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2024-09-14

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精选12篇)

1.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一

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学生资源的实施策略

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人,通过教学过程得到怎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资源的有效发挥、不断增值和不断优化.学生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不仅是学生自身的问题,更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正是在开发学生学习资源的过程中,学生主体的价值得到体现,学生发展的需求得到满足,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也正是由于学生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教学的过程会更加丰富,充满活力.

作 者:于士忠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刊 名:北京教育(普教版) 英文刊名:BEIJING EDUCATION 年,卷(期): “”(5) 分类号: 关键词: 

2.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二

一、数字化资源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 数字化资源应用意识缺乏。

理论上来讲, 数字化资源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的建设与利用会促进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的创新。然而, 由于有关数字化资源方面的研究较少, 所以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存在许多问题, 如数字化资源建设不均衡, 缺乏职业院校的特色;缺乏对数字化资源的理解和认识, 无法形成正确的认识, 所以实际的应用中会出现各种问题等等, 这直接制约着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而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中职院校专业缺乏数字化资源应用意识。因此, 中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无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借助机遇数字化资源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来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无论是数字化资源的含义还是具体的应用流程等均没有形成正确的概念。

2. 机制建设不健全。

由于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人员缺乏数字化资源建设及利用的观念和意识, 所以他们无法及时制定健全的机制来规划和布置教学安排, 具体主要表现为数字化资源建设标准不一、无法实现共享、信息孤岛以及重复性建设等问题, 这直接影响了中职院校教学的质量。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化资源的积极作用,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需要从认识数字化建设入手, 不断健全教学机制。另外, 数字化资源建设机制不健全还表现在校内工作的推广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方面, 如无法有效地调动优秀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很少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骨干教师愿意自主投入到数字化资源的建设与利用中。

3. 优质资源数量严重匮乏。

目前, 大部分中职院校均在校园内搭建了良好的网络以及教学管理平台, 有的甚至还购买了大量的数字化资源, 所以从“量”的角度而言,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数字化资源已经满足当前教育对其提出的要求和标准, 但是这些资源与实际的教学需求存在矛盾, 无法实现合理的搭配, 脱节问题严重。这主要是由于当前众多的数字化资源中的优质资源有限, 无法满足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

二、数字化资源在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应用中存在的解决策略

1. 加强数字化资源应用意识的培养力度。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想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更好地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利用, 就必须要先梳理正确的数字化资源应用意识和观念, 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力度, 从而使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方面的领导形成正确的数字化资源意识和观念。而就具体的手段而言, 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数字化资源建设队伍和组织结构, 或者成立专门的数字化资源管理委员会,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用标准, 由专业方面的领导来带头实施, 并要做好数字换资源建设和应用的监督、管理以及考核方面的工作, 从而确保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观念深入学校每个职员的心中。

2. 健全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机制。

首先, 在专业中培养数字化资源管理队伍, 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如可以定期对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管理人员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与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 不断提高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信息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应用能力。其次, 加强教师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培训力度。系统化的培训体系是确保其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中应用的保障。专业领导人需要结合专业教学资源以及实际的教学情况来开展与数字化资源建设和应用有关的课程培训, 如信息技术、虚拟试训工具以及课件制作软件等等。另外, 还要建立健全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师实施机制及信息技术能力标准;完善教师终身学习机制, 从而推动学生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学习和积累数字化资源方面的教学内容。

3. 提高数字化资源应用水平。

PPT是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工具, 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教学的知识, 深化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然而, 这并不是意味着PPT教学则是没有缺点的, 是可以应用于各种教学情况的, 其实际上也需要满足一定的应用条件。比如在教师讲解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复杂结构或者比较抽象的知识和原理的时候, 如果专业教师单纯的依靠PPT播放图片或者视频等电子化资源, 则无法将所要讲解的知识阐述清楚, 学生理解起来也会非常困难。据可靠资料统计, 当前中职院校中大部分教师大都仅能够应用浅层次的数字化资源, 而无法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构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方向的优质课程。尤其是针对复杂的三维建筑模型以及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 该方面的专业教师更是少之又少。因此, 必须要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提高数字化资源应用的水平, 促使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 为了确保建设的顺利进行, 需要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之出就做好详细的评估标准以及体系研究, 并制定正确的评估标准, 尤其是在经费投入、人才队伍、精品课程、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资源以及仿真系统等方面做好监督和评价, 并将所得结果反馈到中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考核的一项内容。另外, 学校还需要定期在校内开展信息技术课件大赛等信息类活动, 以促进数字化在学校中的建立。

3.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三

摘要: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资源。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在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阻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发展从来就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力“合力”的结果,只有当家庭、社会与幼儿园教育方向一致时,其效果才会倍增。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单靠教师一方面来完成是很有限的,实施中必须运用策略和方法,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转变教师在家长资源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倾向,有效促进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长资源;有效利用;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157-01

我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而幼儿教育由于其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则让“家园共育”的作用更加明显。“利用家长资源,让家长学会和幼儿共同学习、成长”、“多渠道获取课程资源”、“促进主题活动顺利开展”等观念已经深入到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心中,家长资源是幼儿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主题探究活动中,我们经常动员家长为主题活动提供某些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在家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存在着家长“不配合”和“家园育儿观念不一致”的问题,从而阻碍了主题活动的开展。

《纲要》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实践中我发现家长的角色定位也由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家长与教师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是平等的合作关系。

一、让家长成为教育活动的指导者

在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经常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和观点,如“人为什么会生病?”、“十字路口的警察叔叔是怎么指挥交通的?”、“每个交通标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这时可以邀请具有专业知识的医生妈妈、警察爸爸来园上课,解答孩子们的困惑,用科学的、正规的知识及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解释孩子们提到的疑难问题,既弥补了教师专业知识上的局限,又增长了孩子的见识。在这类活动中,我逐渐摸索出要注意以下两点:

1、提前预约,合理安排。这样既不影响家长的工作,又能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2、共同备课,保证质量。预约之后,主动沟通、了解家长设计的活动内容、活动过程,和家长一起把活动安排得更加合理。

二、让家长成为教育活动的支持者

结合主题探究活动《好玩的泥土》,我开展了“欣赏陶瓷茶具、品茶”活动。活动的准备工作犯了愁。如:购买茶叶、茶具、品茶等等,这时,有的家长自告奋勇地提供了精美的茶具和各种茶叶,并向孩子介绍茶叶的名称、产地,为孩子在活动中进行交流做了铺垫。准备课程资源光靠幼儿园的财力和教师的精力显然不够,但如果能获得家长支持,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然,我也发现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家长提供的物质帮助,要在家长财力、能力允许的范围之内。

2、对家长提供的有关资料、图书、物品等,要正确使用,妥善保管,以便归还或继续使用。

三、让家长成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围绕主题探究活动《特别的我》,我预设了“看看我自己---打造梦想”这个活动,目的在于让幼儿了解各行各业,树立远大的目标。我设计了“我做小记者”这个活动,采访的对象就是家长,家长们来自各行各业,利用每天家长到园接送孩子的时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孩子们通过向家长提问,找到了想要的答案。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时,我觉得要注意以下两点:

1、给家长一定的准备时间。

2、希望家长大方地接收孩子的邀请,亲切、认真地回答孩子的提问。

幼儿的发展从来就是幼儿园、家庭、社会多方面教育影响力“合力”的结果,只有当家庭、社会与幼儿园教育方向一致时,其效果才会倍增。在主题探究活动的开展和实施中,单靠教师一方面来完成是很有限的,通过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

以往,我们有些家长把教育的责任归结到幼儿园,对幼儿园的组织活动也是应付性的参加,教师费尽心思,效果甚微。本学期,我力争在家长观念上下功夫,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成为我们教育的合作伙伴。

1、利用各种宣传渠道,给家长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1)举办家教讲座,让家长走出观念上、教育上的误区。

为提高讲座的质量,保证听课的质量,我提前向每位家长发放宣传材料,家长参加活动比率达到95%以上。家长们对活动反响很大,纷纷提出教育质疑,并表示全力支持配合我们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在举办家教讲座的基础上,我又及时召开全体家长专题会,重点把主题探究活动的理念和实施进展情况向家长做了详细的宣传,为主题探究活动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开设“家园直通车”,真正实现家园互动。

为了让家园直通车真正起到与家长沟通、互动的作用,在主题活动前,我把主题活动的大目标、大框架以及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可以得到哪些方面的发展,家长可以配合做些什么,在家中延续和补充主题活动的建议等内容贴于家园直通车,向家长介绍和宣传我们当前的主题活动。主题活动中,我们会及时展示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并继续告诉家长这一阶段他们可以做些什么。这样可以避免家长走出单向被动服从的局面,积极参与主题活动。

2、给予家长进行资源挖掘的机会(使家长心理感到成就感、满足感、欣慰感。

让家长帮助教师一起搜集资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但很多家长并不理解教师为什么要让自己做这些事。为了让家长知道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在区域活动、教室、走廊等空间展示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这些资源制作的作品。这种直观的环境布置会告诉家长,废旧物品并非“不卫生、不美观、没什么用途”,而是有很多作用——不仅环保,还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能变成有用的教玩具,等等。

策略二:转变教师在家长资源实际操作中的不规范倾向,有效促进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

1、借脑——调动每个家庭的思维方式

如开展主题活动“不同的蛋壳”时,就让每个幼儿带各种空蛋壳来。结果,发现孩子们带来的蛋壳不仅种类不同,有鸡蛋壳、鸭蛋壳、鹅蛋壳,还有鸽子蛋壳、鹌鹑蛋壳,而且获取蛋壳的方法不同——有的蛋壳顶上有一个手指粗的洞;有的蛋壳两头各有一个很小的孔;有的蛋壳只有一个孔,很小几乎看不出来。我们教师对此很感兴趣,就与幼儿在活动前请每个幼儿讲一讲蛋壳的来源和获取蛋壳的过程。第二天,很多幼儿又带来了不同的蛋壳,而且学习了别人不同的获取蛋壳的方法。可见,教师积极充分挖掘每个家庭的经验,借助不同的思维方式,拓展自身的思维,从而更好地与每个幼儿互动。

2、借力——发挥家长在主题活动中的集体优势

我们的主题探究活动,强调幼儿的亲自感知和实践。因此,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带孩子们走向社会到实践中去学习是我们实施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中班在开展《小饭桌》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联系带孩子们参观菜棚,都联系好后才通知班内的老师和孩子们,给孩子们无限的惊喜。在菜棚孩子们眼界大开,知道了西红柿生长在什么地方,看到了蘑菇生长在蘑菇棒上,看到了农民伯伯给蔬菜捉虫子,也都伸出小手去帮忙。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在大班开展“动物王国”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开车带教师和孩子们到农场基地亲自观察各种动物朋友,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家长是主题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资源,我们教师只有让家长真正认识主题活动的价值、作用,家长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效能,我将继续努力得到家长理解、认同和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积极推进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秀敏.当代幼儿教育新理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8.

[2] 刘晓东等.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2.

4.美术学科基地建设和有效利用研究 篇四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根据我区《关于建立学科基地的工作方案》的指导思想,为进一步提高我区美术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区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我区的美术教研、科研和教师培训工作质量,促进校际交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本着促进自身教研水平快速发展的宗旨,对美术学科基地建设和有效利用进行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以实施师资培训来提高教师素质,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共识。主要发达国家更是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规划教师的继续教育蓝图。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在英国出现的“以学校为基地”的教师教育模式,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强化。这一培训方式得到了英国政府的认同和推广,它改变了中小学教师到大学里接受培训的局面,培训机构送教上门,把培训随时随地渗透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易于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同时,培训计划来自于中小学,使培训更贴近学校的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因而效率较高。英国教育和科学大臣在多次讲话和文件中都表明了支持这种办学思想,鼓励教师教育彻底转变在高等学府培养的模式。

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荷兰等国家在近年来掀起的以中小学学校为本和大学为本相结合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模式,如在霍姆斯小组报告影响下出现的“专业发展学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简称PDS)是由大学教师学院与中小学合作创办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学校,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大学教师教育的培训模式和给予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

国外关于教师培训的先进理念给我国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式。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围绕新课程进行的教师培训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工作。在国内,对美术教师培训的美术学科基地一般选择在高等师范院校,并在国家、省、市、区的教育教研部门开展分地区、分阶段、滚动式的继续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教师不断保持与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同步性,跟上教育观念和学科知识发展的步伐。

利用中小学校作为师资培训的基地,是近几年部分省市教育教研部门开始重视的形式,以语、数、英、科学等学科为主要建设内容,这些学科基地在其建设与运作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中小学作为学科基地的师资培训方式是值得借鉴与采用的。我国原来的以高校作为主要培训基地承担起教师培训任务的模式,其基地培训往往根据预先设定的内容进行,无法顾及教师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实际问题,降低了实用性和实效性,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实效性较差。

而以中小学校作为美术学科基地对美术教师进行培训,能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这种培训能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以解决美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展开,课堂既是工作的场所也是学习的场所,问题既是工作的难题也是学习的课题,实践既是工作的内容也是学习的内容,研究既是工作的目标也是学习的任务。这样的培训使得工作与学习相融,理论与实践相通,反思与探索彼此联系,能够有效地弥补高校基地培训的不足。

美术教育的学科性决定了本课题与其它学科基地研究的区别,最根本的还在于本课题的研究必须建立在我区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建立在我区美术师资的地域分布和教育教学实际水平的基础上。我区作为城乡结合的典型例子,城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及教育教学水平相差悬殊,如何通过学科基地建设和有效利用,消灭城乡差距,促进全区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使学科基地成为我区美术教师学习培训的基地、科研的基地、资源共享的基地,我们的研究将对我国城乡美术学科基地师资培训的模式与运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学科基地的建设也是如此,当我们的教师培训工作经验达到了一定的积累,其培训质量就会越来越高,从而使美术学科基地在我区美术师资的培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从而得到有效的利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主流思潮,它倡导的学习观对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实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如学习者先前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培训要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个人意见;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等。

(三)美术课程标准

5.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五

为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学手段,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创新,根据市教体局《关于做好安庆市数字化校园平台应用有关工作的通知》(教体技〔2017〕50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岳西县汤池中学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

一、学校概况

汤池中学是安徽省示范高中、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现有教职工180多人,在校学生近1600人。目前学校通过中国电信(50兆)和中国移动(100兆)两条光纤接入互联网,校园实现无线宽带覆盖,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教学实验室、班班通多媒体设备齐全,校园网站、微信公众号运行良好。全校教师制作的课件、微课、论文、教学设计等信息化作品在各级各类信息化大赛中多次获等级奖。

二、组织领导

为保证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的实施,学校成立校长为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领导小组:

长:苏岳祥 副组长:王业文

储孟伦

李传汉

成员:刘和仁

金义来

王向阳

王龙升

秦万林

领导小组负责对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及相关工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工作具体分工:金义来同志牵头教学应用管理,秦万林同志牵头网络教研应用管理与校本资源库建设,王向阳同志牵头负责德育应用管理,王龙升同志牵头负责后勤应用管理及应用技术维护,刘和仁同志牵头档案资料管理。

三、进度安排

(一)宣传培训阶段:2017年9月开始

成立岳西县汤池中学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岳西县汤池中学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与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工作的牵头人,组建数字化校园平台管理团队;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整合现有的资源,开展平台应用主题活动,大力进行宣传并充分展示学校亮点与特色,引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关注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二)基础数据准备阶段:2017年10月开始

基本数据整理包括:学校组织架构、班级信息、课程信息、教室信息等内容。各处室从安庆市智慧校园平台下载各模块模板,填写基础数据后再上传到平台。

(三)平台应用阶段:2017年10月开始

信息技术教师和系统管理员在各教研组信息化专题教研活动时,分教学和管理重点选择适用学校实际的模块,对全校教师开展智慧平台使用校本培训。

教学重点使用:学籍管理、智能排课、开课管理、高考选科、数字图书馆、请假管理、教师考勤等模块。

教研重点使用:资源中心、校本资源库、网络教研、校本课程评价、考务管理、公开课申请、班班通监管等模块。

行政重点使用:日程协同、公文管理、教师成长档案等模块。总务重点使用:资产管理、物品申购、设备报修、工资管理等模块。

(四)平台应用考评总结阶段:2018年1月

6.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六

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县治理办、供销社、城管局、商务局:

按照省治理办、省供销社《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11〕6号)要求,市治理办、市供销社、市城管局、市商务局结合实际,制定了《成都市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治理办市供销社

市城管局市商务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成都市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

利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扎实做好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农村面源污染,按照省治理办、省供销社《关于印发<加快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城乡治办〔2011〕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突出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两大主题,按照行政推动、市场运作、企业实施的原则,通过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统一标准、规范建设、有效管理,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向农村延伸,形成县、乡(镇)、村三位一体的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达到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率的目的,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二、工作目标

市农委(市供销社)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农村可利用垃圾的回收处理工作。要发挥优

势,整合资源,采取多策并举的思路,按照乡(镇)建再生资源回收站、村建再生资源回收点的方式,推动农村可利用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确保全市每个乡(镇)和村有一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实现农村垃圾的分类、减量、循环。

(一)2011年7月30日。各区(市)县完成3个乡级站、15个村级站点的示范点建设。

(二)2011年12月30日。各区(市)县供销社完成行政区域60%乡(镇)、村建设任务。

(三)2012年12月30日。各区(市)县供销社完成行政区域剩余40%乡(镇)、村建设任务。

三、建设标准

(一)店招标识及名称

使用市供销社统一发布的格式式样。

(二)经营人员

1.村级回收点:配备经过培训,具备再生资源分类、识别知识的专职或兼职回收人员;

2.乡(镇)回收站:配备经过培训,具备再生资源分类、识别知识的专职回收人员。

(三)经营场所

经营场所通风明亮、安全、环保,消防、排污设施完善,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店内悬挂有关证照、统一式样的各项制度牌,装修简洁,分类堆放区用墙体隔断。

1.乡(镇)回收站门市面积20平方米以上,有配套堆场;

2.村回收固定点面积10平方米以上,有配套堆场;

3.现阶段条件不成熟,不宜新建回收点的,可依托当地供销社经营网点设立村级回收点。

(四)经营设施

1.有与回收物相配套的转运工具、预约收购电话;

2.有检定合格且未超过检定周期的计量器具;

3.固定回收站点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4.乡(镇)回收站配置信息发布和宣传设备。

(五)经营管理

按照《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管理规范》执行。

1.按回收目录应收尽收、分类堆放、陈列整齐;

2.建立购销台帐,有严格的安全卫生制度、收购查验制度、顾客投诉处理制度;

3.收购人员统一着装,佩带胸卡,礼貌待客、诚信服务;

4.公布投诉电话。

四、工作措施

(一)工作分工

市治理办:负责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的指导、协调;加强垃圾分类的宣传。

市供销社:负责全市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规划布点和建设;对回收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对保洁员进行农村垃圾分拣、分类知识培训。

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农村保洁员将农户家中分拣出的可利用垃圾送至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点;对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送至村级垃圾投放点。

市商务局: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全市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工作。

(二)整合资源

供销社再生资源企业要更新观念,创新机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直接到乡镇、村选点建设;通过开门开放办社,整合社会资源;联合有合作意向的龙头企业,合力参与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建设。

(三)建设管理

各区(市)县供销社对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实行“七统一、一规范”(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着装、统一价格、统一衡器、统一车辆、统一管理、规范经营),按照《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管理规范》进行管理。

(四)示范带动

区(市)县供销社要确定试点乡(镇)、村,探索农村回收网点建设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工作。

(五)培训宣传

供销社及再生资源协会要通过集中办班培训,现场实地培训,专题、专项培训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强化基层站点回收人员的业务培训。要加强对农村保洁员的回收业务培训,使保洁员既是农村保洁员,又是供销社再生资源分拣员、收购员。加强与村委会的合作,采取发放宣传图片、宣传册等多种形式,向村民宣传介绍垃圾的分类、处理、回收等知识与方法,提高回收利用率。

(六)部门配合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合力推进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

五、扶持政策

(一)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列入财政专项扶持,具体扶持标准及办法另行制定。

(二)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网络的建设用房应优先解决。

(三)对参与农村可利用垃圾回收体系建设的再生资源企业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附件:1.成都市供销社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流程

7.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 篇七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使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单单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这本书,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有如下一些认识。

1、明确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辛苦不辛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付出再多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包括如下三重意蕴:①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②有效率:教学活动本身是一种精神性生产活动,沿用经济学概念,可将教学效率表述为: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人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X100%;③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具体说,是指教学目标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及吻合程度的评价。“是否吻合”是对教学效益的规定,“吻合程度”是对教学效益量的把握。

2、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有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检测,能够在课堂上真正达到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3、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4、要重视提问和讨论的有效性 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越俎代庖。

8.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八

一、课题提出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意识到,教学也是科学。即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于是人们开始关注教学的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基础,以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

从大的教育教学环境来看,现行高考体制和用人原则决定了学生和家长的目标就是名牌大学,造成了教学质量成为了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为了提高分数,教师和学生只好埋头苦干,结果是两败俱伤。学生加重了课业负担,书包越来越重,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教师也感到身心疲惫。据调查,教师患咽喉炎的比例占80%,患胃肠道疾病的比例占30%,患颈肓椎类疾病的比例为22%。正如一则短信对教师的描述:起得比公鸡早,睡得比猫头鹰迟,吃得比营房士兵快,催作业比黄世仁狠,搞辅导比待骨肉还亲。这样低效繁重的教学真是耗子穿风箱,两头受气。从我校的小环境角度来看,根据课题组开展的问卷调查分析,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对提高课堂效率有迫切的愿望。而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教学效果反馈速度快,当堂课就能看学生的情况,在有效教学这个问题上更突出的研究价值。同时,这几年来,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有滑坡迹象。希望通过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来数学教学质量的不利局面。在这样的大小背景下,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为此我校选择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的界定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这一科研课题的核心是“有效教学策略”,是从教学的策略作为切入点。所谓“有效”就是高效能。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言之,就是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达成教学目标。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

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所谓“策略”,就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或教学意图而采用的一系列具体的问题解决行为方式。而“小学数学”则限定了该课题研究的学段和科目。“课堂”则是明确了进行有效教学的主阵地。综合起来,课题的界定为:在小学数学的学段和科目范围内,教师优选确保在单位时间内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途径和教学措施。

三、课题研究内容

从教学的流程看,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的评价。具体表现为:(1)建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评价体系,应该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角度制订出评价标准。(2)有效教学准备策略,即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资源的利用、开发与整合、教学行为选择的研究、作业设计等。(3)课前3分钟和课堂有效教学氛围的营造策略。(4)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是教学方法、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媒体等,具体表现为小学数学新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的有效教学流程和模式。(5)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策略(6)学校管理层对教师教学“六认真”的监督和激励,即教师教学评价反馈策略。(7)教学反思策略,主要是做好教学后记、教学案例和教前反思的研究,对于作为评价主体的教师来说,教学评价的过程就是反思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过程。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一,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教学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学习主体性认识不够,通过课题研究让研究老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克服原来的教学思维定势,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第二,有效教学的研究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的转型

从“教的课堂”转型为“学的课堂”。所谓的“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就是说,学习是一种能动的活动,决不是教师片面灌输的被动的活动。

第三,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要实现由“控制者”向“主导者”的转变。一味强调教师的控制作用,学生唯命是从、言听计从,是难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的。而主导包括发动、组织、指导、调控、点拨5项。其中的指导集中体现了主导的特性。指导就是引领。这样,如何引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去替代教师发号施令,成为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关键。传统的教师角色以“能讲”为主要特征,新理念的教师角色以“善导”为主要特征。

第四,有效教学研究有助于改变教学的无效和低效,提高教学质量。长期以来,大多数课堂存在着无效和低效现象。有效教学理念的提出,为我们研究课堂教学效益提供了一个最佳途径。在课题研究中,虽然我们很难打造出公认的最好课堂来,但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努力打造出相对有效的课堂来。

四、课题的论证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是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过程。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师生是建构知识过程的合作者,从这些新的视角出发,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谋求教学效果的高效益。从根本上讲,有效教学应该是一种建构性教学、策略性教学、真正关注学生的自主性,同时也体现教师主体性的教学。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则认为每个人除了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以外,至少还有其他5种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等。“多元智能”理论的创始人加德纳有一句名言:“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在合理分析每个学生的语言、逻辑、运觉、节奏、交际、自省等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充分备课,形成有效教学的准备策略。其次应在以创新为目标,以问题为中心,以自主探究为基调,科学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形成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最后应围绕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进行多元化教学评价,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策略,事实上有效教学就是学生多元智能得到有效发展的教学。

3、科学主义的代表人物加涅认为: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加涅把一个人的学习结果分为认知、动作技能和态度三方面,认知结果又包括三个方面: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习能力、创造力的发展,提倡“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奠基;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倡导“在教育教学中享受人生的真谛”,与学生一起成长。

4、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作用而组织的控制。”其中有两个最为重要的标准:一是效果、二是时间。效果是以限定的时间标准为前提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通过合理的组织教学过程得到最大教学效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全面提高,不仅要知识,而且要能力,更要情感与态度得到提高和发展。

(二)政策依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改革的具体目标中第5条: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倾向。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纲要》旨在积极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习,是探索性的、自主性的、研究性的学习

3、国务院二○○七年五月十八日颁布执行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中的第2点中指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内容,改进培养模式和教育方法,倡导启发式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接触社会、接触生活、接触实践。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章教育教学中“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第二十九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下列义务第二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提高课堂有效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为我们的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政策法规依据。

(三)现实依据

1、新世纪的基础教育需要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课堂教学中,以人为本,实施有效教学,在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意在有效参与,保证质量,其中有效参与即指:诱发兴趣、激励参与、自主学习;保证质量即指:通过导思、导疑、导练、提高教学效果

2、现在学生课业负担重,部分教师乐于搞题海战术、机械重复,学生心力憔悴,有的教师上课满堂灌,板书整块黑板,学生听力疲劳,目不暇接,教师上课上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课堂教学效果较差。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有效性。

3、根据课题组对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开展有效教学更的极强的现实性。

通过调查问卷,教师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为主导,对学生主动性重视不够。原因是这样的课堂便于教师调控,有利于教师的发挥,但教学是双边活动,如果学生参与程度不高,就会出现“船上人不使力,岸上人挣断腰”悲剧,这样的教学当然是低效、无效甚至负效。另外,教师对合作学习使用较少,对学生评价也不科学,导致教学的效果较差。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提供了依据。

五、研究的目标及预期成果

本课题以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教学效益,建构有效教学的策略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具体目标分为四个方面:

一是通过课题研究建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成果形式是:《自强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

二是通过课题研究总结出一套学校教学六认真评价激励机制。三是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小学数学及至各科课前3分钟有效教学氛围的营造策略。

四是小学数学四类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

五是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教师在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力求培养一批校、镇、县骨干老师。

六、研究方法

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

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相应的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

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

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

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目的。

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农村小学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七、研究的过程和步骤

1、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0年1月到20014年6月共四年,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2010、1――2010、12)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组织研究人员对课题进行反复论证,制定课堂有效教学学生调查问卷和家长调查问卷,对全校学生和部分家长进行抽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拟定实验方案,为课题的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规范学校教育科研的管理,成立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组。制订了自强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完善了自强学校教师德能勤绩中关于教育科研的条例。课题组由校长唐承德带头任课题主研工作。

2、课题组成员参加有关教育科研培训,并培训本校教师,加强对科研的认识,提高教育科研素养。教科室利用教师业务学习的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科研的相关理论,丰富知识,掌握科研方法。由教科室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科研培训。

3、制定课题的学生和家长调查问卷,对学生和家长进行抽样调查,汇总调查情况,写出调查报告。按两个小组进行分工,低段数学组由巫仁秀负责,开展有效教学的教师问卷,并进行统计汇总,写出调查报告为课题论证提供一手资料。高段数学组由胡树林负责,开展有效教学的学生问卷,并进行统计汇总,写出调查报告。

4、请教研室的专家指导,帮助修订课题的实验方案。对初步完成的实

验方案,要请教研室的熊维平主任等专家进行修订完善。

5、写好课题立项申请书,向泸县教育局教研室进行立项申请,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准。

第二阶段(2011、1――2011、12)布点试验阶段,主要是选定好实验班级,分析当前课堂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甚至负效教学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出农村中小学有效教学的特点和规律,探索总结一套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农村中小学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建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师的工作实绩,研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实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本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有关要求,安排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计划。并确定为每月开一次科研工作会,组织所有主研协研人员参加。

2、选定3个布点试验的班级,向相关教师说明实验研究的具体方法和途径,使他们心中有数。具体是小2012级1班、小2010级2班和初2011级2班,确定的实验教师为胡树林、余仁英、陈言平

3、构建有效教学策略体系和教学评价体系。将取得有成果以自强学校科研专刊的形式向学校教师宣传推广。教科室明文规定,每学期至少办两期课题专刊。

4、课题主研人员聘请进修校专家到我校对课题进行指导。计划每年请课题联系人对课题进行指导,形式包括课题组出去学习和把专家请到学校讲学的形式。

5、总结第二阶段布点试验成果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课题阶段成果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讨论研究,为课题全面铺开垫定基础。

第三阶段(2012、1――2013、12)全面实验阶段 主要工作是将第二阶段取得的成果进行提炼,总结出经验,使之更具操作性,并将前阶段的成果进行运用。

1.将教研组、备课组与课题组有结合,在常规教研中渗透和应用课题

组中取得的成果。

2.在教研组和备课组开展的平时活动中检验成果的有效性。具体是将这两年的教研和集体备课的主题确定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平时的活动就围绕这个主题开展。

3.每期进行一次课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收集评选论文,并向上级推荐发表,最终形成论文集。

第四阶段(2014、1――2014、6)总结阶段,主要工作是搜集汇编课题研究资料,撰写实验工作报告、研究工作报告、成果报告,申请验收结题,并将研究成果正式社会推广。

1、进行自我检测,汇总各项研究资料,包括教师、学生的文章、文集、学生个案,音像图片资料。

2、对实验成果进行整理分析,写出终结实验报告。

3、完善课题实验的档案体系。

4、申请验收结题。

八、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1、物质保证

为了课题顺利实施,课题组预计用于外出考察学习、进修费1000元,科研资料费2000元,培训费1000元,其它开支1000元,共需投入经费5000元。学校将给予充分保证。从本学期开始,学校还专门为每个课题每学期划拨500元作为科研专项经费,足见学校对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

为了便于查找各种资料和打印相关课题研究材料,学校还专门为教科室配备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每学期都订阅了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各种刊物来装备教科室。

2、制度保证

(1)为了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学校完善了教育科研的有关工作职责和制度。制订了《泸州市自强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为课题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激励机制和相关制度保证。为了使几位主要研究人员有充裕的研究时间,在安排教学任务时都有所考虑,确保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2)要把课题研究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同备课,课堂教学,本教研

活动和校本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养成时时有科研,处处有科研,事事有科研的良好科研意识,杜绝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相剥离的现象。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课题研究汇报课、自荐课、研讨课活动,在教学中要突出研究内容、研究的重点。我们要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坚持开展教学案例的编制和教学反思活动。

(3)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每位老师所研究的项目和子课题是各不相同的,但就重点课题而言,其研究的目标、思路、方法、步骤是一致的。

3、人员保证 顾问组:

吕操

泸县教育局副局长 杜作文

泸县福集镇党委书记

郑光明

泸县福集镇分管教育副镇长

指导组:

胡运清

泸县教师进修校副校长

课题联系人

李万富

泸县教师进修校教研室主任 熊维平

泸县教师进修校教研室副主任 李宗德

福集镇教育助理

领导组:

唐承德

福集镇自强学校校长

余仁英

福集镇自强学校副校长

研究组:

唐承德

福集镇自强学校校长

本科

余仁英

福集镇自强学校副校长

专科 莫德平

福集镇自强学校教科处主任

本科 胡

福集镇自强学校教科处主任

专科 张才刚

福集镇自强学校办公室主任

专科

胡树林

福集镇自强学校课题主研

专科

陈言平

福集镇自强学校课题主研

专科

巫仁秀

福集镇自强学校课题主研

9.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九

一、课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纵观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在课堂上的提问中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问题琐碎。有些教师认为问题越多,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越能营造热闹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从上课开始,教师设计了琐碎繁多、深浅不适的问题,剥夺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挤占了学生阅读品味文章的时间,这种违背教学规律和单元达标要求的的提问形式,使满堂灌变成满堂问,失去了提问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在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景,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并获得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主要渠道。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实现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且有效的就是恰当地进行课堂提问。然而, 然而在语文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大多偏(只针对部分人)、空(毫无意义)、繁(杂乱)、难(学生无从下手),这些问题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很显然这几种情况都容易让学生滋生厌学情绪,这不是课堂提问者的初衷。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教学中老师问得清楚、学生答得明白;

老师问得有效,学生答得具体。这是摆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前非常现实而有意义的问题。

二、课题的界定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道,掌握课堂教学进度以及进行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其贯穿于课堂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效性提问是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精心设臵问题情景,提问有计划性、针对性、启发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我们对课堂提问的界定是:课堂提问是在课堂环境中,即是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表述问题,以引发其回应或回答。

三、研究的目标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有些教师的提问得不到学生的配合,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者寥寥,造成课堂教学的冷场,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如提问数量过多使学生忙于应付,根本就无暇深思;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臵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等。总之数

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

四、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现状及其分析。

2、小学语文教师有效性提问的策略与设计。

4、总结提炼出有效提问的参考目标。

四、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教学实践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文献资料研究法。主要通过课题实施初期,对与课堂提问的有关文献资料、书籍、音像资料进行学习、分析、整理和总结。

2、教学实践法。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不断反思,总结出语文教学中有效提问的方法或策略。

3、案例分析法。通过聆听或观看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的教学实录,认真分析教学过程及教学片段。总结出有效提问的好方法。

4、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优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的先进经验。并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尤其是有效提问的水平。

五、预期研究成果

1、阶段性小结;

2、相应的教学案例或教学实录;

3、有效提问的相关论文集;

4、总结提炼出有效提问的策略或参考目标;

5、结题报告。

六、研究的步骤

1、学习准备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0月)制定课题实验方案,学习相关理论并搜集相关资料;

2、研究分析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通过文献资料、案例分析等方法,分析国内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以及聆听普通教师的教学录音(或深入课堂听课),不断分析有效提问的理论、制定出有效提问的参考目标;

3、实践反思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反思,认真探究语文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方法。并形成相应的论文资料;

10.对有效课堂地实施与策略的理解 篇十

1、教学发展的有效性

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动与交往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性因素。要使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活动的发展效应取决于下面四个条件:1.活动对个体所提出的要求与个体现有发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学要求掌握在“最近发展区”为宜;2.活动本身的组织结构水平与重复程度,如赞可夫主张“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于充分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3.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4.活动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动主体对成效的感受。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上述条件往往在不同程度上得不到共识,导致课堂教学活动的发展效应不高。其中教学主体行为的体现度是教学发展有效性的重要因素,当前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行为动力不足:诸如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课时开“小差”甚至厌学;教师的教学精神状况不佳,备课上课的精力与时间投入不足。另外,教学行为及环境的创设受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着一定的教学思想观念,主要体现为:1.全面育人观。2.教学效率观。3.教学过程观。

2、教学知识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在这里必须有两点应明确:第一是科学知识和有效知识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但科学知识并不一定等于有效的知识。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如讲授的内容是科学的,但全是学生已习得的知识,或者是他们听不懂和无法接受的内容,这就叫做“正确而无效的知识”。第二是非科学知识也不能笼统地认为是无效的知识。如中小学教材中的寓言、神话故事等内容并非是科学的,但可以启迪人们思考,从另一个角度充实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认识。因此,我们认为教学效果不取决于教学内容是否正确、是否丰富和教学时间的长短,而取决于有效的知识量。主要表现为:其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其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其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

3、教学调控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教学速度、难度的调控,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现为:其一是课堂教学的速度。其二是课堂教学的密度。它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一定质量教学任务的程度。课堂教学传授新知识越多,其教学密度就越大。其三是课堂教学的难度。它是指教授和学习者在教学时感到表达、理解、运用等的难易程度,这里主要是指学生学习时的难易程度。其四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的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课堂教学效率下降。为了减少时间的损耗,建议在教学中应做到:课前做好准备;准时上课;提炼和浓缩教学语言;精简板书;提高提问技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等。

4、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启发式教学,这也可以说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但启发式教学不是盲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是通过揭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学生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善于引导。人们往往误认为启发式就是“问答式”,其实在实际教学中启发式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目的启发、问题启发、形象启发、比较启发等。最终是为了达到最优的启发效果。在教学中怎样在学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识基础上,用大量典型的实例,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正是启发式的用武之地。另外,在教学方法的实施中教学策略的选定和设计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有针对性加以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和内容,可以构成有特色的教学方案。课堂教学所采用的基本教学策略类型主要有:

(1)以方法因素为中心的方法型教学策略。其中又可划分为讲授型和发现型两种。讲授型策略:其主要倾向是向学习者系统传递知识,要求教师指定内容、提供材料、制定广深。发现型策略:其主要倾向是促进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要求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指导方法、促进学习。

(2)以内容因素为中心的内容型教学策略。根据内容性质和内在的逻辑结构可划分为直线式(按教学内容内在的逻辑顺序,把教学划分为相互关联的内阶段和步骤);分支并行式(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若干平行的单元,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与媒体);综合式就是上述几种方式的综合。

(3)以师生活动方式加以划分的方式型教学策略。其中分为教师中心策略:是学校中普遍常见的形式;学生中心策略:主要考虑学生个人的实际需要。

11.数字化校园建设策略与有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 篇十一

读了《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策略》,使我感受到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单单教学内容,更重要的在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的课堂教学。结合我的教学实践,我有了如下一些认识。

1、明确了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看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辛苦不辛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付出再多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2、要转变教学观念,实现三维目标。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业务素质的优劣,对课堂教学最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高教

学效率,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具体到每一节课要有有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能检测,能够在课堂上真正达到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的发展。

3、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这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如,我的教学有效吗?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4、要重视提问和讨论的有效性

有效地“提问”和“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这种状态的维持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有效提问是一个很艺术的教学技巧。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一个不严谨、不科学的问题,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打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也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的提问必须是有严密的科学性、逻辑性,即教师要善于提问。一方面所

提出的问题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另一方面问题提出后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讨论、思考、探究,给予学生充足的讨论、思考、探究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更不能是教师越俎代庖。

12.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与实施试题 篇十二

工作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45分)

1、在教学后,通过测试检验学习结果,评定成绩,这是一种(A)。A 总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过程性评价

2、一般来说,教师校本教学研究能力随着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B)。

A降低 B提高 C不变 D难以预测

3、在早期的师资培训机构,培训以哪种方式为主。(B)A函授制 B班级制 C学徒制 D探究制

4、“给我一打体形健全的婴儿,让我用一个专门的环境培养他们,我保证他们之中的任意一个,都能被培训成为我所选择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这句话出自(D)A卢梭 B斯金纳 C裴斯泰洛奇 D华生

5、专业化教师的首要突出特征是(C)

A经验丰富 B接受研究生教育 C具有专业职称 D从教历史悠久

6、重复操作引起的对外部活动稳定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B)A思维 B定势 C习惯 D跳跃

7、新课程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科学素养,一个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考试成绩(C)

A必然降低 B不变 C应该相应提高 D很不稳定

8、教学研究的第一步是(A)

A提出问题 B设计方案 C搜集资料 D制定假设

9、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谁为中心。(B)A教师B学生C教材D教室

10、教学研究中经常反思,就能产生一种盘旋上升的(C)A螺旋效用B螺旋效用C蝴蝶效应D互动效应

11、现实中教育教学课题产生的途径多半是(B)A自上而下 B自下而上C由此及彼D由表及里

12、多次测验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这就是(D)

A程度 B效果C效度D信度

13、教师日常的“教学设计”就是教师所熟知的(D)A上课B总结C备课D活动

14、从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行动这一过程最关键的环节是(A)A教学设计B备课C调研D访谈

15、在校本研究中,教师应该是研究的(B)A工具B主体C对象D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6、下列哪些行为会扼杀师生的创造力(AB)

A路径依赖 B功能固着 C发散思维 D探究学习

17、校本研究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即(BCD)

A为了教学 B在教学中 C通过教师 D学生是研究主体

18、教学经验对教师来说非常重要,因为(AB)A积累丰富的经验是所有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历程 B经验能够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大部分问题 C经验决定一切 D经验都会带来正效应

19、学校校本研究的主体应该包括(BD)

A教育专家 B教研人员 C大学研究人员 D学校骨干教师 20、哪两种情况会对经验性教学的教师“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BC)

A教师的经验被其他教师否定

B按照经验解决问题,最后发现没有完全解决教学问题 C经验再丰富的教师也遇上了自己没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借助“他人经验”

D学生家长给教师出难题

21、下列哪些行动标志着中学教师进入“研究”状态(AB)A追踪某个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B借鉴“他人经验”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C将顽皮的学生交给政教处“教育” D依照经验解决日常教学问题

22、新课程倡导哪些学习方式(AB)

A探究学习B合作学习C灌输学习D我讲你听式学习

23、一个好教师的三个主要评价标准是(ABC)

A受到学生热爱 B让学生对所教学科感兴趣,爱学习C让学生有成就感 D与学校领导处理好关系

24、校本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ABCD)A问题 B设计 C行动 D反思

25、关于校本研究中的“课题”论述正确的包括(BD)

A多半是“自上而下”产生的 B往往是“自下而上”产生的

C是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 D是“真实的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N)

26、教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教师讲了多少。

(Y)

27、教学是否有效是看学生学会了多少,而不是看教师讲了多少。

(N)

28、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出现问题马上凭借经验解决问题,就是最为典型的教学教研。(Y)

29、当教师专业化水平高的时候,执行教学研究就相对容易。(Y)30、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促进教师教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的成功策略。

四、简答题(每题15分,共15分)

31、【案例】

以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保持水土》时的课堂教学结构:(1)学生通过观看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流水的录像提出问题;(2)为学生提供黄河上流的资料(文字、录像、图片等),让学生尝试推想:“黄河水为什么会含有大量泥沙?”

(3)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验的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实验验证自己所作的推想;

(4)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讨论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

(5)通过阅读材料,结合前面研究,讨论怎样保持水土问题。问题: 1、该教师采用的是何种教学方式,该方式主要包含哪几个阶段? 2、该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何积极意义?

简要分析:

一、有关教育理论知识

该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课程中的改变学习方式的有关知识:(新的教学方式强调:)(1)探究

性学习概念:在学科领域或现实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态度、能力和学习方式的过程;(2)探究性学习的意义: ①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学策略发生转变。使得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 单向灌输式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双向协调发展 的“探究式”教学方法。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仍旧是班级授课制,但是由于信息媒体的介入,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赋有 了新的时代内涵。③再次,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教学内容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程资 源的开发与运用; ④探究式教学的运用促成了师生角色地位的转变。教师由原来的知识提供者、灌 输者转变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学习的接受者 和被填灌对象,转变为课堂学习的认知主体。

上一篇:忘掉过去,追寻未来美文下一篇:《我知我师我爱我师》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