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2024-06-18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共8篇)

1.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篇一

这次会议是市教育局总结去年、研究部署今年、安排迎接国家“两基”验收工作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刚才,张存同志代表市教育局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年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年各项教育工作任务。

锁院同志专题安排了“两基”迎验工作。

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下面,我着重就今年的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形势,提升工作境界

过去的一年,是我国教育发展不平凡的一年。

《义务教育法》的修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推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教育公平受到特别关注等,都对教育事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过去的一年,也是我市教育发展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教育事业取得了新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发展的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公平有了新的保障。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改革,“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全部免收借读费,基本解决了进城经商、务工子女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

二是教育均衡有了新的推进。

教育基础设施持续改善,危漏校舍和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高中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抓教育质量方面有了新的举措。

召开了“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会,落实局长、校长质量责任,实施质量分工管理负责制、全员质量责任制,优化中小学办学环境,这些都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四是教育创强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武功县顺利成为我市第2个省级教育强县,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3个。

此外,职业教育招生人数有了新的突破,师资队伍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成效。

市教育局被省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评为“创选评”最佳单位,教育系统“双创”工作成为全市亮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同志们的辛勤劳动、艰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发展的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对教育公平的期望,还不相适应,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校际之间发展还不平衡,教育质量亟需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和学校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择校、贫困学生资助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在一些地方解决的还很不好。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思考,积极加以解决。

近年来,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和政策措施逐年强化。

从中小学教师工资上收,到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再到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大家可以看出,先是解决突出问题,再是着眼建立机制。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处在一个快速转折的历史时期,也是一个发展最快、形势最有利的机遇期。

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能够从事教育工作是幸运的。

因此,我们要切 实增强历史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要争取新的成绩,谋求新的发展。

目前我市教育事业的一些突出问题,如危漏校舍、硬件设施、义务教育普及程度等,基本得到解决。

而教育公平、教育均衡、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教育工作新的重点和方向。

在座各位都是教育系统各级单位的负责同志,一定要正确把握形势,提升工作境界,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努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二、抓住工作重点,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将迎来党的十七召开。

做好*年的教育工作,保持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落实我市“社会事业、教育为先”的战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迎接十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于*年全市教育工作,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年教育工作要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抓好落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我着重强调四方面的工作:

(一)促进教育公平,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问题。

教育公平是人发展起点的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和愿望十分迫切,就学、收费、教育质量、择校、学生健康成长、就业,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解决好这些问题,既是教育工作的责任所在,也是难点所在。

这就要求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要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加快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解决当前困扰我市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中小学的生存和发展问题,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发展的差距,推动公共教育协调发展。

要坚持不懈地狠抓教育收费治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完善教育收费及管理规定,坚决落实“不公示、不收费,乱收费、撤校长”的刚性措施,做到收费和经费使用规范、公开,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制度,提倡勤俭办学,反对铺张浪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

(二)强化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去年9月29日,我们专题召开了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教育强县工作会。

从几个月的实践来看,这方面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先后议定了符合各自实际的措施,建立健全了强化管理、加强培训提高、深化教研教改等方面的制度。

但一些地方和学校仍然存在着措施落的不实,管理抓的不严,教研放的较松等问题,这直接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抓好落实工作。

要在创新机制上做文章,以人为本,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上出实招,全面激发干部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要加大对教育质量的奖惩力度,重奖先进,激励后进,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生动局面。

市教育局每年拿出20万元作为教育质量奖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后在这方面的奖金要逐步提高。

要在物质保障和经费支持上向提高质量工作倾斜,要舍得花钱,不能因校建债务等理由挤占必须的教学投入。

要坚持局长、校长质量责任制和分工管理负责制,全员质量责任制。

局长要深入学校进行调研,深入课堂听课;校长要坚持带课、听课、评课。

要坚持“三名”工程这个抓手,推选和宣传群众认可的名学校和专家型名教师、名校长,市上将在教师节进行一次集中的表彰和奖励。

同时,要加大教育质量督查力度。

压滤机滤布通过“质量千校行”、教育电视台、咸阳教育网等手段和平台,宣传先进、鞭策后进。

市县教育部门对工作不力的学校负责人和教师,要进行曝光批评。

(三)统筹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当前,我市农村教育要重点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新机制改革各项政策及资金的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职业教育要调整思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毕业生质量,扩大招生规模,拓宽就业渠道,尽快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努力实现与普通高中入学人数1:1的目标。

(四)维护稳定安全,大力建设平安校园、和谐校园。

确保教育的安全与稳定,始终是我们首要的责任和第一位的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教育系统队伍庞大,人员多,涉及千家万户,任何差错都可能给学生、家长、老师造成极大伤害,任何安全事故都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我们一定要时刻绷紧这根弦。

要经常对广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防止校园伤害事件。

要加强校车的管理,杜绝校车带病带险上路。

要加强饮食卫生工作,防止中毒事件和传染性疾病发生。

要加强学校门卫管理,坚决杜绝社会散杂人员出入校园。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以创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为重点,不断完善维护稳定、确保安全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稳定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应急管理,切实预防事件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全面推进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确保我市顺利通过国家“两基”评估验收

(一)高度重视,广泛动员。

2月26日、春节后上班第二天,政府就召开“两基”巩固提高暨教育督导工作电视电话会,袁省长亲自讲话。

我市紧接着套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千市长亲自安排部署。

因此,迎接国家评估验收,是当前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现在离4、5月份验收只剩一个多月时间了,时间紧、任务重,同志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做好本地区、本部门迎接验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全力以赴,争分夺秒,倒排工期,认真落实。

国家“两基”评估验收有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义务教育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主要包括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国务院和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规定》。

另一方面是具体指标,共6大类48条,重点要抓好普及程度、教育经费、教师队伍、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扫盲工作等关键指标和“一票否决”的项目。

各县市区要严格按照指标体系和政策规定,认真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国家这次的评估验收采取随机抽样的办法确定市、县、乡,同志们一定要消除侥幸心理,对照“两基”指标,按照“查漏补缺,填平补齐,巩固提高”的原则,扎实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绝不能因为某所学校、某个乡镇、某个县出现问题而影响全市全省的大局。

需要强调的是:经费投入是国家必查的重点,袁省长在电视电话会上明确要求,关于教育经费的自查整改报告要由市委、县区委书记,市长、县区长,分管教育的市长、县区长及财政局长、教育局长签名并加盖本级政府公章,由市上汇总后,于3月15日前报政府办公厅。

凡是国家验收时出现问题的地方,政府将逐级进行查究,还将对其教育经费问题进行专项审计,按照审计规定予以处理,*年度县级领导干部教育工作考核确定为不合格,并按干部管理权限追究市、县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的责任。

事关重大,请各位局长回去以后要积极协调、尽快督促县市区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不到位的教育经费必须立即补拨到位。

国务院和省上规定义务教育阶段校长、筛网滤布 教师归口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现在还没有做到归口管理的县市区,也要尽快督促,立即予以纠正,还要积极妥善解决代课人员的问题。

3月底开始,市委、市政府将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县市区进行全面督查,并在全市通报情况。

对工作不重视、措施不得力、落实不到位的县市区和学校除批评外,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基础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

结合实际,我们要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教育投入。

就是要切实加强薄弱学校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现代远程教育三大工程,优化教育资源,彻底消除教育不均衡现象,促进教育公平。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就是要把好教师入口关,及时足额补充新教师,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发挥名师、名校的骨干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抓好学校管理。

就是要深化和完善学校常规管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质量立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各县市区、各级各类学校要制订切实可行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规划。

我们将筹备召开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会议,全面启动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程。

(三)加快创建教育强县步伐,不断强化督导工作。

教育强县是教育均衡发展和“双高普九”工作的标志,是建设教育强市的基础。

尽管我市的创强工作起步良好,但基础设施、教育投入、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等方面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在*年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创建教育强县步伐。

市政府将加大奖励力度,加强督查工作,实行责任追究。

各级教育督导机构是代表政府管理教育的重要抓手,我们要不断加强督导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提高各级教育督导督政、督学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改善教育督导工作条件,规范督导秩序,确保教育督导工作的严肃性,完善对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与考核制度,将评估和考核结果列入县级领导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激励机制。

2.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篇二

一、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以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建设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的奋斗目标,按照“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条主线、把握三个维度”的基本思路,改革创新,加快发展,圆满完成了年度教育工作目标任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7年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事业加快发展

一是“两基”工作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市40个区县实现了“两基”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100%,顺利通过国家“两基”工作督导检查。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总结表彰会上,我市作了经验交流发言并受到表彰奖励。陈至立国务委员对我市“两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重庆的做法很好,主要是领导重视,措施到位,成效显著”。二是普通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全市普通高中招生18.63万人,在校生达51.77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比例达到84.5%。三是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发展。全市中职招生20.2万人,在校生达到50万人,校均规模达到1400人左右。全面完成中澳职教项目。四是高等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在渝高校共招生约19.03万人,在校生规模超过6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新增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8个。目前,全市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学科3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大学城新增入驻高校2所,累计达到7所,新入住师生3万人,累计达到8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5%。

(二)教育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形成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二是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市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4.15亿元。三是深入推进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改革。启动了高校学分制试点工作。开展了中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试点。在4所高完中开展普职融通改革试点工作。四是深入推进课程及教学改革。全市中小学生使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扎实推进中职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五是稳步推进招生考试改革。加大中招考试内容改革,继续降低考试难度、缩小考试范围、调整学科分值,首次实行政治、历史学科合堂、开卷考试。体育考试以30分计入总分。扩大了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首次将市级重点中学统招计划按不低于10%的比例均衡分配到学校所在区县的初中学校。完成4所高职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实施高考信息属地化管理改革。

(三)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一是以增强实效性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课程德育为基础、队伍建设为抓手、德育活动为载体、德育网络建设为保障的“和谐育德”工程全面启动。二是以创新工作方式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实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深入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三是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育卫生艺术和国防教育。认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主办了19项全市大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等多项活动,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一等奖25个。

(四)队伍建设扎实有效

一是以农村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充实和优化教师队伍。特设岗位教师计划实施区县扩大到10个,招聘人数1153人。在1万多名农村代课教师中招聘公办教师7593名。开展了定向招聘农村边远地区公办小学教师工作,拟招聘教师1596名。二是以实施人才工程为载体,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全市教育系统共有22人获市级首届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7人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新增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三是以规范行为和表彰先进为抓手,深入推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制发了《重庆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标准》。在第23个教师节期间,表彰了一批全国、市级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退休教师李明素获得全国“助人为乐模范”称号,小学教师石元英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四是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大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广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高校新师资培训。首次举办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基本功大赛。在全国率先制定并试点实施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能力标准》。

(五)教育管理规范有序

一是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中小学违规补课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学生到校、离校时间逐步规范。规范了中职招生秩序。规范了民办学校设置。开展了改制学校整顿清理工作。二是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继续开展创建“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县”活动。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共查处乱收费案件221件,清退违规收费166.51万元,处理责任人80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显著,对教育收费的举报投诉较2006年下降了20.72%。据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调查,老百姓教育费用支出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三是安全稳定工作切实加强。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启动事故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制。开展了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整治活动。妥善处理群体性集访事件400多起,有力地维护了教育系统的稳定。

(六)教育公平有力推进

一是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共补助资金9700万元,惠及学生21万人,对43.3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女童实行“零学费”入学。市财政安排专项经费800万元,资助5133名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生。率先在全国实现中职学生资助“全覆盖”,重庆籍所有中职学生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惠及中职学生33万人,资助“五类学生”11万人。通过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方式,资助大学生10万人,资助金额达1.1亿元;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发放贷款5669万元;对22.4万名大中专学生实施物价上涨临时生活补助,金额达1344万元。二是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加快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黑板改造、农村中小学饮水、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等6大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实现全覆盖,受益师生达350万人。三是确保进城务工农民子女顺利入学。扩大接受农民工子女学校数量,妥善安排农民工子女入学。全市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扩大到332所,接收农民工子女达22.5万人。

(七)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一是科技氛围进一步浓厚。成功承办了2007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和第一届全国高校科技创新论坛,扩大了我市高校科技工作的影响。二是科技创新平台进一步夯实。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新增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三是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市高校共有28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批准立项。在渝高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技奖76项;申请专利840件,发明专利占全市的30.7%。四是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市教委与西永微电子园区签订了产学研互动合作框架协议。在渝高校与全市90%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校企联合承担了48.9%的市级科技攻关项目,合作组建了一批很有实力的研发和生产实体。共建了重庆市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共享平台,完成分析测试样品近30万件,服务新产品开发、科研项目1800余项。五是职业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年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7.6万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00万人次、再就业人员培训8万人次、移民培训15万人次。

(八)自身建设逐步加强

一是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加强教育系统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协助市委组织部充实或组建了有关高校领导班子,对直属单位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加强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分工包项责任制,强化了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全年,市教育纪工委和各高校纪委共受理群众举报347件,查处违纪违法案件22件,给予24人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党员21人,县处级干部10人,涉案金额482万元。三是“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通过“作风建设年”活动,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四是教育法制建设得到加强。《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已于2007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职业教育法》执法检查。

过去的一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到市级各部门,从一线教育工作者到社会各界,都给予教育极大的重视、关心、支持和帮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原市委汪洋书记、王鸿举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等领导心系教育,不仅在全国“两会”期间专题汇报教育工作,还经常深入教育工作第一线视察,多次对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同志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非常关心。在去年12月2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上,薄书记特别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要求,倡导认真读书,倡导调查研究,倡导深入思考,强调抓好学生军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今年1月上旬,薄书记在库区调研时专门谈到教育工作:“职业技能培训是一条好路子,有没有技能,就业状况大不一样。中职和高职学校可以作为组织就业的平台、基地”。1月15日上午,薄熙来书记又前往重庆大学城视察了重庆大学和四川美术学院。在视察时,薄书记对重庆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教育是过去五年重庆的一大亮点。薄书记肯定了大学城建设取得的成绩,认为校区规划合理、设计科学、环境好、布局好。薄书记说,重庆市的工作重点就是落实胡总书记的“314”讲话要求,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希望高校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要在人才培养上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市委、市政府也会加大力度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上更快地赶超一流大学。

领导的关心、关怀,社会各界的关注,为教育工作营造了良好发展环境和舆论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中央及重庆50多家新闻媒体共刊播重庆教育新闻报道4328篇(次)。2007年11月教育部新闻办组织中央10多家主流媒体教育采访团到重庆采访教育工作,对重庆教育给予高度评价。新华每日电讯称:“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二、2008年我市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和要求

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是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战略任务,我们必须为之努力奋斗。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紧紧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大力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教育高地、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谐教育、满意教育上取得新突破,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与服务的重要支撑,发挥重庆教育在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辐射作用、示范作用。

2008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继续按照“坚持一个统领、围绕两条主线、把握三个维度”的基本工作思路,处理好继承借鉴与改革创新的关系,处理好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的关系,处理好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的关系,处理好眼睛向下与境界向上的关系,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开拓开放上下功夫,在谋求突破上下功夫,以开放的精神、开阔的思维、改革的勇气来推进全市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的,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一是认真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组织实施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农村学校校舍维修补助标准。2008年秋季实施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龙头,从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着手,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三是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鼓励和引导普通高中注重质量,办出特色,形成风格。新增市级重点中学8-10所。四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指导和支持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班班通”。

(二)以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动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一是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扩大单校规模办学效益。建立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估机制,对评估不合格的实行红黄牌预警和退出制度。到2008年底,全市中职学校保持在310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50万人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700人左右。二是探索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新路子。组建汽车、农业、卫生等3个行业引领型职教集团。以万州、永川、江津等区域性中心城市为重点,组建以地方产业为支撑的3个区域网络型职教集团。三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弹性学习制度,推进半工半读、工学结合。建立技能人才需求监测系统,科学调控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改革。四是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建设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市级重点中职学校3所,建设县级职教中心1个。建立一批适应工学结合、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前校后厂(场)、校企合一、资源共享的产教实体。五是强化社区教育与成人教育。开展国家级和市级社区教育试验区(县)创建工作。开展对各类学习型组织评估工作。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六是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企业“订单”、学校“接单”、政府“买单”的“三单式”农民工培训机制。围绕我市劳动密集型的建筑、环卫等产业,新建2个农民工培训集团、4个农民工培训基地。

(三)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一是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召开首届重庆高等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一批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文件和政策,建立重庆高等教育季度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质量工程”和“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为抓手,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三是积极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市属高校计划招生15万人,在校生规模达到63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4%。大学城入住学生总数达到10万人。四是不断提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水平。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加强学位授予单位和授权学科点建设,加大博士授权点建设力度。五是深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支持重庆大学“985工程”、“211工程”和西南大学“211工程”建设,争取更多有条件的大学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加强多科性和单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六是进一步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大学城与西永微电子园区的互动发展,探索高校与工业园区、科技园区、软件园及服务外包基地合作的有效模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七是大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举办“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论坛”,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

(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制定《重庆市中小学学科课程德育指导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重庆人文精神教育,实施“和谐育德计划”。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抓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骨干研修和全员培训,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三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健全教材审定机制,形成我市主流教材,规范教辅管理。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进一步调整中小学生上课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四是深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建立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制度,开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加分和综合素质评价加特长进行录取的试点。把市级重点中学不少于30%的统招计划指标均衡分配到辖区内的初级中学,逐步建立将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制度。深入推进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继续开展高等职业学院单独招生改革试点。五是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工作。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贯彻落实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规定。启动学校体育、艺术、科技“2+2”项目试点。

(五)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重点,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把师德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二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重点做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落实工作。推进学校岗位设置改革工作,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三是加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的师资培训。启动新一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对农村新转、新聘教师开展上岗和新课程通识培训工作。启动中职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四是积极探索教师补充新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认真开展区域内城乡教师任职交流工作。积极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实施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和农村职业学校紧缺专业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五是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继续实施“三大人才工程”,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

(六)以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一是大力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制定《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的意见》,深入推进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二是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和规范高校办学自主权,鼓励高校科学定位、形成特色。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积极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和科学决策。大力推行校务公开,完善学校自律和监督机制。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行政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转变机关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能。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四是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依法落实国家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加强规范化管理。要按照黄奇帆常务副市长在民办教育座谈会上提出的10条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措施和要求,抓紧推进,争取有所突破。五是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加强港澳台地区教育交流工作。六是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和谐校园”活动。要按照薄书记在全市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抓好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工作。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继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认真排查并及时整改薄弱环节,切实维护教育系统持续稳定。

(七)以认真解决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着力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资助工作。健全义务教育就学保障机制,加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认真落实中职学生“普惠制”和“五类学生”资助政策,落实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部属院校师范生免费教育以及入学绿色通道等资助制度,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全面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二是保障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全市新增农民工子女就读学校50所。三是巩固招生“阳光工程”成果。坚持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加大高中阶段招生工作的统筹管理,完善公开透明的高校招生工作体系。四是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或重点班的规定,认真研究解决城市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

(八)以实施“固本强基”战略为抓手,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

一是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在全市教育系统不断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引向深入。二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巩固和发展“作风建设年”成果,加强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三是加强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通化市召开全市农村工作会议 篇三

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通化市农村发展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要按照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次党代会及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以农业“三增”为核心,以“抓项目、兴产业、惠民生、促发展”为主题,以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为重点,以加快科技创新进步为支撑,以强化农村管理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三动”战略,走通化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市委提出的“科学发展、晋位赶超、振兴崛起”目标,努力开创“三化”统筹发展新局面。

主要任务目标是:粮食产量稳定在35亿斤阶段性水平;园艺特产业产值达到122.6亿元,增长20%;畜牧业产值達到98.4亿元,增长20%;林业产值达到165亿元,增长10%;县域GDP、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增长20%、20%和 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

副市长张书局指出,就今年农业农村重点任务,主要做好九方面工作:一是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速发展园艺特产业;三是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尽快启动实施畜牧业提升计划;五是进一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切实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七是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八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九是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通化市农委 供稿)

4.领导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新年元旦刚过,市、油田党委就召开这次教育工作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自治区党委八届四次全委(扩大)会、市、油田第十次党代会和党委十届四次全委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和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要求,谋划我市教育事业科学跨越发展,对于推动为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市和世界石油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会上,对 “ 十一五 ” 以来我市教育工作成绩和经验的总结,对今后一段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重点工作的安排部署,我都同意。请各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

下面,结合我市教育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是国家大计,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事业作为强市之基、民生之重,特别是 “ 十一五 ” 以来,大力实施“ 科教兴市 ” 、 “ 人才强市 ” 规划,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迈上了加速发展的“ 快车道 ” 。教育设施环境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累计投入 70 多亿元,超过 20xx年全年财政收入,校园环境和教学基础设施等教育教学的硬件达到全国一流水平;覆盖全市的教育城域网实现了互联互通,教育信息化水平走在了全疆乃至全国前列。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理念深得人心;面向全国引进优秀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教师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教育交流与合作力度不断加强,教育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教育体系基本健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和谐家庭教育工作全面开展,德育工作新格局逐步建立,“ 双语 ” 教学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年来,我市先后获得 “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 ” 、 “ 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城市 ” 等荣誉称号,并被确定为 “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实验区 ” 。在中央文明办对 20xx年度全国部分城市(区)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结果中,我市的文明程度指数在地级城市中排名第九, 94.87 分,排名第一是常州96.61 分;我市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结果位列地级城市第十名,为 99.07 分,排名第一是临沂 99.94 分,我们的得分差别很小。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见证了克拉玛依教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也为今后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教育战线全体同志们不懈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市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克拉玛依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关心和支持我市教育工作的各族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虽然我市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教育质量和水平等软实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多样化教育的迫切需求;教育发展的内涵、层次和特色化水平还需要大力提升;多民族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共同推进现代化教育事业发展的合力还需要增强。

面对新形势,教育事业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党的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 2020 年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在市、油田第十次党代会上,我们确定了“三步走,打造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石油城市”的总体战略目标,提出今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着力建设“两市、四城”,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市的目标任务。在市、油田党委十届四次全委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建设美丽克拉玛依的意见》,提出要努力实现学有优教,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向优质、高效、特色深入发展。当前,我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正在快速发展,广大群众对教育的期待和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城市发展、经济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我市要实现在全疆跨越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长治久安上作出示范,更加需要不断培养高端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这些都给我市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总得来说,我市教育发展已进入了新的阶段,油城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也更为迫切。

因此,大家必须面对问题、正视差距,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精神贯彻落实到教育事业发展中,紧紧围绕“打造世界知名的现代化石油城市”战略目标,坚持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加快从注重基础教育、规模发展、全面普及向全面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质量转变,不断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和水平,促使教育工作向全面、内涵、优质、高效、特色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努力打造各族人民满意的一流的现代化教育,为我市完成两大历史任务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我市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切实把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管理的完善等方面的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立足实践、改革创新,力争到 2020 年,建成全疆乃至全国极具特色和有吸引力的人民满意的一流的现代化教育。

一是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要坚持政府为主办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要完善教育体系,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有机衔接,形成分级分类、权责明确、有效衔接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要深化学校管理机制和人事制度改革,让教育家办学,政治家办教育,以德治校,依法治校,培养本地名师名校长,探索优秀教师、校长学校之间交流使用、对口援助办法,建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形成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人才辈出的教育体制机制。只要符合精神和市、油田党委战略目标部署,有利于我市跨越发展,一切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都可以学习借鉴,有条件的可以先试先行,积累经验,稳步推广。

二是深化基础教学改革。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丰富更新课程内容,打造精品课程,建立具有时代特色和符合发展要求的现代课程体系。要创立品牌,鼓励学校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特色校园文化。要改革考试评价与招生选拔制度,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机制。要巩固“双语”教学成果,总结推广家访、谈心等行之有效的好制度和好做法,不断提高各民族教育质量,真正做到合校合心合力,和谐发展,努力使“双语”教育成为自治区的样板。

三是大力整合教育资源。 按照“普及、均衡、优质、高效”的要求,科学规划幼儿园、中小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师资源,重点加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面向全国引进紧缺教师、著名教师人才,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工程教育基地建设,合理规划专业布局和办学规模,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水平。要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学校、企业、社会密切配合,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外教育活动,注重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形成开放、灵活、多样的校外教育体系。

四是扩大开放合作。 要正确处理教育事业和教育产业关系,首先把政府主导的教育事业办优办强,然后再把社会力量开办的教育产业办好办精。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学科专业共建、师生互换体验等形式,加强交流合作,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发展共赢。要鼓励支持社会办学,繁荣教育文化产业,同时要加强监督管理,教育、物价、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责,积极合作,对无资质、无信誉、乱收费、搞欺骗的教育培训机构和人员,特别是对非法教育培训,要依法依规严厉查处,保障我市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要结合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培养石油石化人才模式,增强教育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

20xx年 12 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这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我市 “ 探索政府主导、行业企业学校合作培养石油石化人才模式 ”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已经纳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 基础教育现代化工程 ” 方案已经纳入自治区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克拉玛依市 “ 十二五 ” 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十三项主要任务、五大改革创新措施、五项重点建设工程和四项保障措施。大家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总之,要通过观念的转变和更新,通过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打破影响教育质量提升和加快发展的障碍,为打造人民满意的一流的现代化教育提供切实保障。

三、 提高质量、突出特色, 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培养美丽克拉玛依的建设者、培养适应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高素质人才。

一要更加重视德育教育。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办好的教育,可见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学会做人,做对国家、社会、城市有益的人,做善良文明感恩的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教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把学校、家庭、企业、社会“四位一体”的机制完善好、发挥好,齐抓共管,促进德育教育良性发展。要将校外教育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团委、妇联、关工委等社会团体和有关企事业单位的积极作用,做到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衔接,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要更加重视成长成才。 爱孩子是人之天性,重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细心呵护,精心培养他们成长成才。切实改变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改革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式,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重视教学质量,切实把学生作业不必要的负担减下来,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给予拔尖创新人才更多脱颖而出的机会,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留给学生美好回忆的校园。

三要更加重视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办教育,把服务本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作为首要任务。要推进中、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结合我市特点和优势,大力发展工程类高等教育,突出发展针对新兴产业和引进大项目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积极发展面向地方企业的定单教育和培训,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四、维护稳定、和谐发展,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没有和谐稳定的环境,什么事情也做不成。因此,抓好教育工作,既要迈开步子,放大胆子,又要统筹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使之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领导,基础在于教师。通常来说,大家公认比较好的学校离不开有思想、有智慧的好校长;有经验、负责任的老师一般都能教出有作为的好学生。要以 “ 围绕教学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学 ” 为工作思路,以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树立政治家办教育和教育家办学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优化学校领导班子结构,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坚定、求实进取、业务精湛、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较强的学校领导干部。要减少规范对学校、对教师的检查考核评比,让学校把工作重心放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提高业务能力;把教师教学本职业务工作之外的负担坚决减下来,让教师集中心思和精力用在教学上。教育系统的干部和教师要为人师表,满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满怀对学生的浓浓爱心、对岗位的神圣责任,循循善诱,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心一意做好教育工作,既要敢于管理、善于管理,又要体现管理艺术、教育水平、以人为本。教育是民生、是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讲大局、讲政治、讲法制,绝不允许老师的错误倾向、错误思想影响学生形成错误行动。对于那些在课堂上传播不良思想、支持和纵容学生从事与其身份不符活动的老师和学校领导,要坚决予以处理;对有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思想倾向的教职人员,要及时清理出教师队伍,保持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二是要切实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 要健全维护学校稳定的长效机制,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把影响稳定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强与各个学校的联系,特别是教育局的领导,要分片包干、深入学校抓好稳定工作,每个班子成员都要确定学校联系点,对学校的风险点、不稳定点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内部产生矛盾的苗头性、动向性情况,绝不能轻视、麻痹,要高度敏感、高度重视,依法依规及时有效化解处置,重要信息和处置结果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要总结和推广在学校设立安全保卫机构、开展校企联建、民汉结对子等好的做法和经验,加强学校基础管理工作,全面抓好学校安全稳定。要严格管理,强化责任,严厉禁止在校学生参与宗教活动,对出现问题所在的班主任、主管校领导要追究责任。要大力开展平安校园建设和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着力预防和避免涉及学校和学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学校创造稳定、平安、和谐的良好环境。

三是要加强多民族学校管理。 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关于中小学多民族学校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职责,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管理的因素,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管理机制,转变工作方法,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汉合校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民汉合校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德育教育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增进沟通融合的特色学校文化,完善创新管理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切实加强中小学多民族学校管理,推动多民族学校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四是要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要充分认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未成年学生确立正确的民族观、宗教观和健康情操的重要性,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探索建立反分裂、反渗透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反分裂、反渗透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 认真落实民族团结教育进课程计划、纳入考试范围的要求,引导广大师生增强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树立 “ 克拉玛依大家庭 ” 的思想共识,增强各族师生的归宿感和自豪感,从小就把爱的种子播洒在孩子心中。 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合一,把基础知识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科学精神养成和社会责任感的树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崇尚先进文化,用优秀文化净化和提升孩子们的心灵。

五、 加强领导、 紧密协调,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是千秋基业,不是一句口号,而要真正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突出工作,并有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措施来保障落实。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机制,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树立办大教育的思想,优化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大环境,建立并完善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联席会议制度、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实绩考核制度,进一步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中的任务和责任,及时研究解决教育发展规划实施、教育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布局优化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形成政府主导,上下统一,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

二是要依法保障教育投入。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这几年,政府对教育硬件建设和外部环境改造方面的投入力度非常大,接下来,要在优化提升教育“硬件”的同时,强化“软件”的建设,着重加强优秀拔尖教育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着重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内涵和特色,着重增强教育发展的 “ 软实力 ” ,使教育优势成为克拉玛依的突出优势。要以教育的大投入促进教育的大发展,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体市民的公平教育。

三是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教育是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仅靠教育部门一家很难确保各项任务的落实。要树立 “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 的思想意识,社会各个方面都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都要担负起对未成年人教育的责任。各中央驻市石油石化企业要将教育管理纳入 “ 三基工作 ” 来考核,全市各个方面要各司其职,发挥好作用,做好各族职工家长的教育管理和校园外部环境的改善工作,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帮助解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困难,在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要密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关系,逐步探索社区、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现代教育新模式,推动教育现代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教育发展,积极倡导企业和个人回报社会最好的方式就是投资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捐资助学,使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蔚然成风。

同志们,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全市人民对我们寄予厚望。各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按照市、油田党委十届四次全委会的部署,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创办各族人民满意的一流的现代化教育,为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先进市、打造世界石油名城而努力奋斗!

5.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表态发言 篇五

各位领导、同志们:

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市农村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我县将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立足县情,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会议精神,切实把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推进**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保障教育发展的正常投入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县政府将切实加大县级财政对教育经费的统筹管理力度,确保公办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教职工人员经费、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学校布局调整经费等及时足额到位,并做到逐年增长。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级财政统发制度,统一城乡同类学校教师津贴、奖金、福利等标准,确保中小学教职工与公务员同等享受政府出台的奖金、津贴、补贴和福利政策,并对农村教师实行交通费、伙食费专项补贴。

——完善教育扶贫体系。统筹完善弱势群体教育救助政策,积极推进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建设,扩大教育资助对象,加大扶贫助学力度,在保证落实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 遇家庭的子女、由社会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列入农村五保供养范围的未成年人和残疾学生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基础上,将特困残疾人子女、重点优抚对象子女和特困职工子女列入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资助对象。对因病、因灾等其他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根据其困难程度,全部或部分免收接受义务教育和高中段教育的费用。同时保障农村中小学享受就学资助学生爱心营养餐资金。进一步整合县民政局、团县委、县残联、慈善总会等各种帮扶团体力量,将学生的扶贫帮困工作纳入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之中,确保不使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关注外来子弟就学。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民工子女学校为辅的方针,把外来民工子弟教育全面纳入义务教育发展规划和管理,不断扩大外来民工子弟在公办学校插班就学,逐步使公办学校承担起流动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确保外来民工子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进一步办好“**县外来民工子弟希望小学”,并在设施设备、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给民工子弟学校予以更多的支持。同时加强对外来民工子弟学校的指导和管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二、坚持教育均衡化发展,积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

——加快推进学校设点布局调整步伐,努力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今年5月,县政府通过了《关于进一步调整学校设点布局的意见》,从争创“省教育强县”和推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本着“撤小、合近、扩强、带弱”的原则,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打通乡镇、岛际、各类教育间的壁垒,实行跨乡镇联合办学,逐步扩大**城区、**镇政府所在地学校的办学规模,撤并了**初中、**初中等5所初级中学,在**城区组建了**初级初中。预计到XX年,我县可基本消除农村初中学校。为进一步优化全县教育资源配置,我县投资7100万元新建了**实验学校,到XX年2月可如期投入使用。明年,我县计划投资2600万元异地重建**中学,投资550万元改造3所学校的食堂、宿舍。XX年将投入1800万元新建**小学,并投资350万改造2所学校的食堂、宿舍。同时,积极实施《**县XX—XX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实施规划》,加大标准化学校建设力度,确保到XX年全县中小学标准化学校比例不低于85%。

——大力实施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切实加强渔农村教师队伍建设。XX年我县启动了“强强组合、强弱联合、弱弱整合”的教育协作体工程,组建了 “五校教育协作体”和 “城乡教育共同体”,实践教育区域合作,初步建立了教育管理、研究、校本课程开发、师资协调等合作机制,初步实现了资 源共享,深化了校本教研。今后我县将继续出台《关于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逐步建立健全理念共享、教师统筹、管理同步、责任共担的共同体制度,保障农村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通过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办法,建立起对渔农村教育予以扶持的长效机制,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教育经费分配,校舍和设备等硬件建设,人事政策导向等方面,予以倾斜,努力缩小校际差距。发挥城区学校在教育管理、理念、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辐射作用,促进城乡学校互通。

认真实施“全县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科学制订培训规划,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开展以学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以及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综合实践、心理健康等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工作,加强农村骨干教师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农村薄弱学科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帮助教师在专业引领下,边学习边实践,掌握本学科教书育人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结合农村教师的工作实践,广泛开展师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能力。建立农村骨干教师评选激励机制,不断完善 “县学科带头人”、“县教坛新秀”、“县AB级教师”评选办法,加大对农村骨干教师的评选力度,并落实相应待遇。同时,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形成真正意义上的 人员聘用合同制、岗位聘任制、上岗竞争制和城乡互动的转岗制,带动学校的整体改革,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继续实行学校对口支援和教师轮岗支教制度,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以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为龙头,面向群众,面向市场,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力争把县职业技校建成全市船舶修造技工培训中心。积极发挥以各级成校为主的培训机构的作用,建立各具特色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和转移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加强与教育集团、企业的交流合作,提高职成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完善乡镇中心幼儿园“以乡为主、县乡共管”的体制,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社会保障政策,努力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依法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整治力度,规范民办幼儿园的行为,提高学前教育质量,抓好幼儿教师的培训进修,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持证率。

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切实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建设、全面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努力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学习。改革学校德育方式,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各方面发展和关怀的需要,关爱心理和 行为有偏差、学业有困难的学生。

三、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切实把农村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会后,我县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落实这次会议精神作为推动**农村教育新发展的一大契机,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狠抓落实,进一步提升教育层次,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继续做好结合文章。今后,我县要把此次会议精神的贯彻工作和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完成会议所确定的各项任务,围绕创建教育强县标准,有针对性、实效性地改善农村教育薄弱点,全力以赴,确保通过教育强县验收。把解决当前农村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建立农村教育发展的长效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立足长远,制定符合我县实际的政策措施,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扎实的政策基础。继续发挥合力作用。全力激活教育部门职能,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以积极主动的态势追求教育特色,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抓好职业教育发展;全力调动乡镇、部门积极性,把握农村教育发展第一手资料,加强沟通协调,及时解决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共同推进我县教育繁荣提升。继续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坚持一把手负总责,明确乡镇、单位责任,加大考核督导力度,形成分级负责、齐抓共管教育工作的良好局面。继续营造社会 氛围。广泛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和阵地,宣传农村教育的方针政策,大力弘扬我县全社会支持教育、关心教育的优良传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拓宽融资渠道,逐步解决投入问题。

6.全市教育工作会议讲话稿 篇六

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教育系统20**年的教育工作会。首先,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刚才,仲学同志所作的20**年教育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扎实系统地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工作,我完全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

20**年,我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象山中学多功能厅、东庄中学等一批校建工程建成使用,“双高双普”工作全面推进,高考本科上线率创历史最好成绩,教育系统先后荣获陕西省基础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工作中,我市教育工作群众满意度位居市政府八项工作之首。对此,市委市政府予以充分肯定。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就20**年教育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20**年是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xx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一是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前教育工作实际,高点定位,超前谋划,修订、完善我市教育工作发展规划,为我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开好头、布好局。二是要改革教育人事管理体制,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探索校长竞聘交流制度,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三是要认真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下势破解,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二、综合施策,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20**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全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一是要加大“双高双普”创建力度。20**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启动了“双高双普”创建工作,经过一年的创建,全市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新的一年,大家要在软件建设上多下功夫,抓住每个环节,抓好每个细节,确保“双高双普”创建顺利达标。二是要狠抓管理,提升质量。今年是教育系统确定的管理提升年,大家要扎实安排、狠抓落实,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三是要抓好校园安全。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始终把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挂在心间,放在首位,抓紧、抓好校园安全防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责任心不强,防范措施不得力,安全隐患较大的单位必须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千方百计确保教育大局平安稳定。四是要实施好教育民生工程。要抓紧开工建设XX区第一幼儿园,做好第二期《XX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筹划工作;抓好全市“蛋奶工程”与“营养改善计划”并轨运行工作;落实好义务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学前一年“一免一补”、高中贫困学生资助等工作,确保把党的阳光洒向所有需要的学生。

三、改进作风,助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优良的作风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来,全体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惠。20**年,通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的师德师纪明显加强、政风行风大为转变,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今年,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执行力和公信力,让全市人民对教育工作更加满意。

同志们,20**年任重道远,但也是充满希望,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梦想同在。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真抓实干,为夺取“四个韩城”建设的新胜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7.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篇七

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世坤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2011年全市档案部门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 紧紧围绕全市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任务所做的各项工作。张世坤指出, 全市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国际化的视野, 进一步深刻认识档案的价值, 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 继续加强海外档案征集工作, 进一步拓展海外档案征集渠道, 不断开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新领域;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档案同行的合作交流, 学习借鉴国外档案工作的先进经验,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充分发挥档案在资政参考、惠及民生和文化强市建设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为建设富庶美丽文明大连提供有效的档案服务, 开创全市档案工作新局面。

辽宁省档案局局长赵焕林在讲话中指出, 2011年大连市的档案工作务实创新, 很多工作走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前列。他要求, 2012年, 大连市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贯彻全国、全省档案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精神,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力强化档案服务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 突出抓好档案文化建设、落实省两办“32文件”、新农村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档案资源建设、基础业务建设、安全体系建设和人才高地建设七项重点工作, 再谱鸿篇, 服务好大连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8.全市教育工作会议 篇八

张英毅在会上作了题为《在加快创建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工作中实现科协工作新提升》的工作报告,总结了2011年度科协工作,并提出2012年科协工作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江阴建设滨江花园城市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三服务三走进”活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把强化科学普及成效作为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的关键,把发展科技人才队伍作为服务科技工作者的重点,大力实施“五大工程”,着力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实施科普惠民工程,开展“四创一争”活动;二是实施科技创新工程,推进“三联一促”工作;三是实施科学素质提升工程,服务“五大重点人群”;四是实施科普资源拓展工程,放大专题科普场馆等载体作用;五是实施“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工程,当好科技工作者的服务员;六是全面加强组织网络建设,为实施“五大工程”提供保证。

会上,吴彪宣读了表彰决定。会议对2011年度江阴科协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项目进行了表彰,授予华士镇科协等6个镇(街道)科协为“科协工作先进单位”,高新区科协、临港新城科协为“海智工作先进单位”,市华峰葡萄专业合作社等9个单位为“百名科技专家兴农富民工程”科普示范基地,市消防教育馆为“江阴科普教育基地”,市医学会等14个单位为“五星级学会”,市信息化协会等2个单位为“四星级学会”,法尔胜集团公司科协等21个单位为江阴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之家”,韩志军等52人为“科协工作先进个人”,张华等55人为“科技三创人才”,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科协等单位的10个项目为“厂会协作、金桥工程优秀项目”。

最后,钱文琴在讲话中指出,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全市各级科协组织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为全市“十二五”发展实现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体现在“五个新”:一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二是科普教育水平实现新提高;三是服务科技人才工作有了新举措;四是作风效能建设呈现新气象;五是科协干部队伍展现新面貌。

今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市党代会战略部署的第一年。钱文琴要求,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江阴市委“当好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建设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的号召,认真履行好、发挥好自己的职能作用,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务实创新地开展工作,积极投身到江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一要围绕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自主创新中的先行军作用;二要围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充分发挥科协组织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三要围绕增强组织活力,充分发挥科协在凝聚科技人才方面的生力军作用。(罗勇彪 编辑:沈禁)

(江苏省科协)

上一篇:安徽中考作文希望的力量下一篇:谢谢您妈妈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