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2024-08-2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精选10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一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是各个地区的协调全面发展。

现在东部地区确实和内地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经济,教育,科技,最主要的是人才。从地区看来,全面建设小康重点是中西部,尤其是西部。西部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开发使用的却是东部。

以我看来,为了西部能尽快的实现全面发展,就要本地资源本地化,加大加工企业的发展。说是东部是沿海,出口贸易发达,但是西部不是也有很多国家僻壤么???也许会说,那些僻壤的国家都是不发达的国家。对,但是,看看咱们国家的主要出口国,美国欧洲,他们都是针对的国家大型企业。而东部的中小企业,他们的主要出口国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可以利用外汇,价格优势,打开外贸大门,为什么西部不可以???

当然,在我从事外贸工作的经验来看,他们的价格优势,会在这么长的短途运输的差价中丢掉,当时他们僻壤啊,为什么非要利用东部沿海的那几个为数不多的港口出口??? 终于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交通。。因此,我认为,,解决西部出口的一个措施,就是和邻国之间的交通。。加大铁路建设,让我们的产品,直接出口。。还有就是空运。也许会说很贵重。但是,西部很多地区都有着丰富的稀缺资源,稀缺资源,好像很多都是空运的吧。。交通的发展,还有一个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旅游。

总之,同胞们,抛弃民族差别,咱们都是中华民族,别整天对民族差别叫嚣,同心同德,自力更生的努力发展经济,才是改变自己的根本途径。别人给你再多的优惠,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实现城市农村的协调发展。。

十七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是农村。

我本人便是出生的农村,我深刻的理解着农村的思想,经济,深刻的理解着农民所关心的问题。。

农村,比较保守,思想落后,但他们却留守者中华民族最大的优点:勤劳,任劳任怨。我时常想,为什么农民都这么勤劳,却始终不富裕。从我的父老相亲那里,从我的农民兄弟姐妹那里我知道的答案。农村的土地和土地的清廉。。

我的农民朋友很多,我就没有听说过有几个说,他们的村长很清廉。。大部分都是贪了很多钱,而从哪里贪得?农民只有一种资本:土地。。前两天看到市政府门前有几辆农用三轮车,很破,写着,上访,还我土地,我要吃饭。。这些事情的不解决,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还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我认为农村的建设可以这样做:把县的权利充分扩大,让农民的申请,上报都可以直接有效简洁。。不用一层一层的上访。这样既解决了农民的切实问题,更重要的是稳定的社会秩序。;根据权责一致的原则,我县的责任同样扩大,很多县市以在自己的权限范围之外为由,把农民的问题提交的上一级,造成反向授权。重要的事要上级做决定,还要这一级干什么。平时芝麻大的事,用那么多工资养着么。。这对于一个县长或是县委书记来说,其实真是不大,但对于农民来说,确实大事。

还有一个问题是农民的勤劳要见到效果。现在的一村一大学生计划,可以做到一些,大学生有想法,有创新意识,如果大学生都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尤其是等有足够的钱,足够的经验的时候,回家建设。。我相信,依靠农民的勤劳和智慧,肯定会成就个人和一片地区的双成功的。

三:政治,经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发展

我大话先不说了,我再说说我亲身遇到,也是我们农村那一片地区确实存在的问题:小偷。当全国经济,世界经济正recession的时候.二手车交易市场确正prompting.真有那些多的人要买二手车,而又有那么多的人卖二手车么?完全可以肯定的回答:绝对没有!谁会把一个八成新的车卖掉,又有那么多的人去乐意买个二手车? 答案只有一个:盗车的人太多.丢车的人太

多,丢车的人丢怕了!让我们不要再去买二手车,不要再给偷车贼机会!我们村里的小偷那叫强盗,直接入室抢劫,把很多人家的电动车都偷了,现在村里的人都紧张兮兮的,人心惶惶,,如果精神文明连这点人民身边的小事都做不好,这怎么实现精神文明建设。。

办法我想到一些,但是接近考研,先写到这里了。考试完我会把我想到怎样限制小偷的想法发表出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我国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个宏伟目标,不仅内涵丰富,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内容,涵盖了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感召力,符合人民的心愿和党的事业发展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经过、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从总体上说我国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和不全面的,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农村贫困人口多。如果农村不富裕,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关键是解决好农民的增收致富问题。因而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新世纪头20年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适应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加入WTO后激烈的国际竞争,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突出解决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尽快让农民富起来。为此,我们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我们要以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契机,以加快农业区域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区域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产区和产业带;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快实现农产品由产量型向质量型、专用型和高附加值型发展。继续大力发展以名、特、优产品为龙头的农业产业基地,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延伸产业链把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联为一体,促进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农业经营的产业化、一体化,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农业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直接惠及农民。要积极推进各类农业科技网建设,构筑起高起点的信息化平台;抓紧攻克农产品保鲜、贮运、加工等一批关键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以先进技术提升传统农业加工业,切实提高农产品的加工总量和加工率;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加工业的力度;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重培育骨干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的效益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

做好县城和中心镇文章,进一步增强城镇的辐射能力。城乡经济的协调、快速、持续发展,必须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更多地转移农业劳动力,就应加快城镇建设。县城和中心镇是县域城市化的重点,也是吸纳农村人口和生产要素的主要载体,我们应大力推进城镇化战略,加快发展县城和中心镇。要把推进城市化与提升工业化结合起来,培育有竞争力的产业龙头,推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提高块状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在质的提高中实现量的扩张。要依托县城和中心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充分发挥县城、中心镇的带动作用,加大人口集聚力度,全面提高现代化水平,并带动农村的发展。通过促进城乡间的联系和融合,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别,逐步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市和乡村都能进入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走区域协调发展之路。要切实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对一些向上争取的项目、工程、基础设施,要优先考虑向这些地区倾斜,金融财政扶持等一些优惠条件、措施要得到体现。要有计划地做好发达地区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并减轻、降低欠发达地区农业项目经营和农民的税费负担。要进一步落实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结对帮扶制度,实现人、财、物的配套帮扶,也可以进行干部的跨区域挂职培养锻炼,增强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尽快使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使广大农村富裕起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前10年要全面完成“十五”计划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的更大发展打好基础。要完成好这个主要任务,我们就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并使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一定要准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着力点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富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这是浙江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贯彻落实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对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核心在于“全面”。“全面”包含了两层重要含义:一是小康社会所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就是要使全体人民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小康社会的建设领域是全面的,它不仅仅是要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而且还要加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全民共享、全面进步。就当前而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着力点是改善民生,促进民富。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是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农村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就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但这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就是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所谓“不全面”,就是目前的小康基本上还处于生存性消费的满足,而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所谓“发展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虽然2005年浙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程度达到64%,连续3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各项社会事业严重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200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人口有133万人,占当年全省农村人口的3.5%,低于1000元的有45.5万人,占1.2%。城乡收入差距呈不断扩大趋势。2001-2006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实际增长率相差3.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0年的2.18倍扩大到2006年的2.49倍。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推进农村的小康建设,任务艰巨,难度很大,事关全局。

实现农村全面小康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关键。“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三农”问题能否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就没有全

面小康社会稳固的物质基础;没有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就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没有农民的普遍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全面小康。因此,必须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以考虑,切实在建设和投入上向农业倾斜,给农民实惠。把发展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展农村经济发展空间,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劳动力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动城乡互促共进、协调发展。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是实现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

欠发达地区全面小康建设任重道远。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差、起点低,决定了今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浙江大力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和“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以及“山海协作”、“百亿帮扶致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不断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贫困县和贫困乡镇的脱贫目标。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相当落后,公共服务严重短缺,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2004年25个欠发达县GDP仅占全省的9.1%,人均GDP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43%,2005年211个欠发达乡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752元,不仅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国际贫困线。2006年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有为79个,人口22.34万人;1000元以下贫困人口占乡镇总人口的比重为2.6%。欠发达地区目前的小康水平,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内容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还有很大差距。

要积极探索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新路子。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快欠发达地区交通、电力、水利等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发展项目建设,缩小与发达地区居民公共服务差距;充分发挥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加快生态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红色旅游和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以城带乡,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鼓励欠发达地区农民下山脱贫,促进人口“外迁内聚”;继续推进“百亿帮扶致富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健全社会力量对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大力推进“山海协作工程”,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着力点是改善民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赵洪祝书记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指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决定的。我们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研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改善民生,关键要靠发展。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回顾浙江经济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许多经验和启示,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合理的经济增长本质上不在于GDP增长率的高低,而在于经济结构是否趋于合理,不在于经济总量的大小,而在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与民众福利直接相关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是否显著提高,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仅仅只建立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基础之上,更是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共享财富的增长之上。只有经济增长与民众福祉增长趋同,经济发展速度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协调,这样的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因此,必须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最大限度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改善民生,体制改革是保障。完善的体制机制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制度保障。破解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关键。必须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基本职责,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民生问题的投入力度,把更多的财力投到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建立完善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必须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劳动职业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完善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健全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使城乡居民得到较为平等和充分的就业。加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扩大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让日趋庞大的公共财政完全“用之于民”;建立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救助制度;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提高公共福利水平。改善民生还须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妥善处理各利益群体的分配关系,进一步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居民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在保持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同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调整城市不同层次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努力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促进共同富裕。

在浙江经济实现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各级政府及时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探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凸显对社会事业和民生问题的关注。“十五”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围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推出了一系列富民强省的举措。作出推进民营经济新飞跃的重大战略决策,大力发展以千千万万群众为发展主要力量的“民本经济”;把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十五”期间全省财政支农支出累计达311.8亿元,年均增长21.6%;不断扩大就业和社会保障覆盖面,强化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制度建设,在“多层次、低保障、广覆盖”的新型大社保体系构建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十一五”规划更是把富民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提出了普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努力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目标。2006年,浙江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建立和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全省和省级财政新增财力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分别达72%和73%。省政府在2007年初召开的省人代会上又郑重承诺,确保2007年新增财力的2/3以上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本次党代会把促进民富作为首要任务。种种迹象表明,浙江经济正在走向居民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的科学发展轨道,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指日可待。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二

一、改善民生:社会建设的的重点

社会建设内容广阔, 包括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各个方面, 而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 即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民生, 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宅、社会保障等。十七大报告专门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专题对社会建设进行了论述, 凸显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2]党和政府按照公正原则对一系列社会建设问题进行规划和设计, 促进有关民生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改善民生中更加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注重收入分配公平。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和政府改革收入分配制度, 进一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体制是至关重要的。收入分配关系到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系到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党对于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一直非常重视, 并且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进行了认真探索, 作出了一系列政策规定。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并明确提出要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全面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党的十七大在总结十六大以来党关于收入分配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了收入分配要切实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尤其是再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思想。这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 也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二、优化社会结构, 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的十六大以来, 尤其是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 党关于建设和谐社会关系的努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在各种社会关系上, 促进各阶级、各阶层关系和谐。社会和谐的实质是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充满活力的社会, 也是团结和睦的社会, 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巩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3]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 要“壮大爱国统一战线,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对于增进团结、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鼓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4]十大八报告再次强调, “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 促进党政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重要法宝。”[5]二是在收入分配上, 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党的十六大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问题, 这是针对不同阶层的收入问题而确定的重要举措。十七大提出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缩小收入差距, 控制高收入群体, 中等收入群体占大多数, 提高低收入者收入, 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十八大提出使人民收入同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重要论断。三是在地区差别上, 提出以地区协调发展促进和谐。为建构和谐社会关系, 党中央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党中央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规划、发挥优势、落实政策, 对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作出新的部署。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规划了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 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 并从各地区实际出发, 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 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 强调从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三个方面抓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落实。

三、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社会管理是通过社会整合, 完善社会功能, 实现社会良性运转和协调发展的过程。在现代社会, 实施社会管理的主体主要有三个:政府的行政管理、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组织的自治管理。三者互为补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 共同履行管理社会的职能, 促进社会的和谐。长期以来,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在“单位制”社会的管理体制中, 政府行政管理渗透并控制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渐被社会认同。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 随着社会日益分化和流动速度的加快, 迫切需要对社会成员和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整合, 以理性、合法的方式, 反映并满足他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多方面的需求, 实现社会需要的组织化。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过去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以“完善社会管理,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为题, 对完善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及具体内涵进行了阐释, 为当前和今后完善社会管理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6]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 重申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报告指出, “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论述是我们当前完善社会管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设立专篇, 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整体部署和具体安排。

党的十六大以来, 党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的要求, 着眼于新的实践, 积极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 把社会管理放在社会建设突出的位置上, 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探索, 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进行了新的理论探索和理论概括,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这些新思想、新论断是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建设思想的基础上发展创新而来的, 是对社会建设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 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05-06-27.

[2]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36.

[3]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学习导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18.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篇三

一、13年来的发展为农民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1989年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13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期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等。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实施,使我国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农民收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1、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13年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渠道逐步拓宽。这一切使农民总体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9~200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其中现金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上升较快,2001年达到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2001年,青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952元,提高到3901元,增长幅度较大。

2、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其购买力不断增强,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一是农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1989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535.4元,2001年1741.1元,13年间增长了2.3倍;二是消费质量提高。恩格爾系数2001年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三是用于发展和享受需要的消费支出增加。如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风扇129.4台,彩电54.4台,电冰箱13.6台,洗衣机29.9台。电话、空调、电脑也开始进入农民家庭;四是农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20世纪90年代初,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17.8平方米,2001年达到25平方米左右。更重要的是,居住质量和配套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农民在住房装饰、家用设备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增长较快;五是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13年来,通过扶贫计划的有效实施,到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减少到2800万,比改革开放初期减少2.2亿。

这一切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从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只是一种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谓低水平,是指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平还比较低。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2.3%。所谓不全面,是指目前的小康基本上是物质需要和生存性消费的满足,对于精神需求和发展性消费、享受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所谓发展很不平衡,是指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各阶层之间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2000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已经达到1400美元,而西部地区人均只有600美元。从农村居民收入看,这种不全面和不平衡还很明显。

1、地区间的农民收入水平差距呈扩大之势

若以西部地区为1,则东、中、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从1990年的1.79∶1.13∶1扩大到1995年的1.81∶1.15∶1,2000年又进一步扩大为2∶1.09∶1。虽然中部与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呈扩大之势。这一差距还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水平上。199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884.78元、1834.36元和1589.90元,2000年为3592.61元、1952.96元和1797.02元;1995~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49%、1.26%和2.48%。

2、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拉大

在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继续扩大。200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前者是后者的2.8倍,差距倍数比上年扩大了15个百分点;若以农村居民为1,则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1985年为1.86∶1,1990年为2.20∶1,1999年为2.65∶1,2000年扩大为2.79∶1。

3、农村居民间收入差距扩大

按照农户家庭纯收入的“五等分”(低收入组、中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上收入组、高收入组各占20%)分组统计结果显示,以中等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为100,则最低收入组、中等收入组、最高收入组农户的人均纯收入之比,1990年为43∶100∶275,1995年为40∶100∶299,2000年扩大到36∶100∶342,此差距呈逐年扩大的态势。同时,据有关调查资料,2000年我国农户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在0~999元占18.73%,在1000~1999元占34.5%,在2000~2999元占21.09%,在3000~3999元占10.28%,4000元及以上占15.4%。可见,目前我国仍有半数以下的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处于平均水平之下。因此,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层次的小康社会任务是十分艰巨的。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是对小康社会全面的描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再翻两番,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将现在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变为较高水平的、比较全面的,城镇人口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得到扭转,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的小康,使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这是我们在20年内所要完成的主要工作。而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生活在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占总人口70%以上的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改善了,实现了小康,才能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因此,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去奋斗。

三、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是硬道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也必须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深入学习十六大报告,我们认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手段,保证农民利益的最大化、市场风险最小化。

1、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

加入WTO后,我国农产品面临国外农产品的竞争,因此,依靠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已不现实。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径是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力度;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这不仅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有效渠道;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使农业向生产的深度化发展,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应加快农业利用现代产业组织形式的步伐,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

2、壮大县域经济

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一项艰巨任务。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为农村经济的繁荣、农民收入的提高做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目前除沿海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全国大多数县域经济相对薄弱,还有部分县尚未完全脱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较大。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全社会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壮大县域经济。

3、加快城镇化进程

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因此可以说,通过发展小城镇,推进我国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发挥小城镇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突破口。当前的重点,一是加快农村城镇建设步伐,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二是加快县城和建制镇的建设步伐,扩展城镇规模,并使各类城市和城镇相辅相成,成为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整体。

4、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目前我国农民的弱势地位决定了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政府的行政干预。推进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可以依法从分配上理顺国家、集体、农民三者的利益关系,逐步减少、杜绝一切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现象;严肃查处加重农民负担的违纪违法案件;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使农民收入能够真正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四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和本质内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要求大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一个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内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目标.而人的全面发展是目标和道路、结果和过程、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具体体现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交互作用,共同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作 者:张友谊 Zhang Youyi  作者单位:山东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山东,济南,250000 刊 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2003 5(1) 分类号:B089.3 关键词: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几点思考 篇五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的几点思考

本文分四个部分,即:从提出小康到奔向小康;从进入小康到建设小康;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建成小康到走出小康.分别论述了小康目标的形成过程、进入小康的现实状况、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要求以及建成小康的历史作用,对全面认识和全面建设小康的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全面小康是“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以及“发达小康”和“小康社会将历时50年”等新的概念和观点.

作 者:陈仕龙 作者单位: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江苏,南京,210001刊 名:唯实英文刊名:TRUTHS AND FACTS年,卷(期):“”(1)分类号:A849 D616关键词:进入小康 总体小康 全面小康 发达小康 走出小康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六

㈠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

2、教学目标

⑴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

⑵了解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的目标;

㈡学生分析

⑴学生对于“小康水平”这一国家的基本情况是有所感受的,但这种感觉是表面、的不系统的,老师要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分析让他们清楚而全面地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基本情况。

⑵“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的理解学生在思维水平上有一定难度,他们的知识背景过于单薄,需要布置他们去收集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

㈢教学设计

1、用“什么是小康?”,历史上小康的定义导入,由此引出“我党对小康社会的几种提法”(设计目的: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2、国情导读

⑴通过比较分析国际舆论和中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以及学生看到的现实中小康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的小康水平。

⑵通过江泽民的十六大报告引导学生得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以“小康生活大家谈”的组织学生:

① 请描绘他心目中的全面小康生活。

通过“②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做到什么?③小市民信箱”的活动设计让学生不仅能树立小康观念,并能在行为上为小康做自己的贡献。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七

1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概述

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这两个概念的有效分析对于更好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进行了概述。

1 . 1健康素质

通常来说,不同的人对健康素质的理解是不同的,并且在这一概念的理解过程中并没有所谓的高低之分,只存在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区别。例如部分体能学者认为健康素质与体能是起着直接联系的,即与健康有关的体能被称健康素质,这一理论认为健康素质在本质上而言就是体能。而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狭义的健康素质通常是指良好并且稳定的身体功能状态,这一状态包含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卫生素质,即健康素质就是身体功能状态;除此之外,还有部分社会学者认为健康素质应当是指个体的身体和心理的社会适应能力,即健康素质就是社会适应能力;而部分保健学者认为人口健康素质是指人口中的个体根据其对健康、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对其自身和他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的综合保健能力,即健康素质就是综合保健能力。另外也有部分学者认为健康素质是指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生命价值,而具备的趋利避害的基本智能调控结果。在这些理论之外还存在着许多对于健康素质的理论与观点,在此不再一一叙述。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关于健康素质的理解,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研究、分析,其得出的结果通常是不同的。并且关于健康素质的本质始终是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理论与观点中都存在着部分合理、正确的地方,当然也存在着部分误差与缺陷,健康素质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即在这一自然选择的结果下,人的躯体、心理、品质所体现出的独特性,而更深层次的思想道德以及科学文化中的品质、特征则应当构筑在健康素质之上。通过总结可以得出,健康素质通常是指人在躯体、心理、品质方面的特征。

1 . 2社会体育

社会体育和健康素质类似,目前也存在着较多的理解和解读, 并且不同的解读和理解中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通常来说目前存在着几种不同的关于社会体育的理解,首先社会体育也被称为群众体育和大众体育,是与养生健身、休闲娱乐及特殊人群体育的同样重要的内容,并且与体育教学、竞技体育等概念相对应。社会体育的主要参与人员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农民等,并且社会体育的内容较为丰富、形式更为多样。其次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体育的主要内容是群众体育,即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还有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体育的主要内容是休闲体育,即在闲暇时间里人民群众自愿、自发参加的以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增加人际间交往为主要目的的休闲性、自主性的体育活动。与此同时,部分学者认为社会体育是指人民群众自觉、自愿参加的,以增进健康素质为主要目的的、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群众体育实践。最后社会体育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极为密切的活动,并且这一活动的进行会对体育运动的其它部分产生重要的影响。通常来说,根据从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学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和体育教学之间存在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即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学三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并列关系并且其中任何一方的发展都离不开另外两方的支持。众所周知,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学都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这些事业的进行都能促进我国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不断提升。例如社会体育的发展可以促进竞技体育社会基础的完善,与此同时也能够给体育教学提供更多的支持。而竞技体育的发展则能给社会体育带来更多的热情,并且给体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教学案例。而体育教学的进行可以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为竞技体育提供更多的储备人才。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社会体育、竞技体育、体育教学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密不可分的,并且三者共同促进了我国人民群众身体素质的提升和国民素质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关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有效进行是提升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的关键。通常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致性、共同性、实践性、全面性等环节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2 . 1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一致性

一致性是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联系,上文已经叙述过健康素质主要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品质上所具有的特性,因此具有较好健康素质的人,其躯体的体形、运动的姿势、生长发育水平都会较为良好,并且与此同时在进行走、跑、跳跃、搏击、攀爬等体育运动时,都会表现出很好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特性。除此之外,具有较好健康素质的人在进行社会体育时也能表现出更为完善、健全的感知、思维、情感、意志、智力、人格等相关心理素质。与此同时,具有较好健康素质的人在进行社会体育时还能体现出较好的与人和社会交往的品质,并且能够更好地改善周边的人际关系,同时成为更加负责的社会角色。另外,具有较好健康素质的人,在进行社会体育过程中能够拥有较强的对影响健康的不良刺激的抵御能力和抗争能力。因此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是具有一致性的。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的不断完善,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存在的一致性将会更好地体现出来。例如在我国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社会体育的整体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社会体育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协调,并且更加全面地提升全国人民的整体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并且在此基础上更好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这很好地体现了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一致性。除此之外,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一致性还体现在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应当与健康素质具有一致性,即社会体育的发展应当建立在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上。这与我国提倡的培养人民群众健康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长期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2 . 2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共同性

共同性是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重要关系之一。众所周知健康素质和社会体育的发展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培养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和发展社会体育活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人民群众整体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体能素质等综合素质。除此之外,健康素质和社会体育具有的共同性还体现在这两个概念都是经过诸多概念分析而有效提炼而出的,即概念得出的方式与流程是共同的。无论是健康素质还是社会体育活动都是人民群众通过集思广益得出的集体智慧成果,并且这些理论的提出还能更好地促使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得到更好地发展,与此同时也更好地丰富、发展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等重要内容。另外,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的共同性还体现在其结果的共同性,即健康素质是努力追求的目标,而社会体育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根本体现。众所周知社会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健康身体素质,这集中体现在社会体育的自愿性和自发性上。例如我国许多小区组织的公共体育活动大多是自愿、自发的,因此在这些体育活动中人民群众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者爱好选择自己培养健康素质的方式。另外自发性和自愿性还表现在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体育的活动项目、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参与类型等方面具有很多选择,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选择,从而更好地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与健康素质。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始终坚持健康素质和社会体育的共同性。

2 . 3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实践性

健康素质的培养与社会体育的进行都需要相关实践的有效支持,众所周知社会体育活动的进行能够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的身体得到协调、全面的锻炼,并且更好地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的各种机能,即社会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人民群众整体健康水平的持续性发展。但是在社会体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没有实践的有效进行则社会体育活动很难取得全面性的成果,即很难使人民群众获得积极乐观的情绪体验,并且达到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的效果。除此之外, 由于现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并且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因此在这种挑战前人民群众如果想更好地维持自身的健康素质则需要相关实践的有效进行,即通过相应实践的有效进行尽可能的减少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不适和压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健康素质实践的进行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和抗压能力,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增加自己对于社会的适应性,最终促使在提升自身健康素质的同时,更好地缓解各种压力并且较好的改善周边的人际关系。

2 . 4健康素质与社会体育具有全面性

健康素质和社会体育都是具有全面性的概念。例如在健康素质方面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健康素质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刻并且丰富。这集中体现在较为传统、单一的健康观,现今已经被较为全面、科学、可靠的健康观所取代。除此之外,随着健康素质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更多的人开始将健康问题和健康素质培养放到了价值观的重要位置, 并且花钱看病的思想也逐步被花钱锻炼买健康的思想所取代。这些健康素质理念的革新与完善都为社会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由于我国的社会体育活动始终坚持着以人为本的开展理念,因此社会体育活动具有着较好的的全面性。例如人民群众在开展或者参加自发组织的体育活动时,相关的体育活动项目与内容都是较为全面的,这也更好地主张了在尊重人民群众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体育活动。另外,社会体育活动具有全面性还集中体现在了社会体育活动取得的成果是全面的,即社会体育活动的进行促进了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3结语

8.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八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中西部地区,在广大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小康不仅包括物质指标,而且包括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

到2020年实现翻两番,每年GDP增长应保持在7.2%左右。虽然还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是可能的。

党的十六大期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热门词汇之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我们的国家将是一个什么样子?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

“总体”与“全面”有何不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梦奎说,小康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们在20世纪末全国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也就是初步达到小康水平。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所谓低水平,就是现在仅仅是进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不全面,就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还很不平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研究的成果,2000年末,全国初步达到小康水平的人口是75%左右。现在全国还有3000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城镇还有将近2000万人生活在国家最低社会保障水平线以下。农村还有几千万人口是低水平的不巩固的温饱。有温饱解决的,但是遇到天灾人祸,温饱就有可能成问题,这样的人加起来有一亿多;还有的人温饱解决了但没有达到小康,加起来是2亿人口,这就是“不全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没有解决温饱的要尽快地解决温饱,并且达到小康,温饱不巩固要巩固温饱,温饱解决了要向小康前进,变成全面的小康。十六大提出来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解决全国十几亿人口过上小康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的难点在哪里?

清华大学经济学教授胡鞍钢特别强调三个定义。第一个称之为人均收入,第二个称之为恩格尔系数,第三个称之为人类发展指标。

第一个定义,从人均收入来看,我们1980年的起点基本属于世界上的低收入国家。2000年以后,中国已经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第二个含义是恩格尔系数,指居民的食品性支出。如果吃占整个消费支出比重的系数高于60%,就认为是绝对贫困。这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60%~50%之间是勉强度日,我们叫温饱;50%~40%就认为是小康。40%~20%,就认为是富裕。

小康社会的标准是多种指标,其中包括技术进步指标,就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去年提出来的叫技术成就指标。中国现在还是相当落后的。还有一些像可持续发展指标,这也是世界银行提出来的。中国现在的小康还只是低水平的,不全面、不平衡的。

200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近9万亿元人民币,如果翻两番,就是36万亿元人民币。现在中国在世界上排名是第6位,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国。到2020年假定维持现在的发展态势,并且假定汇率不变,那么中国将会排名在第3位。就是美国、日本、中国。当然,我们现在人口还在增加,但是人口增长率在放缓。因此,人均的收入增长会低于4倍,但是会高于3倍。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预测,我国在2020年的人口肯定会在15亿以内,因此人均收入会相当于2000年的三倍以上。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我们现在的人均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60%。到202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也就是世界中等水平。过去20年,我们主要是讲先富论,使一部分地区、人群、城市先富起来,这个政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今后20年,既然是全面建立小康社会,它的难点不在东部,主要难点在中西部地区。难点也不在于城市,而主要在农村。难点主要是在于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口。

全面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共同富裕,当然我们说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富裕。要使得所有的人口都能够分享中国的经济增长。这个分享就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比如税收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所有的公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基本的公众服务。

安徽省代省长王金山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省对此感受尤为深刻。

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城、乡和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如果不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我们在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就不可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也不可能建成真正高标准的社会主义小康社会。青海省西宁市委书记张裔炯说,没有西部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我国西部12个省份,占全国面积的71%,人口的1/4,GDP仅仅占全国的18%。21世纪中叶,我国要实现现代化,重点在西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农村、农民都富裕了,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全面小康。”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今后我们将通过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少农民数量,全面进一步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全面小康社会内涵丰富

总体上的小康,主要是从生产发展生活水平提高来讲的,如群众中所流行的小康生活、小康之家等。而全面小康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指标,还包括民主政治建设,包括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人类的全面发展,包括可持续发展等,是一个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现在观察社会生活,比如政治民主、法制建设,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各方面制度的改革健全,都属于政治文明,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制度文明。制度文明体现了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制度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现代化追求的是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可能的

王梦奎说,现在中国经济存在着很大的潜力。中国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现代化建设在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调整、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对外贸易的扩大,消费领域、生产领域的扩大,都会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解决温饱,初步进入小康社会以后,跃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临界点,进入经济迅速扩张的时期。但应看到,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要实现现代化,绝不会没有困难,一帆风顺。我们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我们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客观上也确实存在很多矛盾、困难、问题。有些是旧体制下的问题没有解决,要通过体制改革来解决。而有些问题是我们在改革发展过程当中,现代化推进过程当中产生的新问题。现代化建设也好,过去的革命事业也好,总是在不断地解决问题,在困难当中前进。面对问题要保持清醒。

胡鞍钢说,到2020年翻两番,每年GDP增长应该是在7.2%左右。前10年可能略高一些,大体可能在7%~8%,后10年可能是6%~7%之间。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九

我国是一个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现在又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任务异常繁重。从人口状况来说,虽然我国现在的人口生育率有所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未来十几年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在1000万左右,这无疑给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从资源状况来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的占有量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各种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之过去粗放经营,高投入、高消耗,造成资源浪费与低效率利用,不仅影响了当前的经济效益,而且导致今后的发展也难以为继;从环境状况来说,由于我国人口密集,加之多年来的过度开发,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科学技术的落后和投入的不足,我国的环境质量总体上仍处于恶化之中。这种现状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极不适应。为此,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奋斗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从社会和人的角度来认识可持续发展,将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奋斗目标,把可持续发展同经济发展、人的发展、社会文明结合起来,实现由单纯追求经济繁荣向社会全面进步并举,向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相互协调转变,是中国人民对自己发展模式的新选择,标志着我们党和人民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可以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体现了全社会对“我们生存的家园”的深切关怀,是惠及子孙后代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华民族对全球未来的积极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文明和有利于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

走什么样的工业化道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发展,但也付出了资源过量消耗和环境生态遭到大规模破坏的代价。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也在一直探索符合国情的工业化道路,但是由于受历史条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和经济体制改革等限制,推动工业化、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同保护资源、环境、生态之间产生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我国过去工业化过程中造成的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等问题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又加剧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难度。造成我国资源短缺、浪费严重、生态破坏加剧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技术装备落后,能源及原材料消耗高、利用率低。虽然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工业化建设,但是,我国的工业化任务仍然没有完成,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

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新型工业化道路不仅有别于发达国家“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路子,而且也区别于那种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人为破坏为代价的“先发展,后治理”的旧路子。其本质是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经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为前提,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创新。

三、提升全民学习力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我们党和人民在不断学习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把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结合起来,这是一项重大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良性互动却不能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有赖于把我国数量众多的人口资源转化为高效的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全民学习力。只有提升全民学习力,才能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才能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从而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成为可能,从而使可持续能力不断增强,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创建学习型社会是提升全民学习力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个角度来重新理解学习型社会,能够深刻领会到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四、发展循环经济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又称资源闭环利用型经济,是针对传统线性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基于循环生态原理运行,并按系统工程方法组织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以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

1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社会问题 篇十

关键词:信访工作,人民民主,小康社会

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 也是实行信访工作的目标体现。信访制度是党和政府制定的一项关系到民生发展的重要制度, 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之一, 然而我国基层的信访工作随着社会转型期出现的各种矛盾和不断提升的人民民主意识出现了诸多难题, 如信访量大;信访机构过于庞杂;信访观念落后等问题。根据信访工作出现的问题, 笔者对如何完善信访工作从而更好的为小康社会服务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微薄见解。

一、现阶段信访工作出现的突出问题

1、信访量大, 信访部门不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解决问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环境下, 人民的收入日益增加, 人民民主意识不断提升, 人民的维权意识也显著增强, 从而出现了大量的信访现象。由于信访制度本身没有严格的法定程序, 服务的质量也会随着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出现差异。加之信访工作不细、作风不实, 进而促使信访量不断增加。现行的《信访条例》仅是一些对信访工作进行如何要求和处罚的规定, 却不是解决纠纷的程序性规定。由于信访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存在诸多问题, 极易造成干群隔阂, 失去群众信任, 矛盾激化, 最终造成群众上访或越级上访等一系列现象。

2、信访机构庞杂, 信访系统不完善

目前流传这样一句话:“信访人着急到处窜, 信访机关催促千百遍, 有权机关就是拖着不办。”从中央到地方, 我国各级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 而且名称也繁多, 有叫信访局的, 也有叫信访办、群众工作部的。这些信访机构往往职能交错, 时常出现多重受理或相互推诿的现象。然而这些机构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 各地信访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及运作方式都有较大的差异, 导致信息不能共享, 缺乏制约机制, 造成各级信访机构在没有任何监督情况下对信访案件层层转办, 致使信访不断升级, 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向中央聚集。同时, 信访机构之间缺少良好的信息流通方式, 平级机构间缺乏交流, 错访现象出现时, 相关部门没有采取有效的方式处理这些信访信息, 只能建议信访人去正确的相关部门上访, 造成一部分信访信息遗漏或丢失。

3、信访意识落后, “人治”色彩浓厚

在当前的信访工作中, 信访程序严重缺失, 立案和答复的随意性较强, 工作人员的素质浮动性也很大, 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人治”思想。“人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法治空白的缺陷, 但“人治”思想却使工作人员随意处理信访问题的几率增加, 上下级之间以及领导与群众之间的沟通效率降低, 人民的利益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维护, 违背了信访工作的初衷, “人治”制度的本质成为信访制度本质上的缺陷, 也是最致命的缺陷。

二、做好信访工作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信访工作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保障信访人的信访权利, 落实专人对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进行跟踪督办, 能够促使党和政府更好的听民声, 解民意, 促进矛盾的化解, 从而进一步增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这些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做好信访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信访制度纠纷预防功能

当前中国信访制度缺乏纠纷预测功能是致使信访数量急剧攀升的重要原因。2005年实施的《信访条例》确实加大了办理信访案件的力度, 但这也只能是暂缓之计, 因为新的上访案件会层出不穷, 接踵而来, 而有效的预测信访案件才是解决“信访洪峰”的关键。这里所说的预防功能, 就是法律上要明确规定:对于应该由司法、行政等权利救济途径受理的事项, 信访机构不能受理而只能以要式形式告知信访人, 凡是违反规定受理的要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所以信访工作不能“全盘端”, 要明确自身受理范围, 与司法、行政部门之间分工明确, 由此才能有效的解决信访案件繁多的问题。

2、简化信访机构, 完善信访系统

首先, 健全网络, 畅通信访渠道。要趁机构改革的机会,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访信息网络。在各乡镇、各部门设立专门信访室, 并落实1-2名专兼职信访人员, 建立起灵敏快捷的信息传输机制, 及时全面地传递信访信息, 通过信访信息及时掌握社会动态, 制定防范措施, 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和消除在萌芽状态。同时, 细化信访信息报送制度, 做到及时、全面、准确地反馈信息。对隐瞒和漏报重大信访信息, 引发群众越级上访或闹事, 造成严重后果和影响的, 应追究乡镇和部门主要领导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其次, 由于从中央到地方, 各级党委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 各个平级信访机构应该建立信息交流, 及时的通告本部门收到的其他部门的信访信息, 让信息得到共享, 更流畅, 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再次, 各个省或者市或更下级的政府应设立一个集中管理本地区所有信访的机构, 并由专人管理, 汇总本地区所有的信访事件并对其进行复查和对已处理的事件进行核查。这样能才能更好的体察本地区人民群众的意愿, 同时也可对下级信访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 降低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的发生。

3、提高信访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首先, 宣传工作可以在专题日以开展活动或以发放传单的形式展开, 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信访, 同时要让人民群众了解信访制度和信访的相关流程, 以实现教育目的。其次, 对基层信访工作人员进行素质教育, 提高服务质量, 做到在服务中不带个人感情色彩, 切实为人民办事。这样不但能很好的处理矛盾, 也可以降低重复信访和越级信访的概率。例如:竹溪县司法局有关信访学习宣传和教育的通知。该通知比较详细的规定了学习宣传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有了这样的相关文件, 在学习宣传和教育的信访工作中就可有据可依。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建设, 以上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如何做好信访工作, 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概述。信访工作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 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的探索和完善, 这样才能让信访工作更好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更好的体现人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郭松民.信访改革应制度演进[J].环球, 2004, (24) .

[2]莫梨.从基层信访看利益表达的途径[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112-116.

[3]田文利.信访制度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原则的承接性研究[J].行政法学研究, 2011, (01) :57-61.

[4]李映.直面信访唯有疏导[J].中国老区建设, 2011, (02) .

[5][美]亨廷顿, 著.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 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25.

[6]柳州市信访联席办.小事不出村矛盾化解在基层[J].当代广西, 2011, (2) :36-37.

上一篇:增加人员申请报告下一篇:安全提示语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