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构建和谐温馨环境中女性的优势和作用

2024-08-08

浅议在构建和谐温馨环境中女性的优势和作用

1.浅议在构建和谐温馨环境中女性的优势和作用 篇一

关键词:科研院所,和谐,劳动关系

科研院所是国家产业结构中的一部分特殊的单元, 其在各行业中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科研院所大多属于国家事业编制, 工资有统一标准和规范, 劳动人事关系明确, 党委领导有力, 工会组织健全, 劳动纠纷和冲突相对较少。但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 科研院所也面临市场化企业化的巨大挑战和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压力, 其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呈现多元化、复杂化, 劳动人事关系呈现出不稳定现象, 过往劳动关系行政化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被现代契约化的劳动关系所取代。因此,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工会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一、基层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工会组织处于协调劳动关系、服务职工的第一线, 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有健全的组织优势, 即基层工会具有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完整组织网络, 是党领导下的组织网络最密集、联系群众最广泛的社团组织;二是独特的工作优势, 即基层工会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 贴近职工, 最容易倾听职工的声音, 了解职工的喜怒哀乐, 为职工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三是有力的载体优势, 即《宪法》《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赋予了工会组织依法组织职工开展维护、参与、建设、教育等工作的职能和地位;四是丰富的资源优势, 即随着政府的支持, 企业党政的重视, 更多的政策资源、组织资源、财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被越来越多地下放到了基层工会组织, 更方便基层工会组织职工、服务职工。

基层工会组织在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尚有需要解决和改进的问题。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工会工作模式和惯性, 对科研院所基层工会履行职责还有一定的影响。组织体系行政化、群众活动运动化的做法, 使其教育、宣传、培训、生产的职能被扩大, 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 生产、生活、教育为一体的工会工作模式, 而工会活动的内容, 实际上主要是实现职工的政治权利和福利要求。现行的工会体制弱化了工会干部维护职工权益的信心和热情, 也影响了工会干部维护职工利益的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由于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和多种劳动体制并行, 员工中存在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落差, 同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开放, 员工的视野更开阔, 选择面更宽, 自我维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工会同时承受着职工维权意识的提升和党政发展目标要求的双重压力。而工会维护能力的弱化, 将会降低工会在职工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基层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改进方法

1. 在科研院所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基层工会必须实行入会全覆盖

随着劳动管理和用工形式的多元化, 科研院所用人制度更趋灵活, 正式职工和其他多种用工形式并存, 既有编制内职工, 也有合同制、派遣制职工及临时工。随着科研院所的发展, 编制外职工数量增长迅速, 逐渐成为生产、服务岗位上的主力。长期以来造成编外职工入会难的原因有多重因素:用工性质、隶属关系不同, 层次多, 流动性大, 难以统一入会;工会干部的习惯思维定式和受传统的工作模式影响, 担心入会后会对人事关系性质的影响和实际上的维护其权益的困难;最重要的是, 由于身份不同, 工会无法得到行政划拨的活动经费支持, 用编内职工经费解决全员活动需要, 必然稀释编内职工人均费用, 造成工会会员间矛盾。

随着科研院所党政领导对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视和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 单位对工会的支持力度以及赋予的资源大幅增长, 困扰编外职工入会的经费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基层工会组织应适时推动编外员工入会工作, 分析和区分编外人员的不同情况, 采取不同的施行措施, 实现单位内工会组织的全覆盖。按程序办理入会手续后, 在会员权力、会员义务、会费收缴、会籍管理上与编内职工一视同仁, 同时也享有同等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权利和选举权被选举权的政治待遇以及编内员工享有的经济福利待遇。

2. 全面提升基层工会民主管理、集体合同的质量, 从源头上落实对职工会员集体的维护

工会履行维护职能首先是对职工的整体维护。以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参与民主管理, 从源头上参与是整体维护的重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 得益于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职代会得以持之以恒的进行和不断地拓展。但一些调查也表明, 职代会和平等协商机制的运行质量并不高, 制度运行还不够规范, 职工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还不够高, 厂 (所) 务公开制度的知晓率更低, 集体合同缺少职工的参与和空洞化, 职工代表的议政能力还不强等。

基层工会组织应积极推进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和平等协商制度的建设, 畅通职工理性表达诉求的渠道, 提高职工和职工代表参政议政, 建言献策的热情和参与度。真正形成党政工齐心聚力共谋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 职代会上要保证职工代表分组讨论有充足的时间, 让代表的诉求得以充分的表达。

职工代表提案能全面体现职工民主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呈现民主管理的实效, 也便于党政领导正确了解和掌握职工最关心的问题, 为行政决策提供参考与帮助。因此, 应重视代表提案工作, 提前布置与准备, 督促职工代表履职。

集体合同的拟定应多种形式广泛公开征求职工对工会的需求, 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和行政协商。既要动员全体职工努力实现年度工作的计划、指标和工作任务, 也要以坚持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 努力为职工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有影响的实事, 明确完成的时间节点。集体合同检查应公开检查结果并接受职工的评议和监督。

在职代会闭会期间, 应坚持制度化的定期党政工联席会议制度形成有效的复式协商、动态协商, 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运行, 确保党政工保持紧密联系, 共商涉及科研院所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的大事, 把民主管理搭建成凝聚职工共谋发展的平台。

3. 以服务职工为重点, 推动劳动关系和谐建设

基层工会最大的优势是根植于职工群众之中与职工群众思想和感情上贴近, 工作上依靠, 沟通上便捷。充分发挥工会优势, 化解职工疾苦, 为职工排忧解难是基层工会的传统和强项, 也是党政希望做强、职工希望做好的工作。基层工会应把党政赋予工会越来越多的资源用在热情为职工服务上面, 做好党政的代言人。

热情为职工服务是基层工会组织的活力之源。继续推进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 加大帮扶力度。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 形成“突出困难重点帮, 突发困难及时帮, 特殊困难合力帮”的机制, 从分散的节日型、活动型帮扶向常年化的机制型、长效型帮扶转化。其次, 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 建立和完善大病救助机制、入园入学帮助机制、人文关怀帮助机制、资金筹措机制:通过大病救助机制解决重病治疗职工医疗开支大, 报销比例低, 因病致贫致困的问题, 不让一个职工掉队;通过入园入学帮助机制, 建立与幼儿园、小学的联系, 开展共建活动, 解决技术骨干、年轻职工入园入学的需求,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人文关怀帮助机制把关心和温暖送到职工家庭, 组织职工家属参加各类活动, 在互动中寻求家属的理解和支持;通过资金筹措机制解决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困难职工扶助基金, 明确帮扶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方法, 使之成为社保和医保的重要补充部分。

最后, 在建立以困难职工为重点的帮扶机制后, 工会还应经一步开阔视野,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个性化的服务工作的探索, 包括在职工购建房、购物、旅游、家政、体检、疗休养等内容上为职工提供服务与帮助, 广泛整合内外部资源, 发挥团体优势, 开展团购活动, 满足职工在新时期的多元化需求, 增强职工的归属感, 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发展。

4. 加强工会干部培训, 创建学习型工会, 打造有能有为的基层工会干部队伍

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要有一支热爱工会事业,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会干部队伍, 工会干部能力决定事业兴衰, 作风决定人心向背。在工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 努力培养和提高基层工会两级工会干部特别是专职工会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是全面履行工会职能的重要保证。

兴学习之风, 促进基层工会干部由事务性向学习型转变, 打造学习型工会组织。首先, 要加强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了解我国社会和利益格局的变化, 把握转型升级期间职工工作的规律和特点, 学习经济知识和劳动管理的法律知识, 研究维护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路径和方法, 解决维护什么, 怎样维护的问题。用新的理论和知识指导基层工会工作, 实现工会干部向专业化, 专家型的跃升。

其次, 工会干部学习和培训, 可采取自学为主, 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请进来就是请来工运专家、理论学者为工会干部授课, 解疑释惑, 强化基础理论知识, 提升工会工作者业务水平激发从事工会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走出去就是走进社会, 走访同行, 到劳动关系和谐的先进企事业单位取经, 虚心求教, 学习他们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方法和措施, 开阔眼界, 启迪思路, 以他山之玉指导本单位的工会工作。

定期进行交流研讨, 总结工作经验, 交流心得体会, 形成制度, 列入考核和表彰, 促进工会干部自觉学习, 主动思考, 提升工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5. 发挥基层工会两级网络作用, 及时发现和化解劳动纠纷

基层工会应发挥两级网络系统的优势, 主动了解反映职工的工作、思想和生活情况, 职工群众关注的热点及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畅通职工诉求表达的渠道。同时建立劳动关系矛盾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 强化预警预防, 信息报送和应急调处能力, 做到调防并重, 上下联动, 及早发现, 快速反应, 及时协助党政妥善处理, 提高劳动争议调解成功率。防止矛盾扩大升级, 形成群体性事件。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疏导调解与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相结合, 有效化解劳动关系及其内部管理矛盾。

三、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的意义

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的建立, 需要政府、工会组织、企业与职工个体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政府应根据市场经济和劳动关系形式的发展变化, 及时规制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强化劳动监察;国有企业应率先垂范, 彰显承担的社会责任, 将更多的支持和资源赋予工会;工会组织应提升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履行职能上有所作为, 通过劳动者利益的保护使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员工应提升主人翁意识, 依靠单位成才成长的意识, 理性合理的表达诉求。共同的期望和努力, 将推进劳动关系更和谐的发展, 为科研院所转型升级加速发展提供更大的保证和动力。

参考文献

[1]刘广志.在全省工会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的讲话[J].江苏工运, 2011 (7) .

[2]张艳.江苏省总工会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工作报告[J].江苏教工, 2012 (2) .

上一篇:养护员岗位职责下一篇:关于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工作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