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2024-06-17

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共8篇)

1.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一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机制的论文

摘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视野下,在科学技术剧增与人文素养剧减的现实情境下,高校的理工科专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自觉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已凸显其必要性。本课题以理工科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可行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通过接收伦理道德观念以及人文文化和哲学思想方面的熏陶,增强其对人的价值的理解、分析和判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人文素养。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一、理工科专业渗透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据调查,目前的理工科专业往往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使得很大一部分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高端人才仍避免不了人文精神匮乏的局面,从而导致“专业技术过硬、人文素质偏低”的现象泛滥,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人比比皆是。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

世界发展不平衡就会有各种危机,社会发展不平衡就会冲突不断,学校发展不平衡就会引起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起大落,最终影响社会,影响世界。由于科学发展和教育模式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国内众多理工科院校对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一直存在着某种偏见与排斥,由此也引发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问题,致使整个教育不自觉地阻碍了人的素质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当下教育中的这个缺陷,并对其进行全面诊断,全力提出补救的方案。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提高。但与此同时,人文社科的发展却与经济、科学发展不相协调,使人们陷入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枯竭、食品过度掺杂化学原料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每当此类事件发生以后,很多人都在问责生产商、监督部门、政府等,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并不是安全事件发生的根源,真正根源所在即是中国的教育,是市场经济发展下培养起来的一代大学生。原本所学的化学物理知识是在教育学生如何熟知这些属性去解决现实问题,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在市场经济的诱导下,一些学生建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贡献社会,而是为了谋取利益将低廉的化工原料放入食品中。这些知识分子所做的事与其身份对比令社会感到诧异的同时,也给高校教育敲响了警钟,这些现状提醒我们,在日新月异的当下社会,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容小觑,这也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需遵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原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哲学观,最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二、理工科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着重点与创新点

近年来,以文科为主的大学在积极推行以“应用为主”的实践性教学,但它们的“应用为主”与理工科大学中文科的“应用为主”,在背景和内涵上都有较大的差别。前者是传统专业模式的改造,后者则是另辟天地,两者的出发点不同,走的路不同,最终的应用也自然不同,不能简单机械地划上等号,具体的建设要以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相应调整。实践证明,理工科大学的文科专业在“文理交叉”方面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

(一)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着重点

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国家发展,满足社会需要。现阶段,高校实行文理渗透的教学模式必然是当今社会改革的产物,高校在研究如何进行渗透教学的同时,也需对其改革原因进行一定研究与了解,分析理工科渗透人文精神的教学方式对高校、高校老师、高校大学生以及整个社会的意义。高校进行改革,必然会涉及到高校自身的发展,高校的教师授课以及大学生听课的方向也会有所变化。文理渗透的教学,培养出一批不一样的大学生,对社会的某些领域也必然会有一定影响。理工科院校应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使理工科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联系实际,从而满足社会的需求。2.注重文理交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升,但同时由于人文社科发展的滞后,又使人类陷入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困境之中饱受痛苦[1]。因此,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的“相互回归和有机融合,已成为当代科技发展日益增长的趋势。即使人文社科内部也有向综合化发展的趋势,“大科学”模式已逐渐取代独立个人的研究方式。因此,文科研究学者应充分认识并发挥自身优势,关注处于文理之间边缘学科的热点问题,组织力量集体攻关。

(二)渗透人文精神的创新点

1.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长久以来的重理轻文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很多院校一直注重对理工科的实践教学,投入大量物力、财力、人力,建实验室、建研究所、作报告分析,却忽视了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研究。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院校更应该投入经费建立文科研究所,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图书期刊,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让学生感受文理研究的不同之处,最终打破各学科间的独立性,寻找学科间的共同性,创造彼此间的联系,将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在教学中有机结合起来。2.成立文学交流中心,树立文帮理的新风向。成立大学生文学交流中心,配备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加强理工类学生对人文精神理念的了解与学习。在文学交流活动中,老师的功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主要是积极引导学生将现有的理工科专业知识与传统的人文知识学科结合起来,并邀请真正的文科生一起加入进来,形成文科学生带动理工科学生一起钻研、探索的新风向,同学之间交流问题更加简单方便,有利于理工类学生学到更多的人文理念。

三、理工科专业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基本途径

理工科院校的专业发展除了要增强其学科优势,更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可在理工科专业培养中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文理结合、文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如政治、社会、历史、文化、人生、伦理、哲学、思维等方面的课程,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和完善大学德育作出贡献[2]。加强其人文素质教育更是刻不容缓,要摸索出有效、可行的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机制。

(一)加强专业课教师的人文素质建设

由于很多理工科专业教师并不能兼具专业与人文的双重责任,从而从反面抑制了学生的人文修养发展。教师是学生的标榜,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科学真理的追求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相关理工科教授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另一方面,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无论是课上讲解还是课下交流,都应用其高尚的人格魅力使理工科的专业学习与文科的人文精神相结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这样才能使学生德才兼备,才能尽可能地培养出国家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3]。

(二)加强理工科专业人文学科课程设置

理工科学生以科研教学为主,人文学科为辅,穿插在日常的理科教学中,以另开课程的方式,给予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机会。同时,课程设置应以丰富多样为前提,最终既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又能与理工科学生的知识结构相吻合,从而使文理结合更加切合实际需求。此外,大学的学习是以独立自主为原则,特别是人文学科的学习,知识点多而杂,一般由老师稍作提点,学生感兴趣的可以利用课后时间自己去探索学习,如此一来,理工科院校可以通过减少课程学时数,增加课程开设量的方式来系统地学习人文社会科学。

(三)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

理工科院校应该结合专业素养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多种多样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活动;积极开展与人文素质相关的演讲、征文活动;举办各种高质量、高水平的艺术欣赏、展览;积极引导校园内的学生艺术社团和文化艺术社团组织活动,并发挥这些活动的文化塑造功能,开拓营造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各种形式、渠道,调动理工科学生参与人文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让这些学生能够创造性地参与到具体的文科教育的组织管理中来,广泛吸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类文化活动,使学生成为“校园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与“学校精神”培育的主动参与者和积极创建者。理工科专业,在其学习过程中都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的支撑。科学知识与人文素养是质与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也改变了当今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有了量的变化。而人文精神要求科技创造体现人文关怀,坚守社会道德,从而使科技肩负起让人们的生活有质的飞跃的重任。科技是固化了的专业技术,其本身并不能提供价值判断,亦不能确定具体的科研方向与价值取向,而这恰恰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正确指导,由此可见,科技发展不仅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加强理工与人文的综合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各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以探索和实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贡献出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宁萍.关于加强理工科大学文科科研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1,(12):26-28.

[2]张太行,赵卿敏.论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1993,(3):69-72.

[3]刘霞.浅谈理工科专业课中的人文教育[EB/OL].2009-11-09.人教.

2.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二

这几年,笔者结合学校大力推进班级文化创建的活动要求,在所任教的班级尝试创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温馨教室”,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创建班级文化,营造温馨氛围

要创造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就要着力进行班级文化建设,努力使班级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让有限的教室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

1.公告牌———班级的名片。

个性化的设计能使班级布置保持传统的整齐划一,并增添活力与特色。班级可以根据各自特色,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班级名片上镶嵌“班级公约”、“班级目标”、“班级格言”等。学生在设计评比这一张张个性化的名片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学会了甄别,学会了欣赏。

2.墙壁———学生的展示台。

班级中质朴无华的墙壁有极大的可塑性,它是师生眼中最好的展示台。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后墙板报这一宣传阵地,传播班级的文化导向,展示学生的独特才华。

(1)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内可以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隽秀书法、童趣的美术,“我行我可以”,只要学生有优秀的一面,都可以在这片园地里成为主角。

(2)黑板报。

黑板报在“温馨教室”建设中更是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黑板上方的统一定制蓝色标语“勤学善思严谨求实”为学生提供了努力学习的动力和前进方向;黑板报内容做到每月主题,每月有创新,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的书写、设计能力提供了展示才能的平台。

(3)夺星角。

班级“夺星角”活动的开展,活跃了学生身心,锻炼了能力,能够让他们在有益的公平的竞争中实现自我挑战。“夺星角”的布置更是让学生们乐此不疲,“小天地有大成就”,独特的个性美化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在战胜自我的良性竞争中获得了日益显著的进步。

3.图书角、生物角———班级的温馨角。

利用教室的角落,布置班级图书角,使每位学生在课余时间都有书看,丰富其课余生活;生物角内可以是学生从家里带来的各色盆栽与小动物。这样舒适美观怡人的教室环境,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它能可持续发展,成为“温馨教室”的一部分。

二、“温馨”交往互助,和顺人际关系

“温馨”不只是指环境,更重要的是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和谐、互动的师生、生生关系,彼此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1.加强沟通,实现师生情感交融。

真挚的情感的投资使师生之间会形成一种默契和愉快。为此,班级里可以开展“如何营造师生间的温情?”、“希望听到老师什么话,什么样的鼓励?”、“今天我们微笑了吗?”等小调查。对此,学生、家长积极支持,并很快将调研结果反馈给老师。

在此基础上,班级还设置了“班级信箱”和“开心果”,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同学,我想对你说……”,老师由此了解到学生思想脉搏,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能与孩子交心成为好朋友,创造真正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在活动中也学会了关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与人交往,获得了尊重、平等、民主。

2.互帮互助,营造温馨学习氛围。

学生以学习为主,学习环境的建设是值得思考的重点。营造温馨学习氛围就要在紧张、竞争的同时倡导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班级成立了学习互助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帮助同学时学会看到他人的闪光点,体会帮助别人过程中的那份幸福;让学生和睦相处,共同进步,体会集体的智慧、团结的力量,促进了比学赶超良好风气的形成和“温馨”学习气氛的营造。

三、抓内涵拓外延,“温馨”提升素养

1.发展内涵,让“温馨”深入课堂。

“温馨教室”建设要抓内涵发展。“温馨教室”建设的主阵地在课堂,全体任课教师和学生形成共识,积极发挥“温馨教室”建设主导者的作用,共同营造互相尊重、积极向上、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要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创设开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师生平等地沟通和交流。

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和伙伴关系,使学生处于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自觉主动地接受教育,获得知识,训练智能,完善人格。

2.丰富活动,让“温馨”拓宽场域。

班级要努力以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温馨教室”创建。这些活动的舞台不在豪华,不在场面,只要能让同伴见证就行。可以是晨会、午会或中队会时间,“露一手”、“我行我秀”等都可以成为我们的舞台名称,让每个学生展示特长;还可以围绕学校各项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如围绕“八礼四仪”开展文明素质养成教育,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修养和感恩关爱之情;另外,校运会、科普周、红歌会等活动也能深化班级文化的实践与创新。在活动中,我们的学生不断成长,齐心协力地共建着温馨的集体。

3.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三

福,进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立足文本,激发学生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入选课文文质兼美、情真意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外国,从神话传说到历史事件,大到科学实验,小及身边的生活,虽然内容不同,题材各异,但都凸现了人文理念。文本里有扣人心弦的胆识和智慧的较量,有打破偏见、高瞻远瞩的异国友谊,有刚正不阿、疾恶如仇的英雄,还有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家,无论是爱与恨、正义和邪恶、真理和困难的较量,最终都回归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追求幸福、谋求进步的主题上来。进行这类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捕捉课文中的动情点。唤醒学生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的“对话”,抓住细节。通过充分触摸语言,真切地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入亢奋状态,这样就会被情境所感染,被内容所陶醉,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披文以入情,循路而入境”。进而与课文中的主人公及其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起喜怒哀乐,感受人世间的真善美。学生的这种自主意识一旦觉醒,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使他们语言得以丰富,言语得以激发,能力得以提高,素质得以提升。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立足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二、以情促情,体验人文关怀

语文因为富有情感而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在实践中不难发现,讲述同样的内容,如果教师上课精神饱满、热情洋溢、面带微笑,教师的话就会像点点甘露,“润物细无声”;相反教师上课精神倦怠、语调无味、表情冷漠,学生则心不在焉,收效甚微。教学效果截然不同,足见老师的情感渲染对学生有重大影响。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不少学校对教师提出“微笑教学”,提出教师教学时在表情、用语、声调、姿态方面的技能技巧,都是为了使教学感情充沛,以情促情。因此,表达作品的情感,一定要饱含着教师自己的情感,而教师对事物所持的态度,往往是学生感知的标尺。这就要求教师爱憎分明,坦荡正直,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充分地溢于言表,进而诱发学生强烈持久的内心体验,激发起情感共鸣,让学生的情感随着教师情感起伏、推进、延续。笔者曾听过一堂公开课《卢沟桥烽火》,教师通过多次感性的朗读表达出对敌人的恨以及对人民的爱,并借助于录像资料,引导学生联系录像照片中敌我双方的形象,激发强烈的爱憎感情。

三、渗透德育,树立正确“三观”

《读者》上曾登载有一段奥·巴恩格利亚先生写的话:“我们整天在干什么?我们如此忙于传授知识。如果我们没有教莉亚妮任何她真正需要知道的东西,譬如:如何快乐地生活着,如何有个人价值观和自尊心,而单教给她如何读书、写作、算题,这又有什么用呢?”这种质问可谓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既有科学素质,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万万不能教书和育人割裂开来,以教书为天职,以完成学科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为己任,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适时地渗透德育,以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4.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四

经典润泽,提升人格――如何利用经典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王平平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韩洋初级中学)

摘 要: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也是创造者,他们留下的古训和事例,是学习经典、传承文明的根基,也是整个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依据。在文化快餐越来越流行的当前环境下,语文教师要更加注重国学经典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在人文知识的浸润下,获得人格素养上的提升。

关键词:经典文化;人文知识;人格;素养

“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荣格

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中华文明散发出了独特的魅力。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国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境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我们已然生活在了一个信仰有些缺失的氛围中。为了回归传统、重读经典,语文教学要重新挖掘经典知识,注重学生自身人格素质的提升,而不是只强调高分的获取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一、精选内容,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是一个人一生中一直在学习和钻研的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统统占据主导的地位。从课程安排上就能看到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教育在一个人的受教育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但是,在当下的语文教育实践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将经典文化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而是为了升学和评比,不惜花去大量时间给学生灌输考试攻略,或者直接针对考试命题安排授课内容和方式,这些方法、措施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却不利于学生优良人格的培养。

学习经典国学,语文教师要有选择性地去挑选学习内容。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四书”“五经”及《弟子规》《千字文》《道德经》等,在这些内容中,有的适合小学生学习,有的适合中高中学生学习,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和学习能力选定讲课内容,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让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所学知识,教师的讲解才能产生效果,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更加浓厚的学习经典文化的氛围。

二、讲述故事,激发兴趣

受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很多人心生浮躁,在学习上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和行为倾向,尤其是对待语文课的态度更是让语文教师深感无奈。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很多人认为能够不学自通,就算不下一番功夫学习,同样能够取得好成绩。面对此种危险情况,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要找到教学地切入点,善于用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去讲课,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比如,从屈原身上学习求知的执著,从文天祥身上学习看淡生死的坚贞,从林则徐身上学习浓浓的爱过情怀……从这些先贤的故事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素养,陶冶自己的性情,滋养自己的文化情怀。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故事教学这种方式的接受度较高,他们更容易在故事性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能够保持较长的记忆时间。()同样,这种方法也适用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论语》中有关名言警句的时候,可以结合发生在学生身上或者他们身边的故事来加深记忆,让学生彻底地了解这些言论的出处和由来,从而做到真正的掌握和消化。

三、巧用时间,提高效率

教学生学习古书典籍、诗词歌赋、文言名篇,不能只放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满堂灌,时间久了,学生对这种教学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语文教师能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中,比如,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与学生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无意识地说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学生在无意间就能学到东西,而且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实际帮助比较大,在现实生活中也能经常用到。

巧用时间,提高学生学习优秀文化知识的效率,可借鉴的方法有多种,如,在教师检查课程作业发现有学生做了温习,而有人没有做的时候,就可以借此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来教育所有的学生,这样恰逢其时的教育会让学生记得更加牢固。

在学生的课余时间,还可以形成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主题班会活动,每月组织1次相关的活动,如古诗词鉴赏大赛、中国名人故事演说大赛、我最喜欢的名人故事等,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融入其中,激发他们的文学细胞。寓乐于学,将课外活动发展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

四、多种方式,综合评价

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既可以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又是激励学生进步的重要方法。在素质教育逐步替代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对学生一段时间内语文学习结果的检查,不能完全依赖考试成绩,而是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因为,语文这门课程涵盖的知识面比较广,知识点比较分散,没有具体的、可量化的考核方式能够检测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评价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能力和成绩,应该将他们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他们正确使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包括在内。具体来说,教师可采纳的评价指标有:背诵课文的情况;正确理解字、词、段落的程度,结合生活实际的.运用能力,在现实生活中的践行程度以及学校举行的“阅读星星”“卫生天使”“行为标兵”等日常的评比活动的表现等。最后,将这些评价指标综合在一起,从而能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学生对知识的熟知度及学以致用的能力。

五、拓展媒介,巩固强化

经典文化的传授与讲解,语文课本是学生阅读的核心内容,但不应该是唯一的参照标本。在办学条件和教学工具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网络公共课堂、公共讲座、各类图书馆藏中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著作,这样一来,既降低了学生购买学习资料的成本,又扩大了学生的接受面。更为重要的是,拓宽多样化的学习渠道,能够形成创造有利条件进行学习的意识,提前让他们接触这些学习文化知识的方式,对他们更高层次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都是很有帮助的,学校和语文教师应该大力提倡。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创新安排一些互动性的文学交流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根据一些著名的历史典故,如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故事进行现代舞台剧的演绎,并将其拍摄下来,并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录制后的视频除了可供学生自身回顾之外,还可以放置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与分享,通过这种新型的媒介模式,增强经典文化对学生思想的熏陶。同时,我们还要学会对经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选择优秀的经典文化来进行传承,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感,唤醒学生的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感受中国文化,逐步形成优秀的人文素养。

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应该把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做人比做事更重要,经典人文知识是每一个学生必备的素质,因为人文关乎一个人的灵魂修养、道德情操和身心健康,只有当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保持在一个较佳的水平,他们才能在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作为人文知识的传授者,语文教师对此具有至关重要的责任,掌握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既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更关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德华。银杏树下[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5.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五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养道德规则

论文摘要:中学语文课堂以实现提升人文素养为目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精神,使其成为具有高尚情感和道德修养的人。

中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怎样紧紧围绕教材,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提升人文素养的目的?

首先,坚持抓住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这个根本。从学生人学开始,就教育他们热爱自己的国家,爱它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为它的富强尽心尽力;教育他们了解我们这个民族悠久的历史,为人类及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让孩子们感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有自豪感的人一生是无比高兴的,是充满信心的,这样的人生才会有许多创造奇迹的可能。周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民族的楷模,詹天佑、钱学森为祖国和民族创造了奇迹,神五、神六、神七的六位航天英雄,没有对祖国的爱,没有铮铮铁骨为民族献身的精神,何以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教学中,应紧扣教材,结合现实,积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情感。

其次,爱的教育是主导,树立理想,拥有科学精神。人世间的一切作为都应该源于爱,一个有爱心的人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更是会有所作为的.。我们对学生应进行广博的爱心教育,让他们爱惜生命,爱自己、爱家人、爱亲朋、爱自然、爱生活,用爱心去对待一切,才会甄别真善美与假丑恶,有了爱心才会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朱自清的《春》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爱,《谁是最可爱的人》更体现了爱的崇高。尽量张扬文体中爱的成份,让学生明白,爱人与被爱都一样光荣和幸福。

对学生经常进行理想教育,把每天做的事都称为理想,做好每一天的事,实现每天的理想,让学生有成就感,不盲目、不虚空;把短期目标与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七年级上册教材一、二单元的内容就是对孩子的人生理想教育,有了理想,就有一种向上的力量,催人奋进。

教育学生学习科学,相信科学,运用科学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基本出发点,有科学精神和意识,用科学道理解释所有现象,让学生感到学而有用,更有一种探索的欲望和动力。现实中的事例证明了这些,“嫦娥一号”升空探月,“神七”多人多天飞行,成功出舱活动,让学生知道中国科技的发展水平,读一些科普文章,用科学的眼光了解身边的一切。

再次,坚持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和道德教育。人最可贵之处应是讲道德,能合理渲泄情感;与家人、亲朋之间要讲亲情,父母的养育之恩不能忘,师生之间的培育之情不能缺,懂得感恩,学会感恩;利用教材对初中学生进行健康而高尚的爱情教育,遵守婚姻道德,这是人类良好秩序的开始。

我国是一个有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和国家,从文本中挖掘其本质内涵,教育学生从中吸取精华,讲社会公德,诚实守信,同情并帮助弱者,是一个不断走向完美的必然。让学生知道,追求高尚你就会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追求低俗你就会成为一个低俗的人;高尚的人时刻受到别人的敬仰和爱戴,低俗的人则会被别人和社会唾弃。

最后,教育学生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守规则的人。社会进步要求人的文明和进步,特别在物质相对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沟通日益密切与快捷,文明既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更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让学生不断更新观念,多谈一些这方面的时新短文,体会其内涵。知道尊重别人,尊重自己,礼貌待人,与人友好相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文明高尚的必然之路,更是一个人继承和发扬礼仪之邦优良传统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抓住北京奥运期间的事例。感受讲文明、守规则会受到世人的赞誉和敬仰,我们也感到无比自豪。

社会要进步,更要协调发展,就需要用规则来看守这个世界,就要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道德,更应遵守一些其他规则,如交通规则、网络规则、校纪校规等等。自己守规则了,也就有更多方便与自由了,大家都有了这种意识和做法,社会才会进步的更快。

要达到以上教育目的,当前语文教育应急需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教师敢于打破常规,教书育人并重。只有把学生、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教育的意义和实质。只要把学生引导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道路上,教育的功效就会事半而功倍。

第二,必须改革评价体制。人的全面发展应当占有很大比重,它是一个指挥棒,左右着教育的成与败。终端管理有很大的片面性,使很多孩子被埋没,成为碌碌庸人,新课标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是灵魂,是标准。根本改变考试、甄别、淘汰的做法,应该是考试、甄别、培养的模式,让人人都有成才的机会。

6.教师如何提升人文素养ying 篇六

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原本认为自己还可以的我陷入了深思.发现自己多么眇小,存在好多不足:

1、自身人文知识太少。学科知识掌握不多,认为能把课本上的内容所涉及的知识通过备课比学生先知晓就行了。

2、爱好不广泛。课余时间不爱读书,讲课时内容干、涩,不生动活泼,学生不感兴趣认为是学生的问题。

3、语言行为不规范。说话方言多,上课有时要接手机。

4、对学生缺乏爱心和宽容心。有时学生有困难,不细心询问,很冷漠。

5、责任心不强,认为教了书本内容就行了,不管学生能否掌握了。

6、从不反省工作的得与失。

7、没有创新意识。

找出了问题,立足于未来,借学习的机会,反省了自己,找出了努力方向。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第六,要善于自省。

一、不断充实自己的人文知识

第一、我们学校目前在进行“书香校园活动”师生们都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好书,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每天阅读一万多字的书,作好分类的读书笔记。

第二、多听各年龄段教师的课,听所开涉的课程课,与老师们探讨各种科目的教学方法及策略。

第三、参加各种参观学习活动,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素质,增强多方面的能力。

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

第一、使命感,责任心

第二、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新型的师生关系。课堂怎么做,课后怎么做 第三、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

第四、要有爱心和宽容心

第五、善于挖掘学生闪光点,激励学生自尊

7.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七

一、 作文教学的诸多弊端症结在于人文素养的缺失

作文教学存在一些令人深思的问题, 诸如重 “术” 轻“人”、 重 “怎么写” 轻 “写什么”、 重 “应试作文” 轻 “生活作文”, 等等。 在这些不正确的作文教学观的指导下, 相当一部分教师眼睛只盯着高考, 动辄向学生兜售作文 “应考术”, 如开头和结尾运用吸引阅卷老师眼球的排比句——连续设问构排比, 巧设博喻成排比, 叠用假设构排比, 变换时空成排比, 等等; 如应对考场作文的 “速成法” ——“ 巧借” 时文, 点题 “ 戴帽” , 以一 “ 招” 应万变, 等等;有人甚至抛出了所谓内部参考的 “怪招”“秘诀” ——“开头至关重要, 结尾马虎不得, 中间无所谓”。 据说, 某名师教给学生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考场作文 “变通法宝” ——以 “屈原向我们走来…… ” 敷衍成文。 应对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话题, 开篇就写 “屈原向我们走来……他的爱国之情, 像山一样沉稳…… 他的文思, 像水一样灵动… … ”; 应对 “凤头、 猪肚、 豹尾与人生关系” 话题, 开篇就写 “屈原向我们走来…… ‘帝高阳之苗裔兮’, 他的出生正是这样一个 ‘凤头’ ……当他举身赴汨罗江时, 他画出了人生的 ‘豹尾’ ……”; 应对 “人与路” 题目, 开篇就写“ 屈原向我们走来, 他走的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呢? …… ” ;应对 “怀想天空” 题目, 开篇就写 “屈原向我们走来……他仰望着楚国的天空……” 如此一来, 教师和学生都视作文为 “游戏”, 把作文当作考试 “投机术”, 完全是 “技术化” 操作, “套路化” 训练, 其实是 “玩弄” 技巧 “胡编”作文, 甚至公然剽窃他人作品 (书刊已发表的文章) 。 于是乎, 虚假为文、 矫情为文、 游戏为文大行其道, 毫不夸张地说, 相当数量学生的作文就是 “ 假、 大、 空、 套” , “编” 作文的弊病可谓愈演愈烈, 每年高考都有一批 “宿构作文”、 编造的既无真情又无实感的 “套子文”“伪作文”、打着 “创新” 幌子炮制的纯属文字游戏的 “怪作文”, 甚至于有一年高考为了应对作文题 “战胜挫折”, 竟有成千上万考生写自己是 “无父无母的孤儿”。

作文教学陷入如此尴尬的境地实在让人痛心, 只要稍作反思, 我们就会发现它远远不是写作的失落, 而是人的失落, 情感的失落, 人格的失落, 说到底是人文精神的缺失。

“作文” 到底是什么呢? 叶圣陶先生早在1924 年就作了精辟的阐释:“人类是社会的动物, 从天性上, 从生活的实际上, 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 经验、 理想、 情绪等等宣示给人们知道, 而且希望愈广遍愈好。 有的并不是为着实际的需要, 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 关系、 情感, 或者一己的遭历、 情思、 想象等等, 发生一种兴趣, 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 非把这些表现成为一个完好的定型不可。 根据这两个心理, 我们就要说话、 歌唱, 做出种种动作, 创造种种艺术; 而效果最普遍、 使用最便利的, 要推写作。”十六七岁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正处于自我意识逐渐成熟的自我追求时期, 他们大胆去探索、 理解事物, 并力求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感受。 当学生们在作文中体验到主体乐趣时, 就会激发起主体控制动机, 主动去探究问题, 积极地表现自我。 这就是学生作文的内驱力。 作为教师, 应“ 以人为本” , 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 唤起学生的激情, 发掘学生的潜能, 强化学生的内驱力, 使学生深切地意识到作文真正是一项创造性的审美精神活动, 是展露心灵、张扬个性的精神活动。 把作文主体内在能量的阀门打开了, 何愁不能喷发、 燃烧呢? 至于 “怎么写”, 譬如, 山中有了涌动的泉水, 不需要谁去开凿引导, 它便能自然地沿着沟壑奔流向前; 又譬如, 地下有了奔涌的岩浆, 不需要谁去挖掘钻探, 它便能自然地找到喷发的缺口。 同样道理, 有了来自于生活的 “真” 东西, 也不需要谁挖空心思在写作方法上 “经营”, 它会自然地引动学生的灵思, 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得到行文的 “巧” 来。 唯有对生活 “真” 的了解与体验, 对社会人生 “真” 的认识与感悟, 真正有了人文素养的底蕴, 作文才能够妙笔生 “巧”。

大家知道, 触发学生写作灵感的源泉有三: 一是神妙的大自然, 二是丰富多彩的生活, 三是文学阅读。 毫无疑问, 大自然与生活是写作的直接源泉, 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 更应该重视 “文化浸润” 的作用。 台湾作家桂文亚回忆说, 她小时候听从父亲的要求读唐诗宋词, 渐渐地入了迷。 读到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 便生出一口饮尽黄河水的豪情; 读到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烟海凝清光”, 就渴望自己能舞一回剑; 读到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便想象着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 如花似玉的美人儿……这些诗和词, 使她对世间万物产生了无数的像针尖般的细微的奇妙感受, 使她的心时而像夜莺抖动翅膀那样轻灵, 时而像深海中的岩石那样坚韧, 时而像丛林中的猎豹的眼睛那样锐利, 时而像绽放在晨曦中的玫瑰花瓣那样温柔。 她对文学产生了强烈的感应, 并激起了强烈的表现欲望, 如奔流的瀑布, 想找一个倾泻的缺口。许多作家都有类似的体验。 由此可见, “文化浸润” 的魅力多么大啊! 假如我们的中学生也能达到这种境界, 具有这样的人文素养, 那还需要硬着头皮去说假话、 说空话、说大话、 说套话, 去挖空心思地 “编” 作文吗?

可以这样说, 作文教学要走出盘陀路, 中学生作文的“瓶颈” 要彻底打破, 必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 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要求作文教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 》 开宗明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探究能力,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语文课程的意义或曰终极目标是,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 拓展学生的人生境界, 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基。

围绕着语文核心素养, 专家和一线教师都在探究。“ 人生语文” 思想的创立者、 著名特级教师陈继英先生强调, 语文教学要从促进学生人生发展的角度实施教学策略, 它以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为核心, 以读写互动、 主体体验和积累为手段, 通过读书探究、 言意互转, 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目标是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和创造活力, 培养学生听、 说、 读、 写、 思五种能力, 发掘人的潜能, 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启迪和丰富学生的人生智慧, 为学生人生发展奠定语文基础和精神根基。 很显然, 陈先生把提升学生的文学文化素养, 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境界, 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 笔者倡导的 “语文养成教育” 也认为, 语文学习小而言之是掌握一种终生使用的工具, 能顺利应对中考、 高考及将来的学习、 工作与生活; 中而言之, 是为一生打下精神的底子, 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读书人, 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大而言之, 是传承民族的文明, 固守民族的根本, 让民族的血液永远流淌, 并使自己成为未来文化的创造者。 因而, 我们的语文教育更应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人文素养的培养。

如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呢? 就整个语文课程而言, 当然在于民族文化的浸润与积淀, 即在阅读中吸收并积淀文化精髓, 在现实生活中获得文化的体验与积淀。 作为语文课程重要一翼的写作, 也理当在教学与训练中引导学生亲密接触文化精神产品, 亲密接触具有文化氛围的社会生活。 这种文化的浸润与积淀, 既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正因此, 作文教学与训练就不应只着力于写作的技术化层面, 还应着眼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意于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自始至终都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体验人生, 丰富情感, 除了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社会活动、 阅读大量的经典名篇, 还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写作活动。 例如, “收藏感动” 写作系列活动。 感动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 它能使人的内心变得清洁、 明亮、 丰富而又宽敞, 使人面对每一轮崭新的日出都赢得一个全新的自我。 一个人, 只要他还能感动, 就不至于彻底丧失良知与天性; 只要能感动, 即使被放在生活的最边缘, 也决不会轻易放弃做人的资格以及与生俱来的发言权。 事实上,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不乏感动, 比如, 在外面受委屈回到家时妈妈的一声安慰;考试失利情绪低落时看到路人投来的一个微笑; 独自穿越黑暗的胡同时瞧见谁家的门缝里透出的一线灯光等等, 如果把这些 “感动” 都收藏起来, 定格在自己的收藏夹里, 让它们感动自己, 也感动别人, 这无论是对人文滋养还是写作都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再如, “情感咀嚼” 写作系列活动。 要求学生以下列题目作文: ① “想起那件事, 我就____” 横线上由学生自填表达一种情感的字眼, 如 “ 怦然心动”“欣喜若狂”“潸然泪下”“寝食难安”“激情澎湃”“感到心痛”“不敢懈怠”“美滋滋的”“有了力量”等等; ② “真的____ 他 (她) ”学生可在横线上自填一个表明情感的词, 如 “喜欢”“敬佩”“崇拜”“感谢”“羡慕”“同情” 等等; ③ “多想____ ” 横线上可自填一个词语, 如 “握住他 (她) 的手”“回到那片天地”“重温那一幕”“投入你的怀抱”“与你去远游” 等等。 经常这样咀嚼咀嚼曾经的情感体验, 既是写作材料的检阅, 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陶冶。 又如, “真情感恩” 写作系列活动。引导中学生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谢老师的教导之恩, 感谢同学的帮助之恩, 感谢社会的关爱之恩, 感谢朋友的鼓励之恩, 感谢名人的引导之恩, 感谢小动物的友好之恩, 感谢大自然的赠予之恩, 感谢困难挫折的磨砺之恩, 感谢竞争对手的刺激之恩……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懂得 “知恩图报”“生当陨首, 死当结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生拥有了感恩之心, 不只是感情变得丰富、 细腻, 能以积极的心态去观察、 思考周围的人与物, 而且具有高尚的人文情怀, 具有一生健康发展的人文素养。

在写作教学与训练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他们未来发展注入强大的正能量, 这不仅有益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而且有益于实现语文课程的终极目标。

三、 写作训练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 体验人生, 关注社会热点, 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不说假话、 空话、 套话, 避免为文造情”。 作文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状态, “立言” 与 “立人” 是相统一的。 作文活动应该是一种生命运动, 是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 提升自我的一种自我修炼过程。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触及学生发展中的各个层面, 都是促进每一位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写作活动其实是 “对话” 活动, 一是与自我对话, 展示自我。 我有自己的家庭, 我有自己的亲人、 老师与朋友, 我有自己的苦恼与快乐, 我有自己的愿望与追求, 我有自己的特长与毛病, 我有自己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我是自己的挚友, 我是自己的敌人, 我是自己的评判者, 我是自己的监督人, 我是自己的安慰者……写作实际上就是推心置腹地与自我对话, 认识真实的自我, 展示血肉丰富的自我, 展示一个独特的世界。 这种 “对话” 机制的形成, 实际上也就是人文精神的张扬。 二是与自然对话, 丰富自我。 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 是非常丰富的矿藏, 是养育我们的母亲, 引导学生投身自然的怀抱, 与自然对话, 这样不仅会感到身心愉悦, 而且会丰富精神世界。 这种 “对话”, 不只是身形的接近, 而且是心灵的融入, 如李太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如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又如朱自清“ 那醉人的绿呀! 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 … … 无论是花、草、 虫、 鱼, 还是风、 霜、 雪、 月, 只要同学们能用心去聆听, 用情去交流, 就能呼吸到它们的气息, 就能倾听到它们的声音。 置身荷塘边, 可以听到阳光洒落在荷花上的声音; 徜徉林荫道上, 可以听到月亮穿过树梢的声音; 静观夕阳西下, 可以听到太阳落山的声音……真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 自我的情感也就丰富了, 人文情怀也就归位了。 三是与社会对话, 走出自我。 我们不应是那种孤芳自赏、 顾影自怜、 吟风弄月、 多愁善感的 “小我” 者, 而要成为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 大气凛然、 才气沛然的 “大我”者, 像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像岳飞 “待从头, 收拾旧河山, 朝天阙”, 像鲁迅 “我以我血荐轩辕”, 像秋瑾 “拼得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像毛泽东“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 … 因此, 学生强化自己在社会舞台的角色意识, 注重与周围人的交往、交流、 和谐相处, 尊重自己, 珍视生命, 尊重他人, 关爱他人,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样就不过于沉迷于身边的琐事, 而是追求人生彰显生命的大境界。 四是与大师对话, 提升自我。 接近巨人, 只有通过智慧的阶梯, 如果一个人不进入巨人的生活中去, 那将是人生最大的遗憾之一。跟大师对话, 就是对自身的一种观照, 就是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灵魂, 从而慢慢地摆脱 “小我”, 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 学生多读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著作, 多读关于大师的传记作品, 多接触这些人类智慧宝库中最鲜活的东西, 让大师的形象矗立在自己的心中, 让大师的思想渗透到自己的血液中, 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富有个性的大写的人, 成为一个人文内涵十分丰厚的人。 毫无疑问, 这四种 “对话” 活动就是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成功的写作者都是具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文涵养的。曾以高考满分作文 《赤兔之死》 蜚声媒体的蒋昕捷向记者透露, 他阅读 《三国演义》 至少三四十遍, 好多章节都能熟读成诵。 他熟记了赤兔马的来龙去脉以及与赤兔马相关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熟记了作品中的时间、 地点、 名言诗句, 甚至连关公对诸葛瑾来劝降时说的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 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 的名言都记住了。 如今的蒋昕捷已在新闻媒体如鱼得水, 成为社会良心的守护神。 显而易见, 写作的准备过程不只是为了写作, 更在于提升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 作文教学与训练绝不能止于 “术”, 而应注重 “人”, 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 惟其如此, 才能实现 “作文” 与 “做人” 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叶圣陶.作文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24.

[2]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陈继英.语文教学的战略思维与艺术[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

[4]赵克明.语文教育贵在养成[J].语文教学通讯, 2014-12.

8.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 篇八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的视野、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对各种世界的看法、在生活上的某些习惯等综合反映出来的品质。人文素养会通过这些方面体现出来,一个具有良好人文素养的人会给其他人留下特别好的印象,会给人一种舒适感,让其他人愿意与其一起工作或者交流。

二、提升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人文素养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国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下,人文素养低的人将会遭到社会的淘汰。高职院校往往重视技能培养而忽略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这些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其实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也是很有必要的,一是因为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同了,现代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更需要的是掌握专业知识、有较好的学习能力、有良好的品质修养、能够跟团队合作的人才,只有这种综合素质很好地人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二是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阔视野,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通过人文素养的培养,学生开阔了思路,也多了很多缓解生活压力的方式,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缓解心理压力,避免出现心理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1.注重专业技能,忽略人文素养培养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学校,这些学校的目的就是培养可以直接到企业进行就业的学生,因此学校的课程内容是和企业的需求密切相关的。而高职院校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到企业后是否马上就能适应岗位的要求。从这一点上,高职院校的学生跟企业的要求更为接近,也更受到企业的欢迎。在这种经济发展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考核。因此,在高职院校中没有开展人文素养的课程,学校以及老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重视。

2.学生的整体素质低下

虽然高职院校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作为企业来讲,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企业,他们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是很满意,有些企业宁愿花一些时间和精力对没有任何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比较低,到企业后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在高职院校,学生除了技能的学习以外,没有其他的素质培养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也不进行约束,大多数学生在没课的时候就去上网、玩游戏。在网吧中受到一些不良行为的影响,抽烟、酗酒,以及生活没有规律。这些都是学生素质低下的表现。

四、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提升策略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采用技能竞赛和人文知识竞赛相结合地人文素养培养模式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高职院校经常举办一些技能大赛,促使学生们提高自己的水平。专业技能的训练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同样重要,学生只有在具备了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之后,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学校应该认识到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可以采用知识竞赛的方式,也可以是举办主题活动的方式,比如在学校举办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以及摄影大赛等,促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对学生的业余生活加以规范,有利于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业余爱好。这种形势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的一种好的模式。

2.将人文素养的培养渗透于专业技能的培训中

虽然在高职院校,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但是专业技能好、素质低的人在单位也是不受欢迎的,也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的。除了设立人文素养的课程外,还可以采用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相结合的培养模式[3],让学生在专业技能得到训练的同时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提高。例如在专业技能训练时,由于劳动强度大,中间会让学生休息。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

3.定期举办大型知识讲座,引导学生的思想

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还可以采用举办讲座的培养模式,定期邀请著名专家给学生讲解人文课程的有关知识,比如歌唱的有关知识,跳舞的有关知识,或者对当前热映的电影、电视剧等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解读。不要忽视这些讲座的作用,虽然学生可能无法掌握所讲的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受到了影响,激发了心灵深处对艺术的向往,激发了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欲望,这样在内心深处,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学生会从思想深处想学习,想学唱歌、想学绘画,想让自己变成一个具有高雅情趣的人。这样的思想动力就会让这些学生逐步成为这样的人。

4.学校完善设施,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便利条件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需要客观条件,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想学习的时候能够学习,就是说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些人文素养培养的条件。如完善图书馆的图书配备,不仅要为学生准备专业技能方面的书籍,还要为学生准备其他科目的书籍,如文学期刊、学院学报、摄影相关资料、绘画技巧、书法的临摹等;还要完善学校网络的知识库,讲一些重点期刊的阅读权买下来,便于学生浏览。学校这些客观条件的完善,就为学校营造了一种好的氛围,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更加严格。需要的更是具备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要求能够随着社会的变化及时地学习新知识的人才;要求具备多方面的才能,胜任多个岗位工作的人才;要求有较强抗压能力的人才。因此,以后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上应该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蓉.李存兴.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J].文学界:理论版,2012.5(2):52—54

[2]林玲玲.财贸高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研究.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7(3)65—67

上一篇:企业调研报告感想下一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