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理念

2024-09-02

健康教育理念(精选8篇)

1.健康教育理念 篇一

创新教育理念 构筑教育特色

—老河土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认识与实践

老河土学校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多年来,我校本着“让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致力构筑教育特色,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设施优良、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学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新对于一所学校的重大意义,创新首先应该是理念的创新,理念决定思路,理念决定成败。具体来说,应该注意下面几点。首先是创新教学理念。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样,一种“民主、开放、人本、个性”的现代教学理念才能在学校逐步确立起来。其次是创新育人理念。要确立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做到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学生的“五育”尤其是“德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和谐校园。只有创建和谐校园,才能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再次是创新管理理。

2.健康教育理念 篇二

1“治未病”理论基础

《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构建了中医学理论的基本框架,蕴涵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天地和谐统一的思维哲理,在讨论生命科学和自然界之间的规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内经》认为人与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的脏腑经络及精气神的活动相互协调也是一个整体,从而构成一个有序的生命活动及其过程。因此,凡自然环境的异常变化和人类自身的身心活动均可影响其生理活动,当这两种影响超出人体自我调节限度时,即可破坏有序的生命活动而致病[3]。《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述:“夫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湿寒暑风雨,阴阳喜怒,饮食居处”。所以《内经》充分运用“精、气、神”、“脏腑、经络”、“阴阳学说”解释和论证了天人关系以及人的生命活动规律和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关于“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论述,则充分体现了古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今天重温经典,并将其运用到健康教育中,指导人们从情志、起居、饮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保持身体的内部环境处于最佳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将起到重要作用。

2健康教育指导

2.1情志调养

精神情志,贵在和调。精神舒畅,则人体气血调畅,脏腑功能协调,体质就会强健。如《灵枢·本藏》篇说,“意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指出人会受社会及心理因素的影响导致情志的改变,而情志失和,则会导致五脏气机紊乱。《素问·举痛论》曰,“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而气机升降失调,就会导致人的精神和躯体出现病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承受各种压力的人群中抑郁症、焦虑症患者逐年增多,已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上古天真论》中关于“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从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就是告诫人们欲望和劳作都要有界限,不能过度和过分,一切要顺其自然,则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境界。“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如此则“德全不危也”。充分体现了古人的人文观和道德观,告诫人们应避免过度的情志活动,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排除杂念和保持精神守持于内而不耗于外,为后世所遵循。

2.2起居调养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讲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对人体的影响。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就应因天之序“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起早卧,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应之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丞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其基本精神就是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而现在人们过度追求安逸,出门以步代车,进门开空调,经常熬夜等不良习惯,违背了自然规律,降低了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2.3饮食调养

《素问·藏气发时论》曰,“五谷为养,无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脈沮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说明平衡的饮食摄入是维持人体生命营养的必然条件,反之饥饱不时、五味偏嗜无疑会使身体受到伤害。如“高粱厚味,足生大丁”、“因而饱食,筋脈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皆为嗜食、偏食、饱食之患。当下,由于生活水平提高,摄入营养过剩导致的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与日俱增,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灵枢·师传》还告诫人们,“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

3讨论

近年,在“非典”、“甲流”和“艾滋病”防治方面,中医药“扶正祛邪、预防为主”的原则,体现出鲜明的特色优势,取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国家在《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加强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发挥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健康教育是一项廉价、高效的治本措施,是人类在与健康危害因素作斗争的实践中,在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与有限卫生资源的矛盾中寻求到的最有效途径与必然选择[4]。

新的时代和新的医学模式为护理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护理工作范围由医院发展到社区,护理服务对象由患者扩大到健康人群,工作内容由单纯的疾病治疗和护理扩展到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完善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认真学习和传承经典,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与现代护理观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并应用于临床,充分利用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定期组织健康知识讲座,针对性的发放健康教育卡等形式对健康人群及住院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教,指导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康复过程中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作有度、顺应自然,使体内阴阳调和与天地阴阳变化相协调。使更多的人懂得通过自我调理,增强体质,远离疾病,保持健康。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脈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气立如故”。

摘要:目的 将《内经》“治未病”理念融入健康教育。方法 指导人们从情志、起居、饮食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顺应自然规律。结果 通过自我调节,使体内环境处于最佳状态,保持身体健康。结论 一些疾病的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通过健康教育,让人们自觉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内经,治未病,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赵则祥,邹开亮.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国医学创新,2009,6(7):9.

[2]吴思玲,吴元岭,宗美英,等.新农村建设中居民健康教育问题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08,10(16):73.

[3]王洪图,赵明山,邱幸凡,等.内经讲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2-263.

3.用健康理念建设健康课堂 篇三

健康课堂正是实现这一理想的路径与载体,也是应时代呼唤而出现的一种崭新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既能兼顾知识学习、能力提升、情感升华、价值体现,又能凸显课堂的师生真诚、思想丰满、思维活动与人性和谐。这样的健康课堂既是知识能力的生长地,又是生命气息的焕发地。

从本质上看,健康课堂就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下,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依需施教,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而构建的一种科学实惠、生态和谐、简便易行的课堂教学方式。

健康课堂既是一种课堂理念,又是一种课堂实践方式,全省许多地区和学校在健康课堂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课堂实践,创造出了许多实惠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荆州市江陵中学重构课堂,探索总结出的“五元五步”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建设健康课堂的具体成果。“五元五步”健康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模式,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它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终身发展学说的要求,实现了健康课堂“自主发展、多元发展、健康发展”的价值追求;二是它符合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求,体现了健康课堂“问题导学、合作探究、自主生成”的课堂学习理念;三是它符合健康课堂的“人本性、健康性、自主性、探究性、科学性、实惠性”的特质,丰富和发展了健康课堂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活动的研究;四是它符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遵循了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凸显了课堂教学的育人本质和科学性原则。“五元五步”健康课堂是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有益探索,也是对我省高中课程改革的积极贡献,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

江陵中学校长李大春是我省优秀的高中校长,是全省课程改革坚定的实践者之一,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因课程改革而发生了很大变化。作为一名有思想的校长,他审时度势,按照“全面兼顾、重点突破、理性推进”的总体思路,科学、有效、稳步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同行们所认可,成为湖北省高中课程改革的样本校;作为一名有教育理想的校长,他勇于进取,特别是2012年以来,李大春校长和他的管理团队,在充分总结第一阶段课程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及时启动了课堂改革。“五元五步”健康课堂、“‘三全主题教研、‘两全三率绿色评价、‘五自四力自主德育、‘四个方阵晋级的教师队伍成长机制、‘五字德育课程开发等“六项”课程改革行动计划,不断丰富和凸显了江陵中学的健康课堂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题材和经验。

4.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篇四

共享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来探究,先要从共享经济说起。共享经济这个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Marcus Felson)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Joel Spaeth)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群落结构和协同消费:基于日常生活方式》(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中提出来的。共享经济虽然不是在中国提出的,但是在中国发展非常迅速,共享单车、共享公寓、共享汽车、共享停车、共享空间、共享充电宝、共享养老院等等迅速走红,成为中国的新经济,也引起世界的关注。现在冠名共享的行业越来越多,甚至也影响到了教育,如共享课程、共享图书、共享教育资源等。我认为,这不是教育对共享概念的简单跟风,面向现实与未来,教育需要向共享教育的理念转化。

从终身教育到终生学习:我们需要提出共享教育的理念

如果仔细梳理一些教育概念,我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教育需要跟上时代潮流。终身教育和终生学习,通常指从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教育到贯穿人的一生的学习。两个概念之间似乎是一回事,然而,从终身教育到终生学习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即主体有根本变化:终身教育的实施是以社会、政府作为主体,而终生学习的实施是以个体作为主体。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下,我们需要提出共享教育的理念。

首先,我们可以从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正式学习通常指有意识、有目的和影响人的活动。这是在学科和行业规范中进行循序渐进的知识学习方式,正式学习场所包括课堂、学校等物理场所,现在也包括网络和虚拟空间。但我认为,非正式学习才是我们真正要正视和重视的学习,以往我们会把学校教育看得极其重要,但学校教育只占用我们人生当中约20%的时间,我们人生的约80%时间是处在非正式的学习状态当中。非正式的学习状态不一定有意识、有目的,但影响人的活动才是教育。非正式学习场所包括家庭、科技馆、博物馆、实地和工作场所等,当然更包括网络与虚拟等在线的学习环境。经常有人会以一个人平均每年读过多少本书来评判一个地方或一个国家的文化素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对于知识碎片化的批评也时有所见。但是,在知识来源与呈现方式如此多元的信息时代,只以一年读过多少本书并不能证明我们的素养高低和人生价值,而零散、碎片化的学习同样能够丰富我们工作或生活的经验和成长。非正式学习促使无所不在的教育意识成长,教育的无所不在也许不是一种新的概念,但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使无所不在的教育成为可能则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这种教育意识将产生一种即时学习的概念,如实时有效的取得知识或信息,实现问题解决的实时性。可以说,非正式学习必将促进共享教育的发展而渗透入整个社会,且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次,我们可以从系统知识和非系统知识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系统知识是指学科性的知识和行业规范性的知识,其在体制中发生。在现代社会,学校的正规教育已经是人的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在正规学校教育中可以获得学科性的系统知识,同时行业的证书虽然各式各样,但都要遵行行业的规范,因此专门技能的获得也有一套专门系统的知识需要掌握。而非系统知识属于非学科性和行业规范性的经验知识,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生,极大一部分是在我们不经意之中发生,对我们在正规教育之外的工作和生活经验的成长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非系统知识的存在意味着我们要改变一个观念:除了学校教育之外,教育就不存在了吗?事实上,人的成长不仅仅在学校教育的范畴之内。这一点对农村的孩子或城市的孩子是同样的。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如何在生活当中建立和非系统知识及其经验获得的共享路径,其实比只知道在学校里面学习系统知识更重要,对每个人的人生也更有意义。

再次,我们可以从系统能力与非系统能力这一组概念来解读共享教育。系统能力是基于学科与行业规范的知识学习而形成的能力,而非系统能力是基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学习而形成的能力。我们对后者通常不太承认,现在所有的规范都是按照学校课程来规范。举一个例子,我们开车,我们不需要知道怎么制造汽车,也不需要知道怎么修理汽车,我们开车的唯一规范知识来源于什么?交通规则、交通法律。但是学习了交通法规,大路小路的训练过了以后,我们就真的学会开车了吗?其实我们还要回到实践当中,而开车的水平高低各种情况都不同,我们靠什么?我们靠实践当中不断的自我经验的习得和他人经验的共享。虽然这些非系统的知识是零碎的、碎片化的,由此产生的能力也是非系统的,但是这些在日常生活经验当中通过共享习得的非系统的经验知识和能力,却有助于我们的经验成长和发展,并不断地丰富和改变着我们自己。

“随需所获,学以为己”:共享教育是面向现实与未来的教育

可以说,共享教育的前提是,如何尊重每个不同的个体作为教育主体的意愿和需求。

有人对共享经济一词进行释义:共享经济具有弱化拥有权和强化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经济体系下,人们可将所拥有的资源有偿租借给他人,使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从而使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变得更高。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而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同样可以对共享教育加以释义:共享教育具有弱化知识拥有权和强调使用权的作用,在共享教育体系下,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意愿和需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手段和方法,在克服囿于知识掌握与技能训练的狭隘性,表现出个人对于知识多样性、异质性发展的无限丰富的可能性,并使教育资源得以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与共享。即所谓“随需所获,学以为己”。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所有习得是为了自己的持续成长。这点恰恰与我们的文化传统正向契合。

面向现实,我们说共享教育是知识规范的慕课(MOOCs)与从经验中学习的创客(Makers,特质是创新、实践与分享)的结合。比如慕课在基础教育当中、在边远地区当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尤其对于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匮乏地方的学校进行优质教育的迁移,它依然是有用和必要的。但是它依然是针对所有的人群,而不是针对人的个性,因而解决不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个性化学习的问题。相比正式学习,个性化学习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基于技术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关键在于从“如何教”走向“如何学”,在学习者个性特征与学习环境之间努力达到的一种平衡,强调学习是一个情境化的过程。同时,个性化学习是以个体学习为中心,在任何地方和场所,在流动的任何时间,从差异性需要出发,共享不受限制的多元的教育资源(能共同使用的数据和非捆绑的学习目标),可在在线与非在线学习的平台进行混合学习,并与非正式学习整合。总之,个性化学习具有在任何时间和空间的弹性化学习,学习个体自己驱动学习路径,学习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等特征。而这正是共享教育的基础。

面向未来,我们说共享教育是非正式学习,以及非系统知识、非系统能力获得的重要途径。共享教育赋予个体经验和实践知识的习得在学习型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我们在教育面向未来的时候特别需要关注的。

需要明确的是,共享教育的提出是一种面向现实与未来的理念转化。之所以称为转化而不是转换,是因为转换具有替代的含义,而转化不是替代而是迭代。也就是说,以学习个体的要求不断改进以逐渐逼近不同差异个体的学习需求,这是教育最根本的宗旨。在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教育理念转化中,基于信息时代的共享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极富中国实践内涵的教育观念,就是共享教育。

我们在教育理念上“跟着跑”的时间实在太久了。在今天中国共享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在共享经济的基础上“接着说”,教育应该努力思考共享教育的可能并创造共享教育的未来。

5.国学教育理念 篇五

5000年的中国儿童教育,自私塾蒙学到今天的现代化幼儿园,经验又在哪里?

如何将悠久的东方文化与西方的现代心理学相结合,探索儿童教育的新方向?

自CCTV《百家讲坛》于丹讲论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增添了无穷力量后,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传统文化充满好奇和探究。可是如何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兴趣呢?

从自己多年人生经历感悟,到所见大量活生生的人生起伏事例,让我深切感到一个人的“人格”对其成功的重要性。此后又在亲自举办的20期青少年戒除网瘾训练营的过程中,更加深切感到这些青少年行为偏差都来自他们的“人格”问题。于是,我立志要在孩子蒙童之际,帮助他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人的心灵教育,四书五经均乃儒家为医人心而立之方。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古人更是明确提出“蒙童”关键在“养正”。这如同中医强调“扶正固本”的养元气的理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抗干扰能力,都来自从小在其身上形成的孟子所说的那一股浩然“正气”。此“正气”就是他们强大而高尚的“人格”。

更为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正”的方法,即形成了一套“幼儿人格教育系统”,它帮助人们从小学会做人,拥有一颗向善的“心灵”,拥有一身良好的“德行”。

但是我们不是复古派,我们是改革派。不因循守旧,我们提倡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之法,只有创新才有出路。所以在今天,童学馆改革创新,在传统文化儿童教育中,吸收了现代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出了教孩子“做人”的0-12岁“童学馆课程系统”,共计16门课程,以关注儿童的心灵为重。它把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育心”上,以期帮助孩子们构建强大而高尚的“人格”,具有德行。

今天,童学馆在中国乃至全球首倡“中式育儿”的幼教理念,让孩子仁爱、礼让、孝顺,知耻而后勇,不仅是期望孩子们未来成为“不忧不惧”的君子,获得自我的成功;更期望孩子未来成为“安邦治国”之良才,造福民族。

儿童是民族复兴的根源,童学馆让他们从小亲近传统,知道民族的养育之恩,长大之后自会报效祖国、孝顺祖国。

童学馆的儿童未来走向世界,他们所拥有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将会成为他们融入

国际的润滑剂,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教育理念 从幼儿期预植根本,培养中国的接班人

人生的问题,往往出在婴幼期。大了再纠正,成本高而效果差,有时甚至无法挽回。童学馆借助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为孩子树立圣贤榜样,从幼儿期进行礼仪教导和德行熏陶,授予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给孩子一生受益的人格修养。阶梯性成长课程,解决婴幼小衔接大问题

童学馆精心设计0-12岁阶梯性成长课程体系,在婴幼期发展言语、认知、运动,在学前期训练识字、速算、专注,在小学期提升阅读、作文、记忆,国学和礼仪渗透始终,能力和习惯同步提升,帮家长解决婴幼小衔接大问题。游戏化教学,让孩子更喜欢

童学馆摒弃传统刻板机械的教学方法,采用游戏化教学、嵌入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多级课程循序渐进,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懂孩子的幼师,而不是懂国学的夫子

童学馆选拔有幼教经验的年轻女教师,每位都有自己的专长和教育学背景,经过学馆持续严格的传统文化、脑科学、儿童心理学专业培训和考核,她们更懂孩子。浸泡式学习,有益的课外补养

有的父母在家里不知道如何教孩子,或者孩子不听教。孩子在童学馆是浸泡式学习,充分感悟和体验。我们的学员不但能识字过千、经典背诵过万,一目十行快速阅读、记图记景过目不忘、1分钟算百题,还能朗诵演讲、对联作诗、琴棋书画,更重要的是习惯好、能力行弟子规,孝顺懂礼,教学效果让家长们非常满意。教育孩子,父母的观念很重要

6.教育理念名言 2 篇六

2.“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4.“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6.“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马卡连柯

8.“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 —爱因斯坦

9.“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爱因斯坦

10.“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爱因斯坦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狄德罗

教育是以造就人的品质为其目标。(英国哲学家 斯宾塞 H)4.学校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

5.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讲的学问,而在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当兴趣已很浓的时候,再教他的学习方法,这才符合优良教育的原则.6.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充实地活上两个月。(美国作家 马克。吐温)8.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

9.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教 育 理 念

打造精彩课堂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实现由合格教师到魅力教师的转变则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教 育 名 言 教师不应当追求一时的成功和陶醉,而要像对待艺术品一样,精雕细凿自己的每一项教育行为。

教 育 理 念

教师用情操感染学生,用爱滋养学生,用人格塑造学生,在与学生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中,达到生命的交流和融合,也从中享受到自我生命的价值和精神的愉悦。

教 育 名 言

要做好班主任,就要经常与学生换位思考。教 育 理 念

教师从事的是根的事业,只要像根一样扎根土地,自然就会得到花果的回报。

教 育 名 言

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用富有魅力的人格,天际般宽容的心胸,明镜般赏识的眼神,去雕琢孩子的心灵,从中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

教 育 理 念

合格的教师是开展教育改革的前提,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成功改革的支柱。

教 育 名 言

校长不一定是伟大的“发明家”,但必须是精明的“选择家”。教 育 理 念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学生是人,教师同样是人,教育的初衷不是以一类人的牺牲来造就另一类人的幸福,而是相互促进,共享幸福。

教 育 名 言

有高飞的冲动,就不要在地上爬。教 育 理 念

教育不是冰冷的分数,不是机械的训练,不是空洞的说教;教育是关爱,是呵护,是宽容和忍耐,是坚守和期待。

教 育 名 言

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让语文在诗意中绽放;在生命在工作中亮丽。

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理念,应当在教育教学试验的探索之中,逐步升华与完善。

2、新形势、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我们给子孙留下什么样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

4、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拨、主动的发展;教育不仅仅是回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度的生命历程、共创的人生体验。

5、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教育不再是随着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也并不仅仅偏爱那些十八岁前已经成绩出众的人。

6、现有的考试成绩无法决定学生未来发展状况,掌握新概念、做出新选择、研究新情况、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学生受益终身。

7、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的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识才能变得丰满、深刻。

8、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

9、创新是人的头脑中最敏感的机能,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的机能。

10、基础教育阶段,人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可能光芒四射,也可能渐渐熄灭。

11、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

12、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终身受益无穷的财富。

13、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

14、是泥土,可以烧成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

15、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教师应当体会儿童生命的最大丰富性,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

16、教师应当学会: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诧异的发展。

教育教学生涯中,你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难题,“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感慨与困惑随之而来。此刻,建议你细品一杯香茗,宁静浮躁之心,聆听哲人名言絮语,庶可增长你的教育智慧,致眼前豁然开朗,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便有海阔天空、春暖花开之感。

教育名言·学校

理念目标

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美)杜威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

是作为一个专家。

——(美)爱因斯

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美)爱因斯

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

人经验的累积。

——(美)爱德华

兹 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

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美)赫钦斯

教育植根于爱。——鲁迅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

——(美)爱迪生 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言之,是具体的人。

——(法)朗格

朗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蔡元培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前苏联)苏

霍姆林斯基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前苏联)苏霍

姆林斯基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

——(前苏联)苏霍

姆林斯基 应当将校门打开,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

会进步。

——陶行知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前苏联)苏霍

姆林斯基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前苏联)马卡连柯 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他们就会以既在学校内也

在学校外都完全拒绝学习而告终。

——(美)林格伦

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于思维,就是粗鲁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俄)车尔尼雪

夫斯基 任何教育都比不上灾难的教育。——(英)狄斯雷利 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前苏联)赞科

夫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英)洛克

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能培

养学生抵制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

——(前苏联)马卡连

柯 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纪律是教育过程的结果,首先是学生集体表现在一切生活领域——生产、日常生活、学校、文化等领域中努力的结果。

——(前苏联)马卡连柯 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

——(前苏联)马卡连

教育名言·教师

师表操行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礼记》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爱因斯坦 教师应该是个具有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

——(英)

洛克

教师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他希望引导别人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别人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别人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因此他应当首先发展他本身的这些优秀品质。

——(德)

第斯多惠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

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

知 教师若不能取得他的学生对自己的尊敬和爱戴,那么最好让他离开教育岗

位。

——(俄)

乌申斯基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俄)

乌申斯基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

处。

——陶行知 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

——(前苏联)

马卡连柯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长大了成为普通的人居多,为此,老师不必刻意去追求要使学生“怎么怎么发展”,而必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是小草就让它装饰大

地,是参天大树就让它成栋梁之材。

——(美)门

肯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

路人。

——(前苏

联)苏霍姆林斯基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李贽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

——(俄)乌

申斯基 诸位教师:……你们为人要公正和善良,要把你们的榜样刻画在你们的学生的记忆里,使你们深入到他们的心中。

——(法)卢梭 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

上永远留下痕迹。

——(前苏联)

加里宁 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

来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

——(美)布鲁

纳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样一个信念在我们的教师集体的创造性

劳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前苏联)

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当你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的时候,你才能教育别人。

——(德)第斯多

一面教,一面学,一面当先生,一面当学生。

——毛泽东

野性难驯的马儿,只要合适地加以训练,是可以成为骏马的。——(捷克)夸美

纽斯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前苏联)苏

霍姆林斯基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前苏联)苏

霍姆林斯基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

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巴特尔 错误在所难免,宽恕就是神圣。

——(奥)波普 对于面临着一个不可信赖的世界因而恐惧、失望的青少年来说,信任就意味着使人豁然开朗地领悟到人生的真理、人的存在的真理。

——(奥)布贝尔

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

——(前苏联)苏霍

姆林斯基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 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

——(前苏联)苏霍

姆林斯基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今夫石田虽水润沃,其干可立待者,以其不纳故也。

——张载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

学生。

——陶行知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 ——陶行知

教育理念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

和艺术。

——(前苏联)苏霍姆

林斯基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

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

——(美)赛珍珠

教育最大的技巧是:知所启发。——(瑞士)亚美路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前苏联)苏霍姆

林斯基

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美)爱因斯坦 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法)卢梭 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

个世界。

——(意)布鲁诺

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且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前苏联)赞科夫

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是以功无败则言无弃也。

——徐干

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论语》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陈鹤琴

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

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

重儿童。

——(前苏联)赞科夫

教学艺术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德)第斯多惠

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要周密地考虑,他所讲授的知识将在学生的头脑里得到怎样的理解,并根据这一点来挑选教学方法。

——(前苏联)苏霍姆林

斯基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美)布鲁巴克:“

教授的艺术就是懂得如何引导。——(英)艾米尔

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

——(英)斯宾塞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英)达尔文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卢梭 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

——(英)斯宾塞

只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多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戴安邦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

基 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

所在。——(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有以政事入者,有以言语入者,有以德行入者。——

程颐 如果教师能适当地用一种令人愉快而又认真的方式教授的话,那么所有的科学知识,就其本质及其关联来说,都充满着趣味。

——(法)西蒙斯 任何教学必须是直观的,直观的!——(德)第斯多惠

在可能的范围内以内,一切事物都应该尽量地放到感官的眼前。

——(捷克)夸美纽斯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

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

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要求一律,就会压制个性,从而也就压制了学生的精神力量。

——(前苏联)赞科夫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

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前苏联)赞可夫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

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匈)波莉亚

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功课时,才去帮助他。

——蔡元培

寻找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却可以因此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

——(捷)夸美纽斯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不替学生说学生自己能说的话,不替学生做学生自己能做的事,学生能

讲明白的知识尽可能让学生讲。

——魏书生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叶圣陶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

己。

——(英)洛克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卢梭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

给学生。

——叶圣陶

为了在教学上取得预想的结果,单是指导学生的脑力活动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他身上树立起掌握知识的志向,即创造学习的诱因。

——(前苏联)赞科夫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

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假如一个先生想用知识去启导一个葬身在无知之中的学生,他便先得激起他的注意,使他能用一种贪婪的心理去吸取知识。

——(捷)夸美纽斯

教育名言·学生

修养励志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孔明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俄)托尔斯泰.没有播种,何来收获;没有辛劳,何来成功;没有磨难,何来荣耀;没有挫

折,何来辉煌。

——(英)佩恩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

命运。

——(英)萨克雷

要有生活目标,一辈子的目标,一段时期的目标,一个阶段的目标,一年的目标,一个月的目标,一个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一个小时的目标,一分钟的目标。

——(俄)列夫?托尔斯泰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

进心。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

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上,都要经常鞭策自警,万不可以为有过一两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自新应似长江

水,日夜奔流无歇时。”

——魏书生

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

思想也是劳动。

——(法)雨果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美)爱迪生

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

——(英)莎士比亚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法)狄德罗

精神的浩瀚,想象的活跃,心灵的勤奋,就是天才。

——(法)狄德罗

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蒲松龄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颜氏家训?勉学》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生命不能从谎言之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德)海涅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德)歌德

在天才和勤奋两者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是几乎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

——(美)爱因斯坦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英)德莱赛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英)培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

——徐特立

形成天才的快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

犀象至庞大,人能御之。虎豹鸷猛,人能伏之。惟其任智而学也。

——康有为

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的宝贵。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要衰弱,人缺少了知

识,头脑就要枯竭。

——高士其

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

——(英)狄更斯

读书之法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白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

——(前苏联)高尔基

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

——(俄)鲁巴金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俄)普希金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

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

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

——(英)巴罗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

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

了册子便忘。

——朱熹

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德)歌德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美)富兰克林

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郭沫若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博学之道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唯有专心致志,把心力集中在学问上,才能事半功倍。

——蔡元培

上学以神听之,学在骨髓矣;中学以心听之,学在肌肉矣;下学以耳听之,学在皮肤矣。

——(唐)马总

好学而不贰。——《左传》

“难”也是如此,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

——华罗庚

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唐彪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比有所思。)

——戴安邦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

学的真正进步。

——(美)爱因斯坦

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古来圣贤,未有不重思者,思只是穷理二字。

——陆世仪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许国璋

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悔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好比吃饭一样,要嚼得烂,才好消化,才会对人体有益。

——陶铸

记得越多,记忆力越强。——(德)昆西

学习者从心智努力发现的东西,比别人告诉他的要好理解得多。

——(英)斯宾塞 理解和熟记结合得越好,知识就会获得越自觉。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会学的人举一反三,稍经点拨,即能跃进。所谓会学,条件很多,除了悟性

高以外,还要足够的人生经验。

——傅雷

观察,观察,再观察。——(俄)巴甫洛夫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美)爱因斯坦

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杜威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

道最有用的东西。

——(俄)列夫?托尔斯泰

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

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

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三、强健活泼之体格。

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篇】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我憧憬!能够打造自己精彩的课堂,成为一位有魅力的教师!

我憧憬!课堂中,每天都能荡漾起孩子们的笑声,欢快的互动!我憧憬!课堂中,每个孩子都彬彬有礼,举止悠雅!

我憧憬!课堂中,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探索快乐!

原文摘抄

谁都渴望成为英雄豪杰、伟人巨匠,但受自身条件、社会环境等制约,真正成为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的,只是少数。“人比人,气死人”,因为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当然越比越觉得自己无能。但是,请别忘了,虽然也许你永远成不了“家”,但通过努力,你却完全可以成为最好的你。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棵树。”的确,我们生活的世界像一片森林,其中有的人是乔木,有的人是灌木;有的人是参天的白杨,有的人是婆娑的杨柳。你即将毕业,可能升入大学,可能参加工作,但志愿与职业的选择现在还不能取决于你自己。你以前的理想都是很好的,但现实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因此,问题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要成为最好的——

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7.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篇七

我阒的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宵工作者素质的核心, 是教育工作者立教的根本, 是教育工作者教育行为的先导。 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既是教育改革的方向和R标; 又是教宵改革的主题内容。 深化教育改革, 搞好素质教育, 已经成为教育改单的中心。只有树立这样的现代教育理念, 才能搞好素质教育, 才能促进教育更好的发展, 才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 才无愧于我们伟大的时代。

教育工作者应树立现代教竹埋念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首先, 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符合当前tit界教f f改革的总趋势, I丨t界各国从建国初始, 就掀起了次乂一次的教育改革的浪潮, 在这些浪潮屮, M然背景各异, 主张各不相同, 但是, 在菜•些观点上, 却是相同的。其中, M根本点, 就是主张把教育与发展结合起来, 即主张通过发展个性教育, 发展和提髙学也素质, 积极培养学生创新精祌和创新思维, 以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教f f 、 教学缺乏整体设计与构想的科学性与趣味性, 特别是在教学上一直受到统编大纲和统编教材朿缚与困扰, 在教学上死搬硬套, 教学模式得不到推陈出新。 其实, 重结论、 轻过程的传统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无效劳动, 把形式、结论鲜活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行文背诵, 一切都是现成的, 它从源头上就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从根本上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 + 经过学生质疑、判断、 比较、选择, 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多样化的过程, K靠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 学生也难以对结论有真正的理解和巩固。 而且, 没有科学性、丰富性、多样性和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过程,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培养。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这种教学模式也就成了教育发展的桎梏、甚至与时代的发展相背离。 这种传统的旧的教育方法、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不但要进行课程改革, 还要对教育方法、教学模式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改革, 确定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教育理念。在美国, 学校就是课程, 教师就是教材, 各大工厂和企业就是实践基地, 学生对什么学科有兴趣, 就学什么学科, 学生不是只捧着书本学, 也在实践中学, 在交往中学, 在生活屮学, 学习过程是研究的过程。学生问老师什么, 老师就回答什么。 学生不但重视科学知识, 而且, 重视人文教育3 可以说, 美国的教育为本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的进步确实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例如, 美国微软公司总哉比尔. 盖茨, 大学课程都没读完, 却成了世界首富, 股票市值就旮八百亿美元。成功因素之— 就是他在受基础教育时, 学会了研究性学习, 学会了掌握信息, 学会了交往, 学会了借鉴, 学会了合作, 具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 所有他成了世界的风云人物, 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的办学思想就是他上张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祌和创造性思维。 科学家牛顿他凭借着苹果落地的现象, 对自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苹果不飞向天空, 偏偏掉到地上? ”经过苦心研究、 分析和实践, 最后综合判断, 进而推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学说。为此, 他一方面介绍西方教育理论, 另一方面也反对盲R “仪型他国” , 提出要以科学方法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 为实现中国教冇的发展踏出一条新路。我们的教育要赶上或超越发达国家、走在世界的前列, 要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就必须确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中, 就应该山学生的知识积累向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转变; 由培养记忆性掌握知识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转变;从传授知识为屮心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得到身心发展为中心转变。

我们的教育者不仅仅承担着 “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同时也承枳着开发学t潜在的智能和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都要重新认识学生, 树立新的人才发展观。从教育教学角度讲, 既要重结论、乂要重过程。 从学习的灼度讲, +但要重学会, 而且要重会学。学会就趄要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求知、 学会创造、学会获取信息、学会做事、 学会交往、 学会借鉴、 学会关心、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 学会共同生活。会学就是要在学习过程中, 不能死记、硬背, 要探讨地学习、研究地学习、体验地学习, 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创新思维, 最后得出结论、 获取知识。 因此, 只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 新的教育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教学中, 教育工作者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是适应新时期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这种现代教育理念能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创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或活动氛围, 使教育工作者及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就应该由学生的知识积累向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转变;由培养记忆性掌握知识向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转变;从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和得到身心发展为中心转变。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现代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理念”一词是外来语, 根据《辞海》的解释, “柏拉图哲学中的观念通常译为‘理念'

8.美国健康新理念 篇八

成人也应打预防针 专家认为,成年人如果没有注射过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疾病的预防针,他们就有可能患上所谓的“儿童疾病”。美国医学专家认为,应该像儿童接种疫苗那样重视成人的疫苗播种。据统计,美国每年有4~7万成年人死于流感、肺炎、乙肝等一些能轻松避免的疾病。美国公共卫生部门目前已要求65岁以上或心脏和肺部有问题以及免疫功能遭到损坏的人注射肺炎疫苗,这可以减少60%的肺炎发病率。

保持良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 研究发现,健康长寿的人往往都会有一些亲密朋友,并且很关心他人。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能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强,使吸烟者更容易戒烟,使健康计划更容易被坚持下去,甚至能帮助人战胜癌症。美国某大学医学院的一项调查发现,晚期乳腺癌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参加一些与治疗有关的小组活动,其生存期要比单纯接受治疗的同样患者长2倍。美国一位健康问题专家指出,与他人的联系越少,就越容易死于心脏病、脑动脉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睡眠时间要充足 专家指出,每天睡7~9小时对健康极为有利。他们认为,睡眠不足不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极地看待人生。睡眠时间与长寿也有关,每晚睡6小时以下的人,有70%的可能比睡7~8小时的人早离世,很好的睡眠对人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也很有益处。

注意身体发出的各种信息 人的身体会通过疼痛等,甚至通过大脑的微弱直觉发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须对此加以重视,不能大意。密切注视自己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的人,比对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上一篇:小学总务主任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追逐心中的那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