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简答问答

2024-08-03

医学影像学简答问答(通用4篇)

1.医学影像学简答问答 篇一

2012级医学影像专升本医学影像技术

名词解释:

PACS: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是适应医学影像领域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以数字成像,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全面解决医学影像获取,显示,处理。储存。传输和管理为目地的综合性规划方案及系统

密度:是指透明性照片的暗度或不透明程度,也称黑化度。

影像灰度:若所获得的被检体影像不打印成X线照片,而是直接在影像显示器上显示,则显示器上的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黑化程度称为影像灰度。

X线对比度:X线透过人体后,部分被吸收和散射,高吸收区域透过的X线与低吸收区域透过的X线形成强度分布的差别,这种透过人体组织后形成的X线强度的差异成为X线对比度。

照片对比度:指照片上相邻两处的密度之差。

胶片的感光度:胶片γ值,应用γ不同的胶片记录影像时,所得的照片对比度不同,用γ值大的比γ值晓得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

鼻窦瓦式位:被检查者取坐立位,坐立于检查台的一端,鼻尖放置于探测器的中心,头后仰,使听眦线与探测器平面成37°角,头正中矢状面与之垂直,中心线从头顶部摄入经鼻尖垂直射出

腰椎前后位: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双侧髋关节与膝关节屈曲,双膝靠在一起。中心线对准脐孔上方3cm处,通过第三腰椎。

胸部后前位:被检者呈后前位站立于胸片架前方,前胸紧靠探测器,双上肢内旋,手背分别放在臀上方,两肘尽量内收,两肩放平,使锁骨成水平位,身体正中面对探测器中线,中线对准第四胸椎水平摄入

IVP:静脉尿路造影,利用对比剂静脉注射后,几乎全部经肾小球滤过排入肾盏。肾盂使之显影,可以观察整个泌尿系统的解剖形态结构,而且可以了解肾脏分泌功能及尿路病变

心脏的大血管的右前斜位:被检者取立位,从后前位向左旋转45°~55°,右前胸壁紧靠探测器,同时服钡,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

心脏和大血管的左前斜位:被检者取立位,从后前位向左旋转55°~65°左前胸壁紧靠暗盒。,中心线对准第六胸椎。

软X线摄影:40kV以下管电压产生的X线,因其能力低,波长较长,穿透物质的能力较弱,称软X线。

量子检测效率:是成像系统的有效量子利用率,探测器的DQE被定义为输出的SNR的平方与输入的SNR的平方之比

DR图像拼接技术:是在DR自动控制程序模下,一次性采集不同位置的多福图像,然后由计算机进行全景拼接,合成为大幅面的X线图像

单层螺旋CT螺距:X线管旋转一周检查床移动的距离与扫描厚度的比值。

X线扫描噪声:是因为探测器接收到的X线光子量存在统计学上的随机波动造成的,当X线光子量不足时尤其明显

伪影:是指在扫描过程中由于设备或者患者原因而产生的一些与被扫描的组织结构无关的异常影像。

容积再现:

靶扫描的意义:所获局部感兴趣区的图像与普通显示示野图像的重建矩阵规模相同,使局部感兴趣区单位面积内像素数目增加,提高了空间分辨力

部分容积效应:CT图像上各个像素的CT值代表的是相应单位容积的平均CT,当同一扫描层面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密度的组织的相互重叠,所测的的CT值不能如是反映该层面的单位容易内任何一种组织的真实CT值,而是这些组织的平均CT值。

周围间隙现象:相邻两个不同密度组织的交界部分如处于同一层面内,即同一层厚内垂直方向同时包含这两种组织,CT图像上显示的这两种组织的交界处CT值会失真,同时交界处这两种组织变得模糊不清,这种由于射线衰减吸收差引起的图像失真和CT值改变,称为周围间隙现象

CTA:经周围静脉快速注入数据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在靶血管对比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对其进行快速容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容积再经计算机后处理,即利用3D成像技术对血管进行重组,重组成3D血管影像,为血管性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CT灌注成像CTPI:指在静脉注射对比剂的同时对选定的层面行连续多次动态扫描,以获得该层面内每一体素的时间密度曲线,然后根据曲线利用不同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组织血流灌注的各项参数。

密度分辨率:指能分辨两种组织之间的最小密度差异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

空间分辨率:是指能够分辨物体最小空间几何尺寸的能力,用线对数表示

最大密度投影MIP通过计算机处理,从不同方向对被观察的容积数据进行数学线束透视投影,仅降每一线束所密度值高于所选阈值的体素或密度最高的体素投影在与线束垂直的平面上,并可任意角度观察

磁共振成像:

简称磁共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是利用原子核在强磁场内发生共振所产生的信号经图像重建的一种影像技术。

驰豫:

是指原子核从高能态回复到原来的低能状态。或者说磁化矢量恢复到平衡态的过程。实质就是能量转变过程。

反转时间TI:是指反转恢复脉冲序列中180°反转脉冲与90°激励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

顺磁性物质:由顺磁性金属元素组成,如钆、锰等。浓度低时主要使T1缩短信号增强;浓度高时主要使T2缩短信号降低。常用其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

流空效应:当流动着的质子在成像层面内受到RF激励,但在复相位前流出成像层面而未经历复相位过程;或流动质子在RF激励后才流入成像层面而未受到激励但经历了复相位过程,这两种状态均无信号生产,在影像上表现为管腔内信号缺失而呈黑色,称之为流空(flow

void)现象

对比噪声比CNR:CNR是指图像中相邻组织、结构间SNR的差异性

磁共振包裹伪影:是指图像中出现所选FOV以外的解

剖结构影像。

磁敏感伪影:不同组织成份磁敏感性上的差异,将导致它们中的质子在进动频率及相位上的差异,使这些组织、成份彼此间的界面上因相位离散效应而出现低信号环影。

MRCP:MR胰胆管水成像技术,体内静态或者缓慢流动液体的MR成像技术

化学位移:由化学环境不同而引起的原子核共振频率偏移的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化学位移伪影:表现为器官或组织含脂肪与水的界面上出现黑色或白色的带状影。发生在频率编码方向

MRS:MRS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测定化合物组成成分及其含量的检测技术。

问答题

简述与磁共振成像比较,CT检查所具有的优势:

答:成像速度快,对一些不合适MR的危重症患者能迅速检查,2对骨骼和钙化显示清晰,诊断病变内的骨化,钙化和骨骼畸形有较大优势,3对冠状动脉及病变显示,CT血管造影优于MR血管造影,4可以检查带有心脏起搏器或体内带有铁磁性物质而不能检查的患者,5,CT价格相对低廉

MR检查的显著优点有哪些:答:①无电离辐射,因而对人体安全、无创;②对脑和软组织分辨力极佳,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显示清楚、逼真;③多方位成像,能对被检查部位进行轴、冠、矢状位以及任何倾斜方位的层面成像且不必变动病人体位,便于再现体内解剖结构和病变的空间位置和相互关系;④多参数成像,T1加权像,T2加权像,质子密度加权像;对显示解剖结构和病变敏感;⑤除了能进行形态学研究外,还能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X线影像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影像显示满足临床要求,注释完整齐全无误。无任何技术操作缺陷,诊断密度在0.25-2.0之间等等

影响普通X线照片对比度的因素有哪些:答:胶片γ值、X线质(kV)、X线量和灰雾。

用γ值大的胶片比用γ值小的胶片获得的照片对比度大,即使是对X线吸收差异较小的脂肪和肌肉组织在照片上也能辨别。X线质(kV):高kV摄影时影像表现出低对比度的影像效果,低kV摄影时影像表现出高对比度效果。X线量:一般认为mAs对X线照片对比度没有直接的影响,但随着X线量增加,照片上低密度影像的对比度有明显好转。灰雾越大、照片对比度越低。

影响普通X线照片密度的因素有哪些:答:主要有管电流毫安秒(mAs)、管电压(kV)、摄影距离、屏-片系统、胶片的冲洗处理等。mAs是影响密度的主要因素,在正常的X线摄影曝光范围内,密度与X线曝光量成比例。D与kVn成正比,同时kV的改变会改变图像对比度。摄影距离

X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随摄影距离增大,X线的强度下降,照片的密度减低。屏-片系统

增感屏的增感率越高,或胶片的感光度越高,所获得的照片密度越大。

散射线的抑制和排除各有哪几种办法,请简单写出各种办法的原理:

答:抑制:遮线器、滤过板。

排除方法:空气间隙法、滤线栅法。

原理:遮线器:控制照射野大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面积,并将与X线束方向不同的焦点外X线吸收掉。

滤过板:将适当厚度的金属薄板,如铝板、铜板等,置于X线管窗口处,吸收原发射线中波长较长的无用射线,从而减少散射线。

空气间隙法:是利用空气可吸收能量较低的X线及X线衰减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在增加体-片距后,一部分与原发射线成较大角度的散射线射出胶片外,同时到达胶片的散射线强度大大减少。

滤线栅法:滤线栅是将薄铅条夹持在易透过X线的填充物中,使其固定在相互平行或形成一定斜率的状态,摄影时,置于人体与胶片之间,使X线中心线对准滤线栅中心,此时因散射线与铅条成角,不能透过铅条间隙,大部分被吸收掉,减少了胶片上接受的散射线量,有效地改善了胶片对比度,提高了影像质量。

骨骼X线摄影注意事项有哪些:骨骼X线摄影时应注意:①根据需要病人取立位、坐位或卧位,应尽量使病人处于最舒适的位置;②被检查部位必须放于暗盒中心,四肢、脊椎摄影时,长轴应与胶片长轴平行;③拍摄范围要全,要包括软组织,四肢骨要包括邻近的一个关节,腰椎要包括下部胸椎,胸椎要包括下部颈椎或上部腰椎;④两侧对称的部位,应在同一技术条件下拍摄对侧,或一张胶片包括两侧结构;⑤一般部位都要有正侧两个摄影位置,必要时还要拍摄斜位、切线位和轴位;⑥摄影时中心线除注明需要特殊角度外,均须与暗盒垂直

一张合格的胸部正位片应具备的条件:

答: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下角和下颈部;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双侧肩胛骨位于肺野外;片内无伪影及异物等

何谓IVP?其操作步骤有哪些:①病人仰卧于检查床正中,摄腹部平片。②置两个椭圆形压迫器于脐两旁,相当于输尿管经过处,压迫两侧输尿管通路,或骨盆抬高10°~15°。③经肘前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20ml,1min内注完。④注射完毕后5~7min摄第一片,即刻冲洗胶片,以观察摄影位置、条件以及肾盂、肾盏显影情况。15min摄第二片,30min摄第三片。如一侧肾盂、肾盏显影不佳,应延长摄片时间。肾盂积水按常规时间摄片不显影时,可在数小时后再摄片。⑤如双侧肾盂、肾盏显影满意,去除腹压带则输尿管和膀胱充盈,摄全尿路片。⑥膀胱病变需加摄左右斜位片。⑦肾下垂患者全尿路片采取立位。

碘过敏试验有哪几种?简述其中最有效的一种试验方法:①口服试验。②眼结膜试验。③口含试验。④皮内试验。⑤静脉注射试验:最有效的方法,使用30%碘制剂1ml,行缓慢静脉注射。15min后产生恶心、呕吐、胸闷、咳嗽、喷嚏、气急、荨麻疹、甚至休克等,为阳性反应。

简述胃

十二指肠普通造影检查要点:①立位观察胃泡内有无软组织肿块影。②钡剂通过食道下段和贲门的情况,有无受阻、绕流、分流和走行位置的改变。③胃底壁的厚度和柔软性,在深呼吸下可见胃泡的均匀膨大和缩小。④右前斜位观察贲门下的连续曲线是否自然。⑤仰卧位时胃底充盈钡剂,可显示其充盈相的轮廓;俯卧位时,胃底充气,可显示胃底粘膜,这些位置有利于病变的显示。

CT图像质量控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提高空间分辨力,增加密度分辨力,降低噪声,消除伪影,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

X线摄影中使用滤线栅应注意的问题:

平行式滤线栅,摄影距离大,用于胸部摄影,安装于胸片架;聚焦式,X线管焦点至滤线栅的距离应在滤线栅栅距允许范围之内;交叉式滤线栅,焦点在滤线栅垂直中心:滤线栅有正反两面,聚焦式和交叉式滤线栅不能反面使用

简述X线自动曝光控制系统的机制;

是指在X线摄影时,将曝光探测器置于人体与探测器之间,实时监测透过人体到达探测器的射线量,通过控制仪控制X线机的曝光量

影响CT图像质量的变量因素有哪些:答:CT检查前的准备、噪声、伪影、部分容积效应和周围间隙现象、CT分辨力、窗宽和窗位、图像重建的数学演算方式。

试述CT图像窗技术概念及合理选择

答:一般CT机可显示的CT值范围为-1000~+1000共2000个密度等级,而人的肉眼仅能识别16个灰阶,若把2000个CT值分成16个灰阶,则:2000÷16=125(HU)。此式说明,如果不同组织的CT值的差异125HU即在同一灰阶之中,人眼即无法分辨,而人体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的CT值有时仅相差几个(3~5HU)。这样就给分清病变带来困难,因此极其需要把欲观察组织的CT值集中到人眼所能分辨的范围内,使图像黑白(浓淡)度适宜。窗口技术就是利用窗位和窗宽来选择感兴趣的CT值范围,并将其转换成16个灰阶,而小于或大于该CT值范围的结构则变成全黑或全白

[1]

。每一灰阶的CT值范围为:窗宽÷16,窗宽、窗位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调节应协调与匹配。调节窗宽主要影响对比度,窗宽大,图像层次多,组织对比减少,细节显示差;反之,窗宽小,图像层次减少,对比增强,细节显示显示佳。调节窗位主要影响图像亮度,窗位升高,图像变黑,反之变白。

简述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方法及临床应用:

答:1多层面容积再现MPVR

:MIP临床用于相对较高密度组织结构

;MinIP用于密度明显低的含气器官;AIP

临床上很少使用

容积再现技术VR,临床应用广泛;SSD适用于骨骼系统空腔系统,腹腔系统,肿瘤;CT仿真内窥镜CTVE,适用于像支气管类管道窦腔。VP适用于走形迂曲的小血管。

以肝细胞癌为例,试述肝脏三期CT增强扫描的方法与目的注射对比剂开始后25-30s嘱病人屏气,行全肝连续螺旋扫描,为肝脏动脉期,此期持续20-45s;扫描后,病人恢复呼吸。于对比剂注射开始后60s嘱病人再次屏气行全肝第二次连续螺旋扫描,此为门静脉期;扫描后病人恢复呼吸;于对比剂注射开始后2min,嘱病人再次屏气行全肝第三次连续扫描,此为肝实质平衡期扫描。此后还可根据需要作不同时相的延迟增强扫描。肝脏动脉期扫描时肝实质尚未明显强化,而此时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病灶则明显强化,两者密度差大;门静脉期扫描时肝实质明显强化,而此时主要由于肝动脉供血的病灶密度明显下降,例如肝细胞癌,两者的密度差异增大,因而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可以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和了解病变的血供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

试述CT增强扫描概念。目的及常用方法

答:指静脉注射水溶性有机碘对比剂后的扫描,注射对比剂后血液内的碘浓度增高,血管和血供丰富的组织器官或病变组织含碘量较高,而血供少的病变组织则含碘量较低,使正常的组织和病变组织之间的含碘的浓度产生差别,形成密度差……方法:常规增强扫描;动态增强扫描,分进床式和同层动态扫描,两快一长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

试述多层螺旋CT(与普通CT相比)临床应用优点(1)常规CT扫描每次扫描只能产生一幅图像,螺旋CT扫描时,可以得到多幅图像,可进一步理解为扫描相同的范围内,螺旋CT使用的X线剂量减少,从而使患者接受的辐射量明显减少。(2)与普通CT相比,螺旋CT在速度上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明显缩短了检查者的时间,减少了运动伪影,病人需要屏住呼吸的时间更短。由于螺旋CT是容积扫描,缩短了采集时间,所以,也就不会产生病灶的遗漏。

(3)螺旋CT可任意的进行多平面三维重建,使图像更直观(近似于解剖),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解剖结构的显示的清晰度和准确度。(4)进一步提高了图像质量,图像质量的提高得益于容积采集和重建。(5)超薄层扫描,切面更薄,提高了图像分辨率、提高了细微病变的检出率及图像重建和对病变显示的能力,获得更完美的图像,为临床诊断提供更细致可靠的依据。

(6)增强扫描时,使用造影剂用量大大减少,可以用更短的时间覆盖预定扫描范围,提高了造影剂的利用率,使增强多期扫描更加精确

简述常用脉冲序列的分类:

SE脉冲序列:常规SE、快速SE序列等

IR脉冲序列:标准IR、快速IR、STIR、FLAIR序列等

GRE脉冲序列:常规GRE序列;稳态GRE序列,包括扰相GRE序列(RF破坏、梯度破坏)、相干GRE序列;快速GRE序列等

EPI技术

简述MR对比剂的分类:

根据对比剂在体内分布、磁特性、对组织T1或T2的主要影响和所产生MR信号强度的差异分为二大类:

生物分布性:

①细胞外对比剂: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钆制

剂属此类。非特异性分布(血管和细胞外间隙)

②细胞内对比剂:某一组织或器官的一些细胞作为靶来分布,如网状内皮细胞系统对比剂和肝细胞对比剂。

磁特性:分为顺磁性、超顺磁性、铁磁性以及逆磁性对比剂。

①顺磁性对比剂:由顺磁性金属元素组成,如钆、锰等。浓度低时主要使T1缩短信号增强;浓度高时主要使T2缩短信号降低。常用其T1效应作为T1加权像中的阳性对比剂。

②超顺磁性对比剂:由氧化铁微粒组成,使质子

失相位加速,T2驰豫时间缩短,信号下降。

简述STIR序列结构特点和用途:

原理:是选择特殊的TI值,恰好使脂肪质子的纵向磁化恢复到-1至+1之中点,即0点时施加90°脉冲,因此在90°脉冲后脂肪质子无横向磁化而无信号产生。

用途:在T1WI中抑制脂肪的短T1高信号,即脂肪抑制。

磁共振成像伪影主要有哪几种:

图像处理相关的伪影卷褶:化学位移;截断;部分容积;数据错误

(ghost)

硬件相关的伪影:磁场不均匀;射频相关:

a.层间交叉

b.拉链伪影

c.射频馈通

d.射频噪声。

梯度相关:a.涡流

b.非线性c.几何变形

患者相关的伪影:运动伪影;磁敏感性伪影、金属伪影

环境相关的伪影;拉链伪影

gjc影像园XCTMR.co3DCE-MRA的优缺点:通过静脉内团注顺磁性对比剂,利用对比剂在动脉内短暂的高浓度状态使血液的T1驰豫时间明显缩短,同时使用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3D

fast

TOF

SPGR)采集数据,获得的原始图像经后处理而产生出血管造影像。成像不依赖于流动现象,但需要把握扫描时间,保证在兴趣区血管腔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时采集信息。

优点:1成像速度快,应用范围广,可大范围成像2空间分辨率及对比度高3对慢血流敏感

4无流动伪影

附:缺点:1对技术、硬件及软件要求均较高2必须掌握好采集时机,否则容易失败

MR水成像技术的优点:

优点:①为无创伤性技术,无需插管,也无操作的技术等问题。②安全,不用对比剂,无对比剂副反应问题。③获得多层面多方位图像。④适应证广,不适于作ERCP、排泄性尿路造影、逆行肾盂造影等病人均可用此方法。

不足:受空间分辨率和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使胆胰管轻度狭窄显示不可靠;很难显示壶腹;MRCP检查过程中无法进行治疗;梗阻的良恶性鉴别不如ERCP。

仅供参考

2.法医学简答论述 篇二

1法医学: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2法医学的研究对象:现场勘验、尸体、活体、物证、文证、各种人证的陈述、视听资料。3法医学的作用:1)为揭露犯罪活动提供线索和科学证据2)为正确处理民事纠纷提供正确的解决依据3)提高监狱的管理水平4)构建社会安全屏障5)完善我国的法制建设。4法医学鉴定概念:运用法医学知识,对案件性质、死亡原因、死亡时间、损伤程度、致伤物质属性、个人识别等涉及法律的医学专门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和判定。5法医学鉴定人权利:1)有权要求委托机关提供必要的鉴定材料和资料2)有权查阅有关的案件材料3)有权在侦查人员的许可和主持下参加现场勘查等活动4)当提供的材料不符合鉴定要求时,可要求补充鉴定材料或拒绝鉴定。5)当鉴定人为2名以上时,可共同或分别作出鉴定结论。6)有权对非法或不符合法律程序收集的物品拒绝鉴定7)有权拒绝任何机关、团体或者个人对其鉴定活动提出的不正当要求和倾向性意见。6鉴定人与一般证人的区别1)前者可被指派、聘请,可选择,可更换。后者不可选择不可代替。2)前者通过鉴定做出科学判断,后者提供证言,了解案件事实。3)前者必须具备资格条件,后者无需具备。4)前者有法定回避,后者无。5)前者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后者无。6)前者可以通过讨论共同作出鉴定结论,后者个别进行不能讨论。7法医学鉴定原则:1)客观原则2)法治原则3)独立原则4)时限原则5)保密原则。8法医学的检验鉴定内容:1)现场勘验2)尸体剖验3)活体检查4)物证检验鉴定5)文证审查。9死亡案件现场记录内容:1)一般情况2)案件经过3)现场情况。10物证检验鉴定:1)生物学检材2)毒物分析用检材3)人体表面附着物、复制物、凶器、衣着。11。11—18世纪—南宋—宋慈《洗冤集录》12死亡过程: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13濒死期特点:1)谵妄、摸空、昏迷2)血压不降3)心跳和呼吸减弱4)出现周期性呼吸。14脑死亡诊断标准:1)大脑反应消失2)脑干反射消失3)无自主呼吸4)平波或等电位脑电图等15死因概念:所有导致或者促进死亡的疾病、病态情况或损伤以及造成任何这类损伤的事故或者暴力情况。16死因的分类:1)根本原因2)直接死因3)辅助死因4)联合死因5)诱因。17早期尸体现象:1)肌肉松弛2)尸冷3)尸斑4)尸僵5)尸体痉挛6)皮革样化7)角膜混浊8)自溶。18尸冷的概念:人死后,体内产热停止,但尸体任不断地继续散热,尸温逐渐下降,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19影响尸冷的因素:1)环境因素2)衣着3)个体差异4)死因。20尸斑的三个时期:1)坠积期尸斑2)扩散期尸斑3)浸润期尸斑。21尸斑一期和二期的区别:1)一期的尸斑颜色淡,面积小。二期范围扩大颜色加深2)一期手指按可以褪色,新尸斑又出现。二期尸斑不再消失,新尸斑不易出现。3)一期切开尸斑皮下组织可见血滴出,用纱布易擦去。二期用纱布不易擦去。22尸斑的法医学意义:1)尸斑是较早出现的死亡征象之一,可确证死亡2)根据尸斑的发展可以估计死亡的时间3)根据尸斑的颜色和程度可作为分析死亡的参考4)根据尸斑的位置,可推测死亡的体位,判断尸体有无翻转移动。23尸僵出现的时间和顺序:1)1—3小时开始出现,4—6小时由下颚部扩延全身,12—16小时尸体强直发展到高峰,持续1—2天逐渐缓解,3—4天消失。2)顺序为下行和上行次序,下行为先由咬肌、颈肌开始、向颜面肌、躯干、四肢发展。上行为由下肢开始逐渐向上发展。24影响尸僵形成的原因:1)外界环境2)个体差异3)死因。25尸体痉挛概念:死前,由于有剧烈的肌肉运动或者是高度紧张兴奋,死后肌肉未经松弛而发生僵直。26尸斑出现的部位:尸斑分布于尸体地下未受压部位。1)仰卧位时,尸斑见于枕部、项部、背部、腰部、臀部及四肢背侧面2)俯卧时尸斑分布与仰卧相反3)缢死尸体,尸斑分布于四肢远端以及裤腰带上缘的皮肤4)溺死尸体,由于尸体筋疲力尽,辗转移动,故尸斑分布不恒定。27晚期尸体现象:一,腐败:1)尸臭2)腐败气泡和水泡3)死后循环4)泡沫器官5)腐败静脉网6)巨人观7)死后分娩8)白骨化9)尸绿。二,尸霉。三,保存型尸体。28腐败的五个成分:1)细菌2)空气3)蛋白质4)脂肪5)碳水化合物。29腐败静脉网概念:人死后,内脏血管中的血液受到腐败气体的压迫,流向体表,使得皮下静脉网扩张,充满腐败血液,在体表呈现暗红色或表绿色树枝状血管网。30保存型尸体:1)干尸2)尸蜡3)泥炭鞣尸4)我国古代保存型尸体—马王堆女尸、江陵古尸、民代古尸。31机械性损伤分类:一,按致伤物的性状:1)钝器伤2)锐器伤3)火器伤。二,按特殊类型机械性损伤分类:1)交通损伤2)颅脑损伤。32创的概念:作用于人体的暴力超过皮肤弹性极限时,造成皮肤、皮下组织,甚至血管、神经、肌肉都发生断裂,所形成的开放性损伤。创的构成:创口、创角、创口、创壁、创底、创腔。33咬伤属于徒手伤34棍棒伤特点:条状损伤。“竹打中空”指前、臀、肩胛等处可形成中空性皮下出血。35锐器伤种类:1)切伤2)砍伤3)刺伤4)剪伤36切颈自杀又称自刎:创口起始端较深,收尾端较浅,常有表浅切痕伸延称为鱼尾状切痕。37剪创:1)夹剪创2)剪断创3)刺剪创。38枪弹创形态特征:1)射入口2)射创管3)射出口。39冲击波伤特点:1)多处损伤,心肌出血,肺有延肋骨走向的出血带,肺泡和胸膜破裂,中耳鼓膜破裂,骨折、脑损伤2)外轻内重,体表损伤轻,内脏严重损伤3)伤情发展迅速,全身情况急剧恶化而迅速死亡。40机动车损伤:1)撞击伤2)轮胎碾压伤3)摔伤4)挥鞭样损伤。41颅骨骨折的种类:1)线状骨折2)凹陷骨折3)粉碎性骨折4)穿透性骨折5)崩裂性骨折6)颅底骨折。42外伤性脑疝种类:1)海马沟回疝2)小脑扁桃体疝3)扣带回疝。43自杀伤与他杀伤的区别:1)自杀伤多出于政治、经济、家庭关系问题,他杀伤则为仇杀、斗殴、恋爱矛盾激化等2)自杀伤现场无格斗痕迹,衣着整齐。他杀伤有搏斗痕迹,外人指纹,血迹3)自杀损伤多为顺手的部位,他杀损伤为本人不易形成的部位4)损伤方式不同5)损伤数目和程度不同。44烧死的尸体征象:一,体表局部皮肤上可见四度高温损伤的表现:1)红斑期2)水泡期3)坏死期4)炭化期。二,其他外部征象:1)“拳斗”姿态2)“鹅掌纹”3)一氧化碳中毒真相。45烧死与死后焚尸的鉴别:1)皮肤,前者烧伤处皮肤有明显生活反应,后者无2)呼吸道,前者器官、支气管内见烟灰、炭末,后者仅限于口鼻3)有热作用呼吸综合征,后者无。4)消化道,胃和十二指肠可发现烟灰炭末,后者无。5)血CO,前者心血及深部大血管内HbCo升高,后者无或含量低。6)内脏前者发生淤血、水肿、变性,后者无。7)死因,前者烧死,后者有其他死因,如致命伤。46皮肤可见四度低温损伤:1)一度冻伤(红斑性冻伤)2)二度冻伤(水泡性冻伤)3)三度冻伤(坏死性冻伤)4)四度冻伤(坏疽)47胃粘膜出血概念:绝大多数冻死者的胃粘膜下弥漫性出血,出血点延血管排列,呈暗红、红褐或者深褐色。48电击死尸体征象:一,外部征象:1)电流斑2)电烧伤3)皮肤金属化4)其他损伤。二,外部征象:1)心腔扩张2)心外膜下出血3)心肌纤维断裂4)骨折、脱臼、脂肪变性。49电流斑概念:电流通过皮肤时产生热能,能在皮肤上造成的特殊性损伤。50窒息概念:由于某种外因或者内因使氧的吸入减少或完全停止,不能维持机体的需要,以及二氧化碳排出受阻,在体内潴留,引起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和生理功能紊乱。51外呼吸概念:指肺与外部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泡和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52内呼吸概念: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细胞内的氧化过程。

53窒息种类:外窒息和内窒息。54窒息原因:外窒息多见于呼吸道受压迫或者阻碍等机械性原因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内窒息主要见于某些毒物中毒、严重贫血、组织内血液瘀滞等。55窒息的种类:一,机械性窒息:1)压迫颈部引起2)压迫胸部引起3)闭塞呼吸孔所致4)异物阻碍呼吸道引起5)液体进入呼吸道所致6)体位性。二,其他:1)空气中缺氧2)外伤性3)中毒性4)病理性5)新生儿6)电性。56缢死的外部尸体征象:1)颈部缢沟2)颜面苍白或者青紫3)舌尖有时挺出4)鼻腔出血及流涕5)尸斑及尸僵6)碰撞伤。57体位性窒息概念:因受害者被强迫固定在一个特殊体位,使呼吸运动发生障碍或使呼吸道阻塞及静脉回流受阻导致的窒息死亡。58溺死尸体的外表征象:1)口鼻部蕈形泡沫2)手中抓有异物3)尸斑颜色淡出现慢4)鸡皮状皮肤5)手足皮肤浸软、脱落现象6)尸体腐败浮出水面7)在水中形成损伤。这些均为死后伤,无生活反应。59新生儿窒息:概念:出生时有心跳,但经过半分钟到一分钟后无自主呼吸。原因:1)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脐带受压、绕颈、打结,子宫收缩过强而导致胎儿缺氧,发生宫内窒息。2)分娩中胎头在产道遭受强力压迫,引起颅内出血而导致压迫呼吸中枢导致窒息。3)胎儿经过产道发生自然呼吸时,吸入羊水、血液或者是胎粪而堵塞呼吸道并引起窒息。60毒物概念:指某种化学物质以较小剂量进入机体,在一定条件下能引起机体功能障碍和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61毒物的作用分类:1)腐蚀毒2)实质毒3)酶系毒4)血液毒5)神经毒。62毒物的量概念:毒物需达到一定量方能引起中毒,引起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63中毒发生的条件:1)毒物的量2)毒物性状3)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4)毒物的协同作用与拮抗作用5)机体状态。64毒物的吸收:1)消化道吸收2)呼吸道吸收3)皮肤吸收4)注射吸收(吸收毒物是最为迅速的)。65毒物的化学分析:1)化学分析法2)组织化学检验3)酶组织化学检验4)动物实验5)仪器分析。66一氧化碳中毒概念:毒理作用,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体后,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碳氧血红蛋白,即失去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因而组织缺氧。一氧化碳还可与红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使组织呼吸收到抑制。67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概念:毒理作用,有机磷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阴道等粘膜吸收。中毒的机制主要是,抑制体内胆碱酯酶,使组织中的乙醯胆碱大量蓄积,以乙醯胆碱为传到介质的神经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最后转为抑制和衰竭。68中毒症状:1)表现为昏迷、呼吸麻痹、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原因:主要是中枢神经性呼吸衰竭所致,如肺水肿、呼吸麻痹、支气管痉挛。69毒品概念:指鸦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务院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70,WHO将毒品分为八大类:1)阿片类2)巴比妥类3)酒精类4)可卡因类5)印度大麻类6)苯丙胺类7)致幻剂类8)挥发性有机溶剂类。71吸毒的方式:口服、咀嚼、吮吸吸入、皮下或者肌肉注射及静脉注射。72阿片类毒品:1)罂粟2)鸦片3)吗啡4)海洛因。73艾滋病毒传染途径:1)静脉吸毒者共用被感染的注射器2)与感染者性接触3)接受被感染者的血或血制品4)妊娠围产期母婴之间的垂直传播。74猝死概念:指一个外表似乎健康的人因内在的疾病或者功能障碍,突然意外的非暴力性死亡。75猝死的特点:1)急速性2)意外性3)自然性。

3.预防医学问答题 篇三

答:1.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 空气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危害。② 慢性危害:长期生活在低浓度污染的空气环境中,机体可受到慢性潜在性危害,使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增高。如吸烟引发肺癌、石棉引起石棉肺等。③ 致癌作用:空气污染物的致癌作用是慢性危害的又一表现,是现代肺癌发病率增高、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环芳烃化合物。2.水体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如果外界许多物质被混入天然水源,降低了水质。当排入水中的物质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物理与化学性质发生改变,水质变坏,降低了水的使用价值,称之为水体污染。3.土壤污染对健康的危害:①引起中毒② 诱发癌症③ 传播疾病。4.噪声对健康的影响:① 工业噪声② 交通噪声③ 生活噪声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体现在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几方面,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最直接。长期接触噪声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2.职业病的特点是什么?

答:1.病因明确。在控制了相应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发病可以减少或消除。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可以检测和识别,一般需接触到一定程度才发病,因此存在接触水平(剂量)-反映关系。3.在接触同样有害因素人群中,长有一定发病率,很少会出现个别病人。4.如能早期发现并能及时合理处理,愈后较好,恢复也较容易。5.大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发现越晚,疗效也越差。所以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全面执行三级预防。

3.试述现况调查的概念及目的。

答:概念:他是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的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特定人群中疾病,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资料。并对资料的分布状况,疾病与因素的关系加以描述。又因为他得到的率在特定时间,特定人群中的患病率因而又称患病率研究。

目的:1.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该类研究将总体人群或有代表性的样本人群的疾病,健康状况按不同特征分组,比较各组疾病或健康的频率分布有无差别。2.了解疾病和病因的分布状况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虽然一次现状研究只能获得一个时间横断面上的描述性资料,但间隔一定时间的多次现况研究可以实现纵向观察的目的。3.评价预防疾病,促进将抗的策略和措施效果。可以通过比较采取策略和措施前后疾病患病率和某项健康指标的差别来判断策略和措施效果。4.早期发现病人。通过筛检可早期发现病人,实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第二级预防。5.确定机体各项指标的正常值范围。4.试述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

答:优点:1.因为病历对照研究可在病例的集散地—医院收集病例,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该方法收集病例更方便,更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选择。2.该方法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较少,节省人力物力易组织。3.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既可检验危险因素的假设又可经广泛探索提出病因假设。4.收集资料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的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

缺点:1.不适于研究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因为需要很大样本含量。2.暴露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常难以判断。3.选择研究对象时易发生选择偏倚。4.选择既往信息时易发生回忆偏倚。5.易发生混杂偏倚。6.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因而不能直接分析相对危害率。5.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5、食量、体力活动要平衡,保持适宜体重;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

7、如饮酒应限量;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1. 第一、二、三级预防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答:一级预防:就是病因预防,比如环境改善,增强体质,免疫接种等;

二级预防:就是临床前预防,在疾病的前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样可以避免疾病加重,早治愈;

三级预防:就是临床预防,对疾病及时有效的治疗,防止恶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延长寿命。

2.职业病的诊断原则是什么?

答:(1)职业病诊断应科学、公正、公开、公平、及时、便民;(2)认真审阅有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3)做好职业病鉴别诊断;

(4)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5)没有证据否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病人临床表现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在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后,应当诊断为职业病。

(6)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应在“诊断过程记录表” 中详细如实记录,并由参加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职业病诊断过程记录表”不得随意更改,有涂改之处,视为无效;职业病诊断按多数人的意见诊断。

(7)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应由参加做出诊断的职业病诊断医师签名,对职业病诊断有意见分歧的,也应在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上签名;(8)职业病诊断必须有三名以上(含三人)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参加诊断方可有效;(9)职业病诊断证明书须经单位审核并加盖诊断章后方可生效。(10)没有确切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健康检查没有发现异常的,职业病诊断组可以不予受理;

(11)对职业病疑似病人,诊断应由职业病诊断组进行集体诊断。

3.简述确定病因与疾病因果联系的标准(要求适当解释)。

答:

一、联系强度。联系强度常以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来表示。相对危险度越大,该联系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亦越大。

二、联系的一致性。某种疾病在人群、时间、空间的分布与研究因素在三间中的分布相一致,提示两者可能有因果联系。

三、联系的时间顺序。从时间顺序来说总是“因先于果”不能逆转,此为因果联系中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剂量-反应联系。当研究因素可以定量或能分级时,该因素量的变化能影响人群发病率的变动,此两者存在因果联系的可能性较大。

4.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特点。

答: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是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或除去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对发生疾病或者健康状态的影响,以判断其效果的一种实验方法。特点:

(一)它是前瞻性研究,即必须直接跟踪研究对象,这些对象虽不一定从同一天开始,但必须从一个确定的起点开始跟踪;

(二)流行病学实验必须施加一种或多种干预处理,作为处理因素可以是预防或治疗某种疾病的疫苗、治疗某病的药物或其他干预的方法措施等。

(三)研究对象必须是来自一个总体的抽样人群,并在分组时采取严格的随机分配原则;

(四)必须有平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要求在开始实验时,两组在有关各方面必须相当近似或可比,这样实验结果的组间差别才能归之于干预处理的效应。

3.试述队列研究的概念和研究目的。

队列研究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或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队列研究首先要确定本次研究的目的,即根据一些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然后验证假设是否科学正确,这直接关系到研究的成败,故一定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可以先通过现况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初步验证假设,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列队研究检验假设。

4.影响人群易感性的因素有哪些?

4.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相关知识问答 篇四

1、我校的办学宗旨及目标定位是什么?

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造就特色鲜明、具有国际视野的医学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推动科学发展、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为主题、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内涵发展、强化办学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将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国际化、开放型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目标

2、什么是医学教育认证?

医学教育认证(accreditation)是由指定的专门机构、采用既定标准和程序对医学教育机构进行审核与评估的过程。

3、医学教育认证的原则是什么?

(1)认证过程要保证操作过程的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2)要注意尊重各个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和教育模式的多样性;(3)要重点考察教育目标的实现情况、教育过程的学术标准及专业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应;(4)“认证委员会”在依据客观证据和广泛信息做出认证结论时,要确保认证标准和程序的确定性;(5)“认证委员会”定期地评估、审核认证的标准和程序。

4、什么是专业认证?

指由一个合法负责的机构或者学会对学校、学院、大学或专业课程学习方案是否达到某即定资质和教育标准的公共性认定。认证的宗旨是,提供一个公认的、对教育机构或者教育方案质量的专业评估,并促进这些机构和方案不断改进和提升质量。—摘自《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

5、认证与评估的区别?

认证是准入,评估是区别水平优劣;认证是对办学过程的评价,重视座谈、访谈;评估偏重材料和硬性指标,认证是对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综合评价,是帮助学校认识自己,看看自己在国内的地位,在质量上做得怎样。

6、专业认证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1)更新教育思想,促进真正意义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的形成,保证受教育展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体现;,(2)依据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对学校医学教育进修全面客观地“诊断”帮助学校建立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办学理念和发展远景,以促进学校健康、持续地发展;(3)认真查找与国际医学教育的差距,明确学校医学教育的改革方向,为更大力度的改革奠定基础;(4)促进我国医学教育进入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平台。

7、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国家标准是什么?

2008 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了《中国口腔医学本(以下简称《标准》,该标准由毕业生应达基本要求及其办学标准科教育标准》)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毕业生应达基本要求,其中思想道德与职业素---12 条;知识目标---4 条;技能目标---9

条。第二部分:口腔医学本科教育办学标准,由“宗旨及目标”等 10 大领域和 38 个亚领域组成。该标准也是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依据。

8、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组织部门及认证机构是哪些?

医学认证的组织部门是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认证机构是全国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委员会。

9、申请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条件是什么?

(1)申请单位须是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已有三届以上申请认证专业的毕业生,并以本科教育为培养目标的医学门类下口腔医学专业所在的高等学校。(2)申请学校应向全国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处(以下简称认证委员会秘书处)递交申请书和申请表。

10、学校申请口腔医学专业的基础是什么?

在研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确定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重点进行了课程整合、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改革和建设,为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奠定了基础。

11、口腔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口腔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未来的口腔医生,学生毕业时能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与监督下,从事安全有效的口腔医疗实践;具有终生学习和进一步深造的扎实基础;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标准》对口腔医学专业教育提出了哪些方面的要求?

12、《标准》围绕宗旨及目标,教育计划、学生成绩评定等 10 大领域和 38 个亚领域分别制定了标准要求,具体的 10 个方面为:①宗旨及目标的标准;②教育计划的标准;③学生成绩评定的标准;④与学生相关的标准;⑤与教师相关的标准;⑥教育资源的标准;⑦教学评价的标准;⑧科学研究的标准;⑨管理和行政的标准;⑩改革与发展的标准。

13、学生成绩评定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评定体系包括形成性和终结性评定体系,形成性评定包括测验、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实习手册、讨论与辩论、研究论文等;终结性评定体系包括课程结束考试及毕业综合考试。

14、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形式有哪些?

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最主要形式分为听取校长自评报告、专家组实地考查和召开座谈会三种。

15、口腔医学专业认证的程序是什么?

(1)提交申请:申请学校应向全国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认证委员会秘书处递交申请书和申请表,认证委员会收到学校申请报告和申请表后,将委派专家组对学校的申请进行审核,并做出“受理申请”或“不受理申请”的审核决定(2)学校自评:由学校自行组织进行,要求体现真实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专业所在院系应组织教师、学生和相关人员共同参与工作。撰写自评报告,准备好认证所需材料,在专家组现场考察前 1 个月向委员会提交自我评价报告。

(3)专家组进校考察:委员会组织的认证专家组根据《标准》开展考察认证工作。依据评估情况,认证专家组提出综合性、鉴定性认证结论意见,向委员会呈交认证报告。(4)委员会审核并做出认证结论,同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认证结果。

16、认证结论有哪几种?

(1)完全认可: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符合《标准》要求。认证期限一般为 5 年或与学制年限一致;(2)有条件认可:教育质量和/或办学水平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根据存在的实际问题由认证机构确定认证期限,一般短于 5 年,被认证医学院校对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报告,再予以新的评估认证。(3)不予认可:教育质量和/或办学水平不符合《标准》要求,存在较严重的问题。

17、口腔医学专业认证自评的目的是什么?

上一篇:审计要情范文下一篇:单元课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