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栀子香优秀散文

2024-09-10

又闻栀子香优秀散文(精选8篇)

1.又闻栀子香优秀散文 篇一

又闻酵子馒头香散文

下班途中,偶遇一家地锅蒸馍店,酵味袅袅,香息扑鼻。

一大笼刚出锅的热馒头腾着白雾,盈盈泽泽,像一个个水灵灵的胖娃娃卧在笼中央,看着就喜欢,想着就想吃,勾来了我的口水。纯纯的酵子香味,唤醒了我记忆深处恒久的一抹醇香...

儿时,每逢奶奶蒸馒头,我就在旁边看,边看边学。蒸馒头这活,看着简单,其实很复杂,要好几道工序才能完成。早上,先用半碗水泡上一大把酵子,吃把饭,滤掉酵子渣,只留酵子糁,参两瓢面兑水,均匀搅拌,这叫发面。发好的面上盖上一层麻布,上面压上盖子,这第一道工序算是完成了。

一直到太阳偏西,面发酵好了,涨了满满一大盆。奶奶把它平摊在案板上,上下各撒一层面扑,再参些碱面,防止发酵后的面发酸。然后前后左右翻来覆去地揉,搓,揉搓十分钟左右,再拽成一二十个小面团,继续揉搓。但这回和刚才的揉搓不一样,是左手捏着,右手焐着,打圈转,奶奶说,这叫拾馍集子,夏天,拾这样的馍集子,大颗大颗亮晶晶的汗珠顺着奶奶的脸颊往下滴,我问奶奶热不热,奶奶说:

“有小幺在,奶奶就不热。”

冬天,当大颗大颗的汗珠往下滴时,

奶奶的回答是:

因为有我在,她老人家觉得心里太暖和了,所以才暖出了汗。

每逢此时,奶奶一边拾一边唱歌:

“左转转,右转转

转成一个圆圈圈

圆圈圈里有皮钱

我的小幺吃到它

长大掌大权。

左手捏,右手焐

焐出了好年头

刚出锅的馍馍拿在手

三小口并作两大口

吃了馍馍有力量

下到田间地头不觉累得慌

我的毛毛乖

我的.乖毛毛

跟着奶奶做馍馍

做好馍馍找个好婆婆

做不好馍馍,找不到婆婆

当时的我,对奶奶这歌一知半解,只知道傻傻地跟着唱,傻傻跟着乐。长大后才明白最后几句意思是:

女孩儿在娘家不会做饭,到婆家不讨人喜欢。

至今,奶奶这种不着边际的南腔北调一直幸福着我所有的感觉。

在奶奶的说唱中,一二十个面团子揉好了,就放在面板上继续涨,直到涨到浑圆浑圆,才开始第三道工序。

往锅里加水,放篦子,铺馍布,再笼一锅劈材火,大火旺烧,水开了,溜锅边放置揉好的面团子,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带着锅焦,特好吃,嘎嘣嘎嘣脆脆香,就像吃冰棍。一二十个揉好的面团子不多不少刚好放满一锅,上面压上锅盖,锅盖上放半碗水,啥时候碗里的水烫手了,馒头也就熟了。这蒸馒头的三道工序终于完成了。

半个小时后,馒头蒸好了。奶奶熄火后交代:

这时候还不能掀锅,要再焐上一根烟功夫,俗话说,千煮万煮,不如一焐,焐出来的馒头更鲜更劲更入口。

终于等到馒头出锅了。我端端着小馍笼站在锅边等,奶奶一掀开锅盖,浓郁的酵子味扑鼻,有的馒头乐得咧开了大嘴巴,那些歪歪扭扭的不用说就是我的杰作。我不不顾烫手,拿起一个最大个的冒着热气的大馒头就往嘴里送,猛咬一口

” 啧啧啧“,烫得我直咬牙,奶奶吓得赶紧夺过来,

”慢点,慢点,没人和你抢,小心烫着你的舌头。“

稍凉一会,我把馍皮揭下来,一圈一圈地一口一口地细嚼慢品,那个鲜,那个劲,那个爽,像吃了人生中的美味佳肴。吃完,我又把贴着锅边的馒头一个个抢过来,揭掉锅焦就往外跑,当成点心向哥哥姐姐炫耀,诱惑他们的眼球。因为抢不过他们,常常弄得一鼻子灰,只好哭丧着脸向奶奶告状,我清楚地记得,因为这事,没少挨爸爸的批评。

迈过岁月的门槛,转眼,我即将步入中年,每天为材米油盐匆忙奔波,很多年我已没有自己蒸馒头吃了,如今,闻到这酵子馒头香,仿佛又闻到了奶奶的味道,家的味道,爱的味道.......

2.又闻桂花香 篇二

秋风飒飒,穿过一条条古老的小巷,那宽阔的马路旁,一株株桂花树披上金黄的新装,一股香味丝丝缕缕飘来,令人神清气爽,也不禁唤起了藏在心底的记忆……

记得去年的一个下午,也是这样一个丹桂飘香的日子,我穿梭于花间,赏花、品香,流连而忘返。

一棵桂花树下,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树下仰头赏花。一位叔叔急匆匆地走来,不一会儿,就听到他斥责声:“哎呦,哪个混蛋!”原来是被老奶奶的小腿绊了一下。他反应过来后就破口大骂:“死老太婆,眼睛瞎了?他妈的你敢绊我!”“我…… ”没等老婆婆说完,他就把脚踩在那个老婆婆脚上,老婆婆疼得直叫。这嚣张的气焰,这过分的举动,显然与花香袭人的美景格格不入,我赏花的心情随之被破坏得支离破碎。

“太过分了!”

“就是,怎么能欺负老人呢?如此行径太没教养了!”

……

众人纷纷围过来,指点着,评论着,显然,他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

“哦……大家,我道歉还不行吗?道歉,道歉!”那个叔叔看到这么多人在指责他,有些胆怯了,阵脚大乱。

“难道道个歉就行了?那天下还不乱套了!乡亲们,咱们送他去派出所!”一位大伯说。

“对,送派出所,送派出所!”众人齐声附和着。

那个男子看这势头不妙,赶紧使劲地向老婆婆和众人低头哈腰,连连道歉。老婆婆朝他摆摆手,说:“走吧走吧,年轻人,说话要文明点!”他红着脸,一个劲儿地点头,狼狈地落荒而逃。

我忙去扶那位老奶奶,她笑眯眯地看着我,说:“谢谢你,小姑娘,你可真是个好孩子啊!”大家也啧啧称赞。我愣了一下,自己只是举手之劳,没想到会这么夸我,心里甜滋滋的。目送着那些好心人穿过桂花林中,渐渐走远,消失在花径的尽头,我的心里久久难以平静:这个社会毕竟还是好心人多。想到这里,我的心里一阵温暖。回去的路上,我心情无比欢悦,一路踏着一地金黄,闻着满树花香,那星星点点的桂花微笑着,还眨巴着眼……

3.又闻桂花香作文 篇三

我顺着香味走过去,“咦?这不是老师最喜欢的桂花吗!”老师说过,世界上最朴实又最典雅的花就是桂花了。他小小的花瓣却散发出迷人而悠长的香气,让人心神旷怡。而在桂花得最迷人的时候,那股香气,也确实让人魂牵梦。桂花便成了老师最喜欢的花了,当然,我也非常喜欢。我站在桂花树下仔细观察: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但它的叶子在阳光下清翠欲滴,充满生机。阳光不时从密密层层、重重叠叠的绿叶泗下丝丝亮光,树下的小草静静地仰望着桂花树,尽情吮吸着迷人的花香。不是只有绿叶充满生机,连桂花也姿态不一。瞧,有的桂花含苞欲放,好像一个个穿着米黄色衣裙的女孩,盛开的桂花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还有些没开全的花儿如同木扇遍着半边脸蛋儿,羞哒哒的。非常可爱。

同学们下课了。他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桂花树下,男孩子踮起脚尖,抓住枝干,摘了几朵桂花握在手中就蹦蹦跳跳地去玩了。女孩子则在地上捡起桂花,别在了头上、衣领上,还有一些女孩子把桂花夹进书中,仿佛要永远留住这香味。

每到中秋月圆时,人们赏着圆月;吃着月饼;闻着花香,尽情思念着远方的家乡和亲人。

4.又闻桂花香作文 篇四

那是在我小学三年级时,也是在桂花盛开的时节,我们学校的校园里弥漫着桂花的清香。下午第二节的班会上,丰老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笑容可掬地对我们说:“校园的桂花开了,真香呀!大家想不想尝尝我们亲手做的桂花茶呀?”“想——”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丰老师就带着我们走向学校桂花园,还没走进园子,我就闻到一股淡淡的香味,越往前走,香味就越浓。

我们进了园子,远看,桂花细细小小的,像害羞的小姑娘躲在枝叶下。我们快步走到树下,仔细一看,只见满树的小黄花像米粒般大小,无数朵花紧紧抱成一团,变成一串串,一簇簇,真像一个个金色的小铃铛,还像一把把小伞给小蚂蚁遮风挡雨。

一阵风吹过,桂花漫天飞舞,小小的铃铛会不会在歌唱?我想。也有一些零星的桂花飘落在地上。我深吸一口气,只觉得浓郁的芳香钻进心里,太令我陶醉了!丰老师还挑了我们几个“大力士”去摇桂花树。我们到了树下,老师撑开伞,伞把朝上放在地上。我们使出吃奶的力气,把那金黄色的小铃铛从树上摇下来。小花朵像阵阵细雨一样从树上掉下来,我们就在这桂花雨下面跳着,唱着,纷纷惊叹:“好香的雨!好香的雨!”直到雨伞装得差不多了,我们才回去。

回到教室,丰老师给我们每人冲了一杯桂花茶,小小的桂花立即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整个教室也充满了香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都由一个懵懂的小学生,长成了一位中学生,抬头仰望着这桂花树,闻着这悠悠的芳香,不禁想到了那一杯桂花茶,想起了我的丰老师,丰老师,你还好吗?

5.又闻桂花香作文 篇五

我就穿了个短袖,从我家出来了。待在屋里不觉得冷,但一跨过门槛,我就凉飕飕地扑进怀里。就像猎人准备的网,等着我的猎物。我搓搓手,不想再加衣服回去,就走进了这条略显冷清的街道。

走在街上,行人很少,像我这样的“闲人”似乎也少了。路边有一群孩子在随意玩耍。他们是街上这些商人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是,童心和童趣是没有地域差异的。这样,他们就可以在一起了。还有开心地玩着笑着,这恐怕是成年人的`生活中永远捕捉不到的。

一阵风迎面吹来,吹起了街上的一些纸屑,摇晃着路边的树,从我身边“跑”了过去。为了避免灰尘吹进眼睛,我抬起手来保护自己的脸,但就在这时,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我被这种奇怪的味道吸引住了。这是桂花的香味,但是路边种的桂花树!我一般一天从它下面经过几次,但从来不抬头看它是什么树!

这些是一些淡黄色的花,散落在几根小树枝上,被厚厚的树叶覆盖着。如果没有风,人们就看不见它们。拔下枝叶,小心翼翼的摘下一根,轻轻的放在鼻子上,深深的嗅一嗅。顿时一股香味浸透了全身。就像沐浴在一曲轻盈飘逸的音乐中,让人心旷神怡,沉醉其中。

当我经过每一棵月桂树下时,我放慢了车速,停下来抬头看。每次都能隐约看到几朵黄花。他们像隐士一样躲在绿色里。

我以前见过几次桂花。是在中学校园里。当时学校的花园里种了很多花,但是不多,而且每次都很少花。那时候我一直喜欢坐在它下面,可以遮阳,可以闻到它清爽的香味。班里也有一些调皮的女同学,故意摘了一两朵花放在耳朵中间,然后围着树转圈逗我们开心,那时候学校总是在广播里放《涛声依旧》这首歌,所以不管我现在去哪里,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想起桂花树,调皮的女同学.但随着潮流的转折,歌声慢慢被淹没,那段时间在我的人生旅途中渐渐飘逝。

后来在我家院子里看到过一次。我们家没有,但是我一个朋友从他家发给我的。他说这几天很旺,院子里到处都是它的香味。小花是黄色的,看起来很可爱,所以他顺便给我带了一些,让我很开心。我把这朵娇嫩的花送到我的鼻子上闻了闻,味道真的很深,所以我让他下次来的时候给我带些种子,我也想让我的院子到处都有香味。朋友笑了,欣然同意。可惜从那以后就没见过面了。听说他已经离开异乡,终身游历。他已经多年没回家了。他的样子在我心中渐渐模糊。不知道遇到他会不会一眼就认出来。

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童年的生活早已变成了一个遥远的身影,难以捕捉,只留下了几丝哀叹。

现在又看到桂花,在这样的下午,花很美,味道很浓,只是“不知道去哪里”。

6.又闻故乡粽子香作文 篇六

端午节快到了,我又闻到了故乡粽子的清香。

在我的记忆中,故乡不远处的江边有一片茂密的芦苇。四五月间,一望无际的苇叶犹如绿色的绸带,向着远处缓缓铺开。牛乳般的晨岚暮霭氤氲在芦苇丛中,仙境一般。端午前的两三天,村里的人便扎着头巾,提篮背篓的钻进芦苇丛采苇叶,他们活象抗战时青纱帐中的武工队员。但个个都洋溢着喜悦的笑脸。约摸一两个小时,一篮一篓的苇叶就采回来了。

苇叶采回来,还要用沸水烫一会儿,洗净上面的灰尘,这样,苇叶才变成了粽叶。

接下去就是包粽子了。在我的眼里,母亲是个包粽子的高手:只见她信手拿来一张粽叶,左手捏紧粽叶的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在这空心的圆锥形里插上一根筷子,舀些糯米放在里面,均匀的摇动筷子,使粽叶把糯米裹得紧紧的,再两手捏紧粽叶,用麻绳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上两圈,结上麻绳,这样一个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

包好的粽子,五个一串,五个一串的编在一起,放入大锅里蒸煮。等粽子煮熟的.过程是个享受的过程,也是个垂涎欲滴的过程。记得小时候一闻到粽子的清香,我就馋得在灶前灶后直打转。粽子煮熟了,我便迫不及待的拨开粽叶,用两根筷子戳入熟透的粽子上,蘸着白糖有滋有味的慢慢吃个够。

这时候,满村人都吃粽子。他仍不仅自己吃还请左邻右舍品尝,还把包得最好的粽子送亲戚,送长辈。

一天,听说村头王老先生还把几个包好的粽子投入江中,说是给一个沉睡在江中的名叫屈原的人吃。我当时糊涂了:人死在江中还能吃粽子,这是什么人呀?我回家问了母亲,一字不识的母亲不能给我准确的答案,只是说:“屈原是个为老百姓做好事的神仙。”但这朴素这话语启迪了我——一心为老百姓、为国家人,老百姓永远记住他。

长大后,我东奔西走,听过许多关于粽子的故事,可总觉得那些故事没有儿时听的故事感人;吃过许多种粽子,什么艾香粽子,薄荷香粽子,豆沙粽子,莲子粽子,松仁粽子,火腿粽子……总觉得没有妈妈包的粽子好吃!

7.优秀伤感散文:那年,栀子花开了 篇七

那年,栀子花开了,很美,很美,而泪,潸然滑落……

——题记

盛夏,正是栀子花盛开的季节,校园花坛边有一颗栀子树,盛开了几朵洁白无暇的栀子花,她呆呆的站在栀子旁,默默地望着几朵盛开的和含苞的栀子花,她喜欢栀子,向往了圣洁的颜色,也爱闻那淡淡的清香。

操场上,几个身影在篮球框挥舞着,一个篮球飞到她的身边,她未曾注意,只是静静地注视着那几朵栀子,一个身影跑了过来,拾起地上的篮球,也看到了她。你很喜欢栀子吗?他问道。嗯。她点了点头。他伸出手,摘了一朵最大的.栀子花给她,她接过,说了谢谢。只是有点惋惜地说,我喜欢栀子,但并未想过摘下它,只是喜欢它绽放的美丽,只是简单的向往。他迟疑了一下,操场上的同伴在向他招手,他笑了笑,跑了过去。

他们就在栀子树下相遇了,回到教室,已是夕阳在天边,他回到教室,看见了他,他有点惊异,他们竟是同班,他走了过去,她抬头看了看他,微红的脸上流露出惊奇。

他和她成了简单的同学,他的学习很优秀,而她的成绩一直平平,她有时候会去找他,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他很乐意讲解。他笑了,她陪着他笑,每一次,他考了第一,总是会告诉她,她很开心,似乎比他更高兴。他难过的时候,她就在那个角落里,远远的看着他,她想去安慰,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她看见他难过,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心痛。她多么希望,他的难过可以让她来承受。

那一年,又是栀子花开的季节,那是六月,天空中下着雨,雨点拍打在树叶上,也写下了他们的结局,他考进了本地最好的学府,她只考上了一所普通的学校。校园里,雨一定一滴的下着,还是那一颗栀子旁,她呆呆地站着,几朵栀子绽放着,她望着,任雨水无情地扑打她的脸颊,他打着伞走了过来,为她遮住的下落的雨滴,她转身,正对上他的眼眸,他手上拿的录取通知书格外耀眼。我考上了我梦想的学校,为我高兴吗?他笑了笑,对她说着。她笑着,心里却是阵阵心痛,她都不知道是开心还是难过。

8.又闻粽香作文 篇八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当吟唱这首民谣的时候,就到了喜气洋洋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据说,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而死,百姓很同情他,怕江里的鱼饿了会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米团喂鱼,逐渐就发展成粽子。

每年端午的前几天,奶奶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她打好狭长、光滑、薄厚适中的粽叶,将它们洗净放入一个大木盆中,再在另一个小盆里放上泡好的糯米、红豆和蜜枣,开始包起粽子。只见奶奶拿起两片碧绿的粽叶卷成锥形,放入馅料和糯米,包裹好,用绳子捆扎。奶奶的动作行如流水,包好的粽子一个个玲珑可爱。我也手痒痒跟着学,可那米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总是从四周“溜”出来,我用了好几片粽叶才包好。

妈妈将粽子五个五个的系在一起,放入锅中煮,不一会儿,粽香飘满整个屋子,馋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想一饱口福。终于煮好了!一掀锅盖,扑鼻而来的是粽叶的清香和糯米的香甜,爸爸拿起一个最大的粽子,给奶奶吃。奶奶笑眯眯地接过来剪开线,剥开层层粽叶,一个大大的、粘粘的夹着红豆的“白胖子”出现在眼前,奶奶用一根筷子一插,递给了我这个小馋猫。我可忍不住了,蘸上白糖,咬一口,软软的`,糯糯的,甜甜的,味道好极了!

端午节还要插艾蒿,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都会在房前或屋后插上几株艾蒿。奶奶说:“插艾蒿可以避邪,驱蚊。”

临近中午,端午节的另一个重要节目也要登场了,就是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我家附近就有一条河,吃过粽子,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去看。只见河面上一条条气势磅礴的龙舟已经蓄势待发,一声令下,全速进发。龙头处有一人击鼓,鼓声高亢激昂,令人心潮澎湃,其余的队员都整齐划一地挥动船桨,岸上的人都在呐喊助威,现场鼓声、水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热闹非凡!

上一篇:关于内心的呼唤作文下一篇: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原文及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