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2024-10-19

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精选8篇)

1.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一

解决当前农村青年思想意识方面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对农村青年的就业创业和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还将延续,思想出现波动也在所难免,面对机遇和挑战,共青团组织必须以更加创新和务实的工作

引导青年、凝聚青年和服务青年。

(一)以服务青年需求为中心,创新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能力。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团组织要通过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加强与各类协会的合作,把工作做到具体的人和事上,真正赢得青年信赖。根据农村生产实际、青年发展需求,在活动时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上灵活考虑,依靠活动内在的吸引力来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避免为活动而活动。从调研情况看,农村青年的第一愿望是创业致富,为此,团组织一是要重点做好青年就业创业致富工程的服务工作。加强与同级劳动、农业、扶贫等部门的合作,为他们尽可能地提供政策和市场信息,加大青年科技培训力度,多点尝试招聘会进镇、进村活动和招聘信息及时、到位宣传发布等与农村青年息息相关的活动,努力当好农村青年的代言人。二是要积极组织实施青年文明号、农村青年致富能人培养、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发放、青年志愿者工作等品牌活动,并根据地域差异、行业特点,突出工作重点,努力打造特色品牌,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三是要大力加强共青团的领导能力建

设,不拘一格选拔好带头人,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大力推进组织建设,使之成为集聚人才、联系青年的新纽带,服务青年、服务农村的新平台。四是要组织策划好农村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通过活动去吸引和凝聚青年,通过活动去焕发活力。尤其要利用好春节舞台,以镇、村委、自然村为单位,合理安排文娱体育节目,让广大青年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而最重要最关键是要努力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要摸清摸透农村青年所需所想,想方设计为他们办好事实事。只有这样,团组织才能在农村青年各项事务中拥有发言权。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发挥农村青年在维护农村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农村青年既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认识和利用好这支有生力量,变被动为主动,创造农村社会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局面。首先要加强普法教育夯实农村青年的法律基础。农村的普法工作刻不容缓,我们要发挥权益战线的作用,以青法协为依托,以维权岗为平台,以青少年为抓手,通过加强培养法制副校长的工作力度、大力宣传维稳工作中先进青年典型等,引导青少年学法、知法、用法,克制他们从众、随意的行为习惯,不做违法的事,敢于同违法犯罪活动做斗争,时刻懂得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其次要通过为农村青年办实事来争取他们对维稳工作的支持。要真正宣传好落实

好中央的农村政策,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提高政府工作效能、尤其是打击抢劫、毒害等犯罪行为,努力转变政府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化解日趋紧张的警民关系,营造宽松的执法环境。再次要充分利用好“留守农村青年”在农村维稳工作中的作用。尤其在春节青年聚集的敏感时期,要通过文明高尚的文体活动来丰富他们的节日生活,争取他们对维稳工作支持;同时,我们要对留村发展的青年进行登记,掌握他们思想生活情况,引导他们参与村治安联防等方面维稳工作,使他们在参与中认识自身价值,自觉成为维稳工作积极分子。

2.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二

金堂县总人口89.3万, 其中农业人口65.75万, 农村劳动年龄段的劳动力43.89万人, 是典型的农业人口大县。转移就业28.99万人, 占劳动力的66.03%;未转移就业14.91万人, 占劳动力的33.97%;在校学生和现役军人2.1万人, 占劳动力的4.78%,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0.14万人。可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有41.65万人 (2012年统计年鉴的数据全县乡村从业人员总数为41.94万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 金堂还有大量的未转移就业人员。

1 金堂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通过对金堂的调研和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得知, 金堂目前在促进劳动力就业上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中老年农村劳动力是未转移就业的主体

金堂的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是现有的中老年农村劳动力, 另外也潜在包含了目前虽然是青壮年劳动力, 但未来步入中老年之后, 被用工单位无情淘汰只能回到金堂的不可忽略的群体。多数用工单位和企业对年龄都有比较明确的限制, 一般要求在35周岁甚至25周岁以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公布的《2011第四季度部分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显示, 88.9%的用人单位有年龄要求, 16~34岁之间的用人需求占总需求的64.1%, 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处于弱势地位。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调查也显示, 36岁以上的农民工供给大大超过企业的需求。这意味着青年农村劳动力更容易实现转移就业, 而到了中年后, 很多农村劳动力会面临着就业困难。

中老年农村劳动力身体健康状况较年轻人差, 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而且在所学才识、灵活应变、接收新知识和接受新培训的能力上, 与青年劳动力比起来竞争力较弱, 这一部分人转移就业相对来说难度会大, 转移就业成功的中年劳动力需要加强培训, 转移不成功的回乡中年劳动力日后的就业问题会存在隐患。

1.2 客观因素决定金堂青年农民工无法实现全部转移

在分析乡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时, 多数都倾向于把乡村从业人员可以100%地转移作为隐含前提。但是, 笔者所看到的数据表明, 即使在“民工荒”的背景下, 缺工最厉害的乡村青年从业人员各年龄组中, 转移到非农产业的比率最高不超过80%。可见至少在现有城乡二元体制条件下, 乡村青年劳动力可以100%成为农民工是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假设。

对于金堂县来说, 除了转移就业的约70%的青年农村劳动力之外, 其他的30%左右的青年农村劳动力无法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原因, 除了需要继续加强转移就业的工作外, 可能还有另外两个原因:第一, 金堂县的这组关于农村劳动力资源的调查中, 包含了在校学生、现役军人, 以及一定数量的残疾人, 这些人群有的是暂时不能够实现转移就业, 有的则是永久性的吃低保生活的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第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2010) 研究表明, 相当数量的乡村女性劳动力 (包括青年女性劳动力) 因“承担重要家庭责任”———如生育、抚养和教育子女、抚养老人等而无法离开家乡。如果她们的家乡因自然条件或经济落后没有适合的非农产业, 她们就只能在家乡务农。正因为如此, 进入婚育年龄后, 女性农民工的数量和比例都大大下降。尤其是上面的关于金堂县各年龄段不同性别劳动力转移就业比例对比的分析更是印证了这样的说法。第三, 按照当前的统计口径, 农村转移劳动力是指:到乡外就业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或者虽然未发生地域性转移, 但在本乡内到非农产业就业6个月以上的劳动力。就是说, 每年外出从业或本地非农从业不足6个月的乡村劳动力没有计算在内。

1.3 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值得关注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 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需要进行城市化, 减少农村人口,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增加城镇人口, 转变生产增长方式,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优化第一产业结构, 促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但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间段, 所以根本出路是需要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 逐步实现转移就业, 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从而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这段过渡期内, 因外出就业带来的收入吸引力下降, 交通、房租等生活成本的上升, 无法平等享受城市公共服务等因素, 一部分农民工选择回乡就业, 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 我国就业形势受到巨大的冲击, 很多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 就业岗位大大缩减, 而大量高校毕业生数量攀升, 导致农民工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大批农民工没有合适的工作岗位而选择返乡, 这就出现了逐渐在“民工潮”热度减低后的“返乡潮”。

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增加数量和增幅均明显低于上年水平。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农民工的23.1%和20.1%, 分别比上年下降0.9和0.8个百分点。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 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工资水平趋同,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农民工的就业吸引力在逐步下降。目前, 金堂县务工工资水平虽然比沿海发达地区平均低几百元, 但外出转移就业的生活成本和不稳定性核算下来, 外地就业的收入差距带来的吸引力已经日趋下降, 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本地就业或者就近择业。

另外, 经过金堂县20多年的外出务工, 很多金堂县的农民工不仅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 更积累了很多原始创业资本, 在思想观念、沟通能力、社交范围和生活方式上有了很大的改观, 逐步成为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有人脉的新型劳动者, 这些外出就业的佼佼者们具备了返乡创业就业的思想和物质基础, 成为选择回乡创业大展宏图的一股新生力量。

1.4 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处于弱势

从金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性别比例看, 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相差幅度比全国的差距幅度小, 这与金堂县川籍女工的勤劳、朴实、能吃苦的个性特点是分不开的, 同时, 也是金堂作为打工第一县的历史传承是有关联的。但金堂女性劳动力仍然处于弱势, 尤其30~39岁及40岁以上年龄段的, 男性转移就业比例高于女性专业就业比例。金堂县的数据表明, 基本上每个年龄段的女性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比例都低于男性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比例。尤其是年龄越大, 转移就业的比例与男性劳动力的差距也越大。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显示我国男性农民工占65.9%, 女性占34.1%;这与很多农村女性劳动力肩负的传统角色是有关的, 尤其是已婚女性面临生育、抚养和教育子女、抚养老人等一些社会责任, 相对男性来说不容易离开家乡, 因此, 进入婚育年龄后, 女性农民工的数量和比例都大大下降。除此之外, 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近年来国家发展机械制造、房地产业等建筑行业的兴盛, 一般来说从事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多数为男性劳动力, 而纺织、印刷、服装、玩具、电子等轻工业或者保姆、餐馆服务员、售货员等服务行业人员一般对体力要求较轻, 多数是女性劳动力。

农村女性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低, 缺乏技能, 所以只能从事简单的、低层次的工作, 这又导致其收入的低下。受教育水平影响着外出务工者就业机会的获得以及职业分布:农村女性劳动力由于文化程度低, 没有专业技能, 缺乏竞争力, 所以就业机会十分有限, 多数从事着技术性不高、简单重复的操作性工作, 且向上层职业流动的机会仍然远远少于男性。此外, 低层次的职业和行业构成又直接导致转移就业的农村女性劳动力收入低于男性。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率与农村男性劳动力相比较低, 且从事非农就业的女性更容易集中在非正规部门, 就业形态较差。

1.5 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培训亟须加强

长期以来, 金堂县也一直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的问题。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产业之间的转移。一方面在文化程度上, 金堂县学历较低的农村劳动力仍有很大一部分, 一方面在就业培训上, 仍旧有很多种种原因未能参加培训或者只参加单一技能培训的大量农村劳动力, 这些都会导致就业的难度加大。他们可从事工作的替代性也强, 必然会导致竞争力下降, 工资处于较低层次, 表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渠道仍不够宽, 多数是只能够选择那些对技术能力要求不高、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条件比较差、规模不大、不够正规的部门就业, 这样不仅难以获得较多的收入, 而且缺乏就业与劳动保障。农村劳动力综合素质低, 还表现为其法律知识贫乏, 没有法律意识也不懂得用法律维护相关的合法权益, 同时, 也缺乏一定的眼界和对信息的处理判断能力, 因而会造成无序的、盲目的流动, 也增加了劳动力转移的风险性, 这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会成本大大提高, 降低了预期收益, 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有效的转移。

金堂县在农民工就业与创业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与政策支持, 但效果并不显著。据金堂政府反映, 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政府也有自己的难处:一是培训生源组织比较困难, 金堂县是劳务输出大县, 青壮年在外务工相对较多, 培训组织较为困难, 涉及各乡镇对参加培训人员组织力度还需加强;二是培训专业较单一、培训层次有待提高, 由于资金、场地、师资力量上的局限, 目前金堂就业培训专业设置上偏重于三产, 二产较少, 企业急需的机械加工、电子、节能环保等培训专业匮乏, 培训层次较低, 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薄弱;三是培训时间过短, 未能达到技能要求, 培训的机制瓶颈未能有效突破, 受现行政策的制约, 目前培训的时间最长只有15天, 但要真正培训出车、钳、焊、铆等工种至少要3至6个月。四是培训资金缺口较大, 按照现行的补贴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能上岗标准所需的资金。

究其原因根本还是在于尚未充分意识到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意义, 重视力度有待加强, 农民工培训还没有被政府列为城市规划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制层面, 政府尚未将这项工作与其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相挂钩, 所以政府没有对农民公共培训的压力和动力;在财政层面, 还没有充足的财政投入作为农民工培训的专项资金, 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明显不足;用人企业对相关的投入和重视也不足, 故较多考虑短期行为而忽视对农民工的长期培养。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数据分析显示金堂农村劳动力期望转移就业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公共服务介绍, 通过自己到单位应聘, 亲朋好友介绍, 通过自主创业。其中多数都是通过亲友介绍和自己应聘的方式, 公共服务职介所扮演的角色还是很弱, 有组织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比例还很低, 并没有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导致了组织化程度低, 转移就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 使不少劳动力徒劳往返, 蒙受损失。农村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以分散的非组织化的方式进入市场, 缺乏相应组织或机构的引导, 多数农民工由于自身主动性缺乏更是没有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创业指导服务, 在科技、信息、市场等外部环境因素不断发生变化的环境下, 缺乏相应的政府指导服务的农村劳动力, 单纯依靠其自身的力量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从而就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良好的就业模式, 这为整个社会对外出务工的管理增大了难度, 也不利于外出人员的充分就业和务工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

1.7 农村劳动力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虽然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 但是对于金堂的农村劳动力来说还没有建立起有关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目前金堂县园区部分企业参保率较低, 仍在或多或少地打着政策擦边球, 劳动安全保障工作不到位、不给员工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依然存在, 失去了劳动者的信任,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留住人才。目前金堂县园区投产企业共150余家, 用工人数1.3万余人, 参保3000人, 参保率仅23%, 未给员工购买社保的企业多数劳动密集型企业, 这些企业劳动强度大, 加班时间多, 回报却不丰厚,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工作时间长, 工资低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某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频频出现, 亟待确定农民工工资按时发放制度化的形成。农村劳动力自身的法律意识也相对淡薄, 不懂得如何保护自我, 不重视合同是保障劳动者权益发挥的重要法律作用, 在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 有很多用工单位不与从业人员签订用工合同或者签订合同却是不正规、不平等的霸王合同, 合同内容中对用人单位约定的相关义务少、权利多, 对农民工的权利约定少、义务却规定多, 甚至存在单向约束形式的合同, 存在着用工单位没有法律约束行为的条款和外出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象, 劳动合同中仍不够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在农民工的职业病防护、安全保护等方面措施不得力、投入不到位, 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农民工的保护制度。

1.8 留守儿童、老人、妇女问题仍比较突出

金堂县是全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劳务输出大县, 随之而来就不可避免出现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空巢老人等社会现象。留守人员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 外出的农村劳动力面临着工资水平低、城市生活门槛高、户籍制度、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重重障碍, 这种大背景下, 不可避免的造成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子女、父母、妻子在农村留守, 这也是全国农村出现的普遍现象。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党委副书记段成荣教授及其团队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流动人口数据推算, 我国留守儿童有5800万左右, 近年来官方还是媒体都在使用这个数字。比其第一次是2004年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长表抽样数据”基础上进行推算的2290.45万, 增加了3000多万。金堂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金堂是全国劳务输出大县, 全县88万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的有18万人, 13万儿童中留守儿童有2.9万人。在全县中小学在校学生中, 父母双亲均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8万人。留守人员的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矛盾也日趋明显, 由于家庭不完整、缺乏关爱带来的心理失衡、性格扭曲、辍学流浪、缺乏安全感等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 同时, 男性劳动力的外出也造成家里的农业靠老人和妇女之城, 农业人口也存在老龄化的趋势, 从第2章的数据分析中也可以看出, 金堂县的非转移就业的留守妇女尤其是在40岁以上中老年年龄段的比例仍是比较高的, 留守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金堂县虽然号称第一个探索解决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三留”问题做出了一定的努力, 但是这些工作并没有实现全面覆盖, 未来解决金堂留守人员的道路依旧比较漫长和棘手。

2 金堂县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和建议

2.1 完善政府职能, 探索制度改革

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管理, 完善机制, 推动转移工作的健康发展, 这是做好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关键。

2.1.1从金堂的政府职能上要明确分工, 监管到位, 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 配置必要的设施、工作人员和专项资金。鼓励成立民间的社会团体, 政府部门和社团分工协作, 落实和完善各项政策, 确保其有效贯彻实施, 同时, 创新人口流动的服务管理体制, 建立相对完善的监管体系, 可以监测农村劳动力流动方面的各项信息, 及时掌握其就业区域流向、行业组成、工资收入、子女教育、就业意愿、面临困难、教育培训、社会保障等详细的信息, 方能做到对症出策。充分发挥村、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 做好辖区人力资源的调查和登记管理等基础性工作, 在准确了解掌握辖区人力资源状况的同时, 做好相关就业服务工作。

2.1.2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与上级部门合力, 逐步解决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城镇落户定居问题, 尤其是要先解决有意愿居住在城镇并有一定技能维持生计的农村劳动力,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依然会长期存在, 相应的住房制度、社保体系、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都暂时无法做到公平统一, 这需要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创新改革户籍制度, 并推进配套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政策。

2.1.3加快土地流转工作步伐, 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到最低限度。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有利于其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在家乡的土地要做到有效保护其利益, 禁止违法或强迫流传承包, 在农民外出务工期间, 可采取平等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委托、代耕、转包、出租或转让等形式流转经营, 对于已经到城镇稳定就业并落户的农村劳动力, 可以允许出租或者出售土地的长期承包权, 作为进程安居安稳就业的资本, 把土地转让或出租, 可以促进集约经营, 增加规模效益, 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和促进农业的健康有效发展。尤其是可以促进“家庭农场”的开发, 2013年“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称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 有助于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有助于生产与市场的对接,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提高农业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组织化程度。

2.2 加强教育培训, 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对于金堂所存在的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上, 可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培训:

农业部门作为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管理部门, 要牵头制定完善的农民工培训计划, 和其他如教育、科技、建设、财政、扶贫等多部门协调配合, 大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贯彻实施“阳光工程”, 以及乡镇企业“蓝色证书”培训工程等, 加大对培训工作的资金、人力、物力的多方投入, 在广度上扩大培训面, 在深度上开展多层次、多元化、多种形式的培训工程, 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 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现有资源和设备, 坚持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并重的原则, 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 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 增强竞争能力。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个人素质, 包括基础学历教育、职业教育、文化素质提升、法律意识强化等。

要充分贯彻实施金堂县目前的就业政策, 现行的主要政策包括:《成都市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城乡充分就业工作的实施细则》 (成劳社发[2009]178号) 、《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社[2011]64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川财社[2011]283号) 、《成都市职业技能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标准》 (成人社办[2011]46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成财社[2012]79号) 、《关于就业培训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成就发[2012]55号) 、《就业培训政策解读》、《成都市职业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补贴标准》 (征求意见稿) 。

对于金堂县已经转移就业成功的农村劳动力仍旧要强化培训成果, 加强引入新的培训知识和技能, 推动上档次、上水平的培训, 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对于尚未转移就业的劳动力, 以及处于就业弱势地位的金堂的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及妇女, 应该根据其主观意愿、个人能力和市场需求, 进行一些短平快式的培训, 促使其先上岗就业, 然后再慢慢夯实培训基础, 巩固培训的质量成果。

多方促进残疾人就业, 将残疾人纳入全县人力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 根据残疾人的类别、丧失劳动力的程度、就业意愿等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发其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国家有关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扶持, 引导残疾人自谋职业, 鼓励用人单位吸纳残疾人就业。

2.3 打造服务平台, 保护劳动者利益

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农村劳动力本人, 还应该包括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 同时也要将用工单位进行适当的教育、引导和扶持。平台体系的打造包括对于农村劳动力本人的就业协助、社会保障、权益保护、法律援助的建设, 关注其家里的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教育, 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生活, 引导用工单位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 加强对用人单位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

劳动权益上, 要加强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最低工资制度》等相关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并帮助农民工建立维权意识, 提供法律援助, 保障农民工就业和维权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社保体系建设上, 要建立健全县乡镇、村、社区就业和社保工作机构, 改善办公条件, 加大设施设备投入, 强化服务功能。健全覆盖所有农村劳动力的社保体系, 实行低标准进入、渐进式过渡的方式, 兼顾到农民工工资收入偏低的实际情况, 调动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 同时, 也要适应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和劳动关系不稳定的特点, 努力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异地转移和继续的办法。

企业作为用工的主体, 必须进一步规范经营管理, 尊重和关爱员工, 将善待员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不仅留人更要留心, 提高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稳定性和积极性。首先, 应适当提高工资待遇, 通过待遇留人。企业应立足自身实际, 科学制定自身能够接受而且具有吸引力的工资待遇标准, 在招工用工时充分考虑员工生活成本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等客观因素, 适当提高工资和福利待遇。严格按照《劳动法》的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严格履行。其次, 要优化生产生活环境, 通过环境留人。针对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对生活质量和舒适度要求较其父辈明显提高等特点, 企业在注重改善生产环境的同时, 应注重搞好生活配套设施、丰富文化娱乐活动, 以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再次, 要加强对职工的人性化管理, 通过感情留人。

2.4 加大回引力度, 以创业带动就业

金堂县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部分农民要进入城市, 但种种客观原因决定无法让全部农村劳动力进城, 留守的很多中老年农村劳动力、妇女以及还有很多怀揣技能和梦想回乡创业的青年劳动力, 这些人的就业和创业道路何去何从呢?这可以和今年我国大力倡导的发展县域经济和促进小城镇发展的思路结合起来, 应该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加大回引力度, 大力倡导创业以带动就业, 让一部分农民实现就地转移就业, 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平稳过渡, 利于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加大回乡创业优惠政策、高校毕业生创业优惠政策等的宣传、贯彻、落实力度。引导返乡民工、高校毕业生等创业, 兴办经济实体, 以创业带动就业。农民工回乡创业既符合他们自身利益, 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能够带动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和促进县域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政府部门要提高对农民创业重要意义的认识, 完善服务, 提供相应的政策、资金扶持和服务平台的建设。

摘要:剖析了“中国打工第一县”四川省金堂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对策, 从政府职能、制度保障、教育培训、服务平台建设、正确引导返乡创业就业群体等多方面入手, 大力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做好保障措施, 维护社会安定, 为中西部遇到类似问题的地区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金堂,对策

参考文献

[1]章铮.劳动生产率的年龄差异与刘易斯转折点[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8) :19.

[2]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3]刘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弱势及其社会根源[J].江苏农村经济, 2009 (11) :74-75.

[4]刘妍.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8.

[5]许胜飞.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 2007.

3.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三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剩余转移;优势转移;失地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24-0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当今全国的热点问题,劳动力资源从农村流转到城市,对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词,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最早出现于《现阶段我国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问题》[1]一文中;而专门针对此问题的探讨,則是出现在1964年《浙江学刊》中的一篇文章中[2]。此概念从1964年开始使用,当时农村劳动力的确出现剩余。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的劳动力都是由生产队安排,安排不下就是剩余,这属于一种行政性剩余。笔者认为,现在所说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一种市场剩余,是没有竞争力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老弱病残的转换问题,因此,用“彼时”概念解释“现时”现象,是不通的亦是不当的。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反思:剩余转移还是优势转移?

学术界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认识主要是劳动力剩余的转移。借助于中国期刊网,在“核心期刊”范围内检索“农村剩余劳动力”,1994年后的研究有457项。普通检索2173项。仅截止至2008年8月,本年度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文章标题中出现的研究105项。但今年绝大多数出现于普通期刊,重复的题目较多,而研究水平,文献资料使用与新调研数据方面,并无明显增加。整体来看,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逻辑是,从乡村整体来计算农业与相关产业的劳动力容纳总量,与现存的劳动人口总量之差即为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向城市与其他产业流动,是逻辑的必然。

应当说,此类研究在理论上应无太多可指责之处,但向更深处探究便可发现,这劳动力剩余的计算方式的前提是:农村劳动力只存在着量上的差异,而无质的区别。只有依据此前提,才能够推出从农村流出的劳动力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均是同一群体——剩余劳动力。从当前理论界的诸多研究看,虽未明确表明这一逻辑,但基本均遵循于此逻辑,把剩余劳动力流动与农民工群体等同起来。从农民工群体的产业机制考察,农民工群体是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市场机制对于劳动力价值配置的结果。市场机制以价格为导向,对农村劳动力——无论是否是剩余,或更多是农村发展所必须的优势人才——进行依托于城乡的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在价格导向之下的农业之外的产业选择劳动力,其劳动能力与素养要求是首要的衡量标准,这也即是说,其选择是依托于市场的竞争性选择,而具有竞争性的农民工群体绝对不可能是农村产业中的剩余者。剩余者,一般而言,是不具有强烈市场竞争力、在本产业领域内难以获得有力位置的人群,亦是竞争淘汰的结果。在农业与农村淘汰剩余的劳动力,想要在城市与农业之外的职业体系中获得竞争优势,无异于一种剩余劳动力去向的乌托邦。因此,剩余转移在实践层面并不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只具有宏观人力资源规划的价值,而无具体指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践意涵。把二者相混淆,更是无任何逻辑与事实的依据。因此,依照农村劳动力流动是强势流动而非剩余转移的逻辑,我们就能够理解市场竞争之后所产生的农村空巢与空心化现象。如果按剩余转移的逻辑,“386199”部队是应该被转移的主体,因为他们才是事实上的剩余,这些人如何可能去借助于市场机制获得应有的职业呢?因此,学术界与实务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过市场机制的作而而实现的,即农村劳动力配置的乡村调整为第一阶段,把无竞争力的,无一技之长的广大劳动力配置于乡村从事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生产;而优势劳动力,那些受教育程度高、年龄结构合理的主要劳动力,成为现实转移的主体。如果从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从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性剩余,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现实剩余,再到农业增产困难时期的市场剩余,其实剩余的群体已经产生了分化和变化。也就是说,剩余劳动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已然发生了变化。而西方乡村社会与我国不同,西方农村的劳动力剩余,其实不是市场剩余,而是职业选择性剩余,即价格并非导向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否的关键因素,而职业偏好才是关键,这和中国并无太多可比性。中国城乡二元体制与劳动力市场的统一性是相悖的。在沿用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概念来探讨大量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的社会现象之时,其实质是掩盖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真正意涵,混淆了流动的农村劳动力与剩余农村劳动力二者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多年来理论与实务界在运用此概念讨论问题的混乱。具有农村较高文化水平的青年为主的劳动力离村,造成了农村生产要素中最宝贵的人才流失。“剩余”的概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新时期的农民工已经是竞争获胜的群体,不再是产业剩余的结果。从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并非全都属于剩余劳动力,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非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是指边际成本为零或者接近于零的劳动力,即如果从总生产者中撤出一部分,而不会使总产量减少,那么被撤出的劳动人口就是剩余劳动力。事实上,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属于青壮年劳动力,他们年富力强,并且大多具有文化知识,这部分优势人力资源的流转已经影响到了农业生产。那些从农村或农业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是目前条件下农业生产最需要的劳动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一系列特征:转移的组织组织化程度低,转移的彻底性差,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跨省转移主要流向东部地区。从受教育水平看,农村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受教育水平要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受教育水平。

nlc202309011237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后果

在传统中国,农民世世代代以土地为生,农业是他们的唯一主体职业,从中获得生活的物质资料以作為生活来源,并同时能够满足自己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需求。孟子曾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然而农民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就是失去原来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固定化职业,而不得不去寻找其他职业定位。对任何国家而言,提供或保障该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即解决好吃饭和就业(即谋生手段—饭碗)问题,应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经济目标,这似乎已是众所公认的常识。其他任何经济目标,都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和前提条件下才有实际的可能。无论生产方式的“现代化”程度达到何种水平,都不能脱离这个基础。据调查,在现有的土地补偿和安置政策中,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被招纳入村集体经济企业和土地征用单位,大部分的中老年因其年龄和技能素质的劣势,被淘汰在企业用工体系之外,只能在工地上从事高、危、重的体力活动,收入起伏很大,生活难以保证。失去土地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1.家庭养老育幼问题已成隐忧。从传统生活方式来看,父辈们养老资源一般来自于自有土地,每年的收成是一种较为稳固的现实保障,也给老人以一种安定的心理感受。子女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失去土地之后,则就失去了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同时子女们多打工或做小生意,常年流离于家庭之外,使老人失去了养老的人力依托。对于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他们不得不留守在家中。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2.不利于农业基础设施的维护与建设。失去土地之后,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外出,农田水利建设,防汛抗灾,植树造林,修建校舍,修筑公路等公用事业很难完成,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在农村经济没有显著发展和农民收入没有明显提高的状态下,对其他在业农民务农信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下一代安心从事农业劳动具有潜在危害。

3.农村优势劳动力的流失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知识结构的失衡。目前,我国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不仅是年富力强,充满实干精神的青壮年,而且也是我国农村现有的科学文化素质程度高,劳动技能过硬的群体。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大量农村学子通过升学流入城市,谋求发展,本已造成了农村文化素质水平最高群体的外流,而农村优质劳动力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人才荒”和“人才断层”的严重性。很难想象没高素质劳动力的投入,农村建设会有效的展开。

如上所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给农民群体自身以及当地都带来了变化。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外出打工能够得到较高的收益,但是从现实考察,外出打工者的收入很不稳定,人身保障也不容乐观。在当地,优秀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农村建设缺乏人才的支持,农业收到轻视,土地荒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三、推进乡村人力资源重构的对策研究

第一,提高城镇化水平,促进乡村劳动力本土就业。城镇化水平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许多地域的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低,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影响了对农村劳动力的综合开发利用。调查显示,本地从事工业、建筑业和第三产业仅有3万人。

托达罗认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城市问题,托达罗模型主张通过农村的综合发展计划,把农业富余劳动力主要放在农村范围内解决。即通过在农村发展非农产业,进而建设农村区域中心(小城镇)是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承担着促进农民就业,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从村城镇化的艰巨任务,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至2007年,我国乡镇企业共安排了1.4亿左右的农民就业(占农村从业人员的近1/3),当地就业的就占70%以上,同时为农民增收贡献了近34%的份额。根据有关资料,目前农村有4.8亿劳动力,其中仍有0.8亿到1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安置,每年还将新增700~800万劳动力,这些劳动力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乡镇企业来解决。

小城镇的最大特点是建立在周围乡村的基础上,他的形成和发展与周围乡村的发展状况息息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蓬勃发展的小城镇已经成为为其所覆盖区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担当起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在农村军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城镇是大中城市功能的自然延伸,既是吸纳和接受大中城市功能辐射的载体,又是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农村区域经济社会的中心。小城镇的发展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同步运行的过程。

第二,强化政府的职能,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劳动力的职业转型搭建合理框架。调整产业结构是提高国民经济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虽然从2006年国家统计局的资料看来,在就业总量持续稳定增加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但作为包括商业零售、交通运输、各种中介服务组织、各种信息咨询、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家庭服务业等就业潜力大、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从2006年的数据显示就业份额仍未达到35%,这同样显示了农民就业的瓶颈。因此应该把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点,逐步转移到第三产业上来。根据就业弹性原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边际就业弹性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第一、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加速下降所致。由于第一、二产业内资本挤出劳动力及技术替代劳动力的两大因素的作用,我国第一产业的编辑就业弹性已经出现负数,这意味着我国第一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会挤出更多的劳动力。第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就逐渐减小,拉动的就业增长率持续下降,只有第三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基本维持在0.6以上。从边际就业弹性的角度看,今后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应将重点流向第三产业。从我国三中产业的就业比重看,1978~2004年,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下降23.6%,而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5.2%,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提高18.4%,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潜力最大的产业。我们应当顺应趋势,把发展第三产业和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有机地结合起来。

nlc202309011237

第三,鼓励乡村创业,推进乡村人力资源重构与优化。农村优势劳动力的流失,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劳动力重新对自身价值进行定位,选择恰当途径实现在身价值。新农村建设也呼唤已经转移出去的优质劳动力返乡,参加家乡各项建设。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国家需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弄村劳动力价值进行正确定位,鼓励农村劳动力在家乡创业,农村劳动力个体也应当兼顾到新农村建设的全局利益,实现价值回归。国家和农村劳动力个体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优势劳动力大量流失之间的矛盾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目前,全国大约有1.2亿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近500万农民工利用在外学到的管理和技术、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回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创办工商企业。据有关部门测算,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总数约占全国乡镇企业总数的20%。尽管目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的人数还不算多,但这些人能量大、创新精神强,代表着发展的方向,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正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社会背景。首先,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城镇就业压力比较大,而农民工在大中城市就业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城市非技术性简单劳动岗位基本饱和;城市生活花费大;农民工子女在城里读书必须回家乡参加升学考试,由于各地区教材不统一,影响升学;一些企业對务工人员年龄有限制,超龄劳动力被迫返乡。其次,农民工有强烈的返乡创业愿望。农民工在外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经验和资本,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比较熟悉,认为返乡创业成功的机会较多。据调查,农民工有5万元就可以做生意,有10万元就可以办企业。大多数返乡农民工创办企业的行业与他们务工的行业基本相同,比较集中于食品、农产品加工、餐饮、建筑、采矿、运输等行业,他们在城里打工积累的经验和资本对返乡创业具有重要作用。第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民工返乡创业。建设新农村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缺少人才。农民工返乡创业,促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流向农村,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以及先进理念,都是农村难以自发产生的,既需要外力注入,又需要内力吸纳。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够把外力与内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打工时掌握的资源与家乡的资源整合起来。返乡创业者来源于农民,又反哺农业。他们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和营销网络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带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成为以工促农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农民工返乡创业一般都集中在集镇和县城,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这是一条低成本的小城镇扩张之路。

参考文献:

[1]李远今,现阶段我国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教学与研究,1957年第2期。

[2]沈秋,关于发展农村副业问题的探讨,浙江学刊,1964年。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流动抑或驻守--当代中国乡村精英乡土归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YJA840034)。

作者简介:张英魁(1972-),男,辽宁朝阳人,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中西政治文化与乡村社会学。

4.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四

为了解当前农村春耕备耕情况,最近,某地农业部门对该地的当前农村春耕备耕情况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农资储备充裕。某地常年化肥、“双杂”种子需求量分别为9万吨和0.1万吨。目前该地化肥库存量达到3.5万吨,其中尿素1.5万吨,碳铵1.0万吨,磷肥0.5万吨,复合肥0.5万吨,“双杂”种子库存0.2万吨,农药、农膜库存也很充裕,均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

(二)农资市场秩序良好。近年来,各地有关部门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整顿,对辖区内农资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打击,确保春耕生产资料的质量,保障农民的利益,基本消除了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现象。[文章-http:///找文章,到]

(三)农民备耕进度正常

1、资金准备充裕。据调查,农民春耕备耕自有资金相对往年更为充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退耕还林直补资金量大且及时到位,截止2005年底,该地全年共到位退耕还林直补资金9000余万元,户平200余元,多的超过2000元。二是2005年取消农业税,全区农民人均减负20余元。三是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农民今年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大大低于往年。如该地罗田镇一农户,今年子女上学只支出了700多元,比往年少支出3700多元。由于农民自有资金充裕,因此贷款需求下降。2月末,该地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5861万元,比年初减少582万元。据调查,各农村信用社均准备大量的资金拟投入春耕生产。同时,简化了小额信用贷款审批程序,农民随用随贷,有的信用社还将5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直接送到农户手中。

2、农资购买进度低于往年。经调查,到2月末,农户购买化肥、农膜、“双杂”种子分别占春耕阶段需求量的30、50、30,购买进度均低于往年,春耕生产资料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其主要原因:一是季节推迟导致备耕延后。二是春耕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农民随时可以买到放心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为避免资金占压,农民减少了生产资料储备,所以并没有引起春耕生产资料热销。三是春耕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部分农民持币待购,期望价格下调。

二、春耕备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难下。目前,尿素批发零售价分别为1720元/吨和1900元/吨,碳氨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450元/吨和600元/吨,过磷酸钙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410元/吨和500元/吨,25复合肥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2000元/吨和2200元/吨;农膜零售价10000元/吨。虽然与上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但与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价格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硫磺、硫铁矿、磷铁矿等农资生产原料和煤、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使农资生产成本上升,并转嫁到消费者。此外农用生产资料的运输成本上升,也导致了农资价格上涨。

(二)农村劳动力不足。受外出务工潮影响,外出务工者越来越多,其中又以青壮年为主。该地现有农业人口125.1万人,农村劳动力82.99万人,其中外出务工达36.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4。以该地走马、罗田镇为例,走马镇农业人口4.8万人,外出务工2.25万人,占全部农业人口的47%。罗田镇农村劳动力1.57万人,外出务工0.9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据调查,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民只种好田好地,各地都不同程度有撂荒地现象存在。

(三)农资供销部门融资困难。由于农业供销部门均已改制,国家出台的农资供销部门的贷款贴息政策在贫困地区因财力不足而无法兑现。因此,缺少抵押物和担保人的农资公司从银行融资十分艰难,加上农业生产资料购进价格上涨,使农资部门资金更为紧张。据调查农资供销部门从银行获得的仓单质押贷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缺口资金大部分靠农资公司职工集资解决。

三、建议

(一)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虽然农资价格总体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农业生产成本和产出效益相比较仍然偏高。国家政策惠及农民的减免和补贴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民购买农资给予适当的补贴。

(二)稳定和提高粮食价格。农业投入产出比太低,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让农民种田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

当前农村春耕备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为了解当前农村春耕备耕情况,最近,某地农业部门对该地的当前农村春耕备耕情况专题调查。

一、基本情况

(一)农资储备充裕。某地常年化肥、“双杂”种子需求量分别为9万吨和0.1万吨。目前该地化肥库存量达到3.5万吨,其中尿素1.5万吨,碳铵1.0万吨,磷肥0.5万吨,复合肥0.5万吨,“双杂”种子库存0.2万吨,农药、农膜库存也很充裕,均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

(二)农资市场秩序良好。近年来,各地有关部门加大对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市场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农资市场的整顿,对辖区内农资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打击,确保春耕生产资料的质量,保障农民的利益,基本消除了伪劣农资产品坑农害农现象。[文章-http:///找文章,到]

(三)农民备耕进度正常

1、资金准备充裕。据调查,农民春耕备耕自有资金相对往年更为充足。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退耕还林直补资金量大且及时到位,截止2005年底,该地全年共到位退耕还林直补资金9000余万元,户平200余元,多的超过2000元。二是2005年取消农业税,全区农民人均减负20余元。三是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农民今年用于子女教育的支出大大低于往年。如该地罗田镇一农户,今年子女上学只支出了700多元,比往年少支出3700多元。由于农民自有资金充裕,因此贷款需求下降。2月末,该地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25861万元,比年初减少582万元。据调查,各农村信用社均准备大量的资金拟投入春耕生产。同时,简化了小额信用贷款审批程序,农民随用随贷,有的信用社还将5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直接送到农户手中。

2、农资购买进度低于往年。经调查,到2月末,农户购买化肥、农膜、“双杂”种子分别占春耕阶段需求量的30、50、30,购买进度均低于往年,春耕生产资料销售额较去年同期下降5。其主要原因:一是季节推迟导致备耕延后。二是春耕生产资料供应充足,农民随时可以买到放心的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为避免资金占压,农民减少了生产资料储备,所以并没有引起春耕生产资料热销。三是春耕生产资料价格仍然在高位运行,部分农民持币待购,期望价格下调。

二、春耕备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难下。目前,尿素批发零售价分别为1720元/吨和1900元/吨,碳氨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450元/吨和600元/吨,过磷酸钙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410元/吨和500元/吨,25复合肥批发价和零售价分别为2000元/吨和2200元/吨;农膜零售价10000元/吨。虽然与上年相比保持基本稳定,但与农业生产效益比较,价格仍然偏高。主要原因是由于硫磺、硫铁矿、磷铁矿等农资生产原料和煤、电、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上涨,使农资生产成本上升,并转嫁到消费者。此外农用生产资料的运输成本上升,也导致了农资价格上涨。

(二)农村劳动力不足。受外出务工潮影响,外出务工者越来越多,其中又以青壮年为主。该地现有农业人口125.1万人,农村劳动力82.99万人,其中外出务工达36.4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4。以该地走马、罗田镇为例,走马镇农业人口4.8万人,外出务工2.25万人,占全部农业人口的47%。罗田镇农村劳动力1.57万人,外出务工0.9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61%。据调查,由于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民只种好田好地,各地都不同程度有撂荒地现象存在。

(三)农资供销部门融资困难。由于农业供销部门均已改制,国家出台的农资供销部门的贷款贴息政策在贫困地区因财力不足而无法兑现。因此,缺少抵押物和担保人的农资公司从银行融资十分艰难,加上农业生产资料购进价格上涨,使农资部门资金更为紧张。据调查农资供销部门从银行获得的仓单质押贷款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缺口资金大部分靠农资公司职工集资解决。

三、建议

(一)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虽然农资价格总体水平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农业生产成本和产出效益相比较仍然偏高。国家政策惠及农民的减免和补贴被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抵消了一部分。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农资价格的调控力度,抑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民购买农资给予适当的补贴。

(二)稳定和提高粮食价格。农业投入产出比太低,对农业生产有较大的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措施扭转这种局面。要大力推广运用农业科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定和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生产效益,让农民种田有利可图,从而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page_break]乡重操就业,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5.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五

发布日期: 2014-11-08 发布:

1.我市农村居民点现状

本次调研范围内共有698个行政村,其中规划62个中心村,149个基层村,现已完成了33个中心村以及86个基层村庄的规划编制工作。并对区外一些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新做法进行了调研。从房屋建设、村庄组织、基础建设等多个方面的不同问题,从不同的视角对发现的问题展开了细致的调查,希望从中收获一份宝贵的经验,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与参考。

2.新农村建设规划存在的问题

(1)规划编制整体滞后,并且期限较短,发展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在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建设缺乏统一规划,规划仅局限于城市和城镇范围内,农村规划覆盖率较低,农民建房无序进行。在编制规划中,某些地方有短视现象,规划的年限较短,势必影响新农村的长远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是贯穿在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同步发展、相伴而行、共始共终。因此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不仅要做好近期规划,还要对村庄的长远发展进行规划和展望。

(2)自然村庄规模散、小。调研发现,由于农村建设缺乏规划,农村建房主要是以组和自然村落为单位,依托行政地域,实行沿路、沿河发展,形成了马路村、河沿村,出现了“村村像城镇,镇镇像农村”的现象,也有一些自然村落几户一庄,既不成线,更不成块,“只见新房,不见新村”,这严重影响了我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3)农村居民点建设管理薄弱。有些乡镇有农村居民规划点,但进居住区的少,在老宅基地翻盖多。究其原因为:一是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少、管理范围大,致使农村违法、违章建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二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类指导和区域协调政策和措施,各行政村的职能和定位不够明确,发展重点不突出。三是乡镇政府忙于招商引资、经济工作和计划生育,忽视了农村规划和居民点的规划建设。

(4)城市规划代替村庄规划,缺少农村特色。有些村庄套用城市规划手段来规划农村,忽视了农村经济的特点,把村庄建成了城市小区,这既不符合农村实际,也给农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新农村建设规划有着不同于城市规划的特点,加之农村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很大。只有从各地实际出发,从农村特色的角度来规划农村现代化建设,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才能使规划的实施收到良好的效果。

(5)趋大攀比,实施困难。某些官员急于干出点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政绩,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未能充分考虑当地农村的经济实力,盲目攀比,超过了农村的实际承受能力,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困难。当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政府财力有限,新农村建设规划只有立足现有的基础,以不增加农村负担为前提,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才能把规划的内容真正落到实处。

3.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几点建议

3.1加强管理、科学规划

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十分必要。一是要统筹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村级新农村建设规划管理;二是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把“实施村”的村级规划完成情况纳入考核,保证规划编制的顺利进行;三是要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编制办法及技术规程,使规划的编制有章可循;四是与规划内容相关的部门要联合协调,科学预测未来人口流动、产业发展、资源变化等各方面的发展趋势,保证编制质量;五是要出台并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并在严格执行现有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把新农村建设规划落到实处;六是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和优秀科技成果,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

3.2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展生产是其关键所在,应将其放在首要位置。而改善生活则是新农村规划之中农民最关注的焦点。如果能够对于新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实事求是的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则可以一方面在改善生活环境的基础之上促进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之中,要注重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两者之间的统一,不能够将发展农业生产与改善农民生活两者之间教条的割裂。同时,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时刻将规划的受益体落在农民身上,要能够以服务于农民为主要导向。在新农村规划过程之中,要能够积极的听取农民的心声,坚持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加强农业物质装备能力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3.3稳步推进、统筹规划

新农村建设规划要立足现状,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要依据不同农村类型,区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稳步推进、统筹规划。对于有经济实力、有改造条件的村庄,可先行进行试点,用市场经济机制带动其它村庄的规划建设。要从政策上鼓励、经费上支持、技术上指导、程序上规范,村庄的深度规划要成熟一个编制一个,稳步前进。规划要把阶段性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做到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条件,按照规模适度,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要求,制定村庄规模调整和撤村建居方案,解决好村庄总体布局问题。

3.4尊重民意、特色发展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新农村建设规划要广泛征求和吸纳村民和基层干部的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和村民大会等形式,请村民为建设规划出谋划策,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使规划更贴近实际、切合民意。在规划村庄的空间调整上,更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对于那些农民群众总体富裕程度确实较高、且旧村改造的意愿非常强烈的村庄,应鼓励其在高水平规划设计的前提下拆旧建新进行整体改造;对于大多数不具备上述条件的村庄,切忌不切实际和不顾群众意愿的大拆大建,不搞“劳民工程”和“形象工程”,要尊重农民意愿,把立足点放在环境整治和局部改造上,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六

主要表现为:

一、村庄布局散落,土地资源浪费较大。农村税费改革以来,全乡先后历经过多次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但行政村的设置始终没有改变。全县大多村庄依地理位置分散居住,同时,新居落成占用了不少可耕地土地资源,旧院闲置却没有得到复垦,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土地资源极大浪费,也影响了整体村庄的视觉效果。

二、水源受到污染,人居饮水质量堪忧。特别是近几年来,受经济发展所迫,在利益最大化驱动下,一些企业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排污管理不达标,导致部分地区水源受到污染。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总量较大,规模不够,散养多,粪便随意排放,加之农药、化肥施用量增加,导致农村居民饮水不仅出现量的短缺,而且引发质的下降。农民环保意识较差,随意丢弃不降解垃圾,随雨水深入地下,地下环境日益恶化,10米以内水质水垢较多,严重影响群众健康。

三、公共资源短板,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全县各方面专业型人才匮乏,引进机制不优,普遍呈现青黄不接问题。与城区相比,全县各乡镇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足,表现在:全县完全制中学基本集中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偏远行政村许多家长放弃农活,专职陪同孩子上学;各乡镇医院和村级卫生室病源稀少、门庭冷落,县城以上医院排队就医、人满为患;农村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开展的文化活动有限,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较多,农民兼职化、村庄空心化、农村老龄化趋势较为严重。

四、垃圾随意堆放,卫生整治缺乏长效机制。当前的农村卫生环境整治,依然处于粗放管理阶段。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露天堆放较多,房屋周边乱搭、乱建、乱堆现象严重,个别试点村虽修建了垃圾中转站,但村民自觉性较差,清运垃圾过多依赖于政府集中整治,清运时也是拉送到沟渠地带,随意堆积,给临近河渠带来污染。厕所多以旱厕为主,就地挖坑,夏季蚊蝇到处乱飞,很不卫生。部分村庄养殖大棚建设在村子中间,畜禽粪便给地表水、地下水以及大气带来较为严重的污染,对农民群众健康造成更大的威胁。

五、房屋建筑传统,居住质量整体不高。除城区建筑住房有统一规定和质量标准要求外,全县各乡镇的农村房屋建筑都缺乏整体规划和可参照建筑质量标准,往往根据宅基地朝向和自己的喜好进行修建兴建,布局较乱。抗阴雨、地震等自然灾害能力差,美观性和建筑质量都有待提高。

六、村民出行不便,村内巷道硬化率低。全县虽然实现了“村村通”,但道路修建不归一个部门修建,各行政村的村内巷道硬化普遍参差不齐,标准不一,断头路较多,衔接性差。自然村村硬化率较低,部分自然村村内巷道没有硬化。一到雨季,泥泞的道路给广大村民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二.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还百姓一方碧水蓝天,留子孙一片青山沃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以对人民和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

一、加强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布局调整。以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为目标,以优化村庄和农村人口布局为导向,因地制宜,编制和完善乡村建设规划,明确乡村布局以及不同区位、不同类型村庄人居环境改善的重点和时序,合理确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与建设标准。在满足大多数群众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村庄土地整理、经济补偿、扶贫搬迁等途径,推动自然村落整合和农村居住点缩减,引导农村人口集中居住。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倡导节约用地,鼓励公寓式住宅。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提高农村人居安全和防灾减灾能力,同时注重农村建筑与田园风光、乡土文化、自然生态相协调。

二、科学统筹投资,全面改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县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计其功的原则,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资金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立足解决制约当前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分类确定整治重点,分步实施,在基本生活条件尚未完善的村庄,重点解决饮水、修路、用电、防灾、生活能源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困难和问题,在条件比较完善的村庄,实施以环境整治为重点的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工程,健全农村文化、体育、卫生、托老、通讯、信息等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三、开展环境整治,不断提升宜居指数。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以治理农村垃圾和污水为重点,以乡镇或中心村为单位建立垃圾填埋厂和污水处理厂,对农村生活污水、禽畜粪便和生产、生活垃圾逐步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倡导农村村庄日常保洁、生活垃圾收集以村集体和群众筹资筹劳为主、政府补助的运转机制,积极推广畜禽养殖场沼气利用技术,实行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构建垃圾处理系统和完整的排污系统,增强垃圾处理能力,使农村环境明显优化。

四、加快产业转型,促进现代集约高效。加强禽畜养殖从农户分散型向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转变,提升处理禽畜粪便污染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实施农村清洁卫生工程,改变农民生活方式,鼓励农民使用电、煤气、沼气等新型能源,减少秸秆、木、草等燃料的使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果—畜—粮—沼”生态循环农业,严控农药、化肥过量使用,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

五、发展生态景区,积极拓展绿色空间。充分挖掘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本土特色文化,发展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形成文化特色和生态农业为支撑的“农家乐”休闲采摘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文化旅游业发展格局。合理规划布局造林绿化,加强县城郊区生态过渡带、重点乡村人口聚居地、公路沿线绿化建设,拓展绿地空间,提高绿化水平。

六、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适当财政奖补,破解环境改善难题。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受益者是农民,主体也应当是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是关键。财政奖补源于人民群众期盼,着眼基层发展需要,体现民意导向,依靠群众力量,项目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群众热情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而且建起农民民主决策、积极参与、自我管理的好机制,破解了许多争议较多、难以推动的问题,实现了资金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今后,深入推进财政奖补项目实施,要着重加强相关制度完善和政策性措施引导,积极探索财政奖补新机制,优先选择村班子团结、工作得力、村民需求迫切、愿望强烈、受益面广、群众参与积极性高的村内户外民生项目,打造一批具有综合示范带动效应的人居环境财政奖补精品工程,进一步放大财政奖补政策的惠民效应,发挥财政奖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龙头引领作用。

7.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七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银行”, 代为发放粮食直补资金是责无旁贷的, 也是对农民最好的支持, 更是服务“三农”的真正体现。但是近几年来, 发放直补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 工作量大, 耗费信用社资源

一是粮食直补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 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每年信用社都要耗费不少资金来代发粮食直补。以江西省临川县为例, 只活期存折和银行卡一项, 一家基层信用社就耗用了5000多元 (每个活期存折或者百福卡按1元计算) , 同时每年又有一部分农民将存折弄丢, 必须重新挂失补折, 又耗资近400元, 以此估算, 全县信用社免费粮食直补耗资在40万元以上。二是每次代发粮食直补时, 为了抢进度, 不误规定的时间以完成工作任务, 信用社的员工就会夜以继日、加倍负荷工作, 录入每户直补金额、核打报表、平整账目;如果乡镇部门提供的粮食直补信息有误, 那工作量就大大增加, 甚至可能翻倍。因此, 农村信用社全辖消耗大量人力, 给正常的工作造成很大的干扰。三是因为支取凭条必须由储户填写, 但大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 填写凭条困难, 导致几乎每户都要用2张以上, 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信用社的资源。

(二) 操作不便, 造成负面影响

一是多数农民受经济困难、文化浅薄、认识能力较低的制约, 对粮补款支取变现欲望强烈。在粮补款领取期间, 农信社门口甚至会出现挤兑存款的现象, 既扰乱了信用社正常的工作秩序, 又混淆了视听, 以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盲目跟风, 也加入到挤兑粮补款的队列中支取定期储蓄存款。二是有些农户田地较少, 粮食补贴金额不多, 为了支取补贴款几十元甚至十几元, 又要跑十几里甚至几十里来到信用社排长队等候, 因此对信用社工作不满, 常有抱怨情绪。三是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填写凭条困难, 而信用社员工又不能代替填写, 否则就是违规操作, 所以有些农民总认为是信用社员工在故意刁难他, 服务态度不好。四是在支付粮食补贴期间, 有的客户 (包括优质客户) 看到信用社服务窗口拥挤、声音吵杂, 不愿等也不愿挤入其中, 从而选择了其他金融机构服务。

(三) 扣划不当, 惹麻烦引事端

有些农民会出现躲债、赖债的情况, 致使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40%以上形成了不良贷款。为了换回信贷资金损失, 有些信用社抓住代发粮食直补的机会, 扣划粮食补贴款来归还贷款。虽然有些农民认为欠债还钱是合情合理的, 但是大多数农民认为“粮食补贴款是中央拨付给农民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或集中保管农民的专用存折, 或者从农民的存折中提取补贴资金, 抵扣或变相抵扣债务, 包括金融机构”, 所以他们不能接受信用社扣划粮食补贴款来归还贷款, 对信用社的这一做法极其不满。

二、农村信用社粮食直补工作应采取的措施

农村信用社以其点多面广、贴近三农, 具备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而被赋予粮补发放职责, 这与农信社多年来扎根农村、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是一致的。其实, 做好代发粮食直补工作, 也就等于提升了信用社在广大农民心目中的形象。因此, 代发粮食直补工作是信用社一项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但是要做好粮食直补工作, 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 做好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工作

一是政府部门提供的粮食补贴的相关信息必须完全正确, 如果有改变或有错的必须专门逐条抄列清楚, 同时乡政府部门及各村委会必须指定专人配合。二是与政府部门相互协商, 使粮补发放时间作出相应的调整, 不宜安排在信用社“三收”工作量较大的半年时段发放, 以期各项工作开展更趋科学、合理、有序。三是粮补作为信用社一种中间代理业务, 可参照专业银行的做法, 适当提高代理手续费, 最起码也应做到收支平衡, 以改善信用社财务状况。

(二) 大力做好宣传工作

一是信用社、乡政府及村委会必须组织人员到各村走家串户, 分发宣传单并现场给村民解释粮食补贴的惠农政策, 让农民放心把补贴资金存在信用社。二是通过公告、村委会广播和板报、通知书、当地电视台等形式告知每个农户, 向广大农民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使直补资金的发放过程公开透明, 避免农民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从而避免导致集中支取直补资金现象的发生, 留下农户的账户和存款, 进而使农户存入更多的存款。三是信用社工作人员在发放粮食直补款时, 必须派人现场做好解释及业务指导工作, 让广大农民真正体会到农村信用社是老百姓的“银行”, 是专门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的“银行”。

(三) 切实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各基层农村信用社及储蓄网点要严明纪律, 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热情的服务, 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到国家的惠民政策。二是根据农民挤兑取现的特点, 各信用社合理安排人员, 设立了兑付专柜, 组织农户排好队, 全天兑付, 实行“人员、资金、时间”三保证。三是任何信用社一律不得在发放现场动员扣收贷款和利息, 更不得接受任何单位和部门委托代扣任何税费、手续费以及相关费用, 确保了直补工作顺利进行。四是充分利用代发粮食直补款的机会, 摸清农户信息。对那些种植田地多、家庭收入稳定而资金周转不及时且在信用社没有贷款的农户, 信用社应大胆建立贷款关系, 及时予以贷款援助;对有欠款的农户要切实掌握他们有用的现实资料;对还款意愿好的, 了解他们的家庭收入现状, 适时做出贷款风险评估;对于还款意愿差的赖债户、躲债户, 必须摸清他们的基本状况, 以便为清收做好充分准备。

摘要:粮食直补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取消农业税后作出的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重大决策。为了避免某些基层政府克扣、挪用粮食综合直补款, 因此改为由信用社代替发放, 这样既发挥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纽带的作用, 又体现了农村信用社“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但是近几年来, 发放直补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粮食直补,三农

参考文献

8.当前农村外出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篇八

关键词 土地制度 改革 建议

一、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四次较大演变:第一阶段是土地改革阶段。第二阶段是农业合作化阶段。第三阶段是所谓的“人民公社化”阶段。第四阶段是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阶段。1979年以后,我国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作了一次重大的调整,将土地使用权分离出来交还给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无疑是中国土地制度变迁成功的范例。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主体的内在要求,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承包责任制的缺陷开始显现,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弊端更加突出,现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

(一)权属关系不清。按照中国《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户是土地所有权转让的主体,可以在平等协商、有偿资源、在不存在强迫、阻碍的情况下进行出租、转包、互换农村土地所有权的行为。但是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弊端,在很多时候,土地的购买者也就是企业常常绕过农户,直接与农村集体进行签约。这样的行为导致土地所有权归属人农户的大量土地被迫被村集体收回,而农民却不能得到应有的补偿和相应的利益,同时又难以找到非农就业机会的保障。

(二)土地承包经营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的矛盾,使得土地的生产要素功能不能充分发挥,制约农民增收。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分工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规模化生产将促进农业机械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效益。农业的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会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优化了生产组织内部的资源配置,同样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边际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的优势受到了过于分散的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制约。

(三)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规定对农民利益的侵害比较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现行土地管理法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界定不够适当。一是法律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规定过宽,把不应该引入征收程序的部分建设用地如把商业性建设用地纳入征地范围,损害了农民权益;二是关于土地征收范围的规定又过窄,对于应该引入征收(或征用)程序的生态林建设用地,则没有纳入其规定的征收(或征用)范围。

二、改革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明晰土地所有权,加快实行地权登记,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

我国《土地管理法》要求:“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县级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所有权。”但是,自1988年至今,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核发证书的工作却一直没有全面开展起来。当前,应加快这一工作进程。国家应成立专门的地权登记机构,对每一块土地都必须登记,明确所有权人,在此基础上由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证。地权登记,给土地所有者发地权证,是防止政府强占土地所有者地权的基础之基础;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所属范围,至于“集体”指哪一级,乡镇难以了解各村具体真实情况,村委会担当比较合适。

(二)循序渐进地推进农业用地流转,使农业用地生产要素功能伴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而不断提高

近期内,应将农业用地抵押权利还给农民,这对于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和待转移农村劳动力来讲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农村土地可以抵押,就可以克服农业生产中的资金瓶颈问题,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效率;也可以提供到城市创业的资本,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鉴于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还难以覆盖农村,以及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实现也需要较长时期,近期重点应放在促进农村土地在集体范围内自由流转,使土地经营规模比原来有所扩大,待时机成熟,再促使农村土地流转突破集体界限,实现农业用地在农民之间自由流转和规模经营。

(三)按照市场化原则,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依法公平补偿,促进农民增收

尊重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利,按照市场化原则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公平补偿。同时,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不仅要考虑现实土地用途的补偿,也要让农民分享用途转化后的收益。征地补偿费不仅要体现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生存保障资料的价值,还要保证对土地追加投资能得到补偿。要以使农民生活水平发展提高为征地补偿原则,充分考虑农民的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应改变过去征地补偿的做法,补偿除原有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教育培训费用和土地增殖分成等,使被征用土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参考文献:

[1]赵忠璇.从农民增收的角度谈土地制度的缺陷及对策[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1).

[2]赵佳妮.论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历史及改革方向[J].知识经济,2012(7).

上一篇:能力素质培养下一篇:艺术系团委学生会秘书部干事余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