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10篇)
1.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 篇一
QC小组活动的活动体会
作者:岳永刚
通过近几年来参加QC小组活动,从一个不知道QC是什么的新手,变成一个听从领导安排实施任务的实习生,再变成一个能运用QC工具分析问题的技术员,到现在变成通过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实施计划的工程师。学到了很多,能力也提高了很多,但要说写论文,还是有点难以下笔,下面我就我感触最深的方面写几点。
一、QC小组与企业质量管理工作
个人认为QC小组活动可以算是企业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具体的延伸。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一般注重大的方向,如质量体系的健全、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等。而QC小组活动就采用“小、实、活、新”的特点抓住生产现场的要点工序、新工艺、难点,从班组到管理人员体现生产现场的质量体系,保证分部分项的质量。
一个企业的产品、服务质量如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就要求企业必须向顾客长期、稳定地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只有持续不断地实施质量改进,才可能实现这一基本的要求。任何一个企业,在生产、施工、服务等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QC小组活动,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等,采取的旨在提高过程的效率和效益的各种措施,以纠正偶发性事故和改进解决长期存在的问题。
二、如何调动参与QC小组活动的积极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尽管出现了如计算机这样的高新科技设备设施,但它毕竟是工具,而人始终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在管理上普遍提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
QC小组活动,就是从尊重人性的观点出发。QC小组作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体细胞,人员自动自发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与组员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解决问题,因而改进工作及周围环境,从中获得成功的乐趣,体会到自身价值和工作的意义,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满足,有了这样的感受,人就会产生更高的工作热情、激发出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身的潜在智力与能力将会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
三、常用统计工具和方法在QC小组活动中应用
据我观察众多QC小组活动过程都遵循PDCA的活动程序,逻辑性较强,程序上错误比较少,工具应用基本正确,但是多为“两图一表”,而“关联图、直方图、控制图、矢线图、PDPA法”等“新QC七种”工具的应用比较少,个人认为应该加强职工的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在工具使用上选择恰当的、更有说服力的工具为自己的QC小组成果增加亮点。但也不是说所有的QC活动都运用较多的工具来分析问题,假如选的课题较小,分析原因较少,个人建议还是“两图一表”,毕竟解决问题才是QC小组活动的实际所在。
四、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团队凝聚力
成立QC小组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小组成员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自愿结合在一起,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间相互平等,高度发扬民主,各抒己见,通过“头脑风暴法”等方法互相启发,集思广益;而不是靠行政命令,小组成员就不会有“被迫”的感觉,让成员有兴趣去完成该项工作,从而在其以后开展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创造条件自主的开展活动。在小组活动中,产生共同的兴趣爱好,通过长时间的交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塑造良好的团队关系,提升团队的整体凝聚力和作战能力。
五、QC小组活动成果的深化和推广
现在大部分QC小组活动成果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有些企业甚至对QC小组活动成果整理归档,只是在QC小组成果发布会上发布一下,获得个证书。个人认为这是极大的资源浪费。我认为就QC小组活动成果的深化和推广应该注重下面几个方面:
1、成立企业QC小组活动成果后期推广的专业团队。
2、对企业QC小组活动有效成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
3、促进企业内部QC小组之间的交流。
4、建立参与推广应用的QC小组活动的成果激励机制。多数以总—分公司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大型国有企业,对QC小组活动的管理采取统一归口管理并逐级分层管理的模式,管理的内容主要围绕着小组活动的流程展开,即年初注册管理,年中培训并实施小组活动的过程监控,年末组织成果评审、发布、表彰奖励。对成果如何在公司内部各分公司之间推广应用,或转化为总公司层面的管理或技术标准缺乏明确的工作程序和方法。因此要实现企业内部QC成果的推广及转化必须从机制建设入手,建立一个集小组活动全程控制、成果评审挑选、成果推广、成果转化、成果信息传播反馈为一体的QC小组活动管理体系,为成果的推广转化搭建一个全过程控制的管理平台。
QC小组活动成果多表现为对企业当前的设备、工器具、工艺、流程进行“小改小革”或小发明。成果形成的周期普遍较短,解决问题的效果十分显著,但同时,成果的针对性和局限性也较为明显。为了提高对成果推广价值评估工作的效率,可通过在成果评审标准中增加对成果推广价值的评分规则,实现成果材料评审与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单渠道双结论。然后根据成果推广价值评审的得分排序,按照企业管理层级由对口专业管理部门逐级确认推广的成果及其范围,并逐层推荐。总公司层面则根据各基层单位的推荐结果按专业分类交由总公司对口专业的管理部门进行挑选,最终确定推广成果及范围,提出推广方案,并负责牵头组织实施。其中需申请专利进行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果,则移交并转入企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QC小组活动虽然立足于现场,着眼于细节,以“小 改”、“小革”、小发明为荣,但为数众多的小组以最为广泛和频繁的创新以及坚持不懈的质量改进,不仅能为企业更能为一个行业的发展注入永久的活力和坚实的力量。
2.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 篇二
关键词:太北作业区,QC小组活动,质量文化
下面这20个字, 能够在多长时间背诵下来? 又能够在记忆中保持多久呢?“黄日上白里更欲入目千一山河依海楼穷尽层流”。如果把这20个字编写成一段话, 那么就容易记忆了: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因其既合韵又有意境, 既有画面感又有趣味性, 所以容易记忆。都说爱好是学习和进步的动力, 而这其中离不开趣味。工作中, 遇到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可借鉴这种方法。
1 太北作业区 QC 小组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近几年来太北作业区发布的QC小组活动成果看, 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有3个方面。
1.1 整体水平低
一些单位, 抱着完成指派任务的心态, 被动地提出课题, 并且极少, 甚至没有开展活动, 临到发布时, 拼凑数据、编造效果、思维混乱、文不对题;部分多媒体制作粗糙, 并且篡改活动程序、自创课题类型等。工作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和严肃认真的态度。
1.2 思路不开阔
部分小组成员仍停留在固有模式里, 不能开拓思路。多数成果都属于现场型, 而没有管理型、服务型、公关型和创新型;对先进的理念和科学方法掌握的少, 所运用的活动工具单一, 分析和评价能力较差[1]。
1.3 效果不真实
小组对活动效果的检查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的多少, 而对开展活动所带来的诸如影响安全、环境等不利情况很少进行评价和考虑, 甚至有意回避此类问题。
2 QC 小组活动趣味化的方法
面对活动中问题, 开始太北作业区采取培训的方法。但是, 由于各小组的水平参差不齐, 集中培训也存在弊端。并且, 一些小组成员觉得这种方式过于单一和枯燥, 被动接受, 效果也未必如其所望。通过实践摸索, 太北作业区采取的“趣味法推进QC小组活动”的做法使得各小组成员既乐于参与又易于接受, 效果不错[2]。
2.1 活动程序趣味化
2012年下半年开始 , 太北作业区在协调各QC小组加强交流的过程中, 小组成员逐步认识到了加强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各小组之间自愿结成对子, 水平高的小组针对相对弱的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单兵教练, 针对性强, 实效性大。
由于每年都会有新的QC小组成立, 一些新成员对QC小组活动的“制定课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分析原因、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检查效果、巩固措施和总结”10个程序步骤的理解和掌握存在一定难度。各小组在交流探讨中, 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建议。其中, 比较集中的意见就是如何使程序步骤易于理解和记忆。太北作业区在得到各QC小组的反馈意见之后, 组织小组成员进一步探讨, 积极做好指导工作。2012年末, 太北作业区将QC小组活动的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理论原则等以便于理解和记忆的韵文形式编写。实际当中, 大家也乐于接受、易于掌握。韵文形式编写如下:
课题简单明了, 切忌纷乱浮华;现状调查清楚, 应用数据说话;明确量化目标, 且要有据可查;人机物法环境, 全面分析到家。层层展开查找, 细细剥茧抽丝;验证末端因素, 要因真切落实;小组人人献计, 对策个个论知;方式必须有效, 手段必可实施。切实开展活动, 记录全部进程;所耗人力财物, 帐目笔笔分明;利于检查效果, 便于指导施行;前后状况对比, 不可回避实情。制定管理措施, 纳入管理标准;验证执行情况, 躬身现场确认;严谨查遗补漏, 找出教训不足;拿出下步打算, 不断完善进步。
2013年初, 结合各小组反馈的意见和建议 , 太北作业区又对小组活动课题的编写程序流程图增加韵文注解 (图1) , 以便于实际操作和活动之后成果编写效率的提高。
2.2 活动过程趣味化
通过活动程序的趣味化, QC小组成员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提高。而能力的有效发挥, 需要的是责任心。一名员工唯其具有敬业、负责的精神品德, 才会从整体利益出发, 严谨认真、尽职尽责, 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也必将改善和提高。
为了增强小组成员的责任意识、团队意识, 提高凝聚力、战斗力, 太北作业区还结合质量文化建设的趣味开展, 为小组成员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 及时肯定、赞赏、奖励小组成员的成绩和进步, 以生动活泼的趣味化活动方式调动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 在增强能力的同时, 培养其责任心, 辅助每个人的能力得以正确发挥, 使得QC小组活动与质量文化建设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3,4]。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打得牢固, 大厦才会稳固。然而很多时候, 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事物的表面, 而忽视了背后的重要因素。部分QC小组成员觉得把小组活动搞好, 需要的是在课题上的精细和专攻, 尊崇“千招会不如一招精”的条规。此种偏颇观念存在, 路就会越走越窄。开展活动中, 太北作业区以有趣的故事、典故为例, 潜移默化地改变小组成员的偏见, 使其认识到广泛掌握各种知识技能的重要性, 并且避免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状况的出现。
太北作业区不是仅仅把QC小组成员当作受培训的对象开展活动, 而是让其成为参与者。这样, 大家才会在轻松愉快当中学习进步。作业区抓住素质提升、文化引领这个关键, 动员小组成员提炼出适合本单位的文化理念, 营造氛围、激发斗志, 促使人员工作态度的积极向上、工作能力的有效发挥。如太北作业区QC小组成员提出的《太北作业区员工行为规范》已在全作业区推广, 激发了小组成员的热情, 促进了全区整体工作的开展[5]。
2.3 成果检查趣味化
QC小组活动完成之后 , 如何真实编写课题成果, 避免数据缺乏说服力、原因分析不周密及对策执行的过程缺少实际验证资料等问题的出现, 则作如下编写:
课题过大, 不切实际;缺乏调查, 缺少数据。目标设定, 查无依据;原因分析, 不够周密。末端因素, 未查彻底;所定主因, 不着边际。制定对策, 随心所欲;方式手段, 实行不力。执行检查, 难以为继;实施过程, 查无实据。对比评价, 浮华无力;虚夸效果, 实无效益。巩固措施, 主观定义;查遗补漏, 粗率不细。下步打算, 离题万里;通览全篇, 纸上作戏。
以此, 达到对QC小组成员在观念上提醒、在活动中规范的目的, 使其认识到每个活动步骤中应该注意的重点, 利于严谨和精细地总结活动成果。
3 结语
太北作业区注重引导和激励, 关注QC小组的活动进程, 综合QC小组的合理建议, 有效地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通过活动的趣味化开展, 增强了员工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兴趣, 培养了QC小组成员的综合能力。如过去从未参加活动的综合队也组建了QC小组, 提出活动课题;各QC小组活动成果的总结报告中, 没有再出现把活动措施当作题目等错误。采取趣味性的方法, 因势利导使得QC小组成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进步, 在生动有趣的方法中提高能力, 在熔炼修养的活动中提升素质。
参考文献
[1]刑文英.QC小组基础教材[M].2版.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
[2]刘莹.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资本契合关系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9.
[3]戚维明, 段一泓, 孙静.全面质量管理[M].3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4]龚益鸣.现代质量管理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3.浅谈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 篇三
【关键词】QC小组活动;班组建设
1.QC小组活动的组建源于班组
QC小组活动的成员多来自一线班组,为着共同的问题,形成思想,进而组建团队。一个QC小组可由多个班组的成员自由组成,一个班组也可能有多少不同类型的QC小组存在;QC小组活动的课题,广泛取材于班组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班组是QC小组活动的土壤,建立在班组这个坚实基础上,QC小组活动才能根深发芽,真正成为意义上的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创新创效。
2.QC小组活动的开展有力推进班组建设工作
QC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工、协同合作思想,活动中PDCA管理思路的运用和采用统计工具量化资料、分析解决问题……这一系列过程的推进,不仅保证着小组活动成果的实现,也在管理理念、管理思维上感染着班组的活动氛围。
QC小组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PDCA方法的运用能很好地分析基层班组当前面临的具体问题。在问题面前,通过引导班组成员从QC小组活动的角度去思考现象、组织素材、运用工具、找出症结,从而能快速、有效地实现问题的解决。QC小组活动的开展对班组成员素质的全面增强、班组工作质量的迅速提高都大有好处。导入QC小组活动后,首先是不定期的联系互动凝聚了人心,使其表现出很强的团队精神;其次是逐渐将矛盾化解、解决在班组,通过思想碰撞、思维创新,激活了团队的整体素质,班组长的思路更加灵活,班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小组成员在QC活动的智慧碰撞中,还掌握了利用实验验证创新思路的方法,开拓了管理视野,赋予其更大的生命活力。
3.QC成果的展示是班组建设卓有成效的体现,推动了班组工作上新的台阶
班组开展群众性QC小组活动的实践证明:QC小组所取得的成果和他们精心撰写的成果报告,成为展示班组管理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实现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呢?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3.1领导重视
QC小组活动、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和有序开展,离不开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领导重视,是推进QC小组活动和班组建设和谐并进的前提。只有领导认识到两者相关联的重要性,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给予激励,才能确保活动的持续开展。公司领导应致力培育QC文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将QC小组活动作为素质提升的实际操作方法之一。通过不断强调QC活动对班组发展、提高素质、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使各部门逐渐重视对QC小组活动的推动工作。
3.2机制完善
通过合理的推进机制,以QC小组活动促进班组建设。QC小组活动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推进机制的完善程度。首先,要实现班组和QC小组的有机结合。一个班组可建立一个或几个QC小组,明确各QC小组活动的推进组织图和各层的工作职责。其次,要制定QC小组活动管理办法,建立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归口,规范管理流程,形成了由课题选定→开展活动→成果总结→成果评审发布→成果奖励→向上级推荐,各环节紧密衔接的工作程序,同时根据公司经营状况制定激励制度,形成从注册登记、活动记录、数据统计、成果整理、成果发布、评选奖励的一体化管理;第三,建立QC小组活动真实性的评价体制。为确保QC活动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效果最大化,要将QC小组活动纳入企业年度班组建设计划中,规定每一年度每一个班组要结合实际,灵活运用QC方法完成若干课题;将QC活动与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将QC活动纳入员工的职称评定、供电所的星级农电工评选等,进一步增强员工参与度,必要时,还可将QC活动引入员工绩效管理,与员工薪酬挂钩。
3.3培训引导
为使班组上下形成良好的QC氛围,系统的QC培训是必不可少的。除邀请专业诊断师授课讲解,订购书籍下发至各班组普及QC知识外;培训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历年的成果汇编成册,拍摄优秀QC成果发布场景,作为QC小组活动的培训案例。通过详细地讲解QC活动的目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直观的案例分析,使大家熟练掌握QC活动技巧和质量管理统计技术工具的运用。同时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推荐优秀人员参与诊断师培训考评,增强师资能力,强化培训指导力度。
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难题,作为QC推进者,应及时关注各小组活动进展的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来促进信息交流,适时引导和组织培训,鼓励和帮助小组成员积极探索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掌握新技术,同时通过成功经验的总结、推广和宣传,培育一种“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4成果转化
开展QC小组活动最重要的一环是要形成成果,达到预期目标,并加以巩固、标准化。PDCA管理思路的终极目标是运用持续改进的方法,将复杂的事简单化、将简单的事标准化、将标准化的事流程化。同样的在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中,便是要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地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效用发挥到极致。这种成果转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的转化。体现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与建设学习型班组的集结。在QC小组活动中,小组成员素质水平、创新意识得到拓展与提高,学会运用管理的套路指导工作,懂得利用科学的统计工具有效提升工作的效率。二是实物成果的转化。经过QC小组活动产生的成果,除按规定予以奖励外,更应考虑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拓宽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将QC成果与合理建议、专利申请等有效结合,给予更多渠道的方式转化,最大限度发挥QC成果的魅力,使效益最大化。
4.结论
QC小组活动与班组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仅仅在于它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对于班组来说,它的重要作用更体现在素质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它是使员工掌握科学工作方法、体现自身价值、使班组增强凝聚力的一种有效途径。今后,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开展QC小组活动,创新管理方式,积极导入诊断师过程引导机制,确保QC成果有自己的灵魂,促成成果的有机转化,让这项活动茁壮成长。期待着更多的班组员工参加QC小组活动,主动参与管理,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开展QC活动的途径,打造学习型班组文化,实现个人与班组的共同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李俊玲.论QC小组活动成果的质量评价和激励[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7(2).
4.QC小组活动 篇四
一、项目目的1.提高职工素质,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现场。
二、项目定义
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的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三、项目作用
1.有利于实现全员参加管理。
2.有利于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的团结协作精神。
3.有利于改善和加强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
4.有利于提高职的科学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从而合使职工岗位成才。
四.QC小组的特点
1.明显的自主性
3.高度的民主性
2.广泛的群众性
4.严密的科学性
五.QC小组实施过程
1.选择课题
3.设定目标
5.确定主要因素
7.实施
9.巩固措施
2.现状调查
4.分析原因
6.制定对策
8.检查效果
10.总结
六.项目周期: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在6-12个月。
七.项目实施步骤
1.企业现状调查
3.组织成立QC小组、确定课题
5.编写成果报告
7.总结 2.培训
4.指导活动实施
5.QC小组活动总结 篇五
一、整理
定期整理办公场所,清楚不必要的物品,办公室只摆放经常用到的办公用品、工程工具、材料等,其他资料整理归档;办公室及仓库的物品摆放整齐,避免误踏绊倒危险;现场划分责任区,由固定的秩序维护员和保洁人员负责落实。
二、整顿
材料、零件、资料、工具放在集中规定的地方,并用颜色标签做标识;消防器材周围、紧急门道及出入口不得摆放杂物;通道、走廊不可摆放物品,临时堆放须写标识牌。
三、清扫
每天收拾清扫办公室、仓库、中控室、休息室等,并清除灰尘、垃圾,保持现场干净整洁;杂物及不良品及时清扫,避免混入或污染;及时恢复脱落的设备零部。
四、清洁
对办公台面、工程用具、座椅、仪器设备等经常擦洗,工作场所不放私人物品;保持仪器设备周围干净,不粘污垢;鞋底粘油立即清除,以免扩大油污面积。
五、安全
遵守公司安全制度,根据应急措施处理流程进行操作,并且必须使用保护具,确保保护具的完全正确使用,保护具要经常检查、整理;秩序维护员处理好安全装置后不得随便改变其周围的位置,要理解安全装置的性能并有效使用;各类可燃性、腐蚀性的危险物品要特别规定,存放在制定区域,远离火源,其测知和安全方法,大家都要知道,各项保护措施都严格执行;各类危险状态和不能做的,都采用标记标识,消防通道确保畅通没有堆放物。
六、素养
员工上班需按公司要求穿工作服,上班期间保持精神状态良好;员工养成随手关门的好习惯,自己使用的橱柜门随时保持关闭,以免引致碰到或烫伤意外;工作时要专心,聊天容易影响工作效率;在工作场所内不得佩戴太阳镜;经常检查物品的标识是否脱落;搬运物品时采取正确姿势,以减低受伤危险,不可野蛮搬运。
七、颜色管理
办公场所内区分综合组与工程组物品的摆放位置,使用颜色标签提高现场工作效率;对货梯的按钮使用颜色标签标识。
八、低碳节能
相较于开展活动前,公司所有员工已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复印件、打印机等设备用完后马上关闭;办公室内废纸整理起来,有需要时可以再利用;减短了公共厕所内小便池自动冲水器冲水时间,有效节约用水;商场内按照标准调节空调温度,原先每天都将空调设置为22度,开展6S活动后控制室内温度在25度左右,并根据天气变化开空调或排风系统。
6.QC小组活动策划 篇六
根据公司推进QC小组攻关活动的通知及要求,××××(团队名称)现已“××××(活动主题)”为主题的QC小组活动。
一.小组活动要求:
1.主动参与,责任意识强。
2.正确使用QC七大手法、PDCA、8D报告等方法。
3.活动中用数据说话,讲究有效性及确切性。
二、成立QC活动小组
三、职责分工
一、QC小组组长主要职责:
1.制定攻关方向。
2.协调小组各成员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3.编制QC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二、QC小组成员主要职责:
1.积极配合小组组长的各项工作。
2.认真完成组长分配的各项任务。
四、活动时间
预计三个月(××年××月××日-××年××月××日)
五、活动主题
××××××××××××(活动主题)
六、活动安排和计划
第一步:组建小组(预计××年××月××日)
第二部:开展活动:
1.Plan 计划(预计××年××月××日)现状把握,设立目标,分析原因,确定根本原因,制定改善措施
2.Do 实施(预计××月××日-××月××日)实施改善措施
3.Check 检查(预计××月××日-××月××日)验证改善措施有效性
4.Action 改善(预计××月××日××月××日)巩固改善措施,预防在发生与标准化,分析遗留问题
七、总结
编制小组活动成果和制作PPT演示文稿。
策划人:×××
7.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 篇七
企业是一个有机组织, 任何企业都将面临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企业的健康生存与发展, 都离不开组织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改进。关于质量的概念, 不仅是指产品质量、工程质量, 它还包含人们工作的质量、管理的质量、服务的质量等等。而QC小组正是具有广泛课题, 又具有广大的群众性基础, 致力于解决企业当前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活动组织。本人将结合多年来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及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 阐述对QC小组活动的认识。
1 什么是QC小组
QC是英文“Quality Control”的缩写, 翻译成中文就是“质量管理”, QC小组就是质量管理小组;QC小组活动就是质量管理小组开展与质量有关的活动。
QC小组的定义: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各种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 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QC小组的定义告诉了我们四层意思:
(1) 人员:是各行各业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2) 选择课题:要围绕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和企业当前存在的核心问题。
(3) 目的:有形目的是改进质量、降低消耗, 提高经济效益;无形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 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4) 科学性:QC小组活动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突出了科学性。
QC小组的定义还决定了QC小组的性质:是由群众自愿组成的群众性组织;小组不担负具体的生产任务, 只进行质量改进, 具有高度的灵活性;QC小组不同于技术革新小组, 也不同于生产班组。
QC小组是企业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和质量改进的有效形式, 开展QC小组活动已经是我们企业的自觉行为。我省、我市为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每年企业评先时, 要看企业有没有很好地开展QC小组活动, 并将有获奖的QC小组作为评先的先决条件;每年的“中州杯”工程验收评审, 由专家组推荐的三个条件之一, 也有“施工过程中开展QC小组活动的成果获得市级以上奖励”的要求。然而, 在一些工程项目管理中, 对开展QC小组活动仍有不足的认识。有的项目部只重“成果”, 不重小组活动改进质量的“结果”, 使QC小组活动流于形式;有的项目部怕麻烦, 不能积极主动地开展QC小组活动。为此, 我们总公司建立了制度、制订了措施, 一是宣传QC小组活动改进质量的效果;二是培养、培训QC小组活动骨干分子;三是奖励和表彰积极开展QC小组活动的职工。几年来颇有成效, 自2003年以来, 企业每年都有QC小组获得省级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奖。
2 QC小组如何开展活动
QC小组活动, 需要企业的支持, 企业应有开展QC小组活动的机制, 应有QC小组活动的管理部门来落实小组的注册登记工作。这个管理部门, 不是履行行政管理, 只相当于QC小组注册登记的“户籍簿”。注册登记工作赋于了小组存在的严肃性, 小组成立起来并注册了, 这是小组的一份荣誉、一份责任。从企业方面讲, 注册登记的小组, 被纳入企业年度QC小组活动管理计划之中, 便于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 并可参加各级优秀QC小组的评选。
小组的注册登记是一年一次, 登记时间由企业规定固定的时间, 或在小组成立后, 随即进行登记。而课题的注册登记是在小组开始活动选定课题后进行的课题登记。如果上一年度的活动课题没有结束, 就不能注册登记新课题;而当年注册的课题完成后, 小组继续选择第二个课题开展活动, 那么第二个课题选定随后就要注册登记, 只要有能力, 一年当中小组活动开展了多个课题, 就能注册登记多个, 它不同于小组的注册登记, 每年只有一次。QC小组组长在带领大家开展活动之前, 首先要作好小组和课题的注册登记工作, 而且两者的登记不能相混淆了。次年没有进行重新注册登记的小组, 以前的注册登记自行失效。对于停止活动持续达半年之久的小组, 也要予以注销, 那么小组注销了, 小组登记的课题也会自动注销。
QC小组选定课题并注册登记后, 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 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 遵循PDCA循环的客观规律进行小组活动。
PDCA循环是指P, D, C, A四个阶段依次滚动向上的质量环, 这四个阶段是由P阶段开始, 按照P→D→C→A循环方向进行下去, 不能缺少一环或顺序颠倒。就像一个车轮一样沿着一定的方向滚动下去。按PDCA的顺序前进, 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新的水平上再进行PDCA循环, 又可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如图1所示。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涵盖了问题解决型课题QC小组活动的10个步骤, 它们是:
P (Plea-计划) 阶段。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订。包含了六个步骤:
(1) 选择课题;
(2) 现状调查-找出所存在的问题;
(3) 设定目标-解决问题到哪一步;
(4) 原因分析-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5) 要因确认-找出主要原因;
(6) 制定对策。
D (do-执行) 阶段。执行就是具体运作, 是行动起来, 实施计划中的内容。包含一个步骤:
(7) 按照制订的对策实施。
C (Check-检查) 阶段。就是检查执行计划的结果, 予以总结, 分清哪些对, 哪些错, 明确效果, 找出问题。包含一个步骤:
(8) 检查对策实施后所取得的效果。
A (action-处理) 阶段。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 并予以标准化, 或制订成作业指导书, 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 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 以免重复出现类似的问题和错误, 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 提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A阶段包含二个步骤:
(9) 制订巩固措施, 防止问题再发生;
(10) 总结和提出遗留的问题及下一步的打算。
以上10个步骤是一般问题解决型课题的活动步骤。问题解决型课题主要有现场型、公关型、管理型、服务型四种类型。QC小组课题的来源, 有指令性课题、指导性课题、小组自选课题。这些课题都是针对现状存在某种问题, 需要弄清楚其原因, 并对主要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以改善现状, 达到规定的标准或要求。简单说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或提高。
问题解决型课题10个步骤的顺序, 是遵循PD-CA循环这一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排列的, 任何一步的缺失或顺序上的错位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唯有问题解决型课题中的指令性课题, 在步骤上稍有变化。课题来源为指令性的小组, 可以不作现状调查, 而直接按上级指令设定目标, 然后对目标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创新型课题是问题解决型以外的新型课题, 它在内容和程序上与问题解决型课题均有不同, 所以与上面的10个步骤也有所不同。
创新型课题的定义是运用全新的思维和创新的方法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工具或服务, 以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并不断满足顾客日益增长的新需求, 提高企业经营绩效。创新型课题是对过去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开展的活动, 没有历史数据参考, 也就没有现状可查, 而是研究创新的切入点, 广泛提出各种方案, 对方案展开分析、通过测试、试验、对比分析、数据验算等方法确定最佳方案。这就是与问题解决型课题在步骤上的根本不同。
创新型课题与问题解决型QC小组, 是解决不同问题的两种不同活动思路与活动形式, 虽然它们在程序和步骤上有所不同, 但其活动的四个阶段都是遵循PDCA循环客观规律的, 如创新型课题P阶段包含的5个步骤与后面的D阶段?—按照对策实施, C阶段—检查和确认实施的效果, 以及A阶段-总结和今后打算, 与问题解决型课题的后三个阶段是基本相同的。
在PDCA循环的每个阶段里, 可以有小的、阶段急的PDCA循环 (就是大环套小环, 如图2所示) 。以此改进和完善每个阶段问题, 其总体的质量改进上升阶段和步骤是不变的。
3 企业中P C小组活动存在的问题
结合多年来组织、开展、推动QC小组活动的经历, 发现在企业的QC小组活动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 在课题的选择上, 没有体现“小、实、活、新”的QC小组活动原则, 存在“假、大、空、旧”的选题;没有真正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和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没有针对施工生产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选择课题。那么, 小组活动就不能切实改进和提高企业的质量现状, 活动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其次, QC小组活动的过程不够生动, 从选择课题、现状调查到发现问题、确认主要原因, 都缺乏有理有据的从活动中所获得的依据。特别在对策实施阶段, 平铺直述的较多, 在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没有精彩的亮点。
第三, 在运用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上不够灵活, 过于单一。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是QC小组活动的工具, 能够灵活、正确地掌握运用多种数理统计技术和方法, 就象为QC小组活动安上了手脚、插上了翅膀, 会使QC小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有理有据, 并且在小组成果报告的编写上也会得心应手, 丰富多彩。
总之, QC小组活动还需要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引导, 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应贯彻下去, 让每位员工都明白当前企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营造员工与企业共生存、共发展的良好氛围。在QC小组活动的开展和数理统计技术及方法的运用上, 企业应加大培训力度, 组织广大员工多学习, 以提高员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4 结语
8.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 篇八
质量管理小组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活动,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支柱,体现了劳动、智慧和科学的结合。我国开展QC小组(QC即“quality control”的缩写,意即质量控制)活动30年来的实践证明,QC小组活动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企业和职工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QC小组活动最大限度的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
QC小组之所以能够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在于QC小组活动对职工行为的激励作用。这种激励包含:理想与目标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关怀与支持激励、培训激励、组织激励。这些激励作用的直接效果是使得参加QC小组中的每个成员的自身价值得以体现。
在QC小组活动中,人们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充分展示了每个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的成果分别获得不同层次的荣誉,做到功有所获,劳有所得,激励了QC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在生动活泼的工作现场,职工获得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密切了相互间的关系;增进了友谊,增加了了解,实现了表现自己的愿望,体味到了人生的意义,甚至可以说身心都感到了愉悦。尤其需要提及的是,这里没有行政干预,只有自我约束;没有强迫命令、长官意识,只有民主协商。毫无疑问,在这样一个工作氛围中,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得以充分发挥,由此带来的企业活力也是难以用直接经济效益来估量的。
二、QC小组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QC小组活动更能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因为,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要求在管理思想上要有一个战略和变革的观念来适应改革的观念意识,在管理方法上要有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工程、价值工程、决策分析等多种管理技术的应用。而QC小组正是应用这些现代化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一个科学组织,它的活动是科学管理的主要体现。所谓科学管理,就是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管理的核心是人,没有人的现代化就不会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而QC小组活动正是坚持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它是劳动者劳动、智慧、兴趣的结合,是职工追求高层次、提高自身素质需要的表现,是一种自我开发,它的一切活动都是从人的行为本质中激发动力,是职工主动把自己溶于企业管理之中的一种方式。
QC小组活动的科学管理还表现在它的工作程序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QC小组活动所遵循的PDCA循环,是最理想、最合理、最经济、最科学的基本工作程序,是适合一切工作的。QC小组活动正是应用专业技术知识、数理统计方法以及新老7种工具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与控制,围绕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点(包括质量、产量、消耗、经济效益、安全、服务等),应用QC手法和工具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运用这套科学管理的方法,并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骨干作用,广泛地推行其他现代化管理方法,就使小组的活动如虎添冀。可以说,PDCA循环是认识事物和改进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揭示,其实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哲学原理。这正是QC小组活动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QC小组活动长久不衰的根源。
应该说,QC小组科学的工作程序是对企业管理工作的最大贡献。开展QC小组活动的要求参与过程具有严密的逻辑性,需要参与人员掌握必要的数理统计技术和工具方法,依靠事实和数据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培养了大量具有实事求是精神,具有数理统计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具有强烈改进意识的企业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这些人毋庸置疑地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改革发展的中坚力量。
QC小组科学的活动程序为企业管理奠定了基础,换句话说科学的企业管理实则是QC小组认识论的延伸。日本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教授曾直言道:“所谓管理,就是PDCA循环”。另一位日本专家山口裕则认为:只有PDCA循环才真正的反映了管理的本质。尽管他们的观点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论证和完善,但却揭示了管理的过程概念。这和那种认为“管理就是规章制度,甚至管理就是管制就是限制”的陈腐观念完全是两回事。
三、QC小组活动为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了有效的组织形式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广大职工群众参与企业管理与不断改进提供了一种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由于Q C小组绝大多数都是在自愿结合的原则下组建的,而且小组成员没有资格上的限制,这样一个群体就很容易形成一种共识。这种共识一旦转化成某种工作或质量标准,就会使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及身边存在的诸如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迎刃而解,这就是人的潜力资源的群体集合达到有形与无形的神奇效果。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组织,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各自为战”,不要说产品质量上不去,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也是迟早的事。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自我封闭的运作方式已经不行了。
QC小组活动的组织形式,给每个成员带来的是一种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全员参与意识。这种参与意识是“人力资源”,是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对质量的关心,对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的钻研热情代替了自卑、失落和孤独,代之而起的是工作的热情和智能的超常表现,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管理中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标志都是以得到社会承认为前提的。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和人的素质为目的的群众性QC小组活动的成果,是广大职工运用科学的手段和工作经验的智慧结晶。这些成果一旦被推广、被采纳,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将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这就是说,这些包含着职工群众智慧结晶的成果是在QC小组活动这样一种组织形式中得到实现。
四、QC小组活动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石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QC小组也可以说是企业管理的细胞,QC小组活动民主管理方式的运用,正是企业民主管理的体现。无论从内容到形式,QC小组活动都是集思广益,群策群立的结晶,都有利于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职工的聪明才干。所以说,QC小组活动使职工自觉地参加到企业管理中来,企业的民主管理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9.QC小组改善活动细则 篇九
××年,集团要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质量管理改善活动(以下简称“QC小组改善活动”)为主,具体要求如下:
一、活动要求
1、活动时间:××年××月××日——××年××月××日
2、参加范围:
集团下属工业企业所有部门及员工(上至总经理,下至一线员工)
3、领导及组织机构职责:
集团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质量管理工作总的要求和方针,对企业上报的QC小组改善项目,组织评审;跟踪、督促、检查项目进度及措施落实情况;针对项目开展中普遍遇到的问题,组织沟通协调会,搭建讨论交流平台;组织项目成果评审评比活动。
企业总经理:作为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全程参与企业质量管理及改进活动,制定企业质量改进总方针,为质量改进团队配备资源,对主要的质量改进成绩进行评估并给予公开认可。
企业全质办:负责宣贯落实集团和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求和方针,组织企业内部活动相关知识培训和会议;指导各部门建立质量改善项目,成立QC小组,对项目课题组织内部评审,跟踪内部项目进度、沟通协调开展中遇到的问题,组织企业内部项目成果评审与评比;向集团上报和汇报项目的实施情况及活动取得的成果。
4、上报项目:
上报项目需是问题突出,有代表性,企业内部评审通过,并予以实施的项目。每个企业须上报2个或2个以上;其中××、××、××至少上报3个(工作质量、服务质量方面至少要有1个,产品质量方面可以有多个)。
二、活动进度
1、登记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① 企业通知并组织各部门进行QC小组活动学习与培训(培训资料可参考附件一《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② 组织各部门从自身部门着手,调查弄清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明确存在问题的重要程度,找出主要问题,组建QC小组,建立改善项目,设定项目目标。
③ 对各部门上报的项目课题,企业全质办要组织进行内部评审,并登记上报集团全质办。
④ 学习培训时间表于×月×日前;学习培训签到记录、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和课题评审记录于×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
2、实施阶段:时间为××年×月至×月。
各企业QC小组要按照活动程序和步骤具体实施改善项目,并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形成QC成果。
集团全质办和企业全质办要持续跟踪、检查项目实施情况。
3、汇报阶段:时间为××年×月。
进行QC小组项目总结,成果制作与汇报。
4、评比阶段:时间为××年×月。
组织QC改善项目成果评审,评选优秀并表彰。
三、活动课题选择、成果制作及评审要求:
1、课题选择:
从现场、管理、服务、攻关、创新等方面,围绕提升工作质量、服务质量、产品质量选择课题。比如:
(1)现场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损耗,改善生产环境为主。以企业车间、班组为主体;
(2)管理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主。以企业管理人员为主体;
(3)攻关以解决技术关键为主,以领导、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为主体;
(4)服务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科学化,提高服务质量为主。对内,以不从事基本生产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公司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服务;对外,以从事对外交流的人员为主体,主要是采购与供应商,销售、客服与客户,仓储人员与物流公司,生产部门与外协单位等外部沟通与服务。
(5)创新以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技术、新工艺为主。以创新团队为主。
2、成果制作与评审
QC小组成果要以集体活动记录为基础,事实数据为依据,按照活动指南里的程序步骤(10个步骤)进行总结。成果报告包括:小组简介、选题理由、现状调查、确定目标及可行性确认、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实施过程、效果检查、巩固措施、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内容以图、表、数据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各种材料齐全,并有据可查,最好以PPT形式展示。
QC小组成果在××年××月××日前上报集团全质办,评审时间初步安排在××年×月,评审办法另定。
附件一:学习培训参考资料《QC小组改善活动指南》 附件二:“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时间表 附件三:“QC小组改善活动”学习培训签到表 附件四: QC小组改善项目登记表
附件五: QC小组改善项目课题评审记录表(格式)
××××公司
10.QC小组活动组织制度 篇十
质量管理部
QC小组活动组织制度
1、目的:
为规范TTE中国制造中心范围内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开展,特制定此制度。
2、职责:
2.1、质量管理部负责组建TTE中国制造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
2.2、各工厂QA部负责组建本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
2.3、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负责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的业务管理;
2.3.
1、制定中心QC小组活动推进方针和计划;
2.3.
2、培训各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成员;
2.3.
3、组织、协调各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正常开展工作;
2.3.
4、建立中心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
2.4、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组织负责本厂QC小组活动的业务管理。
2.4.
1、制定工厂QC小组活动推进计划及目标;
2.4.
2、建立工厂QC小组活动激励机制;
2.4.
3、培训工厂QC小组成员;
2.4.
4、组织、协调本厂QC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
3、推进小组:
3.1、推进小组由组长、副组长和组员组成; 编号: 版本:A0 生效日期:2005-01-0
13.2、中心推进小组组长由质量管理部经理担任,副组长由质量管理部QE室主任和对外管理室主任担任,组员由各工厂QA部负责人及QE室过程研究组成员担任;
3.2.
1、组长负责系统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整体计划、组织、评比、成果推广等;
3.2.
2、副组长负责各工厂QC小组活动的技术指导、进度跟踪、重要问题/难点协调、成果推广等;
3.2.
3、QE室过程研究组负责系统QC小组活动的培训、项目管理、评定标准确定、技术难点支持、成果
推广、项目LEADER人才库的建立及维护等;
3.2.
4、各工厂QA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工厂QC小组活动的宣传、培训、计划、组织、进度跟踪、效果确
认、重要问题/难点协调、内部评比、成果推广、优秀项目申报、项目LEADER人才库的建立及维护等。
3.3、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长由工厂厂长担任,副组长由工厂QA部负责人担任,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
任(组员中必须包括财务收益核算人员)。各工厂须将组建的QC小组推进组织报中心推进小组备案。
4、活动开展:
4.1、计划:
每年1月份,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制订本的QC小组活动开展计划及目标,并报质量管理部备案(其中应包括:课题数、参与度、培训等方面内容);
4.2、培训:
拟制:审核:批准:
4.2.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有计划的对各QC小组的项目LEADER进行针对性的质量管理理论、项目
管理、意识(包括:质量、问题改进、参与、市场、竞争等)及QC小组活动的管理技术(统计技术、QC手法等)等方面的培训、考核;
4.2.
2、各工厂QC活动推进组织应有计划的对参加QC小组的人员进行必要的质量管理理论、QC小组活动
管理技术(统计技术、QC手法等)的培训、考核;
4.2.
3、各工厂QC活动推进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全体员工进行普及性的质量管理理论及QC小组活动管
理技术培训、考核。
4.3、组建与撤消小组:
4.3.
1、QC小组的组建基本遵循: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这3种组建程序;
4.3.
2、QC小组的主要类型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服务型等;
4.3.
3、QC小组人数一般以3-10人为宜;
4.3.
4、QC小组成立后必须在各工厂的QC活动推进组织进行注册登记,注册的相关资料必须报中心推进小
组备案;
4.3.
5、对停止活动持续半年的QC小组应予以注销。
4.4、小组选题:
4.4.
1、QC小组的选题范围包括:提高质量、降低消耗或提高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增进效益等方面;
应尽量选择解决具体问题的课题;课题宜小不宜大,一般应在1-6个月以内解决;确定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时通过努力又是可以实现的;
4.4.
2、每年1月和7月,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组织对前半年的生产状况等进行整理、分析,组织
在册的QC小组进行研讨,分别确定上半年和下半年的QC小组活动改善课题及项目LEADE(也可根据4.3项要求重新组建);
4.4.
3、各级管理部门可随时向推进组织提出改善课题,推进组织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在册的QC小组中选
择合适的小组及项目LEADER来承担(也可根据4.3项要求重新组建);
4.4.
4、在册的QC小组可随时向推进组织申报改善课题。
4.5、课题注册:
4.5.
1、在册QC小组每选定一个活动课题,在开展活动之前都要按《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要求进行课
题的登记注册;
4.5.
2、原则上在上一活动课题还没有结束前不能注册新课题,若需注册须向工厂推进组织提出书面说明
并提交能够确保上一活动课题按期完成的具体措施;
4.5.
3、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须将注册后的《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报中心推进小组备案;
4.6、活动开展
4.6.
1、QC小组活动的开展须遵循PDCA循环的质量管理活动规律;
4.6.
2、QC小组活动的开展须用数据说话,应深入现场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4.6.
3、QC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须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如: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等);
4.6.
4、QC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须对各种原始活动记录予以保存,包括:小组开展集体活动的会议记录、本课题的现状调查的有关数据和调查记录、对策实施过程中进行试验、检测、分析的数据和记录、活动
前后水平的对比等;
4.7、活动过程监控
4.7.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参考具体项目活动计划表中的时间和内容要求对各小组各阶段工作的开
展情况进行监控,对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给予管理/专业技术协助;
4.7.
2、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每月3日前应对各小组活动的进展制作月报表,内容应包括:和计划时间
之间的差异、未按计划实施的主要原因、需要的支持等,月报表须上报中心推进小组;
4.7.
3、中心推进小组每月8号前须对系统各工厂QC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整理、公布,对项目开展过程中
存在的难点协助推进。
4.8、成果巩固:
对于需要进行成果维持的课题,改善成果巩固期一般为1-2个月,之后即可进行成果申报;
4.9、成果申报:
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QC小组在项目结束前应向QC小组推进组织申报改善成果资料,总结的重点应放在应用QC思想和方法解决了那些问题,取得了多大效益(效益包括有形和无形),有形效益要经财务收益核算成员认可。
4.10、成果评审:
4.10.
1、成果评审分为现场评审和发表评审,发表评审之前应组织评委进行现场评审;
4.10.
2、成果评审中,现场评审成绩占65%,发表评审成绩占35%;
4.10.
3、现场评审
4.10.3.
1、现场评审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实际现场是否和成果资料相符;
4.10.3.
2、对现场的评审按附件《QC小组现场评审表》进行,在现场评审之前,各评委应熟悉成果申报资料,结合《QC小组现场评审表》采取看、问、查、考核等形式对现场进行验收;看:看注册登记、活动记录、生产原始记录、标准化文件、改进后的实物或现场等;问:问小组概况、活动历史、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认识、小组成员的分工、小组成员参加活动的情况、小组成员的互相配合等;查:查成果资料与实际是否相符、数据来源是否有根据、活动记录是否及时、工具和方法是否在活动中应用、活动是否按PDCA程序进行等;考核:了解小组成员对活动的课题、现状、对策和巩固措施是否掌握、小组成员对TQC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和成果资料相一致等;
4.10.
4、发表评审
4.10.4.
1、每年6月和12月各工厂应分别组织取得成果的QC小组召开成果发布会;
4.10.4.
2、每年的9月中心应组织各工厂申报的优秀QC小组召开中心成果发布会;
4.10.4.
3、发表评审按附件《QC小组发表评审表》进行,主要从选题(10)、分析(10)、对策与实施(25)、效果(30)、巩固措施(15)、发表效果(10)等6个方面进行,发表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且发表人必须是本小组成员。
4.10.4.
4、发表评审中必须注意鼓励具有“小、实、活、新”特色的QC小组,即注意鼓励“现场型”、“服务型”QC小组选小课题;
4.10.4.
5、评审时须鼓励QC小组使用比较简单的QC工具,贯彻能用简就不用繁的原则。
4.10.
5、评审小组
评审小组由具有质量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坚持原则、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的人员组成,一般为5-10人,分别来自推进组织和其他相关部门。
4.10.
6、记分原则
采用百分制评价办法,各项评审计算总分时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后求平均值的方法。
4.11、表彰奖励
4.11.
1、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应分别制定对已取得成果QC小组及先进个人的奖励制度;奖励一般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4.11.
2、物质奖励
4.11.2.
1、物质奖励含:活动奖、成果奖、发表奖;
4.11.2.
2、在成果评审中达到获奖要求的小组可获得活动奖或发表奖,该奖项一般在发表评审时发放;
4.11.2.
3、各工厂可根据小组创造的经济价值提取一定比率的资金作为成果奖发放,对于需要进行指标维持的项目,维持期一般为6个月;成果奖一般在成果维持3个月和6个月分两次发放。
4.10.
3、精神奖励
4.10.3.
1、精神奖励一般包括:颁发证书或奖章、大会表扬、宣传、和个人绩效挂钩、组织参观学习、组织旅游等。
4.10.3.
2、各工厂成果发布中取得前2名的QC小组可参加上一级成果发布会(含:中心、市、省、国家);
4.10.3.
3、中心推进组织将对在中心成果发布会中取得成绩的代表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4.12、成果资料汇编与存档:
各级QC小组推进组织每年应对已取得成果的QC小组成果资料进行汇编,并将汇编的成果资料发放企业各部门或QC小组。
5、对各工厂的考核:
5.1、考核指标:
5.1.
1、初级(班长)以上人员普及率(初级以上参加QC小组人数/初级以上总人数*100%)≥70%;
5.1.
2、全员普及率(参加QC小组的人数/工厂总人数*100%)≥15%;
5.1.
3、项目完成率(达成目标的QC小组数/当期注册课题的QC小组数*100%)≥85%;
5.1.
4、QC小组活动率(坚持活动的QC小组数/累计注册的QC小组数*100%)≥90%。
5.2、对各工厂推进组织的评比:
每年根据5.1项中的指标要求对各工厂进行评比,对获得前2名的工厂QC小组推进组织进行表彰。
6、附件
《QC小组注册表》
《QC小组活动课题注册表》
《QC小组现场评审表》
【QC小组活动发布体会】推荐阅读:
qc小组活动汇报09-11
qc小组推广方案11-08
活动小组成员11-05
美术课外活动小组活动方案08-23
小学音乐活动小组记录08-23
棋类兴趣小组活动方案08-31
课外小组的活动总结09-12
泥塑兴趣小组活动记录10-07
科学兴趣小组活动教案10-28
山歌兴趣小组活动方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