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古诗词鉴赏

2024-08-24

韩愈古诗词鉴赏(通用12篇)

1.韩愈古诗词鉴赏 篇一

唐时耒阳(今属湖南)地方有木居士庙,贞元末韩愈路过时留题二诗,此为其一。诗是有感于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发,非一般应景的题咏。诗中木居士与求福人不妨视为官场中两种人的名称。作者运用咏物寓言形式,在影射的人与物之间取其相似点,获得了丰富的喜剧效果。

汉代南方五岭间有所谓枫人的杂鬼。以枫树老而生瘿,形状类人,被巫师取作偶像,借施骗术。

木居士大约也是同一类木魅。它原本是山中一棵普通老朽的树木,曾遭火透(雷殛),又被波穿(雨打水淹),经磨历劫,伤痕累累,被扭曲得 根如头面干如身这样一种扭曲的形状。前两句交代木居士以前的狼狈处境,揭其老底,后两句则写其意外的发迹,前后形成鲜明对照。幸乎不幸乎,世间的机遇往往带有偶然性质。老树根干状似人形,本是久经大自然灾变的结果,然而却被迷信的人加以神化,供进神龛。昨天还是囚首丧面,不堪其苦,转眼变成堂堂皇皇的木居士,于无佛处称尊了。其名与实、尊荣的处境与虚朽的本质是何等不协调。在讽刺艺术中,喜剧效果的取得,多着力于揭露假、恶、丑的事物的表面现象与内在本质的极不协调,换句话说,就是把无价值的撕毁给人看(鲁迅)。

可诗的妙处尚在最后一句,它摹画出这样一幅图景:

神座之上立着一截侥幸残存、冥顽不灵的朽木,神座下却香烟缭绕,匍伏着祈求保佑的善男信女。这种庄严的、郑重其事的场面与其荒唐的、滑稽可笑的.内容,再一次构成不协调,构成喜剧冲突,使人忍俊不禁。这里挖苦讽刺的对象又不仅是木居士了。

木居士 固然可笑, 而 求福人 更可笑亦复可悲。诗人是用两副笔墨来刻划两种形象的。在木居士是正面落墨,笔调嬉笑怒骂,尖酸刻薄。对求福人则著墨不多,但有点晴之效:他们急于求福,欲令智昏,错抱佛脚。木居士不靠他们的愚昧尚且自身难保,怎么可能反过来赐福于人呢?其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不是荒唐之至么?诗中对木居士的刻薄,句句都让人感到是对求福人的挖苦,是戳在木居士身上,羞在求福人脸上。该诗妙处,就在于抓住了聋俗无知,谄祭非鬼(《溪诗话》)的陋俗与封建官场中某种典型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借端托喻,以咏物寓言方式,取得讽刺鞭挞的效果。

2.韩愈古诗词鉴赏 篇二

按照诗歌表现内容的不同, 古典诗歌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边塞诗、咏史诗和咏怀诗等五类。

山水诗的特点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即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或者借景抒情, 或者情景交融。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大自然的山川河流, 花鸟虫鱼, 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 都可以寄托人的感情。

边塞诗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 往往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建功立业的抱负等等。

咏史诗融合作者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 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咏怀诗的特点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有感, 发而成诗, 即为抒怀。

“诗以言志”, 尽管诗歌的内容可以涉及多种体裁, 但最终都是为了抒发感情。在赏析时, 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把握作品意象特征

鉴赏作品时, 不仅要着眼于它们所描写的客观物象, 还应透过它们的外表, 看到其中的意蕴和感情, 注意主客观两方面融合的程度。

2. 体味诗歌情、景、事交融的意境

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境、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要把握景的形象性, 诗歌往往用比喻、夸张、景物烘托、气氛渲染等艺术手法来体现神韵。

3. 领会诗人表现的情感

诗歌往往表达作者寄托的感情, 要分析感情寄托的问题, 就需要了解作者的身世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即“知人论世”, 这样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真实的情感。

4. 感受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

一般而言, 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象征、比兴、借代、反问、设问、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透过典故的本义, 进而理解其在诗中所蕴涵的意义。

3.韩愈古诗词鉴赏 篇三

一、捕捉情点

意境美是由客观形象和作者的主观感受和谐统一组合而成的,作品的深邃意境中写到的事物,都是作者动情的事物。诗人总是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和性格加到事物形象上面,成为它的有机组成总分,在意境中表现自己。就是说,通过拟人、比喻等手法的运用,以进行移情的想象,将自己的情感和意志移到自然事物上,使自然事物好象也有了人的感情。事物的情感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人高兴时,山河欢笑,青山点头,树木起舞;人悲伤时,山河带恨小鸟哀鸣,草木念悲。典型例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且由于同一事物“动情点”不同,还会写出完全不同的意境。如对月亮,诗人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漂亮的姑娘,一块玉璧,一个面盘,一只烧饼,……可以觉得它眉开眼笑,也可以觉得它带恨含愁,还可以觉得它翩翩起舞、天门伫立、朦胧如梦。可见动情点既是作者感情的爆发点,又是作者主观的情和客观景的焊接点,是创作意境的落脚点,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些点。因此,分析研讨的意境美,首先必须抓住作者的动情点。

如《赠汪伦》诗中次句:“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含有意外的意思,可见李白没有料到汪伦会前来送行,突然发现他来了,诗人感到十分高兴。这“忽闻”正是作者的动情点。教学这首诗时,必须从这一动情点入手,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境:性格质朴豪放的汪伦,踏着节拍,唱着热情的民歌,来为李白送行,使诗人深受感动,于是亲切自然地运用“桃花潭水”的生动比喻和“深千尺”的夸张,来向这位友人表示由衷的赞美和感激,真是言有尽而情无穷。

二、进入境界

构成意境的客观因素,具体来讲可以是场面、景物,可以是人物、情节,也可以是语言等。意境包括情和景,当然,情意是主要的,但是思想感情的抒发,需要景物来表现,而且二者必须巧妙地结合,构成一定的意境,才能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示,就是说,凭借“境”的描述,引发自己的想象活动,进而深入其中以悟其意境美。

《望庐山瀑布》一诗,作者把对祖国河山的无比热爱之情,熔铸于庐山香炉峰瀑布奇观的描写之中。要让学生体会出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必须抓住“瀑布”壮观精彩描写,进行创造想象,如同身临其境: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云烟,远远望去,瀑布就悬挂在前方河流上边。从那“直下三千尺”凌空飞来的雄伟气势,和把现实的人间与天外银河联系起来的奇思异想,体会作者抒发的极其奔放的感情。

三、领悟意蕴

诗贵在景与情结合得自然融洽,而且贵在有深刻的内涵。罗丹说,“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当一个真理、一个深刻的思想、一种强烈的感情,闪耀在某一文学或艺术的作品中,这种文体,色彩与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意境美是真善美的统一,诗人为了造高境界,力求“言已尽而意无穷”。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只有使学生领悟到作者在作品中匠心独运地创造的意境美,才能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如《草》一诗,前二句先写古原上野草的繁茂,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接着,诗人面对茂盛的野草,不由得想起它年年都是秋天干枯,到春天又欣欣向荣的生长规律。后来又描写了野草即使是被熊熊的野火烧掉了,来年春天一到,它又蓬勃地生长出来,对野草的生命力发出由衷的赞美。如果仅仅让学生理解到诗的表层意思是不够的,因为诗中不还蕴含着对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精神的歌颂。

古诗的意境,因人因地因情因景不同,一首古诗传诵千年,每个时代,每个环境,每个人在感受的意境中是各不相同的,它呈现给人的艺术意境异彩纷呈,让人美不胜收。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意境美的赏析研究,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给学生最普通的,最基本的鉴赏古诗意境的方法,联系现实的生活,丰富自身的阅历,跨越时空,真正感受古诗的意境之美。

4.韩愈诗《华山女》鉴赏 篇四

华山女 韩愈

街东街西讲佛经,

撞钟吹螺闹宫廷。

广张罪福资诱胁,

听众狎恰排浮萍。

黄衣道士亦讲说,

座下寥落如明星。

华山女儿家奉道,

欲驱异教归仙灵。

洗妆拭面着冠帔,

白咽红颊长眉清。

遂来升座演真诀,

观门不许人开扃。

不知谁人暗相报,

訇然振动如雷霆。

扫除众寺人迹绝,

骅骝塞路连辎軿。

观中人满坐观外,

后至无地无由听。

抽钗脱钏解环佩,

堆金叠玉光青荧。

天门贵人传诏召,

六宫愿识师颜形。

玉皇颔首许归去,

乘龙驾鹤来青冥。

豪家少年岂知道?

来绕百匝脚不停。

云窗雾阁事慌惚,

重重翠幔深金屏。

仙梯难攀俗缘重,

5.韩愈师说的鉴赏 篇五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三十五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作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作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6.韩愈《春雪》唐诗翻译及鉴赏 篇六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诗文解释】

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词语解释】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故:故意。

1.芳华:芬芳的鲜花。

2.初:刚刚。

3.庭树:花园里的树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宋八大家之首。曾长期在洛阳任职。在中唐,韩愈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文学家。一方面他有大量杰出的诗文作品,另一方面,他作为文坛诗坛的领袖,广交文友,提携奖掖,不遗余力,在他周围聚集了不少志趣相投,风格相近的文人。韩愈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用晚唐诗论家司空图的话说,就是“驱驾气势,若掀雷挟电,奋腾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简单地说,就是以气势见长。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

创作背景

前人系此诗于元和十年(815),当时韩愈在朝任史馆修撰,知制诰。诗写长安春雪,特有一番细腻深微的审美意趣。既为咏雪,又须切中春字,故先从春天的感受落笔。对北方人来说,新年无芳华是正常的,但到过岭南的韩愈却觉得北方春来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长出来,然而白雪却不肯就此离去,它还要穿庭落树地和春天逗个趣。诗人借鉴岑参《白雪歌》之意,拟雪为花,又进一步拟雪为人,说雪都嫌春天来得太迟了,因而要为人们装点出一些春花春意。诗中洋溢着一种北方人在冬去春来时节的喜悦之情,这大概是岭南人所难以体会到的。

【鉴赏一】

这首《春雪》,构思新巧,独具风采,是韩愈小诗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三、四两句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 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开)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对春雪飞花主要不是惆怅、遗憾,而是充满了欣喜。一个盼望着春天的诗人,如果自然界还没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来。这就是三、四两句的妙处,它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可谓神来之笔。“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多么美好而有灵性。诗的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得太迟, 才“ 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却增加了诗的意趣“作飞花”三字,翻静态为动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鉴赏二】

真正的春天虽然还未来到,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纷纷扬扬,自己妆点出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未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不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吗?诗人久盼春天的烦恼顿时化成一片欣喜。全诗构思精巧,于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n别开生面。

第一句“新年都未有芳华”。“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芳华”即发出香气的花儿,这里泛指花。这一句的意思是,新年都来了,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这里表明了北方的春天来得迟,冬天去得晚。这是诗人初到北方的感受。一个“都”字,流露出诗人那种盼望春天到来的焦急心情。这一句不但表现出盼春的心理,而且落脚在春的表征物——花上。

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承上句而来,说二月虽然无花,但有草芽生出了。“惊”即惊讶、惊喜。诗句中一个“惊”字,它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突然见到“春色”时所产生的惊喜。“ 初”字,即开始。在诗人的心中,北方二月开始才有草芽,南方也许这就是春色满园了。这里自然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之感。“草芽”不但透出春的信息,也暗示诗人盼春时的喜悦。这一句重点写了初春的又一表征物——草芽上。

第三句“白雪却嫌春色晚”。这一句一转,不去写草芽,而进入写白雪。白雪是全诗所要表现的对象,是全诗的重点。而白雪是在“新年都未有芳华”和“二月初惊见草芽”的背景下引出的,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活动。“嫌”即不满意的意思。“春色晚”说明了这一年比较寒冷。联系上句来看,二月还在降雪。这里,诗人转换了视角,不是从人的角度来写,而是从雪的角度入手,借说白雪嫌春天来得晚了来表明自己对春的盼望心情。同时,诗人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意识和情感,这样很自然地把人与物联系起来,实现借物抒情的审美效果。特别要注意诗中“却”字的妙处,虽然是一个副词,但具有极为重要的诗意,它说明北方的春并非来得晚,好像是雪“嫌”春来晚了,这样强化了白雪对春的渴望之情。

第四句“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一句是全诗的收束,是诗人情感的最集中表现。“故”即故意的意思。这里赋予白雪以人的意识和情感。“作”即化作,当成。诗句中一个“故”字,一个“作”字,把春雪表现得灵性十足。白雪“嫌春色晚”,自己也就按捺不住了,自己穿过庭院中的树,化作漫天飘洒的飞花,把初春的美丽景色妆扮出来。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雪喻花,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总之,这首咏雪诗是很有特色的,在借物抒情中把雪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力和人的意识情感,再通过其行为动作表现了对春的渴望之情。这样,物与人合,从而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春天的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韩愈《春雪》的意思

★ 韩愈原道原文及翻译欣赏

★ 《新唐书韩愈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 韩愈论文

★ 写景记叙文:春雪

7.古诗词意境鉴赏例谈 篇七

一、要把握意境的不同形式

有意境的好诗, 一般都写得情景交融, 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艺术感染力。意境创设有不同的形式。

1. 触景生情, 情由景生。

此类诗一般先写景后抒情。例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诗的头两句写景, 写天气的骤变:“千里黄云”, 北风狂舞, 大雪纷纷, 象征董大处境的恶劣。后两句是诗人安慰董大的话, 意思是说不要为前途发愁, 天下认识您的人多得很呢。安慰之语看似平常, 其实表达了诗人与董大的深厚情谊。

2. 缘情造景, 景由情生。

此类诗一般先抒情后写景。如韦应物的《登楼寄王卿》:“踏阁攀林恨不同, 楚云沧海思无穷。数家砧杵秋山下, 一郡荆榛寒雨中。”诗歌开门见山, 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承一、二句而来, 是“恨不同”与“思无穷”的形象展示, 以凄清的笔调渲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砧杵、秋山、荆榛、寒雨, 是渗透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是他用怨恨伤别之情开凿出来的艺术境界, 抒情写景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3. 景语情语, 情景交融。

此类诗看似句句写景, 却是句句抒情, 情蕴涵于景, 情景融为一体。例如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诗歌以明快的笔调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四句全是写景, 也全是写情。一、二两句: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乐的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 一一在望, 经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 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三、四两句: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 本来就给人深邃的感觉, 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 更增添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全诗洋溢着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和神往。

4. 景略情在, 直抒胸怀。

有些诗词, 表面看来, 全是抒情, 本是触景生情, 情与景一致, 但写成诗时, 却把景略去, 而直抒胸怀。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此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时所发出的慨叹, 从其不满现状的呼声中, 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幽州台的氛围, 而且可觉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因而, 景虽略了, 但意境是完整的。

二、反复揣摩意象

一首诗的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便是构成这建筑的砖石。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例如, “梅”这个物象, 本是一种客观事物, 但由于诗人融入了自己的人格情趣和美学理想等, 因此, 它在不同的诗里, 便有了不同的意趣, 寄寓着诗人不同的情感。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就明显不同, 前者傲霜挺立、笑看风物, 后者寂寞孤独、无依无着。同样写梅花, 谢燮《早梅》是这样的:“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突出的是梅的坚强、不甘人后, 但它也没引起人们重视, 有怀才不遇之感。而王安石的《梅花》则是:“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诗中的梅花同样也傲寒, 但表现了一种风度与风格, 它洁白无瑕又暗暗地给他人送去清香。

三、善于展开联想

诗词的主旨常常借助意境来表达。体味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词中的画面和气氛, 借助联想或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诗词中情与景结合的基本方式有即景述怀、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情景相生等, 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方式来表现自己心中的幽情, 表达诗的主旨。如杜甫的《蜀相》, 着力描写的是诗人游武侯祠的情景, 但只要我们联想到诗人生活在动荡不安的安史之乱时期, 正处于人生最困苦的晚年, 为国出力的远大政治抱负不能如愿, 就不难理解, 诗人是在借游武侯祠, 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来感伤、叹惋自己壮志未酬的情怀。

四、通过再造想象

没有想象就没有诗。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 这中间的桥梁便是想象。在鉴赏古诗词时, 我们可以根据作品的描述性语句, 调动生活积累, 通过想象再造形象, 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例如, 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八月秋高风怒号, 卷我屋上三重茅”, “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几句, 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在飒飒秋风中, 残破的茅屋前, 一位老人倚杖独立, 满目焦虑和无奈。通过这种再造的想象, 可以深刻地感受诗人痛苦的遭遇和凄凉的心境, 就不难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美好愿望, 是建立在诗人凄惨的厄运之上的。

五、准确捕捉诗眼、词眼

诗眼、词眼就是集中体现该诗、词情感和特色的字、词、句。有了诗眼、词眼, 诗、词中的形象会更鲜明, 韵味更浓郁。如《过香积寺》的颈联“泉声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中诗眼分别是“咽”“冷”, 山中危石耸立, 流泉受到阻挡, 只能缓慢地、时断时续地流淌。它们在嶙峋的危石间艰难地穿行, 声音变得细小了, 低沉了, 仿佛危石在痛苦地幽咽。“咽”字用得极其准确、生动、传神。深山青松树密阴浓, 使得山林显得幽暗, 日光照射在其间, 而现出寒冷的色调。诗人以“冷”字形容日色, 可谓新奇绝妙。“咽”“冷”两字把泉声、危石、日色、青松四个意象有机组合在一起, 使日色之凄冷与泉声的幽咽相互衬托, 深僻冷寂之境全出。可见, 找准诗眼、词眼, 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就会更加真切、深刻。

六、把握作者人格

在诗词鉴赏中, 如能充分地把握住抒情主体的人格形象, 则有助于进入诗词的意境。一个成熟的伟大文学家, 其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往往就是他人格的真实写照。例如, 毛泽东的《咏梅》词和陆游的《咏梅》词, 虽然描写对象相同, 但境界却大不一样。在毛词中, 借梅作喻, 创造出了时代先驱者的崇高形象;而在陆词中, 虽表现出了遇挫而不屈的品质, 但那只是封建士大夫个人奋斗而遭悯受侮后的哀怨牢骚、顾影自怜、孤芳自赏, 流露出的是伤感, 表现出的是脆弱。同是咏梅, 为什么会有两种迥然不同的意境?这是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 所站的立场不同, 心胸气度不同, 品格修养不同, 审美标准不同。因此, 人格的高下, 决定了诗、词意境的高下。只有把握了作者的人格, 才能品味诗词的意境, 进而感悟诗词的深层内涵。

8.古诗词鉴赏技巧 篇八

一、整体把握全诗的内容

要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要评价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首先要做到从整体上把握诗意。诗词鉴赏题大多设两道题,从不同的侧面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要对问题作出准确的评价,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作到整体理解和局部理解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结合。

例如陆游的《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鉴赏之初切忌受“苦”、“愁”、“寂寞”等局部字眼的干扰,影响对全局理解,以为是慨叹梅之不幸,抒写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是用先抑后扬和反衬手法来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的美好品质。

二、关注题目、作者、注释、细节等

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了解作者,就能做到知人论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方面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掌握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词时就能对诗歌进行居高临下的分析了。

譬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嫉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其他的诗人如王维﹑杜牧﹑李商隐﹑苏轼﹑陆游等,都需要在平时的复习中作研究性的总结概括。看注释,可以了解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有时一个细小的细节,却是诗词主旨的集中体现。例如:唐朝朱庆馀的《近试献张水部》:“洞房昨夜罢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初看是写一个新娘子新婚第二天清早拜见公婆的紧张与不安,但结合诗题仔细分析却不是这么简单。诗的题目暗示诗歌的思想内容,委婉含蓄。这首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唐代应进士科举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通篇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一个考生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把他比作新嫁娘等待见公婆的惶恐和希望自己的丈夫帮自己过关的心情表现得贴切生动。如果不分析题目,鉴赏诗歌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三、组合意象,探究内涵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生活外在景象与诗人内在情思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在语言文字的融合与表现,是一首诗的构成单位,是诗歌构思的核心。品味意境就要感知意象,古诗词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表现离愁别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雁”、“红豆”等寄托时光不在岁月无常的情怀;常用“竹”、“兰”、“梅”、“菊”等表现志节。

借助意象,品味意境。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所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刘勰《文心雕龙》)。

例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诗中的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营造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反衬的手法。

四、抓住诗眼体会主旨

“诗眼”是揭示主旨和艺术内蕴的警策之语。诗眼是诗中最凝炼、最传神、最准确地传达主旨的词句,是理清诗歌脉络的筋节,是掌握诗歌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文有文眼,诗有诗眼。有全集之眼、一篇之眼、数句之眼;有以一句为眼者,有以一字为眼者。它能提挈全诗,统领整篇。

例如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的诗眼是“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真意”、“忘言”虽比“心远”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发出来的。将“心远”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超脱尘世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五、看诗词的类型

古诗鉴赏一般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

例如元代王冕的一首《咏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这首诗很明显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点,同时又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的手法,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写景抒情是抒情诗表达的基本特点。“景乃情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都追求水乳交融,“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见月怀人乃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法,加之秋来是赶制征衣的季节,明朗的月夜,长安城就沉浸在一片此起彼落的砧杵声中,而这种特殊的“秋声”对于思妇又是何等一种挑拨呵!“一片月”、“捣衣声”都是触发“孤栖忆远”的媒介,月朗风清,风送砧声,声声都是怀念玉关征人的深情。着“总是”二字,情思益见深长。全诗全用白描,写得有声有色,情景如见。

六、了解常用典故,准确把握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古诗常用典故如“司马青衫”、“豆蔻词工”、“封狼居胥”、“关河”等,还有历史人物、事件的典故,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高山流水”、“乘风破浪”等。诗人之所以用,就是有所寄托。例如“楼兰”,《汉书》记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例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再如“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词的上片从早上写到半夜,自己百无聊赖的情形,词的下片写的是半夜难眠时对黄昏一幕的幻觉。词人在幻觉中看到另一个孤独的“我”,这个“我”已经没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自在的心情,有的只是与丈夫久别,对菊把酒消愁,对着苍茫黄昏而不知回屋……一任菊花幽香飘满衣袖。如果没有理解陶渊明的“情致”,没有了解李清照的愁怀,就很难准确把握诗词的内涵,就很难准确理解诗词中的用典故和反衬的艺术表现手法。

七、掌握常见的诗词的艺术表现手法

9.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唐诗鉴赏 篇九

韩愈

苍苍森八桂,

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

山如碧玉簪。

户多输翠羽,

家自种黄柑。

远胜登仙去,

飞鸾不假骖。

韩愈诗鉴赏

杜甫未到桂林而有咏桂林的诗(《寄杨五桂州谭》)。韩愈未到桂林,也有咏桂林的诗,这就是长庆二年(822)为送严谟出任桂管观察使所作的《送桂州严大夫》。可见在唐代,桂林山水也已名闻遐迩,令人向往。

诗一起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

“苍苍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

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由于石灰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切割,造成无数的石峰,千姿百态,奇特壮观。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但近人已有不以为然者,如郭沫若《游阳朔舟中偶成》云:“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日人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云:“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等。不过,亲临桂林的人,对这种批评却未必苟同。桂林之山虽各呈异态,但拔地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用范成大的话来说:“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 《桂海虞衡志》) 而漓江之碧澄蜿蜒, 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之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较女性化的。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簪”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怎能说不奇,又怎能说“不宜”呢!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柑”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珍贵的饰品。则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黄柑”,更叫宦游者“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这二句分别以“户”、“家”起,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户户家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对于来自京华的人却是感到新异的呢。

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最后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难能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称,一种则文从字顺。这首诗属于后一类。

10.韩愈古诗词鉴赏 篇十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在贬谪潮州途中创作的一首七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尾联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原文】

11.古诗词鉴赏要领 篇十一

赏析标题

诗歌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通过题目可以理解诗歌的内容、文章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晏几道《思远人》,标题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及内容(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2102年高考全国卷)修睦《落叶》以“落叶”为吟咏的意象,托物寄思,表达了对落叶的感慨和思考;(2012年高考天津卷)杨万里《野菊》主要写了野菊的意象;(2012年高考北京卷)《柳堤》标题提示了写作对象是“柳”;(2012年高考2广东卷白珽《余杭四月》,题目则暗示了地点、时间、内容,余杭四月之美景;(2012年高考湖北卷)贾岛《送邹明府游灵武》标题暗示了诗歌的体裁(送别诗)、内容(送友人远游);(2013年重庆卷)《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标题暗示了体裁(词)和内容(送别)。通过诗歌的标题还可以揣测作者的思想情感。(2012年安徽卷)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表达喜爱之情;(2013安徽卷)谢枋得《小孤山》——表达孤臣之“孤;(2009辽宁卷)欧阳修《晚泊岳阳》——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关注诗词题目,应该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

赏析题材

不同类型的诗歌题材,表达的主题和思想内容思想是不同。所以要积累诗歌题材的类别和所表达的感情。山水田园诗:写热爱自然之怀,或表乐观开朗之趣,或含退隐山林之志,或写志不得伸的郁闷,或影射社会的污浊现实。送别诗:诉惜别之情,叙别后思念。咏史诗、怀古诗:追慕古人,缅怀先贤,倾诉生不逢时的失落,表达建功立业的理想。边塞诗:描写边塞军旅生活,表现边地生活的艰苦,表现边塞壮丽的风光,表现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不满。羁旅诗:表现思乡之情,表现游子异地生活之凄。思乡诗:表达对家人的牵挂,表达对亲人的思念。闺怨诗:表达妇女的柔情别绪、忧愁情感。

赏析作者

在欣赏诗歌时,一般先要了解作家的思想、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研究作者便可了解其作品的主要思想内容、风格。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深沉,李贺的险怪,苏辛的豪放,姜柳的婉约。

例一:(2009年宁夏、海南卷)辛弃疾《鹧鸪天 代人赋》。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问题】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联系注释中关于作者的境况。

【答案】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例二:(2009年四川卷)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题】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联系陆游的生平和毕生心愿。

【答案】这首诗的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作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赏析诗句

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最根本的还是要对诗句进行分析理解。理解诗句要抓住关键词语和“诗眼”。诗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关键词语和“诗眼”里。能准确找出并分析关键词语和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那么,如何寻找诗眼呢?诗眼一般是:含有某种哲理的诗句;全诗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多指运用了一些修辞格的字或词类活用的一个字,对后世文学作品影响极大的一个字,尤其是点石成金的动词。

例一: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分析:这首诗的“诗眼”就是“悲”字,它决定了诗的感情基调。所以,诗的主要内容就是写诗人思乡的悲情和羁旅的愁情。

例二:王安石《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分析:句中第三句是千古名句,“绿”字为诗眼。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吹绿”。它既描绘了江南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又极富有表现力。

例三:贾岛《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分析:颔联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宿”“敲”成为诗眼。对后世诗歌锤炼词语影响很大。“推敲”的典故正是诗人构思之巧用心之苦。

要准确找出诗眼,除了要掌握方法外,还要具有鉴赏诗歌的一般常识,扣住诗中关键性的字、词、句,反复吟诵。

赏析注释

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作者、写作背景、典故出处及难懂的字义,是帮助我们读懂诗词,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内容。

例一:(2013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endprint

【问题】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案】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例二:(2013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李弥逊《春日即事》: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问题】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和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籍,从这些凄凉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联系注释,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了解作者的心情是很有帮助的。通过诗词后所附的有关注释,一般是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经过、背景,往往能帮助考生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主题。

例三:(北京卷)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至③题。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拒绝清廷征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势,志存恢复。

【问题】“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中的“肝胆”和“阅”在这里各是什么意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案】肝胆:指自己的爱国之志,或对于故国的赤胆忠心。阅:见证。表现了作者虽已衰老,且明知复国无望,仍然矢志不渝、坚持到底的决心。

赏析意象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诗歌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古典诗词中,季节不同,境遇不同,景物不同,诗人的感情也不同。范仲淹“霪雨霏霏,则感极而悲;春和景明,则心旷神怡。”则是迁客骚人的思想感情的生动写照。捕捉典型的意象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则有助于体现诗歌的意境及思想内容。

学会赏析意象,要了解一些常见的意象。如月、斜阳、西风、莲、梧桐、柳絮、红豆、松、竹、梅、菊等。还要掌握它们所象征的意义。比如: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西风表达伤感、不平、惆怅等情感,柳絮表送别离愁,红豆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竹代表着一种高洁的品行,菊表示坚强及清高等。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曲十个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采用秋天特有的词汇,组合起来,组成一个萧瑟荒凉的意境,抒发断肠人思归不得的悲苦情怀。又如,(2012年重庆卷)王寂的《鹧鸪天》:上片写景,作者抓住“秋”景的特征,写“木叶”“大雁”“晓云”“宿雨”,及山“肥”水“瘦”,写出了心目中家乡的景色;下片写景兼抒情,表现了作者淡然恬静的超人情怀。

学会鉴赏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是高考的需要,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需要。学会鉴赏古诗词,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强古诗知识的积累,多背诵一些古诗词名作,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多阅读一些古诗词著作,培养文言文的语感。

12.浅议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篇十二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理性

一、感性体悟与理性评论的适度分离

鉴赏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受、理解和评判, 教学应该以前两者为主。笔者认为, 急于作出理性的评论是诗词鉴赏的大忌。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不是应考, 而是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审美感受。教师应当以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为目的, 而非让他们写出漂亮的评论, 更非提供现成的结论。假如把古诗词比喻成一棵树, 那么诗词鉴赏的任务并不是分辨这棵树属于什么科什么目, 也不是估算这棵树是适合做梁还是做椽子, 也不是看这棵树哪里长得茂盛, 哪里树叶少, 各自是什么原因, 而仅仅是眼睛看着树, 心里想着树, 感受他剪春裁秋的气势, 为他倾倒, 为他喝彩。如果面对古诗词, 一上来就想着诗词用了什么样的手法, 语言如何, 该如何评价, 跳过了审美过程, 表面看起来“鉴赏能力”很强, 实际上却是一种悲哀。

当然诗词鉴赏也离不开理性评论, 这是检验一个人鉴赏水平以及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 同时也是面向考试的要求。我们不是为了应试而进行语文教学, 但也没有必要讳言乃至刻意避开理性评论, 避开应试。只是不要急于评论, 不能跳过审美过程。诗词鉴赏的理性评论技巧性很强, 有一些专门的术语可供使用, 有基本固定的思路可循, 操作性很强。可以说, 只要学生对诗歌的背景以及诗歌本身有着正确的理解, 在自己的感性体悟的基础上写出理性的评论并非难事。教师也应该在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最后一环引导学生形成理性评论的文字。但是课程的定位要准确, 不能让功利性的目的支配课堂教学。

二、教师与学生的密切配合

教师要清楚地明白自己和学生在课堂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学生是诗词鉴赏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鉴赏的过程, 而非替学生鉴赏。如果一堂古诗词鉴赏课, 教师自己讲得投入, 学生却无动于衷, 乃至教师越俎代庖帮学生总结一下, 把最终的理性评论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背熟了应试, 这样的课无疑是失败的。

教师在古诗词鉴赏教学中担负着重任。笔者认为, 对于古诗词鉴赏, 教师应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 知识储备要扎实。教师应提供或指导学生自己了解相关背景, 对文本本身的历代主要注疏也要事先了解。西方文论有的流派认为, 作品一旦问世就具备了自己独立的生命力, 作家的本意并非作品所能表达出的唯一意蕴。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特别强调追寻作者的本意。笔者以为, 中学时期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主要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是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其次, 教师还必须具备打通诗内诗外各种知识的能力。中国诗歌的题材、主旨、意象往往都有很深的文化底蕴。如范仲淹《苏幕遮》“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的句子, 联系了李叔同“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的歌词, 让学生体会沉淀在“草”这一意象上的情思, 明白“草”由于文学的积淀, 这个意象已经不仅仅是植物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 而是承载着思乡怀人等感情的文学意义上的一种存在。教师本身应该进入审美情境, 对诗歌有自己的共鸣和体悟。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陶醉于诗中, 如何使学生进入审美情境?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被诗词感动, 如何奢望学生能被感动?

三、朗读与静思的结合

古诗词的美感一部分来自它的语言形式。虽然由于语言的演变, 押韵对仗等形式上的特点产生的美感已经大大削弱, 但是直到现在, 这种形式美还是我们审美愉悦的重要来源。朗读是体会形式美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择自己朗读, 可以选择请同学朗读, 也可以用多媒体教学, 播放音频乃至视频文件。

古诗词要读进去, 读出味道来, 还要有比较强的想象力再现诗词中的意象及意境。教师可以用引导性的语言, 让学生静心体会。

四、诗歌意境与生活情境的结合

古诗词的魅力和生命力在于能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阻隔, 直达我心, 触动我们的灵魂, 让我们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之叹。不能引起共鸣的诗歌是没有生命力的。只有当生活中出现某个场景, 突然间古人的一句诗涌上心头时, 学生才会感觉此情此景个中滋味竟已被古人写尽, 这时他才会真正明白古诗词的妙处, 由此产生对古诗词强烈的兴趣。

上一篇:八年级下学期体育教学计划参考下一篇:我的爷爷满分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