向其相反的方面转化,不是由阴变阳就是由阳变阴。固然这些变化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必须遵循某一固定不变之法则。换言之,必须有其规律性。把复杂的客观规律从令人眼花缭乱的宇宙万般事物的变化中抽象出来加以简化,使人易知易从,这就是《易》的宗旨。把阴阳、动静、刚柔套用奇偶之数,运用“一”、“一”阴阳两爻阐述功夫修炼、套路演练和交手对抗的刚柔、动静原理,这就是《周易》哲学思想对武功修炼的指导。

《周易》象数寓含着的阴阳理论是丰富的。它寓含着阴阳的对立制约关系,阴阳的互根互用原理以及阴阳的消长转化作用。阴阳是天地,万物之源。万物莫不负阴而抱阳,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万物也随着阴阳的变易而此生彼灭。

《周易》就是运用这种阴阳、刚柔对立统一的关系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状况的。例如八卦掌以阴阳为纲纪,并用五行来定位,以确定行走的方向。以《周易》象数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单换掌、大鹏掌、白猿献果、指天划地、狮子抱球等二十四个动作为单操,作为基本功的练习,也就是一种静功的练习(属阳)。各种掌法都以转圈进步为基本练法,暗合着八卦的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的数变和方位,因而有六十四掌的变化,四正四隅的转环。它是我国道家在长期实践中所发明创造的。《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周易》看来,阴阳、动静、刚柔原理就是宇宙间的最根本法则。人是阴阳的结合体,内含宇宙之精,万物之灵,因而是一个与宇宙同构的小宇宙,即天是大周天,人是小周天。天属阳、地属阴,人处于天地之间。

再比如,太极拳的基本拳理是:“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的阴阳变化,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只有明白了“静中触动动犹静”、“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开中有合”的道理,即掌握了“阴阳不测”之功,才能达到“因敌变化亦神奇”。再如,通背拳的理论,也是在《周易》象数阴阳理论指导下创建的。通背既是拳名又是锻炼的法则,意指练习中力通于背,也就是说通背拳是通过六种站桩方法打通人体前胸后背的任脉和督脉。传统武术主要用《周易》象数总结内功修炼经验,被誉为“丹经之祖”的《周易参同契》引《易》象论内丹。修炼家在描述人体内气变化过程时,引入象数观念。《参同契》首先以乾、坎、离、坤四卦作为基本概念,“乾刚坤柔、配合相包。阳禀阴受,雄雌相须。偕以造化,精气乃舒。坎离冠首,光耀垂敷,玄冥难测”。

四、武术与《周易》的灵感思维

现代科学认为,灵感孕育在潜意识中,是一种瞬间完成的高速思维,是大脑特别兴奋状态下思维火花的跃动或闪现。《周易》不仅包括天道、地道,还包括人道,其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的最终归宿是人,是对人道的认识,也包括对人体科学,人体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周易》天人观为指导的气功、武术,就为训练灵感思维、开发人脑智慧开辟了道路。以梅花拳为例,它不仅在一定情况下能激发人的灵感,还有训练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在潜意识状态下由感知激发灵感而产生的武术动作皆神速而有奇效,其谐和完美的程度及瞬息万变的高速,都是在常规状态下产生的动作所无法比拟的,只有以灵感思维为指导,武功才能达到神化的境界。

灵感思维激发时,显意识,潜意识交互作用,促使潜意识所孕育的灵感

达到“神思方远,万涂竞萌”的状态,促使信息超越日常的思维程序而在灵感式的思维过程中升华。《系辞》认为:“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即表述了这一灵感式的思维过程。拳法说:“拳打眨眼之功,胜败在哼哈之间。”这是说在潜意识状态下灵感指挥的武功动作,在极短的瞬间就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变化,其准确、完美、圆融、谐和的程度绝非意念指导下的动作所能比拟的。

脑科学认为,潜意识和显意识间不停地交换着信息,协调着彼此间的.作用,才能保证人的意识活动正常进行。潜意识在激发灵感,促起顿悟时的作用是明显的。《坤・文言》说:“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这也是说“行庭”功法的美妙感受和奇特效果。实际上,它是使练功者无论是动还是静都能达到“凝神忘形”的境界,用潜意识指挥武术运动而使大脑两半球达到高度的谐和、统一状态。因为潜意识活动主要在右脑半球,而指挥肢体运动的功能则主要在左脑半球。要使武术动作圆融、谐和,必须加强左脑半球的潜意识活动能力。武功中“感知”的能力越强,觉察对方行动的能力也越精细。越迅速,越准确,甚至有不可思议的效果。

如果只从佛经中的“空”、老子的“无”、气功中的“虚静”去讲灵感思维的时空特征,还往往令人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似乎这只是一种心态的反映、一种主观的意境而已。而武功则可把灵感思维的活动变成人体的动作来输出,这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处于灵感思维指导下的武术动作是那么谐和,圆融,一气呵成,简直就像一个全方位的运动,这就是我们对灵感思维时空特征的基本理解。

人活在世上,可以变换不同的角色,也相应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还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上对国家社会,下对亲朋同事,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不过,切切不可忘记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希望成功,追求幸福,是人生的理想和责任。但人生在世比成功幸福更重要的是做人,应不论成功与失败,幸福与不幸都保持做人的尊严。因此,我们也切切不可忘记人生的头等大事: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6.中考作文题目预测:中国传统文化 篇六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曾经不成问题。但走上近代社会后,在中西文明大碰撞中,我们开始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并很大程度上调整了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构成复杂,也是一个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有数千年历史。时间长,在其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要增加一些东西,因此内容十分丰富,构成成份极其复杂。有许多东西是好的。有许多东西是糟粕。而精华与糟粕又往往混在一块。这使后人感到困惑:想说爱你,又不容易。因为分明有着太多的腐朽成份。想恨你吧,又恨不起来。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又有许多至可宝贵的东西。

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如此困难,有政治环境恶劣的原因。中国的政治家,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其思想文化观点相对保守,对专制主义的思想文化很容易产生精神上的共鸣。一旦对中国传统文化反思有了一定前进、突破,总会有一些从特权政治获得甜头的政治家,从幕后跳出来,用政治权力加以打击。近代不是有一些军阀,在国内大肆鼓吹尊孔吗?不懂思想文化,又要对思想文化横加干预,是中国传统文化反思难以前进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英国斯旺西大学学校简介下一篇:怎样做好初一数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