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2024-08-27

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共9篇)

1.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一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分析及经验启示

2013年09月03日 14:43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1期 作者:张胜利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要: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本文在对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政府扶持、协会推动、市场导向和协调发展等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其研究。

关键词:国外休闲农业,典型模式,经验启示,借鉴

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1、2、3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1].休闲农业在国外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程,1865年,意大利专门介绍城镇居民到乡村去感受农业野趣的“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宣布成立,这标志着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乡村旅游类型诞生。20世纪30~40年代,欧洲休闲农业取得较大发展,并逐渐向美洲、亚洲所在地区拓展[2].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休闲消费需求高涨,各国的休闲农业也蓬勃发展起来。近年来,休闲农业成为我国旅游开发的重点,同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也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笔者通过对国外休闲农业的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基本做法与成功经验,并据此就我国休闲农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思考,以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及研究。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气候高温多雨,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农业规模小,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强调市民实践体验,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从1810年开始,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创汇达48.9亿澳元。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融合1、2、3产业的要求,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内涵,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规范培养,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紧紧依靠广大农民,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道路会越来越宽广,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25.[2] 瞿兆赛,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2006(5):470.[3] 张蓓,万俊毅,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2011(5):100-105.[4] 李甲贵,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10(6):106-109.[5] 赵俊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与启示[J].世界农业,2012(5):27-31.[6] 朱明,程勤阳。日本的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4(9):16-18.作者简介:张胜利(1978-),男,汉族,湖南溆浦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

2.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二

1.1 重视畜牧科学研究, 科研与生产密切结合

20世纪后期, 特别是90年代以来, 在养羊业发达的国家, 如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美国、阿根廷和乌拉圭等国, 非常重视畜牧科学研究, 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 基本上实现了品种良种化, 天然草场改良化、围栏化, 主要生产过程机械化, 并且普遍使用牧羊犬作为牧场主人管理畜群的帮手, 因此, 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都比较高。据美国农业部1996年对美国50年来畜牧生产中各种科学技术所起作用的总结, 品种的作用居各项技术之首。遗传育种相对贡献率为40%, 营养饲料为20%, 疾病防治为15%, 繁殖与行为为10%, 环境与设备为10%;其他为5%。如新西兰用于养羊业生产的绵羊品种, 基本上都是高生产力水平的良种或几个优良品种羊之间的杂种, 这就奠定了新西兰养羊业高产优质高效水平的基础。新西兰对畜牧科学研究的重视, 除表现在科研机构稳定、队伍稳定、手段先进、研究经费充足外, 还表现在直接与农户打交道, 把技术直接带给农户, 以确保畜牧业生产不断得到提高。新西兰的动物育种专家指出, 在动物育种工作中, 饲料营养相当重要, 草场提供能量的水平决定着育种工作能走多远。因此, 对草场的建设、培育、管理及合理利用给予高度的重视。新西兰地处南半球, 近些年来, 由于南极臭氧层的破坏, 紫外线辐射增强, 梅西大学的专家学者们目前正在研究在紫外线辐射增强后各个牧草品种的反应, 以及培育更适宜的品种及品种组合, 并采取各种有效的对策, 确保该国草地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1.2 重视草场改良和草地建设

在人工草地建设和管理方面, 新西兰政府和牧场都非常重视对草场改良的投入和人工草地建设[1]。首先, 由政府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设计方案, 然后国家投资。毁林烧荒, 消灭杂草, 建设围栏, 建设人畜用水设施、牧道、草棚、机械库、剪毛棚等, 然后出售给个人经营。牧场对人工草地的建设, 一次性投入约1 200新元/hm2, 建成后可连续使用8年。新西兰牧场的特点表现在一个家庭或一个人是运作的中心, 丈夫、妻子和孩子以合伙人形式共同劳作, 共同占有财产, 因而形成了由个人决定如何支配自己的土地, 以发展自主经营模式。人工草场播种的牧草主要是黑麦草和三叶草。黑麦草又分3个品种, 有春季生长旺盛的品种, 有秋季生长占优势的品种, 三叶草内又分白三叶草和红三叶草, 白三叶草也有分别在春季生长占优势的和秋季生长占优势的草种。牧草草种播种量一般为30.5 kg/hm2, 其中黑麦草为22kg/hm2, 三叶草为8.5 kg/hm2。在黑麦草中, 3个品种播种量的比例是10∶7∶5;三叶草草种播种量的比例为3∶3∶2.5, 其中2.5kg/hm2为红三叶草种。新西兰农场反映, 红三叶草是育肥羔羊最理想的牧草之一。新西兰的草场都用围栏围了起来, 围栏有铁丝网围栏、电围栏和生物围栏3种。全国围栏的总长度在80.5万km以上, 围栏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90%以上。为了确保围栏完好性, 投入50新元/hm2作为围栏的维修费。在新西兰草地畜牧业的生产成本中, 草地建设占40%, 劳动工资支出占26%~28%。新西兰草地生产系统的基本原则是:“以栏管畜, 以畜管草, 以草定畜, 草畜平衡”。

1.3 实行划区轮牧

划区轮牧, 是合理利用人工草场的重要措施。在新西兰, 每个轮牧分区的大小, 根据地形、草生情况、畜牧场的经营方针等因素决定, 从数公顷到数十公顷, 大小不等。轮牧周期在不同地区长短不一, 在温暖地区和温暖季节采取短期轮牧, 在寒冷地区或寒冷季节, 则采取长期放牧。短周期轮牧时, 春季为10~15 d, 夏季为20~30 d, 冬季为35~40 d。长周期轮牧时, 春、夏、秋、冬季分别为21~30 d、35~40 d, 60~70 d和80 d以上。在确定轮牧周期的天数之前, 要测定草场牧草的产量, 然后根据羊场生产力计算并确定应放牧的羊只数量和轮牧周期的天数。根据新西兰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牧草的高度长到5~8 cm时最有利于绵羊的放牧采食。当牧草高度高于10 cm, 此时则把牛放进围栏分区中, 让牛将10cm以上高度的牧草吃掉, 这种用牛、羊混合放牧来调节牧草高度和草生状况, 使牧草高度, 始终处于利于绵羊采食的状态。在围栏分区中, 在水源较好的地区, 分点设置自动饮水池, 供羊终年在草场上饮用;在水源缺乏地区, 采用挖地蓄水, 解决羊饮水问题。在新西兰, 羊终年在草场上放牧, 自由采食, 然而气候和草场条件较差的地区, 在冬季给羊群补给青干草或青贮料, 但时间很短。

1.4 发挥生产者合作社组织的作用

在养羊业发达国家, 随着电子商务技术的广泛应用, 网络销售羊毛、种羊等产品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如在澳大利亚, 畜牧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采用合作社形式。澳大利亚的绵羊合作社已开展了通过电脑网络拍卖绵羊, 农民在计算机上报价和签订合同, 收购商在远程电脑中询价和下订单, 合作社利用网络为农民提供期货全期保值、远程拍卖等业务, 并由电子结算系统进行结算。

2 发达国家细毛羊产业发展的启示

2.1 尽快实现辽宁省细毛羊品种良种化

按照各地区生态条件和生产潜力, 搞好品种区域规划, 发展优质细毛羊。

2.2 扩大养殖规模, 逐步推广集约化养羊生产

积极创造条件, 建成一批专业细毛羊生产基地或养殖小区。根据辽宁省目前生产体制, 集中成片发展以农牧民家庭经营为主, 饲养规模在几百只到数千只细毛羊生产大户和专业联户。逐步实现品种良种化、产品规格化、草场改良化、生产机械化、饲养标准化、管理科学化和经营专业化[2,3,4]。加强对生产基地的资金投入和科技投入, 发挥本地优势, 逐步实现集约化、产业化的现代养羊生产。

2.3 加强草场建设, 建成巩固的饲草基地

要改变靠天养羊的传统生产方式, 积极改造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 提高产量、计划放牧。有计划的利用撂荒地、农歇地, 建设稳产高产的人工草场, 实行分区轮牧或刈割饲喂。在农区和半农牧区, 要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 适时收集, 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 进行粉碎、氨化、发酵等加工处理, 提高利用率和消化率。

2.4 改善饲养管理, 提高劳动生产率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细毛羊正常生长、配种繁殖和产品生产的基础。因此, 必须逐步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实行科学养羊。在建立巩固的草料生产基地的基础上, 积极发展配合饲料工业, 按照营养需要进行标准化饲养。同时, 要加强棚舍建设, 根据不同气候条件, 因地制宜修建羊舍, 大力推广塑料暖棚养羊技术。

2.5 加强养羊科学研究, 建立完善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科学研究必须面向生产, 面向未来。紧密围绕养羊生产中的技术重点和难点, 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与此同时, 要广泛采用现代化养羊技术和科研成果, 尤其要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 不断提高养羊生产的科技含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文清.走现代畜牧业路子提升细羊毛产业发展水平[J].内蒙古工作, 2006 (1) :37-38.

[2]李金祥.新疆细毛羊产业发展对策的探讨[J].中国牧业通讯, 2003 (02A) :7-8.

[3]张建文, 李国林.从国毛走势看甘肃省细毛羊产业的世纪挑战和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 2003 (4) :8-11.

3.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 篇三

关键词: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经验启示

一、我国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必要性

农业保险风险区划是大规模开展农业保险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之一。我国实行省、市、自治区的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是体现保险的风险一致性原则和防止逆向选择的必要措施。国际经验表明,进行风险区划和费率分区,将农业保险标的面临的保险风险做出区域划分,可以避免让一个农场主或一个地区的保费补贴其他的农场主或地区,使他们的保费与自己的生产风险损失概率联系起来。

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表明,自农业保险开展以来,一直面临农户参保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我国农民对保险缺乏适当的理解,投保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农民阶层人均收入水平低,而以年损失率为基础的农业保险费率却很高,导致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有限。而且,由于农业灾害有明显的区域性,在某一地区,只要农业生产风险表现出不一致性,此时统一费率的实行,就会导致各保户之间转嫁风险的权利和支付保费的义务不对等,极易诱发保户的逆选择行为,即高风险的农民投保积极性很高,而实际风险低的农民不愿意投保,最终使农业生产风险不断向保险公司集中,导致保险人的经营严重亏损,或是被迫退出农业保险市场。因此,为了确保农业保险持续稳定的开展,必须以农业保险风险区划为基础和依据,对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不仅是保障农户利益的客观需要,也是农业保险自身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二、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分区的经验

事实上,国际上农业保险办得比较成功的国家都进行了农业保险的风险区划。例如美国、日本和加拿大都是开展农作物保险比较早、保险机制较健全的国家,他们既有农作物一切险,也有单一责任的农作物保险,如雹灾保险。无论是一切险还是雹灾险,都按灾害发生规律和风险等级进行了区划。

(一)美国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美国自1938年开展农业保险以来,经过70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创新,已基本建立了现代化的风险管理制度。在美国,农民可以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选择所要投保的类型和投保水平,由农民自己支付保险费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由政府予以补贴。保险产品涵盖了各种自然灾害损失,保险类型可细分为团体收益保险、作物收益保险、农场总收入保险、收益保证保险和收入保护保险等。美国曾以雹灾次数(平均雹灾天数)、雹灾次数最多的季节和雹灾强度为主导指标,把整个美国大陆划分为14类雹灾地区,据此分别对各区域制定和实施差别保险费率。美国对农作物一切险区分了保险责任区和费率区,分别反映生产力和风险的差异。其具体做法是,先由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保险统计处为每个县确定保险责任和厘定保险费率及保险金额;各县再按土地的生产能力,考虑收获的记录、土壤分类地图及其他各种资源情况,把该县划分为不同的保险责任区(一般有5个-10个等级);在当地居民的协助下根据生产风险的区域性将该县划分为不同的费率区。在划分费率区时,某些地区可能被定为不适宜保险的地区,因而这些农民可能被视为不适宜保险的农民。

(二)日本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日本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酝酿农业保险,日本农业保险组织由基层向高层分为三 级:农业共济组合、农业共济联合会和国家农业保险机构(即农业共济再保险特别会计处)。日本立法规定,凡是对国计民生有重要意义的农作物及牲畜都被列为法定保险范围,实行强制保险;对果树、园艺作物、旱田作物等实行自愿保险。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都享受政府补贴和再保险。

在日本,农作物都会按其风险等级划分,确定相应的保险费率。具体做法是:首先,由农林省依据可保作物在过去20年中的损失率为每个府确定其标准费率。府的政府再根据辖区内每个村、镇或市过去的损失记录和农作物生产的物质条件,如现有的排水道、水库等条件将它们分别划入某一个风险等级。然后把最初的标准保险费率,应用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村、镇或市。在日本实际执行费率,在按平均损失率确定后还要按这一地区内农民支付保费的能力做进一步的调整,以体现其保险计划的互助性质。日本一般把每个府作为一个风险区域,每个府划分成几个风险等级。

(三)加拿大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加拿大农业保险的开展比美国晚20年,其制度模式和经营方式与美国有些相似。各省在开展农作物保险时,都根据本省各地区的气候、土壤、地理条件和农作物生产历史进行了风险区域划分,不同风险区域内有不同的费率范围。1959年最早开办农作物保险的曼尼托巴省,将全省划分为15个风险区域,阿尔伯塔省划分为14个风险区域,萨斯卡彻温省则划分为23个风险区域。每一个风险区的费率主要依据两个因素来厘定:一是该地区土壤的生产能力;二是农作物生产的历史资料即历年的产量记录。也就是说,每个投保农场内不同地块的费率,还要依据该区风险区划厘定的基本费率加以调整。

(四)其他国家农作物的风险分区

如西欧国家中的德国,在其农作物保险的开展中将全国划分为44个风险区域,每个区域内再对相应的9种农作物确定不同的农险费率,在这些风险区域的基础上厘定的费率共有396个,不同地区同种农作物的风险费率的差异也较大。因此,风险区划对于农作物保险长期稳定经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启示

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业保险2007年的保费收入为53.3亿元,2008年的保费收入为110.7亿元,其增长幅度高达110%,表明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很大。在国外农业保险风险区划的经验启示下,应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对各省区实行农业保险区划,从长远和总体的观点出发,全面规划各地区的农业保险。

(一)各地农业保险模式应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幅员辽阔的农村,既有东部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也有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特殊需求,既有已脱贫走向小康的新一代农民,也有需要关心救助的贫困弱势群体,具有明显的梯度效应。为此,要采取分区域指导的方法开展各地的农业保险业务,避免“一刀切”。要稳定农业保险的发展,各地区可依据自身的风险特点、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农户投保意愿以及地方财政能力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地设计其农业保险产品。

(二)对我国农业保险进行县级风险区划

由于受限于统计资料的缺失,我国大多数区域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农业保险风险分区,极少数的研究进行的风险区划大都是省级的风险区划,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低估各区域的生产风险和损失率,而我国效仿加拿大执行分地块的费率也不切实际。因此,为了能使以风险区划为基础厘定的农业保险费率科学合理,切实保障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利益,应该对我国进行县级层面的风险区划。

在进行了农业保险区划后,以区划成果为依据就可以对制约农险发展的障碍因素提出适宜的解决办法。如精确计算出各地费率后,再结合经济发展水平就能够正确评价各地农民的保费支付能力和讨论保费来源问题予以调整。

(三)实行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政策

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组织体系。政府可以规定,只要对农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有重要意义的少数几种农林牧渔产品必须实行法定保险,其他产品的生产实行自愿保险。保费可根据保险险种、保障水平的不同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有所区别。

适当地推行强制投保。一方面,通过强制投保,才能在足够大的领域内分摊风险,避免逆向选择行为,降低农业保险费率;另一方面,通过适度地强制,能够提高农户的参保率,以保障其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失大大减少,切身感受保险带来的益处,由此正确的认识保险和提高保险意识。世界上农业保险运行比较成功的国家,农业保险品种的投保都存在一定的强制性。但是,在强制投保的制度设计上,一定要注意避免强制投保演变成乱摊派。

参考文献:

1、丁少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风险区划[J].中国集体经济,2009(9).

2、刘书祥,王克祥.国外农业保险模式、经验与启示[J].金融会计,2007(3).

3、庹国柱,朱俊生.关于我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农村经济,2005(5).

4、钟甫宁,宁满秀,邢鹂.我们政策性种植业保险制度的可行性研究[M].2006.

5、丁少群,庹国柱.论农作物保险区划及其理论依据——农作物保险区划研究之一[J].当代经济科学,1994(3).

6、谢家智.中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9.

7、Knight,T.O,K.H.Coble.Survey of U.S.Multiple Peril Crop Insurance since 1980[J].Review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7(1).

4.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四

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一、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广东省濒临南海,毗领港澳,交通便利,华侨众多,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全省七山一水二分田,是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二十多年来,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广东又排在全国的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有8个第一。广东省GDP占全国1/

8,税收占全国1/7,仓U汇占全国1/3,出口占全国协。2003年广东农民人均纯收入4265元。八十年代初,广东省的农产品价格率先放开,“三来一补”外向型企业异军突起;九十年代,以外资带动农产品出口,以“高产量、高产值、高效益”为内容的“三高”农业快速发展;跨人新世纪,广东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收和加快农业现代化的目标,以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中介组织为重要途径,大力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在确保基本农田面积和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前提下,重点发展南亚热带的优质水果、蔬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畜牧业和园艺业成为广东农业的两大增长点。近年来,广东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五个特点:

(一)龙头企业发展快,产业化组织分布合理2003年广东省共有各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1898家。按组织类型分类,龙头企业带动型1083家,占57%;中介组织带动型283家,占15%;专业市场带动型197家,占10%;其它类型335家,占18%。按利益联结方式分类,有合同关系1094个,占57.6%;合作方式按股分红的213个,占26.4%。全省1083家农业龙头企业中,省级重点扶持115家,市级重点扶持310家,县级重点扶持688家。从产业类型分,种植业353家、畜牧业287家、水产业105家、林特产业75家、其它行业263家。

(二)龙头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效益好全省1083家农业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总值264亿元,平均每家企业2439万元;年销售收入达760亿元(专业市场交易额),净利润40亿元,上缴税金26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有150家。规模最大的广东温氏集团年销售收入达48亿元。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兴办一大批种养生产基地,农作物种植面积达877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36万亩,养畜量1636万头,养禽量6亿只,农产品加工量达1820万吨。

(三)突出科技创新,实施标准化生产广东省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在带动农民增收过程中,特别重视良种引进、新技术应用、标准化生产。珠海市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是1999年广东省政府确定的珠江三角洲十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之一。目前已建成集规模化生产、农业科技研究、科普教育、推广示范服务和现代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示范区的斗门对虾产业化研究院有限公司高薪聘请养虾专家,发展繁殖快、产量高的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推广益生菌调水和防治病虫害等十大健康养殖技术,辐射带动20个乡镇、8万多农民,人均收达9320元,比斗门区农民人均收入5224元,高出78.4%。深圳市农业龙头企业大多数与科技部门、大专院校以及国外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公司联合起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光明集团公司原是一个国有华侨农场,1958年建场,1999年实行政企分开。2003年总资产达8.2亿元,年销售收入达11亿元。公司在加强自主研发基础上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协作关系和人才基地,走出了一条依靠技术和管理创新之路。光明猪配套系已被国家科技部指定为2001年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四)重视体制创新,发挥中介组织功能体制创新给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11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中,非公有制企业77家,占69%,其中民营企业有65家,占非公有制企业84%,外资、合资企业有12家。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广东在加强龙头企业改制过程中,也非常重视市场流通体系的建设,特别是以流通为主的中介组织已成为广东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纽带和桥梁。珠海市斗门农产品流通协会成立于2001年9月,现有会员370人,拥有总资产7161万元,其中流通运输车辆360辆,电脑30台,水产运输船20条,直接带动从员600多人。2003年协会销售水产品11万吨,年销售额20亿元,创利润3亿元,出口创汇750万美元,上交税金982万元。仅水产养殖带动1.8万农户、5万农民,对虾养殖16.5万亩,增收630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3500元。

5.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五

一、单选(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新加坡政府发表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提出的新加坡的五大“共同价值观”中不包括以下哪项?

A.国家至上,社会优先 B.家庭为根,社会为本 C.关怀扶持,同舟共济 D.宗教统一,种族和谐

2.姜跃教授指出,1977年到1997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

A.7次 B.17次 C.27次 D.37次

3.姜跃教授指出,国外廉政建设的启示之一是,(),是廉政建设的保障。

A.权力监督和社会监督 B.廉政文化建设 C.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 D.法治建设

4.“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这是下列哪位提出的?

A.孟德斯鸠 B.卢梭 C.黑格尔 D.休谟

二、多选(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1.姜跃教授指出,新加坡贪污调查局有五项权力,包括以下哪些?

A.逮捕权 B.调查权 C.搜查权 D.获取财产情报权

2.西方国家“三权分立”原则中的“三权”指的是()

A.立法权 B.行政权 C.司法权 D.救济权

三、判断(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1.姜跃教授指出,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制衡非常有效,因为立法权掌握在议会手中,议会是党派活动的场所,其中不仅有执政党议员,也有在野党和反对党议员,能够对行政权形成有效制衡。

正确 错误

2.姜跃教授指出,西方议会拥有审批权和行政立法权。

正确 错误

3.姜跃教授指出,在近年来透明国际每年发布的廉洁指数排行榜上,新加坡稳居前五名,在东南亚这个腐败高发的地区,连续执政的人民行动党政府被公认为高效廉洁的政府。

正确 错误

4.姜跃教授指出,议会拥有听取政府工作报告权。

6.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六

综观世界, 第三部门的勃兴, 减轻了政府的行政成本,发挥了很好的 / 补台0 功用, 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各国第三部门参与 / 社会管理0 水平已成为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在中国, 第三部门以志愿组织为主体, 其成员又以高校青年大学生为生力军。为此, 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管理, 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水平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国外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

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经验, 主要有两条进路: 一是借鉴志愿服务起源的欧美发达国家经验, 二是借鉴地域文化相仿的亚洲发达国家经验。欧美发达国家推介美国、英国经验; 亚洲发达国家推介日本、韩国经验。

7.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七

1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典型模式

从国外不同国家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来看, 由于思想理念、资源禀赋和发展水平等的不同, 因此各国休闲农业在发展形式、组织机制和效益等方面各有差异,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总结如下:

1.1 以日本为代表的绿色观光旅游发展模式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气候高温多雨, 国内资源贫乏、人均土地资源紧缺, 农业规模小, 因此政府希望通过政策和制度来引导休闲农业的发展, 希望通过当地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和风土人情来吸引游客。因而, 日本休闲农业奉行“回归自然”的理念, 强调市民实践体验, 通过农园吸引市民租地经营, 农民在公园里生产、生活、休闲, 实现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一体化经营管理。为了有效推动绿色观光旅游体制、景点和设施建设, 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农业土地法律体系, 在硬件配套设施、税收、补贴等方面给予许多优惠政策。目前日本国内有很多富有诗情画意的观光农园, 内设动物广场、牧场馆、花圃、跑马场、射击场等各具特色的设施, 同时配有完善周到的服务, 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为观光农园赢得了不菲的经济收入。

1.2 以法国为代表的专业农场发展模式

法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得益于多个非政府组织机构的联合, 具体是指各行业协会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制定相关的行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推动以农场经营为主的休闲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农场基本上都是专业化经营, 主要以农场客栈、点心农场、农产品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以及露营农场等形式存在。早在1954年, 联邦国营旅舍联合会主办“法国农家旅舍网”, 此后各类农业旅游社团组织和法国农业与渔业协会等中介机构陆续成立, 有力促进了休闲农业的经验交流、信息传递和业务培训。随着行业协会的不断发展, 行业自律作用逐渐凸显, 法国政府也逐渐由管理职能转向监管职能, 行业协会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中显现主导作用。截至2005年, 法国已有1.77万农民经营休闲农业, 超过5800户农民加入全国性的联合经营组织;2007年有2.92亿人次前往乡村进行休闲, 占全国旅游总人数的33.4%;农业旅游收入约244.6亿欧元, 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5[3]。

1.3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葡萄酒旅游发展模式

澳大利亚作为开展休闲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 其休闲农业特别重视葡萄酒旅游产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 主要依托葡萄庄园的田园风光、酿造工艺生产设备、特色美食、葡萄酒历史文化吸引游客, 同时开发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农业旅游产品, 带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产业延伸, 促使休闲农业向第2产业和第3产业延伸, 实现了特色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为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澳大利亚葡萄种植始于1788年, 从1810年开始, 葡萄酒酿造和销售开始走向商业化, 目前已经形成了60多个葡萄酒产区, 2008年澳大利亚葡萄酒产量为125714百万升, 出口量为71417百万升, 成为世界第6大葡萄酒生产国和第4大葡萄酒出口国[4], 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据澳大利亚资源、能源和旅游部统计报道, 200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旅游就吸引410万国内游客和66万国外游客, 创汇达48.9亿澳元。

2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经验

国外休闲农业依托区域特色资源、民俗文化、科技水平等优势, 形成多样化的项目开发经营模式, 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对其成功经验总结如下:

2.1 政府适度扶持

国外政府制定休闲农业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或规划, 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如日本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20多部, 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法规体系[6];国外政府对休闲农业的精品景区实行以奖代补, 并设立专项扶持发展资金。如在1992年, 美国专门设立了“农村旅游发展基金”, 推行“旅游政策会议”制度, 确保国家的重大决策充分考虑旅游收益[5]。

2.2 协会积极推动

国外休闲农业通常通过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来提高休闲农业质量, 从而引导休闲农业经营者、管理者不断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 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最终来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如法国农会、罗马尼亚乡村生态和文化旅游协会以及爱尔兰的农舍度假协会等行业协会均有力推动了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2]。

2.3 坚持市场导向

国外休闲农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确定主导产业, 实行区域布局, 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集种养加、内外贸、产供销、农科教于一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如澳大利亚依托本地龙头产业葡萄酒, 通过拓展休闲农业旅游、休闲、度假和体验等新型职能, 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组合, 带动农副产品加工、餐饮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4]。

2.4 协调均衡发展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注重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 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 重视控制休闲农业活动对资源所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强调休闲农业在促进工农协调和城乡经济社会均衡发展, 注重提升传统文化内涵、提高公民素质,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从而创造社会文化效益。

3 国外休闲农业对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我国实际来看, 加强休闲农业发展建设,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导向, 加强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与资金扶持

政策完善是根本, 市场运行是重点。发展休闲农业应加强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 强化政府在政策扶持、规范管理、公共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建立休闲农业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协调和制订我国关于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研究部署重大活动和工作措施。设立休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采取多种经营模式, 充分调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鼓励支持个人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休闲农业开发建设, 发挥社会资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组织制订并完善我国休闲农业服务标准体系, 强化对各类休闲农业行业协会等合作组织的管理与支持力度, 增强行业自律性。

3.2 坚持以农为本、彰显文化, 深入挖掘休闲农业发展的文化内涵

发展休闲农业不能脱离农业、农村和农民, 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 农民为主体, 农村为单元, 要坚持以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增收为目标, 融合1、2、3产业的要求, 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 深入挖掘乡村深厚的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 丰富文化内涵, 深入发掘休闲农业的历史文化内涵, 弘扬传统休闲农业文化, 突出文化底蕴厚实、景点丰富多彩的特色, 拓展多元功能、功能齐全、环境友好、文化浓郁的休闲农园, 推进乡村传统文化的产品化, 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经济优势, 大力培育特色休闲农业产业, 在带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 为城乡消费者创造良好的休闲环境。

3.3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营销与品牌建设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突出自然生态为重点, 加强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旅游业的结合, 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 充分整合农、林、牧、渔和旅游文化等资源, 依托区域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国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循环农业示范区, 加快培育一批经营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服务标准化的休闲农业精品点、精品休闲农庄和精品农家乐, 组织开展展示推介活动, 形成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品牌, 重点培育乡村旅游著名、驰名商标和品牌, 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 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 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统一, 加快培育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的休闲农业发展, 变资源文化优势为产业经济优势。

3.4 坚持创新服务, 规范培养, 提升休闲农业发展的水平与经营机制

发展休闲农业应以创新的理念盘活我国传统资源, 将农业资源与创意相结合, 开发丰富多样的创意农业产品, 打造特色鲜明、富有魅力的农村农庄, 形成创意农业产业带。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产品服务、环境保护等公共利益, 要通过制定标准、加强管理、培育品牌、引导行业自律等多种方式, 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

总之,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任重道远, 无法因循已有的模式, 在实践中将会遇到各种复杂的难题, 需要我们结合我国具体实际, 注重吸取国外成熟和有益的经验, 不断探索和创新。在农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 加强宏观调控, 紧紧依靠广大农民, 充分调动各行业协会和社会力量的积极性,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就能够实现突破, 道路会越来越宽广, 我国休闲农业的前景最终也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Z].2011-07-25.

[2]瞿兆赛, 曹林奎.世界旅游农业发展概况及其对中国的借鉴作用[J].中国农学通报, 2006 (5) :470.

[3]张蓓, 万俊毅, 文晓巍.国外农业旅游的模式比较与经验借鉴[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5) :100-105.

[4]李甲贵, 贾金荣.澳大利亚葡萄酒产业发展政策与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 2010 (6) :106-109.

[5]赵俊晔.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旅游经营管理与启示[J].世界农业, 2012 (5) :27-31.

8.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八

关键词:低碳经济;经验;发展;资源环境;能源

中图分类号:F11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073-05

一、引言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它是一种比循环经济要求更高、对资源环境更为有利的经济发展模式。表面看来主要是为了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实质是要求人们活动行为的低投入、优投入、低污染、低排放、高产出,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以及人类社会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

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并迅速被诸多国家所关注。[1]如日本,其内阁通过了《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正式将低碳社会作为日本的发展目标;此外,日本的低碳社会计划小组进行了预算,认为到2050年日本可能减少70%的二氧化碳排放,从而进入低碳社会。[2]与此同时,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着手开展有关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及相应推动政策的研究,这大大推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进程。

我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一直持积极的态度,因此,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已显示出了强劲的势头,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潜力。在2007年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同年9月召开的中国科协年会上,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2008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成立了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对低碳经济的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便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将“低碳经济”提到了会议议程,认为中国能否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3]在诸多高校、政府部门以及研究机构的共同关注下,低碳经济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发展。但是,在看到低碳经济在我国得到发展的同时,还应明白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大,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借鉴他人的经验和做法,来提升和推动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经验

(一)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

低碳经济是由英国率先提出的,因此,英国也是最积极倡导和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国家。此后,欧盟、日本、美国等也纷纷加入到此行列,积极地为低碳经济发展在努力,且在有些方面已趋于成熟。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的诸多做法和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1.英国。英国作为低碳经济的倡导者,所以在低碳道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按照《京都议定书》的承诺,英国愿意为欧盟成员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在欧盟内部的“减排量分担协议”中承诺减排12.5%,比平均减排8%的目标高出4.5个百分点。不仅如此,英国政府进一步表示,力求在2010年减排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20%,2050年减排60%。[4]为了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推广,英国政府主要推出了两种政策手段:其一是在其“气候变化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实质性的政策手段,即气候变化税。这实质上是一种“能源使用税”,计税依据是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使用热电联产、可再生能源等则可减免税收。该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节能投资,并非为了扩大税源,筹措财政资金。据测算,至2010年英国每年可减少250多万吨的碳排放(相当于360万吨煤炭燃烧的排放量)。[5]

另一种政策是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即所有注册的电力供应商都制约于一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定配额:生产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配额是逐年增加的。实现配额政策的主要方式是向可再生能源发电商购买电力的同时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或是从发电商、独立供电方那里只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证书。而购买证书这项政策,目的在于鼓励企业更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

通过“气候变化税”和“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的实施,英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这为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同时,英国的政策措施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促使了企业主动配合的意愿,这大大降低了政策的执行成本和“阻碍力量”。

2.日本。作为《京都议定书》的发起和倡导国,日本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面对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现状,日本一直重视能源的多样化,并积极为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做出了贡献。如日本投入巨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以及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方面的研究。在2007年5月,日本的经济产业省决定在未来5年投入2090亿日元用于发展清洁汽车技术,目的不仅要大大降低燃料消耗,还要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2008年6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提出了日本新的防止全球变暖对策——“福田蓝图”,表示日本减排的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使本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目前减少60%至80%。新出炉的行动计划草案写明,从2009年起将就碳捕捉及封存技术开始大规模验证实验,争取2020年前使这些技术实用化。“福田蓝图”还提出,日本太阳能发电量到2020年要达到目前的10倍,到2030年要提高到目前的40倍。[6]

此外,日本还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宏观规划、管理创新等措施,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如《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推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7];同时,日本还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规划的有效制定,这为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提供了标准。

3.法国。除英国和日本以外,法国、加拿大、韩国、瑞典等国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就拿法国来说,法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比欧洲平均水平要低21%。2000年1月,法国开始实施“预防气候变化全国行动计划”,同年12月,法国又出台了“全国改善能源消耗效率行动”方案,根据这两项计划,2001年法国政府又通过了节能规范标准,即根据不同地理位置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等自然条件,评估不同建筑材料的能源利用效能。

即便如此,法国还在朝着更高的绿色发展目标迈进。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法国政府尤其注重在环保、航天和纳米等尖端技术领域的投入,将各方面科技政策向环保倾斜。如4月30日,法国政府公布一系列新的环保法律草案,涉及建筑业、交通、农业和能源等多个方面:一是对能源消耗“大户”的建筑业,提出了对旧房进行大规模改造,争取到2020年将能耗降低至少38%的标准;二是对于交通,计划在2020年前新建2000公里的高速铁路,连接各主要省会城市,到时将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三是对于农业,提出到2013年将生态农业在农业中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2%提高到6%,到2020年争取达到20%;四是对于有关产品安全方面,要求30种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农药产品在年内退出市场。[8]而在12月2-5日法国第23届全球清洁技术设备展览会上,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暖压力,清洁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争相发展的尖端科技领域。据统计,本届展会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共有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2750家企业参加展会,数目较上届增长11%。法国在会上积极的进行着引导和宣传,如在可循环和生态技术为主的零碳排放公司方面,法国共有150多家公司进行了参展。[9]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法国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的决心。此外,法国还向人们提出了诸多具体的低碳生活方式,如开车时减速行驶,既可降低耗油量,还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或者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车,来降低环境的压力。

4.其他国家。如前面所说,除了英国、日本、法国,还有瑞典、韩国、加拿大等诸多国家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特色与优点。

瑞典在对低碳经济的执行,可谓是运用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如对环保型汽车的推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国民使用环保型汽车,2006年拨款3850万美元发起为期3年的“绿色汽车-2号”计划,推动本国汽车制造商研制环保型汽车;同时,还为鼓励国民购买清洁燃料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瑞典政府还推出奖励措施:从2007年4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凡购买1辆环保型汽车,可免税1万瑞典克朗(约合1400美元)。[5]目前瑞典各地的加油站都出售汽油和乙醇混合燃料,以方便环保型汽车用户。经过努力,目前瑞典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榜样,环境优美,空气清新。

对于韩国,其政府2008年提出并开始实施“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以实现增长模式的转换,重新找到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动力”,其正在拟定的《气候变化对策基本法》将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提供法律依据。《第一个国家能源基本计划(2008-2030)》是韩国首个20年长期能源规划。按照该计划,2030年韩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耗总量的比重将从目前的2%提高到11%,为此将在设备和研发方面共投入111.5万亿韩元。韩国还计划2030年前新建10座140万千瓦级核电站,将电力供应中核电的比重从26%提高到41%。[10]此外,还计划将新能源的生产量分别增加到目前水平的十数倍或数十倍。

2008年,加拿大政府细化了“让科技成为加拿大优势”的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四大科技发展领域的具体范畴。[11]尤其是在环境科技与能源领域两个方面:(1)在环境科技上: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实现加政府制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加政府与国外伙伴一道制定了泛北美温室气体限排量及其贸易计划。为此,加政府分别拨款6600万加元支持制定工业废气排放法规框架并对生物燃料排放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另外,政府承诺5年内拨款2.5亿加元支持汽车工业执行汽车工业创新计划,主要开发环保型汽车的战略性大项目。(2)在能源领域:继续支持开发更清洁能源,政府计划到2020年90%的电力需求将由零排放能源,如水电、核电、清洁煤和风能提供。为此,政府将继续支持生物燃料、风能和其他替代能源的研究,计划拨款2.3亿加元执行生物能源技术计划。另外加政府还拨款3亿加元支持核能发展,包括开发先进重水反应堆和更新实验室的技术设备。

(二)国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经验

通过对英国、日本、法国、瑞典、韩国、加拿大等国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发达国家当前在低碳经济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特征,且成为其他国家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借鉴的做法,具体如下:

第一,环保目标明确,管理体制完善。如英国、瑞典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环保目标,且为实现目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比如提出相应的鼓励政策,以保证目标的到达。

第二,方式灵活,政府采用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引导企业注重环保。如日本,采用了法律、政策宏观管理相结合的方式。

第三,企业成为中坚力量,环保产业成为经济新增长点。这在法国体现的最为明显,法国大约有200多万家企业从事垃圾循环回收事业,这大大推动了低碳经济的推广。

第四,公众积极参与,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环保。如瑞典,将环保真正的落实到了现实生活的细处,这大大的贯彻落实了低碳经济。

第五,积极进行开放,加强学习交流,注重国际合作。发达国家不断地通过学习,如欧洲国家,互相促进且注重合作,使得当前欧洲环境有了质的提高和变化。

第六,加大投资力度,重视技术研发。如瑞典、韩国、加拿大,在环境科技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资助计划和方式,以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

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依据我国的现实状况,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应当做好制度、法律、技术、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制定激励政策,完善管理制度

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当积极地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并完善相应的制度,以保证其落实。对于激励的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费,二是补贴。对于那些不采用低碳经济模式发展、对环境造成污染、浪费资源的企业征收费用,促使其改变发展模式(当然,对于情节严重的求助于相关法律法规,通过约束机制来制止其行为);对于那些积极采用的企事业单位,应给予补贴,鼓励其表现和示范效应,以便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在补贴方面,包括项目资金补贴、损失补贴、低息融资、免收或减免相关的税费、支持低碳企业进行相关的商业融资(如发行公司债券、股票上市等)、以及支持企业利用低息贷款方式。

同时,还应当建立相应的市场运行规则,如规定企业准入市场的条件、规范项目的竞标方式、建立和完善企业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效果考核机制等,以便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增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信心,提升企业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

(二)完善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发展

这一方面,可以借鉴日本,日本通过制订《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等法律,为低碳经济的有效推动提供了法律依据,保证了日本低碳经济的迅速开展。而当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一些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条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等。所以,制定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如《促进建立低碳经济基本法》等,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约束机制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也大大有利于环保事业的落实和开展。

(三)重视技术研发,加强国际合作

技术是低碳经济实施的保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如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诸多部门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应当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理顺企业风险投融资体制,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这就要通过多渠道的融资,包括BOT、发放债券、上市、设立碳基金融资等方式,为研发(R&D;)所需资金做好准备。

同时,还应当积极地整合和利用国际资源。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技术总的来说要先进于发展中国家,而未来世界能源需求和排放增长的大部分又来自发展中国家,且发展中国家限于自身经济实力,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技术研发能力相对不足,这大大制约了发展中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因为,发展中国家仅仅依靠技术的自然扩散带来的溢出效益或者商业性的技术贸易都是不够的,为了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目标,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援助和技术转让。但实际是,受到一系列壁垒和障碍的干扰,技术转让进展十分缓慢。所以,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环境的治理,非常有必要寻求通过制度化的手段,来推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转让,以期实现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要借助一些国际化的组织及机构来推动其合作的进程,这些组织包括联合国、国际环境与发展委员会(CIDI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世界银行以及众多的非政府组织(NGO)和研究机构,如世界资源研究所以及多国发展银行。其中,最重要的要数联合国的相关部门,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者是全球环境的领导机构,后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提供多边技术合作和投资前的渠道。

(四)加强教育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由于环境与资源的公共物品性,产权的不清晰,人们肆无忌惮的滥用资源、任意污染环境,这给资源与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导致大量的增长是依靠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截然相反的。而在此情况下缺乏法律法规,更是助长了这种不合理、不理性的发展行为,这也明显对低碳经济的推动缺乏有效的激励。因此,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以及其它媒体,加强教育宣传,尤其是应当将低碳经济的有关知识引入教科书,从学校的孩子们入手,以全面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有效地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这对于低碳经济理念更为广泛地被接受和其模式的推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赵娜,何瑞.英国能源的未来——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J].王伟,译.现代电力,2005(8):90-91.

[2]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34-36.

[3]朱志胜.不要让低碳经济成为“纸上谈兵”[J].环境科技,2008(11):71-73.

[4]潘家华.英国低碳发展的激励措施及其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06(18):51-53.

[5]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11-18.

[6]刘浩远.日本内阁通过“低碳社会行动计划”[EB/OL].[20080729].www.ce.cn/xwzx/gjss/gdxw/,新华网.

[7]蓝庆新.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借鉴[J].经济导刊,2005(10):90-93.

[8]李学梅.法国公布新的环保法律草案[EB/OL].[20080501].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新华网.

[9]科技日报.第23届全球清洁技术设备展在法国举行[EB/OL].[20081208].www.slbhw.com/xsdt2.asp?bh=117.

[10]韩国启动“低碳绿色增长战略”[EB/OL].[20080920].news.hexun.com/20080920/109020436.html,中国经济网.

9.国外农业产业化经验与启示 篇九

摘要:分析了国外农业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在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总结了其中积累的丰富经验,集中探讨了农业发达国家在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研成果创新与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等方面的经验与启示,以期为中国高等教育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国外高等教育;新农村建设;科技支撑;经验与启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不断深入,科技进步与创新对农业的贡献率逐年增长,成为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总体水平相比,中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重大成果少、转化率低、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投入总量偏低等问题。高等教育是科研领域的重要力量,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对新农村建设这一系统工程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在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方面的先进经验,找准切入点,解决中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而又光荣的现实使命。

一、国外高等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典型经验(一)多元化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 1.以美国为代表的二元结构

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由独立建制的农业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农科院系组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美国的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而这一骄人成绩与美国通过立法建立了大批“赠地学院”以及其优先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息息相关。1862年,《莫雷尔法案》(Morrill Act)的实施,保证了美国的每个州都至少有一所以农科为主的赠地学院。赠地学院以其灵活多样的模式,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主要向学生讲授农业科学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为农业发展需求服务。随后,在“威斯康星思想”的影响下,美国的高等农业教育进一步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为促进美国农业科技的进步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以日本为代表的三元结构

日本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由设立农业相关院系的综合性大学、农科类大学和设有农业相关学科的短期大学组成。19世纪后半叶,为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农业教育初现端倪。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日本现已形成了层次分明、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①综合性大学中的农学、生物学、园艺学等学部。这类院校在日本共有53所(如北海道大学农学部),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主体。② 以农、农工或水产等命名的农科大学。这类院校共有7所(如带广畜大学),在日本高等农业教育中所占比重较小。③ 有涉农学科的短期大学。这类院校共有23所(如富山县立大学短期大学部的农业技术学科),也是日本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十分重视培养指导研究和普及新农业技术的领导人员、同农业相关的第二、三产业技术人员、开发有关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和农业生产资料新技术的研究人员。

(二)发达的农村职业教育和严格的资格认证制度 1.德国——理论与实践并举的“双轨制”农村职业教育

德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国,除了采取高度集约化和机械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外,更得益于其农业职业教育体制造就了大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和技能的农民。德国的“双轨制”职业教育制度是由国家立法、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一种办学制度,强调的是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模式。德国对合格的职业农民要求非常高,农业就业者在正式上岗之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上岗后还必须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并参加国家考试,合格后取得农业师傅资格,方有权利享受国家对农民实施的各项优惠补贴政策。德国对农民进行的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理论教学和农业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强化知识,培养农民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其农业职业教育经费全部由各州政府负责。2.加拿大——规范化的绿色证书工程

加拿大政府历来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视为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分重视农民的科技培训工作。加拿大于1975年正式启动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经过30多年的发展,探索出一整套适合农业发展所需的岗位规范标准和培训模式,在提高农业从业者科技素质,推进加拿大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证”工程的特点在于:以培养农民岗位能力为目标,对同一专业按照生产者、生产指导者和生产管理者的职业层次确定培训等级;根据各生产岗位所需要的不同能力确定了“岗位能力图表与岗位技能规范”,按照其要求对学员的培训内容、学习和考核工作进行统一规范;注重实践训练,通过农场培训、自学、农场外培训等环节,使学员“在做中学会做”;为了对培训结果和质量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采取“培训与考核分离”的组织管理方式,规定每个考官不得主考自己培训的学员。明确的学习目标、灵活的教学方式、严格的考核制度无不体现出加拿大农民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三)农科教紧密结合的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体系 1.荷兰——“农科教”紧密结合

荷兰通过各大农业高校、农业咨询机构以及大量的农合组织之间的互相协作,实现了“农科教”的紧密结合。除高等农业院校、农业中专学校,荷兰的农业教育体系还包括独具特色的“农业创新和实践”培训中心,其范围不但覆盖全国,并且拓展到国际领域,主要任务包括农业技术转让、协助农业组织机构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多媒体教材的编写、劳务市场调查、农业学校教师的培训等。荷兰的农渔部在每个省都按专业设置2~7个地区咨询中心,集聚了一批学科专家和专职的推广人员,除负责科研和推广工作外,还肩负农民培训、政府政策传播等职能,并对农民的意见进行及时反馈,以便修订、完善咨询服务方案,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了进一步促进农科教的紧密结合,荷兰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成立了国家级的“国家农场发展委员会”和地区性的“省农场发展委员会”,作为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加工企业、农场主等多方面的协商和顾问机构。

2.美国——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 美国的农业技术推广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和依托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并使之成为国家农业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87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哈奇法案”(Hatch Act)规定,每个州或属地都要在赠地院校的农学院领导下成立一个农业试验站,以向农民示范该站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地获取和传播有价值的农业情报,并把它传授到民众中去。联邦政府为其提供进行农业科学试验的基金,用以促进农业科学研究的发展。经过赠地学院促进教育大发展、设立大学实验基地开创农业科学研究、建立和完善县推广体系的3个重要阶段,基本形成了美国今天以大学为中心的农业推广体系。在这一套推广体系下,大学建立的农业推广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并在各县设有推广站(基地),在全国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研和推广协作网。其中包括130多所农业大学、59个农业试验站、63所林学院、27所兽医学院及多数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农学院的专家教授们除了负责教学和科研工作,还必须负责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

(四)发达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 1.印度——农业信息化建设

印度和中国都是农业大国,有着相似的农业发展历史,因此,印度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印度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由农业研究与教育子系统、农业研究管理子系统与国家科技文献与服务子系统组成,它将全国49个中心研究所和160个区域试验站、30个国家级研究中心、120个地区和222个子地区研究中心、28个农业大学、261个农场科学中心以及其他独立研究项目机构相连形成了一个有机体,实行统一的软硬件和标准的录入格式。建立了包括财务数据库、人事资源数据库、项目数据库、科研成果数据库、学科专题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等在内的数据库系统。印度于1999年启动了知识信息计划,村民可以通过设在村镇中心路旁的信息中心享受各种服务,如原产地证书的提供以及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等,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向地区高层管理人员反映诸如水泵发生故障、商人销售假种子等问题,7天之内必有答复。

2.澳大利亚——农业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具有费用低、培训范围广、学习时间不受限制等优势,在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地广人稀、人口分散的特点,自20世纪以来,远程教育在澳大利亚的教育系统中就一直占据重要地位。澳大利亚绝大多数从事农牧业生产活动的人口稀少区,一般都通过远程教育传授农牧业职业教育课程,能够在任何需要的时刻,以最方便的方式为农户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很受欢迎。澳大利亚的大学和TAFE(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都设有先进的远程教育网络教室,可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的优势开展远程教育。如查尔斯顿农业大学的学生就有近一半通过远程方式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安排学习进度。

二、对中国高等教育科技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启示

1.建立高等教育服务农村社会的保障机制——加强立法、加大财政投入

世界上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如美、日、英、法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通过立法保障农业教育所必需的人力、财力、物力,不断完善农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技人才和高素质的农业从业者。美国可谓是世界上高等农业教育最发达的国家,这与美国政府在不同时期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法令密不可分,如1787年颁布的《西北部法令》、1862年的《莫雷尔法案》、1887年的《哈奇法案》、1890年的《第二个莫雷尔法案》、1914年的《史密斯一利弗法》、1929年的《乔治一里德法案》,这些法案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从萌芽到大发展。再如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方面,英国于1982年颁布的《农业培训局法》、法国于1960年颁布的《农业教育指导法案》、日本于1893年颁布的《技术补充学校法》等都为提升本国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除了立法保障之外,农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稳定的农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美国政府自1955年以来,每年都拨出大批研究经费以推动农业教育的发展,其投入经费以平均8%的速率逐年递增。韩国农业大学对本校大学生实行包括免费教育在内的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在欧洲,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还可享受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目前,中国有关农业教育的立法并不多,农业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增长缓慢。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中国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业教育的立法工作,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为高等教育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法律保障和充足的经费来源。

2.根据新农村建设科技需求,培养实用人才——调整学科结构、加强实践教学

发达国家的很多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都非常重视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及时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法国的农业教育为了不断适应本国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改革与调整学科结构,专业设置方面也越来越呈现出多科化、精细化的特质。目前,除了普通的农、林、牧学校外,还有诸如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森林维护、农业旅游等方面的专业学校。随着公众对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高度关注,传统“农学院” 的内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农业高等教育正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方向发展。由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业高校逐步从以农业生产技术为主导向自然与人力资源的开发方向发展,并更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发达国家的学校还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农场或生产车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生产劳动,定期安排学生去企业和个体农庄参观实习。不仅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还便于促进学生毕业后从事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如日本的农业院校要求本科学生在离校前一年的时间内必须接受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训,而德国农业高校的学生则从一年级起就要参加农业实践活动。

与发达国家注重实践的教学方式不同,中国大多采取“重理论轻实践” 的教学模式,而且学科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方面也常常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应根据新农村建设的科技需求,适应与超越并举,特色与创新并重,不断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与时俱进、动手能力强的农业科技人才。

3.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规范职业资格制度

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旨在提高农民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效率,以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韩国新村运动,其核心就是新村教育,政府通过加强立法,提供人力、财力保障,鼓励企业与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的培训。英国政府促使各地的农校吸收大量的农民、农场工人、园艺工人参加学习。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更加科学化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的能力层次,使其能顺利地向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的非农产业转移。为保证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发达国家多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丹麦,一个农民能够养活27个人,其农业如此高效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建立了严格的证书制度,保证每个农民都具备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的基本素质。按规定,丹麦的农民要获得“绿色证书”,除了具备3年以上从事农活的经历外,还要至少在2个以上农场工作过。

长期以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大多地区还存在投入不足、教学水平低下等问题,既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无法满足非农生产的要求。“绿证”制度的实施才刚刚起步,还很不规范,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不均衡、农民文化科技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与国外的“绿证”制度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完善中国“绿色证书”制度,是促进中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

4.加快农业科技成果创新与推广——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完善农业推广体系

在世界各国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学、研结合的推动作用不可估量。早在20世纪60年代,韩国农协就提出了以发展农业为宗旨的产、学、管、研一体化举措,即通过农民、学校、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使农业成为自主、自立、持续发展的经济部门。英国政府也通过组建全国性的教学公司来组织和协调农业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教育。农业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制度,实行教学、科研与技术推广相结合,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建立起了以大学为依托,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系,并使其成为促进美国农业发展的开发中心。如美国的威斯康星州本来是一个农业较为落后的州,而威斯康星大学通过函授、讲座等形式对农民进行奶牛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并且委派大批教师担任州政府的农业顾问,从而使威斯康星州一跃成为全美的牛奶之乡。

中国各省市都基本建有农业大学、农业专科学校、科研院所等,以及大量农业技术推广基层组织,现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加强高校、地方、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不断完善中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因此,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工作,对促进中国农业科研成果创新,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5.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服务、发展远程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发达国家的农业和农民培训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化高速发展阶段。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探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国家,其农业信息化程度高于工业。世界上最大的农业中心网络系统是1975年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大学创建的AGNET联机网络,可提供200多个不同用途的农业软件。美国农场主通过家中的电话、电视、计算机,就可以十分方便地获取各种农业信息,并且可以共享网络中的各种资源。加拿大的农业推广机构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形成全国性的电脑信息网络,通过卫星传送与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相连,入网农户可以随时获得10min之前的国际农产品市场最新信息,农业推广机构与农户之间还建立了电子邮件专递系统,迅速传递农业技术资料。韩国农村地区的计算机普及率较高,这就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对农民进行培训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如采用先进的便携式摄像机和无线通讯设备进行田间演示教学、利用因特网会议系统召开农业技术讨论会、开设计算机农场管理课程、通过电子邮件系统推广新技术等。

上一篇:高一化学寒假作业参考答案下一篇:深刻的自我剖析和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