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改实施方案(精选8篇)
1.学校教改实施方案 篇一
学校教改标语
1、把课堂还给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希望)我的学习我做主
2、我的课堂我展示 我的班级我管理
3、让精彩展示成为我们的学习方式
4、勤总结 常校正 则事无不达 常反思 常纠错 则人无败事
5、我参与 我快乐 我自信 我成功
6、教师爱岗敬业 倾心教学 学生志存高远 勤奋学习
7、研而不教则空 教而不研则浅
8、勤细实树形象 教研改铸师魂
9、勤教善研一丝不苟 深思熟虑百折不饶
10、得课堂者得教育之天下
11、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学生因自主而发展
12、进入新课堂谱写新篇章
13、推进自主学习打造高效课堂
14、施教之功 先在激趣 巧在授法 重在练化 贵在养习
15、因材施教丹心一片 为人师表满腔热血
16、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 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
17、教改春风进课堂,学校面貌换新样。18、自由展示精彩多,自由飞翔课堂上。
19、自强,成功的信念;奋斗,成功的基础; 20、努力,成功的必备;教改成功的摇篮。
21、教改之风吹满地,你我梦想都实际。
22、课堂诸君多努力,你我个个都称帝。
23、打破传统教学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遵循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给学生发展以最大的空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24、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25、课堂是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 教室是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
26、课程实施改革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避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27、我的课堂我主宰 我的人生我把握
28、学生因自信而发展,课堂因活力而精彩
29、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 30、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鼓励学生去学习知识
31、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
32、只有经过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3、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34、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
35、我的学习我做主
36、参与就有快乐,自信就能成功
37、课堂上没有真正的对与错,只要你敢想、敢发言,那你就是最棒的。
2.学校教改实施方案 篇二
学校教学改革的指向是解决教育现实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传统教学思维统治课堂教学
2001年, 课程改革虽已推进, 课堂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 大多数还是教师讲学生听, 传统教学思维下单向的知识传输和机械的知识学习, 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积极性不高, 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2.靠苦干拿分数“蔚然成风”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漠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管理不是向课堂要质量, 而是通过延长师生的在校时间, 加班加点补课, 走进了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3.教与学的关系紧张
教师之间缺乏合作意识, 各自为阵, 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相互提防。课堂之内, 教师缺少教学理论的基础和教学方法的培训;课堂之外, 各类学习辅导资料充塞学生的书包, 学生越学越累。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 虽同在教与学的空间之内, 却难以共建相同的目标和良好的情感。
4.学校信誉危机渐次凸显
学校整体师资力量不强, 教学成绩一直处于市中下游水平, 几名优秀教师纷纷流失, 原有的三名市级教学能手全部调走, 小学升初中有时报不满名, 学校陷入信誉危机。
面对这些问题, 学校领导集体心里充满了困惑和矛盾;大家冥思苦想, 寻求改变此种状况的良策。我们组织了4批干部教师共计80多人, 到江苏洋思中学、华东师大等全国十几所学校参观;组织教师两次到南京东庐中学、四次到杜郎口中学学习, 同时还邀请东庐校长及学科教师到我校进行同课异构, 邀请华东师大教授及上海市名校长到我校听课评课, 对教师进行面对面培训。教师的眼界开阔了, 观念很快转变过来。几年来已逐渐形成了具有学校鲜明教改特色的“亦师亦生、教学合一”课堂教改模式。
“亦师亦生, 教学合一”基于我校师生实际和我们对上述问题的深入思考及教育本质的理解而提出, 主要包含两重涵义:一是指师生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师可以做学生, 学生也可以当老师;二是就课堂而言, 课堂既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场所, 同时也是学生用来讲课、展示自我的舞台, 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
学校的教学改革推动了教与学方式的重大变革, 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主要体现为:
一是教改促进了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教师的教学观从为教而教转变为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分工不同, 是平等的, 是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
二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课业负担减轻, 自信心明显加强, 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课堂上, 各小组密切合作, 积极研讨。学生敢于提问, 敢于质疑, 敢上讲台, 敢于面对任何学习挑战, 不再扭捏, 不怕出错, 不怵“权威”。即使一些以往不善言辞的学生, 大庭广众下亦能侃侃而谈, 整个学习生态一片生机昂然, 学生时时刻刻都能以阳光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亦师亦生, 教学合一”教学改革, 有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 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包括艺术、科技、文学等各种探究学习活动, 发展智力和综合技能。于是我们决定构建自己的校本课程, 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搭建平台。
二、努力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2000年起成立的计算机等各学科兴趣小组进行的。从计算机兴趣小组分离出来的科技兴趣小组近几年在国家、省、市级青少年航海模型竞赛、青少年车辆建筑模型竞赛以及全国模拟飞行比赛中屡创佳绩。在全国模拟运动工作交流会中, 我校编写的课程大纲和校本课程得到体育总局航管中心领导的肯定, 决定由我校编写全国模拟飞行社会辅导员培训教材。校本教材的编写提升了学校的视野和思路, 2008年新年开学后, 我校决定在全体07级学生中开展选修校本课程制度,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必学课程基础上选修一门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
学校创设的20余门学校课程从学生兴趣出发, 让学生自主选择, 为学生潜能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学期末还对每位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评价, 颁发合格证书。
三、全心打造学校文化,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注重文化引领, 多途径搭建育人渠道, 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全方位促进学生发展。校园内处处可见名人头像、“奋进”雕塑及用“树人”、“行知”命名的教学楼、办公楼、育贤亭等, 处处彰显“奋发进取, 开拓创新, 团结协作, 永攀高峰”的学校精神。此外, 我们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
1.打造“扬帆”校园文化
以校徽《扬帆》为标志, 形成了以“扬帆”命名的校园文化系列, 成立扬帆电视台、扬帆广播台、扬帆画廊、扬帆书友社、扬帆合唱队、扬帆棋社、扬帆读书社、扬帆舞蹈队、扬帆鼓号队等十几个社团组织,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发展了兴趣爱好,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2.“三自”教育见成效
学校对学生提出要“自主、自立、自强”, 师生共同创编了《四十四中行为规范歌》, 每天课间操时间全校学生集体在操场高声诵读, 潜移默化将良好的行为习惯融进骨子里, 成为学生精神中的一部分。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班级文化, 班训、班级公约由师生共同制定, 共同遵守, 同时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前, 班级同学们还要大声诵读各具班级特色的课堂展示歌, 规范行为、提升自信。
3.“星光”成就梦想
学校设立“星光栏”, 每学期评选表彰各类名星, 如“体育名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科技之星”、“勤奋之星”、“文明之星”、“读书之星”, 从各个方面激励学生成功成长。
四、结语
三年来, 我校的教学改革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半岛都市报、青岛日报、青岛早报、青岛晚报、现代教育导报、青岛电视台、山东教育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对我校的教学改革进行报道。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几千人到校参观学习。我校先后获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德育先进集体、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青岛市帆船特色学校、青岛市科普基地、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等二十多项省市荣誉称号。今后, 我们将一如既往, 不断探索, 勇于创新, 扎扎实实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教改品牌。
摘要:近几年来我校立足实际, 用科学发展观作统领, 实施以“教科研为先导, 教师培训提升为基础, 改革创新为灵魂, 学生发展为根本”的办学理念, 以打造全国教改品牌学校为目标, 大胆开拓、不断探索, 已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教改特色的品牌学校。
3.职业技术学校的语文教改探析 篇三
一、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看语文教改的重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显示出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又明确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党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其原因很明显,就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国外的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良好的职业技术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工业化生产的发展。综合国际国内的形势来看,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将是我们国家今后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的重要任务。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能只停留在政治口号上,它需要在正确路线指导下,进行一场深层次的、全面的经济技术革命。要让全体公民都有一个参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意识,并具备参与建设的基本能力,这种意识和能力,除了其它教育培训形式外,主要应靠规范的职业教育来实现。
二、立足现场需要,调整学科内容
既然中等专业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中等技术人才的使命,那么,教学中首先就要考虑到教学内容是否符合现场工作的需要。
铁路运输学校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基本是通信联络、线路维修、客运员、货运员、调车员、客运值班员、列车长乃至站、段长等等。据调查其中的绝大部分工种需要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知识和能力。主要表现在口语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书写能力和组织应变能力等方面。比如,列车长、列车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技术能力,清晰准确,标准的口语表达能力,在其工作中也显得十分重要。它是联系旅客,热情服务的纽带。技术员、货运员则要求文字书写规范化,书面语言的标准化,才能保证和减少工作中的差错。调度员、站、段长则要求具有敏锐的思维、快速的应变及优秀的组织领导能力,才能保证铁路运输生产的畅通无阻。很显然,现代铁路建设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也就是说在学好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必须学好语文课。
学点语文知识,能够帮助理解消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够了。而忽略了语文课自身重要性和自身能力的挖掘,抑或没有认识到语文知识和能力在现实工作中的直接作用。前者的服务作用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忽略了后者,那是当今社会的发展所不允许的。据此,立足现场需要,调整学科内容势就在必行。
分析以往的教学内容设置情况,基本是讲一个单元或一种文学体裁的范文,进行一次作文训练的模式。大体上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沿袭或延伸。这种模式,偏重文选分析,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专,一直按照字词句章到主题思想,段落大意到写作特点的模式进行教学,看似教师讲的深透,学生学的扎实。熟不知,这种讲深学透所获得的知识,仅是语文知识读,听说写的一个方面。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形应加以改进。为了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全方位地学习,不妨将语文教学内容这样调整一下,既在不违背语文大纲要求,不打破课时计划的情况下,将以往的文选讲析所独占天下变为文选、口语、习字、作文四分天下。形成以文选为主,口语、习字、作文并进的格局(其课时安排为100:20:20:20,也可以根据各校的情况调整比例)调整后的语文教学内容,很显然给说和写一席之地。不要小看这一席之争,所占课时不多,但它使学生的耳目为之一新,大大地改善了只学文学所形成的昏昏然的氛围和厌学的心境。由于口语课、习字课给同学们提供了大量的动口动手锻炼的机会,某种意义上说,加强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教学,这符合当今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三、着眼能力培养,丰富教学手段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力型人才。这样教学改革不只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还要改革旧的教学方法。基于培养能力型人才这一前提,分析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取而代之的应是启发式。对于启发式的解释观点不尽相同,但比较科学的诠释当将其看做是一种教学原则,而不是简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启发式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围绕提高能力这一前提教师可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证明,中专语文课采用讲读法、讨论法、抢答法等进行教学,效果较为理想。
讲读法:在传统教法的基础上,发挥教师讲授的优势,但要打破教师一人讲析,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注意调动消失的积极性,加强双边活动,教学内容主要靠教师讲,但要注意设疑启发,变直接告诉学生“这是什么”为指导学生自己去认识“这是什么”。这种方法,多用于教学内容难度较大的课文的讲析。
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将讲授内容编成讨论提纲,交给学生讨论,教师也是讨论成员之一,与学生一起研究、探讨、辩论,使教学任务在讨论争辩中完成。如果说讲读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沉闷空气,那么讨论法便是以群言堂代替了一言堂。
抢答法: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根据课文的内在联系,科学系统地设计出抢答题,发给各学习小组,课前布置预习,课上组织抢答。运用抢答法教学,教师以仲裁和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当堂评出优胜者给予记分奖励。
讨论法和抢答法多用于略讲课。
上述三种方法形式虽然不同,但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点是一致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因文易法,力求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求相应地丰富教学手段。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语文课堂教学,能给语文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我们已经给文选课五分之一的篇目配备了录像资料,给大部分的口语教学内容配备了录音录像资料,习字课配备了全套的书法电视讲座。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它可以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但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思想感情等都是由文字符号组成的。学生学习时必须透过文字符号去联想体会,这样就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则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比如学习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观看《三峡的传说》录像片,将如诗如画、雄伟奇丽的三峡景色展现给学生,学生结合观看的录像片学习课文,不仅学到了应有的文学知识,同时还激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这种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丰富了语文教学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学生的形象思维教育、审美教育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注重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
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这是最基本的认识规律。中专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靠规定的课堂教学时间是不够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掌握,可以采用课堂学习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方法。语文学科却没有现场实际教学的环节,那么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就可以给学生提供培养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场所和机会。根据教学需要可开展下列活动。
1.配合文选教学,可开设文学名著欣赏讲座、读书报告会、影视评价等用以开生视野,丰富文学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学艺术的兴趣。
2.配合作文课教学,课组织学生成立形式多样的创作社等活动小组,利用业余时间,把文学爱好者组织起来,进行创作实践,定期自办小刊物和板报等,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配合口语教学,可举办演讲会、朗诵会、辩论会、师生对话等活动,给学生创造表现与参与的机会,从中得到锻炼,提高组织和交际能力。
4.配合写字课教学,可组织业余书法活动小组,举办书法讲座,书法作品展览,以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书写能力。
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既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有系统科学的组织安排,拓宽语文学科实践性教学的路子,弥补课堂教学实践演练的不足。广泛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给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展示才华的平台,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技能,提高了能力。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在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着眼点应放在为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能力型人才上。
4.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制度 篇四
伴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全面启动,学校教研教改工作如何实现制度创新,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为切实加强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宁县教育体育局的工作指示,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学校教研教改工作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教研教改目标任务
1、树立校本意识。积极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解决学校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学校教研网络。引领全体教师围绕共同目标,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树立研究意识,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4、树立“科研强校”意识,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的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具体规定和要求
(一)学校中心教研组工作要求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学校中心教研组成员每周坚持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评课40节以上。
3、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信息交流会,组织撰写校本教研活动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学反思、专题论文等。
4、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审定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督促逐级落实。
5、发动全体教师从自己实际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二)教研组长工作要求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具体负责组织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指导全组教师制定年级教学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认真落实教学常规要求,做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科技活动等教学业务环节的工作。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配合包教研组领导负责落实好每两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
5、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7、每学期要向学校中心教研组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心得体会等。
(三)科任教师工作要求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承担者和实施者,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
2、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交给自己的任务。开学初确定本学年个人教学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研究。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坚持写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听、评20节课。
4、要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每学年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研究一个教学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叙事案例,写一篇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
5.象山卫生学校教改尝试新思路 篇五
近日,象山卫生学校与宁海卫校,临海卫校,余姚卫校四家学校自行发起的四校联考决定在余姚卫校落下了胜利的帷幕.这也是象山卫校学校对教育改革的一种的新尝试。即是是检验教师教育水平和学生学习成果的双仞剑,更是提高教育质量一项有效的措施。.周三,从余姚卫校关于四校联考的会上获知,从今年开始每学期期末考试课程有四家学校的考试课的任课教师集中统一备课出试题,经集体研讨后提交一份试卷进行对四校学生进行考试。统一备课,增强各校老师相互交流教学经验的绝好机会,也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统一命题考试,不但是检测任课老师的教育水平,也是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以后的教育积累经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教育质量而服务.这也是在四家学校首次自发新的教育改革尝试。
随着人们对医学模式转变,而原来的单一专业护理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医学模式的需求,为了提高护生的教育质量,适应社会的需要,象山卫生学校一直以校长为首,管教务的施勇华副校长为主,在教学质量上不满足于现在那种填鸭式教学,从单一的理论教学到多媒体教学,从口头的理论讲述到情境教学,同时把实训与理论象结合。他们不但在教学上投入大量资金,建立实训示教室,还专门有专业资深教师来一对一指导,同时每学期进行公开课教育。还奔赴于各省相对应的学校去取经,不断吸收他人之长,为教育管理上注入特色。
近年来学校在教育上也取得了一定了成效,去年在象山县卫生系统招工考试中象山卫校毕业的学生达32人,执业护士通过率达20%好成绩。
6.学校教师的教改教研活动纪实文章 篇六
本次活动分二项内容校园参观、听课、评课议课。
第一节课,由四年级王小敏老师执教,展示的是《乡下人家》这节语文课,在教学中王老师围绕“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中心句为主线展开教学,描绘出一个个自然、和谐的画面,展示出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下生活。王老师教学目标明确,采用以读为主的主策略,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读课本,并想象每幅画面的意境,有利于学生感受美的实现。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雄鸡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夕阳鸟儿如画,纺织娘唱歌入梦,最美乡下人家。用这首优美的小诗作为本节课的结尾,使本来就非常美的散文更增添了几分韵律美。
第二节是由年轻张真鑫老师执教,讲授的是三年级《小数的认识》这节课,张老师这节课目标定位合理,通过逛超市利用购买后的票据去认识小数,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促进了知识经验的迁移,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新课导入到新授无不结合生活实际,真正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两节课都有其自己的优点,也有其共同之处,两位老师的课堂都在向高效课堂靠拢,虽然还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发现老师们都在思考高效课堂,都在试着改变自己。听课完毕,所有的听课老师来到了第五中心小学教研室,开始了本次的教学研讨会。马主任安排了本次活动的程序,第一项由执教者进行3分钟的说课,第二项听课教师进行3-5分钟的点评,第三项由所在学校的校长及本校业务主任做5分钟的发言,第四项由中心校副校长做总结发言。两位说课教师对这节课进行教学反思阐述了各自的对文本理解、教学目标设定的想法,也深刻体会到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及以后努力的方向。
赵校长针对两节课上存在的细节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看法,如王老师在教学语言缺乏魅力,谈话方式有点生硬,小组建设有点形式化。张老师在教课过程中语速过快等等。接着,赵校长高度肯定这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并对中心校领导表示深深的感谢,赵校长说这次活动对我校这一批年经教师专业化的成长帮助太大了。继而,到会的两位刘校长等也就这两节课赞誉有加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接着,中心校邵利朝老师进行了发言。邵老师从教学目标的制定的合理化、基本功方面进行了评价。
最后做总结发言的是中心校的马主任。他先肯定了两节课的优点,又针对这次听课中的一点小细节,对我校提出了一个改进的小建议,听课教师课本以及听课材料的准备不到位,导学案的使用及小组展示提出
了改进措施。针对王老师的课,马主任指出课堂目标明确,教具图片准备充分,教态自然。接着又从教法学法指导:学什么,怎么学、升华,小组运用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针对张老师的课,马主任很认可张老师说的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观点,肯定了张老师教学中引入大量常见的例子,在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同时,适当的渗透数学文化这一教学设计。马主任觉得美中不足的就是数学课上应该在课堂结束时加上一个限时练环节,限时练起到课堂评价的作用,既能及时诊断出学生这节课知识掌握的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对于低、中段的数学课,马主任作为资深数学专家还为我们的数学课堂支招,提出了两个关键词:模仿和练习。这是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特有的能力,比如小数的读法,老师示范性的多读几遍,学生进行模仿,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马主任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不得不让人钦佩他在教育教学方面专业而又独到的见解。
马主任也简单提到在制定导学案时要做到:目标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度化,让我们在以后导学案的编写上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提及课堂教学,马主任不愧为滑县名师、滑县评课界首屈一指的专家,接着,马主任阐述了课堂教学中的“三讲”、三不讲”,小组展示中的“三展、三不展”。结束时,激情饱满的马主任再次向在座的每一位老师强调了参加这次教学研讨会的目的:观课议课,展示精彩;督促管理,诊断学校。
伴随着马主任一个个铿锵有力的字眼,一句句一针见血的评语,这次研讨会结束了,结束时每位求知若渴的老师们精神饱满如获珍宝,回到办公室又进行了一场思维的碰撞。大家决心 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努力做一位学习型和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7.学校教改实施方案 篇七
一、中专学校的档案丰富内容和特点
中专学校的档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是学校在教学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真实的历史记录, 全面反映了学校的工作面貌和特点。
它具有真实性, 系统性, 综合性的特点。涉及到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 和教育改革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确实是教改顺利进行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科学的、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利用这些宝贵的材料, 是深入开展教改, 培养受社会欢迎人才的重要保证。一些学校十分重视开发档案资源, 把对档案的研究利用和教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促进了教改的深入进行,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普遍的重视, 有的是因为不了解档案的内容和特点造成的。他们只注意到手头那些资料, 只依靠记忆和经验, 而忽视了档案这个材料库、信息源;有的是因为忽视了档案的开发利用而造成的, 他们认为, 档案工作人员重点只是收集和保管材料, 致使很多有价值的档案材料成为无人问津的“死档”;有的是因为档案和教改工作人员, 缺乏必要的交流和联系造成的, 组织教改的同志不熟悉档案情况, 档案工作人员不了解教改的动向, 二者缺乏有机的结合:有的同志只注意孤立的着眼于近期的教学活动, 忽视了中专教学周期长, 连续循环的特点, 没有充分利用过去各种教学改革方案时, 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有的同志在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时, 只注意听取在校学生的意见, 而缺乏对毕业生踏入社会情况的全面掌握, 没有了解毕业生的反馈信息等等, 这些教改中出现的倾向和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是忽视了档案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端正对档案的认识, 把它看作是一项在教改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充分认识和发挥它在教改中的重要作用。
二、中专学校档案地位和作用
(一) 利用档案正确总结经验教训
中专学校档案记载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情况, 具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价值。在宏观上看, 各校逐年形成的大量文件材料, 综合记载和反映了整个中专教学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实践经验, 系统的分析和研究这些材料, 可以使我们深刻领会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关于教育改革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微观上看, 由于各个学校的档案详尽的记录了学校各个阶段、各个专业、机构设置、行政后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发展变化情况, 通过它可以总结出每个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办出自己的特色。
(二) 档案为制定各项改革方案, 改革措施提供了丰富、真实、可靠的依据
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每一个改革方案的制定, 每一项革措施的提出, 都应建立在既符合教育改革, 又科学可靠的基础上。比如, 我校在制定《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时, 确定教师工作量, 制定岗位责任规范, 确定各类课程的比例等工作时, 要查考管理类教学楼档案资料, 更离不开对历史材料的研究分析。档案中有学校管理体制的变化情况;有各专业各阶段教学记录;有过去进行教学等改革实验的数据;有毕业生质量反馈材料等等。详实的原始资料, 成为我们在制定各项教改方案、措施时提供了可靠依据。
(三) 档案有利于保证教改领导工作的连续性
中专校教学工作具有周期长, 连续循环的特点, 对许多问题的认识, 对教学规律的掌握, 往往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在教改中, 如果对全面的情况缺乏了解, 必然会影响决策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许多中专校成立的时间长, 人员变动大, 各级领导班子几经调整, 有的领导成员是从外单位外部门调入的, 有的虽然长期在学校本部门工作。但也只是对自己工作过的那一方面情况清楚, 缺乏对全面情况的掌握和了解。为调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种情况下, 完整的档案可以承担承上启下的作用, 对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起到重要作用。档案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整体性的特点, 能够反映出整个学校活动的历史全貌。领导工作如能充分利用档案, 不但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而且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全面情况, 有利于走出个人经验的狭隘圈子, 用历史的, 全面的眼光观察和分析当前教改活动, 在占有充分材料的基础上, 做出正确的决策。
(四) 档案有利于做好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工作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使培养对象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格人才, 是中专校教改工作的目的。学生在校经过系统学习之后, 在适应社会的需要, 这是检验我们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毕业生经过多年工作实践, 对如何改进教学工作一般都有深刻体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 有利于我们搞好教改工作。学校档案中有历届毕业生的分布情况, 有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联系情况, 有优秀毕业生的典型材料等。充分利用这些线索, 通过函调、直接调查、邀请部分毕业生座谈等形式, 可以了解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我校由原四个专业增为十二个专业, 依据之一就是档案提供的毕业生跟踪调查而确定的。同时, 可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毕业生作为“采样点”, 进行长期联络, 跟踪调查, 及时得到毕业生的各种反馈信息, 这样可以使我们有针对性的改革教学工作, 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人才。
(五) 档案是进行教改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
搞好教育改革, 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中专校档案中大量的生动的材料是进行宣传、动员、教育的良好教材。过去办学和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人们搞好教改的信心, 某些挫折和失误也可以引起人们的警戒, 避免重走弯路, 指出长期以来与社会需要不相符合的弊端, 提高人们对改革的紧迫性, 必要性的认识, 宣传教改的典型, 可以振奋人们改革的精神, 推动教改工作, 运用档案中大量的历史记录、图表、录音、录像、实物等, 形象真实, 说服力强, 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促进学校档案工作发挥作用的措施
如何使档案的作用在教改工作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呢?
首先, 档案工作人员要自觉的把自己的档案工作和教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树立主动配合教改, 千方百计为教改服务的思想。要从过去被动的、封闭的、单一的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开放服务和多种形式服务。档案工作人员要学习和了解有关教改的方针政策, 经常深入教改第一线, 了解掌握教改的动向和要求, 紧密配合教改活动, 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材料, 使档案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档案工作人员的认真负责的工作和开发信息资源给教改带来的效益, 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档案工作的正确认识, 使更多的人树立起档案在教改中大有作为, 教改工作离不开档案资源的观点。
其次, 在档案资料的利用方法上, 档案工作人员应结合教改工作的实际需要, 采用多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在教改中, 一些中专校的档案工作人员除坚持做好日常性的档案利用工作外, 还配合教改工作的安排, 采取一些较好的做法。比如, 编制多种检索工具, 以方便各方面的查档需要;编写与教改有关的档案资料汇编, 主动提供学校的机构变更, 专业设置、教学活动, 招生及毕业分配情况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利用档案中的原始文件, 图片、表格、实物等举办展览, 配合教改搞好宣传动员工作。加强学校单位档案工作之间的横向联系方面的协作, 进行有关教改的档案资料交流等。这些做法, 对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教学和发展规划纲要》教改工作指导, 各中专学校坚持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目的, 大胆实践, 勇于探索, 广泛深入地开展了教育改革活动。搞好教改, 既要注意研究当前学校的新情况、新特点, 又要系统的总结过于长期办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文章侧重探讨学校档案在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学校档案,教改,地位,作用
参考文献
8.学校教改实施方案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校;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化经济不断深入,人口密度不断增大,市场对于综合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中等职业院校每年也在不断扩招。近年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迅猛,我国对建筑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也逐渐上升,在这一环境背景之下,中职学校建筑工程专业的教师任重而道远。
一、提高中职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效果的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专业是建筑专业的基础专业学科,也是注册考试的重要参考内容。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建筑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工程造价课程改革的重点方向。
在实施课程改革之前,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造价定额计价以及建筑工程清单这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建筑行业自2003年开始重新改革了工程计价清单模式,所以中职建筑工程造价需要以最新的清单模式为基础,结合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需要进行改进和提升。另外,区别于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中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的改革还应该符合自己的特色,更加具有实用性。为了更加符合国际建筑行业的标准,可将措施项目和实体工程单独处理,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分析措施项目资金的竞争手段,适应未来工作中的压力,利用有效手段降低工程造价成本。中职工程造价课程的教师还应该借助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二、中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改革分析
1.课程的培养定位
建筑工程造价综合型人才服务于建筑行业,对这一行业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说相关的从业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优秀的工作素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培养学生清晰的思路,进行简单的建筑工程预算、结算的基本能力。同时,也应该了解建筑工程招标还有投标报价,对于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和项目运用能力应当着重培养,使之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2.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分析
考虑到社会发展对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要,中职院校建筑工程造价的专业教师首先应该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方向,设计一套以专业技能应用为主的教学课程大纲,内容涵盖当前社会建筑行业的整体环境,让学生第一时间了解行业动态,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其次,中职院校应该以发展学生的技能为主,大力开展教学实训,实训的内容包括建筑工程预算、施工实训、工程识图、建筑造价软件实训,为学生走上岗位之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三、中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上岗前的教学分析
1.对建筑工程造价有关的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中职院校培养的建筑工程类人才广泛服务于工程造价服务中心、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工程监理企业中。通过用人单位反映的用人需求,我们可以知道与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有关的岗位人才在上岗之前应该具备如下职业技能:能够看懂建筑工程图、房屋等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建筑机械组件组合、施工的设计、施工技术等等。任何一门实用技能的熟练掌握,离不开理论的支撑。所以学生要掌握理论知识,学会举一反三,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参与工作后,建筑工程造价计价软件是工作中常用的工具,熟悉这些软件的使用也是学生上岗之前的基本要求。
2.建筑工程造价有关岗位的教学模块
建筑工程造价有关岗位的教学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工程计价专业能力、工程计量方法、个人素质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在学生上岗前要运用模块教学方法,进行工程计量计价的模拟训练,由导师对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对在模拟过程中学生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分别进行点评,这样会加深他们的记忆。同时,也有助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效结合,帮助学生全方位发展综合能力,为走上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基于我国建筑行业火热发展的趋势,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目标也日益明确,从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出发,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教学改革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需要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目标,做好基础教学工作,为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孙久艳.高职建筑工程造价课程教改分析及实践教学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
[2]刘娟.浅谈工程造价专业实训课程改革[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学校教改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教研教改学习笔记06-25
教研教改汇报材料08-20
研究语文教改关键论文10-16
教改中的听课心得06-27
小学语文教研教改总结10-01
高中理综教改心得体会08-15
小学第一学期教研教改工作计划06-26
吉利学校创建家庭学校实施方案范文10-10
学校实施计划方案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