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通用8篇)
1.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 篇一
《归园田居其三》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归园田居其三》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知识与技能: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归园田居》《游山西村》这两首田园诗;通过对诗歌语言的探究,细品诗中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在反复的吟咏之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还要学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想象去感悟诗人所描绘的诗话的田园。
过程与方法:
(一)课前指导:通过图书、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有关陶渊明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搜集有关田园诗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能够用一种宽阔的视野来欣赏田园诗作。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同学还可以让他们写一写对田园生活的理解。(二)课堂应该充分体现学生对田园诗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理解,老师则应做提炼与升华的工作。
(三)情感与态度:通过反复的朗读吟咏,通过对田园诗歌的比较欣赏,真正体会到田园诗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美感,感受田园生活宁静以致远的恬淡旷达。
课程重点难点:
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
课程实施理念:
以诗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牵引着学生“披文入情”,再辅以优扬的音乐、美丽的图片,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般地重返诗意的田园。
课程实施:
课前的指导
1、熟读《归园田居》这首诗,并搜集诗人的相关资料。
2、有能力的同学写出对田园生活的理解的文章。
3、给陶渊明画肖像。
4、找到适合的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前奏: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同学们听听这首
歌唱出了乡间的什么样的景色和心情?渲染气氛,为学生理解本诗打下基础。
在上这节课前,我想请同学们做两个选择题。
1、如果摆在你们面前有两条路:
A 做官,名利双收
B 做农民,平平淡淡。
你们会怎样选择?找一二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作点评。
大家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与得。舍和得之间充满的人的一生,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也曾经做过这样的选择,但不同的是,他选择的是做农民。而且,他这一选择使他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出名的农民之一。《归园田居》写于做农民后的第一年后写的。其中,包含了他对自己弃官归家的感想和思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学习陶渊明的舍与得。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说的是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授印去职。离开官场回到家园,从事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指出重点:陶渊明的这次辞官回家是最后一次,从此再也没有出仕。公元405年,陶渊明41岁,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三首。
1、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
明确:“归”
2、提问: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讨论、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1、明确:官场
2、明确: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3、明确:田园
他的田园生活是什么样子呢?
诗人如释重负,告别了那个令人压抑的官场,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田园。来到南山脚下,种下了豆子,但草儿盛,豆苗稀。诗人只好一大早起来就扛着锄头去除草,晚上一直劳作到与星星为伴……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衫,可解脱了身心束缚的诗人不以为苦,而深深地体味其中的乐趣。
4、明确:“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写出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诗人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写出了那份勤劳与执著。
1、划分节奏: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①归园田居:回到田园家乡。《归园田居》共五首,这是第三首②晨兴:早起。理:治理。荒秽:杂草丛生。
③带月:顶着月亮。荷锄:扛着锄头。
④道狭:道窄。
⑤沾:沾湿。
⑥但使:只要让。愿无违: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 诗人在南山下种豆,因为不善劳作,豆田里长满了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去锄草,到了月儿初升之时才扛着锄头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归途中,道狭而多草木,以至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沾湿衣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明确:
(1)辛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的描述自己的感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充实的生活和丰收的希望: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3)坦然恬淡的心情 :“沾衣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
(4)朴实的生活,简单的快乐:“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鸡鸣桑树巅。”(其一)“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其二)
(5)淳朴的.乡情:“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邻居)。”(其五)
可能普通人只是看到了劳作的艰辛,而陶渊明看到却是诗意的田园,也是他为什么对农村情有独衷的原因。一个经历过多次仕途生活的发自内心的声音。
1、选材的独特性:农村生活;
2、平淡的语言,真挚的情感;
3、诗话的农村生活。
身处农村的你如何才能常常保持与田园的约会,喜欢农村生活,并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明确:略
“春无鸟声,夏无蝉声,秋无虫声,冬无雪声,因为四季都有马达轰鸣。”在农村走向城镇化的今天,在人们都不遗余力冲向城市的时代,在坚固的钢筋混凝土面前,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文明面前,这句话深深道出了都市人的无奈。“麦场、鸣蝉、草帽、锄头、耕牛、小路……”多么让人留恋的场面呀,常常哼唱《乡间的小路》,常常吟咏《归园田居》,也许它会洗去烦躁、郁闷,让我们的心灵保持一种宁静与旷达。
陶渊明的归隐,是否可行?在当今时代是否可以提倡?
(学生自由发挥,论述有理即可。老师加以适当引导。)
同学们,陶渊名生活在那个黑暗的社会,选择归隐,他成为文学史上最闪烁的明星之一,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公平,公正的新社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够先走出农村,不是不爱,因为爱我们还会再回来建设我们和谐美好的家园。
1、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2、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小文章。
2.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 篇二
这一单元主要是以吟咏山水风光为主的诗文,旨在让学生欣赏美景,陶冶性情,同时领悟“一切景语皆情语”,学会从景物描写中读出作者的情感。《归园田居》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帮助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诗风和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从教材的编排上讲,本册第五单元二十一课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第二十二课《爱莲说》中出现了“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而陶渊明的其他诗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还会出现,如,《饮酒》《归园田居其一》《五柳先生传》等,因此帮助学生读懂《归园田居其三》,教会他们赏析陶诗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初二学生,经过一年多诗歌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诗歌赏析的技巧,再加上在本册《桃花源记》中,学生已初步认识和了解了陶渊明以及他的社会理想,《爱莲说》中的“晋陶渊明独爱菊”“菊,花之隐逸者也”更加深了学生对陶渊明的了解,这些都为学生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理解诗中陶渊明的田园乐趣、高洁品质等打下基础。同时,这一单元前四课的学习又已教会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此诗的景由情生、情景交融的手法,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会费力了。
对于这一节课的得与失,我将之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简要明确
古诗文的学习可以概括为“五个会”,即会朗读、会理解、会欣赏、会背诵、会默写。这样的目标既全面又简要。更值得欣喜的是,这样的目标,学生更易于执行与记忆,它为整节课的学习定下了科
二、利用概念间的关系,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
1. 利用同一关系,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
在中小学数学里,有的概念叙述简洁,寓意深刻,有的概念用式子表示,比较抽象。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而它们的内涵可以有所不同,根据这一情况,抓住同一关系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全面理解概念。
2. 利用从属关系,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概念
具有从属关系的概念在中小学数学里大量存在,对这些概念的学习,就可以通过确定它们彼此的从属关系,揭示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把有关概念逐个串联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概念链。例如,在对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进行复习时,就可以利用集合图来表示它们四者的从属关系,这种方法比较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
3. 利用反对、矛盾关系,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
具有反对、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在数学上也是大量存在的,了学的基调。
二、学生主体地位突出
在本课教学中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教学生之所需。在学生朗读熟悉课文后节获得理解体验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再进行引导,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学生能力得到了切实的训练与提高
我在教学中注重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朗读能力、理解能力、赏析能力、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并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从他们的课堂表现来看,他们的这些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四、创设意境,丰富情感体验
教学中,我把诗歌中的语言美、意境美等的欣赏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创造力,让学生想象陶渊明一天的劳动生活,并用自己的语言尽情描述,其余学生在该生的描述下闭上眼睛想象所描述出来的场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他们在意境的品味中得到了情感的体验。
五、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通过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以及意境的创设和争当背诵王的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目标,提高了阅读能力,丰富了语文素养。
六、由于缺少了多媒体等的辅助教学,教学缺失明显
这一节课,虽然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的学习也比较积极主动,但课堂容量少了一些。比如,拓展阅读虽然有了安排,但远远做得不到位;诗歌的相关习题也没进行专门的训练等。这些缺失值得我认真思考与改进。
解了它可以采用充分分析一方而另一方必然自明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达到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概念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等边三角形与不等边三角形时,有的学生把等边三角形视为不等边三角形的否定,事实上,我们知道,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因此,这两个概念是反对关系的概念,但不是矛盾关系的概念,两者之间还有一种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参考文献:
[1]郝澎.关于初中数学课本中概念定义的商讨.数学通报,
[2]汪绳祖.小学数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1.
[3]刘电芝.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 篇三
初中学生记忆力好,古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学生对古诗学习还是较感兴趣的,但他们对古诗的鉴赏,特别是古诗的诵读技巧还是感到有难度的。如何通过反复诵读,进一步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把握好节奏、重音、韵律,达到“‘熟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诗中受到熏陶,享受‘只可意会,无需言传的陶冶,享受学语文乐趣”的境界,是教师要花大力气达到的目标,也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事。
【教材分析】
《归园田居》(其三)和《使至塞上》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的佳作。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大漠烽烟,或自得其乐,或苍茫壮阔,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复杂的情感。通过诗人描绘的景物,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感受作者丰富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两首诗的作者及时代背景。
2.理解诗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3.掌握诵读古诗的节奏、韵律等技巧。
4.分析诗中的意象,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通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5.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达成目标途径】(以“读”贯之)
1.学生初读两首诗,了解作家作品及背景。
2.细听范读,认准字音,理解词义,感知诗意。
3.再次朗读,把握节奏、重音和音韵。
4.赏析品读,找准意象,想象画面,感受意境,体悟情感。
5.反复吟咏,会读会背会默,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6.以《归园田居》为例,教会赏析诗歌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使至塞上》。
【赏析古诗关键词】意象;意境(画面);情感;节奏;重音;韵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展示目标。
三、研读《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1.教师指导学习《归园田居》,教给学生欣赏诗的技巧和方法:
(1)一读:知作者。
(2)二读:正字音。
(3)三读:明节奏。
四言诗句,按意义或节奏可划分为“二二”。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五言诗句,按意义单位可划分为“二三”。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五言诗句,按音节可划分为“二二一”,或是“二一二”。如: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③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四读:想意象。
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词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一般来说,诗的基础是意象,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情达意。
精彩句赏析:
①“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请说说这一句的妙处。
这一句写景和写情结合,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②“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这里的“愿”具体指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5)五读,悟情感。
情感:
表现了诗人傲然、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
特点:
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
2.让学生以学习《归园田居》的方法自主探究学习《使至塞上》。
(1)一读:知作者。
(2)二读:正字音。
(3)三读:明节奏。
(4)四读:想意象。
(5)五读,悟情感。
精彩句赏析: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4.归园田居其三 教案 篇四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课型:讲读 课时:两课时
学习要点:
1、了解文学常识及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
2、背诵诗歌,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3、理解每首诗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4、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学习重点:
1、背诵诗歌,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和重点句的翻译。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诗歌,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荒秽(huì)荷(hè)锄 道狭(xiá)沾(zhān)沾湿 愿无违(wéi)
2、反复诵读诗歌。
3、文学常识积累:
要求:查找有关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如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1)、王维(公元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出身仕宦家庭,过着享乐田园、流连山水、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是作诗的妙手,而且是绘画的行家,所以苏轼盛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浓郁的诗情画意是王维诗作的最大的艺术特色。
(2)、背景:这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使至塞上》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二、检查导入:
1、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从最古老的《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学习《诗四首》。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田园诗人。他的诗歌现存120多首。最能代表他诗歌创作成就的是田园诗。我们先来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其三)。
2、听写字词。
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4、检查诗歌朗读情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一读诗歌。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二读诗歌,读懂诗意。要求:细读诗歌,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诗歌。(1)、学生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问题,老师注重指导。
译文: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
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
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1)、荒秽(huì):杂草丛生。(2)、带月:顶着月亮。(3)、荷(hè)锄:扛着锄头。(4)、道狭(xiá):道窄。(5)、草木长:草木丛生。(6)、沾(zhān):沾湿。(7)、但使:只要让。
(8)、愿无违(wéi):不违反自己的意愿。
4、三读诗歌,整体感知。思考:
(1)、《归园田居》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归园田居》通过作者弃官回家后垦荒耕种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2)、《使至塞上》这首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5、学生试背诗歌,最好当堂背会。
(二)、精读诗歌,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陶诗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认为“情趣”表现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带月荷锄归”的动人画面。
答案: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这是一幅多么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夕露沾我衣”,露水调皮而多情,他们给了辛苦一天的诗人温柔的抚慰,诗人就像一个凯旋的士兵,心情傲然、欣然。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这首诗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归隐农村的自豪之情。
3、诗的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答案:这里的“愿”具体指陶渊明的生活愿望,即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归隐田园,与官场决裂,保全一个完整的自我。
4、你是如何理解“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个名句的?(名句)答案: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答案: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三)、品读诗歌,赏析语言:
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语言精练,一字传神,真挚自然。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诗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1)、示例:“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赏析:“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2)、学生合作交流。学生可能会找到以下句子。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答案: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叙事写景入画中,幽微难言内心情。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四、迁移提高,拓展阅读
(一)、《归园田居》《使至塞上》训练点:情景交融的写法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最能表现这首诗的意境的一项是(A)A.清新自然 B.壮阔雄奇 C.含蓄蕴藉 D.慷慨悲凉
2、这首诗中最能体现早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_。
3、这首诗将早春细雨下的景色与烟柳满街的景色作___对比__,突出了__早春郊野景色的美丽迷人__。
五、反馈检测:
一、为下列字注音
秽(huì)豚(tún)荆(jīng)燕然(yān)
二、解释下列加粗词语
1.使至塞上: 出使 2.腊酒浑:浑浊 3.闲乘月: 趁着 4.逢候骑:遇到
三、文学常识填空
1.《归园田居》的作者是__陶渊明______,___晋_____代诗人。本诗共____五____首,作于诗人辞官归隐的第二年。2.《使至塞上》的作者是___王维_____,___唐_____朝诗人。本诗选自《__王右丞集笺_____》。
四、按要求用原文回答
1.《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__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抒发作者愿望的句子是“_____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___”
2.《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_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最后“王孙”句:《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这里反用其意,言山居特别恬适,隐者自可久留。王孙,此指王维。
1.用简洁的语句概括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内容。答案:描写了秋山雨后的月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答案:前句写静景,后句写动景,诗人用动静结合的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
景观:明月照耀着苍翠的松林,月光透过林木的缝隙泻在林间;晶莹闪亮的泉水在山石上流淌,不时发出淙淙的清音。3.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从侧面表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
一、预习导学:
初读诗歌,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字形。
2、反复诵读诗歌。
3、文学常识积累:
要求:查找有关资料,整理出你认为重要的与作者有关的常识内容(如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1)、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
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的艺术特色是想像丰富,气势奔腾,风格豪放飘逸。
(2)、背景:《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宜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战,充实军备,一直受到投降集团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的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
二、检查导入:
1、导入:由简介本诗的背景引出课题。
2、听写字词。
3、由学生介绍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老师补充。
4、检查诗歌朗读情况。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诗歌,整体感知
1、一读诗歌。要求:学生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朗读。老师指导:一定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二读诗歌,读懂文意。要求:细读诗歌,不参考资料书,根据课下注释试译诗歌。(1)、学生自主翻译,并划出不会翻译的词、句。(2)、将疑难词句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3)、全班共同解决小组内遗留的问题,老师注重指导。
答案:译文: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似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涵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常常蕴涵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衣着简朴,吹萧击鼓,结队而行,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楚,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动力。
3、老师强调以下词语和句子的解释翻译。
4、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本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答案:《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叙事,写景,抒情结合的方法, 表现了作者久居异地之人的思乡之情。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但不是决意归隐。
5、学生试背课文,最好当堂背会。
(二)、精读诗歌,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找出诗中的写景句,通过想像诗中的形象,把握景物描写的特征。
答案:诗中的写景句为“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现、变换,作者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山势和流水,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一个“随”字给山野以动感,一个“入”字写出了江水奔腾的气势。
写完山势、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法从不同角度写长江的近景、远景。“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慢。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白天,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颔联从正面描写。颈联采用衬托的手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
2、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颔联、颈联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大江时那种新鲜、欣喜、激动的感情。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发了思乡的情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其为“故乡水”,诗人此次远行,怎能不留恋自己的故乡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乡,而说故乡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抒发了诗人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
3、两首诗都写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试比较它们的异同
答案:两首诗都写了自己出游的经历,都展示了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色,写景技法高明,均有名句彪炳千秋,让世人时时吟诵。两诗景物描写皆融注诗情。
《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流露了诗人孤寂的心绪,《渡荆门送别》写出了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写景灵动,情韵悠长,意境高远,风格雄健。流露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以及初次远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游山西村》思考题
(1)诗题《游山西村》,八句却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请结合诗句对此作一番分析。(2)诗歌三、四句,有人认为是回忆来村的经历,有人认为是入村后徐行山村周围所看到的景致,你觉得哪种看法更切合语境?(3)诗人为什么结尾写道“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是什么使诗人如此留恋?(4)全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诗一、二句写山西村民给客人备办了丰盛的饭食,表现了农家的热情、朴实;
三、四句写村庄周围的景致;
五、六句写村中淳朴的民风,古老的民俗,社日将近,村民吹箫击鼓,热闹非凡;
七、八句写诗人有点恋恋不舍,今后如果有可能趁着月夜出来闲游,说不定什么时候我会拄着拐杖来敲门的。全诗写了游山西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虽无一“游”字,却处处切“游”。(2)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3)诗人笔下的山西村透出浓浓的诗意,诗人陶醉在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人情美表现在农家待客的热情和朴实中。风物美表现在村落的景致描写中;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那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啊,简直无法用言语来描述。诗人正在观赏美景,咚咚腊鼓之声,萧笙悠悠之韵,从村庄里传送出来,哦,原来是一年一度的春社近了,难怪村民循俗准备,以传统的衣着、礼数忙于迎接这个欢乐的节日,多么古朴可爱的民风啊!难怪诗人如此留恋。
(4)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情感。
(三)、品读诗歌,赏析语言:
本文语言精练,含义深刻。请从文中选择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从用字遣词、修辞手法、句式等角度进行赏析。
1、、示例:从构思看:题目“渡荆门送别”,“渡荆门”包括前三联,尾联照应诗题中的“送别”,全诗紧扣题目展开,结构分明,章法有度。
从意境看:诗歌意境高远,形象奇伟,想像瑰丽。抓住两联写景名句,特别是颔联,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其画面的壮美。
从语言看:可以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评一字传神的艺术效果。
从表现手法看:①写景部分,诗人坐在船上沿途观赏,一路看来,眼前的景物逐渐变化,这是“移步换景”的写法;②“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运用衬托的手法写江水的平静,江岸的辽阔;③“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江水以情意。
(2)、学生合作交流。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联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通过一个“疑”字,把徐行山村而周围山峦重叠、流水萦绕的迷路感觉刻画得形神毕现;下句“又”把移步所见之繁花似锦的春日描绘得宛然在目。当我们吟诵这两句诗时,不单单欣赏了这难以言状的美妙的山村自然风光,更领悟到它蕴含的哲理思想——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只要有梦在,希望就在
四、迁移提高,拓展阅读
训练点:以农村生活为题材诗的特点
从思想内容、情感抒发、风格等几方面比较《归园田居》《游山西村》异同。
明确:两首诗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都选择了“一天”中农村生活的剪影,都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不同之处在于:《归园田居》是五言古诗,写了田园的劳作之乐,平淡而又富于情趣,朴素的语言和醇美的诗意和谐统一,表现了诗人意诀官场、热爱田园、回归田园的意愿。风格质朴醇美。《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的七言律诗,写自己在村民家做客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描绘了优美的田园风光,展示了农村特有的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表达了诗人的向往之情,但不是决意归隐。因为诗人虽赋闲在家,但仍有志报效国家,所以仅有重游之念,而无归隐之意。诗风自然闲适。
五、反馈检测:
1、《游山西村》的千古名句是“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写农村一片富足景象的句子是“____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2、《游山西村》选自《___剑南诗稿_____》,作者是_____陆游___,字务观,自号____放翁____,______南宋__朝著名诗人,现存诗__近万______首
3、下列加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B)A.晨兴理荒秽(野草)B.长河落日圆(长江)
C.江入大荒流(广阔无际的原野)D.拄杖无时夜叩门(随时)
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B)
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5、阅读下诗,回答诗后问题
渡荆门山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请依次写出这首诗押韵的字:_游;流;楼;舟__。2.为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义项。(1)渡远荆门外(A)
A.通过 B.载运过河 C.渡口 D.渡船(2)山随平野尽(B)
A.全 B.完 C.死 D.用力完成(3)仍怜故乡水(C)
A.怜悯 B.怜惜 C.怜爱 D.怜恤 3.解释下列诗句画横线的词语。
(1)江入大荒流:莽莽平原(2)月下飞天镜:月亮(3)云生结海楼:海市蜃楼(4)仍怜故乡水:始终 4.对诗的内容、写法理解不符合诗意的一项是(D)
5.《归园田居》其三赏析 篇五
《归园田居》为著名诗人陶渊明所作,一共5首诗歌描写了诗人重归田园时的新鲜感受和由衷喜悦。在诗人的笔下,田园是与浊流纵横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洞天,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是现出迷人的诗情书意。诗人在用白描的手法描绘田园风光的同时,也巧妙地在其间融入自己的生活理想、人格情操。
【其三原文】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注释
南山:指庐山。
稀:稀少。
兴:起床。
荒秽:形容词作名词,指豆苗里的杂草。秽:肮脏。这里指田中杂草
荷锄:扛着锄头。荷,扛着。
晨兴理荒秽: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
狭:狭窄。
草木长:草木丛生。长,生长
沾:(露水)打湿。
足:值得。
但:只.
愿:指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愿。
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违:违背。
2、译文
南山下有我种的豆地,杂草丛生而豆苗却稀少。
早晨起来到地里清除杂草,傍晚顶着月色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阳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沾湿了并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3、赏析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的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暗示了这种艰辛在作者眼里是快乐的。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为后文写”衣沾不足惜“做铺垫。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明主旨:写出了劳作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在作者看来是快乐的,因为向往田园生活,不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6.读《归园田居》有感 篇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
南山下田野里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湿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劳动成果不理想
这首诗的前两句先指明耕种的是“豆”,再说劳作的地点在“南山下”,五个寻常字,将事情叙说得非常清楚。有人说这是因为陶渊明初次接触田园,不熟悉农务。“草盛豆苗稀”的劳动后果,也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两句就像一个老农的闲谈,起得平淡,给人以亲切感。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如此的劳动成果如何去养家呢?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如果不努力奋斗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就更别提什么精神需求。怡然自得的自在生活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我们毕竟没有生活在一个真空的环境里,我们只有适应环境才能很好地生存,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不是说过吗:“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勤的劳作
不太理想的劳动成果并没有使诗人灰心丧气,牢骚满腹。这两句写出了他勤勤恳恳,乐此不疲地从清早到夜晚,躬身垄亩铲锄荒草的状貌。它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有句格言是“天道酬勤“辛勤劳动确实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和做到的,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没有勤劳的付出是很难看到成果的。
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劳动的艰辛
通过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的具体细节描绘,显示出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身体力行终日劳作在田野,所以他深深地体验到了农业劳动的艰辛,它绝不像那些脱离劳动的文人墨客所描写的那般轻松潇洒。
作为农民阶级来说,确实过得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虽然现在采取的是机械化作业,但是那毕竟只适应部分的作业,像一些果树剪枝,葡萄采摘等类似的劳动还得需要农民兄弟亲手去完成,确实是很辛苦的,没有体验过的人是感觉不到的。
四、“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理想中的愿望
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条任他选择: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任性存真坚持操守,这首诗结尾两句,可谓全篇的诗眼,一经它的点化,篇中醇厚的意旨便和盘现出。
我们每个人都想活得事事顺心,心想事成,想做什么就可以我行我素的去做。就像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她虽然跟渥伦斯基过了几个月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但面对几十年的人生来说那毕竟是短暂的,当她回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因无法面对残酷的事实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7.《归园田居》教学反思 篇七
关键词:学习思维 二次备课 时间利用 教学艺术 课堂活力
作为教学工作者,我们都非常关心如何有效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越来越清醒的意识到,要向课堂要效率,就必须实实在在的抓住课堂,利用课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多下功夫,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情境及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适度的点拨与启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鉴于此,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获得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是预习课,我认为,语文或者说文科类科目的预习课,老师应该先创设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节奏,注意分时段分部的推进目标的落实;此外,除了要关注共性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关注个性的问题,尽量在展示课上暴露预习课中所生成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大舞台。
在“生本·自主”高效课堂的诸多课型之中,“展示课”无疑是一个亮点的凸显,那么,在“展示”这一环节上,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和思考呢?学生在展示的时候容易依赖文本,而这正反应出了学生在预习课上所出现的问题,即学生没有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对该问题的深入透彻的理解,所以就只能照着念答案,鉴于此我们就必须区分两个概念——展示性展示和学习型展示,前者是为了展示而展示,后者则是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思维。再者,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对学科术语的使用比较贫乏,老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培训。第三,学生的展示中,展错其实比展对更重要,错误是学生在预习及小组小展示的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中存在共性或者个性的问题,因此展示错误也就比展示正确的答案更加的有价值。第四,学生在展示的时候,可能会有许多错误的地方,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迅速动脑,快速的进行即时性的“二次备课”,因为老师在课前的备课都只是一个预案,学生在课堂上会随时生成许多新的问题,课堂生成是最有价值的,“二次备课”也就是对每个老师自身素养的一个考验。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引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在上《归园田居》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同学们做一个选择题:如果将来有两种人生道路让他们选择:一是做官,有名有利;一是做农民,平平淡淡。虽然学生们的发言很踊跃,有几个学生的感悟还颇有哲理。但是,我引入新课的时间过长,而且没有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触发点。学生们的选择都有各自的理由,但其实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舍、得。舍和得充满烦琐的?人生,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舍去,又不断地得到。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我其实更应该引导学生体会这其中的微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创设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让知识融入情境之中,显示出语文课堂中应有的活力和美感。
此外,语文学习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用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理想的生活状态。在陶渊明的心中,官场上的尔虞我诈,仕途上的平步青云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为了追寻本心,为了自己心目中的“桃花源”,世俗的一切他都可以舍弃。在他笔下,有落叶缤纷、良田美池,有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精神的乌托邦,也为后世文人塑造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陶渊明之后,很多仕途收到挫折的文人,都以他为宗归隐山林。陶渊明用他的方式反抗着他所厌弃的官场,看似逃避,实则是另一种方式的反抗,他是用一种温和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心迹,在南山下,在菊花丛中,进行着人生的追问。不过,得到心灵的安静,是否只有逃离一条路可走?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其实,放下心中对物质的迷恋比逃离更重要。在这个人心浮动的社会,成功成了唯一的标准,人们在渴求成功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急功近利。生存的紧迫感、焦虑感让我们看到了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有几人能如陶渊明一般摒弃对名利的疯狂追逐,只以淡泊平静之心来对待工作和生活。世界变得越来越功利,人心变得越来越困顿,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看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细细的体味他的舍与得。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上好一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很多的,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喜欢的、高效的课堂更加需要认真的准备,需要自己不断的反思和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高效实用的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归园田居其三教学实录 篇八
《归园田居其三》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
师:《桃花源记》我们已经学过,现在老师向你们请教两个问题,第一,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1: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与世隔绝的地方。
生2:是一个人人平等,百姓丰衣足食,热情淳朴的地方。
生3:是一个景色优美,让人留连忘返的地方。
师:很好。第二,我们知道,像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陶渊明为什么创造这个社会呢?
生:因为当时社会黑暗,动荡不安,人心思定,渴望和平。
生:陶渊明以这个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师:同学们掌握得相当不错,今天我们再走进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其三)》,去深入体会这位大诗人美好的心灵。先请同学们自由读两遍。(师板书题目作者)谁来为大家朗读一遍?(一生毛遂自荐,效果不错,然后全班齐读)
师:请同学们静下心,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想一想,发挥想象,把诗歌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要求:1.用第一人称。2.有景物和心理描写。3.时间为五分钟。(小组内交流并推荐优秀作品,而后全班交流)
生1:南山坡下有我的豆地,杂草丛生,豆苗长得很稀。清晨我下地松土锄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休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的粗布上衣,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
生2:南山脚下有块豆地,杂草丛生,豆苗稀疏,还有几棵营养不良,毫无生机。没有办法谁让我不善种田呢?尽管如此,我仍然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劳动归来的我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月下的我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的草丛中。透明的月光、静谧的田野、青草的芳香、泥土的气息,啊,好一幅迷人的月夜归耕图。如果有“丝竹乱耳,案牍劳形”,哪有机会和心情欣赏这良宵美景。调皮而又多情的露珠也来助兴,它给辛劳了一天的我以清凉温柔的抚慰。远离官场,远离喧嚣,按自己意愿生活的感觉真好!(掌声)
师:写得真好!我们都陶醉在你描绘的意境之中了。同学们,经过刚才的创作,诗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让你产生丰富地想象?请你再反复地品一品,然后把你独到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生1:“带月荷锄归”,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还,一个“带”突出了人物的主体性,“一切景语皆情语”,流露出诗人对周围景物地喜爱和劳动后的愉悦心情。有此警句,全句生辉!(掌声)
生2:对这句诗我的感受是:天上一个皎洁的月亮,地上一位悠闲的老人,肩上扛着一把心爱的.锄头,轻松走在一条回家的路上,这句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意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大概如此吧。
师:陶渊明有你们二位知音,定当含笑九泉。
生3:“道狭草木长”中,草势旺盛,蔓延到路上,盖住了路面,所以“狭”正面写路窄,侧面写草长。
生4:“狭”还有“长”的意思,羊肠小道弯弯曲曲,乡间小路,斗折蛇行。在月光地映衬下,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也许在诗人的眼里,与其说走在回家的路上,不如说走在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上。
师:你们二位见解独到,让人耳目一新。
生5:句中用“狭”而不用“窄”,体现了诗人的良苦用心,让我联想到一句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而我们写作中就往往缺少这种精神。(转向同学)我说的对不对?(掌声,生说:“对!”)
师:既有批注,又有自省,还不失时机“笼络人心”,不愧是一班之长。(转向全体同学)除了词句,其他方面呢?
生6:我很欣赏本诗的语言。诗中语言,不见丝毫装饰,朴素如随口而出,明白如话,如话家常。
师:嗯,我有同感。
生7:就本诗结构而言,不断转折是本诗的特色,草盛豆稀不仅不弃,反而早出晚归,精心侍弄。言及归来似乎无话可说,诗人转而道狭草长。露打湿衣,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心志就行。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而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平和,如果不是语言功底深厚,我觉得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学生点头颔许)
师:有理有据,(抱拳)佩服佩服。
师:刚才大家精彩地赏析有点有面,既有局部地探究,也有整体地把握。不知道大家能否融会贯通,把自己对作品地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大家先准备一下,一会儿,我们举办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自由报名,男女不限,名额有限哟!(生笑并跃跃欲试)
(音乐响起,学生朗读声情并茂,教室里掌声不断。)
师:我的嗓子痒痒了,给老师一个表现的机会,行吗?
生(异口同声):行。
(老师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感情充沛地背诵了一遍,引起了学生共鸣。)
师:如此美诗,如果背诵下来,那该多好呀!
(学生背诵,教师找个别学生试背,效果不错)
师:陶渊明诗中的田园生活是怎样的?请用一个词概括。
生1:美好的,温馨的。
生2:幸福的,自由的。
生3:既辛苦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