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校本课程2

2024-09-18

体育校本课程2(精选8篇)

1.体育校本课程2 篇一

济水一中英语校本课程教案

英语短剧《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blooming》

七年级英语沙龙

2014.04

英语短剧《听花开的声音》 Listening to the sound of blooming 主要角色:小雨,父亲、母亲、李老师、吴老师(班主任),吴老师的女儿、张老师(生活老师)、四个学生

Xiaoyu

Dad

Mum

Miss Li

Miss Wu

Daughter

Miss Zhang

Four studerts 第一场

(暑假后,小雨爸爸又要出去打工了,想让小雨的妈妈也一起去,但要上三年级的小雨让他们感到为难。)Mum: Come here!Come here!Dad: Hi!Mum: What’s wrong?

Dad: I have to go out to work in a few days.Mum: Oh!I know.Dad: I’ve thought a lot.You’d better go with me.Mum: I’d love to.But what will Xiaoyu do without us?

Dad: That is what I’m worrying about!If only we could go together.We can work for two more years to build our house.Then we needn’t go.Mum: But, Xiaoyu? Dad: Oh, yeah!I’v got it.There may be some boarding schools.Mum: I’ve heard of it.Tongtong, our neighbor’s daughter, is studying in our country.I remember the name of the school seems to be Songlin Primary School.Dad: Let’s inquire it before we decide tomorrow.If that didn’t help there would be other ways Mum: Enn, OK!第二场

(小雨的父母到县城打听寄宿制学校的情况,来到了松林小学。)Dad: Excuse me.May I come in? Miss Li: Come in, please.Can I help you? Dad: I want to send my daughter to study here.Miss Li: Where are you from? Dad: We are from Xiao’ an village.Miss Li: Well, our school is only for the students whose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are in country.I’m sorry to tell you she can’t.Mum: Can’t she really come? We will both go out to work in a few days.She is left alone at home.We are worried about her.Miss Li: What? Go out to work!Mum: Yeah!Miss Li: Oh, If that so, you’re lucky.We could receive the children whose parents have gone to the cities to do business and find jobs since last year.Dad: Is that true? Thank goodness.Mum: By the way.What if she can’t take care of herself at a very small age? Miss Li : Rest assured of that.There are some special life teachers in our school.Even at night, they will be on duty by turns.Dad: How about studying? Miss Li: Don’t worry.Our school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cultural course, as well as offers 5 featuring projects of English, reading, writing and so on.Mum: Oh!It’s good news!

Dad: Let’s go home quickly and tell Xiaoyu about it.Dad and Mum: Thank you!Bye-bye!Miss Li: Goodbye!第三场

(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小雨在学校逐渐成长了起来。)

Miss Wu: Good morning, class.Today, There is a new student in our class.Her name is Xiaoyu.Xiaoyu: Hello!Ss: Hello!

Miss Wu: Her parents are also working outside.From now on, she will be one of us.Let’s welcome her.Xiaoyu, This is your seat.Sit down, and we’ll begin our class.Boys and girls, books can lead to growing up, Reading can enlarge our life.Let’s join in the New Education Experiment and have a meaningful study life.Let’s read a poem: A Book.Ss:《神奇的书》狄金森

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 能像一册书籍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to take us lands away 也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扉带我们领略人世的真谛 Nor any coursers like a page of prancing poetry 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 This traverse may the poorest take without oppress of toll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可是它却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How frugal is the chariot that bears a human soul Miss Wu: Class is over.Ss: Goodbye!Miss Wu.(课间活动:舞蹈)第四场

(晚上十点左右,吴老师家。吴老师的女儿刚刚睡着,生活老师张老师打来电话,小雨发高烧需要及时送往医院,但张老师正在值班。)Miss Wu: This is Miss Wu.Who’s that?

Miss Zhang: This is Miss Zhang.I’m sorry to call you so late.Miss Wu: What’s up?

Miss Zhang: Xiaoyu has a fever.I’m on duty.Can you come to school now? Miss Wu: Oh!Miss Zhang: Can’t you come? Have you got anything to do now? Miss Wu: It doesn’t matter.I’m going at once.Miss Zhang: Oh!I will wait for you in the dorm.Miss Wu: All right.(放下电话自言自语。)Miss Wu: My baby is asleep.Her dad isn’t at home.What if she wake up at midnight.What am I going to do? Come to school first.just hope she wouldn’t wake up.(孩子半夜醒来却找不到妈妈。)

Daughter:Mummy, mummy!Where are you? Where are you? Mummy, mummy!Miss Wu: Oh!My baby.Daughter:Mummy, I’m frightened.Miss Wu: Sorry.I’m sorry.I’m really sorry.Daughter:Where did you go? Mummy.Miss Wu: I went to school.Daughter:I couldn’t find you.Mummy.Miss Wu: My baby.Sorry.I’m sorry.I’m really sorry.My baby.From now on, I must tell you if I go out.Daughter:I feel sleepy.Miss Wu: Go to sleep now.(第二天早上学生上课前)S1:How are you feeling now? Xiaoyu.Xiaoyu: I feel better.Thank you!S1: Do you know what festival it is today? Ss: No.S1: Let me tell you.Today is Thanksgiving Day.S2: Thanksgiving Day? I heard people should say the prayers according to custom.And should say a few words about what they are the most thankful for.S1: Yeah!That’s right.I think I should thank Mum for telling stories every night.What about you? S3: I thank Dad for reading with me.Xiaoyu: I think we should thank our teacher.I stay at school without my parents.But I don’t feel alone.S2: Yeah!You’re right.Our teachers are like a mother to us.S3: I think so.Xiaoyu.When did Miss Wu leave school? Xiaoyu: About one o’clock.S3: Oh!It was so late.I heard Miss Wu left her child alone last night.S2: What about her husband? S3: I heard he was on business outside.S1: Really!Her daughter is only five years old.S2: I think Xiaoyu is right.We should thank our teacher.Ss: En.(一起上场扶起老师,为学校和老师献上一首歌《感恩的心》。)感恩的心

My thankful heart.感谢有你

Grateful to you.伴我一生

Keep me company, 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let me brave to be myself.感恩的心

My thankful heart, 感谢命运

Grateful to fate.花开花落

blooming of fading, 我一样会珍惜 I’ll still cherish them.Ss: Thank our teachers!Thank our school!-

2.体育校本课程2 篇二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意识培养的概述

1. 校本课程与开发校本课程

著名教授董翠香认为:校本课程是体育老师教学的主体, 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 通过正确评估学生需求与体质状况, 进一步应用学校与社区开发的课程方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是指运用已有的办学理念, 结合学校与社区资源, 为实现健康与体育目标, 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 制定出适合学生条件与学校特点的课程开发方案。

2. 终身体育含义

终身体育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从生命萌生到结束, 参与到学习与锻炼活动中, 从而达到改善健康与体质的要求, 在终身教育更加明确的基础上, 让其成为生活的重要成份;其二是基于终身体育意识, 利用中学体育的整体化、体系化与科学化为条件, 在人生的不同的阶层、领域, 为其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社会与人之所以能得到发展, 终身教育是其有力的基础, 它也是终身体育的根本要求。

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生成终身体育意识之间的关系

1. 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关键, 它是快乐与成功的重要成份。开发校本课程可以看成以校为本, 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在这期间, 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 在尊重学生个体差距的同时, 让其成为特殊的个体。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 需要认识到学生差距, 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条件下, 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发展。因此, 开发体育校本课程, 必须从学生需求、爱好与要求出发, 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行为。在实施校本课程时, 要求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 通过比较常规课程与校本课程, 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 这也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部分。

2. 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了条件。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 里面提到的目标与标准都是基础性要求, 即:最低标准。为了帮助学生打造终身体育意识, 运动兴趣是关键。从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来看:它很好的弥补了常规体育课的不足之处。体育校本课程要求各项运动技能学习更具有目的性, 在需求的引领下, 主动加入项目技能与技术学习中, 这样不仅学生有了快乐与成功的乐趣, 同时对焕发学习兴趣也有很大作用。

3. 深化终身体育意识。

在普通体育教学中, 运动技术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同时也为学生加入项目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 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学无所获, 即使学过运动技术, 却不能达到终身受用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 则是从某个运动技术着手, 慢慢掌握运动技能。因此, 强化与开发校本课程, 对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塑造终身体育具有关键作用。

三、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体育校本课程能有效帮助中学生改善学习水平, 提高体育体验能力。但是事实上, 中学生的体育技能改善过程并不理想, 和高中生还存在很大差距。校本课程能有效帮助中学生提高健康意识与行为, 在活动坚持与毅力得到改善的条件下, 帮助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因此, 在现实工作中, 必须整合体育校本课程与中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间的微妙关系, 帮助学生弥补学习差异, 改善体育学习效率。

1. 坚定不移的执行《课程标准》, 深化“三级课程管理”。

虽然80%的老师都能正确的理解《课程标准》, 但是课程改革还处在起始阶段, 对《课程标准》的质疑此起彼伏。在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配合中, 《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同时这也让新课程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从中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超过90%的老师认为将“三级课程管理”渗透到体育教学具有很大作用, 随着下放课程权利与政策, 学校拥有了课程开发的责任与权利, 老师自然成了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 同时, 学校也能结合实际情况, 深化体育课程。

2. 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 虽然中学校本课程已经深入人心, 但是在实际运行与开发中, 距离终身体育意识还有很大距离。对此, 在现实工作中, 除了要做好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理论指导外, 还必须将理论与课程结合, 生成学科理论, 这样才能增强校本课程开发作用, 深化终身体育意识。

针对部分中学缺乏成功范例的情况, 为体育老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会, 在对外交流中, 学习其他学习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 并且应用到本校教学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项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 由于工作面广, 所以必须正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基层老师访谈中发现:很多老师讲特色体育和校本课程混为一谈, 根本没有将校本课程视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对此, 必须加大宣传, 让体育老师正视校本课程与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

3. 提高体育老师的认识。

从影响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来看:排在前列的是场地设备、老师能动性、领导支持, 这也说明老师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作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学校的工作内容, 如果缺乏领导支持, 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 甚至可以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成败与领导有着直接关系。针对上述问题, 为了促进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发展, 当地教育和行政单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 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科学的过渡, 通过为其给予对应的支持与意见, 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投入资金, 尽量满足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设施与资金要求;通过增强学校体育老师、领导、科系老师、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的支持, 集结各方力量为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更好的服务。

3.论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三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本课程;体育教师;对策

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育课程也经历了巨大变化,当前,我国高校具有“国家统一课程”,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办学条件不一样,因而统一的课程安排并不适合地区特殊情况。因此,在很多地方高职采取统一课程与地方 “乡土教材”相配合,但治标不治本,因此,高职校本課程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体育教育也不例外。1999年,国家明确指出,调整和改革教育课程体系,试行校本课程。这一决定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给广大高职体育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

一、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的关系

(一)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地位

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开发。,教师是传授课程的“艺术家”,教师有权对课程进行某些选择,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和主导者。现存体育课程体系建设模式并没有成为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觉行为,体育教师都是被动的。在自发状态时,体育教师对课程的安排不认同,就根本不会无法满足教学需要,所以,我们要调节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把握教学的精髓,融会贯通,变知识为主体性,才能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1]所以我们说,高校体育教师是课程发展的核心。

(二)体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他们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是共同建构校本课程的合作者,不再是“传声筒”。所以,我们要做到的是努力改变校本课程开发观念,让教师形成校本课程的一种意识,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以此为基础提高教学的质量。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开发主体中的核心,课程设置、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都要征得体育教师意见,让高职体育教师参与课程政策的制定与讨论。[2]在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关键的地位也属于体育教师,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更加是直接决定校本课程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因为他们必须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完成校本课程体系建设,根据教学的实际设定方案进行开发,并以此为基础实施教学。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它源于生活实践,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的特征,是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的。作为教师必须不断挖掘、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这要求教师必须进入高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激发自己的潜能,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二、当前我国高职体育校本课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愿不高

所有教师都听说过“校本课程开发”,75.6%是通过学校获得的,占绝大多数。还有8.9%的教师是从报刊上获取的。剩下的教师是通过“听别人说”获得的知识。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已逐步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但由于各种因素,仍缺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多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了解程度为“一般”,“非常了解”的仅为15%。多数教师表示愿意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愿意率不到40%。

(二)体育教师反思能力和合作精神不高

问题意识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必具的思维能力,立志于创新的教师必须善于发现那些有价值的问题,使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教师不仅需要教好课,更重要的是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反思中的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与反思能力是教师主体意识的体现。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半数的教师会“比较经常”反思,可见很多高职教师逐步树立了问题意识。但是反思能力还存在不足的现象。调查发现,教师间的合作意识还不高。[3]到教学问题或疑惑后,大部分教师都不会与其他教师交流探讨,都保持着较为独立的工作习惯。

(三)体育教师课程知识较薄弱

很多高职体育教师的校本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欠缺,许多教师都是含混不清。只有15%的教师会订阅与教育相关的期刊,高达35%的教师没有阅读或者订阅教育期刊。虽然学校条件优越,但是高职体育教师很少能够接受校外专家的指导,外因不转化为内因,因此,课程知识都比较薄弱。

三、提升高职体育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高职体育教师的素养

高职体育教师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教好书,必须精通自己所教的学科,掌握本学科的教学目标、方法,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教师还必须掌握的不断出现的新的教学手段。教师必须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高职体育教师应树立科学教育观念

体育教师要确立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观,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高职体育教师,就必须对教育有更全面的认识,也需要教师及早做好准备,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要付更多的努力。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加速,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完全的独立存在。职业教育应该增进人文素质教育等来推进素质教育。教师要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观,挖掘潜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钱应华.论高职高专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与职业,2014(06).

[2]蔡艳子.高职院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4(03).

4.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工作总结2 篇四

校本课程活动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学期我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积极组织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每周活动一次,活动时间为每周二下午第三节。

这学期,校本课程的同学们主要学习了画图工具画图,了解用信息技术画图的一些较复杂的应用。学习photoshop软件,学会对一些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学习动画制作工作flash软件,了解并制作一些小动画的制作。极大的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并初步感受到了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这一学期以来,我们校本课程的同学能够按时参加培训。学期末,我还对校本课程的成员进行了期末测试。

现就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本批校本课程的所有成员都是由以前校本课程直接升上来的,就生源而言已经具备较好的素质。他们都已经了解、知道了信息技术校本课程活动的大体目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二、开拓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中不但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操作的基本技能,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由于校本课程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给很多同学以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到更多知识。

四、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五、带动整个课堂教学:

这一点也是我个人认为最为重要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学生部分是不能够很好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而在这个时候我们校本课程的同学充当小老师的机会就来了,这样一来既使校本课程同学有了成就感,更激发了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我期待着我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的完善,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同时也希望我的工作得到更多得老师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共同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努力!

后龙中心小学

施阿兰

5.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篇五

一、校本课程的开发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导思想是,校本课程校与学校的其他课程是有机的一个整体,是有机的整合,而不是孤立的上一节课,搞一种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有整体发展的观念,即:开发的可持续性。必须有整体的学校课程的框架,即:综合和开放的特点。

这一主导思想的确立对我校来说是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由糊涂到清楚的过程。是我们在学习有关文件,认真讨论的基础上确立的开发观。

我们将校本课程生成的过程视为素质教育在我校深化的过程,视为具体体现“三个面向”的过程;视为体现这次课改基本理念的过程,我们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师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对社区教育资源的调查分析对校本课程需要进行了评估。从而确立一个中心:创新精神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定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方向。

建立一个基础:生活。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从生活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生活的意义,生活的方式,扩展学生生活经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从思想到行动,都能贴近生活,适应生活。从而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并创造生活,享受生活。因此,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

明确一个原则:体验。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体现一个特点:开放(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开放)。开放可以给师生更广阔的天地,内容上的开放可以使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改的实质,形式上的开放可以促进内容更趋科学、完整。

二、校本课程的设置

我们的校本课程从形式上分为课程拓展部分和综合实践活动部分。

(一)课程拓展部分

1、双语游戏课

课程类型:课程改编类型

立足学生生活,从日常实际出发,通过日常口语交际、游戏、歌曲演唱、情景会话等形式,教会学生礼貌待人,文明交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广泛兴趣,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正确评价同学的优缺点,有自己的看法,并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进行分组学习。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的欲望和创造品质。

(二)综合实践活动

2、探索与创造

课程类型: 课程改编类型

以我校传统教材《学创造》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进行改编,以科学家或科学探索故事为主线,从观察、联想、想象、发散、集中、转化、组合、定势突破等方面入手。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广域课

课程类型:课程自编类型

广域课的内容从以下五方面取材:

我和学校、我和社会、我和家庭、我和自然、我和科学。

“我”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我”。广域课更多的关注的是“我”的参与、实践、体验、感悟、创造。“生活即教育”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不断前进的,我们必须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同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的人”。生活是重要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广域课就是要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用实践去验证,在生活的课堂中增长才干,完善自我。让学生学会关注个人的未来,关注社会的未来,学会有责任感地生活。

三、校本课程的实施

我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才只是开始,有收获,也有不足。从校本课程的实施来看,但是教师已经有了初步的变化。

1、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

2、教师采取了一些新的工作方式。教师由单兵作战的方式向紧密地合作、共同探讨转变。例如在生活课程《认识我们的校园》一课的教学中,除了生活课程的老师外大队部、医务室、图书室的教师都给予了积极的配合。一年级还建立了教师资料档案,把教师的教科研档

案存入微机,做到资源共享。

3、教师逐步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会利用课程资源,校本课程需要寻找大量的教学资料,教研组长李小阳带领全组教师一起加班加点的学习上网、制作课件等知识。在她的影响下一年级的实验教师现在各个都是使用微机的“高手”:制作课件,整理资料,下载文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4、教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相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开学以来,实验教师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仅有的一些空地,组织学生种下了小麦,每一位教师都知道,小麦是否结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学生的感受。

5、新的评价观已经在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并在课改中落实。

学生学习的转变也发生了转变

1、合作学习,学生开始了合作学习的尝试,如在广域课中我们领着学生种植小麦,让同学们结成合作小组,一起找资料,一起记观察日记。促进同学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6.小学体育校本课程教案0. 篇六

本单元共十课时,其中6次新授课,4次练习课。

学习阶段:水平一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健身操,了解体育舞蹈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和体育舞蹈的特点,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

下,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内容:

1、快乐健身舞视频

2、体育舞蹈的特点和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课的流程:

1、课堂常规训练

2、教师讲解体育舞蹈的特点,和在体育运动中的优势。

3、观看视频

4、学生提出质疑

5、教师组织讨论并总结

8、意念放松

9、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步骤:

一、教学准备阶段:

1、体委整队,师生问好。

2、快乐健身舞视频

3、课件

二、快乐学习阶段:

1、体育舞蹈的特点(1严格的规范性(2表演的观赏性(3在体育上的体育性

2、体育舞蹈的优势(1没有其他运动的场地要求(2体育舞蹈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3体育舞蹈常伴有音乐,使得学习起来没有那么的枯燥无味。

3、观看视频

4、学生提出问题

5、师生一起讨论

6、听音乐

三、放松整理阶段:

1、放松活动;听音乐。

2、师生共同小结

3、收拾器材,教师宣布下课

7.体育校本课程2 篇七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是教育教学理念传输的重要通道。教师通过课程传播知识, 学生通过课程掌握知识, 因此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课程的改革。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有机结合, 由原来单一的国家管理模式走向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 其中以民族民俗传统文化为关切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本轮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粤西 (粤西地区) 是广东省西部地区的简称。粤西地区主要包括茂名、湛江、阳江、云浮四个地级市, 地形以山地丘陵与海洋为主, 地理位置优越, 处于珠三角与北部湾、大西南联结点以及粤港澳合作次前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古朴的民风民俗, 此区域形成了丰富且历史文化久远的民俗体育资源, 其中多个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电子云时代的到来, 目前只有一些农村地区会在年例或者一些重大的节日时举行各种民俗体育活动。本研究欲通过对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 综合应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理论, 紧密结合粤西高校实际, 开发具有粤西特色的、通俗易懂的、科学实用的校本课程, 以期弥补国家课程内容的不足, 传承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高校或学科开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1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内涵

“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课程研究的学者们从国外的课程研究资料中的舶来品, 其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缩写词为“SBCD”[3]。1973年由菲吕马克和麦克米伦两位学者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首次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这个名词。这个概念一提出, 便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科研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对这一概念做出了多元的界定。美国课程论学者肖特构建了一个用以识别课程开发策略的三维模型。第一个维度为外围结构, 主要是课程开发后用于新课程实施的场所;第二个维度是课程开发人员, 主要是专家学者, 以及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协作。第三个维度是课程实施所持有的理念, 以及其课程价值。根据肖特的这个模型, 国内外很多学者将“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在实际的教育场所中发生的并可望能够使教师们积极地参与并加入到广泛的相互作用和课程决策之中的一种课程开发策略。

校本课程开发在我国的兴起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的, 我国在1999年提出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2001年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明确提出,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要求,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 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同时课程理论工作者在校本课程的本质、价值、课程类型、模式等方面作了艰苦的探索, 为我国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2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随着新一轮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 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利条件和政策支持, 同时也为我国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契机。因此, 专家、学者们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不断增多, 我国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得到进一步发展。比如:董翠香和周登嵩通过对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相关概念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是指以学校体育教师为主体, 在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的指导下, 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以及可利用和开发的体育资源, 为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和促进学生健康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4]。王远海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以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指导, 将学校自身作为主体, 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可利用和可用以开发的体育资源, 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体育课程的过程。目的在于满足本校老师及学生的体育需求, 同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一切形式的体育课程开发活动。楼兰萍针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学科依据、可行性及其现实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最终将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定义为:学校在国家课程标准指导下,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 自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的个性化课程的过程, 它将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形成办学特色, 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及学生个性的发展[5]。

诚然, 还有诸多学者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作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 笔者结合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及自身理解将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定义为:以国家《体育与健康标准》和地方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为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校及当地可利用的民俗体育资源, 所设计、开发出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课程。

3 粤西地区民俗传统体育项目

3.1 民俗体育相关概念和特点

对于民俗的概念, 学术界给出了很多解释,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阐述民俗是一种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 是一种相沿成习的东西, 简而言之, 就是民间风俗[6];高丙中在《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将民俗定义为, 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和文化生活[7]。由此可见民俗是一种历史悠久、具有深层次含义的文化现象。对于民俗体育这一概念的解析, 通过文献查询可知:《体育科学词典》将民俗体育定义为“在民间风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流传的体育形态, 是顺应和满足人民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张鲁雅将民俗体育定义为:民俗活动中的体育[8]。涂传飞、陈志丹等认为民俗体育是由一定民众所创造, 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 并融入和依附于民众日常生活的风俗习惯 (如节日、礼仪等等) 之中的一种集体性、模式化、传统性、生活化的体育活动, 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 也是一种生活文化[9]。

综合学者们的论述, 笔者认为民俗体育是由民众根据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所创造, 并不断地被后人传承下来, 具有一定民族特色和悠久历史的体育活动。民俗体育所体现的不仅是运动项目本身的健身健心价值, 更体现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3.2 粤西地区民俗体育概述

粤西地区是指我国指广东省西部的湛江、阳江、茂名、云浮四个地级城市, 其中湛江为粤西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粤西地区的传统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分支。粤西地区在古时被称为“南越”, 是官员获罪以后被流放的地方, 因此有许多中原文化也被带到了粤西地区, 加之当地的广府文化和古丝绸之路带来的西方文化, 使粤西形成了多元化的地区文化特色, 这也使得现今的粤西人民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粤西传统民俗项目的形成多与粤西地区的地势地貌和风土人情相关。粤西地区的四个城市中湛江、阳江、茂名均为沿海城市, 云浮市虽不沿海, 但境内江河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各种水产品成为古时粤西民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因而在农闲之时, 民众就会就近选取各种道具作为嬉戏玩乐的道具。例如湛江调顺村具有500年历史的“草龙舞”, 就是由在当地随处可见的稻草、渔网、竹篾等材料制作而成, “草龙舞”通过扭、转、穿、腾, 来展现岛上渔民与大海搏斗的场景。

粤西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民俗活动有一定的相似性, 但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差异。根据粤西民俗体育活动的特征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3.2.1 粤西地区地理地貌特征所产生的民俗活动

粤西4市中湛江、阳江、茂名均为沿海城市, 云浮虽不是沿海城市, 但境内河流、湖泊众多。且粤西地区的地形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以及台地为主, 整体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的状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使粤西地区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常年平均气温在22.7℃—23.3℃之间, 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因此自古以来粤西人民主要就靠耕田、耕海为生。由此而产生的许多民俗活动都与水上运动和庆祝丰收有关的。其中水上运动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的龙舟运动、游泳、跳水、垂钓等;以庆祝丰收为主题思想的主要有茂名的春牛舞、禾楼舞、跳花棚, 云浮的禾谷醮、春牛舞、禾楼舞等。

3.2.2 龙舞、狮舞类

自古以来我国民众就把自己当作是龙的传人,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受到华夏子孙世世代代的敬重。在我国以龙为形象的各种神话故事和民俗活动数不胜数。粤西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也有很多关于龙的民俗活动。例如湛江的人龙舞、草龙舞、簕古龙、网龙舞、舞公母龙、舞高跷龙等;茂名的人龙舞、舞香火龙、龙船舞等;云浮的双龙舞等。狮子有“百兽之王”之誉, 它雄伟、威武, 人们视为瑞兽而受到崇拜。每逢喜庆佳节, 舞狮是与舞龙相对应的娱乐活动, 深受各地群众的喜爱, 在各地流传亦极广泛。流行于粤西地区的狮舞主要有:湛江的遂溪醒狮, 茂名的高脚狮舞, 阳江的狮舞等。

3.2.3“年例”喜庆类

粤西地区的群众家族观念较强, 一个村落里的村民几乎都是一个家族的。在古时每到重大的节日时, 每个村落都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自汉唐以来, 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 过年和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 与本地习俗庆祝丰收、祈祷祭祀日子结合后, 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 即为“年例”。在粤西地区通常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由此可见粤西人民对年例的重视程度很高。粤西地区与年例有关且较为有名的民俗活动有:湛江市麻章区旧县村傩舞, 麻章区太平镇麒麟村爬刀山, 吴川飘色, 丰厚村特有文化遗产“舞英雄”;茂名信宜市镇隆十八飘色等。“年例”成为湛江农村地区的特色, 其娱乐、安康的理念更是融入了村民的脑海, 并付之于民俗中, 世代传承。

4 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4.1 粤西高校民俗体育项目开发现状

目前存在于粤西地区的高校主要有广东海洋大学 (湛江) 、广东医学院 (湛江) 、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化工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阳江职业技术学院、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云浮) 和湛江现代科技职业学院等[10]。学校里都开设了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 也有部分高校根据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身体质等因素的差异开设了一些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校本课程。如广东医学院为了能让一些身体异常或者身体素质较差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特别开设了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岭南师范学院以俱乐部模式对大二学生进行授课, 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喜欢的课程。通过对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岭南师范学院三所本科院校所开设的体育课项目的调查 (表1) 发现:三所高校都开设了国家要求的体育课程, 如田径类、乒乓球、篮球、足球等项目;同时也开设了近年来在社会上较为流行的健美操、瑜伽、网球、体育舞蹈、跆拳道等项目;三所高校也都开设了我国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 如武术、太极、毽球等项目。

目前, 广东海洋大学和岭南师范学院已经开展海上龙舟运动。岭南师范学院龙舟队2008年曾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国际龙舟公开赛金奖。同时, 粤西高校受粤西民族传统体育思想的影响, 基本上都开展传统武术、舞龙、舞狮等粤西民俗传统体育运动,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是从表4可以看出, 只有传统武术被列为专业课和公共选修课开展, 其他只是以校队的形式在校园中开展, 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普及。

4.2 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

4.2.1 有助学生个性的发展, 增强学生凝聚力

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一名有自己特点的人才, 是我国高等教育新改革的目标之一。以往我国高校体育课程, 完全遵照国家规定, 所有高校的体育课程都是孪生兄弟, 而且大部分课程都是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 一样的内容一学就是十几年, 学生们觉得枯燥无味, 积极性难免受影响。新课改以后, 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办学理念以及在校师生的实际需求开设特色体育课程, 受到师生们的大力支持。民俗体育根植于中华大地, 有着丰富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每个学生都能从中找寻到除了健身作用以外符合自己特色的东西。民俗体育项目除了能让学生锻炼身体, 还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的个性。

粤西四市的高校学生, 大部分来自粤西当地。他们中的许多人从小就参加元宵节、“年例”、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 粤西地区在举行这些节日时就会用自己特有的民俗活动进行庆祝, 各种龙舞、狮舞、龙舟赛等项目都会进行表演。这些同学从小耳濡目染, 有的还参与其中。而学校里一部分外地学生, 特别是北方来的学生, 由于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不能很快的适应校园生活, 再加上语言不通, 更是不愿意与本地同学聊天。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本地同学和外地同学两个阵营, 很容易就产生各种矛盾、纠纷, 非常不利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 也不利于文明校园的建设。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本身也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 一方面, 当本地同学和外地同学同时参与到活动中来, 他们成为队友, 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的时候, 自然而然就可以消除同学之间因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带来的隔阂, 为同学之间提供感情交流和文化交往的媒介环境。另一方面, 人龙舞、醒狮、海上龙舟等项目, 是多人参与的粤西民俗传统体育集体项目, 这类活动需要各成员的相互配合和协作才能取得胜利, 而即使作为局外旁观者也自觉或不自觉进入了角色, 为团队成功而欢呼, 为失败而沮丧。通过参加集体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 沟通学生的人际关系, 培养和巩固同学之间的情感, 增强凝聚力。

4.2.2 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为主体, 但是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 教师只是作为一个被动的传导者, 教师仅是课程的实施者, 职责就是依照设计好的课程方案加以忠实的呈现。而校本课程开发, 就需要教师做一个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实施者, 教师必须具备主动解释课程、开发课程、创新课程的能力。

粤西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 丰富多彩, 具有浓郁的岭南风情。各种精彩的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丰富了粤西人民的娱乐休闲生活, 更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增色不少。蕴含着深厚粤西传统文化基因的民俗活动以直观的、可见的方式记录了粤西地区从古至今的发展变迁。因此, 粤西高校的体育教师在将粤西民俗作为高校体育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实施的过程中, 不仅要了解项目的活动方式、运动要领, 更要了解民俗体育活动背后的文化历史, 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项目的文化内涵, 在健身的同时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而如何寓教于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教学效率, 就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创新。

4.2.3 有助学校实现特色办学目标

创建特色学校是学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学校实际, 在人才培养和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形成独特品质和卓越风格, 并取得显著的办学成果。在创建特色学校过程中, 学校依据自身办学理念, 扬长避短, 进行自我设计与规划, 既传承和创新了学校文化, 形成了核心价值观和独特的办学风格, 又充分展现了学校发展的活力与个性。

近年来, 粤西几所高校依托所处地源优势、民俗体育活动、风土人情等逐步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课程体系。比如:岭南师范学院形成了以“海上龙舟、传统武术、醒狮”为主的校本课程体系;广东海洋大学形成了“以滨海休闲、潜水”为特色的课程体系;广东医学院则形成了“健康保健、运动恢复”为特色的课程体系。这些课程体系的形成, 不但能拓展学生的健身技能、传承民俗传统文化;更能打造学校品牌特色。

4.2.4 保护传承粤西民俗体育文化

2003年10月17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从国际准则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给予了明确的界定,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条约。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批准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了履行义务, 我国立法机关已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程序。同年, 在《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 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10月1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实施,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后国内第一部地方性配套法规。这些法律实施将推动粤西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事业迈上新台阶。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环节, 高校的体育教育更是对学生以后的体育生活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通过高校传播、教授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和发扬民俗体育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通过对粤西地区众多民俗体育项目的研究和调查, 发现粤西传统武术、人龙舞、海上龙舟等项目在粤西高校中开展有较大可行性:

4.3 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模式

一个新课程的开发, 必定要依托一定的主题思想开展, 设定一个用以执行的模式。通过对粤西高校校本课程开发及粤西民俗体育项目的研究, 以岭南师范学院在校本科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教学实验。发现粤西民俗体育在大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主要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相关领导、政策的支持;体育传统文化环境;教师知识、技能;器材、场馆条件。并得出如图1的开发模式图。

4.3.1 情境分析

所谓情境分析就是要尽可能全面的模拟出行为者所处的环境、背景, 根据对模拟出的情

境的分析, 得出行为者可能做出的反映以及会产生的后果和影响。在本研究中, 通过对校领导、教师、学生、家长对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及需求进行分析;对学校现有资源及可开发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对校本课程推广开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的分析, 最后得出初步的课程设置方案。

在将粤西传统民俗体育活动发展成高校校本课程的过程中, 一定会涉及到器材设备、教师培训、学生安全等一系列问题, 此时就需要对校领导、教师、学生等人员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时的态度及会做出何种反应进行分析, 并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例如在开展海上龙舟活动时, 学校需要购买龙舟等相应的配套设施, 那么学校有没有资金预算, 上级能不能批准?教师可能需要出差进行海上龙舟技能培训, 那么教师愿不愿意出差?粤西的日照时间较长紫外线较强易造成晒伤, 且海上运动有一定的危险, 那么学生及学生家长支不支持活动的开展?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好分析、做好预案, 才能保障课程的顺利开展。

4.3.2 目标拟定

目标拟定包括教学和课程规模两个目标。

教学目标即在教学过程中和学期末期望学生在该项目上所取得的成绩。但是通过对以往校本课程的分析发现, 在新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由于各种原因, 往往过分重视对传统民俗活动技术的教授和传承, 忽视文化传承和历史文化知识学习。而技术与文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注重技术目标, 也要注重文化教育目标。

课程规模, 所谓课程规模即在新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的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包括: (1) 教师的技能等级和知识储备量, 当在一门新的课程开发之初, 教师的技能水平可能不是特别高, 对于新技能的教学经验也有限。但随着课程的开展, 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师范能力以及教学经验等综合素质; (2) 器材设施的储备量, 体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场地、器材等有一定的要求。可能在开发之初由于经费预算等因素的影响, 各硬件条件不是很好, 但是随着课程的开展, 知名度的提升, 与社会力量的结合, 逐渐改善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 以提升教学环境质量; (3) 学生的参与量, 根据学校专业教师以及现有器材设施的储备量, 制定出可容纳的学生量。同时, 随着课程的开展和课程内容的不断完善, 制定出学生参与量的理想规模。

4.3.3 内容组织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它直接体现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思想和目的。同时, 谋求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和均衡发展, 以获得国家层面与地方层面的支持, 校本课程开发倘若丧失了国家层和地方层的主导权与支持, 只能沦为“空洞的口号”。由于各个学校不同的教育理念与资源条件,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也表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因此, 在制定校本课程的内容时要结合学校的教育哲学以及粤西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文化内涵, 制定出既符合学校特色又能传承和发扬粤西民俗文化精神的校本体育课程。同时, 校本课程开发也是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 因此, 其内容也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可塑性和拓展性。

在目前粤西各高校中, 体育课一般分为: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三个部分。校本课程开发者在制定课程内容时要注意进行分类, 哪些是适合体育学院专业学生学的, 哪些可作为体育学院学生作为提升自己体能、身体素质的专业选修课, 哪些可以作为公共体育课学生以健康第一, 终身锻炼为目的进行学习的。

任何课程都有专属于自己的教材, 这不仅对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关键点和理论文化知识的精髓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配备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的理论教材, 是体育教师的必备工具, 更是学生掌握民俗体育运动技术和学习的重难点的向导仪。教材的编写不仅要包括技术方面的内容, 还要体现粤西民俗的文化精神, 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可读性、实用性、和创新性, 培养学生的锻炼兴趣。

4.3.4 实施与反馈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这个环节里, 我们将前期的情境分析、目标拟定、内容组织等理论性的东西, 转化为实际的操作。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粤西民俗体育项目在高校中发展的更为完善。校本课程作为一项新开发的项目, 它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以其中一两项, 比如粤西武术、人龙舞等较为有特色且易开展的活动作为打头阵的项目, 逐步拓展、不断深化, 开发具有完整结构的课程体系, 最终以正式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同时要根据不同的学生, 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不同的达标要求, 注意课程实施的层次性、连续性、完整性。

通过对以往校本课程开发的回顾, 发现有很多意义深远的课程开发项目都会因未达到预期目标而夭折, 而深究其原因, 大部分是因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失去了开发之初的热情、动力以及对项目效果的关注, 也没有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和及时的反馈。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 构建全面、合理的高校教学监控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在课程开发实施的过程中, 及时、有效的监控和反馈能够让开发者更好的完善课程内容。通过建立如图2的“监督小组”, 对粤西高校民俗体育项目校本课程进行监控和信息反馈。

4.3.5 评价与修改

教学质量的保障和监控体系的核心就是评价, 将“监督小组”以及相关人员的评价及时收回, 并根据各评价体系所占比重进行分析, 以得出的结果为依据进行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的修改和完善。

在粤西高校民俗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的评价中, 需要建立起一个评价内容框架, 让“监督小组”和各界人士在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时能够做到客观、全面。以教师上课流程为主要分类, 通过对各专家学者、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总结出如表3的评价框架。

根据表4, “监督小组”和与课程开发相关的人员可以很直观的观察到粤西高校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并对各个环节进行把关, 确保每一个环节准确无误, 同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的意见。校本课程开发组的领导、专家、教师、学生再对课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 达到既能够适应学生学习, 又具有学校特色和传承、发扬民族精神的目标。

5 结语

1.粤西民俗体育传统项目,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浓厚的民族气息和民族精神。粤西民俗体育在粤西地区的村落、社区和一些中小学中开展的较多, 但是在高校开展的较少。目前在高校中开展的项目有:传统武术、海上龙舟、毽球等。但是从高校开展的情况以及学生参与的热情来看, 在粤西高校中开展当地传统民俗体育项目是有一定群众、师资基础的。

2.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高层次、高水平人才以及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培养学生要将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 在粤西高校中将传统民俗项目作为校本课程进行开展, 既继承和发扬了民族传统文化, 又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教育相结合进行创新, 非常符合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在粤西高校中开展传统民俗体育活动, 可以让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有更多的选择, 增加对体育锻炼的兴趣。粤西民俗体育项目大多与粤西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学习一些粤西传统民俗项目, 更能拉近他们与粤西人民的距离, 更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和发展。

3.从情境分析、目标拟定、内容组织、实施与反馈、评价与修改这个各方面结合相关的外部政策、粤西民俗传统体育文化环境以及粤西高校体育教师知识技能和场馆器材条件等因素, 对粤西民俗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评估和实施。在分析、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粤西高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对于开展民俗传统项目的热情度都较高, 有很好的地理和人脉优势。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在开发的过程中,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 开发人员和课程相关人员失去了对课程开发的热情和激情, 不能很好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和反馈, 以至课程开发不顺利甚至不了了之, 不能达到最初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 2006, 26 (8) :63-65.

[2]苏雄.粤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12, 26 (4) :33-40.

[3]楼兰萍.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报, 2004, 27 (10) :1389-1390.

[4]董翠香, 周登嵩.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及相关概念的界定[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0 (1) :51-53.

[5]王远海.对云南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理性认识[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 (6) :73-77.

[6]陶立璠.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87.3.

[7]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2.

[8]张鲁雅.论及民间体育的内涵、外延及其作用, 罗廷华主编, 论民族传统体育[M],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9]涂传飞, 陈志丹, 严伟.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族体育的概念及其关系辨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8) :27

[10]温搏, 梁俊雄.粤西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及时代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23 (7) :97-100.

8.体育校本课程2 篇八

一、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意识培养的概述

1.校本课程与开发校本课程

著名教授董翠香认为:校本课程是体育老师教学的主体,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中,通过正确评估学生需求与体质状况,进一步应用学校与社区开发的课程方案。开发体育校本课程是指运用已有的办学理念,结合学校与社区资源,为实现健康与体育目标,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制定出适合学生条件与学校特点的课程开发方案。

2.终身体育含义

终身体育包含两个层面:其一是从生命萌生到结束,参与到学习与锻炼活动中,从而达到改善健康与体质的要求,在终身教育更加明确的基础上,让其成为生活的重要成份;其二是基于终身体育意识,利用中学体育的整体化、体系化与科学化为条件,在人生的不同的阶层、领域,为其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社会与人之所以能得到发展,终身教育是其有力的基础,它也是终身体育的根本要求。

二、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生成终身体育意识之间的关系

1.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兴趣作为体育教学的关键,它是快乐与成功的重要成份。开发校本课程可以看成以校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最终目标。在这期间,以人为本更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在尊重学生个体差距的同时,让其成为特殊的个体。体育类校本课程开发,需要认识到学生差距,在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条件下,最大程度的帮助学生发展。因此,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必须从学生需求、爱好与要求出发,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与课程行为。在实施校本课程时,要求结合学生的主动性与主体性,通过比较常规课程与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同时,这也是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部分。

2.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供了条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里面提到的目标与标准都是基础性要求,即:最低标准。为了帮助学生打造终身体育意识,运动兴趣是关键。从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来看:它很好的弥补了常规体育课的不足之处。体育校本课程要求各项运动技能学习更具有目的性,在需求的引领下,主动加入项目技能与技术学习中,这样不仅学生有了快乐与成功的乐趣,同时对焕发学习兴趣也有很大作用。

3.深化终身体育意识。在普通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传授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也为学生加入项目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但是,从实践反馈的信息来看:大多数学生都学无所获,即使学过运动技术,却不能达到终身受用的要求。开发校本课程,则是从某个运动技术着手,慢慢掌握运动技能。因此,强化与开发校本课程,对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塑造终身体育具有关键作用。

三、增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建议

体育校本课程能有效帮助中学生改善学习水平,提高体育体验能力。但是事实上,中学生的体育技能改善过程并不理想,和高中生还存在很大差距。校本课程能有效帮助中学生提高健康意识与行为,在活动坚持与毅力得到改善的条件下,帮助其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必须整合体育校本课程与中学生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间的微妙关系,帮助学生弥补学习差异,改善体育学习效率。

1.坚定不移的执行《课程标准》,深化“三级课程管理”。虽然80%的老师都能正确的理解《课程标准》,但是课程改革还处在起始阶段,对《课程标准》的质疑此起彼伏。在教育部门与学校领导的配合中,《课程标准》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同时这也让新课程理念逐渐被大众接受。从中学反馈的信息来看:超过90%的老师认为将“三级课程管理”渗透到体育教学具有很大作用,随着下放课程权利与政策,学校拥有了课程开发的责任与权利,老师自然成了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同时,学校也能结合实际情况,深化体育课程。

2.深化校本课程开发理念。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虽然中学校本课程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在实际运行与开发中,距离终身体育意识还有很大距离。对此,在现实工作中,除了要做好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理论指导外,还必须将理论与课程结合,生成学科理论,这样才能增强校本课程开发作用,深化终身体育意识。

针对部分中学缺乏成功范例的情况,为体育老师提供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会,在对外交流中,学习其他学习学校优秀的教学经验,并且应用到本校教学中。体育课程作为一项艰巨、庞大的工作任务,由于工作面广,所以必须正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基层老师访谈中发现:很多老师讲特色体育和校本课程混为一谈,根本没有将校本课程视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内容。对此,必须加大宣传,让体育老师正视校本课程与特色教育之间的关系。

3.提高体育老师的认识。从影响中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来看:排在前列的是场地设备、老师能动性、领导支持,这也说明老师在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中的作用。中学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为学校的工作内容,如果缺乏领导支持,相关工作将很难开展,甚至可以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成败与领导有着直接关系。针对上述问题,为了促进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当地教育和行政单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让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科学的过渡,通过为其给予对应的支持与意见,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投入资金,尽量满足学校体育课程开发的设施与资金要求;通过增强学校体育老师、领导、科系老师、学生、家长与社会人士的支持,集结各方力量为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一篇:谈谈对河海行政管理专业的看法下一篇:会计信息共享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