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知识点

2024-10-30

历史学考知识点(通用8篇)

1.历史学考知识点 篇一

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基础知识

中法战争

1883——1885。

主要战役:(1)马尾海战,中国福建水师受重创。(2)镇海之战,法军头目孤拔重伤而死。(3)镇南关大捷,冯子材率清军大败法军。同时黑旗军还在临洮大败法军。

台湾抗法:刘铭传领导。清朝设置台湾省:1885,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战争结果:清政府乘胜求和,签订《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

甲午战争

1894——1895。

主要战役:平壤之战、黄海之战、辽东之战、威海之战。

爱国将领:平壤战役中的左宝贵(战死)、黄海战役中的致远号管带邓世昌(战死)、辽东战役的聂士成、威海战役中的丁汝昌(自杀殉国)等。

三国干涉还辽

《马关条约》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侵略权益,三国以武力强迫日本还辽,日本向清政府勒索3000万两白银作交换条件。

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

19世纪末。方式:(1)争做中国债主;(2)抢夺修筑铁路、开采矿山和建立工厂的权利。

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方式: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首先是德国强租胶州湾,划分山东为其“势力范围”。

重点知识

1、《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内容:(1)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影响:(1)《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卖国条约。(2)台湾、澎湖列岛的割让,造成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也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3)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4)新口岸的开放和新航线的开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5)允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6)《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7)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社会半殖民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加紧对中国侵略的主要表现

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武力侵略中国。

帝国主义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行经济侵略。

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直接进行殖民统治。

3、中法、中日战争中清朝统治者采取的方针

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惧怕与法国“失和”,采取“不可衅自我开”的妥协退让方针。马尾海战,李鸿章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的投降政策,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境地。镇南关大捷,清政府乘胜求和,签订《中法新约》,中国不败而败。

中日战争爆发后,李鸿章奉行“避战自保”方针,命令清军“先定守局,再图进取”,使清军“既不能主动迎敌,也不能择险据守”而贻误战机。黄海大战后,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不准出战,导致威海卫战役残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资本输出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1)争做中国债主,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扩大了在中国的政治势力。(2)抢夺路权矿权,控制铁路沿线地区,运输军队,形成势力范围。(3)开矿建厂,掠夺中国资源,打击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 高二政治水平考知识点

★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常考知识点

★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知识点

★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 高一历史知识点笔记

★ 高三历史明清知识点

★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 西汉历史相关知识点内容

2.历史学考知识点 篇二

关键词:《献天花》,《散天花》,源起,流播

唐教坊曲调《献天花》始于隋唐时。在崔令钦《教坊记》中类属杂曲之一,位列三百余支曲名之首。据崔氏自述,《教坊记》为其避安史之乱,流寓润州时,对在唐开宝年间任左金吾仓曹期间“追思旧事”而作,则此调迟至于唐开元间已经问世。其曲谱与始辞已不传,然其在曲调称名、曲调来源等问题上呈现相对比较复杂状态,是颇可注意的一调。

一、曲调称名辨析

在相关历史文献中,这支曲调存在曲名两载情形。唐崔令钦《教坊记》、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陈旸《乐书》、明胡震亨《唐音癸签》等均载调名“献天花”。如《乐府诗集》卷九六《元稹法曲诗序》云:“按法曲起于唐,谓之法部。其曲之妙者,有《破阵乐》、《一戎大定乐》、《长生乐》、《赤白桃李花》,馀曲有《堂堂》、《望瀛》、《霓裳羽衣》、《献仙音》、《献天花》之类,总名法曲。”[1]1352然至明代词律文献中则不载此调,至清万树《词律》,此调名始复现,与王奕清《钦定词谱》皆作“散天花”。《钦定词谱》在“散天花一体”下注曰:“唐敎坊曲名”、“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2]卷十三实际上,早有学者已对此问题有所注意,如任半塘《〈教坊记〉笺订》“曲名”一节云:“献天花‘为法曲之尤妙者!’见《乐府诗集》九六。凡法曲,订为非胡乐。《词谱》卷一三:‘《散天花》,唐教坊曲名。’查本书内,无《散天花》名,或即指《献天花》言。岂清初所见之传本,此曲作《散天花》欤?”[3]63任半塘对二者关系提出推测,并认为或为同一曲。任先生之所以持此观点,乃基于对清初尚有别本《教坊记》之判断。《笺订》中屡次提到清初足本《教坊记》的存在,比如该书“唐代‘音乐文艺’研究发凡”云:“如清初犹传之足本《教坊记》,明代犹传之足本《醉乡日月》、原编之《乐府杂录》、陆羽之《教坊录》。”[3]“发凡”63该书“版本”再次强调:“本书传本情形,弁言中已大致述及。其原著足本,清初犹存。”又云:“可知清初所见原著足本之内容,既非元明以来丛书本所曾有,势必源于宋,固可能在上述廿馀家宋说之内,亦可能在其外。”“清初沈雄《古今词话》、翟灏《通俗编》、及《渊鉴类函》等书所引,有出《说郛》本之外者,疑清初尚多见足本,并不为奇。”[3]4、7、10、18其中所谓足本《教坊记》,不同于今之整理本。据罗济平校点整理《教坊记》的“本书说明”称:“本书原本只有一卷,今天所见是明代几种丛书所收录的本子,大抵出自陶宗仪的《说郛》。这个本子缺少崔令钦自序,而且宋曾慥的《类说》引文往往在明本之外,看来这不是完整的原书。然而现在已经无法获见全书,只能以此为据。现用涵芬楼排印本《说郛》所收的本子为校点底本,用明钮氏世学楼抄本《说郛》、另一明抄《说郛》和刻本《说郛》对校,并核对明刻和明抄《类说》引文,……另据《全唐文》补录崔氏自序。”[4]“本书说明”可见,今人在整理点校过程中,也意识到《说郛》本中所收《教坊记》已非完整原书,内容上似较原著有明显不足。甚至连原书自序都是在整理时从《全唐文》中迻录补充的,这已充分印证前人对此推测。此外,《笺订》还特别提到清钱曾《述古堂》及陆心源“皕宋楼”旧藏抄本,现藏于日本,认为二本均颇有独到处。尤其是“皕宋楼”旧藏抄本,保留着原书自序,应对恢复崔令钦《教坊记》原貌有很大帮助[5]4041崔令钦当日职在左金吾,位在仓曹参军,掌管武官俸禄等事。当坊中武官“每请俸禄”,则趁时“每加访问”,征询玄宗左右教坊等细节。这表明书中所录曲名,乃听闻于他人转述。而转述者即彼时坊中“武官十二三人”,对所转述内容,也非亲身闻见。据相关史料,隋时尽括前朝乐工数量大增,至唐玄宗设立教坊,乐工数量已斐然可观。为便于管理,便仿隋制,将乐工分别安置于宫外光宅坊和延政坊,即习称为左右教坊,分为宫内与宫外两部,职能分别有所不同。宫禁之内为乐工所居,宫外两坊则安置乐工眷属。教坊管理甚为严格,宫禁之内乐工亦难与外界接触。对此,《教坊记》中有明确记载:“每月二日、十六日,内人母得以与女对。无母,则姊、妹若姑一人对。十家就本落,馀内人并坐内教坊对。内人生日,则许其母、姑、姊、妹皆来对,其对所如式。”[4]1教坊乐工获准定期与家人会面,在时间和次数上,均以等级之别确定。关于唐玄宗教坊的非公开性,岸边成雄在《唐代音乐史的研究》中说:“教坊系专门属于宫廷者。仅在宫城、大明宫、兴庆宫等诸殿楼内于皇帝‘赐宴百官’或‘曲江之宴’等时出场。仅一部分上流阶级人士,享受此种乐舞机会,大多数国民仅闻名而已。如教坊之乐妓与乐工出演时道经长安街道,必将万民争睹;然从无此种现象,此因皇帝之京城———大明宫———兴庆宫之间均有夹城,上演时往复行走,均可避免京城内百姓耳目。至于教坊当更非公开场所,故教坊乐妓,系绝对非公开者,如内人虽准许定期与其亲人会面,并赐进膳,表面上似系特殊厚待,但只准许坊内见面,故在行动上受有相当束缚。按民间妓馆限制外出,及一入妓馆无法轻易脱离;而教坊之束缚,更较此为甚。”[6]157宫廷演出每逢转场,途经京城街道,也是两宫夹城中通过,而非招摇过市,从而引发万人争睹场面。

可见,有关玄宗宫内教坊的细节,除皇室成员、高官近臣以外,外界几乎无缘得知。因此,“自序”中所言武官之言亦系属转述而来,口耳相传,则该书中对玄宗宫内教坊各种记载,包括曲调名在内,其精确性难免存在可质疑成分。再加上该书又为崔氏留寓期间所追记,即如“自序”中所云“追思旧游,不可复得”,当日武官已各自流散,欲再一一求证,已不可能。又因“粗有所识,即复疏之”,当初记载既不详细,也难称精确,都给本书相关记载留下致误可能。诚然,崔氏所记全部当然不止于“自序”中坊中武官所述,别有途径进行实录,也是可以想见的。但因相关关键历史文献缺如,本文也仅能就盛唐宫廷教坊一般环境和崔氏成书过程提出蠡测,犹待方家作出确凿结论。

二、曲调探源

这支曲调在历史形态上虽有称名问题,但目前对之相关研究中,往往将二者视为一曲,径以“散天花”为本调名。如王兆鹏、刘尊明主编《宋词大词典》词条云:“《散天花》,唐教坊曲名,宋人借旧曲名另创新声。”[7]332认为二者为同曲异名而已。实际上,无论此调名中所含“献”“散”二字,因音近易转而错讹,还是属于记录原因,其中所含“天花”二字,似均有咏调名本义作用。因此对其源起,亦应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亦应以此为考索重点。“天花”二字,实来自梵语,亦作“天华”。在佛教经典中意指开在西方极乐净土的“天界仙花”。汉译佛经中较早出现“散天花”一词是西晋惠帝元康元年(291),于阗三藏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其中卷六《雨法雨品》云:“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释提桓因及诸四天王各化作花,散佛菩萨及比丘僧,及散须菩提上,持是供养般若波罗蜜。诸天散花,应时普遍三千大千国土地,无空缺处,譬如敷坐也。虚空中花未堕地者,应时化成花交露台殊妙严事。”[8]78西晋法护《正法华经·光瑞品》所言天雨意华、大意华、柔软音华、大柔软音华即四种“天花”。其后佛教典籍中关于“天花”或“散天花”记载在在皆有,如:“会中有一天女以天花散诸菩萨,悉皆堕落,至大弟子更着不坠。天女曰:‘结习未尽,故花着身;结习尽者,花不着身’。”[9]卷二十四“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花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花)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着不堕。”[10]卷六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与此相应,佛教法会活动中常以散花供佛,将天花抛洒或供养,辅之以盛大华丽仪式吸引信众投身参悟,从而营造庄严吉祥、福至人间的气氛,或以纷扬抛洒制造神韵飞扬、异彩纷呈景象。“散花”礼仪,常用于法会节日,所散之杂花,又不限于佛典中所记载的鲜花,甚至是纸花,置榓花与纸制莲瓣于花笼中,散花师一边吟唱伽陀,一边绕佛菩萨行走而散。尤其在吊唁佛陀涅槃行仪中,散花之举更是不可或缺。同时“散花”一词亦广泛进入唐代文人视野,唐诗所咏之“散花”皆与佛事相关,如李白《相和歌辞·上云乐》诗:“献汉酒,跪双膝,并两肘,散花指天举素手。”宋之问《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散花多宝塔,张乐布金田。”其余如李峤、郑愔、顾况、白居易、顾云等题咏散花作品,仍延续佛法供奉之意。

另外,敦煌文献中所收五百四十多首曲子辞中,佛曲数量超过一半,达近三百首之多。在今存敦煌遗书中,有题名或拟题为《散花乐》写卷。任半塘曾名之曰“散花乐和声联章”,指出其所具有的佛曲音乐性质,并对声、辞、调作了分析,其中有为取得良好传播效果而产生的佛曲俗用倾向。如《百岁篇》、《文淑子》、《十二时》、《婆罗门》、《菩萨蛮》、《归去来》等,而《献天花》应为其中类似俗用佛曲。唐南卓《羯鼓录·食曲》中有《散花》曲,其性质亦与唐教坊曲《献天花》曲有关。敦煌曲多为盛唐教坊所采用,敦煌曲之调名为《教坊记》所采用者达四十五首之多,占到敦煌曲调名百分之六十五。比如《教坊记》所载《献忠心》等曲即来自于敦煌佛曲。从这些曲调性质上讲,盛唐教坊法曲来源不外乎佛曲、道曲、胡曲与前代清商乐,而《献天花》这支曲调于上述四者中与佛曲和道曲关系尤其引人注意。邱琼孙《燕乐探微》中说:法曲以清乐为本,更羼杂小部分的外族乐,除外族乐外,又有道曲和佛曲。道曲模仿佛曲,佛曲也是外族乐,惟在一般性的乐曲外另成一派。所谓仙曲、道曲,实即佛曲,道其词而佛其曲,南卓把道曲一并归入佛曲中,不为无见。……其文辞和思想,是中国道家的,其音乐和声调,很多是印度佛家的[11]304-305。基于此,《献天花》作为教坊法曲,其来源最可能是佛曲音乐。从汉译佛经“天花”一词融入中土文化语境过程,可以看出从最初颂扬佛法,逐渐转入中土民间、宫廷的过程,体现了进入宫廷教坊曲调的线索。盛唐教坊曲调,本不同于太常寺太乐署所掌音乐性质。太常之乐,以雅乐正声为主,风格典重,而教坊曲因用于宫廷内宴,其来源则较之宽泛的多,几乎无所禁忌。“至教坊所传之曲,则于民间里巷之声,边鄙新兴之调,任情采纳,性质不拒,范围广阔。”[12]24这无疑为俗用佛曲被采入教坊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三、声、辞、舞形态与词调中的传播

盛唐教坊曲调于创始之时,俱应包含其本事或原始形态,因相关文献缺失,其声、辞、调状态今已模糊不清。玄宗教坊本乃集歌、舞以及器乐为一体的音乐机构,作为盛唐教坊流行曲目,其“被诸管弦”自是应有之义,包含着音乐与文学两方面质素。此调在盛唐是具备完整旋律、节奏,配之以相应乐器,以擅长之歌者演唱的流行曲目。据上所见文献中称“法曲之尤妙者”,此曲当时或应风行一时,在诸多教坊曲中独擅胜场。从“声”的角度而言,此调音乐风格应保留了佛曲的基本音乐特征。对此孙人和曾云:“他如《教坊记》所载的曲中,《献天花》、《归国谣》……皆望名而知其原为胡曲,或至少是受胡曲的影响很深。”[13]305认为此调为胡曲,但因隋唐法曲本身来源多元化,佛、道、清商,或者杂糅混合,在多种音乐元素杂糅共生环境中生发,多元共生亦是其常态。

此调《教坊记》列入次曲,当与大曲相别,即非大型舞蹈,而是小型宫廷娱乐舞蹈。从风格上来看,与《教坊记》、《乐府杂录》所载健舞有别,当与软舞曲《凉州》、《绿腰》、《苏合香》等类似,属舞容娴婉,曲有姿容一类。

除敦煌写卷中《散花乐》,此调在唐五代更无传辞,这实与其时曲不著辞风气有关。郑樵《通志·乐略》云:“舞与辞相应,歌主声,舞主形。自六代之舞至于汉魏,并不著辞也。”[14]卷四十九可见,时人所重者,惟在声与形,辞不在格外注意的范围,至唐犹然。即使郑樵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在论乐舞时也仅释舞名以及沿革,并不录辞。实际上,声与形最不易留存,而最易留存之辞,反而不录。这或许也是构成本调在内之诸多盛唐教坊曲辞阙如的原因。

宋以后本调以旧曲入新声,据唐圭璋《全宋词》考察,在宋代以《散天花》调名词作,仅存舒亶《散天花》(次师能韵)一阕。敦煌写卷有《散花乐》曲辞,基本句式为五言与七言句,全篇单一用韵,在体调上与舒词存在明显承继关系。舒词云:“云断长空叶落秋。寒江烟浪静,月随舟。西风偏解送离愁。声声南去雁,下汀洲。无奈多情去复留。骊歌齐唱罢,泪争流。悠悠别恨几时休。不堪残酒醒,凭危楼。”句式也由七、五、三字句组成,全篇一韵到底。词叙写离愁别恨,抒发士大夫寥落失意之苦闷。其突破之处在于已经完全不同于敦煌写卷中奉请菩萨尊者入道场的赞词。

3.历史学考知识点 篇三

关键词:高考;高中历史;学科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201-02

《2015年全国新课程标准历史高考考试大纲》对文科考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做了较高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年开始,高考试卷可能在积极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的新思维即学科素养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因此加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已成为符合高中课程改革、改变高中历史教学现状和适应高考命题改革的需要。

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反映;它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历史素养培养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教学和探究实践。基于以上具体目标,笔者在平时的高三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渐进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

培养学生历史思维习惯,必须让学生形成准确的历史时间观念,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下分析、评价历史事件。高三一轮复习我们采取了专题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时空顺序,学生很难形成清晰的纵向历史发展脉络,无法理清史实的先后顺序。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和实践:第一,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重大事件年代表,根据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结合教材知识,编写“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的重大事件年代表,具体可以采用数轴定位法、按年代顺序列举法、按因果关系罗列法等。第二,学生自己动手总结阶段特征。学生分类

梳理史实,分析得出每一类史实的本质特点,最后师生共同概括不同类史实的共同本质,或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史实的内在联系,揭示历史阶段特征或发展规律,从而构建起阶段历史时空观。第三,学生完成特定历史时空的小论文,如19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变化,二战后欧洲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历史探究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历史的能力。考虑到高三学生学习任务比较重,课余时间较少,笔者利用历史课堂时间开展阅读实践,上课前十分钟事先准备好阅读材料让同学们阅读,内容丰富多样,有时是一段史料文献,有时是时政或时评,有时是与历史相关的文学作品。虽然用课堂时间阅读有点奢侈,但收效明显。通过阅读,学生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笔者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要站在历史的角度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2、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笔者经常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欢迎学生对授课内容提出不同意见,鼓励他们对课文叙述发表相反观点,并说明理由,从而养成凡事问一问、想一想的习惯,提高逻辑思维的水平。引导学生参与质疑问难,使学生切实感到具有批判精神的重要性,相信有怀疑,才有发现。

3、学习质疑方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运用多种质疑方法,逐步提高质疑层次。懂得方法,将事半功倍,如审视验证法、联系比较法、材料补充法、过程揭示法。

4、参与解疑实践,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解疑是学生质疑思维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提高学生解决历史问题能力

1、教会学生“整理历史”。高三文科综合考试对历史学科综合能力的要求是联系历史现象,主要表现为对历史现象的横向联系、纵向联系和学科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需要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将所学历史知识体系化、系统化。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形成对整个历史长河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认识,并有自己的一套历史见解和感悟。高三复习课时,打破教材知识体系,让学生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历史小专题。

2、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和练习题,并对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高三阶段,考试是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解答考题的技能是培养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获取历史信息是历史学科最基本的能力之一,按照教育部的“考试说明”,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要求中,就分成“理解尸体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的解读”三个层次。笔者做法如下,如某些考试过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对照参考答案,相互进行阅卷或自我打分、自我评价。学生通过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原因、思路,掌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和要领、知道得分、失分项在哪,在此过程中发现自己解答问题时存在的不足,得到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现实问题。读史使人明智,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认识历史、思考历史把握现在、预见未来。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思考现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对当今种种社会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对其发展趋势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或预测。

4、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开展此类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个人更深入地参与历史的教学之中。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等知识来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只是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也更好地培养了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了更多的合格人才。

高三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水平和能力、提高高考成绩的重要途径,但过程是艰难复杂的,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师生转变观念,科学探索,积极实施,坚持不懈,稳步推进,教学质量和高考成绩才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陆元峰,张爱平.新高考方案下高中历史教学目标设计初探[J].中学教学参考,2015(16)

[2] 郭 霞.做好历史教学与高考的衔接[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5(3)

4.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水平考 篇四

(1)法国大革命期间,普奥首先组成联军干涉法国革命,后又积极参加反法同盟,多次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2)1814—18在维也纳会议上,普奥等国操纵会议,通过对法不利的决议。

(3)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结果法国战败,对德割地赔款。

(4)一战前,法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三大矛盾之一,法、德分别加入互相对立的两大军事集团。一战期间英法组成联军在西线对德作战,并最终打败德国。

(5)一战后,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主张全面削弱德国。凡尔赛和约规定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开采德国萨尔煤矿,参与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

(6)巴黎和会后,严格执行凡尔赛和约,削弱德国;1923年法、比联合出兵鲁尔,造成鲁尔危机;为了寻求安全保障,先后同比、波、捷、罗、南等国结盟;30年代参与签订洛迦诺公约,提高德国政治地位。

(7)二战爆发前对德实行绥靖政策,二战初期在德国入侵下,法国灭亡,贝当在维希建立傀儡政权,戴高乐领导法国人民英勇抗德。

5.高考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一、爱国主义民族精神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1)战国时期屈原热爱祖国,其作品《离骚》抒发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2)两宋时期,山河的破碎和民众的苦难激发了诗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如岳飞把杀敌报国的壮志写入诗词;辛弃疾投笔从戎。

(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1)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林肯提出“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并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从而维护了国家统一。

(2)1945年8月,为了“和平民主”,赴重庆与国民政府进行谈判。

(4)200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3、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1)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2)1895年,《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的消息传出后,台湾军民反对割台的斗争此起彼伏。

(3)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呼吁“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4)1937年,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2)魏源《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闪耀着爱国主义的光辉。

(3)甲午战争失败后,面对民族生存危机,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义和团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

(4)甲午战争后,中国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

(5)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掀起了一场抵制日货的大规模运动。

(6)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爱国情绪高涨;出现“三罢斗争”。

5民族精神,薪火相传

(1)革命与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红军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求知意识、科学精神、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大大加强。

二、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公民意识度机制

1、建立公正的社会制

(1)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古代选官制度所体现的“公正”。

(2)雅典民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残忍地窒息、限制了社会另一部分成员的自身发展能力。——制度造成的社会不公。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但罗马法也保护奴隶制度。——法律上保障了公民的“公正”,但又体现了奴隶遭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

(4)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资本主义政体中的“公正”。

(5)《共产党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科学社会主义追求的“公正”。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新中国国家权力面前的“公正”。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少数民族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民族间的“公正”。

(8)《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用法律规范政府行为。——反映了法律面前政府与人民平等的原则。

(9)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和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国际秩序的“公正”格局。

2、多种多样的民主体制

(1)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2)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打破了封建等级制度,构建了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3)苏维埃制度:苏联的政治基础,是俄国劳动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政权组织形式。

(4)南京临时政府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和“代议政治”的原则来构建中华民国的国家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民主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另一个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3、公民的政治参与和权利与义务

(1)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顾炎武推崇自由议论朝政的风气,以“众治”取代“独治”。

(2)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

(3)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人民主权”思想。

(4)1787年宪法坚持“人民主权”原则,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等自由。

(6)1954年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人文精神

1重视人的价值,树立人的尊严

(1)古希腊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和人的决定作用。

(2)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思考。

(3)亚里士多德关注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4)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2关注人生真谛

(1)苏格拉底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备知识才能达到善;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

(2)孟子主张“性本善”,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荀子提出“人之性恶”,认为人生来本性是恶的,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4)启蒙思想家们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认识自己的“理性”,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

3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保障人权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

(2)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4)《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法》的通过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保证。

(5)乡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尊重文明多样性

1、东西方人文主义的差异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不同:西方强调个性发展,中国强调人的社会性。

(2)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不同:中国强调社会等级秩序,西方强调人的平等。

2、雅典民主制与古代中国君主集权制的利弊

(1)利

①雅典:使公民有自由发挥才能的空间,思想空前活跃。

②中国:有利于大规模工程建设,组织和有效抵御外侵,维护统一。

(2)弊

①雅典:范围狭窄,具有随意性。

②中国:易产生暴政和腐败;钳制思想;阻碍新兴经济因素成长。

3、古代东西方科技文明的差异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

(3)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

4、古希腊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区别

(1)文明拓展方式

①希腊:通过殖民建立新城邦,吸收外部文明来拓展希腊文明。

②罗马: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在继承希腊文明、吸收外部文明的同时拓展罗马文明。

(2)国家形式

①希腊:分散的城邦制;小国寡民,独立自治。

②罗马:统一集权制。

(3)政体和统治方式

①希腊:君主制—贵族集体统治—公民全体集体统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②罗马:君主制—贵族共和制—君主专制,没有发展为民主制度。

(4)政治文明贡献:①希腊:民主政治。②罗马:法律。

五、团结精神、合作精神

1.商帮:亲缘与地缘基础上和衷共济

(1)明清时期,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等大商帮。

(2)商帮形成的原因:商帮成为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和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左右者;商帮在规避内部恶性竞争,增强外部竞争力的同时还可以在封建体制内利用集体的力量更好地保护自己。

2、国共关系:合作则双赢,对抗则俱伤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通过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2)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国共合作破裂。

(3)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4)1946年6月底,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5)国共关系“分则两伤、合则两利”

①“分则两伤”:因为两党的性质、立场、纲领、前途等都是不同的,为此,国共势不两立,长期分裂内战,损伤国力,严重影响国家独立统一、综合国力增强和国际地位提高。

②“合则两利”:国民革命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20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3、战后世界的经济合作

(1)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2)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欧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正式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1999年,东南亚10个国家全部加入了东盟。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5)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区域性经济集团除了经济领域的合作外,往往还包括政治、外交、军事、社会、科技等方面的政策协调与合作。区域性经济集团与世界性经济集团相比,在规模上有明显区别。世界性经济集团是面向世界各国,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

4、新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合作精神

(1)政党间的合作:1956年4月,中共中央正式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基本组织。

(2)民族间的合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4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更明确的规定。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加强了民族团结。

(3)两岸合作:“一国两制”的构想:1984年,“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

6.高一历史常考知识点总结 篇六

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

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结束。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

2、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_而来的。

4、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的国家,主要原因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

5、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

6、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的水利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

7、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平。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8、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李耳),其朴素辩证法思想反映在《道德经》里;庄子是战国时道家学派的继承人物。

7.曹操的历史人物形象考辨 篇七

一、曹操人物形象形成的历史渊源

从历史渊源上看, 曹操首先是个历史人物, 并在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及在文学、军事方面卓有成就。曹操在年轻时便机警而有权术, 被当时名气很大的人物评论家评为“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在天下大乱时, 他更是大显身手, 成为占据一州的诸侯。建安十三年, 他率军南下, 不战而得荆州。但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刘备联军打败, 统一全国的计划受阻。此后, 他一面发展生产, 恢复经济, 一面强化对朝政的控制。为其子曹丕奠定了基础。他精通兵法, 是汉末最富谋略的军事统率, 他又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诗人, 其作品气势磅礴, 慷慨悲壮。在当时的政治舞台上, 像他那样杰出人物真是十分罕见。对于汉末形势的发展和三国鼎立的形成, 他起了很大的作用。东汉末年, 曹操南征北战, 最终统一了北方, 并实行了一系列的恢复生产的政策, 为统一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正如鲁迅同志所言:“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 至少在当时年代是个英雄人物。”但是作为当时封建社会的政治家, 曹操也富有许多的不良品德, 最明显的就是为人的多疑、奸诈与残暴, 在行为表现上可以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不仁、不臣”的行为, 这在当时的社会及史学家看来曹操的形象就开始出现了分裂。

从魏晋时期到后来的金元时代, 人们对曹操形象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在史学领域一直存在着寇蜀帝魏及贬曹尊刘完全不同的态度。通过上述不同历史时期学者对曹操的不同态度的表述, 可以看出曹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形象描述, 其实是中国历史文化观在一定时期及历史背景下的客观反映。正统观念是一定历史时期统治阶级为维护其自身利益而创设的, 且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理解与解释。史学家及学者不管其品质如何, 都不能不受到当时社会政治形势及思想的影响。曹操形象在历史上的正反往复, 不但增添了其形象的迷惑性、复杂性, 同时也说明了曹操的形象在历史时期及史学中已经有了社会化的认同。

二、《三国志》、《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形象。这里是说曹操远见卓识, 才智过人, 具有强烈的功业心。同时, 又具有极端自私、奸诈残忍的特征。曹操的性格具有双重的特性, 《三国演义》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三国时期的众多形象中脱颖而出, 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过程。又不时透露出曹操奸诈的性格作风、残忍的性格和恶劣的情欲。该小说还刻画了曹操求贤若渴的形象, 他通过多种纳贤的手段, 在对人才的使用上可谓是不拘一格, 刘备作为曹操的心腹之患, 在其第二次投奔曹操时还能受到厚待, 这也体现了曹操博大的胸怀。曹操刚开始时为了天下而打拼, 再到三国分据其一, 最后到曹魏的独存;从当初“诛宦竖”中得出“得天下者, 比进也。”的卓识, 再到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

陈寿的《三国志》最早记录了曹操的事迹, 并对曹操的形象作出了相应的评价:“汉末, 雄豪并起, 太祖运筹演谋, 抑可谓非常之人, 超世之杰矣。”这段给出曹操极高的评价, 但也并不是对其的赞词。曹操自幼因出身及家教不好, 就显得狡猾多谋, 他出身一宦官家庭, 在青少年时期就不务正业, 游手好闲。所以, 《三国志》中就这样评价曹操:“少机敏、有权术, 且任意放荡, 不治行业。”由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所处的时代不同, 这就难免受当时封建思想及观念的影响, 进而影响到其对曹操行为及形象的创作, 这也就涉及《三国演义》中曹操奸诈的一面。同时, 这样才能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曹操自小就有权力欲望, 且渴望权力, 在其20岁的时候就被推举孝廉为洛阳北部尉。《三国志·武帝纪》中提到:“太祖初入尉廨, 缮治四门, 有犯禁者, 皆棒杀之。灵帝爱幸蹇硕叔父夜行, 犯禁, 即杀之, 京师莫敢犯者。”可以看出, 曹操青年时就有成就一番事业的决心。总之, 《三国志》及《三国演义》对曹操人物形象的描述及塑造, 是从多角度、全方位展开的, 通过带有一些人物性格的生活特点、行为方式等的描写, 展示了曹操形象的细节化, 对曹操本人形象进行了合理性的辨析与演绎。

三、诗文中展现出的曹操形象

汉末大乱时期, 曹操南征北讨, 他身为封建政治集团的统治者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 亲历了时代的战乱, 感受了征战之苦。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亦有反映, 像《苦寒行》、《嵩里行》都描写了征战之苦。如《蒿里行》中描写汉末战乱的惨象, 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 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 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 官府供给他们粮食, 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而对待百姓, 曹操也下令, “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 年纪在十二岁以下, 没有父母兄弟, 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 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 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 也是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曹操的诗文古朴, 富有悲凉气息, 但气势雄伟, 乐府诗歌就是从他那里有了较大的转折, 并开始走上新的道路。《观沧海》中描写大海景象, 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观沧海》通过作者亲临东海观潮的感受和辽阔雄壮的沧海景色, 表现了诗人暮年开阔的胸襟。曹操作为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所以诗也是“如幽燕老将, 气韵沉雄”。又如《度关山》、《对酒》, 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其中《度关山》表现了他主张以法治理国家, 同时还提倡要省刑薄赋, 崇尚节俭。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 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 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这也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即统一天下的雄心和顽强的进取精神。《短歌行》通过思念贤才、宴饮嘉宾的描写, 表现了他爱才若渴的心情及招揽人才以完成统一事业的宏伟怀抱。

综上所述, 历史中的曹操有着多方面、多层次的形象, 并主要是通过《三国志》、《三国演义》等题材来源进行合理取舍而形成的, 实现了对曹操这一历史人物形象的历史化辨析。曹操人物形象的多面性还包括一些细节方面, 如:曹操在刺杀董卓没有结果后, 即以献刀为名, 巧妙地规避了董卓的怀疑, 足见其人的机敏;同张济妻子的寻欢, 足见其好色;同马超进行战斗时, 能割须弃袍, 可见他知道时务。因此, 曹操形象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他的这些性格及特征正体现了其形象的真实性, 并给人以立体感。

参考文献

[1]]陈尚友.浅谈曹操人物形象塑造[J].文学与艺术, 2011 (3) .

[2]邓玉景《.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 1993 (3) .

[3]何文.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曹操人物形象流变研究[D].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6) .

8.格西复考接续藏传佛教历史 篇八

从8岁出家那天起,僧人晋美扎巴就一直住在甘丹寺。60多年来的每一天,他都和这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一起,孤守在拉萨河南岸海拔3800米的旺波尔山上。

晋美扎巴把自己僧侣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在僧合中苦读经书。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晋美扎巴升入了寺院里最高等级的学经班,藏传佛教显宗必修书目“五部大论”中的每一句经文他都烂熟于心。过去近20年间,晋美扎巴读经时照明用的酥油灯换成了从房梁上悬挂下来的节能灯,六行一页的长条形经书重印成了便于携带的书本样式,他自己也走上讲台,成了寺院扎仓(学堂)的经师。

在这20年里,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愿望——获得格鲁派最高的宗教学位格西拉让巴。

格西,藏语意为“善知识”,是格鲁派僧人学修显宗“五部大论”后,通过辩经考取的学位名称。格西学位共分拉让巴、措让巴、林斯和多让巴四个等级,拉让巴是其中最高的等级。这个近似于现代意义上博士学位的宗教学位,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学僧的最高目标。

2004年6月,一份出自西藏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的新闻通稿“以十分激动的心情”宣布:“格西拉让巴学位晋升制度正式恢复……藏传佛教界梦寐以求的愿望得以实现。”晋美扎巴蓄积了多年的愿望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据中国佛协西藏分会的资料显示,过去近半个世纪以来获得这一学位的僧人只有30余人,目前健在的不超过20人。

2004年6月,格西拉让巴学位预考在拉萨大昭寺举办,这项考学制度在中断16年后重获恢复。一年后,从预考中脱颖而出的6名僧人被授予格西拉让巴学位。这批等待了太久的学僧大都已迈人古稀之年,是“格西拉让巴历史上平均年龄最大的一批”。

时年73岁的晋美扎巴也是其中之一。从此他的姓名前多了“格西”二字。

“在安定的社会形势下恢复格西考试,了却了我一生的心愿,也让许多普通僧人有了明确的目标。”晋美扎巴说。

“继承历史”

几乎所有和恢复格西考学制度有关的人——负责恢复事宜的政府官员、充当顾问的宗教学者,以及参加考试的高僧——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格西制度的恢复首先是在“继承历史”。

1409年藏历正月,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在拉萨发起传昭大法会,通过大规模辩经活动遴选格西拉让巴。1625年,第四世班禅在当年的传昭大法会上正式开创格西拉让巴制度。

直到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项学位制度主要为补充政教合一的高级僧职服务,考试也由噶厦政府直接操作,程序繁多。一名活佛的回忆录里,就有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格西拉让巴考试中亲自把关、亲自监考的记载。民主改革后格西考试才剥离其“科举”色彩,成为纯粹的佛教学术学位。

甘丹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巴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上世纪60年代时通过考试的西藏惟一的格西拉让巴学位获得者——色拉寺的强巴益西,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一直非常受人尊重。“人人都知道色拉寺有位格西,政府举行的大大小小的宗教方面的会议者隧请他参加。”

“正因为有这些历史的积淀,学经僧人才对恢复格西考学制度有强烈的愿望。”负责格西学位恢复的自治区民宗委宗教二处处长向秋次旺说。

他告诉记者,格西考试中断后,他常常听到僧人抱怨“学习没有目标,缺乏追求”,“恢复格西考试也是顺应广大僧人的要求。”他说。

格鲁派是藏传佛教五大教派中最晚兴起的,但现在僧人和寺院的数目占西藏的一半左右,在拉萨更是占到七成以上。

“恢复格西考试能够提高僧人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从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经气氛。”西藏社科院宗教所教授西尼崔臣说。

经由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提出申请,自治区民宗委从2002年开始启动恢复学位的准备工作,2003年1月自治区政府出台具体恢复办法后此项工作开始走上正轨。

然而,问题出现了——16年过去了,现任政府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经历过往届的考试。

“我们不知道具体的程序是怎么样的,怎么操作,可以说没有一点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向秋次旺说。

为此,自治区专门成立了一个由16名活佛高僧和知名学者组成的考评委员会,他们当中不少人经历过格西考试,为考试的恢复工作提供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

“对于恢复后的考试,我们有个目标,就是现在的格西水平一定要比以前的高,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向秋次旺说。

参加考试的僧人会发现,恢复后考试的内容除了铁打不动的“五部大论”外,新增加了藏文语法的笔试科目。

向秋次旺解释说,格西考试也要适应新的社会,不能把旧的一套照搬过来,以前对格西的要求比较单一,只需要辩经时能说会道就行了,现在我们还希望他们有能力著书立说,同时藏文语法也是僧人深入理解经书的必要条件,“藏语功底不好就不可能有深厚的佛学造诣。”

“辩”出来的最高学位

和学校课堂上正襟危坐的学生迥然不同,27岁的拉萨色拉寺僧人写然上课的时候几乎达到了手舞足蹈程度。

面对端坐着的同学,写然摆出一副击剑选手的架势,口中飞快地进出一连串没有语调的藏语句子。他一会儿摸头作苦思状,一会儿又冷不丁地猛拍一下自己的手掌,要是真正激动起来,他甚至会扑上去把对方摁倒在地。

这只是色拉寺一堂辩经课上常见的情景。每天下午3点一过,寺里的学僧便聚集到辩经场,两人一组,一人站着发问,一人坐着应答,就藏传佛教的教义展开激烈的辩论。两百多名僧人把一千多平方米的辩经场占得满满的,彼此之间除了言语交锋,偶尔还会发生肢体冲突,场面甚为火暴。

“辩经的惟一目的是追求真理。为了真理,可以争得面红耳赤、六亲不认,这里没有人会介意。”写然说。这些僧人每日践行的信条像辩经场内参天的古木一样恒久不变。

与大学里的博士生通过论文展示其学术水平不同,格西拉让巴考试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辩经,这一佛学最高学位几乎是靠僧人的一张嘴“辩”出来的。

藏传佛教格鲁派视辩经为学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学僧掌握佛法、明晰教义的主要手段。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的僧人每天都要练习辩经,除此之外,每年藏历11月最寒冷的时候,三大寺还会选派学习较好的僧人会聚在拉萨近郊的绛饶朵寺,展开为期近一个月的露天辩经。在这个类似武侠小说中比武大会的场合,三大寺最顶尖的僧人

通过辩经相互比拼,“谁高谁低,一辩便知”。

“白马是不是马”,“看到了远处的烟,能不能断定那里着火了”,“人脸上的器官为什么按照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顺序排列”——甘丹寺僧人阿旺向记者举出了这些看似与佛法无关的辩题,而这些辩题恰恰是辩经中僧人们激烈讨论的内容。不少藏族小孩在观看辩经时都会忍不住笑出声来。

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化的辩题一旦辩到深处,就成了在佛教哲学和世界观层面上的艰深探讨。经由这样一个辩论过程,学僧才能厘清义理上的犹疑,“以佛法的正见,破除邪见”。

随着格西学位考试制度的恢复,西藏僧人的学经热情也开始再度升温,各寺的辩经场面也更加热烈。

从经书到“铁棒”

色拉寺僧人洛桑林旦今年刚好40岁。3月22日,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佛殿前,洛桑林旦从中国佛协西藏分会会长珠康·土登克珠活佛手中接过一个红封皮的证书,成为格西考学制度恢复后第二批格西拉让巴学位的获得者。

和他同批获得格西头衔的僧侣,平均年龄已经从第一批的70多岁下降到44岁。

从17岁出家到40岁获得这一藏传佛教显宗的最高学位,洛桑林旦一共苦读了23年。相比不少年逾花甲才获得学位的僧人,他的速度令人羡慕。

在色拉寺,学经班从低到高共分13个等级,僧人按照《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人中观论》、《戒律论》和《俱合论》的顺序依次学习“五部大论”,到一定的年限便自动升级,升至最高班需要20多年,格西拉让巴的候选人就在最高班中产生。

色拉寺管委会佛事室格列介绍说,虽然学经班不设留级制度,但因为跟不上课程进度自愿放弃多年苦读成果的僧人不在少数。

“另有一些僧人历经辛苦读到最高班,却没有机会考格西,在那里终老一生。”他说。

升入最高的班级之后,洛桑林旦多次通过辩经展现自己的佛学水平,在寺内开始小有名气。去年,色拉寺管理委员会开会研究后决定派洛桑林旦和另一名高班僧人坚材群培参加区内的格西拉让巴终考。

“僧人的佛学水平早已在辩经中为大家所知晓,获得推荐的候选人是寺内学僧中公认的最高水平。”格列说。

去年9月,洛桑林旦和其他6名候选人聚集在哲蚌寺,参加格西拉让巴的预考,结果七名实力相当的候选人全部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并在今年3月大昭寺的立宗仪式上拿到了学位证书。

“考取格西学位并不仅仅是为了一种崇高的荣耀。作为一名僧人,更重要的是弄懂佛学经典的含义,求得对佛学问题的深刻理解。”洛桑林旦告诉记者。

洛桑林旦和他的一名学徒住在一间不足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屋内除了两张床和一个大书柜外,几乎没有其他摆设。

披着红色僧衣的洛桑林旦身上最显眼的就是戴在左手腕上的金属手表。获得格西学位之后,洛桑林旦威望大增,很快就被选为寺院宁抢的格贵。这一俗称“铁棒喇嘛”的僧职类似学校的教导主任,每天的任务是维持学经班纪律、惩戒违规僧人。他的手表就是用来掌握作息时间的。

“上课迟到的僧人,按规定要罚款10元,有时我还真不好意思下手。”洛桑林旦笑着说。这位熟读“五部大论”的高僧似乎还未完全适应从手捧经书到手持“铁棒”的身份转换。

虽然现在的格西学位制度已经与寺院僧职的选拔脱钩,但获得格西学位的僧人会因为其威望在寺内比较容易得到僧职。“就像外面领导干部的选拔一样,业务强就比较容易往上走。”格列说。

“苦修精神不能丢”

在色拉寺,记者从僧人赤列那里看到了需要花费二三十年才能学完的“五部大论”经书——五部书的合订本也只有300多页。

“书里字字珠玑,句句精粹,一旦展开论述内容非常繁复,需要很深的理解才能够看懂。”赤列用流利的汉语告诉记者。

从这五本印度人编著的经书诞生之日起,后代的学者就不断对其加以注释、解读,“佛只要说一句话,后人就能作出一大篇文章来。”赤列说。这些解读当然也都列入僧人的学习范围。

色拉寺的学僧每天6点起床,简单洗漱之后就开始诵经,9点分班听经师讲经直到中午。下午3点至5点全寺僧人聚集在辩经场参加一对一的辩经,每周二、四、六晚上还要进行3小时的集体辩经。剩余的时间僧人就在僧舍里自学,或找经师为自己答疑解惑。每周只有周日才能休息,一年中,除了藏历新年放假3天,八月的雪顿节放假7天,其余都要上课。

当然,学经与否是僧人可以自己决定和选择的事。入藏访求藏传佛教的汉族人邢肃芝在其著作《雪域求法记》就这样写道:“(拉萨)三大寺的生活与汉地寺庙大不一样,这里没有人约束你,也没有人会督促你去上殿学经。学不学,怎么学,完全是你自己的事。”

渐渐的,佛学象牙塔内的学经生活开始受到外界社会的影响,“学经即人生”的生活模式也在哨然改变。

和外界接触多了,一些僧人感到知识面狭窄,就在寺外的夜校报了汉语班、英语班,给自己充电。僧人尼玛正珠就是甘丹寺里的一位英语高手,曾经专门去北京接受英语培训,寺院每次接待外国访问团的时候都由他充当翻译。“时间安排得好的话,不会对学经有影响。”他说。

家境比较宽裕的僧人还把电脑搬进了僧舍。在色拉寺,年轻的僧人几乎人手一部手机。

世界杯期间,哲蚌寺有电视的僧舍总是最热闹的场所。“世界杯后期的比赛,我几乎一场都没落下。”球迷云丹林措说。

“甘丹寺不少僧舍里有电视。按规定寺院是不能看电视的,但是我们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是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甘丹寺寺管会副主任巴桑说。

上一篇:十二月团活总结下一篇:医院财务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