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2024-11-06

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共9篇)

1.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一

论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绿色浪潮迅速席卷全球,已经并继续日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21世纪必将成为“绿色世纪”.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发展,使我国的外贸出口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扩大绿色产品出口的机制;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绿色产业;依据国际标准,培植绿色企业;研究国际绿色认证标准发展动态,打破绿色贸易壁垒.

作 者:草心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经济系,福建,厦门,361005刊 名: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CHANG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315(3)分类号:F752关键词:绿色壁垒 绿色产品 外贸出口 国际认证

2.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二

技术性贸易壁垒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TBT) 是指进口国对进口商品制定严苛复杂的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标准, 从而提高对进口商品的技术要求, 增加进口难度, 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打着维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的旗号, 行贸易保护之实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措施。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内容的广泛性、实施的隐蔽性和不公平性等特点。

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手段。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 对人类健康、产品安全和卫生以及环保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同时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增大, 技术检验仪器的发展, 都促进了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第二, 传统贸易壁垒的弱化。受国际公约和国际舆论的制约, 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弱化, 从而为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提供了发展空间;第三, 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 传统的贸易壁垒逐渐弱化, 为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了发展的环境。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

技术性贸易壁垒会逐渐取代传统的贸易壁垒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主体, 成为未来国际自由贸易发展的主要阻碍和WTO谈判的重要内容。当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技术指标越来越严格, 种类越来越多, 已发展成为限制或禁止的指标体系, 使商品出口的难度和成本增大, 从而达到贸易保护的目的;第二, 将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绿色壁垒的作用逐渐突出,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国际环境法规的颁布, 为其提供了法律依据, 使其在形式上具有合法性, 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第三, 与消费安全有关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日趋严格。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 维护人类健康与安全的意识也不断增强, 所以在消费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严格, 所引发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第四,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连锁反应和波及效应突出, 所引发的贸易争端也越来越多, 会成为未来WTO谈判的重要议题。

三、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贸易大国, 近年来实际的出口表明,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影响重大, 受TBT的限制我国在出口方面损失严重, 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受到了阻碍。

1. 在市场准入方面。

为了限制进口, 发达国际的技术标准十分严格, 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市场准入, 限制或禁止了我国产品的出口。以农产品和食品为例, 很多国家在此方面的卫生检疫标准很严苛, 我国很多产品被拒绝进入相关国家的市场, 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比如我国出口的茶叶、水产品、水果和冻鸡肉等等, 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失。

2. 在竞争力方面。

由于进口的技术标准要求日益提高, 我国必须加大设备和人力的投入,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达到进口国的技术标准, 这无疑提高了我国产品出口的成本, 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同时, 我国的技术检验设备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要进口检验设备又增加了成本, 在认证标志方面, 认证费用和检验费用也增加了出口成本, 总之, 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企业的出口成本不断增加, 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减少了贸易量, 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重大损失。

此外, 我们在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 要坚持辩证的观点, 除了要认识到它对我国的消极影响, 也要看到它存在的积极效应。从长远的角度, 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对企业提出的要求增加, 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改革创新、转变经营管理方式, 提高自身适应力和竞争力, 参与国际竞争。

四、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技术差异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存在的根本原因,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技术方面的具有很大的差距, 这也是发达国家实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优势所在, 我们要想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 就必须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异。

从企业的角度, 企业是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大最直接的受害者, TBT直接限制了企业产品的出口, 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企业必须积极寻找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式。我认为, 首先企业要有竞争意识和压力, 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方式, 从自身真正强大起来, 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次, 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与国外产品的的可替代性, 建立知名品牌和特色产品, 使自己的产品独一无二、无可替代;最后, 还可以通过扩大规模生产, 实现规模经济, 来减低成产成本, 改变以往出口数量小、品种单一、技术落后的状况。

从政府的角度, 政府要起到领导者的作用, 帮助企业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一是要加强技术引进, 提高我国整体的科技水平, 加大科研投入,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技术落后的现状,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二要建立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构建自己的技术标准和法规体系, 提高自身竞争力, 保护本国市场;三是充分利用WTO有关规定, 解决争端, 获得援助, 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 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 我国势必要参与到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来, 我们既要善于把握机遇, 也要学会趋利避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虽然国外对我国出口商品的关税壁垒、许可证和配额等传统的贸易壁垒门槛降低,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商品出口就可以畅通无阻, 以技术性壁垒为核心的新的贸易壁垒开始出现, 阻碍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 所以, 我们必须要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加强了解, 认识它的内容、特点和发展趋势, 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防范,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技术性贸易壁垒

参考文献

[1]李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贸易壁垒》[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3.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三

关键词: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17-01

1 国际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据有关部门调查,至2006年底,我国外贸企业在出口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问题和障碍,每年大约有超过45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不利影响,其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受损最为严重,高新技术和机电产品受损呈明显上升趋势。事实证明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为核心的新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就仍然很大。

(1)在市场准入方面。在国外越筑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的技术性壁垒面前,我国部分出口商品的市场迅速萎缩,甚至被挡在进口国的国门之外。

(2)对价格竞争力的影响。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加了出口成本,使出口国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或者因为延误时机而失去市场机会。

(3)由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技术壁垒名目繁多、变化频繁,且具有一定隐蔽性,往往使我国一些经验不足的出口企业应付不及,被动地陷入贸易纠纷,致使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市场上被扣留、查封甚至销毁。而且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需要取得该国或国际通行的认证标志。

2 我国如何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2.1 政府应建立技术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最大困难是“信息不灵”、信息“渠道不畅”、得不到针对性的有效的咨询服务等。具体建立预警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真正形成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研究机构等为主体的多层次产业预警系统,政府作为建立机制的发起方,应主动承担整个预警机制的协调规划工作,同时依托行业协会等机构的数据库系统,建立起为出口企业服务的平台,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和完善预警机制的建议和意见;(2)形成一套有效的通报、评议、咨询、审议制度;(3)组织专门的人力、物力研究国外的TBT系统,按出口对象和产品类别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整理、跟踪国外的TBT信息,建立相应的TBT信息中心和信息数据库;四是建立高效的TBT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通过对TBT问题的认真研究,及时作出预警分析,帮助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寻求我国商品突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切入点。

(1)建立并完善我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法规体系。

我国应针对已加入WTO的情况,建立健全技术法规和技术体系,构筑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体系,按照国际惯例,将安全、卫生、健康、环保等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的重要问题,作为贸易技术法规建设的重点,通过制定强制性标准,把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产品拒之门外。

(2)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大力推动标准化。

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设置了一些非常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我国为了达到其市场准入标准,导致生产、加工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我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是我国建立技术贸易保护体系,维护国家利益,跨越技術壁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认真研究和积极推广国际标准。国际标准,特别是ISO 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体系标准认证反映了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水平,代表着一定的质量水平,成为国家之间的协调标准和处理贸易纠纷的重要基础,采用国际标准,可以使国内企业积极迈向国际市场,与国际环境接轨,不仅能给本国技术、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使生产更加便利,也更容易了解国外市场需求,打破贸易技术壁垒。

②适应我国出口贸易需要,调整我国标准结构。我国目前是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互协调配套的标准化体系,改变了无标生产的状况。

③积极参加国际标准化的活动。WTO要求成员国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积极参与各种标准化组织的活动,争取主动权,特别是争取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统工艺品等纳入国际标准,将我国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变化及时转化为技术标准,并推荐为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使用。

2.2 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时,企业应该和政府紧密配合,制定企业的应对之策。面对国外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企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掌握WTO的游戏规则和TBT协议的要求,熟悉目标市场的有关规则和标准。企业要从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获益,就要熟悉、掌握WTO的游戏规则,以减少进入国际市场的盲目性,必要时运用WTO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己的权益。

(2)加快技术创新步伐,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标准意识。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是否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根本上取决于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3)积极申请国际认证及贸易对象国的认证,取得通往国际市场的通行证。采用国际标准是冲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种有效手段,这在出口企业中己形成一种共识。企业要加强收集和研究各国和国际组织的技术法规、标准、检验与认证制度,把与企业出口商品相关的内容加以吸收,并制定到自己的产品标准中去,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穿透对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能力。建立适应质量管理科学和环保所要求的清洁生产需要的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保证中国出口商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环保要求能经得起国际上各类认证的考验,通过贸易伙伴国的各种检验和要求,积极推行ISO9000族、ISO14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和环保体系标准及注册认证。

最后,在应对国际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同时,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专业性行业协会的作用与职能,即立足于国际市场,针对各行业的生产规模、供求关系、价格水平、创新能力、技术标准、产品结构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和对外交流,建立良好的贸易预警机制,及时向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国内外市场的动态数据和分析报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决策依据,协助政府在WTO规则范围内与其他成员国协商解决各种贸易争端。

参考文献

[1]黄爱双.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 莆田学院学报, 2006,(03).

[2]蓝公华. 构建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系统[J]. 兰州学刊, 2006,(04).

4.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四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甘肃

兰州)

【摘要】: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等一些原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日益削弱。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在WTO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采取了极其隐蔽的方式来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绿色壁垒就此产生。本文从绿色壁垒的概念入手,通过对入世后绿色技术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对绿色技术壁垒的内涵及种类的研究,指出了在应对绿色技术壁垒中农产品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将绿色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做了细致分析,希望能加深读者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关键词】: 我国 绿色贸易 壁垒 WTO 对外贸易 影响

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随着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传统的关税壁垒等一些原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日益削弱。于是,在国际贸易中,各国以保护环境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的绿色贸易壁垒逐渐兴起并日渐加强。发达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争夺国际农产品市场,在WTO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采取了极其隐蔽的方式来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的出口贸易,绿色壁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在国际市场中,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加之农产品又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我国农产品的出口一直具有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明显的价格空间。我国在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逐渐加强,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其影响也越来越大,在对外贸易中将不可避免的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绿色贸易壁垒,适应绿色贸易壁垒,并学会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2005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达2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7。7%。但与此同时,我国有90%的农业及食品出口企业受国外绿色壁垒措施的影响,每年损失约90亿美元。面对日益苛刻的绿色“门槛”,使生产加工标准化程度还不太高的中国农业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1、绿色壁垒的概念

1.1 绿色贸易壁垒,又称绿色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环境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从而对自由贸易形成障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开始兴起,最典型的案例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

1.2 这一概念的界定基本上立足以下两点:一是绿色壁垒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各国采取的法规、政策与措施;二是绿色壁垒的性质,即以保护生态环境或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为由而采取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是非关税壁垒的一种形式。绿色壁垒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绿色关税、绿色市场准入、绿色反补贴、环境贸易制裁、推行国内PPM标准及其他标准、消费者的消费选择(绿色消费)、强制性绿色标志、强制要求质量认证、繁琐的进口检验制度等。

2、绿色贸易壁垒的形式及特点

2.1 形式多且不断翻新,随着贸易透明度的增加,以保护环境为名的新形式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1)绿色关税制度 这种形式是绿色壁垒的初期表现。对达不到本国标准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克以罚款,甚至禁止进口。(2)绿色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志 要求进口产品达到ISO9000和ISO14000等系列标准,对合格品贴绿色标志,颁发绿色许可证,配额。(3)绿色补贴 为了公平竞争,对以任何借口或受到政府“环境补贴”的产品都要严加限制。(4)绿色包装制度 要求包装材料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利于回收,否则严加限制。(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2.2 绿色贸易制度的特点

(1)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环境为名又迎合了绿色消费的需要,且是以一系列国际国内公开的立法为依据和基础,使之具有这一特点。(2)内容的广泛性和隐蔽行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内容广泛又借环境保护之名,隐蔽于具体的贸易法规,国际公约的执行过程中。(3)歧视性和不公正性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是发达国家,常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成为牺牲品,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时又没有考虑发达国家的环保历史的欠帐,因而不公平也不公正。

3、与绿色贸易壁垒相关的国际国内法律规定

3.1 WTO法律框架下与绿色贸易壁垒有关的法律规定

在WTO法律框架下,有关绿色贸易壁垒的条款主要散见于《补贴与反补贴协议》,《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技术贸易壁垒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以及《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农产品贸易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有关规则中。各国可以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的高技术标准。GATT1994第20条规定了“环保例外权”但不明确,这是导致绿色贸易壁垒在WTO体制内泛滥的总根源。

总之,WTO法律框架下,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规定是分散的,不确定的,不完善的,这对国际贸易极为不利,会使各种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得以出现,蔓延。3.2 国际环保公约与环境保护标准

在这方面主要有1973年2月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992年6月签订得《生物多样性公约》及2000年1月28日达成得《生物安全议定书》。此外,还有与保护臭氧层有关得国际环保公约,如《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在国际环境保护标准方面主要是ISO14000国际环保标准管理体系。

3.3 我国与绿色贸易壁垒有关的法律规定 我国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尚未形成体系,目前可以构成绿色壁垒得法律类型主要有:外贸类,如刚刚修改完成并颁布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环境保护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类,包括《煤炭法》,《放水治沙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此外,我国也制定了一些环境保护标准。

4、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绿色贸易壁垒是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对其对我国对外贸易得影响不能简单得予以定论。实际上绿色贸易壁垒是一柄“双刃剑”,不仅给我国得对外贸易发展带来重重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也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改善自我和进一步发展的机遇。4.1 从近期和静态角度看,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主要为负面影响 4.1.1 绿色壁垒将减缓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农产品绿色壁垒的核心就是检测标准,而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检测标准与国外不能实现“对接”,表现为标准少、标准旧、标准低。目前我国仅制订了137种农药限量标准,而日本新的肯定列表制度仅“暂定限量标准”规定的农药就有734种,二者相差5倍多。我国农产品标准体系建设滞后,国家标准少,地方标准更少,有的是多年未修订或早已过时的,许多领域甚至根本没有标准,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在我国与日本能够对应的标准中,日本有25%的标准严于我国标准。如在日本列入“一律限量标准”0。01ppm的农药内,我国现有的农药就有74种,如克菌丹其,我国规定在水果中残留量为15ppm,马拉硫磷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为8ppm等,超出日本标准几百倍。这些严于我国标准的部分所限制的,恰恰是我国输日的大宗农产品和食品,如粮谷类、豆类、水产类等61种。我国农产品由于绿色竞争力差,农产品出口将会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甚至可能会逐步缩小,出口速度势必会减慢。因此,绿色壁垒在今后一个时期将成为我国加快出口增长速度的主要障碍之一。

4.1.2 绿色壁垒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农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于我国劳动力低廉,所以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具有明显的价格空间。但是近几年,尤其加入WTO后,这种优势在逐渐被抵消。在竞争能力方面,发达国家虽不对农产品的市场准入直接设限,但通过建立严格的环境技术标准,制定繁琐的检验、审批程序等方式来对进口农产品设置贸易障碍,使我国出口农产品成本大为增加,削弱了该类产品国际竞争力。以我国输日冷冻菠菜为例,以前一箱冷冻菠菜到日本一个星期左右就可获得通关,但2004年7月后拖延到了35天,原因是日方新增了原本没有要求的材料审核。大量的附加劳动给出口企业增加了成本,以前山东每年出口日本的冷冻菠菜为4万~5万吨,而自2004年7月以来每年1万吨的出口量都无法实现。另外,我国经营农产品的外贸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绿色通行证”,一方面要花费大量的检验、测试、评估、购买仪器设备等费用,另外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同时,还会增加养殖生产的成本。如果出口企业建立起成本预估机制,加强从源头上检测,每一批产品将再增加成本。出口成本的增加将降低我国输日产品的竞争力,也会使得部分企业因不堪重负而被迫退出市场。与此同时,近几年,在反补贴措施的影响下,一些发达国家通过对我国出口农产品征收“绿色关税”,使这些农产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丧失价格优势。4.1.3 绿色壁垒加大了我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虽然对一些农产品逐渐开放了市场,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利用严格的环保技术标准和复杂的质量认证手续对产品进口加以限制。以韩国市场为例,仅在农产品的农药污染限制方面,就规定了202种的农药残留量的许可基准。按照韩国国立植物检疫所的规定,向韩国出口的水果等农产品,其认证至少要过4道复杂的手续,并且每次通关仍要进行检疫和卫生检查。这些复杂的程序使得我国在开拓韩国农产品市场时遇到了一定障碍。如果日本要维护本国农民的利益,就可以随意针对某种产品内某种未设残留标准的农药或兽药,不管含量多少,对人体有无危害,一律禁止流通,这将使我国生产、加工企业难以把握不确定的风险,加大了开拓日本市场的难度。另外,发达国家实施绿色壁垒有种蔓延趋势,一个发达国家或几个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绿色壁垒,往往会引起其他一些国家对中国也实行绿色壁垒。目前,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国家越来越多。2002年1月,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中国动物源产品进口后,瑞士、日本、韩国等国家相继采取措施,加强对中国动物源性产品的检测,德国、荷兰等国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沙特阿拉伯暂停了中国此类产品的进口。2004年,欧盟再次发布提高玉米中黄曲霉毒素限量的法规草案。这一作法发生连锁反应,美国、东南亚等国也陆续采取相关措施。2006年5月底,日本针对进口农产品的新规定《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正式实施,引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纷纷仿效,过去对我国农产品实施绿色壁垒的多是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农产品也开始实施绿色壁垒,如韩国、新加坡、甚至立陶宛等。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4.2 从长期和动态角度看,绿色贸易壁垒也为我国外贸带来了机遇,有着积极作用 4.2.1 带动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加强,由绿色产品及相关服务构成的庞大的“绿色市场”为我国对外贸易提供了新的机遇。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为了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多利润,这要求我国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促使产品绿色化,对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机遇。4.2.2 有助于我国实现出口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我国绿色产业尚处于开创阶段,发展潜力大,有着潜在的动态比较优势,可借鉴和吸收最先进的绿色技术。顺应这股绿色浪潮,多设计开发无污染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淘汰危害环境保护的产品,降低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加工附加值,促使我国外贸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的结构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化,实现我国对外贸易跨越式发展。4.2.3 有利于我国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水平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国际社会不得不对环境保护加以重视,并形成了丰富的绿色资源。首先,可以积极利用外资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利用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品的优惠贷款,来治理污染,发展绿色产业。其次,引进外国先进的绿色技术,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坚持自力更生方针,加强绿色产业技术人员的国际交流。培养我国自己的技术人员,加快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

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复杂性对我国对外贸易有双重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迎接其在短时间内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同时以长远的眼光客观看待他,相应的采取恰当措施,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对绿色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地论述,我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必将面对越来越多的绿色贸易壁垒问题。希望本文能加深人们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对之进行处理,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参考文献:

[1]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我国政府的行为选择。经济问题探索,2004,(2)[2曾文革,田路,庞蛟,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外贸法律对策。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3]印卫东,徐荟华,WTO机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与环境保护。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0)[4]姜芳,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6)[5]杜通平,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及两重性。生态经济,2003,(10)[6]裴平,绿色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增刊 [7]高军,WTO语境中的绿色壁垒及我国的法律对策。《特区经济》05年第7期

5.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五

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要求关税壁垒不断被拆除.然而,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不断加强,在国际贸易中对商品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保护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本文首先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遭绿色贸易壁垒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原因,然后,提出了通过完善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以期促进我国绿色农业的发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作 者:赵明勋 何薇 罗蓉  作者单位:赵明勋(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33)

何薇(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湖潭,411105)

6.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六

论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绿色壁垒也称环境壁垒.当前,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一些原有贸易保护措施的作用逐渐削弱,但是,绿色壁垒正不断加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严峻的考验,并且,它具有形式上的合法性、保护内容的广泛性、名义上的合理性和实施效果的歧视性.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深刻的认识绿色贸易壁垒,明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对我们如何突破绿色贸易壁垒有着深刻的意义.

作 者:齐子磊 王志刚 吴浩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611130刊 名:现代商业英文刊名:MODERN BUSINESS年,卷(期):“”(4)分类号:F7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

7.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七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影响及根源

1. 中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TBT) 限制的客观原因。TBT措施制定和使用的便利性为其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为了顺应整体关税税率的降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把TBT作为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的重要手段是必然的。由于各国政府自身能够掌握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制定主动权,世界贸易组织对它的限制也不够成熟,TBT的设定和实施并不需要通过国际组织批准。所以,相较与实施程序复杂的反倾销等措施,TBT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且见效快的,从而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通过这种手段,短期内就可以实现限制进口,最终达到保护国内市场和劣势产业的目的。借助于保护消费者之名,把技术法规和标准等措施当作一种技术贸易壁垒,是各国政府或明或暗最常见的贸易保护主义手段。因此,也就成为了我国频繁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客观原因。

我国加入WTO时间较晚,出于各种政治经济原因我国直到2001年12月11日才最终成为WTO成员。此前的我国长期难以享受WTO有关协议对发展中成员方甚至一般成员方的待遇,被隔离在多边贸易体制之外,这对我国出口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不是WTO成员,我国不仅无法获得充分、稳定、确切的有关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标准,同时也无法享受作为展中国家,《TBT协议》与《SPS协议》 在技术法规与标准的制定、实施以及技术协助等方面给予的优惠和差别待遇。最后,就贸易争端而言,我国面对出口中遭遇的歧视性技术性贸易壁垒,只能通过双边谈判的方式磋商,无法有效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问题。即使已经加入WTO,这些限制我国出口的重要问题也无法立即得以解决。

2. 中国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的主观原因。(1)我国服务出口产业的弱质性。近年来,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得以发展,但由于高新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相对于国外同类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标准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依旧具有的弱质性,表现为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中则占次要地位, 而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同时,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且质量相对落后,特别是出口质量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与一些展中国家也有差距。各国对质量水平的要求会随着技术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而提高。由于国际标准的提升与明确,我国产品出口将要面对的技术门槛也会提高。(2)我国国内较低的技术标准水平无法满足国际要求,导致我国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得不到认可。我国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等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都较为落后并且不够健全。 技术标准方面,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统计,截止到2002年底,我国已发布国家标准20206项,其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仅有8931项,采标率为44.2%,而且其中相当部分还不是等同采纳。中央政府各部门、地方政府各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大都出于局部利益考虑,制定的规章、条例数量繁多, 规定各却不相同,导致各种技术规则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在合格评定环节,我国尚未建立统一完善的认证体系,分割管理和多头认证存在于商品的生产、流通、 使用、进出口各环节,使得国内产品和进出口商品实行双重质量许可和认证规则,缺乏统一性和权威性制度;一些认证机构自身并没有取得国外的认可和授权检验,存在“小、弱、差”问题。(3)对TBT问题的认识和管理不够。鉴于技术性贸易壁垒问题出现时间相对较短,又具有复杂性与隐蔽性等特性,使得我国很长时间内没有对它充分认识和足够重视。 在宏观管理层次上,政府有关职责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工作机制,没有为企业建立起完善可靠的各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信息的咨询机构,缺乏对国际通用标准和相应管理规定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国的TBT体系的相应了解,难以对相关产业的出口企业进行有效的宏观指导。 从企业角度来看,TBT问题没有引起我国许多出口企业的足够的重视,许多出口企业对发达国家技术性管理规定和手段的了解有限,缺乏对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性管理措施的了解, 因此难以及时根据进口国的措施的调整,主动改善自身的产品技术标准。

3.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1)利于迫使企业加速技术创新。传统旅游业和服务业作为我国服务行业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依然属于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而在国际新兴的金融、保险、咨询、专利服务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领域,我国尚处于初步发展中,竞争力弱, 在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多不足, 但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服务项目是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所在,我国在这些领域的欠缺增加了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可能性。所以企业要跨越服务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服务行业转化为竞争优势部门,就须要加速技术创新。(2) 有利于推动服务领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因为在服务贸易出口中不断的遭遇发达国家TBT措施,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情况,我国不得不相应提高服务业的技术规定、标准化意识,落实服务业标准化程序,而服务标准化有利于规范服务业行为和市场、增强服务企业自律、发展壮大。(3)绿色壁垒促进我国绿色服务贸易的发展。绿色壁垒会有利于我国环保法规的完善和实施,促进产业的环境效益从低层次向高层次的发展,提高企业对环保投入的自觉性及环保意识。实现从生产到消费领域的绿色服务提供,扩大绿色市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服务贸易的消极影响。(1)增加市场准入障碍。我国服务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难度,会因服务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而提高,最终阻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特别是是针对服务人员资格要求而设置的壁垒。 具体来说,在商务服务、建筑工程服务、 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等领域都能对人员资格进行限制。而有些人员资格(如学历和执业资格)的获取,会增加准入的时间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国服务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难度。 (2)削弱服务贸易竞争力。在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后,服务企业如果希望跨越壁垒,则需要提高设备、引进专利、培训员工、花费高昂的费用获取国外机构的服务质量认证,而目前来看,我国服务业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较低,这些必然会增加我国企业资本投入压力,降低企业的利润,从而进一步削弱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3)增加国际贸易摩擦。服务的可标准化引起的服务标准差异是导致服务领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出现时,由于对标准设立的不一致,可能会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

而随着服务贸易在各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由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存在而引起的贸易摩擦,将成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我国服务业面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1.政府。(1)建设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壁垒应对平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相关的研究中已经指出,发展中国家在关于国际技术标准上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我国出口受限的重要原因。由于各国的技术法规与标准不仅条目繁多,又经常改动或修订,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很难了解进口国技术壁垒的具体措施及规则变动,最终导致了出口受限。商务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认为“信息不灵,不知道对方规定已改变”是跨越技术壁垒的主要困难的企业,占到调查总样本的36%。 因而,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在重点产业部门和地区建立健全技术壁垒信息预警服务体系,建立信息渠道,以方便企业有效获取相关信息、及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 从而实现有效跨越技术壁垒。目前,原外经贸部也于2003年初步建成了“全国净进出口宏观监测预警系统”的一期工程。 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技术壁垒信息预警服务平台起步较晚,远不能适应实际需要,相关的服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2) 积极开展服务贸易谈判。积极参加WTO服务贸易谈判及双边谈判,谈判都是削减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最直接的手段,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削减也主要是通过服务贸易谈判达成的。 GATS对促进服务贸易谈判,削减国的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服务领域TBT进一步削减主要是依靠不断的谈判实现的。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对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做出了相关承诺,相应地,也得到了他国开放市场的回报。谈判达成所需要的让步是相互的,在其发达国家要求我国更多地开放服务领域市场时,我国也完全有理由要求对方让出一部分市场。只有顺应趋势,积极参加WTO服务贸易的谈判,才能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3)重视双边与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由于贸易双方沟通和谅解的缺乏, 造成了国际上许多技术壁垒问题。双边、 区域合作和协调机制逐渐引起了主要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重视。相互认可协议是通过双边协调解决技术壁垒摩擦最典型的范例,,本国厂商能够通过互认可协议,在生产所在地获得认证而免于支付高昂的离岸认证费, 并能实现产品从产地直接运往最终销售地,这种一种产品一次认证的模式,有效削减了贸易障碍。因此,我国应加强政府间的沟通与合作,充分运用多种合作和协调机制,尽快在战略性领域与我国技术性贸易摩擦较多的国家建立双边技术磋商与调解机制,可以通过加强双方在技术标准规定与合格评定程序等方面合作的方式,有效跨越技术壁垒,从而便利贸易。(4) 通过提升环保产业的产业结构,实现国民经济的“绿化发展”。TBT中的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我国政府必适应的一种形势,实施国民经济的“绿化战略”。首先,树立可科学发展观念,提高环保竞争力意识,使贸易出口能力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其次,应制定支持和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金融优惠政策,以敦促环保产业作为发展出口产业结构的支撑点和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2.企业。(1)自身的技术水平需要提高。技术壁垒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国家之间技术差异,目前,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壁垒的关键原因在于本国科技发展水平普遍低于主要贸易对象。对于企业而言,加强企业的技术投入、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是跨越技术壁垒的先决条件,企业应注重从国外引进技术后的消化与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进行对传统产业的新兴技术改造。重视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吸引和培养,真正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开发投入的主体的角色转变,提升国内产品附加值,彻底打破技术壁垒的限制。(2)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提升争端应对能力。单个企业在应对复杂的服务贸易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时存在一定的困难,服务贸易具有关系到国家的利益的特殊性,所以政府也应是应对服务领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力量。企业要积极密切与政府的关系,主动和政府交流,面对一些企业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借由政府的力量来处理。我国服务业起步晚,在旅游、运输等传统产业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在新兴服务产业还比较薄弱,我国缺乏大型的服务企业集团及跨国公司。企业在应对服务贸易壁垒时,一方面应加强行业自身联合,另外积极寻求政府的帮助也是有效途径。(3)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合资并购等方式跨国经营,绕过技术壁垒。 企业可采取跨国经营如对外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等方式进行,从而绕过复杂、繁琐的技术壁垒限制。在投资领域,通过在出口目的国采取合资、独资、收购、兼并等手段实现跨国经营,销售渠道上则可利用外商的技术、生产标准、品牌和营销渠道,顺利避开该国设置的TBT限制; 同时,转移投资可以扩展我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程度,由此带来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模仿效应终将有利于国内企业跨越TBT的技术经验积累,并能增加相关产业跨越技术壁垒的机会。

三、结束语

我国服务贸易虽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整体水平较低,长期处于逆差状态。除了服务贸国际易竞争力弱,技术性贸易壁垒也是造成这一现状的重要因素。随着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将进一步受到技术性壁垒的影响。

8.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八

关键词:出口企业;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

一、我国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现状

目前,全球经济已出现复苏的迹象,受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行业尚未形成规模投资影响,投资需求自主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市场需求短期内显著上升的难度很大,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呈现上升的趋势。反倾销、反补贴等非关税壁垒增加的同时,针对我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也在迅速增加。

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看,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后我国所面临的最多和最隐蔽的贸易壁垒。2009年上半年,美国发生的召回案中约六成针对中国商品,涉及宠物食品、玩具、轮胎等多个领域。欧盟针对产品安全环保标准的“欧盟非食品快速预警系统”共发布消费者警告599起,其中针对中国产品的达292次,占总量的近一半。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这对我国出口企业既形成挑战也创造了机遇。

我国目前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的商品,不仅包括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也越来越多,涵盖了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知识产权等各个领域。受阻产品几乎涉及所有产业,其中主要集中在食品、农产品、轻纺、玩具、机电仪器和化工行业。从生产过程来看,涵盖了从研发、生产、加工、包装与标签、运输与销售以及消费整个产品供应链。

2009年我国出口欧盟、美国、韩国、日本和加拿大的食品受阻总计2298批次,非食品受阻2824批次。从受阻批次来看,受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食品类、轻纺、玩具、机械制造业和化工行业。不仅传统的农业、纺织业等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业受到较大影响,制造业及部分高新技术产业也遭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这严重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食品类中水产制品受阻最多,共计394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17.5%;非食品类中轻纺类受阻最多,共计954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33.8%。医药、计算机等知识密集型行业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呈上升趋势。

二、我国出口企业受阻原因分析

目前,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主要是:人类受到危害、限量超标、化学物质污染、证书材料不合格、未注册审批、不符合包装、标签和说明的规定等。这说明我国目前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绿色贸易壁垒占了很大比重。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绿色壁垒日益增加。2009年6月通过的“碳关税”,即对未达到碳排放标准的外国产品征收的惩罚性关税,是一种新型的绿色贸易壁垒。“碳关税”是发达国家凭借其在低碳技术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优势而实施的贸易壁垒,将降低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

2009年,在食品方面,受阻原因最多的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共计622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27.1%;其次是微生物污染,共计441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19.2%;接下来是非法贸易、未注册审批、不符合检疫规定等。在非食品方面,受阻原因最多的是人类受到危害,共计818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28.9%;其次是证书不合格、未注册批准,共计524批次,占总受阻批次的18.6%;接下来是化学物质污染,品质、标签、包装不合格等。

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快速发展,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从外因来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欧盟强调自身利益,对外采取强硬态度。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技术优势,在标准制定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因而技术性贸易措施成为其重要贸易壁垒。从内因来看,我国出口企业对外贸易依存度大,缺乏自主品牌,对发达国家的夕阳产业造成一定冲击;同时由于产业结构类似,我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存在激烈竞争。去年对我国发动技术性贸易壁垒最多的地区依次是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东盟。

三、我国企业应对TBT的政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调控作用

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策略应结合产业技术竞争与发展态势,积极开展产业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研究。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提供能够及时应对的工作程序,可申诉的渠道,解决TBT/SPS问题的咨询和服务。在国际互认的进程中,协调企业利益,增加国际贸易谈判中的定价权、话语权。了解和协调解决贸易摩擦前期的问题、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预警问题。同时,积极调整产业技术政策,研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更新换代。

(二)重视科研机构技术支持作用

在科研方面,要对一些产品技术指标或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技术难题,组织力量攻关,加大科研投入,特别是涉及公共安全、公共卫生的项目,政府要给予重点支持。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产品出口时遇到国外新技术法规壁垒,原因在于我国产业技术水平、产品生产过程和检验检测过程的技术能力不符合新要求的规定。因此,需要有关方面集中人力财力,解决技术性贸易措施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难题,提升我国出口产的技术水平。

(三)提高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出口企业应创造出适合自身的质量管理、绿色管理和安全管理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产品的效能和质量。其次要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优秀人才,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加快对传统产品的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粤,韩新毅.后危机时代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应对[J].国际经济合作,2010,(2).

[2]赵明.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8).

[3]夏先良.面对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的战略措施[J].中国经贸,2007,(7).

9.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与我国的对策 篇九

摘要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关税和传统非关税壁垒的使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贸易保护者转而寻求新的贸易保护工具。在贸易与环境的矛盾下,绿色贸易壁垒便成为他们实施贸易保护的有力武器。作为一个贸易大国,绿色贸易壁垒已经影响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几乎波及到我国外贸出口的所有领域。因此,系统地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如何合理构筑我国的绿色贸易壁垒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为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从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与原因出发,在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介绍了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容,总结了它的特征。第三部分选择绿色关税与绿色补贴、环境标准等措施,运用局部均衡和福利经济学的方法来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分析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五部分介绍了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对策。第六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性的总结。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

对外贸易

影响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the expansion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ctivities, environment problem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For protecting its own environment, each country adopts some certain measures that restrict or even prohibit trade activities of some products in a direct or indirect way, which becomes the Green Barriers in th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tid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rade freedom, the application of tariffs and other non-tariff barriers is confronting more and more restrictions.Thus those protectionists turn to search for new protection tools for the trade.Under the confliction of the between the trade and environment expansion, the Green Barriers naturally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tools to implement their trade their protection.As a very important country in the international, the Green Barriers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almost affected all the fields in our exportation.Therefore, to make a systemat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the Green Barriers, their influence to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how to properly construct our own Green Barriers is very essential both theoretically and realistically.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six parishes.In the first part, Preface which expatiates systematically on the aim and meaning of research, research actuality in domestic and abroad, the innovation, research logic and approach.In the second part theoretically analyses the causation, contents and features of its origin.In the third part it compares the different economic effects of Green Tariff, Green Payment and some other environmental standards, through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partial equilibrium and the welfare economics.The fourth part analyses the influence and impact of the Green Barriers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The fifth part is makes a prediction on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he Green Barriers and gives out several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easible for China.The last part is the epilogue, which summarizes the paper recapitulative.【Key Words】

green trade barrier foreign trade influence strategy 2

目录 绪论...............................................2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3研究方法.....................................................4 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4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和发展....................................4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征....................................5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6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7

3.1 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7 3.2 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10 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11

4.1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11 4.2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11 4.3 进行绿色认证...............................................12 4.4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12 4.5 搜集国际市场“绿色信息”...................................12 4.6 开发绿色产品...............................................12 4.7 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绿色保护主义.............................13 4.8 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13 4.9 研究发达国家的贸易制度和运作方式以及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采取的战略措施.......................................................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 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全球环境状态也在不断恶化,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各国为了保护环境而采取的一些措施直接或间接地限制甚至禁止了某些产品的贸易,成为绿色贸易壁垒。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贸易自由化在全球范围的扩展,关税壁垒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作为贸易保护手段的作用逐步淡化,绿色贸易壁垒成为全新的贸易保护工具。绿色贸易壁垒这种全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已经被很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所采用。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存在差距,导致包括我国在内的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研究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Simon P.Anderson and Nicolas Schmitt(2003)认为一个政府在他可以自由设置关税的时候无意于采用非关税壁垒,但当关税要通过相互协商决定时,他们则会实施非关税壁垒。Hamid Beladi(1998)认为贸易壁垒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而限制污染物品的进口的,即主要是通过对污染物品的进口实行贸易壁垒边界变动控制来实现,包括关税和非关税措施。贸易壁垒引起的进口物品价格边界条件的变化形成了类似物理学中所研究的梯度场,即价格梯度场,通过控制空间场的边界条件,就可以达到控制产品的进口的目的。

Michael J.Ferrantino(1997)认为不同的国家对内会出现竞相降低环境标准(the race-to-bottom)的情况,即每个国家或地区都担心别国或地区采用较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引起本国或本地区产业和产品的竞争劣势,为避免竞争性 2

损害而竞相采取低的环境技术标准,因此各国或地区间都会采取次优的环境政策。因为全球环境是人类的公共产品,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的极大化,就会有把不经济的外部性转稼给别的国家的倾向。

C.P.Chandrasekhar和 Jayati Ghosh(2003)通过分析乌拉圭回合谈判和多哈谈判中主要的发达国家及发屏中国家对待绿色贸易壁垒的不同态度,得出结论,“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危胁不是来自外部的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运动,恰恰相反,其重要的敌人是存在于内部。”

1.2.2 国内研究现状

李俊(2003)认为国与国之间贸易利益分配的差异,自由贸易对国家内部不同部门(利益集团)的不同影响,是产生保护性贸易政策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贸易政策的国际协调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贸易政策的保护性。张志敏(2002)认为世界经济处于增长和繁荣阶段易实施自由贸易政策,而世界经济面临或处于萧条阶段易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吴克列(2002)认为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决定了其对环保资金的投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形成了各国环保标准的差异,造成了国际贸易的障碍,即绿色壁垒。吴强、何开丽(2002)指出一些国家借保护环境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制定一系列歧视性环保政策,形成了绿色贸易壁垒。

张文兵(2003)从绿色贸易壁垒兴起背景分析,认为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是贸易保护手段。杜强(2003)认为绿色贸易壁垒本是协调环境与贸易两者关系的共生物,但其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却被某些发达国家所滥用,越来越发展成为取代关税壁垒而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形式,并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频频引发贸易纠纷与冲突。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即推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姜芳(2003)通过分析绿色贸易壁垒的种类和特点,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防止绿色贸易壁垒的应对策略。施敏颖(2003)提倡在现行的世贸组织规则框架下来努力规避别国的贸易保护,并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适当进行贸易保护。刘勇(2003)着眼于WTO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从分析WTO规则与多边环境条约之间的冲突以及成员方所提出的若干解决思路入手,提出以“微调法”来解决冲突,并对有关谈判的前景进行展望,以解决WTO规则与多边环境条约之间的关系问 3

题。曾凡银(2003)认为为消除、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的双重不利影响,须通过多种途径逐步提高工农业产品生产、管理的环境技术标准,加强绿色检验、检疫制度体系的建设,既提高自己基于环境的产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跨越发达国家等为此专门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又限制与污染相关的产品、技术设备的输入,实现绿色贸易壁垒对关税的替代效应。

1.3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从理论上分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的一般影响,从实践角度分析我国不同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理论

2.1 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2.1.1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种非关税壁垒,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环境、政治、经济和法律因素,是环境保护运动与新贸易保护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首先,环境问题的全球化是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外部原因。第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是绿色贸易壁垒的根本成因。第三,各国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差异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客观原因。

2.1.2绿色贸易壁垒的发展

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经济、技术和法律的优势,借环境保护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设置各种形式的“绿色贸易壁垒”,如美国的UL认证和瑞士的SGS检验等技术标准。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后,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食品及传统的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始料不及地遭遇到“绿色贸易壁垒”的封锁,如:(1)农产品、食品:2002年上半年,欧盟对我国茶叶进口检验项目由过去的6种农药残留检验增加

到62种。(2)纺织品:美国规定,凡在服装上标明衣料中含有动物和植物成分的,必须进行测试;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对羽绒制品要求残脂率检测结果在0.3%—0.5%,大大严于通行的国际标准。(3)机电产品:计算机、电视机、移动电话、微波炉等导致的电磁辐射对胎儿产生着极为有害的影响。总之,我国出口产品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基本形成了绿色消费观念,并把持着利用“绿色贸易壁垒”限制进口的主动权,而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技术、环境的劣势更多的只能是被动接受,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深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2.2 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和特征

2.2.1绿色贸易壁垒的定义

绿色贸易壁垒(Green Trade Barrier)又称环境贸易壁垒(Environmental Trade Barrier),是进口国以保护人类或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和环境的名义,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制定严格、苛刻的环境技术标准、动植物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实行繁杂的检验检疫程序,对来自外国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限制和制裁的一种贸易保护措施。它主要是通过技术标准、卫生检疫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等规定来强制实施,其内容涉及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等整个过程。

2.2.2绿色贸易壁垒的特征

(1)名义上的合理性

绿色贸易壁垒是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名义,对贸易实施限制和制裁。

(2)形式上的合法性

绿色贸易壁垒与其他非关税壁垒的不同之处在于其用公开的立法加以规定和实施,一些绿色保护措施都是以国际、国内公开立法作为依据的。

(3)保护手段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名目繁多,手段多样。既有强制性措施,也有自愿的措施。(4)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绿色保护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如进口配额、许可证等相比,不仅隐蔽地回避了分配不合理、歧视性等分歧,不易产生摩擦,而且各种检验标准极为复杂,往往使出口国难以应付和适应。

(5)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和关联性

绿色贸易壁垒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法律、规则、程序等各个方面。从产品角度看,不仅包括初级产品,而且涉及所有的中间产品及制成品;从部门角度看,既包括有形商品,又拓展到投资及服务等领域。

(6)保护技术上的歧视性和发展性

许多绿色贸易壁垒措施的实施没有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发展的现实,对各类不同水平国家的产品规定同样的市场准入条件,这是很不公平的。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和技术条件的进步,发达国家不断调整其环境技术标准,使得绿色贸易壁垒呈现出不断加高和拓宽的趋势。

2.3 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1)环境附加税

环境附加税是发达国家保护环境、限制进口最早采用的手段,即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产品征收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

(2)绿色环境标志制度

绿色环境标志制度是由政府部门或公共、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标准颁发的图形标签,印制或粘贴在合格的商品及包装上,用以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功能符合要求,而且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处理全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或危害极少,有利于资源的再生产和利用。

(3)产品加工标准制度

产品加工标准制度是指针对有形产品在使用时能成功满足用户需要程度标准下作出的强制性规范。

(4)绿色包装制度

绿色包装是指能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不污染环境的包装。

(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满足对此商品健康、安全等隐性需求,各国海关、商检机构都制定了不同的卫生检疫制度,对进口商品的品质进行检测和鉴定。

(6)绿色补贴制度

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各国政府采取干预政策,将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无论是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还是不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它们客观上都会带来限制或者阻止外国商品进口的后果,这实际上也给判断一国设置的绿色贸易壁垒合理与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从国际贸易的实践来看,几乎全部的绿色贸易壁垒都是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的,但这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拥有比发展中国家更高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易于利用绿色贸易壁垒为在环境保护上处于劣势的发展中国家设置壁垒并取得实效。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技术水平的落后限制了其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能力,经济发展处于首位、环保观念相对淡薄的思想也牵制了其设置壁垒的行为。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国,必须严格遵循国际环境条约,执行环境标准,承担保护全球环境的义务和责任。绿色贸易壁垒一方面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挑战,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机遇。

3.1 我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

3.1.1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从总体上讲,我国的出口产品因环保水平的不足而在绿色贸易壁垒面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面对发达国家较高的环境标准,我们的产品很难跨过这道门槛。我国传统出口产品主要是机电产品和纺织产品,它们在我国产品总出口额中占到80%以上。然而由于我国环保材料发展落后,目前这些产品大多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根本达不到进口国严格的环境标准,从而我国传统出口产品的出口额难以大大增加,国际市场占有率有缩小的趋势。

2004年,中国遭遇的绿色贸易壁垒涉案金额高达12.6亿美元,为全球之最。共有16个国家(地区)对中国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调查57起。从我国目前的出口贸易实践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所采取的环

境保护措施已经对我国造成了严重影响:2002年,中国有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此类限制,造成损失170多亿美元,分别高于2000年66%、25%和110亿美元。数据显示,仅1997年一年因技术不合格被退回的产品总值就高达6700万美元。1997年至2000年间,因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而受阻的出口产品总值达700亿美元,几乎占了我国出口总额的25%。从地区范围来看,2002年我国出口企业受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比例较高的地区是青岛、安徽、江西等;其它出口大省(市)如上海、浙江、江苏、广东、北京、天津等地区的出口企业也受到绿色贸易壁垒不同程度的限制。从行业出口来看,食品土畜、轻工、机电、纺织、五矿化工和医保等六个行业都受到了较高比例的绿色贸易壁垒限制。我国出口额第一位的机电类产品,由于受发达国家在噪声污染、节能、兼容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限制,仅1998年就有200亿美元的出口产品受到影响;2004年8月13日,欧盟各国将完成《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WEEE)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两项关于电子垃圾法规的立法,并将于明年这一时间正式启动,这将对中国电子行业出口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欧盟两项指令付诸实施,中国对欧出口约120亿美元的机电产品将可能被欧盟拒之门外。在纺织产品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纺织品不符合“绿色”要求的覆盖面积大约在15%左右,影响出口近80亿美元。在农产品方面,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检查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例如,2002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公布了在进口动物源性食品中禁用的11种药物;2000年7月1日起,欧盟正式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最大允许限量值,限制使用的农药增至62种,按新标准实行,我国至少有30%的茶叶不能出口欧盟;2002年初,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对虾中发现强力抗生素的药物残留,对兔肉、禽肉、蜂蜜、软体动物肉类、对虾等动物产品实行进口限制,几千万美元产品在荷兰港口销毁;日本设置了名目繁多的技术性检验检疫措施,受其影响,2002年中国对日出口57亿美元,增幅为零。据初步统计,已经影响中国23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占中国对日农产品出口的40%。受国外对中国肉鸡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2年中国冻肉鸡出口量减少8万多吨,出口额减少2亿美元,鸡农损失2亿多元,影响了105万人的就业。

这些案例说明,各国的环保措施已经直接影响了我国产品的出口,出口量急剧下降,出口市场范围缩小,出口产品不断遭遇绿色贸易壁垒而被发达国家阻止进口,绿色贸易壁垒所涉及的产品范围也呈扩大趋势。因此,积极应对绿色贸易 8

壁垒,成为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3.1.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

我国加入了WTO,国内市场逐步向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其资金、技术做后盾,在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情况下,其产品在我国市场同样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例如,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四大手机生产商对我国GSM手机市场占有额在70%以上,即使是在更为环保的CDMA手机占有额上,国内品牌虽占有大部分江山,但他们大都是“贴牌”生产,不能反映其真正实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环境标准较低的弱点,将其重污染产业以及废旧物、废弃物、污染物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在伴随外资大量进入的同时,少数海外投资者为了获得客观的经济利益和逃避本国高额的污染处罚,利用我国宽松的环境标准,投资兴建污染密集型企业。1991年,我国利用外资的11,515家企业中,污染密集型企业达3,353家,占总数的29.13%。协议总投资为87.71亿美元,其中污染密集型企业投资为33.27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的36.8%。1991年至1995年是我国进口废物的高峰期,共进口废物3030万吨,进口废物额为68.8亿美元,占总进口额的1.3%。事实证明,引进外资以发展我国经济和外资带来的环境负面影响使我国处于两难境地。

3.1.3我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绿色贸易壁垒限制的原因

(1)我国贸易方向主要集中于美、日、欧盟这三个技术贸易壁垒的发源地 目前,美、日、欧盟是我国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据统计,包括经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商品近75%销往美、日、欧盟等国家或地区,而这三大经济实体也是实施技术贸易壁垒的积极倡导者,绝大多数技术贸易壁垒措施发源于这三大经济实体。产品出口的地理方向决定了我国将不得不直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威胁。

(2)我国出口产品的弱质性

我国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由此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低以及质量落后。据专家估计,我国产品质量实际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10—20年,体现在出口商品结构上,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出口产品占主导地 9

位,而附加值高的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仍然占次要地位。随着全球质量水平和档次的不断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门槛也随之提高。仅就德国为例,目前应用的工业标准约有15800种,大多数等同于国际标准,而我国技术标准约有70%—80%低于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而且我国标准体系混乱,有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专业标准及企业标准,数目多而水平低下,使企业产品出口不畅。

(3)我国曾经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系之外

在加入WTO以前,我国被长期排除在WTO主持的多边贸易之外,使得我们难以应对发达国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一方面缺乏充分、稳定、确切的信息来源;另一方面我国还不能以WTO的贸易争端机制来解决歧视性的、非合理的技术限制,不能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

(4)我国对绿色贸易壁垒的重视不够

由于我国宏观管理层次上存在巨大的漏洞,对国际通用的国际标准和技术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对主要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手段缺乏了解,不能对我国出口企业在宏观上予以指导;再加上绿色贸易壁垒本身的不透明性,使得我国出口在改进宏观层次上的指导方面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3.2 绿色贸易壁垒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机遇

3.2.1带动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和出口

在绿色浪潮的冲击下,非绿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小,利润率越来越低。而我国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非绿色产品,在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促使产品绿色化,就要对众多产品从设计、生产、运输、营销、服务等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绿色化管理,这为我国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我国的绿色产业虽然起步晚,但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一些危害环境的产品需求受到限制,甚至被淘汰。我们应随着这股绿色浪潮多设计开发无污染而又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这样有助于降低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原有传统产业污染治理的投入,促使我国外贸产业结构、出口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的转化。

3.2.2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提高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水平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客观上国际社会不得不对环境保护加以重视,并形成了丰富的绿色资源。如果我国能积极利用好这些资源,将大大增强我国绿色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我们可以“借鸡生蛋”积极利用外资缓解资金不足的压力。如争取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产品的优惠贷款,以此来治理污染,发展绿色产业。我国很多城市都曾利用这些优惠贷款治理污染、发展绿色生产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次,我们要多引进外国先进的绿色产业技术,将其应用到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利用、回收等每个环节,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最后,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加强绿色产业技术人员的国际交流,培养我国自己的优秀人才,加快我国绿色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影响的对策

近年来,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冲击,使我们意识到,虽然各种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在逐步减退,但是保护贸易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而是以绿色贸易壁垒等更为隐蔽的新的贸易壁垒的形式出现,并且在国际贸易中加强环境管理是世界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绿色贸易壁垒的实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

4.1 建立绿色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政府应尽快建立国外技术性壁垒的预警机制,加强对国外环保认证标准的研究,收集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措施,建立绿色贸易壁垒信息中心和数据库,并及时地将信息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积极措施,突破国外的绿色贸易壁垒。

4.2 建立完善的环境标志制度

环境标志被称为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是标明产品从生产到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的整个过程中符合特定环保要求的标志。为了使环境标志的管理规范化,把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我国在推行环境标志认证制度时,应尽快制订环境标志管理条例,并制订具体实施办法。

4.3 进行绿色认证

1995年4月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始实施《国际环境检查标准制度》,要求企业产品达到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欧盟也启动了名为ISO14000的环境管理系统,没有达标,就不予市场准入。由于该系列标准具有保护环境和消除绿色贸易壁垒的双重作用,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了使企业及产品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我国应通过立法程序将该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内标准,推广使用。应制订实施这种标准的管理法规,使工作规范化,积极引导企业进行绿色认证。

4.4 加强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工作的权威性

按照国际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强ISO14000认证机构建设,提高认证机构作为独立的第三方认证主体的服务功能,扩大认证范围,提高认证工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加强与更多国际权威认证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立与国外权威机构认证的相互认可机制,实现国际互认,为企业取得国际认证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4.5 搜集国际市场“绿色信息”

我国企业实施国际绿色营销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国际绿色市场调查,搜集绿色信息,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绿色产品,开拓和占领相应的国际绿色市场。绿色信息包括:消费信息、资源信息、产品信息、科技信息、法规信息、组织信息等。

4.6 开发绿色产品

以环境和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绿色产业正推动着绿色产品的开发与绿色市场的形成。据预测,绿色产品在未来的10年内将主导世界主要工业市场。开发绿色产品应重点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进行绿色设计。注重设计易于回收、节 12

能、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不影响健康的产品。二是实施绿色生产。按照生态工业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的能源和材料浪费,减少废弃物。三是铸造绿色品牌。企业产品应符合环保要求,要取得国际环境标志,创造绿色品牌。四是实行绿色包装。企业要按照进口国的要求,采取使用后利于回收再利用或易于自然分解的绿色包装。

4.7 加强国际合作,抵制绿色保护主义

当前环境与贸易问题的实质是改变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开展南北对话,树立全球经济思想,力争建立环境与贸易协调的良性机制。要坚持发达国家多承担义务的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对其工业化进程的环境欠账和现行的高度密集生产及奢侈性浪费带来的环境后果负责。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反对发达国家动辄实施环境贸易制裁,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4.8 鼓励技术创新,扶持绿色产业

政府与企业应形成共识,采取有力手段,增加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发展绿色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开发和生产优质的绿色产品,以冲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在国际市场的贸易空间。国家应对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产品给予扶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其加入国际竞争行列。

4.9 研究发达国家的贸易制度和运作方式以及在绿色贸易壁垒方面采取的战略措施

从他国的经验中找出我国可借鉴的内容,为确定我国的绿色贸易战略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启发。组织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部门组成强有力的研究队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系统研究我国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战略,以及相应的指导思想和技术路线,为应对绿色贸易壁垒打下强有力的基础。

结论

由于绿色贸易壁垒以保护生态环境、人类和动植物健康为名,在贸易自由化趋势下,各国在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中将越来越多的使用绿色贸易壁垒。它涉及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协调,特别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关系的协调。一些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先进的环保技术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环保标准的门槛,阻止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这对发展中国家是巨大的挑战。

绿色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长远利益之所在,何况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更为严峻。因此,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既要迎接挑战更要抓住机遇。为了保护我国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减少绿色贸易壁垒带来的不利影响。认真区分正当和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要顺应绿色趋势,积极适应正当、合理的绿色贸易壁垒要求,政府应牵头把环保导入企业经营决策中,增强企业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企业本身也应加强环保意识,紧跟国际标准,发展绿色市场。同时,政府、企业要同心协力,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下,团结力量抵制发达国家不正当的绿色贸易壁垒。最后,我国还应加强构筑自己的绿色贸易壁垒,将国外不符合环境标准的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对外贸易事业持续、顺利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洁:《建立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模式探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1年9期 [2] 吴克列:《关于绿色壁垒的战略思考》,《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8期 [3] 杜强:《全球绿色贸易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对策》,《亚太经济》,2003年第2期 [4] 王家庭:《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第4期 [5] 胡锡嘏:《外国技术性贸易壁垒及其应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5页

[6] 胡伟辉:《论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与我国的对策》,《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3 [7] 申进忠.《WTO协调环境贸易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 [8] 程惠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9] 吴风林、胡享魁:《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发展我国出口贸易的对策》.经济纵横.2004,4.[10] 方时娇:《中国绿色外贸战略》.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1] 张祥:《新经济与国际贸易》.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12] 李毅:《国际贸易法面临的新困惑—绿色贸易壁垒问题探析》,《国际贸易问题》,1997.11 [13] 王金南:《绿色壁垒与国际贸易》,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4] 王星丽:《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市场周刊》,2006年3月号 [15] 李果仁:《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战略建议》,《中国环保产业》,2002年7期

[16] 金益:《绿色贸易壁垒及我国应对之策》,《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卷第1期

[17] 陈琳:《浅析绿色壁垒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鄂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13卷第1期

[18] 金国华、侯小阁、尚金城:《绿色贸易壁垒与环境保护》,载于《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年第30卷第1期

上一篇:社区干部2012年勤廉承诺书下一篇:关于爱护环境的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