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

2024-10-27

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精选7篇)

1.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 篇一

诗歌应着眼于终极关切

越来越多的人成为“诗人”,越来越少的人愿意读诗——这既体现了读者品位的提升和诗歌水平未有进步之间的反差,也凸显了人们对现代诗和诗人的失望。在这个时代,诗的神秘性和崇高性被消解,现代诗在一些人眼里成了“口水”与“回车”的代名词。诗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当代新诗的出路在哪里?回答以上问题,我以为有三个关键词:形式、难度和终极关切。我无意否定当代诗人对诗歌创作所作出的努力,只是,当代诗坛能够真正在形式和难度上付出足够努力的诗人,我以为还是太少了。

如今在图书馆任意翻开一本杂志或者诗集,就会发现诗歌语句的杂乱无章,像野草一样,看似茂盛,却各自生长,缺乏整体感和美感。闻一多曾经为诗提炼过三个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如果作者不是任意行使他可以为诗歌分行、分节的权利,而是有意识地运用这种权利,并虔诚地执行以上三种层面的诗歌美,那完全可能是另外一种效果。

且看一首短诗:“大风吹过山梁,是谁/正走在回家的路上/风啊 你若从我的故乡吹来/请告诉我 村口的老槐树下是否/站着我老娘/大风吹过山梁,是谁/跪倒在回家的路上/风啊 倘若你能一路吹到我的/故乡去/别忘了先替我喊一声娘”(慧玮《行者》)。我们不妨试想,如果把这首诗中所有的空格删除,这首诗将会变成怎样?它在形式上的美感将会打折扣,难以给读者带来阅读震撼。换句话说,这首诗的美离不开它的形式:及时的空格,准确的分行。这种形式造成了一种“对话”感,并似有一种欲说还休的余韵。虽然作者最后大胆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先替我喊一声娘”,这一声喊娘,瞬间喊到了读者的内心深处。

可是,有许多作者完全不能领会空格、分行、分段这些手法之中的深意,滥用这些诗歌形式,随意地在诗句中加上空格,随意地分行,完全不顾及诗歌行至此处的需要,更不考虑这样做能为诗歌带来什么。短诗是最注重形式的,无论是朗诵还是阅读,诗歌的形式和结构都直接影响着它自身的节奏感和画面感,这些感觉一旦诞生,这首诗的好坏,便已经在读者心中有定论了。

当代诗人喜欢写短诗,以至于随便一个有分行结构的“段子”也可能被命名为诗。我们清楚地看到,短诗的形式已经被滥用,短诗的美感已经被破坏,这种滥用和破坏,不仅损害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崇高感,也人为降低了诗歌创作的难度,短诗已经开始让人误解为文字游戏。

诗歌应该以它有限的容量表达人类无限的终极关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终极关切就是信仰。德国宗教哲学家蒂利希在《信仰的动力》一书中曾这样解释“终极”的含义:“如果某种至关重要的关切自称为终极,它便要求接受者完全委身,而且它应许完全实现,即使其他所有的主张不能从属于它,或以它的名义被拒绝。”我无意探讨诗人的信仰问题,只想表达这样的观点:如果诗人们都能虔诚地对待诗歌写作,把诗歌创作当作生命的一部分,那么,诗歌就不会屡屡成为低俗事件的焦点。像“打工诗人”郑小琼这样一个在底层生活的年轻女子,短短几年,就写出了许多尖锐、彻底、有爆发力的诗篇,而且具有持续的创造才能,在当代堪称是一个意味深长的诗歌事件。如果整个社会可以为诗歌创作提供一个健康的创作环境,“打工诗人”郑小琼的出现至多只能算一个“诗歌事件”,而不至于“意味深长”。在《人民文学》杂志“新浪潮散文奖”颁奖会上,当郑小琼说“听说珠江三角洲有四万根以上的断指……而我笔下瘦弱的文字却不能将任何一根断指接起来”的时候,郑小琼的写作已然超越了个体的概念,她在打工妹、失业者、五金产品推销员等多个社会最底层的角色生活中,放大了自己的胃口,把握到了整个中国底层社会的命脉。作为一个诗人,她已经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虽然很难真正改变什么,但至少向人们展示了底层的真实生活,引起了疗救的注意——而这,正是诗人对人生、命运的终极关切。

在当代,很多人写诗不是出于对诗歌的敬畏和热爱,而是出于一种游戏心态,只想尝尝做“诗人”的滋味。其实真正的诗人总是在默默写作,拒绝标签和游戏。诗人为这个社会提供了什么?这个标准已经越来越成为评价一个诗人价值的.核心所在。诗歌应当回归它的诚实,回到个人对生命的终极关切。

天地间迸燃的精神光焰:徐志摩的殉爱情结与死亡结局

“死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等于诗人的再生。”——但并不是每一个诗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一个死去的诗人再生的前提是他的作品必须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这正如一首不朽的诗歌背后必然站着一个真正的诗人,好的诗歌诞生的前提,往往是诗与人的完美统一。

作为一个以诗的光彩穿透了历史的尘埃的诗人,徐志摩早已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上的一代传奇。传奇的不仅是他那神韵独具的诗文、生平动人的爱情悲剧,还有最终的死亡结局,寓言似地兑现了他作品中多次阐述的意境,更是让人觉得神秘莫测。表面看,徐志摩的死是因为一次偶然的飞机失事事故,所谓“死于飞机偶然者”,但从深沉的因素来看,则是其作品中贯穿的死亡意识,也即其在死亡面前所作的潜意识的心理准备,无形中支配了其现实中的行为意志,使其最终死于那场与其诗文意境契合的“吻火”结局具备了可能。

追寻神性的诗人

海德格尔认为,人们应该学会“向死的自由”,即把生命本身看作一场走向死亡的自由过程,只有这样,带着死亡意识去体验存在深渊的人,才能使短暂的生命个体免于日常生活的沉沦,从而把“自我”从混沌中超拔出来,保持个体独特性。用徐志摩自己的话讲,乃是要达成自我性灵的启蒙和觉悟,实现他“人之所以为人”、“我之所以为我”的自由与自如。

在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个罕见的纯粹的诗人,没有谁像他那样喜欢天空的无拘无束与自由自在,他写得最好的诗,譬如《再别康桥》、《偶然》、《雪花的快乐》等,无不是在一种天马行空的自由境界里抒发一种轻盈飘逸的情思。没有谁像他那样在诗中钟情于天空的神明意象,譬如云彩、明星、月亮。他是那种在尘世中站出自身的天空仰望者和聆听者,他以在诗中对神性的追求与歌咏来确定自我的本真生存,他将“一切天空的灿烂景观与每一声行进的声响都召唤到歌词中来,从而使它们光彩夺目悦耳动听,同时也将自身被生存尘埃所遮蔽的本真敞亮出来”。这是一个真正的诗人的重要特征。他甚至将“明星”这一神秘的意象上升为他视为至高无上的爱情的象征,而甘愿让自己在这梦想的沉湎中化作一颗追赶爱情的流星,只为了划出一道美丽的光环,惊艳那作为他神圣爱情祭坛的五四文坛的飘渺夜空。

作为一个生命的信徒,徐志摩无比热爱生命,也充分享受着生命当下的每一刻。然而,作为一个敏锐地意识到生命短暂的诗人,他总是强烈地意识到生命必然会结束这一无法更改的事实,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正在于充分地追求和体验人生中爱、美与自由的实现,他说:“我们空着双手来到人间,当我们滑进坟墓的时辰,金钱和功名像一缕轻烟般消得无踪无影,唯有曾经创建的、不经意间酿成的美不死在人间”。于是,不停流逝的现实中的感喟与“隐藏在幕后的栩栩神通”般的神秘莫测的命运,总是微妙细腻地纠缠于其心灵流动的载体-----文学作品叙述的情境中,他比常人更深刻地进入到对人生终极意义以及死亡的追问中。

2.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 篇二

【关键词】关系之和谐 目标之和谐 节奏之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081-01

和谐阅读是根据系统论原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力求使“读者——读物——环境——过程方法——成效影响”等诸方面要素处于平衡协调、相融相生状态。在我们的实验课题 “构建对话式探究性阅读教学模型”中,追求的就是这种高效阅读、长效阅读。

一、关系之和谐

1.人与境的和谐相生

①物理环境:语文是一门充满人情感色彩和情感色彩的人文学科。教师要善于运用实物、图片、音乐渲染、生活场景再现等多种媒介物或者角色表演、入境体验等方式创设和谐的场景,让外界物理环境为儿童创造安全、期待与探究的心理,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深入体验与感受。

②心理环境:“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与想象世界之间自由转换甚至想入非非。”[1]然而,急功近利时代病!许多老师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已然无法“蹲下来看孩子”,无法“静听花开的声音”。童年文化正在被忽略与践踏,童年生活正在被物化与量化。缺乏人文关怀,缺乏“远视”教育的终极目标。机械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视课堂为畏途,何来对话与探究?

2.人与文的和谐相生

这里的人与文和谐相生意指教师、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既保持多元解读、合理超越,又注重文本的蕴藉精神、价值引领。不因过度拓展而曲解文意,忽略文本的语用价值与文用价值。

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但并非一味追求标新立异。而应该以一种平等审视的眼光对话探究于文本。“语言是存在的家,文字是心灵的寄托。”[2]教师要适时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沿着语言文字的幽径实现文字到画面的转换,走向作者精心营造的精神殿堂,与作者或共鸣或争鸣,让阅读课堂既有文本的立意,又有读者的创意。

二、目标之和谐

1.言与意的和谐共生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的实用能力。人文性则着眼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阅读教学要实现两个转换。一是将文本抽象的文字转换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或者形象。二是将文本的语言文字转换为自己的语言素材。可以说这两个转换缺一不可。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经常是“得意而忘言”或者“得言而忘意”——脱离文本的语言文字载体,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偏废了知识技能目标。抑或是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注重以知识点为目标和线索组织教学,缺乏整体感知和赏析,把文本肢解得面目全非、精神涣散。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阅读教学应扎根于语言文字的土壤以仰望情感与精神的天空,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作品主人公以及学习同伴等实现多重对话。要对文章的精美语言、重点句段反复品读、体味、推敲与涵咏,从而达到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融合统一,语文情与语法理的相融无痕,实现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2.近与远的和谐共生

何谓近与远?

从儿童的的角度看,语言文字是相对抽象的,而儿童的思维却是形象的。阅读教学如果一味迁就儿童原地踏步,就无法顺利实现儿童的自然性向社会性的发育。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既尊重儿童的天性,又有目的地把儿童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结合。

从课程目标看,当我们打开《语文课程标准》,可以解读到小学阶段的总体目标和学段目标。这些远期目标的实现是需要依靠每一课时、每一课文、每一单元、每一学期、每一学年的近期分目标环环相扣、“步步为营”,才能一步一台阶得以实现。

三、节奏之和谐

1.快与慢的和谐同奏

“阅读课堂的节奏包括内容节奏的详略缓急,语言节奏的抑扬顿挫、思维节奏的强弱交替、情感节奏的人文相宜……”[3]简单的问题一笔带过快节奏,复杂的问题与重点的问题精雕细刻慢节奏。课堂节奏的快与慢与写作技巧异曲同工——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整个课堂粗中有细,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对于非重点内容抑或浅显的内容以读代讲粗线条,恰如写意画;对于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浓墨重彩细描画,恰如工笔画。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就笔者的理解,精读和略读是相对的,精读课文中可以部分略读,略读课文中的精彩之处则可多层次、多方式的探读。

2.动与静的和谐同奏

阅读课堂既需书声琅琅,也需静思默想。书声琅琅是读,静思默想也是读。书声琅琅是动态美,静思默想是静态美。动静两相宜。阅读课堂的动与静还体现在教学内容有收有放,教学波澜的有起有伏。该放则多元探读,“百家争鸣”;该收则浓缩精华,引发深思维。该起则“风起云涌”,将课堂推向高潮;该伏则“风平浪静”,把时空留给学生精心赏析,深层对话。

和谐阅读,着眼于儿童的现在,放眼于儿童的未来。期待通过和谐阅读,把阅读课堂推向一个新境界!

参考文献:

[1]王滢晖.让教学涌动着生命的灵性[J].快乐阅读:经典教学,2010(7).

[2]纪经营.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学语文课堂的艺术[J].读写算(教师版),2009(6).

3.教学设计要着眼于课堂立意 篇三

教学设计要着眼于课堂立意

03教学技能-12-05 07:41:43阅读9评论1字号:大中小订阅

本文引用自滴水穿石《引用教学设计要着眼于课堂立意》

多年前,一中学数学老师问我,什么是教学高潮,上数学课还要设计高潮?忘了怎么回答的,记住了他的问题。

工作中经常听课,极少听到有教学高潮的精彩片段。偶尔遇上一节,久久难忘其场景,那作课的老师,很愿意做他一生的朋友。

优秀教师上课,着眼于课堂立意。这是一种较高的境界。

组织并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

所谓教学高潮,是指在教师精心的设计铺垫、巧妙的点拨、恰当的引导之下,课堂上出现的学习激情高涨、学习兴趣浓厚、参与意识倍增的热烈精彩、生动活泼的教学场面。

特级教师程翔上《将进酒》时,耐心指点学生吟诵全诗达十遍以上,自己只是一个配角,全力配合学生,点燃他们的激情,在他的课上,没有专门知识教学,一字一音一句全部都融化于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听起来极具挑战和享受,课堂生成的东西很多,不断将教学推向高潮。

教学高潮之所以极具魅力,是因为:

教学高潮具有情感性。在教师的演讲之中,在学生的争论之中,在沸沸扬扬的竞读之中,在全力以赴的创造性复述之中,高密度的`教学内容,生动的表达方式,群情激动的教学氛围,无一不叩击着学生的心弦,使他们振奋,使他们昂扬,使他们受到非同一般的熏陶感染。

教学高潮具有凝聚力。教师的精妙启发,教师的着意点染,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亢奋状态,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学生们跃跃欲试,思考学习内容,争先恐后,表现自己智慧的火花,他们在教学高潮中有着专注的投入。

教学高潮具有愉悦感。激情的辩驳,成功的答问,欢快的场面,热烈的交流,尽情的品味,紧张而又友好的竞赛,这些课堂教学中闪烁着“暖色调”的内容撩拨着学生的心绪,他们时而惊叹别人见解的高明,时而享受自己成功的喜悦,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着高效率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有了高潮,就有了意境,有了激情,有了力度,有了波澜。

高潮迭起的课堂教学中,是教师展现个性魅力的场所,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契机。

4.提高执行力要着眼于严实快新 篇四

党员干部如何提升个人的执行力?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在工作实践中做到“严、实、快、新”。

一要严谨认真,增强责任意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强烈的责任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张雷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认真负责的精神”,就是要求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尽心尽力、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坚决杜绝“懒”、“混”二字。

二要脚踏实地,树立实干作风。“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能贯彻执行上级要求,不主观能动地想问题、做实事、解难事,就会拖发展后腿、破坏发展氛围。因此,我们要把实干作为提高能力之举,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干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三要加快节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是外部环境和内在发展的迫切要求。要提高执行力,就弘扬“立即行动,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每项工作都要立足一个“早”字,落实一个“快”字,做每项工作都要列出明确的目标、详实的计划,按序时按进度快速落实,做到争分夺秒,赶前不赶后,养成雷厉风行,干净利落的良好习惯。

5.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 篇五

李伟

一、认识自我,合理定位,从现实中找到自我

十年寒窗,挑灯夜读,高考评判,各奔东西,这是中国教育的游戏规则。

1、尊重自我,人尽其才,各显其能,要保持天生我才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的良好心态。

首先,要瞧得起自己,不要因为你的同学进了英才班,自己在普通班而感到自卑。你的考试分数比人家低,并不表示你比人家笨,不管是谁都有他特长的一面,现在提倡的是综合素质。在校成绩很好,走上社会后成为庸才的大有人在;在校成绩平平,甚至调皮捣蛋,走上社会后一鸣惊人的随处可见。要知道,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关键的是你的现在和将来。毛主席的诗词中有这么一名话:“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忆属于老人,幻想属于年青人,所以同学们一定不能钟情于昨天,钟情于回忆,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明天与未来。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具备良好的文化理论水平是一个方面,但更主要的是看这个人统治自己情绪、掌控身边环境的能力及对待处理逆境的能力,自认为自己学得很好,各方面比别人强,往往会瞧不起别人,做不到能屈能伸,缺乏团队精神。中国有句谚语:“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即小时候不得了的人,长大以后未必就是不得了的人,因为更主要是看这个人长大以后统治情绪掌控环境的能力及对待处理逆境的能力。只要保持自信和昂扬的斗志,合理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周围的环境,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一定会撑起一片艳阳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和生存空间。

2、勤奋能弥补过去的不足,但聪明不能掩盖懒惰的缺陷。

据科学家研究,高智商和低智商的人之和所占比例不到6%,绝大部分人的智商处于中间水平。成功是1%的天才加99%的努力,所以同学们不要自责,自认为自己比人家笨,这是在自我埋葬,自我毁灭。过去的成绩不理想说明你过去没有掌握好学习方法或学习不够努力,这可以通过现在的勤奋来弥补。自认为聪明的同学不能忘乎所以,大家都是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很多同学进校时的考分很高,到了学校后,成绩明显下降,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学习,自认为聪明。同学们已经参加了四次考试,对于考试结果要好好地总结,扬长避短。

二、确定目标,为之奋斗,不畏艰难险阻。

同学们一到学校报到后,心里就要有目标准备,要经常问自己“我来学校干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同学们在高中要承受升学的压力,因为任何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其最终目的就是今后的就业,也就是今后的生活。前面讲过,学习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知识淘汰和更新速度非常快,一旦放松或放弃学习,一定会被社会淘汰。

世界上一帆风顺的事是没有的,所以同学们一旦确定了学习目标,就要克服种种困难,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有的同学因家庭困难自卑,有的同学因学习基础差迷茫,有的同学因性格内向不善交往而傍徨。任何一个人都有难言之隐,事事顺心是没有的。孟子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国家,若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会衰败;一个人若从没有经过竞争和逆境,这个人是没有办法有斗志”,逆境会造就人的斗志,帮助人的生存,这可用三句来解释:敌人会帮助你成长,危机会提高你的警觉,困境会促进你的思维。只有顽强拼搏、不畏艰难险阻,奋斗到底,才能够大功告成,迈向人生的颠峰。

三、广泛涉足,拓宽视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1.广泛涉足:除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同学们一定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尽量培养自己多种高雅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参加各类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拿不拿名次并不重要),并以此减轻学习压力,愉悦心情,增长智慧,增强自信。很少参加活动的人,整天觉得空虚无聊,没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热情,胆子小,不善于推荐自己。有的同学就干脆寻找别的刺激,如沉溺网络、玩手机/早恋,这就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

学会做人:乐群是人的本能,交往是人的需要。同学们要学会与人交往,结识良师益友,这样可通过朋友的启发、忠告、劝说和帮助,吸其所长,避己所短,同时还可得到情绪上的矫正,减轻心理冲突。与人交往时,要洁身自爱,不能占小便宜,不是自己的东西决不能要,现在你觉得占了便宜,其实你是吃了大亏。因为你占便宜的时候失去了友谊和信任,而友谊和信任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人与人之间要以诚相待,用自己的诚心去换取别人的诚心。每个同学在与人交往时,难免会产生磨擦,这就要求同学们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以律人之心律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说过:世界上最宽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的是人的胸怀。宽容是一种博大,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宽容是一种境界,能使人跃上光明磊落的台阶。

(四)、支持、参与班级管理,发扬团队精神。团队不是一群人,而是一个思考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组织,所有人人都是自发地做事。班级搞得好,是你们每个人的荣耀,搞得不好,是你们的耻辱。“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指出了团结的重大意义。

四、永不自满,自不懈怠

竞争是公平的,但竞争又是残酷的。没有竞争,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就不能进步。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出击,参与竞争,接受社会的挑选。机会对大家都平等的,但机会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圣经中有句话:”晚上睡觉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上帝会打着灯笼经过你家门口”。这就是说,人的一生中要时刻注意抓住机会,要注意为自己创造条件。一个人没有近虑,必有远忧,只要是活着的人,就要为自己的生存、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兴亡担忧。2004年3月14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个聪明的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特别是在困难中学习的民族,因此,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经验、教训和启示。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敢于超越自我,永不自满,在学习中前进,在实践中提高,居安思危,永备无患。

6.着眼于未来初中议论文 篇六

活在当下,也为寻到这份珍贵的宁静……

我极喜欢读散文类型的书籍,却不喜那些情节复杂或者辞藻浮夸华丽的作品。在散文中,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一种脱俗,平淡却真实,朴素却真挚,简单却优美。翻开书细细品读,你会发现,恍若入了桃源仙境一般,棵棵桃花树在大山脚下紧靠着。柔和的晨曦,透过朵朵桃花斑驳了岁月。微风拂来,一阵花香扑鼻而来,只觉得神清气爽。片片粉红花瓣纷纷飞舞,划过几道好看的.弧度,让人心中自在不已。而我也在书中寻到一份现实中难觅的宁静。

“每个人在人生的渡口,一路或急或缓的走下去,深知生命过程所带来的甜蜜与痛苦。”这句话是在一本书中偶然发现的。初读此句,只觉枯燥无味。现如今再读,别有一番滋味。因为它在那一瞬间给了我坚持的理由,和勇敢无畏的力量。

记得那次,是在我们临生物地理中考的前几个星期。从未想过,那时的我,也会被打击到那种程度。如今想来,有一种后怕,但更多的是一种庆幸。在一次生物模拟考中,我竟发挥失常。得知成绩的那一刻,我的第一反应不是羞愧,而是悲伤,如潮般的悲伤在那一瞬间向我袭来。浑浑噩噩地上完了一节课,便在下课之余的时间里,相约同学一同前去生物老师的办公室。可是到了那儿,脚步一顿,我忽然发现我在恐惧。用力紧了紧拳头,指尖深深攥紧在掌心,一种尖锐的痛感传来,才让我稍稍冷静片刻。在进去的那一刻,心中不安,看到试卷上刺目的分数时,眼睛一涩。旁边传来了抽泣声,便强耐住此时翻涌的情绪,安慰起与我一起的那位同学。却忽然晃了神,迷迷糊糊地走出了办公室。脸上看似一片淡然,心中的迷惘却如滚滚海浪向我冲刷而来,让人无法喘息。一路无言,心中胡乱想着什么,思绪也跟着飘飞。忽然,那句话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周遭的一切好似都化作了虚无,全身心地去感受这话,心中已是一片自在宁静。

人生,其实就是一次有始有终的航行,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而逝,我们已在路上,或快或慢地前行,而其中的酸甜苦辣的滋味只有我们知晓,但不经历这些,也不配被称为自己的人生,不是吗?想到这些,心中再次充满了力量。再次感谢那些在人生路上给我帮助的伙伴——书籍。感谢有了它们,让我的人生更加精彩,宁静闲适。

7.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2 篇七

——浅谈学校管理的几点体会 四川省仪陇县复兴小学 龙 俊

管理,从字面意思看,管即管道;理即梳理,即将阻塞疏通、将混乱理顺。管理就是把管道疏通。李仕民说:“水能覆舟,也能载舟。”他把民比作水。我不防也把被管理中的人比作水。管理就是让水在这管道里向着同一个目标奔流。这样,他们不仅能推波助澜,永不干涸,而且能互相牵引,勇往直前。而今,社会极需创新型人才,教育的重心也转向如何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又是培其中的关键。那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把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师生,让师生有创新的时空,应成为现代学校管理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工作中,我做了些初浅的探索,发现“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是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方法。下面我谈几点初浅的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构建符合课改理念管理运行机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王湛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课改推广播电视讲话上指出“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是课程改革实验成功的关键”。准确全面、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建立实施课程改革管理运行机制是构建现代学校管理框架的重要内容。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引领师生主动发展。英国小说《十字军英雄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奴在身者,其人可怜;奴在心者,其人可鄙。”我国由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残留意识对人们的侵蚀与毒害,不少人充满了奴性。甚至在社会上 1

还流行着一句官话:“要想当主子,先得当好奴隶。”有教授说:中国人容易驾驭,是否与中国人的素食有关。我想这与食物的关系应该没有教育的关系直接吧!中国真正的要成为世界强国,教育应该在培养人的主动性、创造性,减少奴性方面应下点功夫。管理者也应该从这方面入手。

新课程追求的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人的潜能的开发,个性化的发展,全面地发展;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为教师松绑,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提供一个让师生创造性发挥集体智慧的空间;给师生创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环境,把学校管理的重心转移到帮助师生建立和完善自我约束、自主发展与创新机制上来。

基于此,我们做了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营造和谐、平等的氛围。这是让管理者与师生心与心相融的前提,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否得到师生认同的关键,也是管理与实际相符的前提。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放下架子;然后是深入群众;第三是学会交流与倾听,从中把握教师的特点;第四是根据特点用人、培养人,让教师人人有被重视的感觉。

二是引领教师主动力发展。教育工作必须用心,且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教育具有长期性与长效性的特点。外显直观的考核都非常片面,缺乏主动性,教育工作就难以做实。这方面,我们从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人生品味和责任感;开阔教师的眼界,创造多渠道学习与交流平台,提高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引导教师要学会包容,学会欣赏,学会坦诚,学会交流与合作,做快乐教师;建立激励机制,让教师有奔头,有想头,齐头并进;引导教师所长避短,制定专业发展规划,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让教师心有所向。

(二)营造有效的管理氛围,促进师生快速发展。

在新的管理理念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注重师生的主体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管理者的共识。

首先,要不断调整管理的决策、措施和手段,通过制度化建设,气氛的营造,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化组织,让师生在校园里感受到学习、工作、生活的幸福与快乐,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乐园。

其次,将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为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助和创造条件上,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位教师,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长处,引导老师扬长避短。强调合作与交流,资源共享,为教师提供一些合作交流的平台,让每一位教师在不同的起点上获得发展,感受成功的快乐,感受受人尊重的幸福,从而减轻老师的身心负担,促进老师健康发展。

深入师生队伍,发现师生所需。处处以人为本,为师生的主客观需要服务,努力探求教师工作与身心愉悦发展的的最佳链结,营造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营造师生培养和发展的最佳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所有教师最大限度地发展。

二、形成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促进学校快速发展。一所学校要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那是一句空话。名校的形成,离不开名教师的支撑。促进教师个性化成长,是培养名教师的关键。营造一个多层面、全方位的符合学校自身特色的最优化发展环境,建立适宜师生成长的自主发展机制,为学校、教师、学生三维一体发 3

展融合,这是促进学校的快速发展的关键。

(一)提高学校办学声誉,构建教育发展的硬环境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学校只有加强过程管理,增强科研意识,提高办学水平,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办学真正为“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宗旨服务,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才能得到老百姓的口碑; 才能实现“兴办一方教育,造福一方百姓”的教育目的。学校只有注重师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师生发展,学校发展才有原动力,才有丰富内涵。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是树德、树人的工作。做人,先是做好人。做好人就是不做有损人民利益的坏事。再做有用的人,做有用的人就是学到知识和本领,提升办事才能。有言道:德才出众是精品,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毒品。因此,学校要把树德、树人的工作放在首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教育无小事为指导,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把握住育人和督导的契机,实现育人与督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二)营建适合教师发展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发展。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保证。新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因,创设为广大教师供学习、成长、发展的外因,让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成为教职工主动进取、展示成功的舞台。

首先,从课堂管理入手,建立平等的群体关系,开辟助教师发展的渠道。只有我们和教师成为平等的朋友等关系,教师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们才能准确把握每一个教师发展的切入点,才能提供适合教师发展的捷径,将管理工作做到教师的心砍儿上。教师也才能主动从心理采纳管理者的建议,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尊重。4

注重多种形式的不同层次的帮扶,促进教师主动快速的发展。通过家长听课、随机评课、活动促课、专家导课,外出听课,形成一个同伴互助、专家引领,随机督导的开放的课堂环境,让老师们自觉地将自己的课堂变成艺术的殿堂。在工作中享受成功快乐、享受尊重的幸福。

其次,从教科研工作着眼。学校要振兴,狠抓教育科研是途径。在科研兴校、科研兴教已成共识的今天,我们只有从狠抓教育科研工作着眼,锻炼我们的教师,才能构建人材资源发展最佳环境,才能促进教师更快、更好的发展。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活动:教研、科研,让教师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实践、总结、提高;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

(三)拓展学生成长空间,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不仅重视学生课堂教学的优化,更迫切要求我们提供更广、更全的服务和给予学生最优、最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积极建设最佳的学习环境。

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校园环境建设上,我们一定利用现有的条件,建设展示教师自身人文底蕴,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环境的绿、美、静,人的文明、正气与良好秩序的形成,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让师生互动方式有较好条件,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与学风。

其次,努力拓展最大的发展空间。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努力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育人环境,营造充分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人文氛围,让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而且在学校创设人文环境 5

中成长。

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天地,我们不仅注重常规性的各种活动的开展,形成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以思想教育为先导,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常规活动系列,让活动贯穿于学校教育工作始终,让学生在愉快、愉悦的状态下接受教育,进行学习,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各级各类的活动,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施展和承认,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理解、尊重和感恩。同时,要让学校教育得到巩固,避免“5+2=0”的家教负面影响的发生,加强家校的联系,注重家庭教育的引领,引导家长正确、科学地教育子女。办好家校联系学校,切实快速地为家长解决子女教育中的问题。

三、建立“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的激励评价机制 学校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者肩负着“把人口大国建设成人才大国”的重任。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评价体制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手段及评价行为的变革。实践发现,建立“以人为本,着眼未来,促进发展”的激励师生评价反馈机制,对促进师生科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很有效。传统的评价体系把学生当成应试的机器,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和可持续发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优劣成败的重要指标,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运用威逼、体罚、占用学生课余时间,加大学生的学习强度来提高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教师无暇顾及教改及本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无力开展真正的教学科研。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的教师一定会成为埋头教书的“教书匠”,教师的发展一定会落后于时代和社会的需求。这样就形 6

成了人才培养的恶性循环。我认为这也是我国60年来教育培养不出尖端人才的原因。不少学生不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主动性增强,而是越来越厌学。有人说,我国大学与美国幼儿园孩子差不多,而我国小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美国大学生差不多。人应该随着见识与年龄的增长而动机更强,求知欲更加旺盛才是正常的。而我国的不少人却因教育的急功近利而违背了人的自然发展规律,这又怎能培养出尖端人才呢?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新课程的学生评价也强调要从评价学生的“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学生的“将来”和“发展”。承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个性差异和不同发展水平;倡导纵比,弱化横比。注重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注重评价的信息来源的全面性。为此,我们的评价必须关注师生成长、进步、发展、成功,培养被评价者的兴趣、信心。

上一篇:教育教学管理毕业论文下一篇:对班子其他成员提出的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