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2024-09-17

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15篇)

1.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一

走进唐诗

牟平玉林店中学 初四一班 杨晶 指导教师:姜海涛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走进唐诗便来到了自由的海洋。无论是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还是风骨神韵俱佳的盛唐诗,无论是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还是试国余韵的晚唐诗,总能给你心灵的震撼,总能带给你莫名的悸动。吟诵着华夏经典,品悟着三百首唐诗,我诗意地前行……

山水之气

轻轻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起畅游山水之间。一轮皎沽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美好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浅淡的思绪。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云天之歌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韩昌黎一起放歌云天之上。韩昌黎是尘埃里一朵不败的圣洁之花,他铭记着“达则兼济天下”,冒死劝谏宪宗不迎佛骨入京,可却忘了“穷则独善其身”,最终被贬潮州。这八千里的潮州路,走亡了爱女,走短了春秋,走白了双鬓,却没有走灭这忠贞不渝的赤胆忠心!在潮州,他兴教育,修水利,竞让这潮州的山水尽姓了韩!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悟如此忠诚的云天之歌,壮哉!

风月之韵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商隐一起长眠风月之中。“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是他的痴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他的感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他的祈愿;“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他的不羁。那缕坚贞的信念,那份美好的情愫,在历史的尘埃中弥漫成了永恒的缠绵缱绻。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悱恻的风月之韵,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诗三百,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悟那忠诚的云天之歌,体味那悱侧的风月之韵,听一听巴山夜雨,品一品官商角羽,倏然,忘了问今夕何夕。我走进唐诗,看人生三千景,悟世间五千情……

点评:文化之魅。本文选取了《唐诗三百首》这一极具文化底蕴的读本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采用唐诗素描的形式,情境再现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及缠绵缱绻的情感,读后满口生香。

结构精巧。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选取三个诗人的作品分写读唐诗能领略到山水的美、人物精神品质的美、情感的美,每个片段叙述完后采用一个结构整齐的句子议论点题,结构清晰、流畅。

语言诗意。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相结合,营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美。读此文就像品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灵动诗意的语言显示出了作者超常的才情

2.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二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传统美德,传承途径与方式

1 引子——“孔融让梨”的故事

公元159年, 孔融七岁。在祖父六十大寿这一天, 家里来了很多的客人。母亲吩咐孔融把梨分给大家, 依据长幼次序成为孔融分梨的标准, 应得的一份每个人都分到了, 只把最小的一个留给自己。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比你自己大的梨子, 为什么呢?”孔融答道:“对老人和长辈进行尊敬, 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欣喜。又一天, 父亲主动让孔融把买来的梨分给兄弟们, 孔融自己把最小的梨子留给自己, 并依照长幼顺序向兄弟进行分。父亲问孔融:“这样分梨是为什么?”孔融说:“年纪小吃小梨是应该的, 让哥哥们吃大梨。”父亲听后暗暗高兴, 又问:“那你比弟弟不是也大吗?”孔融说:“因为我比弟弟大, 让着他是当哥哥应该的。”很快的在中国大地上传遍孔融让梨的佳话, 是历代父母对子女进行教育的典故。孔融自幼就对礼节通晓, 这是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

这个故事有力的说明了在传统美德中, 尊老爱幼和谦敬礼让以及先人后己是人们积极提倡的。孔融虽让出的是梨, 而却是他个人素质的体现。如何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于艺术设计教育之中, 其传承途径与方式值得研究。

2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 具有影响, 可以继承, 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 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中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 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 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3 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途径与方式

3.1 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

应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纳入艺术设计教育教学中, 在课程体系中实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学校的日常工作相结合, 与学院的课程教材改革相结合, 与学院课题项目相结合, 与学院师资培养相结合。

3.2 充分发挥艺术设计学学科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整合传统美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在学科建设中, 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与学科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要求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挖掘学科的教育内涵, 改进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 落实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传统美德表达, 制定各学科传统美德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在各学科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素材, 完善各学科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学科教学与传统美德教育整合的探索和专题研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和各类研究课, 研究传统美德与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整合。在课堂的情景设置、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体验和感悟、教材的处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课堂的师生交流等方面开展研究。

3.3 通过艺术欣赏课将艺术设计教育与传统美德结合在一起

通过艺术设计教育达到传统美德教育的目的, 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艺术欣赏课进行。将传统美德融入艺术设计作品中, 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以使艺术教育发挥出陶冶性情、培育品德、锻炼意志、焕发精神的作用。因为任何一部艺术设计作品都反映一定的时代的社会生活, 都是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它们从一个或几个侧面展示了当代的社会现实, 其思想内涵里蕴藏有丰富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些作品有的表现民间朴实而真挚的人伦, 有的表现热烈的感情生活, 有的表现辛勤劳作的劳动生活,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在美术作品中亦有不少是表现或间接反映传统美德的。在通过艺术欣赏课传承传统美德教育, 对作品的解析, 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刻认识作品的内涵和外延的, 正是这种全面的认识与理解才能使作品中所蕴含的精华部分成为学生品德教育的营养品。

3.4 通过艺术教育有目的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传统美德教育也是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当今需要的是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品学兼优的人才, 应当采取各种手段, 通过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品德方面的教育, 尤其是要注意吸纳经过几千年陶冶形成的传统美德。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一是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对此提高认识, 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日程, 要有目的安排课节, 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内容, 并在此方面有一个明确的育人指导思想。对艺术教育, 不能只是看成单纯地艺术作品设计。应当把这些当做一种教学手段, 一种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有效方式去看待。不但教育行政领导、要有这个认识, 就是教师和学生, 也都要有这个认识, 要让艺术设计插上传统美德的翅膀, 只有这样, 作品才有内涵, 才能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3.5 充分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 加强中华民族美德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涉及面是相当广泛的, 它包括“仁、义、礼、智、信”等等, 是不能用几个短语所能概括的。在开展艺术教育, 通过艺术教育对学生进传统美德教育中, 教师必须要以身示范, 身教胜于言教, 就是为师者要先做榜样来教育学生。老师就是学生的一面镜子, 学生会效仿老师的样子去做。一个优秀的艺术教育工作者, 不只是具有师的资, 而且还应具有师的质。师的资是任教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而师的质则是教师的道德品质。只有资质兼备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 因此, 艺术教育虽然是教学中的一小部分, 但绝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作用, 应当认真研究, 充分利用, 使之在开展传统美德教育中发挥应有作用。

4 艺术设计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实践探索

综合广西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多年的研究、探索、创新的成果, 总结介绍比较常用而且用之有效的几种实践模式, 以供参考。

4.1 传统美德课讲授模式

运用教学原理, 通过开设传统美德课向受教育者系统地传授传统美德知识, 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方式。从教学论分析传统美德教育讲授模式, 具体可分有以下模式:问答模式, 特点是师生问答启发教学, 教育程序是提问—思考—答疑—练习—评价;授课模式, 特点是教师中心系统授课, 教育程序是传授—理解—巩固—运用—检查;自学模式, 特点是学生中心自学辅导, 教育程序是, 自学—解疑—练习—自评—反馈;互动模式, 特点是互教互学合作教育, 教育程序是, 诱导—学习—讨论—练习—评价;研究模式, 特点是问题中心论文答辩, 教育程序是问题—探索—报告—答辩—评价;讲坛模式, 特点是有主讲人, 有听众, 程序是专家讲, 听众听, 现场程序可有主讲人回答听众, 互动交流。运用这种模式传承传统美德知识, 要区别于一般学科的知识教学, 不要一味的单纯说教灌输。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要注意运用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的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4.2 学科渗透课模式

运用教学原理在各学科教学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常用方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 结合学科特点、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或某种德育内容进行重点渗透。学科教学渗透程序:有三环节:“选择渗透点 (块) ——把握渗透点 (块) ——开掘渗透点 (块) ”;有四步教学法:“备课挖掘——讲读渗透——讨论激情——总结导行”。一般程序: (1) 备课挖掘。 (2) 讲读渗透。 (3) 讨论激情。 (4) 总结导行。实践证明, 学科渗透模式是经常性普遍使用的有效模式, 是教学育人的一种最佳形式。

4.3 艺术表达模式

艺术表达模式就是运用各类艺术的相关功能, 唱、画、写、演综合运用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模式, 运用艺术形式, 开展、表达传统美德教育, 弘扬传统美德, 提高学生审美水平, 增强学生道德素质。在艺术教育教学的同时, 可以有针对性地、逐步地、系统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在欣赏和创作中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 学会区分什么是美, 什么不是美, 从而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 提高审美能力。结合传统美德故事, 如进行孝敬父母、爱国爱民、诚实守信教育时, 让学生选择或运用绘画、剪纸、塑雕、动漫等手段创作插图, 以形象表达揭示教育内容, 记忆影像非常深刻。这种形式喜闻乐见, 教育效果也好。

4.4 角色体验模式

角色体验模式, 不是教师先讲, 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角色扮演、角色期待、角色担当、角色实践等过程, 进入不同角色, 身临其境, 去感受、体验、鉴别和评议社会角色的职业规范与道德要求, 以培养学生的真情实感, 为其形成未来公民的现代道德素质与良好的行为规范夯实基础。让学生进入或充任一定角色, 符合积极发展自主道德的现代教育原则, 角色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真正体现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是自主传统美德教育的有效方式。比如, 深入到产学研基地, 体验生活, 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设计, 其基本程序:个人设计——扮演角色——谈论感悟——师生讨论。让学生扮演其中角色, 师生评价扮演的真实程度以及感悟的是否深刻准确, 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以指导。事实证明, 这种模式是一种有效的传统美德教育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独立、感悟的能力, 对学生生活、生存能力的培养以及理解他人, 关爱他人, 实现自己的中华民族美德价值观。

5 结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备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以及源远流长的特征, 很多优秀传统在今天仍熠熠生辉, 护航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于中华民族而言, 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以艺术设计教育形式将孔融让梨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被凸显出来, 培养更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是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助推剂, 也是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

参考文献

[1]张现军.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J].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2, (6) :54-57.

[2]易正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脉[J].现代企业文化, 2012, (12) :23-25.

[3]祖力亚提·司马义.以现代文化引领新疆现代化进程[J].新疆大学学报 (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5) :18-20.

[4]熊晓晴.论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2, (Z2) :131-132.

[5]王丽萍.传统社会“公”的观念及公德意识与实践[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5) :19-22.

[6]吴科.根植传统文化, 感悟德育教育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34) :22.

[7]陆世斌.试论民族传统体育与社区体育文化的融合[J].体育科技, 2012, (4) :1-3.

[8]石书臣, 杨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德育的契合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6) :22-25.

3.传承剪纸艺术 培育美德少年 篇三

一、挖掘民族精华,植入校本课程开发

为了进一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发扬光大,将民族的精华融入到学校的美术教育系列活动中,学校将剪纸这一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引入课堂教学,并在实施过程中开发成校本课程,实现了剪纸教学的深入、全面开展。

学校以培养人的高度为出发点,以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瑰宝为目标,挑选出青年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组,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按年级编写剪纸校本教材。教材内容与其他已发行的剪纸用书不同,它充分考虑到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立足于本校实际,全部选自本校教师与学生的剪纸创作;它具有非常鲜明的校园文化特点,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打开这本教材,犹如走进了宁阳实验中学,透过它不仅能看到用剪纸呈现的校容校貌、学校特色,更能了解学校开展过的各项活动,取得的荣誉;而且它还用植物园中的一景一物、学生熟悉的小动物、校园中的博学廊等来一步步地使读者认识、学习剪纸,这对于生活在校园里的每一位学生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真正体现出了学校校本教材的个性化、地方化。

学校专门设立了剪纸室,聘请民间剪纸艺人担任学校的剪纸教学顾问,并购置大量剪纸图书、光盘、剪刀、彩纸等用具;把剪纸与美术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设立剪纸校本课程,并按年级编制教材,每班每周开设一节剪纸课,由美术教师教授剪纸技法。专门的剪纸课让学生从基础知识学起,逐步深入并创新,争取每周出一件成品,学校会将学生完成的作品整理成册。学校从培养学生剪纸的兴趣开始,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里,利用这一技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通过汇报活动使所学的剪纸艺术内容得以体现,既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合作和交流,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欣赏美、创造美和展示美的能力。同时,学校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授剪纸学生骨干一些复杂的剪纸技法,从画到剪再到创作、装裱,争取多出精品,培养校园“剪纸明星”。学校积极开辟校园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剪纸参考资料,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为学生的剪纸学习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

二、创新德育载体,发挥剪纸育人功能

学校本着“博学明礼,学有所长”的培养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同时综合各方面因素,把剪纸艺术特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由艺体处和德育处负责,班主任具体组织落实。学校以剪纸活动为依托,将德育渗透其中,较好地实现了德育目标。

学校开展了以“教育梦·中国梦”为主题的“巧手剪梦想”剪纸创作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抒情的创作中展示自己的中国梦,使之更加明确自己的梦想,对中国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开展了学剪中国建筑、学剪十二生肖、学剪蝴蝶、学剪窗花的活动;在十八大召开之际开展了“喜迎十八大,巧手诉心声”剪纸活动;开展了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剪纸创作活动,并以“保护母亲河”“护绿”和“爱鸟”为主题开展剪纸展示活动,让学生在创作欣赏中增强了环保意识;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献给妈妈的一幅感恩剪纸”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剪纸活动过程中学会感恩;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学生们用剪纸的形式制作贺卡献给教师,送上祝福等,从中感悟恩师的辛劳;在国家消防安全宣传月,开展了以消防官兵灭火场景、家庭防火常识为素材的剪纸展,让学生对消防安全产生重视,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在全国交通安全日,开展了以交通安全为主题的“剪纸教学走进美术课堂”活动,将传统的剪纸艺术与交通安全有机融合,让学生在剪纸中培智强能,提升安全意识,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了特色发展与校本教研、时代要求与民俗传统的完美结合;在国家宪法日,开展了“巧手剪纸喜迎国家宪法日”活动,让学生在享受剪纸艺术快乐的同时,感悟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三、以美育美,让剪纸艺术代代传承

为使剪纸这一传统工艺在学生中代代传承,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传承活动”艺术活动领导小组。由艺体处为剪纸社团调配专门辅导教师,下达训练目标和排练任务;由剪纸社团的教师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学期末要进行汇报展出,同时在每年的“县艺术节”及“校园体育艺术节”之际,各班都要展出质量较高的以“爱国、爱校、爱家、爱科学”为主题的作品,届时全校师生都会观赏。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区,用自己创作的剪纸作品,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在“县艺术节”及“校园体育艺术节”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剪窗花送祝福”活动,让学生把带有祝福寓意的剪纸作品赠送给社区内的住户;重阳节时,组织学生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里贴上自己亲手剪的窗花,献上诚挚的问候。

学校剪纸系列传承活动的开展既活跃了校园文化,又践行了新课程的育人理念。经过传承活动,学生参与剪纸系列活动蔚然成风。他们通过亲身动手制作,学会了各类技巧,提高了审美情趣,培养了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提高了对中华优秀文化艺术的鉴赏、认知能力,全面提升了自身综合素质。学校以剪纸系列传承活动带动其他门类的艺术教育活动。在剪纸系列传承活动中,学校教师也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基础素描造型、色彩基础、中国画、美术字等训练,使学生掌握了较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学生的艺术作品在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美术书画比赛中均获得可喜的成绩。

剪纸教学的开展,实现了德育、美育与传统工艺的有效整合。学生通过剪纸活动的实践,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中,学生都喜欢运用优秀艺术的元素来开展班级及自我的宣传,为校园增添了浓浓的儒雅的气息。剪纸教学的开展也促进了教师重建新的教学理念,锻炼了教学能力,提高了教学水平。

4.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四

四一班 闫妙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何村小学四一班的闫妙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优秀文化,争做美德少年》。

怎样传承优秀文化呢?读书呗!多读书才能多了解传统文化知识。

怎样争做美德少年呢?还是要多读书。读书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能修身养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

由此看来,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但是要选对书像我们现在应该多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经典的中外名著等。这样才能传承优秀文化,做美德少年。读书可以给人带来快乐和宁静。当你不开心的时候,打开你最喜欢的书,随着主人公,同他们一起走进故事中去吧!当你真正的与主人公连为一体的时候,你会感到一种快乐在你心海里荡漾。这时,你内心里的不愉快已经让快乐挤走,漂向远方去了。

快乐是书给你的,书是你最大的功臣。在书本里,我们可以扮演着多种角色。体会着多个人不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没有的。

在书海里,你可以尽情的在你的梦幻王国里飞翔,做属于你自己的梦,扮演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角色。

我们在书本里才是最放松,最快乐的。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很多,而我们带给书的又有什么呢?

所以,认真读书就是对书最大的回报。

5.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五

此次活动学校高度重视,把征文比赛、经典诵读和演讲比赛作为有效切入点,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读书兴趣,广泛发动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参与比赛,达到以点带面、以比赛促读书的目的。开辟了宣传栏、图书角、小广播、主题班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阵地,在校园中形成“我读书、我成长、我快乐”的浓厚氛围。扩大对社会的影响,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学校影响社会,通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积极辐射影响家庭,在形成热爱读书的氛围。要求教师以身示范,带头读书、读好书,经常组织读书报告会,读书讲座,对学生读书给予科学指导。学校图书室、阅览室要全天候向师生开放,班级要建立图书角,鼓励学生自愿购买、捐献、交换图书,最大限度地利用图书资源。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时间、有精力阅读。

通过这次读书活动全校小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与祖国未来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发努力。

6.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六

倡议书

全市少年朋友们: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道德资源。道德是真、善、美;道德是仁、义、礼;道德是孝、信、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既是我们的承诺,也是我们的责任。在此,我们倡议:

一、做坚毅勤勉、自立自强的好少年。我们要响应总书记提出的“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号召, 热爱学习,勤奋读书,志存高远,不畏困难,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打好扎实的科学文化功底,练成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

二、做心怀感恩、孝老敬亲的好少年。我们要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爱护兄弟姐妹,不任性、不骄纵、不盲目攀比。信守家庭美德,崇尚勤俭节约,讲究邻里和睦,做感恩亲情的好孩子。

三、做诚实守信、文明守礼的好少年。我们要遵纪守法、信守承诺,做讲诚信、重品行的好榜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文明上网、文明出行,使文明礼仪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四、做热心公益、乐于助人的好少年。我们要团结同学、关心集体,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热心帮助有困难的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少年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美德,争做美德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倡议人:第三届孝感美德少年

7.挖掘汉字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 篇七

我校是一所具有120多年历史的老校。它历史悠久,百年校史是学校宝贵的非物质文化财富。但是,如何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这是学校实现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十一五”开局之年,学校确定了实施文化发展的战略,旨在通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校得以可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我们锁定了汉字文化。汉字文化承载着中国古代文明的精华,维系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命脉,承载着德、智、美、行的育人功能。

挖掘校内课程资源

我校曾有八字校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本为古代君子之八德,这八字校训曾经教诲和激励了无数“四条”学子。课题研究初期,我们重拾这八字校训,在分校盈门的墙壁上设计了一面汉字文化墙,墙上镌刻着八个篆书字体的汉字——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我们在校园建设中融入汉字文化,发挥汉字的育人功能,利用与人品、人格相关的字装饰环境,彰显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由此,我们也确定了以汉字文化为依托,建设校本美德教育的课程。如何能像专家们所说的将校本课程植根于学校,为学校发展推波助澜?校本课程的研发怎样才能够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体现时代风貌?这令我们陷入了思考之中。

赤日炎炎的暑期,我们10位编委老师聚在一起,开始了研讨和编写过程。我们在查阅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就这八个汉字所承载的中华美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而编写过程中,我们忽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分校由校门进入内部教学区,教室上方那些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校园彩绘中的古代故事“黄香温席的尽孝之道;孔子拜师的尊师重教之礼;以及一诺千金的诚信无欺……”和学校的八字美德遥相呼应,这些不正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吗?接下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带领学生一起寻找校内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到一分校的校园,寻找彩绘故事,然后再查找与这些故事相关的文献资料。经过最终确认,孩子们共找到22个古代故事,并且了解到了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以下呈现是学生们实践活动后整理的部分课程资源——

校本教材设计思路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个和美德相吻合的校园彩绘故事导入,接着带领学生走进汉字文化世界,告诉学生“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古人推崇的做人八德;然后,为学生分别解说八德中每一个汉字生动、传神的演变过程,使学生们从中感悟做人的真谛;最后,呈现关于每一个汉字,每一种美德的艺术作品。

挖掘现代课程资源

我们要把这些古代的传统美德与现代人的文明生活相联系,在当今社会中挖掘中华传统美德。例如:在讲解“孝”字的时候,我们不但给学生讲了古代的尽孝经典故事,同时也给学生讲了当代孝亲典范邵帅的故事——《我给妈妈捐骨髓》。再如,我们在讲解“廉”字的时候,不但给学生介绍了两袖清风的于谦,也给学生介绍了电影《第一书记》的人物原型沈浩。这样安排的目的就是我们既要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能有体现时代风貌的课程内容,让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挖掘社会中的课程资源

当我们讲每一个中华传统文化美德的时候,都有相对应的社会课程资源,我们要让学生成为课程资源的发现者与建设者。譬如,我们讲解“孝”字,让学生们寻找能够承载着儿女对父母美好祝愿的古迹,建议学生有机会和父母一起去参观。学生找到了位于北京海淀区玲珑公园内的慈寿塔、位于湖北省孝感市的孝子祠等。又如,在学习“礼”字的时候,学生们发现为了弘扬“圣贤之人”孔子的思想,国内外很多地方都建有“孔庙”。日本的孔子庙,台湾的台南孔子庙,太原孔子庙,福州的孔子庙,泰山的孔子庙……在教学“忠”字的过程中,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北京府学胡同的“文丞相祠”,亲眼见到了丞相祠中著名的“教忠坊”匾额。

建设未来课程资源

8.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八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荥阳七小五三中队的宋雨轩,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文明美德,争做阳光少年》。

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自古便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我们传承古老的文明,我们接力博大的情怀。我们读经诵典争做谦谦有礼好少年,那么,什么是文明呢?

文明,是四岁孔融能让梨,九岁黄香能温席。文明,是刘玄德“三顾茅庐”求贤才。文明,是城门立雪,岳飞报恩。

文明是一种习惯、一种观念、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品质。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午后,我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走着,走着,突然我的目光被街角一位卖菜的年过古稀的老爷爷吸引住了,他满脸皱纹,衣服破旧,瑟缩着身子,将头深深地埋在衣领中,时不时用皲裂的手整理下地上的一小堆被风吹乱的青菜,我的第一反应:太辛苦了!这时,从远处走来一位穿着时尚的漂亮女子,边走边把刚剥开的巧克力包装纸随手扔到了地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老爷爷轻轻地摇摇头,颤巍巍地走过去,缓缓地俯下身子拾起纸,吃力地转过身走向垃圾箱,将纸放了进去。我怔住了,忽然明白了文明的真正含义,这位年过古稀的老爷爷有一颗美丽、善良、文明的心。

原来文明的含义是如此丰富、如此具体。文明,是弯腰捡起的废纸,是抹布抹掉的污迹。文明,是对大地草木的珍惜,是见到师长的问候。

文明,是偶然相遇的微笑,是相互悉心的帮扶,是老弱病残的援助…… 文明与不文明只在举手投足之间。

让我们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社会。

做文明的阳光少年吧,管住我们的口,不吵不闹,不随地吐痰;张开我们的口,“您好您早”、“没关系”、“谢谢”……

做文明的阳光少年吧,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利用我们的手,去帮助,去献上我们的爱。

做文明的阳光少年吧,管住我们的脚,不乱踩乱踏,不乱蹬乱蹦;利用我们的脚,去踏出文明的生活,去踏出美好的明天。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诚实守信、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勤奋好学、文明礼貌,做一个传承中华文明的阳光少年!

9.弘扬民族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九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争当“美德少年”应该从我做起,从我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要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理想,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前进;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要品德优良,尊老爱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要学习雷锋精神,牢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挽起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登攀;我们争当文明好少年,要勤奋学习,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要知道,丰富的知识才是我们翱翔的翅膀;我们争当文明好少年,还要培养自己独立的能力,在家帮妈妈做家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我们争当文明好少年,更要遵守小学生守则,时时刻刻记住,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从小讲文明,长大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争当祖国的好少年,要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精力把祖国建设的重任,扛在双肩。

同学们,真正能做到文明好少年,是很难的,可又是很简单的,只要我们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每件事,就一定能成为文明小少年!同学们,行为成就美德,从现在起为自己订立一个目标。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说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在“荣明耻,从我做起”“美德少年”活动中,更加全面地发展。

10.弘扬爱幼传统争当美德少年 篇十

说设计:本次活动,分四课时完成,前三课时,队员和一年级小朋友结对子,有了与幼小儿童相处的经历;入队仪式上,新老队员牵手,结下情谊;队员们到福利院慰问演出。本次说课为第四课时,分享前期活动的收获,聚焦“爱幼”主题,引导队员“悦纳”家庭中的小成员,在相处中做到宽容谦让,成为幼小儿童的表率。

说辅导:辅导过程,我思考最多的是怎么把有意义的教育主题做成有意思的教育活动,策略如下:贴近生活:通过情景剧聚焦并放大生活中与幼小相处的矛盾,在思辨后反转剧情,指引队员将爱护幼小的想法落实为真切的行动;调动情感:利用故事、视频、音乐等手段,调动队员情感;螺旋推进:从解读“爱幼”的内涵,到家庭篇,校园篇,社会篇,逐步放大。

说过程:此次活动课共分为四个篇章。1.爱幼之历史篇——说文解字,追溯渊源:第一小队解读“幼”字,介绍古书典籍中关于“爱幼”的记载。队员们一致认为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学习并传承这一美德。2.爱幼之家庭篇——分享快乐,聚焦问题:四位队员讲述了自己和弟弟妹妹相处的趣事,队员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作为辅导员的我也讲述了自己和弟弟手拉着手在手术室外等候妈妈的经历,队员们的情绪受到了感染。第二小队表演情景剧《兄弟之战》,取材于生活中真实的案例。队员们从剧中发现问题,并积极讨论如何解决问题,辅导员适时点拨。在队员们的出谋划策中,反转剧《兄友弟恭》上演了,展现了长幼相处之道。3.爱幼之校园篇——助人强己,乐在其中:第三小队分享了手拉手活动中的感想,更领悟到了助人强己的道理。4.爱幼之社会篇——心手相牵,把爱传递:第四小队利用视频将队员们的视野拓展到外面的世界。(播放视频:吃不上一顿饱饭的姐姐将爱心午餐中仅有的一个鸡蛋装进了口袋带回家中给弟弟)此刻,再动情的话语都是多余的。队员们噙着泪水,决心行动起来,把爱和温暖传递给他人。懂得悦纳幼小,宽容谦让的好少年们在音乐声中光荣地佩戴上了美德章。

说效果:队会后,队员们还将继续推进手拉手活动,在教会一年级小朋友更多技能的同时,注重与他们情感上的交流,做好他们的表率,并充分发挥引领的作用,引领一年级小朋友共同争当“美德好少年”。队员们还将参加“爱心公益社团”系列活动,一起走进养老院,进行爱心募捐,捐赠书籍、衣物等,实现自己的小小“公益梦”。

11.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总结 篇十一

开展“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总结

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进一步引导广大中小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和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校组织开展了“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少年传承中华美德”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的开展,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政教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机构,制定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利,便于操作的活动方案,形成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的系列教育活动,确保了“少年传承中华美德”系列教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深入宣传,广泛活动,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学校利用周一升国旗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并利用校园广播室和宣传栏向全体师生宣传开展此次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深入人心,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动意义深远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分为“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小小传承人”4个类别。我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小小百家讲坛”诵读比赛活动,全校3-9年级每班选送一名选手参加校级比赛,学生们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议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我校开展了“墨香书法展示”书法比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认真书写兴趣,培养学生“好写字,写好字”的习惯,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营造浓厚的书香、墨香氛围,形成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让校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书香墨海气息,打造有特色的书墨香校园。“寻访红色足迹” 通过阅读革命传统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写出读后感、观后感等方式,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小小传承人”通过音乐教师利用音乐课教学生表演“文艺三枝花”,让学生们体验并争做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小传承者。

12.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总结 篇十二

清水河乡后王集小学

为加强我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如“小小百家讲坛”,“墨香书法展示”,“寻访红色足迹”等,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我校组织开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号召全体同学继承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将个人理想和祖国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讲坛旨在通过经典诵读、主题演讲等方式,提高中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学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墨香书法展示”,此次书法展示活动也展现了积极踊跃的氛围,对我校学生硬笔书法的写作质量有很大提高。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们书写能力,又使学生们的才华有了展示的平台和空间,真正做到了为“墨香书法展示”活动做了深厚的铺垫,同时也为下一阶段老师的写字教学和第一课时字词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使同学们对规范书写汉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创设学校特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我校组织让学生一起了解红色革命的故事,观看红色革命的视频,并要求学生每人写一篇“红色革命”为主题的观后感。每班挑选2篇优秀作文到学校参与评奖。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他们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体验革命情怀,弘扬革命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13.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担当少年 篇十三

“植地庄精神”是里仁洞小学所在区域内宝贵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内容是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自强意识。这其中,革命先辈保卫番禺所体现出来的担当品质与基础教育具有适切性。从“植地庄精神”中挖掘“担当”,继而进一步提炼为“担当教育”作为里仁洞小学教育品牌,来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

一、核心理念成就担当型教师

教师从事着崇高的职业,除了需要有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教师拥有崇高的职业理想、信念和情怀,需要一份使命和担当。里仁洞小学在“担当教育”的引导下,对教师进行敬业和担当教育,打造担当型教师队伍。

1. 建设“健体养心室”提升教师幸福感,使其乐于担当

教师岗位职责任务繁重,职业压力不断加大。学校要特别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在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投入精力来提升教师幸福感。教师提升了职业幸福感,才会乐于承担职责、敬业奉献。学校建设“健体室”,为教师职业生活提供了充沛的体力精力支持;建设“养心室”,让教师在课间、下班等空闲时间在此读书、畅聊,获得放松。

2. 设计“精彩人生”活动提升教师团队归属,使其敢于担当

团队合作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单打独斗,提升教师的团队精神,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团队归属感,教师才敢于承担更大的重任。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工会活动,丰富教师生活,让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中享受一下生活的美好。这样教师相互之间才会产生真诚的沟通,建立深厚的友谊,团队的意识自然而然就形成。同时,学校还组织教师参加体验式培训,启发教师思考,不断减轻教师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团队凝聚力。

3. 打造“教师共进平台”提升教师职业素养,使其能够担当

学校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在教育理念、知识、技能、道德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教师职业素养的不断提高,担当各种职责的能力也就不断提升了。开展结对共进,使教师共同分享教学心得、教学困惑、共同进步;开展集体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相互切磋,教学过程的问题和困惑也会得到相应解决;开展跨校交流,让教师的视野得到扩展,让教师的知识得到更新;开展专家解惑,让老师有更高层面的指导,帮助教师获得提升。

二、贴近生活教育实践,塑造学生担当的品格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各项活动的中心。“担当教育”理念要在学校德育的各个环节体现出来,依靠各种平台和活动,实现学生“乐担当、敢担当、能担当”品格的培养和塑造。

1. 社团与兴趣小组建设

社团和兴趣小组是学生文化建设的实体平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着力建设“两社四组”,培育学校红色文化,培养“乐担当、敢担当、能担当”的新时代少年。如:书画社,“红星”仪仗队,阅读交流兴趣小组,体育特长兴趣小组等。里仁洞小学“两社四组”建设,覆盖语数英音体美等学科,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重任的素养和能力。

2. 主题活动开展

主题活动是学生文化最有活力的体现形式,同时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主题活动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活泼精彩的样式来开展。如:植地庄抗日战斗纪念活动、“担当大讲堂”、“担当之星”评比、担当教育艺术节、主题班会等,通过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

3. 班集体育人

一个充满活力的班组织,将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机遇和条件。开展班干部轮换制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我们对班干部进行定期轮换,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和建设中去,培养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班干部职位有限,我们创造性的增设其他班级管理岗位,如“花长”、“窗长”等,从而有利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班级管理,承担职责。

4. 学校、家庭与社区合作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的努力。学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向家庭和社会寻求合作,多方联动培养学生的担当意识。与家长合作,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体验担当“当家”角色,体验持家不易。与社区合作,开展“我为社区添光彩”活动。组织学生走向社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卫生清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生体验自己的“小公民”角色,有助于学生培养社会担当意识。

14.传承传统文化 争做美德少年 篇十四

“小小百家讲坛”主题演讲比赛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把“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的指示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上级有关通知精神,我校决定开展以“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主题的“小小百家讲坛”主题演讲比赛。现制订比赛方案如下:

一、演讲主题

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比赛时间

2018年9月28日

三、活动内容

“小小百家讲坛”主题演讲比赛活动

1.参赛对象: 五、六年级学生

2.演讲要求与内容:

(1)参赛学生要求热爱阅读,有一定的阅读量和理解能力,个性鲜明,口齿清楚,表达流畅;

(2)演讲作品要求主题明确,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和观点,表达真诚自然;(3)演讲内容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包括:中国古典文学、历史典故、神话寓言、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

3.组织形式:

五年级各班每班推选2名优秀学生,事先准备3分钟时长的演讲材料,可附带ppt和音乐等。选手名单、演讲题目及相应材料于9月22日前报送少先队。

选手顺序抽签决定,评委现场打分,依据得分情况,分别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

六、评分标准

1.演讲内容:主题鲜明,内容生动,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结构精巧,立意新颖,有真情实感。(40分)

2.语言表达:普通话标准,语调自然优美,表达流畅,语言生动,语速适中,正确把握演讲节奏,能够脱稿。(30分)

3.表情仪态:感情充沛,精神饱满,着装得体,仪态端庄、自然大方。(20分)

4.整体效果:时间控制适当,结构紧凑完整,富有韵味和表现力,引发听众共鸣。(10分)

四、评委组成人员

李春林

刘卫

龙淮海

高亚辉

刘青华

刘云

周卫彪

15.传承美德争做好少年演讲稿 篇十五

看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我明白了中国四大发明的历史由来,神舟七号的事迹,一位学生奋不顾身的救他人,霍金敢于挑战病魔,邓亚萍不懈的努力学习,老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把母亲当做最好的老师……但对我影响最深刻的是霍金和邓亚萍。

霍金从小就有卢伽雷氏症,被禁锢轮椅,有40多年,他身上能动的部件只有两根手指和一个能思维的大脑,但他并没有感到自卑,却是乐观地面对困难。微笑着面对生活,他靠着惊人的毅力成为了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霍金坐着轮椅,乘着热气球到了南极洲,环游了地球,并解开了宇宙之谜,被誉为‘’宇宙之王‘’。这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多么不容易啊!可霍金却做到了。

还有邓亚萍,只上过小学二年级,只会写26个英文字母,面对天书一般的英文单词,邓亚萍付岀几倍努力才与别人一样,她为了赶上课程,曰夜不停地。拼命的学,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淸华大学英语博士学位,而且还夺到了诺丁汉大学英语硕士学位。还在剑桥大学得到了校长理查德亲自授予她的经济博士学位,并为她戴上了博士帽。

上一篇:马克思主义哲学启示下一篇:期末考前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