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2024-09-21

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共8篇)

1.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一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论文

如何加强管理、提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

汤原县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和国务院“村村通”道路硬化工程建设及“汽车摩托车下乡”新政出台,农村县乡道路建设日新月异,乡村公路快速延长,路面普遍拓宽,农村道路的改善,极大促进了乡村机动车和驾驶人数量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道路建设突飞猛进,机动车和驾驶人大量增多,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上采取的措施和做法。

工作做法

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担负汤绥公路、汤黑公路、汤竹公路、汤亮公路等县乡道路131.1公里,其他公路18.7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辖区共有4个镇、10个乡、205个自然村、各型四轮车8542台、摩托车9651台、其它车辆3148台、机动车驾驶员13965人。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矛盾日益突出,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汤原县公安交警大队围绕如何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在省、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推动下,结合辖区实际,采取了很多富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得到一定加强。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组织管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交警大队作为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牵头单位,积极工作,在当地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相应成立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并纳入交安委直接管理,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深入推进“平安畅通县区”活动,明确了县和乡镇政府、县直各部门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应履行的工作职责,从“切实改善农村道路的通行条件”、“切实消除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隐患”、“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三个方面,提出具体改进措施。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实行县领导包干到乡镇,乡镇领导包干到村,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包车辆、包路段、包驾驶员的层级管理措施,构建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管控网络,形成了社会整体联动的管理模式。在农村和乡镇,推行农村交通安全服务网络,在每个乡镇设两名交通安全助理员(由乡镇干部担任),协助本乡镇分管领导抓交通安全生产工作;每个行政村共设1至2名交通安全信息员,负责本村的交通安全宣传、维护交通秩序、举报交通违法行为等工作,切实加强对人、车、路的管理,切实做好“三盯”工作措施的落实。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县委政法委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县安监部门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安全生产总体工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置于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巡逻管控,严管、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大队与乡镇派出所、农机交管站、交通部门密切配合,对乡、村道路进行综合治理,净化了交通环境。扎实开展创建“交通安全示范村、示范学校”活动,宣传普及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增强全民交通安全法制意识。

(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大队会同公路、交通和乡镇等道路建设主管部门,经常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排查,制定了完善计划。围绕创建“平安畅通县区”工作,进一步加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安全设施资金投入,加强了交通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道路交通环境,目前,辖区农村公路通过“村村通”建设,公路硬化率达到100%,交通标志、标牌逐步完善。

工作措施

(一)立足模式创新,形成联动机制。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统筹安排,互相配合,才能全面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为优化警力布局,形成群防群治工作态势,汤原交警大队按照省总队指示精神,经请示汤原县县政府批准,经汤原县公安局党委于2009年12月组建乡镇联合中队,统一由汤原公安交警大队下设的乡镇联合中队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乡镇联合中队由交警大队鹤立中队、香兰中队、及14各乡镇派出所、香兰公安分局、10个农机监理站、一个农机监理总站组成,共有人员110人,担负县乡道路131.1公里;其他公路18.7公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辖区共有4个镇、10个乡、205个自然村、各型四轮车4542台、摩托车6651台、其它车辆2148台。

乡镇联合中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赋予公安交通警察的职权,按照省总队、市支队、县局党委及交警大队的工作要求,依法履行道路交通管理的各项职能,负责对辖区乡镇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的道路交通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及教育培训、偏远地区一般性道路交通事故的先期处理、辖区内农村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维护乡村公路交通秩序,依法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

(二)立足排查隐患,逐步完善各类设施、制度。大队认真实行路段承包制和包保责任制,对辖区道路进行全面检查督导,积极排查路面隐患,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完善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和标志、标线,并及时做好道路养护,提高农村道路通行能力。同时针对辖区内农村道路较多、车辆杂等特点,大队要求各中队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农用车辆进行调查摸底,摸清车辆行经路途、驾驶人的信息,杜绝农村地区存在的道路交通事故隐患。

汤原交警大队乡镇联合中队成立以来,有效缓解了大队警力不足等问题,使农村公路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改善,自2009年以来,三轮车、四轮车、摩托车办证率达到65%。农用车辆反光标志张贴率达到80%,农村公路无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全县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下降30%。

(三)立足农村宣传,切实提高农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大队组织宣传民警深入辖区村镇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及时把交通安全常识送到田间地头,通过举办宣传专栏、宣讲安全常识、剖析事故案例、张贴宣传挂图、刷写警示标语、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光碟等形式,为农民讲解无证开车、无牌上路、开带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真正使广大农村驾驶人从思想上认识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发生交通事故的危害性,形成自觉遵守交通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道路交通安全氛围。

(四)立足强化管控,实行农村公路点线面巡查。大队继续下沉警力到执法一线,加大农村道路的巡逻密度,进一步强化路面管控,着力提高见警率与管事率,建立“点、线、面”相结合的交通巡逻机制,随时随地纠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乡镇联合中队按照黑龙江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省交警总队、佳木斯交警支队、汤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各项工作要求,依法查处农村公路“黑车非驾”、脱检脱保、人货混装、非法载人、酒后驾驶、农用、货运、拖拉机未贴反光标识等违法行为及机动车辆驾驶员交通安全宣传工作,提高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机动三轮车、摩托车驾驶人和广大农民群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全面做好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与交警大队联合开展各类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专项治理行动,持续保持对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以及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违法载人、货车超限超载等严重违法行为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教育一起,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本着执法为民的原则以教育为主,实行“首次不罚”制度,为农村群众出行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五)立足优化警力,加强路面管控力度。汤原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乡镇联合中队由交警大队鹤立中队、香兰中队、振兴派出所、吉祥派出所、裕德派出所、永发派出所、胜利派出所、汤旺派出所、竹帘派出所、正阳派出所、黑金河派出所、西城派出所、东城派出所、香兰监狱公安分局、香兰派出所、鹤立派出所14个乡镇派出所、10个农机监理站、一个农机监理总站组成,共有人员120人,大队要求各中队要认真分析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特点,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区分好重点时段与一般时段、重点区域与普通区域,有的放矢地开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巡逻管控工作。与此同时大队在辖区农村积极发展交通信息联络员,发挥他们的力量加强大队对农村道路的实时管控。

二、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村民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目前,大部分农村人员缺乏交通法规和安全常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仅交警一家唱独角戏,宣传声势小、覆盖面低,农村道路违反交通安全的现象严重。

一是农民交通安全意识薄弱,落后的交通行为习惯与日益复杂的现代交通环境不适应,部分农民群众对交通法规、安全常识乃至机动车的性能、车速等认识不够,交通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多拉快跑,超载超速、争道抢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二是农村地区机动车驾驶人安全素质和驾驶技能较低,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本质要求不适应,许多农民由于缺乏严格的技术培训,又不熟悉交通法律法规,遇到紧急情况惊慌失措等。三是未经任何正规的安全教育和驾驶训练的无证车手大量增加,与交通安全法制化管理的要求不适应,一些农民车主嫌学习培训、申领驾驶证麻烦,还要交纳各种费用,干脆不去办证,甚至购买假牌假证使用。四是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与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工作不适应,机动车随意占道停放、农用车人货混装超载、拖拉机载人现象屡见不鲜,无证驾驶、酒后驾车、低龄人驾驶、驾驶无牌车辆上路、摩托车驾乘人员不带头盔超速行驶的现象在农村也普遍存在。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配套设施不完备。

随着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稳步实施,农村公路得到长足发展,但农村公路总体等级不够高,相当一部分道路通行路面相对较窄,只有3.5至5米宽,有的坡陡、弯急,而交通安全标志标线、防护墩、隔离桩等交通设施跟不上,道路路基差,造成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无法分离,各种交通方式混行。特别是新修“村村通”公路,基本上没有交通安全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增加交通事故隐患。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机制有待加强。现有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管理力量薄弱。虽然乡镇联合中队(即:农村公安派出所)承担了辖区内交通安全管理职能,但是现有的警力要承担辖区内的社会稳定、治安、消防、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任务,已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呈现管理措施不力、管理手段落后的状况,许多源头管理的措施难以落实。长期以来,由于警力不足等原因,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大多数时间处于失管失控状态,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

二、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一方面以“五进”为载体,将进农村、进农户、进乡村学校与“大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对象如乡村干部、驾驶员、老人和外出务工农民等,举办多种类型培训班,全方位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同时,加强驾驶员教育管理。加强农村驾驶员源头管理,强化驾驶员法制教育和责任意识教育,帮助驾驶员从思想上杜绝侥幸心理,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交警部门要深入农村,配合乡镇、村委会、沿线单位适时组织农村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和安全常识教育,对驾驶员的培训教育做到经常化。另一方面加强对农村中小学及村民的交通安全教育。利用相关典型的重特大交通事故案例制成展板、专题片向乡村公路、学校、村民播放,积极推进交通安全村、交通安全学校建设,教育警示群众依法驾驶,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第二,标本兼治,强化源头管理。公安交警部门要经常深入到辖区农村公路,了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在乡镇和村委的配合和支持下,消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进一步优化通行环境,确保车辆畅通无阻。对农用三轮车、摩托车等农村车辆注册登记情况和驾驶证申领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逐车逐人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全面掌握辖区农村各类机动车辆的底数。积极开辟“流动车管”服务渠道,动员农民群众自觉办证,采取定期下乡和预约上门等多种便民、利民措施,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办牌难、办证难等突出问题,提高农村地区机动车和驾驶人的办牌办证率和定期检验率。

第三,完善交通设施,消除安全隐患。一方面公安交警部门要积极会同安监、交通、农机等部门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责任和措施,对事故多发和危险路段进行认真排查整治;重点增设急弯、陡坡、无护栏桥梁等路段警告标志;在学校、村口增加减速标线或增设减速带等。对不能及时设置和完善标志标线的路段,及时向当地乡镇政府报告,提出预防交通事故、消除安全隐患的建议。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公路运力不足的问题,满足群众出行、赶集的需要。

另一方面在农村公路建设上,从交通规划、交通组织设计、建设和改造上充分考虑农村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逐步提高道路建设等级标准,凡是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道路,必须将交通安全设施与道路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建设水平。

第四,强化农村车辆监管,杜绝安全隐患。

一是公安部门要严格车辆登记和查验。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农村机动车的日常管理,建立并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学校校车等重点车辆动态管理档案,杜绝不合格车辆上路。

二是强化农村客运车管理。要严厉禁止农用运输车、拖拉机、摩托车等非客运车辆载客,提高客运车辆安全性,淘汰安全性较差车辆,要规范客运市场,健全农村客运体系。

三是查处违法车辆。公安、交通部门对使用拼装车、报废车从事非法营运的行为,一律扣车、卸载转运并强制报废,严禁私自改装机动车辆、变更机动车技术参数,对擅自改装、改型机动车的行为,要依法处罚并责令其恢复原状。

第五,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增加交警编制,在重点乡镇建立交警中队,全面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同时,充分发挥乡镇联合中队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充分利用驻村民警走村入户与农村群众接触多的有利条件,开展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和宣传教育。

第六,加强监管,综合整治。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交通安全管理网络,争取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综合防治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农村乡镇派出所协管道路交通安全和设置村交通安全员的好做法好经验;适时开展农村客运安全、摩托车交通安全、无牌无证车辆、报废车以及农村集市交通安全等各类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以交警大队为龙头、乡镇派出所为依托、农村基层组织为阵地的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模式,切实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二

我国拥有着面积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村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活动日渐频繁, 人们出行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从而给农村地区道路客运道路交通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和城市发达的客运交通系统相比, 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交通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水平都存在一定差距。巨大的客运需求加速了农村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 但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缺陷、客运网络分布范围广、站点众多以及人们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问题都对农村道路客运交通造成了负面影响。面对新的问题和困难, 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分析, 研究、发展安全防范策略, 保证人们出行安全是当前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

1 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1.1 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但由于国家宏观政策、资源配置等原因, 农村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和城市还存在很大差距, 这种差距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存在, 并给农村各项事业发展造成显著影响。在道路交通方面, 农村地区路网工程建设缓慢, 技术标准和施工质量也有所不足, 许多道路在建设投入和后期维护、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问题。比如有的农村道路宽度、路面质量等规格较低, 不能满足当前日益增加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需求, 道路负荷超过设计标准的情况比比皆是。这种情况不仅加剧了农村道路损耗速度, 缩短道路使用寿命, 还极易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给通行车辆和行人带来威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 我国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交通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但受历史原因和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发展水平还较为落后, 对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快速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妨碍。

1.2 农村道路客运车辆状况较差

由于缺乏对农村客运安全问题的足够重视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农村道路交通客运车辆状况水平普遍较差。相对于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视, 农村地区对于交通设施、设备的关注程度明显不够, 不但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步伐较慢, 用于承担客运工作的车辆状况也较令人担忧。在选择客运车辆时, 人们更加重视的是汽车的价格, 从而使得二手车辆乃至接近报废的车辆更加受到欢迎, 广泛应用在农村道路交通上。这些廉价车辆性能、质量普遍不高, 有的还存在较多的故障隐患, 运行安全远远得不到应有保障。部分地区对于农村客运交通车辆管理也缺乏足够重视, 许多按照有关规定不应该用于客运交通的车辆别投入实际使用中。这种情况虽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 但同时造成了行车安全水平下降的问题。我国政府正逐渐认识到这个问题, 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严加整治, 特别是加大了对违规使用和超载车辆的经济惩治力度, 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客运交通安全事故起到了控制作用。但由于我国农村区域面积广大。客运线路分散, 有限的行政检查资源难以起到决定性效果。目前我国交通部门通常使用在道路节点设立检查站的方法对来往车辆通行情况进行检查、控制, 但部分违规超载车辆为了免于惩罚, 在到达检查站之前驶离主干道, 进入农村公路, 给农村道路带来远超设计标准的运输负荷, 公路状况进一步恶化, 提高了农村道路的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

1.3 农村客运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

除了上述因素外, 农村地区客运交通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道路客运经营企业为了实现更多的经济利益, 降低运营成本, 增加客源, 在设置运行路线时尽可能地延长线路, 将更多的村庄纳入经营范围内, 这无疑会提高道路交通部门的管理难度。再加上传统观念中对农村道路客运一直存在一定程度的轻视, 特别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缺乏足够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持, 相关措施落实不到位, 管理力度偏弱, 难以取得应有实效。

2 强化农村道路客运安全措施相关建议

农村道路客运交通是农村地区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针对上文所述的各类问题,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采取措施, 提高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水平, 推动农村道路客运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2.1 降低农村道路客运运营成本, 推动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在农村道路客运管理方面, 政府部门要充分承担起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通过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 对农村客运企业提供资金补贴, 专项用于客运车辆的购买和升级, 促进农村客运车辆的质量、性能和安全水平的提升, 物价部门可以对高品质客运车辆的票价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 加大利润空间, 鼓励客运企业提高运营车辆层次。同时, 加大对不符合交通客运相关规定的客运车辆的查处力度。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措施促进农村客运用车的升级换代。

2.2 引导客运经营者实现规模化、集约化, 增强农村客运市场活力

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农村客运经营的个人和企业普遍存在数量多, 规模小的问题, 不同客运经营企业之间差异很大, 良莠不齐, 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客运交通的管理难度。针对这个问题, 交通部门要通过科学的措施, 去芜存精, 引导广大农村客运经营企业向着规模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农村客运市场良性发展, 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客运服务, 也为客运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2.3 大力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为改善农村客运交通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良好的路网设施是道路交通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各地政府和交通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设置专项资金, 推动新路建设和旧路的升级改造, 做好道路日常维护, 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提高路面等级。

3 结束语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逐步加快, 农村地区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 带动了社会事业的不断进步。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正当其时。道路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客运交通安全建设, 想方设法加大资源投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强化管理力度, 真正建立起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管理体系, 为农村地区人们的出行安全作出保证, 为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摘要:农村道路客运交通是农村经济和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运行安全水平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受若干客观因素影响, 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特别是在交通安全方面存在着很多不足和隐患。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治理刻不容缓。文章围绕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 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其次, 对如何加强农村道路客运交通安全提出了建议、对策。

关键词:客运交通,安全,道路状况

参考文献

3.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三

关键词:冷藏设施 隐患性 加工场所 进货渠道 卫生意识 交叉感染 宣传 培训 制度 落实责任

中图分类号:R1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30-02

农村食品安全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和难点,而农村因红白喜事自办的家庭宴席更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由于这种群体性聚餐行为存在的安全隐患往往被忽视,导致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加强监管,强化宣传,规范行为,健全制度,落实责任,杜绝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尤为重要。

蒙城是农村城市,有着厚亲重友的传统习俗,全县130万人口中70%居住在农村,致使农村有一个庞大的自办宴席的需求。同时,随着蒙城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家自办宴席的人也在不断增加。针对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的现状和问题,笔者做了社会调研,总结出了:

1 蒙城县农村自办宴席现状与问题:

家庭自办宴席的现象在我们蒙城农村由来已久,这样的聚餐活动具有与红白事紧密结合、邻里相聚热闹、家人帮忙方便、自家畜禽随可宰杀、剩菜剩饭利用率高等特点,所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但这种自发兴起的办家庭宴席的活动,也存在着不少食品安全隐患,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农村家庭自办宴席能力不足将会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蒙城农村家庭办酒席一般桌数都较多,而且都是几天连办,办事当天往往要办上几十桌,客人分为两三轮就餐,由于时间紧张,剩菜的再利用、炊具的洗刷质量等,都给食品安全埋下了隐患。由于客人较多,临时烹饪显然不能保证用餐速度,得提前将食品制成成品或半成品,半成品、熟食、原料长时间混放,容易引起食物中各种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特别是高温、蚊蝇乱飞的夏季,更是增加了食品安全的隐患性。

(2)食品加工卫生条件简陋、不完备将带来食品安全隐患。自办宴席场所大都选择在家里,条件十分简陋。炉灶采用地锅,燃料使用煤球或木柴,灰尘较多。食品加工用具一般都是临时租借,没有消毒设备。生产、加工场所不分,加工工具也是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猫、狗、鸡、鸭、鹅等家禽家畜可长躯直入加工场所,极易污染,成为肠道传染病滋生之源。

(3)食品原料进货的渠道非常复杂。由于考农村卫生意识差,蒙城农村自办宴席在原料进货上本着节约的目的,大部分是从集贸市场上购买的,进货渠道比较混乱,肉制品常常未经有关部门检疫,特别是熟食,就近购买一些无证经营的,导致一些假冒伪劣食品成了农村宴席餐桌上的常客。

(4)健康安全意识淡薄带来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农村宴席所请的厨师均是临时雇用,这些人未经过健康体检,没参加过卫生知识培训,没有领取健康证;由于缺乏卫生意识,其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和加工方式不规范,如个人卫生状况不佳、烹饪菜肴过程中随手擦汗、用锅铲品尝菜味等,都为宴席的食品安全埋下卫生隐患。

(5)聚餐人员复杂容易带来疾病交叉传播。农村宴席,邀请的人员较多,除亲戚朋友外,还有同事、领导和本村居民,难免有个别人患有肝炎、伤寒、痢疾等传染病,或携带病源菌,增加了发生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机率,传播疾病的可能性极大。

2 蒙城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督查工作的建议与对策

笔者认为:作为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形式,杜绝农村自办宴席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因势利导,加强监督,规范管理,就能不断改进农村自办宴席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被动局面,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1)加强宣传,提高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认识。要把农村自办宴席的监管列入政府年度食品安全日常工作要点。大力加强食品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把食品安全宣传当作大事、要事,创新形式,采用小品、戏曲、广播、电视等群众最易接受的宣传方式,细化分解食品安全的各项内容,从广大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中联系最为密切的肉、菜、粮、油、米、面、豆制品等入手,介绍食品安全科普常识,切实将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2)延伸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监管触角,建立组织。县、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专项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应当成立食品卫生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卫生、工商、公安等各级派出机构负责人参加。制定食品卫生安全工作实施细则,依托乡镇卫生院这个平台,明确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人,加大对农村流动厨师的食品卫生安全培训工作。凡从事农村家宴的厨师,必须到所在乡镇食品办登记备案,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以增强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意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3)完善制度,加强农村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力度。建立农村宴席所需食品及原材料、佐料检查制度。大实行对农村自办家庭宴席食品采购、加工、制作的全程监管。村食品安全负责人必须在办宴席前一天派相关人员到主办户实地察看,包括对家宴加工场地、卫生条件、采购、厨师健康状况、原佐料、用水等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农村家庭自办宴席申报备案管理制度。凡在自家举办5桌以上宴席的,要提前三天报告;食品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应填好本辖区家宴情况的当月报告备案表,并及时上报所属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各乡镇人民政府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分季度将本辖区内家宴举办的整体情况书面上报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4)落实责任,强化农村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追究责任。对红白喜事自办宴席的食品安全实行辖区责任制,每季度核查一次,每年要对各级相关部门进行一次严格考核。针对农村自办宴席面广量大,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要建立督查制度,结合“食品放心工程”不定期对准备自家办酒席的家庭进行抽查、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作为年终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的一项内容。对由于监管不力而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或对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隐报、瞒报、谎报、迟报的单位,要严格追究主要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如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四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__交通大队在贯彻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做了大量工作:

一、大力开展宣传教育。一是在主干道、主要路口通过设立宣传点、展板、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积极开展宣传。二是成立交通法规宣讲团,采取“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农户”五进的方式,开展讲法、征文、知识竞赛等活动,广泛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三是聘请法学专家,举办培训班,及时对全大队260余名民警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及配套知识的轮训考试,并实行考核上岗等。通过以上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教育,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执法制度建设。为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准确贯彻落实,__交通大队依据新颁布的法律以及上级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地修改、制定和完善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执法程序的规定》、《关于强制措施管理和使用的补充规定》、《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工作意见》以及《绩效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有效地保障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正确执行。

三、完善执法监督制约机制。明确执法责任,认真落实执法责任制;在制定《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的基础上,成立了大队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委员会;实行了警务公开,建立了执法档案、案件审批层级把关等制度,促进了执法监督制约机制的落实。《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__交通大队执法案件行政诉讼败诉率为零,执法的准确率达99%。

四、加大投入,科技强警。针对交通管理面积大、点多、线长,警力不足的.问题,__交通大队。先后配置了数码相机、摄相机、雷达测速仪、酒精检测仪、笔记本电脑、录音笔等技术设备,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了网上执法办案系统,既解决了执法中取证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警力不足的矛盾。通过网络比对的技术手段,在近年来专项打击盗抢机动车犯罪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五、严格执法,力保交通畅通。__大队本着依法管理、方便群众的原则,严肃查处了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为。为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和畅通做出了积极地努力。仅20__年__大队就依法拘留严重交通违法人员近500余名,有效地遏止了因严重违法行为而引起的重大交通事故的产生。针对当前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而由此引起的复杂交通环境,科学安排警力,合理增设交通标志和护栏,优化施工路段上的公交车及长途客车的发车频率和间隔等,较好地改善了道路交通环境。

(二)道路交通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还不够。《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以来,__大队虽然在法律宣传和教育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仍有不少市民对该部法律及相关法规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还时有发生。

二是部分路段的交通信号灯、标识及护栏的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及护栏的设置不够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如__街沿街的文华、__中学门前红绿灯的设置,虽然保障了学生出行的安全,但在学生上课期间,不时亮出的红灯不利于车辆的通行;有的路面较宽,绿灯时

间设置只有15秒,经常在斑马线上出现行人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有的路口信号灯不亮或被车辆撞损、有的车辆通行标识不够清晰或设置位置不合理,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交通的畅通;再者,泊车矛盾较为突出;隔离护拦高度太低,容易发生因行人翻越护拦而出现的交通事故。

三是少数公交巴士闯红灯、争道抢行、越线超车等违规行为影响了道路交通秩序,群众时有反映,意见比较大。

四是“套牌车、麻木、黑的”的非法营运现象依然存在。在市区的小街小巷不时有运营的麻木从身边穿行而过;在行人较多的车站、码头和路口,经常有黑的招揽生意;套牌车辆违法上路现象依然存在。

五是在少数交警中仍然存在着执法用语不够规范、执法态度不够文明等现象。

(三)几点建议和意见

1、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单位以及社会团体要多形式、多渠道加强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纳入法制课的教育内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和青少年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2、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合理地设置交通信号灯、交通标识及交通设施,妥善解决好泊车难的问题,在以人为本的同时,进一步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

3、加大对套牌车、麻木、黑的等车辆违法行为的查处和打击力度,进一步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道路交通有序和畅通。

4、建议区政府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要求,尽早设立我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利于交通事故中受伤人员的救治,促进社会的和谐。

5.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五

我县位于**北麓,南与重庆市接壤,北与汉滨、西与紫阳县、东与平利县相邻,总面积1851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641米,最低海拔331米,全县辖33个乡镇198个行政村,4.4万户1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2万人,境内以山地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乡境内拥有小水电站32座,农业

及旅游业为全县支柱产业,全县森林覆盖率67%,被誉为陕西的后花园。全县境内拥有机动车1.3万辆,驾驶员1.3万余人,全县共有五个客运公司,其中中型普通客车33台,微型客运车138台。公路总里程共计1419.8公里,其中省道78.3公里,县乡公路406.6公里,城区道路十公里,农村道路924.9公里。全县四级以上公路总里程268.8公里,其中207省道贯穿6个乡镇。98%的村通村级公路,岚成,岚紫公路的贯通,形成了东通平利,西到紫阳,南接重庆的公路交通网络。

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山大路窄,临库临崖,道路曲折蜿蜒特殊的地理位置,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1、摩托车日益增多,行驶速度快,事故隐患多。随着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购买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不但加大了乡村道路的交通流量,也加大了事故隐患,不少摩托车驾驶员缺乏交通法规教育,交通安全意识淡薄,驾驶摩托车是不考虑来往车辆,许多是因躲避不及而造成的事故,还有村民平时不懂驾驶技术,一买摩托车就上路行驶,造成车毁人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加之,近几年来,全县水泥路面公路从乡镇到村组不断延伸,对促进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路面好了,车辆行驶的速度也加快了,每当发生交通事故,后果都比较严重。其直接因素司机车速快或行人违规等因素引起,主观还是人为因素造成。

2、地势险要,道路狭窄坡陡弯急,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大部分乡镇都在山区,无论乡道还是村道,其地势大部分都是依山傍水或依山傍深谷,车辆在行驶中稍有不慎容易造成翻车,其后果不堪设想:由于道路修建投资有限,绝大多数乡村道路都是在原沙石路面的基础上用水泥硬化的,路面宽3.5米,道路狭窄,会车困难。而原来的沙石路在修建是因考虑人力,财力等问题都是绕山脚而修,形成弯道多,视线差,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战线行驶才能通行,如司机疏忽,容易与对方来车碰撞而引起事故。

3、基层警力不足,经费短缺,交通管存在薄弱环节。目前,大队下设5个中队,管辖省道,县道,和乡村道路,共有正式民警26人,其中50岁以上的10人,协管员18人,人均管辖道路54.6公里,面临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压力大。编制严重不足。大队自建队以来在编14人,2006年增加到17人,近几年来道路里程以每年100公里的速度增加,警力严重不足,使道路与警力严重失衡。财政预算不足,经费非常困难。县政每年只预算正式干警工资,办公经费从罚款收入和事业性收费中按比例返还,而全年罚款收入不到40万元。仅协警工资一年需支出近20余万元,加上车辆油耗,维修,办公经费,水电费等和其他必需支出的项目外,工作正常运转非常困难。随着有些收费项目的取消,收费标准的降低,规费收入大幅度下降,甚至许多业务还需要大队贴钱去办{如:驾驶员申请表和体检表)。由于经费短缺,交通设施路面监控、宣传、增设标志等不能得到保障。

4、村民交通安全观念差,自我保护意识低。由于农村地处偏僻,经济文化落后,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更是知之甚少,无交通安全意识;二近几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加速增长,农民的收入也逐年增加,机动车也纷纷进入到了农民家中,确实为农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机动车的增长在给村民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许多村民交通意识淡薄,没有办理上户和申请驾驶证就开车上路,一些村民随意乘坐农用车,或带“病”车,易发生交通事故。

5、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存在失管,漏管问题。一方面由于警力不足,经费不足导致了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薄弱。另一方面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单靠交警一家难以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难题。根据有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管辖规定,乡村道路由基层派出所管理,但由于基层派出所同样面临警力不足,经费困难的实际问题,加上“三基”工程建设,农村警务室建设任务较重,因此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监管问题。再之,有关乡镇对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配合性。

6、农村道路维护不及时。一是农村道路交通新开通道路在逐年增加,交通安全防护措施严重滞后,没有维修和增设交通安全设施的投入。二是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较低,对乡村公路没有专项经费进行维护和治理,“

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仅仅限于路面工程,后续的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设施投入需要大量的资金而无法筹措,由于路面狭在,混合式交通,人,车,路矛盾突出,也必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三是自然灾害损毁,许多临山临沟道路因水毁而损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三、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解决警

力编制。根据地理位置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增加警力编制,合理布建基层交警中队,解决边远乡镇的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结合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对基层中队的建设,明确对新建交警中队的管理,规划。争取项目经费,弥补经费短缺。今年开展了许多专项整治活动,对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起了重大的作用,得到了党委政府的认同,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打好经费开支的算盘,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认真收集交通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难点,分析存在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得到支持,大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将协警工资,专项整治活动经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6.交通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篇六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州交通工作,对于实现我区交通建设跨越式发展,拉动我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实现我区交通事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就要站在全局的、战略的高度,深入研究和妥善处理好交通发展中的五大关系。

一、统筹协调好加快发展与加强管理和养护的关系。建设是发展,管理和养护也是发展。在市场经济和新的发展阶段,交通的快速发展,改革的全面深化,对交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转变职能,创新管理理念,加强行业监管,提供优质服务,是一个必须深入思考和切实解决的问题。交通事业的管理一直是、薄弱环节,重建设轻管养的思想普遍存在。所以,、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交通行业管理,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能,向管理要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建成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减少社会资源的浪费。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路政、服务等各个管理环节,要树立交通“为民、富民、安民”的思想,认真贯彻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本需求,体现人文关怀,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提高交

通行业公共服务水平,把侧重于考虑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性和管理的方便性,转到更多考虑社会公众、管理对象的实际需求上来,加强交通信息服务、交通标志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规范交通执法行为,加强交通市场监管,不断提升交通公共服务品质,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畅、满意的交通服务。坚持建养并重,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和养护,在公路的“建、管、养”上要特别注重协调发展,突出“管养”制度的落实,突出“管养”机制的落实,突出“管养”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交通各单位的制度建设,落实办事公开制度,继续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交通建设和交通管理进行行风监督和评审。

二、统筹协调好建设速度与建设质量的关系。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永恒主题。建设高质量交通工程就是科学的发展,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节约,建设低劣交通工程就是最大的浪费,出现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的严重犯罪。交通作为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部门,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高度重视交通建设内在质量,建优质工程,建精品工程。质量是速度的前提和基础,超常规的发展和建设,超常规的投入和运作,没有立足于质量这张“底牌”,将会对国家和湘西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为此,在工程建设上一定要协调处理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一是强化设计深度,对设计进行多方案对

比、优化和选择,提升设计质量。加强施工管理,将质量管理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个环节,抓住关键环节,严格管理。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对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坚决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二是强化质量监管,完善“企业自检、社会监理、业主监察、政府监督”的质量控制体系,对质量管理不严、管理水平低的单位加大明查暗访力度,提高抽查和巡查频率和深度,并将检查情况进行通报,接受监督。

三、统筹协调好交通部门与其它部门的关系。

我区交通事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大交通”的理念,这种“大交通”是全方位的、全社会的,不是关起门来干交通,不是凭一家之力办交通,而是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所用,对上要讲政治、讲原则,自觉服从州委、政府的领导,当好参谋,干好事业;对兄弟部门,要讲团结,讲协作,互相理解,相互支持,才能干一番大事业;对下要讲民本、讲感情,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交通才有希望。交通部门要主动向区委、人大、政府、政协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和理解;主动上门与各部门征求意见,寻求相互合作与支持;主动贴近群众,贴近基层,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与批评。作风变、气象新,创建和谐化、人性化的交通部门。

四、统筹协调好发展与平安交通的关系。

交通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承担着非常繁重的任务。处理好发展与平安交通的关系,是对交通行业是否具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考验,处理好改革发展与平安交通的关系,就是要大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要把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交通工作突出位置,强化“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意识,狠抓安全责任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做一个负责任的行业。“平安交通”涵盖了交通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群众出行提供高质量的交通运输保障,是建设“平安交通”的基础,也是交通行业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应有的责任。努力做好水上交通安全、道路运输安全和交通工程建设安全工作,认真抓好公路“安保工程”。长期不懈地治理超限超载运输,规范运输经营行为,努力减少因超限超载运输引发的安全事故。二是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行业安全监管,体现了“平安交通”建设的行业特色,是交通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坚决杜绝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管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构建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新格局。三是认真搞好稳定工作。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落实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责任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性事件,努力维护交通稳定目前在道路运输市场、土地征迁、企业改制等领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交通行业的稳定。交通部门要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妥善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完善信访、投诉、举报等制度,通过教育、协商、调解等方法,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讲究处置策略,为构建和谐平安交通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交通和谐稳定的局面。

五、统筹协调好发展与廉政建设的关系。

近年来,我区交通事业蓬勃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从现在到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全区交通建设将处在一个新的大发展、大跨越的时期。如何协调好交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为我区交通事业提供有力保障,是摆在交通行业面前的重要任务。要协调好交通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首先要结合我区交通事业点多、线长、面广、投资规模大、建设任务重的特点。坚持加快发展和廉政建设两手抓,在抓工程建设的同时,狠抓廉政建设,使“干部队伍廉洁”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使交通工程真正成为我州的廉政工程、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一是通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案件查处和行业纠风三项工作;二是通过完善制度、执法监督、加大从源头上预

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三是强化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努力做到知法懂法,依法行政,努力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执法环境;四是积极推行“双合同制”管理。加强对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加大遏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的力度;五是认真开展警示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继续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为交通工作突出任务来抓,加强廉政保障工程建设,全面健全廉政保障的综合体系,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逐步纳入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提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水平,树立交通行业新形象。

7.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七

【关键词】农村 留守儿童 交通安全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78-02

近年来,大批农村富余劳力离开家乡外出务工或经商,因而催生出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挣钱,而被留守在亲人或委托他人照顾的幼儿、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逐渐发展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并呈继续增长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村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18%至22%。中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14岁以下儿童死于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是欧美的2.5倍以上。农村儿童交通事故时有发生,尤其是道路交通意外的发生,加剧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笔者结合近几年了解到的农村留守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对当前我们公安机关如何做好该项工作谨做粗浅分析,并对加强农村留守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农村留守儿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成因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约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富裕劳动力离开家乡到城市从事城建或其他商业活动,而在已婚的进城农民工中,除了极少数能携家带口迁到城市生活外,绝大部分选择一方或双方进城务工,而将未成年的孩子托付给在家的另一方或孩子的爷爷奶奶及外公外婆看管。这些“留守儿童”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道路交通事故屡屡发生,其成因主要有以下方面决定:

(一)缺乏亲情呵护

目前,农村留守儿童年龄层次大多为1岁、2岁的幼儿到14、15岁的少年不等,生活自理能力差,自我控制能力更弱,而身边的监护人由于大部分是农村60岁以上的老人,文化程度较低,身体素质差、精力有限,对于儿童的交通安全心有余而力不足。儿童上下学时候,没有人去接送。缺乏亲情呵护,安全教育则更近乎是个盲点。

1.儿童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生理方面,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如视力夹角不到70度(成人超过80度);看到行驶车辆需4秒钟(成人仅需1/4秒),不能准确目测车速。心理方面,儿童好奇心强、活泼贪玩、懵懂无知,喜欢在路边上玩耍、打闹,甚至在车辆临近时横穿公路。

2.监护人疏忽大意造成意外惨剧。因为留守儿童在家的代理监护人多为爷爷辈,行动缓慢且容易忘事,加之儿童活泼好动,极易脱离他们的监管。2012年11月1日,山东费县梁邱镇裴家庄村路段,一名4岁女童跟随祖母在路北玩耍,当她独自横穿公路去找她的爷爷时,突然被一辆迎亲的婚车撞飞,经抢救无效死亡。

3.农村道路现状。近年来农村机动车增势迅猛,多数村庄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公路上过往的车辆较频繁,特别是一些农用车驾驶人素质差,安全意识淡薄,不礼让行人。另一方面,村村通公路多半是当地百姓自筹资金修建的,由于资金问题,路面比较窄,很难达到机动车双向通行的要求。当前的农村交通环境极为复杂,儿童进入公路环境中很容易造成伤害。

4.公众安全意識的缺失。一些群众只顾自身方便,漠视公德、占道经营,占道堆料等现象屡禁不绝。

此外,还有现行学校交通安全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公民交通安全意识的相对薄弱等,都成为影响留守儿童交通安全的消极因素。

二、防范农村留守儿童交通安全事故的措施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交通意外,对农树家庭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异于遭遇塌天大祸。因此,预防留守儿童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无论是从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层面出发,还是从维护群众根本利益出发都有着无比重要的现实意义。

1.深入调查研究,完成摸底建档。由县妇联牵头,组织教育局、交警大队、交通局、卫生局等相关单位深入农村基层,采取座谈会、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面对面和校方、学生、第二监护人进行交流,对全县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摸底,全面建立档案和联系卡,提高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针对性。同时,认真实行教师包干制度,每个教师固定若干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确保学生交通安全。

2.改善学校环境,安排路远儿童住校。加大财政和物理投入改善学校条件,要能在普及农村初中学生寄宿的基础上达到农村小学有需要的也能提供寄宿,让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入住学校,由校方统一管理其学习、生活,保障留守儿童的交通安全。

3.加大农村招商力度,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政府部门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劳动密集形的产业到农村落户,为家乡群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吸引大批外出经商的农民工反响后,利用自身长年在外打拼积累的经验,在家门口创业,挣钱和照顾子女两不耽误。

4.交警部门发挥职能作用,搞好中小学交通安全宣传。交警部门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完善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制度,真正形成“交通安全从娃娃抓起”的氛围,这是提高广大农民交通安全意识的必由之路。以乡镇为为依托延伸农村交通安全管理链,全面推行农村学生上下学“小黄帽”路队制,并加大重点驾驶员、车辆的管理,确保学生道路交通安全。

5.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交通安全工作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仅靠交警部门单打独斗是不行的。政府应该建立留守儿童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制定相关措施,协调有关事项。各乡镇也应成立相应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及时指导和检查各行政村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具体工作。在全市逐步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

三、对农村留守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机制,最大程度帮助农民提高安全意识。应该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让农村群众包括儿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要创新机制让法制宣传教育更可能多地向农村倾斜。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送交通安全知识下乡上山活动,扩大交通安全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并让此类活动常态化、规范化,从而让农村群众和儿童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提高。

1.加大部门联合执法力度,严查幼儿和小学生接送车违法行为。

教育局、交警部门、交通局等应联合执法,严格管理幼儿、小学生接送车。加强学生上下学时段和校园周边道路的巡逻管控,严格整治学生接送车辆超员、超速、酒后驾驶、假牌假证、无牌无证以及报废车、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车辆搭载学生等交通违法行为。特别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及镇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坚决取缔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拖拉机等非客运机动车接送学生。

2.强化对农村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行车教育。

以往对农村机动车驾驶人的安全教育是个盲区,没受到关注。驾驶人的交通违法是造成未成年人参与交通时遭受人身伤害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机动车拥有量逐年上升,车辆在村内超速、驶近学校门前及附近路口和人行横道不减速避让、与前车你追我赶强行超车抢客、酒后开车、疲劳驾驶等现象极易造成儿童或学生交通事故,因此加強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是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减少事故发生的治本之策。

3.善农村村庄、幼儿园及学校等儿童活动场所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

农村村庄、学校及幼儿园附近的公路两侧应该设立醒目的交通安全标志,如在距学校100m处设有“前方学校、车辆慢行”字样的醒目的标志牌,在学校门前设置减速带等。按照公安部的“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要求,净化学校周边的环境,并完善车辆禁停标志等安全提示与警示牌,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利因素对来往车辆驾驶人的视觉干扰,为未成年人的出行创造优越的环境 。

参考文献:

[1]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

[2]袁卫华.农民子女教育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3]陈志福.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安全管理[G].中国校外教育.2011

8.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调研 篇八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xx市农村客运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现有客运企业26家,三级以上客运站23个,乡镇客运站197个,招呼站1450个,开通农村客运班线486条,农村客车2075台,乡镇通车率为100%,行政村通车率达到98%。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节点,连接城镇,辐射乡村,方便快捷的农村道路客运网络已初步形成,实现了“公路通、客车通、信息通、物流通”的目标,为繁荣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当前,在各级交通运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客运市场已逐步走上健康、有序、稳定发展的轨道,农村客运班线的通达深度、运力结构优化以及农民群众出行条件的改善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乘车难”问题,农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农村客运发展带来的实惠和方便,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市运管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是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配合、支持的结果,是我市各级交通运管系统干部职工积极努力的结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

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困难很多,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为把这一造福人民的好事办好,我们改变了“交通部门唱独角戏”的作法,在工作中主动向市政府汇报,取得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对各县市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的意见》,并在基础较好的社旗县召开了全市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现场会,对社旗县农村客运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实地观摩,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客运网络化进程。各县市区交通部门也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强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制定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

为了使我市农村客运又好又快发展,我市于20xx年要求各县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对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进行修订,规划要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要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前瞻性,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一)召开全市农村客运工作会议,制定了农村客运网络化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及达到的目标,要求20xx年年底前,行政村通车率达98%以上,至20xx年底,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发展农村客运提倡一县一网一公司,同一线路由一个公司经营,统一车型,颜色、标识,在制定规划时,各县要统筹规划,全盘考虑,尤其是县与县交界处不能遗漏,尽量减少线路重叠,防止出现新的矛盾和纠纷。

(二)各县所按照市局要求,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深入企业、乡镇、行政村、集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出行习惯、出行规律、行政村的数量、人口密度,哪些村已通车,哪些村未通车。根据群众的流时、流向、流量、道路状况,确定上什么车型,上多少车辆,什么时间计划开通班车,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各县所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农村客运近期发展规划和中远期发展规划。

(三)发展规划制定以后,管理部门决策有了依据,我们按规划发展农村客运班线。两年来,我市发展农村客运班线83条,农村客车442辆。当客运市场有变化时,我们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避免了审批班线的盲目性和资源浪费,保证了客运市场健康持续发展。

三、正确引导,规范管理,保证农村客运又好又快发展

为了保证我市农村客运健康持续发展,我市对农村客运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县市区要在本辖区选择两条以上农村客运线路作为农村客运精品班线,农村客运班车标识统一采用“新农巴士”字样,新投入运营车辆实行统一车型,统一颜色,引导农村客运经营主体进行公司化改造,推行公司化经营、集约化经营,统一进站,统一调度,统一排班,统一结算,统一服务标准,提高安全和服务水平,通过示范推广,全面推动我市农村客运的发展。

(二)各县市区根据本地的实际逐步确定一至两个车型,作为本地农村客车的品牌车,以提高农村客车的整体外部形象,便于管理,便于车辆售后服务。客运企业同一线路在新增车辆或更新车辆时,在颜色、标识、车型上进行统一,考虑到农村道路路窄、弯急、坡陡等特点,为保证行车安全,我市农村客车座位一般控制在25座以内,严禁不符合规定的客车参与农村道路客运。

(三)在发展农村客运线路时,各县市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对道路进行实地考查,对符合安全要求的,在审批表上必须注明:“经实地考查,该班线道路状况符合农村客车安全运行的条件”,方可办理车辆营运手续。

(四)目前县城通往乡镇的客运班线已基本满足需要,下一步重点是注重发展乡到村的农村班线,要以乡镇客运站为依托,依据当地实际,农村客运班车采取区域经营、循环经营、设置临时发车点等灵活的经营方式,深山区、人口稀少地区可采取电话预约不定期发车等,提高农村客运的通车率。

(五)要处理好现有农村客运线路和新开农村客运线路的关系,在充分考虑方便农村群众出行的基础上,兼顾经营者的经济效 益,在充分发挥现有农村客运班线通达能力的基础上,对不能辐射到乡村的农民群众出行特点,出行需求、客流量、流向、流时等因素进行调查摸底,原则上在不增加运力的前提下,适当进行线路延伸,防止运力过剩和产生纠纷,保持客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一个县有几个公司经营的,要采取划片经营,分线经营等方式减少经营者的矛盾和冲突。对经营农村支线、冷线客运的,实行冷热线搭配、捆绑式经营,以提高道路运输经营者参与农村客运的积极性。

(六)坚持“路通车通、路运并举”的方针,力争路通到,车通到,要统筹城乡客运网络和站点,引导车辆向农村延伸,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展。

(七)要充分发挥乡镇客运站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农村客车进站经营,至20xx年年底,乡镇客运站投入使用率要达到100%。

由于我市运管部门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措施得力,农村客运得到了蓬勃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和称赞。

四、争取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加快农村客运发展

近年来,在各级交通运管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农村客运工作得到了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把此项工作摆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各县根据农村客运车辆的实际运行情况,对农村客车税费实行减免,切实降低农村客运车辆运行成本,在落实好国家对农村客运实行燃油补贴工作的基础上,有些县抢抓机遇,务实高效,扎实工作,积极组织协调,优化了农村客运的发展的环境,为农村客经营者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西峡县运管所通过协调给城乡公交车辆带来了减免交通规费、工商税收等多项优惠政策。淅川县运管所对申请从事农村客运的经营者采取“优先开业审批、优先线路审批、优先安排班次、优先核定票证、优先审验”的“五优先”行政倾斜政策。南召县运管所针对班线开发初期大多是亏损经营的事实,根据线路情况确定了必要的靠线培育期3-6个月,靠线期间可对规费免征;对于效益较差,又必须开通的线路(冷线),其经营车辆可给予较长时间的经营期,免征30-50%的交通规费,从而激发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优越感,充分调动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积极性,为加快客运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确保了农村客运班车“开得通,留得住,有效益”。

五、整合运力资源,大力推行公司化经营。

为加强农村道路客运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客运秩序,我市运管部门以客运线路为依托,积极引导,鼓励农村个体运输户走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的道路。我市现在农村客运车辆都加入了经营资质在三级以上的客运企业,实行统一排班,统一结算,滚动发车的管理模式,使农村客运市场秩序井然,经营行为规范,给农村客运经营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经营者的抗风险能力,并在推行公司化经营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农村客运精品班线,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农民群众的乘车环境,使农村客运朝着安全、快捷、舒适的良性轨道发展。如淅川县运管所把淅川—香花线定为农村客运精品班线,将该班线上其他公司的车辆统一过户到淅川交通运输公司,这样一条线路上由一家公司经营,统一了车型,统一标识,司乘人员统一服装,统一安全管理,统一监督管理,统一分配收益等,成功地创建了淅川的农村客运精品班线。

六,以人为本,强化农村客运安全管理,保证农民群众安全出行。

发展农村客运是交通运管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以人为本,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举措,是实践交通部提出的努力做好“三个服务”的具体体现,因此,我们很重视发展农村客运,始终把农村客运的安全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我们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强化安全责任。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我们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一级抓一级,人人头上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形成安全工作事事有人问,处处有人管,件件有落实的良好局面。二是注重对农村公路安全性考查。发展农村客运时,各县运管所的有关同志亲自对道路进行实地考察,对符合安全要求的,才予发展。三是所选车型必须是交通部汽车目录上的车型;四是,强化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督促车辆进站经营,禁止“三品”上车、超载、强超、强会、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落实交通部“三不进站,五不出站”规定,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好农村客运市场准入关、驾驶员从业资格关、车辆技术关,充分发挥运管机构驻站监督人员的作用,保证道路运输生产安全。同时对全市3000余名乘务人员也进行了安全知识、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让其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树立安全经营意识,自觉遵守道路运输管理和安全营运的有关规定;五是切实提高农村客运的抗风险能力。一方面我们实行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客运班线审批、车辆年审等时机督促农村客运经营者按规定落实承运人责任险制度,要求其购买保险要足额、及时,确保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能够保证赔付。

七、打击违规经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各县市区运管所加强了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了道路客运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严厉打击黑车参运、串线经营、欺行霸市等违法违规行为,严禁拖拉机、货运机动车等非载客车辆从事客运经营行为,发现农村客车有超载行为的,均予以制止,并采取相应措施安排乘客改乘,维护客运市场的良好秩序,保护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维护农村客运市场的良好秩序。尤其加强对农村客运车辆的管理,规范客运经营者执行各项服务标准,落实普遍服务的义务,为农村群众提供连续、规范的运输服务。积极配合物价部门抓好运价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了农村群众的合法权益。在道路客运市场清理整顿中,我市运管部门查处违规客车846辆次,16名违规驾驶员被列入“黑名单”,被注销从业资格证,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上一篇:走过的青春的足迹诗歌下一篇:第三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