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

2024-09-03

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精选9篇)

1.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 篇一

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岩寺小学 叶秋华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表的地步”,对这句话,我感同身受。正如宋庆龄对陶行知的题词:万世师表。在这背后,隐藏的是对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要求,要求教师用自己的行动举止、言语行为去教育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为人师表”是教育工作者永恒的主题。

“为人师表”让我想到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师能否做到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爱戴。反之,如果教师只是说得好听,而在行动上却是另外一种样子,学生就不会朝着正确的方向走。甚至言行不一,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同时也给我启示,要注意和学生沟通,真正地了解学生,应该和他们成为朋友,这样才会更顺利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教师这一行业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让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愉快,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在学校里对学生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要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给学生做表率,做榜样。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呢?我认为:

一、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作为人而存在,是一个能动的主体,只有其主体地位确立,主体作用才能发挥。首要的是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其次是教师要做到目中有学生,心中更有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其三是相信学生,在学习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在生活上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第二、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教育,让全体学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发展。这需要教师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生,更要有爱心、耐心,不放弃一个学生。

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特别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我认真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的学习,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二、认真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 2 作。在教学上,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找准重点、难点。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尽量做到教法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愉快的学习、健康成长。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并及时作好培优辅差工作,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课前准备:认真备好课。为了备好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此外我还努力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课后辅导工作: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小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常和差生交谈,先找到他们的闪光点加以肯定,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楷模。”我们教师应时刻将这句话刻在心里,做一个善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成为学生终 3 生效法的人师和楷模。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2.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 篇二

1919年, 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一文中详细论述了对新教师的期望和要求, 为当前新课程改革和教师教育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蓝本。教师是千千万万个岗位中平凡的岗位, 但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教师需要从平凡走向普通, 从普通走向卓越。

一、教师教育的重要性

我国对教师的发展至今还没有一个具有普适性的说法, 理论界对教师教育各执一词, 对教师发展进行了不同的界定, 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叶澜的界定相比而言更被广泛认可和接受:“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不仅是儿童知识的传授者, 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导者、行为的规范者、人格的塑造者。儿童是祖国的希望、社会的栋梁, 教师是栋梁的培育者, 教师是播撒国家希望种子的园丁。

邓小平曾经提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陶行知在早年认为教师教育要从儿童教育开始, 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以鄙人主张, 凡大学、中学、小学等教员, 国家须有同等之酬劳, 社会须有同等之待遇, 然常人心理, 多不明小学之要紧, 师范生亦有不明此理者”。教育是平等的, 教育机会是平等的, 不同阶段的教育是平等的,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没有轻重缓急之分。陶行知告诫后人不能忽视小学教育, 不能忽视师范生教育。

“现在为教师者, 男则因赋闲无事, 遂暂为之;女则因尚未适人, 而暂为之。事既得, 家既成, 则远翔而不顾”。陶行知看到的社会现实正是对现在社会现实的关照、教育的重要性, 进而对教师教育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应当成为真正引领学生的人, 成为能让学生通过你的帮助走得更远的人, 成为能够陪伴学生, 和学生共同生活, 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的人。加强教师教育培养, 改变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提高专业教育在教师教育中的比重。

二、教师素质的培养

在教师教育方面, 陶行知提出了一句著名论断, 即“捧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新教员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对于教育要有信仰心, 要有责任心, 要有共和的精神 (同甘共苦) , 要有开辟精神、试验精神”。

(一) 具备责任心、爱心

教师需要有博爱、宽广的心胸, 能够用大爱教育和引导学生, 为学生的发展谋福利。早在20世纪初, 陶行知先生就认识到教育在救亡图存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师范学校负责改造国民的大责任, 国家前途的盛衰都在它手掌之中。既有这种责任, 就必须观察教育的新趋势, 谋进步教育。他认为中国缺少文化、缺少教授文化的教师, 因此师范教育是当前中国的当务之急。于是, 他当即结合中国实际国情, 针对中国教育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 甚至弃高官不做, 与农人下田, 苦心孤诣, 经营晓庄师范学校。身体力行, 用实际行动践行、改革教育理念。“本校只有指导员而无教师, 我们相信没有专能教的老师, 只有经验稍深或学识稍好的指导。所以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 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郑杰说, 教师要敬畏生命, 生命是自然的精华, 学生是独立的生命体, 他们有血有肉, 有个性、有灵气、有灵魂, 即使你看到个别学生再厌恶也应该理智地对待这一生命个体。

(二) 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

注重教师师德的培养, 教师的素质是教师整体水平的体现。盖兹达 (G·M·Gazda, 1977) 指出:“一个好的教师应具有的人格品质包括提高别人的学习能力, 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心, 缓和他们的焦虑感, 提高他们的果断性, 以及形成并巩固他们为人处世的积极态度。”教师的师德教育是一项隐性课程, 但是在这课程之中潜移默化、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深远。“纸上教育改造能有多大效力?大家愿把整个心捧出来献给小孩子才能实现真正的教育改造”。田慧生教授说, 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有智慧的人;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有智慧的学生。由此观之, 教师在学生成长中有着重要意义。

为帮助新教师尽快成长, 20世纪90年代初, 澳大利亚在借鉴英国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具体情况实施了新教师指导计划, 其中包括为新教师安排导师, 并规定了导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同时提出, 理想的导师模式应该是良师益友型 (critical friend) 。导师要以朋友身份进行批评, 提出建设性建议, 以新教师能够接受的方法给予帮助等。

(三) 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

陶行知的思想可以用几个频繁的字眼概括:“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 “捧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关注教育要和实际结合, 关注儿童教育, 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 只有把儿童教育好了, 才能更好地将教育理念在中国大地推行开来, 而要把中国四万万、五万万的儿童改造好需要更多合格老师来教导。他认为教人如教己, 主张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每个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的老师, 主张要向儿童学习, 主张传帮带, 有经验的带没有经验的, 会的教不会的。生活随处是教育, 教育方式可以多种多样, 但是教育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教人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可以自己动手, 能够自立能够自强, 能够想能够做, 能够创新, 而不是学死知识, 读死知识, 不是在死学校里面呆板地学习。“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主体间的心智交流活动, 尤其是老一代对于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 意志行为的规范, 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 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 使他们自由地生长, 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康德曾说,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得知识的过程。

(四) 坚持求真务实

陶行知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实看小学生天天生长, 从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 如同一颗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 而看他开花, 看他成熟, 这里有极大的快乐”。师范教育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考天空, “教育内在于一个人文世界, 教育方向和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我们的信念和期待”。

我国教育实践课程的目标取向和内容, 体现的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传统“塑造”观。“塑造”是一种通过施加外力改变事物外形以达到人们理想中的状态的过程。陶行知认为, 新教育需要各位老师教员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 不同科目的可以交流, 同一科目的教师也需要交流, 理越辩越明。在《新教育评论》中, 陶行知花费几页的篇幅劝说人们努力给自己一个切磋的机会。“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 最注重以人教人, 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 同甘苦。要学生做的事, 交换资源躬亲共做, 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 是真正的教育。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 就能渐渐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

“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 全以学生为中心, 故开办学校, 聘请教师, 无一非为学生也”。“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 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的种种能力和态度, 探求真理的泉源”。

三、生活教育对教师教育的启示

陶行知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如何紧密结合四化建设的实际, 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陶行知说, 如果师范教育造就的是真的人才, 那么她的出路就不是一句话可以搪塞住的, 如若不然, 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找到好的出路, 更不用指望靠教育行政。师范教育不能为了造就书呆子而避免教会学生本领, 师范教育是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阵地, 重视师范教育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在努力引导学生好学方面, 必须拥有三个条件, 一是好的教师同学, 二是可学的工具, 三是必学的督促。因为好的教师和同学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真正的教育就是帮助每一个人获得成熟和自由, 使生命绽放于爱与善良之中”。

陶行知始终认为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 生活教育和实践经验远比书本知识要更贴合当前实际, 笔者认为这一看法对于现在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和师范教育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实际生活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 要求不断地解决”。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到实践的症结所在, 然后在经验和实践的带领下摸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体系。师范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的结合, 培养师范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 苦练基本功, 在前面已经提及师范教育的重要性, 师范教育学生在改变教育和改变下一代国脚栋梁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陶行知推翻了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这一说法, 提出了“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他认为, 行动是得到知识的前提, 并且举例说明小孩是先有实际生活经验之后才知道雪是冷的、火是热的等一系列知识。

四、结语

从根本上说, 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对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提出了借鉴和参考。在国际国内教育这一领域之中, 普遍认为: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 是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目的, 它帮助教师在受尊敬、支持、积极的氛围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教师专业发展还是一种成人教育, 增进教师对工作和活动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70.

[2]广东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学习陶行知促进教育改革.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85:3-7.

[3]肖川.好教育好人生[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9:174.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三联出版社, 1991:3.

[5]罗伯特·梅逊.陆有铨, 译.当代教育思想精要[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4:42.

3.陶行知的教育故 篇三

培养好问好动的“爱迪生”

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說她的孩子把一块新买的金表拆坏了,她非常生气,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陶行知听了,连连摇头说:“哎呀,你打掉了一个‘爱迪生’。”朋友的夫人很吃惊:“他哪里是什么‘爱迪生’?好好的东西都搞坏了,还不应该打吗?”陶行知又摇头,说:“不不,孩子拆表并不是想把它弄坏,而是被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所驱使,他要探究表内部的奥妙呀。”朋友的夫人听陶行知这么一说,气也消了一半。

在陶行知看来,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应该珍惜的。假如孩子只知循规蹈矩,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将来怎么会有创新精神呢?

第二天,陶行知又亲自来到朋友家里,把那个小孩请出来,带他到修表店去看师傅修表。孩子看着师傅把表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过一会,又看着他把零件装配起来,再给机器加上油。用了一个多小时,花了一元六角钱修理费。陶行知深有感触地说:“钟表店是学校,修表师傅是老师,一元六角钱是学费。在钟表店看一个多小时是上课,自己拆了装,装了拆是实践。做父母的与其让孩子挨打,还不如付出一点学费,花一点功夫,培养孩子好问好动的兴趣。这样‘爱迪生’才不会被赶走和打跑。” 说得那孩子的父母不住地点头。

四块糖感化了“犯错”的孩子

陶行知在育才小学任校长时,一天,他看到学生王友正在用泥块砸自己班的同学,立刻阻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一趟。

放学后,忙碌了一天的陶行知回到了校长室,哪知王友已经怯生生地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递给他,并说:“这是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

接着,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王友眼睛瞪得大大的,更惊疑了,他想:哪有打了人还会受到奖励的呢?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敢于和‘坏人’作斗争,应该得到奖励啊!”王友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了,他流着眼泪说:“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知道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因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我的糖用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说完,陶行知就走出了校长室。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是一般的家长和老师难以做到的。陶行知善于从犯错误的孩子身上寻找闪光点,化解其消极情绪,使他主动认识错误。这要比简单地批评一顿,使孩子口服心不服,要强得多。

用公鸡吃米解说教育方式

1938年,陶行知在武汉大学做演讲。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大家屏息凝神,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没想到陶行知并没有做长篇大论的讲演。而是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这陶先生想搞什么名堂?大家正在疑惑,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不肯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头直甩,仍然挣扎着不肯吃。这时,陶行知才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看不会有什么威胁了,这才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在自然的环境中,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了。毕竟米是鸡的所爱嘛!”

陶行知向会场扫视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勉强去学,也是囫囵吞枣,印象不深刻。要不了多久,他又会把知识重新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他们有了兴趣,懂得学习的意义,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陶行知的一番话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听众,会场里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4.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 篇四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3、人能习于勤,亦能习于惰。人之有惰念,不难芟除之;所可惧者,既由惰而因循,复由因循而长惰。

4、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5、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6、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7、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8、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9、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0、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13、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1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15、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1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17、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18、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19、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20、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1、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22、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23、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24、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5、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26、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7、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8、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29、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30、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31、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 育。

1、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5.陶行知的名人名言 篇五

陶行知是我国的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以下是陶行知的名人名言。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4、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5、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6、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7、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8、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

10、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11、每天要四问: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12、让学生走上创造之路,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这需要六大解放:一解放眼睛,二解放双手,三解放头脑,四解放嘴,五解放空间,六解放时间。

13、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14、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15、教育是立国之本。

16、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17、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6.陶行知名人名言 篇六

1、“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2、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3、人生为一大事来

4、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5、人像树木那样,要让他们长上去,则应该是,立脚点求平等,出头处谋自由。

6、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

7、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8、听过,听过,就是听完就过去了。我们要用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别人无心的过错,甚至没必要把它们放在心里,更不必就着别人的过错不放。

9、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10、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11、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2、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13、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14、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英雄好汉。

15、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16、我以为世界上最有贡献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头脑能指挥手指行动的人。中国人都是用头脑的人不用手,用手的不用头脑。 ――――《陶行知教育箴言》

17、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19、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20、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21、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2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23、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

24、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我遇到了你,你也遇到了我。

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也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陶行知吴树青结婚证书》

25、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祝祖宗,不是好汉。

26、“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行知书信集M第109页》

27、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 莫将少年误。

28、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29、以教人者教己。为教而学。

7.陶行知的一首教育诗解读 篇七

紫金山为笔, 青天为纸,

乌云为墨, 动手来写字:

“立大志, 求大智, 做大事。”[1]

中国现代诗教之风, 陶行知虽然不是始作俑者, 论及推波助澜, 建树丰硕, 陶行知当属观瞻。陶行知是一位多产的大众诗人、教育诗人, 在洋洋洒洒、大气磅礴的十余卷教育文集中, 诗作丰赡壮观。他的这首短诗质朴豪放, 立于天地的大写意让我们看到了陶行知的浩然之气和青云之志。紫金峭拔, 直逼苍穹, 苍山如笔, 气势如虹, 自然之景宛若教育之境;青天无垠, 黑云舒卷, 静如处子, 宛如诗书画的写意;冥想与现实的交汇处, 翠绿之山、青天之色, 泼墨如注, 浓淡相宜, 教育天地何其大也。而景中之人, 孩子和他们的老师, 君临教育和自然的笔墨纸砚, 生龙活虎于天地之间, 肆意豪迈地放飞生命和教育的理想。陶行知向来不以诗人自居, 文学界似乎没有他的影子, 然而与传统意义相较, 他消解了吟风弄月, 不步墨客骚人之雅, 不做纯粹的文人诗家, 全然身体力行、赋形教育、诠释人生、倡导诗教。诚如高缨所说:“陶行知是一位真正的诗人, 而不是那种故作风雅、无病呻吟的‘墨客’, 或是那种为艺术而艺术, 为写诗而写诗的‘雅士’”。[2]

意境宏大, 磅礴豪迈, 情景交融, 校园、自然浑然一体, 自然之辽阔与教育之豪情相得益彰, 是这首教育诗歌的基本特征。陶行知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是战斗的音乐, 最伟大的文学是战斗的诗歌。中国是在发动一个空前的民族解放的伟大战斗, 在这个时候, 自然而然的会跑出最伟大的战斗的音乐与战斗的诗歌。”[3]陶行知非专业诗人, 其诗作是他对奋斗生涯、对生活、对教育事业追求的领悟和解读, 是他对自己创造性、革命性教育生活的真实写照, 是他“爱满天下”情怀、昂扬意志、乐观精神的自然流露。通观全诗, 天地因教育之理趣而尽现灵气, 教育者、受教育者因与天地为伍而豁然高大起来, 这些教育人的人和受教育的人也因为实践“立大志, 求大智, 做大事”, 逐渐变得高贵起来, 情怀荡漾, 斗志盎然, 天地之间构筑出理想与诗情齐飞、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实践的耀眼图卷, 陶行知开启教育新实践的肺腑之志实为可鉴。

这首诗体现了“艺术的掌握方式”而非“理论的掌握方式”。陶行知以鲜明的诗歌形象达成他对对教育精神和理想的追求, 在介乎精神和实践之间向佘儿岗儿童自动小学的师生转递他对“生活的诗”和“诗的生活”的理解, 折射出他社会变革、教育变革敏锐的洞察力和火一样的热情。如同他在《读放翁诗》中所悟:“世运兴与衰, 诗人最先觉。万事既已空, 中原如何药。”[4]附文中他又指出:“诗人所言出自真情, 故一代之兴衰, 往往于诗中见之, 其正确比寒暑表”。是的, 陶行知主张“生活的诗”来源于“诗的生活”, 撰写“生活的诗”, 所以, 他始终诗意在身, 以教育家的诗心、诗情、目光、胆识和气魄, 艺术化地表现有意义、有理想的教育生活。他和他的追随者就是用这种“生活的诗”, 练达诗一样的教育化境, 把改造教育的实践看作教育的诗, 以真、善、美的真意酝酿生命、事业的诗情画意, 用创办的学校、改造的教育、新生的世界 (社会) 、服务社会的真人集成自己的全真“诗境”。

陶行知的教育诗歌宛如曼妙的长卷, 亦如深情抒情歌曲, 显现教育真理, 鼓荡教育真情, 培养社会真人。高山仰止, 止于至善, 这是何等的诗教之美啊。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第7卷)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227.

[2]高缨.伟大人格的诗化[N].重庆日报, 1987-9-25.

8.陶行知教育的名人名言 篇八

【关键词】陶行知 教育思想 学前教育

陶行知用毕生的努力丰富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在教育实践中获得巨大成就。学前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培养幼儿的初步学习能力。利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进行指导,可让学前教育向前进步。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1926年到1928年间,陶行知先后发表多篇文章叙述其幼儿教育思想,并用亲身行动推动幼儿教育的普及。当时中国的城市的幼儿教育存在问题,陶行知将目光集中在乡村和城市女工聚集区,提倡利用科学的方式创建省钱、平民化的幼稚园,在普及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利用生活教育理论对教育活动提供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学做合一”,让幼儿在接受教育时身心能得到协调发展,认为在幼儿较小时就接受合理教育[1]。

二、陶行知学前教育思想内容

(一)重视学前教育

陶行知始终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提倡在社会范围内推广幼儿教育。其认为,人接受的教育应从幼儿时期开始,对幼儿进行科学培养才能让孩子培养出较好的能力,否则难以成材。还认为,一个的品质、态度等都可以在6岁前培养出来,认为学前技术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幼儿长大后才能成为栋梁。在农村优势数量不足时,主张利用“艺友制”的方式培养幼儿园的师资力量,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些教育思想依旧对今天的学前教育有指导意义[2]。陶行知的思想有古代“教儿婴孩,教妇初来”的质朴思想,在《创造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中说:“从福禄倍尔发明幼稚园以来,世人逐渐发觉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与人们生活有关的重要习惯、态度都可以在6岁前培养出来”。不能忽略孩子的能力、感情,这种漠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二)强调幼儿的全方位发展

陶行知认为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应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体而言就是从健康、科学、道德、劳动等四个方面开展教育。他十分重视幼儿健康,认为健康是其他一切行动的基础,教师应在教学中教导幼儿一些健康常识[3]。鉴于当时中国民众身体素质较差,被称为“东亚病夫”。幼稚园虽然持续发展,但并未对幼儿的健康保持应有重视。陶行知认为“幼稚园要将儿童的健康放在首位。”,不然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盛行,他举例说:当时幼稚园中有孩子患上沙眼、天花等疾病,由于平时不注重卫生,导致这些疾病传染给其他学生,一些幼儿没有能力治疗疾病,或因治疗不当导致夭折。陶行知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多篇幅文章讨论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利用牛顿等人的故事强调推行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先有科学的儿童才能有科学的中国的思想。隨后还提出要对孩子实施道德、劳动、美育等方面的教育,并让这些方面的教学活动能培养起学生的能力,让儿童得到全方位发展。

(三)指明中国学前教育的弊端

20世纪早期,学前教育开始在中国盛行。在学前教育发展之初,办学模式基本照搬美国和日本等国。如此的办学情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不符,对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推广造成阻碍,让平民子女无法得到教育机会。中国教育界人士对此种情况深表担忧,陶行知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指出当时中国学前教育存在三大问题:引进的教育模式僵化。学前办学彻底照搬国外,唱的歌曲、玩具、点心等都是外国的,只有人是中国人,其余的要素无一是中国。再者就是“花钱病”。由于办学的一切物品都是国外的,需要花费较多资金,当时的中国比较贫困,无法在全国推广。最后是“富贵病”。由于上幼稚园需要花费过多资金,仅有富贵人家的子女才能提供学费,平民子女只能失去教育机会。

(四)办学要符合中国实际

陶行知认为,要想学前教育得到推广,办学就要依据中国的国情。具体而言就是要集中现有的资源,利用诗词、故事和玩具等对儿童进行教育,编制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因陋就简,利用最少的资金取得最佳的办学效果;加大对乡村幼师的支持力度,在工厂区域和乡村建设幼儿园,给平民子女平等接收教育的机会;陶行知通过亲身调查得知,提出“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可以发现的新大陆”,对实现幼稚园办学“平民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找出有说服力的证据。陶行知表示,创办能让幼稚园,让平民子女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重要,也是农民与工人的迫切希望。

(五)重视增强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

陶行知指出“普及教育的最大难关是教师的训练。”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两大对策:首先要全力创建幼儿师范院校。陶行知就此提出“幼稚师范必须根本改造,才能培养新幼稚园之师资”。在对中国幼儿教育进行深入分析后进一步提出,开设乡村的幼儿师范院校的目的是培养出能与乡村人民共同承担责任的幼儿教师。在师范院校的课程安排上,他提出要安排儿童文学、美术、自然科学、家庭伦理等方面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在“教学做”方法的指导下,让幼儿师范学生得到实际有用的知识,培养出具有各方面能力的教师。他还提出利用“艺友制”的方式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他对“艺友制”的解释是:“艺”指的是艺术,通过朋友的方式教导他人学习艺术或技艺的方式就是艺友制。因此,凡是想做好教师,就要精通朋友之道。他认为此种方式能有效培养教师,也能缓解乡村教师的寂寞情绪,可达到推广幼儿园教学的目的。利用此种方式在当时培养了大批幼儿教师。

三、利用陶行知教育思想指导学前教育的对策

(一)丰富幼儿体育教育的内容

陶行知表示,幼儿教育要重视环境,让孩子在环境中受到教育,不能按照课本推行僵化教学。幼儿教师要考虑幼儿的身体特点,在幼儿持续进步的情况下,对教育目标进行调整。教师要精心安排体育活动。比如,教师可以亲手制作体育器材,幼儿在使用器材时,让身体机能得到锻炼。在幼儿接受体育教育时,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的活动空间,让幼儿自己选择参与到何种体育项目中。此外,幼儿园可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带领幼儿参与比赛,有利于孩子健康发展,可让孩子在合作中体会到与伙伴共同努力的乐趣。

教师带领学生们参与室外活动时,要为学生们拓展新的活动场地,让一些器材能得到合理应用。比如,在平衡区设置的平衡木,高度存在差异,材质各有不同,幼儿在活动时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尺寸合理的器材。高跷的尺寸、使用方式存在差异,一些需要在行走中提起绳子,也有一些需要将牛皮筋套在足上。幼儿在练习时要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逐渐提升自身水平,让幼儿在活动中提升自身的能力,也增强自信。

(二)重新确定教学目标

陶行知认为要建设“科学的中国”,首先要让人们都知晓科学,要从幼儿阶段就灌输这些思想。科学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动力,陶行知早对此有深刻认知。因此,倡导从幼儿开始进行科学教育。长久以来,我国始终将知识传授放在首位,忽略了培养幼儿的科学素质。教师应在教学中主动找一些简单的科学常识,对幼儿实施科学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上网找到一些适合幼儿学习的科学图片、视频,利用多媒体播放给幼儿。然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教师在一旁作答。教师在回到问题时要注意语言的通俗性,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而且要向孩子讲明接受科学教育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教师还要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知晓学生的兴趣点后,尽快寻找并提供有教育价值的资料,继续观察材料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箱”,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在“问题箱”的支持下得到答案。

(三)增强学生的语言水平

幼儿年龄尚小,语言能力较低,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为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教师要利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比如,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兴趣要求的话题,主动与学生交谈,调动学生的谈话兴趣。通过此种方式让幼儿表达内心的看法,观察幼儿的变化,让幼儿在交谈中增强语言能力。也可以带领幼儿参与户外活动,让幼儿与他人交流,教师在一旁做好看护工作。要主动为幼儿提供表达观点的机会,调动学生主动表达的兴趣,增强幼儿与同学的交流。

(四)增强幼儿的科学教育能力

依据陶行知的幼儿教学观念,在幼儿教育中推行科学教育,对幼儿实施科學化的引导,是教师推动幼儿教育发展的必要手段。要加强对自然和社会的了解,从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将科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促使学生能以科学的方式对现实世界进行认知。还要搞清推行科学教育各个阶段需要达成的目的,从总体上对全部幼儿的发展规划进行编制。设计科学的教育活动,在合理教育方式的引导下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比如,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保持关注,量其中存在的重点进行记录,并倡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与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在解决学生的问题后,将学生没有提出的重点问题进行讲解。为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要利用游戏设置、趣味化引导等方式引起学生的关注,让孩子能在愉悦的氛围下学习。

(五)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

陶行知出生在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比较了解,也让陶行知有敬民、亲民等思想,将农村和工厂女工区视为推行幼儿教育的重点区域,其学前教育理念在今日依旧有指导意义。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村人口持续减少,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规模依旧庞大,农村3岁到6岁的儿童依旧非常之多。而且农村入城务工人员较多,将子女带入城市后无法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要以陶行知的平等教育理念,加强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让农村教学事业获得巨大发展。陶行知强调利用“艺友制”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主张让已经具备教学技能的人带动幼儿教育的新人共同进步。但是,利用此种方式培养农村幼儿教师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需要依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在师范院校的幼儿教师毕业后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适应教学工作,工作节奏加快,已经无法安排专人带领学习,只能在一旁进行引导,对教师存在较大差错的部分进行修正,让参加工作的幼师依据自身力量掌握教学技能。

(六)让幼儿健康成长

孩子刚进入幼儿园,实施“断奶”教育,教和学都是以往的教育方式,做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手段,让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是幼儿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陶行知在研究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行知”,是他在强调“知行合一”的重要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能对教学活动起到推动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和孩子玩游戏是增进师生关系,调动孩子学习热情的重要方法,体现出“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扮演幼儿父母的角色,然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初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较少,教师可以利用“悄悄话”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此时很多孩子开始愿意表露自己的情绪,等到学生情绪平静后,在让学生之间进行此游戏。通过这种方式消除孩子的紧张感,让孩子放心接受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总结:学前教育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对幼儿今后的能力培养起到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育实践中遵守陶行知的理论,通过组织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教师还要增强幼儿的语言能力,让幼儿能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陆惠琴.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教育的启示[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25(5):157-157.

[2]吴敏.从陶行知教育思想看幼儿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角色转变[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4(10):148-148.

[3]仇晶晶.点亮童心,呵护成长——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J].文理导航旬刊,2014,34(11):95-95.

[4]徐莹晖.“乡村幼稚教育先驱”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略论[J].科教文汇旬刊,2014,11(12):106-107.

[5]吴梦昕.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1):253-253.

[6]王晓彤.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理论与现实意义[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28):29-30.

[7]张芳妹.试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4(10):126-126.

[8]丁洁.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解读及其现实启示[J].考试周刊,2015,16(52):180-181.

[9]朱燕琼.论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考试周刊,2015,28(94):187-187.

[10]唐良均.浅谈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儿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8(12):40-40.

9.陶行知的成功名言 篇九

2.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类别:民族

3.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 类别:国家

4.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类别:人生

5.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 类别:教育

6.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类别:教育

7.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类别:儿童

8.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类别:教育

9.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类别:教育

10.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类别:教育

11.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类别:社会

12.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类别:教育

13.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类别:真理

14.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类别:人格

15.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类别:教育

16.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类别:学习

17.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类别:成功

18.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类别:教育

19.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类别:教育

20.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类别:教育

21.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类别:教育

22.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类别:集体

23.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类别:集体

24.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类别:道德

25.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类别:社会

26.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类别:学习

27.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类别:自由

28.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类别:人才

29.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类别:工作

30.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类别:儿童

31.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类别:教育

32.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类别:教育

33.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类别:教育

34. 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类别:事业

35.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类别:人生

上一篇:小橘灯的读书笔记下一篇:如何写好中文履历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