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2024-07-15

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共7篇)

1.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篇一

生物医学信息学的认知

今天,有幸听到我们院里的张建华张老师给我们讲授了关于生物医学信息学的知识,使我们对生物医学工程以及对生物医学信息学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生物医学信息学,按其字面意思,可以分为生物信息学和医学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是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解释等各方面的一门学科,它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技术而揭示大量而复杂的生物数据所赋有的生物学奥秘。它是当今生命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大前沿领域之一,同时也将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生物信息学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两方面,具体说就是从核酸和蛋白质序列出发,分析序列中表达的结构功能的生物信息。其研究方向很广泛,主要包含这样几个主要方向。

1、序列比对。也就是,从相互重叠的序列片断中重构DNA的完整序列。在各种试验条件下从探测数据中决定物理和基因图存贮,遍历和比较数据库中的DNA序列,比较两个或多个序列的相似性,在数据库中搜索相关序列和子序列,寻找核苷酸的连续产生模式,找出蛋白质和DNA序列中的信息成分。

2、蛋白质结构比对和预测。

3、基因识别非编码区分析研究

4、分子进化和比较基因组学。

5、序列重叠群装配。

6、遗传密码的起源。

7、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

8、生物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10、生物图像。由于生物信息含量的巨大与复杂,因此,人们想出了用数据库来存储和分析生物信息。其研究方法也以数据库为核心,包括数据库的建立;生物学数据的检索;生物学数据的处理;生物学数据的利用:计算生物学。

生物信息学,由于其是基于分子生物学与多种学科交叉而成的新学科,现有的形势仍表现为各种学科的简单堆砌,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的紧密。在处理大规模数据方面,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一般性方法;而对于大规模数据内在的生成机制也没有完全明了,这使得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短期内很难有突破性的结果。因此,对于未来,生物信息学还有一段路要走。

医学信息学,是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结合科学,是医学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在信息学中,大致可以分出三个不同的研究层次:基础计算机科学、应用方法信息学以及应用信息学。医学信息学其研究内容在实际临床也有许多应用。比如,电子病历,这个系统可支持使用者获得完整、准确的资料;提示和警示医疗人员;给予临床决策服务;连接管理、书刊目录、临床基础知识以及其他设备。另外,还有医学影像的分析与鉴定,远程医疗等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这也更加完善了医学信息学的功能。当然,医学信息学领域还有许多空白等待着我们去填补,我们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的进步,这些问题将会被一一解决。在不久的将来,医学信息学将在医院管理、教学和科研、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发挥巨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将带动整个医学界的革新。

生物医学信息学涉及范围很广泛,其研究方向也很多。在实际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大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某一领域,应该往更深入方面发展,拓宽其范围,逐渐填补其领域中的空白,创造出更高效的产品,从而能利用其成果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注:部分内容摘自百度百科。

2.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篇二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乙型肝炎,防治,认知,健康教育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其传播性强、传播途径广泛、感染率高,如不加以重视并及时治疗,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无法保证正常的生活质量[1]。乙型肝炎的病发率近年来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还没有根治该病的药物。因此,早期预防,及早发现,能够减少该病发生的几率[2]。调查表明,目前在校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的认知有限,或根本不重视。通过对大学生实施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健康教育项目,使乙型肝炎认知及预防知识广泛覆盖到更多人群,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预防能力,真正有效减少发病率[4,5]。通过对300例高校大学生实施乙型肝炎健康教育项目,分析项目实施前后大学生对乙型肝炎认识的知晓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300名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168名,女132名,年龄20~23岁,平均年龄(22.37±0.31)岁;汉族学生239名,少数民族学生61名;医学类学生72名,非医学类学生128名;所有参与者均按时完成随访,此次研究已通过绍兴市立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两次调查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专业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方法

采用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统一制订的调查问卷,分别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进行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以自填的方式调查大学生对乙型肝炎知识的知晓情况,并进行分析。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方式:对大学生们进行关于乙型肝炎健康知识讲解,通过校园广播、报纸、网络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宣传;邀请绍兴市立医院肝病科的专业人员到校园内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讲座,组织相关校园宣传会,印制预防乙型肝炎宣传语的物品,免费发放到校园,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

观察300例高校大学生在接受乙型肝炎知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对乙型肝炎的态度、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问卷调查结果由绍兴市立医院肝病科专业人员录入Epi Data3.02,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乙型肝炎知识健康教育项目实施前后比较

项目实施前,只有31.00%(93/300)的大学生知道乙肝主要传播途径;项目实施后,乙型肝炎相关知晓率提高至91.00%(273/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 高校大学生接受健康教育项目前后对乙型肝炎态度调查

健康教育后,不介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进餐、愿意接种乙肝疫苗的比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疾病、得知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仍正常交往并做好心理防护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高校大学生接受健康教育项目前后乙肝疫苗接种状况比较

健康教育前,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56.00%(168/300);健康教育后,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94.66%(284/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目前尚未研究出根治该病的药物,医疗上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4]。因此,广泛地进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宣传,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掌握乙型肝炎的相关知识,并有效地预防,在目前情况下显得紧迫而重要。有研究表明,健康教育是一种投入少、效果好的方式,在预防乙型肝炎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5]。目前,高校中尚没有开设有关乙肝防治知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学生们普遍对于该病相关知识认知率较低。研究表明,提高人们对乙型肝炎的知晓率,能够有效地减少病发率[6]。普及预防乙型肝炎健康知识,对减少病发,建立正确的自我预防,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及能力,对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7]。

通过对300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差表明,其对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乙型肝炎最有效预防措施等知识了解掌握率较低。因此,应该加大对乙型肝炎的宣传教育[8]。普及乙型肝炎相关知识,建立正确的知识传播体系,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自身预防[9]。给大学生讲解乙型肝炎相关知识,能够提高对该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根本上了解掌握,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指导大学生掌握自我保健技能,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10,11]。通过有效途径进行宣传指导,督促学生们提高对乙型肝炎的知晓率[12]。组织相关知识讲座,相互交流乙型肝炎知识,增强其对该病的认知和了解[13]。调查显示,多数学生对乙型肝炎病人能够保持正常的态度对待,但有少数学生出现回避的态度。通过健康教育项目实施,使其了解正确的乙型肝炎知识,减少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歧视[14]。调查分析显示,不介意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进餐、愿意接种乙肝疫苗的比率上升。

3.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篇三

【摘要】目的:通过对阜宁县阜城镇社区166例HBV携带者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情况调查,为积极强化宣教力度及选择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进行前瞻的研究。方法:对我社区166例例HBV携带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或提问。结果:166例HBV携带者均能积极配合问卷调查或提问,对HBV认知综合知晓率较好的41例,占41.24%;一般51例,占30.72%,差74.58%。认知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环境,等,均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本社区HBV携带者对乙型病毒性肝炎总体认知程度不理想,与多种因素有关,所以,应加大对本社区内例HBV携带者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宣教力度,充分使用现有的卫生医疗资源进行合理运用,把HBV携带者疾病防控工作落实到实处。

【关键词】 社区疾病控制;调查分析;HBV携带者;认知程度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乙肝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但随着我国近十多年来对乙型肝炎疫苗的不断推广和逐渐实施对新生儿免费接种,新发乙型肝炎已经明显减少。而成人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和管理不容乐观,不少患者由于没有及时的做好防控工作,最终都按期进入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程序[1]。已成为一个危害人民健康较为突出的社会卫生一重要课题。特别是对现症病人的管理,和与其密切接触人群的宣传教育和疾病控制等方面的内容逐渐被公众接纳,但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HBV携带者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2]。所以,对这一类人群应采取积极宣教和防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对此,笔者有意利用对社区内166例HBV携带者进行认知程度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本组被调查对象均为阜宁县阜城镇社区HBV携带者居民,男性98例,女性68例,年龄为21-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1±1.23岁。患者被确诊HBV携带6月-25年之间,平均10.31±1.22年。

1.2 方法: ①精心组织、细心谋划,把本次调研中可能出现不利的问题都设立几套妥善处理预案。②强化纪律、保密患者隐私,对被调查的人员,我们每一流调成员都得注意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患者的信息。③注重调查方式、方法,注意服务态度,选择合适场合,以入户调查、一对一调查为主要。要求被调查人员当场独立完成其问卷或提问。对不能完成问卷调查者,采取提问方法,提问中不得带有暗示式、诱导式询问或帮助回答。

1.3 内容:按照国家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及社区疾病控制管理要求,自行设计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防控措施、治疗方法、心理状况等20项答题,每个答题为5分,分3个选项,分值分别为:3,2,0。每一答卷分值大于80分为良好,79-60为一般,59-40为差,小于39分为不了解。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应用EpiData 3.0建立数据库,双份录入数据并反复核对,确认无误后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组间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本组166例HBV携带者,对本调查均能积极配合,独立完成问卷调查148例,提问式完成16例。经统计166例HBV携带者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认识综合知晓率较好的41例,占41.24%;一般51例,占30.72%,差74.58%。从问卷中的一般资料与结果对照显示,HBV携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认知程度与其文化程度、病程呈正相关,文化程度高、病程长,所获得的知识越多;与HBV携带者的所处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也有关,HBV携带者经济状况好、社会生活环境优越,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认知程度越高, 别、年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中国卫生疾病控制中心和各级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对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控也取得显著的成绩。在过去的20余年里,通过实施“预防为主”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3]。目前,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与1992年(9.75%)相比下降了26.36%,其中1~4岁儿童为0.96%,与1992年(9.67%)相比下降了90%;15岁以下儿童为2.08%,与1992年(10.52%)相比下降了80%。1992年原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现了疫苗免费;2005年实现了免费接种。2009~2011年我国将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项目作为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全国共补种6800余万人。2013年7月28日,是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第三个“世界肝炎日”。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的宣传主题是:“肝炎早预防,健康更主动”。中国疾控中心称,病毒性肝炎是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感染率高、病程复杂、预后较差、难以治愈,是中国疾病负担最重的疾病之一[4]。

目前,中国已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的认证,实现了将5岁以下儿童慢性乙肝感染率降至2%以下的目标。世界卫生组织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表示,中国采取的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一成功的乙肝控制策略,可以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树立一个典范,是21世纪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成就。

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先决条件是对疾病要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也只有认知疾病的本质,人民才能根据疾病的特征而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才能知彼知己百战百勝。正确认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感染途径及对HBV携带者与乙肝患者的认识、区别是防控的先决条件。只要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及B超正常、DNA阴性,除不能参加献血外均与正常人群一样。不能称之为患者,而是健康带菌者。一般不影响他们的生活,更不应该道听途说,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精神负担[5]。而去相信非法虚假广告,能彻底根治乙肝。抑或去吃一些所谓的“祖传秘方”,最终可能导致肝脏进一步的损伤。但也不可掉以轻心,散养式放羊管理,对自身疾病不加以认识与管理,等出现严重临床症状时才匆忙就医。因此,笔者呼吁HBV携带者应定期的进行HBV-DNA载量检测,载量增高即不是健康的病毒携带者了,则转变为患者应及时治疗,切不可等到有临床表现再治疗。

从上述流调情况结果显示,本社区的166例HBV携带对乙肝的认知程度不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本社区多为经商人员,文化不高,而且常年照应生意,频拼参加商海活动,对传染性疾病的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多少成年人没有接受过规范性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在没有相应的临床病理症状时,他们都不会关心医学、疾病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有时尽管有获取医学知识的机会,但他们一般都不会去刻意关心,更无浓厚的兴趣而言。近十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也逐渐的增加,许多农民也积极的要求参加健康体检。这也是一个良好的契机。我们应加大宣传力度,运用现代化的媒体工具和人际传播的形式,开展多渠道全方位宣传途径,采取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健康宣教,把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知识普及到每一个社区居民。以不断提高社区内群众的“预防为主”的健康新理念,使所有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人群自觉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尽力杜绝把乙肝病毒传播给他人或子代。

参考文献

[1]时海军,王洪亮,陈雪梅。社区内部分HBV携带者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程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10):33-34。

[2]刘敏华。家属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6):737-738.

[3]张建华,刘国胜,邹香芹,等。莱州市农村部分HBV携带者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认知情况的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7):600-601.

[4]陶利平,谢莉,刘晓平,等。社区慢性病管理实践的文献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7):427-429.

4.临床预防医学教学认知论文 篇四

1让学生意识到预防医学的重要性

教学中应自始至终反复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并把预防医学中的知识与同期开设的临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到预防医学实用性、趣味性、重要性。例如,讲授三级预防的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同期开设临床课程中的常见病:流行性感冒、高血压、糖尿病等防治具体措施用三级预防的思路一一列举、讲明,理论联系实际。学生不仅学到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体会到预防疾病比治疗疾病可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引起学生对预防医学这门学科的高度重视。

2改革教学内容

首先是教材改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所使用的预防医学教材实际上是预防医学专业的压缩版,教材内容落后于实际工作需要。据报道,就我国当前预防医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对该领域专家及工作在社区卫生服务一线的医生(共计22人)进行访谈的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最需要和最缺乏的业务力量是既精通临床又熟悉预防的高级临床医学人才。在“环境与健康”方面,52%的社区临床医生对居室内空气污染感兴趣;“营养与健康”方面,65%的调查对象对特殊人群的营养、营养与疾病感兴趣;其他感兴趣的内容70%的`被调查者集中在老年保健,尤其是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慢性病的三级预防等方面[1]。因此根据临床的实际需求,对大专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保留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基础上适当增加临床工作者感兴趣的内容,删除陈旧的、理论性太强的内容,并吸收与临床相结合的新知识。

3改革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预防医学教育以传承专业知识为主,不少教育内容脱离现代科技和临床实际,教育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学习兴趣差,知识面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钻研教材、精选内容、突出重点,尝试更新教学观念,改革和探索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1问题式教学许多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3]。授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主动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如传染病防治部分内容,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以提问方式复习,以艾滋病为例,重点讨论如何应用三级预防原则和措施开展防治。让学生既掌握了传染病防治,又引发了对传染病防治的思考。

3.2案例式教学在预防医学课教学中,案例讨论最能提高医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是提高预防医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预防医学教学改革的方向[4]。如在食物中毒的教学中,可以给出几种食物中毒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中毒类型以及如何防治。在临床医学大专《预防医学》中学生以为最难学的莫过于医学统计学内容,并且在学习阶段意识不到统计学的实际用处,到工作中要搞科研写论文才知道其重要性。对医学院学生《医学统计学》教学调查结果显示[5],在理论课教学方面,6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具优势,几乎所有学生认为理论课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实验课教学,一半学生认为最好能上机操作,并参与实际资料的统计分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增加了实际案例,从而使授课过程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学习率和构成比时,我们给出实例,让学生发现其不同点,然后进行概念的讲解,增加记忆,最后找有代表性的统计学误用两概念的发表论文,让学生集体讨论,使概念学习与运用相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的应用能力。

3.3联系实际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实用。预防医学的重点内容就是环境与健康,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的危害、环境污染与人群健康的关系以及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因素与健康中,教会学生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稳定情绪,有利于健康,以及如何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等。在饮食与健康中教学生如何制订自己的食谱而做到合理膳食,或安排一次实验课教学生如何制订一份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食谱。

3.4融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预防医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上教学资源等,制作课件时结合教学内容增加最新的新闻、图片或案例等信息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利用现代化科技从多种渠道获取知识,拓宽知识面,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开设实验课统计学软件操作教学,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3.5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的重点不是单纯地传授越来越多的医学理论和成果,而是将重点放在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培养自学能力上。教师可以把一些学生易理解的内容,如环境与健康中的一些章节,先布置一些题目让学生边自学边思考,然后在课堂上专题讨论或分小组讨论,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还可以分小组进行比赛增加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3.6开展社区预防医学实践活动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走向社会,使学生有机会以直接的身份参与处理与预防医学有关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学到实施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相结合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带学生参观学校联系的社区医院,参加社区的调查或义诊活动,以了解我国居民健康现状和医药卫生现状,加强责任感,培养环境、群体和预防观念。

5.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篇五

1、1967年,奈瑟出版的专著《认知心理学》,通常被认为是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2、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反应时记录法、口述记录法、计算机模拟、眼动技术)。

3、反映时记录法包括三种(减法反应时实验、相加因素法实验、“开窗”实验)。

4、减法反应时实验:提出者——丹得斯 ; 适用条件——快速的信息加工过程。相加因素分析法:提出者——斯滕伯格 ;经典实验——斯滕伯格.短时记忆提取实验。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

5、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加工:自下而上的加工(数据驱动加工):是从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先分析刺激的个别特征,然后解释知觉对象的一般意义。自上而下的加工(概念驱动加工):是从头脑内部的知识经验开始的加工,先对知觉对象形成假设和期望,把外界新年加以组织和调整,解释知觉对象的一般意义,而后才确定外界刺激的个别特征。

6、模式:是指刺激的空间组合和时间组合,即具有一定结构的刺激的整体。

7、模式识别:指人们确认某种视觉刺激模式是什么,并把它与其他模式区别开来的过程。

8、模式识别的理论(模板匹配说、原型说、特征说)。

9、注意的过滤器模型是基于感觉特征选择信息的,同时也是按照“全或无”的原则工作。

10、鸡尾酒效应:

11、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信息加工)

12、两种记忆说,核心:“承认长时记忆外存在短时记忆”。

13、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临床和动物实验; 自由回忆实验(最有力的证据!)

14、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分为三个部分:近因效应、前因效应、渐近线。

15、声像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声像记忆。

16、图像记忆:视觉的感觉记忆称作图像记忆。

17、斯滕伯格认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包含相应的4个独立的加工阶段,即(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二择一的决策阶段、反应组织阶段)。

18、“鬼城”模型本来也是针对机器的模式识别提出的,后来用来解释人的模式识别。这个模型以特征分析为基础,将模式识别过程分为4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这些层次顺序地进行工作,最后达到对模式的识别。第一个层次是由“映象鬼”对外部刺激进行编码,形成刺激的映象。然后,由第二个层次的“特征鬼”对刺激的映象进行分析,即将它分解为各种特征;在分析过程中,每个特征鬼的功能是专一的,只寻找它负责的那一种特征并且需要就刺激是否具有相应的特征及其数量作出明确的报告。第三个层次的“认知鬼”始终监视各种特征鬼的反应,每个认知鬼各负责一个模式,它们都从特征鬼的反应中寻找各自负责的那个模式的有关特征,当发现了有关的特征时,它们就会喊叫,发现的特征愈多,喊叫声也愈大。最后,“决策鬼”根据这些认知鬼的喊叫,选择喊叫声最大的那个认知鬼所负责的模式,作为所要识别的模式。(映象鬼、特征鬼、认知鬼、决策鬼)

19、记忆有三种贮存方式(感觉登记、短时贮存、长时贮存)。

20、Atkinson 和 Shiffrin 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对进出短时贮存的信息流程施加某种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控制。

21、自寻址记忆:是指长时贮存中,信息所在的位置是按信息的内容来确定的。

22、加工水平:Craik等人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支持他们的理论。这些实验的典型形式是所谓的不随意学习,即让被试完成一定的任务,不要求他们进行识别,待任务完

成后,出乎意料地对待他们进行再认或回忆的测验。实验的关键在于所安排的任务需要体现不同水平的加工。问题分作3类,分别涉及字词的结构、语音和语义3种由低到高地不同水平的加工。实验结果表明:

1、加工愈深,所需的时间也愈多,以语义水平的加工需时最多。

2、加工愈深,再认的成绩也愈好,同样以语义水平加工的成绩最好。

23、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24、短时记忆容量即为7±2组块。

25、AVL单元:指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的联合。

26、分组:是指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又称为时空组块。

27、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的两种方式:回忆或再认。

28、干扰是导致记忆信息遗忘的原因。

29、感觉代码:(听觉代码与AVL单元、视觉代码、语义代码)。

30、识记项目得到贮存即成为记忆集。

31、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以从头到尾的系列扫描方式进行的。

32、长时记忆的分类:1972年,E.Tulving 按照存储信息类型将长时记忆分为: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1975年,Paivio 从信息编码角度,将长时记忆分为: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

33、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区别:

1、储存信息不同

2、情景记忆具有自传体性质,语义记忆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3、情景记忆富于变化性,不易提取,语义记忆富于稳定性,易提取

4、情景记忆推理能力小,语义记忆推理能力大

34、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按照逻辑的上下级关系而组成网络。

35、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有利作用。

36、概念的表征方式有两种:(1)样例集:是指一个概念的一些样例。(2)属性集或特征集:是指一个概念的属性和特征。

37、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

38、表象按照创造性程度分为(记忆表象、想象表象)。

39、心理旋转具有“渐进性”与“空间性”的特点。心理旋转是“连续的”。

40、心理扫描主要涉及的是“距离效应”和“大小效应”。

41、表象也是可以被扫描的,并且扫描所需的时间随扫描的距离而增加。评定其主观表象较小的客体要难于其主观表象较大的客体,即小的事物难于扫描。

42、概念:是人脑对同一类事物的属性或特征的、抽象的、概括的反映,它具有抽象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43、概念形成,也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体掌握概念的过程。

44、概念形成的模型有(假设考验说、空白实验法)。

45、假设考验说的基本观点是: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这些假设将被不断地考察,并按“失败—更换,成功—继续”的方式发展,最后形成某个概念。因此,概念形成的过程就是对多个假设进行考验的过程。人在概念形成过程中,需要利用现在获得的和已贮存的信息来主动提出一些可能的假设,即设想所要掌握的概念可能是什么。

46、概念形成过程,是一个富有策略性的假设考验过程,这个过程表现出人的主动性。

47、策略应用:

(一)接受型策略:

①整体性策略:把注视呈现的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作该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

②部分性策略:根据主试呈现的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部分属性来形成关于未知概念的多个假设。

(二)选择型策略:

①同时性扫描:根据第一个肯定实例(焦点)所包含的部分属性形成多个部分假设,在选取一定的实例后,根据主试的反馈,对多个部分假设进行检验。特点:记忆和信息加工负担重。②继时性扫描:在已形成的部分假设的基础上,根据主试的反馈,每次只考验一种假设。特点:记忆压力小,但耗时长。已被排除的假设再次检验,浪费。③保守性聚焦:以包含概念的事例的全部属性为焦点进行假设、考验。即每次只变换最初肯定实例的一个属性。特点:减轻记忆负担;得到确定的信息;简单形象。④博弈性聚焦:第一个肯定实例所包含的全部属性都看做未知概念的有关属性,但同时改变焦点卡片上一个以上的属性。以博弈的方式来改变关于属性的假设,以形成概念。优点:很快把握概念。缺点:风险大。

48、通过空白实验,可以直接度量被试的假设和假设考验的行为。

49、人们在假设检验过程中通常应用三种策略(假设检验——一次只考虑一个假设、维量检验——一次只检验一个维量、总体聚焦——假设库一次减少一半)。

50、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或概念的表征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概念的定义性特征、关系与规则)。

51、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的区别:①前者具有明确界限的,后者具有不明确边界 ②前者由标准特征来定义的,后者是由“家族相似性”的特征来定义的 ③原型在自然概念中占有中心地位,而人工概念没有。

52、原型说认为,要领是由两个因素构成的:(原型或最佳实例、范畴成员代表性的程度)。这两个因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原型起着核心的作用。

53、原型的实质:概念的原型是概念的这样一种实例,与同一概念的其他成员相比,它与更多的成员有共同的特征,也可以反过来说,一个概念的原型有更少的与别的概念相同的特征。

54、问题的3个基本成分:(“给定”—问题的起始状态、“目标”—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障碍”—给定与目标之间的隔阂物,通过思维可以寻找解决的方法)。

55、问题解决的特征:(目的指向性、操作序列、认知操作)。

58、尝试-错误理论没有看到思维、推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实际上,并不是事事都需要千百次的尝试错误。

59、顿悟学说重视整体的作用,强调对材料的组织,但又忽视量变,轻视经验的积累。

60、五阶段理论:(①问题的意识与提出 ②问题的确定③形成假说④假说的检验⑤最佳途径的选择)

61、明确界定问题:是指对问题的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都作了明确规定,并最终会有一个明确答案。

62、明确限定性问题的三种类型(归纳结构问题、转换问题、重新排列)

63、问题解决过程不是直线式的,而是曲折的;受人的知识经验和各种心理过程的制约; 可以用“问题行为图、树形图来”表示;问题行为图表明人对某个问题实际形成的问题空间和实际的操作,是心理空间,而树形图则表明全部可能的问题空间和搜索路径,是逻辑空间。

64、问题解决的阶段(问题表征(问题实质)、选择算子、应用算子、评价当前状态)。

65、问题表征对问题解决的影响:①对问题的表征是否适宜,对问题解决有重大的直接影响②问题的表征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也受到注意、记忆和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制约

③对问题的表征也受到问题本身的表述方式的影响。

66、问题解决的策略是(算法和启发法)。

67、几种重要的启发式策略:①手段——目的分析:该策略的核心是要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算子来缩小这种差别。②逆向工作法:在解决问题时,设置一个目标状态,由此出发,想出相应的步骤退回到当前状态,在实际操作时又反过来,从当前状态走到目标状态。“如果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有较多的途径,一般用手段-目标分析法,较少宜用逆向工作法。”③计划(简化计划):在解决问题中,先抛开某些方面或部分,而抓住一些主要结构,把问题抽象成简单的形式,先解决这个简单的问题,然后利用这个解答来帮助或知道更复杂的整个问题的解决。

68、思维的计算机模拟的局限性:①人脑的工作方式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是不同的,人脑是千百万年进化的产物,而计算机只是人脑的产物。②仅在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方面模拟人的思维结果是不够的。③计算机无法对人的形象思维(不使用符号的思维)进行模拟,而形象思维则是人解决问题,在科学、艺术、运动等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常常使用的思维形式。

69、试述逆向工作法:①在解决问题时,设置一个目标状态,由此出发,想出相应的步骤退回到当前状态,在实际操作时又反过来,从当前状态走到目标状态。②逆向工作也要考虑目标和实现目标需要哪些算子,不需要考虑其中的差异,它需要考虑的途径较少,因而能更快地解决问题。③如果起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有较多的途径,一般用手段-目标分析法,较少宜用逆向工作法。

70、气氛效应理论: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它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武德沃斯等人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出现形式所造成的气氛将影响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具体来讲就是,两个全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全称的结论;两个特称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特称的结论。同样,两个肯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肯定的结论,两个否定的前提,使人倾向于得出否定的结论。

71、换位理论:对气氛效应理论的激烈批评来自查普曼,认为在三段论推理中的错误是由于错误地解释了前提,称作换位理论。换位理论说明三段论推理包含“逆转或换位分析”,它常使人不能正确地把握前提的意义或其多重意义。而逻辑要求考虑每个前途的全部可能含义,只有当一个结论适用于所用含义时才能被认可。换位理论认为: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可错误的解释前提,但推理还是合乎逻辑的。换位理论的思考:促使人换位的原因 和 为什么偏向前提的某个特定的意义。

72、Johnson等的心理模型理论更多地阐述了推理的内部过程:①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相当于知觉或表象,该模型通常提示某个结论 ②通过搜索与该结论不相容的其他模型来评价结论的真实性,若搜索不到,则认为结论是真实的 ③建立模型是关键。

73、逻辑学家区分了四种类型的演绎推理:①以“大于”、“恰好”和“在……之后”等关系的逻辑属性为基础的关系推理。②以否定和诸如“如果”、“或”、“和”等连词为基础的命题推理。③以两个前提,每个前提包含一个独立的量词(如“所有”、“一些”)为基础的三段论推理。④以前提包含不止一个量词为基础的多量词推理。

74、线性三段论:又称关系推理、三项系列问题,“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的线性关系”,要求做出结论。

(一)操作模型和空间表象模型:

1、操作模型——Hunter认为,两个前提中的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表征,其中三个逻辑项是以一种“自然的”顺序(自然的物理属性)来排列的P205“A大于B,B大于C”。

2、Huttenlcher的空间表象模型:对两个前提的各逻辑项形成空间序列表象(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一个三项系列问题的难度依赖于两个因素:每个前提中的逻辑项的顺序和前提的顺序。一个最容易的问题是其首项为终端项,即最大或最小,而其余各项又可以依照顺序连续地进入空间表象序列。(操作模型的扩充或延伸)

(二)语言模型:Clark认为,三项系列问题的表征是由命题构成的: 语言模型包含3个基本原则:①一个前提的两个逻辑项分别由命题来表征:具有同样的属性,如高的,但是两项具有不同的权重 ②前提与问题的一致性影响问题的解决,当前提与问题一致时,问题可更快地解决,否则要慢。③一个无标记的比较级形容词比一个有标记的比较级形容词更易于加工。(无标记的形容词常是一个维量的名称,如高度长度等)可以区分两种类型的被试,一类构成操作性的空间表象,一类构成命题。他认为这两种不同的表征形式的主要差别在于操作模型和空间表象模型所主张的表征是预存的,而语言模型主张的命题表征是计算的。这种看法说明了两种对立的模型的本质差别。

(三)语言-表象混合模型:Sternberg(1980)提出了语言-表象混合模型,认为线性三段论推理既包含语言过程,也包含表象过程。即两端为语言加工,中间为表象加工。被试在解决三项系列问题中可应用不同的策略。混合模型可以说是一个策略转换模型,两端位于延加工中间为表象加工只是一种常见的模式。还有可能有其他模式。

75、命题检验:也是一种重要的推理形式:是将证据(前提)和命题(待证的“结论”)联系起来,考查其一致性,来说明命题的真伪。当前命题检验研究的重点:“证真倾向”。

(一)证真和证伪:证实倾向——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Johnson-Laird和Wason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提出了一个模型,认为可以区分三种顿悟水平:“无顿悟、部分顿悟和完全顿悟。”无顿悟——企图证实规则为真。部分顿悟——企图证实规则为真或为伪。完全顿悟——企图证实规则为伪。

(二)选择作业困难的理论解释:解释一:证实倾向; 解释二:选择作业的具体性。(具体的、有意义的材料易于推理); 解释三:个体的经验 ;解释四:错误地解释了命题和规则的意义。将一个单向的条件命题错误地看做双向的、双重的条件命题。解释五:匹配偏向,倾向于选择在规则中提到的项目,将选择的项目与之匹配,其实是一种定势。

76、概率推理:依据不确定的信息做出推理。

(一)形式化模型:概率论和统计学原则为处理概率信息提供的参照即为形式化模型。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直觉的主观概率推理与客观的概率计算在方向上是一致的,主观概率推理略保守。普通人的概率推理类似客观概率。

(二)启发式策略:①代表性启发法——个体倾向于根据样本是否代表总体来判断其出现的概率,越有代表性,被判断为越经常出现。②可得性启发法——个体倾向于根据一个客体或事件在知觉或记忆中的可得性程度来评估其相对频率,容易知觉到的或回想起来的被认为更常出现。③调整策略——以最初的信息为参照来调整对事件的估计。

1、认知心理学:是感觉输入的(变换、减少、解释)编码操作、(储存、恢复和使用)记忆和应用操作的所有过程。

2、(托尔曼)是目的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主义)开山鼻祖。

3、反应时:是指从刺激的呈现到反应之间的时间,即从刺激输入到中枢加工再到反应输出的全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4、知觉:是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

5、知觉加工信息的方式有(自上而下加工与自下而上加工、整体加工与局部加工)。

6、模式识别的过程(第一阶段,分析、第二阶段,比较、第三阶段,决策)。

7、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注意的基本特征有(指向性、集中性、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伴随着其它心理过程)。

9、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活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

10、注意的品质(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

11、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1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加工处理任务的难度、练习、加工任务的相似性)。

13、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一定认知操作或技能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14、问题解决的类型(明确限定性问题(界定良好的问题)、非明确限定性问题(界定不良问题))

15、非明确限定性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以及可能的认知操作都不清楚,或没有明确说明,使问题具有不确定性。

16、解决问题一般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了解问题空间,找到问题的表征形式;二是在记忆中搜索有关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动作状态;三是不断进行反馈式评价,衡量操作过程与目的状态和始发状态的距离。

17、启发式:是指个体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粗略搜索来解决问题的策略。

18、推理:是思维的形式。是指从若干已知判断得出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借助已有的知识对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逻辑学家把推理分成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

19、归纳推理:即从具体的事例上升到一般的原则;演绎推理(deductive inference):即从一般原则得出关于具体事例的结论,其主要形式为三段论。相对而言,归纳推理总是从有限数量的具体事例中得出一般的原则,其结论具有不肯定性;演绎推理的结论是从一般原则推导出来的,其具体结论是肯定性的。

6.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 篇六

2013.9

出题人:吕明心,邢嘉正辉发放回收:栗英轩,焦可歆,吕明心,邢嘉正辉

统计与总结:栗英轩,焦可歆 与吕明心,邢嘉正辉

本问卷仅作为调查研究之用,不记名调查,不透露个人隐私,均单选

1、您几岁开始接触古诗词文化?

A、0~3岁B、4~12岁C、12岁以后

2、您最喜欢的古诗词文化涉及哪部分?

A、仅唐诗B、仅宋词C、其他D、无

3、您认为学习古诗词文化有用吗?

A、有用B、没用C、有点用

4、您喜欢什么风格的古诗词?

A、叙事类B、抒情类

5、您认为中国古诗词文化需要传承吗?

A、需要B、不需要

6、您认为中国古诗词文化是否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A、是B、不是

7、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古诗词是什么?

7.世界肝炎日:《大众医学》送健康 篇七

张欣欣教授表示,全球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肝病毒,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故防治乙肝是世界性课题。疫苗接种、切断传播途径、抗病毒治疗是乙肝防治的重要环节。乙肝患者首先应采取针对病因的抗病毒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的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肝细胞癌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陆伦根教授主讲“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

陆伦根教授表示,在中国,49.3%的慢性肝病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着疫苗接种和抗病毒治疗的普及,乙肝等病毒性肝炎将逐步减少,而非传染性肝病的防治将成为未来肝病防治的一大重点。

非传染性肝病主要包括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而言,戒酒非常关键,同时可应用保肝药物;而对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而言,坚持运动配合饮食控制的基础治疗,最为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单纯性脂肪肝虽然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病变,但由于脂肪肝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且是代谢综合征的最早“报警信号”,故患者仍需引起足够重视,正规治疗。

上海曙光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刘成海教授主讲“肝病的中医调理”

刘成海教授表示,慢性肝炎患者,如乙肝、丙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胆管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腹水患者;脂肪肝、酒精性肝病患者;肝癌,尤其是手术化疗等治疗后,或不宜手术根治者;胆道结石、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均适合中医治疗。中医理论认为,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脾胃吸收运化,调畅情志)。中医治疗通过养肝与疏肝、泻实与补虚,调节气血达到内部阴阳和谐;通过健脾与疏肝、补肾、清肝,达到外部五行协调;根据患者的体质,选择合适的食补和药补,适当“忌口”,如脂肪肝患者忌肥厚油腻,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忌刺激性食物(葱蒜等),肝硬化患者忌坚硬食物(避免消化道出血),并加强运动锻炼,达到保护肝脏、改善脂肪肝的作用。刘教授同时表示,在肝病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更有优势,中医调理一般起效较慢,贵在坚持。

上海市医学会肝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范建高教授总结发言

范建高教授表示,肝炎不仅包括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还包括脂肪肝等非病毒性肝炎。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不断普及,我国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不断下降,普通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经由原先的9.8%降到7.2%以下;长效干扰素和新型强效抗病毒口服药物的问世,又显著提高了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预后,丙型肝炎已能治愈,乙型肝炎也可有效控制其进展。然而,肝病至今仍是人类沉重的健康负担和重要死亡原因,我国各种肝病的发病率及其危害至今仍无减轻迹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非传染性肝病,尤其是脂肪肝的患病率增长迅猛。因此,我国肝脏防治的愿景不应局限于“世界无乙肝”,“肝界”工作者们更应当为“世界无肝炎”而努力。

爱肝联盟是什么?

“爱肝联盟”是《大众医学》杂志联合国内百余位肝病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发起的肝病患者关爱平台。

在这里,您能看到最前沿的脂肪肝、酒精肝、病毒肝等肝病,以及肥胖、代谢综合征等肝病相关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

最科学、权威、通俗易懂的肝病防治相关科普知识;

在这里,您还将有机会与国内肝病防治领域的顶尖专家进行交流互动!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爱肝联盟”

【乙型肝炎医学认知状况的论文】推荐阅读:

职业健康体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调查08-01

病毒性肝炎教案09-16

2022肝炎宣传日总结06-28

上一篇:西游记读书笔记1上下一篇:企业年会节目征集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