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意象分类(8篇)
1.古典诗词意象分类 篇一
「专题」中国古典诗词意象-落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花是植物美丽的部分,但是,对于植物来说,开花并不是目的,花开花谢只是生存繁衍过程中的自然环节,花开不意味着幸福,花落也不代表忧伤。
诗歌是人的思想与情感的浓缩,自然事物经由人物思考而成为诗歌意象,必然打上人类情感的烙印。花在一个春天完成从盛开到凋落的生命周期,提示着四季循环,暗示着时光流逝,这种美丽、短暂、动态的意象,给诗人留下的印象必然更为深刻。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
美妙的春光、美好的往昔、美丽的生命,都随落花纷飞飘坠;对落花的感慨,可以归结为美丽凋零引起的哀伤。
从欣赏落花随风飘转的刹那柔美,到于纷纷扬扬的漫天花瓣中看到衰老,看到死亡,落花意象走过了这样的发展历程,并最终定格在浓郁的忧伤之中。虽有清末龚自珍翻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异调,但是这样明朗嘹亮的声音,毕竟是太孤独了。
回顾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落花意象有以下两种尤为突出的意蕴,首先从花开到花落,这自然界的演变过程,同人世的沧桑变换、荣枯无常、生涯浮沉的规律相契合,从而成为生命盛衰的象征,富于哲理意味。其次花性柔弱,花开有时。
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如下几种意蕴:
首先是把落花作为单纯的.一种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其次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的是年华易逝,容颜不再。
最后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落花》
花开的时候最珍贵 花落了就枯萎
错过了花期花怪谁 花需要人安慰
一生要哭多少回 才能不流泪
一生要流多少泪 才能不心碎
我眼角眉梢的憔悴 没有人看得会
当初的誓言太完美 像落花满天飞
《一梦千寻》——阿兰
今宵一墙红晕一夜风雨一簇落花吹满地
吹不落夏夜蝉鸣终将来临的音信
明朝一庭春熙一片绚丽化成了春泥
一梦清明一夜千寻终成忆
缠绵在雨夜里
《落花不过身外客,流水从来是凉薄》——叶里
落花不过身外客,流水从来是凉薄
孤身而过
灿烂喧嚣或落魄
无非是身外过客
附上情义又如何
《落花泪》
落花情无价 枯木栖乌鸦
用尽一生等待换来苦海无涯
叹息我 独自安静在屋檐下
看那朵 独自盛开的木棉花
不眠的夜伴着幻灭的烟花
《落花情》——七朵组合
一种相思花自飘零水自流
两处闲愁独自寂寞上心头
梦回青青池畔回忆灯火阑珊
一杯苦酒恰似落花情几时休
问君几多愁叹息双泪流
浊酒一杯怎知心中无数的苦与愁
《落花美眷》
闺房孤灯到天明
落花归根亦有情
美眷长亭盼君临
纵驰千万军,愿做七煞星
岂能枯骨殁,怎敢负妾心
提剑杀敌去,誓不延误期
美眷盼君临,落花亦有情
《问落花》——tacke竹桑
你说前世我错进你的路 今生还我一顾
我却用一世情痴守过去 今生还你一顾
花开花落处 回眸花伤目
春风吹乔木 过往入尘土
山一程 酒半尊 相思淡黄昏
箫一声 度红尘 来世不相问
《落花忆梦》——棉签
一夜梦醒 落花忆梦去
挽剑逐风疾
闲庭月照 枕山听细雨
红尘梦在酒里
青山还在 千重万里地
只余这一曲
风霜凝泪 只为手足滴
《落花飞》——陈瑞
落花泪 落花飞
一朝春尽葬花归
红颜疲惫为谁独醉
一瓣一瓣飘落了 满地残碎
落花泪落花飞
花香飘散难再回
伊人垂眉为谁憔悴
2.古典诗词意象分类 篇二
一.“清酒”“浊酒”之分
中国酿酒历史源远流长。相传, 酒产生于夏朝。最初, 酒作祭祀之用, 敬天地, 祭祖先, 以成礼, 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 都是以粮食做为酿酒原料。固有“酒, 乃谷物之精”之说。随着酿酒工艺的发展, 到了唐代, 酒有了清酒、浊酒之分。一般说来, 清酒选用小米、玉米等粘性小的粮食酿制而成, 具有酒精浓度高、糖分少的特点。由于糖分少, 其色泽相对清透, 饮用时不必过滤。浊酒则选用黍米、糯米等粘性大的粮食作为原材料, 其酒精浓度低、含糖量高且有大量沉淀物, 需反复过滤后方可饮用。[2]此外, 清酒酿造工艺复杂, 酒精浓度高, 醇香甘洌, 一般价格不菲, 为贵族享用。浊酒则不然, 工艺简单, 相对寡味, 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饮用。
既然清酒、浊酒有品质上的差别, 相应地, 在诗歌中“清酒”“浊酒”意象之意蕴也会有所不同。
“清酒”在李白诗中较常见。“金樽清酒斗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 美酒佳肴激不起任何食欲, 只是因为个人才华、抱负得不到施展, 悲愤、茫然。“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良马、华服不足挂齿, 无需在意, 在乎的是这亘古不变的外在情状对个人的束缚, 对个体自由精神的摧残和压制。唯有在美酒中沉醉, 才能缓解内心的苦闷。“人生达命岂闲暇愁, 且饮美酒登高楼。” (《梁园吟》) “美酒樽中置千斛, 载妓随波任去留。” (《江上吟》) 不论身在何处, 美酒在手, 成为了李白标志性的举止, 狂放、随性。李白作为大唐子民, 受盛唐气象时代大环境的影响, 不可避免具有强烈的济世之心, 希望能指点江山, 影响黎庶, 从而最大限度地施展才华, 实现自我价值。李白又信道教, 少年既有侠义之气, 不喜束缚, 向往自由。时代的召唤与个人禀赋的奇异组合促使李白选择了一条非同寻常的人生之路。李白不愿皓首穷经, 也等不及步步为营地层层晋升, 他拒绝参加科举考试。李白试图通过游历、拜谒制造声名从而一步登天, 期望能像姜尚、傅说那样由居陋巷之草民一跃而为国之重臣。李白把自我人生理想的实现寄予在个别权贵的赏识和引荐上, 显然是不够成熟的。因此, 在他的人生遭际中, 屡屡碰壁, 多有失意之叹。李白的个人意志有多强烈, 他的失落与苦闷就有多浓烈。李白始终执着于实现个人意志, 可谓个人英雄。李白诗中“清酒”意象侧重传达其自我的生命感悟, 多失意不平之气。
杜甫诗中多“浊酒”。“父老四五人, 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带, 倾醘浊复清。” (《羌村三首》) 安史之乱后, 杜甫追随玄宗入蜀, 后因直谏获罪被疏, 得空回羌村探亲。邻里乡亲得知消息后, 纷纷造访, 叙聊别后光景。尽管是动荡的年月, 乡亲们颠沛流离, 生活困苦, 但拜访时仍带着自家酿造的寡淡薄酒, 聊表情谊。“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晚年漂泊西南, 贫苦困顿, 所饮之酒只能是廉价易得的浊酒。浊酒不仅仅是杜甫个人困顿状态的显现, 还蕴含着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之愁。杜甫是人民的诗人, 后人称其为“诗圣”。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宣称:“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可见其博大胸怀。杜甫并不记挂个人得失, 而是关心民生疾苦, 可谓集体英雄主义的代表。“浊酒”意象频现于杜诗中, 与诗人贫困潦倒有关, 诗人买不起价格昂贵的清酒。“浊酒”意象除了表现其个人生活贫困之外, 更多地寄予了杜甫深深的家国之忧。
李白用“清酒”宣泄自我的人生失意;杜甫用“浊酒”传达个人命运与人民、与国家休戚相关之态, 传达家国之愁。民间本有“清比圣”、“浊如贤”之说。用圣人指代清酒, 用贤人指代浊酒。圣人本是践行道家思想的最高代表, 追求自我意志的张扬, 追求自由精神。贤人则是实践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 提倡以社稷民生为己任, 兼济天下, 在实现群体利益的过程中获得自我完善和满足。概言之, “清酒”意象倾向于表达自我的个体生命感受, “浊酒”意象则侧重于传达忧国忧民之群体深沉感怀。
二.“浊酒”意象分析
在含“浊酒”一词的古典诗词中, 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有:“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浊酒三杯沈醉去, 水流花谢知何处”“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等等。
杜甫《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远眺,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国破家亡的无奈与痛苦, 都蕴含在浊酒之中。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边疆戍守的将士们, 杯中浊酒融入的不仅是无尽的思乡愁苦, 还有功业未遂的惆怅和唏嘘。杨慎《临江仙》:“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喜中有忧, 笑中有泪。喜的是老朋友、老相知的重逢。忧的是斗转星移、“古往今来只如此”的喟叹。这种忧非具象之忧, 而是形而上的人类群体之忧。这种忧是中华子民, 尤其是文人墨客, 骨子里深沉的忧患意识。“浊酒”意象入诗, 多意味着深厚、凝重的忧愁。这种忧愁非限于个人愁苦, 必定饱含深广的家国之忧, 抑或人类普遍的烦恼和忧惧。“浊酒”联系着深沉愁绪, 也符合语言本身的特质。从语言学角度分析, “浊”字发音不响, 给人的生理感觉就有厚重、凝滞之感。
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酒浑”必定为浊酒。浊酒酿造工艺简单, 普通百姓家即可自行酿制。农家盛出自家物产, 更显出热忱与亲切。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绿蚁”为酒面上的绿色泡沫, 显然为浊酒。该诗句是白居易晚年闲适生活的写照。天寒欲雪, 窝在自家屋舍, 生一炉火, 温一壶自家新酿之浊酒, 温暖而惬意。这才是生活中的小情趣, 具体而亲切。“浊酒”意象亦有朴实、亲切之旨。
参考文献
[1]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 刘象愚、邢培明、陈圣生、李哲明译.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3.古典诗词中的“问津”意象 篇三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结尾记载:“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本是一种理想,反映了乱离时代人们的良好愿望,所以因难以寻觅而导致无问津者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别薛华》一诗中有:“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想象友人离别后沿途问路时的不安心情,深厚的友谊见于字里行间。
孟浩然《早寒有怀》写道: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木叶飘零,归雁南翔,北风呼啸,江水凄寒。首联渲染早寒特点,颔联点明遥望思乡主旨,“问津”意象更把这种感伤之情表达得含蓄深远。“问津”不得,所见尽是浩浩江海、漫漫长夜,孤独思乡之情何其浓厚强烈!
如果要找一首对凄迷感伤意境表现得最好的诗词,非秦观的《踏莎行》莫属: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这里词人并没有直接写“问津”,但一个“迷”字再清楚不过地传达出这种问而不得的怅惘与失落。用雾中楼台、月中津渡开篇,用“迷”和“失”二字巧妙点出内心的感受,尚有寒意的春天,感情追求的失意,人生价值的无所依托,诸多情感都在其中若隐若现,令人不得不佩服词人艺术手法的高妙。
与以上不同,陆游反其道而行,他在《郊行》中这样写:“桐君山路无多远,元自知津莫问津。”这里“莫问津”的原因是已经知道渡口。换句话说,就是诗人很清楚自己的人生旨归。
能从前人写滥的意境中翻出新意,当推南宋谢枋得,他有一首《庆全庵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问津”成为一种担心,确实很新颖,“怕问津”既说明寻找桃源环境的不易,又暗示这种安定生活难以持久,实在是辞约义丰。
津者,渡口也。问津即问路 ,因不明方向所以要询问别人,但问不出结果徒增几分迷茫之意,“问津”带有浓郁的人生象喻特点。今天我们使用这一词语时与古人稍有不同,通常情况下用于否定句式中,即成语“无人问津”(追溯起来当源于《桃花源记》),意思是没有人来探问价格或情况。也就是说,“问津”意象在古代多用于主动格,现在多用于被动格,但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透露着落寞伤感之情。
4.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篇四
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关于意境
究竟何为意境?意境一词,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刘禹锡又有所阐发王昌龄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在经过历代诗人、理论家的探讨和发挥,终于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有的概念,并主导着古典诗词的创作。自提出“意境”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无数种界定。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哲学意蕴说。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文学领域提出“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行而上的意味。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就提出诗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而叶朗教授更是明确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象外之象所蕴含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的意蕴,就是意境的特殊规定性。”
二是虚实相生说。这派的主要观点是,意境生于艺术形象,特定的形象是产生意境的母体,但它又不局限于特定形象,当人们由特定的艺术形象想到生活,由静态想到动态,由形体想到丰富的神韵,由景及情而生理,……就会形成意境。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想象的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蒲震元教授《萧萧数叶满堂风雨——试论虚实相生与意境的构成》一文中说:“意境的形成是基于诸种艺术因素虚实相生的辩证法则之上。所谓意境,应该是指特定的艺术形象(实)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可能触发的丰富联想形象(虚)的总和。”虚实相生在绘画中明显是一个空间意识问题,在诗的意境里,是在有限中达到无限,而诗的意境是由个别的意象形成的,但是又并不是所有的意象都能形成意境。只有那些能形成完整空间的意象才形成意境。
三是生气远出说。“气”来自先秦哲学范畴,古人把“气”看成宇宙万物的起源,后来渐渐演化,后人看到意境必须是生气灌注的,“气”也就被引入文学理论中用来解释“意境”,在刘勰、钟嵘皆有以“气”品诗的理论。而司空图也在《诗品.精神》中说:“生气远出,不着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郭绍愚先生在《诗品集解》中说:“生气,活气也,活泼泼地、生气充沛,则精神迸露纸上,……”意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要“生气远出”或“气韵生动”,只有这样才能感染人,意境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生命力的活跃。
四是情景交融说。认为物境是“物”与“境”的结合,情境是“情”与“境”的结合,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意”就是主观的情思,“境”就是客观的景物,“意境”就是主客观的结合,“意”与“境”这两者是一种平列的结构,“意境的美学特征在于意与境二者的浑然融彻,具体地说,它表现为主观和客观的契合无间、艺术形象的情景交融”。这种理论从宋代提出,到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尤其是在诗词理论中更是触目可见。如明代的谢榛说:“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成诗。”江进之在《雷涛小书》中说:“白香山诗,不求工,只是好做。然香山自有香山之工,前不照古人样,后不照来者议。意到笔随,景到意随,世间一切都着并包囊括入我诗内。诗之境界,到白公不知开拓多少。”这里认为境界主要是“意”与景的相随相伴。清初画家布颜图在回答“笔墨情景何者为先”的问题时说:“情景者境界也。”直到晚清的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明确提出“意境”概念,并认为“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豁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那就是“意境”。把意境理解为“情景交融”已经成为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术观点。继王国维之后,朱光潜先生也提倡情景交融说,认为“情景相生而且契合无间,情恰能称景,景恰也能传情,这就是诗的境界”。
那么,我们究竟应怎样来把握意境的丰富的美学内涵呢? 综合以上几种观点,根据古人的论述和今人的研究,加以吸收融合,童庆炳教授认为“意境是人的生命力活跃所开辟的、寓含人生哲学意味的、情景交融的、具有张力的诗意空间。”这种诗意空间是在有读者参与下创造出来的。它是抒情型文学作品的审美理想,这个界定也许是比较全面而确切的。
二、关于意象
在古典诗词中,意象和意境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意象是诗词的基本元素,或者说是零件,通过意象的组接、并置、叠加和深化,就构成了诗词的意境。因此,在诗词意境的营造中,意象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要讨论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就必须了解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
在中西文学中都有“意象”这个概念。“意象”的基本涵义到底如何?理论家也不乏智仁之见。或有将“意象”混用于“表象”,或有将“意象”等同于“形
象”。本文认为,“意象”即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的生活场景和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相交融,通过审美的创造而以文字表达出来的艺术景象或境界,其中之“意”是主观之情感、志意;其中之“象”是客观之图象、形象。它是主客观的统一,正如叶燮言:“遇于目,感于心,传之于手而为象”。种种自然物象通过感官在诗人头脑中留下丰富的表象记忆,某些表象在经过诗人艺术直觉的改造、重组、提升,成为感悟人类精神层面的“有意味的形式”时,就升华为审美的意象。
意象是由感觉、知觉、表象、想象、兴趣、情感、理解、意志等因素互动而成,它们熔铸成一个整体,在知情意等的结合中以情感意味为其核心和特色的。从情感角度来看,意象是主体的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带有难以名状的模糊性,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理体验。从认识角度来说,意象是悟性的产物。它是心造的自然,意设的穹域,灵塑的生命。
明代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古诗之妙,专求意象”,把“意象”作为评判诗歌艺术价值的标准。意象应是独具魅力的审美创造物,然而,中国古典诗歌中却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意象因袭现象, 本文所说的“意象因袭”,是指某些审美意象被代代袭用,频繁在诗歌中出现的一种现象。那些古典诗词中被频繁袭用的意象已演变为公共意象,这些公共意象经过无数诗人文者的情感叠加,逐渐积淀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情感内涵。
例如,在古典诗词中,明月的意象总是与思念故乡、思念亲人联系在一起的。随手拈来,便可找到很多这一类的诗句,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思君月正圆,望望月仍缺,多恐再圆时,不是今宵月。”(黄景仁:《子夜歌》)“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燕歌行》)……经过历代诗人、词人的吟咏和渲染,明月早已成了一个代表思乡、思亲的象征性意象而深入人心,作家在作品中描绘这一具有传统文化基因的抒情意象,便很容易引起读者的超越时空的历史联想,并把读者带进作家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中。
在古典诗词中,春寒大多用于象征苍凉、凄婉、矛盾的心态。例如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首词写于秦观被贬郴州的时候,因而自然景象都染上了词人的主观色彩,也就是王国维所称的“有我之境”。春寒料峭,日暮斜阳,独自一人关闭在孤寂的馆舍中,听着杜鹃一声声凄厉地啼叫着,这情景叫人怎生忍受啊?词中的孤馆、春寒、杜鹃、斜阳,反映了词人天涯羁旅的悲凉和宦海浮沉的失意。
在唐诗宋词中,常见的公共意象还有:古道、长亭、杨柳(柳丝、垂杨)、残月(淡月、碎月、明月、江月)、鸿雁(断鸿、孤鸿、归雁)、流水、舟船、双燕、斜阳、落红、飞絮等。这些公共意象出现频率均较高,尤其是在宋词中。
虽然公共意象可以靠相互夹带、时空叠合的方式时时翻出新意,其审美创造性毕竟大打折扣。元曲作家曾采用直陈的写法颠覆传统审美意象体系,然而意象不足也就意味着诗意不足。对此应该怎样认识?这显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三、意象的几种组合方式
前文已经提到,由于意象尤其是公共意象蕴涵了一个特定的人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共同生存状态和精神面貌,诗人们将若干审美意象组构在一起,往往能够有效地创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充满人类生命感悟的整体性艺术境界。而意象本身的创造毕竟也是艰难的,于是诗人就利用前人既成的意象来组构作品,这在
宋词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意象组合,就是用一个接一个的意象,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把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密集而又精致的意象群,使它们产生对比、衬托、联想、暗示等作用。而组合前人既成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的内心情感有很多种方式。
一是并列式意象组合。同一空间或同一逻辑起点两个以上意象的平行组合,意象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递进关系,若干个别意象只是作为一幅完整画面的局部景点。有的是一句中意象并列,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山郭”、“酒旗”、“风”四个意象并列,组合成一幅江南水乡图。有的是在对句中意象并列,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西北边塞风光。诗人精心选择了最能反映边塞风光特征的四个意象,加上两个描写性词语“直”、“圆”并列组合在一起,便获得了鲜明的视觉效果,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奇观”。还有的是在全诗中意象并列,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风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精心选择了“月落”、“乌啼”、“霜”、“江枫”“渔火”等最能体现秋天和夜晚景色的典型意象,然后把它们并列组合起来,有效地传达出自己四周的环境,以及它在诗人心头引起的反应,构成一种适于表现旅情客愁的氛围。这种氛围被营造出来后,另一个意象“夜半钟声”点出了一个“愁”。正是前面几个意象烘托出一种氛围而使这个关键的意象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创造出一幅意蕴深远的江南客愁图。这不是某一个孤立的意象所能承载得起的,这也是诗人成功并列运用多个意象的典型。
二是对比式意象组合。通过两组高度提炼的典型意象组合,或互为对立,或互相映衬,产生鲜明的视觉效果,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有的是两种场面对比。把语义上、情感上相互对立或矛盾的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强烈的艺术对立统一的效果。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通过对立意象的组合,不仅突出了广大士兵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勇气概,讽刺边地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更重要的是,描绘了军中苦乐不均、将帅生活腐化。发人深省。有的是两种情景对比。李白《赠孟浩然》:“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与“白首”分别表示孟浩然的青壮年和晚年两个时期;“轩冕”指达官贵人的车马冠服,表示仕途;“松云”指山林松风白云,表示隐居。“弃”和“卧”字便把孟浩然弃富贵如敝履的高风亮节和寄情山水的林泉高致,十分传神地勾勒出来了。还有的是两种色彩对比。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诗中以“黄叶树”比喻人之衰老,并与“白头人”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烘托出衰老的凄凉。
三是通感式意象组合。通感,指把听觉、味觉、视觉、触觉、视觉沟通起来。通感意象组合,即五种不同感觉意象互为沟通转化。在古代诗人中最擅长通感意象组合者当是李贺。《天上谣》:“银浦流云学水声。”视觉意象“银河”、“流云”转化为听觉意象“水声”。《马诗》其四:“此马非此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这里敲“瘦骨”的触觉转化为带铜声的听觉,不仅写出了马骨的坚劲,更写出了骏马的风神。林逋《山圆小梅》:“暗香浮动月黄昏。”“香”是嗅觉意象,“暗”是视觉意象,诗中两者沟通,突出梅花香的清淡幽远。韩愈《听颖师弹琴》也是通感式意象组合的成功范例,听觉意象琴声转化为视觉意象:“勇士赴战场”——表现琴声的昂扬激越、刚劲雄健;“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壮琴声的起伏回荡、轻柔宛转。
5.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意象教学 篇五
高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以供同行商榷。
一、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创设情境也可以是以音乐营造氛围,通过音乐传达的情感,为学生诗词学习营造氛围,让学生进入状态,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词意象。如在《春夜别友人》的教学中,可通过音乐播放男生吟唱的《春夜别友人》,感受音乐传达的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感受作者目送友人赴古道,隐隐哀愁胸中涌的离愁。
二、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而诗人自己,仍然立在那里,目送着友人渐渐远去。他的脑海里,或许在重温刚才与友人依依话别的情景,或许想起了之前和友人交往的点点滴滴。但这一切,都只能是追忆了。 通过这样的场景及学生置身角色之中,感同身受的扮演,加深学生对离别诗的理解,通过角色体验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在掌握了月亮常被诗人借用烘托情思的意象之后,对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作者的望月怀思也很容易把握。
再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在分析“莲”的意象时,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很多时候“莲”也就代表了“怜爱”,借以表达了爱情。如南朝乐府的《西洲曲》,即通过莲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此外,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四、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种。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拓展:古诗词在教学中的妙用介绍
一、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
(6)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描绘气候特征)
(7)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气候类型的分布)
(8)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王冕的《梅雨》,(描写南方受到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影响的景色)
2、天气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湿(江淮准静止锋)
(2)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的《出塞曲》(温带大陆性气候受夏季风影响小)
(3)南枝向阳北寒,一样春风有两般——唐·宋之问(说明山坡两侧向阳坡与背阳坡的光照与热量的差异)
(4)蜀犬吠日(形容四川盆地很少能看到太阳,夸张说法)
(5)贵阳“天无三日晴”(形容在昆明准静止锋作用下贵阳冬季多雨)
(6)华北平原“十年九春旱”
(7)华北平原“春雨贵如油”
(8)十雾九晴
(9)高处不胜寒
(10)风打山梁霜打洼
(1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
(描写对流雨)
(12)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容锋面雨)
二、描写月相
1. 丰子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残月)
2.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上弦月)
3.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满月)
4.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娥眉月)
三、河流
1、孤帆远景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形容我国长江中上游地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海”是指渤海,“天上”是指巴颜喀拉山)
3、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形容淮河)
另外,宋陆游的“城市尚余三分热,秋光先到野人家”形象的说明了城市热岛效应现象。
唐代李白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说明了地球绕日公转所产生的四季变化等等。
6.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教学设计 篇六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司金川
教学目标:
1.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3.培养对古典诗词之美的感受力,传承中华文化。
教学重点:
体会《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情感,做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诵读体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当下,文化类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欢迎。前段时间大热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相信同学们都不陌生。诗,拨过社会的浮躁与喧嚣,再次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课前已经让大家准备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
2.同学对月吟诗
3.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钟情于月亮,你听,诗人们的声音从历史中传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那是柳永在河边的低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那是李白在塞外的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那是曹操在登山观海后的慨叹。诗人们将自己或喜悦、或孤寂、或哀伤、或超脱的情感都寄托于月亮之上,那么月亮为什么如此被青睐,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意蕴?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问明月几时有,探千古明月情。
4.齐读学习目标。
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说起写月的古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绕不开的。下面我们先来学习一下这首词。
(一)朗读
学习诗词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吧!读诗要做到三点:字正腔圆地读,有板有眼地读,有情有味地读。
1.听录音,正音
2.齐读,读准字音
3.小组读,读出节奏(两个小组展示,一个读上阕,一个读下阕)
4.分析:要读出节奏就要先理解诗词的情感,下面我们看小序部分。
(二)读小序:
问:作者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了这首词?子由是谁?
(请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的与苏轼兄弟有关的背景知识。)
教师插入背景“弟兄羁旅各西东”。
(三)读下阕
请同学们选择最能表现苏东坡思念的句子,说说为什么?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无眠的人是谁呢?
引导学生思考无眠的人是谁,体会烦闷的情绪。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埋怨的情绪)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分析词人与亲人分别的痛苦,对弟弟苏辙的思念。
3.“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没有深陷在对弟弟的思念之苦中不能自拔,而是以一种旷达的情怀自我安慰。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学生交流。
(2)教师引导:词人对天下所有分别之人的美好的祝愿。
5.配乐自由朗读下阙,读出情感的转变。(男生读,女生读)
6.背诵全词,小组展示。
三、赏意象
(一)思念意象
1.你还知道哪些与月亮有关的表示思念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2.出示教师总结PPT,齐读。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这些千百年前的诗人们借月抒情,托月言志。这个时候月亮就不再只是客观自然现象,而成为了意象。
出示意象PPT,齐读。
除了思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亮意象还有许多意蕴,我从其中归结了几类出现较多的,思念、孤寂、佳人、哲理。请大家根据课前总结的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小组讨论,自己整理的古诗词中的月亮分别是什么意蕴。
学生发言
教师出示PPT,学生回答分别是其中的什么意蕴。
(二——1)女性意象
出示PPT,齐读: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苏轼
月出佼兮,佼人僚兮。——苏轼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
(二——2)孤寂
出示PPT,学生齐读:
孤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苏轼《卜算子》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二——3)哲理
1.除此之外,月亮千百年来始终高悬空中,照耀着人世的悲欢离合,仿佛一位置身事外的仙人,无欲无求,无悲无喜,由此而使诗人生发出一种永恒哲思。
2.出示PPT,齐读: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二——4)其他
以上只是老师从月亮意象的众多意蕴中所归结的大概几类,古典诗词浩如烟海,月亮所蕴含的意蕴比以上四种丰富的多。
3.出示总结性PPT,背诵刚刚记下的诗句,准备班级诗词大赛
三、班级诗词大赛
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出一位代表答题,语文老师主持,语文课代表计分,每题10分。
1.点字成诗
海上生明月
举杯邀明月
深林人不知
江月年年望相似
2.填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选择题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4.理解题
(1)下列句子与“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B.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C.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D.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下列句子与“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中的月亮意象的意蕴相同的一句是?
A.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B.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课代表统计分数,宣布获胜小组,加分,鼓掌。
四、诵读
刘欣钰演唱,其他同学跟唱。
五、总结
“一切景语皆情语”,初秋的硕果累累,中秋的花好月圆,晚秋的肃杀悲凉都让我们感慨生命的轮回,岁月的静好。一轮圆月中寄托了古人、今人千百年来多少的情思。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进入诗人眼中都成为诗意的存在,于是一月一思念,一灯一古刹,一花一世界,一水一蒹葭,一酒一诗话,一岸一人家。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抵御人世的种种苦难;带着诗意的眼睛,我们才能将心灵从世俗的浸染中超脱,栖居于大地。
六、布置作业
必做:将本课学习的古诗词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选做:观看《国学小名士》,从中搜集与月亮有关的古诗词,赏析其意蕴。
七、板书设计
思念
佳人
月亮 孤寂
哲理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招远市蚕庄镇蚕庄初级中学 徐俊
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教学方法:
自学引导法 诵读品味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古往今来,高高悬挂在夜空的这轮月亮,始终是文人墨客青睐的对象。它的阴晴圆缺无不激起诗人内心的涟漪。走进古典诗词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处处都有月亮的影子。这轮明月曾照亮了《诗经》的河畔,曾惊扰了鸟儿的安眠,也曾打湿了乡书的封面……这多情的月啊,她的倩影悬挂在皎洁的夜空里,也镶嵌在多彩的诗词间。她时而温柔多情,时而凄清幽怨;既映照亲人团聚,又洒向游子窗边;她既与古人相约,也与今人相伴。吟咏她的经典,经久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出示课题: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二、出示教学目标
1.感受诗词之趣,分享诗词之美。
2.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经典通过吟咏流传下去。
三、追寻月的倩影
1.看诗词大会的会徽,一轮圆月在蔚蓝的海面上升起。它所体现的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寓意中国的炎黄子孙,无论身在何方,共赏一轮明月,同吟中国诗词。
2.欣赏精彩片断。请同学们欣赏,认真听,快速记,找出和月亮有关的诗句。
(学生欣赏、交流,师出示)
3.齐读。
四、吟诵月的佳句
同学们,通过我们在经典诵读中的积累,你们能说出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吗?
(学生交流)
五、品味月的意蕴
(一)品味《水调歌头》中的月亮意蕴
1.简介作者
我们已经学习过苏轼的作品,《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和《记承天寺夜游》。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苏轼呢?
(学生介绍)
师:这两篇作品分别写于苏轼被贬徐州和黄州时期,苏轼一生仕途坎坷,那么这首词又有着怎样的写作背景呢?
2.介绍写作背景
3.听读感知
播放朗读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边听,注意字音、停顿,并初步感受:作者借中秋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请同学们自己练习朗读,继续体会作者的感情。
5.指名读,试着表达出所体会到的感情。
6.三读探究。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品味作者的感情。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师引导赏析:
(1)上阙——中秋赏月:哲理之思与失意之苦。
(2)下阙——望月怀人:相思之情与美好之愿。
(板书)
7.四读体会。
(1)指名读。
(2)师读题目和小序,男生读上阕,女生读下阕。
(二)品味《中秋月》中的月亮意蕴
就在《水调歌头》这首词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熙宁十年,苏轼与胞弟苏辙终于久别重逢,共赏中秋圆月,写下了这首《中秋月》。(出示幻灯片)
分析:既有共赏中秋月的幸福与喜悦,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三)品味其他诗词中的月亮意蕴:
同学们,面对一轮中秋明月,因着所处环境和心境的不同,赋予了她丰富多彩的意蕴。既有相思之情,又有失意之苦,既有美好之意,又有哲理之思,还有美好圆满、哀伤感慨……
1.出示诗句,学生思考交流。
2.回忆一下我们积累的和“月”有关的古诗词,其中的月亮又蕴含着怎样的意蕴呢?(学生交流)
六、书写月的诗篇
1.师:“今人不见古人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冰心老人曾写过一首和月有关的小诗——(出示幻灯片)
2.师:同学们有没有也想写一首诗的冲动呢?老师也仿写了一首:(出示幻灯片)
3.请学生仿写,交流。
七、歌唱月的经典
1.欣赏《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水调歌头》的演唱视频。
(播放视频)
2.师:让我们将古典诗词,通过我们的吟咏传承下去!
3.齐读:“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八、教师寄语
除了吟唱传承经典,我们还需要传承的是这种诗意的生活。像第三季诗词大会总冠军——杭州外卖小哥雷海为那样,诗意地栖居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
九、布置作业
必做:整理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蕴。
选做:选取一个意象,试着写一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或志向。
十、板书设计
明月长相伴,经典咏流传
——古典诗词中的月亮意象
乐观 旷达
—哲理,失意—
7.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意象的美感类型 篇七
一、“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喜悦的雨
《诗经·小雅·信南山》里说雨“生我百谷”, 《释名·释天》谓“甘雨时降, 万物以嘉”, 因此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了亿万次的祈雨焦灼和欣喜, 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 即“喜雨”。我国最早的喜雨诗应该是甲骨卜辞里的那首“癸卯卜, 今日雨。其自东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盎然的喜悦和盼望之情。
雨应时而降, 滋润万物, 带给人们一种生机焕发的心理快感。久旱逢甘霖, 雨水滋润土壤、冲洗世界, 构成一种生机勃勃、清新美好的境界, 给予人信心和希望。尤其是春雨, 春雨贵如油, 早春的雨尤为历来诗人所喜爱。韦应物的“微雨夜来过, 不知春草生”。苏轼的“软草平莎过雨新, 轻沙走马路无尘”。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每首诗都是对早春雨的极尽赞美, 怜爱欣喜之情可掬可捧。写喜雨的名作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此诗细腻幽微地描绘出一幅美好迷人的春夜雨图, 细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 滋润大地。它适时, 适度, 知人意、体人心, 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 作者的万般喜悦逬溢而出、鲜活微妙。诸如此类的还有“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和《乡村四月》里的“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等。
二、“半世浮萍随逝水, 一宵冷雨葬名花”———愁苦的雨
雨可造福, 也可为祸, 原始先民的祈雨和止雨就说明了这一点。适时适度的雨水带给人们的是生机和希望, 是甘雨、甘霖, 但如果雨水久下不止, 那便成了灾难噩梦, 带给我们的只有绝望和幻灭。因雨而生的愁苦, 或是游子漂泊, 乡愁羁绊, 或是命途坎坷, 理想幻灭, 或是忆怀旧人, 叹惋流光等, 可谓雨丝绵密, 愁情浸染。
雨的愁苦象征, 是雨意象里最为诗家吟咏不尽的一种。从屈原的“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夜鸣”到南朝何逊的“夜雨滴空阶, 晓灯暗离室”, 雨意象的细腻意味开始被发掘, 此后, 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 表现寂寞的情感, 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之类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伤怀无限, 凄哀不已。以纳兰容若为例, 他一生以雨写尽了人生悲欢、爱恨聚散, 或感叹兴亡, 或追忆旧踪残梦, 都是悲戚伤感、幽怨多苦。“更夜深, 细听空阶雨, 梦回无据”、“孤客单衾谁念我, 晓来凉雨飕飕”, “行人莫问前朝事, 风雨诸陵, 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夜雨几番消瘦了, 繁华如梦总无凭”, 在纳兰容若的词中, 与别家不同的是, 他的雨意象最多关扯到他的爱情生活, 爱妻早逝, 独自伤怀, “半世浮萍随逝水, 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一句既悲伤妻子的风华早逝, 又感叹自己这一生的茫茫然飘零孤苦, 悲怨渺伤, 情味动人。
而且, 雨经常与其他一些物象并置, 如夜、灯、植物 (梧桐、芭蕉、残荷、丁香等) , 楼台、江船等, 形成一种更具凝聚意义的凄苦情境, 如“夜雨孤灯”、“滴雨梧桐”、“雨打芭蕉”、“雨锁楼台”、“千江烟雨”等已经成为种种经典的意象组合。夜雨孤灯, 夜和雨把人和外界形成双重阻隔, 已够邈远, 偏偏又是可照范围狭小的孤灯, 更使得人无法远观, 仅局限在一灯如豆的光影里, 这是何等孤独寂寞。“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再看王维的“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细微敏感的交相呼应, 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迷离怅茫, 意境悠远, 最惊人耳目的是那句“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夜雨的冷扑得灭孤灯的暖, 黄叶和白头是一样的衰颓, 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 滴雨梧桐, 古人爱梧桐, 因为“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 梧桐往往代表着秋, 所以梧桐经常和秋雨相连, 成为一种离情渲染,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此句极富审美感味, 历来为人称道。雨打芭蕉, 如“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听夜雨冷滴芭蕉, 惊断细窗好梦”, 除此之外, 雨打残荷, 雨落丁香等皆诗意醇厚, 富有滋味, 愁情弥漫。究其原因, 大概是因为芭蕉和梧桐叶子都十分宽大、舒展、柔软, 承接雨水多、重量足, 声响自然大, 而且清脆无比, 令人难以不入耳, 更难以不入心, 结果就会难以入眠, 愁肠百结。由上可知, 愁苦的雨往往与悲、怨联系, 季节以春、秋为多, 时间则以黄昏、夜晚、凌晨为主, 景情交汇, 愁情弥散。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声”, 苏轼的“萧萧暮雨子规啼”, 莫不如是, 而雨象征着缥缈愁绪的“自在飞花轻若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已是经典。
三、“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虚静的雨
所谓虚静的雨则远离功利性, 要求诗人心境虚静平和、言简意远地对雨进行审美观照。诗人的主观情感渗透程度应保持在适当的审美距离之内, 要用拉远些的心理视角, 这样就使雨获了超脱于尘俗的惬意、闲远与启思。
唐代司空图的“典雅”释为“玉壶卖春, 赏雨茅屋, 座中佳士, 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 眠琴绿荫, 上有飞瀑。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郭绍虞先生讲“赏雨茅屋, 幽居自得, 见其雅”, 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状物的倾心赏玩和对于雅境的不懈追求。如“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散发出一种闲散简远的生活趣味, 折射出高雅的人生境界, 如“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如宋代方岳的《听雨》“竹斋眠听雨, 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 身闲鸟不猜。”,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们借助雨意象表达空静闲淡的人生态度, 深蕴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 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 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 宁静淡远里有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 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表面上写的是雨, 其实写的是心境, 是人生态度。这主要可由两部诗作代表, 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一是苏轼的《定风波》。蒋捷词曰:“少年听雨阁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往事如烟, 命途多舛, 从年少轻狂, 壮年忧郁到晚景凄凉, 百年身历千般劫, 从此心如古井, 波澜不兴, 一味澄静。一首词写尽人生不同年龄的心态, 字字珠玑。苏轼的《定风波》云:“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雨”已不仅是雨, 还指诗人的仕途不平, 但是诗人却等闲视之, 浑不在意, 一切归于禅家淡泊之中, 富有真味。这两首诗词很好地代表了虚静的雨。
8.古典诗词中的芦苇意象探究 篇八
【摘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土壤气候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气血。看天吃饭的习性锻造了中国人含蓄、沉敛的性格。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就是人们情感的物化。水生的芦苇侵染了离愁,渲染了闲情,成为悲秋羁旅,闲情隐逸的见证。
【关键词】芦苇 意象 古典诗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土壤气候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气血。古代中国,大量冲积平原给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土地。看天吃饭的习性锻造了中国人含蓄、沉敛、隐忍的性格。古典诗词更是用绵密的意象织就,意象,就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意象成为人物内心的外化、物化,冰雪是忠贞,明月是思乡。而能感应自然的植物更是用自己独特的语言,成为人们某种特定情绪的符号。
花有花语,草有草性。芦苇在古典诗词中也有其特定意蕴。
从《诗经·蒹葭》到达摩一苇渡江的传说,芦苇是最早出现在古典诗词中的植物之一,综观芦苇在古典诗词中的意象,大致代表以下几种情怀:
一、悲秋伤怀
康德说自我意识的产生源于空间直观与时间直观,民族精神的产生大概就发源于此。两位哲人的话正好代表了东西方的精神困境。一是帕斯卡的“这永恒的空间使我恐惧”,一是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恰与康德的说法对应起来。西方的精神危机来自空间的“广场恐惧”,而东方则来自时间的“岁月悲哀”。人生如四季,秋就好比人生的中年,它成熟浑厚,走过青年,迈向老年。中国人称年岁为春秋,比起生长期的春,以肃杀为心的金秋以其丰厚、深广给人带来更为细腻的生命体验。所以,悲秋历来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主题。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人们用通过有季节特征的客观物象获得直观的时光感知,成熟往往伴随着衰颓。生物在秋季成熟,也在秋季凋零。而芦苇作为一个生命体,也随着自然的感召力,青青的苇叶变得苍黄不堪,苇叶上夏季的晨露也在此刻凝结为白霜,只有蓬松的芦花在秋风中摇曳出几分诗意。
贺 新 郎
(宋)葛长庚
一别蓬莱馆。看桑田成海,又见松枯石烂。目断虚皇无极处,安得殿头宣唤。指归路、钧天早晚。此去罡风三万里,但九霞、渺渺青云远。望不极,空泪眼。
瑶池昔会群仙宴。此秋来、荻花枫叶,令人凄惋。满面朱尘那忍见,酒病花愁何限。知几度、春莺秋雁。从此飞神腾碧落,向清都、来往应无间。丹渐熟,骨将换。
别故地,转眼已桑田成海,松枯石烂。抬望眼,渺渺九霞遥遥青云。低首,又是苍白的芦花和被霜打红的枫叶,一时愁思无限。朱尘满面的低落,被酒浆荻花催长出漫漫愁绪。可以说,这首词将离愁渲染到了极致:直言凄婉与寄言景物相互交替。
需要说明的是“荻”在生物学上与“芦苇”是不同属的。如《红楼梦》中元春归省时为芦雪亭题园景匾额“荻芦夜雪”,因芦雪亭所在处,四面皆为荻草及芦苇。然而古人却常将荻与芦苇混作一物。尤其诗词中,“荻”基本上就是芦苇的别名。而荻花、枫叶作为最具季节特征的物象,俨然成了秋的代言。有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在先,宋代的刘过、欧阳修都在词中提到了它们。
贺 新 郎
(南宋)刘过
老去相如倦。向文君、说似而今,怎生消遣?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料彼此、魂消肠断。一枕新凉眠客舍,听梧桐疏雨秋风颤。灯晕冷,记初见。楼低不放珠帘卷。晚妆残,翠蛾狼藉,泪痕凝脸。人道愁来须殊殢酒,无奈愁深酒浅。但托意焦琴纨扇。莫鼓琵琶江上曲,怕荻花枫叶俱凄怨。云万叠,寸心远。
一个独守空房的女子,想到自己与卓文君命途仿佛,在新凉的秋夜泪痕凝面,只有梧桐秋雨相伴,这不禁让人想起守著窗儿听雨打梧桐的李清照。刘过直言“怕荻花、枫叶俱凄怨”,而“莫鼓琵琶江上曲”明显化用《琵琶行》中的诗句。在白居易笔下的那个琵琶女不也是飘零无依的吗?因风飘散的荻花实为主人公凄怨的物化,飘散的花絮犹如漂泊的身世,在秋风秋雨中,薄酒不抵浓愁。
减字木兰花
(宋)欧阳修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扁舟岸侧,枫叶荻花秋索索。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
伤怀的情思浩渺无边,如这湲湲流水。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不老是因为天无情,作者用虚拟手法喟叹生命有限。在这个时空坐标里,复杂、微妙的情绪“细似轻丝渺似波”。此时,岸边的枫叶荻花在这个萧索的季节使时空顿时飞转。“细想前欢,须著人间比梦间”,对过往的追怀使现实空间刹那化为意念空间。
为什么人类在秋季会产生浓郁的悲凉以及随之而来的时空感?作为本就是自然一员的人类在万物成熟的秋季,有着对比其余季节更敏锐的生命体验。在辽远的天地、微凉的气温中,人类作为理性生命的骄傲与荣耀消遁,作为有限个体的卑微、无奈突显。如果你曾伫立于任何一个秋日的芦苇荡,那么你的心底会立时涌现一种震撼的生命悲情,使你陷入无法自拔的情感体验中。此时,芦苇作为秋季风物的代表,成为自然与人的有形链接,它既是生生灭灭的生命个体,又是人类共同的生命投影。芦苇是超越了自然的情感生灵,人则化为回归自然的一茎芦苇。
二、漂泊无依
中国古代讲究安土重迁,背井离乡、羁旅远游向来是规避灾难性事件的最后选择,远游的人们或迫于生计,或迫于战乱、王命,被动接受这一漂泊的生活方式。出于无奈,他们在异乡漂泊,难以在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中达到通脱,在心灵的羁绊中,求索而终至无解。因此,这类诗词中往往弥漫着孤独、迷茫的情绪。
漫长的羁旅生涯中,芦苇这种随处可见的湿生禾草容易让人想起家乡的苇丛。而秋日素色蓬松的芦花犹如内心的惨淡迷茫。伫立江边,对仕途的茫然未知,对家乡的绵绵思念,随滔滔江水流向遥不可知的远方。江水苍天,黄芦苦竹,个体的迷茫一时化为天地的苍茫。
江际
(唐)郑谷
杳杳渔舟破暝烟,疏疏芦苇旧江天。那堪流落逢摇落,可得潸然是偶然。万顷白波迷宿鹭,一林黄叶送残蝉。兵车未息年华促,早晚闲吟向浐川。
古人远行择水路或陆路。漫长于湿地的芦苇与浩渺的江水一起成为离别的见证。离人在摇曳的芦荡、潺潺的流水以及对远方的未知中渐行渐远……此时,诗人将离愁投射到周遭的景物中。
秋风吹黄一林树叶,时日无多的蝉在林子里嘶鸣。远处是点点渔舟,袅袅轻烟。而江边特有的芦苇丛却稀稀疏疏,显得尤为凄楚。离人心上秋,离别之人最怕在眼前情景中勾起桑梓之情,江天是旧的,芦苇仿佛是故乡的芦苇。想到年华在天下纷纷中虚度,方觉心灵唯一的归宿便是故乡。此时在水边过夜的白鹭是凄楚的,在战乱中漂泊的诗人内心也是凄楚的。不堪摇落的又岂只是芦花?
风雨晚泊
(唐)白居易
苦竹林边芦苇丛,停舟一望思无穷。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忽忽百年行欲来,茫茫万事做成空。此生飘荡何时定,一缕鸿毛天地中。
春生的芦花被狂风暴雨吹散了芦絮,白浪滔天,芦絮漫舞。茫茫一色中,停舟夜望的诗人想到茫茫一世皆成空,飘摇无依的人生何时能有定所?如一缕轻鸿,一片飞絮。正如刘禹锡所言“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恐怕都是旅人借有灵性的芦苇抒发的人生感怀吧。哀怨,因为离乡就意味着将生命交付于茫茫未知的未来。凄苦,因为离乡就昭示着能够依赖亲朋的精神之树从此倒塌。于是想,我从哪里来?我为何在这里?我将去向何方?这恰恰是哲人要探求的问题。
欧阳修说:“草木无情,有时飘零。”当人类与草木拥有了共同特质,草木岂又无情?徐复观先生在《不思不想的时代》中说,“思想”的特性之一便是把感官所得的材料,通过心的构造力与判断力,以找出这种草料的条理、意义,及与其他材料的关连,和它自身可能的趋向;之二是把客观的东西,吸收消化到主观里面来;又把自己的主观,投射、印证到客观上面去。
正是这种相互作用,芦苇触发了人类的愁绪,人类则将这种情感投射到芦苇身上。因此,作为旅人漂泊生涯见证的芦苇从此有了“指出”意义。
当时间与空间、个人归宿与人生奋斗、眼前之景与故国之思,满腹情愫纠结在一起,有情感的芦苇,就抒发着漂泊于他乡的士子情怀。
三、闲情隐逸
闲情是何时成形的?大约是魏晋南北朝。扪虱清谈的名士将风花雪月、琴棋书画演化为具有超越意味的审美文化。而究其思想根源大约可追溯至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游于艺”。它是中国古代士大夫调节入与出的一种方式。它强调心灵与艺术的关系,是“天人合一”思想的产物。因闲发情,以情寄闲。而将个体人格与精神气质放到山林田渚中张扬的隐逸文化,显然是自然与心灵发生关系的典型代表。闲情隐逸成为士子带有皈依色彩的精神故乡。而在这类诗词中总能见到芦苇的身影。
秋末入匡山船行其二
(唐)贯休
芦苇深花里,渔歌一曲长。人心虽忆越,帆态似浮湘。石獭衔鱼白,汀茅浸浪黄。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
这是一首典型的闲情诗。作者描绘了秋末船行入匡山的一路风光。蔚为壮观的芦荡中传来悠扬的渔歌。同是湿生植物的茅草,叶子修长,披垂入水,被浪花轻轻拍打着。自然的恬淡静美让作者悟出“等闲千万里,道在亦无妨”。可谓闲情无限,道亦无限。道家的“濠梁闲趣”此时在作者身上表现为心灵与自然的真诚对话。
如:
芦苇
(唐)王贞白
高士想江湖,湖闲庭植芦。清风时有至,绿竹兴何殊。
嫩喜日光薄,疏忧雨点粗。惊蛙跳得过,斗雀袅如无。
未织巴篱护,几抬邛竹扶。惹烟轻弱柳,蘸水漱清蒲。
溉灌情偏重,琴樽赏不孤。穿花思钓叟,吹叶少羌雏。
寒色暮天映,秋声远籁俱。朗吟应有趣,潇洒十余株。
作者直言一解江湖之思的举措就是“植芦”。芦苇俨然成了江湖的图标,庭内植了芦,哪怕只十余株也潇洒得很。其实十几株芦苇构不成景观,潇洒的是作者的慷慨而为,“湖闲”更是“心闲”。穿过芦花在湖边垂钓,暮天映,秋声远,内心自是恬淡高远。难怪唐代德诚禅师说“钓头曾未曲些些,静向江滨度岁华。酌山茗,折芦花,谁言埋没在烟霞”。
其实,芦苇频频出现于闲情隐逸诗词中恐怕与其生长特性有很大关系。古代隐居有樵隐、耕隐、渔隐。居于水边、靠打渔为生的隐者对芦苇自然不陌生。整日与芦苇相伴的隐士欣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写照中,甚至将其升格为精神标志。
诗言志,在美丽的诗词中,悲秋也好,羁旅亦好,闲情也罢,诗人托有灵性的芦苇将抽象微妙的内心世界具象化、外化,也将封闭的内心空间延展至自然空间,有着自然灵性的人与天地有了对话,从而使个人的人生感怀有了更宽广的背景,而借芦苇表情达意也成为了一种浪漫而感性的抒情范式。
【古典诗词意象分类】推荐阅读:
中国古典诗词意象08-24
古典诗歌常见意象10-18
古典诗歌和古典诗词06-17
古典诗词名句荟萃07-09
中国古典诗词名句07-11
古典爱情诗词名句欣赏09-30
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09-22
古典诗词中“渔父”形象10-27
适合朗诵的古典诗词10-31
初中古诗词常用意象整理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