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

2024-09-09

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共13篇)

1.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 篇一

山东科技大学校园设计之我见

摘要

山东科技大学黄岛校区作为众多新校区之一,体现着当代中国大学的基本设计方向。它位于青岛经济开发区的珠山下,和青岛市隔着胶州湾相望。面积将近3000亩,是山东科技及大学的主校区。

其交通比较方便,从青岛火车站坐隧道1路大概需要40-50分钟便可以到达,应该说在青岛里面算是离火车站比较近的大学(比中海,青大和青科的崂山校区都近,和青科四方校区需要的时间差不多)。从黄岛长途站坐6路9路大概需要30-40分钟到北门南门。如果是要购物的话,可以去开发区或者青岛的台东等地区。到开发区也是6路或者9路,半小时就到。到青岛的话,先坐隧道1路,然后在火车站有很多公交可以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关键词 山东科技大学、规划、心理

正文

校园取义山、海、泉。

将南部教学办公三个区自西向东命名为“历山园”、“泰山园”、“珠山园”,各个园区的主要景观——广场,分别命名为历山广场、泰山广场、珠山广场。其中,泰山广场对应学校主大门——南大门,处于整个校园东西的中轴线上。取义“历山”以成其“勤”,取义珠山以成其“勇”,取义泰山以成其“高”。

将北部学生生活三个区自西向东将其命名为“智泉园”、“悟泉园”、“慧泉园”,自古以来,中国人便以泉水作为智慧的象征,《周易·蒙卦》即以“山下出泉”为卦象,寄寓开启蒙昧之意。灵韵生动的济南七十二名泉,更是启迪我校师生智慧的永不枯竭的源泉。取义于此,希望广大莘莘学子在科大这片土地上体悟、探寻、开掘智慧之泉。

将教工住宅区命名为“山海花园”,住宅区四个小区自东向西命名为“怡山园”、“乐水园”、“天和园”、“地祥园”。科大教工住宅区依傍笔架山北腰而建设,不少住在顶楼的教工用户,拉开东侧书房窗帘,即可远眺祖国黄海之蔚蓝海岸,以及北方最大的港湾码头——青岛港前湾港码头。依山傍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天人一体,万物祥和。这样的景观文化设计与命名,充分体现了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精神。科大整个校园景观所体现出来的“山、海、泉”和谐一体的文化特质,是当今学校三地办学、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一个缩影、一个写照,它丰富科大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科大当前的办学特色,拓展了科大校园文化景观的未来。

(一).规划布局

学校主要分为家属区以及学生活动区域,学生活动区域整体是一面扇形,外轮廓为教学区,内部轮廓为宿舍区,教学区与宿舍区以大面积的绿化为划分区段。校园内教学区和生活区有很明显的分隔,生活区分为A、B、C三个区域,其中A区是女生宿舍区,B、C区是男生宿舍区。校园整体以南北中线为轴呈对称分布,南北分别开设正门与后门于中轴线上。

从南门进入校园首先是一个升旗仪式的广场,场上设置四根龙柱与两鼎均呈轴线对称分布。广场西侧为办公行政区,其余为各个学院的主楼以及教学楼。

平常的生活用品的话,在学校里面就有科大超市,维客超市和田园超市,都能满足一般的需求,北门还有庆客隆超市。另外基本上每个宿舍楼都有一个服务部,里面有饮料食品等。出去吃饭聚餐的话,北门就有很多餐馆,装修的不错,大气一点。另外C区附近有个小西村,里面有很多餐馆和其他商铺,南门西面300米左右有一个珠山商城,里面有不少的餐馆和商铺,足够平时吃喝以及其他消费。山科的餐厅有三个,每个住宿区有一个。

山科校园虽然大,但是一点都不乱,基本上看看地图然后走上一遍,学校里面就都知道了。

青岛校区“天人相谐”的校园文化建设理念,更体现在广大师生善待自然、关爱校园的自觉行动上。“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校园景观文化,并不是一味的利用自然,甚至无止境的榨取自然,其真正的要义在于:不仅要看自然向我们奉献了什么,还要看我们向自然做了什么。只有从心灵上善待自然,从行动上关爱校园,才能真正领悟并体验“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泰山广场”每学期至少有十场以上的大型活动,国家“心连心”艺术团,青岛开发区文艺汇演、学校校庆晚会等大型文娱活动,都曾以泰山广场为舞台,每一次活动过后,广场和举办活动前一样的干净;还有每年通过泰山广场电子显示屏直播的CUBA总决赛,尽管看球赛的师生占满了大半个广场,但看球结束后,广场花坛的花还是那坛花,广场绿地的草还是那片草。这不能不说明关爱校园的观念已深入每一个科大学子的心。科大学校是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其中不少花草树木有着较高的审美与经济价值,一些还是珍稀名贵物种。但在科大校园,从不见有人掐花折枝的现象发生,更没有偷挖花草树木的行为出现,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基建处工作的周密完善,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全体科大师生善待自然的美好心灵。在科大教工住宅区,广大教职工还自发掀起了栽花植树的热潮,与学校基建处工作同志一道,将荒山土坡、楼区空地绿化成各具特色、赏心悦目的风景。

(二).单体设计

校园内建筑色彩以及材质一致,符合理工科大学校园建筑的设计要求。

校园内最具有标志性的建筑是南门广场前的扇形主教学楼。教学楼依旧以主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从一层到四层均为自习室,五楼为机房以及广播区。教学楼两边部分分别设置相对的阶梯教室。由于教学楼较长,因此每层设置有四个卫生间。对称的两部分建筑在三四层以连廊连为一个整体,其中四层以大面积的的玻璃为主要材质,增添了学生在连廊背诵阅读的学习氛围。

山科的宿舍一般都是6人间,少数是4人间。其中6人间分为上床下桌(桌子不小可以放一个台式和一个笔记本,另外还有柜子)和有上下铺每人一个小电脑桌(刚好够一个台式或者一个笔记本)和柜子两种。4人间都是上床下桌的。山科的宿舍都很干净,住宿条件还是比较好的。是公共卫生间洗刷间,相比独立卫生间来说,干净而且木有异味,感觉比独卫好一些。

(三).景观绿化

科大非常注重绿色生态型校园的构建。结合自身需要与发展的实际,以植物生态为主,大力度开展校园绿化,丰富校园的树木植物品种。按照乔木、灌木、爬藤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按照花木、果木、观赏树木;按照速生木、用材木、落叶树、常绿树、遮荫效果好等不同的树木品种科学安排,合理种植。并根据青岛沿海地区的气候情况和当地土壤条件,有计划地种植了四季分明、季相表现明显的植物品种,使其有随季节性的变化欣赏效果;并适当引进了一些适合于胶东半岛驯化生长的南北方植物材料,少量搭配;此外,还注意了对地被植物的绿化覆盖与空间绿化覆盖的恰当处理。经过近两年的精心培育,科大校园呈现出了“一年有绿色”、“四季花常开”的怡人风景。今天的科大校园,不仅是个学习园,还是个植物园,并正在迈向森林园。

整个校园的绿化率较高,热带植物与温带植物并存。在从宿舍去往教学楼的路上,必然要经过十分钟的绿化带,给人以愉悦开朗的心情感受。绿化带以圆心为射线端点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景观绿化设计。

最东侧为一个水塘,水塘边种植竹林,水塘中生长有芦苇,塘上设置小桥,侨中设置壳体白色小品。其中竹林挡住了人们的大部分视线,只露出路径,给人以神秘的感觉,使人忍不住想要去探寻。白色小品在这个水塘上非常明亮,使水塘有了中心性。

轴线以东为大片的绿地,绿地设有贯穿南北东西的小路,起到主要交通作用的同时,将绿地分割成四个不规则四边形,加之以馒头柳以及桃树等树木小品的正确应用,使得环境有了赏心悦目的感觉。闲来逛一下校园,又能放松心情。

轴线所贯穿的绿地被一字型路分为南北两块,北侧为绿树绿草,南侧为大片的月季花海。中间横亘了一条南北向的宽阔铺路,使人踏上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夏季的时候,当从主教学楼的入口步入花海中,红彤彤的火红扑面而来,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到了傍晚,弹着琴的青少年们围坐在绿树下草坪上边奏边唱,怡情怡景,为青春增添了纯真与浪漫的色彩。

轴线西侧的建筑小品较多,名人园与晨读园等小场地的设置增添了校园的书香气息与文学性,尤其是这些小品前南侧正是图书馆所在,起到了相互呼应的效果。大片的鸢尾花在阳光下变得通透而翠绿,花瓣的紫衬托了书香的梦幻。几条羊肠小道,在小小的缓坡上铺就了学子通往课堂的通道。

(四)、总结

整个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大方整洁,考虑到了人的感受,在人体尺度、色彩、空间环境、建筑形式和室内装饰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我们在学习之余能够舒适的放松娱乐。通过对校园的分析,我更加明白所有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人服务的。一个不懂得研究心理的建筑师,注定蜕变为孤独的艺术家。我会在以后的设计中做出跟为人性,更为合理的设计作品。

2.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 篇二

1. 有的科技专项经费补助在立项时, 科技项目任务书 (或合同书) 已有规定的, 按规定的会计科目核算。

例如, 企业获得的国家或地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支持的科技项目, 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 “项目承担企业须对项目资金进行单独核算, 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无偿资助项目承担企业, 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专项应付款处理, 其中:形成资产部分转入资本公积, 消耗部分予以核销;贷款贴息项目承担企业, 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后作为冲减当期财务费用处理。”不管是无偿资助还是贷款贴息, 在收到创新基金拨款时, 借:银行存款;贷:专项应付款。如果是贷款贴息, 再作下一步会计处理:借:专项应付款;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如果是无偿资助, 用专项补助经费购建的固定资产, 还应作如下会计处理: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在建工程。同时还要转增资本公积:借:专项应付款;贷:资本公积———国家拨款转入。无偿资助的专项经费用于研发项目时, 应先在“研究开发支出”科目设置“人员经费”、“材料费”、“差旅费”、“协作费”等明细科目专项核算:借:研究开发支出———专款支出——人员经费等;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应付账款等。并在每一会计期间 (月度或年度) 终了, 核销专项应付款:借:专项应付款;贷:研究开发支出——专款支出。

再如, 获得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给予经费补助的项目, 按《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 “项目承担单位收到补助资金, 应作为专项应付款反映, 并分别按照企业、行政或者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进行核算。形成资产部分, 计入资本公积, 不能形成资产部分, 按现行有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处理。国家另有新规定的, 从其规定。”《湖北省重大科技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对专项资金实行专账专户管理, 在账务处理上, 对无偿资助的, 在收到专项资金后记入“专项应付款”科目, 其中:形成资产部分, 属于国有资产, 转入资本公积 (国家拨款转入) , 消耗部分按规定予以核销;对贷款贴息的, 在收到专项资金后, 冲减当期财务费用。”企业在收到项目专项拨款时, 也应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 主要事项的会计处理与上述相同, 这里就不再赘述。

2. 有的科技专项经费补助项目,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要通

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 但其管理规定中有“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 (如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863项目等都有这样的规定) , 对于这类项目收到的政府拨款, 笔者也建议先通过“专项应付款”科目核算而不是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这样处理的主要原因是: (1) 这类专项经费补助项目, 根据《企业财务通则》 (2006) 第二十条第 (二) 项“属于投资补助的, 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 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 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的规定, 应理解为投资补助性质。 (2) 在项目收到拨款时, 财务部门和会计人员不能确定专款经费支出中是否形成固定资产以及形成固定资产的具体金额, 需要根据项目任务书或合同书的费用预算和实际执行结果定。只有先确认专项经费形成固定资产以后, 才能确认专项经费补助的收益。主要事项的会计处理参照第一种情况。

3. 企业获得的科技专项经费补助项目, 既没有规定通过

“专项应付款”科目反映, 也没有对专项经费形成的资产权属明确规定, 如民口科技重大专项资金资助的项目, 只规定了行政事业单位使用专项经费形成的固定资产属国有资产, 企业使用专项资金形成的固定资产, 按照《企业财务通则》等相关规章制度执行。对这一类的科技专项经费补助, 笔者建议通过“递延收益”科目核算。在收到政府部门专项经费补助拨款时: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使用专项经费补助购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 只需按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一般核算要求进行核算即可, 但在每一期间 (月度或年度) 终了时, 应对该项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产生的折旧或摊销, 确认当期的收益:借:递延收益———××专项;贷:营业外收入———专款补助收入。使用专项经费补助开展研究开发的其他支出, 除进行研究开发支出的正常会计核算之外, 还应按每一会计期间 (月度或年度) 实际使用的款项确认当期收益, 作如下会计处理:借:递延收益———××专项;贷:营业外收入———专款补助收入。

3.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之我见 篇三

笔者从辅导老师的角度,谈谈对该项比赛规则和作品要求的看法,以期共同提高。

一、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相同之处

1.都要求比赛项目具有“三性”,即创新性、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要求选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有创新。科学性指项目选题与成果有科学技术意义,与现有的技术相符合、不矛盾。实用性是指选题应有生活需求或科技发展需求。

2.都要求比赛项目由参赛者自己选题、设计及研究,不能抄袭和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项目可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二、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的不同之处

1.选题范围不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选题范围仅限于自然科学,不能在行为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选题。

2.选题要有前瞻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申报的项目是现阶段能实现、已经实现的,而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项目是现阶段实现不了而未来某个时间能实现,或现阶段能实现但参赛者无法制作出实物的,后者重在“创意”。

辅导老师指导学生选题时,一定要有前瞻性,不应仅对现有物进行一些微创新、小改造,而应在满足“三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放远视界。

3.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实物,可通过文字、图片等对项目进行描述和说明。

4.项目要求的参赛人员不同。今年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新的规程要求是个人项目,而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竞赛单个作品的参赛人员可以是1人至3人。

5.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项目不要求有查新报告。

三、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的准备

1.申报书需要提交的主要内容

青少年科技创意比赛申报书中“D申报作品”需提交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该项目规则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科技创意比赛的申报书要求与专利说明书的要求有很多相似之处。

(1)所提出问题的描述与专利说明书中背景技术的一部分内容相似。

(2)所提出问题的背景综述和分析与专利说明书中的背景技术类似。

(3)设计模型/解决方案、思路与专利说明书中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内容、附图、实施方式类似。

2.研究步骤

下图是最简单的项目实施流程。

根据研究内容确定选题,再对选题进行检索,验证选题是否具有创新性,若没有发现与自己的项目类似的,就可以画图;若有类似的,则需要再次构思,加入新的元素改进,之后再次检索,根据检索结果和自己的要求适时调整方案。

画图时先画一张总体图,再进一步完善思路、补充细节。图的各部分结构的大小比例应协调。为进一步说明创意,可根据需要画出重点部分的细节结构图,对图中的部件进行标注。标注可用文字,也可用数字(用数字时需要对数字的意义进一步说明)。

图片标注部分的命名要与已有的命名规范相符,当前没有规范命名的可以自行为它命名,力求直观形象、通俗易懂。画好图,参赛者只需按照要求,详细描述创意的亮点、思路方法、解决方案等即可。

4.航模科技大赛活动策划方案 篇四

2011年**区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暨

**镇小学生航模科技创新大赛

策划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更好地贯彻《科普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科普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进一步丰富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区科学技术协会

**镇科学技术协会

承办单位:**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

**镇教育指导中心

**镇青少年宫

三、活动时间:9月下旬

四、活动地点:**镇青少年宫

五、参加对象:全镇小学生

六、活动内容

(一)个人赛(航模飞机类)

(二)团体赛(建筑模型类)

七、奖励方式

八、宣传方式

1、设计制作大型海报张贴在广场等处。

2、设计制作并派发宣活动传单2000份。

3、在区报《**日报》、区台《**在线》及镇报《**之窗》上作跟踪报道。

九、费用预算

5.科技节及航模展示活动开幕式致辞 篇五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校第五届科技节隆重开幕了。在此,我代表学校,向本届科技节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科技节是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减负增质”的有力举措,是增强同学们的科技意识,展示同学们兴趣、爱好、特长,检验学校课外活动成果,显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大好机会,是促使同学们“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的好机会。

本届科技节,我校将充分展示同学们近期的科技成果。希望同学们顽强拼搏、刻苦训练、精益求精、开拓进取、勇于挑战、敢于胜利、为国争光。同学们是祖国21世纪的希望所在,21世纪的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又离不开教育,离不开同学们的勤奋学习。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一次别开生面的科技节,明确自身的责任,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担当21世纪祖国建设的重任。

这次科技节,得到了全体教师和同学的热情参与和支持,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全校师生表示感谢。

最后,祝本届科技节圆满成功!谢谢!

6.有效教学之我见 篇六

有效教学之我见

作者:吴贵忠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3期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教学是有效教学。那么怎样才算是有效教学呢?我认为教学目标在教师实施教学中达到了预想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得到了实质性的进步和发展,即是有效教学。怎样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啊?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必须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力求一课一得。一堂课只有40分钟。教师不应奢望在一堂课里头去灌输很多知识,解决许多问题,要知道十个指头是按不住十个跳蚤的。

二、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在实施教学时应采取启发式,废止满堂灌,充分鼓励学生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养成自学的好习惯,让“教是为了不教”逐渐变成现实。

三、必须认真备课和制作课件,恰当地运用情景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仅凭熟悉教材是不够的。课前必须花时间去查阅与教材相匹配的翔实资料。让学生尽可能在40分钟里头,了解更多的知识,从而达到在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课堂活跃之目的。

四、必须精心设计和认真进行板书。板书的内容是一堂课的精髓,便于学生复述和复习。必须精心设计,切忌草率行从事。板书时教师必须很工整地进行书写。把教师最好的书法水平充分展示出来,切忌龙飞凤舞,以达到见课如见人,为人师表的目的。

五、必须十分重视和具体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预习好了,课堂上教师实施教学才能收放自如,学生回答问题才能对答如流,整个教学过程才会渐入佳境。

7.水利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之我见 篇七

1 界定水利科研院所科技人才的概念

在建设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实践中, 要特别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这不仅关系着水利科研院所未来的发展, 关系着我国科技事业的长足发展, 也关系着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提升。

科技人才是指有品德有科技才能的人、有某种特殊科技特长的人, 是掌握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并有较大社会贡献的人。《人才学辞典》曾对“科技人才”做出如下界定:“科学人才和技术人才是在社会科学技术劳动中, 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科学的探索精神, 为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科技人才的概念包含4个要点:具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或技术工作;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对社会做出较大的贡献。

2 水利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现状

水利科研院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地, 是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地, 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近年来, 我国水利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人才队伍建设成绩显著, 有着自身的特点与经验, 其对科技人才的培养途径有:

2.1 以内培外引为主线,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强内部培养。近年来, 水利科研院所在科技人才内部培养上不断创新培养机制, 建立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创新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 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围绕人才能力建设要求, 推进培训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通过鼓励职工继续学习和参加培训, 加之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 不断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提供科技人才发展条件。

(2) 引进外部资源。水利科研院所不仅重视内部培养, 更积极引进外部资源。通过规范人才引进考核程序, 不断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同时, 实行人才柔性引进方式, 鼓励高层次人才以技术转让、聘用兼职、考察讲学、担任顾问等途径为科研发展服务。

(3) 补充新鲜血液。水利科研院所通过公开招聘、社会招聘等方式, 将科学方法引入公开招聘工作中, 采用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评价手段, 切实提高招聘考录工作水平, 使公开招聘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有序开展, 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

2.2 以完善工作机制为抓手,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 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水利科研院所不断探索科学的考核评价办法, 把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结合起来, 把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结合起来, 以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等要素为核心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价机制, 提高考核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同时, 结合岗位需求, 进一步深化职称制度改革。

(2) 创新人才选拔机制。通过采取公开竞聘、民主推荐等多种选拔方式, 水利科研院所逐步建立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同时, 创新性选拔在科研事业中涌现出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 使近年来水利科研院所人才辈出。

(3)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水利科研院所通过完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和分配激励机制, 逐步实现业绩、岗位、待遇的有机结合, 逐步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做好优秀人才的评选奖励工作, 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以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4) 创新人才补充机制。水利科研院所注重青年人才培养, 在科技实践中造就科技人才, 完善人才补充机制,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通过资助青年科技人才独立承担课题、参加国际交流活动、召开青年科技成果学术交流会、评选青年优秀科技成果奖等方式, 推动青年人才成长为科技人才。

2.3 拓宽交流渠道,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 加强国内交流。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 水利科研院所与国内兄弟单位和相关部门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 形成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为科技人才大显身手提供了机遇, 为造就一流科技人才打造了平台。

(2) 扩大国际交流。水利科研院所通过组织团队出国研讨、考察以及邀请国外专家团来华访问等方式, 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同时, 积极承办重要国际会议, 参加国际水利项目的竞争, 进一步拓展了科技人员的科研空间, 为科技人才了解前沿先进技术创造条件, 增强了水利科研院所的国际竞争能力。

3 推动水利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1) 构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体系。在人才培养上,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整合科技人才资源, 培养锻炼队伍, 努力形成创新团队;要适应人才需求新变化, 坚持人才培养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 增强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能力;加强以人才培养为主线的国际合作交流, 发展和完善各种形式的科技人才国际化培养模式。

(2) 健全和完善人才工作的咨询决策制度。通过各种有效形式, 在科技人才成长和培养问题上听取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和有关方面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搞好论证, 建立比较完善的咨询决策制度, 并针对具体情况提高可行性, 保证科技人才工作各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性。

3.2 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的体制环境

(1) 优化科技人才评价考核机制。要构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 探索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手段。要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原则, 进行分类管理, 区分科技人才的层次和专业, 依据其成长、发展规律, 建立以业绩为重点, 由品德、能力、行为、专业、知识、年龄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

(2) 优化科技人才选拔机制。要按照发展的标准, 克服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迁就照顾、片面平衡等条条框框的制约, 多关注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 采取分批选拔、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办法, 建立合理的选人用人机制, 在一定的范围和岗位, 引入竞争上岗制度、任前公示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 扩大群众对选人用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3) 优化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科技人才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将科技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绩效、实际贡献及成果转化产生的效益直接挂钩, 鼓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 鼓励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同时, 积极发挥以声誉激励机制为主的精神激励的作用, 以满足创新型科技人才人力资本自我价值实现的精神层次需求。

(4) 优化科技人才工资分配机制。以工资改革为突破口, 通过增设基础岗位津贴、关键岗位津贴和绩效津贴等方式, 充分体现科技人才的劳动价值。要通过科技成果转让、股权激励、咨询服务、科研项目招标承包、兼职兼薪、设立特殊岗位、实行协议工资等方式体现技术参与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可以通过一次性重奖、设立特殊津贴、补充商业保险等分配方式进行激励。

3.3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

(1) 推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拓宽培养渠道。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的科研体制改革,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强化人才创新意识, 加强对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提升科研院所培养科技人才的能力。

(2) 加强科技人才的载体建设。要进一步加强载体建设, 在风险投资、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升水平;组织实施科技人才到基层挂职锻炼计划, 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探索建立科技人才创新载体的资源共享、合作研发、联合培养人才的融合互动机制, 在继续加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 着力加强软件建设。

(3) 多渠道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通过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 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有计划地安排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国家级、省部级等重大科研和生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通过“西部之光”等人才培养计划, 积极为西部地区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

3.4 加大海内外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

水利科研院所要坚持以自主开发为主、积极引进为辅的原则, 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从国际人才竞争的态势来看, 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优势, 这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但也增加了引进人才的难度。因此, 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要立足国内进行人才资源开发, 坚持自力更生培养人才, 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引进人才, 重点是海外水利科技人才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紧缺人才。

参考文献

[1]戴洪余.创新管理:快速发展成功之道[J].云南科技管理, 2007 (4) .

[2]毛杜若.创新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陕西水利, 2007 (2) .

[3]林泽炎.转型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8.

[4]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5]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谢晋宇, 吴国存, 李新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7]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跨世纪中国经济发展及其战略选择的人本视角与考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8]陈维政, 余凯成.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8.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八

盐山县千童中学胡文鹏

在当前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感到“作文难”,“没得写”、“不会写”。每次作文不是草草了事,就是东拼西凑。这也是语文老师最头痛的问题,它往往花去语文老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在此,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谈两点自己的看法。

一、取材于现实生活,避免“没得写”。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的充实是没有止境的”。老师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就会避免作文时“没得写”。

(一)开展活动

为丰富学生的生活,老师可根据作文的训练要求,结合学校的专题教育,利用班队会、课外活动时间,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并努力使思想教育和作文训练同步。如为配合学校开展讲礼仪、创文明的教育,我要求学生在学校尊师守纪,勤奋好学,关心集体,做学校的小主人;在家中尊老爱幼,勤俭朴素,学做家务,做家庭的小主人;在社会上做好人好事,送温暖,搞调查,提建议,做家乡的小主人。然后举行系列活动事迹报告会和成果展览。通过开展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增进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为学生作文“有话可说”作好了铺垫。

(二)参观访问

当学生对某些题材缺乏细致了解时,可指导学生到实地去参观访问。如,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座“千童祠”,班上所有学生都去过,可一写有关“千童祠”的作文时,却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可见,他们平日没有留心。作文前,我就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再次游览“千童祠”。游览时,我指导学生注意观赏其中的花草树木,认真欣赏其中悬挂的简介字牌,重点观察几处并作好笔记。回来后,稍作指点,大多学生都能写出内容具体的好文章。

(三)观察积累

这里的观察,不是指一般的对事物即兴观察,而是从积累的角度进行较长时间的定向观察。老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要狠下功夫,要有意地锻炼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老师要培养学生两种能力。一是学会从观察中发现以前未发现的事物特点;二是学会记录这些新的发现,并加以合理想象,通过整理、分析,转化为作文材料。同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事物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这样观察积累,充实了材料仓库,必定会写出富有新意的作文。

(四)阅读积累

学生作文材料有的来自直接的生活,也有的来自间接渠道的生活。经常组织、指导、鼓励学生阅读书报,收听广播,观看影视,同时注重课本阅读积累(后文中还要详述),从他人的社会生活、自然生活的报道与介绍中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验,并触发联想自己的生活,形成作文材料。这样积累吸收得越多,运用时才能得

心应手。

(五)创设情境

作文指导课上,为帮助学生作文,老师可创设一些情境,利用多种媒体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观察录像、幻灯片,听录音或动手演示,也可进行课堂素描,拼图剪贴,观察图片,或小实验、小制作等。让学生动手演示,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用口描述,拿笔记载。

二、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避免“不会写”。

语文教学包括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两大内容。多年来,我在讲读课上努力探索与作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除结合讲读课进行改写、缩写、扩写、补写(想象片段)、写作读后感等多种作文的单项训练和综合训练之外,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提供材料,积累资料。

学生在写作文时,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我把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

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其次,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目前,语文教材中入选的范文,都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运用范文进行作文教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讲读教学中,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

这种教学,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典故、故事、传说等表现手法,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实践证明,在讲读课中结合作品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写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写作特色心领神会,而且能使学生很灵活地借鉴范文的写作技巧,这对讲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再次,利用范文,讲评作文。

作文讲评,除了在作文课进行外,更多的则是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带到讲读课上去讲评。这有个好处,就是把范文当作一面镜子,使学生们从对比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课文的欣赏鉴别能力,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如:学生在作文中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写到眼睛时总爱用“炯炯有神”、“水汪汪”、或“暗淡无光”等词语形容人的眼睛,这当然比不用这些词语去描写眼睛要好多了,但千人一眼,如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这就把人们本来是千差万别的眼睛写得既熟又俗了。在学习《祝福》中的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时,我把作品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第二次来鲁镇时,她“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祥林嫂在土地庙捐了门槛后,“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而她在生命行将结束的祝福前夕,则“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而祥林嫂在这之前遇到“我”时,要问“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鲁迅曾说过,“要描写一个人,极省俭的方法是描写眼睛。”我在讲读教学中着重讲祥林嫂的眼睛,其目的就是要告诉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观察生活,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千篇一律的概念化的词儿将使人物形象失去个性特征。这样结合范文讲评作文,具有较强的启发力量和说服力量。

此外,在讲读教学中,我还把学生作文中存在的篇章结构、语法、逻辑、修辞等方面的问题同范文作比较,这样就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作文之不足,使他们能够取人之长而补己之短。

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讲读教学重

9.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九

山东省淄博市高新区卫固镇付山小学 邢会青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习书面语言必须先识字,只有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并且能够正确地理解字意,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可见识字教学之重要,但往往单调的识字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乏味,影响效率和质量。而在识字过程中如何用科学的方法途径去激发出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热情,这是决定识字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今年我庆幸赶上了课程改革的大浪潮,有幸成为一名新教材实验教师。通过这近一年来的工作,我认真研究新教材,琢磨新的教学,以及参加实验课程改革培训,总结了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望提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提高。下面是我在识字教学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情境中认识汉字,增强识字与生活的联系

1、今年的新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形式多样,都是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认识汉字。开学第一天,我就要求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然后叫他们将自己的名字写出来,制成一张小卡片,并将卡片带在身上,让全班同学互相认识。孩子由于刚到学校,非常想认识新的朋友,自然就将其他小孩的名字和面孔模样联系起来,这样便对小孩的名字有了一个模糊的认识。教室的四周贴上歌谣、顺口溜及其他小图片,每幅图片都标有汉字。孩子们下课时总喜欢表现表现,这样你教我,我教你,也认识了不少字。

2、每次在教学生字时,我总是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这些字哪些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这样从一开始就注重学生联系生活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乐于识字、乐于交流自己的成果,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的机会和舞台,学生可能回答:我在学校的大厅里看到了小黑板上写着“四弯腰”活动,认识了“腰”字,在包装袋“大白兔奶糖”上认识了“兔”字,在“烧烤店” 中认识“烧”字,……学生的这些说法,教师不必限制,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体验到认识字的乐趣。

3、学到像“沙发、电视机、挂钟、台灯”像这样的词语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成一张张卡片,然后将他们贴在相应的物品上,每天回家坐坐沙发,看看电视机,让学生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认识了很多字,也让学生感觉到识字是一件有趣的事,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

二、让学生自主识字

在学完拼音以后,我让学生自己从文中画出生字,采取“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等形式,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然后小组内交流,读给小组内的人听、互相纠正后看谁最先把这些字认识,展开竞赛。通过“小组内、组与组”的竞赛,充分调动了学生认字的积极性。学生还可以介绍一下自己认读生字又多又快的秘诀,把他们的经验加以推广,给了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识字兴趣,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

2、课堂巧设“点、线、面”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谁能找到小淘气”-----在课文中的短语儿歌中圈出所学汉字;“请认出它的名字”-----借拼音读准字音;“给它找个朋友”----组词;“与它做游戏”----四人为一组打汉字扑克牌,按老师报汉字拱桥,拼问号,拼加号、减号等。设“点”激发学生主动“布线”,可以利用书中的情景图编儿歌,将所学汉字编入其中,让学生看图读儿歌,记汉字,也可以将所学汉字整合到一两句短语中,再让学生根据语意画图,最后,还要将其字落实到“面”上巩固汉字。可让家长与孩子每天共同阅读短小的童话、寓言故事,或儿童报中的小短文,让孩子在熟悉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巩固应用汉字,既达到了巩固识字的目的,又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

三、巩固识字,启迪心智

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便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让生字与学生天天见面,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我在每天清晨安排“5分钟乐”时间,成为“文化早餐”,通过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的将所学汉字加以巩固运用。教师准备一些声母或韵母相同的生字,学生带生字头饰,读出后,选择字音中相同部分的字手拉手交朋友,也可以教师准备自行结构相同的或能组成词语的两个生字,让学生读后手拉手交朋友。教师还可以出示字,第一个学生正确读出,后面的学生组词,看哪组词说的多,词说完后,小组从说过的词中任选两个词说一句话,和学生做彩虹桥的游戏,还可以通过“猜谜语、说儿歌”、“穿衣带帽”、“开火车”、“钓鱼”、“摘苹果”等游戏,让学生乐趣识字。

四、将对联引入识字教学

把对联纳入识字教学,可使识字教学更有趣味性。如 教“寺”与“诗”,“林”与“禁”时,可引用一对联: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是入山林。”此联是一拆字合字联,通过这一朗朗上口的对联,可让学生学得更快,巩固得更好。在教“春”这个字时,可以引入迷联:三人口中吞扁担,一夫胯下骑太阳。此谜底即为“春”。根据迷联教学可加深印象,开发学生的智力,还有在教学多音字“长”时,可先介绍一则对联趣话:从前,有人给卖豆芽的写了一副门联,上联是七个“长”字,下联是七个“长”字,大家都被弄得莫名其妙,后来作者当场读了一遍,才恍然大捂,拍手叫好,讲到此,教师可向同学提问是否有人能准确地将这一对联读出来。最后公布正确答案(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cháng zhǎng;zhǎng cháng zhǎng cháng zhǎng zhǎng cháng),解释这一对联意思,告诉学生正因为这则对联,才使小贩的豆芽生意兴隆,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学会了“长”字有两种读音,同时又增加了对对联的兴趣。

同字联(重字联)、叠字联谐音联、拆字合字联等,均可被引入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不断讲究、挖掘,以激发学生认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在识字教学的一点看法。总之,低年级学生喜欢游戏,喜欢比赛,让学生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成学生乐学的伙伴,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0.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 篇十

农技推广事业犹如涓涓流水, 一代又一代的农技推广工作者恰似这水之源头, 默默地为之倾注, 为之奉献。然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改革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 人们的思想、行动也同样在不停的跃动着, 身为当代农技推广人, 似乎纵有满腔热情, 却难以做到水到渠成, 眼看就要到达目的地, 总感觉还差那么“最后一公里”, 而且不经意间觉得它似乎难以逾越。如此一来, 我们不禁要自问一声, 我们的出路在何方?我们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 怎样开辟一条农技推广的绿色通道?现实的回答是:只有打破坚冰, 方可水到渠成。

1 为什么要破冰?

曾经, 我们在基层搞农技推广工作的人, 由于接受到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方面的信息, 通过试验示范, 证明有些东西确实好, 有助于农民增产增收, 值得在本地推广, 于是, 我们就不遗余力地灌输给服务对象。刚开始时, 似乎很管用, 只要当地政府发个文件, 村里开个会, 书记、主任布置一下, 老百姓就跟着干。但慢慢地发现, 这一招逐渐失灵了, 老百姓也越来越不买帐, 可路还得走, 怎么办?我们就采取自己下去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 甚至直接做试验示范给他们看, 但收效依然甚微。时至今日, 为了推广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技术, 哪怕你跑断了腿、磨破了嘴, 最后都很难如愿。比如超级稻良种是经过育种专家多年来苦心培育出来的高产良种, 但在我们这里总是难以推开, 一些农民跟着“感觉走”, 仍然习惯于种自己认定的“当家品种”。如配方施肥, 既增产、又增效, 尽管这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 但不少农民还是习惯按传统方法, 不分土地肥瘦和作物需求、重氮肥、轻磷肥、丢钾肥, 结果造成“八分苗、六分收”。如此等等, 不胜枚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圈呢?是不是我们的东西不够“硬实”, 还是老百姓不识好歹呢?其实, 都不是。通过反思, 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真正把心融入到农民之中, 没有让他们感觉到我们和他们是同处在一条战线上的战友, 以至对我们推广的新品种、新技术存在戒备心理, 继而怀疑我们。正是这层厚实的冰块阻碍了这条水渠。因此, 破冰, 已时不我待。

2 怎样才能破冰?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接下来我们就得寻辟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将是我们要共同攻克的难题。我认为:首先, 破冰则需要强烈的冲击力, 换言之, 那就是你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俗话说得好, “打铁还得自身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 不断给自己充电, 长智、洗脑, 练就好过硬的技术本领, 你才有勇气去破冰。其次, 破冰要有沉下去的决心, 善于与农民交朋友, 加强沟通交流, 做他们的“顺风耳”, 让农民感受到, 我们是他们的贴心人, 我们所做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这样, 才能使我们与农民的距离越拉越近。否则, 我们就永远逾越不了这道坎。再次, 要破冰, 还得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技巧。最近, 我在苏溪镇雷冈村排溪村小组有幸观摩了该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举办的一次农业科技实训活动, 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培训会上, 农技人员手中没有现成的授课教材, 也不是充当“主讲人”, 而是采取互动交流的方式, 让农民就自己在农业生产中所关心和遇到的技术问题先作发言, 通过大家集思广益、交流讨论、取长补短, 然后对普遍感到有疑惑的问题, 由农技人员进行详细解答, 整个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事后反响良好。通过这次现场观摩, 使我们悟出了一道理,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推广工作者, 必须树立以农民为主体的推广理念, 充分尊重农民, 信任农民, 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 特别是当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许多农民并不满足现状, 而把目光盯在名、优、特农产品上, 迫切需要学到科技含量高、适销对路、效益好的种植养殖技术。如果我们不问“技”于民, 按照过去的老框框、老套套, 照搬书本理论知识, 甚至把过去反复讲过的、目前普遍掌握的内容拿出来再讲, 不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 就会受到农民的冷落, 也达不到你所想要的效果。因此, 我们只有主动与农民交流, 才能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最需要什么, 我们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也只有这样, 农技推广才能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

3 破冰后怎么办?

打破坚冰, 这仅仅是迈出的关键一步。如何做到水到渠成, 让科技进入千家万户, 还需要我们去不断探索、去努力实践。综合泰和县近年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功经验, 我们觉得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3.1 打造一支素质精良的基层农技推广队伍

基层农技人员直接面向基层、服务农民, 首先, 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奉献精神。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基层农技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把农民需求作为自己的唯一追求, 把农民满意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做到心为农民想、事为农民做、利为农民谋。其次, 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基层农技人员作为农技推广工作的实施者, 面对农民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 乡镇组建农业综合服务站后, 工作内容由过去单一性为多样性, 农技人员的职责由过去一人一岗为一岗多责, 服务技能不能只停留在某一专业上, 需要向全面、复合型发展, 否则就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得不到农民满意。因此, 我们每个基层农技人员不仅要加强对农业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高业务水平, 还要具备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和市场营销服务的能力, 达到一专多能。再次, 要有与农民沟通协调的能力。通过与农民广泛接触和交流, 及时了解农民迫切需要什么农技知识, 使之做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因需施技, 让农民掌握更多的致富门路和种养技术。

3.2 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

一个区域的农技推广工作仅靠农业综合服务站几个人远远不够, 必须依靠更多的科技带头人去引领千家万户。同时, 农民讲实际、图实效, 一个新品种、一项新技术, 究其在生产实际中所体现的效果如何, 农民能不能接受, 必须用事实来说话。因此, 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户是实现科技进村入户的主要手段。如何建立和培育科技示范户?我们认为, 一是遴选好对象。要紧紧围绕当地主导产业, 通过深入调查, 把在当地为人口碑好、地种得好、热心农业科技的农户选配上来, 并由县农业主管部门为其颁发农业科技示范户荣誉证书和示范户门牌, 增强科技示范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二是创新服务。每个农业科技示范户要明确一名责任农技指导员开展对接服务制, 根据示范户主导产业现状和在主导产业中技术应用的内容、现状以及需求等, 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 实行定时上户、定身施教。一方面, 通过与示范户交流, 帮助其制定生产计划和技术方案;另一方面, 在农事关键时节, 为其提供技术信息, 并深入田间实地为其解决技术难题。通过创新服务方式, 使农民主体表现基本树立, 应用技术的主动性明显增强, 达到一户带多户的辐射效应, 从而在农民中营造一种崇尚科学的浓厚氛围。

3.3 建立一套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

11.作文教学之我见 篇十一

广西省梧州市苍梧县石桥镇塘蓬希望小学

内容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不少学生“谈文色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作文兴趣造成的。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得不到激励,对事情不感兴趣的人,在实践中只能发挥自己能力的20%—30%;而得到激励,对事情感兴趣的人,他的能力却可以发挥到80%—90%.学生若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然就会想写,“作文难”的问题就可以找到决的突破口。

关键词: 小学想写会写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具有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想写、会写作文呢?笔者认为有必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想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根治害怕作文的心理障碍的良方。从小学的启蒙作文抓起培养其写作兴趣。众所周知,作文的启蒙教学犹如幼儿学步,第一步迈稳当了,幼小的心灵里就会滋生出强烈的学步愿望,跌倒了,爬起来乐哈哈地又蹒跚地走;要是第一步跌怕了,就不肯迈第二步。因此,作文启蒙教学就应该迈稳第一步,这第一步就是培养兴趣。而兴趣的培养又在于教师架好由句到段成篇的桥梁,铺好平整的路面,让学生心情舒畅地从此岸走向彼岸。因此,在三年级第一期里,可根据各类课文中的典型句段。以读导写,采取填空、仿写、续写、扩写等形式,进行场面,景物、人物外貌、对话等练习,学会写总分段、重点段„„掌握排比、比喻等几种简单的修辞手法。为使学生有话可写,还须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他们的写作表象。或把学生带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有目的地观察动物、植物、山川河流及风、云、雨等自然现象;或组织学生开展读书读报活动,各种比赛、制作模型、标本,激励学生发明创造、动手动脑,真正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在情浓意真之时,句段引路,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

想写。譬如:学生在劳动课上通过参加劳动,亲身经历了劳动的辛苦和劳动场面的热火朝天后,我安排了一篇写劳动课的作文,学生就能把在劳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做到的、想到的、体会到的情景描写得十分真实、生动、感人,就能把劳动的激烈场面写得真实具体。星期天学生参加了家里的收割稻谷的劳动,有些学生就把他们的劳动经历和感受写进作文里,有写劳动辛苦的,有写生活不易,感恩父母的,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着实让人感动。让人觉得孩子们突然长大了,懂事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了、感受了,写出真情实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要坚持作文与生活相结合,作文与做人相结合,防止无病呻吟,胡编乱造,假情假意,说空话,说大话。

“文学贵为有感而发,缘事而发。”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文为心声的道理。有许多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他们总认为要写有意义的事,要写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影响颇大的大事,而对于鸡毛蒜皮、琐碎小事则感到无必要写,没有内容写。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要激发学生生活联想,形成生活积淀。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每日一忆,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对“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记得。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是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怎样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其实,要善于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零碎片断,老师可以定期针对零碎片断让学生作一个汇报。让学生对其他同学的零碎片断作出评价,并加以修改,教师再作分析、讲解,使学生觉得这些毫不起眼的东西这样写挺有意义的,学生兴趣盎然。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不再为无事可写发愁了。

二、多读多诵、让学生言之有物爱写

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是小学生作文的通病。这是因为他们涉猎的知识不多,家庭、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平常。那么,要想把文章写得有血有肉,文情并茂,关键在于从内容入手,让学生拥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生活积累。因而提倡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因此,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如语言积累,它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多读、多诵。鲁迅先生在《给赖少奇》的信中说:“文章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与方法的。”“看”即“阅读”,“练”即“写”,可见多读多写是培养、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阅读”是一门学问,当代人董味甘著有《阅读学》一书,曾祥芹、韩雪屏两位教授主编的《阅读学丛书》有五册,共200万字,因目的不同,每个人读什么书,怎样读,各有差异。所以学生阅读也要讲究方法。欲从阅读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让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广泛阅读。

学期初,老师带头(自费)多订几本有关作文方面的报纸杂志,诸如《小学生阅读》、《作文》、《教育信息》等等。供学生阅读,让学生看看别人是如何认识世界的,在充实自己,增长知识的同时,久而久之在自己的头脑仓库里自会增多词汇及语言方式。

写文章,就是用书面语言记叙、议论和抒发自己的感情,应尽可能地写得生动活泼,让人喜欢读,有好效果。文章写作时作者的语言、观察、思维、想象以及知识、思想等多种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运用,而以运用语言为基本要素,所以高尔基在《和青年作家谈话》中说: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可见掌握足够词语的重要。于是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报刊、读小说或其他什么读物时,就要求他们不放过每一字、词、句。把好的字、词、句用摘抄、剪报、记卡片的形式把它积累下来。这样,阅读后随批、随记、随收集,不但可以积累语言,也可以积累材料,积累“思想”,为今后的写作增添了源泉。

在学生积累的同时,老师也把积累的材料,收集来的美文、佳作,不断读给同学们听,课前五分钟读,早自习读,作文提示时读„„,读来读去,同学们不但不烦,反而眉飞色舞,跃跃欲试起来。同学们也分班编组,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展示亲手收藏的“珍宝”,每天读、听两、三篇,一学期下来就有三位数字了。

(二)有重点地选取文章细心地阅读

学生写作文大都从“模仿”开始。在每写一篇或一类作文之前,让学生从作文杂志上选取类似题材的文章认真细读一遍后,“多读”还是个准备阶段,关键还在于“多练”上。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得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只读不写尤如纸上谈兵”,只有“多写”才能理论联系实际,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反复摸索,练习,才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如何审题,如何选材,如何构思谋篇,尽管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不厌其烦,可照样有同学写读后感,除了复述之外,“议论”“联系”寥寥无几。写记叙文如记流水账,干巴巴,老生常谈,让人不堪入目„„纸上谈兵不行,必须带他们下水,老师多做示范,定目标,定形式,让他们多练。

首先进行小练笔,鼓励学生们记日记,建立日记检查制度,把观察到的情况天天都记上一笔两笔,注意挖掘日常生活中的焦点问题,让学生学会关注现实、立足现实思考问题。这样老师可以经常出一些关于生活琐事方面的题目,逼同学去写,如《课间十分钟》、《热闹的菜场》、《去学校的路上》、《早饭后》、《家庭趣事》、《乡里人》等等,即使学生写得不成功,也入了“观察”的道。在练笔的同时,学会了观察,不怕得不到应得的东西。

其次进行针对性练笔。

词汇掌握不足,我们就多练习解词、造句、收集比喻句、歇后语、收集成语典故。“引用”有增添文章色彩的作用,我们就让学生比赛收集名言警句,组织格言摘登活动,每天由两位同学在黑板两端书写格言、名人名言,装饰花边,既展示了同学们的能力,又学习了知识,还美化了学习环境。

12.竖笛教学之我见 篇十二

器乐是学生比较喜欢并乐于接受的音乐学习形式,利用器乐教学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初步演奏技能。但是,在农村器乐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学中的空白之地。为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磨练学生的意志、开发智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初步的演奏技能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这学期我有意识地把竖笛教学引进了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虽然训练时间有限,但终于还是有了学生自己演奏的笛声传出了课堂。虽然说不上是什么先进的经验,但在农村学校经济条件相对落后,音乐教学还不是那样被学校、学生、家长重视的情况下开展一些形式较为简单的器乐教学还是切实可行的。小小的改变、亲历的实践给了我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器乐可以进入课堂教学

以往我总认为在小学生中进行器乐教学可有可无的。学生只要把教材中的歌曲学完唱好、欣赏曲目聆听感受完就行了,因为毕竟是农村小学,还没有认识到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和学生中的作用。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本学期我在四、五年级中开设了竖笛教学。发现竖笛教学也是以审美为核心,通过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蕴含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并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主动要求、积极参加。实践证明通过竖笛教学让学生把学到的音乐理论付诸实践、学以致用。不仅能增强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觉性,而且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懂得“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竖笛教学起点低、演奏比较简单、便于携带、经济实惠很适合农村学校的学生。通过教学,我对结合音乐教学辅以简单的器乐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二、抓好器乐教学的起步阶段

初学器乐起步阶段很重要。对学生来说竖笛只是众多乐器的一种,但乐器的很多原理又是相通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初教器乐的重要性,否则给学生造成一知半解或错误认识,对学生今后学习音乐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刚接触竖笛这一乐器,很是喜欢,更想把它学会,但对竖笛的结构、性能都还不了解只是把竖笛当作玩具。所以在学习吹奏之前,要让同学先认识竖笛分为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手指与音孔的对应关系怎样等都要作清晰的交代。让学生对这一乐器的基本结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初次进行教学时,要采用精彩的示范来激发兴趣。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原因,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成功了一半。教师直观性的范奏可以使学生聆听出音乐的大体旋律,悟出音高和时值的长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模仿,使学生的求知欲大大增强。记得我在上第一节竖笛课时,吹奏了一首《彩云追月》,我发现优美的笛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告诉学生生活中平时在电视、广播中听到的优美的音乐也就是这样演奏出来的。从学生那一双双羡慕的眼神中,我看出学生已具有了对学习竖笛的愿望。这就为学习竖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学生认识竖笛产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正确演奏姿势的培养。因为学生在初学吹奏时往往有不良的吹奏姿势和吹奏方法,如:低头、坐姿不正、手指离音孔太远、吹奏时用力过猛出现刺耳音等现象,如不及时纠正,将影响吹奏效果,所以,一经看出有这种情况,我就让学生做到抬头、挺胸、后背直立、用正确的口风、有气息支撑地、做微笑状等方法来进行引导,绝不放任自流,否则,长此以往形成习惯,难以改变,就会影响吹奏效果。

三、教学要循序渐进

教学中要从基础、基点开始,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时要先教会学生用右手指按音孔吹准中音区的各音,再配合左手并进行顺指练习。始终要注意口风、音孔的严密度等问题,然后两手再配合起来进行交叉指的交替练习,要求做到起落指灵活、换气及时、吹奏的音色要圆润丰满。再在熟练的基础上学习吹奏简易的练习曲,使学生具有成就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己聆听感悟揣摩、反复练习,逐渐掌握吹奏技巧。待学生熟练掌握中音区的吹奏后,再向高音曲扩展。通过不断的练习,使高低音吹奏衔接自如,再可以进行简单的合奏练习,使声部逐渐和谐均齐,培养学生的合奏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要做到课内外相结合

要学会一种乐器并吹奏到具有一定的水准是要花大量的时间的,竖笛虽易学但也不例外,每周两节授课时间根本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除了利用音乐课上一些纯竖笛课进行精讲多练之外,在唱歌教学时我还要求学生把竖笛的吹奏与之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减轻学生的声带负担,保护好嗓子,又能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吹奏技能。教师在课堂中一定要留意、倾听,及时发现吹奏小能手,并让他当堂演奏,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起其他同学的竞争意识,促进课堂效果的良性循环。课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布置的练习曲,坚持每天练习半小时,也是对学生意志力的锻炼;还要向班上的小能手多多请教,能者为师,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13.科技论文航模教学之我见 篇十三

一、多表扬多鼓励, 激发学生的潜能

我们在学习生活过程中, 如果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寄以期望, 对方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 如老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 不妨对学生说:“我相信你们一定有办法解决学习过程的难题”“、只要你们相信自己, 用心去钻研”、“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等等。这样, 学生就会在潜意识中朝你期望的方向发展, 人才也就在期待中得以产生。只要老师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并坚信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都能有新的突破, 那么不自信的学生就会变得自信, 没目标的学生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未来, 开朗的面对学习生活, 课堂也就会充满了生气和活力。

二、变“满堂灌”为“群言堂”

通过课堂教学这种形式, 教师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 对学生施予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 学生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 主动探索一些问题。然而, 以往我们的课堂, 却更多地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而学生便成了支撑这舞台的忠实听众。倘若教材编得好些、教师讲得生动些, 学生还可以忍受;反之, 那就不敢恭维了, 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有时反而败坏了教师的名声, 浪费了学生的时间 (不少学生睡觉、看课外书) , 而且在学生思想深处产生了信任和信仰危机。

三、更新观念, 正确对待课堂"活"起来的问题

观念的转变决定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现在我们的老师主要有两类思想:一是“怕”的思想, “怕”什么?一是怕学生活起来了不知怎样控制;二是怕自己费劲, 多少年来课堂教学都是“一只粉笔一张嘴, 从头讲到尾”, 轻车熟路, 改起来太麻烦。第二种思想是想改但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怎样改才能收到成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首先我们老师在认识上要提高;其次, 教学管理者要充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要为广大教师创造好的环境, 要允许课堂先“乱”起来, 先“活”起来, 既然是改革, 就应该允许尝试, 允许失败;再次, 广大教师要注重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 可以先向"新课程"理念学习, 然后再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进行尝试。

四、革新教学方法, 真正营造课堂"活"起来的氛围

同样的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效果。这里主要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知识量以及人格魅力。懂知识而不懂教育方法和技巧的教师是很难吸引学生的。目前, 比较适合中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在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型人才理论指导下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何创设好的情境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时机, 设疑导学, 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和求知欲望。问题的设置应有助于开启学生的思绪, 并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二是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教学, 不断发现问题并进行探究,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创设激励情境。教师要经常给学生以信任的目光, 常用鼓励性的语言“你能行”。四是创设民主情境。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态度和蔼、亲切, 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教学效果则佳。五是创设探究情境。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勤思多问, 培养并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旨在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 去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他甚至不在乎能不能得出正确答案, 他真正重视的, 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

(3) 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扎根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 他力图帮助个人了解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与社会群体共同致力于分析社会情境, 分析人际关系, 并形成处理这些情况的恰当而民主的方法。我曾在《会计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中尝试过, 让学生分别扮演出纳、会计、审核, 财务主管等职务,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气氛很热烈。

五、有效控制, 使课堂教学“活”而不乱

“活而不乱”是对传统的课堂中“活泼不足, 严肃有余”的否定, 体现了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的一种尊重。如何界定“活”与“乱”?放开后乱了 (收不住) 怎么办?这是许多教师关心的问题。我认为, 如果绝大部分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学习内容展开的, 就是“活”, 当然要注意分析这里的个别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是已经会了, 还是跟不上, 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把他们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这样做实际就是学习指导。如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活动脱离学习内容, 并且影响其他学生学习, 那就是“乱”, 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教学了。至于第二个问题, 我想, 首先, 放开课堂是教学改革的要求, 不管你敢放还是不敢放或者是愿意放还是不愿意放。其次, 不放开就不会面对收不住的问题, 只有针对问题, 才能解决问题, 所以我认为, 应该先放活, 再止乱。

另外, 在课堂管理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在探索和研究中, 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 教师应当宽容待之, 要有爱心、有热心、有耐心、有恒心、有信心, 并设身处地地去帮助学生, 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 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技术人才要求的增加, 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对中职毕业生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 当前的中职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以及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 中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是通过总结这些年的课堂教学感受, 谈谈如何让中职学校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中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活起来

参考文献

[1]、《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改初探》作者:诸荟倩

上一篇:初中劳技课程下一篇:房产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