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2024-08-20

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精选8篇)

1.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篇一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知是那沿途的冷风,还是那成片的乌云,将我顺着绿荫道推到了那奔流不息的岷江岸边。

在秦始皇的统领之下,耗费了无数的物力和资源,让无数的血和肉倒在了长城脚下。但是呢,它并不耐用,虽然有着华丽无比的躯壳,但它只能像纸老虎一般地做个摆设,并不是能造福千年。可是,在同一个时期,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流芳百世的一个工程就竣工了。要是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就统领了那么久的时间,为四川这个原来并不肥沃的.土地夺回了一个美名——“天府之国”。

我们上午在青城山游玩,下午本来计划去都江堰的。也许是受了余秋雨的影响吧!心中总是有些迫不及待,虽然有些疲惫,但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

我们顺着凹凸不平的台阶,来到了伏龙观前。传说过去岷江有一条龙,兴风作浪,常常酿成水灾,害得百姓家破人亡,还连年向百姓索要童男童女。李冰便派儿子李二郎去捉拿,李二郎与这条龙多次激战,最后在青龙山将其制服。将它锁在宝瓶口深坛的铁柱上。从此泯江风平浪静,四川人民年年五谷丰登。

可惜当时不是夏天(——还没到开闸放水的时候),我们并未能有幸看到“如地震前兆,如海啸降临,如山崩即至”的景象。但是我却看到了宝瓶口,它是由于形状如一个倒立的瓶子而得名。据说这是李冰利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叫村民每天都去浇热水,久而久之,两岸连着的一座山,就硬生生地分开了。

最难令人忘怀的还数那座索桥。记得巴金曾写过一篇《索桥的故事》,其中,就指的是它。

我并未有意班门弄斧将文章与巴金写的比美,但是,又不得不说到,只是觉得有趣罢了。我们去的时候是秋天,但那里却早已是寒冬腊月,所以水看起来显得特别少,依稀还记得天空是下着小雨。因为人们都急着回家,所以桥显得特别得挤,我真担心桥会一下子垮了。

桥很长,上面载着一条由人组成的长龙。两边是冰凉的铁索。而脚下却是穷无尽的铁索上一块块木板,也难怪我会担心,只要稍稍走得重一些,这个不耐烦的老头一样不满意地摆弄着身子,以表示愤怒。我轻跑了一阵,这个哆嗦的老头又开始唠叨了,可不知为什么,那秋千似乎更加加深了我的快乐。我笑着、叫着、跳着,玩了个痛快。

都江堰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江水而滔滔不绝,但不论都江堰怎样美丽,我们都得感谢李冰,是他,建造了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用全世界的惊叹为这一个奇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篇二

张昆教授曾在人文底蕴厚重的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任教多年, 长期担任学院的主要领导, 之后又到以技术创新为特色的华中科技大学担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两所重点高校文理互补的学术精神与独特气质, 共同涵养和支撑着张昆教授对教学的全身心投入以及对教育的积极求索, 也促成了张昆教授对我国新闻教育问题系统深入的思考, 依此集结成为《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 概括而言, 此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积累深厚, 思考新闻教育问题

作为院长, 张昆教授多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 因此他能够从社会变化与不断发展的高等教育中及时发现问题, 又通过教学研究过程来积极寻求解决途径。 张昆教授认为, 作为新闻传播教育者, 应当不断深入地探寻以下问题: 在一所研究型大学里新闻传播教育应该坚持怎样的培养模式? 建构怎样的课程体系? 怎样认识和理解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如何推进教学相长? 在人才培养的动态过程中, 如何处理新闻院系与大众传媒组织的关系? 怎样理解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的关系? 怎样建设一支充满活力、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如何发挥新闻学院作为传媒业界及政府智库的作用? 如何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的同时开拓新的教学资源? 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当前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 无一不是我国高校当前新闻传播教育亟待思考解决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多年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实践与探索, 使得张昆教授对我国新闻传媒业与新闻传播教育界都有深入的了解。 他认为, 媒介化时代, 传媒及其从业者在社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日益增强的横向影响与纵向穿透力,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公认。 传播媒介被视为社会系统的神经网络, 而传媒从业者理所当然地成为社会机体的神经末梢。 人们无法想象信息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旦出现神经麻痹或神经系统紊乱, 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传播媒介如果不能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必将对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要促使传播媒介在社会期望的正常轨道上运行, 唯有提升传播媒介从业者的思想境界, 规范传媒从业者的行为举止。 在这方面, 大学的新闻传播院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意识到新闻传播教育者的重任, 是为了担当。 《新闻教育改革论 》一书提出,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人才需求和培养目标。 在当前的媒介化社会及信息泛滥的氛围中, 大学新闻传播院系的人才培养目标, 当以富有批判精神为首。 一个合格的传媒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理性的批判精神。 所谓批判精神, 就是站在一个比现实更高的层面上, 独立运用各种高度的思维技巧, 对历史或现实做理性的甄别和审视, 对人或事进行深刻分析和解剖, 以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 还需要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协作精神、学习能力、全球视野和专业技能。 唯有如此, 才能胜任新的时代对传媒人的要求, 满足社会的需要。 但是, 当前浮躁功利的价值取向及日趋颓废的学风教风, 对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伤害, 导致社会转型、媒介转型环境下的中国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面临诸多困惑, 影响到新闻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对此, 新闻传播教育者当高度重视, 积极探索, 切实履行作为教育者的社会责任。 显然, 张昆教授思考的我国新闻传播教育问题, 实际上是中国高等教育问题的一个缩影。

二、关注前沿, 强调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培养

作为一名大学教育者, 张昆教授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 健全人格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传媒工作者的首要条件。 所谓人格, 是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 包括许多方面, 其中主要有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等。 在社会共同体中, 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 不仅关系到个体融入社会的程度、与团队的合作, 而且直接影响他对世界的认知及其行为方式。 基于此, 张昆教授提出, 一个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传媒人的健全人格, 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主动而非被动的工作态度, 积极进取, 发挥自己的潜能; 独立而非依附的处世准则, 理想观察, 独立思考, 公正评价; 中和而非偏执的情绪控制能力, 促成团队各安其位, 各展所长, 和谐共生;果断而非犹疑的准确选择, 及时应对各种重大变化。 同时还应当做到敬畏生命, 以人为本;平等相处, 推己及人; 崇尚真理, 服膺真理。 在此基础上还要拓展视野, 辩证思维, 熟练掌握并熟练运用融合媒体各种通用的传播技术手段, 提高个人品质与传媒专业品质, 从而凸显传媒从业者基本素质的不可替代性。《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对以上内容作出了详尽的科学阐释。

张昆教授认为, 目前社会上的急功近利对新闻传播教育最突出的影响, 就是过于重视技能和实践环节, 忽略了完整知识系统的建构;过于强调政治原则, 忽略了人文精神的涵养。 反映在媒体报道上, 就是普通人的位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媒体从业者心目中对人的权益、价值、尊严乃至人类命运缺乏必要的关注。 所以, 中国新闻教育的当务之急, 不仅仅是课程体系的调整、 实验设备的改善和实践环节的强化, 而是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与人文精神。 张昆教授敏锐的思辨能力、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新闻传播教育问题的深刻洞见, 从他翔实的论述中可见一斑。

针对以上问题, 张昆教授指出, 人文精神是人类一种普遍的自我关怀, 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成就的高度珍视, 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 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 即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一切为了人, 尊重人的价值, 维护人的权益, 敬畏人类生命。 这种精神应该熔铸在新闻传播院系的各个教学环节、各门具体课程之中, 从而最终流进学生的血液, 进驻学生的心灵深处。 显而易见,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 这种人文精神的教育滋养应涵盖所有专业的所有学生。

关注教育发展前沿, 针对网络发展带给新闻传播教育新的机遇和空间, 张昆教授也提出了自己新的思考。 他认为, 网络崛起所促成的新闻传播事业大发展, 扩大了社会对于从事新闻传播事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 在专业人才的质和量方面的要求均有很大提高。 这意味着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存在着极大的增长潜力, 也意味着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说, 网络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不仅会比以前具有更大的内在动力, 而且还会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 新闻传播教育前景光明。 对此, 新闻教育界应当有足够的认识, 以免错失发展的良机; 要根据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推进新闻教育改革, 为社会培养高规格的网络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结合当前的教育现实, 张昆教授的真知灼见正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三、倡导改革,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发展

就教育原理而言, 教育过程的本质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三个基本要素构成。 其中, 基本的教育思想需要教师明确, 具体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确定, 科学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指教。 学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学习研究。 所以说, 教育之本在于教师, 有什么样的教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教师的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学生的水平, 教师的品质决定了学生的规格。 教师在教学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引领作用。 正是基于这一点, 张昆教授认为, 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师资。 师资结构的不完善和不合理, 导致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相对封闭。 目前我国新闻传播院系专业师资结构的弊病, 已经深刻影响到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优良师资匮乏, 成为制约新闻传播教育发展的瓶颈。

长期以来,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锐意改革, 从20世纪80年代的“应用为主, 交叉见长”, 发展到90年代的 “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 实行人文学科、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 办学特色鲜明, 在新闻传播教育界独树一帜。 作为院长, 张昆教授近年来更是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这一大平台着手, 遵循传媒规律, 致力于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推进配套改革, 完善管理机制, 建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健全完善的课程体系。 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还是学科建设上, 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在《新闻教育改革论》一书中, 张昆教授对学院的改革思路、发展历程及办学经验等进行了具体阐述, 这些经验对于现阶段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无疑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3.集体智慧的结晶 篇三

这是香港麦肯首次为Nike香港青少年篮球赛设计的宣传广告,主创团队把这系列海报戏称为“纸上谈兵”。由于广告是香港本地制作,成本有限,所以大家只能集中精力创作平面广告。这本该是局限,但是聪明的创意人眼里,这点限制反而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组弃用一般的海报创作方法,尝试选用历届比赛中优秀球员的场上英姿,以丝网印刷法把影像叠印到海报上。同时,创意团队还邀请这些优秀队员亲自动手参与创作,比如讨论每张海报怎么印,用什么颜色等等……整个创作过程,仿佛把场上的你争我夺“复制”到了海报之上。全部350张海报都是创意人和运动员携手合作的结晶,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作。

这篇“Paper Battlefield”海报系列的独特之处在于,前期创作的用时很短,最大的困难反而是寻找愿意配合这种小成本制作的丝网印刷厂,以及提供场地和时间让广告公司和球员一起“玩”!

在谈及创意秘诀时,香港麦肯的创作顾问林明说:“平面广告比电视广告更难表达动感、速度和兴奋度,把队员请来‘亲身演绎’,能从参与过程中获得满足感,这样一来他们还会和朋友们分享,间接地为广告创作了源源不断的话题,起到口碑传播的作用,造就了创作上的延续性。”

香港麦肯的执行创作总监黄光锐补充道:“广告不仅要让人知道,还需要有人谈论,创造真正的社会回响。今年在戛纳上获得大奖的广告像奥巴马的选举、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招聘策划等,都是在全球瞩目的优秀作品。”

在香港麦肯获得大奖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金融危机的浪潮席卷全球的同时,给中国市场以及中国广告公司带来了一些正面影响。中国的广告公司正在国际创意舞台上崛起,国际资深的创意人才不断涌进内地。优秀的广告公司在创意水准和创作技术层面与国际一流广告机构的差异日渐缩小,并渐渐做出自己的特色。此次香港麦肯的作品获得的殊荣,便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广告界的创作实力,是中国广告人共同的荣誉。

创意团队:

ECD:黄光锐(Spencer Wong)

创意顾问:林明(Nick Lim)

CD:Terry Tsang

ACD:Chris Fong, Wong Wai

SAD:Cherry Yiu

AD:: Nicky Sun

印刷经理:Michael Chan

项目顾问:Paul Swee (Studio 13工作室)

《纸上战场》

每个篮球少年都梦想成为耐克全港青少年超级篮球联赛的斗士。

每个篮球少年都渴望能在赛事中尽显实力,不断过关斩将,压倒对手。

要将这种精神呈现在年青人眼前,我们放弃了同一画面,大量印制的传统做法。

我们将10位学界精英,

10种个人技术,透过丝网印刷,

自由地在纸上重迭、对碰。

350张独一无二的海报,

350个意想不到的战场

全由球员亲手创造。

令年青人未进场,

已体会到只有不断力压对手,才是终极胜利者。

海报,就是他们的战场。

4.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篇四

一直以为,领导讲话是代表公文写作最高水平的材料。上至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下到所在处室领导的大会发言,都是领导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都是掌握公文写作要义的集大成者。因为,领导讲话里既有思想理论的高度,也有研究问题的深度,还有多种多样的鲜活情况,可以说包罗万象,是一座富矿。那么,我们怎么去看领导材料,才能充分挖掘和利用好这座富矿呢?我们感到,由浅入深应该有这么“三阶、九看”。

第一阶段

看事例。我记得自己刚开始看领导讲话时,最喜欢看的就是领导讲话中列举的各种例子。好多领导经历非常丰富,常常能举一些很鲜活、很生动、很深刻的例子,让人烙印很深。但这不是领导讲话材料的主角,甚至连配角都不算,它们只是一些配料和佐料。我们顶多把大意记下来,以后作为论据使用,或者从中能悟出些哲理,受到启迪或警醒,仅此而已。因此,现在方方面面的领导讲话很多,考虑学习效率,遇到事例一般略读,在旁边做一个标注,分门列到自己的资料库里即可。

看语言。金句名言有时比现实事例更让人眼前一亮,也更为实用。因为我们写文章一定会用到一些好的语言,这就靠平时的积累。当然,某一篇文章的语言往往是零散化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资料库时搞好顶层规划。比如,党的建设类,可以按照“五位一体”的结构来划分,遇到相应领域的经典语句,就摘录在相应文档里,并提炼出关键词为序,这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自己在起草材料的时候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看结构。看领导讲话多起来以后,就开始慢慢关注它的结构。当然,有的处室领导也会传道授业,帮助讲解领导讲话材料怎么谋篇布局,但更多的还是靠自己去悟。有的领导讲话的结构很清楚,因为从几级提纲就可以看出来;有的领导讲话是娓娓道来,甚至比较随意,几个提纲从名字上看像是“多胞胎”。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是积累若干个讲同样问题的领导讲话对照着研读,从中比较不同文章是从哪些不同角度去破题的,尤其是以哪些方式去拆分观点的。这样,也方便理解那些表面上看不出行文结构和主线的文章。

第二阶段

看思路。公文的主线是工作线,所以公文的思路也是工作的思路。到了这一阶段,很多笔友们开始慢慢揣摩领导讲话中透射的工作思路,这是掌握公文门道的必经之路。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讲话,其实都是讲工作,只是有的讲工作的具体内容,有的讲工作的原则方法,有的讲工作的辩证规律,有的讲工作的政治立场,这是层层递进、逐级拔高的过程。无论怎样,我们心里都应该很清楚,领导这次强调的是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面临哪些形势、涉及哪些领域、区分哪些内容等等,这样在头脑中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概念,下次再遇到相应的材料,即使是工作汇报、个人述职、经验事迹等其他类型的材料,也不会跑偏离题。

看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能够看到问题、提炼问题、分析问题,最体现一个人的水平。以前在科研单位工作,对这方面感触更深,因为开展重大科研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提炼科学问题的能力。公文领域也是这样,我们看习总书记讲话,从文章的立意、到行文结构和语言、再到列举的事例等等,都是对着问题来讲。因此,我们看领导讲话,很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对相关领域存在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问题的轻重程度、产生缘由、历史因素都要很清楚,这样写什么文章都会有的放矢、精准发力。

看招法。领导讲话本身就是“桥”和“船”。一个成功的领导讲话,里面既要有思想、有情况、有问题,更要有思路、有招法、有措施。思路举措往往是对着实际、对着问题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和梳理领导讲话中的“招法”时,要联系着问题去看。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有的时候措施反映问题,比如我们要求某个单位要有创新的魄力,折射的问题就是这个单位存在守成求稳思想;要求某个一把手要注重发挥党委委员作用,折射的问题就是民主意识不强,等等。有的时候提出问题也是措施,比如省市领导到一线基层调研,对某项工作不可能细到操作层面,这个时候往往是提出某个问题,像要处理好某方面的矛盾,具体怎么处理区县自己去考虑,但这个问题本身就是“突破口”。

第三阶段

看用意。看领导讲话到这一阶段,就开始从“术”向“道”转变了。领导讲每次话都是有意图、有想法的,这就需要我们透过文字需求去揣摩领导的本意。因为文字工作毕竟是停留在务虚层面,措施和招法再实,也得落实到行动上。我们起草材料的文字工作者,在研读领导讲话的时候,应该更多地琢磨领导为什么会讲这个主题?为什么这么讲?为什么这个时候讲?为什么对这些人讲?把这些问号拉直了,不仅仅是掌握了给领导讲话的思路和门道,同时也把握住了现实工作的方向和重点,这个时候再拿理论之矢去射实践之的,焉有不中之理?

看方法论。我们老说学习习总书记讲话,要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很实际。就是我们看领导讲话,不仅是看他对某个问题、某项工作的看法和措施,更要看他对某类问题、某个领域的观点和方法。比如,问题导向的方法论,统筹兼顾的方法论,重点突破的方法论,标本兼治的方法论,预防在先的方法论,等等。这些都是普适性的东西,掌握好了、运用对了,就会一通百通、一灵百灵。

5.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教案 篇五

新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曾发国 教学设计背景:

熟语是高考考试大纲一直要求的考点之一,而且也是历年来都要考的一个必考点,基于此,我认为成语必须要特别重视,这是我在成语教学中设计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了解熟语的特点及类型。

2.了解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的构成及区别。3.能正确使用熟语,特别是成语。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使用熟语。施教策略:抓住不同成语特征积累成语。

难点:能结合语境分析运用熟语。施教策略:让学生在做题讨论中训练思维。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祖先为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又宝贵的文化遗产,丰富而有韵味的语言就是其中之一,熟语更是这个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在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一些熟语,会使我们的表达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内涵丰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包罗万象的熟语世界,领略一下她的风采。(看图猜成语:成语与漫画有相似之处,都言简意赅,能用很少的笔墨反映丰富的内容,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熟语诠释: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成语”是重点。

二、请同学们阅读第76页到第77页 “优化方案:成语”一部分,了解成语的概念、特点、来源、解题技巧及课堂训练。

1.成语的概念:所谓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2.成语的来源:

(1)从历史故事中来的: 望梅止渴、洛阳纸贵、三顾茅庐、指鹿为马(2)从寓言故事中来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叶公好龙、狐假虎威

(3)从神话或其他传说中来的: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4)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来的:游目骋怀、醉翁之意不在酒、高山流水、千山万水

3、成语使用技巧(1)切忌望文生义

四十年来,您培养的莘莘学子,或纵横商海,运筹帷幄,或潜心学界,激扬文字„„在各行各业的建设中,总是首当其冲。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首,最先,最早;当,面对;冲,要冲,交通要道。而例句中把它理解为“居首要位置,起关键作用”的意思。(2)注意对象错位

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南腔北调:形容口音不纯,掺杂方音。用于写“口音”而不用于“生活画卷”,不能把诉诸听觉的变成诉诸视觉的,对象用错。(3)注意意义的约定俗成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褒义词。而例句中“歹徒”“一生恶贯满盈”怎能“死得其所”,只能是“死有余辜”。

4、针对性牛刀小试(09年全国卷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邻里之间的是非大多是由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屑小事引起的,不必寻根究底,你们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

B.深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C.这位代表说的虽不是什么崇论宏议,但他说的话发自肺腑,句句实在,没有套话和假话,因此我们要更加重视。

D.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分析】A.寻根究底:寻找根源,追究底细,弄清来龙去脉。B.春秋鼎盛:春秋,指年龄;鼎盛,正当旺盛之时。比喻正当壮年。应用对象应该是人,不能用于修饰“时代”等,这里用错对象。C.崇论宏议:崇,高;宏,大。指高明宏大的议论或见解。D.明日黄花:明日,指重阳节后;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三、熟语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

请同学们阅读优化方案第77页 “熟语的兄弟姐妹:惯用语、歇后语、谚语”部分,了解它们的概念、特点,分别举出例子。

惯用语——打个比方。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歇后语——猜个谜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例如: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5.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谚语——说句俗话。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5.众人拾柴火焰高。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

四、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

熟语有一个共同点,即习用性和定型性。但它们也有自己的个性。为了进一步揭示熟语的特点,请同学们阅读“熟语也有个性”部分,并讨论成语和惯用语的区别。

(1)定型性程度方面。两者都具有定型性,不过成语结构紧密,定型性程度很高,不像惯用语大多可以插进成分,或者更换成分、改动词序。

(2)语言形式方面:两者的结构类型都是多种多样的,不过成语以四字格、联合型结构为主,惯用语以三字格、动宾型结构为主。

(3)来源方面。成语是历代人民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并流传下来的,具有深厚的全民性,是民族语言中的珍品,而惯用语里有一部分来源于方言,就具有地域性,带有方言意味。

(4)语言风格方面。两者都言简意赅。成语总的来说属书面语范畴,它还保留着文言书面语在词义或语法结构上的特点,如“飞沙走石”“令人发指”(词义),“唯利是图”“时不我待”(语法)。惯用语属于口语范畴,它的语言材料都是人民口头上常用的、通俗易懂的。成语与惯用语的“文”“白”差别可用下面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例子来比较:

成 语 惯用语 成 语 惯用语

置若罔闻 当耳边风 阿谀奉承 拍马屁

梁上君子 三只手 夸夸其谈 耍嘴皮儿

五、课堂活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A.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B.求学期间,他春风得意,事事顺心.没料到踏人社会后,几桩生意下来,就被骗得血本无 归,于是他总是感叹遇人不淑,命途多舛。C.同学们,考人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D.等我赶到赛场,乒乓球赛已经结束,遇见小李,我忙打听战绩,他说:“我们几个本来就是‘马尾巴串豆腐’,碰到强手,当然是‘孔夫子搬家’了!”

答案: D [解析] [A项望文生义,“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是说好像外面来的人都是人才。B项张冠李戴,“遇人不淑”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C项褒贬误用,“推波助澜”是指“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D项“马尾巴串豆腐”是歇后语指“别提了”或“串不起来”。]

2、请你搜集与虎有关的熟语,为你的朋友写一段祝福语。要求:至少使用三个与虎有关的熟语。

祝愿虎头虎脑的你在虎年里虎虎生威,克服马马虎虎的毛病,把一切困难都当作纸老虎,以龙腾虎跃的气概深入龙潭虎穴,对清华、北大虎视眈眈,在高考后能到虎踞龙盘的南京、北京圆你的大学之梦。

六、结语

熟语我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汉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缩影,是汉语词汇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准确灵活地运用、活用和化用熟语,不仅能取得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艺术效果,而且还能为你的文章增辉添彩,为你的高考加分。希望大家勤动手,多积累,做一个语文学习的用心人。

七、布置作业:

今年是兔年,请你搜集与兔有关的熟语,为你的朋友写一段祝福语。要求:至少使用三个与兔有关的熟语

八、教学后记:针对学生们做题来看,熟语的教学还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一般会出现两个问题:

一、平时很少读记熟语,储备不够,做起题来不知熟语的意思,只能跟着感觉走。

6.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篇六

《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问题综合评价单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使用熟语的能力。

2、了解词和词语的区别,整体认识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

3、提高现代汉语的运用能力,正确使用熟语阅读和写作。【重点难点】

1、掌握辨析熟语的方法,能正确辨析和使用熟语认识。

2、理解熟语的内涵。【学法提示】

学习本文要在实现结构化预习(采用“查、划、写、记、练、思”六字诀方法)基础上,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学习过程】

一、阅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二、让学生讨论并展示与“马”有关的成语及成语故事和寓意。

三、成语的来源

(1)来源于古代人们的生活。如带“马”的成语大多与战争有关,因为马是古代战争中的“重装备”,古代战争中一般少不了它,因而流传下来的与战争有关的带“马”的成语就非常多,如“兵荒马乱”“人仰马翻”“千军万马”“鞍前马后”“马革裹尸”,等等。

(2)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马不仅在战争中担任主要的角色,在日常生活中也运用得非常普遍,因此,一些与生活关系密切的成语也流传了下来,如“走马观花”“走马上任”“青梅竹马”等。另外,马身上还有许多优秀的品质,我们的祖先据此还创造了许多与“马”有关的成语,如“马不停蹄”“龙马精神”等。

(3)来源于古代寓言、历史故事,这样的成语一般都包含着一个具体的内容,大都可以在书本上找到它的出处,也称为典故。如“指鹿为马”“倚马可待”“风马牛不相及”等。

四、分组讨论

2008年5月12日四川的汶川发生大地震,用成语来表达下列情景:

a、形容地震强烈、巨大的成语:地动山摇、山崩地裂、天塌地陷、天摧地塌、天翻地覆、震天动地

b、形容地震之后的景象的成语:触目惊心、惨不忍睹、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千疮百孔 c、汶川大地震,当时人们的心情可用成语:惊慌失措、黯然销魂、战战兢兢、百感交集、胆战心惊、毛骨悚然、惊慌失色、大惊失色

d、形容发生地震后形势的紧迫的成语:千钧一发、迫在眉睫、间不容发、生死攸关、近在咫尺、刻不容缓、十万火急、险象环生、一触即发、急如星火、剑拔弩张

e、现场抢救的人们的表现: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舍生忘死、舍己为人

f、全国人民团结一致的表现:感人肺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戮力同心、齐心协力

五、成语的语法结构

并列关系 例如:披坚执锐 防微杜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承接关系 例如:见异思迁 先斩后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目的关系 例如:削足适履 守株待免 杀一儆百 越俎代庖

因果关系 例如:水滴石穿 水落石出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主谓关系 例如:毛遂自荐 杞人忧天 夜郎自大 叶公好龙

动宾关系 例如:不见经传 歧路亡羊 顿开茅塞 如丧考妣

动补关系 例如:轻如鸿毛 退避三舍 无动于衷 荒谬绝伦

动宾补关系 例如:问道于盲 贻笑大方 拒人千里

连动关系 例如:画蛇添足 抱薪救火 亡羊补牢

兼语关系 例如:请君入瓮 令人生畏 引狼入室 化险为夷

偏正关系 例如:衣冠禽兽 扶摇直上 孜孜不倦 一丘之貉

六、成语使用技巧 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工具单——高一

a.理解成语意义,切忌望文生义。

有的成语可以从字面上去理解意义,但要注意,成语的语义往往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意义,不能用现代汉语的意义来解释。例如“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作“消除”讲。“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打击或承受压力,“冲”是“要冲”的意思。“刊”“冲”都不能用现代常用义来解释,这类“望文生义”,往往出错的成语正是我们积累的一个重点。有的成语由于出自古典诗文或历史故事,不能简单地从字面去理解,也不能把成语各组成部分的意义加起来理解,如“火中取栗”,出自法国作家拉·封登寓言,猴子叫猫给它取出炉火中烤着的栗子,结果栗子被猴子吃了,猫不但没吃着,还烧掉了脚上的毛。比喻冒危险为别人出力,吃了苦头,但自己一无所得。有的成语的实际含义必须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如“望其项背”,表面意义是指望得见人的脖子和脊背,实际意义是指“比得上”,且多用于否定句式。

b.辨析褒贬色彩,适用对象不同,语法功能各异。

有些成语意义相同或相近,这类同义成语,有的是程度深浅不同,如“得陇望蜀”与“得寸进尺”,共同的意思比喻贪得无厌,不知满足,但后者比前者程度深。有的是适用对象不一样,如“遍体鳞伤”与“体无完肤”,都形容伤得很重,但前者只能用于人,后者却可以用于人或抽象的理论。有的是语法功能各异,如“前车可鉴”与“前车之鉴”两个成语,同出一源,意义相近,但前者是主谓结构,在句中作分句或谓语,后者是偏正短语,一般作宾语、主语。有的是褒贬色彩有别,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都表示细到极点,但后者带贬义。褒贬色彩看似简单易辨,其实情况有些复杂,有些成语尽管褒贬色彩相同,但意义有所不同,如“开门揖盗”与“引狼入室”都表示自己做了害自己的事情,都带贬义,但“开门揖盗”更带一些傻气。

有些成语可褒可贬,例如:A“语不惊人死不休!”可贵的是杜甫还坚持了这种苦心孤诣的写作态度。(明显含褒义)B徐世昌苦心孤诣地运动着做了一次大总统,后来被人赶跑了。(含有讽刺、挖苦义)这类褒贬义都含有但容易误用的常见成语还有:安之若素、按部就班、标新立异、顶礼膜拜、放浪形骸、高视阔步、卷土重来、明哲保身、推波助澜,等等,应多加注意。

此外,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在一定的语境中会有临时性的新变化。比如,“咬文嚼字”,一般指过分地斟酌词句,含贬义,但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里,贬词褒用,说明“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把握多义现象

成语在历史演变中,不断出现新义,这就使一部分成语有不止一个的意义。多义成语的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义被后起义代替,本义基本上弃置不用,如“闭门造车”,本义是按照同一方法做出的东西自然相同。《中庸》:“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现多指凭主观办事,不管合不合实际。一种是本义和后起义均可使用,如“陈陈相因”,原指“陈粮上不断加陈粮”,又比喻毫无创新地沿袭旧的一套。“他们有成千艘船只贩运各种货物,粮食万舱,陈陈相因,一直发霉腐烂。”用的就是片原义。又如“分道扬镳”可比喻志趣、目标不同,各走各的,也可比喻各有造诣、各有途径,不让一方独占地位,在“同样的题材,由于各自运用的形式不同,可以分道扬镳,各显神通”句里,用的是“分道扬镳”的第二项比喻义。

七、分组展示搜集的熟语。举例说明惯用语、格言、谚语、歇后语的构成特点。

惯用语: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

格言:格言是具有哲理的言简意赅的语句。例如:1.知识就是力量。2.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3.事实胜于雄辩。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谚语: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2.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3.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5.众人拾柴火焰高。

谚语是有关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我学、我说、我议、我练、我创造 合阳中学有效教学工具单——高一

格言和谚语都是句子,但谚语是群众的集体创作,格言往往是名人语录。

歇后语: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例如:1.飞蛾扑火——自取灭亡。2.大海里捞针——无处寻。3.大路上的电杆——靠边站。4.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5.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则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半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

总结概括熟语的特点(学生根据熟语不同类型归纳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不同点(填表):

结构 用法 语体或感情色彩 语义 成语 固定、四字 严格 书面语 双层

惯用语 固定、三字 灵活 口语、多贬义双层 歇后语 固定、两部分 灵活 口语 双层

谚语 固定 灵活 口语 比喻义少、多表面义 相同点:a、结构上的稳固性 b、意义上的整体性 c、各自有特殊的形式

课堂练习: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C)A.马大嫂为人热情,工作兢兢业业,总是不胜其烦地为小区居民做好每一件事。....B.我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黄山,奇松异石、流云飞瀑宛然在目,令人赞叹不已。....C.正是这些普通的劳动者,凭借着理想与信念,胼手胝足,夙兴夜寐,创造了一个个奇迹。....D.他鲁莽草率,刚愎自用,走到哪里哪里就被他闹得一团糟,真可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①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②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3、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1)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7.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篇七

类似的文章读过不止一篇, 你能说国人不“精明”吗?当然并不是只有出国的人才存在这种心态, 在国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情形和手法有所不同而已。

“精明”的反义词是“老实”, “老实人”是国人对一些中规中矩的人的称谓。老实本来是一个褒义词, 意指从大处讲是遵纪守法, 从小处讲是与人为善、以诚待人。用经济学的语言讲, “老实”本质意指遵守游戏规则, 进行平等竞争。从社会学的角度讲, 指用正常、合乎规范的手段获取利益, 其重心在于“诚信”, 它代表着一种社会必要的道德水准 (老实是讲求信用的表现, 建立信用社会一方面需要法律, 另一方面需要道德) , 对于家、国、天下都是举足轻重的, 因为老实可以节约交易费用, 能使一个社会得以顺利运转。然而, 不知什么时候, 在不少国人的眼里, “老实”变成了一个无奈的词汇, 人们开始不愿意接受这一称谓, 如果有人被冠以“老实”的名声, 简直无异于吃了一只苍蝇。天南地北的人们在谈论老实人时, 方言土语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什么“榆木疙瘩”、“阿木灵”、“杠子头”、“一条路走到黑”、“撞死南墙不回头” (还有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凤翔改改”) 等等难以胜数, 这些词语劈头盖脸几乎令人无力招架。虽然说到“老实人”时, 没有人说他不好, 但似乎谁也不愿被人称为一个“老实人”, 被称为“老实人”似乎比被称为“弱智”更令人难以接受。

诚信本是一种美德, 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节约交易成本的一种手段, 并使人们在彼此之间的交往中感到愉悦。更进一步说, 诚信的美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不少国人显然不以为然。在他们的思维中, 通过非同寻常的途径办到别人办不到的事情才叫真本事, 也就是人们所谓的“精明”, 抑或人们所说的“有能耐”。而这些所谓有能耐的人之所以办到了一般人办不到的事情, 是因为它们比别人更善于破坏规则, 进行了除商品交易以外的交易。实际上, 国人的“精明”思维由来已久。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确切地说, 中国的以家族为中心、以权力为目标的不平等的层级社会造就了这样的思维倾向, 表现在市场上就是不平等交易。在农业社会里, 由于市场并不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 因此, 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家族和政治领域;而在市场为主导的工业社会, 通过市场的传导, “精明”思维的负面影响会迅速膨胀, 它会对以现代法律为基础的正规制度安排产生极大的杀伤力, 它带来的是与人们通常对“精明”理解的相反结果, 与效率南辕北辙。当然, 当前“精明”的得宠也有它的现实基础即转轨时期混乱和积弱的制度约束。通过歪曲规则或背离规则能够获得可观的制度“剩余”。所以便宜“不占白不占, 白占谁不占”就成了人们的行动逻辑。

由此,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聪明人能自鸣得意, 以为自己是这个改革社会中的一道风景, 不为别的, 只因为他们占了别人便宜的缘故。在以成败论英雄的社会里, 大家对善于破坏游戏规则的人不是采取排斥和贬抑的态度, 相反, 相当多数人倒是乐于效法此道。效法和攀比的背后, 是人们的一种常见的博弈心理, 即我不这样做, 别人可能会这样做, 结果我就会因此而吃亏, 与其如此, 不如我占尽先机, 立于进退自如之地。如此博弈的结果可想而知, 在这样的选择下, 破坏规则的人便会趋之若骛, 做比不做有利, 早做比晚做有利。以此推断, 世界上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所以精明人信奉“事在人为”, 此间的“为”考察的实际上是你破坏规则的能力。于是他们疑惑:白占的便宜不占, 老外岂不是傻得出了格?所以国人就欣喜地以身试之, 果然屡试不爽。所以便大喜过望, 天天用新物, 日日穿新衣, 乘车不花钱, 日子挺舒坦。一时间真有种梁山英雄“大块吃肉, 大碗喝酒”的快感。在有机可乘之时, 什么制度、良知、道德, 在利益面前都退避三舍, 统统地玩去。于是, 诸如假冒伪劣、商业欺诈、欠债不还、化公为私、行贿受贿、携款私逃、公款睹博、走私贩私、权贵命贱等便蔚然成风。

在国人那里, 你不得不充分相信经济学基本假定的无比正确性, 自利是许多中国人的行为准则, 在此引用“自利”实在有些不当, 因为自利是合作的竞争, 它的实质是“利己利人”。而国人更擅长的是“损人利己”, 此类行为只能有一个名字即“自私”或“贪婪”, 对于自私的人们而言, 君子爱财, 取之是否有道无所谓, 关键是要得到财。这种力量当真强大, 它无孔不入, 就如使千里之堤决溃的蚁穴。那么为什么被损害的一方保持沉默呢?一是损害公益, 公益属于共用品, 没有明显的私人属性, 因而事不关己便高高挂起, 这是国人的一般人格特征。二是即使损害私人利益, 由于中国是一个非正式规则发达的社会, 第三方裁决的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私了”的结果是否公正就要看当事者双方的力量对比, 所以遭受不平的人只能隐而不发。所以鲁迅先生有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 就在沉默中灭亡”。第三, 等待时机,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定要把损失弥补回来。既然己方是受害者, 报复的手段便“犹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山头林立, 黑恶势力猖獗。

但如果一个社会里这样的“聪明人”多了, 却不是一个社会的福音, 它破坏了产权的交易, 使价格机制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归纳为一句话就是:诸如此类的交易的后果只有一个, 那就是使交易费用大大增加, 社会运转的成本企高。这些人的所谓的聪明只是对自己而言的, 并不适用于整个社会。这样的聪明, 从小的方面讲, 人们的努力将是“事倍功半”, 过多的内耗堵塞了通往财富的道路;从大的方面而言, 百年的强国梦将只是一个泡影, 你只能永远做世界的三等公民。如果误一个人, 并不可怕, 怕只怕误国误民。

经济学讲求“看不见的手”, 它能于无形中引导市场, 调节资源配置, 实现最优。但是在充斥着太多“精明”人的社会里,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就有些难以琢磨。因为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背后, 强调的是人的“自利”行为, 但是自利并非不择手段。斯密本人除了著名的《国富论》, 还有另外一本重要著作为《道德情操论》, 不但未对自利进行贬斥, 反而将自利称为人的自爱行为。自利不同于“损人利己”, 自利是一种利人利己的合作行为, 而国人擅长的恐怕不是自利的行为, 而是非合作的“损人利已”行为。它的极端就是以各种权势“草菅人命”, 实际上, 这种令人痛心的现象不时地出现。这不仅仅是一个产权制度或权力界限是否分明的问题, 本质上是一种私利驱使下的道德危机问题。这些现象说明中国无论从社会层面上还是从市场层面上都还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 中国也不是一个“神本主义”社会, 而是一个走歪的“金本位”社会。其实, 中国古人还是很讲求诚信的, “言必信, 行必果”、“人无信不立”等都表现了古人为人处世的原则, 不知何时这一优秀传统被丢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演化得缺乏最基本的道德支持时, 信任就会变成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及市场交易势必变得混乱和狭隘。市场是法治经济, 但它更是一种信用经济。君不见, 大凡生意场上建功立业者无不以“诚信”立身?

8.智慧的结晶,人间的奇迹 篇八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驾驶着飞机”,从“祖国的蓝天”上俯瞰长城。我们所见到的古长城,是明代历时百余年改建而成的,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由城堡、城墙、城台、烟墩4个部分组成,全长6350多千米,连绵不断,依山傍冈,一起一伏,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如一条矫健的巨龙穿行在崇山峻岭上。课文中的“穿行”一词赋予了形如巨龙的长城以动感,化静为动,增强了全诗的表现力。

从蓝天白云间俯瞰广阔无垠的大地,京杭大运河宛如一条轻柔的绸带从天空“飘落”,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点点,秀美迷人。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开凿于隋朝,北起北京通州,南至浙江杭州,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大运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运河沿岸时而“一片平原开绿野”,时而工厂林立、人流如潮,时而白墙黛瓦、垂柳依依,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本诗每个自然段的最后两行都是一个设问句,是作者俯瞰长城、运河奇景,惊叹于此而发出的思考。问句设置悬念,答句语气强烈,比陈述句更有气势,表达效果更好,既突出了全文的中心,又将诗歌的感情推向高潮。

上一篇:军民大生产歌曲教案下一篇:乘法口诀快速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