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创业

2024-08-20

认识创业(通用8篇)

1.认识创业 篇一

对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体制和机制的相应变革,大学毕业生的发展空间和展现才华的舞台不断扩大;随着就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出现,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其中令人瞩目的一元。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它将成为大学毕业生流向社会的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

自主创业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一种新选择,具有其自身几个方面的意义:

1.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兴趣与职业紧密地结合起来,以实现自

己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参与社会就业不同,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做自己最感兴趣、最愿意做和自己认为最值得做的事。大学毕业生在自己创办的事业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实现自己的人价值。

2.有利于大学生自力更生,培养自己自立自强意识、风险意识、拼搏精神和

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学毕业生在创业的过程中,困难、挫折,甚至失败都在所难免,这就要求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具备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品格,勇于承担风险,独立自强,顽强拼搏。

3.有助于为国家造就一批年轻的企业管理人才。大学生创业的艰苦过程,不

仅磨炼了创业者的意志品质,还培养了创业者的市场观念,训练了创业者的决策管理能力,锻炼和提高了创业者的自身素质。

4.有利于缓解国家的就业压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大学生自

主创业不仅解决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还为社会创造了就业岗位,解决了他人的就业问题。因此,大学生创业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创业主要有哪些优势和弊端:

一、大学毕业生创业与社会其他人群相比,具有自己的优势:

1.国家鼓励,政府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对于国家、社会和大学毕业生本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具体实践更是鼓励大学生毕业生自主创业。

2.知识密集,技术先进。大学毕业生与其他创业群体相比文化程度高,所学专业技术与创业紧密结合,能够学以致用,在技术创新上有优势。

3.思想活跃,敢想敢为。大学生思想解放,思维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导者;大学生敢想敢为,富有创新精神,有挑战传统观念和行业的信心和欲望,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而这些都是一个创业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4.年轻自信,精力旺盛。大学生往往对自己充满自信,对未来充满希望,对认准的事情能够充满激情地去做;大学生还有着激情的血液、蓬勃的朝气和旺盛的精力,故有“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之说。

二、在看到大学毕业生创业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毕业生的劣势:

1.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常常盲目乐观,没有充足的心理准备。对于创业中的挫折和失败,许多创业者感到十分痛苦茫然,甚至沮丧消沉。大家以前创业,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心态自然都是理想主义的。其实,成功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失败。看到成功,也看到失败,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年轻的创业者们变得更加理智。

2.急于求成、缺乏市场意识及商业管理经验的缺乏,是影响大学生成功创业的重要因素。学生们虽然掌握了一定的书本知识,但终究缺乏必要的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经验。此外,由于大学生对市尝营销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很难一下子胜任企业经理人的角色。

3.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仅有一个美妙想法与概念上。在大学生提交的相当一部分创业计划书中,许多人还试图用一个自认为很新奇的创意来吸引投资。这样的事以前在国外确实有过,但在今天这已经是几乎不可能的了。现在的投资人看重的是你的创业计划真正的技术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以及市场赢利的潜力有多大。而对于这些,你必须有一整套细致周密的可行性论证与实施计划,决不是仅凭三言两语的一个主意就能让人家掏钱的。

4.大学生的市场观念较为淡薄,不少大学生很乐于向投资人大谈自己的技术如何领先与独特,却很少涉及这些技术或产品究竟会有多大的市场空间。就算谈到市场的话题,他们也多半只会计划花钱做做广告而已,而对于诸如目标市场定位与营销手段组合这些重要方面,则全然没有概念。其实,真正能引起投资人兴趣的并不一定是那些先进得不得了的东西,相反,那些技术含量一般但却能切中市场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常常会得到投资人的青睐。同时,创业者应该有非常明确的市场营销计划,能强有力地证明赢利的可能性。

年轻、热情、知识、创新是当代大学生的资本,也正因为如此,大学生们勇敢地迈出了前人所未走过的一步。然而创业的道路并非是只有鲜花和掌声的坦途,而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征程。因为年轻,立志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勇敢地背后往往缺少了成熟的思考,有的甚至是随波逐流,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因为年轻,有的同学光有创业的热情,而没有创业的规划,特别是在诸如企业策划、资金来源、人员调配等方面没有进过周密的策划,这些往往是企业运行发展的瓶颈,成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失败的根源。因此,我们建议在创业者欠成熟的情况下,大学生毕业生不妨在相关的领域先工作几年,积累一些社会经验、资金、人脉资源、创业知识等,等条件成熟后,在选择自主创业。

创业是一项风险性事业,创业者要想完全避免风险是不可能的,但通过一系列的准备来有效降低创业风险却是行得通的。创业者在创业前要做好主观、客观等多方面的准备,要在知识、技能、心理、资源、市场等各方面精心准备,明确创业目标,详细论证创业项目风险,制定行动计划,着手创办自己的企业。

2.认识创业 篇二

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以知为行, 知而必行, 行而后知, 以“知- 行- 知”的过程将知和行统一起来。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质是知行合一问题, 本文从“知行合一”的视角, 审视当前高职创业教育中的问题, 重新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的创业教育, 提出当下高职创业教育的新举措。

1 “知行合一”视角下高职创业教育的问题诊断

笔者对南京地区9所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了调研, 结果表明高职虽重视创业教育, 但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将创业教育整合到学校的育人体系之中, 还停留在游离于教学计划之外的实务技能的验证性操作层面。对创业教育的内涵认识视野狭窄, 仅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方法传授, 没能提升到创业素质教育的高度。创业教育“知”与“行”的“合一”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

1.1 “知”之内涵不清:创业“知”不同于专业或就业的“知”

创业的“知”由创业所需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 与岗位专业知识、核心能力和素质构成的岗位的“知”并不完全一致。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是以岗位的“知”为基础构建, 传授岗位的“知”为主。而多数创业教育课程一般在岗位“知”的课程体系上进行增减, 致使创业课程没有形成体系, 课程设置随意性大, 课程内容杂乱无序。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都采用“2+1”模式, 即两年理论知识学习, 一年毕业实践。很多院校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率, 把创业教育放在最后一年, 创业课程列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内。一些院校把创业的“知”混同于就业的“知”, 对于创业的本质认识模糊不清, 相应的“行”必然盲目, 这样的创业教育难以取得实效。

1.2 “行”之目的不明:把创业教育理解为培养老板和经理人

创业教育的“行”是创业实践, 包括实训和创业活动。创业教育通过“行”培养学生创业思维、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等。部分高职把“行”理解为狭义的技能教育, 偏重创业技能训练。但掌握创业技能与方法的学生不一定能成功创业, 因为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太多。成功的创业者不一定是培养出来的。

部分高职将创业课程纳入管理类课程体系中, 创业教育不同于一般性管理类教育, 管理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有执行力的经理人, 而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行动主体。二者的“行”之目的不同, 相应的“行”之实践岂能一致。

1.3 “知”与“行”脱离:教学方式脱离创业实践

创业教育的“知”和“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创业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单纯传授知识, 而是希望去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纵观创业教学, 基本停留在课程讲授、案例教学和创业大赛等方面。课程讲授的优点是能在有限时间帮学生掌握创业理论, 但没有系统实践, 就变成纸上谈兵。案例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创业理论, 但对老师要求比较高, 缺乏实际经验或对案例没有深入了解的老师往往只能简单用理论解释案例, 变成另一种讲授。创业大赛能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整合应用, 鼓励团队合作, 但比赛本身受“模拟”限制, 加之很多比赛包装大于内容, 比赛结束后项目也无后续跟踪, 致使创业比赛变成为比赛而比赛。可见学生在创业教育中的“知”与社会创业实践真正的“行”并不对应, 行知分离, 创业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2 重新认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

成功的创业者不是仅通过创业教育就能培养的, 高职创业教育也不是通过几门课程就能完成。与本科教育相比, 高职教育弱化了学科性而突出技能性和操作性。高职层次的创业教育是实践的而不是理论的, 因此高职创业教育的特点应是知行合一落脚于“行”。

2.1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体系

Gibb认为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的行动和思考趋向创业精神, 而不是仅仅培养企业家。Jones认为创业教育应减少让学生办企业的过度执着, 转而去关注学生在思考与行为上的改变, 通过创业教育改变学生思维方式。因此,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素质教育。创业教育要超越操作层面, 注重对学生在思考和认知改变, 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并能用于生活中、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之中,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持续创新, 通过不断的小改变带来大的改变, 把想法变成行动的素质教育体系。

2.2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创业思维

从知行合一的过程逻辑看, 学校的创业教学主要完成“知-行-知”这一过程的第一个“知- 行”环节, 第二环节的“行-知”环节是学生通过创业实践获得新的认知。学生在实践中利用已有资源, 创造条件, 抓住机遇进行探索, 在实践中找到创业的感觉和体验, 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获得对创业的认识。每个学生感悟不同, 客观条件差异, 若让每个学生都去创业, 并要获得创业成功, 并不实际, 也非高职创业教育所能实现的目标。所以, 创业教育并不一味强调学生去创办多少企业, 追求多少物质财富, 而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创业思维, 让学生尝试通过专业或社会实践活动的某些变革来发展自己的创业思维并看到自己的发展潜力。因此, 创业教育核心是发展创业思维, 能培养出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2.3 创业教育必须依托专业进行探索性实践, 提升执行力

高职创业教育的“知行合一”合一为“行”, 这里的“行”蕴含着对“知”的理解和创造性运用。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机的深度融合, 以“知”指导“行”, “知”也是“行”的状态。在创业实践中, 应着力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创业实际问题的执行力, 引导学生主动质疑、调查、探究, 感知协同、不断创新。而不是远离专业, 去培养低层次只会练摊的人。因此, 创业教育也要以专业导向, 甚至可以进行专业交叉, 进行跨专业的创新创业, 使创业符合高职的教学层次。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 学生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 知-行- 知……, 循环往复, 在实践中培养创业思维, 真正找到创业感觉。创业实践应该是探索性实践, 而不是简单重复实践。通过探索性实践的“行”, 深入理解创业的“知”, 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使学生成为具有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素质和创业技能, 并能够行动的人。因此, 依托借助专业探索性实践创业实践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3 “行知合一”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举措

“知行合一”的高职创业教育应该从实际出发, 不断创新。从知- 行- 知的统一过程看, 首先是提高第一个“知”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其次是强化创业教育的落脚点“行”;为了使学生获得创业的感觉, 使第二个“知”更接近社会创业的真实, 还必须让学生在知行合一的环境中全面提升创业素质。

3.1 提升“知”的教育科学性: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教育

“知行合一”为“知”, “知”是“知行合一”的起点, 也是“行”的前置状态。在设计创业教育体系, 从学生自身条件出发, 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分层教育的思想源于因材施教, 让有意愿有条件的学生去创业, 有创业意愿没有创业条件的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为以后创业打下基础, 其它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创业教育可分为普及性、专业性和精英性教育三个层次。

在一年级上学期对所有学生进行普及性创业教育, 主要通过公共课完成。通过普及性教育让学生知道创业是什么, 对创业活动有初步认识和了解, 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进行专业性教育, 着重把创业教育与专业融合, 强化创业课程与各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开展跨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学生情况, 通过创业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相互渗透教学, 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培养学生创业思维。

接受前两个层次的教育学生, 有条件有创业意愿可参加创业精英性教育。精英性教育鼓励学生自由组建创业团队, 团队成员不限本班, 本专业甚至本校。每个学生团队安排对应创业导师, 并针对性进行创业风险和失败教育。在创业技能上实施“实战化”策略, 动员可利用的力量使学生从虚拟创业走向真实创业。并通过学校创业平台帮助学生自主创业, 提供场地等支持。

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基础上建立弹性课程。弹性课程是学生修完必修课后, 可根据自己意愿和创业教育需要自由选择课程, 学生修习一定的课程并考试合格, 可获得相应的学分, 到规定学分即可毕业, 不受相应年级限制。

3.2 强化“行”的导向性:实践导向提高创业的能力素质

“知行合一”核心是“行”, “行”是创业教育“知行合一”的落脚点, 也是“知”的行为状态;“知”是“行”的基础, 通过“行”实现其价值, “行”是创业教育的关键。通过创业的“行”获得知行合一过程中的第二个“知”, 而不是停留在这一过程中的第一个“知”, 第一个“知”可以通过授课获得, 而第二个“知”很难通过课堂完成, 如隐性知识如机会的评估、承担压力能力等, 需要通过实践培养。只有“行”的实践才能获得符合创业规律的知行合一的“知”。

“行”要坚持理念创新, 面向行业, 构建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进行创业技能训练和创业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开发和利用创业资源, 把创业机会转变为可以管理创业的过程的能力, 实现创业和学习的有机融合。创业实践要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 利用校内的实验实训平台, 产教园、大学生科技孵化中心等大学生创业基地和校外的政府及企业科技园、创业园等实践平台。实现课程学习, 案例教学, 创业竞赛和创业园区创业四位一体化的创业实践。

创业实践需要有创业能力的骨干教师。学校一方面要为在校老师创造条件, 增加他们的创业过程体验。如通过访问工程师等项目提高老师实践能力, 鼓励他们对创业过程进行研究甚至直接参与创业活动, 提高在校老师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推进, 多渠道建立创业指导教师队伍, 如吸收社会上既有创业经历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 从事兼职创业方面的教学和研究, 造就一批有创业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校外创业指导教师。

3.3 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组织学习培养创业的团队精神

行知合一从逻辑上看,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行要以知导向, 知则通过行实现价值。行知合一从过程上看, 是知-行-知的转化过程, 创业教育就是知行统一的动态学习过程。这种动态学习过程打破学科边界, 以知行一体化的小组为单位进行组织学习。学习方式由知入手, 导向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在挫折和失败中探求创业成功的 “知”, 把个体的“知行”转化为组织的“知行”。

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建立知行一体化小组进行组织学习。组织学习是以小组单位在项目引领下进行主动性探索性学习, 学习小组组长为教学助理, 辅助导师对小组日常学习进行管理。每3-4个小组设双导师, 由一个学校老师和一个企业导师共同担任。组织学习以 “虚拟公司”为平台, 采用角色扮演、案例讨论, 沙盘模拟等教学方法。每个小组每周设定进度, 每月进行总结。定期组织学生与成功创业者座谈、讨论等活动让学生掌握创办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 感受创业者的精神气质;利用寒暑假参观企业和去企业实训, 去感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与快乐等, 引导学生从虚拟创业走向真实创业。

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突出行动导向和组织学习能力考核, 要构建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让教师及时追踪学生学习情况, 并调整教学;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情况, 让老师改进教学。注重评价的多元性, 实现教师评价学生, 小组内学生间互评, 学生评价老师的多元化互评。让学生得到全面评价, 使学生创业思维得到提高, 创业素质得到提升, 创业能力得到发展。

4 总结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还处在发展阶段, 需要对创业教育的本质重新认知, 高职创业教育应从“知行合一”理念出发, 明确创业教育目标, 对学生实施分层教育, 以行动为导向, 进行组织学习;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完善创业课程体系, 培养创业师资;加强学生主动性探索性实践, 构建能力评价体系;优化创业环境, 使创业教育更具实际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国荣.王学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70-79.

[2]蔡敦浩, 林韶怡.创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典范差异与现状反思[J]创业管理研究 (台湾) , 2013, (6) :1-17.

[3]吴升刚, 刘文斌, 刘锡冬.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18) :88-90.

[4]Gibb, A.Can we build“Effective”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managemen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 1999, 24 (4) :1-21.

[5]Jones, .C.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Revisting our role and its purpose[J].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2010, 17 (4) :500-513.

[6]周威.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 2014 (12中) :118-119.

[7]刘万兆, 李学东.论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本质、问题及模式的完善[J].教育与职业, 2012, (2下) :85-87.

3.认识和观察创业能力 篇三

不论是谁,创业总希望成功—在把企业建立起来之后还要发展下去,争取达到或超过某种预期,甚至进一步还希望能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创业的成功率非常之低。对此,参与创业的相关主体和利益相关人,包括创业者、投资者、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等都应有清醒的认识。

企业不论大小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民事义务。具有法人地位的这种根本性质,使得创办企业不是仅仅能“挣钱谋生”、实现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转化和转移等那样简单。创业从一开始就应是激情、技术、产品、理想、理性、理智、“约束”相融合的探索,未来的发展则必须锁定既取利益又尽责任的双重目标,这是企业能长期存续和健康发展的前提。

根据最新的《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目前具有法人性质的企业数目约1065万个,这些企业中属国有控股和集体控股的约52万个,只占很少的比例。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和贯彻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政策,促使私营企业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因此,在观察经济发展活力所处状态时,必须关注另一个统计口径下所提供的信息 - 私营企业的发展变化情况。同样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我国当前全部的私营企业数目约为1550万个,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具有企业法人地位。此外,当前全国还有5000万个左右的个体工商户。这些数据,既私营企业数和个体工商户数近年都在以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私营企业数目的增幅一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客观上说明,在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中国的经济活力依旧持续不减。若以13.74亿人口规模来作“平均”的话,当前我国每89人就“拥有”一个(私营)企业,如果把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合并考虑,这个平均数是21人。与美国相类似的数字43和12相比,说明我国在创业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方面。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创业的成功率等问题也必须有理性的认识。然而,从当前社会氛围的感受中,似乎各相关主体的风险意识比较淡薄,这是很危险的。最起码在希望(分类)了解企业生存规律的变化趋势时,很难获取比较有说服力的综合信息。这一点,美国行政当局的一些做法可以适当借鉴。

美国联邦小(型)企业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SBA)于1958年被美国国会确定为"永久性联邦机构",主要的“服务”对象是雇员数目在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可以说,SBA是美国政府制定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咨询和执行部门。美国目前有各类小型企业2700余万家,约占美国全部企业数量的98%,是美国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同时,美国小企业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不仅有很强的创造力,发明专利多,而且科技成果推出快、转化快,科技投资回收期约比大公司短1/4,从而小企业发展新技术新产品的效率远高于大企业。在对小企业服务的同时,SBA还定期向社会发布相关报告,描述各类企业的运行状况,其中就包括企业的存活率等信息。这些对各类企业的运营主体以及想要投身企业创办和运营的个体来说,具有非常大的价值。SBA根据几十年相关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在新创办的企业中,只有半数企业能存活5年,而能够存活10年的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这种状况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虽略有差异,但整体趋势一样。而且这个趋势不因经济周期的变化而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个发现支撑了SBA的一个做法:明确成长型企业的概念,以此作为观察区域企业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进而合理有效地推出可行的扶持政策和选定重要的投资标的。SBA认可的成长型企业的概念内涵是,一个成长型企业必须在创办5年后仍然存续并具有5名以上的雇员。

影响一个(小)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例如,所需资本的可获得性;企业的规模,至少要能雇用到一定的员工;雇主的受教育水平;企业创办人的最初动机;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法规环境等。不成功的企业各有不同和原因,而成功的企业同样也各有缘由和经验。仍以美国为例,除了在研发、制造、产品定价和产品销售上,小企业相对灵活具有优势外,在场地费用,税赋和(特别是)环境法规执行上,小企业都极不成比例地负担过重。总体来讲,为了遵从联邦法规而平摊到每个员工身上的开销,美国小企业要比大企业多支付60%的费用。类似的问题,在中国也需要面对。

一方面,我国的创业势头强劲,但从人均拥有企业数目的情况看,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为了准确认识我国各类企业的生存规律,我们还需要做许多基础性的工作,包括采集、梳理、分析各类企业的相关信息。为此,必须加强对中小企业发展的监测预测体系建设。为实现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必要时需要调整和改进已有的数据采集方式。以企业数目的统计为例,工商注册是一回事,纳税登记是另一回事。而后者由于揭示的是“活”的企业情况,所以更有参考价值和实用意义。

一国的创业质量和状态归根结底要看该国的区域创业能力水平。SBA通过委托研发的方式,设计了旨在考察分析全美各区域创业能力状况的区域创业指数(REI: Regional Entrepreneurship Index)。REI依据三个核心度量相对排名的平均值计算得出:1)当年区域内每千名劳动力新创企业的数量,2)当年区域内新公司数量与前一年的增长变化情况,3)当年区域内成长型企业占全部企业的比例情况。根据REI的计算结果,人们能在一个时期内对不同区域之间进行有效的创业能力比较,从而引导创业者,影响资源配置和整合。几年前的一次REI分析计算表明,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格伦伍德斯普林斯(Glenwood Springs, CO)、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Las Vegas, NV)和犹他州的普若佛(Provo, UT)在区域创业能力上排在全美的前三位。这也务实地告诉我们,如果要考察和观摩美国的区域创业能力的话,别的地方当然可去,但最值得去的是上述三个地区。进一步,上述的发布REI的做法还是一个非常好的启示,不失为一种引导提升中国区域创业能力的方式。尽管,区域的创业能力不同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但有意思的是,已有的研究结果和社会实践都说明,二者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关系。一定程度上,创业和创新互为基础、互为前提,但没有结合创业的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有限。

我们希望这是一种共识:我国的区域创业能力和企业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但却是前途光明!

4.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论文 篇四

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论文

1一、创新创业思想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是缓解不时扩展的社会就业压力的需求

进入21世纪后,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已打破200万大关,国度教育部学生司司长林蕙青指出,固然毕业生数量增幅较大,但社会整体就业岗位没有明显增加的趋向。在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端呈现,数量逐年上升。国度教育部的有关统计显现,全国高校毕业生均匀就业率一直只要70%左右,仅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待业人数就很多。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在大学生中展开创业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发明性思想,进步综合素质和创业才能,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理想意义。

2、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是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展,城乡产业构造将根据市场的不时变化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带来劳动力的转移和职业岗位的转换,而且还应该具备新技术、新工艺的施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和发明才能,也就是请求将来的劳动者不只要具备从业才能,还必需具备创新创业才能。因而,不时增强创新创业才能的培育正是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培育方面的诸多请求,同时也能促进高等教育本身的变革与开展。

3、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是推进创新型国度建立的需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度兴隆兴旺的不竭动力。一个具有创新才能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度,将具备开展学问经济的宏大潜力;一个短少雄厚科学储藏和创新才能的国度将失去学问经济带来的机遇。21世纪的竞争是经济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践是科技和教育的竞争,归根到底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高校是人才培育的摇篮,培育和培养基础宽厚、富有创新肉体、可以对付将来社会中国大学生就业开展和应战的人才,是各类高校在教育创新中担负的首要任务。鼎力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是树立高校创新体系的关键

性环节和基础性内容,能有效地支持和推进国度创新体系的树立,对建立创新型国度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个性质量内容及其构成条件

个性,或称为个性特质,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构成的比拟固定的特性。一个具有创新质量的人才有可能去进行一系列创新活动。一个人的创新质量包括激烈的猎奇心、普遍而浓重的学习兴味、积极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气、勇于质疑的学习肉体等。

猎奇心——猎奇心是人们发现和认知世界的驱动力。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伯格发现,个性中的兴味和动机是促使人们从事发明性活动的驱动力。而兴味源于对事物的猎奇心,是个体从事发明思想的内驱力。兴味和动机能够使个体集中留意于所从事的发明性活动。

主动学习——传统的教育以机械、模拟、循规蹈矩的学习办法为主,养成了学生被动承受的学习习气,缺乏灵敏多变和主动的学习锻炼,学问经济时期瞬息万变,产品更新换代很快,只要培育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气,构成探求式学习机制,才可能创新,才干跟上时期的步伐。

质疑——教员权威、书本权威的观念不得人心,学生不敢质疑教师,更不敢质疑课本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没有疑心,哪来创新?只要擅长发现问题,才会有创新的可能性。质疑肉体促使人们发现问题,而创新肉体则促使人们进一步处理问题。

而创业质量也有着丰厚的内涵,它包括勇于竞争的肉体、勤奋务实的务实态度、锲而不舍坚决执着的顽强意志、艰辛创业的心理准备等多方面的质量。

勇于竞争——商品经济社会充溢各种商机,也充溢各种竞争和压力。在这种环境下,要想创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经济目光,还必需有过人的胆识与勇气。在充沛的市场调研后,能否勇于将本人的方案付诸行动,是决议一个人创业能否顺利开端的第一步,创业需求的是勇于竞争与冒险的胆略。

勤奋务实——创业仅仅有胆略和勇气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基础上,必需一步一个足迹,要有勤奋务实的态度。

锲而不舍——创业的道路不可能是好事多磨的,碰到波折或失败,是从头再来还是选择放弃?大学生们假如没有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是不可能在创业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前功尽弃的创业最终是不能胜利的。

三、想创业的大学生至少要留意四个方面:

首先,要进步本身的创业素质。一些大学生创业者对公司运作的认识过于简单,他们不分明如何融资、如何做商业上的事务活动筹谋、如何塑造管理团队等,以至连根本的财务、管理方面的常识都很短缺。因而,在创业前,应该有一个相对系统的理论培训。市劳保局每月都有免费的创业者培训班,有心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来报名到场学习。

其次,要进行充沛的市场调研。既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进行创业,那创业就必需契合市场规律,不经过市场调研,自觉投资,胜利的可能就很小。因而,在创业之前,应该冷静地考虑,选择啥子行业来做才气更接近胜利。倡议最好先到相干行业去打工,熟习一些行业的运作规律和流程,也可到市劳保局到场见习培训,有50多种岗位可供选择,在见习培训当选择创业方向。

再次,要多方面理解政策,充沛哄骗政策。对大中专结业生毕业后选择自主创业的,通称里有不少相干的优惠政策,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充沛理解这些政策,哪些用度是能够减免的,哪些优惠是能够申请的,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这样才气在创业之初,节约资金更好开展。

最后,要有坚定不移的肉体。心理脆弱是大大都大学结业生的通病,遇到一点波折和艰难就轻言放弃,是不会获得终极胜利的。创业的道路没可能好事多磨,以是,大学生在心理上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才能提升的途径。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义:

江同志屡次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度兴隆兴旺的不竭动力。” 青年一代,特别是大学生,是中国最具生机的群体,假如失去了发明的激动和愿望,而仅仅安于现状和守成,那么中华民族最终将失去开展的不竭动力。创业认识和创新肉体绝不只是希望创业的同窗所应思索的事情,即便是在其它岗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不该失去创新之“心”。

创业是创业者经过发现和辨认商业时机,成立活动组织,应用各种资源,提供产品和效劳,以发明价值的过程。创业具有较高的风险,但也有较高的报答。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开展和学问经济的迅猛降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入到创业的浪潮中,并获得不少胜利的经历,大学生创业也因而成为抢手的话题。

特别说明:本网站内容都来源于互联网,供浏览者学习、欣赏,使用原则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者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此外,使用者如对本网站内容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力人的许可。

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论文

2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简单概述

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起步、发展和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创新创业教育的侧重点不一样。在起步阶段,它主要是以传授创业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在发展阶段,它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主;成熟阶段,它则转而注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精神。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它也形成了三种教育模式,即以课堂教育为主的专业化教育模式;高校、企业、社会相结合的合作教育模式;通过创业竞赛和创业项目形成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相比较国外,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起步晚、发展慢,因此借鉴国外的相关教育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有效途径。xxx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只有107万,xxx年有212万人,而到了xxx年则迅速升至699万人之多。然而社会整体的就业岗位并没有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而出现相应的增加,即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不少大学生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境地,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从xxx年的34万升至xxx年的52万,至xxx年达到了144万,而且其持续上升的势头并没有得到遏制的迹象。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家延迟退休政策的影响,目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对于如何突破教育瓶颈,缓解就业压力,教育者正进行各种思索和尝试。作为高知识群体,大学生有着创新创业的良好内在基础和条件,能在全民创业中起到很好的引领和带头作用。所以,除了学校里组织的创新创业选修课程外,2011年开始,安徽省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免费创新创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GYB”(产生你的企业想法)、“SYB”(创办你的企业)等培训模式,帮助一些有着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增强创新观念,明确创业目标,掌握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从而使他们在日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当前社会科技快速发展,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从而导致现代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同样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以化学专业来说,对于化学物质及反应过程的观察与检测,已从最初简单的肉眼观测发展为各种高端精密仪器的准确定位,如原子光谱、分子光谱、色谱、分光光度法、激光光谱法、拉曼光谱等,再加上与计算机的联用,使其检测与分析效果更加方便、快捷、准确。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使用高科技仪器的必要技能,如果我们不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去学习和改进我们的各种仪器,那么化学的发展前景将会变得黯淡。在工作上,我们不仅要有严谨务实的作风和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还要有扎实的基础及非凡的创新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成为同龄人中出彩的一个。

3、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江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一个拥有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大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可以为社会输送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新青年,能有效地维持和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符合我国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性国家的发展战略。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旨在激发和挖掘学生对创新创业的热情,从而使同学们了解社会上科技发展的新动态与创业的新契机,为今后的学习和创业指明前进方向。近几年,“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在大学生中被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有两个并列项目,其中一个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就是创业计划竞赛,主要是创业项目。该创业计划竞赛的实施,不仅仅是为取得几块金牌,而是给学生一个平台,希望通过这种模式给予学生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此类活动在大学生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如2012年12月16日,“昆山花桥杯”安徽省第七届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我校外国语学院荣获了职业规划组金奖、机械工程学院荣获了创业组金奖及化学工程学院的创业组银奖。在大赛中学子们团结一致,积极配合,不仅体现出了富有创造力的开拓精神,还表现出踏实肯干的决心,展现了90后一代的新风貌、新精神,使大众坚定了对90后的信心。同时也激励了众大学生,使他们重新审视自己,树立明确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索,并开始各种创新创业的尝试。

5.谈谈网络创业和建站的认识 篇五

谈谈网络创业和建站的认识

。网络的发展造就了不少的人才,也为许多人创造了财富,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网络进去,去寻找 自己的理想和财富。当我们选择了做网站的时候,或许会迷茫其中。如何才能把一个网站做好?如何才能让网站给自己带来赢利呢?在这里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做网站首先考虑的就是技术。 技术能把你想到的表现出来,没有一定的技 术基础,再好的想法也只是空想,虽然可以请人去做你想实现的功能或其它,但别人他不可能完全能表现出你的思想,毕竟每个人的想法不可能完全一致。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技术不重要,可以花钱找人来给做站甚至维护,但我认为这不是个人站的应该的做法。不可能每 遇到一个问题就请人去做,况且动及花费的金钱也不是个人能轻易承受的,在当今,白靠别人的无偿帮助 也是不太现实的,即便是朋友帮你两次,怎能好意思一直让人帮下去。所以只有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把自己的网站建设的符合自己的要求,才能节省本来就可怜的资金。

然后就是自己的创意。一个好的点子能救活一个网站,一个好的创意可以带来无尽的财富。创意好比一个网站的灵魂,形式与内容都要围绕着这个灵魂去做,一切为这个灵魂服务,做到这样,你的站就会形神合一,紧凑而不显拥挤。没有创意的网站注定是会失败,就好比没有灵魂的生命,存在于网络这个大环境中也只能类似行尸走肉。大家做网站一定要先有好的创意,如果没有,那干脆就先不要做站,也省去无功的辛苦劳作,

接下来就是源动力。原动力是什么?就是个人对网站兴趣和努力。同时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兴趣和 努力对是分不开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才能持之以恒的做下去,没有兴趣的努力是不会长久的。每个人都有惰性,如何能使自己兴趣一直集中在网站,这就根据个人不同的性格去调整。做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样网站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的。网站的前期努力尤其重要,打下了踏实的基 础,以后才能稳步发展,不至于时时手忙脚乱。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站开始就要有一个定位,切忌一开始就做大做全,聪明的做法是做专一的方向,把小问题研究的精透比什么都要了解一点要更容易有成就。一道菜不可能适合所有人的口味,要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一步一步做开来。

另外,经营网站一定要心态平和,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急功近利,看到网站访问量上升得慢就急。做人做事都不宜过于高调,应虚心学习,使自己做站的技术水平稳步上升,努力跟别的站长学习做站技巧,有了技术与经验的积累,你的站肯定会有大放异彩的一天。

6.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调查问卷 篇六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此次调查。本次调查是为了解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收集资料。调查采用不记名的方式,所收集的资料仅用于实践研究并被严格保密,敬请放心。

B1.您的性别:()

A男B女

A2.大学毕业以后您可能的选择是?()

A考研B留学C工作D创业

A3.您对创业是否感兴趣?()

A很有兴趣B比较有兴趣C不是太感兴趣 D没兴趣

B4.您参加过创业类的讲座吗?()

A有B没有

B5.您参加过创业类的培训吗?()

A有B没有

D6.您希望通过怎样的途径获得创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A看创业书籍B老师授课C参加创业计划大赛之类的活动D亲身实践 C7.您了解政府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吗?()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不是很了解D完全不了解

A8.您怎样看待创业的风险?()

A风险大B风险小C没有风险

A9.如果创业的话您对自己创业的情景预测是一种什么感觉?[多选]()A自信B迷茫C有压力D其他

ABCDEF10.您认为影响大学生创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多选]()A专业知识B实际能力C政策环境D市场环境

E资金条件F社会经验G其它

BC11.您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最应具备哪种素质理论基础?()

A较好的组织能力B具有专业知识的背景

C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D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BC12.如果您打算创业,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A实现个人价值B挣钱多C不受约束D就业压力过大

A13.有了创业的想法,您会不会积极地付诸行动,开始为创业做准备?()A会B不会

7.认识创业 篇七

声乐中的感性认识是歌唱者在歌唱这个实践的基础上,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声音的音色、歌唱者的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等方面的认识, 包括了听觉、视觉、两种形式, 也就是我们听到声音后首先形成的第一印象, 他来源于我们的个人修养、音乐素养、个人爱好等方面, 虽然是最直接最生动的, 但是还不够深刻, 不能够指导我们的学习, 比如有的人喜欢听明亮的声音, 有的人喜欢听厚重的声音, 有的人自幼学习乐器、听古典音乐, 有的人没有接触过与此有关的学习工作, 作为一个听众, 依据感性认识来判断喜恶我们无可厚非, 但是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 如果仅仅依据感性认识来判断声音则会成为以后学习中的一大诟病, 当一个声音出现问题时, 如果我们借用感性认识判断它, 那么得出的结论和改正措施也是感性的, 比如有的声乐学习者认为自己声音缺少腔体感, 单一的寻找所谓的靠后, 就会出现窝嗓子或躲声带等问题, 有的学习者认为自己声音太过厚重, 便以为声音要靠前又会出现捏嗓子的现象, 所以我们不能单一的凭借感性认识的声音靠前靠后的解决方式。这里所强调的避免感性认识, 并不是说不能运用感性认识学习声乐, 在声乐学习的刚开始我们是通过老师的示范和自我的模仿力经过多次尝试和老师的调整来发声的, 我们在逐渐模仿修正的过程中, 老师也用理性认识告诉我们这种正确的声音发生时肌肉各部分的运作情况, 让我们从肌肉记忆性方面巩固和加深这种正确的声音, 自己内在的肌肉也逐渐对正确声音的发出有了记忆性。这也就是为什么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因之所在。

声乐中的理性认识是指前辈们借助抽象思维, 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达到关于声音的本质、全体、内部肌肉构造和声乐自身遵循的人体规律的认识, 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声乐发展至今, 已经是一门涉及到人体学、心理学等多方面学科, 前人、大师们经过实践总结和借助各门类学科整理形成的声乐理论, 是帮助我们如何判别声音并拨乱反正的基础依据, 不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 而是更加深入的了解声乐这一学科的本质。声音出现问题时不是单一的哪方面出现问题, 而是一果多因的, 气息要与声带产生震动, 必须经历多个肌肉群组织, 任何一个部分的肌纤维不协调都会引发声音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理性思维去判断自身的问题是哪一个原因导致的。上文中的靠前靠后经过理性认识的分析窝嗓子是由于喉部肌肉紧张, 用舌根向下向后挤压喉部肌肉, 躲声带是因为歌唱者为了寻找自己印象中的靠后, 而不闭合声带造成的, 捏嗓子也是因为喉部肌肉紧张, 用声带周围的肌肉去挤压声带, 而此上三种情况都是因为没有深入探究问题的本质, 而将注意力转移在喉部, 腔体没有保持住, 横膈膜在发声的一瞬间回缩导致的, 如果在脱离老师辅导的情况下, 仅仅依靠片面的感性认识对声音进行个人的臆断和联想, 并迫使肌纤维为了感性认识强调的表象声音去做不协调的运动, 虽然有时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出现的问题, 但是没有经过理性认识刨根问底的分析, 这样的解决是暂时的、掩盖的、无法根治的, 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问题, 甚至引发新的问题。

例如:歌唱家在歌唱时会有轻微的vibrato, vibrato是在身体各部分肌肉协调的前提下, 声带和气息接触后所发生振动而产生的, 这里用著名的物理实验“吹纸片”来阐述清楚, 将两张纸片向下平行自然垂直, 然后用嘴在他们中间吹气, 由于中间的压强小于纸片外部, 两片纸会以快速自然的形态接触在一起, 发生振动。当气息从声带中经过时, 自然而然就会发生振动, 这种自然振动就是我们所发出的歌声, 我们所听到的vibrato不是作用于声带上的任何力量, 而是由于气息高速通过声带到达鼻腔、头腔后所产生的高频振动导致的, 如果将力量放在声带的振动上, 就会使声带周围包裹的肌肉群紧张, 声带不能自然振动, 所产生的音程间距也比自然振动的音程间距要大, 有很多教人们如何发vibrato的办法, 这些都只能说是舍本逐末, 感性先入为主, 理性滞后造成的, 不仅不能给学习者正确的指导反倒会误导学习者, 从而产生一些新的问题, 如喉部肌肉紧张、喉头不稳定等。

在这其中自我的实践、分析、总结也起着很大一部分作用, 气息是歌唱的基本, 在歌唱每一个乐句后都要做好换气,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乐句长, 有的乐句短, 这就出现了有时气不够, 有时气没用完, 下一乐句容易憋住的现象, 这就需要我们熟悉歌曲的每一个乐句长短, 并且严格遵守乐谱上的换气记号来反复实践、练习、总结, 从而控制气息的多少, 这样既能把乐句完整的表达, 又能很好的诠释歌曲的情感。

由此看来, 理性认识相较于感性认识似乎更加具有重要性, 然而没有感性认识的理性认识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他必须依赖感性认识, 就上文感性认识的概念中提到的歌唱者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从这些着手我们利用理性认识发现当一个歌唱者身体不协调, 面目表情不自然时, 必定是身体的哪一部分过度紧张或松懈, 随之声音也会出现问题。所以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的基础, 感性认识也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在歌唱这个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声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也是在歌唱的基础上实现的, 而要验证理性认识, 也必须通过歌唱来传达, 形成有理论支持的升华后的感性认识。这个过程是循环往复的, 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 (升华到理性认识后再次接收的声音形成的初印象) 。

8.认识创业 篇八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精神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和学生对创业的需求,要求高校教育必须进行及时的探索改革,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切实开展实施创业教育势在必行。学校的创业教育可以视作学生未来的领航,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品质,树立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结构,逐步开发和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活动。尤其在创业教育的教学体系、实训体系、师资力量上,从软件、硬件方面充分得以落实和保障,使学生达到学有所为,学有所成,在经历一场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的自主创业奋斗历程,最终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运作市场的能力。

本人从事市场营销与策划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普遍接触到不同年级的学生和一些从事市场营销的实战家,他们对于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和应用模式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于是针对营销策划专业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研,题为“针对所在院校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和评价调查问卷”。

经过回收调研问卷,整理评价看法和建议之后,发现教育模式中的受教者——学生的感触深受启发,本次调查存在调查对象专业单一和认识不足等局限性,就学生对创业教育现状存在的普遍看法和认识总结为以下若干方面,以期对相关从教人士有所启发。

1 学生对创业教育现状存在的普遍看法和认识

1.1 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对创业、市场、社会缺乏感性认识,但经过专业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阶段之后,他们主观上非常想去创业,这是在经历实际工作岗位之后,许多学生盼望和期待自主创业。

1.2 在学生实训环节中,学校充分重视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操并重,极大提升了学生专业技能;但是他们接受到创业指导培训太薄弱,如同蜻蜓点水,分析原因其一是创业指导培训课程设置比重很小,其二是接收此类培训的学生人数较少,有时会限制每班参加培训学生的人数。

1.3 学生认为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学校应根据专业设置创业培训体系,因为不同专业指向相异,所以面对行业不同,市场态势不同,创业方向不同,创业培训体系具有明确的指导方向,对于社会阅历不深的学生而言,有助于帮助他们对创业认识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

1.4 学生认为学校应多多举办创业成功典范人士的心得讲座,通过多元化创业座谈,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创业,学习经验,汲取教训,可以极大鼓励学生,树立勇于挑战精神。

由此我们看到创业教育现实状况的确存在不足,目前,创业教育已经在全国许多高校实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整体表现为创业教育模式较为陈旧,创业课程培训体系较为单薄。因此,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仅提出几点实施创业教育的举措和建议。

2 实施创业教育的举措和建议

2.1 职业生涯规划要先行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最先行、最基础的一项准备工作,也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避开就业难法则,有利开发自身潜力进行自主创业。职业生涯规划宜从大一入学开始,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或行业,三年级有目的地提升职业修养,树立创业精神。

2.2 创业培训教学体系和实训场所要健全

设置建立一套创业培训教学体系和实训场所,并保证师资力量。培训教师可以是专业教师,也可以邀请本行业内的创业成功人士,传授创业经验,探索建立创业信息化实训平台,以及相应的实训场所,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竞赛活动,组织有创业愿望的学生参与创业模拟演练。

2.3 创业项目资源整合要丰富

在教学方面,学校进行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工作,同样,创业项目整合资源库也需要扎实地建立起来。创业项目资源库应包括学生创业路线的全程辅导,包括由企业家组成大学生创业导师团的志愿服务,还有大学生创业交流平台。其中学生创业路线的全程辅导是指市场行情调查辅导、创业计划书全辅导等内容,创业导师团的志愿服务是指典型创业导师团的创业经历、一对一互动交流。

2.4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要稳定

创业教育具有强烈的实践性,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不仅需要强化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还应加强与行业协作,与企业家密切合作,不仅能够帮助在思想方面正确引导学生认识就业与创业,而且有效提升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和创业能力方面。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将始终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方面加以改革,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行业优势,发挥创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的辅导功能,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从“单一就业型”角色到“复合创业型”角色的成功转变。

参考文献:

[1]王瑞生.创业教育及其体系构建[G642 A].中国知网,2006.5.12.

[2]http://www.studentboss.com/zhuanti/zhiyeshengya/ 大学生创业网.

作者简介:

刘辉,女,39岁,陕西咸阳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商管理硕士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工作。

课题项目:

上一篇:安徽省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艺术专业考试简章下一篇:三通两平台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