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共12篇)
1.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篇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引导学生喜欢作文,爱上作文,乐于写作,自由表达呢?我尝试了以下几种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爱作文,才有可能主动地写作,学习有关作文方面的知识,逐步养成自觉调整和控制学习行为的习惯。
1、游戏作文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课堂上,通过做游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会给学生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促使学生表达他们内心的真情实感。
例如,在教授写话8《这个办法好》时,我便采用了游戏作文的形式。这是一篇看图写话作文。学生通过看图,理解题意,明确了小鸭想出的办法是:找来一块木板,让小鸡站在木板上,小鸭凫水,拉着木板送小鸡过河。于是同学们纷纷准备了游戏时所需要的道具,并积极主动的分了小组,找到了游戏合作伙伴。同学们的表演赢得了我的赞叹,这更为他们愉快地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我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替小鸭和小鸡多想些办法过河。这一举动更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说找来救生圈,有的说找只小船,有的说搭座独木桥……学生通过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演,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写出的作文也真实生动。
2、音乐作文
音乐是有声的语言,是传递情感的纽带,课堂上教师可先播放一首或一段能引发学生想象的歌或乐曲,让他们边听边想象,然后鼓励他们把想象到的内容写出来,抒发他们的情感。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特点,一次语文课,我播放了一首大家非常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都知道母亲是孩子最为亲近的人,母亲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更胜于对其他人的爱,所以,我确信这首歌曲的播放更能激起学生习作的热情。果真不出我所料,自由表达的形式使得学生的作文完成得快,内容富于灵性,充满情感,一句句动人的话语跃然纸上。就连平时写话一向不是很好的周宏宇同学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妈妈的爱,他这样写到:我有一个幸福的家,更有一个疼爱我的妈妈,和妈妈在一起,我感觉很快乐,因为妈妈会给我讲许多我喜欢的故事,再通过故事给我讲道理。有什么好吃的,妈妈都不舍得吃,总是留着给我吃。现在我上学了,我要好好学习,让妈妈放心。我爱我的妈妈。像这样情真意切的写话还有很多,使我坚信情境的创设,氛围的营造更能增强学生对写作的信心和兴趣。
二、抓住契机,相机点拨。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写“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事情,就是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让学生感到习作不难,乐于习作。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应适时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又是一节语文课,清脆的铃声响起,我愉快地走进课堂,说:“美丽的秋天来到了,让我们一同走进秋天,拥抱秋天吧!”王帅的小手高高举起,我微笑着示意他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王帅大声地说:“王老师,你是要带我们到外面去找秋天吗?”孩子的话让我愣了一下。紧接着小家伙们个个都七嘴八舌地问:“真去吗?”“什么时候去啊?”孩子们的热情都很高,我当机立断,“现在就走。”孩子们雀跃着,飞出了教室。到了野外,我们席地而坐,不一会,孩子们就争先恐后地告诉我: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庄稼,他们灿烂的笑容告诉我们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秋天树叶黄了,片片树叶飘落下来,为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秋天小蚂蚁急着搬运过冬的食物了……这样一份份惊喜,让我由衷的感慨、感叹。由此而来,学生急于抒发的写作冲动就呼之欲出,这时,学生动笔行为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
三、相互交流,自我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提倡的好方法。同学们的一篇篇作文,各有精妙之笔,各有闪光之点,各有可圈可点之处。或美目传神,好题诱人;或情节逼真,描写动人;或语言质朴,纯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
作文课上,教师可以根据完成习作的先后,引导学生自由结合,交流习作,然后激励学生“闪亮登场”,全班交流。一次,在以《我的X X X》为题目的作文课上,朱琳同学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弟弟》。她念到:
我的弟弟刘新,今年还不到五岁,红扑扑的小脸上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一笑起来就露出两个小酒窝。爸爸妈妈就疼爱地叫他“二旦子”。
弟弟是一个既顽皮又勇敢的孩子。有一次,爸爸正在院子里劈木柴,弟弟在一边目不转睛地看着。爸爸劈了一会,就出去买大米了。弟弟见爸爸走了,马上拿起斧子就劈开了,劈成的小木块还挺均匀。劈着劈着,一不小心,劈着手了。妈妈看见了,急忙问:“二旦,劈着手了把!”接着又说:“嘿!看二旦多坚强,劈着手都不哭。”弟弟眼里含着泪花,对妈妈说:“不疼。”接着又去劈柴了。
……
生甲: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一个“真”字,说的是真事,写的是真话,说明朱琳确实亲临此事。
生乙:文中“目不转睛”的神情描写,“拿起斧子劈开”的动作描写,“含着泪花却说不疼”的语言描写,较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也说明了朱琳对小弟弟很是了解,才能对其富有个性特征的动作描写得很细致。
生丙:老师,朱琳的作文确实写的不错,但我觉得她写得也太夸张了,不到五岁的孩子大人怎么敢让他拿起斧子劈木头呢?
就这样通过交流习作,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借鉴,相互汲取,能够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达到心灵审美的自我提升。
通过互相交流,学生还可以反思自己:我学会了哪些知识?在学习时,我是怎样解决的?在今后的学习中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以此提高认知的正确率,并为以后学习同类知识提供借鉴。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这样才能使作文教学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舞台,这样的作文教学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2.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篇二
一、引导阅读, 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必须让学生多阅读。“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 , 有许多优美 的文章和 片段 , 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 语言生动形象, 易感易学, 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 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 必要时背下来, 积累的东西多了, 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 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来, 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 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引导学生课外 阅读大量的 报刊、名著 , 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 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 , 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二、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作文教学 中创设情 境是提高 学生写作兴趣, 激发学生写作灵感的催化剂。例如, 在指导学生完成 人教版七 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黄河 , 母亲河” 的写作时 , 我先为学生 播放了光未然的《黄河颂》。因为学生刚刚学过这篇课 文, 现在以歌 曲的形式呈 现 , 学生不仅在熟知的歌词中感受了音乐美, 也很自然地再次体会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然后, 我再给学生播放 了一段有黄 河的视频 , 在此基础上 , 给学生辅以 写作指导 , 让学生进 一步了解黄河的地理特征, 黄河对我国人民做出的伟大贡献, 尤其是了解今天的黄河遭到污染的严重情 况 , 学生自然 就产生了 对母亲河——黄河倾诉的冲动。写作时可以以倡议书的 形式来写 , 也可以用童 话、寓言、书 信、诗歌甚至是戏剧的形式来表达。最后, 作文的展示效果是令人欣喜的, 有的同学善于抒情, 笔下自然就会流淌出滔滔的黄河情结 ;有的同学善 于思考 , 就以“一滴 黄河水的 诉说”这种特殊 方式 , 来警醒世人 对黄河的 保护 ;有的同学 善于想象 , 就以“我 心中的黄河”这题, 写满了对黄河的憧憬。
由此可见 , 在作文教 学中 , 为学生创 设情景是十分重要的, 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 也触动了学 生的写作 灵感 , 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也就拥有了自己的灵魂。试想, 我们面对这样的写作内容 , 不为学生创 设情景 , 尤其是对 于一些远离大海的学生来说, 那是无从写起的。
三、走进生活, 积累素材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周围事物习惯 , 自觉地写生活札记。当前学生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感到没有什么可写。这不仅与教师命题不当有关, 而且还与教师平时忽视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与事物的习惯 ;忽视引导学 生自觉地写 生活札记 有极大关系。 茅盾在《创作的准备》中指出: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 你要竖起耳朵, 睁开眼睛, 像哨兵似的警觉, 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这是老一辈作家的经验之谈。我们比较重视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注意观察 , 认真实践 , 养成把感 受和认识随时写下来的习惯, 不断克服作文内容空泛, 感情贫乏, 思路狭窄等等要害问题。实践证明, 引导学生经常写生活札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 还对他们将来从事 科学研究及 其他各项 工作也有 帮助的。
四、让学生自己评改, 提高能力
在作文评改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参与评改。教师可采取互评互改、集体修改等多种形式。在评改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做到:先通读文章, 看文章是否符合要求 , 再一句一句 地认真读 , 找到其中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等, 并用圈、点等符号标出, 最后再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 学生在互评互改的过程中, 写作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从好的文章中学到写作的方法和技巧, 而写作能力好的 学生可以从 写得较差 的文章中 汲取教训。实践证明, 让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使他们养成爱动笔的良好习惯, 有利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间一长, 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而然地就会被调动起来 , 从而爱上写作。
五、充分体验成功, 感受学习乐趣
每一个人 都有成功 的欲望。 对学生而言 , 当其在学习 上取得成绩 , 得到教师 的肯定、赞许时, 他们兴高采烈, 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反之, 他们兴致索然。成功, 像一支兴奋剂, 让学生保持 强烈的求 知欲望 , 激励他们积极进取。 我不是吝啬自己对学生的表扬与激励 , 而是多方面 为学生创 造条件 , 提供尽可能多的尝试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 我设计一些 问题 , 让学生通 过努力获 得成功;当学生学有所获, 取得进步时, 我给予表扬、鼓励。我向同学们展示学生的优良习作, 优秀作品 (如手抄报、剪报、读书笔记等) , 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 看到光明的前景。这样做, 学生从中 得到心理上 满足 , 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六、评讲鼓励
作文评讲 中的认可 、鼓励 , 是激发学 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作文如何评价, 不仅关系到对学生劳动成果的态度 , 而且直接影响到对作文兴趣的培养。叶圣陶先生指出, 批改不是挑剔, 要多鼓励, 多指出优点, 作文的批改评讲要立足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对生活的真知灼见。要特别注意作文水平较低的学生, 及时捕捉他们作文中的点滴可取之处, 通过评赞、鼓励, 点燃他们还处于朦胧状态中的智能星火, 激发其作文兴趣。作文评语 , 要感情真挚 , 态度中肯 。评讲要 动人, 形式活泼 , 以唤起全班 学生写好 下一次作文的欲望。那种在评语中指责、评讲时点名的做法是不足取的。 评讲鼓励可采取印发佳作, 教师加写评语, 张贴优秀习作, 学生现身说法介绍写作体会等方式, 还可将优秀习作编辑成册或推荐给报刊发表, 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写好作文。
3.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三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积极探究某事物或进行某项活动的认识倾向。教师如何在作文批改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一、注重引导,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首先,应依靠教师自身魅力来吸引学生。因为学生对教师产生的敬慕之情,会被学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上,形成对那门学科的兴趣。为了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每次习作,教师应坚持同学生一道写作,写下范文,张贴出来,让学生品评。长此以往,教师的写作水平将会产生一种无声的动力,使学生从中发现自己习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其次,应依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教师除了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写作过程去感化学生、赢得学生的钦佩外,还可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反复修改,不但能使文章益臻完美,真正放射出作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应靠学生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和优点来吸引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可以因教师的教育得法而愈加强烈,也可因教师的不得法而窒息。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成功,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欢乐,激发奋发向上的动力。
二、对原作“多就少改”,积极引导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多,中学生逐步趋于成熟,但还不善于发现问题,写完作文后修改较少,小至词语运用,大到篇章结构,常常会疏于考虑。教师在批改时要多就原文,倘若没有语病,可改可不改的地方尽量因势利导,避免大砍大改,把学生的作文改得面目全非,以教师的思想代替了学生的用意。即使非改不可,也要与作者的原意吻合,帮助学生领会改动原因。原文有毛病的地方,一定要指出来,不能忽略过去;重要的地方,教师改动一二处,为学生修改或润饰文字作示范,以便能引起学生斟酌文句的兴趣。
作文批改问题是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高批改效益,教师一般采用以下三种批改方式:第一种是全部批改,个别面改;第二种是抽样重点精批细改,其他略改;第三种是抽样重点面改,其他略改。这些批改方法都各有长处,但容易因教师的一相情愿而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常在作文批改中适当地留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作业,如一名学生在《往事的回忆》一文中记叙老师对她的鼓励和由此产生的感动,结尾写到:“如果每位老师或每个人都彼此互相鼓励,那么,世界上多的就会是勇气、信心和力量。”这段文字通顺,没有大的语病,但是过于平淡,与文章主体感情不和谐。我在批语中没有写这些,而是留下一道作业:“老师给你的鼓励让你感动,你今后又会如何做呢?”一个容易回答但又要经过一番思考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学生后来的修改是:“老师给予我的真诚鼓励,我会悉心保存,并将它送给更多的人,让它创造更多的感动。”这个作业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写作,这是使学生得益的关键,正如叶圣陶所说:“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今责令其探索,彼必得用心而自得之矣。”
留这类作业时应该注意:作业应该是一个悬在空中的诱人苹果,要让学生看得到,“跳一跳”又能摘到,以此来不断地引导其写作的兴趣。
三、立足鼓励,激活兴趣
心理学家威廉姆?杰尔士曾经说:“人性最深切的要求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立足于鼓励,就是对学生写作活动的一种欣赏,让学生在享受被欣赏的快乐中寻求对自己价值的积极认可,从而激活写作兴趣。
兴趣依赖于成功。大多数初中生作文时唯教师的批改是信,爱看爱听教师的赞扬和鼓励。有的学生因为一篇精彩的作文得到教师的褒奖就对作文产生了浓烈的兴趣,以至终身从事写作,成为知名的作家。因此,我在批改作文时,尽量发掘文中的成功之处,对大至段、篇,小至句、词、字,只要其中反映出来的点滴创造性因素是学生独立思考的成果,即使不够成熟,也明确指出其妙在何处,加以鼓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后进生得到一个嘉奖的批示,一种扬眉吐气、与别人平起平坐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成为走向进步的转折点。所以在批改那些水平较差的学生作文时,我总是努力去发现“闪光点”,有时即使只寻到几个词、句,我也不失时机地在旁边写下鼓励:“这个词用得贴切”;“这些文字洋溢着真情”;“你已经进步了”等。对于写作能力较高的学生,我在批改时除了适度地赞扬,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既得到鼓励,又不自我陶醉、自我满足。
学生的优点被肯定,也就意味着他们写作的辛劳和价值被承认了,从而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心理,按照教师的批语去修改作文。同时,为了不辜负教师的鼓励,他们会全力以赴力求做得更好。
4.如何搭建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平台 篇四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新宾中学 谢佩华
内容提要:本文着重论述为了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目前中学语文教师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写作兴趣。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观察生活,广泛阅读,技巧上生趣,评改升华。教师只要不断灵活地运用各种激励方法,重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生动活泼的写作局面就一定能形成。
关键词语:培养写作兴趣
目前,作文难一直困扰着广大教师和学生。教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投入多,收效甚微,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如此状况,原因何在呢?我认为致命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最好动力。”可见兴趣在学生作文中起着支配作用,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突破口,是学生写作入门的向导,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能激发倾吐的欲望、写作的动机和创造性表达的热情。因此,教师进行作文教学,理当充分挖掘利用兴趣这一巨大动力,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观察生活,做有心人
写作兴趣的源头来源于生活,若学生生活丰富多彩,接触的事物多、见识广、视野阔,感受社会就会深刻,写起作文来就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我们采用开放式的作文教学,作文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把学生带到室外或学校外让他们接触生活实际,接触社会实践,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获取素材的机会,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我捕捉灵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如我在教学“观察秋天田野或校园附近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时,改变了以往单纯局限在教室里,空洞地教给学生要如何去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写的教法,而是组织学生分组搞一次秋游,把学生带到田野里、果园里,让他们投入到所写环境中充分感受,把田野、果园里的植物,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去观察,去贴近。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兴趣极高。连平时不善于观察的同学也留心起来了。秋游结束后,各小组讨论交流意见时,同学们争先恐后,踊跃发言。这次作文同学们利用视觉、触觉和听觉效果,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把难以捉摸的自然景象,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出来。课后,我调
查了几位同学,他们都觉得此次作文活动挺有趣,写起来得心应手。我觉得应该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作文才能有感而发,有内容可看、可说、可思、可写,写出来的文章才具体形象、生动有趣、栩栩如生。
平时我注意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开辟感受生活的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如登山,举行体育竞技活动,参观展览等有益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生活面,大大丰富了写作题材。
二、广泛阅读,加强积累
杜甫曾立下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誓言,他也确实为此而博览群书,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广泛的阅读能拓宽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广泛阅读首先应立足于语文课内的阅读。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值得反复阅读的美文,我指导学生通过课内阅读,学习名家的先进的写作技巧。
其次,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我建议学生订阅《语文报》、《作文报》等有益刊物。对于一些好的作品,就组织开展集体阅读,并讨论它在写作方面的闪光点。
当然,为提高阅读质量,我告诫学生要有选择地阅读,要读好书。对于一些名言警句做好摘抄,积累一些精彩的片段和精练的句子,积累多了才能做到厚积薄发,写作自然会出现质的飞跃。
三、技巧上生趣
平原上的小溪难引人注目,高山的泉水会招人喜爱。细而究之,山泉在崎岖的峭壁上流淌,善于表现自己的风采。学生不喜爱写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技巧。纵然有了写作兴趣,也难以写出好的文章来,犹如过河渡水缺舟桥。为此,就有必要对学生加强技巧的专门训练。训练则可采用多种方法:一种是专项训练,像如何写开头,如何过渡,如何选择典型事件,如何描写人物等等。另一种是综合训练,这要在专项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无论何种训练,都是有计划的进行,应宏观训练和微观训练相结合,制定好学的训练计划。练前有明确目标,练中恰当引导,练后合理评析。特别是重视训练后的导向性评价诱导,使学生感到他们在写作技巧上不断进步,在“天天向上”,企盼着下次写作课的到来,人人产生出强烈的表现欲。
四、评改升华
学生的阅历少,但他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都很强。肯定成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信心,并产生动力。学生拿到教师批改后的作文,首先看的是成绩,然后看的是教师的评语。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当然,如果你的评语中尽是一些批评的语句,必然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写作兴趣,对作文教学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写评语必须注意艺术性、启发性和鼓励性。
(一)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正面鼓励为主
心理学研究表明,缺乏激励,一个人自身的潜力只能发挥20%~30%,而正确与充分的激励,则能使人发挥其自身潜力的80%——90%。学生作文后,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积极的评价,以得到情感的满足。教师在批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作文时应带着一颗宽容的心,练就一双善于捕捉学生优点的慧眼,及时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如一个学生对写作很感兴趣,文笔很生动,我就在一次作文的评语中这样写道:“好好努力,发挥优势,汲取养分,老师祝愿你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一个学生在一篇写人的文章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很到位,我就写道:“你很成功,人物的音容笑貌已展现在我们的眼前了,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人物的高尚品质也让我们深深感动。”又如一位学生作文的结尾写得很好,就可以这样写评语:“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将文章提到了一个高度,升华了文章主题。”
总之,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应珍惜学生在任何一方面的成功之处,多给他们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对学生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应委婉批评,重在引导
当然,学生作文中也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批评,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切忌“一棒打死”,不注意学生的感受。我们应以商量的口吻心平气和地、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提出批评意见,让学生乐于接受。如某个学生的抄写不认真,可以这么说:“如果你能认真抄写必能为你的作文增色不少。”如某个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特多,就可以写这样的批语:“好好利用你的学习助手——《新华字典》,让它帮助你改正作文中写得不恰当的字。”一个学生作文没下功夫写,教师就可以说:“下点功夫修改吧,你可以写得更好。”
可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注重鼓励性,有亲切感的评语易于被学生接受。教师在批改作文时,特别是后进生的作文,一定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就感。
5.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五
姓名:束永存性别:女职称:小学高级 学历:专科单位: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小学 电话:***邮编:231320
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小学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摘要:现在的小学生怕作文,不愿写作文,谈“文”色变。一到写作文时感到茫然无头绪,无话可说。本文从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入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地写作文。关键词: 培养写作兴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然而,有的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叫苦不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快乐作文呢?下面我就谈一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们商榷。
一、从生活实践中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单凭空想像是写不出好作文来的。我们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身临其境才能获取和积累写作素材,写出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尽可能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参观、课外实践活动、文体竞赛、游戏等,以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生活体验。
当然,还可以在作文课中现场组织一次活动或比赛,如拔河比赛、老鹰捉小鸡,打龙头。这样学生既是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观察者,学生有了亲身的体验和感受,同时又有教师的引导观察,使学生既乐在其中,倾情投入,又能臵身事外,冷静观察,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描述生动,充满情趣,写作兴趣也会自然而然有了。
二、老师“试水”,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榜样与激励。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作和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经常动动笔,用比喻的说法说,就是“试水”。这话是极有见地的经验之谈。老师如果坚持“试水”练笔,不仅能使自己得到提高,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向师性经常写“试水”文,确实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一次,我指导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在部分学生写孩子的习作草稿中,几乎个个都是一样的描述。其实,人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特点。小孩子的长相绝对不会彼此相同。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没有细致地观察,想当然地写。针对这一具体共性的问题,我首先从学生的习作中抄录几个片段让大家“认领”,由此让学生认识到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的重要性。接着我朗读“试水”文,让学生猜猜老师写的是谁,并说出根据什么猜出来的。我写的学生是这样的:“个子很高,身体消瘦。他留着短短的平头,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对不大的眼睛,一笑起来就成了一条缝儿。鼓鼻梁,尖下颏儿。也许是身上没有力气吧,他总是弓着背,下巴搭在课桌上,显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你再看他那一身黑乎乎的校服,可想而知定是个淘气包。”我读了之后,学生们马上猜出我写的是谁。这时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们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举手练习说话——说特点猜人物。
三、熟读多背,积累素材,学会从模仿开始。
熟读和背诵是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语文教学经验。苏轼曾言:“为学之道在厚积薄发”,熟读和背诵的过程就是“厚积”的过程,“厚积”还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但熟读和背诵是最简单快捷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说读和写的关系。其实,读和背是语文能力训练与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和背的过程中,能感知语文文字的知识和规律,“历练”文章的条
理结构,又在读和背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训练了思维,增长了知识。所以,我不但每讲一篇课文,都让学生熟读或背诵,而且还建立了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开办了读书角,每星期开一次故事会,让学生自编自演,或讲故事、背作文、或说笑话、谈见闻,不拘一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古人云:“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只有有了一定的读和背的量的积累,才会在写作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以赏识激励,激发写作热情。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 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 然接受。一个班的学生写作水平当然是参差不齐的,但从学生的写作愿望来说,他们都有追求美好、憧憬未来、渴望成才的共同特征,他们都想 用优美的词句、新奇的立意、巧妙的构思来写一篇“杰作”,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许。因此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我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会认真地写下评语。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生在看到那些恰到好处的批语后,不管自己写得好不好,都会有一种舒服感,更激发了他们写好作文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五、展示学生写作成果,激发写作动力。
强烈的成就感会给人于前进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强,又爱表现,教学中我利用他们这一特点,为学生习作创造展示的机会,共同分享他们的成果,使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例如,我利用黑板报不大的一块地方,开辟出一片“作文小天地”,让学生中一些优秀习作都有机会在园地中得到展示,满足小学生自我表现的心理。同时又做到定期更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们的写作积极性,有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做到人人有机会。每一期作文展示后,还要组织学生进行评比,评选出“班级小作家”。被选上的学生喜形于色,深受鼓舞,没有被选上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人作品收藏,把自己满意的作品集结成册,这样既能留下美好的回忆,又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积累。这些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也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写作对他们来说,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写作、乐于写作。我们最终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03.2、张斌,《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9)
6.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六
平寨乡板江小学张汉方
摘要: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生命,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培养写作 兴趣
“作文难”几乎是小学生的普遍共识,一难没有内容可写;二难不知怎么写;三难不会取舍材料;四难不懂层次安排,五难语言干巴不具体。以上几种都是困扰小学生作文难的原因。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教作文;更怕改作文,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病句、选材、谋篇,一项一项都要精批细改,犹如蚂蚁搬家,费时费力,伤精费神。而学生作文水平不见长进,是师生心中越来越重的无奈和烦恼。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对这个问题,语文教师的看法是一致的:学生缺乏写作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呢?则是众说纷纭了。
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爱写作文,能写作文,就应该在重视激发兴趣的的基础上,也要重视作文能力的培养。因为兴趣的产生可能源于偶然,也可能是一时的冲动,但要真正使这兴趣转化为动力,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乐趣,还必须有较强的作文能力。因此,要解决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双管齐下,既要重视兴趣的激发,更要重视兴趣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一.培养兴趣
1.提供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成什么文章。”生活是作文素材取之不尽的源泉。首先,要从他们喜欢做的或看的、听的事入手,为他们提供写作的素材。老师可以抓住学生爱玩这一特点,也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入手,在学生玩够了,游戏所带来的快乐和兴奋还没有消失时,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那就容易得多了。如去春游。临行前,我强调:“今天大家要尽情的玩,然后把最有意思的事记下来。结果全班40多位同学的作文各具特色,而且言辞恰当,感情真挚,就连平时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小鬼也能写出一两个好段落。真是“游遍千山水,下笔如有神”完全一改往日的“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干咬铅笔头”的局面。究其原因,是他们发现了自己感兴趣的事物。
2..创设成功机会,激发写作兴趣。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抓住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加以鼓励,使学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让学生相信“我能写”。如我教学四年级写“我喜欢的小动物”习作时,有一个平时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在习作开头写着:“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它和我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晚上它和我睡在一起,早上我去上学,它总会早早地在门口“喵—喵”地送我。我放学回来,它又早早的在家门口“喵—喵”地迎接我„„”针对该生的习作,我在课堂上给予了表扬,并鼓励他在今后的习作中再接再厉。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获得写作成功的体验,这样更加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
二.要善于引导
由于小学所学的汉字有限,认识水平有限,组词造句的能力有限。就其一物,学生往往能说出许多,但让他写,就写不出来。在作文课描写人物外貌特征时我是这样做的。上课前,我让同学们带上自己的玩具娃娃,上课时,先让大家对自己的玩具娃娃做个介绍,但有一半以上的同学不敢举手,于是我介绍我带来的布娃娃:她是一位美丽的小公主,有一头乌黑亮丽的秀发很自然的垂在肩上,前额上还停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结),碧绿的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好像要说什么„„。
“听了我的介绍,同学们纷纷举手要介绍自己的玩具娃娃。我让他们把刚才想说的话写到本子上,不会写的自用“О”代替,很快,他们就写好了,我随便看了看,有十多个同学的一句话中最少有两个“О”,我读不下去,让他们自己读,结果很好,而且他们把“О”在大脑中译成了字。这时我告诉他们把“О”从字典中找出来。作文交上来以后,每个同学的作文除了没有错别字外,语句也很通顺。为什么同学们以前的作文写不好呢?是因为生字卡了关,往往为查一两个字打断了思路,而这种方法恰恰补充了这一缺点。
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作文的源泉;想象,作文的翅膀;创新,作文的生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课题,也是当前语文教
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创新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作文教学中应强化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在作文时力求别具一格,切不可千文一面。我们在作文指导时要讲究虚,作文评点时注重粗,并适当增加自命题和半命题的练习力度,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自由和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表露独特的感受和心声,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去选材,善于从多个角度去想他人没有想到的问题,在作文中出现创新的闪光点。
1.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写出自己的个性。敢于标新立异,这本身就是创新。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样事物,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得出和结论是千差万别的。
2.鼓励学生创造,敢于写“大胆文”。青少年学生思维最活跃,敢想敢说,很少保守思想,对传统观念和社会发展的矛盾最为敏感,他们对人生、生活、社会的思考有时可能是狭隘的、偏的,但正是这种活跃的思维却常常使创新的火花四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学生对当前的教育体制、素质教育、男女之间的关系的敏感话题很愿意发表他们的见解。半命题的作文——“ XX我想对你说”、“我最喜欢XX”等等命题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因此,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写“大胆文”,让学生说他们想说的话,写他们想写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写出鲜活思想,写出自己的独特风格思想。
3.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作文氛围。“创造性就像种子,还需要一定的环境来培育,包括阳光、空气、土壤、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作文教学亦是如此,许多学生绞尽脑汁,穷于应付,除了的确腹内空空,缺少技巧以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师没有为他们创设作文的环境,没有给他们“合适”的条件。所以老师在组织作文教学时,要充分体现民主思想,还学生以自由选择读写的自由。作文的命题、指导、评改都要遵循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的空间。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就是要去营造和激发学生创造的环境,这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认识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都是有裨益的。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关注社会热点,关注现实生活,积累创作素材,思考人生价值,即为学生营造成作文的外部环境,让学生从他们的视角,以他们的眼光去认识社会,思考人生,即使他们的观察、思考可能是幼稚的,片面的,但有了这样的土壤,希望的种子就会发芽,有创意的佳作自会破土而出。
综上所述,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成“乐写”。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达到“乐之”的痴迷程度,其他一切均可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这样,教师可以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作文课堂成了思想者欢乐的海洋,久而久之,也许一不小心,你的学生中就冒出了一个“安徒生”或“朱自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要培养小学生的习作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老师的精心辅导,更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概论,杨九俊,姚烺强主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2008.1重印)。
7.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七
一、扩大生活积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体验是积淀生活叠加成文的手段。观察生活, 力求写实。感到无物可写是学生作文的普遍心态。指导学生写作, 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 丰富学生生活, 带他们去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 创造生活, 开辟作文写作的源泉。
1、体验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在“我当一天家”、“假如我是爸爸妈妈”等活动中扮演角色, 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体验长辈的甘苦, 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这样, 既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又能使他们从中受到教育。
2、体验社会生活。社会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组织学生开展“当一天服务员”、“做一日清洁工”、“我是小记者”等活动, 引领他们走进社会, 了解各行各业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 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价值, 体验各种社会职业的作用及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另外, 在作文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尽量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鼓励学生认真观察, 用自己的眼, 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的乐趣, 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 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 写真人真事, 抒真情实感。因为我们的生活本身就是五彩缤纷的, 让学生在课堂上既感悟到知识的魅力, 又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让生活和学习都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 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激发学生想象, 培养学生情趣
有人把想象称作“文学的翅膀”, 这是极有道理的。文学如果失去了想象这对“五彩翼”, 那么它一定飞不高, 飞不远。苏联诗人别林斯基说过, 在文学中, 尤其在诗中, 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的确, 在写作过程中, 想象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发出由近及远, 由此及彼的联想, 还可以创造出作者没有知觉过, 甚至从未有过的奇想。可以说, 没有想象, 就没有学生的优秀作文产生。为此, 在作文教学中, 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敏感善思的情趣, 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让学生把周围的一切事物都赋予人的感情和思想, 大胆地去想象, 大胆地去发现那些新奇瑰丽的东西, 并把它们叙写下来。其次, 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
三、引导学生以说促写, 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平时说话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 而写作文时却绞尽脑汁, 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 而“写”却较少, 没有实践, 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 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 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 培养学生口头作文能力, 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 这样说说写写, 写写说说, 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 提高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四、教师要多加肯定, 少点批评
8.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 篇八
摘 要: 无论是从新课标要求还是考试评价制度看,写作教学依旧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是摆在广大高中英语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道难题,它已经成为英语教学提高的瓶颈。那么,应该怎样培养高中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呢?本文就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中英语 写作兴趣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重要语言技能之一。在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写作技能占有重要地位。写作在高考中占有相当比重,但从近几年的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看,高中生特别是农村高中生的成绩很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的原因,又有学生的原因。
我认为教与学是相互依存的,在很大程度上“教”引导“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基本上决定了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程度。因此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善于运用课内及课外资源进行写作教学,引导学生体验写作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一、注意词汇积累
英语写作要求有一定量的词汇,没有词汇就像巧妇无米,写作时可能出现要写的词记不起来、要用的词拿不准或词性没记住,结果乱用。这些都说明平时对单词的记忆不够牢固,理解不清,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指导学生积累词汇。
二、锤炼遣词造句的能力
在写作时,教师要给学生一些切合实际的写作内容,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从简单的句型翻译开始。我在实际教写作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阶段进行有序的练习:一开始先让学生练会一个句型,学生熟练之后给学生提供一些能用上这个句型的句子,让学生分组进行翻译抢答,看哪一组翻译得既快又正确,表现好的予以表扬,甚至给点物质上的小奖励,鼓励差一点的组向比较好的组学习,这样能鼓励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的句型,同时调动学生造句子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们在熟练掌握了一些句型的基础上寻求同一句子的多种表达方式,在这个练习阶段,我每周抽出一节课让学生给同一个汉语句子翻译出不同的英语表达方式,为以后英语作文打好坚实的基础,学生们可以各抒己见,如果有错误的表达当堂纠正,这样学生可以相互借鉴,学生们表现得很积极,争先恐后地想把自己知道的表达方式展示出来,我觉得这是提高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非常奏效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想全而我加以补充,这样既练习了书面表达部分,还巩固了所学的一些句型,一举两得。接下来我就给学生增加一点难度,离成篇的文章更近一步,真正做到循序渐进。有时我会给出两三个简单句,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句型把它们变成很多种复合句或更高档的句子。如:Huang Xiaoming is handsome. He attracts many girls.这两个句子可以变换成:(1)Huang Xiaoming is handsome, so he attracts many girls.(2)Huang Xiaomingattracts many girls because he is handsome.(3)Huang Xiaoming is so handsome that he attracts many girls.(4)Huang Xiaoming who is handsome attracts many girls.(5)Huang Xiaoming who attracts many girls is handsome.(6)Huang Xiaoming is handsome,attracting many girls.(7)Being handsome,Huang Xiaoming attracts many girls.(8)The reason why Huang Xiaoming attracts many girls is that he is handsome.(9)Huang Xiaoming being handsome,many girls are attracted.等,通过这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练习,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杜绝了通篇只写简单句或无话可写的现象。接下来是30至40字的小短文,逐步地延伸到80至100甚至字数更多的文章,通过这种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方法,学生在写作中就不觉得难,而是一种乐趣。
三、教授基本写作技巧
不论平时作文还是考试作文,构思非常重要。只有提前构思,列好提纲,心中才有数。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好的习惯,以后写作就会有的放矢。例如写一篇记叙文,我们可以从what,where,why,how等几个方面写起;写议论文,可以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然后用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最后总结。高中作文不要求句子有多么复杂,不是从句越多越好,我认为尽可能地写简单的句子,只要内容连贯,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
四、提倡自由创作
刚开始,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一周写几篇,每篇的长短可由学生自己决定。哪怕一篇只有一两句话,也要鼓励学生继续用英语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老师应认真阅读每一篇日记,除了指出语言运用的错误外,更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他们在日记中所写的事情,用英语写下评语,或鼓励或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体会。这能够增进师生问的情感交流,也能间接地激发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久而久之,师生间的这种简单的交流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老师及英语课程产生浓厚的感情和兴趣,更能间接地让学生体会很多他们不熟悉的英语词汇和句法,并鼓励他们把这些使用在自己的作文中。
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写作实践
英语写作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要由浅入深,逐层深入地开展。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积极将英语写作与实际生活联系,使学生在参与实践的活动中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逐渐掌握写作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例如,在教学中,老师可积极鼓励学生举行英语歌曲比赛、英语手抄报比赛、出版英语墙报等,并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张贴于校园展板、教室的习作园地,从而使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提高英语写作兴趣,将实践活动与英语写作有机联系起来。老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过程,给予适时的引导与鼓励,调动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增强学生英语写作信心,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9.如何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兴趣 篇九
【教学对象分析】:由于我们在这里的农村地区,小学音乐教学相对较弱,六年级音乐班几乎刻在主教师身上,所以从小学到初中初级音乐基础很弱,音乐缺乏审美能力和感觉能力。但最有价值的是,大多数学生都有兴趣学习音乐课和热情。
【文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会有权力。以更好地完成教室的教学目标。作为农村中学音乐教师,也要继续学习新课程的内容,勤奋教材,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学生群体,发展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对于第一个新的音乐基础很弱,我的主要教学哲学是第一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学生不在小学里学习挖掘。音乐在这个学期 教学,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
以美学为核心,让学生学会听音乐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音乐教育应该以审美为核心,在教学过程中,以音乐的美感染学生;以音乐丰富的情感来培养学生;使学生逐渐形成一个健康的审美观念的音乐,贵族的道德品格和必要的审美能力。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经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而欣赏是基于能力的听觉的基础。所以,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的需要,灵活使用教材,选择一些适合古典音乐作品的学生开始,教学生如何听音乐,从而刺激他们的音乐利益。当听音乐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学会仔细听音乐旋律。音乐旋律是表达音乐的重要手段,是音乐的灵魂,倾听,要求学生集中精力,认真捕捉工作的特点。如:我是给学生欣赏华妍君的二胡歌二泉泉,他们会想到冰冰遇到的痛苦,会想到可怜的孩子,想到汶川地震悲伤等等。很多时候 听和学会唱主题音乐。用声音来感受生命的痛苦。从美学角度听学生分析音乐内涵的表现。结合小学学习了二手英语,使学生了解情感表达的作品的感觉,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悲剧音乐的美丽。学生在我的指导下,更好地感受音乐,达到培养情感的目的。
以爱好为动力,让学生学好唱好歌
除了听初中音乐课,唱歌课是最重要的课程。三大教育系统的音乐告诉我们,学习音乐应该结合身体的运动,使用身体最重要的乐器天山春天教学中,我选择了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青年舞蹈很感兴趣的青年舞蹈教学,首先让学生唱歌唱歌,旋律和节奏,第二次在学生的基础上唱歌和唱歌的好歌曲,增加简单的和声,或使用合唱的一些技巧(如:圆唱歌,速度和强度变化,音高变化等),让学生们清新,他们的参与和热情非常高,非常高兴唱歌。再次,我还使用了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如:铃鼓,铃鼓,铃声等)来增加教室的氛围,学生们非常积极的参与,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有效地挖掘学生的音乐兴趣。
为音乐练习的活动,让学生学习重新创作
新课程标准还告诉我们:音乐课程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该注意学生的艺术实践,并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音乐活动,作为学生进入音乐,获得音乐美学体验的基本方式。通过音乐艺术的实践,提高学生对音乐表演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欣赏的过程本身就是第三次创作的工作。如果你了解作品的基础上,老师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重新创作,这将是一个升华的理解的工作。重建也反映在课外娱乐活动的发展。如:我欣赏新疆小提琴独奏春天,结合舞蹈兴趣小组活动,首先教学生在新疆舞蹈,基本的舞步和手的动作,让学生根据音乐心情,充分发挥对他们的积极主动,创造一个维吾尔情绪舞蹈。没想到学生很有兴趣,不仅自己创作舞蹈动作,而且还编纂了一些形成,效果非常好。我认为这样做是既能发挥学生的优势,又能深化学生对新疆音乐春天的理解。
发扬民族音乐作为自己的责任,让学生学习爱国主义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卓越的传统音乐应该是音乐班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习民间音乐,让学生了解和爱好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反映了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间音乐作品,也应该包括在音乐课的教学中。
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音乐教学,使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和爱好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绪。通过音乐作品在表现山,河流的祖国,人民,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赞美和赞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应该体现在音乐的教学中,既不是空洞的讲道,也不是教师的灌输。教师的科学,技能,归纳,适当的渗透,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第一单元-七首歌曲,我试着融入现代音乐的气氛,抓住学生的审美心理,及时的音乐乐趣训练。我使用多媒体视听手段播放港澳历史,香港和澳门回来的视频信息,用一个美丽的粉丝唱,生动的解释到 运行和移动学生的心。刺激学生的爱国主义,激励学生思考,落后会被打败,有必要被欺负。以教育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不要忘记国家的耻辱,辛勤的工作,辛苦的工作,在未来对人才的社会有用。学生有爱国的心,教学效果非常好。
五,总结
10.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
辽宁省凌源市瓦房店中学米娜刘志文
爱因斯坦曾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学生只有爱好语文,才能学好语文。作为语文老师,应不失时机的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变学生被动、消极的“要我学”为热情主动的“我要学”,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我认为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妙设计导语,诱发学生兴趣
一个好的课文导语设计,往往是成功授课的开始。比如在教学《斑羚飞渡》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地结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了火海。伴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了一小团„„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蚂蚁的故事。的确,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有谁不渴望生呢?可是,这群蚂蚁却生得艰难,死得辉煌。同样是面对死亡,斑羚们是怎样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飞渡》,聆听一段悲壮感人的故事。
这样的导入紧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新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精心设计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课堂总离不开提问。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这就告诉我们,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面前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认识心理便活跃起来。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要善于引发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愿望。在讲解《变色龙》一文时,我采用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基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因为有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学生可以不费劲地回答:“见风使舵”。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诱导学生展开合作探究学习。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容易把问题解决,从而理解文章中心。
由此可见,恰当地运用提问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兴趣源自于具体情境,教师应着意创设各种有效情境,使学生觉得“学而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学《狼》这篇课文时,课前我指导学生编排课本剧,上课时,学生表演。一人扮演屠户,一人扮演狼,一人旁白。随着情节的推进,屠户遇狼时的恐惧、避狼时的机智、杀狼时的果敢及狼的阴险、狡诈、贪婪、愚昧,被扮演者表演得淋漓尽致,他们完全融入到了故事之中。观看的学生则时而胆战心惊,时而屏声静气,最后欢呼雀跃,在被扮演者制造的气氛所感染的同时,加深了对课文故事情节的把握、对人类聪明智慧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打破常规框架,调动学生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角色正在发生变化,由课堂的“主导者”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就要充分挖掘教材,设计更加合理的课堂教学框架,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学《社戏》一课时,我打破了以往按课文顺序学习的方式,而是设计为:
1、“社戏”的内容有哪些,小伙伴看后反应如何?读课文17至21自然段。
2、从小伙伴的反应可以看出我们对那晚演的“社戏”并不感兴趣,可文章的结尾是怎么说的呢?读课文最后一段。
3、我却认为那夜的戏是最好的戏,又是什么原因?读课文10至13自然段。
4、除了去看戏路上“景美”外,还有其他原因吗?读22至30自然段。
5、回来路上小伙伴为我煮豆,写出小伙伴“人美”,还有哪里写小伙伴的“人美”?读课文4至9自然段。
6、这里的小伙伴“人美”、“情美”,大人怎么样呢?读课文31至39自然段。
7、由此可以看出全文要表达的是江南水乡不但景美、人美,情更美,文章的中心自然明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从整个教学效果来看,要比按课本顺序去讲好得多。
五、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多的引导学生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感受到语文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汉语知识“多音多义字”时,我给学生讲述了 “法制与社会”栏目中的一个小案例:有两村民甲和乙,原本关系不错,但为了还钱的事儿,弄得反目成仇。当年村民甲向村民乙借了5万元,立了字据。两年过后村民甲还了3万元给村民乙,也立了字据。又过了数年,村民乙要村民甲还钱时,矛盾终于产生了。说到这,我顿了一会儿,问学生:“你们猜怎么着?”学生一时摸不着脑儿,但又想知道个究竟,我说:“问题呀,就出在村民甲立的字据(就是通常所说的借条)上!借条上除了函头、借主、借款日期外,只有这样一句„还欠款2万‟,村民甲坚称自己只欠2万(„还‟读hái),村民乙认为村民甲欠自己3万(„还‟读huán),二者相差1万元,这不闹翻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这是多音多义字在“作怪”!现实生活确实离不开语文知识啊!
11.谈初中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篇十一
一、作文命题上贴近学生的心理
命题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第一次撞击,是教师的作文训练意图与学生接受意愿的第一次撞击交流。因此,教师的命题要有新意。有的教师惯于让学生写传统文,诸如《我的教师(同桌、朋友)》、《难忘的一件事》、《暑假生活》之类的题目。这类题目由于老掉了牙,很难引起学生对生活的深思。因学生就以“交差”意识来对待作文,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没有个性,没有灵性。长期如此,写作就没有兴趣。
正确的命题出发点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懂得学生争论的热点,让学生有话可说。如《假如我是班主任(班长、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对您说》、《双休日补课好不好》、《读书是否有用》等等,这些问题即使教师不让他们谈,他们也会在下面讲,让他们写文章公开谈,自然是一吐为快,写起来就有兴趣。又如初一新生刚走进中学,处处事事感到新鲜,心里有说不完的话,这时可让学生写《从小学到中学》、《来到中学的第一天》、《中学生活苦与乐》、《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老师(课)》等作文,他们自然有话可说。毕业班的同学对自已未来充满幻想,期望着美好的明天,这时如出《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 长》、《二十年后的聚会》等题目,学生都会有兴趣写。
命题时,还应注意做到一材多题,一课多题,让学生有选择余地,尽可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需要,让他们都能发挥特长。如写教师时,可以出《教师的白发》、《老师,我对您说》、《老师,我终于明白了》、《老师终于笑了》、《老师的眼睛》等等。这样,学生会根据占有材料,选择自已感受最深的,运用自已最拿手的表达方式,选取自已最喜欢的题目,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心情愉快地完成作文。
二、作文修改上循循诱导
文章初稿写出来,修改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然而,过去学生作文常常是在作文簿上即席完成,不重视修改。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为了让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我常引用古今中外一些名人佳句、轶事来教育学生,如“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注”(贾岛语),“为人性癖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语)“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语)。为了让学生重视文章的修改,给学生讲些有趣的故事,如:有个人拉头牛到牛市场上卖,并做了一个牌子在牛脖子上,写着:“此处有一头牛出售。”后来经五个人指点,卖主先后分别删去了“此处”、“有”、“一头”、“牛”、“出售”五个词,请同学们一一说出删去的原因。故事引起了学生修改文章的极大兴趣——废话一句也不能说,通过写作、修改,学生初步尝到了马克思写完《资本论》时的滋味——“经过这样许产痛后,我自然享受舐净这孩子的愉快。”
三、老师评改上妙语臧否
学生作文是一项重“脑力”劳动。他们珍惜自已的精神产品,都希望自已的创造劳动有从价值。这种价值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受到表扬,他们就会感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一种幸福感,自豪感。这种情感就会变成兴趣,产生再写作的动力。
在批改文章时,因人而异,评价尽量不用套话,重在眉批。基础好的,要防止其产生骄傲松劲情绪;基础较差的,尽可能挖掘作文中的“闪光点”,并写出带有鲜明褒扬的批语,“生动!”“传神!”“恰当!”“新颖!”“文情并茂!”“过渡巧妙!”“巧设悬念!”“颇具文彩!”“头如凤头!”“尾如豹尾!”等等。对存在的问题,用语要尽量委婉,带商讨语气,如“这句你试用一个成语代替看看”,“你有过长跑上气不接下气的感受吗?”“这段句与句之间像吗?”“取材和吃东西一样要新鲜的。”“文章缺少内容,语言不生动,就像一个人瘦如骷髅,可怕吗?”“文章缺少中心思想就像没有灵魂的僵尸也是可怕的。”“你还记得《狼来了》的故事吗?文章贵在真情实感!”
评讲作文时更要顾及全班,要多表扬,要以正面鼓励为主,指出存在问题,只点现象。一学期结束,我所教的班没有一个同学的文章不受表扬的,尽管只是一个比喻用得恰当的。同学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了作文的兴趣。
四、课后作文上各显神通
1.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和“自由文”
所谓“自由文”,是让学生自由作文,写老师命题以外的文章。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文章。不用教师“逼”,他们也积极写作,因为他们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教师收阅表扬后,学生自由作文兴趣来了,学生作文数量增加了,每生每学期少则二十篇,多则三、四十篇。且写出的文章更真实,更有情趣,更有创意。
2.与时俱进开展课外写作活动
每逢节日或举行什么活动,组织学生撰文并参与征文、专刊活动。每次若有学生获奖,教师应对获奖学生发奖留念。这对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又是一大激发。
3.指导学生办好黑板报
事实上,我班的“小编辑”、“小记者”、“小通讯员”的热情高,兴趣大。他们所办的黑板报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常被学校评为一、二等奖,这无疑又是他们写作兴趣的鼓励。
4.发动学生积极为报刊投稿
如向校报、校刊、校通讯社投稿,引导他们将与学校、班集体、自身有着密切联系的的人和事写成记叙文、新闻、短评类,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手写字变成了铅印字,听到自己的文章在广播站播出,不仅自己极感兴奋,其他同学也为之自豪、为之受鼓舞。老师还可将部分优秀稿件推荐给更大的报刊、杂志社。这些做法无疑会极大刺激同学们的写作欲望。
12.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二
学生害怕写作文,究其原因还是无话可说,缺少一定量的语言积累,缺乏对生活的敏锐认知,再加上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所以当他们面对一个话题时总是无所适从。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逐步养成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必须让学生从阅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当然这种阅读应该是积极的和广泛的,不应仅仅局限在语文这一学科,像文学、历史、科技等方面都可涉猎。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读”中学会认知和思考,而这一环恰恰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完成的。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把一些好的独到的精辟的见解记录下来,在不断的积累中达到质的提升,最终将别人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有话可说,语言也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当然,读书也要讲求一定的方式方法,对一些经典名著,应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赏析里面优美的语句并写读书笔记,记录所思所想。而对于一些内容较为浅显的文章大可粗略阅读,知其大意即可。
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习惯
生活就是一部百科全书,里面既有人间百态,又蕴含着无尽的真知。对于学生来说,如果能将每日生活的点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就可以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总是爱听爱看有趣的事情,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每节课前或快结束时留出几分钟的时间,有意识地和他们讨论一些热点问题或社会现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会反思,在讨论中提高能力。这样坚持久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会习惯于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写出来的作文也不会让人再有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感。
三、学写提纲,明确写作思路
少数学生畏惧写作,一是无话可说,二是不知该从何说起,往往是想到的很多,但缺乏一个明确的叙述思路,这一点表现在作文中就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是整段整段材料的堆砌,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不着边际的胡诌。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书写提纲是正式写作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这一环节就是对所有材料进行加工整合,增删梳理,围绕中心,明确写作思路的过程。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可下笔流畅,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学生的畏难心理。当然,知道怎么写了,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就有了尝试写作的意愿。
四、改变作文传统批改模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长久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就是学生写,教师改。学生写完作文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教师精批细改的内容,学生不看,他们关注的往往只是分数。这样教师的批改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要改变学生只重分数,不重批改的现状,就要让学生转变角色,将他们从作文批改的旁观者变成实实在在的参与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如互批互改、小组评阅、集体批改等。并交给他们相应的批改方法,即先通读全篇,看是否符合作文要求;其次看语句是否通顺,标点使用是否恰当,有无错别字;再次,看材料的安排是否恰当,能否为凸显中心服务。最后,要求学生加注自己的批改意见。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学会借鉴,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做到扬长避短。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评改作文会逐步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十分有利于调动写作积极性,天长日久,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写作兴趣。
五、学会赏识,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一位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关注,即使是后进生在内心深处也渴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认可,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格外关注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找出他们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让他们有继续写作的动力;而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应尽量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又让他们愉快地接受不足,并能在下一次的作文中有所改进。教师讲授的范文应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他们有仿写的目标、超越的对象,从而激发他们的赶超意识和写作热情。也可鼓励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积极参与投稿,丰富个人经历,正确定位自我。在失败中缩小差距,在成功中总结经验。
总之,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目标,这是一个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引导、长期努力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热情,还有正确的方法、足够的耐心。它不可能是一教就会的,尤其是对那些基础本来就差,缺乏兴趣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正确引导与适时鼓励就显得尤为重要。教育规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付出爱心,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学生畏惧写作的主要原因, 指出了培养写作兴趣的重要性, 并总结了培养中学生写作兴趣的五个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方法
参考文献
[1]刘淼, 著.当代语文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2]于漪, 著.我和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1.
[3]周庆元, 著.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8.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兴趣】推荐阅读:
如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07-10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体育兴趣08-21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论文09-10
浅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10-04
如何培养孩子数学兴趣08-05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07-07
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11-11
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08-02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论文: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09-06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人格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