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上教案示例(共6篇)
1.二上教案示例 篇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陈 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创设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3)认识乘号,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
(1)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2)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五、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六、教法选择:合作探究——交流总结、发现法。
七、学法指导: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
八、教学准备 小棒、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星期天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游乐园玩?今天,老师也带你们去游乐园看看!你看到了什么?
便利店的阿姨说:“这里的商品不用付钱,只要会玩阿姨设置的数学游戏就可以换大拇指贴,谁收集的大拇贴越多,就可以兑换越多的商品。”想不想玩?有几个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玩游戏了,看!
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
(学生独立操作。)师:谁给大家介绍你摆了什么图案?这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
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普通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你的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了几个这样的图案?你摆的这些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练习纸上。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 6+6+6= 7+7+7+7= 3+3+3+3+3+3+3+3+3+3= „„
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 生:都是一样的数。
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 生1:算式很长。
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
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
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 请你们先在4人小组里讨论讨论,我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的想法最简便。(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将想法写在黑板上。)(学生汇报并讲明理由)生1:(6+6+6+6+6=)两个3加起来是6,这样就加5个6就可以了。(教师与学生交流评价:比原来的算式简便了)生2:(9+9+9+3=)这3个3加起来是9,这3个3 加起来也是9,这3个也是9,还剩下一个3。(学生评价)生3:(15+15=)5个3加起来是15,另外那5个3加起来也是15,所以我写15加15。
„„
师:刚才这些小朋友都是把几个加数合并起来,列出了一个新的加法算式,这些新的加法算式都要比原来的简短。你们想的很好。
生4:这个加法有10个3加在一起,我就写“十个3相加”。
师:你说出了这个算式的意思,用语言表示比写出这个算式要省事多了。你很聪明。生5:我想用省略号。我语文课上学了省略号,我先在前面写上几个3,中间写上省略号,最后再写几个3。
师:你说我写出来好吗?(生:3+3+3+„„+3+3=)你能利用语文课上的知识,用一个符号代替那么多3,想的很好。
生6:我想发明一种写字机器,有遥控器,一按按钮就能写出这个算式来。
师:你的想法很大胆,有自己的奇思妙想,敢于想像,善于思考,老师相信以后你一定会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生7:可以用乘法,写5乘6。因为两个3是6,有5个6。
师:你说的有道理,看来你已经了解到了有关乘法的一些知识。你知道的可真多。„„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老师看得眼花缭乱,你们的想法都比原来的算式要简便,你们可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你们知道吗,数学家们也遇到这样的问题,他们和小朋友们一样想出了许多方法来表示这么长的连加算式。后来,他们决定用这样的算式来表示(板书:10×3)看到这个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吗?先同桌互相议论议论。
生:10就是10个3,3就是算式里的那些3。师:大家同意吗?(生:同意)师:你们真聪明,连数学家们是怎么想的都知道。对,因为有10个3相加,所以数学家们就在10和3的中间用这样的符号连起来(指“×”)。3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3,10就是算式中3的个数。写的时候也可以先写3,再写10。这种表示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乘法”(板书课题),中间这个符号我们把它叫做乘号(板书),读作“乘”。你知道乘号是怎么来的吗?(生:不知道)乘号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叫欧德莱的数学家最早发明使用的。大家看,乘号的样子像什么?(生:像叉号、像拼音X、斜着看就是加号了。)大家观察得真仔细,因为乘法是由加法得来的,乘法就表示几个相同的数相加,所以欧德莱就把加号一歪,变成了乘号,人们一直在使用它。
师:现在,用这样的乘法算式来代替原来的加法,你们有什么感觉? 生1:比原来简单了。
生2:比原来简单多了。要是100个3相加,就写100乘3就可以了。师:是啊,许多相同的数加在一起,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师:现在你能把黑板上的其他连加算式写成乘法吗?(生:能。)你们来当老师,判断这两个同学改写得对不对:
1、9+9+9+9 用乘法表示为: 9×3 或 3×9()
2、4 + 4 + 3 用乘法表示为: 4×3 或 3×4()为什么?
三、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问题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一起玩了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大家不仅列出了加法算式,还通过合作探索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乘法。现在我们再到公园的别处看看吧。
(课件出示公园中儿童乐园的场景。)师:儿童乐园是小朋友们最喜欢来的地方,大家看,这里有什么好玩的呀?(学生观察回答,有摩天轮、有过山车、有小火车„„)你能提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学生提问:“过山车上一共有多少人?”“摩天轮上有多少人?”“小火车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些问题你们会解决吗?你可以选一个问题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自主练习,在小组里互相交流。)
五、分层次操练
1、填一填
2、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算式 一共摆了
3个5
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3、画一画
用你自己喜欢的图案表示下面算式的图
2×4
+ 4
六、板书设计:
乘法的初步认识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6+6= 6×3 7+7+7+7= 7×4 3+3+3+3+3+3+3+3+3+3= 3×10 或者10×3 .
.乘
号
读作:3乘10或者10乘3
2.二上教案 青松 篇二
二上教案 青松
17、青松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字词意思。 3、初步体会青松不畏严寒、纯洁高尚的品格。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此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冬天到了,大雪纷飞,北风呼呼地吹着,梧桐树光秃秃的,树叶落了满地,有的植物却恰恰相反,还是那么生机勃勃。你能说说是哪些植物吗?(岁寒三友)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青松。 2、板书课题:18青松 3、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陈毅元帅)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为生字正音 “青、挺、松”是后鼻音,“直、知、寺”是翘舌音。 4、指名试读诗歌。要求读正确。 三、细读课文、理解诗句。 1、自学课文 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诗句的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先画出来。 2、根据学生质疑,引导理解诗句。 ①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压:重压。 挺:直立而高耸。 且:而且 指名说说一、二行的意思。 结合看图,说说青松是怎样不畏严寒的。 学生练习读一、二两行。 ②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高洁:高尚纯洁 待:等待,等到 化;融化 指名说说三、四两行的意思。 (要想知道青松怎样高尚纯洁,请等到大雪融化的时候) 大雪融化后,青松又是什么样儿呢?请小朋友看图。 出示雪融化以后的青松图,指名说说这时青松的样子。 指导朗读。(要读出赞、自豪的感情) 3、练说全诗的意思。 自由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4、小结全诗。 课文一、二两行写看到的景象,突出表现青松不畏严寒;三、四两行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赞美了青松的高尚纯洁。 (板书:景 不畏严寒 情 纯洁高尚) 四、指导朗读。 全诗朗读的速度不要太快,要读出停顿和重音。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五、总结 六、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生字,口头扩词。 高( )( )( ) 青( )( )( ) 2、教学字形。 ①引导用熟字记生字。 艇--挺 粗--且 特--待 优--化 ②“压”是“厂字头”,不要多加一点。 待、化:左窄右宽。 挺:要摆匀称。 3、学生描红。 七、实践活动。 组织课外阅读,读陈毅的故事,读有关青松的作品。 [板书] 青松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3.二上品德教案一 篇三
第一单元《我爱班集体》
第一课 找长处 同进步
教学目标: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能保持和发扬。有自信心。
2.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被人欣赏的和尊重工的感受曾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的生活态度。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为此而高兴。2.懂得保持发扬自己的优点,并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反映自己优点的美术手工作品、奖状、证书等实物,2.教学器材:实物投影、铃鼓、花、瓶子、彩色纸、优点星、铅笔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么?在上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我佩服的同学》这一课,在课上大家发现了其他同学,身上的许多优点,而且找到了自己学习的小榜样。而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说一说自己身上的优点,用事实证明你们棒,我也棒。同学们,你们说好吗?”
二、活动一 游戏:击鼓传花话优点
导语:“下面呀,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玩一个“击鼓传花话优点”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声停的时候花落在谁手中,就请你勇敢地站起来大声地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或者展示一下自己的优点。而其他同学呢?请你们都当一回小评委,你们要认真地听,仔细地看。如果你认为这个同学介绍得优点真是很出色,就请你们用热烈的掌声告诉他,真棒!准备好了吗?游戏现在开始。”
1.老师击鼓学生做游戏。
2.在游戏当中鼓励学生通过实物投影、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展示自己的优点。
在游戏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注意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寻找自己的优点,不要只注重学习与特长方面的长处。例如:我喜欢笑、我的朋友多、我爱看书、我踢毽子好等等方面进行寻找,拓展他们的思路,从各方面都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他们自信心。(2)在优点展示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地给予积极的评价。(3)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弱势的、平时表现比较差的学生,让同学们帮他们一起找优点,使他们也同样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
3.小结:“在这个游戏中,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发现原来我们班的同学是那样的优秀,有这么多的优点。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
三、活动二:听听身边人的心里话。
导语:“你想知道其他人是怎样夸奖你的吗?”播放课件:学生点击自己的姓名就可以看到老师、家长、好友对自己优点的夸奖。
四、活动三:我的优点多又多。1.学生把自己的优点记录在优点星上,数数自己到底有多少优点,然后放在透明的瓶子中。
2.小组间进行交流,看看别人都有哪些优点。
3.提问:此时此刻,你在想些什么?
五、活动四。
(目的:使学生懂得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并能向他人学习。)
导语:“同学们,老师此时的心情和你们一样的高兴。可是,你们知道吗?你记录在优点星上的优点如果不存在了,那么,这颗星星就会很快消失。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使它们永远不消失吗?” 1.学生讨论回答:(板书:要保持与发扬自己的优点。)
导语:“对待自己已有的优点、长处要保持与发扬,这样我们的优点才会永远存在。如果我们只保持现有的优点,恐怕我们永远也不能进步。同学们,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优点越变越多,让瓶中的优点星不断变多,永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呢?
(1)小组讨论:如何让自己的优点变的越来越多呢?(板书:不断学习他人的优点。)(2)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不仅要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还要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的学习他人的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这样才会使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同学们,你们准备好学习别人的那些优点了吗?(3)学生回答。(4)提问:你曾经向别人学习过优点吗?觉得怎么样?
导语:“看来学习别人的优点对我们的帮助真是很大,它可以使我们不断的进步,也可以使我们的优点越变越多。请同学们赶快把自己的愿望写在这些彩色纸条上吧,它会激励你不断的进步。”
(5)学生把自己将要学习的优点写在彩纸上。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呀!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继续保持和发扬自己的优点,互相帮助,互相督促,使这些记录了你们美好愿望的彩色纸条,尽快地变成优点星,让你们的优点越变越多。我相信在大家的不断努力下,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第二课 友好相处共成长
教学目标:
1.在班集体中,能和同学交流、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
2.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3.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以发展同学之间的友谊,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德育目标:通过交流与畅谈,增强努力向上的信心,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引入:我们在一起已经生活一年了,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和游戏,是不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呀?我们来讲一讲、演一演我们班的故事。二、新授:
1.导入:以幻灯片形式的课件出示图画,配上学生的配音。
(1)图
1、大家好!我叫李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发生在我和同学之间的故事。记得春游那天我忘记带水了,我们组的李晓明发现了,马上把他带的两瓶水分给我一瓶,我接过同学递过来的水,感激地说:“谢谢你!”王晓东看见了也要把他带的饮料送给我喝,我连忙说:“够了,够了!”
(2)过渡语: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你和你的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是不是也发生了像李燕和他的同学之间这样的故事。
(3)三幅图:当你生病的时候,老师……;当你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当我们班获奖的时候……。
(4)这些故事你能和你的同学讲讲吗? 2.分小组讲一讲你和同学之间,你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并推荐出组内讲得较好的同学。
3.全班汇报:请组内推荐的同学给全班同学讲讲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也可以邀请帮助过自己的同学和自己一起演一演)听了这位同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1)过渡语:老师、同学曾经给予你多少帮助,那时你的心情怎样,你最想感谢谁?把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记在绿树叶上。(2)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3)记下你最想感谢的同学的名字,并贴在黑板的大树上。
4.制作感谢卡
(1)过渡语:一年中,在我们中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我们感谢这些同学,衷心的向他们说一句:“谢谢你们!”要感谢的同学还有很多很多,是谁还帮助过你?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感谢卡吧!
(2)学生制作感谢卡
(3)同桌交流。然后把它送给自己所感谢的人。配乐《我的好朋友》
三、课外延伸:当别人帮助了你,就请你及时的去感谢别人。一句“谢谢您!”“多谢您了!”既是礼节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之情。
四、小结:我们的班级就像我们自己的家,在这里只要我们有了困难,就会得到帮助,我们的点滴进步都离不开集体中的老师与同学。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集体的温暖是时时刻刻存在的。
五、板书设计: 我们班里故事多 老师的关心 同学的友爱
第三课 班级荣誉靠大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班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2.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别人的感谢。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自已看法和能力。
【重难点】
体会班集体的温暖,提高各方面的处世能力,学会表达自已的看法并互相交流。【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挂图——春游的情境图。
引发学生的回忆、思考: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分享快乐的故事。1.当我有了进步或取得成绩的时候…… 2.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 3.当我和伙伴有了矛盾的时候…… 4.当我们班获得了奖状的时候……
二、交流班里的故事。
1.学生就上面的回忆思考与同桌交流。2.指名汇报,谈想法及体验。3.小结:
我们同学之间要互相关心、关爱、文明、礼貌待人、有集体荣誉感,关爱集体,为集体的一分子而自豪,多为集体争光。4.举例班里事例。
三、我的感谢卡。1.感谢伙伴。
以小组为单元,讲讲这一年里值得感谢的人和事,并表达感谢之情。2.制作感谢卡。设计自已的感谢卡。
谁帮助了自已?什么事情?用什么画面表现出来?写一句什么话表达自已的感谢之情?
同桌先交流,再制作,最后送卡给自已所感谢的人。3.设教室一角展览“感谢卡”。
四、活动总结。
1.今天大家都表现很好,老师要奖励同学们,介绍“灵活星、智多星、团结星、能说会道星”。2.根据大家的表现,评一评小组中你能得到什么星?
五、活动延伸。
4.二上 传统文化 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声律启蒙》(节选一),初步了解对仗这一艺术形式。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传统文化》这门课程就能给予你必要的帮助。我们先来看看编者的话“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师读编者的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声律启蒙》(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声律启蒙》,是我国民间数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启蒙读物,是专门教人怎样做对联、做诗的入门之书。作者是清朝进士车万育,其内容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成语典故等的虚实应对。对于我们了解韵律、积累词语有很大的帮助。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5、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6、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7、分排比赛读。
8、男、女生比赛读。
9、这些对子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回家搜集类似的语句,下节课交流。教后反思:
第二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一),深入了解对仗这一艺术形式。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男女对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能再背诵几句吗?
2、生交流。
如: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等。师对于搜集到的学生予以鼓励。
四、评价表现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能准确、流利地朗读,将四角星涂红; 能熟练背诵下来,就将五角星涂红;
如果你的积累和背诵得到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三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声律启蒙》(节选二),初步了解对仗事物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彩和丰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千学万学,学做中国人应当是人生的第一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节选一)。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声律启蒙》(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声律启蒙》(节选二)。
2、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音。结合注释说说对子的意思,让学生理解。泽:水聚集的地方。岌岌:形容山又高又陡。淙淙:流水的声音。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5、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6、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7、分排比赛读。
8、男、女生比赛读。
9、文中的事物都是相近或相对的,你发现了吗?这就是对仗的特点。对联就是要求对仗工整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回家搜集类似的语句,下节课交流。
教后反思:
第四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声律启蒙》(节选二),深入了解对仗这一艺术形式。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声律启蒙》(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男女对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能再背诵几句吗?
2、与同桌做一个词语对仗的游戏,看谁对得正确、迅速。师对于搜集到的学生予以鼓励。
四、评价表现
1、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的表现怎么样?如果满意,就给自己画一朵小红花,如果还需努
力,就给自己画一张笑脸吧!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五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续小儿语》(节选),初步了解理解内容。
2、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续小儿语》(节选)。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续小儿语》(节选)。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续小儿语》,是明朝吕坤编写的,宣传中庸之道,主张做一切事情都不要过分,所叙述的也完全不是儿童之事,而是大人的处事经验和处世哲学,把这些经验和哲学灌输于儿童,使他们从小就照着去做,其内容大多富有哲理,你从中一定能学到许多做人的道理。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回家搜集类似的语句,下节课交流。
教后反思:
第六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续小儿语》(节选),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品德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续小儿语》(节选),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男女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语句?能再背诵几句吗?
2、生交流。
师对于搜集到的学生予以鼓励。
3、讨论交流:当别人给你提出好的建议或批评时,你会怎样做?你看到别人的不足和缺点时,你又会怎样做?
四、评价表现
1、请同桌记录下来你的精彩表现吧,如果你的表现十分优秀,就奖给自己两张小贴画,如果还需要继续努力,就先奖励自己一张小贴画吧。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七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辨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形成勤奋、简朴及其他良好习惯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增广贤文》(节选一),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也叫《昔时贤文》、《古今贤文》,其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且语句通顺、易懂。其中心内容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教后反思:
第八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增广贤文》(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初步辨别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形成勤奋、简朴及其他良好习惯的教育。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增广贤文》(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这些诗句告诉了我们哪些生活道理?
2、讨论交流:我们有哪些好习惯需要继续保持?有哪些缺点需要改正?同学间应该怎样相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苹果涂红。如果你你呢个说出诗句所含的深
刻道理,就将香蕉涂黄。如果你和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并有自己的看法,就再将梨涂黄。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九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增广贤文》(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做人的道理,感悟父母及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增广贤文》(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增广贤文》(节选二)。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是最被人们看重的。父母养育了我们,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无数心血,我们要懂得关心父母,孝敬父母。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
11、搜集一些类似的小故事读一读。教后反思:
第十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增广贤文》(节选二),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本课,知道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等做人的道理,感悟父母及他人的关爱。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和搜集运用资料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增广贤文》(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反哺之孝、跪乳之恩是什么意思?你还知道这样的小故事吗?
2、讨论交流:爸爸、妈妈平时是怎样关心照顾我们的?我们又该怎样对待他们?分小组表演一下。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四角星涂红。
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同学们讲几个这样的小故事,就将五角星涂红。如果你表演得真实精彩,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就将八角星涂红。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十一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一),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一)。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一)。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弟子规》(节选一),书中依据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诲,提出了为人处世、言行治学的一般准则,用来教育儿童。全文三字一句,琅琅上口,非常便于记忆和朗诵。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教后反思:
第十二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一),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谦虚、勤勉,虚心接受别人批评和建议的意识,并认识到攀比的危害。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一),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现在有些小朋友爱比谁的玩具多,谁的文具好。你能用《弟子规》里的语句劝劝他们吗?
2、讨论交流:当有人指出你的缺点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结合上文,讲一讲应当怎么做。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朗读背诵,就将两个苹果都涂红,如果还不太满意,就涂红一个。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十三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弟子规》(节选二),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弟子规》(节选二)。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弟子规》(节选二)。
2、看“温馨点击”,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读好书吗?上面这段话就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这些都有助于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一起看后面的文意。全班齐读一遍。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教后反思:
第十四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弟子规》(节选二),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学到有益的读书学习方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弟子规》(节选二),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讨论交流:平时你是怎样读书的?你还知道哪些读书的好方法?跟小组内同学交流一下吧。
2、师补充介绍一些名人读书方法。如孔子的“学思结合法”、朱熹的“三到法”等。
3、读了这段话,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吧,请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就把水果全都涂红,如果你还不太满意,就先涂两个。
2、师小结。教后反思:
第十五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幼学杂字》(节选),初步理解内容。
2、通过学习,知道一些节气、时令和传统节日的名称,能有主动了解与此相关的谚语、故事等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读书识字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幼学杂字》(节选)。
二、读熟文章。
1、师范读一遍《幼学杂字》(节选)。
2、看“温馨点击”,师简介《幼学杂字》,它分门别类整理了大量的杂字,语言简练,通俗易懂。这段话选自其中的时令篇,对于我们学习时令知识和集中识字有很大的帮助。
3、师领读两遍文章,注意纠正学生容易读错的字音。
4、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说,师补充解释。
5、学生借助注音,自己练习读,把文章读流利熟练了。
6、全班齐读一遍,师纠正读错的字音。
7、指生读,点评,注意纠正个别字的读音。
8、分排比赛读。
9、男、女生比赛读。
10、看谁能最快背诵下来。教后反思:
第十六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背诵《幼学杂字》(节选),深入理解选文内容。
2、通过学习,知道一些节气、时令和传统节日的名称,能有主动了解与此相关的谚语、故事等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3、激发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读书识字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幼学杂字》(节选),同学们都能流利地朗读下来,全班齐读一遍,分排比赛读一遍。
二、背诵文章
1、自由练习背诵,也可以同桌互背。
2、全班齐背一遍。
3、指生背诵,纠正错误读音,点评。
4、分排比赛背。
5、男、女生比赛背。
6、全班齐背一遍。
三、活动广角
1、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节气的谚语?把它写下来吧。补充二十四节气歌。
四、评价表现
1、自我评价。
如果你能熟练背诵,可以涂红一个苹果,每搜集到一句谚语就多涂一个苹果,比比看谁得到的红苹果多。
5.二上教案 识字6 篇五
二上教案 识字6
识字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格中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偏旁。 2、能有顺序地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3、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象,体会祖国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时间:两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绿线格的两个字只识不写。 2、正确朗读12个词语。 一、 激趣导入 1、 小朋友们喜欢旅游吗?假期的时候都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呢? 2、 有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旅游,还把自己在不同地方看到的景物画了下来。我们看看,他都画了些什么? 3、 你们看得真仔细!想去这些地方玩玩、看看吗?刚才大家所看到的就在今天我们要学的识字6里面。咱们把识字6的字音读准了,词儿读好了,就出发去这些地方。 二、 初读词串 1、 快快翻开书,开始读吧!把生字多读两遍。 2、 读得多认真哪!我们来听听生字都读准了吗? 3、字都读准了,词儿一定也能读准!大家在小组内读读吧!哪个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其他组仔细听,他们词儿读准了吗? 4、 词儿也读准了,词串连起来会读吗?自己试试,要和以前一样,注意词之间要停顿。 5、 读好了,咱们男女生来个小比赛好吗?男生推荐一个代表,女生推荐一个,比比谁读的.准。你们说,怎么比? 三、学习生字 1、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2、练习用生字组词。 3、这些生字你会写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4、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正确写字。 四、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韵文。 2、在习字册上描写生字。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1、仔细看图,凭借图画理解本课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诵读韵文,了解祖国大地一年四季的一些自然景观,体会祖国的地域辽阔和物产丰富。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二、读好词串 师:大家读的都不错!好,今天咱们就开着 “神州行”小火车去旅游。它会载我们去哪些地方玩呢?大家先听一听――(配乐范文录音)知道了吗? 师:原来我们要到塞北、江南、海岛、高原(齐读)这些地方去旅游。 1、你最想去哪儿呢? 那咱们就出发吧!做好准备,小火车就要开了 2、哎呀,火车到了你最想到的地方,快下车吧! 赶快把写那个地方的词串好好读读,呆会儿给我们介绍介绍那儿有什么? 读好了吗?快给同桌的小伙伴介绍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 3、谁来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骏马 秋风 塞北 (1) 塞北有什么吸引你? (2) 你知道“塞北”指哪儿吗?有同学知道吗? (3) 塞北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塞北风光) (4) 我从你们的眼神中看出,大家也被塞北吸引住了,我相信这个词串一定能读的很好!谁想试试? 我发现一个小秘密,好多男生都喜欢塞北,你们一块儿读读吧! *杏花 春雨 江南 (1) 喜欢江南?介绍介绍? (2) 瞧,粉红粉红的杏花露出了笑脸,在蒙蒙春雨中显得更加娇艳,装扮着江南美丽的春天。 (3) 我们还知道江南的什么呢?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也很喜欢江南,还写下了一首赞美江南的古诗,我们来欣赏欣赏――忆江南 (4) 想说什么?能将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还有喜欢江南的吗?我们大家一齐读 *椰树 骄阳 海岛 (1) 谁对海岛感兴趣?谈谈 (3) 现在,我们就去领略一下海岛风光。(海南风光) (4) 看来,你们的心被海南深深吸引了!谁想读?指名读――想去海南的都来读读! *牦牛 冰雪 高原 (1)谁 喜欢高原?说说 (2) 了解牦牛吗?(看图)师简介:牦牛全身长着长长的毛,生活在冰雪覆盖的高原地区,是那儿人们耕地和运输的好帮手。 (3) 牦牛不怕寒冷可真了不起!我们一起读读,好吗? 4、刚才,咱们来到祖国的不同地方欣赏到了不同的美。咱们迎着瑟瑟秋风,来到辽阔的塞北草原――;咱们沐浴蒙蒙春雨,漫步美丽的江南――;让咱们再去炎炎夏日下的海岛――;咱们再登上冰雪覆盖的高原――。喜欢这篇词串吗?那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词串吧,可以邀请小伙伴和你一块儿读,也可以加上动作。 准备(配乐)――指名展示――都这么喜欢,那就一起来吧!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1、看你们读得这么好,相信这次旅行大家一定玩的很开心,对吗?其实我们家乡镇江也是个美丽的地方,非常有特色!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够也用词串的方式向外地的游客介绍介绍我们镇江,是吗?好好想想,咱们镇江有什么特色啊?――同位互想说说,看谁说出了镇江的特色!――谁给外地的旅客介绍? 2、看,大家刚才介绍的时候,一个个都那么自豪!我想,外地的游客听了我们的介绍,一定恨不得马上到镇江来玩!
6.二上第四单元教案 篇六
1.学会8个生字,12个成语,会认9个生字。
2.能借助成语小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及新词。
2.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卡片。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理解“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等词的意思。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些词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识字4”吧!
二、交待学习内容。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做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寸、益、彰、豹”的读音。
“寸”(平舌音)
“益”(第四声)“彰”(后鼻音)
“豹”(声母为b)
5.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如“卜”加一加就变成“补”。“耳”加一加就变成“取”。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词语,读到正确流利。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语的小故事。
2.说一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和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
管中窥豹:比喻从观察到的部分,可以推测全貌。
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我会写”中的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巩固识字学习成果,继续理解成语的意思。
2、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前6个成语。
2.说说从成语中受到什么启发。
二、自学后6个成语及生字。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成语,读准生字的音。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同桌讨论识字方法。
4.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5.采用多种形式练读词语,要求流利、正确。
四、理解词语意思。
1.指名读词语,讲一讲关于这些词的小故事。
说说这些新词的意思,它们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认清事物的全貌;或问题的本质。
拔苗助长: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徒劳无功:白白劳苦一番,并未得到收获。
瓜熟蒂落:瓜在成熟时,瓜的蒂就会断,说明到了成熟之期。
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事情自然成功。
五、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老师范写,学生仿写,完成课后“我会写”。
13、坐 井 观 天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3.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1.生字新词和小鸟与青蛙的三次对话。
2.揭示寓意,理解成语“坐井观天”的意思。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明确文中的几次对话,会读出疑问的语气。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l.“观”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第1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
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
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8个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什么。并从中受 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卡。
2.《坐井观天》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理解成语。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了争论,它们各自的看法是怎样的?找出最能代表它们各自看法的一句话读一读。
(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小马认为“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3.青蛙和小鸟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找出课文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青蛙:“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看见了天。”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
4.它们的看法谁对?为什么?
5.揭示寓意,理解成语。
(l)课文中讲的“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2)“坐井观天”是个成语。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那些像井底之蛙的人,批评他们所见有限,还固执己见的态度。
(3)如果青蛙听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看到的天会是怎样的?想一想,它还会怎么说?
6.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它是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受到启迪。你读了这篇寓言,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呢?
(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要眼界开阔,要全面,不要受已有经验的局限,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能自以为是。)
三、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1.重点指导:
沿:第五画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答: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合”。
蛙:右边是两个土。
2.练习写字,完成课后“我会写”。
板书设计:
14、我 要 的 是 葫 芦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3.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种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是教学的重点。
2.了解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幻灯投影片,或CAI课件一葫芦的实物标本。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6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实物标本或CAI课Pte-一葫芦,形象生动地描绘葫芦,简介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导看图。
1.课文共有几幅图?
2.按顺序观察每幅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图上有几个人?在干什么?
3.想一想这两幅图说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3.课文分为几自然段?在每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找出与两幅图相对应的段落。
4.范读课文,听准字音。看看课文是怎样表达图意的。
5.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并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6.重点指导:
四、分析字形。
1.重点指导:
芦:上下结构,下边是“户”。
挂:右边的“圭”由两个“土”字组成。
邻:左右结构,左边是“令”,不是“今”。
居:认识“尸”(尸字旁)。半包围结构。
感:上下结构。2.练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
2、学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图文对照,学习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说说第1自然段描绘的是哪幅图的内容?
2.第1自然段写了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内容?
3.这棵葫芦长得好吗?画出写葫芦长得好的句子。
4“长满”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为什么用“挂”,不用“结”?(出示第一幅放大的挂图或CAI课件,对照课文观察葫芦的长势,凭借图理解“挂”的含意。)
5.句一中的“葫芦”和句三中的“葫芦”各指什么?
6.比较句子,你认为哪种说法好?为什么?
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小花。
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色的叶子,开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可爱的小葫芦。
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7.指导朗读:读出小葫芦长势很好和种葫芦的人特别喜爱小葫芦的语气来。
8.这一自然段主要写这棵葫芦长得很好。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读第2.3自然段。
2.葫芦的叶子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对待叶子和葫芦的态度是怎样的?把有关的句子做上记号。
3.比较句子,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体会反问句、感叹句,表达的情感比陈述句要强烈些。)
4.理解:“自言自语、赛过、邻居、光、盯着”几个词语。
5.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中“怕什么!”要读出不在乎的语气。“我的小葫芦,快长啊„„”读BIP音要轻,要表达出喜爱、期盼的语气来。第3自然段中的对话“你光盯着葫芦„、·快治一治吧!”要读出规劝的语气。“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6.种葫芦的人不管叶子,只要葫芦,他要到了没有?
四、学习第4自然段。
1.看图,比较一下第一、二幅图,看看这棵葫芦有什么变化,种葫芦的人神态又有什么变化?
2.读第4自然段。
3.小葫芦为什么落了?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
(种葫芦的人不懂得叶子和果实是有联系的,他又不虚心听邻居的劝告,不去治虫,所以葫芦都落了。)
4.看到葫芦都落了,那人会怎样想?
5.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五、理清文脉。
1.齐读全文。
2.说一说葫芦先长得怎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结果怎样?
板书设计:
我要的是葫芦
叶子(长满)
葫芦(可爱)
│
│
↓
↓
长虫───────→落了
│
│
↓
↓
长虫───────→落了
15、小 柳 树 和 小 枣 树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
2.会写“院子、树枝、浅绿色”等8个词语。
3.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虚的品格。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会写词语,是重点。教学难点:
体会小枣树宽广的胸怀,谦和的品格。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教学挂图或CAI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院子里有一棵小柳树和一棵小枣树,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将生字画上记号,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和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3.同桌互相检查认读生字的情况和朗读情况。
4.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讲了小柳树和小枣树的什么故事?
三、识记生字。
1.“我读你找”。师读生字,生在“我会认”中迅速找出这个字。读准枣、忍、虽、乘、思。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选自己熟悉的字组词。
四、自读课文。
1.学生高声朗读课文。
2.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找出与插图相应的段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书上的范字,说说字形特点。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结构,上部分为“穴”字头,下半部是“牙”。弯:第四笔是竖,不是竖钩。
3.学生描红临写,完成“读读抄抄”。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语气表现角色不同性格。
2、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l~4自然段。
1.自由读。
2.说说读后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弯弯曲曲,浅绿色的衣服、光秃秃、又细又长”。
4.指导朗读,小黑板或课件出示。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
小柳树说:“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出骄傲、得意、瞧不起别人的语气。)
5.引导想象。
面对小柳树的骄傲,小枣树可能会怎么想?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二、学习第5、6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知道了什么?
2.比较小枣树和小柳树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3.从“过了一天又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可以看出什么?
4.再读读第5、6自然段。
三、学习第八8自然段。
1.指名读,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2.理解“温和”的意思,指名用温和的语气读小枣树的话。
3.你从中看出了小枣树的什么品格?
4.小柳树听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此时,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四、朗读全文。
l.接力读,其余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还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师生共同解答。
2.赏读。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读哪个自然段。然后小组同学在一起开展比赛,看谁读得好听。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板书设计 ;
枣树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小柳树
小外形:
腰细、枝绿
弯弯曲曲
浅绿、真美
光秃秃
性格:
骄傲,得意,不懂礼貌
16、风 娃 娃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抽、续”等生字。
2.朗读课文,了解人们刚开始感谢风娃娃,后来又责怪它的原因。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CAI课件。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发兴趣。
风娃娃是个乐于帮助人们做好事的孩子,人们刚开始时非常感谢他可后来又责怪他,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画出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
3.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用序号标出。
三、检查初读清况。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四、自立识记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注意读准字音:
抽、驶、示、筝、伤为翘舌音
踪、责为平舌音
等 为后鼻音
2.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换偏旁:油——抽
读——续
使一驶
组合法:口十及——吸
水十及一极
二十小——示”
记笔顺:夫。
3.扩词练习。
4.接力读课文,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五、指导书写。
1.认读8个生宇。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注意以下几。
汗、伤: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吸与极比较,两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右边都分‘及”。
3.学生练习书写完成“我会写”,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2、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是不行的,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人有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词语。
2.听写生字。
二、朗读,感悟。
1.朗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2.出示三幅插图,学生认真观察。图上风娃娃各在干什么?
哪种做法是对的?
3.找出与插图内容相对应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三、学习第1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
2.体会风妈妈的话。
3.交流:你认为风娃娃可以为人们做哪些事?
四、结合第一幅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写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断断续续”地流着是怎样在流?
3.风娃娃做了一件好事;他心里高兴极了,他可能会怎么想?
五、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纤夫为什么对风娃娃表示感谢?
六、学习第4自然段。
1.教师:连着两次风娃娃都是用力地吹,为人们做了好事,所以他想到了什么?
2.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毫不在乎、做好事太简单了的语气。
3.学生齐读。
4.他的这种想法对吗?能不能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
七、学习第5~7自然段。
1.指名读第5~7自然段。
2风娃娃又帮助人们做了什么?
人们喜欢这样的帮助吗?
八、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读出疑问、委屈的语气。
2.为什么人们责怪他?你知道吗?
3.讨论,交流。
九、总结课文。
1.指名分段读课文,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2.谁能告诉风娃娃以后他该怎么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风车
慢慢转动
秧苗喝足水
纤夫
用力拉船
用力吹船 飞快行驶
17、酸 的 和 甜 的
教学要求:
l.学会本课8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9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3.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教学重难点:
识记生字,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
放大的课文插图。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说葡萄是酸的,这葡萄真是酸的吗?我们一起来看这个故事《酸的和甜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3. 拼读9个生字,认读生字词。
三、看图,读文,探究。1.学习第1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观察画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2)指名读第1自然段。
思考:狐狸为什么说葡萄是酸的?(3)在小组内表演这一段。2.学习第2.3自然段。
(1)出示第二、三幅图,引导观察,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课文是怎么写的?自由读第2、3自然段。(3)他们为什么认为葡萄是酸的?(4)指名读第2、3自然段。3.学习第4~7自然段。
(l)出示第四至七幅插图,同学们认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指名分段读课文。
56(3)小猴子听到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话后,相信了吗?他可能是怎样想的?(4)比较句子,哪种说法更恰当。(5)指导朗读。
4.学习第8自然段。(1)看图,读文。
(2)谁来告诉他们,狐狸为什么硬说葡萄是酸的呢?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分组表演这个故事。指名表演好的小组在班上表演。3.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巩固课文学习成果,升华感悟。教学过程:
一、巩固生字。
1.开火车认读生字,口头组词。2.交流识字方法。例:想象字的形状:串
记偏旁想意思:狐狸
猴
葡萄 果十页——颗
石十更——硬 3.同桌互查认读情况。
二、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观察结构特点。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书空练习。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3.重点指导:
4.完成“我会写”。
生描红临写,师巡回指导。写得规范、美观的,给予表杨。
三、自读课文。板书设计:
17、酸的和甜的 狐狸
狡猾
松鼠
轻信别人的话 兔子
猴子
聪明 敢于实践
语 文 园 地 四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2)小组合作交流。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课文。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课时
应该听谁的(口语交际)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交流的兴趣与愿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感受交际的乐趣。
2.学习使用普通话,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3.在交际互动中,使学生能初步说清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并了解别人讲话内容;态度大方、有礼貌。
4.体会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乐于交流,说清观点,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在交流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教学准备: 1.自制动画片《骑驴》。2.自制教学图片。教学过程:
一、读故事,了解短文内容及几个基本观点。1.看动画,讲故事,感知短文内容。
(点评:上课伊始,生动有趣的动画,绘声绘色地讲解,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氛围,学生定会兴趣盎然。)
2.自由读故事,了解文中对于爷孙俩骑驴的几种说法。
(点评:读故事是看动画所无法代替的,这使学生对故事《骑驴》的四种说法逐渐明晰,为展开交流做好准备。)
3.引导学生汇报故事中的四种说法,同时板书。(1)中年人认为两个人不能都骑驴。(2)老人认为应该尊敬老人,让爷爷骑。(3)孩子认为应该让孙子骑。
(4)种菜的人认为有驴不骑,太笨了。
二、搭建平台,充分交流。1.同桌交流。
同桌相互交流:老爷爷应该听谁的?教师提出:说清自己的想法,并能认真听对方讲话。
2.小组交流,按不同观点分组。(1)调查分组。
A.同意爷爷骑驴的为一组。B.同意孙子骑驴的为一组。C.同意不能都骑的为一组。D.同意不骑太笨的为一组。
E.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
(点评:“按不同观点”分组,是来自学生自己的观点,打破了常规分组中存在的形式主义,使小组学习更具实际意义。另外,对于“与以上四种观点不同的同学为一组”的设计,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及教师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2)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以各自喜欢的方式汇报,互相补充,团结合作,讲清组内想法;注重师生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提高交际能力。
(点评:能通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交际的情意态度和良好的交际习惯,抓住了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但在实际教学中,此处教学的不可预测性更强,随时生成的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只有这样,设计才更有针对性。)4.不同观点互动交流。
在相同观点汇报的基础上,引导不同观点的小组进行互动交流,充分说理,说服他人。再次创设情境,使学生交际更深入。
(点评:不同观点的交锋,让学生的交流活动升华,互动性更强,交际情境自然形成。同时,在交流中,经过教师的恰当的引导、点拨,学生会逐渐体会故事所蕴含的哲理。)
三、扮演角色,感悟道理。
师生扮演角色,创设交际情境。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感悟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做事要有主见。
(点评:这一教学环节设计很巧妙。巧,是因为师生角色扮演使交际更具实际意义;妙,是因为交际过程不单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更是学生思想受到启迪,情感得以熏陶、释放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拓展交流。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拓展交际空间。使学生逐步感知到交际是生活中的一种需要,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评:联系实际的拓展交流,丰富了交际的内容,把故事《骑驴》所蕴含的哲理内化,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五、总结。
【二上教案示例】推荐阅读:
电功教案示例06-19
初中物理能源教案示例07-29
苏州园林 教案示例09-24
初中物理杠杆教案示例10-25
麦琪的礼物 教案示例一09-12
工业的分布和发展-教案示例09-29
教案示例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范文08-22
识字学词学句教案示例08-23
三年级英语下册lesson28教案示例07-05
甲骨文和青铜器-教案示例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