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镇典型材料

2024-10-11

文明乡镇典型材料(6篇)

1.文明乡镇典型材料 篇一

梁家潭乡创省文明乡镇典型材料

一、乡镇概况:

梁家潭乡位于泸溪县北部,距县城42公里,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1个村民小组,2697户12705人,其中,土家族、苗族人口超过95%;该乡地势东西倾斜,一般海拔在300米左右,最高海拔602米,其自然环境特点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村寨”属于泸溪县偏远乡镇,东邻八什坪乡,南接洗溪、潭溪两镇,西与吉首市交界,北与古丈县相邻。2013年我乡被授予“州级文明乡镇”称号;2012-2014年先后获得“全州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平安乡镇”、“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反邪教工作先进单位”、“四个文明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得“全州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州平安先进乡镇”、“全州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近年来,梁家潭乡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按照“重在持续、重在规范、重在提升、重在实效”的要求,建立健全文明乡镇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明乡镇建设工作,切实把文明建设纳入全局工作统筹考虑,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领导班子的任期目标。建立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办组织协调、有关各方分工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组织有力、高效务实的文明乡镇建设工作格局。

二、工作做法和成效

(一)组织加强领导,保障工作力度。

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乡镇作为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工作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近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直把文明创建活动当作促进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来实施,为我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组织领导到位。把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总体规划决策范围,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莫亚鑫任组长,副乡长张春华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梁家潭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梁家潭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规划》,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检查、考核、奖惩制度,切实做到了有章理事、有人管事、有钱办事的良好格局。乡党委还将创建工作摆上党委议事日程,召开专题会议分析问题,查找不足,寻找差距,改进提高。三是宣传发动到位。为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年初专门召开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会议,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梁家潭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实施方案》并进行了重要的部署和安排,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来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面。通过板报、专栏、报纸、新闻、宣传标语、会议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乡镇的目的、意义、阶段工作重点及要求,营造了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引起了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的良好工作氛围。共制作领导视察、精神文明、党建、廉政、思想道德、新农村、特色产业、计划生育、关注民生等一系列图文并茂的宣传展板、宣传窗口20余块,悬挂条幅10余条、在乡域内主要交通干道两旁路灯上悬挂宣传牌120个、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四是责任机制到位。结合《梁家潭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规划》的要求,制定了《梁家潭乡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实施方案》,并把目标中的具体要求和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五是资金投入到位。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创建工作投入筹资机制。对文明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创建文明乡镇所需经费和重大开支及时研究、及时审批、经费到位,有效解决了经费问题的后顾之忧,确保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顺利推进。

(二)积极推进文明乡镇建设,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2013年通过向上增资引项,投入资金4000万元,先后完成了梁家潭至桌子潭15公里公路硬化工程、梁家潭至八什坪9.78公里公路硬化以及墟场绕线公路工程,解决了困扰梁家潭乡村民多年来的行路难问题;完成了以墟场为中心安装65盏太阳能路灯的亮化工程,惠及群众3000多人,为村民夜间出行提供了方便,人身安全得到保障。村民从此告别了摸黑走道的历史,进入了有路灯的时代。为彻底解决多年来“马路市场”,2014年完成了投资200余万元的标准化农贸市场以及150套公租房建设工程的前期土地储备任务30余亩;争取中石化集团投资60万元建设的人畜饮水工程,打井74口解决1000余人饮水困难;建设达力寨村从马王田水库引水工程,目前已完工,解决该村380余人的饮水难问题。同时投入430余万元对全乡6口病险山塘进行维修,其中

小二型水库一座,解决了部分村民的人畜饮水和下游灌溉问题。并引入资金60万元,新建了芙蓉区—爱琴希望小学。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九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和村级卫生室建设。我乡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落实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头等大事,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措施,坚持牢牢抓住不放手,紧紧扭住不放松,为全乡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力发展支柱产业,搭建农民增收平台。

乡党委、政府建设优质椪柑基地4个、积极稳控发展椪柑标准园建设900余亩,全乡椪柑年均产量1万吨,年均产值800万元。进一步加强果农培管意识,力争实现果品上市价格相比往年翻番的喜人局面;2012年引入烤烟种植项目1102亩,全面覆盖9个村,全乡烤烟产值近330万元;2013年实现全乡烤烟产值近500万元,仅此一项全乡人均收入增长400元。

(四)、丰富文明创建活动形式,引导群众移风易俗。

1、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乡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关心关爱他们健康成长,让广大留守儿童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有效解决了留守儿童厌学、逃学、辍学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开展献爱心、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积极联系爱心群众 帮扶困难留守儿童。进一步巩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对学生桌球室、电游室、录像室、歌舞厅、网吧加强巡查,给未成年人成长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等活动,引导他们走出校园美化公共环境,开展义务劳动,培养青少年树立保护环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公民意识和道

德规范。乡党委、政府组织干部给在校学生上法治课,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风貌。

2、全心全意帮扶困难村民。梁家潭乡灯油坪村女孩李丽燕,2014年不幸遭遇车祸,臀部半边切除,生活无法自理,靠引流袋排便。其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得知此情况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帮助李丽燕筹集医疗费用问题,同时向社会发出倡议书,呼吁各界人士献爱心,筹集善款共9000余元;积极筹集手术款项20000余元,并送她去湖南省儿童医院做了两次康复手术。乡党委、政府为改善李丽燕一家的居住环境,拆除了原来简陋的水泥砖房,筹措资金新建了一套新房,并及时添臵所需的家具及生活用品,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项事例,广大村民深刻地感受到乡党委、政府对人们群众的关怀、关爱之情;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乡党委、政府一直以来贯彻执行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对全乡干部群众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升华;村民之间互帮互助、相互关爱蔚然成风。

3、树立典型抓示范。在精神文明实践过程中,一个季度开办一次道德讲堂,内容紧紧围绕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讲述一个典型事例或观看一部道德建设先进人物事迹的短片,组织群众学习道德模范,“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形式讲述道德事迹,诠释道德内涵。我乡已建 5

立起“道德讲堂”的长效机制,把“群众参与、群众推动、群众受益”作为工作思路,把全乡、公共单位作为“道德讲堂”的实践基地,使“道德讲堂”成为群众易于参与、乐于参与道德建设的平台和载体。先发掘了荣获全州“十佳敬老院院长”、湘西自治州首届“感动湘西”人物提名奖的乡敬老院院长符水香,并通过宣传她这么多年来的感人事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道德模范,争做道德模范的氛围;后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家庭”“文明单位”和“文明示范户”的评选活动,共创建文明村2个,文明单位1个,评选文明示范户4户,“五好文明家庭”4户,“好婆婆”1个,“好媳妇”1个。通过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全乡干部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同时梁家潭村、灯油坪村的五星农户、文明示范户、优秀共产党员家庭,总结推广了梁家潭村、灯油坪村创建州级文明单位的好做法、好经验,带动了群众自发性道德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全乡干部群众的整体文明素质得到了极大提升。

4、破旧习树新风。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抓好移风易俗活动。在整治陈规陋习上出新招,出台了《关于在全乡开展移风易俗创文明树新风活动实施办法(试 行)》,详细规定民风民俗、祭祀祭奠、文化节日等各类活动开展的具体标准、工作流程、注意事项、责任追究等内容,明确范围职责和方法措施,在全乡大力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省办”的社会新风,实现了婚丧事务规范化、文化

习俗精简化、祭祀活动文明化。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抓好村民文明言行的规范活动,树立婚育新观念,破除封建陋习,进一步规范了农村殡葬管理工作,农村红白喜事文明操办的社会理念蔚然成风,有力地促进了村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二是认真推行“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工作法。改变以往村里事“支书说了算,群众靠边站”的困境。对于村里重大事项都要经过“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大会决议”按照“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策、上限控制、使用公开”的原则,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让村级组织运行更加规范,民主氛围更加浓厚,干群关系更加和谐。三是创新便民服务机制。为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拓展行政服务流域,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行政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基层和服务群众,梁家潭乡便民服务中心变“等人来找、等事来办”为“主动上门办理”,创新便民服务机制。便民服务中心每天只保留2位干部坐班服务,其余干部按照网格划分,下到责任片区走访农户、上门服务。此流动便民服务机制,使得残疾村民、老人“出门难、办证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四是寓教于行。乡党委、政府组织梁家潭中学学生上街清除街道“牛皮癣”。同学们在政府干部、老师的带领下提着水桶、用钢丝球、小铁铲、抹布不停地擦洗着贴在街道两旁的墙上、电线杆上的形形色色“牛皮癣”。只见同学们细心地将张贴在电线杆、墙壁上的“牛皮癣”,一点点地铲剥掉,再用清水洗刷干净。有些墙壁上的广告纸、宣

传单,由于长年累月无人理会,已经粘贴很牢固。尽管如此,同学们还是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用铁片清除洗刷,终于使脏兮兮的墙壁又重焕整洁面貌。通过清除街道“牛皮癣”活动,培养了学生关心、维护生活环境的公民意识,在劳动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使得学生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五是开展“三关爱”活动。为全面了解全乡孤寡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乡党委、政府组织卫生院为孤寡老人上门义诊,建立健康档案的同时,还定期为老人们开展定点坐诊及上门义诊服务,力争建立起长效服务机制,切实将好事办好、办实、办长远,有效解决孤寡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4、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梁家潭乡党委、政府在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把弘扬雷锋精神与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工作结合起来,与转变干部作风结合起来,把学习雷锋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推进发展的行动,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对如何学习雷锋精神,结合梁家潭乡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在墟场日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让学习活动看得见、摸得着,以活动促学习,倡导干部争先开展义务劳动活动,并身体力行,帮助居民规范街道秩序。以此来引导群众投入到学习雷锋精神的热潮中去。乡党委、政府组织献血活动,对义务献血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同时召开村支两委干部会议,大范围张贴无偿献血海报,详细介绍献血流程,宣传献血健康知识和积极意义,使此次无偿献血活动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完成志

愿者献血15例。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无偿献血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加入“乡志愿者组织”,为我乡的省级文明乡镇创建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5、抗洪、抗旱众志成城。2013年6月初至9月,连续三个月未下雨。我乡9个村中有7个村在远离溪流的山腰上,导致水源极其缺乏,已经严重到无法满足正常的饮水需求。乡党政、政府领导在此期间率队进村入户进行摸底调查,将全乡范围内各家各户的生产生活用水及全乡蓄水情况进行登记造册,并合理分配。乡志愿者自发组织为孤寡老人送水,解决其饮水问题。全乡干部与群众齐心协力、共度难关。今年7月全乡遭受两次特大暴雨袭击,在抗洪救灾工作中,乡自愿者们与政府干部一起并肩作战,面对出现的几次险情,毫不畏惧、奋不顾身。我乡领导沉着应对,指挥得当,措施有序有效,杜绝了人员死亡事故,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灾害发生后,乡党委、政府一方面积极完善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及时发放救灾物资:衣服400余件,牛奶100余件,解决了灾民的生活困难。同时乡志愿者开展灾后清理工作,对全乡的街道进行了大清扫,积极整治环境卫生。

6、大力推荐民俗特色节日。着力打造乡村游基地—“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村寨”芭蕉坪村,这里有历经沧桑的百年风雨桥,傲然挺立的千年古树,村寨依旧保留着特色民居,苗族、土家族服饰、首饰及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苗族“跳香”

和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手工艺品“苗族数纱”,还有丰富的地方特色民间艺术诸如苗族祭祖、苗族跳香、口咬犁头、上刀梯、打苗鼓、对苗歌、巫术等以多种形式演绎出来,极具原生态特色。2013年以来,经过多次推介,县建设局将芭蕉坪村定为少数民族特色民居示范点,规划用五年对全村的木屋、吊脚楼、风雨桥等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进行全面修缮保护,目前整体工程已经过半,累计投入50余万,少数民族村寨引来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名片效应”日益凸显。

高度重视“三月三”、“六月六”等各类传统民族文化节日传承,全力支持各村开展各类民俗节日活动,把民俗节日活动与“民族文化进机关活动”工作结合起来,大力保护跳香、苗族数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挖掘和宣传本乡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向外界充分展示我乡的文化魅力,不断建设完善乡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乡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类文艺团队,目前由村民自发组成的民间艺术表演队,在全乡形成“一村一色”,积极参与各个乡镇民俗节日活动中,引导鼓励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今年3月在芭蕉坪村成功举办“三月三”少数民族文化大型民俗节日盛会,吸引周边1万余名群众参加,节日当天盛况被省内包括湖南经视等省、州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开展创建文明乡镇以来,我乡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制意识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社会治安实现稳定好转,农村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文明村镇建设迈出了新的步

伐。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以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有效的工作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开创梁家潭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2.乡镇妇联先进集体典型材料 篇二

镇地处XX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18个村112个社3.4万人,其中妇女1.6万人,占总人口的47%。现有基层妇女组织19个,镇村妇女组织均建有学习活动阵地和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镇党委、镇妇联按照“坚持党建带妇建、抓好妇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在上级妇联的正确领导下,结合镇情实际,积极引领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发动妇女参与三个文明建设、服务妇女创业致富两个方面入手,紧紧围绕发展和维权两条主线,深入开展了“四个一工程”、“巾帼示范村”、“平安家庭”创建和“五好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活动。带领广大妇女为全镇经济发展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主体活动,不断创新妇女工作内容

镇妇联始终以“双学双比”、“三在农家”、“巾帼建功”“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为载体,在全镇广大妇女中大力开展“四有”、“四自”教育,积极引导全镇广大妇女增强素质、激发活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努力开创妇女工作新局面。深入开展了“巾帼创业示范村”、“精神文明示范岗点”的评选活动。镇妇联以“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提倡敬业、创业精神,通过争创示范村、示范岗典型活动,展示了新时期我镇妇女的风采和“双学双比”活动的成果,充分肯定了我镇妇女在建设文明村镇中的积极作用。结合“和谐五星”创评活动,认真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和谐文明家庭”、“绿色家庭”的评选。倡导群众发扬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教育村民禁毒禁赌、移风易俗,健康文明生活。先后评选致富女能人84名,五好文明家庭109户,优秀家庭成员308名。

二、创建平安家庭,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开展“平安家庭”创建,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基层妇联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镇妇联牢固树立“三种胆识”,即:敢说的胆识、敢做的胆识、敢当的胆识,当好妇女群众的代言人,热心参与对妇女群众有利有益的事务,敢于为妇女群众说话。积极提高妇女干部法律意识,大力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新《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等法律法规,并加强与综治、公安、司法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开展遏止家庭暴力的宣传活动,认真搞好法制宣传。同时,加大对侵害妇女儿童权益重大案件的督办力度,搞好协调配合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调解处理纠纷案件,保证处理来信来访的时效和质量,使信访结办率不低于90%,促动妇女树立自主维权意识。2010年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称号。

三、搭建创业平台,搞好经济发展服务

水洛镇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拉动,帮扶妇女创业致富”的原则,与财政、劳动、金融、扶贫等相关部门联手,抓好“推荐、服务、宣传”三项工作,把开展扶贫支持和财政贴息贷款工作列入为妇女办好事、办实事项目。一是强化妇女教育培训。镇妇联结合“学习型家庭”创评,立足培育一批新型女农民,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作用,先后利用妇女学校、党校、县职教中心XX县农广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法规政策和劳务技能等培训班22期,培训妇女1200人,组织妇女实地考察学习12次,参加妇女510人,举办演讲会6场。使广大妇女了解掌握了政策法规、农业科技知识、农产品市场信息、外出务工技巧和生殖健康保健等基本常识,全面提高了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和信息致富本领。二是搭建致富创业平台。借助妇女小额贷款,帮助更多女性自主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家具销售、地毯加工、小超市、服装加工等行业进行创业。2010年以来,全镇先后争取妇女小额贷款项目240多万元,扶持农村妇女创业120多人。

四、强化自身建设,努力提升妇联工作水平

为了进一步抓好基层妇女组织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妇女干部,我们积极争取党委重视,把妇联组织建功纳入党建目标考核和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做到妇建与党建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镇党委、镇妇联从致富女能手、女党员中选拔村女代会主任。通过村级组织换届,各村配备了1名以上素质较高、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女干部。目前,全镇18个村妇代会主任平均年龄30岁,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上,全部进入了“两委”班子。同时,为了调动村妇代会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8个村妇代会主任全部担任计生自管小组长,报酬由原来的200元提高到现在的600元。镇妇联根据工作好坏,实行量化考核,奖优罚劣,提高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并以镇妇女学校为龙头的阵地网络,共建成镇级活动室1个,村级18个,做到了“六薄六册”上墙,工作制度上墙,培训计划上墙。基本上形成了那里有村级活动场所,那里就有妇女活动室的格局。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于20**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该站点拥有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鲜明的特色,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联军村委会及联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村民、居民混居的特点,在办公用房建设上采取一个阵地、两块牌子的独特模式。其中联军村位于XX市东郊,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920户,总人口3,350人,有耕地7,206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交叉任职。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37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小康示范户48户。2009年,联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联管社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城郊办事处东侧,占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678户,总人口5539人。现有党员30名。

二、主要做法

(一)站点建设“求高”,实现远教管理的规范化

1、坚持资金到位,配优设备。该站点拥有108平方米的固定播放场所。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2、坚持制度到位,规范管理。一是建立远教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监督。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三是建立节目预告制度。每月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节目预告。

3、坚持人员到位,职责明晰。村党总支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同时,为适应远程教育设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由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员和操作员。

(二)学习方法“求活”,力求教育对象的全覆盖

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村党总支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1、因时制宜,灵活教学时间。远教站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充分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党员群众在不同时间段选择的需求。如、白天工作繁忙来不了,就组织他们晚上或休息日学习,并通过辅导员现场辅导等方式指导他们自学,深受他们喜爱。

2、因地制宜,灵活学习方式。一是村党总支运用“电脑+电视机”,集中组织距村站点较近的党员群众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等电教片。二是建立远教中心播放户,采取传统的“电视机+vcd”的形式。主要是针对距离村站点较远,不便于参加学习的党员群众,在党员示范户家中建立远教中心播放户,主要播放农业适用技术等方面的电教片。

3、因人制宜,分类开展教学。针对党员年龄、文化以及工作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党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类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规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式组织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

三、主要效果

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培训是手段,提高素质是根本,促增收致富是目标。联军村在开展“学、用”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着力为群众办实事。

1、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团结、务实、正派的工作作风,让村干部从决策者逐渐转变成群众意识的执行者、引导者、组织者。

2、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结合。村党总支带领全村广大党员和群众,共集体植树造林500亩,10万多棵,林业年收入2万多元。再过十年这些林木最低产值在300万元,为村集体及村民后代留下了一个“绿色银行”。此外,村委会在闲置地块建起的“联军村社区服务一条街”和“联军村商业一条街综合楼”,房屋租金年收入可达38万元。

3、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一是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目前,全村有蔬菜温室大棚1,210个,达600亩,涉及712户,户均年收入在2-2.5万元之间。二是发展奶牛养殖业。村党员干部带头示范。联军村现有奶站4个,奶牛1,372头,户均1.4头,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发展庭院经济。部分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地块或院子搞葡萄、沙果等果树栽培,户均收入在3万元左右。四是发展第三产业。村里的剩余劳力购置车辆跑运输或开办门市,进一步增加了收入。

4、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为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村党总支带领群众大力实施绿、美、亮化工程,利用远程教育组织农民群众收看农村卫生、农村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并组织村民代表外出参观考察,激发了村民改善环境,美化家园的积极性。目前,村内的自来水工程正在进行,待完工时可解决630户,约2500人以及大批牲畜安全饮水问题。此外,村内已铺设水泥路面3.7公里。

3.乡镇“八个一线”典型材料 篇三

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活动启动后,**县**镇乘势而上,合理谋划,周密部署,以“突破难点抓增收,突出重点抓项目,提升亮点抓典型,促进和谐抓民生,保证基础抓党建”为具体思路,以“践行科学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推进城乡统筹,构建和谐**”为实践载体,力举“六项措施”,实现“八个一线”工作取得突破。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理论保障。重点树立“五种理念”,增强“五种意识”,即:树立科学理念,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政策导向、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科学理性发展意识。树立开放理念,以更加宽广的眼光,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增强改革开放发展意识。树立创新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开拓创新发展意识。树立统筹理念,增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人本理念,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以人为本的发展意识。

二是扶持特色产业,打造经济品牌。依托本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在持续扩充经济总量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娘娘山、西山生态旅游开发和“农家乐”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城市旅游、商品流通、信息服务、特色餐饮、娱乐等产业,推动二、三产业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加大对百川耐火材料厂、元朔新型墙体有限责任公司、**发电公司等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其发展势头,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做好延长产业链和服务的大文章。加快农业基础建设,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引导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强化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品位。以“创卫”工作为重点,加大二十八公里处、老爷山周边和西山公园等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提高城镇整体形象。以中汇花园、园林小区、城环花园为中心,强化城市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人居环境。以社区基层组织为核心,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四是化解基层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以建设“平安**”为契机,积极落实各项综治防范措施,大力开展矛盾纠纷隐患的排查调处工作。坚持“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原则,扎实开展“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宣传主题教育月”活动,不断深化“反对分裂、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主题教育。组织各类文艺活动,发挥社区工作人员基层调节作用,倡导健康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思想素质。理顺党组织与清真寺院、佛教寺院、道观等宗教场所的关系,充分发挥教职人员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号召力,经常性组织开展座谈、讲座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民族团结工作顺利推进。

五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一个好班子、培养一支好队伍为重点,着力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加强村务(社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和镇党委重大决策向党代表征求意见制度,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深入开展党建样板村工作创建和后进村的整顿工作。按照村企整合、工农互助的思路,进一步加快统筹城乡党建步伐,实现村企党建统一领导,推动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优势互补。

六是完善学习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素质。健全完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在全镇形成爱学习、会学习、比学习的浓厚氛围。经常性开展主题教育,典型引领,增强党员干部“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和魄力,增强群众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驱力。

在明确“六项措施”的基础上,**镇党委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为契机,抓好“八个一线”,即:问题在一线解决。集中力量解决基础设施不足、社会保障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措施在一线落实。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人畜饮水、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大病救助、就业创业等群众普遍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狠抓落实,竭尽全力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使群众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办法在一线研究。坚持群众路线,倡导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并把调研走访与帮助群众解决困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吸引力。作风在一线转变。建立保障学习的长效机制,健全和完善监督机制,广泛征求民意,提高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水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发生。经验在一线总结。对学习实践活动中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积极探索管理和服务的新方法,(来源:好范文 http:///)

使创新工作更有实践基础和可行性。典型在一线推广。大力宣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营造学习实践活动的良好氛围。矛盾在一线化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矛盾、化解民怨、顺解民意,争取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把矛盾纠纷抓早抓了、及时化解。成效在一线检验。以群众满意度为检验尺度,经常性组织民意测评活动,及时发

4.乡镇产业脱贫攻坚典型汇报材料 篇四

以培育打造主导产业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镇产业脱贫攻坚典型材料

***镇位于***县东北部,属革命老区、农业大镇、全国重点镇和河南省“同心”实践行动基地。全镇辖***个行政村,**万口人,总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2万亩。我镇镇域面积大,发展底子薄,贫困人口多,造成贫困发生率高,目前,全镇还有**个重点贫困村,**户贫困户***口贫困人口。

作为传统农业乡镇,除了烟叶之外,我镇一直没有有效叧収的农业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群众脱贫增收的成效一直不够明显。近年来,我镇紧扣打造“实力”***的战略目标,立足***实际,依托资源禀赋,围绕如何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突出项目带动,提升产业支撑。本着“传统产业特色化、特色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理念,整合扶贫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全力培育打造主导产业,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一、发展特色产业,全力打造****

按照***县战略布局,***镇积极完善***专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功能,着力筑巢引凤,顺利承接和实施了***扶贫项目。这个项目既是招商引资项目,又是精准扶贫项目,政治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社会效应远大于经济效应。项目总投资***亿元,规划占地面积800多亩,建设鸡舍和场房50多栋,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年饲养蛋鸡240万只,产蛋5亿枚,发电1370万度,产有机肥15万吨,年产值6-7亿元,该项目属生态环保、循环节能、带动性强的精准扶贫项目。这个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通过四种方式助推***镇及***县的脱贫攻坚。一是可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1000多个家庭实现增收,使我镇**个贫困村贫困户可以直接从中受益。二是通过土地流转、进厂务工、商贸物流和产业扶贫等,将优先带动***镇贫困人口实现整体脱贫,然后辐射带动全县其他乡(镇)兜底贫困户稳定脱贫。三是该项目的正式投产运转以及产业链上端下游的发展,如包装、物流、运输等,可有效带动我镇旅游、餐饮、住宿、商贸等二、三产业发展。

二、提升传统产业,稳固实施“金叶”工程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我镇就有种烟历史,历经40多年的种烟历程,烟叶使***镇数以千户的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以来,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金果、金鸡、金牛、金叶和金融”五金产业扶贫规划,我们在积极承接和实施好金鸡产业扶贫项目的同时,突出抓好金叶产业扶贫。今年全镇共种植烟叶10198亩,其中发展了1个500亩烟片,2个千亩烟片,50亩以上种植大户80多户。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带动农户脱贫增收:一是组织家中缺少劳力的贫困户,以移栽、大田管理、采收、挑拣烟叶等季节用工方式就地务工。二是采取“三帮两扶一带动”的模式,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种植烟叶。即镇、村干部和烟站职工对贫困户实行结对帮扶,镇政府和烟草部门对贫困户种烟实施物资和犁地起垄双扶持,组织每户种烟大户带一户贫困户种烟,使380户贫困户种植烟叶2500多亩,比去年多210户,多630亩。按照目前烟叶长势,这些种植烟叶的贫困户,今年预计基本都可实现脱贫。

三、培育龙头产业,积极探索扶贫模式

红薯是***镇的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好助志,群众有着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多年来,全镇每年种植红薯10000亩左右,但多数群众种植的是传统红薯品种,且都是自给自足,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产业。如何发挥红薯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我们***镇党委政府一直在探索和努力。去年,通过招商引资,我镇引进了***项目,该项目是全产业链项目,项目的落地使我镇的红薯产业发展有了龙头企业。该项目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运作模式,使群众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得到四个方面的收入。一是当地群众可以直接到企业务工,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群众直接可以获得务工收入。二是企业集中流转的示范基地,配套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有效确保了旱涝保收,提高了土地收益率。三是对返租示范区内土地的贫困户,公司免费提供红薯苗、肥料、农药等物资,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并且最后统一机收。四是探索资产投资收益发展模式,就是以扶贫互助资金扩容和贫困户入股的方式,绩效周期内,根据入股金额进行分红,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使红薯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龙头产业之一。

5.2011年乡镇妇联典型发言材料 篇五

大家好!

很感谢县妇联以及在座各位给我们中平镇妇联的极大信任,按照县妇联的安排,今天我代表中平镇妇联把我们几年来的工作跟大家汇报一下,有哪些不足之处请大家给我们指出来。

一直以来,我们在县妇联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为切入点开展工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妇女积极探索致富渠道,不断适应新时代对妇女的新要求,广泛参与社会主义三大文明建设,取得了一点成绩,也积累了一些浅薄的经验,现在就和姐妹们交流如下,请大家不要见笑:

第一、抓好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法宝。

注重学习是我们中平镇妇联的一贯作风。没有经费,没有固定场所,我们就采取以会代训、文艺演出、上街发放学习资料自学、组织参加党组织、单位开展的学习活动等形式尽可能多地为我们的妇干和广大妇女提供学习的机会,XX年市里开始办农民培训班,我利用在党政办公室兼任秘书的有利条件,组织、动员妇女骨干20多人次参加学习,现在全镇妇代会主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基本都已到来宾市参加过培训班学习,有的还不只一次。几年来,我们举办过新婚姻法培训班、学习妇女九大会议精神培训班等专题培训班九期,组织妇干和广大妇女参加过“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学习过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印发妇联有关工作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资料XX多份。通过开展学习,提高了广大妇女的理论道德素质,使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法律氛围在广大妇女中逐渐形成,单位女干部职工团结务实,敢于争先,农村妇女勤劳朴实,关心集体,这些都为我们顺利开展妇女儿童工作提供了保证。

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的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农村实用科技培训。科技培训是我们中平镇的一大工作亮点,作为半边天的“娘家”,我们妇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除争取自主筹办妇女科技培训班外,还积极通知、组织妇女参加镇、村举办的实用科技培训班。就拿刚刚过去的XX年来说吧,全镇全年共举办780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8900人次,其中妇女6812人次,全镇80%以上的女劳动力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全镇妇女中成功营造了一种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妇女在科技致富中显现出特有的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抓好“三服务”,动员和带领广大妇女为中平镇的三个文明建设作贡献,是我们搞好工作的根本。

“三服务”,即服务大局、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的一切工作都应坚持以这三个服务为出发点、根本点。

服务大局,一句话,就是为党委、政府分忧,我们紧跟县、镇发展思路,开展了“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美德在农家”、创建“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参加了村级两委换届、抗洪救灾、计划生育等中心工作,为全镇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作为上级妇联的下级机关,我们积极配合开展工作,及时高质量上报各种材料,每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两刊”征订任务。

服务基层,我们一是大力培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把各村中在种养中取得显著成效的而且热心公益事业的先进妇女典型培养、树立为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利用她们开展科技培训,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项目,现已取得初步成效,深受群众欢迎。二是建立了妇女科技示范基地,镇妇联以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为核心,建立了罗汉种桑养蚕示范基地和庆琼小蚕共育室示范基地,这两个基地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去年接待群众参观10余次,300多人。三是注重发挥农村文艺队中妇女演员的作用,义务宣传党在农村的新政策和好人好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四是开展好一年一度的“三八”节庆祝活动,每年的三八节庆祝活动是中平的一个特色,活动开展的范围广,参与人数多,几乎每个自然村都开展活动、进行妇女聚餐,几乎每个行政村都开展本村委的庆祝活动,每年的3月8日到镇里参加活动的妇女都在1000人次以上,妇女们自动放下手里的活,热热闹闹地庆祝自己的节日,充分体现了妇女当家作主的热情。五是注重开展家庭文化建设,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把“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XX年评选了12个家庭为“五好文明家庭”,其中中平社区的覃金玉还在XX年被评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的基础上又被为市级“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服务妇女儿童,妇女儿童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是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几年来,我们成功开展了妇女健康检查、妇女小额信贷、“春蕾计划”等活动。维权工作力求做到耐心、细致,对来信来访及时与司法、学校、村委等相关部门去调处,并建立了相关档案,做到来信有登记,来访有记录。在去年的6.21洪灾中,我们配合县妇联开展了妇女、儿童受灾情况调查,并反馈给党委政府,保证受灾的妇女儿童第一时间得到救助。

第三、抓好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妇联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关键。

集体的战斗力如何,对基层妇联工作的成效起决定作用。我们深深明白这一点。而村妇代会主任的待遇相当低,每月只有20元。可以说她们为我们工作几乎是义务的。为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我们付出一颗“真”心,把我们的妇女干部当我们的左膀右臂来关心,每逢过年过节或是有什么喜事,我们都会打电话或亲自上门祝贺,她们有什么困难,我们会第一时间出现。我们只是付出了一点点,却获得了许多回报,无论我们布置什么任务,也无论有多难、多紧张,她们都会尽快完成。正是这种真诚的关心和沟通,使我们中平妇联班子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一切工作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她们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今天我们在这里作典型发言,今天来参加表彰会的有我们的三位妇代会主任,我想向她们并通过她们向其他的姐妹们说声谢谢!谢谢你们!XX年镇妇联换届,我们进一步优化了镇妇联班子,在村级“两委”换届选举中,我们调整了3个村委的妇代会组织,把更年轻、更能干、更敢干的优秀妇女推荐进村两委班子和村妇代会组织,经过努力,现在9个村委都配有女委员,有两个村委还配备了女村委副主任,每个自然村都配有妇女委员,在任的村妇代会主作都是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和村里有影响力的“当家人”。全镇妇联组织网络健全,战斗力强。

第四、抓宣传报道,争取最广泛的社会舆论支持,是我们搞好工作的催化剂。

妇联和团委一样,是群团组织,一没权,二没钱,要想开展好工作,要想让领导和其他社会力量看得到我们,宣传报道工作一定不能放松。现在的社会是媒体社会,沟通不容忽视,是否善于“出卖”自我常常会是一项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记得有位领导说过这样的一名话:群团的工作需要三分做、七分说。这并不是说我们不注重“做”,而是说要善于利用外界的力量,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要会“说”、勤“说”、敢“说”,对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优秀妇女典型,要敢于宣传、善于宣传,尽量争取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反响、最广泛的社会支持,整合为推动我们前行的无穷力量。多年来,我们中平镇妇联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XX年以来共投稿30多篇,把全镇的妇女儿童工作和优秀妇女典型的先进事迹发往广西妇女、桂中日报、象州新闻、桂中和象州电视台、来宾市党建和象州县党建等报刊、杂志、电视台和网站。通过我们的宣传,现在在中平,妇联组织已成为大家共同认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支社会力量,桂中电视台两次到我们中平采访先进妇女典型。通过我们的宣传,大架村委的覃淑梅成功被评全县唯一的自治区十大种养女状元,今天已到南宁领奖。

6.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典型材料 篇六

摘要:提升党建扶贫信息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

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典型材料一

近年来,维西县中路乡新厂村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

以“三项制度”为抓手,强化党员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以上带下示范带头学,针对农村党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的现实,村党总支从抓实“三会一课”入手,制定“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同时,不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学习,拓宽眼界,打开脱贫致富思路。

建立完善民主议事制度。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制定完善党务村务公开、“村规民约”等制度。在项目建设、惠民物资分配等村内重大事项中都经集体研究决定,并及时向党员群众公示接受监督。

建立完善考核评议制度。村“三委”委员、“四大员”轮流值班,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总支委员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建立总支委员结对流动党员制度。

以“三个办法”为切入点,充实脱贫攻坚力量

落实党员结对农户办法。村总支7名委员结对帮扶7户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户,64名党员联系64户农户,帮助联系户理清脱贫致富思路,传授致富经验。落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办法。全村71名党员均根据自身特长,结合需要选择岗位,做到人员到岗、责任到岗,解决过去农村党员“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的问题。党员蜂文军主动选择代办服务员岗位,为群众提供无偿民事代办服务。他说:“新厂村离乡政府所在地远,村民们到乡政府办事不方便。现在搞起了代办服务,村民办事方便多了,也拉近了我们和群众的距离。”

落实争取资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办法。近年来,新厂村党总支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先后实施完成全村人畜饮水项目、危房改造项目,建设16公里道路硬化,新修17公里通组公路,新建3座公厕,新建修缮1个村级支部活动场所,实现组组通公路、家家户户喝上自来水。目前正在实施涉及3个组81户的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以“两个优化”为着力点,增强服务群众能力

优化产业结构,全力脱贫攻坚。在挂钩单位县林业局的帮助下,新厂村确定以花椒产业为主的绿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引进企业到村发展、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两年来,共种植花椒20余万株、青刺果10万株、红心苹果1500株、漆树2万余株,各类中药材400余亩。

优化周边环境,打造和谐宜居新厂。召开环境综合整治群众动员会10余次,清运啤酒瓶10车,集中填埋垃圾7吨以上;通过罐装啤酒替代瓶装啤酒的决议,并与各小卖部签订责任书,以减少玻璃瓶带来的危害;实行道路卫生责任制,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维护环境卫生良好局面已形成。

以学促做知行合一,党员发挥带头作用

围绕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学”字上下功夫、在“做”字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助推新厂村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金属质感分割线记者在腊米洛村民小组看到,易地搬迁整组改造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方便村民运输建材,村民小组长蜂文富拆了自家卫生间和畜圈,空出场地供村民堆放沙子。作为一名党员,他自觉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在“做”字上作出了表率。

新厂村党总支带头优化资源的做法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树立了党组织能干事、干成事的形象,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乡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典型材料二

骄阳似火的夏日,走进坐落在边境线上的白金乡,无论在哪里,都会感受到一股火热的活力和蓬勃的朝气扑面而来。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不断得到夯实,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以党建为基础的脱贫攻坚工作朝着跨越发展的良好目标不断前行着。

力量,在边陲党旗下凝聚;行动,为边陲党旗上添彩。今年以来,白金乡按照“党建促脱贫”的工作思路,通过发动第一书记与选派机关干部助推脱贫攻坚等方式,由乡党委班子成员分别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农村一线,积极转变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推进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形成良性互动,真正做到了让精准扶贫“见实效”,让边陲党旗在飘动中显得别样鲜红。

凝心聚力,深入扶贫第一线

“年初就听说下派了第一书记到村里,最开始以为他工作忙,可能没有时间处理村务,可是最近发现困扰屯里多年的自来水问题已经解决好了,我们就知道人家绝对是实打实的为我们办实事来了。”这是勇新村杨木屯村民韩哲对白金乡勇新村“第一书记”倪学刚由衷的赞叹。

自白金乡把脱贫攻坚当作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以来,白金乡党委积极制定帮扶计划,将“第一书记”与全体机关干部全部纳入到驻村工作队当中,明确帮扶职责,落实帮扶措施,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白金乡党委举全乡之力,为三个村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确定了144户199人的贫困人口。在30人的驻村工作队中,就有28人是党员,占全体工作队员的93%。他们深入全乡3个村13个村民小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走访农户,详细了解每家每户的具体情况,为精准识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很好地展现了做好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党建人风采。

“抓好党建促脱贫,是身为党组织工作者的我们职责所在、责任所系,只有抓好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精心挑选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的干部,才能真正带领全乡群众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白金乡党委书记姜哲荣同志在面对第一书记和全体机关干部时动情地说道。

白金村隶属白金乡边境村,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仅隔了一条图们江,多年来由于村里多数的年轻人都选择去韩国务工,使得本就不多的人口变得更加寥寥无几,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在白金乡村“两委”换届期间,乡党委为了能够让白金村在今后几年的扶贫道路上走得顺利,形成了由领导带头,机关干部为主的摸底调研队,前前后后走访40余户贫困户,听取他们对村党支部人选的建议。白金村贫困群众洪龙燮激动的说道:“把我们的建议始终当作他们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这一点,就看得出来乡党委为了让我们早日实现脱贫,真的是下了大功夫啊!”。

终于,白金村通过“公推直选”的方式,选举出来他们未来几年的致富带头人金玉兰。这位新当选的女书记,面对着大家的期望,曾动情地说道:“感谢全体党员和群众对我的信任,我就是白金村人,既然大家选择了我,那我一定会用我的努力与勤奋带领大家实现脱贫致富”。现在的白金村村“两委”班子共5人,平均年龄42岁,基本实现了年轻化,让白金村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充满了活力,从长远上考虑,也让白金乡党委未来看起来更加充满光明。

凝心聚力,把群众组织起来

“贫困群众是全乡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没有他们的参与,干部自己干,群众旁边看,脱贫攻坚工作就难以持续。”这是白金乡副乡长李永学同志的声音。

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组织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与群众密切联系在一起。实践证明,过去那些条件比较差的地区既然能够让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基层党组织一定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的白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所以在帮带群众上面我们也是有心无力”,白金村村党支部书记金玉兰同志介绍道:“但现在好了,乡党委为了改变我们白金村的现状,积极帮助我们扶持集体项目,谋划发展方案”。2015年,白金村由于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力量弱,被划分成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看到这一结果,白金乡党委的成员们感觉到了自己工作,特别是党建方面没有做到位。为了改变白金村的面貌,白金乡党委由党委书记姜哲荣同志牵头,带领班子成员出谋划策,以整合资源的方式将186公顷册外地和15公顷荒地对外租赁,同年便使白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由不足1万元突破到5.47万元,极大增强了白金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白金村有一位名叫金学松的老大爷,这位党龄高达50多年的老人家,面对着变化高兴地说:“前几年,我们的村部不仅小,内部设施还过于老旧,很多时候,我们村里的党员和群众要想开展一些活动都十分地困难,日子久了,我们的积极性也就没有了,村部也就不怎么去了。现在,我们新建了村部,不仅面积大了,设备也齐全了,大家伙要想搞一些活动都能够有地方开展了,党员交流的机会多了,心也就齐了”。的确,群众能否顺利组织,重点就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是否到位,而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就在于经济能不能发展起来,白金村的发展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个问题。白金乡党委通过深入到贫困群众当中,了解他们所需所盼所想,找到“贫根”、对症下药,分类施策,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充分激发了贫困村内的生动力,真正通过党建的力量将群众组织起来,全面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党旗是责任,服务是目标。在今年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创建“共产党员服务城”活动中,白金乡党委积极创新宣传形式,不仅为各村制定白钢式漫画宣传展板,还在全市率先向全体党员和群众发放朝、汉双语的漫画手册。同时,白金乡党委还特地将脱贫攻坚对接帮扶表放在手册当中,目的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明确自己的帮扶责任人。为了加强为民服务的意识,使群众成为真正的受益者,白金乡党委妙地将全市“在职党员进村屯”项目载体活动试点工作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要求每位党员为村部和自己家门外悬挂国旗,还发动无职党员走访每一户群众,并告诉他们只要有任何困难,不管是在村部还是在户外只要看见有悬挂国旗地方,就一定会有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确保群众在第一时间就知道村部在哪,党员在哪,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党组织无时无刻就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服务。

同时,金乡党委每周都会发动全体机关干部和在村党员,坚持走访5户以上的贫困户,并向他们讲解具体内容,介绍自己就是对接责任人。“过去乡里开展的各类活动,从来都没有向今年这样花大力度让我们去了解,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方面,能够用手册的形式让我们了解,真的能够让我们熟记于心了。”平顶村贫困户段元柱说到。通过这样的方式,白金乡党委很好地把各村的党员和群众凝聚在了一起,共同为扶贫攻坚做出努力。

凝心聚力,大力度发展项目

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就是发展经济,发展致富带富的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向来都是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第一要务,只有解决好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让群众真正地富起来,而要让群众真正地富起来最关键的就是产业项目的发展。在今年全乡脱贫攻坚任务的形势下,白金乡党委积极把项目带动脱贫当作己任,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谋划产业项目。

——通过投资145万元建成的食用菌基地,为勇新村采取对外租赁的方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投资45万元建设占地1000平方米,含3个养鱼池的勇新村冷水鱼养殖项目,采取对外发包的方式,帮助勇新村增加村集体收入1.5万元。预计2016年底,通过两种途径使勇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够达到6.5万元。

——通过分等级对外发包426公顷集体土地的方式,使平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2.9万元。采用将村集体8辆农用机械车辆和工程机械车辆对外租赁的方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5.8万元。通过投资134万元已建设成的占地1200平方米养牛基地(延边黄牛母牛扩繁基地),在现有黄牛存栏60头的基础上,再饲养培育30头黄牛,并通过卖出5头黄牛的方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5万元。预计2016年底,平顶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够达到83.7万元。

——通过186公顷测外地和15公顷荒地对外租赁的方式,使白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85万元。为白金村立新屯养牛项目投资150万元,通过项目承包的方式,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5万元。为白金村立新屯生态养猪项目投资190万元(其中,争取上级资金130万元,承包商投资60万元)建设成占地1500平方米,且含有猪舍2个、仓库1个、办公室1个的养猪基地,使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3万元。预计2016年底,白金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能够达到10.35万元。

为了更好地发展项目,白金乡党委又启动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为白金乡养牛项目投资200万元,通过基地+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与龙井市龙头企业海兰江牧业公司签订合同,由其负责购买种牛、饲养种牛。预计上述几个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带动全乡3个村贫困户144户199人实现全部脱贫。

“作为一个在白金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农民,看到如今全乡产业项目蓬勃发展,我们的党员这么努力的为我们服务,我由衷地感受到,未来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勇新村贫困党员李春模感慨地说到。

大美白金景色怡人,边陲党旗别样鲜红。凝心聚力全面抓党建,边陲党旗映红脱贫路。白金乡党委以精准扶贫带动作风扶贫,让全体党员在产业扶贫步伐更铿锵有力。

“请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一定会带领大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白金乡党委书记姜哲荣同志在走访贫困群众期间动情地说到。

上一篇:旺仔牛奶包装设计分析下一篇:服务合同:代理记账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