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美丽

2024-07-22

文明与美丽(共8篇)

1.文明与美丽 篇一

美,只有体现在内心,而外表美,内心不美,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体现出内心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有一次,我去奶奶家玩,边走边哼着小调,在经过一条大街时,我看见一位阿姨打扮的很美: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穿着一套流行的服饰,脚蹬一双闪闪发亮的高跟鞋,走起路来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大跌眼镜,她将一个刚吃完的梨核随手就往身旁一扔。我顿时惊呆了,阿姨乱丢东西太不讲文明了、太没有社会公德了,假如砸到路人怎么办?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还有可能发生意外。

我不敢往下想了,也不知道这位阿姨的感想是什么。看到这一幕,我赶紧把梨核捡起放进垃圾桶。

阿姨的外表让人赏心悦目,可她的行为却让人不忍直视。阿姨的外表与行为大相径庭,我在路上边走边想: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

到了奶奶家后,我把路上发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奶奶,奶奶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真正的美是在于心灵,只有内心美,才能使一个人真正地美丽起来。”

是的,只要每个人都发自内心的美,我想,这个世界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2.文明与美丽 篇二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 具体一点说, 经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保护共存是从科学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基本含义的表达。经历20世纪工业文明时代的发展, 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已经实现了工农业现代化建设, 城市高楼大厦, 工厂林立;乡村也被大型产业化的农牧场所代替, 一切以来自石油化工业产品为生。形成有农场没有农村社会, 有农业工人没有农民文化, 有农业没有农艺技能, 化学文化代替了生物学文化。表面看来, 工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 但带来了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 特别是土壤污染, 看不见摸不着, 不但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而且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正常生育, 使社会发展陷入了停滞和衰退。我国从实施农业四个现代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和化学化以来, 也正在经历上述的过程。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提高, 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研究自然、认识自然、保护自然、科学地利用自然和改善自然的呼声不断, 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许多理念应运而生。人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力求遵循现代化与自然共存, 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保护共存的要求行事。从21世纪开始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一切按照生态发展的要求来规划建设, 也就是说,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2]。2013年4月间,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克莱蒙市举行, 深入探讨了生态文明视野下后现代农业和城乡发展, 寄希望于中国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把生态发展文明时代迅速向前推进。本文就拟简要地探讨一下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任务和实施途径供有关部门参考。

2 基本任务

2.1 建立和完善保护区网络

保护区是主要致力于生物多样性及与其相关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管护, 并通过法律和其他有效手段进行管理的陆地和海域。具有科学含义的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自从1872年建立以来的140多年间, 已经经历了只强调保护、把保护和发展结合起来、生物区域规划组成部分三个阶段。当前, 它的任务主要是保护, 但要在不影响保护的前提下, 把保护与科研监测、教育培训、资源持续利用和生态旅游密切结合起来, 成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时首先要考虑这项重任, 而且它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核心。保护区网络的建设有望使地球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多样性得以保存下来, 缺乏这个环节自然界的原始本色不再存在就谈不上什么生态文明了。

即使社会高度现代化, 一切都十分方便和舒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幸福, 因此, 保护区网络建设是一项国际的重要任务。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人们对水、旱、风、火灾害、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十分关注, 人们愿意投入大量资金来建设各种各样的绿色工程以应对, 即使还没有充分把握预测其成功的可能和作用, 但是, 对保护区与上述灾害防治关系和作用知之甚少, 还没把它正式列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议程上, 发挥其保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实际上, 保护区就是一项自然的绿色工程。同样, 除了极少数地区例外, 人们已感受到现代化的影响, 人们都盼望着现代化的生活, 技术革命被看作是万能良药, 对它应用不当所产生的破坏力认识不足, 对自然是否存在好像已无多大必要, 现代化文明的傲慢和生态忽略就是最大的威胁因素。当许多地方实现现代化之后, 原有的自然系统遭受破坏, 资源枯竭, 生态系统残缺不全和环境恶化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在自然生存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的情况下, 人们才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 人们不应征服自然, 消灭自然, 当然实际上也做不到, 反而遭受自然的报复和惩罚。所以, 最迫切的任务就是与自然取得必要的协调, 保护区才在残存的自然系统中应运而生, 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认识到, 必须要纠正过去的失误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加深对保护区的认识, 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才能真正把保护区搞好, 以发挥其无限的活力[3]。

2.2 建设生态城镇

一般说, 城镇的发展大多是伴随着工、矿业和许多其他现代化产业的建设而繁荣起来, 这被认为是工业文明时代的骄傲。从当前的观点来看, 既不应抹杀其成就, 但也应看到, 由于当时几乎给人一种无所不能的科学技术万能论的理念, 可以毫无顾忌地改造和支配自然, 常常造成城镇畸形发展, 无限地扩展范围, 到处千篇一律, 环境污染严重, 再加上分配不公, 富人区和贫民窟差别悬殊, 造成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今的城镇化不应简单地把它等同于光是造城建楼, 关键在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和现代化的发展, 但不能盲目地实施增长和发展战略, 而要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和变化, 制定适当的系统改革战略, 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实现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目标, 保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 以免形成大起大落的局面。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来看, 除了极少数例外, 都应从中、小生态城镇为主体为发展的方向, 认真根据所在地的位置、环境特点和资源状况, 确定其发展方向和规模, 明确相应的工农业发展类别、人口数量和福利水平, 保证能源和水源的供应, 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不断扩大生态建筑的建设和规模, 大力推动和扩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规模, 解决交通运输和通讯联系渠道, 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绿化、美化、净化和产业化的生态建设, 包括建立保护区在内, 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的排放, 防止环境污染, 保持环境质量始终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同时, 要搞好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医药卫生、财政金融、商业贸易、保险、行政机构和服务行业的建设, 使城镇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都建立在节约能源和资源以及保护生态与环境的基础之上, 保持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格局, 既推动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也维护区域生态安全[4~6]。

2.3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防止乡村社会和传统农业消亡

当前, 我国许多人口众多的发达地区, 城市之间已接近连片, 居民点逐渐代替了乡村的景色, 加以乡村许多劳动力大多放弃农业进城谋生, 剩下的老、弱、病、残、幼难以使原有的精耕细作农业延续下去, 传统的农业耕作制度及其组成成分———作物、果蔬、畜禽等的优良品种已濒临灭绝境地, 到处都只利用单一的所谓高产品种和粗放经营。一个多样化、低成本以地养地、通过合理轮作、混作、间作、套作所构成的多层多种立体经营的农业生产结构几乎不再存在, 化学文化代替了生物学文化, 获利文化代替了需要文化。这不但造成以牺牲环境和食品安全为代价, 也导致乡村社会和文化的消失。如果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利用近期提倡建立家庭农场, 一方面, 继承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精华,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并鼓励和帮助各农户通过建设村落生态经济园继承和发扬原有的乡村文化, 把人为中断的农业生态循环链恢复和连接起来, 或许使上述问题有所好转。现代化高效农业也可适当开展, 但不能像欧洲荷兰、德国家庭农场那样的做法, 不应将之取代我国几千年来发展的农业优良传统。草原荒漠地区也因为集中建立居民点导致周边地区草场退化、牧业衰退。人烟稀少的大面积草场形成了所谓退牧还草的荒地, 因为草场没有动物适当的啃食松土也难以正常成长起来。只有边疆人口稀少机械化开发出来的大型农牧场, 成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的基地, 但是, 由于自然保护派不上适当的位置, 持续发展也难以延续下去, 只能是一种随其荒废、自然恢复再做经营, 而且也重复不了几次, 最终由于荒漠化而丢弃[7~14]。

对我国来说, 传统农业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源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以保护区为核心, 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的精华, 在生态农业建设上下一番功夫, 把民居、产业、养生、乡土文化和乡村社会密切联系在一起全面考虑, 观光农业的出现、农家乐庄园和休闲度假与生态养生基地的产生就说明其充满活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性质的伙伴关系, 未来的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介入要尊重生态性、自然性和人类的生存性, 现代文明借城镇化消灭乡村, 使乡村文明消灭, 反而使现代化文明失去基础, 难以持续下去, 要使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密切结合, 也就是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 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才有美丽、幸福的情况出现, 美丽中国的含义也就在于此。乡村特有的幸福生活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追求低成本高福利的新模式, 基于自然保护的乡村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的乡村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本、自信之根, 更是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中国5000多年的农耕文明决定了不能走乡村消亡的单纯城镇化之路, 它蕴藏着医治工业文明的良药, 使用新能源的优势为中国式低能耗文明发展开辟新空间。生态文明的基本社区要有城市气息, 但要保留村社理性和农户理性的中国特色结构, 同样, 现代化城镇在很大程度上也要有乡村景色搭配, 人们才会感到更加幸福美满。有人认为, 现代工业社会需要传统的智慧较之部落人需要现代文明更为迫切并不是没有道理的[15]。

2.4 大力发掘和认真管护已有的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世界遗产性质和价值、独一无二的自然和文化区域和事物, 是国家精华中的精华。我国无论在生物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和传统农业耕作领域中都拥有大量的这样的遗产, 需要大力发掘并发挥其为生态文明建设应起的作用, 不能听任其被埋没下去。当前, 我国已有45处进入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名录中, 由于缺乏专门机构精心的管理, 未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不是无动于衷, 旁若无事, 就是过分宣扬, 开展观光旅游, 为获短期利益引起破坏, 应划入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中全面规划将之管护好[16~20]。

2.5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基本含义就是要把不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但已垦殖栽培作物的山地陡坡、干旱草原和蓄水湖区不再种植, 通过封山育林、育草和蓄水让其恢复原来的面貌, 必要时可利用人工的方法补植他们原来的组成成分, 促其迅速恢复, 以发挥其维护生态安全的作用, 但不要改种其他的经济林木和牧草等, 涉及到群众利益时, 应通过生态补偿的方法予以解决[21,22]。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就被认为是引领绿色经济的新征程。如果原来的林场按生物圈保护区管理模式的要求规划行事, 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单元就更为理想了[23]。

2.6 发展生态旅游

旅游是经济、科学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以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已成为最高尚的活动。以上所论述的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耕作和生态城镇等都能发掘出许多生态旅游景区和景点, 提供游人观光旅游。管理得好就能显示出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经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共存的范例, 反之就可能产生生态灾难, 后果不堪设想, 可见, 它是一项有风险的事业, 但不能知难而退, 而要迎刃而上[24~29]。这样, 持续旅游就成为其主要指导思想, 要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全三者间寻找平衡, 成本—得益分析、环境承受能力的确定、生态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变化控制在可接受限度之内就是持续旅游必须协调和解决的问题。建立监测系统、通过问卷调查、专题讨论、座谈会、研讨会和各种论坛等不同方式, 广泛征求和搜集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公众的意见, 随时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使保护、社会和经济三者之间保持相应的平衡, 确保持续旅游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30,31]。

3 有效管理途径

3.1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统一领导机构

生态文明建设已被列入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 构成国家发展总体布局“五体一体”的组成部分, 还要将之融入各个方面的全过程中, 任务十分繁重, 前四个方面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从事各项事务, 唯独生态文明建设还未建立, 虽然到处都受到重视, 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 任务难以落实, 因此, 从中央到地方都应建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机构, 担当起有关组织领导、规划、协调、推动和监督等方面的工作, 才能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最好能在国务院直接管辖下, 至少也要附设在发改委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重组市环境保护局、林业局和园林局的职能, 组建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 强化对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领导工作, 力争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这是值得关注和学习的改革创新的经验[32]。

3.2 健全立法体系

现代化与自然共存是一项新兴的事业, 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指导和保证, 其任务就很难落实和实施。现代化的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人们关注, 要求明确, 法律和规章制度相对比较完善。长久以来, 自然保护工作虽然口头上强调从未停顿, 但实践较少, 法律规定大多比较空洞, 而且也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要求, 不但不起促进作用, 而且已产生滞后和抑制作用, 急需按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把保护和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来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 像自然保护法、保护区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文化多样性保护法、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法、受威胁物种保护法、防止生物入侵法、生物安全法、生物资源管理条例, 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管理条例和生态补偿若干规定等都是非常迫切需要的[33~35]。

3.3 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培训, 树立全社会生态文明观念

如果说法律是要求人人必须遵守和执行的规定, 那么教育培训就在于提高人的自觉性, 杜绝知法犯法, 倡导主动遵守的好风气。人们已经习惯了工业文明时代大力发展现代化事业的要求, 一切都从经济效果出发。现在, 已经进入了生态发展文明时代, 急需提高人们认识自然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意义, 所以生态保护教育培训就成为实施现代化与自然共存的一项核心的任务。校内校外教育都不能忽略, 特别是各级院校建立专门讲授和讨论交流课程和媒体加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最为重要。自然保护的危机和人们忽视自然的危机密切不可分, 当人们建立了一种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重视自然保护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并以生态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增强了生态意识, 关注整个生物圈的利益, 必然就推动人们保护地球和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伟大事业[36,37]。

3.4 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组织社区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的事情, 它涉及到各个单位乃至每一个人。为了摸索经验逐步推广, 最好在不同区域建立若干试验示范点, 组织社区和利益攸关者积极参与, 发挥广大公众的作用, 影响会不断扩大。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 就是这样做的, 效果不错, 要帮助它不断总结经验, 进一步推广到其他的区域中去[38]。

4 结语

3.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河南” 篇三

6月12日,由省社科联举办的省社科界“建设生态文明,打造文明河南”理论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来自全省社科界、高校、科研院所近30位专家与会,就“美丽河南”的内涵及打造“美丽河南”的重大意义、实现路径等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本刊将发言摘要刊发,以飨读者。

省社科联主席 李庚香

美丽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生动表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美丽河南,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河南版,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四个河南”、“两项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美丽河南建设,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生态智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在“天人合一”思想中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智慧,是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的宝贵资源。彼得·圣吉在《必要的革命》中指出:“中国拥有世界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并与印度一起保存着巨大的文化资源,包括对人的发展和身心健康的智慧传承。在对矿产资源开采依赖越来越小、对人力资源开发依赖越来越大的世界,挖掘这种深层文化智慧也许会成为未来的关键。”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充分挖掘出来,是美丽河南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丽河南建设,要以制度设计实现生态红利。面对新的生态要求,只有坚持以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规范、长期、稳定、可靠的保障。美丽河南建设,也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把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重中之重。

一要高度重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把生态文明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指以数字制造及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代表的一个崭新时代。它包括两个特点:一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快速下降。二是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现在,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坚定基础。这一变化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

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于工业化仍未完成的河南来说,发展仍然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这就要求河南在抓紧治污的同时,加快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坚持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提升,推动产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由粗放高耗外延向集约绿色低碳转变;以壮大规模和提升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快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提高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实现由黑色经济体系向绿色经济体系的转变,既要百姓富,也要生态美。

三要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有“复合生态”的理念,即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综合协调发展、整体最优,在空间上实现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时间上实现过去、现在、未来的效益统一。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提出的“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就是这种发展思路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生态城市建设必须立足资源环境状况,要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全过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舒适、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同时,要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治理农村染污时,要讲究投入和产出。

四要划定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和自然资源利用上线,推行生态红线奖惩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严守资源环境底线。要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重点区域生态建设,加快建设桐柏大别山地生态区、伏牛山地生态区、太行山地生态区、平原生态涵养区、沿黄生态涵养带、沿淮生态涵养带,南水北调生态涵养带,构筑起四区三带的区域生态格局,以良好的生态体系继续涵养中原这一块中华民族的“风水宝地”。

五要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是一个公共产品。要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坚持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完善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生态补偿机制。

总之,只有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才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河南的生态文明水平。

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政策建议

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

绿色发展的本质是要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能源原材料大省,虽然近年来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呈现出中原崛起的良好态势,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没有根本扭转,存在科技创新能力弱、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第三产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一些突出问题。所以,从这个意义来说,绿色发展是打造美丽河南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美丽河南的必经之路。要推动绿色发展,就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构建绿色经济体系。河南是全国传统能源原材料基地,绿色经济所占份额有限。未来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产业发展低碳化,以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三大战略规划为依托,以“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抓手,围绕做大服务业、做强工业、做优农业,突出发展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高成长性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要实现绿色发展,就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绿色发展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制。树立底线思维,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分类差异化考核等制度建设,以及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引入促进绿色发展的市场机制。

nlc202309012258

加强绿色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当前,应当下大力气加强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尤其要重视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使企业真正成为绿色科研开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科研成果应用主体,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积极构建科研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机制,着力推进绿色科技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学科优势明显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同时,还要搭建开放的绿色科技研究试验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战略联盟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与产业相融合,形成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态势。

强化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谷建全

不断提高全社会对依靠科技创新促进“美丽河南”建设的认识。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发挥各种政策工具的导向作用,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认识到,推进美丽河南建设,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河南经济发展环境,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工作布局上,一定要把科技创新与节能环保、科技创新与调整产业结构、科技创新与污染防治、科技创新与生态环保产业培育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积极构建鼓励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各地各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充分发挥科技政策的杠杆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技术政策,科学制定生态标准的门槛,鼓励支持依靠科技进步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从严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项目,限制产生环境污染、消耗能源较大的产业发展,有效克服生态创新过程中双重外部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科技创新着重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涉国计民生的环境问题。加快构建和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科技创新体系。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所以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来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中。因此需要从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两个方面构建绿色经济体系,大力推广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加快形成节约环保的技术和生产体系,根据“美丽河南”建设所提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以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等新要求,相应调整资源环境领域科技创新的思路,加强对国土空间优化开发、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制度设计等的研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里的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在全球化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共同的责任。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支持国内外、省内外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积极参与“美丽河南”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通过科技合作与交流,突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为“美丽河南”积极支持国内外、省内外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积极参与“美丽河南”建设领域的科技创新,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要在转型上下功夫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王永苏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根据上述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河南,必须重点在宣传教育、法治建设、发展方式转变三个方面下功夫。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大规模开采利用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一方面是经济的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正像恩格斯说的,人类对于自然的每一次胜利,都遭到自然的报复。无论你有多少钱,有多大权力,有多少豪宅豪车,如果没有好的生态环境,不可能有高质量的生活。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必须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范围内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正确的生产和消费观念。要使社会公众、企业法人、各级干部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生态文明建设要真正落到实处,必须依靠法治建设。邓小平在谈到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那些经过反复宣传教育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注重分析现象背后的法律制度原因,通过法制建设来解决。必须改革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的制度体系,下大力气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以法律的硬性约束确保生态环境得到优化。

建设生态文明,治理污染必须着力于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必须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建设美丽河南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必然对经济发展进行更加严格的约束,需要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对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更高。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工业结构升级。持续降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比重,提高高技术含量、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比重。

nlc202309012258

建设美丽河南必须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服务业。中国古代把“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照临四方,就是要在改造自然,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驱走愚昧,发展精神文明。西方语系中的“文明”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与城市化密不可分。建设美丽河南必须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大城市为中心规划建设城市体系,建设生态城、智慧城、畅通城、和谐城,为服务业特别是科技教育的大发展创造条件。同时,通过城镇化把山区丘陵地区的人口转移出来,让自然的力量修复生态环境。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应当高度重视,积极治理。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困难程度,理性分析农村污染治理的投入产出,深入研究治理农村污染的战略策略,改变让农民在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思路,把农民向城镇转移和农业规模化作为治理农村污染的战略方向。边远地区的一般农村要抓好农民向城镇的持续稳定转移,通过耕地流转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为发展循环农业、治理面源污染创造条件。通过立法严厉禁止向水库等水体投放化肥农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深刻把握打造美丽河南的实践维度

省社科联副主席 唐玉宏

建设生态文明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一项战略任务,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实践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当前,伴随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明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越来越强。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福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高度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日益成熟,以及我们党在实践上对美丽中国建设的科学把握。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河南,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部署,是美丽中国建设在河南的实践平台。当前,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不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科学发展路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着力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四化”同步的科学发展路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建设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良好、城乡和谐宜居的美丽河南,为加快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河南是富强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建设的实践归宿。要围绕打造富强河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切实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粮食生产核心区、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为美丽河南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要围绕打造文明河南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做文明人、办文明事,创新文化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为美丽河南建设提供可靠的精神支柱;要围绕打造平安河南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特别是要突出抓好法治和德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为美丽河南建设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

构建美丽河南建设的长效机制

河南工业大学副校长 屈凌波

根据“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特别是把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融入社会经济决策中,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中,实现政府决策的绿色化和生态化。建议在组织领导层面上,建立美丽建设领导小组,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和美丽河南建设的决定,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河南的战略布局。在管理层面上,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统筹协调,对与建设美丽河南和生态文明密切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能源和水资源评价以及气候影响评价,提高法律、政策和规划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度,从决策源头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产生。

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淡化传统的GDP考核,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奖惩机制。考虑到广义的生态文明建设错综复杂、不易操作,应尽快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地方调研,结合目前已有的各种类型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如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生态工业、循环经济等实践,研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

科技创新是建设美丽河南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当前,应当下大力气加强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加快形成充满活力的绿色科技工作机制,尤其要重视通过各种政策手段,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和参与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推广,使企业真正成为绿色科研开发投入主体、技术创新主体、科研成果应用主体,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绿色科技的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形成一批学科优势明显的研究基地和创新团队。此外,还要搭建开放的绿色科技研究试验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战略联盟平台,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与产业相融合,形成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动发展的态势。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导向作用,在全社会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推进美丽河南建设的良好氛围。坚持把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作为美丽河南建设的重要内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引导公众参与,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持续增强全民节约、环保和生态意识,营造爱护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风尚。

nlc202309012258

观点摘要

省生态经济研究会秘书长、研究员樊万选:紧紧围绕建设美丽河南,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省社科院城市与环境研究所博士郭志远:美丽河南建设重在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从资金投入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工作责任制、公众参与机制、执法监督机制等方面进行努力。最重要的一点是政府考核导向需要做出改变,经济增长的步子要慢下来,更多地关注民生、关注生态环境。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林志友:从工业化以来的发展范式看,科学发展观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它追求理性的发展,关注发展的意义,是一种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内在地包含了环境正义的具体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式,走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良性发展道路。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博士卢艳: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构建和谐生态的关键。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保护提供政策支持和稳定的资金渠道,真正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和市场化。建议完善生态补偿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增强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科学依据;加强公民环保素养教育、构建公众水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许昌学院中原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马华:广东省蕉岭县在全国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中,以政府引领为主导,以农民群众为主体,以社会参与为补充,积极推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将“共谋共建共创共享”理念嵌入到群众生活,内化为群众的生活习惯,从而探索出一条以“群众路线”践行“美丽乡村”的有效路径,取得了良好成效。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授史鸿文:乡规民约的重要来源是民间长期形成的保护生态资源的习惯,充分利用民间固有生态保护资源。执法部门应当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民间生态保护文化,引导群众将优良的生态保护传统转变成现代化的行为规范。这些习惯在民间被执行已久,对当地群众来说也喜闻乐见、易于遵守,可谓事半功倍。

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副教授田文富:坚持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实现生态环境的“刚性制度、铁腕执法”,严厉打击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等违法犯罪行为,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住建、经信、发改、环保、国土、水利、规划和农林等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院长吴国玺:加快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路径应该是以生态化为方向,修编村庄规划,以清垃圾、控污水为重点,抓好农村环境整治,以生态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提高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更要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空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纯成: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文明作为“和”的文明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设生态文明,顺应生态环境的变化,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已经成为必然,中华民族已经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走进了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中华文明已经成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人类文明。

省农科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张玉亭:建设美丽河南一定要建设美丽乡村,重点是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防控。农村和农业是美丽河南建设的重中之重,农村不美,河南不美;土壤不净,河南不净。农村和农业环境最终决定着美丽河南的建设进程。

(本刊编辑部综合责编)

4.文明与美丽作文 篇四

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应当毫不犹豫的让出自己的座位。每当你帮助了别人,自己心里也会一阵高兴,脸上也能焕发出一种耀眼的美丽。

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值得感恩的事情。当一个人无法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时,总会有好心人出手相助。这时,我们一定要说声“谢谢”,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机说,等你想说的时候,因为气氛不对了也就没说了,彼此都会心有芥蒂。为了避免这种尴尬现象,我们要选择最好的时机说上这句谢谢,让彼此间迸发出最美的花,装点着我们生活里的幸福。

什么是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就是在别人最需要自己的时候,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在别人帮助你的时候,诚恳地说出动听的两个字眼——谢谢!朋友之间,彼此送上一份祝福,这样会使友谊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文明不仅带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让美丽的城市变得更加动人。

我想,一个文明的城市会迎来大多数的好评。让我们每个人把文明礼仪当做我们作为市民的小小的责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每个人所在的城市都会变得更加的美!

现在,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文明每时每刻都会闪现在我们的眼前。走在这样阳光灿烂的夏季,这个鲜花如海的五月,我们也要让文明礼仪之花随时佩戴在自己的身上,这样的话,我们都会像这个夏天的太阳一样光彩夺目。

5.文明与美丽作文 篇五

进入了21世纪,我的家乡有了日转星移的变化,这变化充满了文明与和谐的音符。

听!“谢谢了”这是我们小区里平日里爱说脏话的一个伯伯说出来的话。他以前可见人就骂的,很不文明呢!但他现在不这样了,他改变了许多。伯伯碰见小区里的人都问好,还会帮着打扫公路呢。我便疑惑的问伯伯“伯伯您怎么变了个人啊”伯伯说“7城会要在我们南昌举行了,我要给外地人留个好的印象啊”

看!以前我每天上学都要走着凹凸不平的马路,可现在不同了。每条马路都铺了柏油马路,走的特别通畅。每到夜晚路灯一开整条道路金碧辉煌,为晚上开车的司机朋友提供了“天亮”。以前的小区都没有环卫工人,但他们现在出现在了我们面前,他们仿佛一个天使,穿着亮丽的衣服,成了一道非常美的风景线。当我每次想扔垃圾“它”便出现在我面前好象告诉着我小同学不要乱扔垃圾哦,给我吃吧!大家一定知道它是谁吧,对它就是垃圾桶。

6.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篇六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伴随着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应运而生,它是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是我们党深刻把握可持续发展时代潮流和当今世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新趋向,作出的战略抉择;是对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回应,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重大提升。

一、“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建设美丽中国

(一)经济建设与“美丽中国”

从经济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努力追求协调发展。力求内外部协调,改变对外需的过度依赖,实现资源与要素在内外部两个市场的最优配置;统筹中东西部及城乡之间的供求,调整投资、消费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推动各经济环节的良性循环;优化商品、要素、金融与资本市场结构,实现均衡增长,也就是“美”的协调增长。

(二)社会建设与“美丽中国”

从社会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解决社会建设的短板问题,力争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步调协同。要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形成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与机制。特别对老百姓关心的民生领域要有切实投入,为经济可持续增长提供切实保障。而社会建设带来的巨大商机应向整个社会释放。

(三)文化建设与“美丽中国”

从文化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立意高远将中华文化与世界对接,并注入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的各个环节。这是

民族复兴的灵魂所在。一方面要传承创新,发掘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另一方面要涵养公德,处理好文化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让美丽的中国元素成为经济生活与创造力的触发点。

(四)政治建设与“美丽中国”

从政治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需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明晰政商关系、政学关系,从源头上杜绝经济腐败、学术腐败、公权力腐败;另一方面要强化人民的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这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法制前提。

(五)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

从生态建设来看,要达到“美丽中国”的要求,就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另一方面更需要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评估体系,对资源与环境进行价值重估,明确不同经济活动的环境与社会代价,进而寻找与本地区资源与环境禀赋相适宜的新路径与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前提和保障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经验的优势。我们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在思想上,应正确认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

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优化经济结构的意识,将环境保护作为新阶段推进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在政策上,应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解决环境问题

只有将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意志的战略高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从源头上减少环境问题。在发展政策上,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采取总体制度一次性设计、分步实施到位的办法,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在发展布局上,遵循自然规律,开展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工作,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确定不同地区的发展模式,引导各地合理选择发展方向,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在发展规划上,进一步优化重化工业的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三)在措施上,应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包括建设完善的法律制度,制定严格的环境标准,培养专业的执法队伍,采取行之有效的执法手段等。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环境保护管理决策相一致的环境法规、政策、标准和技术体系,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严惩。核心要求是杜绝一切环境违法行为,任何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个人和单位都要补偿环境损失。

(四)在行动上,应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7.以生态文明引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篇七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又一种文明形态,它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被视为当今我国社会主义的四大文明。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美丽、健康、生态、和谐的文明社会;发展规律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发展模式是节约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发展目的是为了生态好、生产优、生活美、生命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绿水青山”形容生态文明,用“金山银山”形容经济发展,把生态和经济的关系比作“两座山”的关系,根本就在于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最终形成城乡一体化。当前,生态文明在全国上下已经基本形成共识,但立足点在什么地方,还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我认为,中国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关键要看乡村,特别是看乡村的美丽宜居、和谐发展的程度。

1.乡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基

没有乡村的生态文明,就没有城市或者其他领域的生态文明。中国的生态文明源于乡村,早在农耕时代,陶渊明就用“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来形容生态文明。虽然时隔千年,但与我们现在提倡的美丽宜居,仍有很多共存共通之处,都是在追求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健康、人际关系融合、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由此可见,从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入手,推进生态文明、丰富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既传承了历史,体现了乡村淳朴的民风和自然风,也符合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2.乡村是节约能源资源的有生力量

工业革命以来,占全球人口15% 的少数发达国家,以50% 以上的能源资源消耗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虽然物质财富成倍增长,但生态和人居环境却日益恶化。我国虽然尚处于后工业革命时期,但按照《第三次工业革命》作者里夫金的说法,中国人均资源不足是长期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耕地、淡水、森林仅占全世界平均水平的32%、27.4%和12.8%,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也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能源资源的消耗增长很快,随之而来的是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雾霾天气反复出现,特别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发展方式的转变告诉我们,必须要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依赖。而乡村恰恰适合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循环发展,是节约能源资源的有生力量。引导乡村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优化乡村的能源消费结构,已经成为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农村秸秆综合利用为例,我国每年生产的6亿吨秸秆中就有3.5亿吨可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来使用。2010年,我国转化为燃料的秸秆就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000万吨。既促进了秸秆的资源化、能源化、工业化、生物化利用,也带来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人造板、秸秆木塑等高附加值收益,也为农户提供了炊事取暖等便利,同时使重点地区的大气污染环境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3.乡村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是超过近8 亿的农村和乡镇居民的主要生产生活聚集地。近年来,我国农村和乡镇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也出现了一些示范镇和新农村。但在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与全面建成小康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公共服务不完整不配套、村容村貌不整洁、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污染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乡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一些地区,因为工业污染,造成乡村生态环境还有不断恶化的趋势。目前,我国4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庄只有35%,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行政村只有9%。因此,必须认识到,农村、乡村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改善对小康社会的建成影响很大。如果守不住绿水青山的生态底线,环境得不到有效改善,不仅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难以实现,也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

4.乡村是扩大消费的广阔市场

中国乡村市场是“埋在土里的珍珠”。乡村消费市场总额每年可达3万亿元,而且每年的实际消费能力还在不断增加。通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小城镇建设和村庄整治,提高城镇和中小城市的集聚能力,不但可以拓宽农村劳务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拉动乡村消费市场,带动家电、建筑、运输等相关行业发展,特别是带动互联网、电商产业的发展。据了解,去年农村地区有7700万人在网上购物,同比增长了41%,比城市增幅高出了24%。目前,阿里巴巴计划在未来3—5年内投入100亿元,建设1000个县级消费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消费服务站。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内需急需释放的情况下,扩大乡村、小城镇的消费,无疑是拉动国内消费的增长点和亮点。

二、要抓住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发展的好机遇

按照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但光有指导思想不够,还必须落实在行动和把握机遇上。

1.政策机遇

中央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高度重视。今年5月、6月、7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农村的三次调研中,都提到了“美丽乡村”。除此之外,“美丽乡村”还多次被写入中央1 号文件等中央重要文件,成为中央和国家一系列会议的主题。如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明显改善,人居环境基本实现干净、整洁、便捷,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201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在实践层面,住房城乡建设部、环保部、农业部,都先后开展了美丽宜居村庄、生态乡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试点,浙江、贵州、辽宁等地也正在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浙江省安吉县,出台了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用10 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由此可见,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对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2.城乡统筹机遇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只是在乡村多种几棵树、多修几条路,也不只是修几个沼气池和装几个太阳能热水器。其最终目的是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推进给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大中城市可通过交通、信息、物流辐射乡村和小城镇;另一方面,乡村和小城镇可利用城市设施和资源延伸,提高乡村的商贸流通业、服务业的发展,丰富乡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3.产业发展机遇

前不久,中央有关部门在浙江专门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座谈会,辨证地分析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生态保护是乡村发展的根基,产业发展是乡村繁荣的关键。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兴起,为美丽宜居乡村提供了产业支撑。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已成为新型的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成为拉动乡村经济的强力引擎。我国已建成的4万多个旅游景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农村和小城镇;全国乡村旅游景点每年接待游客已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亿元。“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选择乡村旅游的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1亿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在发达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高层次、高品位的休闲方式,人们选择乡村旅游是在寻找曾经失落的记忆空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乡村旅游恰恰迎合了久居大城市的人们对宁静生活和清新环境以及回归大自然的渴望。更重要的是,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还是生态经济、无烟工业,例如浙江安吉县在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中,不但改善了农村的生态与景观,还打造出一批知名的农产品品牌,增加了农民和周边居民的收入。

4.行业转型机遇

当前,房地产业供求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房地产过度依赖开发、开发过度依靠住宅建设的情况正在改变。作为轻资产的乡村旅游地产,也被一些房地产企业所看好,越来越多的房地产企业围绕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业的重视进行布局,并参与到与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比较典型的像碧桂园,通过发展旅游休闲地产拓展三、四线城市,在广东、贵州、海南、江西、山东开发系列的旅游度假项目。房地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的结合,提升了房地产开发的含金量和附加值,也丰富和改变了房地产业的投融资模式和渠道。

三、如何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1.要以人为本

何为美丽宜居?最重要的指标就是满足人的需要。建设美丽宜居的新乡村,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利用现有乡村的产业基础和地域优势,找到可供村民持续发展的立足点、支撑点,让村民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同时要因地制宜,分类发展,做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不搞“千镇一面”“千村一面”,还要扩大提高乡村公共服务的规模质量,让美丽宜居乡村变得更加名副其实。

2.要注重资源利用

乡村的最大资源,就是自然风光和原生态。有些乡村气候宜人,有些乡村山水相间,有些乡村文化久远,因此要在保护乡土文化和特色的情况下,多走传承之路。在规划设计方面,要通盘考虑,解决重城市轻农村、重设施硬件轻文化教育软件的问题,防止城乡脱节。要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效融合,同时倡导低碳生活和绿色消费,推广节能减排,促进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持和延续。

3.要改革创新

我国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总量不足,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要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资金投入机制,调动农民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多方参与机制。政府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总体部署、制定规划、整合资源、示范推广等方面,探索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购买村庄建设、垃圾污水处理等公共服务。在投资建设中,要尊重农村村民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首创精神,让村民参与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同时也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和小城镇建设,注意引导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企业关注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将资金引入与农业休闲、乡村旅游、养老养生有关的领域。

4.要抓好示范

8.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温江 篇八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梦想,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强调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已成为区域发展和人类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近年来,温江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大力实施“生态优城”发展战略,以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以发展转型提升环境,以共创共享优化环境,努力打造居业相宜、田城相融、人境相适的生态典范城市,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生态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区等多项生态桂冠,彰显了生态宜居之城的品质魅力。

综合施治,打造优美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温江区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治理工程,打造绿色环保、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城乡环境。一是实施绿化工程。充分依托花木资源优势,构建丰富的生态林盘系统,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林城相融”的生态格局。全面实施城乡道路、重点区域植绿补绿和景观打造,全区城市园林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平原绿化率达90%以上,极大地丰富了城市绿化生态系统。大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建成一批生态园区、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示范典型,实现环境优美乡镇全覆盖。二是实施蓝天工程。全面推进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开展扬尘治理和限煤行动,积极推广天然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城区天然气生活应用率达100%,公交车系统使用CNG清洁能源率达95%以上。2010年获准加入“联合国气候中和网络”,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16个先锋城市之一。三是实施碧水工程。充分利用都江堰灌区自然水系资源,推进一批以水为主题的生态项目建设,努力做好“水文章”。以境内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为重点,大力实施全流域综合整治,开展水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全区污染减排数据库,建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工业污水处理厂和三个镇级污水处理站,全区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5.6万吨,实现了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四是实施宁静工程。出台城市管理实施办法,从城市功能分区、产业选择、建筑设计、绿化配套等方面强化噪音源头控制,加强城市噪声管理。专项开展建筑工地、娱乐行业、交通干道噪声整治,最大限度降低噪声污染,保持了温江幽雅宁静的城市特质。五是实施洁净工程。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推进城乡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综合利用,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置,保持了良好城乡环境面貌。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积极推广无公害及绿色、有机产品的种植与开发,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环境质量不断

提升。

绿色转型,发展生态产业经济

生态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方向。温江区坚持把培育生态产业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按照“集群化、高端化、国际化”取向,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都市现代农业,形成具有温江特色的生态经济格局。一是升级发展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依托成都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壮大发展以食品饮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产业集群,积聚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高、产出质量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实现了资源消耗为主的传统工业向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优化提升。坚决清退闲置、污染、高能耗的项目,近三年依法取缔、关停和搬迁污染企业150余家,既为优质项目发展腾出了空间,又有效减少了工业能耗和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二是突出发展高端生态型现代服务业。抢抓全国现代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四川省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基地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医疗健康、运动休闲、生态旅游五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新加坡丰隆、新光三越、悦榕庄、中立数据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集团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相继入驻温江,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立足温江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确立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实施全域景区化开发,全力打造西部自驾车旅游综合服务枢纽和西部旅游集散中心,努力建设四川省旅游强区和高度智能化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三是高效发展都市欣赏型现代农业。突出中国西部花木主产区这一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产业集群和旅游度假、生态观光等“一三互动”产业,推动农业增值增效。目前,全区花木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基本确立了西部花木交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地位,“温江花木”成为全国花卉产业的优质品牌;建成了一批以运动休闲、婚庆摄影、花卉展示等为主题的高档次乡村酒店,形成都市生态农业的特色效益,促进了温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生态环境优化。

共建共享,培育生态文化理念

社会生态将社会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作为有机的统一体,尤其关注生态因素在人类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温江区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大力构建和谐温江,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一是培育生态发展的社会理念。将生态环境视作全区发展生命线,确立“生态优城”的区域发展战略,高标准编制温江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环境优美乡镇规划以及蓝道(水系)、绿地、开敞空间等系统规划,构建了完备的生态保护规划体系。坚持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先行先试,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创新能力高度融合,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新政策,全面争创中国(温江)生态文明实验区,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生态发展的社会理念。二是建立长效保护的生态机制。分类划定绿色生态保护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刚性执法,构建了“政府监控、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约束监督机制。依托国家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区(县)和温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生态资源数据库,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强化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管理的信息化。鼓励民间资金和团体参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良性投入机制,有力推进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建设。三是倡导全民参与的社会意识。注重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成立温江区生态文明协会,设立生态文明专项基金和“温江生态文明日”,积极筹办中国生态文明论坛暨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第四届(温江)年会,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法治教育和生态科普活动,着力培育市民的生态责任意识和行为习惯,营造人人建设生态、人人保护生态、人人享受生态的社会氛围。

长期以来的生态建设实践,既为温江城乡建设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也有力地推动了温江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温江”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极具魅力的人居品牌。当前,温江区正按照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卫星城定位,深入实施“产业强区、生态优城、开放富民、文化聚心”发展战略,集聚发展生态产业,优化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美丽温江”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生态典范城市。

上一篇:家具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下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三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