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译汉翻译心得(共8篇)
1.英译汉翻译心得 篇一
英译汉翻译技巧
王 瑛
英译汉部分要求翻译单句, 而不是段落或篇章。考生首先要读懂句子,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使用的固定词组、习惯用法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 然后, 再正确分析原文的语言现象和逻辑关系,进行透彻的理解, 最后, 力图用简洁明了的汉语表达出原文的意思。因此, 考生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翻译技巧。
一、翻译技巧一
一般的英译汉考题不会只是简单句。我们在做题时, 首先要从语法入手, 找寻和确定句子大的框架结构, 通过分析把句中的从句和插入部分先排除掉, 明确句子结构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整句话的意思。
(一)重点分析句子结构
其实, 就英语的句子结构而言, 是有规律可循的。除去省略句、倒装句、感叹句和
一些特殊句子外, 英语句子的结构可归纳为三类: 1.to be句型: 主语 + be + 表语
Miss Jones is a manager.琼斯小姐是位经理。
2.to do句型: 主语 + do +(宾语)+(状语)He teaches English in this school.他在这所学校教英语。
3.there be句型: There be + 主语 + 状语
There are beautiful wildflowers in the hills.山中有美丽的野花。
(二)确定语法现象和惯用结构
英译汉考题中常见的重点语法有: 时态、语态、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虚拟语气、倒装句、强调句等。考生要非常熟悉这些语法现象, 才不至于对句子产生误解。例如:
Anyone who is interested in it can go with us.对这事感兴趣的人可以跟我们去。(who引导定语从句修饰主语anyone) The problem discussed at yesterday’s meeting is very important.昨天会上讨论过的那个问题非常重要。(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修饰主语the problem) You could have done better if you had been more careful.要是细心一点的话,你就会做得更好。(if 引导虚拟语气的条件状语从句) Hardly had I said that when she entered the room.我刚说完,她就进来了。(倒装句, 否定词hardly位于句首, 助动词had 放在主语I之前) It was not until last night that I noticed this matter.直到昨晚我才注意到这件事。(强调句: It was not until+强调成分+that句子其余成分) The books were either works on travel or detective novels.这些书要么是关于旅行的, 要么就是侦探小说。(连接词either„ or„连接两个表语)(三)熟悉固定搭配词组和习惯用法
英译汉考题中还常常会设计一个关键的考点 – 固定搭配的词组和习惯表达法, 旨在考查考生对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生在理解这些习惯用语时会感到很困难, 这是因为单从组成某个习惯用语的词的字面意思上来理解其含义, 往往会出偏差, 必将影响到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例如:
They came up with a cure for the disease at last.他们最终发现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短语动词,意为“提出;发现”)
The news got around by word of mouth.这一消息通过人们的口传播开来。(介词短语,意为“口头流传”)
It’ll be cheaper in the long run to use real leather.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用真皮更便宜。(介词短语,意为“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I’ll tell them the truth, regardless of what they want to hear.不管他们愿不愿意听, 我要告诉他们真相。(形容词短语,意为 “不管...”)
Punishment had very little effect on him.惩罚对他没有什么效果。(名词短语,意为“对„起作用”)
(四)熟练掌握过渡连接词
过渡连接词是使上下文的连接自然、紧凑的有效方法,使文章整体具有结构上的粘着性和意义上的连贯性。因此,熟练掌握过渡连接词能充分把握住原文的意图和出题思路。过渡连接词按语义划分为以下最常见的几种类型
表示增补: and , also , besides , what’s more , in addition , furthermore „
表示因果: for this reason, because of, since, as a result, thus, therefore, so, hence „
表示转折: however, still, but, otherwise, despite, nevertheless, though, in fact „
表示列举: firstly, secondly,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o begin with, then, last „
表示解释: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hat is, namely „ 表示总结: in short, to sum up, in conclusion, briefly, on the whole „
例如:
The railroad connects two cities, namely, New York and Chicago.这铁路联接两个城市, 即纽约和芝加哥。(表示解释) She was very tired, nevertheless, she kept on working.她虽然很疲倦, 然而她却继续工作。(表示转折) He said that he could not find it and, furthermore, that nobody would ever find it.他说他找不到它, 而且也没有人会找到它。(表示增补) He was ill, and therefore could not come.(表示结果)他病了, 所以未能来。
二、翻译技巧二
每一种语言,在词意的运用,语句的铺排、句子的结构方面,都有其独特的方式,而每一词每一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亦各不相同。因此, 英译汉的表达方式总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直译法:
一般来说, 在语言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该尽可能地用直译, 使译文既能保持原文的内容, 又能保持原文的形式和风格。例如:
o All roads lead to Roma.条条大路通罗马。
o The soldier was as brave as a lion.那个士兵像狮子一样勇敢。
o My brother is like a duck to water in the new job.我哥哥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
o It is he who has consistently offered fuel in snowy weather but never added flowers to embroidery.他这个人一向对人是雪中送炭,从来不是锦上添花。
(二)意译法: 为使译文得到和原文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当翻译中遇到两种文化有差异,用直译无法使译文传达准确的信息时,就要在母语中寻找与其对应的表达方式,利用各种必要的转换手段进行意译。例如: He is down and out as if/though he lived a dog’s life.他穷困, 潦倒,好像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转译法-a dog’s life转换词义)
He behaved politely while answering the interviewer’s questions.他在回答采访者问题时, 很有礼貌。(省略法–behaved 一词不译出) He is a stranger to the company’s business.他对于该公司的经营业务是陌生的。(转换法–stranger 名词转换成形容词) All preparation must be done before you do experiments.在做试验之前, 一切准备工作都必须做好。(增加法-preparation增加“工作”)
Each country has its own customs.各国有各国的风俗.(重复法-Each country重复使用“各国”)
2.英译汉翻译心得 篇二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它们在发音、构词法、句法、修辞形式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律和特点, 两者之间虽不乏相通之处, 但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著名的语言学家尤金 • 奈达曾经说过,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 它们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英语注重形合, 是指句子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是通过词语和分句之间的连接词和各种语言手段体现的。而汉语注重意合, 是指句子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意义是通过词语和分句的含义来表达的。英语中, 定语从句是使用最频繁的从句之一, 也是给句子的理解带来严重干扰的因素之一。“就英译汉而论, 定语从句的翻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大凡译文之生硬、拗口甚至晦涩多半都是因没能译好定语从句所致。” (曹明伦, 2001:23)
我们通常把定语从句分为限制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另外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兼有状语从句功能的定语从句。由于定语从句的种类不同、特点不一, 所以其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也都不同。常见的翻译方法有前置法、后置法、合成法和译成状语从句, 但无论采用哪种翻译方法, 我们都要忠实于原文, 尽可能让读者理解其文意。笔者在教学和翻译实践过程中总结了英语定语从句的几种翻译方法,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看看在翻译过程中英语是如何转换成汉语的。
2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1) 前置法:对于简单的英语定语从句, 尤其是限制性定语从句, 翻译时可以将其放在被修饰词的前面。有时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对其主导词限制性较强, 且句式较短, 也可采用前置法, 译成“……的”短语作定语。例如:
例1 :In many societies women study subjects that conform to their traditional roles, rather than courses that will maximize their opportunities in the labor market.
译文:在很多国家, 女性只是学习符合其传统角色的课程, 而不是那些能在人才市场上最大限度地给她们提供就业机会的课程。
例2 :These passive approaches to teaching have little value in a world where a premium is set on creativity and f lexibility.
译文:这些被动的教学方法在当今强调创造性和灵活性的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上述两个例子是由that和where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从句和先行词的联系比较紧密, 而且不难翻译, 因此可以使用前置法。即将从句译成了带“……的”字的定语词组, 放到了所修饰的词之前, 将英语的复合句译成了汉语的简单句。这种翻译方法不仅能传达出原文的意思, 而且也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在定语从句中, 前置法是比较普遍的翻译方法。
(2) 后置法:对于复杂的英语定语从句, 将其单独成句, 翻译为后置的并列分句。例如:
例3 :Budgets must typically be approved by government off icials, a few of whom may have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 general.
译文:财政预算通常由政府官员审核批准, 而有些官员可能对高等教育一窍不通。
例4 :Many teachers spend a great deal of their class time disciplining children and playing babysitter, two things that are not a part of their job duties.
译文:许多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维持纪律、像保姆一样照管孩子, 而这些都不在教师的职责之列。
如果按上面的前置法将句子译成“财政预算通常由一些可能对高等教育一窍不通的政府官员批准”和“许多教师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用于维持纪律、像保姆一样照管孩子这两件不在他们职责之列的事情”, 就会使译文读起来头重脚轻。后置法, 顾名思义, 即将定语从句和主句分开, 译成平行的两部分, 然后将定语从句放到主句后面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定语过于复杂或不宜用前置法进行翻译的句子。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 我们可以适当总结, 对于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一般多使用后置法将其翻译成并列的分句或独立的句子, 以此来避免过于臃肿和冗长的表达。
(3) 合成法:把定语从句与先行词结合起来译成一句。
例5 :Market forces, which attempt to reward good performance, are seldom used to determine pa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译文:市场机制旨在奖励良好业绩, 可是在高等教育领域, 却很少用它决定收入高低。
例6 :The students, who cannot afford a textbook, must then transcribe the notes in a notebook.
译文:负担不起教科书费用的学生, 必须把老师的授课笔记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上述两个例句是把which和who引导的定语从句插到了主语和谓语之间, 对先行词Market forces和The students进行修饰, 因此要把先行词和定语从句融合到一起进行翻译。这种类型的句子都是主语部分包含有一个定语从句, 先行词仅在结构上起辅助作用, 其本身意义并不突出。对于这种情况, 多数时候可以使用合成法进行翻译, 即将先行词和定语从句译成一句话, 后面的句子顺着译出即可。这样做可以使译文读起来更加清晰明了、简洁顺畅。
(4) 译成状语从句:从意义上讲, 英语中的定语从句有时从原因、目的、结果、条件等方面对中心词加以修饰。因此, 在对语法结构、上下文逻辑关系深刻理解的前提下, 为了更明确地表达这种逻辑关系, 可以将定语从句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例如:
例7 :Many students, who had carefully read through the instructions before doing their experiment, could not obtain satisfactory results because they followed them mechanically.
译文:虽然很多学生在做实验之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 但是由于机械地照搬照抄, 最终还是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译为让步状语从句)
例8 :The people of the entire community, not just the parents of the children who attend, pay for public schools, which are free and open to everyone.
译文:整个社区的居民, 而不仅仅是入学儿童的家长, 都得为公立学校出资, 因此, 公立学校是免费的, 每个人都可以上学。 (译为结果状语从句)
我们都知道, 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 而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上述例7 含有“虽然……但是……”的逻辑关系, 因此将定语从句译成了让步状语从句, 例8 含有“因为……所以……”的逻辑关系, 因此将定语从句译成了结果状语从句。英语中有一些句子, 形式上具有定语从句的特点, 但是通过对其字里行间体现的逻辑关系的分析, 会发现其中的定语从句具有状语的功能, 因此就要将定语从句翻译成相应的状语从句, 表示原因、结果、让步、目的等关系。
3结语
以上就是定语从句常用的四种翻译方法:前置法、后置法、合成法和译成定语从句。根据上述分析, 想要译好定语从句, 第一步必须要严格把握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系的特点及差异;第二步必须正确理解原文, 分析清楚句子结构, 准确识别定语从句及其所修饰的先行词;第三步要利用英汉语言对比知识和相关翻译方法通过上下文的语境进行正确并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 力求做到既忠实原文, 又语句通畅。
正如本文在引言中所提到的, 和注重意思的汉语相比, 注重形式的英语是一种更为逻辑的语言, 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需要多读多看多积累, 翻译的时候才可以做到灵活变通。希望本文介绍的几种翻译技巧能对译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曹明伦.英语定语从句译法补遗[J].中国翻译, 2001 (9) .
[2]段满福.从英汉语句子结构的差异看英语定语从句的翻译[J].大学英语, 2006 (3) .
[3]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3.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和技巧研究 篇三
关键词:翻译要素;技能研究;英译汉;英语长句
在翻译英语长句过程中,由于长句的结构过于复杂,加上句型多变,语句含义及逻辑关系层层叠加。与此同时,英语长句中还采用了错中复杂的高级词汇。甚至有的长句中采用了西方的词汇。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常常使人无从入手。然而,翻译再长的英语句子,都是在遵循英语语法的基础之上运用词语组织句子。事先分析英语句子当中潜在的规律、结构或主次关系,接着再灵活运用科学的英语翻译中的技巧将其翻译成通顺的语句。英语语言往往在形成中紧密联系着民族文化。只有完全掌握了历史传统文化的背景及翻译当中基本的技巧和要素,准确的理解句子当中的语境,才能准确翻译出长句当中的核心思想,在翻译的过程中挥洒自如、灵活变通,尽可能避免用英语翻译长句的汉语时,不能确切地表达出长句中的思想感情和语言含义。因此在翻译英语短句的上特别需要重视语言的技巧。同时,英语长句的翻译也是这样的。本文主要研究英语长句翻译当中的语言要素以及语言技巧。
一、英译汉长句的结构和成分
从分析的英译汉当中的长句机构及成分来看,如果遇到较长的英语句子的时候,起初应该合理分析长句的句型及结构,才能准确理解句子中的语境,将长句翻译成汉语。英语长句中有多种句型,包括: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强调句、宾语句和倒装句,以及带it的形式主语等。从理解语句当中的关系成分来看,不仅要分析句子成分,也要分清主从句之间的关系。而在分析长句成分中,重要的是要理解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例如:原句:The pen on the book.翻译:笔在书本上面。同时,在分析并翻译定语从句及分词短语的时候,往往是将其含义放在它所修饰的语句前端,当定语从句比较长的时候,如果放在前端可能导致歧义的现象,因此,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单独成为一个句子,也可以使用一些翻译的技巧(加注法),让整个句意变得顺畅。以主从复合句为例:It is true that people with 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It作为形式主语,代替that后面的主语从句中的better education are usually able to get better paying jobs,而修饰前面的先行词people。因此,对于进行英语学习人员而言,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对于大幅度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尤其重要。
二、英译汉长句中的翻译要素
(一)英译汉长句中语境的理解
“主从复合句”在英译汉长句当中是最为常见的句型之一,它和中文当中的中短句恰恰相反。在历年英语考试过程当中,常常以长句翻译为主要题目,很少出短句翻译的题目。因此,针对英语学习的同学来说,如何正确理解英译汉长句翻译当中的要素及技巧研究,将自身英语水平大幅度提升尤为重要。从长句语境的理解来看,在英译汉长句当中,即使词汇含义存在相似点,但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同,其词义也有千秋。需要将整句的语境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只翻译逐个词,这样才能使整个句子顺畅。因此,英语学员在翻译较长的英语语句中,掌握英长句语翻译的要素合技巧,同时,事先需要判断整个英语长句当中的语言环境,再集中抓住长句中的关键词,最后整体进行长句翻译。
(二)英译汉长句中传统文化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正确理解语言中的传统文化对翻译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不同,间接导致了核心价值及传统文化不同。这些不同之处能很好的体现在各国英语语言当中。例如,在我国通常将“龙的传人”用英语单词dragon翻译成“成龙”的含义,但是这在中文词库中属于褒义词,但在英语词库中“dragon”属于邪恶的词汇,与中文含义恰好相反,属于贬义词汇。因此,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如果英语翻译人员想要把英语长句翻译得更为实际,那么需要积累足够多的翻译经验,了解各国的传统文化脉络,以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文化障碍及冲突。
(三)英译汉长句中关键词及长句的理解方式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一方面,正确提取其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其中的含义尤为重要,同时,相关翻译人员需要仔细推敲并准确找出长句中的关键词汇并进行合理翻译。在翻译英语长句中,往往英语句子中都会出现一词多解,排除外在的解释以外还依然存有内在的关联含义及情感等。因此,翻译人员不仅仅需要找准关键词汇,还需要找准中文含义所对应的正确语境。另一方面,正确的把握长句中的意思,需要翻译人员结合句子表面含义之外的引申含义,例如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语言相关及生活习俗等。“翻译”不仅仅停留在国与国之间浅层的含义,更体现在国与国之间的传统文化传递及交流。因此,英语翻译者需要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融合多种思维方式,拓宽自身的眼界以便更好的挖掘英语语句中的关键词,学会科学的翻译英语中的长句。
三、英译汉长句翻译的技巧研究
在翻译英语的长句当中存有千变万化的语言技巧,只有准确的掌握适合某长句的翻译技巧,那么所进行翻译长句的难题会迎刃而解。
(一)长句中句子的转换及合并技巧
在翻译英语长句中,相关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多种技巧方法,只有准确分析长句的结构,灵活掌握长句翻译的技巧,才能灵活解决在英语长句中遇到的各种翻译难题。从英语长句中的转换技巧来看,英语长句中的转换方式是让翻译的英语句子更符合中文语法中的习惯,对英语原句中的句型、句子成分进行转换。同时,语句合并技巧,就是将英语原文长句中的句式翻译成简易的句子或进行词汇间合并,简单来说,这种合并技巧可以将两个简单的句子合并成为单独的简单长句。
(二)句子的归化方法
由于每个国家之间语言文化所处背景是很不一样的,在进行英译汉的过程当中,如果你采用直接翻译原句,从而极易让读者或者听众产生误解。所以,为了很好的避免这种文化上之间差异,给读者或者听众造成很大困扰,同时,需要相关翻译人员选择合适汉语当中较为相近的词汇对英语原文进行合理归化。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英文典故或者成语等多种文化色彩较为丰富语句的时候容易经常使用。
(三)长句中的引申及切分技巧
从英语长句中的引申技巧来看:英语长句中的引申技巧指翻译人员在翻译英语句子的过程中,依据长句中上下文的含义,在不损坏英语语境的基础之上,引申出另外一种英语语句中词语含义,让整个英语长句翻译的更贴切实际,通俗易懂。从英语长句中的切分技巧来看:语句切分技巧就是语句切分,指的是将复杂多变、重复、啰唆的英文语句,灵活地将其切分为若干个简单的中短语句,继而容易将其翻译成中文。同时,尤其注意在切分语句的时候,尽可能不损坏句子整体结构以及符合相关汉语语法的特点。采用这种技巧可以灵活运用在英语语句中也可以灵活运用在某个短语和单词当中。
(四)长句中反顺序及顺序翻译技巧
从反顺序翻译技巧来看:在英语长句中,有些语句可以直观的依照中文顺序进行翻译,然而有一些句子要想将整个句子翻译通顺,那么需要依照与中文语法相反的顺序对英语长句进行翻译。在一段英文翻译中,其核心往往在前部分,但是汉语的核心却相反。在反顺序翻译过程中,是从长句中间前部分或长句中后部分进行合理的翻译。另一方面是从长句后部分往前进行翻译。而在顺序翻译过程中,依据上文英语中所涉及的长句子依然存有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关系,这种顺序是不会变动的。例如在讲述某一项操作流程或运动的时候,英语语法与汉语语法相同。因此,在翻译上述语句的时候,翻译人员则可依照长句中的逻辑关系逐一翻译,这也突显出这类长句是翻译英语长句中较为简单翻译的类型。
自从我国逐步加入WT0(世界贸易组织)后,由于国内社会、经济体制不断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文化也逐步纷纷涌入,国和国之间的交流日益严峻。从而,英语的翻译工作在这个现状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想做好相关翻译的工作,那么必须要了解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以及语言习惯,从而才能正确准确的翻译出对方想要表达的想法和意见。所以这两种语言的翻译不能只存于字对字的翻译,更应该是英语与国语文化之间的传递和交流。由于两国之间的说话方式有差异,所以,在长句的翻译上特别要注意语言技巧。同时,长句英语的翻译也是如此。本文主要重视研究英语长句翻译当中的语言技巧以及要素。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继而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但两者依然存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继而只有正确掌握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及技巧才能更好的实现各国之间的语言交流,所以,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地分析与讨论出新的英语长句翻译中的要素和技巧,让广大师生灵活运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塔娜.英译汉长句翻译要素和技巧研究[J].中国电子商务,2014(06):126
[2]杨晓燕.英译汉中长句的翻译技巧解析[J].成功(教育版),2012(06):37
4.浅析英译汉翻译中词类转换技巧 篇四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和交流工具,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加,已经在沟通和交流文化及商业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翻译中,需要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和形式,并利用一些技巧将文章通顺及合理地翻译。文中阐述了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的词类转换技巧,就某些翻译中频频出现的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这对于英译汉的翻译和英语更深层次的学习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翻译原则 英译汉 词性转换
一、翻译原则及词类转换的含义
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也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翻译的主要标准:1.忠实。要忠实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把原文的信息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2.通畅。译文规范,明白易懂,没有文理不通,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现象。
词类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根据译文语言的习惯进行相关的变换,不仅是指词类的转变,而且还包含词类功能的改变和一定词序的变换,英文和中文词类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英语单词有词性变换,中文没有,大学英语中经常出现的词类转换是名词,介词词组,形容词转译为动词。
二、词类转换的技巧分析
英文翻译过程中,不少学生都将自己束缚在原文的语法结构、句型以及字数上,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翻译情况,使得译文的词组运动不当、语序不正确,很难将原文的含义表达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译文的上下文连续性不强、没有达到语境要求以及死译等。所以,英文翻译时需要事先比较英文和中文的语言结构和表述习惯。其中,英语以形式为主,而中文则以含义为主。因此,在对这两种语言进行翻译时应根据语言的语言特征和逻辑性,尽量不要频繁对英文进行断句,否则将破坏英文的连贯性,还会降低文章的严谨性。除此之外,针对词类转换中出现的词性或词序变化问题,需要学生明确英文词汇间的关系。例如,英文单词词性的变化大都是通过词缀完成的,例如加前缀或后缀,从而产生不同的词性。而汉语通常都使用动词。对于这些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起来。
三、词类转换的类型
1.名词转换为动词。①表示直觉,感情,欲望的心里状态的形容词,如果做表语则在翻译是经常转换为动词,如confident,certain,careful,cautious,angry,sorry,ashamed,thankful,anxious,grateful,able等。例如:He is grateful for her help.译为:他很感激她的帮助。“grateful”由形容词“感激的”译为动词“感激”。②英语的构词法中,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一般有加前缀,后缀的方式。例如,-ment,-tion,-er….这时,由动词派生或者含有动词含义的名词在翻译时需要将名词转换为动词。例如:Robots have found applic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译为:机器人已经用来探索宇宙。注:如果这里的“application ”和“exploration”转化为动词后,就会使句子语句通顺。
2.名词转换为形容词。在英语中由形容词派生的名词翻译起来需要转化为形容词,否则会使语句不通顺。例如:The new design should offer greater security to cities where earthquakes often take place.译为:新的设计应该使地震频发的城市更为安全。注:这里的offer security由中的“security”翻译时由名词转化为形容词;如果字面意思译为“提供更大安全”,则不够地道,感觉很生硬。
3.形容词转换为副词。在英译汉中,通常将修饰名词的形容词译为副词。例如:You had better give them a quick glance during communication.译为:在沟通时,你最好飞快地瞥一眼他们。注:在原句中名词glance 由形容词quick修饰,需要在译文中转换为副词。
4.副词转换为形容词。在英译汉中,修饰英文动词的副词经常译为形容词。例如:We were most impressed by the fact that those patients were not in good condition.译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些病人的身体状况不太好。
5.介词转换为动词。英语中常用介词表达动词的含义,翻译时需将介词译为动词。例如:While she is working,her feet are on the bench.译为:当她工作时,她的脚放在椅子上。注:这里 on the bench 是介词短语,需要译为“放在椅子上”的动词短语。
四、词类转换的注意事项
词类转换过程中需要注意:首先要尊重原著的意思,不能为了翻译的方便而破坏原文本意;其次要注意翻译词语和语境与文章上下文之间的联系,使读者阅读时能够清楚详尽。此外,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保证翻译的通顺和精确,这是翻译的最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成功翻译的条件。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翻译时需要将文章中的精髓进行一定的加工,使得作品在遵循原文的基础上能够更加贴近文学本身,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理解文章基本内容的同时有可以学到的新的东西,无论是翻译技巧还是翻译的内容中包含的知识。不仅考验翻译的功底也同时使得翻译有更加有意义更加长远的发展。
五、结论
英文翻译中词性转换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上文结合例句介绍的五类词性转化的方法是英译汉翻译中最常见的五种,掌握这些会有助于翻译的成功。对于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来说,把握词性转化的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在此基础上,有良好的翻译思想做指导,不生搬硬套,注重意义的理解,通过上下文的贯通以及清晰的逻辑关系,会使文章翻译的更加顺畅,更容易理解,加深我们对英语原文的解读。
参考文献:
5.英译汉翻译心得 篇五
早晨预示着美好的一天即将来临。天空像普罗旺斯的天空一样蓝,霜层层地覆盖在荒原的隆起上。山峰上覆盖着玲珑别致的雪,一两座山峰隐藏在云里,似乎在蒙着面纱和云嬉戏,没有风。在这种严寒的日子里,湖区就像一颗清透,珍奇的钻石,散发着永垂不朽的魅力。这种不朽使所有地方都弥漫着历史的厚重感和孤独感。这种情况下,你可以明显的觉察出凯尔特时代,罗马时代,挪威时代,铁器时代,卡莱尔的亚瑟王传说。圣徒和那些虔诚的人也在湖区的岛屿上。
在这样的天气里,游客很少。但是他们足够精明地选择了潮湿的西北部地区作为寒假里打赌的对象,为的是享受这里所流露的独特气质。在这样的天气里,蕨菜是黑巧克力色的,但是又透出一点点橘黄。白炽的阳光就像伟大的亨利摩尔一样把那些古老的山脉雕塑成你想抚摸的曲线。空气中弥漫着不到20英里处的大海的气息,湖水像镜子一样,让你吃惊的是瀑布从隐藏的水库中流出,而这个用来发电的水库竟然在宁静的群山中若隐若现。
去年除夕,也是在这样一个寒冷的早晨,我们一伙人去了斯基多山脉的南部。远行的原因已经被我们遗忘在玛丽波特镇的酒吧了,那天晚上高兴地聊到深夜,却忘记说了什么。就在那我们确定了方向,我们要在上午十点而不是晚上六点举行传统的新年庆祝活动。远征队里的四个男人还在幼儿园时就认识了,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五十年了。加入其中的还有我们的妻子和孩子,我们还带了一些生活用品。
6.考研英语阅读理解英译汉翻译方法 篇六
英译汉的基本翻译方法包括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一)理解
这一阶段的目的主要是读懂英语原文,弄清原文的意思。它包括以下几点:
1.通读全文
目的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整篇文章的内容,理解画线部分与文章其他部分之间的语法与逻辑关系。在段落中要搞清画线的句子和其他句子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弄清代词it, they, them, this, that, these, those和other等所指代的词或词组。
2.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子结构
从翻译试题来看,画线部分一般来说句子结构都比较复杂,如果不搞清楚它的语法结构,很难达到正确完整地理解原文的要求。在分析画线部分的句子结构时,要首先注意把句子的`主、谓、宾找出来,明确句子的骨干结构;同时要注意分析句子成分是否有省略的地方,主句和从句之间的关系是否明确等等。
3.理解画线部分的含义
不仅要弄清句子中所有实词和虚词的词汇意义,还要理解全句的整体意思及该句子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在此阶段应弄清楚下列问题:
(1)句子中是否含有代词和其他具有指代意义的词,如果有,应根据上下文确定它们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2)句子中的短语和一些常用的词具有多种含义和用法的,应结合它的“左邻右舍”,确定具体含义是什么。
(3)该部分的意义是否与全篇文章的内容一致,是否相互矛盾。
(二)表达
就是译者把自己从英语原文理解的内容用汉语表达出来,表达的好坏取决于译者对英语原文的理解程度以及汉语的修养。在表达上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技巧,一般分为直译和意译。
1.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但是也不能生搬硬套的硬译,如果这样来译一篇文章,结果可想而知是不伦不类了。
2.意译。就是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以及格式,重点在于正确表达原文的意思。当然,意译并不等于我们可以乱译,还是要忠于原文材料。
在考试中一般提倡直译法,但我们可以在考试中把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就是先把句子直译,再把直译出来的译句中的某些比较生硬的词加以意译,达到符合汉语语言习惯,变成比较通顺圆滑的句子。
(三)校核
校核也是翻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过程,即在英译汉过程中,考生从英语到汉语、从汉语到英语反复推敲的过程,以使译文达到“忠实”、“通顺”的要求。校核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校核修改翻译过程中译错或表达不够准确的词组、词汇和句子。
2.校核汉语译文中的词和句有无错漏。
3.校核原文中的时间、日期、人物名称、地点,以及有关数字等是否和译文相符合。
7.英译汉翻译心得 篇七
1 目的论视角下建筑英语文本翻译策略
建筑英语文本句内存在大量名词性结构、介词短语、非谓语动词结构、从句,这些结构一般作为主语、宾语、状语等成分出现在句子中,在句内位置灵活。为了使汉语译文通顺达意,必须按照这类文本的特点,遵循目的论的指引来翻译好这类文本。以下就是几种可行的翻译策略:
1.1 增译法
在对建筑英语材料英译汉翻译过程中,由于英语是一种抽象性极强的语言,再翻译成汉语这种形象性极强的描述类语言时,往往需要在句内添加一些相应的成分。按照目的论中连贯性原则,对于目的语接受者来讲,译文需要便于理解并且可读的。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保证译文在语言学方面和用于习惯方面都能达到目的语语言使用要求。也就是说,译文文本至少要保证目的与读者能够透彻理解文章含义。基于这种翻译标准,增译法在此类文本翻译中被大量使用。
动词的增译:
英语作为一种逻辑抽象度很高的语言,在译成汉语时,虽然是工程类文本,也需要添加一些相应成分,使之更加易读易懂。因此,增译是建筑类文本中一种常见的翻译策略,如下例:
例1.The load is axial,with no eccentricity.
荷载是轴向加载,无偏心。
在这句话中,形容词axial如果只翻译成“荷载是轴的,而且无偏心”,无法将持续施加力量这个信息传达给读者,根据连贯性原则,我们选择在这句话中添加动词“加载”,将语意补充完整。
例2:The works of these watches are allhome-produced and wear well.
这些表的机件均系国产,耐磨性好。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添加了汉语中的动词“系”,这样比将原语中的“are”直接翻译成是更符合建筑类汉语文本的用语习惯,语言也更加地道,正符合连贯性原则的标准。
1.2 词义的选择
例3.Under sustained load,plastic deformation con tinues to develop over a period that may last for years.
在持续荷载作用下,在很长时间内其塑性变形连续增长,甚至可达数年。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理解“develop”的意思。develop在这个文本中并不是指发展,而是指一种持续的状态,译文“连续增长”很准确的传达了这种含义。
1.3 被动句翻译策略
建筑英语文本中,由于表述性言语过多,专业性过强,文本中含有大量被动语态,在处理这些被动句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3.1“介词(通过)+动词”结构
例4.Data for stress-strain are usually obtained by applying an axial load to a test specimen and measuring the load and deformation simultaneously.
应力———应变数据通常情况下通过将轴向荷载应用到一个试验标本里获得的,同时测量荷载和变形。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被动式“be obtained”被翻译成“通过……获得的”。这句话本身结构并不复杂,但是译文中却并没有出现“被”字句,而是选择使用介词+动词结构来表述这句话。这种结构在建筑英语中并不鲜见,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翻译句式。
1.3.2“是”字句
建筑英语中,不乏一些有关工程施工步骤或者施工过程的描述性语言,这类描述性语言多为静态语言,言语陈述直接,在处理这类文本中的被动语态时,可以直接翻译成“是”字句,比如下例:
例5.Superposition was presented as the preferred method for solving certain problems.
叠加是解决某些特定问题的首选办法。
此外,在土建英语中,有一些专业性很强的工程词汇出现在文本中。因此,我们常在文本中发现define(定义为),call(称作)这类动词的相应被动态。在处理这类定义型语句时,我们往往也可以选择“是”字句。
1.3.3 被动完全变主动
例6.Brittle fracture is initiated by the existence or formation of a small crack in a region of high local stress.
脆性破坏始于高局部应力区细小裂缝的存在或形成。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英语中使用含有by的被动句,但是在翻译成汉语的时候,直接把被动形式“is initiated”翻译成表示主动的动词“始于”,然后将by(通过)后面的内容作为宾语翻译出来,这样的方法在土建英语文本中是处理被动句的一个常用翻译策略。
2 结语
建筑英语作为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重要分支,从词、句、篇章、文体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在功能翻译学派目的论的指导下,遵循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原则,建筑英语材料的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具有可行性。论文从目的论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实例分析法,研究高等学校专业英语系列教材《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业英语》中英语文本,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Nord C.译有所为——功能翻译理论阐释[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徐莉娜.英汉翻译原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
[3]李琳琳,丛丽.基于文本类型理论的建筑英语文体特征及翻译策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356-357.
[4]徐培文.功能翻译理论在建筑工程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28-29.
[5]高丽娟.增译法:内隐于外显,增词不增意[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6-119.
[6]崔卫生.汉英旅游文本翻译研究综述[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55-56.
[7]盖丽娜.浅析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汉英翻译[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5):98-99.
[8]张建平,俞惠.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英译[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04):25-26.
[9]刘丽.从目的论的角度谈汉英旅游翻译[J].考试周刊,2008,(26):44-45.
[10]汤玉洁.浅析翻译目的论[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01):100-101.
8.英译汉翻译心得 篇八
关键词:英译汉 常见问题 翻译策略
一.引言
翻译的标准是准确通顺易懂;要求译文既忠实于原文的意思,而又完全符合译入语的规范和表达方式,使人读起来就像原著一样流畅易懂(劳陇,1981:21)。汉语和英语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翻译时,我们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长句的翻译、形合与意合问题、标点符号的处理等。要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掌握两种语言不同的特点,摆脱英语原文的束缚,使用符合汉语结构的翻译方法,这样才能使译文流畅自如。
在翻译《德勒兹研究》中的两篇文章及《斯坦贝克转》时,笔者遇到了很多问题。德勒兹是著名的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在法国影响巨大。对于对哲学没有深入研究的人来说,哲学文本是很晦涩难懂的,其思想往往很难掌握。在翻译哲学文本时,除了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有广阔的知识面,这样才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原文。
二.英译汉中常见的问题
英译汉要求译者不仅能正确理解英文内容,还要用恰当的汉语准确表达原文的内容和风格。在英译汉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来自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在理解方面,如果译者对于语法概念含糊不清,无法正确分析某些长难句的语法结构,就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最终会影响翻译的准确性。表达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译者虽然能正确理解原文的意思,但由于汉语水平有限,在翻译时不能根据英语上下文选择恰当的汉语词汇,造成译文不准确,甚至会出现错误。下面列举一些英译汉中常出现的问题:
1.复合长句的翻译
英语句子不仅可以在简单句中使用很长的修饰语使句子变长,同时也可以用从句使句子变复杂。而汉语的词句大都用意义结合,没有明确的联接成分,因此不可能像英语那样组成复合长句,往往是并列的散句或分立的单句。王力在《中国语法论》中曾说,英国人写文章往往化零为整,而中国人则往往化整为零。在英译汉中处理复合长句时,尤其要掌握这一特点,将长句化整为零,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下面列举几种长句的翻译方法:
(1)顺译法:有些英语长句所叙述的一连串动作基本上是按动作发生的先后顺序,这与汉语的表达方式比较一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顺译法,理清句子的逻辑关系,按照翻译文本的原语言次序进行翻译。
例1:Like most writers, Steinbeck searched his own life for stories he could make into fiction that would help him understand who he was and where he came from.
译文:跟大多数作家一样,斯坦贝克搜索自己的一生来寻找一些可以被写进小说的故事,试图依靠这些故事搞清楚自己的身份与身世。
分析:在这个句子中,主句的宾语stories被一个省略了关系代词的定语从句修饰,而定语从句中又带有两个宾语从句。在翻译时,只需按照原文的顺序,将所发生的事情依序翻译,这样既没遗漏原文的内容,又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
(2)逆译法:有些英语长句的表达次序与汉语表达习惯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改变原文语序,先将表达原因、条件、事实等的内容译出,再翻译表示结论、态度的部分。
例2:Is it our sound and considered judgment that the tougher subjects of the classics and mathematics should be thrown aside, as suggested by some educators, for doll- playing?
译文:像某些教育家所提议的那样,将古典文学和数学这些难学的课程弃之一边,而去学一些非常轻松的科目,难道这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正确判断吗?
分析:为了使句子结构平衡,原文采用形式主语“it”代替冗长的主语从句, 而汉语中却没有相同的句子结构,因此在翻译时,我们要逆着原文的顺序,先译主语从句的内容再译主句框架, 将原文的意义表达清楚,口气语势也与原文无异。
(3)分译法:英语的句子结构是以主谓结构为主干而搭建的空间结构;而汉语句子则以时间或逻辑关系为脉络、以动词为表现形式的平面结构。在英译汉的过程中可以句中关系代词、连词、介词等为句界,以汉语动词为中心,将内容复杂的从句结构和词组译为并列结构或译为独立句,以保证忠实原义,译语自然流畅(祝吉芳,2009:277)。
例3:In the 1969 Logic of Sense, one can sense the ambivalence towards structuralism that was already present in the 1968 thesis, which is mixed with a fascination for a method that allows sense to circulate, on a surface plane, around a zero point or an empty case.
译文:在《感觉的逻辑》(1969)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对结构主义的矛盾情绪,这种矛盾情绪早在1968年的论文中便初见端倪,这种情绪与一种探究方法的迷惑力混在一起,这一方法允许感觉在一个平面上围绕零点或虚幻实例进行循环。
分析:此句主要包含三个定语从句:两个由that引导、一个由which引导。笔者在翻译此句时,将定语从句通过重复先行词的方式分别译为独立句,既使得译文符合汉语的短句表达形式,还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义。
2.词类的转换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在词类方面也表现的尤为突出。英语单词往往具有多种词性,有些词类在英语中是特有的,在英译汉的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某些必要的词类转换,才能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下面举几个将名词转换为动词的例子:
例4:The government called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ore technical schools.
译文:政府号召建立更多的技术学校。
分析:上述例子中,在翻译时笔者将动词派生出的名词转译成了动词。在某些翻译过程中,要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而又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必须把词性适当地加以转换。
3.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句法结构重形合,句子中各个成分的组合都有适当的连接词表达其相互关系,结构形式上比较严谨。而汉语的句法结构却往往用意合的方法,句子中各个成分用意思连贯起来,没有一定的连接词,因此结构形式比较松弛。这种区别,在下面这些句子里都可以看出来:
例5:This is the first text by Guattari that references Deleuze, whom he has not yet meet, although he had read and enjoyed Deleuze's doctoral thesis, Difference and Repetition (I968) as well as his Logic of Sense.
译文1:这是瓜塔里第一次引用德勒兹的文章,他还没见过德勒兹,尽管他曾阅读过德勒兹的博士论文《差异与重复》以及《感觉的逻辑》。
译文2:这是瓜塔里第一次引用德勒兹的文章,尽管他曾阅读过德勒兹的博士论文《差异与重复》以及《感觉的逻辑》,但是他还没见过德勒兹。)
分析:在上述例子中,译文1为形合,译文2为意合。一般来说,英语的句子比较刻板,缺乏弹性;而汉语的句法比较灵活,富于弹性。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必须掌握这一特点,摆脱英语原文形式结构的束缚,适当地使用意合的方法,才能使译文流转自如,达到通俗易懂的要求(劳陇,1981:22)。
三.结语
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情况,要真正掌握英译汉技巧并非易事,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还很多,这些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对原文的理解上,还在于对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不同的表达方式的理解上。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不必拘泥与一些一般规律,刻板的翻译会因为死守语言形式而损坏内容,好的译文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总之,翻译出来的东西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合乎汉语的表达习惯。只有这样,译文才能更加完美,同时也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Newmark, P.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3]郭德润.汉语常见句型的用法[M].新华出版社,1981.
[4]劳陇.“形合”与“意合”——英译汉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J].中国翻译, 1981,(3):20-23.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6]刘世铸,于崇洛.英译汉中的词类转换问题[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1988,1:023.
[7]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英译汉翻译心得】推荐阅读:
高中英语翻译英译汉08-04
销售合同英译汉10-04
2011年英语英译汉10-24
2007年考研英语·英译汉真题及解析08-10
红楼梦英译中的模糊语言08-12
翻译公司实习心得10-10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07-17
英汉翻译中的翻译症的论文09-14
考研翻译06-25
商标翻译策略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