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2024-07-27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精选12篇)

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一

三年级科学 《测 量》教学设计

张俊昌

一、问题解答

问题

1、我们的感官可靠吗?

答:人的感官器官不一定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 们的判断更准确。问题2:测量速度、身高和力量分别使用什么测量工具?

答:测量速度用秒表、测量身高用身高测量计或尺子、测量人的力量用握力计或者弹簧秤。

问题3:谈谈对珠穆朗玛峰的了解?

答: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国西藏。2005年5月22日,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测量,测出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而在30年前,即1975年,测量出的高度是8848.13米。

(30年来珠穆朗玛峰变矮了3.7米)

问题4: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吗?

电子秤测量物体重量、气压计测量大气压力、血压计测量人的血压、身高体重计测量人的身高和体重。

问题5:使用量筒量杯要注意些什么?

1.看清量筒量杯的单位,了解它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2.测量时把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3.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保持水平。

二、教材简析

本课在学生们尝试用各种感官对多种物体做了细致的观察基础上,发现我们的细致的观察也会有不可靠的时候,感官不可靠怎么办?用工具测量可以为我们提供准确的数据。本课将认识测量长度、测量容积、测量质量、测量时间等测量工具,并学会使用其中一两种。

三、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一)科学探究:

学习用量筒进行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只凭感觉是不可靠的,科学需要精确的数据。

(三)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测量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2、认识常见的测量工具及计量单位。

四、教学思路:

本课主要是进行测量工具的认识和测量技能的训练,教学设计中强调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知识,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疑问、导入新课

通过几个感官难以判断的例子说明有些时候认识物体只凭感官并不可靠,用工具进行测量能够使我们的判断更准确。从而引出用“工具测量”。

(二)自主探究

环节1:讨论交流、动手测量。

教师提出:测量我们的速度、身高用什么测量工具?如何测量? 学生先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测量速度用()测量身高用()测量力量用()

环节2:观看珠峰视频,阅读课本资料,谈谈对珠峰的认识。

(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主峰,位于中国西藏。2005年5月22日,国家测绘局派出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测量,测出的最新高度为8844.43米,而在30年前,即1975年,测量出的高度是8848.13米。

(30年来珠穆朗玛峰变矮了 3.7 米)(2)珠峰变“矮”了的原因。

第一、冰雪密实是导致珠峰变矮的罪魁祸首。

“密实化”是指一个积雪转变为冰层的过程,一种是在气温高的情况下,雪在白天化成水,晚间气温降低,再变成冰,另一种就是雪层不断变厚,底层雪在不断增加的压力之下变成冰。

第二、珠峰高度变化和全球变暖、温度升高有关。环节3:认识常见测量仪器?

出示相关测量工具图片资料,对学生不了解的工具进一步引导认识。电子秤测量()

血压计测量()气压计测量()

温湿度表测量()讨论,它们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汇报交流(略)。

环节4:正确使用量筒量杯要注意些什么?(1)、看视频资料,了解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动手操作,测量液体体积。(2)、出示课件

正确使用量筒量杯要做到:

①.看清量筒量杯的单位,了解它的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②.测量时把量筒量杯放在水平台面上。③.读数时视线应与凹形水面的底部保持水平。(3)、通过判断现象巩固使用量筒量杯的方法。环节5:总结

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师小结。

2.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二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我国母亲河——黄河的基本知识, 要求同学们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 并拥有综合分析问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但是本节课对我们地处西北地区的学生具有难度, 作为教师, 我必须让抽象的黄河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并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拨动他们纯真的爱国之情。让本节课成为同学活动充分, 思维活跃, 快乐合作, 课堂高效, 体现新课改理念的代表课例。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能读图完成黄河基本知识整理; (2) 能分析理解黄河对我们的贡献; (3) 能读图分析出黄河之患的由来; (4) 能设计一两条治理黄河的科学方案。

地理能力目标: (1) 可以徒手绘制黄河简图; (2) 学会使用黄河水系及地形图。

德育目标:激发同学们对黄河的忧患意识, 体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学情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的学生长久以来仍把地理学习当作“副课”对待:上课应付, 学习不积极, 兴趣不太浓厚, 被动学习状态比较明显, 地图的使用能力较差。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利用鲜活、趣味性的图片, 刺激他们的直观体验;通过反复地读图、用图练习, 利用地图串联知识, 以图带练, 轻松掌握黄河知识。同时抓住中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系列能够使学生个性得以张扬, 潜能充分发挥的教学活动, 满足每位学生的参与欲望, 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学到有用的地理知识, 学会实用的地理能力。

四、教学过程

[导入]先播放黄河的图片, 配以背景音乐使学生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 然后通过组织同学们吟诵黄河诗词, 引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唤起在我们心中都深藏着的那一份浓浓的黄河情、中国心!

1. 黄河知识知多少

首先出示黄河水系图, 利用导学案, 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竞赛形式, 完成黄河基本知识的自学整理总结, 通过学生活动, 基本了解黄河的概况。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整理、讨论、归纳总结,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自主学习的方法及能力, 养成用图、析图的良好习惯, 锻炼团队合作精神。

2. 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

首先给出图片, 利用导学案关于黄河不同河段特征的引导, 总结出不同河段特征, 认识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会思考, 增强自信心。

3. 师生小游戏

(1) 徒手一笔绘黄河 (利用稿纸和电子白板小组合练, 先描画, 再以手指代笔, 快速描绘, 做到心中有图) 。

(2) 快报黄河站名 (主要的水电站和地名) (3—4位同学上台指图、大家模拟黄河旅行报站名, 老师加大梯度和难度)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读图、绘图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这一特点, 给他们创设“活动情境”建立脑海地图, 做到心中有图, 以图记忆。

保留一份同学们绘制的最佳干流示意图, 为后面的游戏做素材。

4. 讲解黄河之功:发电、灌溉、塑造、旅游

小活动:请你来当小老师!同学上台讲解导学案中的选择题, 充分让同学展示, 让课堂成为孩子们展示、互动的舞台。

5. 黄河的忧患、产生原因及治理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 得出黄河的主要灾患, 并讨论这些忧患是怎样产生的, 使学生了解地上河的成因和危害, 观察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严重状况, 并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植被稀少、人为破坏等) 。引导同学们通过合作、研究, 提出对黄河治理合理科学的建议, 拓展知识容量和深度, 理解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探究治理黄河的方案, 这是本节课重点内容, 通过各小组协作式学习,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 每个小组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断流, 同学们也提出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发展节水农业, 节约用水等方案。学生通过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从而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顺利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6. 我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黄河已是伤痕累累, 为黄河治理献建议, 把小组的最佳方案以小标签的形式贴在黄河干流示意图上, 让母亲河在我们的手中变得更美!

五、课后反思

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三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堂练笔;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354-01

五年级属于小学的中高阶段的教学时期,在这个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十分的关键,因为进入“小升初”的最后阶段六年级的学习任务更加的重,需要学生全面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知识能力,而在进入六年级前的五年级的学习就是一个打好基础、慢慢适应更加多的练习任务向后一阶段过渡的重要过程。在五年级的课堂教学上,就要有针对性地、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随笔训练。但在目前的课堂练笔教学中,往往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练笔的题目选择得不好;没有先让学生自己做再进行讲评,而是老师直接在课堂上讲了;练笔的形式单一,学生的课堂练笔的积极性不够高等等,这应当值得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对课堂练笔教学的有关内涵的理解

1、课堂练笔教学的内涵 所谓的课堂练笔教学,就是指在特定的课堂时间、空间范围内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练习教学过程,包括学生的做练习与老师的即时讲解的过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能再像以前应试教育中的课堂教学,而是要更加注重“教学与练习的结合”。在一堂课中,单单是对知识点的讲解,而全无让学生动手做练习的环节,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明显的,甚至还会达不到预定的应有教学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学生的注意力转变得比较快,如果一节课全部都是讲解知识性的内容,那么一定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就很难让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点。

2、课堂练笔教学的主要特点 与知识点的教学一样,作为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课堂练笔教学具有一些自身的特點。首先是课堂练笔教学具有针对性。不像课外或者课后的作业、练习,课堂练笔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进行课堂练笔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所以课堂练笔教学的内容主要就是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相关的练习。其次,课堂练笔教学具有及时性,这种及时性一方面主要是针对复习本节课的所学内容来说的,能在教完知识点的内容后通过练笔的教学来达到及时复习的目的;另一方面,课堂练笔教学的及时性体现在教师讲评的及时,课堂练笔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所以学生在做完后,教师能及时地进行讲评,来达到课堂练笔的最好效果。第三,课堂练笔教学还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练笔教学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课堂上多余时间的练习来看,而是要当成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掌握情况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课堂的练笔,及时掌握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并通过分析查找原因,争取在下节课改正过来。

二、在小学语文五年级进行课堂练笔教学的重要性

1、有利于增加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要大力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以此来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但是在课堂上,由于时间有限,同时教学的内容并不能让学生与老师真正地做到像一般人那样的面对面地聊起来,这容易偏离教学的中心,实际上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这就需要有一种有效的形式——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把课堂练笔作为一种载体,在学生的做练习与教师的讲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例如对问题的探讨,对本节课学生还有不懂的地方能及时请教老师,或者一起探讨等,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能增加学生与老师间的沟通性,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活跃的课堂氛围。

2、能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升入六年级后尽快适应新的学习阶段做好准备 小学六年级阶段的学习不同于其他年级,六年级由于面临“小升初”,要更加突出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上,更加注重课堂的练笔,通过有限制性的练来达到真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所以在五年级阶段的学习就非常重要了,在学习与教学方式上,都要有意识地向六年级阶段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课堂的练笔教学,这样就能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准备,打好学生的基础,为取得好成绩做好铺垫。

三、如何做好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的课堂练笔教学设计

1、要增加课堂练笔的形式,把“口头式”的练笔与“练习式”的练笔结合起来 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要根据教学改革的背景进行改变,要创新课堂练笔教学的形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只是单一的做一些题目、习题等,而是要把“口头式”的练笔与“练习式”的练笔结合起来。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课时,可以在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口头式的提问,如“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谈谈你对信念的理解”等。

2、要注重课堂练笔的时间的把握 要对课堂练笔的时间做好规划,既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太长了会影响到对知识点内容的教学,太短了也达不到练笔的效果。而在课堂练笔的时间上,对学生做题的、教师讲评的时间也有安排好,要保证这两方面都能进行下来。

3、要注重把课后的习题与课外补充的习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苏教版的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堂练笔教学中,其内容一般是每节课学的文章后面的课后练习题,这些题有做的必要,但是教师还可以进行适当课外的补充,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把课后的习题与课外补充的习题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李春花.课堂小练笔 习作大收获——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堂小练笔设计例谈[J]. 快乐阅读:下旬刊. 2012(04)

4.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四

1、认识本课“瞪、羡”等8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巧、稀、捏”等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糖人给孩子们的生活带来的惊喜与快乐的享受。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调动起学生的生活积累,引起情感的共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孩子了解乡村童年生活的乐趣,学会品味生活中平凡的乐趣与美。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了解糖人,搜集吹糖人的有关文字资料、图片或实物。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搜集、交流资料,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为理解课文做知识铺垫。通过多种形式理解词语,形象生动,又无形中教给了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授之与渔”。再设计及随笔

教师准备:糖人实物或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教师先板书“吹糖人”,问:吃过糖人吗?什么样?什么味?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吹糖人的了解。

2、教师出示糖人实物或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糖人图片

3、师:一群乡下孩子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糖人,让我们快快打开书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易读通顺的句子,多读几遍,不理解的词借助工具书把它弄明白。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清脆”、“糖稀”等词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理解。如:“羡慕”、“惊奇”、“宁静”“郑重”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5、思考、交流:“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读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糖人”给乡下孩子带来了哪些快乐和享受?勾画有关的重点词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体会。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关键的语言文字来品味与理解。a:汇报交流第一自然段时,引导学生抓住“飞起”、“生风”、“不一会儿”、“围”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追看“糖人”的急迫和热切。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当时欢快、愉悦、急迫、热切的心情。

b:汇报交流第二自然段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糖人师傅手中还可以变出什么?”并引导他们抓住“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恨不得撬开”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对吹糖人过程的好奇。c:汇报交流第三自然段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想象一下“一个糖人一个故事,会有哪些糖人和有趣的故事呢?”再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你有这个时候吗?买了形象的糖人后,会马上就吃吗?”最后引导他们抓住“端详”、“舔舔”、“郑重”、“小心”、“不想咬碎”等词语来体会孩子们舍不得吃糖人、对糖人的无比珍爱,并随机进行感情朗读。

4、整体回顾全文,引导理解最后一段“糖人在我的心中还没融化呢”这句话的含义。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5.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五

《海底世界》精品教学设计

使用说明:

《海底世界》精品教案已转化为“包”内嵌在本文档中,使用时双击上面的“包”图标即可打开浏览或编辑;打开后选择“副本另存为”,即可脱离这个文档单独使用。下面的仅仅是该教案的截图。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精品教学设计 海底世界 教学提示

一、课型:阅读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6.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六

课型: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听唱法学会演唱歌曲《春来了》,并体会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表达学生对生活情趣和热爱。

2、通过示范、比较等方法,学生听旋律模唱歌谱,掌握基本乐理附点八分音符,熟悉3拍子节奏,体验三拍子的律动感。

3、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尝试创编三拍子节奏,进行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

感受3/4拍子的旋律特点,激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并大胆地参与表现。

三、教学难点:

感受3/4拍子的旋律特点,激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四、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ppt课件、春天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观看图画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幅图,(春图出示)让我们来看一看这是季节? 生:春天

师:春天,带给大地缤纷的色彩,春暖花开,瞧,小种子也从泥土里面钻了出来,(种子图片)小树也在渐渐长大,让我们一起和它们跳

个舞吧!(音乐)师生律动表现春景。

2、温故知新

师: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谁能说出有关春天的四字成语?说的越多越好。

生: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生:春色满园、春花秋月、生:春和景明、春回大地

(学生回答后,ppt课件出示有关春天的美丽动画图片)师:同学们,春天美不美?喜欢不喜欢春天? 生:下面让我们走进歌曲《春来了》

(二)、感受歌曲

师放歌曲录音,生听一听春姑娘在干什么。

生把听到的表达出来:春姑娘在和小朋友玩儿捉迷藏。

师:下面请你们听听春姑娘藏在了哪儿? 再听录音,听一听春姑娘到底在哪儿。回答问题:春姑娘藏在花苞里、树梢里。

师:春姑娘所到之处桃花开了、柳叶发芽了,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美的景色,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春姑娘呀?(生:是),下面请大家再听听,歌曲是什么情绪的? 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1)表达自己的感受:优美、欢快、充满朝气……

师:下面老师做一种动作(一拍拍手,二、三拍拍肩),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做。练习三拍子的伴奏方法。

师:下面老师发给你们串铃、手鼓、三角铁三种乐器,分别来给歌曲进行伴奏好不好?请你们用上面的方法为歌曲伴奏。(2)放录音,生为歌曲伴奏。

师:通过刚才的伴奏,你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吗? 回答:三拍子。

(3)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自由创编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并一一进行展示评价。

注重对音乐的体验、感受。让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四、教师小结

7.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七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项目化学习,博客

一、教学背景

项目化学 习也叫基 于项目的 学习 (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PBL) :一是基于真实或模拟真实任务的学习, 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理解与应用;二是项目学习是一项研究性学习, 学生为完成项目任务进行调查、资料收集、分析研究, 最终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三是项目学习是一项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解决任务 (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1]。其教学形式和内容都有别于其他学科, 项目学习作为以建构主义和实用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 其教学理念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因此, 在综合考虑各因素的情况下, 我们在本学期开展主题为“我们班的兔宝宝”的项目化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获得关于兔子饲养过程中各方面的知识, 形成根据具体要求设计作品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能够利用博客平台进行项目化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动手实践和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的认识, 在饲养兔子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形成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对象

南京市白云园小学三 (2) 的学生, 共28人, 女生13人, 男生15人, 由于做过类似的课程, 学生对博客的使用很熟悉, 打字无障碍, 对此类项目的流程也有很好的把握。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积累, 但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仍是他们的薄弱之处。

四、理论基础

知识建构理论:知识建构 (Knowledge Building) 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初加 拿大多伦 多大学教 授Marlene. Scardamalia和Carl.Bereiter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知识创造能力最直接的途径不是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或活动让学生掌握领域知识或获得特定技能, 而是将传统的以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为目的的学习转变为以发展学生社区内的知识为目标的知识建构[2]。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的身上都存在至少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肢体动作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及智力8种以上的智能, 学生在进行学习时, 绝不是某种智能的单一展示, 而是多种智能的综合运用[3]。因而,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单纯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或数理逻辑智能或其他单方面的智能, 而应当使8种智能平衡全面地发展。这就要求在实施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整合利用不同学科的智能优势。

五、平台选择

博客 (blog) :博客作为一种流行的社会性软件, 其共享性、互动性、开放性等优点成为现代社会的理想写作工具, 其自由开放的特性有利于学生依据个人兴趣自由阅读、随性书写, 通过浏览他人博客,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质疑意识, 运用博客记录学习过程, 学生通过阅读他人博客学会分享他人经验和思想, 还可以完成自己对生活感受的触发和积累, 最终用文字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六、教学过程

11.准备准备阶段

班级一共喂养了两只兔子, 公兔子和母兔子各一只, 随着天气的转暖开始实施此项目。“我们班的小兔兔”项目化学习的准备阶段分为技术层面的准备工作和课程内容层面的准备两个方面。技术层面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每个学生在之前使用博客的基础上再次熟悉使用学习新引用的平板, 教师对班级的博客圈子进行整理, 为新转来的学生申请博客账号并邀请他们加入本班级的博客群。学科内容层面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教师初步拟定教学方案, 做到心有教学框架;准备教学引入材料——兔宝宝的快乐生活, 向学生介绍此次项目化课程内容。

22.具体实施阶段

由于天气的原因, 项目实施过程从三月下旬开始实施, 以周为时间单位推进, 学生在照顾兔子的过程中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并将成果展示在班级博客上。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3.成果展示阶段

经过“我们班的兔宝宝”这一项目主题的学习之后, 学生呈现在博客上的学习成果有:兔笼设计图、围绕兔子写的主题作文、兔子各时期的照片、兔舍标识语设计稿及微视频等。在项目学习进行过程中, 学生就各阶段实施的任务进行定期的讨论和交流, 并在各个环节进行一定的展示和评价活动, 分享在照顾兔子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教学总结

11.项项目目化化的任务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 通过向大家阐述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独特的观点,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得到一定提升。在展示设计作品时, 学生各抒己见, 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观点几经碰撞,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一定的拓展。此外, 学生通过阅读其他同学的设计图, 积极吸取别组设计方案的优点, 对创新思维敏捷性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博客中日志的分析可以看出, 学生在利用平板以及博客平台记录事物时从最初的直观表象的观察记录, 到流畅地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 思想也都深刻许多, 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此外, 通过对兔子的照顾和观察, 他们有物可写, 有感而发, 不管是从文字输出量还是写作质量上都可以看出:项目化学习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持续性的影响。

在实施过程中, 班级每天安排值日生轮流照顾兔子, 及时喂食兔子、清理粪便、洗兔笼, 学生每到下课都会围在兔笼面前和兔子玩耍, 当兔子生病时, 大家主动去查找资料、咨询医生、帮兔子包扎、换药, 每个人都从家里的“小公主 (小皇帝) ”变成勇于承担责任的“小大人”。

项目化的任务在实施中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利用不同的智能优势加以整合,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创造性的课堂有利于知识从预设走向生成

在进行项目化实施过程中, 虽然有一个学期性的计划, 但教师并不知道每节课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是什么, 不知道学生的知识面能延伸到什么地步。如:在饲养兔子的过程中, 由于某位学生的疏忽导致新生兔子因寒冷而死亡, 大家从谴责该同学的失误进而讨论如何给兔子保温、如何更好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应该珍惜生命等话题上,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灵活的动态场。

通过参与性课堂活动和对课堂视频的反复观看可以发现, 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最多语言便是“为什么”、“你们小组的答案是什么?”此类引导性的语言, 引导生生之间的相互对话。教师对待一些干扰性的问题并不是一味的否决, 而用“有谁可以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我建议你可以怎么样?”这类的回答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创造性课堂的主体是班级学生, 在共同创造动态课堂的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共同成长, 共建班级知识社区。

33.平台的使用有助于记录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本项目化学习中生成的一系列“人工制品”主要体现在博客平台上, 通过在班级的博客圈子里发表学生自己的设计作品和主题作文来展示学生在项目化学习进程中的所见所闻。此外, 通过相互的评论和回复来进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这样学生评价参与度大大增加。同时, 教师也通过观看每一个学生的博客生成个性化评价, 这种评价在博客平台的帮助下, 形成了学生的个人成长档案袋。通过阅读班级博客圈子, 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的成长历程, 这种过程性评价最终指向的是学生个性特长的培育以及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同时, 学生也会以无法预料的方式触动教师, 如全班学生普遍认为某同学不适合将兔子领养于家中, 但事实上该同学却将兔子养得特别好。学生这些成长的足迹都会在博客平台上有所体现, 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八、发现的问题

11.教教师师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怎样做

众所周知, 教师在此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引导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 但是, 对于一个初涉入此模式的教师在课前、课堂、课后应该如何做, 才能做到课前对课堂胸有成竹、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知识建构、课后利用所选择的平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继续追踪?

22.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及标准

毋容置疑, 此创新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但是, 这种帮助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是否有所依据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根据学生笼统的外在表现 (课堂活跃度) 和平台上的综合数据是否可以切实达到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33.项目化学习的持续性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最大的阻力便是如何使项目化进程持续进行下去,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 与课标中规定的教学任务 (写作、阅读等) 结合在一起, 如何做到这种无缝衔接, 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16.

[2]张义兵, 陈伯栋, Marlene.Scardamalia, Carl.Bereiter从浅层建构走向深层建构——知识建构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 2012, (9) :5-12.

8.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八

通过合作学习《绿叶的声音》,掌握本专题所选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

重点预设:

1.感悟诗歌情感之美;

2.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3.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一、导入

师:在走进课文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画。

师:(出示两幅图片——火红的枫叶和热情的白杨树叶)请大家任选两幅图画中的一幅,扣住枫叶和白杨树的特点,为它配上贴切的标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诗、一句话。

生活动1分钟。

师选择两三位同学说答案。

生交流(老师适当鼓励性点评:很有想象力、情商挺高、抓住了叶子颜色之美、发现了叶子的形状特征等)。

师:老师也为两幅画面配了题目,点击(“晓来谁染霜林醉”,“掌声”)。请大家揣摩一下:老师选配的两个标题跟同学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适当讨论。

师:谢谢大家的理解。老师配的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抓住枫叶和白杨树叶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还附着上了情感和想象,这就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从图画中欣赏到了诗情,下面我们一起随诗人青勃去倾听《绿叶的声音》,在诗歌中寻找图画美。

二、过程

(一)初读“叶”之美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再请大家选择《绿叶的声音》中的一两个片段,仔细揣摩,共同探讨,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合作后,推荐代表交流朗读,师生共评。

师范读。

(二)感悟“叶”之美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请大家交流讨论:从《绿叶的声音》这首诗的不同片段中,你感悟到诗人心中的情了吗?选择一两段说说(请学生写理解片段)。

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点)

师总结:我们从月夜的叶笛里,听出了思念,听出了幽远;从梧桐叶上的诗句里解读出清静或寂寞哀愁;从白杨树的掌声里,听出了生活的激情……这些不就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吗?

(三)想像“叶”之美

师: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诗歌就像图画。”现在请大家自己创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教师结合《绿叶的声音》指导想象方法。

1.咀嚼文字,展开想象

举“白天她捻拨阳光的金丝”的例子,学生先说,老师示范。

2.调动生活、知识积累,展开想象

教师示范“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这一句由知识积累到想象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将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完成后小组交流,将小组内写得最好的推荐给大家。

师:刚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从情感和想象两个角度去感受“叶”之美。其实,“叶”的情感和想象之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再读“叶”之美

生大声激情自由朗读。

师生合作朗读。

师总结:读到这里,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首诗借助叶的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的感悟。

(点击课件,显示本专题选文共同特征)

本专题其他诗文也都是借助叶的形象,抒发了情感,生发想象,表达了古今中外文学家们心中的美。

(五)合作探究:读出美、感悟美、想象美

古诗《红叶题诗》

围绕话题:

1.读出情感。

2.借“红叶”表达什么情感?

3.根据诗句写一个简短的想象片段。

(六)布置作业

课后多方面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本专题其他几篇诗文。

三、结束语

罗丹曾经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大家从这普通的叶子里发现更多的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倾听《绿叶的声音》教后记:

《叶》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选编了8篇古今中外写叶的诗文,都是用文学的笔法写叶,通过“叶”抒发情感、传达哲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感悟。

笔者希望通过教读其中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和一首古体诗《红叶题诗》让学生了解本专题的选文特点,进而掌握学习这一专题的方法。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与自我心灵对话,调动生活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之美;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在整体构思和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在“感悟”和“美读”这两个主题环节中,给出示范,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时有章可循,而不是泛泛而谈导致课堂的无序和低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其中去,倾听学生、激励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二)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教者引导组织得当,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激励,摩擦并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课前预习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围绕各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真正走进诗歌

诗歌很美,但是理解相对较难。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这节课,主体构思是由画入诗、再由诗到画,紧扣“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想象、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吟咏美读

对诗歌之“美”的感悟,离不开美读。由初读,到范读,到品读,到再读,到合作朗读,笔者希望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在读中想象,构成课堂的亮点。从实施看,学生从初读到再读,进步明显,但因为对现场设备和氛围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

作为一堂观摩课,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落实预期目标,展示教学效果,对教学中的生成效应没有作过多期待,说明笔者对课堂驾驭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信心,这将是笔者以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的方向。

点评:

关于“叶”的话题,纷繁复杂,《叶》专题选择了古今中外诗文达8篇之多,或抒情、或议论、或叙事,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本专题的教学,难度很大。本教案巧妙地选择了突破口——用文艺性笔调扣“叶”写生活中的“美”,发现并利用了文本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从构思看,本教案选择一古一今两首诗歌作引子,教给学生学法,是“授人以渔”之举,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紧扣“叶”之美,激发学生感受、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是语文学习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环节由画入诗、由诗到画,过渡圆润自如;对诗歌的赏析由诵读、到感受、到想象、到创造,符合诗歌解读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与自己心灵对话。

从学法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并保持积极思考,这一点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吻合的。

从教法看,教师朗读和解读示范,是积极有效的,不流于形式,将教师在课堂引导组织上的主体性充分彰显出来。

9.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九

《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会写“塌、熄”两个生字,能给多音字“挣”组词,掌握“燃烧、围困、挣扎、轰隆隆、熊熊大火”等五个新词。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娲为人类不怕困难、勇敢无畏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天崩地裂的可怕。初步感知女娲为人类不怕困难、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

一、导入

1、板书“补”

这是什么字呀?所以它是什么偏旁?注意衣字旁的写法。衣字旁和什么有关? 衣服烂了要——补衣服,裤子烂了要——补裤子,鞋子烂了要——补鞋子,那天要是破了要——补天。

2、板书“天”

你会补天吗?我也不会,但是有一个人就有这样神奇的本领,她是谁呢?(女娲)

3、板书“女娲”

让我们伸出手一起来写她的名

字(板书:女娲)(娲,先写左边的女,再写右边上面的口,下面是——内)来,让我们大声地呼唤她的名字(课件出示女娲)让我们亲切地呼唤她的名字

再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来呼唤——

3、板书“女娲”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生:女娲补天。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神奇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1)认读词语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围困

挣扎

熄灭

熊熊大火 喷火

冶炼

液体

金光四射(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时候,天____________,女娲__________________。

xiaoxue.xuekeedu.com

女娲是她是我们人类的母亲, 是中国的传说中的一个女神,传说是她创造了人类。话说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天塌了。女娲急忙起床去看,她看见了什么呢?

三、学习第一段,感受“可怕”

1、自由读第一段,看看女娲究竟看见了什么?划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句子: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读了这段话,你感受到了什么?(可怕)文中用了什么词?(天啊,太可怕了!)(2)指导句子“天啊,太可怕了”。

(3)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可怕场景呢?请同学们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看看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很可怕?(天空-地-山岗-田野-山顶-水里)

咱们按这个顺序来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远远的天空

塌下一大块 露出一个

黑黑的大窟窿 地

被震裂了 出现了

一道道深沟 山岗上

燃烧着熊熊大火 田野里

到处是洪水 许多人

被火围困在山顶 许多人

在水里挣扎

1.都说会读书的孩子能从文字中读出画面,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品析词语(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围困、挣扎)

师相机指导朗读

xiaoxue.xuekeedu.com

黑黑的:你感觉这个黑黑的大窟窿里会喷出什么来呢?所以说它喷出的任何一样东西都会让人一命呜呼。可怕吗?

一道道:深沟多吗?哪个词感觉到的?是啊,一道道,无数道深沟,只要你一抬腿就可能会掉进那万丈深渊。多可怕啊,老师吓得腿都发软了。

熊熊大火:火不够大,能再大点吗?

围困:出示“围困”,大家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大口框,都是全包围结构)这两个大口框把“韦”和“木”严严实实地包在里面。此时,大口框变成了熊熊大火,火越烧越大,里面的“韦”和“木”就是被围困在里面的人们。人们想向左边逃,可左边——全是大火,人们拼命向右边逃,可右边——全是大火,人们着急地身前面逃,可前面——也是大火,人们发疯似地向后面逃,可后面——还是大火。

师:是啊,无论人们往哪边逃都逃不出去,人们只能被火——(生)围困在山顶上。一个围困让我们感受到人们此刻是多么危险啊!

挣扎:你仿佛听到他们在喊什么?(救命啊)

1.多可怕的天塌地裂啊,谁能读出这种可怕?指名读。2.让我们一起通过朗读再次感受当时那可怕的情景吧。齐读。

3.看着这可怕的一幕,你的心情怎样?作为人类的母亲,女娲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她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是啊,女娲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难过极了。为了拯救人类,她立刻行动起来。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写了女娲做的事情?(2-4)

四、学习2-4段,感受女娲精神。

1、默读2-4段,找一找女娲为人类做了哪些事情。生反馈,师板书:灭火、造船、找石、炼石、补天。

师:是啊,天塌之后,女娲马不停蹄地做了这些事情。(灭火、造船、找石、炼石、补天)在灭火造船救出人后,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于是,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把天补上。补天需要什么?(五彩石)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女娲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

2、学习“找石”部分

出示句子: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2.3.自由读,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些词体会到的? 把“终于”去掉,与原句比较哪句好,为什么? 理解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几天几夜:谁能读得更长些?

找啊找啊、终于:她都到哪儿找,都遇到了什么困难? 如果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表达,一定会为你的想像锦上添花。

xiaoxue.xuekeedu.com

练习说话:____________,女娲___________,她来到______________找啊找啊,可是没找到纯青石。于是,她又不停地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出示词语宝典)

风雨交加

深更半夜

骄阳似火

飞沙走石

酷热难耐 口干舌燥

跋山涉水

筋疲力尽

大汗淋漓

疲惫不堪 陡峭的悬崖

漆黑的山涧

茫茫的草原

深不可测的大海

(2)同学们,找了这么多地方,女娲累吗?(累)但遇到了这么多的危险和困难,女娲害怕了吗?她退缩了吗?她放弃了吗?出示“找到纯青石”的句子。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女娲?(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1.多了不起的女娲啊,让我们带着对女娲的敬佩之情再读读这段话。齐读。

3、学习“炼石”部分。

师:历经千辛万苦,五彩石终于找齐了,(生接读)女娲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这是女娲在——炼石。同学们看到冶炼这个词语,齐读两遍。1.看到冶字,你会想到哪个字和它长得很像?(治)你怎么分清它们呢?出示“冶炼”和“治病”,区分“冶”和“治”。2.3.这个炼字写的时候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指导书写“冶炼”。冶炼是什么意思呢?课文中是把什么炼成什么?

同学们,一块钢铁冶炼成液体,大概需要2000度的高温。可以想象,能把石头炼成液体这个神火的温度肯定---生:也很高。

师:夏天我们这最高温度也就三十八九度,烧开的水是一百度,让你们在这高温的神火旁边呆一秒钟你受得了吗?敢不敢呆呢?

生:不敢

xiaoxue.xuekeedu.com

师:可是女娲却要在这几千度的神火旁呆上——五天五夜。此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生)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的女娲。

师:五彩石冶炼好了,该补天了。女娲是怎么补天的?找出句子。

4、学习“补天”部分。

出示句子: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1.2.指名读,圈出动词。齐读,加上动作。

师:看,女娲就这样一装一端一泼,就把天补好了。什么感觉?太神奇了!你们能补好天吗?为什么女娲能?因为她是神,她神力无边,她神通广大。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特点。古代劳动人民的想像力真丰富啊。1.我们也来想像一下:女娲把天补好后,大地上又将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是啊,人类又重新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你想对女娲说些什么?

是啊,女娲是多么了不起啊,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女娲为人类所做的一切,天塌后,女娲立刻„„她用她那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把天补好了。完成板书,勾画出一个“天”字。

五、学习最后一段,总结

出示云霞图。同学们,看,多美的云霞啊。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生)女娲补天的地方。

学完这篇课文,以后每当看到天边那五彩的云霞,我们总会想起一位神仙,她就是——女娲 还一定会想起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那就是——女娲补天。

师:同学样,在我们灿烂的文化历史长河中,还有许多这样美丽神奇的神话故事,它们就像那长河中一朵朵美丽的浪花,它们通过生动的故事,优美的语言,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和追求。

六、拓展延伸

出示其它神话故事图片介绍。

同学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你们以后能多读读其它的神话故事,多亲近神话,好吗? 齐读:让我们,亲近神话!

七、作业设计

xiaoxue.xuekeedu.com

1、读一读:读读其它的神话故事。

2、讲一讲:讲讲《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10.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

1教学目标

1.感受云南民歌《放马山歌》的风格特点,能准确地把握装饰音的时值,了解云南民歌中方言衬词与吆喝的运用,能用好听的声音自信地演唱歌曲。

2.通过聆听、演唱、对比,体验方言衬词在民歌中的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歌曲旋律编创。

3.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民歌特点,了解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愿意聆听民歌、演唱民歌、喜爱民歌。2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准确地演唱装饰音。

2.引导学生用好听的声音体验吆喝衬词。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

1.引出民歌地域——云南。

设问:“你听得出这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吗?” 教师用云南话念歌词。2.感受云南风俗。

老师弹奏钢琴独奏曲《放马山歌》,学生欣赏云南景色,介绍云南是多民族的省份,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歌。

3.引出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老师刚刚念的其实是一首云南民歌的歌词,叫做《放马山歌》。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找找它唱的跟老师念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播放《放马山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云南话版歌词中,感受方言的独特,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老师弹奏《放马山歌》,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有初步的歌曲印象。活动2【讲授】引导学生发现、感受民歌特点——衬词

1.聆听歌曲《放马山歌》

设问:“跟老师念的歌词有什么不同?多了什么?”

引出“呜噜噜噜”、“哟”、“哦哟”、“尼”等方言衬词,有浓厚的地方色彩。2.感受吆喝衬词“哦哟”

设问:“„ 哦哟 ‟这个词是怎么念的?”(音调上扬,甩出去)“为什么要这么念?”(放马时的吆喝声)一起念念。(引导学生想象放马的场景,需要嘹亮、上扬的音调)3.朗读歌词。

师:“跟老师一起念念加入衬词的歌词,注意模仿老师念歌词的节奏。” 设计意图:比较教师念的词与歌曲中的词,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民歌运用 “衬词” 的特点;引导学生与歌词内容结合,了解民歌源于劳动人民的

生活;掌握好歌词的节奏,为学唱歌曲做准备。活动3【活动】学唱《放马山歌》

1.师:“这次听歌曲的时候,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欢快的,旋律明快)2.老师教唱歌曲旋律。(提示歌唱状态,提示学生留意歌曲的主音“ la”)3.学习装饰音

设问:“下面我要唱一句旋律,但是用两种版本唱,听听有什么不同?” 哪种更有味道?”

教师范唱相同旋律,不带装饰音和带装饰音两种效果。引出知识点“装饰音”,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唱法。4.丰富形式合作演唱

师:“我们已经对歌曲有了一定熟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合作演唱歌曲。” 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合作完成歌曲,如:歌曲接龙等不同形式。另外引导学生运用几种打击乐器,丰富歌曲的层次。设计意图:不同形式的演唱练习让学生逐渐熟悉歌曲;通过对比老师唱的两个不 同版本的旋律,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装饰音为歌曲增添韵味,引出重难点。活动4【练习】拓展

1.发现歌曲的旋律特点

师:“大家看看整首歌曲,一共出现几个音?”(6、1、2、3)“每一个乐句最后都结束在什么音上?”(6)引出民歌的特点,主音通常在最后一个音。2.引导学生编创《新放马山歌》

师:“民歌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他们只要用4个音就能创作出这么有 地方特色的歌曲。我们也一起来尝试一下,编创一首属于自己的《新 放马山歌》吧。”(节奏与主音不变,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旋律编创。)3.展示作品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展示一下这首《新放马山歌》,老师来弹旋律,你们 来„吆喝‟。”

11.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设计人教版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注意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背景介绍: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生齐读。

【上课开始,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初知偏旁和韵文

1.(多媒体出示图表)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不会读的互相帮助,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自由练读,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区别“礻、衤”,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读一读,找一找,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读读词,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出示“裙子、裤子、衬衫”,读一读,找一找,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认识裙。

(2)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指名读,齐读这组词。

(4)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5.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学习中认识词语,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回顾本课内容,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12.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十二

1. 能够认读地点名词:park, zoo,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gym和动词词组:watch a movie, have supper, fly kites, watch the animals, buyclothes, play badminton.

2. 能够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3. 会说chant并进行创编。

4.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与他人主动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熟练运用句型I/We go to the ___to ___. Doyou go to the ___to ___? 进行口语交际。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and Revision

1. Greeting. (通过简短的free-talk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Sing an English song: Walking, Walking.

T: Today I am a tourist guide. We will havea travel today! Let’s have fun together. At first, Let’s sing a song and do actions. (教师创设“一日游”的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用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歌曲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

3. Review the words:

park, zoo, gym, movie theatre, restaurant, store.

T: Please take out your learning notes. Lookat task 1. Write the words on your paper.

① Write the words correctly on the LearningNotes.

② Little teachers write the words on thecards.

③ Read after the little teachers: We go to the______.

(利用学习单, 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默写本课复习到的六个地点名词, 并且通过小老师的领学让学生初步感受并练习句型We go to the ______. 将词汇和句型融为一体, 让学生自己体验学习的快乐, 也为进一步的学习奠定基础。)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New concepts:

I / We go to the____ to____.

Do you go to the _______ to ________ ?

T: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we want to go.Let’s begin our travel. Here’s our travel line. Atfirst, We go to the____.

Ss: We go to the gym / park / zoo / store / restaurant / movie theatre.

(课件中清晰明了的旅行线路图将学生迅速带入一日游的情境中, 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 We go to the gym.

T: At first, we go to the gym to play. Therea r e m a n y s p o r t s . L e t ’ s p l a y c a r d s t o g e t h e r .Please take out your little cards. Group-leaders:Choose the cards. Members: Say and do it quickly.

Group-work: play cards. ( Review the verbphrases )

(通过小组的卡片活动, 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复习学过的动词词组, 也为接下来的句型教学做铺垫。)

2. We go to the park.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park. We go tothe park to fly kites. Let’s play together in thepark.

Ss: We go to the park to skip/run/swim.

T: What else can you do in the park ?

Students try to make new sentences with “We go to the park to ____ .”

(教师在公园游玩的情境设置中自然的引入句型I / We go to the ___to ___. 让学生发挥想象并通过充分的操练巩固句型, 为进一步学习一般疑问句打好基础。)

3. We go to the zoo.

① T: We go to the zoo to watch the animals.What a big zoo ! What animal do you like ?

Ss: I like ____.

T: I like animals, too. Do you go to the zoo towatch a panda ?

Ss: Yes.

T: We can answer it with “Yes, I do./ No, Idon’t.”

② Play a game :

Listen carefully and guess the animals withthe sentences:

Do you go to the zoo to watch a ______ ?

Yes, I do./ No, I don’t.

(Practice with the new sentences: Do you goto the ___ to ____ ?)

(让学生在动物园的情境设置中, 自然习得一般疑问句Do you go to the ___to ___? 及其回答, 并利用动物的叫声, 通过句型抢答游戏充分进行问答操练, 巩固所学。)

4.We go to the store.

T: Let’s go on our trip to the store. We go tothe store to buy clothes. I like shopping. I wantto buy a new dress.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

Ss: I want to buy a ____.

T: Let’s go shopping in the store. Pleasemake a dialogue in pairs.

Students try to make a dialogue with ownwords in the store.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 让学生在商场购物的情境中, 利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 拓展延伸, 大胆创编对话, 真正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We go to the movie theatre.

T: I’m tired and hungry now. It’s time forsupper. We go to the restaurant to have supper.I’m full now. After lunch, Let’s watch a movie.

S s : We go the movie theatre to watch amovie.

T: Let’s watch a movie about Li Ming’s family.

Students 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the text.

(借助电影院的情境设置, 将学生自然而然的带入课文的学习中。)

Step 3: Production

Chant: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T: I think we have a wonderful time. Now let’schant together!

① Listen and try to chant together.

② Make a new chant with own words in groups.

What do you like to do ?

Go to the _____, ________.

(通过小组合作创编chant, 不仅将本课所学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和运用, 而且将知识进一步拓展升华,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激发出来, 学习效果也大大增强。)

Step 4: Summary

Homework:

Make a travel plan.

Write some sentences about your travel plan.

(巧妙的作业设计, 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知识做一个系统的回顾和整理,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上一篇:医药企业管理咨询合同下一篇:教师国学经典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