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命运挑战的读后感

2024-10-16

向命运挑战的读后感(精选13篇)

1.向命运挑战的读后感 篇一

《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这学期我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书刚刚大下来,我就爱不释手,其中一篇《向命运挑战》的文章深深的吸引了我。我反复读了好几遍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字叫霍金的人,他17岁考上了一所着名的大学,可是在他21岁时命运却捉弄了他,让他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坚强的霍金面对着命运说:“随你便吧,时间剩下两年半,我也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

他与病魔抗挣着,病情越来越严重,肌肉一天天的萎缩,走路越来越不稳了,连站都站不起来。为了和病魔做斗争,他努力锻炼,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到最后腿的力量都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很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的加重了,霍金终于站不住了,坐在了轮椅,他连手指都不能动了,十个手指,只有两个还能动,又过几年,他说话已经非常的困难了,吐字不清了,说几个字要说很长的时间。过了一年,他得了肺炎,治疗时把气管切开了,从此,他就不能再说话了。

以后,无论是干什么,都是别人和机器帮助他,但是他用思维思考着有关宇宙的知识。霍金终于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一些科学的书籍,发出的书到达1000万册。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真正感受到,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在困难面前要不倔不饶,敢于和困难作斗争。

2.向命运挑战的读后感 篇二

人类最多可以多长时间不睡觉呢?

答案是264个小时,相当于连续十一天不阖眼。这一纪录是由一名叫做兰迪·加德纳的中学生于1965年创下的,在创造纪录的最后几个小时,兰迪其实已经基本进入了意识模糊状态,对周围环境中的一切刺激都没有反应了。

人类天生具有昼夜节律,当夜晚来临时,身体里的生物钟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令个体感到困意,停止一切活动,进入睡眠状态。若是超过一定的时间不睡觉,就会产生各种生理心理问题,包括脾气暴躁,情绪不稳定,认知能力严重下降,食欲骤降或骤升,思维恍惚,最后甚至产生幻觉。

与不睡觉相比,人类不吃饭的极限就宽松多了。据报道,目前世界上最长的绝食纪录为44天,是由一名叫做大卫·布莱恩的美国魔术师创下的。2003年7月,大卫走入悬挂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一个透明玻璃箱内,开始他的绝食挑战之旅。在绝食期间,大卫除了喝水以外,不吃任何东西,以此挑战人体极限。9月5日晚上,当大卫步履不稳、颤颤巍巍地走出玻璃箱时,原本体重95千克的他,已经整整“瘦”到了70千克!这是由于当体内葡萄糖消耗殆尽时,身体将开始分解脂肪、乃至蛋白质以维持生存所需的能量。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绝食的最后几天,大卫除了精神萎靡以外,心跳也变得不正常,呼吸困难,视力衰退,出现耳鸣,健康严重受损。创造纪录之后,大卫足足休养了半年,才恢复正常水平。

此外,人类不喝水的极限也较短,一个干渴脱水的人,只能坚持一周左右。研究人员表示,这取决于体内水份流失的速度——在没有水份补充的情况下,身体中的血液总量会降低(主要是水份),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导致血压降低,血液循环过程变得越来越艰难,身体不得不靠增大心率来补偿,当血液流动停止时,机体各组织的细胞将得不到新陈代谢所需的氧气,人就离死亡不远了。

体育竞技中的人体极限

目前,世界上在水下憋气时间最长纪录的保持者,是一名叫做史蒂格·瑟沃林森的丹麦人,他在水下一共保持了22分钟不呼吸!

正常情况下,一般人在水中能憋气2~3分钟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而22分钟简直令人瞠目结舌!事实上,史蒂格能够达到这个水平,是有一些特殊条件支持的:比如说,在开始憋气前,史蒂格首先会排除掉肺里的氮气和二氧化碳,并用纯氧充满(我们知道,空气中有78%成分都是氮气,氧气含量其实很低,只有21%);在憋气时,水池中的水温保持在30℃,以使得史蒂格可以将心率降低到每分钟30次(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分钟),减少因代谢消耗的氧气;此外,史蒂格还经过特殊的训练,有一套独创的呼吸调节法。

从游泳池中出来,让我们再把眼光投向陆地:人类最快可以跑多快?

以男子100米短跑为例,相信大家一定听到过牙买加运动员尤塞恩·博尔特的鼎鼎大名,在2009年的柏林世界锦标赛上,他以惊人的9.58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赢得了“闪电博尔特”的外号。

事实上,过去一百年间,人类不断刷新着短跑的速度极限。相比美国运动员唐纳德·利平柯特在1912年时创下的10.6秒的纪录,一百年后的尤塞恩·博尔特令这个纪录又缩短了1秒钟。这1秒钟,尽管只是表盘上的一小格,却象征了人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一大步——其中不仅蕴含了人体工学的研究成果,而且包括了运动装备的产业化革新和突破带来的好处。举个例子,科学的肌肉训练、起跑姿势设计、体力分配计划,是从增强运动员的自身素质着手;而现代化橡胶跑道的发明、流线型跑鞋的设计、低风阻专业服装,则从物质环境层面为运动员挑战人类极限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极端环境中的人体极限

在极端高海拔地区,气候恶劣,温度骤减,空气稀薄,对人类来说,无疑是身体与意志的双重挑战。挑战高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攀登珠穆朗玛峰,许多登山者提前很久就需要先在一定海拔地区进行适应性锻炼,等到体内血红细胞水平上升到一定高度了,再进入较高海拔地区继续生活一段时间,经过这样逐级锻炼,才能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

人类能够征服的海拔高度也不是无限制的。有研究者提出,人类可到达的最高海拔是9 000米。此外,5 500米以上为极高海拔,在这一高度,人体机能会严重下降,而且有些损害是不可逆的。没有人能够在这个高度长时间居住,即使是长期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藏民和夏尔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 500米以下的区域。

人类对于低温条件下生存的挑战,形式更为多样。比如,来自我国黑龙江地区、有“世界第一冰人”之称的金松浩,曾经以赤身埋于冰中1 36分钟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英国探险家、被称为“游泳界的埃德蒙·希拉里”的路易斯·皮尤在北极地区零下1.8℃的冰水中,用18分50秒的时间游了一千米,创造了人类长距离游泳最冷水温的世界纪录;另一项挑战则是一个死里逃生的故事,挪威滑雪运动员安娜·巴根霍姆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沉入了冰冷的溪水里,在水中被困80分钟后才获救,被人打捞上来的时候,她的体温已经降到了13.7℃,这样的低温会导致机体停止呼吸和心跳,但恰恰如此,大脑的耗氧量也相应减少,才不至于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伤,接受治疗之后,安娜完全康复了——这个奇迹再一次反映了人类顽强的求生意志和强大的身体潜能!

关于“太空生存”的身体极限挑战,则可以分成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在乘坐运载火箭或飞船进入太空时,最大可以承受多少重力加速度?二是在进入太空以后的真空环境之中,人类是否可以存活?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1g,换句话说,一个物体受重力作用,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约为9.8米/秒2。重力加速度越大,人体承受的压力也越高,腿部的血液会大量涌向头部,令人产生头晕、恶心的感觉——你在游乐场里坐过过山车时,一定深有体会,过山车俯冲而下时的重力加速度,约为2g~3g;另外,普通航班起飞时,都有一段加速爬升期,这时候的重力加速度约为0.4g,也就是乘客们感到的来自座椅的压迫感。

然而,与驾驶战斗机相比,前两者的重力加速度都是小巫见大巫了。战斗机在垂直状态上升时,重力加速度最高可达9g!飞行员耐受这种条件的能力越强,越能在高压下保持清醒,对空中作战也越有利;同样地,“神州”飞船上天时,宇航员所需承受的最高重力加速度也在8g以上。另外,人类挑战重力加速度的最高纪录,是由美国空军上校约翰·斯塔普创造的,在一次军方的火箭滑车实验中,他成功地经受住了高达46.2g的重力加速度!约翰为此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实验结束后,他被鉴定为脑震荡、多处肋骨骨折、腕部骨折、牙神经失灵、双眼血管爆裂。

关于第二个问题,在真空环境下,人类能够存活多久?遗憾的是,我们确实知道答案。1 971年,前苏联“联盟”11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地球大气层前的一刻,由于机械故障,造成飞船内部压力骤减至零,导致3名宇航员不幸罹难。事后调查显示,当突然暴露在真空状态下时,宇航员挣扎了30~40秒后就死亡了,死因主要为缺氧,一是真空中缺乏氧气,二是即使有氧气,也需要通过空气压力才能将氧气送入大脑。

3.《向命运挑战》教学谈 篇三

1.重点突破,整体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也就是说,感知文本的内容要从整体入手,一而再、再而三地整体感知,不要脱离文本的内容。

我让学生反复读这篇课文,然后找出文中最感兴趣的地方与同学一起交流。在学生自主交流汇报的基础上,抓住学生汇报的重点,采取朗读想象和发散思维的方法,深化理解,强化体验。在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之后,再引导学生回顾霍金的人生简历,感悟霍金不平凡的人生历程,从而使学生对霍金有一个更充分、更理性、更完整的认识和理解。接着再问学生:如果你是霍金大型纪录片的总导演,你最想拍什么?为什么?你又想起一个什么片名?此时此刻,学生已被霍金所征服,有的只是不断的倾诉。

这个教学环节摒弃了烦琐的分析和支离破碎的讲解,从挖掘教材情感因素入手,突出朗读感悟和想象体验,创设一种语文特有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自能解读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相互交融,教师、学生、文本自由对话,重点理解贵在体验,整体感悟重在内化。这种由点到面再由面到点的反复轮回,让学生在一次次面对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此时,霍金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师生的心灵得到了完完全全的精神洗礼,创造了属于师生的课堂时空的真正的精神生活。

2.引入资料、丰富认知

在学生谈了假设专题片的片名之后,我对学生说:其实,像霍金那样“不怕失败、不怕困难、勇于向命运挑战”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是吗?这时,学生从感慨与激动的情绪中受到启发,兴趣盎然地互相交流。真可谓如数家珍,贝多芬、张海迪、保尔、桑兰、田甜……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此时,教师精心准备的多媒体课件和介绍已显得多余,教学效果自然水到渠成。这种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探究的教学,使教材成为了指南针和导航仪,引领着学生走出课本的方寸之地,遨游于浩淼的求知空间。

3.拓展延伸,强化体验

学生还在饶有兴致地交流,这时我对学生说:此时此刻,面对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得到了一次次的心灵震撼,此时小手如林。有的学生说,今天我不仅了解了霍金的故事,更重要的是懂得了生活的意义,我要感谢霍金。有的学生说,我不仅了解了霍金,还知道了许多和霍金一样自强不息的伟大人物,我也要说感谢,但我更多的是感动……我没有打断学生的发言,因为我觉得这样的课不再需要教师去总结,学生早已潜移默化地理解了文本,感悟了文本。

构建精神生活的课堂,就是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活动,关注学生的即时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经历、经验、感受和体验,在学生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感受世界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生活的回归。从上述教学案例可以看出,这节课旨在体现“让语文教学成为学生构建精神生活的过程”,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

江苏省溧阳市西平小学

4.《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篇四

读了《向命运挑战》这篇课文,使我受益匪浅。霍金以超人的毅力向命运挑战,一个患有绝症的人,还抱着如此乐观的态度来笑看人生,这点是非常难做到的,真让人震惊。

这篇课文写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被医生诊断患有绝症后,生活十分困难,但他勇与向命运挑战,他不仅仅能活着,还不断地对大爆炸、黑洞,甚至宇宙进行科学研究,终究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

当我读到“一个人有了聪明,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时,我从中体会到了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是很重要的,但是光有这仅仅的一点是不够的,要让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取得相应的.成就,还要需要努力拼搏百者不饶的精神,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坚持不懈,始终如一的努力奋斗,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5.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篇五

这篇文章的书中的`情节把我深深地吸引了。书中的主人公霍金,21岁时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最多能活两年半。但他却向命运挑战,不仅活了很多年,而且成了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事实表明,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

我抬起头,静静地思索着。是啊,霍金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和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行。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活下来!这种力量把我的心震撼了!

6.《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篇六

在当今世界有一位大名鼎鼎的科学家―霍金。《向命运挑战》这篇文章写的就是霍金成长的故事。霍金17岁的时候考取了牛津大学,21岁时却不幸患了重病,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但是,霍金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最终成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读完了《向命运挑战》这个故事,让我有很多感触,还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主动向命运挑战。尽管霍金的身体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理想,却穿越了地球,虽然霍金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但他的科学著作却风靡于世。比起身患重病的霍金,我们这些身体健康的少年儿童,有着无可估量的优势,但又有几个,17岁就上牛津的呢?如果现在开始,我们也向命运挑战,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有意义,将更精彩,更充实。

所以我们不仅要向命运挑战,更要学习霍金不甘落后,凭借自己惊人的意志力克服身体上的障碍,挑战人类的极限最终成为了一名举世闻名的物理学家,这就是霍金成功的秘诀,也是他给我的启示!

7.德国自行车:向交通环保发起挑战 篇七

人手一辆自行车

德国过去无疑是一个车轮子上的国家, 可现在反古却成了自行车大国。德国有8200万人口, 目前拥有7000多万辆自行车, 成人几乎是“人手一车”。德国人现在逐渐形成一种骑自行车的浓厚兴趣, 有小车入库, 有公交车不乘而要改成骑单车上下班。有媒体统计过, 仅柏林一地每天骑车上下班者就超过50多万人。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 德国人对自行车日益青睐, 自行车已从简单的代步工具演变成休闲和健身的工具, 对自行车的要求也越来越个性化, 多数人达到离不开的依赖程度。

据了解, 德国自行车市场的繁荣时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 近几年虽然生产和销量都不如九十年代最红火的时候, 但年产量还能达到290多万辆, 年销量500多万辆。德国每年还进口自行车在210万辆至230万辆间。自行车进出口总额为14.8亿欧元, 其中进口9.44亿欧元, 出口5.36亿欧元。

德市场自行车售价平均约340欧元, 专业自行车商店的售价平均为400多欧元, 德国产自行车售价超过1000欧元。德市场上低档自行车售价不高于250欧元, 中档车价位在500欧元左右, 高档车价格惊人, 如美国Conadale车售价高达7000欧元, 提供长期保修。自我国台湾地区进口的自行车平均售价为130欧元。

出轨就受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笔者在德国了解到, 骑自行车也有很多规矩。骑车前, 每位车主还得进行培训, 如果是儿童或驾驶电动自行车, 还得考取自行车驾照。自行车主得经过至少两天的培训, 然后进行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驾照上路行驶。培训的内容包括各种交通基础知识和学习“车德”。此外, 自行车主必须购买自行车特定保险。

车主若违反各种自行车交规, 也要罚款:没有车灯, 罚款10欧元;骑车打手机, 罚25欧元;不在自行车道上骑车, 罚15欧元;在单行线上逆行, 除允许自行车的路段外, 将遭到最高30欧元的罚款。

与驾驶汽车一样, 骑车闯红灯同样是严重的违规行为:如果红灯已经亮起1秒钟以上, 而骑车人仍然通过标线, 将遭到100到180欧元的高额罚款。酒后骑车的处罚更重, 不仅要罚款扣分, 一般还要蹲1到5年的监狱。2009年, 一位24岁的德国大学生克里斯托弗, 因“酒驾”被判处15年不许骑车上街。

德国有一个自行车交警管理部门, 专门处理自行车的有关事务。德国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 骑自行车都有明确的条文规定。虽然各州情况不同, 处罚措施也不同, 但处罚时, 都会把重度骑车违规者记录到驾驶历史上, 有无驾照都会记一笔。如果第二次或者屡犯者, 会被终身禁止骑自行车。

丢失率几乎为零

以前笔者在多篇文章中阐述过德国人素质高, 怎么个高法, 只有亲自去德国体会一下便知。不厌其烦进行垃圾分类;进门时, 前面的那个德国人总是为你开门;如果游客掏兜时无意中纸掉在地上, 后边的德国人会默默拾起来放进附近的垃圾箱里等。德国人骑自行车也可以看出素质同样很高, 如我们在法兰克福就晚餐后出餐馆门, 中国人有扎堆的习惯, 可是那次几个中国游客挡在了自行车专用道上, 自行车专用道很窄, 只能单车前行, 几个年轻人骑自行车过来后, 没有按铃 (因为是闹市区) , 他们依次下车推着车从中国游客身边擦肩而过, 还是导游提醒大家不要在自行车专用道上停留。

在德国, 你的自行车没有车灯不行, 有灯不亮也不行, 骑自行车不戴头盔不行, 但可以没有锁, 或者说锁不锁自便。在德国的路边、商场门口、学校外, 随处可以看到摆放整齐的自行车, 仔细一看, 这些自行车几乎都是不上锁的, 旁边也没有专门的看管人员。当地朋友告诉我, 你尽可以放心, 不会有人来偷你的自行车。

德国人要去某个地方办事, 如果骑自行车方便, 路又不是太远的话, 他们就会选择骑车去。有这样一则报道, 有一位来德留学的韩国老兄骑自行车去兑奖, 兑完奖后心情愉悦, 决定打车回家, 将先前骑来的那辆自行车丢在兑奖处外。一周后, 他再回到那个地方, 发现他的自行车完好无损地放在那里, 根本没有人动。

在德国, 如果你不想要自己的自行车了, 可以在车上贴一个纸条, 写明:“我不需要这辆车了, 如果你需要, 可以拿走。”看到这张条, 有需要的人才敢将它推走。初来德国的外国留学生们, 对人家这么高的素质, 还曾嘲笑德国人死板呢。有中国留学生就曾怀疑过, 要是有恶作剧写个条子, 随意贴在一辆自行车上, 那不是乱套了吗?德国同学就会告诉你, 这种不道德的玩笑几乎不可能在德国发生。在德国, 如果你没加锁的自行车真的不见了, 十之八九是外来移民骑走了, 主要是黑人、阿拉伯人和吉普赛人等一些非法入镜移民, 他们在当地没有管理档案, 也很贫穷, 见到自行车就顺手牵羊, 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但是, 德国几乎遍地是不加锁的自行车, 他们骑走一辆就足够了, 要第二辆就显得多余了, 还没地方放。另外, 不是自己的自行车, 骑着上街总是没有安全感, 要是被警察抓住, 不但重罚, 还要记录在案, 一个手脚不干净的人, 在德国是很难有立足之地的。

不断推陈出新

今年刚从德国归来, 有杂志社编辑问我在德国看没看到7个座位的新型三轮自行车, 这一下问住了我, 因为我真的没看到, 不过别的特殊样式的自行车倒是没少见, 只不过有时笔者是在行驶的汽车上, 特殊样式的自行车都是与我擦肩而过, 遗憾的是无法拍下来。

不过上网一查, 一家德国公司真的制造出一种具有7个座位的新型三轮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拥有保时捷的方向盘、多个由踏板控制的水压刹车、一个停车刹以及车灯, 这种7座自行车能够安全承载635公斤的重量, 并以最高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行驶, 所有7名骑车者都有脚踏板可以踩动, 即使其中一两个乘客想偷懒休息一下, 另外几人也能让这辆车继续前进。不过, 7人中只能有一个人可以掌控方向盘。

由于骑车者围坐一圈就像开会一样, 所以这种新型自行车也被戏称作是“会议自行车”。不过发明者斯泰勒更愿意将这种自行车称作是“微笑机器”, 他认为这是最具有社交性的交通工具。

斯泰勒称, 由于骑这种车需要齐心协力, 所以异性朋友们骑着它外出兜风时, 甚至可能会彼此产生感情, 坠入爱河。斯泰勒说:“这是一个将人们团结到一起的革命性方法, 人们需要这种自行车, 我认为好朋友们应该走出他们的汽车, 离开他们的沙发, 一起骑着这种自行车外出郊游。即使陌生人骑上这种车, 不要几分钟也能成为朋友, 异性朋友甚至能在骑车时坠入爱河, 此外, 你只需靠自己的能量——可重复更新的能量就能让它运转起来!”笔者在网上仔细看过“会议自行车”, 设计的确超前, 别出心裁, 特别适用于郊游或景区。

德国的自行车设计得花色繁多。有可以让人半躺着骑行的自行车, 非常滑稽地从身边呼啸而过;还可以看见两人骑的长长的自行车, 车上的主角一般都是情侣, 要么是风华正茂, 青春奔放, 要么是白发苍苍仍壮心不已, 需要两个人的合力把它驾驭起来。

与机动肇事几乎为零

德国人认为汽车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根源, 因此德国人甘愿放弃开车的享受, 为了保护环境而蹬自行车。

在德国骑自行车能够如此流行, 还有一个先决条件, 那就是人车皆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在德国, 大型车让小型车, 小型车让自行车, 自行车让行人是几乎是铁的法则。在德国自行车必须走自行车专用道, 要是没有自行车专用道的郊外或乡下公路, 自行车要走人行道, 而在汽车道上骑车则是危险的和不合规则的。德国的人行道比较宽些, 在人行道上明显的用白线或者用红色的水泥砖标出自行车道。前方路口红灯一亮, 汽车、自行车和行人立即“各就其道”, 老老实实地站在白线以外。每当自行车与行人发生路线交叉时, 是自行车让行人先行, 如果自行车与汽车发生“矛盾”时, 汽车停下来或者退后让自行车先行。

在德国的大街上还常见的一景, 许多自行车后面拖着一个带蓬的小拖车, 车上高高地插着一面小红旗子, 走近一看, 才明白, 小拖车就是婴儿车。这也是德国一大怪, 最初让人想不通。在德国自行车绝对不许带人, 但自行车后长长地拖着一个仅仅是由帆布和透明塑料布围起来的婴儿车却可以在大街畅行无阻, 这真是令人费解。婴儿车的“护身符”就是那面小红旗, 无论是汽车、自行车还是行人, 见到这面红旗飘扬, 就必须减速或停车, 小红旗就是命令。换言之, 孩子就是国家的财富, 德国多年来一直鼓励育龄妇女多生孩子并有奖励, 可人们不但不多生, 有的一对夫妻连一个孩子也不愿生。这样看来, 生出来的孩子本身就会受到社会各届人士和法律的特殊保护。

8.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篇八

《向命运挑战》讲述的是霍金如何面对悲惨的命运。读完《向命运挑战》,我不得不佩服霍金,佩服他那自立自强的精神,佩服他那坚强不屈的毅力,佩服他那不屈不挠的品格。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就像正要开发的`花朵遭到严霜的打击,如果是正常人,他知道自己只能活两年半了,那他一定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对身边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而霍金却不一样,他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力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了,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霍金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病情不断的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了,坐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能力,只有两个还能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再也不能出声了,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两个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方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后来霍金终于成了伟大的天文物理家。

我们是正常人,而霍金是残疾患有绝症的人,他却能成为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我们没有霍金的自立自强、坚强不屈的精神。

想到这里,我不由地回忆起以前的种种事例。我记得以前,什么事都要妈妈做。吃饭要妈妈喂,衣服要妈妈帮我穿……现在,我长大了,已经学会了自立自强,不在依靠别人。

9.《向命运挑战》读后感作文 篇九

《向命运挑战》读后感作文

读《向命运挑战》后感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了《向命运挑战》这篇文章,文中的主人公深深的打动了我。一个被确认只能再活两年的人,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活了几个两年半,这是个多么惊人的奇迹啊! 书中的主人公是霍金,他21岁时患上了一种非常重的绝症,医生说他只能再活多两年半,可是霍金并不因此而放弃自己的生命,而是勇敢地站起来,与病魔做斗争。最后,全身都不能动弹,只有两只手指可以动弹。他虽然离宇宙如此的遥远,但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去探索宇宙的奥秘。他活了一个有一个春秋,为我们写下了一万多字的书册。 当我们遭遇困难时,消极的人总是用悲伤的眼神去看待世界,他们不敢去面对困境,容易退缩和逃避,不去为成功找办法,总是为失败找借口,积极的人就不一样。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寻找解决困难的.途径。他们会为理想而活着,敢于向命运挑战,乐观向上,勇敢的说:“不要害怕!”别人没有遭遇到的事,却发生在我们的身上,让我们有一片充满白云的天空!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真正感受到,人是可以向命运挑战的,在困难面前要不倔不饶,敢于和困难作斗争。 读>有感作文40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10.向命运挑战的读后感 篇十

本文主要讲了,21岁就被医生诊断为绝症的霍金,由于他敢于向命运挑战,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伟大成就的事迹,向人们揭示了只要有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当我读到: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很多人当得知自己患了绝症的时候,大多数都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到来;在对着神像哭天喊地;哀求医生不惜一切代价用最好的药为他治病;在家中分遗产;在床上回顾自己的一生。可是霍金却想,要在最后的时光里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加辉煌。

病魔不断的折磨他。伤害他。“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三项重要的功能都丧失了自己的作用。唯一在霍金身上能动的,就是他的大脑了。的确,尽管他的身体不能动,但他的思维早已飞出了太空、宇宙。这样高等残废的人,尽用自己的大脑为自己的生命增添辉煌。

我们要向霍金学习,学习他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

霍金,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尽管全身只有两根手指可以动,但他却利用这两根手指写出了《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虽然“命运”被我们视为不可转变的运气,但霍金的行为好象让命运胆怯了,不得不让霍金活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

11.向命运挑战 篇十一

阅读提示

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后来既然成了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霍金.本课写的就是他的事迹。读读课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一个人有了聪明才智,并不一定能发挥出来。要取得相应的成就,还需要一种精神,一种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 的精神。

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17岁时,他考取了著名的牛津大学,21岁时,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医生说他至多只能活两年半。就像正要开发的花朵遭受到严霜的打击,霍金的人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如果他在命运面前软弱一下,对自己说“算了,反正一共就只有两年半了”,就可能痛苦地生活,平庸地消失。但是,霍金心里想,反正就是一死,命运的能耐再大,最坏也不过如此。他对命运说:“随你的便吧。”他对自己说:“时间只有两年半,不算多,要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生命留下一点辉煌。”

疾病不断地向他进攻。他的病情渐渐加重,肌肉一天天地萎缩下去,走路越来越不稳,连站也变得困难起来。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努力锻炼。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腿的力量弱了,他就用手拉着扶手艰难地走上楼去。

病情不断地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坐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的能力,十个手指中,只有两个还能活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说几个词要花好长的时间。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就再也不能发声,只能在心里讲话。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仅有的两个完好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方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

在他的挑战面前,命运好像作了退却,一个两年半过去了,有几个两年半过去了,他还是坚强地活着。

霍金向命运的挑战,不仅仅是指他能活着,更是指他的创造。脚不行了,手不行了,嘴也不行了,走路、吃饭、说话都由别人或机器帮忙,体重只有40公斤。但是,他的大脑还很行。他让助手把他的资料摊在小桌上,一页页地阅读。他的身体不能离开轮椅,但是,他的思维却飞出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飞出了银河系,飞到上百亿光年的宇宙深处,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他在大脑中想象着,论证着,推理着,计算着。他思考着宇宙从什么时候开始,时间有没有尽头。他发现了黑洞的蒸发性,推论出黑洞的大爆炸,他还建立了一种非常美的科学的宇宙模型。

12.向命运挑战 篇十二

霍金为了与咄咄逼人的病魔斗争,他坚持靠自己的力量上楼,病情不断的加重,霍金终于站立不住了,坐上了轮椅,他的手指失去了活动能力,只有两个还能动。1984年,他说话已经相当困难,吐字不清。1985年,他又得了肺炎,治疗时切开了气管,从此再也不能出声了,后来,人们为他在轮椅上安装了一台电脑和语音合成器,他用两个手指在键盘上敲出要说的词,组成相应的句子,经过语音合成器发出声音来。他就用这个方法进行学术交流,做学术报告……后来霍金终于成了伟大的天文物理家。

我们是正常人,而霍金是残疾患有绝症的人,他却能成为伟大的天文物理学家,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呢?因为我们没有霍金的自立自强、坚强不屈的精神。

想到这里,我不由地回忆起以前的种种事例。我记得以前,什么事都要妈妈做。吃饭要妈妈喂,衣服要妈妈帮我穿……现在,我长大了,已经学会了自立自强,不在依靠别人。

13.《向命运挑战》读后感 篇十三

霍金 17 岁是考取了牛津大学, 21 岁时却不幸患了重病,医生说他最多只能活两年半,但是,霍金却凭着顽强的毅力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两年半,最终成了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

读了这篇文章,我忽然觉得: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要主动向命运挑战,因为命运似弹簧,你弱他就强。霍金体重不到 40 公斤,却成了科学巨人,那是因为他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更因为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尽管霍金的身体只能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思想,却穿越了地球,飞出了太阳系,走出了银河系,闯进了几百亿光年之外的宇宙星空中翱翔。虽然霍金全身上下只两个手指头可移动,但他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却风靡于世。

比起身患重病的霍金,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少年儿童,有着不可估量的优势。如果从现在开始,我们也向命运挑战,那么,凭借着我们发达的思维和健康的身心,只要我们能够打破常规,向自己的极限挑战,向命运挑战。那么我们的生命将更有意义,将更精彩,更充实。

上一篇:乡镇妇女儿童工作计划下一篇:施工员、质检员复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