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2024-07-04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9篇)

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一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二)五、天京变乱(板书)1.原因(板书)

师: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的领导人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腐朽思想开始滋生。在天京,诸王模仿封建统治者大兴土木、建筑王宫。(投影:《天王府》、《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从《天王府》画面上可以看出天王府的威严和等级的森严;从《太平天国天王府石舫》画面上可以反映出天王的享乐生活。各王还通过家族、部下等关系结成派系集团,分别控制军队、争权夺势,分裂的危机愈演愈烈。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斗争,终于在1856年(板书)秋演化为一场大变乱。2.经过(板书)

师:关于天京变乱的过程,初中知识和上节的课前演讲都已涉及。请同学们看投影,随老师一起来回忆。(投影:《永安封王表》复合投影片)生:(随老师一起回忆)

师:这是永安建制时洪秀全分封的诸王。其中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在前期斗争中先后牺牲;(在相应的位置盖住)剩下的领导人都卷入了天京变乱中。变乱的焦点和起点是洪杨之争。洪秀全借韦昌辉杀了杨秀清,(盖住)但韦昌辉在执行中肆意滥杀,继而被处死。(盖住)接着,石达开主持政务时被洪秀全猜忌,于是负气出走,在四川大渡河边全军覆没。(盖住)3.影响(板书)

师:经过这场变乱,领导层就只剩下洪秀全一个人了。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出现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敌人得到了喘息之机,重建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困天京。此时,洪秀全大胆提拔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并封为英王、忠王,封族弟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复合投影)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小字来了解这三位将领。生:(阅读教材)

师:这三位将领中陈玉成、李秀成年轻有为;干王洪仁玕的政绩则在于,他提出了很有名的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新方案——《资政新篇》。(投影:《资政新篇》书影)《资政新篇》提出的改革方案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外交各个方面。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的军事斗争开始转入防御阶段。

六、太平天国的防御战(板书)

师:太平军在这一阶段进行了哪些斗争?请阅读第25——26页有关内容,同时在书上做出标记。(准备《太平天国后期斗争形势图》)生:(阅读并思考)

师:请一位同学用概括的语言,以标题形式将几次重大斗争写在黑板上。同时,请同学们在地图上迅速寻找涉及的地名。生:(按要求在黑板上写出这一目的几个子标题,其余同学阅读地图)师:(修改并讲解)1.

破江北大营。2.

三河镇大捷。3.破江南大营。4.上海战役 5.安庆保卫战

6.天京保卫战(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板书)

太平天国运动距离今天已经一个多世纪了,它留给我们后人很多很多的思考。现在再来看历史上的这一幕,我们应如何来评价呢?

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性质(板书)

师: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请同学们看第27页注解。史学界有三种观点。思考一下,你同意哪一种观点。注意,你的观点必须以史实为依据。在这里给一个提示,性质的判定可以从斗争目标、纲领、口号、任务、成果等方面来考虑。同学们的见解不同可以辩论。生:(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派一名代表进行辩论)师:(适时停止辩论)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我们现在不做统一的界定。只要能够以史实说话,且你的史实能够与论点一致,那你的观点就能立住脚。现在看来,不管哪一种观点,大家能够达成共识的是这场运动是农民战争。即以农民为主体的,由农民来领导的战争。有了这点共识,我们再分析其失败原因时就容易一些了。2.失败原因(板书)

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教材已经做出了分析。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并作出标记。生:(阅读并作标记)

师:从书上的分析你能否看出,分析某一事件的原因应怎样入手?

生:(思考并做答)

师:分析原因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入手。也就是书上提到的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我们先看主观方面。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其一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一起找一找局限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思考并作答)

师:(归纳)最突出的一个表现就是我们上节课所分析的《天朝田亩制度》。由于农民是小生产者,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种种局限性(狭隘、保守、自私、分散)。在思想上,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在政治上提不出正确的革命纲领、没有建立先进的政权组织;组织上无法克服宗派主义和保持内部团结。

失败的主观原因之二是战略上的失误。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北上途中打了许多胜仗,但却弃地不守,得而复失。打到天京后,太平天国手里就只有一个天京了。各地反动统治重新恢复,严重威胁着革命政权;再如前面分析的北伐失败原因也属战略上的失误。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太平天国内部存在许多弱点,可是它所面临的敌人除满族贵族、汉族地主外,还有我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遇到的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这些反动势力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他们对农民战争的敌视却是一致的。这样,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

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尽管如此,太平天国在历史上的功绩却不可抹杀。3.历史功绩(板书)师:教材将反封建作为首要的历史功绩。你们对这一点怎样理解?

生:(思考并回答)

师:(归纳总结)因为推翻封建统治是历史的潮流,而太平天国在很多方面都严重地动摇了清朝反动统治的根基,猛烈地冲击了当时的封建经济制度。太平天国革命是顺乎历史发展要求的。所以其反封建性是首要的历史功绩。

反封建的同时,太平天国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请同学们在课本上找一找相关史实。生:(翻阅教材)

师:(总结并引导)开展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是反抗的一个重要内容,前面在讲上海战役时曾经谈到过。除了武装斗争外,还有没有其它斗争的形式?(投影。材料“太平军占领宁波后,1862年英商怡和洋行档案中记载:连一箱鸦片都没有卖得出去。”“英商满载生丝的轮船经过角直镇,不肯向太平天国税局纳税,被扣压。英国领事强为干涉。太平天国提出抗议:太平天朝定制,商货经过税局,有一定之税金,今贵国商人之行为,既违定制,而贵国官长强为干涉,于国际交谊甚不合。特此告之。”)生:(阅读并思考)

师:从材料中能看出太平天国在对外贸易时所持什么态度? 生:(思考并回答)师:(归纳小结)太平天国主张对外通商,平等贸易,否认外国侵略者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的侵略特权。太平天国一方面严禁鸦片贸易。当鸦片贸易的消息传到香港、新加坡、英国等地后,鸦片贩子哀叹:“上等鸦片不断跌价!”另一方面,太平天国规定外商货物同样交纳税金。这样,外国侵略者原想把中国变为第二个印度的企图破产了。无论是武装斗争,还是经济斗争,太平天国都使侵略者强烈感到中国人是不可侮的。太平天国坚持正当贸易,反侵略,以及维护民族尊严等主张是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太平天国的历史功绩还在于对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有深远的影响。同学们所熟知的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从小就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并以洪秀全第二自诩。太平天国提出的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这一方案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进步意义。它所主张的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对后人具有启迪作用。太平天国运动还具有世界意义。请同学们回忆世界近代史上,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第一次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其中哪几次起义影响较大? 生:(回忆并作答)

师:这几次起义中,又以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最大,坚持时间最长,参加群众最广泛。这些斗争虽然缺乏联系,但反对的却是共同的敌人——欧洲资本主义的殖民势力。太平天国和这些国家的革命斗争互相影响,互相推动。

至此,我们对太平天国革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书籍。其中有一本书值得一提,就是上海上民出版社出版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这部书提供了有关太平天国的比较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呤俐是当时一个少有的“不顾个人利害并且怀着博爱精神来研究广大中华帝国的幸福和前途的欧洲人”。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发生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这场伟大农民运动,或许你会有更新更客观的认识。

师:今天课后的练习内容是请同学们据自己的认识和逻辑思维方法设计一个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结构图。形式不限,但要让别人一下就能看清知识的脉络,了解这一运动的概况。

2.《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二

一、制订具体形象的运动游戏目标是引领幼儿调控运动快乐的前提

运动游戏目标的制订要具体形象, 不仅要突出游戏情节和难点, 还要强调幼儿对具体动作的技能练习, 以及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情感体验等。这要求教师一方面对运动游戏课程具有深度的解读和驾驭能力, 另一方面对幼儿运动游戏兴趣与水平具有良好的把握能力。如:在大班运动游戏《小小赛车手》中, 我在解读幼儿玩轮胎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1.能在指定的、有障碍的路面上将轮胎快速推滚。2.在学做小小赛车手中体验与同伴竞争的快乐。又如:在制订中班运动游戏《小马练本领》教学目标前, 我先观察了幼儿对踩高跷动作的掌握程度并找出其中的难点, 然后以此为据将教学目标定位为:1.能用10cm高的高跷, 两脚交替地走过10cm~15cm高的障碍物。2.喜欢扮演小马角色做踩高跷游戏。

二、设计符合幼儿兴趣的运动游戏情境是激发幼儿运动快乐的关键

运动游戏的情境必须能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游戏, 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运动游戏情境时考虑这三个因素:有趣———游戏性强;有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进入高潮;有挑战———加大运动技能的要求。如:在大班运动游戏《小青蛙捉害虫》中, 我以游戏情境“小青蛙捉害虫”贯穿活动始终, 扮演青蛙妈妈的我与扮演小青蛙的幼儿一起念着儿歌进入运动地场。我先让幼儿将绳子摆放成不同宽度的“小河”, 练习立定跳远。然后, 我引出请小青蛙们帮助农民伯伯捉害虫的情节。接下来, 幼儿自由选择小青蛙与害虫的角色, 小青蛙兴奋地在田里捉害虫, 扮演害虫的幼儿灵活地躲避小青蛙, 当快要被抓到时可以躲到特设的圈中, 使小青蛙不能抓到;如果被捉到, 则要跟小青蛙一起跳过“小河”到小青蛙家中去。在这个活动中, 青蛙与害虫追逐与逃避的游戏情境使幼儿始终处于愉悦的运动状态, 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地完成了双脚立定跳远的动作练习。又如:在中班运动游戏《学做解放军》中, 我设计了小解放军练本领的游戏情境, 让一半小解放军钻进环状席子和大塑料滚筒制作的坦克车里开坦克 (手膝爬) , 通过“封锁线”;另一半小解放军在战壕后面, 用手榴弹 (流星球) 投移动的坦克车。如此有趣的游戏情境不仅激发了幼儿对运动游戏的强烈兴趣, 而且还加快了幼儿对动作技能掌握的步伐。

三、提供易操作的运动游戏材料是幼儿充分体验运动快乐的基石

3.《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三

一、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的学习、联系能力

导致战争胜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也是复杂的。为了使学生从内在联系上弄清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就当时中英双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诸多方面进行联系对比,运用辩证分析法找出答案。

就英国来说,发动侵华战争时,它已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强国。为使学生加深认识,我让学生归纳出英国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强国的主要过程及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必要性。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使他们认识到当时英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强国,又有“炮利船坚”武器方面的优势,但这只是客观方面的一个重要条件,而不是它必能胜利的决定因素。

从我们中国来说,清政府当时的国情归纳为几个方面:①对内政治腐败,官吏欺压百姓,强占土地,贪污成风,正如当时民间传说那样“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对外则实行闭关政策。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致使阶级l矛盾尖锐。②经济和科技落后。清朝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家,小农和家庭手工业1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虽早已出现,但发展缓慢,科学技术更远远落后于西方。③在鸦片战争中,推行妥协、投降主义路线。清军屡战屡败,在侵略者的炮火威胁下,道光帝转向投降派,主张“议和”,并将坚持禁烟的林则徐等革职查办。此后时战时和,终于在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和英国订立了丧权辱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④清军战斗力不强。在三元里,英军被中国人民打得丢盔卸甲。丑态百出,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英勇的镇江保卫战,也同样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正如恩格斯曾提出的“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但在爱国官兵之外的清军大都一战即溃,加之清朝统治者由于害怕人民而不敢发动人民投入到反侵略战争中去,从而使战争以英国侵略者的胜利而结束。以上这些是中国战败的重要原因。

从这次鸦片战争失败中,启发学生明白:①英国当时成为强国的主要原因是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科学技术先进。②落后就会被欺,落后就要挨打。

二、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深刻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及影响

在处理这个问题时,我主要启发学生把已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查一查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和影响。进而弄清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是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最深远。这里我主要是启发学生把《南京条约》及其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联系起来,如领土主权、大量赔款、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等都遭到了哪些严重的损失。再从社会经济、社会矛盾的变化和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等方面,让学生在理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分析总结,认识这一大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性质、社会矛盾的变化,中国人民面临着新的斗争任务。说明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和反抗本国封建统治者斗争的开始,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的影响,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一八四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三、关于“向西方学习”的问题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新问题。鸦片战争,使我国一部分思想比较开放的人士,受到了,震动。为了反抗侵略,保卫国家。他们要求改变清朝的现状,要求向西方学习,寻找救国的道路。为了使学生加强思考,我采用了问题教学法,提出:为什么在当时产生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以几个代表人物为例:①林则徐: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英雄林则徐在禁烟运动中,组织人员研究外国的情况,编成《四洲志》以及他探求新知识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进一步认识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开眼看世界的政治人物。②魏源:《海国图志》有何重大意义?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之说对建设成为一个富强兴盛的国家有什么积极作用?要求学生把魏源的言行归纳起来,了解他要求“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在当时是很可贵的,他也是新思想的一个倡导者。③洪仁玕:在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过程中,他在香港期间,受到了资本主义的影响,也开阔了眼界。他在南京被封王以后,便向洪秀全提出了治国立政之策——《资政新篇》。这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一个重要文献。它有着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革内政、建设国家的最新方案。是洪仁玕向西方学习的重大思想成就。使学生认识到在当时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洪仁开,是太平天国运动中一位有远见的思想家。

以上三例,让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产生的历史背景,辩证地认识他们主张的积极意义,虽然有些主张因形势及其他种种原因未能实现,但对后人重新认识世界、改革社会现状、探索救国强国之路,起着积极的启迪作用。

4.《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四

一、知识点拨

(一)知识网络

(二)历史解析

天京变乱爆发的原因

具体原因:农民革命政权的封建化倾向。定都天京后,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贪图享乐的腐朽思想日益滋长。洪秀全逐渐脱离群众,与“帝王”无异。杨秀清居功自傲,目无天王。当初领导集团亲密无间的关系很快被破坏,争权夺利随之而来,最终酿成天京变乱。

根本原因:新旧交替时代的农民阶级,是与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小生产者,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不可避免地具有落后性、分散性、自私性、狭隘性等特点。他们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因而,天京变乱的悲剧,体现了偶然性包含着历史的必然性。

二、学习自评

(一)知识掌握

1.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是在()

A.广东花县 B.广西金田村 C.广西永安 D.天京

2.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是在()

A.定都天京以后 B.北伐以后

C.西征胜利以后 D.三河镇大捷以后

3.以下属于《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有()

①规定“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②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 ③规定官吏由公众选举 ④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4.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A.北伐失败 B.安庆陷落 C.洪秀全病逝 D.天京陷落

(二)能力提高

1.太平天国一开始就把矛头直指清王朝统治,其决定因素是()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 B.上帝的指示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主共和思想的推动

2.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定都天京 ②建号太平天国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永安建制 ⑤洪秀全称天王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⑤②③ C.②⑤④①③ D.②⑤①④③

3.《天朝田亩制度》既有革命性又有空想性,其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

B.紧张的军事形势

C.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矛盾 D.其代表的小农经济的性质

(三)延伸拓展

1.下列关于外国侵略者对待太平天国态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出于共同的宗教信仰,支持太平天国运动

B.一度伪装“中立”

C.清政府“借师助剿”后才开始进攻太平军

D.充当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2.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先进阶级领导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C.缺乏科学理论指引 D.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3.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所经过的河流有:浔江──漓江──湘江──长江

B.一位学者从南京乘火车到金田村调查太平天国运动史实,经过的铁路线是:津沪线──沪杭线──浙赣线──湘桂线

C.太平天国运动最北曾发展到天津附近

D.我们可以到陕西搜集大量的太平天国史料

(四)模拟练习

1. 1860年,太平军在上海近郊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B.孤军深入,给养不足

C.英法军队配合清军袭击太平军 D.清军三路围攻天京

2.《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

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斗争形势的需要

B.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对农民思想产生了影响

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

3.太平天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因为它()

A.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B.是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D.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4.太平天国北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武器落后,装备落后 B.纪律松弛,军心涣散

C.优柔寡断,贻误战机 D.孤军深入,后援不继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女,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少分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引自《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二 小弟杨秀清„„奏为征办米粮以裕国库事„„宜令(各地)镇守佐将在彼晓谕良民,照旧交粮纳税。

──引自《太平天国》

请回答:(1)材料一从根本上否定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实际上认可了什么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结合材料,太平军要建立怎样的理想社会?为什么这种理想社会不能实现?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所,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批定日时„„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街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立伪引赞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剧贼得进见,虽宠任如伪佐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引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1)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2)材料二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你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有哪些?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53年,英国驻上海领事阿礼国向当时英国驻华全权代表、香港总督文翰建议:“大不列颠一国,或者是在中国拥有舰队的三个外国联合起来,去制止这个毁灭性的战争,趁皇帝还居有能够缔结条文的地位时,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

材料二 1853年4月,英国翻译密迪乐致阿礼国:“„„内战在扩大,长江中下游已为叛党控制。满洲人在帝国南半部的权力已被推翻,无可挽回。外国人去帮助他们干涉只会有无限期延长战事和混乱的结果„„中立乃最切要的任务。”

材料三 1853年8月,文翰报告说:“多等一些时候,如果不是唯一的政策,也是最聪明的政策„„如果给皇帝援助,那么必须是大规模的援助,而且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迅速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的统治者,这种大规模的援助是没有效果的„„太平天国并不像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遇有适当的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可获得政治和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

材料四 1862年,英国首相巴麦尊在下议院的辩论中说:“我认为,中国已改变它对外国和对英国的政策,既然恭亲王和那些同他一样开明的同僚们所奉行的政策,证明了中国是准备和外国人发生亲密的关系,而不是拒与接近,或力图阻止和外人发生任何一切往来,而且既然中国的政策是鼓励和世界各国的商业,那么对我们来说,如果不努力协助这个开明的中国政府从事于改进的努力,都是自取灭亡的。”

──以上材料引自罗尔纲:《太平天国史》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英国对太平天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2)据材料三,分析英国“中立”政策的实质和动机。

(3)材料四反映了英国怎样的对华政策?原因是什么?

三、能力拓展

(一)学法指导

如何解答材料解析题

由于材料解析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资料的处理能力、分析评价能力及史论结合、表达交流,乃至迁移创新的能力,故材料解析题成为高考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题型。怎样做好材料解析题呢?通常的步骤为:

第一,读懂材料。通读材料,建立与所学知识的联系。

第二,读清问题。体会命题意图,注意限定范围,把握解题方向。

第三,整理材料。抓住中心问题,带着问题再读材料,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第四,组织文字作答,做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

在解答材料题时要做到三个明确:阅读材料时明确时间概念;分析材料时明确材料的观点和试题的要求;解答材料题时明确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范围。

分析原始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出处、写作时间(或时代)和作者的身份、立场、语言习惯等,以便能够准确客观地评价历史材料反映的问题。注意材料同教材知识的“貌合”与“神合”,即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与教材是直接的显性联系(貌合)还是间接的隐性联系(神合)。在挖掘“神合”的联系因素时,既要注意史实性知识的联系,更要注意观点性知识的联系。

(二)例题解析

例1:《天朝田亩制度》具有绝对平均主义性质,是因为它规定()

A.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B.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C.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

D.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

解析:本题答案为B。平均主义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思想,C、D两项与平均主义无关。所谓“绝对平均主义”是要求绝对的平均,A项按人口和年龄分配,这是有条件、有区别的,不是绝对平均。B项规定农民除留足口粮外,其余产品上交国库。这是一种绝对平均主义。即使平均分配土地,也并不等于绝对平均,因为由于劳动力的构成、生产技术与拥有工具的不同,人与人还是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要想“绝对平均”,就应该体现在产品的分配方式上,在平分生产资料后,再平分劳动产品,这样就能“绝对”消灭差别,做到完全平均。

例2:太平天国在其占领区实际推行的土地政策不包括()

A.禁止地主收租 B.承认耕者有其田

C.没收地主土地 D.按人口重新分配全部土地

解析:本题答案为D。《天朝田亩制度》原本是设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但实际上却由于没有一个安定的条件而无法实施;同时,按人口重新分配土地与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规定都是空想,不具现实条件。

(三)学习拓展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写道:“这一场悲壮的斗争。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因此,他们悲壮的事业

中又有着一种历史的悲哀。”

请展开讨论,说说为什么太平天国无法摆脱这种历史悲哀?(可从阶级局限

性和时代局限性两方面入手)

(四)自展才华

搜集反映太平天国运动的民谣,并作简短评述。

四、相关信息

(一)历史随笔

历史学家熊月之谈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历史内涵特别丰富。它历时十余年,波及十余省,时而狂飙突进,时而楚歌四面,时而路转峰回,跌宕起伏,大喜大悲。它激活、凸显了种种矛盾,包括政府与人民,中央与地方,地主与农民,中国与西方,孔子与耶稣,公平与效率,君与臣,满与汉。洪秀全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取外来宗教,杂糅本土文化,创拜上帝会,装神显灵,不西不中;断辫蓄发,非儒删经,圣库均田,男女别营,广封王侯„„种种想法与作为,大笔挥洒,出人意表。在太平天国„„有君有民,有神有妖,有昏君有忠臣有奸佞,有英雄有美人,有正义有邪恶,有阴谋、内奸、逼宫、内讧„„高潮迭起,曲折多姿,往往事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但在现实之中。这是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反复阅读的奇特文本。

(二)新苗论坛

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以痛哭于九原。凡读书识字者,又乌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

也?

──引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活动内容:结合材料,你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存中国儒家文化,还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甲方:我方观点认为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这是因为,曾国藩是清朝进士,熟读儒家经书,对儒家文化也十分推崇。太平天国信奉上帝之说,破坏中国千年的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也就是直接毁坏了儒家文化的根基。所以,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是为了保存中国文化。

乙方:我方认为曾国藩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理由如下:中国的儒家学说维护的是封建社会统治秩序,而曾国藩保护儒家文化本身就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的一部分。此外,太平天国最重要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的统治,曾国藩作为地主阶级的一员,他当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阶级利益。

甲方:曾国藩当然要维护清朝的统治,但问题在于哪一个是最根本的出发点呢?从文中看,曾国藩将“名教之变”放在“大清之变”的前面,而且号召天下的读书人都来反对太平天国。因此,他首先是为了保护儒家文化。

乙方: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动机,要透过现象看其本质。曾国藩本身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一员,他当然要维护其阶级的利益,这是由他的阶级性决定的。曾国藩将镇压太平天国提高到保护儒家文化的层次,是为了把整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吸收到自己阵营,这是他的策略考虑。曾国藩这样做有保护儒家文化的成分,但对儒家文化的保护还是为了维护大清的统治。

想一想,甲乙双方的论点哪一个更接近实际?你的看法呢?

(三)历史前沿

对洪秀全的评价

一种意见认为,“洪秀全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尽管“在洪秀全的思想领域中,既有新的资本主义的思想因素,又有浓厚的、传统的封建色彩”,但“他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崭新的农民革命纲领,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的真理就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洪秀全向西方只找到了一个“皇上帝”,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毫不相干。此外,洪秀全在政权建制及政治观念方面也是与近代西方背道而驰的。

(四)书目网址

1.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2.周武、何益忠、张剑、李志茗:《太平天国史迹真相》,广东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0年

5.高中历史太平天国运动教案设计 篇五

一、课程标准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二、学情分析

初中课标的要求是“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因此学生了解运动的基本过程,但是对于纲领、作用等认识较少。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书本知识的分析,了解太平天国兴起原因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材料分析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通过历史过程的学习,掌握因果联系的方法和辩证看待问题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于天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从而树立只有无产阶级(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兴起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难点: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五、教学过程

导入:

由近代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引导对于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解释。

或者由电视剧《太平天国》的片头曲导入,使学生头脑中对运动的场面有大体印象。

新课讲授:

(一)世间不太平——太平天国兴起原因

提供材料,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总结。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10年当中,每年从3万箱增至6、7万箱,造成白银大量外流,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三: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四: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答: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

二是五口通商使东南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

三是清政府沉重的苛捐杂税、暴力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四是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使人民无法生存。

从以上内容可以总结出三方面原因,一二两点是外部原因,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第三点是根本原因,即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第四是是直接原因,即自然灾害。

(二)创太平世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1、太平的萌发——起义准备

拜上帝会的创立: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便于文化不高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接受。

2、为太平而战——起义过程

(1)学生课前预习,填写表格中的史实,明晰运动的整个发展过程。

时间 史实(历史事件) 前期 开始 1851.1 金田起义 发展 1851.9 永安建制 建立对峙政权 1853.3 定都天京 革命纲领 1953.12 北伐、西征、天京突围,《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 1856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后期 转折 1856.8 天京事变 重建领导核心 1856 干王:洪仁?谎嗤酰呵厝崭伲?

英王:陈秀成;忠王:李玉成 革命纲领 1859 《资政新篇》 失败 1864.6 天京陷落 (2)教师结合地图介绍前期发展过程

1951年金田起义,运动开始。起义军为“太平军”,建国号“太平天国”,洪秀全为“天王”

1951年9月,永安建制,封五个王,初步奠定政权基础。

1952年,进军湖南,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等公告

1953年初,攻克武汉三镇,3月,占领南京,建立对峙政权。

之后进行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战。北伐由于战线过长、补给困难,加上清政府北方势力强大失败,但沉重打击清政府北方统治;西征控制安徽、江西、湖北地区,提供物质基础;天京突围战打败江南江北大营,巩固天京。

3、太平的构想——两个文献

(1)《天朝田亩制度》

①提出问题,农民阶级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是什么?《天朝田亩制度》是否意图解决这一问题?

②根据材料,回答土地分配原则与方法、产品分配的原则和方法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凡收成者,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各物亦然。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摘自《天朝田亩制度》

③根据上面分配制度,如果实施,可以达到怎样的效果?即《天朝田亩制度》的基本目的。

④评价:

学生从内容可直接得出“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具有反封建革命性”结论。

平分土地,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但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和不干一个样,挫伤农民积极性。通过讲解得出“是空想、不切实际,无法真正实施”的结论。实际上这是历代农民起义的一个共同点,如宋代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过“均贫富、等贵贱”的口号、明末李自成起义“均田免粮”的口号,都没有能成功。

(2)《资政新篇》

①简单介绍《资政新篇》提出背景与目的

②根据《资政新篇》内容,请学生分别说明哪里不同于封建制度之处,有何资本主义特色。

中央集权,广开言路——针对封建制度的官官相护

发展工矿、水利等事业——建设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体系

私人兴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针对封建制度重农抑商

中外通商、平等往来——针对清政府闭关锁国、朝贡贸易

兴办学馆、医院、福利机构——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评价:

进步性由学生在书本上找出,局限性根据材料归纳

材料一 太平天国的人们对《资政新篇》中由“百万家财者”设立银行,“准富人请人雇工”等,不用说是极为刺眼的。

材料二 19世纪五六十年代,江浙尚未诞生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资产阶级,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依旧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答:(1)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2)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4、盛世的没落

(1)天京事变

①根据关系图略讲事变过程:

SHAPE MERGEFORMAT

太平天国达到顶峰后,天王与东王争权夺利,洪秀全召韦昌辉、石达开回京护驾,但韦昌辉在屠杀了杨秀清一家后意图夺权,洪秀全令石达开诛杀了韦昌辉一家。由于天王对翼王的猜忌,使石达开愤而出走。由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6.《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六

本节教材有四个知识点。即:A.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B.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性质及特点;C.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D.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各知识点是按知识的形成过程有机结合的。即:从对落体运动表象的观察,到深层的分析和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一展开。具体说:先观察轨迹,再判断运动快慢,进而分析运动的性质,确定运动加速度,最后明确运动规律。本节教材这样编写符合教育家赞科夫提出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必要遵循教材编写意图,按知识的形成过程进行教学。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学生由于受日常经验的影响,对物体的下落运动普遍存在重快轻慢的错误认识。本节课拟通过学生之间的辩论,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日常见到的现象是因为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的缘故,从而有效地消除学生的从生活中得来的错误观念,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2、学生已学过“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运动学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基础,通过DIS传感器直观真实地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后,由学生根据以前学过的图像规律自行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利用“牛顿管实验”中铁片和羽毛同时落到底部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推导出同一地点不同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得出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然后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水到渠成”地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设计思想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学目标的实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施。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思路如下:A.由一则生活引入新课,明确课题;通过一个小的演示实验研究物体下落的运动;B.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探究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然后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过程,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C.利用DIS传感器定量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特点。利用牛顿管实验理论推导出同一地点不同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是相同的;D.用前面学过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公式);E.在“迷人小实验”中,利用总结出的公式计算出一般人的反应时间,与引入遥相呼应,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及相关概念,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从观察实验中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将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的能力,归纳概括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等科学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观;

(2)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多层次考虑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学习品质。

(4)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科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感受到科学的现实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领略科学的美妙与和谐,体验解决问题时的喜悦。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难点:

(1)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所受重力大小无直接关系。

(2)同一地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g。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讲新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讲一则生活见闻。老师有一次在街上看见一个江湖骗子在行骗,现在我将他的骗术再现一下:

这是一张百元钞票,我捏住它的顶端,你用两个手指放在钞票的中部做好捏住钞票的准备,但注意在我松手之前你手的任何部分都不能碰到钞票,当看到我松手时,你就立刻去捏钞票。

骗子说:“如果你能捏得住,百元钞票归你,如果捏不住,你只需给我五元钱”。

现在请三位反应敏捷的同学上台来试试,看能否捏得住钞票。

事实证明,绝大多数人都捏不到钞票而被骗。要戳穿骗子的骗局,揭示其中的科学道理,学习完本节内容就知道了。

二、新课教学

[板书: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挂在细线下静止的小球,小球受哪些力的作用?

生:重力和拉力

师:如果把线剪断,小球下落后受什么力作用?

生:重力和空气阻力(较小)

师:那么,小球将在什么方向上运动?

生:沿竖直方向下落

演示:用火将绳子剪断,小球下落。

这就是我们常见的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将轻重不同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静止释放,快慢相同吗?(同学们七嘴八舌,主要有两种看法:重的物体下落快、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快。)

[板书:一、科学探究1——轻重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吗?]

师:赞成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同学请举手,赞成重的物体下落不一定快的同学请举手。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现在我们来举行一次小小的辩论赛吧。请刚才举手的同学们各选出三名代表,坐到讲台的两侧来。

坐在讲台左侧的代表队为正方,他们的观点是:重的物体下落快。坐在讲台右侧的代表队为反方,他们的观点是:重的物体下落不一定快。每队的桌面上放有硬币一枚、相同纸片两张、相同体积的铁球和铝球各一个。现在各队先讨论5分钟,可以利用桌面的器材设计实验来论证本方的观点。

正方甲生:同学们请看,将硬币与纸片同时由同一高度静止释放,硬币比纸片下落得快,说明重的物体下落快。(鼓掌)

反方乙生:将纸片捏成团,然后与硬币同时由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两者几乎同时落到桌面上。说明重的物体下落不一定快。(鼓掌)

正方丙生:你们怎么证明是同时到达呢?根本看不清楚,硬币肯定会更快到达桌面的,只是太快了,我们眼睛区分不出来。

反方丁生:将铁球和铝球同时由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大家认真听听,落到桌面时,声音只有一个(演示),说明两球是同时落到桌面的,也即快慢一样。

正方丙生:落到桌面的声音并不清脆,有些混浊,也许是两个时间间隔太短了,我们的耳朵区分不出来。

反方戊生:我们假设“较重的铁球下落得快”是正确的,那么将铁球和铝球用线连在一起下落,跟铁球单独下落相比,谁下落得快?按正方观点连在一起的两球比铁球重,应该比铁球下落得快。但是铁球和铝球连在一起后,下落得慢的铝球要对下落得快的铁球起阻碍作用,所以两球连在一起时,应该比单独的铁球下落得慢。由正方观点推出了自相矛盾的两个结论,所以说,正方观点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是错误的。(热烈鼓掌)

正方同学面面相觑,哑口无言。

师:在刚才的激烈辩论中,正反双方同学都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充分利用了桌面上的器材来论证已方的观点,特别是反方戊生在实验观察效果不够明显的情况下,能利用我国古代“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逻辑思想,推翻了正方的观点,更是值得称赞的。现在我宣布反方同学获胜。(鼓掌)

师:重的物体不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那么,物体自由下落快慢到底受什么因素影响呢?为什么纸片捏成团后,重量未变,但下落得快呢?

生:因为物体自由下落时,物体除了受重力作用以外,还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纸片捏成团后,重力作用不变,而空气阻力的影响变小,所以下落得快。

师: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作用的话,物体自由下落得情况会怎样呢?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这一情况。

演示:牛顿管实验。

师:轻重不同的羽毛和金属片在没有空气的空间自由下落,它们不受空气阻力作用,下落快慢相同;若在有空气的空间下落,它们受到空气阻力作用时,下落快慢就不相同了。综合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板书:若无空气阻力作用,不同物体自由下落运动快慢相同。]

师:物理学中,把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日常生活中,物体下落不可能不受空气阻力作用,如果空气阻力相对于重力而言很小可忽略不计的话,物体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可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例如:铁片与金属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等等。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一个理想化过程。通过理想化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使问题简单化,这是物理学中常用到的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我们可以看到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大,是作匀加速运动吗?

[板书:二、科学探究2: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

师:我们曾用什么方法研究并判断匀变速直线运动呢?

生:当相邻且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Δs为定值时,小球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有

Δs=aT2。

师:留迹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例如频闪照片、纸带等。

课本第47页的图3—26是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限于时间关系,请大家在课后由该图片上的数据判断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计算其加速度。

现在我们用一台较为先进的仪器——DIS传感器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将重物和速度传感器连在一起自由下落,通过电脑直接在大屏幕上显示出其速度——时间图像。图像有什么特点,由图像可以得到哪些结论呢?

生: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板书: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在同一地点将两个不同的物体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它们运动的加速度相同吗?大家可以根据刚才我们做过的牛顿管实验中羽毛和铁片的运动情况进行理论推导。请一位同学上台演板。

学生演板:

即不同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师: 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这个加速度叫做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来表示。

[板书:2、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a=g,方向竖直向下。]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8页的信息窗。由信息窗可以获取哪些信息呢?

生:不同纬度重力加速度的值不同,纬度越高,重力加速度值越小。

师:很好,请坐。重力加速度的值不仅跟纬度有关,还跟高度等因素有关,这将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是v0=0,a=g的匀加度直线运动,我们能否利用以前学过的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呢?

生:能。

师:很好。式中的s我们也常用h来替代。

[板书:三、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

师:请大家根据课本第49页“迷你实验室”中提示的方法,两人一组,互测对方的反应时间。(下台询问)绝大多数同学的反应时间在0.15—0.18s之间,而百元钞票长为15.6cm,一半长7.8cm,将h=7.8cm代入公式可得t=0.13s,可恶的骗子就是利用这0.02—0.04s的差距骗取人民的钱财的。希望大家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理解“占小便宜吃大亏”、“天上不会掉馅饼”的人生哲理。

师:0.02s让骗子的诡计得逞;0.02s杨利伟叔叔驾驶“神州五号”绕地球运行了约158m;雅典奥运会百米决赛赛场上盖特林9秒85,奥比科维鲁9秒86,格林9秒87。他们都只相差了0.01s,这是怎样的差距?是从“金牌”到“银牌”到“铜牌”的巨大落差,更是近在眼前却难以逾越的无奈……。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同学们要珍惜属于自己的分分秒秒,努力学习、快乐生活,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课堂小结(1)我们运用了物理学中的理想化方法,从最简单、最基本的情况入手,抓住影响运动的主要因素,去掉次要的非本质因素的干扰,建立了理想化的物理过程——自由落体运动,理想化是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用到。

(2)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推出了自由落体加速度的概念,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3)同学们要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知识的结论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获取知识和处理知识。

布置作业:

1、利用课本第47页的图3—26上的数据判断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并计算其加速度。

2、阅读课本第50页至52页,完成第53页练习5、6。

3、查阅资料,了解重力加速度的测量有什么实际意义。

4、由实验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当地实际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小,试分析误差来源。如何改进实验可以减少误差?

教学小结与反思

1、由一则生活见闻引出课题,较好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效地调动了课堂气氛。

2、通过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火烧断悬线,可避免剪刀剪断悬线时对悬线横切的不利影响,确保小球开始下落时初速为零。

3、通过“辩论赛”,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嘴,自行设计实验探究物理规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较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使学生了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4、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计算时间,特把频闪照片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放在课后进行。课内则采用先进的DIS传感器系统,直观、真实、快捷地展示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图像,然后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物理研究方法,通过数据分析、归纳总结、类比迁移,由自己推导出自由落体的运动性质和规律。

5、最后的“迷你小实验”与引入遥相呼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6、本节课科学探究所花时间较多,没有安排随堂训练,拟在下节课补充一节习题课。

【高中物理必修1《匀变速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关于高中物理必修1的教案

2.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测试题与答案

3.高中物理必修二说课稿

4.高一物理必修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5.高一必修1英语课件

6.生物必修1试题及答案参考

7.高中物理《匀速圆周运动》说课稿

8.高一语文必修1《雨巷》教学设计

7.《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七

师:现在我们来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来看一则趣味哲理故事,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认真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

[环节一]

[展示课件]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要,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师: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欧布里德的荒唐行为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1.许多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2.一材多用,为后面分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做好铺垫。

[环节二]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机械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认识运动、社会运动)。

[活动探究]归纳这五种运动的共性。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运动的含义。

[展示课件]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运动(板书)

1. 含义(板书)

[环节三]

[活动探究]如果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板书)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板书)

[环节四]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

[活动探究]这五种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对五种具体运动承担者的分析,归纳出运动的承担者———物质。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板书)

[环节五]

[活动探究]有同学说,物质可以离开运动,比如此刻教室的桌子就没运动,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于学生有疑惑处设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白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 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板书)

(1)运动和静止的特征(板书)

[环节六]

[活动探究]根据静止的现象及运动的含义归纳静止的含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展示课件]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静止的含义(板书)

[环节七]

[活动探究]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展示课件]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板书)

[环节八]

[展示课件]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B

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b.水往低处流

c.苹果落地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三组判断,分别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进而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展示课件]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规律(板书)

1. 含义(板书)

[环节九]

[活动探究]规律是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还是所有领域都有?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规律的特征之一———普遍性。

2. 规律的特征(板书)

(1)普遍性(板书)

[环节十]

[展示课件]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活动探究]拔苗助长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为什么会事半功倍?这两则成语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学生熟悉的成语,让学生明白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2)客观性(板书)

3. 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方法论(板书)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板书)

[环节十一]

[活动探究]规律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板书)

[环节十二]

[畅谈收获]学生小结(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始终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内化,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学有所得、升华情感、反思导行。

注释

8.《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篇八

一、运动损伤的基本特征

对我校95名小学生排球运动爱好者进行了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是否在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发生过运动损伤,损伤的部位与类型及造成损伤的原因。调查发现有如下特征:第一,损伤的部位与排球技术动作有密切的关系。第二,慢性损伤多,急性损伤少,轻伤多,重伤少。第三,排球运动损伤与场地及球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第四,了解排球运动损伤与预防措施的人很少。同时发生轻微损伤后绝大部分人会置之不理,不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而继续运动。

二、运动损伤的部位及种类分析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本校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手指关节,皮肤擦伤,肌肉拉伤,踝关节,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腰等。这是由于参与者的水平决定的,与专业排球运动员的损伤情况是不一致的。但是无论是不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生是与排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密切相关的。在初学者进行垫球技术练习时,就容易发生皮肤的擦伤。进行传球练习时指关节的损伤就比较常见。而进行扣球,拦网等练习时,踝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肌肉韧带的拉伤就容易发生。

三、受伤原因的分析

一个人可能因一种原因受多次运动损伤,也可能因多种原因受一次运动损伤。笔者对151例运动损伤原因的调查显示: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受到运动损伤的最多,占受伤原因总数的24%;因技术动作错误受到运动损伤的人也占很多,占受伤原因总数的17%。盲目进行训练,其他原因及心理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较少,分别占受伤原因总数的10%,6%,5%。

四、损伤的种类及原因

1.引起指关节创伤的原因。准备活动不充分。在运动前没有做好合理充分的准备活动。关节活动不足.手指僵硬。

技术动作不合理。传球时指关节僵硬,传球受型错误。容易造成手指戳到来球形成手指关节的创伤。

2.肩关节损伤的原因。思想上的原因。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由于经验不足经常盲目或冒失地进行比扣球和发球力量,导致运动幅度过大,动作变形,用力过猛或情绪急躁,急于求成,忽略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这些思想、心理状态常是造成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准备活动不充分。在神经系统和其他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没有做好适宜准备的情况下,就立即投入紧张的正式运动,由于肌肉韧带的力量及伸展性都不够,运动中负担较重部位的功能,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身体协调性较差,因而肩关节容易损伤。

3.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解剖学特征决定了其在排球运动中易受损伤。

缺乏必要的准备活动。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规范是造成踝关节损伤的重要原因。

训练水平不够。如果训练不够,运动必然会出现力不从心,配合失调,精力分散.在这种情况下也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4.膝关节损伤的原因。排球运动中膝关节受伤的解剖学原因:

起跳和落地时冲击力太大。在起跳扣球或拦网过程中起跳和落地动作对膝关节的冲击力都是非常大的。而且一些需要长距离起跳和落地动作对膝关节的冲击力则更大。

五、预防业余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对策

1.高度重视强化防范意识,努力提高小学生排球运动员的基础理论知识,树立急性运动损伤的防治意识,注意平时运动中对损伤的预防,尽量避免运动损伤。

2.合理充分的准备活动。根据每一次不同的运动内容,科学合理的安排准备活动内容.根据人体的生理特点结合运动的内容,不仅要安排一般性的准备活动,还要针对性的安排本次运动的专项准备活动。

3.科学系统,合理地进行体能训练。专项体能的发展应该建立在一般体能的基础上,在安排体能训练是,要充分考虑到二者的特点,并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全面的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能力。

9.《直线运动》教学设计 篇九

目标要求: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恒定,和运动方向平行。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包括竖直上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

3、会用位移、速度、加速度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

4、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复习设计:

一、基础知识再现

1.物体或带电粒子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平行(或受合力为零)。2.物体或带电粒子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且与速度方向平行。3.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直线运动问题:洛伦兹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粒子的速度方向。

4.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一般较为复杂,但是它仍然是一个力学问题,同样遵循力和运动的各条基本规律。若带电粒子在电场力、重力和洛伦兹力共同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如果是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那么重力和电场力都是恒力,洛伦兹力与速度方向垂直,而其大小与速度大小密切相关。只有带电粒子的速度大小不变,才可能做直线运动,也即匀速直线运动。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运动时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且二者具有瞬时对应关系,此定律可以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6.速度时间关系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像所包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在分析物体的运动时常利用v-t图像帮助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7.超重或失重时,物体的重力并未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了变化。当a=g时物体完全失重。8.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为 速度公式:vtv0at 位移公式:xv0t12at 222速度与位移关系式:vtv02ax 9.匀变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平均速度:vxv0vt或 t2

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点v0vt 22

2二、典型例题训练 例题:一气球以30m/s的速度上升到离地面120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g=10m/s2)

1、物体离开气球后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为什么?

2、物体离开气球后受力分析。

3、物体离开气球后的运动形式,并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和受力示意图,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4、物体离开气球后经过多长时间离地面最远?(多种方法求解)

5、物体离开气球后4s内的位移是多少?方向如何?

6、物体离开气球后第2个2s内的位移是多少?

7、物体离开气球后第6s内的位移是多少?方向如何?

8、物体离开气球后5s内的平均速度?

9、物体离开气球后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10、物体离开气球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上?(多种方法求解)

11、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请画出物体离开气球后到落地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根据图像验算4-10问)

12、假设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以出发点为参考平面,求物体在出发点、最高点和落地点三处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说明出发点到最高点、最高点到落地点、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3、假设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以离地最远处为参考平面,求物体在出发点、最高点和落地点三处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说明出发点到最高点、最高点到落地点、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4、假设物体的质量为2千克,以地面为参考平面,求物体在出发点、最高点和落地点三处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说明出发点到最高点、最高点到落地点、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

15、根据以上分析和计算,请画出物体离开气球后到落地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图像(根据图像验算12-14问)。

16、物体离开气球后5s内重力做的功、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5s末重力做功的功率。

17、假如从气球上掉下的是两个用非弹性绳相连的两个物体,请分析两物体之间的细绳上的张力。

18、变式1: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

19、变式2:匀强电场中带电微粒(不计空气阻力)20、变式3:匀强电场(电场由平行板电容器产生,不计空气阻力)

说明:利用这一道竖直上抛运动的问题,从力、运动、力和运动、功能等方面分析计算,其中涉及到的物理量有:位移、速度、功、能,综合的内容有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包括自由落体运动和特殊规律)、电场等。其中的多种方法求解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运动,复习的内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特殊规律、做功、能量和能量守恒。练习的过程是审题过程、分析运动的过程,也是建立解决物理运动问题的模式的过程。学生练习后就能够从容应对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题。关于匀速直线运动问题在匀变速曲线运动中有相关训练。

三、直击高考试题

1、(相遇问题)天花板上吊一根长为L=1m的棍子,当它开始自由下落的同时,地面上有一个小球竖直上抛,隔t1=0.5s后,小球和棍子的下端在同一高度。小球经过棍长的时间为Δt=0.1s,求:

(1)小球上抛的初速度;(2)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3)小球落地比棍子落地时间落后多少? 要求:

1、多种方法求解;

2、变式。

2、(多个研究对象)一个人以30m/s的初速度将小球上抛,每隔1s抛出一球,假设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而且升降的球都并不相碰(g=10m/s2),问:

(1)最多能有几个小球在空中?(2)设在t=0时将第一个小球抛出,在哪些时刻它和以后抛出的小球在空中相遇?

第二课时平抛运动

目标要求

1、掌握匀变速曲线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恒定,和运动方向不共线。

2、掌握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规律。

3、会用位移、速度、加速度描述匀变速曲线运动。

4、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解决匀变速曲线运动问题。

复习设计

一、基础知识再现

1.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独立性和等效性。

2.物体(或带电粒子)做平抛运动或类平抛运动的条件是:①有初速度②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3.平抛(类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恒力,二、典型例题训练

两块平行金属板,板长为L,两板之间距离为d,所加电压为U。现有质量为m、带电量为e的电子,垂直于电场方向以速度v0从两板中间飞进电场,则:

1、电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做 运动(不计重力),在平行于电场方向做 运动;

2、画出电子电场中运动的示意图,建立合适的坐标系。

3、电子飞出电场时偏移距离是多少?

4、电子在电场中飞行的位移是多少?方向?画tant图

5、电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是多少?方向?即偏转角,画出tant图

6、比较电子离开电场是速度与初速度夹角正切值和位移与初速度夹角正切值的关系。

7、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

8、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方程。

9、电子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做的功、做功的功率及离开电场时电场力做功的瞬时功率。

10、变式

(1)月球上的平抛运动怎么求解?将“

g”换成“g月”即可,用黄金代换

GM月mmg月2R月。

g12vxygt0xvt2y;抛出20和(2)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抛出点已知时,用结合求初速度:2xx2v0T结合求解(y1、y2分别是x1、x2对应的竖直位移)yygT21点未知时,用和1。

三、直击高考试题

1、(2012·北京理综·T22)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在粗糙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经距离L后以速度v飞离桌面,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L=1.4m,v=3.0m/s,m=0.10kg,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5,桌面高

2h=0.45m.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求:(1)小物块落地点距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

(2)小物块落地时的动能Ek;(3)小物块的初速度大小v0.2、(2010·山东理综·T 24)(15分)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与水平轨道AB相切,它们与另一水平轨道CD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的半径R=0.45m,水平轨道AB长S1=3m,OA与AB均光滑。一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A点时,静止在CD上的小车在F=1.6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当小车在CD上运动了S2=3.28m时速度v=2.4m/s,此时滑块恰好落入小车中。已知小车质量M=0.2kg,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0.4。(取g=10m/s)求(1)恒力F的作用时间t.(2)AB与CD的高度差h。

2第三课时 匀速圆周运动

目标要求

1、掌握匀速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不恒定,和运动方向始终垂直。

2、会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匀速圆周运动。

3、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解决天体运动问题。

4、能用牛顿运动定律和功能关系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复习设计

一、基础知识再现

1.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物理量为:角速度,线速度v,向心加速度a,周期T,频率f。其关系为:v242r222ar4rf 2rT2.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变力,最起码合外力的方向时刻在发生变化。3.洛伦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始终垂直于运动方向,它不做功。其半径R=

mv,周期BqT=2m。Bq4.洛伦兹力作用下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重点、难点是有界磁场问题,这部分也是考查命题的热点。对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基本思路是:根据进场点和出场点的速度方向,确定洛伦兹力的方向,其交点为圆心,利用几何关系求半径。对于临界问题应通过分析特殊方向上粒子的运动,确定运动轨迹,或者通过场的边界确定可能的运动轨迹。

5.在处理天体的运动问题时,通常把天体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Mmv242r2mrm2m42rf,其基本关系式为:G2ma向mrrT在天体表面,忽略星球自转的情况下:GMmmg 2R6.卫星的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和半径r的关系:

GMMmv2⑴由G2m,得v,所以r越大,v越小。

rrr⑵由GGMMm2mr,得,所以r越大,越小 r2r32r3Mm2⑶由G2m,所以r越大,T越大。r,得T2GMrT⑷由GGMMma(g)ma(g),得,所以r越大,a向(g/)越小。向向22rr

7.三种宇宙速度: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

⑴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是卫星环绕地球表面运行的速度,也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也是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V1=7.9km/s。

⑵第二宇宙速度(脱离速度):使物体挣脱地球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V2=11.2km/s。⑶第三宇宙速度(逃逸速度):使物体挣脱太阳引力束缚的最小发射速度,V3=16.7km/s。8.天体质量M、密度的估算

(1)从环绕天体出发:通过观测环绕天体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就可以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M(2)从中心天体本身出发:只要知道中心天体的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半径R就可以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M。

二、典型例题训练

1、用m表示地球同步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0表示地球的半径,g0表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ω0表示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求同步卫星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大小。(一题多解)

变式:如果卫星轨道变小,卫星的动能、势能如何变化。

变式:地球的密度 变式:„„

说明:这样的问题包含了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几乎全部内容,引导学生反复训练,达到高考目标。

2、两块平行金属板A、B,B板中央有一α粒子放射源,可向各个方向射出速率相同的α,如图所示。若在A、B板中加上UAB=U0的电压后,A板上就没有α粒子射到,U0是α粒子不能到达A板的最小电压。若撤去A、B间的电压,为了使α粒子不射到A板,而在A、B之间加上匀强磁场,则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84B必须符合什么条件?(已知α粒子的比荷为0.48×10C/kg,AB之间的距离d=10cm,U0=4.2×10V)。

说明:利用这个例题可以复习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三个问题 ①带电粒子从磁场边界进入匀强磁场的运动轨迹;(如图一)②带电粒子在有界匀强磁场中运动的圆心、半径的确定方法;(如图一)③速率相同粒子在相同磁场中运动的系列轨迹。(如图二)

变式:引入到既有电场又有重力的问题中,结合动能定理解决一类问题。

三、直击高考试题

1、(2011·江苏物理·T7)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速度为v,引力常量为G,则

v3T42v32A.恒星的质量为2G

B.行星的质量为GT

vT2vC.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

D.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T

2、(2011·海南物理·T10)空间存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的正方形为其边界。一细束由两种粒子组成的粒子流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从O点入射。这两种粒子带同种电荷,它们的电荷量、质量均不同,但其比荷相同,且都包含不同速率的粒子。不计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速度不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一定不同 B.入射速度相同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相同的粒子,其运动轨迹一定相同

上一篇:小学生说明文作文500字下一篇:游乌江霸王祠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