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陋习走向文明(精选4篇)
1.拒绝陋习走向文明 篇一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乳山市崖子初中 王黎辉
一、案例背景及课题的确立:
记得看到过一篇文章:国外有的厕所里面的墙上贴着条幅:“有完请冲洗”。这句话是用中文写的。他们不用英文,有用日文,有用德文,偏偏就用中文。因为在这些国家看来,中国人是最不讲卫生的、是行为习惯最差的。看完感触颇深,为此还特意找到若干相关文章,在班上开了一次主题班会。当时想法很简单,只是一种警示,希望学生引以为戒。今年“
十、一”长假,闲坐家中,从电视、网络上获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迈出家门、走出国门去旅游,这已成为国人的一种休闲选择。然随之而来的,是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文明的行为:在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扎堆吵闹;大庭广众之下脱去鞋袜、赤膊袒胸,把裤腿卷到膝盖以上、翘“二郎腿”,酒足饭饱后豪不掩饰地剔牙;争抢拥挤,插队加塞,随处抛丢垃圾,上厕所不冲水;说话脏字连篇,举止粗鲁专横,胡乱发脾气,恶语相向,缺乏基本社交修养;无视禁烟标志想吸不吸,污染公共空间,危害他人 健康;......这些随处可见的现象,被海内外媒体归纳为中国游客的“通病”。中央文明办为此
还评出来国人旅游的“n大弊病”。
反观自身,上述弊病,身为教师的人有些平时都没有注意到,想来真是有些羞愧。有鉴于此,作为教师,我觉得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学生不再遭遇到这种尴尬与歧视;我们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教师之眼,找出“身边”陋习;通过教师之 口,传播文明礼仪;进而希望学生能借助教师眼、口,自我审视,有章可循,从而提升自身的阐明素质。
因此,开学初,经过我和同学们的一致讨论,就确立了《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广泛征集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分析可行性。经过充分分析得出:①“教书”、“育人”是教育的永恒话题。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将这一重任落实到工作之中。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相关活动,提升学生的修养。②、电视、报纸、网络纷纷暴露出的国人旅游“n大陋习”,给学生敲响了警钟,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反面教材,资源丰富,易于搜集。③、课题《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面向现在,重在未来。活动从学生的一言一行、周身人、事入手,解决的却是学生的“终身大事”------修养问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密切,便于活动的开展。④、学校图书馆为研究本课题提供了大量的资料来源;因特网的开通更为我们搜集、查阅资料带来了便利的条件。⑤、指导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并且有一定的活动指导经验,能为学生在活动中提供有利的指导。⑥、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文明进步的人才,是本
次活动的核心。顺应新的教育形势及教育理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在课程结构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通过实验与研究,对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落实,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
育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准备:
课题产生后,我们为课题的实施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成立课题小组
1、指导教师评题答辩
参加竞聘的教师必须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教师素质高,能以友善的态度对待课堂内每一个人。要有耐心;要有一颗公正的心,能为人师表,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组织的能力,在活动
中以学生为主体。
答辩的教师首先向学校评审小组提交活动方案和实施计划,然后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答辩,最后由学校评审小组进行综合评议,确定王黎辉、宋言、于海涛这三位教师为本课题指导教
师。
2、聘请校外辅导员
经过走访、调查,了解到孙成、李刚、王义军思想品德高,并且有较高的文化水平,特聘请
他们为校外辅导员。
3、培训指导教师
为了强化指导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业务素质,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活
动。
理论方面:主要学习有关的综合实践方面的参考文献,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途径和方法的研究》等。通过这样的学习,让指导教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以便于在今后的指导活动过程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践方面:参训教师全都把自己当成学生,模拟综合实践活动,按照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经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从提出问题、确定主题到分组、分工,到实施和最后的总结、反思。我们要求所有人围绕以上主题和内容有准备的发言。没准备发言的必须提出至少1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说出自己的想法,由各组组长引导大家寻找答案,不明确的可以讨论
甚至辩论。
4、组织建设
要求六年级四班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本课题活动。学生报名踊跃,人数很多。为了便于管理,我们把这些学生分成了4小组,小组长由竞选产生。
附活动小组表:
课题名称 组别 指导教师 校外辅导员 组长 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一组 王黎辉 孙成 史春晖 二组 孙成 孙凯文
三组 宋言 李刚 王颖 四组 于海涛 王义军 滕梦静
[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聚焦一个方面,展开研究性学习讨论。首先是对本小组的研究课题从概念的把握、范围的界定、内涵的细化等方面进行条理化认识。然后提出需要研究的问题。
这样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
(二)、拟定方案
为了使《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这一课题有序地开展,我们引领学生拟定活动方案,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分阶段进行,要写清每个阶段的时间、任务、目标、所需要的条件等,然后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拟定方案。我们综合各个小组的方案,经过细致认真的筛选、修改,拟定了以下方案。(见下表)
[表格方案不仅给人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并且能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阶段 主题 内容 时间 成果形式
一 开题报告
1、共同讨论,根据学校的工作新 思路,将课题进行调整与修 改。
2、明确《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这一课题的目的、意义,活动内容和步骤。10月 笔记本
二
具体实施阶段 查陋习
1、学生查自身的陋习。
2、学生查身边的陋习。
3、上网、读报搜集相关资料。
4、老师适当补充被学生忽略的
问题。(在公共场合高声接打电话、酒后钣饱后毫不掩饰地剔牙等。)11月
12月 笔记本 书画作品 图片 剪报
明礼仪
1、《守则》、《规范》。
2、到图书室、上网搜集日常生活 中涉及到的文明习惯和礼仪。1、2月 笔记本 书画作品 剪报
做文明学生
1、对照《守则》、《规范》以及搜 集到的习惯和礼仪,改正自身 的不足,“知错就改”。
2、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做文明学 生”主题演讲和征文活动,扩 大影响面。
3、书写决心书。3月 演讲稿 征文 图片
三
成果展示阶段 将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材料,搜集的资料,心得体会,记录,手抄报,剪报,图片,照片,笔记,撰写的论文,以及设计制作的作品等成果进行展览,评比出优秀 小组和优秀个人。4月 手抄报,剪报,图片,照片,笔记
四
结题阶段 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成与败。教师做 活动总结。4月 活动总结
三、教学设想:
本案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增强自理能力,如何辨别是非,增强尊重、关心他人和社会的意识。在设计上,我们始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那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1、第一个环节: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制定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为我们教学提供了优秀的参考范例。我们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从不生搬硬套,都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和需要,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感兴趣的课题。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活动主题。在活动的展开过程中,从他们所接触的情景和资源中收集解决问题的资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动方案或活动计划。正是这种自主活动过程,学生获得了实际的体现和发展,意识到陋习对生活的影响。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兴趣怏然的过程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认识不断深化,体验不断丰富。为学生课内外学习的优化结合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必需注意引导,由扶到放,切忌操之过急。遇到困难及时解决,别让学生受过大挫折,产生畏惧心态,减弱了探索的积极性。中高年级相对熟悉了活动方法。我们可以放手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商议策划,再集体筛选,不包办代替。这样开放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了有利条件。
2、第二个环节:教会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良好人格。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实际,参与
社会生活领域的有效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真正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的一员。亲身的经历,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不断臻于完善。当一个新课题确定后,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课外资料搜集和大量的筹备活动。以往传统教学中老师包办费时的查找资料,精心地设计课堂讲授,学生们被牵着鼻子走,预期效果事倍功半。但把搜集资料的机会还给孩子,让他们动手、动脑,在过程中积累经验,体验成功。首先,教师充当孩子们忠诚的向导:介绍课外读物、工具书;或带他们上网浏览,开阔视野。另外,鼓励他们拜访亲朋友、师长,了解多方面的知识,还要适时创设机会让孩子当小记者,采访工作在社会各战线的有为人士。通过亲自去问一问、看一看、摸一摸、做一做。让我们的学习更贴进生活,体会知识原于生活,用于实践的真谛。活动的同时,在孩子们童年的脑海中埋伏下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这方面能力熏陶可通过家政事务展开。还鼓励他们编写演讲稿《假如我是镇长》、《假如我是环保局局长》进行竞赛。为管理好本地区环境卫生出谋划策形成自觉服务社会,亲近、关爱自然;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
3、第三个环节:放手让学生设计、排练汇报课节目
充分的材料积累,为上好总结汇报课打下良好基础。然而,一堂成功的汇报课当然少不了朗读、歌舞、快板、相声、写、画等形式的综合运用。它是各学科共同参与的乐园。课前把所得资料整理后,分组说说议议相互配合。各种不同性格、兴趣的学生在争议中达成共识,设计好各组的汇报过程。每次决策演练都使每个孩子内心激起矛盾冲突,生生之间讨论争议常常能令人心智成熟,大胆的设想与清晰的判断不断促进他们大脑的发育。为日后在生活工作中能独当一面,团结协作打下坚实基础。俗话说得好,一百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他们在商议交流中集思广益,大胆表达,小主人地位得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习惯是人的第二生命,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
4、第四个环节: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学习自我解决问题。
适时替学生创设情景,也是发现问题,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不应直接答复,应启发学生大胆设想,互相解决,较难解决的才作点拨。正如孔子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样在学生的心灵中初步渗下相
互学习,谦虚求教的人生态度。这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使问题分化明白,达到教学双长的目的。当课到尾声时不妨请学生谈谈收获或提出还想知到的知识,引发他们回忆所学过程、内容。使教学目的进一步升华。
四、活动目标:
1、品德发展目标(活动的文主旨所在)
(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即具有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评价能力。(2)品德践行能力。具有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转化为行的能力。能对客观社会生活情境作理智的分析,有把一定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热情和意志,能将一般的道德规范、思想规范、政治规范化为具体的行动指令。具有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道德体系、思想体系的价值选择,对同一道德体系、思想体系中不同规范的选择。具有实际执行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抵制不良诱因。
2、能力发展目标(1)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3)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的能力。
3、知识发展目标
(1)了解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整合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学以致用,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起来,用“学习”指导实践,以实践促动学习。
五、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修养的古今中外的故事。
2、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修养的真正涵义。
3、通过调查,了解陋习的种种现象。
4、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有关修养的文章、诗歌、顺口溜等。
5、制作“优秀文明学生”、“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奖章。
六、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一:修养与生活、修养与学习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上网和到图书室查阅资料。探究修养的真正涵义,以及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的影响。
[人类因为有了信息技术,生活中多了一些便利。信息技术给我们中学生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网络已经成为我们身边最热门的话题。在上网的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遵守公约,文明上网教育。帮助学生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学生对美好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2.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总结。
“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3.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团结奖。附修养成就事业的事例: 福特的故事
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渍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直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福特惊讶地
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大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福特就这样进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不久就扬名天下,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这就是今天“美国福特公司”的创造人福特。大家说,这张废纸重要不重要?看见小事的人能看见大事,但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不一定能看见小事,这是很重要的教训。学生日记节选:
通过这一节课上网查阅资料,我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更深了一步。本来我不知道什么是修养,可是通过老师指导我们上网查阅,很快便找到了答案,真是太好了。并且在网上我也查到了很多的关于修养的文章,这对于我们小组今后的探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也培养了我们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相信在网络的帮助下,我们小组一定能圆满地完成活动任务......(王子龙)主题活动二:采集资料,透视陋习
1、采集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或上图书室采集各种陋习资料。
2、讨论资料
(1)小组之间展示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全班交流。附小组交流的资料:
赌博、随礼、劝酒、不排队、打赤膊、吃野味、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用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
(2)面对这些陋习,同学们扪心自问,并做好以下的调查问题。附调查问题:
A你自己身上存在多少陋习? 一项都没有(0项)几乎没有(1-3项)我有很少几项(4-9项)我有其中一部分(10-15项)我身上有很多(16-24项)我差不多全都有(25项以上)B你为自己身上的陋习感到苦恼吗? 非常苦恼 从没感觉不适合 偶尔苦恼 没想过
C你认为陋习难以纠正的主要内因是: 根深蒂固 文化教育水平低 经济水平低 卫生知识欠缺 道德意识不强
D你认为陋习难以纠正主要的外因是: 环境本来就脏乱差 周围的人相互传染影响 社会监督力量薄弱
目睹种种陋习,你的反应通常是:
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当面指责 摇头不语 敢怒不敢言 投以鄙视的目光
E你认为现代人身上的陋习比以前: 更多了 更少了 没有变化 不知道
F你认为自己的下一代比自己: 陋习肯定越来越少 不会有多大改观 陋习比我们更多 不好说
G你认为改掉身上的陋习难不难? 从小养成的,非常难改 虽然难,但我已经努力在改 不难,想改马上就能改掉 没试过去改
H你认为根除陋习应该主要依靠: 家长教育 政府引导 舆论宣传 洁身自好
互相影响监督
I你认为中国人的文明状况与外国人相比: 陋习多,处于下游水平大家都差不多,处于中游水平比大多数国家好,处于中上游水平陋习少,处于上游水平我不知道
J你认为哪些国家国民身上的陋习最少,值得中国人学习?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朝鲜、印度、泰国、巴西、南非、印尼、沙特、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其它
3、透视陋习
(1)教师出示几张陋习的图片,让学生讨论交流:陋习对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附陋习影响工作的事例: 因小失大的应聘者
北京某大公司高薪招聘,引来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竞相角逐,经过一系列的挑选,剩下五人,接受最后面试。这些人都已过五关斩六将,以为最后的面试只是走走过场而已,无甚要紧。于是他们都满怀信心地走进经理办公室,这时,经理说,不好意思,年轻人,我有点事要暂时出去二十分钟,你们能等我吗?五人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可以。经理出去了,在办公室里无聊等待的他们看到办公桌上有很多文件,便都凑过去,一摞摞地翻看,不亦乐乎。二十分钟后,经理准时回来了,说,面试到此结束。几个年轻人莫名其妙,不禁问,我们还在等你呢,怎么就结束了?经理说,我出去的二十分钟就是你们的面试时间,我们公司不需要未经人同意便随便翻看别人东西的人,虽然你们都很优秀但是连最基本的礼节都不懂,我们不要。五人哑口,深为自己的鲁莽而懊悔。小行不检,大过也!(2)学生活动。
面对陋习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去做。
4、合作探究
(1)集体讨论:如何让陋习远离我们,让我们的生活走向文明?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份环保宣传画。
(2)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成员用笔描绘图画。)(3)全班交流,说出自己的设计意图。
(4)小结。(评价学生活动中的表现,要求学生能意识到陋习对我们的影响)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现奖”,并向小组颁发奖章。
(设计意图:通过这项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围绕学生与自然、学生与他人和社会、学生与自我发展的三条线索与校本课程、班队活动,学科教学等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开发、选题和设计。力求达到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目标。] 学生活动日记节选: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说“随地吐痰”全世界,都是用中文写的。为什么?因为,只有中国人才这么做!随地吐痰的确是我们身上非常普遍的陋习。关于这个,相关的“故事”不止一个:比如,一个中国旅游者在意大利罗马酒店里,看到墙上贴着加粗笔划的四个中国字“请勿吐痰”,不免羞愧得无地自容;又比如,某外国商人和中国公司从事贸易业务,本来一切都谈好了,谁知最后关头中国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老外面前吐了一口痰,于是谈好的交易也泡了汤......如今看来,陋习还是“老”的有生命力--其实在不少城市的陋习排行榜调查中,随地吐痰都是名列第一。中国人喉咙里的那口痰,为什么这么多年了,仍然占据着陋习的头把交椅?为什么同为黄色人种的中国人,喉咙里就要比别人多一口痰呢?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不随地吐痰,即便养成了习惯,那也是很容易改的,只要你在每次吐之前,看看已经斑斑点点的地面,我想你就应该会认识到,不该随地吐痰!(刘安娜)
家长心语:
星期六的上午,我们在王老师的精心策划下,我们几位家长随同孩子们一起到社会上调查陋习现象。
在与孩子们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不强人所难、不让人们陷于尴尬,都是很有礼貌地与人交谈。
看到这些,我想了很多......开展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很大的帮助。能替别人着想,顾及和尊重别人,这就是人最起码的修养,而修养正是体现在小事上。如果说权力和职位代表一个人的身份的话,那么人的习惯和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人们同样会以此去判断一个人。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多为别人着想,人与人之间才会最大限度地减少矛盾冲突,创设出一种和平友好的环境。替别人着想,是一种胸怀,一种博爱,一种境界,而具体说来,往往不过是一件件细微的小事罢了。
在孩子亲身体验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不少的知识,懂得了应该怎么与人和善的交往,并且能有礼貌地制止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我也融入其中,受益匪浅。(王康平家长)主题活动三:向陋习宣战 提高文明修养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
一个很有才华和创意的人被一个公司聘用,在试用期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老板也发现他不是个很讲信用的人,而且对人态度蛮横,不具备合作精神。假设你是老板,试用期过后,是继续聘用他还是解聘他?学生就此讨论,各抒己见。
2、宣扬和感怀人类的美德(放映四个感人的公益广告):
①“爱心的传递”--睡觉前妈妈给儿子洗了脚,然后又给自己的妈妈洗脚,这个情节让孩子看在眼里,小小年纪的他给妈妈打来一盆洗脚水,稚嫩的童声“妈妈,请洗脚”。孩子第一次也给自己的妈妈洗脚了。看来爱心是可以传递的。
②“公德比赛-让座篇”--一辆行驶的公车上,只有一位老人在站着,其它坐着的乘客大多是年轻人,但是他们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而且互相推委:“你让吧”,“不,你离她
近,你让吧”,“凭什么呀”,“我不想让”......画面文字“让座其实没这么麻烦”。最后,一位小伙子站起来主动把座位让给了老人。画外音:“公德比赛今天起正式开赛”。
③“举手之劳--晨跑篇”--一个小伙子在晨跑的过程中非常乐于助人,帮人推车,捡球,当看到地上的易拉罐动作潇洒地用脚踢到垃圾箱中,不料差了一点,易拉罐落在旁边了,这时又一位晨跑的姑娘把它捡起来,丢进垃圾箱中。这些举手之劳,体现了我们爱人爱己的良好道德。片尾字幕:关心别人,快乐自己。
④“举手之劳--大众篇”--轻松的背景音乐,路人甲将马路上的井盖盖好,避免了交通事故。路人乙捡起地上的香蕉皮扔进垃圾筒中,路人丙和丁扶起倒下的指路牌。这些举手之劳,带给我们自己和别人方便。片尾画外音:举手之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手段,放映几段较为感人、教育意义深远的视频,这样能让学生对修养有一个很直观的认识,能够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
3、评选“文明之星”,并颁发奖章。
4、了解加强文明修养在生活中的作用,小组讨论如何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并且写出倡议书。
5、凭借通过去图书馆、上网、实地拍摄等途径收集到的文明的图片和资料,自由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确定一个主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6、在活动中,用各种形式展示组内的课题研究报告。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学习-实践-反思-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认识规律,以观念出行为,实践出真知,管理促实施为指导思想,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努力实现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以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个领域的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还较好地体现了教学活动全员参与、开放、灵活,注重体验,激发创造等现代教育的特点。] 学生活动日记节选:
今天在《读者》里读到一篇《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文中一位中国留学生讲述了他在英国因自身陋习而遭遇尴尬的经历,同时也反映出我国现实社会中人们本身存在的修养和公德意
识。在我看来,作者在书中将修养比做人的第二身份,实际他的本意已把修养作为人的第一身份。也就是说,无论一个人获得再高的学历、地位,如缺乏良好的修养,你都是一个浅薄、丑陋的人,换句话讲,这样的人在文明国度里是无法立足和生存的!因此,另一个更为贴切透着淡淡清香的词浮现在脑海...素养!
素养,应该是素质和修养的综合,良好的素质离不开良好的修养基础。分开来说,素质包括身体、文化、业务等素质,修养包括道德、品质、生活习惯等。把这些综合起来,其实就是做人的准则。然而,人无完人,每个人的家庭、社会环境都决定着每个人的素养水平的高低。不过我认为,无论环境如何,你可以在身体、文化素质方面有缺陷,但绝不可以在修养方面存在弊病。因为,身体、文化素质是可以通过后天锻炼和勤奋而改变的,而自身修养如不在先天去克服、校正,那么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你的子孙后代兴旺问题!往大里讲,这是一个民族兴衰问题!写到这里,想起母亲,因为历史原因,她初中都未读完,但是她曾有过良好的家教!自我懂事起,母亲的修养主要体现在无论什么时候衣着朴素、干净利落、注重待人接物礼节方面外,还有无论做什么事,她都会先去尊重别人,尽管后来因此而遭遇不少小人和吃了不少亏,但她还是始终如一地做着自己,用她的话说,做人不能亏人!就是损人利已!作为修养来讲,她老不仅做的很好,而且还常常令我们自愧不如......(刘汉文)家长心语: 我的孩子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我们什么都要依着他,并且还对人没有礼貌。这真是让我们大伤脑筋。其实我们在家里也没少教育他,可能是方法不得当吧,总是收效很小。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发现儿子变了:他回家能帮我们干活了,并且也不与邻居家的小朋友满大街地跑了,对人也有礼貌了......这个改变真的是要感谢学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对孩子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养成教育通俗地来说,就是养成好习惯。习惯不是个小问题,它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与素质,在很大程度上,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学习、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决定着他一生的成功
与幸福。
看到孩子现在的改变,我们心里是说不出的高兴,希望学校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健康、活泼的成长。(刘国涛的家长)主题活动四:注重仪表形象,养成文明习惯
1、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来收集资料。
2、每位学生设计一张资料卡片。例:资料卡片 时间________ 哪一方面的仪表_______(如:仪容、举止、表情、服饰、谈吐、待人接物等)
3、作为资料的设计者,每位同学还要在资料的背面附解答说明。(说明中注明答案、以及答案的出处)
4、一周后,进行资料的交流。
(1)每位学生将自己设计的资料卡片编号后,挂在黑板上。全班同学轮流欣赏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五张资料卡片。(自己的除外)(2)欣赏交流资料说明。
5、形成迁移。
必要的延伸课堂教学内容,运用迁移方法,促进思维发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加强自身的修养,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1)学习小结: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交谈)
(2)知识迁移:动脑筋想一想,如果你遇到了外国朋友,那你知道应该怎样与他们交往吗?(可以小组讨论,也可以在网上查阅有关外国人的交往礼节、风俗习惯等,并做好笔记。)(设计意图:比较、迁移是重要的思维方法,在学习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因此,比较、迁移能力的发展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比较、迁移的方法和进行比较、迁移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尤其是六年级学生受思维能力限制,考虑问题单一,不会把知识联系起来分析,教学生用比较、迁移的方法学习系统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既有助于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又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习活动以个体思维为主,以集体学习探讨的方式展开。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研究式学习活动“逼”着学生进入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挤兑”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信息多向交流,每个人都是信息源、又是接受、消纳场。课堂教学自然进入了真活跃的境界。] 附学生搜集到的资料: 仪态的美化
仪态,指的是人的姿势、举止和动作。每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人,都应当力求使自己的仪态文明、自然、美观、敬人。仪态文明,是要求仪态要显得有修养,讲礼貌。比如,不宜在他人面前做抓痒痒、掏耳朵、脱鞋子这类粗野动作;不应在异性面前双腿叉开而坐,或双腿叉开而蹲。仪态自然,是要求仪态既要标准、庄重,又要表现得大方、实在;不要虚张声势,装腔作势,也不要脸谱化、戏剧化,言行不一。仪态美观,是高层次的要求。它要求仪态要优雅脱俗,美观耐看。比如说,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手势要文雅,脚位要适当,等等。在必要的时候注意此点,定能给他人留下良好印象。仪态敬人,是要求力戒失敬于人的仪态,同时努力注意以仪态体现敬人之意。比方说,在与人交谈时,以手指点对方,翘起“二郎腿”并以脚尖指向对方乱晃悠,是失敬于人的动作;在同样的情况下,目视对方,面含微笑,不时点头表示理解与支持,则是敬人的仪态。这些,都要需要注意的。行路的规范
出门行路,是人人每日不可缺少之事。从礼仪上讲,行路时应遵守以下规范:在行路时,首先要遵守交通规则。横过马路时,要切记“红灯停,绿灯行”,并且一定要走斑马线,不要横跨围栏,横越草坪。在行进中,不宜连奔带跑,引发误会,也不要走得太慢,阻挡他人。与他人同行时,应记住位次上的尊卑。并排行走时,以右为尊;一前一 后行走时,以前为尊。不要忽略这一点。在狭窄之处行走时,若无急事,最好将外侧让出,以便有事者迅速通过,此刻还不宜多人并行或停下来交谈。其次,在行路时,不要 与人拉拉扯扯,勾肩搭背;也不要大吃大喝,或者吸烟,不要乱扔废物;别人问路,应给予帮助。不要对路人指指点点;
不要围观起哄。着装的守则
根据礼仪规范,我们在着装时如欲表现不俗,就必须恪守以下基本的着装守则:守则之一,是要应己。每个人在年纪、性别、形体、职业、身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在着装时,必须首先考虑这一点,尽量使着装为自己扬美显善,避短藏拙,这就是应己的含义。守则之二,是要应制。所谓应制,是指着装应当合乎规范,按部就班,遵循其固定的搭配、穿着之法,而不宜自行其事,为所欲为。例如,穿带踏脚环的健美裤,就要配以中帮或高帮鞋,不然就会有碍观瞻。守则之三,是要应事。应事,就是说着装应依照具体场合的不同而加以区分。一般的规律是:在公务场合,着装要传统保守;在社交场合,着装要时尚个性;在休闲场合,着装要舒适自然。这些,均不宜轻易混淆。不然的话,即会为他人视为着装不得体。用餐的礼节
与他人一起用餐时,下述举止动作不雅,理当禁止:一是不宜吃得响声大作,“电闪雷鸣”。二是不宜乱吐废物,唾液飞溅。三是不宜张口剔牙,捅来捅去。四是不宜宽衣解带,脱鞋褪袜。五是不宜挑三拣四,挑肥拣瘦。六是不宜替人布菜,热情过头。七是不宜以酒灌人,出人洋相。八是不宜酗酒猜拳,争吵起哄。九是不宜吸烟不止,污染空气。十是不宜吐痰擤鼻,坏人食兴。十一是不宜满脸开花,吃相不雅。十二是不宜下手取食,起身夹菜。十三是不宜“品尝”餐具,乱用餐具。十四是不宜与人抢菜,乱换位子。十五是不宜非议饭菜,为难主人。咖啡的饮用
在社交聚会中,咖啡已是一种日常饮品。在饮咖啡时,有必要应用以下礼仪规则:饮咖啡时,可以加入牛奶、糖块。是否加入,讲究自便,不可越俎代庖。自己为自己加糖块时,宜用专用的工具,切不可用手拿糖。若嫌咖啡过烫,可待其稍冷再喝,也可以以匙轻搅,使其降温。切不可以口吹,或用其他杯子来回折倒。饮咖啡时,若近桌而坐,可一手持杯耳饮之。若站立走动,则宜连杯带碟一起端着。饮时,右手持杯近口,左手持碟于齐胸处,防止汁水溢出。不用匙时,可将其平放在碟内,切不可以匙舀起咖啡饮之。饮咖啡时,讲究小口品味,不宜满杯一饮而尽,更不可饮得声响大作。
手机的使用
手机,学名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它是一种现代通讯工具,而不可被作为显示身份、财富,大摆阔气的工具。使用手机,应将它放入公文包、手袋或专门的“大哥大”包中随手携带。最好不要以手相握,招摇过市。在使用手机通话时,不宜在人前大呼大叫,大喊大笑;也别在别人面前神秘兮兮,低声细语。这两种做法,都很容易被人误会。在某些特定场合,如飞机上、医院里,使用手机有碍安全,在一些公共场合,如影剧院会议室等最好不用手机,如需要联系,可将手机设置为振动,并在离场后接听。主题活动五:修养歌诗谣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修养的优美的诗,诗除了愉悦的作用,还有呼唤社会良知的作用,让学生在直观的情感中,心灵不自觉地受到震撼,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1)猜这是哪一方面的歌词?(社会公德歌)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2)创设提问:你会唱关于修养的歌吗?或是朗诵一篇关于修养的诗吗?这就是我们这节 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修养歌诗谣。
2、质疑探究:
(1)你们知道《道德修养歌诗谣365首》吗?那我们就到微机室、图书室查一查吧。(2)学生汇总收集到的资料。
(3)启发质疑: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歌诗谣用我们熟悉的曲谱来唱,你们有什么困难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好吗?
先是提问,然后小组为单位,选择组内成员都较熟悉的歌谣来唱,进行预演。
3、研究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音乐知识来进行,在这里,可以很好地达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求的学科整合开发的理念。
4、尝试创意:
教师要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心里特点,用充满启发与鼓励的话语,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让学生满怀着创作激情,来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过程。
(1)谈话:老师想听听你们最优美的歌声,现在赶快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创作一曲吧。(2)学生创作,自由组合。
5、大家来表演:
安排学生轮流表演,表演歌颂文明礼貌的歌曲、小品、诗歌朗诵等节目,其他同学评价。
6、体验成功:
活动评价注重学生亲身参与和学生全员参与,即学生是否参与了活动的某些环节,参与是否主动积。同时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并自学参与评价。在活动中,无选择性地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风采,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引导学生自评,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1)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给予指导,并让学生选出十位优秀的歌手,颁发“最佳表演奖”。
(2)激励过程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参与程度、投入程度等表现。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由学生执笔,写下自己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活动不指手画脚、不横加干涉、也不放任自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悟,时刻关注活动中的每一个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给以针对性的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实施要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自我。] 附道德修养歌诗谣片段:
《歌诗谣》之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歌
姒传双
(建议采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曲谱歌唱)巍巍华夏泱泱礼义邦,文明建设四海美名扬。欣逢民族复兴好时代,道德规范九州好风尚。第一“五爱”根基是爱国,壮怀激烈挥汗求富强。第二“四有”新人讲守法,井然有序国泰保民康。第三人生处世需明礼,文明礼貌处处有春光。第四立身兴业在诚信,天圆地方信用德如阳。第五集体主义重团结,手手相握世界看谁强。第六社会兴旺讲友善,盛世人和真情胜长江。第七千秋富足在勤俭,汗水生根大地花果香。第八见贤思齐图自强,足下有路脚印比路长。第九劳动最美能敬业,为民服务思想竞芬芳
第十人生价值是奉献,煤不燃烧不如石头亮。道德规范条条要记清,三德实践点滴化修养。中华儿女德才学识好,现代文明公民更豪壮。《歌诗谣》之一百四十社会公德歌 姒传双
(建议采用《学习雷锋好榜样》曲调歌唱)
社会公德记心房,现代文明好风尚。忠义礼诚真善美,勤俭公廉法德扬,人格长城求自强。爱护公物如家当,设施秩序人共享,“爱”字当头主人翁,呵护家园责任强,公共生活德至上。保护环境新伦理,生活生态百花香,持续发展利千秋,风物长宜放眼量,天人合一是宝藏。文明礼貌似衣裳,互相尊重有春光,待人以德诚如山,处世和谐有海量,文明自律成修养。助人为乐有榜样,雷锋同行有方向,敬老爱幼多博爱,热心公益想四方,爱是阳光地久天长。遵纪守法是纲常,制度伦理保安康,学法知法重规则,德法双轨治国方,神州大地新气象。
附学生日记节选: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道德修养歌诗谣365,并且我也学会了用《学习雷锋好榜样》曲调歌唱《歌诗谣》之一百四十社会公德歌。这节课给了我美的享受。今天回到家里,我还唱给我妈妈听,妈妈听了直夸好。
真的很希望老师能多上一些这样的课,既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又让我们学到了不少的知识。感谢综合实践活动课,让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因为在这之前,我学习不好,很自卑。但是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都夸奖我的歌唱得好,并且老师还鼓励我说,以后我一定会在这方面有所成就的。现在我满怀信心地投入到了学习中,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明超)家长心语:
今天回到家,儿子对我说,要唱歌给我听。我说算了吧,你还是搞好学习吧。可是儿子仍然坚持要唱。没办法,我只好让他唱了。令我很吃惊的是,儿子唱得很认真,很好听。于是我问,谁都你的?他说,是今天综合实践课学会的。还没等我再说话,儿子接着说,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歌唱得好听,让我好好学习,以后一定会在这方面有出息的......我一听,乐了,因为儿子终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以前,他总是说自己学习不好,谁也不会喜欢他的。可是通过这堂课,却让我看到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儿子。
感谢老师,你让孩子在学习上有了动力;感谢老师,你让孩子有了一个健全的人格。谢谢!(李明超的家长)主题活动六:争做文明之人
1、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文明的名句。
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3、发出倡议,签字表决心。
请每个同学把过去的不文明之举写在纸条上,然后痛下决心,撕碎纸条,与不文明告别,全体同学举起右手宣誓: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管住我们的口,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花草。
为营造一个宁静、有序、有着良好学习环境的校园而努力。
[此课题开展的目的在这里得到了圆满的体现: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明意识,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认识到文明的重要性,能下决心真正告别陋习,向文明靠近,让我们做有礼貌,有道德,有理想,有素质的“四有”新人。] 附学生搜集的文明名句:
做文明的人是一种无所失落的选择,是对地球秩序与人类的深刻理解。“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撑起地球。”文明有时就象伟人说的这句话一样。
文明,原来就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词却是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做文明的人要真诚,要礼貌,要不断割去心灵中累积许久的负担。
做文明的人,不是要做一件使人热血沸腾,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出来的。
做文明人是自己的行为已经对生活中最伟大的词做了最完美的诠释!友爱,团结,和睦......是文明变成了一盆冰水,浇灭了在人们心中炽烈的怒火;是文明换来了世间宁静祥和的一切;是文明变成了原动力,开创了美好的世界。
让世界多一分微笑,少一些烦恼;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伤。让文明之风吹遍神州大地,吹遍大好河山;让文明之花开得满天遍野;让文明之火化解情感隔阂的冰山!附家长的心里话: 老师: 您好!
我是钟福林的家长。提起福林,也许让您很头疼,也让您感到很烦恼。从开学到现在您为他没少费心、操劳。他是个比较任性、贪玩的孩子,甚至有时候显得无药可救。通过学校开展“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活动后,我的孩子有了明显的进步。从前,福林在生活上不懂得艰苦朴素,总是让我买这个、买那个,总是说别人有什么我也要,同学的铅笔盒好看了,书包好看了,就说:“妈妈您也给我买吧!”等等,攀比现象很严重。现在,他把这些坏毛病全改掉了。
另外,原来的福林不懂得尊老爱幼,不管对错,总是跟家长顶嘴,邻居老人说她时,他很没有礼貌的顶嘴或者骂人。可现在通过“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课程的学习,他懂得了尊重老人,改掉了骂人的恶习,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懂得了礼让。
还有,福林在家中比较懒惰,从不动手帮妈妈做家务,不管我们上班多么辛苦,铺床、叠被、打洗脸水、洗袜子都需要我们来代劳,从不自己动手去做。通过接受“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教育,现在基本上能自己做这些力所能及的事了,虽然有时候不情愿,但在我们的劝解下还是去完成了。
福林在花钱方面也是大手大脚的,没有钱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拿家里的钱,而且还不只是一元、十元的拿,甚至百元也毫不在乎地随便拿走,独自花掉。现在,通过“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课程的学习,再加上我们苦口婆心地说服教育,他不再像以前那样花钱了,他懂得了钱挣得不容易,而且又赶上他父亲待业,生活不像以前那样富裕,就很自觉的给多少就花多少钱,有时还知道节省着花,比原来进步了一大步。
现在,我们很感谢学校开展的“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教育活动,更感谢老师您对钟福林的辛勤培养。我也希望学校多进行像“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之类的课题研究,多开展美德教育活动,让我们的孩子在经济改革的浪潮里不断适应,不断进取,用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出祖国最需要的有用之材,为了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进步共同努力吧!此致 敬礼!钟福林的家长
七、教学反思:更新观念,勇于创新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追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想融合为价值取向;我在活动中,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实践下来,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1、关于“近”与“远”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处处有题材,关键在于挖掘。刚开始时,我一直为校外活动安全而一筹莫展,总觉得有一条绳索绑着,因此伸不开手脚。经过与同事们深入探讨,上网与全国各实验区教师交流之后,才豁然开朗:活动,活动,难道只能在校外?只要善于挖掘,生活处处是课程。因此,完全可以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班级--学校--社会”逐步展开,何苦一上马就为校外活动安全而忧心呢?眼前的、身边的活动资源有的是。于是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引导学生查身边的陋习,明确活动的目的。
2、要改善课堂中的“收与放”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教”,但综合实践活动课却离不开必要的“教”。这后一个“教”就是指导。尤其是课程刚启动,学生处于一种不知所然的状况,一上来就放由学生所谓“自主选题”,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经过实践的摸索,事实告诉我们,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具体指导。制订计划,学会合作,均需要教师的点拨,甚至是训练。要“放”就必须先“扶”,否则学生无所适从。但老是“扶”而不敢“放”,学生永远学不会自己走路。目前看来,放的还不够。例如学生在上网查“修养定义”资料的时候,我就指导学生先输入关键字“修养”,然后再找相关的问题。这样的指导对学生以后的上网查阅资料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3、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它学科的融合
在摸索实践教学中,我意识到了这门课程与其它学科的完美结合。例如我在进行“采集资料,透视陋习”活动中,让学生设计一张环保宣传画;“道德修养歌诗谣”主题活动中,让学生用所熟悉的曲调唱出来,这都是与美术、音乐学科结合在一起,形成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我在其中也尝到了喜悦的滋味。
八、收获与体会:
1、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学习生活作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1)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小组成员都分配具体的工作,使其担任一个具体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汇报人等。一定时间后,还可角色互换,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体验、锻炼和提高,这样分工合作也有利于学生建立责任心,增强合作意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友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是上好实践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奠基内容。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发挥潜能的平台,而且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同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增长了学生的智慧。(2)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尽管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是想研究什么就可以研究什么,想怎么研究就可以怎样研究,但比起学科课程来讲,综合实践活动没有规定的必学内容,它的设计和实施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学生在这个课程里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利,他们总能找到自己感兴趣而又能研究的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研究去探索,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一位老师所说:“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取得了这么理想的效果,主要是由于这种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从而使他们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活动过程中的各种困难,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在进行“道德修养歌诗谣”主题活动中,一些“学习成绩不怎么好,也不善于言谈,对于身边的人和事也不关心”的学生、甚至在教师的眼里是“差生”的学生,通过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转变为“自信、开朗、幽默”、让“小伙伴佩服”的学生,有些还被同学们一致推选为校“雏鹰进步奖”的获得者。这种转变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激活学生的潜力、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方面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对那些在学科课程中找不到自信的学生其价值更为明显。(3)切实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
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也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式学习,即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调查、实验、制作、设计、观察等方式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探求结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打开一个开放的时空,在这个时空里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初步掌握了一种新的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会了如何去质疑问难、如何去主动探究、如何去分工合作。这种学习体验和经验的获得不仅对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也会有深远的影响。
2、体会:
(1)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特长和个性,都有自己的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他们的发展不仅仅是通过书本知识的学习而获得的。学校课程应该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而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学生可以获得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能,但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方面则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可以为彰显和发展每一个学生个性创造空间。
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满足每个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要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它的自主性、开放性等特征允许课程充分体现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这就为学生彰显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提供了空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体现了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发展的倾向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在尊重学生兴趣爱好的前提下允许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和活动主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开展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最充分地显示和发挥他的天赋素质,展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活动过程中,擅说的学生采访,会写的学生编辑、撰稿,会画的学生负责美工,善于交往的学生负责联络、协调......每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地发展与展示。(2)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创造的起点,不会发现问题就没有创造性。综合实践活动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形成自己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活动。对于初一的学生还要对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策略,得出相应的探究成果。
如在主题活动“采集资料,透视陋习”中,学生经过思考,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陋习会不会遗传?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于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到了圆满的答案。这样,学生在这个空间里自己的才能得到了尽情的发挥。(3)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资料和信息,并需要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学会运用获得的信息描述或说明问题,并做出恰当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4)提高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鼓励学生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这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和创新的欲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5)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从学生自身的需要来看,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需要,而且也有发展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的需要。
在《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对陋习问题的探究、发现,使学生亲自获得对社会、对自然和对自我的认识和体验,这种认识和体验是学
生在课堂里、在书本里不能获得的。正是这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使学生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使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科学观和良好意志品质,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兴趣,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形成健康进取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这种良好品德的获得是建立在学生的积极体验和感悟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别人的灌输所获得的,是任何说教所无法达到的。
正如一位家长说的:我的孩子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我们什么都要依着他,并且还对人没有礼貌。这真是让我们大伤脑筋。其实我们在家里也没少教育他,可能是方法不得当吧,总是收效很小。正当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们发现儿子变了:他回家能帮我们干活了,并且也不与邻居家的小朋友满大街地跑了,对人也有礼貌了......这个改变真的是要感谢学校开设的这门课程对孩子的养成教育(摘自家长话语)(6)拓展延伸,寻找新的问题
在活动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谈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修养是人的第二身份----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你还能做些什么?鼓励学生说出更多的自己喜欢的子课题,可以说是给学生以后的研究性的学习留下了“伏笔”,也体现了此次活动的连续性。(7)不足
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在活动中虽说收获不少,但是也有一些失误:如:小组活动中存在的不积极的现象,有的同学不听从统一安排;在调查的过程中,材料没有准备充分;在处理收集的资料的时候,没有给予学生必要的说明等。这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及时总结、有效整改,使自己在活动中逐渐成长起来。
2.告别陋习,走向文明 篇二
【活动背景】
根据学校政教处安排,为响应学校加强健康教育,美化校园克服陋习创建文明班级的号召,召开名为“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使同学们认识自己的行为习惯,意识到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断学习应用于改进,讲文明,知礼仪的好学生,为和谐校园的创建尽一份力量。
【活动时间】2010年
【活动地点】287本班教室
【参与人员】287班全体学生,班主任
【具体过程】
胡·郑: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胡:我们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有文明的环境中,我们中学生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文化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的人。现在我宣布“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郑: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吮吸着知识的花露。多少个清晨,看着驼背的身影朦胧在乳白色的薄雾中,在餐厅、在宿舍、在校园,为我们默默辛勤耕耘时。我们似乎从来没有深层次的思考过:学校是我们的家,这个家的洁净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创造,这个家的美丽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来维护。
目前我们的校园里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校园打扫容易但是保持起来却很难。为什么呢?因为习惯不好。
胡:对啊,因为有的同学有乱扔垃圾的习惯,所以我们前脚打扫,后脚就有丢弃的垃圾;因为有的同学堵塞厕所,所以我们的教学楼、宿舍楼经常弥漫着异味;因为有的同学没有轻开轻关的习惯,所以我们的教室,宿舍门损坏的特别多;因为有的同学没有轻言轻语的习惯,所以我们总感觉自己置身于喧嚣的菜市场中;因为有的同学没有节约的习惯,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丢弃的废纸、人走灯未灭、水未关的景象……(投放映像)
朗诵下面的小诗)
甲:同学们,好习惯就像雏鹰的一双翅膀,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
乙:坏习惯就像一只讨厌的小虫,让幼小的树苗永远也长不高。
甲:好习惯就像前方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从优秀走向成功。
乙:坏习惯就像一堵厚厚的泥墙,把你和“优秀”无情地隔开。
甲:有人说:行为决定习惯
乙:习惯决定性格,甲:性格决定命运
乙: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最大的感受是:文明需要你我他
甲:通过本节班会,我们最大的收获是:告别陋习才能走向文明。
乙:要想文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郑:在校园我们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下面请张涛为我们表演(——)
下面让我们七嘴八舌说说自己的感受和心声吧。(自由发言)
……
郑;大家说的都很好,所以说讲文明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又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不仅要在校内讲文明,在其他地方都应该做到讲文明。
胡:你这样一说,也让我想起了现在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很多国家受到的“待遇(”多媒体投影)相信同学们看完之后又有了新的感触吧。(再次投放多媒体,让同学们观赏,可以适当的配解说)
郑:下面请大家再读一封一位韩国留学生写给中国人的信的一部分。
我来到贵国的这五年,许多原先贵国在我脑中的美好印象现在却消失了。我其实也很难过。贵国在历史上是我们大韩民国的文化老师,大韩民族和整个东亚的文明都是贵国的学生。我们的大多数礼仪制度,人文思想都起源于贵国伟大的中华文明。所以我以前一直把贵国当作全亚洲真正的“文明之邦”,“礼仪之邦”。可当我真正来到贵国后,却发觉我想错了。贵国在一些基本的礼仪和道德上甚至还远不如那些比贵国贫穷的多的国家。无论我在上海街头还是北京街头,我都很少看见有人能够排队上公车,路面上往往很肮脏,行人随手把垃圾和废水扔在街头都是很随意的,更让我惊讶的是贵国人居然会随地吐痰!这在其他国家都是很粗鲁和失身份的事情,可贵国却能大大方方地做!有一次我在上海南京路上看见了一个美丽少女当着她的男友的面把痰吐在地上,这样的女孩如果在韩国那是一辈子也嫁不出去,我们也不可能有这么粗鲁大胆的女孩。还有就是贵国卫生习惯太差,往往贵国国民在非夏天以外的季节每星期只洗一次澡,这在爱好清洁的国家是无法想象的。世界普遍是每人每天都洗一次澡并洗头。爱清洁也是一个人体现个人修养和文明的重要方面。此外还有没有谦让,爱吵架。我在贵国街头,公车和商店经常看到有人为了一点小事吵架起来,甚至还有男士主动和女士吵架的,难道贵国国民真的就没有这点风度吗?中华文明的宽容在哪里?在我们韩国,日本和新加坡吗?我很难过。
郑: 大家畅所欲言。
„„
胡;讲文明,懂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借此机会,由班委代表倡议:
学生,家之学子,国之未来。我们应切之弊端,正身立己,扫除不良行为习惯。关键在于自身思想上的认识与重视。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没有攻不破的难关;只要我们真正有“建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的这个理念,就能排除掉所有的问题,完善自我。踏踏实实做事,正正稳稳做人,积极树立校园新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文明合格的当代学生。在此,我们呼吁大家以文明为己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点滴小事做起。⑴爱班爱校,讲文明话,做文明人,塑造学生文明形象。
⑵以校为家,爱护公共设施,杜绝损坏公物,拒绝课桌文化。
⑶遵守公共规则,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
⑷戒除抽烟,酗酒,严守校规校纪。
⑸服饰整洁大方,不佩戴耳环,项链等饰物。
⑹男女同学,自尊自爱,正常交往,举止文明,言行得体。(在投影上显示)
郑:现在同学们都在在“创建美丽校园,人人有责”倡议书上签名,希望同学们真正做到讲文明,懂礼仪,承担起创建文明校园的责任。
(放音乐 “ 赢过我自己”)
胡: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本次班会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提升我们的人格魅力,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做一个高素质的中学生,成为一个明礼的,高品质的公民。
(点击课件,播放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的公益广告)
3.告别陋习_走向文明2 篇三
一、活动目的为了更好地开展行为规范教育、知耻教育,净化校园风气,营造良好的校内文明环境,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营造文明、和谐、团结、向上的育人环境,弘扬我校的德育特色,学校特组织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实践活动。
二、活动时间
每学期第二周三、活动内容
1、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教育。
各班于班会课期间组织开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教育,加强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并身体力行各项行为规范,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开展“我的习惯好吗?”主题班会。
2、开展“告别陋习大劝导、大检查”活动。
组织学生认真自查、互查班级同学存在的不文明行为,对校园内所见到的不文明、不卫生现象及时进行劝导,例如吃零食、校内骑车、课间追逐打闹、粗话脏话挂嘴边、不爱护公共设施、乱扔垃圾、不主动向老师问好等等。做到相互监督,发现问题着力劝阻劝导,共同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
政教处将加大巡查力度,对一些不文明现象公开点名。活动结束后,各班将班级不文明现象统计表和活动总结交少总部。
3、开展创设“绿色校园”活动。
以3〃12植树节为契机,开展创设“绿色校园”活动。组织“行动起来,争做护绿小使者”国旗下讲话,号召大家保护校园绿化,提高爱绿护绿的环境意识;各班组织一次大扫除活动,将教室、包干区彻底打扫干净,营造干净、整洁、美观的校园环境;在班会课“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教育中加强与随地吐痰、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告别的教育,爱护校园环境,积淀校园文化底蕴。
4.“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倡议书 篇四
一、孝敬父母, 尊敬师长。怀揣着对父母及老师的感恩之情, 努力奋斗,刻苦学习;
二、在学习上, 严格遵守日常行为规范中的规定, 勤勉刻苦, 不断钻研,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端正的学习态度认真地度过 每一天;
三、讲文明语言,做文明学生。举止文明,言行得体,文明 对待他人,时刻展现新世纪中小学生的文明风貌;
四、注重个人形象,严于律己,自尊自重自爱,热爱劳动, 勤俭节约,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五、以校为家, 爱护公共设施, 不损坏公物, 拒绝课桌文化;主意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不随意攀摘花木。不乱扔垃圾,不 随意践踏草坪,不吸烟,不喝酒,树立主人翁意识。
总之,切实做到“五个无”、“五个有”。“五个无”就是要做到地上无痰迹、纸屑,墙上无污迹,桌面无划痕,门窗无破损,卫生无死角。“五个有”就是要做到课堂有秩序,课间有纪律,言行有礼貌,心中有他人,差生有进步。管好自己的嘴,不随地吐痰、不出口成脏;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管好自己的腿,不乱闯马路、不践踏草坪。
【拒绝陋习走向文明】推荐阅读:
摒弃交通陋习 倡导文明交通07-29
除陋习树新风讲文明10-14
告别陋习 做个文明小市民08-14
《革除陋习,争做文明小市民”主题班会08-10
“讲文明 除陋习 见行动”主题教育方案08-30
文明就餐 拒绝浪费08-14
“拒绝手机诱惑,构建文明校园”07-13
班会“告别陋习”教案09-07
告别陋习 从我做起08-08
驾驶员十大驾驶陋习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