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024-07-30

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共14篇)

1.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一

全球乐购让旗下所有加盟商感受成功的喜悦

全球乐购,网上商城平台,致力于打造高科技创新平台的理念。旗下很多加盟商对与全球乐购有五个共同观点:投资少回报高、售后服务到位、短时间内盈利大于预算期、产品生产渠道好、平台管理强。这些都是全球乐购旗下加盟商对于全球乐购的肯定。

全球乐购商城加盟充分考虑到每个创业者的投资能力和财富预期不同,全球乐购

设置了“网店加盟”、“区域代理”和“网店+实体店”的不同投资模式,投资网店代理加盟 全球乐购给您更大的创业空间。全球乐购商城加盟总部会依据创业者的实际情况作出严格评估,推荐适合您的投资级别。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切记与我们全球乐购的创业论坛顾问进行深入沟通!

全球乐购取舍经营活动。所谓取舍,就是要明确如何为此类顾客创造界定价值,哪些经营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而哪些又是完全不必要的,这叫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是经营范围越广越好,承诺的服务越多越好,反而会有负面的影响。全球乐购在战略定位后,一定要抓住如何为顾客创造价值的核心问题,敢于取舍经营活动和经营品种。要坚决克服经营范围和经营品种毫无特色、千店一面的传统习惯,紧盯顾客群的需求偏好和消费难题来调整商品范围、增减商品种类、改变服务内容,旗帜鲜明地突出自己的服务对象、服务宗旨、服务品种和服务特色,由此来吸引服务对象并培养忠诚顾客。

成功不是每一个平台都可以复制的,因为我们是全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是一家靠谱的公司,一个以卖产品为主的平台。相信到两年之内我们让每个代理商平均年收入上10万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非常务实和落地的事情!因为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骄傲自豪的和代理商说,我们做到了,你们也做到了!同时我们一个参与到其中的代理商也可以兴奋的 挥舞着胜利的手势和曾经不认可自己的人大声说一句,成功!我做到了!

成功确实不是每一个平台就可以复制的,想要成功就要有全新的商业价值,商业模式,赚钱模式!全球乐购最新推出的盈利执行模式就是最好的商业体现,达到了很好的预期效果。这就是全球乐购对于服务对象和服务宗旨的严格考证。让每一个代理商都能有最大的利益才是全球乐购的商城的亮点所在。

2.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二

如何转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我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 发现:成功的喜悦可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并且能够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学习, 可以有效地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 要帮助他们树立为实现短期的学习目标而努力的信心。学习基础差是他们的共性, 若要求他们一步登天, 赶上全班水平, 谈何容易。为了减轻他们的学习压力, 点燃他们心中渴望成功的火焰, 我针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语文课程的实际情况, 为他们制定短期的学习目标, 并帮助他们树立为实现这个短期目标而努力的信心。在努力的过程中, 只要他们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进行表扬, 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时, 他们会更加努力, 想争取下一次的成功。我们教师此时可以引导他们再制定下一个目标。这个循序渐进的做法, 会使他们不断进步。

我们班有一名同学, 经常不做作业, 整天无心学习, 课堂上带头捣乱。我没有放弃他, 而是通过亲切的交谈和热心的关爱, 建立起师生情谊。用“沙里淘金”的精神去挖掘他的闪光点, 鼓励他、表扬他, 同时帮助他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针对他不做作业、不学习的情况, 为他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学习目标:要求他每天只写生字。每次他写完生字了, 完成一次作业了, 我都要及时鼓励, 并在全班表扬, 以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在一次测验中他得了67分, 非常激动。对于一个无心学习的学生第一次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 他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从此, 他对语文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更加努力, 再次考试时, 他得了80分, 他开心得笑了。

其次, 要注重在学习活动中进行个别辅导。教师看到成绩不好的学生, 往往心急如焚, 让他们放学留下加班加点, 或者在课堂上大声呵斥, 或者边辅导边责备, 结果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厌学情绪加剧。我们如果能把这种惩罚性的个别辅导变为愉快的学习活动,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自觉积极地去学习。

低年级有许多识字不过关的学生, 主要是他们记忆力较差, 学过的字容易忘记。为了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 培养他们的记忆力, 我组织这样的学习活动:课堂上, 在正式听写生字词前有意识提醒学生注意写好容易错的字, 然后安排一段时间, 让同桌相互听写, 相互指出写错的地方并及时纠正。教师见缝插针, 重点辅导个别差生。这样可以激励学生, 相互进步。对造句能力差的学生, 可先教他们认清教师的批改符号, 再教他们改正句子, 然后让优秀学生督促他们改正。对能认真改正句子的学生当众表扬;对能认真帮助他们的同学及时表扬, 并鼓励人人争当小老师。不知不觉中, 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一系列的学习活动中成绩逐步提高。

3.如何让学生体会成功喜悦 篇三

一、走进自然

大自然是美妙无穷的,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需要积极的态度和敏锐的眼光。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应接外物”,并且“常常持一种观察的态度”:早晨上学的时候,温暖的阳光照着你,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放学路上,一片落叶飘落在你的脚下,你会怎么对待它?我引导学生在晨曦微露和暮色苍茫之时,去观察同一个小池;在晴空万里和大雨倾盆之时去观察同一棵树……观察使人发现,发现使人惊喜,也使学生的习作变得更为丰富和细腻。亲近自然,敏于观察,学生能抒写与自然亲密的对话,流淌对自然的幻想。当学生与大自然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之时,能说习作不是一种享受吗?

二、体验生活

常听到学生说生活“没意思”,其实,他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使其具有观察周围世界的“第三只眼睛”。

1、充实生活,拥有更多的体验储存

教师应鼓励学生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尝试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校外社会活动,师生共同讨论感兴趣的问题。走出校园,观察马路上匆匆行走的人群和道旁的小贩,去超市购物,去街头摄影,去远足野炊,去采访名人,去结交书友、笔友……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亲身体验感受生活的多彩,这是最好的写作学习和积累。

2、观察生活,拥有更多的心灵感悟

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生活,培养乐观的个性和健康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去关心身边每一个人,留意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悟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份纯真的友情;关注周围每一件事,留心它们的发生和发展;饲养一只小动物,在敬畏生命的同时,呵护所有的生灵;种植一棵小树,在体悟生命的同时,放飞绿色的心灵……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让他们一有所思,一有所得,就速速地记下,记录自己独特的生活,书写自己真情的流露,留下自己成长的脚印,撰写自己人生的“史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擦亮感悟生活的慧眼,当学生真正热爱生活,拥有更多的心灵感悟,充满激情地“吐起所不得不吐”,能说习作不是一种享受吗?

三、酷爱阅读

当许多学校亮出“书香校园”的口号,师生共同捧读,人人手溢书香时,多么令人欣喜啊!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老师要与学生共同诵读美文、品味名著,共享图书资料,领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文化遗产;为学生提供交流阅读感受、师生间平等自由地对话平台,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撞击思想,获得人生的感悟;召开“新闻交流会”,开放图书馆,交流逛书店的乐趣;领学生遨游书的海洋,与大师对话,使心灵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对阅读的无限热爱,会影响学生一辈子,能促使他们用多元的角度观察事物,独立思考问题。阅读,为学生积淀涵养,丰富语言素材。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综合效应,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综合提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人”。钟爱阅读,当学生从书本中汲取灵气,蕴藏情感,思想在语言文字的沃土中萌芽的时候,能说习作不是一种享受吗?

四、鼓励创新

不管是选材、立意,还是结构、语言,只要学生写自己的东西,流露最真实的情感,教师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教师要培养学生多角度立意,多侧面地表现,多种表达的习惯,还可通过自写歌词,给诗配画,创编童话,描写音乐故事,记录美术日记,尝试在网络上写作等活动,使写作充满新意,充满挑战,充满无穷乐趣。

教师应创设作文的广阔天地,创造出让学生“眼睛一亮”的题目,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我们何不顺应学生的好奇、激发其幻想,让学生写一写他们感兴趣的题目?“假如我是一只小鸟”、“小树的梦”、“猪八戒开饭店”、“火星旅行记”……你可以猜想,在学生的笔下,会有多少种答案!听音响编故事,玩玩具编童话……学生想象的闸门一旦被打开,就会来到一个驰骋想象的新天地,就会迸发出绚烂多彩的思维火花。当我们的学生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毫无顾忌地“我手写我口”时,能说习作不是一种享受吗?

五、享受成功

教育的艺术是发现的艺术,是唤醒的艺术,是欣赏的艺术。

首先,教师要用儿童的眼光看儿童的作文。学生有特别的想法,教师要舍得给予赞美,哪怕是一个词用准确了,一句话说通顺了,我们都要像发现新大陆般地去夸奖,带着真诚的爱和惊喜,倾注你的满腔热情去夸奖!这意味着用心灵去感动心灵,用灵魂铸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唤起学生对作文的热爱,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这种效应是神奇的!你所用心捧出的朵朵小花,必定会成为学生生命里绚烂的大花园,为你和学生生命增添快乐和美丽。

其次,教师应想方设法,提供学生体验成功的各种途径。真情朗诵学生的作文,读出学生有独到见解和流露真情的那些内容;让学生编辑一本属于自己的作文选,请同学、老师或家长写序言;组织学生创办班级作文手抄报,自己动手设计版面和插图;开辟作文墙,进行优秀作文展读,评选“作文新星”;利用班级板报开设“佳句欣赏”栏,发表学生习作中的优秀句段;走出班级,向校刊、校园广播站和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学生作品;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文学社”、“文学沙龙”、“诗歌朗诵会”和各种“作文大赛”……让学生体验更多成功的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当我们的学生深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爱上写作时,能说写作不是一种享受吗?

4.感受成功的喜悦精选 篇四

乍到黄山,美丽的景色、旖旎的风光便使我留连忘返。那千姿百态的黄山松、那嶙峋突兀的奇峰怪石,那缥缥缈缈、朦朦胧胧的云海,那神秘而又有着神奇疗效的温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被誉为黄山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在猛烈地扣击我的心扉。

攀登莲花峰,是我这次黄山之行最自豪的事。这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海拔1864米,峥嵘挺拔,直插云天,它比黄山驰名中外的天都峰整整高54米!

爬呀,爬呀,仅仅爬了半个多小时,我便挥汗如雨,腰酸背痛,脚上起泡了。原来兴致勃勃,嚷着要登上黄山之颠的我,现在却像瘪了的皮球——泄了气。我想乘缆车登山,可是莲花峰上不通缆车;我想像有些老弱的登山者一样坐民工抬的竹椅子上山,但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不好意思开口;我想偃旗息鼓,回转身去攀那些不那么高、不那么陡的山,又怕爸爸妈妈笑话我。

这时候,一个坐在对面岩石上休息的挑山工出现在我眼帘。他长得不高,也不很强壮。黑黝黝的皮肤上闪映出生命的顽强,似乎他刚从大作家冯骥才笔下的《挑山工》中走出。父亲上前去同他攀谈。“你这担子有多重?”“二百多斤。”“每天都挑吗?”“恩。一天两次。”“这么重的担子,桃得很累吧?”“对,一天挑下来,骨头好像要散架,这里酸,那儿痛,可慢慢地就习惯了。”他告诉我们,他由于家里穷,儿子上不起学,只得干这行。每次上山的时候,他都想着坚持就是胜利,成功就在眼前,就这样一次一次地登上了山顶。

听到这里,我很感慨。一个挑山工,一个普普通通的挑山工,硬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和坚强的信心,取得了似是平凡而实际不平凡的成绩。他为我们作出了榜样,激励我们前去登攀。于是,我们昂起头,大踏步地向山顶爬去。在我面前,一个妇女搀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也在爬山。那孩子戴着一条红领巾,显得朝气蓬勃。“孩子,这山太高,我们回去吧!”母亲说。“不,我不回去,我一定要爬上山顶!”孩子的态度很坚决。听到这里,我只觉得脸上一热,爬起来轻快多了。

终于,我们爬上了莲花峰。在这黄山之颠,我们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伴着弥漫的山岚,我们全家在莲花峰上合影留念。这时候,我的心理比吃了蜜还甜——因为我成功了。

5.如何让小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 篇五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验:那些愉快的事情印象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记忆深刻,难以忘记。既然情绪对人的影响这样大,我们是否可以借助它的力量帮助学生学会写作呢?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确是一种适宜学生需要的好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的体会到兴趣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就如何让小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快乐这一问题谈几点看法。

1积极诱导引起学生写作兴趣

新课标降低了学生写作的要求,明确指出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其实做到这点并不是什么难事,要求教师在刚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时帮助学生打消思想顾虑,告诉他们学习写话作文很容易,就是要学会用笔来说话,平时自己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可以怎样写。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单幅或多幅画面来说一说自己看到、想到的有趣情节;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一天中看到、听到、感到最有意思的事情,并说清为什么有意思。学生们一一说过后,教师指导他们将自己所说的内容正确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上,并明确告诉他们通过手中的笔把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记录在本上的过程就是写作,本上的内容就是作文。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感到写作很容易,于是不知不觉地产生写作的兴趣。

2愉悦心情促使学生细心观察

如何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办法时就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正如文章前面所说那样:当一个人心情愉快时,他对任何事都会很感兴趣,这时让他做一件自己平时不愿意做或没有做过的事情也会表现得十分认真、出色。小学生容易受个人情绪的影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并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被关注事物上。他们会产生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的念头,并会通过多种方式实现细心观察,如:看、听、闻、尝、摸、想……从而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时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产生愉悦的心情,以实现学生通过细心观察写出有特色的作文的教学目的。

如在组织学生完成习作《可爱的校园》时,在布置观察作业前,我问学生:“你喜欢咱们学校的校园吗?你认为校园的哪一点最吸引你?”因为学生与自己所在的学校朝夕相处,所以很容易激起他们热爱学校、热爱校园的情感,于是教师可以利用一节语文课,给学生们充分观察校园的时间,然后以集体讨论的形式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次观察的结果可以说是内容丰富,出人意料。有的学生认为学校古老的六年级办公室最吸引人,因为在那里辛勤工作的老师将一批批合格毕业生送入中学,而且有些历史的青瓦红柱建筑在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里显得特别庄重;有的学生认为操场上的参天青松最感动人,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严寒酷暑,它们总是挺直胸膛,体现出刚强不屈的顽强作风;有的学生发现校园中的紫藤架最美丽,尤其是到了初夏时节,在满眼浓浓的绿色中挂着一串串类似于紫葡萄的花,好似一幅色彩艳丽的水粉画……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在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时几乎说遍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处景物。望着满满一黑板的汇报内容,不仅是老师,甚至连学生自己也难以相信他们眼中的校园居然这么美。这无疑是学生们的愉快心情促使他们产生兴趣,进行细致观察的结果。

3适当鼓励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需要教师教会学生细心的观察,更需要教师在他们学习写作的道路上予以积极、适当的鼓励。因为积极、适时的鼓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并且反过来再次促进学生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让他们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发现许多有意义、有意思的内容可写。正是因为有了强烈的创作欲望,学生笔下的文字就如同源源不断的涌泉一样,将一位位慈母的感人事迹记录下来。那位讲述雪地里一对母女脚印故事的学生最后用诗歌的形式抒情并赞美了自己母亲的坚强与无私。得到一把新提琴的那位学生,不仅饱含激情地写下一篇名为《羊胎素与大提琴》的作文,更令人感动的是他知道自己还小,没有能力为妈妈买来让她年轻漂亮的美容霜,就用妈妈为自己买的新提琴深情地拉一曲她最爱听的乐曲。此时此刻,流露于笔下纸端的文字是最美、最能打动人心的,因为它饱含着妈妈和孩子之间那浓浓的亲情。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4恰当评改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为了实现帮助学生在一次次的作文练习中积累写作经验,逐渐自己悟出写作窍门的教学目的,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可以采取“精心批注,给学生留有余地,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修改”的方法。“精心批注”的“精”,不应该是面面俱到般的精细,而是对内容、语句的批改精确、到位、强调重点。这里讲的重点应该包括本次作文的重点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批改时要有针对性,避免类似“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描写欠生动”等一系列让学生难以把握的空洞评语,更不能因为要鼓励学生的创作欲望就夸大其词,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一味地强调其优点。由此可见,适当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自己的写作经验。

6.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作文精选集 篇六

“妈,我想骑骑你的自行车!”我写完作业向妈妈喊道,“骑是可以,你能行吗?”妈妈一脸的问号。为了赶紧骑上,我向妈妈要了车钥匙,说了声“Bye——Bye”就跑了。我咚咚咚跑下楼,找车,开锁,推开车都是在瞬间做完。

开始骑车了,我踩着马路牙子,一蹬、一跨、就上了车。可车子像只不听话的小马,“头”乱动,左右摇摆,有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突然,“咚”的一声,车子带着我一起摔倒在地上,旁边的自行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咣咣咣全倒地了!望着这样场面,我不由得尴尬地吐了吐舌头,然后我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然后一辆一辆把车扶起来,就已经满头大汗了。我又重新跨上车,两只脚慢慢地蹬,手紧握车把,眼睛直视前方,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终于,车子稳了一点了,我呯呯呯一直跳的心,终于安静了!可是,忽然,车子一抖,害的我掉下来,还往前踉跄了一步。

“哎呀!”我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嘴里一边呼哧呼哧地喘气,一边不停地说:“妈呀,累死啦!!!”这时,妈妈不知道什么时候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家里出来了,还对我说:“骑得不错,再给我看看!”我又给妈妈骑了一遍,感觉轻松多了。就这样,我在妈妈的指导下练了一遍又一遍······就这样,我练了一遍又一遍,终于,我会骑了!我情不自禁地跳起来大声欢呼“我成功啦!”

7.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七

关键词:激发兴趣;动手操作;感受学习乐趣

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部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欢乐是人的天性,学生时代是需要欢乐的时代。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让愉快的心情融入学习中,就会激发其学习的内在需要。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并使乐趣得以持久,进而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时,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着重从激发兴趣和动手操作等方面入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一、探究新知,创造乐趣

在教学中,我首先从创设情境入手,以谜语的形式导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出示一个钟面模型让学生观察:钟面有什么?我边说边拨,让学生观察时针分针是怎样走的?

第一步:引导学生拨钟。首先讲讲时针分针的关系。教师接着说:“分针从1走到12,它俩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再让学生自己拨钟一次,并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顺时针方向。

第二步:引导学生看整时。首先,多媒体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红是几时起床的?你是怎样知道的?并请同学们试拨出这个时刻。

第三步:引导学生看整时。两人小组互拨整时的时刻并把看整时的方法说一说(一同学说时刻,另一同学拨出来)。

第四步:请同学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我拨3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就是3时。完成之后,教师继续请一位学生当小老师,其他同学拨出小老师报的时刻,并互说看整时的方法。

我抓住学生好玩的特点,先让他们跟着我拨钟,接着自己拨钟,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新知,并感到好玩有趣。这样,学生通过玩中学、学中玩就能准确地把时刻中整时的概念及其形象深深地烙印在自己的脑海里,终身难忘。

二、实践应用,体验乐趣

在知识巩固方面,我结合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设计了闯关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探究欲。“争强好胜”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思考的乐趣。我设计的第一关是让一些学生来当小老师给大家念时间,其他学生在座位上拨出小老师报的时间。顿时,教室里热闹起来,个个学生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通过这样的小操作让学生亲身经历时间的形成,加深对整时的理解,同时通过语言来表扬学生,如,当你们拨时间时,我在旁边认真地观察,你们真棒,祝贺你们顺利地闯过了一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接着,以书本的练习为主,实现从课堂回归到课本,以帮助小明完成他的作息时间为由,让学生的心放松,投入到知识的运用中去。同时,渗透教育学生做一个时间的主人,合理地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实现从数学走向生活,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第二关则让学生继续做书本的练习,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书本的熟悉程度,方便以后的复习。同时,让学生自己表扬一下自己顺利地闯过了第二关,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而闯关的第三关则设计学生为小小的修表匠,利用近代的、现代的多媒体出示坏了的钟表让学生去“修”,通过学生演示,遇到困难教师帮助,从而顺利闯关,让学生感受在克服了困难后又重获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收获,分享乐趣

在新课结束之际,我结合一年级的学生喜欢表现自己的特点,积极为学生创造表现的平台,请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分享给同学听。孩子们个个都踊跃举手发言,积极分享,就怕老师不叫自己。这样,学生在分享中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给我们教师带来许多新的挑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努力使自己的课教得艺术、生动,学生才会学得愉快、主动,教学才将更具有亲和力,学校也将会成为学生的乐园,学生将会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健康地成长。教学是一个永远都在探索反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是我们日常教学永恒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2.

[2]王耀东.小学数学教师[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黄爱华与智慧课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6.

[4]周成平.中国著名教师的精彩课堂:小学数学卷[M].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09.

8.我深深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八

成功,被无数人所向往,却总是让人认为是困难的,只要想想就罢,即使费力去抵达,也很难成功。然而,就是因为有那种艰辛的感觉,成功了,才更难忘。

岁月的车轮无情地卷走昔日的记忆,那件事却依然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已经是四年级的事了,那是我难以忘怀邻班女生看我的眼神,她非常优秀,文艺舞台上总是有她的身影,期末颁奖时,她总是在最前面,因此,我不免觉得她看人的眼神里带了一些傲慢。又是一次朗诵比赛,我被全班推荐去朗诵,可是当我得知她也有份时,我却有些自卑。她也能朗诵,是我意料之中的,可是为什么,但我得知这消息时,心情却一下子跌落到深谷?窗外已是乌云密布,树叶被风卷的沙沙作响,似乎在嘲笑我自不量力。我想成功,可是因为她的原因,我可以吗?

朗诵比赛终于到来,在台下做准备的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她朗诵,她朗诵的多么好,台下掌声排山倒海得涌来。我想退出,下一个就是我了,我在台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我看到了老师同学们急切等待我上台的表情,我好想哭,脑中出现了两个小人在争吵,“快上去,就等你了。”“算了,别丢人了,你比不上她的。”他们在争吵,越来越激烈,我连忙甩甩头,吸了一口气,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台。老师朝我点点头,投来信任的目光。此时的我又怎能让他失望?我昂起头,用清晰响亮的声音朗诵着,语毕,台下又响起了激烈的掌声。结果出来了,我和她都是第一,站在台上领奖时,我清楚地知道我成功了。

四年前的事宛如昨天才发生,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多么甜蜜,我想正因为艰辛的过程,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苦尽甘来吧。一起试试那清风佛过脸颊的喜悦,那成功的喜悦。

9.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作文 篇九

我学的是国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炼成的,我画了两年还是画不好便想着打退堂鼓了,妈妈见了便劝我:画画是你想学的,你也必须坚持到最后。妈妈的口气很严肃,我便坚持了下来。

在这五年中,我经历了无数的酸甜苦辣。那一天早上下了大雨,我爸爸关心地说:别去了,雨这么大你身体又不好,别生病了。我坚定地说:不,我要去,我不可以少一节课。爸爸拧不过我于是把我送了过去。

有一天,张老师走过来笑眯眯地说:现在北京开画展,有小学生专栏,谁参加来我这报名。我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去报了名。

10.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十

关键词:时机;设计;参与

中国分类号:K892.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节日更是民族文化遗产,它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面对传统,当全盘继承时,我们不免有些沉重,可是,当全盘摒弃时,我们的脚似乎站在流沙上,内心苍白至极。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冲击下,越发显得孱弱。如何让当今的新生代亲近传统文化,接受传统文化,从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在学生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把握时机是前提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开发性、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在如此大的时间和空间里,教师把握好时机,充分拓展实践主题尤为重要。例如,在今年的端午节期间,我区第七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正在我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综合实践活动,于是,我们打破了已经成型的课程设置,确定了以“艾叶飘香”为主题的端午文化大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适时的时间段,离开父母,和老师,和教官,和同伴一起全方位地体验中国古老的节日——端午节,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活动经过精心设计,收到了极佳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高度称赞。此外,教师还可以扑捉更多机会,确定恰当的主题,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中秋系列文化体验活动;九九重阳助老活动;感恩父亲、母亲活动等等。

二、精心设计是关键

当主题确定之后,活动的精心设计尤为重要,他关系到整个活动的成败与否,关系到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艾葉飘香》的活动中,我查阅了大量关于端午文化的资料,充分了解了端午文化的起源、传说、内涵、习俗、相关体育项目等等,据此,把活动分为五大部分:1、搜集、宣传端午文化,制作端午简报;2、体验端午习俗,制作香包;3、感受艾叶飘香,学包粽子;4、登山望远,采集艾叶。5、开展端午体育项目,模拟赛龙舟。确定好以上五项内容后,教师按步骤做好相关工作。首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如:购买粽叶、糯米、红枣、针线、布头、中草药配料、画笔、彩带等,请木匠制作小型旱地龙舟等等;第二:组织学生登山采集艾叶(与本实践基地贯有的野营拉练活动合二为一),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进大自然,从大自然丰富的植物中,识别和采集艾草,了解艾草的属性和医用价值。回来后,用红绳扎接起来,挂在宿舍、教室或餐厅的门旁。通过登山采集,不仅了解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习俗,还锻炼了同学们的体能,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第三:结合课程特点,精心设计指导课方案,关注每一个细节,为学生全方位体验端午文化做充分准备。

三、人人参与是必然

要想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必先让其接受;要想让学生接受传统节日文化,必先令其接近,并参与其中。关于端午的文字材料、传说比比皆是,端午的粽子也是常年看到,吃到,但是,这些离现实太远的文字,并不能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端午的内涵,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隐藏在炎黄心中的那隐隐的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情愫才能慢慢发芽。在这次活动中,我充分利用基地的现有资源,扩大活动规模,保证活动时间,使学生人人参与,并乐在其中。

室外,当民间老艺人把震天的锣鼓敲响的时候,延续几千年的端午节便拉开了序幕。操场上,同学们分成红黄蓝三队,以旱地龙舟的形式演绎流传已久的“龙舟赛”,同学们跃跃欲试,争当龙舟手,拉拉队喊声阵阵,锣鼓手神采飞扬,好一派端午场面。室内,伴随着悠扬的古筝乐曲,有的小组包粽子,有的小组制作香包,有的小组用彩笔制作端午文化简报,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几项活动进行体验。“包好的粽子体验”对于十三、四岁的学生十分复杂,我们请来民间包粽子高手一步步示范,老师手把手的交,同学们在学习——失败——成功——再尝试的体验中感受到端午文化的乐趣。粽子包好一部分,就用电饭锅进行蒸煮,大礼堂里艾叶的芳香伴着悠扬的琴声沁入每个人的心脾,让人好不惬意。制作香包,也是孩子们从未体验过的,他们跟着辅导老师,从裁剪、缝纫做起,一招一式中,虽显笨拙,但看到一个个彩色的香包制作成功,他们欢呼雀跃。参与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给学生带来了乐趣,更带来了自信。

四、水到渠成是结果

11.如何让小学生在数学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篇十一

俗话说得好:“成功来自拼搏。”我深深地明白了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啊,任何人的成功也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付出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有的成功都是来之不易的。只要每个人肯奋斗,肯拼搏,每个人都会成为最后的大赢家。

以前我的字十分连弟弟妹妹们都嘲笑我的字难看,所以每次只要一谈到我的字,我就羞愧难当。我发誓一定要把字练好,让那些笑我的人都站一边去吧。

为了写好字,我让爸爸给我上了书法班,第一次看到书法老师的示范字我就被深深的吸引了,没想到字能写的这么美!也更增强了我要写好字的决心和信心。可当老师告诉我要写好钢笔字,必须得做到:

1、横要平,竖要直。

2、握笔姿势要正确

3、写字时运力要适度要有笔锋。

4、要认真背字贴……这么多的规矩时我目瞪口呆,但为了我发下的`誓言和下了的决心我必需去做。我按着老师的要求一笔一画的练习,可写出来的字还是歪歪扭扭,没多久我的手也开酸痛了。这样过了几天再老师的指导下,果然,一个个字都开始端正起来了。心里也有点得意了。老师也表杨了我但同时也对说:“还不够,要想让字写的有体还差的远了”。是啊!想写好字,真不容易。我也给自已鼓劲一定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12.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篇十二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的教学反思

应超

《分类与整理》是新教材的一节融合《分类》与《统计》的一节新课。这节课是通过让学生按照不同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分类和排列;在比较、分类、排列的活动中,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标、表格)呈现分类结果,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能根据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以学生比较熟悉的话题——逛文具店开始,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让学生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动物王国智勇大闯关引入这节课第一个重点,动手按形状分一分图形。问:你能将下列图形分一分吗?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紧接着向学生提问:什么图形最多,什么图形最少?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解决的方法,从而介绍象形统计图这个概念,并且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摆,这样摆有什么好处。让学生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结构到有结构,学生们就更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紧接着,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不同的分类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这样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完成后,就请学生上台将他们所列出的结果进行说明。这样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马上对于所列出的结果进行反馈,谁最多,谁最少?然后让学生提问。通过这样的过程,又将用数学纳入到了分类与整理中,让学生学会从分类与整理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闯关成功后又将练习1中找汽车这一练习融入到获得奖品中,我认为这样更能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最后帮助小熊整理文具店和提出了一个拓展性的问题:如果把咱们班学生分成两份,可以怎么分?这些问题来源于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积极性都非常的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性,从生活中来最终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足之处有:

(一)讲授新课中的问题

本节课我在讲《象形统计图》的时候,我没有着重强调它的画法,导致孩子最后在做《练习七》第2题的时候,有的孩子是从上往下画的,我应该先引导孩子观察图片的信息,找到分类标准,在涂颜色的时候,提醒孩子们要从“下”往“上”画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必须注意课堂生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在课中比较多的动手操作,我发现自己还有些难以驾驭,经常都要进行纪律的整顿。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开始玩起桌面上的东西。所在在平常时我就应该多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语言上存在的问题

本课中,我最大的不足就是语言。教师的语言是要规范。而我在教学时,多余的话太多,没有达到一个教师应该用的专业术语。经常说了不应该说或者多余的话。这个毛病要求我在平日教学时就要注意自己的言语,想一想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不必说。因为教师说得过多,会让学生出现听觉疲劳。另外一年级的学生特点是对比较有趣的事物才会感兴趣,这要求我在教学时要注意语气应该有轻有重,抑扬顿挫。

(四)板书的问题

板书的内容应该是重点的,还要整洁、美观。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不仅内容太多,而且还不整齐。内容太多显得杂乱无章,没有将重点突出,所以才导致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时学生不会说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其次板书过于花俏,贴了太多的图片。让孩子把重心都看到图片,而没注意其它的重点。这也是我今后应该注意的地方。

(五)与学生的交流

教师与学生在课中经常要进行眼神交流,而我在课中只是在想着自己的教学环节,缺少对学生的关注。当出现这样的问题时,会让孩子很容易分心,没认真听课。

(六)及时表扬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在课中不可少的要及时进行表扬,学生回答的好,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肯定,并且表扬的语言既不能过于花俏,但也不能过于平凡。我犯的一个最大毛病是当学生回答完问题时,过多的使用“你们同意吗?”“是不是这样,”有时就可以直接表扬说:“你回答得真好,”或者说“你想得真周到”进行及时的肯定,不要都先问:“是不是这样啊”“同意吗?”显得过于做样子。

以上是我在这次课中的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地方也许我还没想到,欢迎其它老师给我多提宝贵的意见。

评课

新课标将分类放在了统计这一块,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应老师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了分类的含义,掌握分类计数的方法,并会表达分类计数的结果,为以后学习统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最后一道给全班小朋友分组,个人认为如果应老师能适当的去引导学生把思维打开,那么学生可能不仅仅是按性别分类,还可以按衣服颜色,高矮胖瘦来分,这样充分展示学生个性这样是不是会更好

黄凤 应老师的这节《分类与整理》是从逛文具店引入课堂,首先让学生说说更愿意逛哪个文具店,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分类与整理。整节课下来,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思路很清晰,从让学生学会单一标准分类再到学会多种标准分类,教学目

实的很

到位。

金晨艳

应老师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十分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学环节过度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另外拓展增加一个“正方形和五角星该怎么放”这个设计创新有亮点,一个是在原图上增加,一个只能另放一类,思考全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是一年级个人认为还是可以再增加一些活动操作题,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可能考虑到课堂纪律会不好掌控,但不妨大胆放手试一试留给学生多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

徐丹丹

应老师执教的是分类与整理,从生活中引入,提出分类的必要性,目的明确。在分类中从单一标准过渡到多种标准,由易到难,符合学习认知规律,并让学生通过操作经历分类的过程,为学生积累了学习经验,练习也比较有层次。总之,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

尹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质量。《分类与整理》是一节新内容,应老师从逛文具店引入课堂,首先让学生说说更愿意逛哪个文具店,为什么?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分类的意义和作用。应老师还很重视学法指导,先利用小兔小熊的卡通头像,让学生感知象形统计图和单式统计表。在分平面图形过程中,应老师先和学生们一起群学“按形状分”,学会分类和整理的方法,再问学生“还可以怎么分”。教师指导由扶到放,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极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体验、探究、思考的作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

柳根富

听完了应老师上的《整理和分类》一课后收获很大。应老师是从逛文具店的情境图导入,首先让学生说说更愿意逛哪个文具店,为什么?一年级小朋友他们的年龄小,比较喜欢逛文具店,这样的情境图很适合孩子们的心理,而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导入,容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然后应老师拿出5只小猴子,3只小熊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初步感知单一标准的分类思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动手来分一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分类,开展由浅入深的分类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物品还能够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总之,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十分清晰,深入浅出,过程流畅,重难点突出

季胡琴

应老师整节课下来,教态自然,环节流畅,让学生掌握了从不同角度分,会有不一样的分类结果。教学思路清晰,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具做得比较精致,与课件上一致,让学生看得很清楚。对于统计表还是要出示的,对于今后进一步学习复杂的统计表打好基础。

潘丹笑 听了应老师的《分类与整理》,应老师的细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讲解习题时,应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从题目中抓关键词“种类”,“颜色”的能力,让学生自觉找关键词并且根据此来解决问题。同时应老师习题中有一题增加黑色正方形和黑色五角星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影响,让学生对于分类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把班级学生分成2组,把分类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了知识,深化了知识。

徐丹丹

应老师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思路十分清晰,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老师的课语言精练,教学环节过渡自然,过程由浅入深,方法灵活多样。体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基本理念。本节课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让学生在一个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体现“做中学、玩中学”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本堂课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让学生在操作中产生问题,产生疑问,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精神。不仅整齐美观,而且使用方便,从而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价值。

杨泓辉

听了应老师的《分类与整理》,应老师的细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在讲解习题时,应老师注重培养学生从题目中抓关键词“种类”,“颜色”的能力,让学生自觉找关键词并且根据此来解决问题。同时应老师习题中有一题增加黑色正方形和黑色五角星对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影响,让学生对于分类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最后让学生思考如何把班级学生分成2组,把分类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巩固了知识,深化了知识。

徐璐

13.分层作业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十三

华昌小学

张秋月

摘要: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教师对教学效果检查的一种形式,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学生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关键词:分层布置作业

因材施教

自主探索

一、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作业分层的必要性

(一)传统教学理念下作业布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特别是在作业的布置方面,存在着这样的问题:班级上课人数多,基础不一,能力有别,课外作业量多了、难了,基础差的学生往往完不成;作业量小了、简单了,优秀学生又经常吃不饱;时间长了,这两部分学生都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引起关注并切实解决的。

(二)作业分层的指导思想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素质教育的三种特性:基础性——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全体性——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发展性——开发潜能,发展个性特长。

2、重视学生的心理、生理、情感、意志、品格的不稳定和知识、智力、能力与行为的差异性,解决学生的分化问题。

3、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解决教育中的普及性和统一性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差异的矛盾。

(三)分层布置作业的概念

分层布置作业,指教师布置主要课外作业时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其课外作业的内容和要求也各有不同。而班级学生的层次,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平时作业状况和考试成绩,比如划分为A、B、C、D组。一般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后才可实施。

(四)作业分层的目的

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但其学习目的与动机、学习习惯与方法、智力水平与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在学习成绩上,往往形成好、中、差三类学生。我们设计作业,通常都是统一题目,这不利于优差生通过作业练习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作业评价也是用统一标准,或好或差,或对或错,这样也不能调动全体学生(特别是差生)作业的积极性。为了使作业设计切合各类学生的实际,为了使作业评价更有实效,布置作业时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呈阶梯式的作业与练习,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

(五)作业分层的意义

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均有收获,让学生最大限度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应付了事及相互抄袭,还可以给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从而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外作业的作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

二、分层在作业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一)作业设计,量力而施,因人而异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基础及对数学的爱好兴趣存在较大差异,布置作业时完全统一,必然会加重学困生的课业负担,因此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因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将作业设计成A(学优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其中A类作业侧重于动手动脑能力较强的综合运用的作业,让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设置一些发表观点、看法的题目,写单元课程小报告、读书心得,甚至可以让他们评价本堂课、本单元的教材教法,让学优生备课,代替老师讲课,直接参与课堂教学;c类作业偏重于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积累,如加强计算方面的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及练习册中的部分题目,让此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学有所长、学有所乐,逐步积累,稳中求升;B类作业则介于二者之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来选择作业,开放性自主性更强一些。

(二)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缺啥补啥

布置作业时要注意按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即使是学优生也不是所有方面都好,学困生也不是一无是处,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根据学生某些方面的缺陷来设置作业,以求补救,相对来说比较有效。如对于计算能力差的学生布置口头听算,从易到难,如乘法先从乘法口诀入手,再学会算两位数成一位数,再过渡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每天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只要持之以恒,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见效的;对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布置一些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进行训练,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理论知识。这样让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达到能飞则飞、能跑则跑、能走就走的目的。

(三)作业布置分层分工,进行创造性学习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谁擅长哪方面就展示哪方面,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同时大家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在众多活动过程中,从学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兴趣出发,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而且学会了人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体验了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分层作业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

(一)根据学生差异,将学生合理分层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基础和能力要有个全面的了解,可以把学生大致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习目的性强,成绩优异,自信心较强;B层:有一定的自觉性,基础较扎实,理解能力一般,成绩中等,需要老师适当点拔;C层:基础不好,理解能力较弱,学习成绩中下等,自信心不足,不时需要教师的提醒和管教。这些层次的划分,仅仅是教师心目中的一个衡量,不需要在全班分开,让学生在作业中选择自己合适做的题目,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

(二)作业科学分层,学生自主选做

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他们可以自主选择所做作业的层次,为此,我将作业题设计成“三个星级”(即三个层次)一星为简单知识点的基础题,二星为设计两个知识点的理解题和提高题,三星为多个知识点的综合题和拓展题,按6:3:1的比例呈现,确保满足班上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三)分层批改,做到人人有所收获 作业的批改做到分层批改,简单的课堂作业,学生当堂完成,采用小组内和小组间互批,以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情况;教师还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面批,尤其是对学困生和学优生,这样有利于了解学困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对其进行帮扶指导和督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增强学习的信心;有能给优学生及时的点拔,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评价对学生自我评价影响大。对学有困难、自卑感强的c层学生,采用表扬式评价,使他们看到希望,只要他们的作业认真做了,只要作业有了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老师都不能忽略。要让他们得到肯定:对成绩一般的B层学生,采用激励评价,并大胆指出其不足,指明其努力的方向让他们进步的更快;对成绩好的A层学生,采用竞争式评价。对的评价要更具体,更清晰,更明确,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使他们更加努力,以求让他们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

四、对作业分层的几点思考

1.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感受分层作业带来的好处

一方面,教师要清楚分层作业是体现新课程和小班化的教学理念,是因材施教思想的落实,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还要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到分层作业不是不公正的对待他们的孩子,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设计的一种作业方式。

2.控制作业的数量,提高分层作业的质量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编选各个层次的习题;要控制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可做的题目,都有所进步。

3.要实行动态分层、弹性分层

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学习成绩和实际表现都再不断的变化,实行动态分层、弹性分层,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当然,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非常必要,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分层作业的思想符合数学教学现状,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分层作业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处理好多种关系,如教学与家庭的关系,同事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辅导的关系,让作业分层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喻立森,教育科学研究通论,福建教育出版社

[2滑文革,研究型学习导论,吉林教育出版社

[3]刘志光,创造性教育与人才,广东人民出版社

[4]汪甜,吴思来,通过精选分层作业构建轻负高校课堂【J】知识经济。2011

14.注重感受体验 享受成功喜悦 篇十四

享受成功和喜悦

------《鸭子拌嘴》课例分析

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张晓莉

一、主题揭示: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主要体现在: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文化传承价值。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学生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与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把审美体验价值提到第一位,小学音乐教学也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那么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

《鸭子拌嘴》是首清锣鼓乐,乐曲中,小钹模仿鸭子引颈高唱,小钗发出闷击的声音,酷似老鸭“嘎嘎嘎”的叫声,其间丁冬作响的云锣声和木鱼声,轻盈活跃,勾勒出一幅鸭子蹒跚而行的画面。此后,乐器齐鸣,描绘出鸭子在水中相互追逐嬉戏的场面。突然小钹与钗的声音响起,好像鸭子们在吵架。在一阵热烈的乐声过后,又响起轻盈的木鱼和云锣声,声音慢慢变弱,好像是一群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远了。在小学阶段,这是唯一的一首没有旋律的欣赏曲了。我在以往的教学中,常常运用先看图编故事的方法,教学后会发现,其实学生常常会用故事的情节去想像音乐,却忽视了从音乐元素中去感受音乐的内涵。而且因为欣赏曲只有清锣鼓点,学生还是很难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的,而且因为没有旋律,小学生并不是很感兴趣。就算是老师,事先没有看过教参,一上去就听,一下子也是很难理解音乐形象的,这就要求老师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地感受音乐,并能从中学到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感受乐器的音色),明白作品是如何表现音乐形象的,最后自己也来表现乐曲内容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课例吧。

二、课例:《鸭子拌嘴》教学记录

(一)导入:

1、“认朋友” :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并逐一介绍打击乐器的名称(木鱼、云锣、钹、沙球)2、仔细听这几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并把它们的声音画下来 师:“这是木鱼,请听听它的声音,你能把它的声音画出来吗?” 生:“声音还能画出来?”

师:“是呀。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行!”(老师继续敲,让学生感受)生:“老师,我觉得这声音好象一滴滴的小水珠落在石头上。”

师:“讲得非常好,你能在黑板上画出来吗?(学生上来画)师:“真不错!形象极了!”(又叫了几位同学板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感受到了声音,通过图把它表达出来了,还能听到音的长短,再来听听其他的吧。(有了第一个乐器木鱼的理解,学生听了云锣、钹、沙球的声音一会儿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师:“大家看,黑板上的画多好啊!简简单单的几笔就把这些乐器声音的特点表现出来了。”

(二)、游戏

师:“我们刚刚用画表现出了乐器声音,现在一起用乐器做个游戏,想参加吗?” 生:“想。”(都跃跃欲试)

师:“游戏的名称是‘哑巴领盲人’,‘哑巴’敲击乐器,去引被蒙住眼睛的‘盲人’走路,要一直敲打乐器领好自己搭档的‘盲人’。盲人要听好自己那位‘哑巴’的乐器声音,不要跟别人走了。”

四个小组分别选出两个代表参加比赛(一组用一种乐器),游戏可跟据学生的参与情况适当多进行几次。

(三)、听赏

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打击乐作品,它曾在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呢!”(1)完整地欣赏乐曲

(2)再听,随音乐展开自己的想象,边听边跳(一些同学把小鸭子那种调皮、天真、可爱的样子表演得很形象了,)

(3)“还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们,看看你能带出多少只小鸭和你一起舞蹈!”(4)第三遍音乐开始

(四)、设计

师:“能不能象作曲家一样设计一些节奏,也来做一回小小的演奏家,用乐器小钹来表现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三、课例分析:

这节课中教师以全新的理念开展教学,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使本节音乐课有这么一些值得我们学习与探讨之处:

(一)以画促听,以听助学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感受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鸭子拌嘴》一曲中的音乐形象,让一年级的学生听出来还真是有很大难度的,特别是学生对各种乐器的音色也没有什么感受,所以,教师由听入手,并以直观性的画一画帮助理解,“你能把它的声音画出来吗?”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们都惊讶而兴奋地议论开了:“声音真的能画出来?”这时,老师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是呀。想一想,你们一定能行!”学生的思维分外活跃了,在仔细倾听的同时,展开了想象的翅 膀,从而声音有了具体的形象:“象一滴滴的水落在石头上。”并用自己稚嫩的画笔描绘了出来,在老师真诚的赞美声中,学生们更是情绪高昂,把后面几个乐器的音色用简笔画勾勒得淋漓尽致,体验着成功的喜悦,为后面教学的顺利进行铺好了道路。

我们知道,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绘画的流动表现,音乐是最擅长于自由想象的艺术,它的这种特殊性,根源于音乐特殊的物质媒介和表现手段。有一个真实的故事:罗铮,一个智商相当于三、四岁儿童的弱智青年,用不同色彩、图形画出了自己对各种不同音乐作品的感受,在1999年冬天,他在上海展出了25幅音乐画和35幅其他题材的画,这个画展有一个特别的名字―――看音乐。他把流动的音乐凝固在多层次的立体画面中,使人们又能从他的图画中引发出一种美好的想像,他不关心其他,只是听,用耳朵听,用整个心灵去听了,他创造了奇迹,那对耳聪目明的健康人来说呢?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了平等、关爱的良好环境氛围,使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得到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儿童时期是培养学生听力的黄金时期,应抓住有利时期,用各种方法培养其敏锐的听觉能力。

(二)乐中感受,动中体验

画得那么起劲,现在又要一起玩游戏了,孩子们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而且玩的游戏又是那么刺激―――“哑巴领盲人“,老师其实是想考考孩子们,刚才充分感知的乐器的那种音色是否记住了,通过游戏,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对该乐器音色的记忆。一开始的游戏中,哑巴在引领自己的拍挡时会急躁,起劲地敲着自己的乐器,乱得让盲人不知如何是好。经过一轮游戏,老师让同学们一起商量是不是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盲人听明白。同学们认真思考,认为应该用一种固定的节奏音型,这样不容易出错。再一次游戏时,一种乐器用了一定的节奏音型,效果真的好多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欢乐是人的天性,要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仅靠教师本身的满腔热情、生动讲述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设法使学生变忠实的听众为积极的参与者,创设使之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快乐氛围。上例里老师运用了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的快乐中学习了音乐,在无比的兴奋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所学内容,加强了对音乐的兴趣。在出错后,学生也能自己动脑筋,找寻更好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了。

(三)主动参与,愉快表演

音乐是一种非语义的信息,音乐的这种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征给人们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提供了想像、联想的广阔空间。音乐艺术的创作、表演、欣赏等各个环节均体现了鲜明的创造意识并伴随着独特的创造行为,因此,音乐是创造性最强的艺术之一。音乐艺术的这一特质,使音乐教育在发展孩子们的创造力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优势,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课堂上应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索发现等多种音乐学习活动;让学生每每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让学生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

本课教学中,当欣赏音乐第二遍响起时,一些活泼的同学已经凭着自己平时的积累和自己的想象表演得有点味道了,可是毕竟没有让全部的学生动起来,这时,教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让他们去引导、激发其他学生参与的意识及表演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这时,教室里一片繁忙的景象,学生们都在积极地动脑创编,你看:学生们分工还很有道理呢,个儿高、能力强的就做了鸭妈妈,那几个调皮的学生扮演了吵嘴的小鸭子,而平时文静的女孩子则扮演了那只劝架的鸭姐姐,孩子们在这儿没有岐视、嘲笑、没有自卑感的影响,每个人都会集体的力量所感染,自信心随着集体被认可则愈来愈强。

(四)享受成功,促进发展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在用肢体语言描绘了一群可爱的鸭子后,老师又提出新的要求:“能不能象作曲家一样设计一些节奏,也来做一回小小的演奏家,用乐器小钹来表现鸭子吵架的情景呢?” 每个孩子都有自我表达和表现的需求,而这种音乐创造活动恰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听过几次,学生本已经跃跃欲试了。创造是人的本质,艺术创造是最具个性化的活动,是个人灵性的表现,儿童的艺术创造是儿童旺盛生命力的流露,洋溢着儿童天真、活泼的感情。在学生表演后,老师吃惊地望着大家,竖起大拇指连声说:“真是厉害!你们编得也那么好听,能

和这个全国得奖的作品媲美了!”老师的情绪会感染学生,他们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对音乐充满了自信心,萌发对音乐的更深层的喜爱之情。

学习内容必须通过练习才能掌握,通过学生个体和相互合作使之巩固并深化。教师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环境,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表现、大胆创新。从而更深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个性得到良好发展。这儿,老师已经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由“教书匠”成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并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

四、课后反思:

上一篇:补鞋的老爷爷200字作文下一篇:小论文:探讨中医养生治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