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2024-08-23

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8篇)

1.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一

一、加强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准确理解

在化学教材中, 几乎每章节都有一些基本概念, 而这些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要学好化学就要准确理解这些概念。学习的过程是个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 只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才能对新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创新。有些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就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 这显然是不够的, 应该要更进一步, 正确的方法是要理解这些概念,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的真正内涵, 也不至于今天记背下来的明天就忘了, 也有利于其他相关内容的学习。

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化学课程中的“化学方程式”和“常见的酸、碱和盐”和“化学肥料”等单元是重点内容, 这些单元的知识点多, 应用性和规律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 学生学习后并不容易马上掌握, 遗忘率很高。那么, 在复习的时候, 要注重对这些章节知识的重新梳理, 运用列表法, 建立“知识树”帮助学生梳理和识记, 形成知识网络。要通过精讲典型习题, 帮助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和技巧。学生要学会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自己灵活运用和掌握, 可运用多种形式和活动进行复习, 如各物质间化学方程式书写比赛、办手抄报等。这样才能做到难点不难, 运筹帷幄。

三、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题的解析能力

新课程标准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平台, 因为它不但注重学习的结果, 还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掌握, 更注重科学的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当前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化学教师所共识, 在前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常规仪器的使用和基础实验操作, 以及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验能力, 那么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除了总结课程中的实验探究活动外, 更应注重学生对于实验原理、过程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体现在考试中的直接形式就是实验探究题的解析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呢?对于基础知识也就是实验原理的掌握当然是前提, 熟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掌握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才能对实验探究题有整体的把握能力, 对于试题的解析也会变得精确和得当。

2.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二

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我们不能说化学使环境恶化,同样,说化学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也不妥。化学这门学科本身并不能对世界做什么改变,只是人们掌握了化学原理之后,在进行生产和使用其产品的过程中,让这个世界发生了某些人为的改变,让人类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也对自然界造成了一些破坏,而其带来的不良影响反过来又危害人类。

比如,农药化肥的使用,确实提高了粮食等农作物的产量,但其弊端不容忽视。土壤中的农药化肥残留物随雨水和灌溉水进入江河湖海,造成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赤潮、水华,使水质发臭、鱼虾死亡,被污染的水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食物中残留的农药等有害物质常常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农药化肥的使用还会破坏自然界中的食物链,使生物生存受威胁。

又如,塑料等合成材料制品的使用,虽然给生产生活带来很大便利,但废弃的这些物品却让环境遭到污染。由于不能降解,废弃在环境中的这些物质将长时间留在环境中,并威胁动植物的生存。有些动物因为误食了塑料薄膜之类的物品,阻塞消化道,最后痛苦死去,而植物可能由于土壤中塑料制品的阻碍,影响其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而枯萎。

最近频繁曝光的“癌症村”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这些事件的发生,一方面是因为人类行为失当;另一方面也说明化学应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物质对人类和自然生态会有很大的危害。

总之,我们开山采矿获取生产原料,会破坏地质地貌和森林植被;我们开足马力地生产,会排放大量有害的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危害人类健康,危害动植物生长;我们生产出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影响着地球生态。当我们呼吸着雾霾弥漫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时,不会感觉世界绚丽多彩。

所以,在绪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在介绍化学这门学科应用给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应介绍一些给人类带来危害的事例,让学生认识到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有利有弊的。在科学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如何让利发挥到最大,弊降到最小,则需要人类的智慧。如果不想在一开始的化学教学中介绍化学学科应用造成的弊端,那也不必做些粉饰,以免教学过程中前后矛盾,不但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引起学生反感。建议删除“绪言”二字之后的“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并删除绪言内容中的最后一句“化学必将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

二、“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广义上是指地球上的总水量,由于海水难以直接利用,因而我们所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通过水循环得以不断补充和更新,人类利用这些水资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是第四单元课题一“爱护水资源”的第一标题。“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这个说法,很容易让人理解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是人类拥有的”,这也不免让人感觉到人类好像是自然界的主人,显得自私、狭隘。曾经有一段时期,人们就因为以自我为中心,以人的利益为唯一尺度,认为探明到的或有能力利用到的资源就是人类拥有的,从而对自然资源(包括水资源)进行疯狂地侵占和掠夺式地开发,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也不考虑其他生物的利益。人类在获得自身利益方面,确实有很大收获,同时也陷入一系列的困境:环境污染、资源耗尽、能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种灭绝等。这些困境,历历在目,有的还在不断加剧。现今,重新审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们意识到,为了人类的未来,人应该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人只是自然系统中的一员,不应以主人自居,人类不是自然的统治者和征服者。很显然,“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这个说法与“人类跟自然和谐共处、和谐发展”的理念相左。这一点学生也能感知到,在课堂上问及“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这一说法好不好时,很多学生都认为不好。他们在初二地理课中已学过水资源的知识。查阅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书,在介绍水资源的内容中,没有“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这种说法。

从这个标题下的课文内容看,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而不是介绍人类拥有哪些水资源。况且,在生产生活中,人类是利用水资源而不是拥有水资源,人们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对环境和其他物种的影响。这个标题既与课文内容不符,又有些标榜人类是自然的统治者之意味,不利于环境友好意识的建立。所以,建议不要用此标题,改为“地球上的水资源”或“水是宝贵的资源”为妥。

3.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三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则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则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 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伴随现象物质的形状、状态等发生变化常伴随有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质区别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实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相互关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石蜡燃烧时会发生石蜡熔化的现象(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②、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现象和结论:

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而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③.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不出现水雾,而对着玻璃片呼气则玻璃片上会出现水雾,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水的含量高。总的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

e、收集证据; f、解释与结论; g、反思与评价; h、表达与交流。

四、化学学习的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及其现象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一、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一)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反应容器 可直接受热的: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能间接受热的: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常 存放药品的仪器:广口瓶(装固体)、细口瓶(装液体)、滴瓶(装少量液体)、集气瓶(装气体)

用 加热仪器:酒精灯

计量仪器:托盘天平(称固体质量)、量筒(量液体体积)仪 分离仪器:漏斗

取用仪器:药匙(用来取粉末或小颗状固体)、镊子(用来取块状或较大颗粒固体)、胶头滴管(用来取少量液体)

器 夹持仪器:试管夹、铁架台(带铁夹、铁圈)

其他仪器:长颈漏斗、石棉网、玻璃棒、试管刷、水槽

不能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温度计、滴瓶、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

1、试管(1)、用途:①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溶解少量固体。

③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 ④用于装配成气体的发生器。(2)、注意事项:

a、加热时外壁必须干燥,不能骤热骤冷,要先预热,然后才能集中受热,以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

b、加热时,试管要先用铁夹夹持固定在铁架台上(短时间加热也可用试管夹夹持)。试管夹应夹在的中上部(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的1/3处)。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使试管与桌面 约成45°的角度,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防止液体喷出伤人)。

2、烧杯(1)、用途:① 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 ② 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2)、注意事项:受热时外壁要干燥,并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受热均匀(防止受热不均使烧杯炸裂),加液量一般不超过容积的1/3(防止加热沸腾使液体外溢)。

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用途:① 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 ② 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

4、锥形瓶 用途: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 注意:使用烧瓶或锥形瓶时容积不得超过其容积的1/2,加热时溶液的量不应超过容积的2/3

5、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注意: ① 先排空再吸液

② 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

③ 吸取液体后,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能向下或平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头; ④ 除吸同一试剂外,用过后应立即洗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防止试剂相互污染。)

⑤ 滴瓶上的滴管与瓶配套使用,滴液后应立即插入原瓶内,不得弄脏,也不能用水冲冼。

6、量筒 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精确到0.1毫升。注意:① 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不能对量筒加热。② 也不能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 操作注意: 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7、托盘天平:称量仪器,精确到0.1克。

8、集气瓶:(瓶口上边缘磨砂,无塞)

用途:①用于收集气体或短时间贮存少量气体。②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燃烧的反应器。注意事项:① 不能加热 ② 收集或贮存气体时,要配以毛玻璃片遮盖。

③ 在瓶内作物质燃烧反应时,若有固体生成,瓶底应先加少量水或铺少量细沙。

9、广口瓶 用途:用于盛放固体试剂

10、细口瓶 用途:用于盛放液体试剂

11、漏斗 用途: 用于向细口容器内注入液体或用于过滤装置。

12、长颈漏斗 用途:用于向反应容器内注入液体。若用来制取气体,则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13、试管夹 用途:用于夹持试管,给试管加热。

注意事项:① 使用时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夹在距管口1/3)② 手握长柄,不要把手指按在短柄上。

14、铁架台 用途: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15、酒精灯 用途: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注意事项:

① 使用时先将灯放稳,灯帽取下直立放在试验台上,以防止滚动和便于取用。② 使用前检查并调整灯芯(保证更好燃烧,火焰保持较高的的温度)。③ 灯体内的酒精不可超过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酒精过多,在加热或移动时易溢出;太少,加热酒精蒸气易引起爆炸)。

④ 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⑤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引起火灾)。⑥ 酒精灯的外焰最高,应用外焰部分加热。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要防止灯芯与热的玻璃器皿接触(以防玻璃器皿炸裂)

⑦ 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熄。(防止将火焰沿着灯颈吹入灯内)⑧ 实验结束时,应用灯帽盖灭。(以免灯内酒精挥发而使灯心留有过多的水分,不仅浪费酒精而且再用时不易点燃)

⑨ 不要碰倒酒精灯,若有酒精洒到桌面并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布扑盖或撒沙土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以免火势蔓延。

16、玻璃棒 用途:搅拌(加速溶解)、引流(过滤或转移液体)。注意事项:① 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 ② 用后及时洗干净

17、药匙 用途:取用粉末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药品,每次用后要将药匙用干净的滤纸揩净。

二、药品的取用规则

1、“三不准”原则:不尝、不触、不闻。

即: ①不准尝药品的味道 ②不准用手接触药品 ③不准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

2、用量原则: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的——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剩余药品:不放回原瓶、不随意丢弃、不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

三、固体药品的取用

工具:块状或较大颗粒的用镊子;粉末状的用药匙或纸槽。

1、取用块状固体用镊子。(一横二放三慢竖)步骤:先把容器横放,用镊子夹取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在容器口,再把容器慢慢地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缓缓地沿容器壁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

2、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一横二送三直立)

步骤:先把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小心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入底部,以免药品沾在管口或试管上。注意:使用后的药匙或镊子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四、液体药品的取用:“多用倒,少用滴”。工具:量筒和滴管。

1、取用大量液体时可直接用试剂瓶倾倒。步骤:

①瓶盖倒放在实验台(防止桌面上的杂物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②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残留的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快速倒会造成液体洒落); ④倒完液体后,应立即盖上瓶塞(防止液体的挥发或污染),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2、取用少量液体时可用胶头滴管。要领:悬、垂。

3、取用一定量液体时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

注意事项:使用量筒时,要做到:① 当倾倒至接近所需刻度时改用胶头滴管滴 ② 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③ 若仰视则读数偏低,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俯视则读数偏高,液体的实际体积<读数

五、固体试剂的称量

仪器:托盘天平、药匙(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精确到0.1克)步骤:调零、放纸片、左物右码、读数、复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做到:① 左物右码:添加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拿砝码,并先大后小;称量完毕,砝码要放回砝码盒,游码要回零。

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 即: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若左右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 - 游码读数 ② 任何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盘中称量:干燥固体可放在纸上称量,易潮解药品要放在烧杯中称量。

注意: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应先放砝码,再移动游码,最后放药品;称量未知质量的药品则应先放药品,再放砝码,最后移动游码。

六、加热:先预热,后对准液体和固体部位集中加热;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用外焰加热。给液体加热可使用试管、烧瓶、烧杯;给固体加热可使用干燥的试管。⒈ 液体: ①、用干抹布擦拭试管的外壁,②、管口不能对着自己和旁人,③、试管夹从管底套上和取下,④、试管与桌面成45度

⒉固体: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 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先预热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注意 :①被加热的仪器外壁不能有水,加热前擦干,以免容器炸裂; ②加热时玻璃仪器的底部不能触及酒精灯的灯心,以免容器破裂。

③烧的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也不能立即放在桌面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七、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步骤:①连接好装置; ②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③用手紧握试管;④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当手离开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

八、仪器的洗涤:

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九、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一种方法(即:一种溶,一种不溶,一定用过滤方法)。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指用水润湿后的滤纸应紧贴漏斗壁;

“二低” 指①滤纸边缘稍低于漏斗边缘 ②滤液液面稍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指①烧杯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 ③漏斗末端紧靠烧杯内壁

十、物质的溶解:

1.少量固体的溶解(振荡溶解)手臂不动、手腕动 2.较多量固体的溶解(搅拌溶解)仪器:烧杯、玻璃棒

十一、气体的制取、收集

1、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

①、固体与固体之间反应,需要加热,用制o2装置;一定要用酒精灯。

2、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一般有毒排水、无毒排空)

①、排水法 适用于不溶于水且与水不反应的气体,导管稍稍伸进瓶内。不需要验满(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说明气体已收集满)。②、排空气法: 导管应伸入瓶底。需要验满。a:向上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b:向下排空气法 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十二、气体的验满:

4.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四

1.金属材料包括 和。在众多的金属中,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是 ;熔点最高的是 ;熔点最低的是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2.我们在考虑物质用途时,一般要考虑到、、、、和 等多种因素。3.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 或,使其具有金属特性。生铁是含碳量在 之间的铁的合金;钢是含碳量在 之间的铁的合金。把生铁或钢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它们(填“能”或“不能”)完全溶解。

4.一般来说,合金比组成它的任何一种纯金属的硬度都(填“大”或“小”),熔点都(填“高”或“低”)。

5. 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骼。另外,它和它的合金的抗腐蚀性能相当好,远优于不锈钢,所以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等。6.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它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7.默写金属活动顺序表:。在此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8.在金属活动顺序中,位于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位于 的金属能把位于 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9.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明为什么? Al + HNO

3Na + FeSO

4Zn + Cu(OH)2 Cu +AgNO3

Al + AgCl Cu + Al(NO3)3

Cu + HCl Al + Mg(NO3)2

K + H2SO4 Zn + FeSO4 Na + CuSO4 Al + Hg(NO3)2

Fe+ZnSO4 Cu+H2SO4

Fe+H2SO4

Al+CuSO4

Al+H2SO4 Ag+HCl

Fe+AgNO3 Fe+CuO Zn+HCl 10. 是置换反应。一氧化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11.将赤铁矿石、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中,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主要有、、。12.铁制品生锈,实际上是铁和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请列举出两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13.如何保护金属资源:(1)(2)(3)(4)。14.某炼钢厂用5000砘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炼铁,该厂理论上能炼出含杂质2%的生铁多少吨?

用心

爱心

专心 2

第九单元 溶液

1.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的混合物,叫溶液。溶液中,我们把 的部分叫溶质,叫溶剂。

2.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我们把 叫溶质,叫溶剂;两液体互溶时,我们把 叫溶质,的叫溶剂,但只要两液体中有水,无论水的量多少,总把水做 ;一般不指明溶剂的溶液,指的是 溶液,如硫酸铜溶液,溶质是,溶剂是。

3.所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一种 现象。

4.在物质溶解过程中有两种变化,一种是,这一过程(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另一种是,这一过程 热量。所以,物质溶于水时,往往会发生温度的改变,如NH4NO3溶于水时,温度会 ;NaOH、浓硫酸溶于水时,温度会 ; 而NaCl溶于水时,温度。

5.在、,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不能再继续溶液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判断6.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饱和不饱和,最简单的方法是。现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转化为饱和的,可采取的方法为:、、。

7.在 下,某固态物质在 克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溶解的,叫做这种溶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情况下,我们按照20℃时,溶解度 称为难溶物; 称为微溶物; 称为可溶物; 称为易溶物。

8.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克,其含义为。在20℃时,把50克NaCl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质量为 ; 其溶质质量分数为。

用心

爱心

专心 3

9.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 和 时,气体溶解在 水里达到 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如在0℃时,氮气的溶解度为0.024,其含义为:

。10.固态物质的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为:内因 ; 外因:。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如 ; 少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如 ;极少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气态物质的溶解度一般随 的增大而增大,随 的增大而减小。如打开汽水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是因为 的结果;而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其是原因是。

11.了解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曲线外的点、曲线内的点及两条曲线上交叉点的含义,会查溶解度。

12.溶质质量分数用 来表示。某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为M%,其含义为。13.将1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平均分成四等份,则:(1)每份的溶液质量分数为 ;

(2)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应加入 克KNO3或蒸发 克水。(3)若将其中的一份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一半,应加入 克水。

(4)若向其中的一份溶液中加入5克硝酸钾和15克水,充分搅拌后,若完全溶解,则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5)若向其中的一份溶液中加入30克20%的硝酸钾溶液,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4.要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水和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各多少毫升?(98%的浓硫酸的密度为1.84g/cm)(课本P45第8题会做)

315.现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密度为1.19g/cm)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水的质量为

,约为

毫升。其配制过程为、、,所需主要仪器为.若用此溶液来配制50克1%的溶液,需此溶液 毫升,水 毫升.所用仪器为

3用心

爱心

专心 4

.用心

爱心

专心5

第十单元 酸和碱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1.酸:盐酸、硫酸属于酸,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 和酸根离子。

2.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但也有例外,如NH3·H2O中就不含有 离子。

3.盐: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等都属于盐,盐在水溶液中一般能解离出 和。但也有例外,如NH4NO3中就不含有 离子。

4.指示剂:象石蕊、酚酞这类能跟酸或碱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指示剂。注意是酸、碱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指示剂使酸碱变色。不溶性碱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5.浓硫酸稀释过程:。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以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象NH3这样的碱性气体。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质量会,溶质质量分数会。浓硫酸有较强的腐蚀性,如果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 冲洗,然后再涂上 溶液。

6.氢氧化钠固体必须 保存,原因是、。它也可做干燥剂,但不能干燥象CO2、SO2这样的酸性气体。

7.中和反应:。一般来说,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常常借助于指示剂。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实际应用相当广泛,如改良酸性土壤就可以用。

8.溶液的酸碱度常用 来表示,它的范围通常在 之间。通常用 测定一些液体的PH。当 时,溶液呈酸性; 时,溶液呈碱性; 时,溶液呈中性。要使PH=2的溶液PH升高,可以采用加 的方法。我们把PH小于 的雨称之为酸雨。测定溶液的PH时,如果提前将PH试纸用水润湿,会使测得的酸性溶液的PH;碱性溶液的PH;中性溶液的PH.9.粗盐的提纯,其步骤为、、、。在前三步中都用到了玻璃棒,其作用分别为、、。

10.复分解反应:。其反应的条件为(1)

用心

爱心

专心 6

(2).11.食盐的主要成分是 ,粗盐易 ,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

的氯化钠溶液;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 ;Na2CO3俗称 ,其水溶液显 性.1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1)和指示剂作用

显示颜色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2)酸+活泼金属→盐+氢气(注意酸与铁反应的现象)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Mg

Al

Zn

Fe

(3)酸+金属氧化物→盐+水(注意反应现象)

与稀盐酸反应

与稀硫酸反应

氧化铁

氧化钠

氧化铝

氧化铜

(4)酸+碱→盐+水

氢氧化钠、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钡等和盐酸、硫酸、硝酸反应

用心

爱心

专心 7

(5)酸+盐→新酸+新盐

盐酸+硝酸银 硫酸+氯化钡 硫酸+硝酸钡

碳酸钡、碳酸钙、碳酸钾、碳酸钠等和盐酸、硝酸、硫酸等反应

(6)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

氢氧化钠

CO2 SO

2SO3

(7)碱+盐→新碱+新盐(注意反应条件)

氢氧化钠

硫酸铁

硝酸铜

氯化锌

工业制烧碱

(8)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铜+硝酸银

铝+硫酸铜 铁+硫酸铜

铜+硝酸汞

(9)盐+盐→两种新盐(注意反应条件)氯化钡+硫酸钠

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铁+硝酸钡

氯化钾+硝酸银用心

爱心

专心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13.作物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中、、需要量较大,我们把 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常用的复合肥有、。14.常用的氮肥有:、、、、。氮肥的主要作用为:。

15.磷肥的主要作用为 ;钾肥的主要作用为,常用的钾肥有、。16.化肥的简易鉴别:一般的磷肥均不易溶于水,氮肥和钾肥易溶于水;铵态氮肥(铵盐)遇碱会放出,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1.人类重要的营养素有:、、、、、。其中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有: ; 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单位质量的 氧化放出的能量最多。生活中含有蛋白质的物质有 含有糖类的有,水果蔬菜可以提供。

2.葡萄糖的化学式为 蔗糖的化学式为 淀粉的化学式为。3.了解人体中所含有的常量元素(超过0.01%)

微量元素。(不足0.01%)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得 和,老年人缺钙会发生。4.化合物分为 和。

有机高分子分为,如 和 ;,如 和 ; 链状结构的高分子具有 性,网状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具有 性。5.纤维分为 和,如 和 就属于前者,而、、则属于后者。如何区分以上两种纤维制品:。6.橡胶分为 和。

7.白色污染是指,要解决白色污染,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

(2)(3)(4)

用心

爱心

5.人教版政治九年级知识点 篇五

1、奋斗目标: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共产党怎样带领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站起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富起来;改革开放,强起来。

3、我国如何做出改革开放的抉择

197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4、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我国逐步建立、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党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根本要求。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政治基石。

改革开放: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活力源泉,关键抉择,关键一招,必由之路。

党的基本路线:幸福线,政治保证。

6、改革开放的意义、作用

(1)改革开放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 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3)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活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7、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贫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3)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8、十九大召开的意义: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9、怎样认识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的改革是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是自我完善,不是根本改变,基本制度没有变)。

10、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3)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1、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1)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2、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为什么要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共享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3、怎样共享发展成果(=怎样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6.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六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学会合理消费》,教学反思

初中政治人教版九年级的政治教学内容的建构以“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理念为出发点, 以“国情教育”为重点, 以“实现理想选择人生”为落脚点。2012年12月笔者开设了一节九年级第七课第三框《学会合理消费》的展示课。为准确地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 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笔者结合初中政治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的工作实际, 对这节课进行反思, 找到成功与不足, 以写促思, 以思促教。

一、重视教学前的反思, 提高分析教材的能力

1. 反思当前的基本学情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学生是教学的最终受体, 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无法成功。《学会合理消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消费方式及消费观念的变化, 知道消费和理财都是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表现, 了解合理消费应遵循的原则;帮助学生走出消费的误区, 提高合理消费能力, 初步树立理财意识, 培养理财能力;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 摆脱攀比虚荣心理, 树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观。作为青少年消费群体, 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消费类型相对简单, 消费中的辨别能力比较弱, 但他们的消费方式和途径却是多样的, 那么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怎样的活动设计, 预测学生接受新知时可能会出现怎样的状况, 思考如何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等, 权衡了这些才可能进行易于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 才能在授课同时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中。

2. 反思教材原有的活动设计

新教材在内容编排上设置了很多活动, 鉴于学生能力的不同, 笔者在处理这些活动时较为灵活, 不一定采用教材原有的活动。因为有些活动内容太过陈旧, 所以契合整个教学设计的需要, 笔者大胆地删减或者对活动内容的呈现方式由文字变为图片。比如, 在讨论“消费新特点”时, 笔者收集了学生日常消费内容的图片:文具、饮料、公交卡、书籍、电影等;图片的感官刺激更能帮助学生对自己和家人消费情况有直观认识和了解, 自然总结出“消费新特点”:消费选择的多样化, 消费水平的提高, 消费观念趋于健康文明和品质。

3. 反思以往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好坏对教学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往的教学设计存在形式单一、条框较多, 细节处理、重难点突破不够到位, 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够注重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让教学设计更具新意和时尚感, 笔者从知识的系统性上下工夫, 理出了“从学生自己的消费生活谈起—分析各类社会热门的消费生活方式—最后学生结合自身总结合理消费的要素”教学设计的线索。这样由浅入深, 由生活到理论的设计, 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实现学会合理和适度消费这个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教学设计相对完整、合理、有效。

二、强化教学中的反思, 提高调控应变能力

对教学过程的反思能使教学优质高效地进行,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反思课堂气氛

“活而不乱”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也是笔者追求和一直努力的理想教学状态。初三的“国情”内容相对枯燥, 教师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需求, 避免“满堂灌”, 要给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让课堂成为充分展现学生个性的舞台。为实现活跃课堂氛围, 笔者在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 都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或者从切合他们实际生活的案例入手, 让他们的讨论有话可说, 特别想说。

2. 反思学生反馈

学生是带着自己的思考、灵感、认知习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闪光点和错误。对于学生的回答, 教师要善于聆听并顺着学生思维的方向捕捉教学灵感, 及时调整节奏, 做出归纳和总结, 优化教学方法、语言, 鼓励其积极思考;对于学生回答的错误, 教师应抓住机会,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评价、反思, 为课堂教学服务。此外, 对于学生的错误观点, 教师要及时纠正。比如在讨论奢侈品消费时, 有的学生认为进行奢侈品消费是错误的, 我及时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 奢侈品消费无可厚非, 我们消费要注重奢侈品牌本身的价值和背后文化, 量力而行, 如果没有这样的消费能力, 就不要因为爱慕虚荣或攀比而消费。

3. 反思难点突破

教学难点孕育曲折的认知探究过程和培养学生独特体验的素材。本课的难点是帮助学生理智对待消费, 摆脱攀比心理, 树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笔者主要运用了比较法和启发引导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选择的图片和话题都是当下最新最热门的, 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三、落实教学后的反思, 提高评价总结能力

在课堂教学实践后及时反思,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总结能力。

1. 反思成功之处

(1) 笔者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到课堂中,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关注学生现实问题, 关注学生的体验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评价。

(2) 笔者备课充分, 合理运用多媒体, 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创造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热情, 课堂教学质量较高。

2. 反思不足之处

(1) 教学环节过于紧凑, 设问太多, 部分知识分析不够透彻。资料准备不够简练, 幻灯片点击速度较快。

(2) 笔者在回答学生提的较新颖且较实际的问题时不太到位。如:环保电器价格较贵, 对于负担重的家庭该如何选择等问题。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基础知识, 还要做到与时俱进、回归生活。

(3) 学生作业没有分层布置。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通过对本课的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多采用引导的方式而不是单纯地灌输理论知识, 特别要讲究引导的方法, 以学生活动讨论为主, 教师讲解点评为辅。更要注重对学生今后消费行为的指导, 学以致用, 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总之, 通过反思, 笔者重新审视和发现自我, 使经验得以升华, 缺点得到修正, 不足得到弥补, 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玉琨, 代蕊华主编.课程与课堂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03.

7.人教化学九年级知识点 篇七

3作图开放题

[例3]如图3,现有一张长和宽之比为2:1的长方形纸片,将它折两次(第一次折后也可打开铺平再折第二次),使得折痕将纸片分为面积相等且不重叠的四个部分(称为一次操作),如图甲(虚线表示折痕)。

除图甲外,请你再给出三种不同的操作,分别将折痕画在图①至图③中(规定: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和另一个操作得到的四个图形,如果能够“配对”得到四组全等的图形,那么就认为是相同的操作,如图乙和图甲视为相同的操作)。

解析:可分割成如下各种作法,如图4。

评析:此题与传统的作图题比较,符合题意的答案多种多样,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是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必要练习题型之一。

4方案设计开放题

[例4]城西中学七年级学生共400人,学校决定组织该年级学生到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并安排10位教师同行,经学校与汽车出租公司协商,有两种型号的客车可供选择,座位数(不含司机座位)与租金如下表,学校决定租用客车10辆。

(1)为保证每人都有座位,显然座位总数不少于410个,设计大巴车辆,根据要求,请你设计出可行的租车方案共有哪几种?

(2)设大巴、中巴的租金共y元,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在上述租车方案中,哪种租车方案的租金最少?最少租金为多少元?

解析:座位总数不能少于410个,学校决定租用客车10辆,具体解答如下:

又x:为车辆数只能取整数,所以x=8、9、10。

租车方案共3种:租大巴8辆,中巴2辆;或租大巴9辆,中巴1辆;或租大巴10辆。

(2)y=800x+500(10-x)=300x+5000(8≤x≤10)

y=300Z+5000为一次函数,且y随x的增大而增大。

x取8时,y最小,

y=300x8+5000=7400元

答:租大巴8辆,中巴2辆时租金最少,租金为7400元。

8.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提纲 篇八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

(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16.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7.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8.应记住的三种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

19.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0.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

(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1.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2.过滤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

(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3.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

2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2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26.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7.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9.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30.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31.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32.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3.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3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36.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37.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38.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9.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40.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1.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学好初中化学的小窍门有哪些

1.要重视基础知识

化学知识的结构和英语有某些类似之处。我们在学英语的过程中知道,要懂得句子的意思就要掌握单词,要掌握单词就要掌握好字母和音标。

打个比方:化学知识中的“句子”就是“化学式”:“字母”就是“元素符号”:“音标”就是“化合价”。这些就是我们学好化学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它们,就为以后学习元素化合物及酸碱盐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2.谐音记忆法

对有些知识,我们可以用谐音法来加以记忆。例如,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顺序: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可以编成这样的谐音:一个姓杨(氧)的姑(硅)娘,买了一个(铝)(铁)合金的锅盖(钙),拿(钠)回家(钾),又美(镁)又轻(氢)。

3.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统计结果显示;90%以上的“差生”是上课走神造成的。“走神”的表现多种多样,有看窗外的、有打量同学、观察老师的、有打瞌睡的,有看课外书的、有与别人说闲话的、有想其他问题或其他事情的……如此等等。特别是打瞌睡,简直可以说是“严重的事故”,是退步的导火线,是学习进入“恶性循环”的开始。只要你走神,你就跟不上老师的思路,没法抢答,没法知道老师下一步的讲解内容。只能成为被动的听讲者,无法成为教学中主动的参与者。即使是听不懂,也不要因为生气而自暴自弃。

4.记

化学在同学们脑中;“记’即记忆。与数学、物理相比较,“记忆”对化学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化学的最基本方法,离开了“记忆”谈其他就成为一句空话。这是因为:

化学本身有着独特“语言系统”──化学用语。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对这些化学用语的熟练掌握是化学入门的首要任务,而其中大多数必须记忆;

一些物质的性质、制取、用途等也必须记忆才能掌握它们的规律。

化学推断题常用解法

1、顺推法:中考化学的推断题以实验的某一现象为突破口,确定一种物质,然后顺着题意层层深入,逐步推断出各种物质。

2、逆推法:中考化学的推断题以最终结论为思考起点,根据题意倒着层层推理,逐步推断出各种物质。

3、顺逆转化法:以中间的特征现象为突破口,根据题中信息,逐步向两边推断出各物质。

4、分层法:将整个推断过程分层进行,先得出每层的结论,再统筹整理。

上一篇:企业文化讲话下一篇:关于做好2013年人口计生综合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