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共12篇)
1.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一
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今天,我去电影院观看了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
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福建宁德蕉城区宁德市师范附属小学四年级:蔡珺华
2.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二
从电影制作的初衷看
对于导演冯小刚来说, 《唐山大地震》完全是一个“命题作文”。2007年, 唐山市政府为了纪念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遇难的24万同胞, 在当年埋葬死者的南湖建立了唐山地震遗址纪念公园, 并在园区内修建了一面巨大的纪念墙, 上面铭刻着罹难者的名字。兴建唐山地震遗址公园还不足以寄托人们对已逝者的哀思, 唐山市政府又主动联系国家电影局, 提出希望合拍一部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电影, 以纪念那些逝去的生命。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冯小刚导演。由此可以看出, 《唐山大地震》制作的初衷不在赢得观众和票房, 取得经济上的收益, 亦不是导演艺术创作的尝试, 其真实旨意则是为了“告慰地震中遇难的死者, 愿生者幸福”。“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识和倡导的主要理念之一。“以人为本”即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仅体现在对公民合法权利和应得利益的维护上, 还体现在对逝去生命的尊重上。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动机是主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在这个商业气息充斥的年代, 市场经济制造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风景———商业利益的过分凸显、精神文明的日渐没落, 数据成了人们生活中衡量事物价值的标尺。唐山大地震在32年之后, 在改革开放30年之际能够走上荧幕, 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进步, 是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 反映了人们人文关怀意识的逐渐增强, 已经认识到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无可替代的价值。这部电影总投资额为1.2亿元人民币, 唐山市政府、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分别占据50%、45%和5%的股份。地方政府出资介入到电影的拍摄, 《唐山大地震》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 但却是第一部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 捆绑商业和制作团队的影片。唐山市政府对这部电影给予了大力支持, 不仅出资6000万元, 而且积极配合拍摄, 在群众演员、拍摄场地和外景道具等方面提供了种种便利。该电影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说:“我们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 成为大股东,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影片中的话语权, 才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 我们希望影片既‘主旋律’, 又要充满人性、直指人心。”国家广电总局更是把《唐山大地震》列为向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电影中最重要的5部电影之一。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唐山市政府和国家电影局共同携手促成了《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的完成, 该事件本身已为整个社会对人文意识的关注、培养做出了积极的表率。
从影片的主题来看
电影《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 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 唐山市丰南一带发生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 整个城市在23秒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地震最终造成24万人死亡。震后年轻的母亲 (徐帆饰演) 面对废墟下一双儿女但却只能救其中一个的绝境, 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方达而救弟弟方登, 压在废墟下的女儿听到了母亲那句“救弟弟”, 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意外的是方达却在死人堆中奇迹般活了过来, 并被一对解放军夫妇 (陈道明、陈瑾饰演) 收养。此后的32年间, 母亲始终活在对女儿的愧疚中, 女儿也因当年被遗弃, 终日在对母亲的怨恨中备受折磨, 两人陷入到了一个难以弥合的情感困境。而这个心结终于在2008年突如其来的汶川大地震中得到了释怀, 亲情团聚。
国家电影局最终把这个任务交给冯小刚不是没有原因的。冯氏作品中有个贯穿始终的原则就是人道主义精神。冯小刚早期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等贺岁片无一例外地采用小人物的视角, 以幽默讽刺的手法, 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困扰城市生活的问题;2004年12月上映的《天下无贼》主要描述了两个盗贼自我救赎的故事, 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人性纯净世界”的坚守。2007年的战争片《集结号》则把每一个个体生命重新建立了起来, 《唐山大地震》着重描述了灾难带给幸存者的心灵创伤以及人们的心理的复原, 是一个关于死亡和生命的哲学命题。该片表现出了冯小刚对人文关怀精神的深刻思考, 正如他自己所说:“《唐山大地震》是我把一贯推崇的人道主义推向了一个高潮。”这部电影虽然定位为灾难片, 但从其英文名字“AFTER-SHOCK”上可以看出, 灾难片只是影片的背景和外壳。影评人李滨夙评论道:“影片对于人性和心灵复苏的刻画与表现远远高于对地震和灾难的讲述……他 (导演冯小刚) 全神贯注地关怀人的心灵, 关注心灵的重建和复苏。”《唐山大地震》把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升到对人类心理关注的高度, 核心表达了对家庭、亲情的肯定, 对人性的赞美。《好莱坞报道者》、《综艺》等国外媒体也称赞本片是华语电影继《集结号》之后一部直指人心的情感力作, 可谓中国版《苏菲的选择》。
从影片的具体内容看
《唐山大地震》没有曲折动人的情节。电影在讲述这个并不复杂的故事时, 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地震两个事件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两次地震被打通了, 支撑出了一个跨度为30多年的时间和空间。影片中唐山大地震导致了母女分离, 而32年后同样的灾难又促成了团聚的契机。地震的描写成了电影重要的桥段。唐山大地震发生后, 由于通讯和交通的不便, 党和国家的支援队伍几天后才抵达。在震后几天宝贵的营救时间中, 幸存下来的人们无暇个体生命的悲欢离合, 自发组织在一起, 建立了临时救灾小分队, 四处寻找、挖掘废墟下的生命。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面对灾难时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所闪现出的人性的大爱无私和情感光芒。这一人文关怀精神在汶川地震中得到了加强性重现:地震发生后, 唐山出动救援队伍、医疗队伍, 在各地的唐山人也不约而同地聚集到汶川。已经事业有成的弟弟方达带着大量的物资赶到灾区, 原因很简单,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是唐山人”, 印证了唐山的感恩和博爱精神。远在加拿大的姐姐方登闻知地震的消息后说:“我要回去帮他们。”此外, 影片中武警官兵、民间志愿者等救援人员也从世界各地拥到了汶川。影片对这两个事件的描述彰显出了人们“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团结力量和人性内心深处的善良, 肯定了其中蕴涵的人道主义精神, 赞扬了人们互帮互助的社会责任感和崇高的道德感。
《唐山大地震》摆脱了宏大叙事套路的禁锢, 把视角对准了普通的个体生命, 对家庭伦理和亲情的描写, 对生命的尊敬和赞扬, 构成了该影片的精神内核。也正是这一精神内核打动了亿万观众的心。
2009年, 我国城市电影票房收入达到62亿元, 相比2008年的43亿元票房同比增幅43%, 被认为是中国的商业电影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机遇和魅力并存。当前, 党和国家号召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坚决抵制“三俗”。《唐山大地震》承担起了传媒应尽的社会责任, 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性、思想性和商业性, 为国产电影做出了成功的典范, 使中国文化传播业看到了前进的方向。中国电影人只有制作出人文气息浓厚、蕴涵着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和思想, 并通过商业渠道进行表达的影片, 才可能与来势凶猛的欧美大片相抗衡。
参考文献
[1].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当代电影》, 2006 (6) 。
[2].贾磊磊:《〈唐山大地震〉的启示意义:完成三种电影的互通》, 《光明日报》, 2010年8月5日。
[3].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4].《200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位居全球第九》, 人民网, 2010年5月27日。
[5].《〈唐山大地震〉后期制作特效超越〈2012〉》, 慧聪广电网, 2010年7月29日。
3.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三
李元妮是《唐山大地震》中的主要角色,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所围绕的重点人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虽然李元妮只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但是从她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符号与人的关系。
《唐山大地震》 图像符号 含蓄意指 组合段运用
《唐山大地震》是国内电影院热映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夷为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中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地做出了牺牲姐姐救弟弟的决定,但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演员徐帆饰演的母亲角色李元妮是整部电影的主要角色,也是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所围绕的重点人物。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符号是人的本质。虽然李元妮只是一部电影中的角色,但是从她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符号与人的关系。
一、图像符号与电影语言
《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故事是由小说改编,由想象出来的人、物、地点、动作和事件(即在该故事中发生与存在的一切)所构成。形式是故事的戏剧性或叙事性结构。只要故事的实体与现实世界的实体相像,就可以把它叫做真实世界的一个(复合的)图形符号。但是作为一个复合的符号,它是由许多更小的图形符号构成的:单个的想象出来的人、物、地点等。这些可以视为一个代码的组成单位,可用来构成一个复合的符号,即影片的故事。这样一个代码是一个模拟性代码,因为它的作用只是再现那个世界。然而,这次再现不仅是明指一个具体的世界,而且还隐指与第一个世界这样或那样联系着的第二个世界。[1]
角色李元妮是个单独的图形符号。在电影中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唐山人,和丈夫在唐山育有一对龙凤胎儿女。出场时,她身上穿的碎花衬衫,白花黑底的裙子,完全素艳,甚至梳的发型都是那个年代中国女性所具有的普遍特征,言谈举止间透露出的信息就是她是一个很平凡的生活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女性。随着剧情的发展,时间的推移,每个大时间段中,李元妮的人物形象都被设置在一个不变的本质朴实无华上,没有新潮的服饰,动人的妆容,不变的是纯朴的容颜和一口不变的唐山口音。演员的服饰、姿势、对话、运动、模仿表情、布景、道具、照明、音响效果等等是故事的视觉化层次,如此这些手段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复合的图像符号。李元妮在影片中就是一个在此复合图像符号中单个的图形符号。与其说她是个平凡的母亲,不如说她是一个模拟性代码,演员徐帆通过自己的表演把李元妮这个母亲的形象典型化了,她也许并不能代表所有唐山大地震中母亲的形象,但是从她身上我们观众可以自己去填满想象中的那个经历大地震的母亲形象的轮廓,因为我们能够理解这个表演代码。
二、含蓄意指
麦茨曾说电影是“自发的含蓄意指的”,即永远是彻头彻尾的含蓄意指。电影中的李元妮不仅仅只是个图形符号,更深层次的来说,她更是一种含蓄意指的体现。
李元妮在电影中是一个“重男轻女”思想符号的体现。影片并没有直接批判她的这一错误思想,只是从影片开始不久后的两个场景中加以表现。首先是一个伏笔,姐姐方登想要吃西红柿,弟弟方达也闹着要吃,但是妈妈元妮看到盆里就一个西红柿了,于是想都没想就把家里最后一个西红柿给了弟弟吃,并许诺方登明儿一定给她买,方登看着弟弟吃着西红柿又羡慕又有点不高兴。另一个比较关键的场景,就是在救龙凤胎儿女时,一旁的挖掘工人告诉元妮:因为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板下,由于时间紧迫,儿子和女儿只能救一个。短短的时间内,绝望的李元妮做了一个非常无奈的决定——放弃女儿,救儿子。而躺在石板下的女儿,虽然气息微弱,但却清晰的听到了母亲的这句“救弟弟”,她泪如雨下,小小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虽然李元妮很爱自己的两个孩子,但是从她的言语中不经意还是流露出护着儿子的倾向。语言是一切言语活动的准则,是社会的产物,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原则性的特点。而言语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具有个人性,多样性,并且言语不能违反语言规则。电影的语言是由连续的画面所组成,在两处场景的表达中,虽然李元妮对两个孩子都是喜爱有加,但是从她的动作,言语中还是能流露出那时人们普遍的一个思想——比较偏向于男孩。观众读懂了这一约定俗成的言语,自然也就明白了李元妮的选择,也就明白了此时此刻元妮更像是一个背负着旧思想的符号,电影这么表现元妮不是直接为了说明元妮的做法是错误的,而是含蓄的表达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是存在偏差的。
这两个场景的设置是为电影下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的,李元妮此时虽然放弃了女儿,但是日后在她内心深处是对女儿长达32年的深深愧疚。在影片快结束时,女儿方登回来认母亲,当她走到房内看到自己的遗像和摆在照片前的一盆西红柿时心情非常复杂。而此时镜头中西红柿的特写已不是仅仅说明它们是西红柿,而是一个母亲32年的承诺与挂念。
三、交替组合段与平行组合段的运用
在电影中,母亲李元妮和女儿方登构成了交替组合段与平行组合段。正是这两种组合段的运用,让我们从更全面的视角去了解母女之间的隔阂从产生到最后化解的过程,也让我们更加理解了这位平凡的母亲身上不平凡的一面。
交替组合段建立于两个或更多个叙事成分交替分配的原则之上。[2]能指的交替动作与所指的同时性相应。电影画面中第一次出现母女二人的交替组合段是母亲趴在废墟上惊慌的求一旁的救援人员救救她的两个孩子之时。
镜头一:女儿方登在废墟下拿石头轻砸地面以示母亲她就在她的附近。
镜头二:废墟之上的母亲李元妮,哭喊着来世愿意给救援人员做牛做马,只求他们救救她两个孩子。
镜头三:女儿方登,她气息微弱,无力呼喊,只能缓缓的砸着地面。
镜头四:废墟之上,李元妮被迫无奈要选择救一个孩子,她绝望的喊着“两个都要救”。
镜头五:废墟之下的女儿方登,她听到了别人要让母亲做一个选择,她依然拿着石头砸地面,希望母亲不要放弃她。
镜头六:母亲李元妮被告知如果不做决定,救援人员就去别处救人了。她惊恐地对救援人员说:“大哥,救弟弟,救弟弟。”
镜头七:女儿方登听到了妈妈选择了弟弟,眼泪从脸颊滑落,轻轻的喊了声:“妈妈”,也停止了继续砸地面。
随后画面转场,黑屏。
不到十个镜头,母亲的无奈选择和女儿的伤心绝望被生动的展现了出来,母女两人的隔阂也在此时产生。观众对于这种组合段的理解也是相对“自然的”,这种同时性相应,可以包容更多的信息,丰富人物角色的特点。
在此之后,母亲与女儿之间关系多以平行组合段的方式展现。平行组合段是两个系列事件通过蒙太奇混合在一起,而在所指(故事世界)层次上并无任何相关的时间关系。母女二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过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影片先讲述了女儿被部队一对夫妻收养的过程,然后又一个转场展示了地震发生十几年后母亲正在鼓励断臂的儿子考大学的场景。随后又有母亲给逝去的丈夫和女儿烧纸的片段,女儿考上杭州医学院的片段,还有儿子方达出去闯荡归来要让母亲离开唐山过好日子但被母亲拒绝的的片段,也有女儿领着自己未婚生下的孩子点点回去探望养父的片段。母亲和女儿的生活片段并不是同时性的,可以说毫无交集,但是这并不需要二者在时间上的确切位置作为相关因素,只需从双方平行的生活片段中便可明白。母亲是一个非常忠厚、老实、善良,又有些固执的女人,女儿是一个有自己想法,有责任心,却无法面对被抛弃经历的女孩。母女二人虽不在一起,但是血脉相连,亲情是割不断的。
通过交替组合段和平行组合段的运用,让李元妮这个角色形象更加的丰满,有血有肉。并且在这个角色身上,我们不仅仅看到是一个母亲的形象,是一个符号,更是一段亲情的展现。
通过符号学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也使得这个虚拟“人物”的真情实感更加显性的出现在我们真实的生活之中,主体间性的作用让我们与之产生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升华。整部影片片长139分钟,李元妮这一角色出场镜头达100分钟。可以说李元妮是一个象征,象征着那些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母亲们,象征着那些守着回忆坚强生活下去的人们。虽然《唐山大地震》只是部电影,李元妮只是一个角色,但是她带给我们的是对亲情无上的感动。
注释
[1](荷兰)扬M彼得斯.图像符号和电影语言【M】.一匡,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0
[2]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7:13
[1].(荷兰)扬M彼得斯.图像符号和电影语言 [M].一匡,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40
[2].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书店,1987:13
[3].胡牧.中国十七年电影英雄人物形象的符号学意义——以电影《红色娘子军》等为例[M]..《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
[4].杜夕如.漂移的栖居——解码《海上钢琴师》[M]..电影评介,2006,18
[5].赵勇.电影符号学研究范式辨析.电影艺术[M].,2007,4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0.019
4.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篇四
三十二年来姐姐方登一直无法释怀母亲的当年做法,一直没有回唐山认母亲,因为当时妈妈选择救弟弟让姐姐方登觉得妈妈不爱她,只爱弟弟方达,所以她恨她母亲。
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震惊寰宇的大地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只身赶往汶川参加了救援医疗队,在一次救援中她亲眼目睹了一个孩子妈妈为了不让救援人员被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房屋压倒,同时能够挽救孩子奄奄一息的生命,忍痛决定锯断女儿压在石板下的一条腿。随着那位女孩妈妈撕心裂肺的哭声,唤醒了姐姐方登的沉埋已久的情感,理解了妈妈当时的抉择。
在吃晚饭时,姐姐方登偶然发现了也参与此次救援的弟弟方达,并和弟弟一起回到了母亲的身边。当看她到母亲也被“救弟弟”这三个字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的时候,当她目睹母亲就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下跪认错的时候,当她听到这32年母亲如何无时无刻不想念折她的时候,姐姐方登忍不住流下悔恨的泪水。我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
看完过这部影片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让我感到思绪万千。
是啊,灾难面前,我们该如何防御?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不受到伤害?
爸爸妈妈平时总会把好吃的东西留到自己吃,我什么时候想过给他们买些什么?哪怕是洗洗脚捶捶背呢?
我有病时,妈妈爸爸夜以继日的陪着我,喂饭喂药。当爸爸妈妈不舒服时,我是否会像他们照顾我那样照顾他们呢。
我会不会因一件小事记恨于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这个城市,我们会怎样?我们是否会逃过大自然魔抓呢?
不管怎样,我都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赐予了我生命,抚育我长大。
5.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篇五
唐山原本安详、井然有序。但是在1976年,7月27日夜晚,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打破了这片寂静。建筑物全部倒塌,一阵阵“轰轰”的声音,有些人还在沉睡中,有些人还不知道危险降临,有些人跑来跑去寻找自己的亲人,还有些人因为要救亲人牺牲了。
大强和元妮拼命往楼里冲,想救出方登和方达,可是地震太猛烈了,再加上人们都从楼梯挤出来,他们根本进不去。这时,年仅7岁的方登在窗口大声喊着“妈妈,救我,救我„„”元妮不顾一切地想冲进去救女儿和儿子。大强却把元妮使劲往后一推,自己冲了进去。然而房子突然倒塌,大强被压在了废墟下,“大强——”元妮撕心裂肺地朝天大吼,震后,元妮疯了似的在废墟中寻找方登和方达,双手不断地挖着废墟,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双手也不断地滴着血,可是一无所获。元妮发泄似的朝着天空大声吼:“老天爷,你这个王八蛋!”说完,顿了顿后,又开始找方达和方登。这时不知道是谁叫了一声:“元妮,找到方登和方达了!”话音刚落,元妮已经朝那跑去。“方登、方达,坚持住啊,妈在这呢,妈在呢,一定要坚持住啊!方登、方达„„”由于方登和方达同时被压在一块水泥板下面,撬这头,那头的得被压死,撬那头,这头的得压死。“元妮,两个中只能救 一个呀!”“两个都救!”又是一声大吼,“元妮,我们也没办法,快选吧。”“我求求你们,两个都救,两个都得救呀!”元妮一边哭一边说道。“元妮,快点啊,不然两个都保不住了呀。”元妮沉默了,而村民还在催着。“救弟弟„„”声音小得连元妮自己都听不到。元妮的这个决定被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的阴影。
之后,元妮以为方登已经不在了,每天都深深自责自己。被救援者从废墟中救出来的方登被放在了死人堆中,可是一场大雨冲醒了正在昏迷的方登,她奇迹般的醒来了。在大雨中迷茫地走着,被一位志愿者救走,后来又被一对好心的解放军夫妇收养。方登一看开始不怎么说话,别人都以为方登已经失忆了,可是方登却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当年妈妈做出的决定。事后,方登几乎天天做噩梦,梦见爸爸带着弟弟和妈妈,在街上逛,她向妈妈招手,妈妈好像没听见一样,连理都懒的理她,直接从她身边急驰而过,这使方登更记恨母亲。后来方登的养母病死了,方登毅然转入医学科。后来与一位外国人结了婚,日子过得很平静。直到2009年5月12日的512汶川大地震。
方登在地震中当了志愿者,恰好方达也过去支援。晚上,方登正吃着方便面,方达就坐在她的一边,由于两人的容貌和小时大不相同,所以都没认出对方来。当方登听见方达诉说着唐山大地震的情景时,才知道原来当年母亲也是万般无奈,万分自责,顿时感觉自己很对不住母亲,在心里早已原谅了妈妈。
方登和弟弟相认后,方登和方达回到了娘家。方达第一反应就是把姐姐的遗照给丢了。方登看见在一张桌子上的一个脸盆里,放着4个新鲜的西红柿,她顿时惊呆了,回想起地震前:她和弟弟都说想吃西红柿,可是西红柿只剩下一个了,妈妈让她把西红柿让给了弟弟,并答应下次一定给她买,从那起,方登便觉得妈妈偏袒弟弟,有些对妈妈不满了。“这西红柿我给你留着,我没忘记那天答应给你买西红柿。”母亲的话把方登从回忆中拉了回来。母亲说完,“扑通”一声跪下了:“登啊,妈对不住你,可是当时情况危急,妈真的没法了,妈对不住你啊!”方登的眼圈红了,也跪在母亲面前,说:“妈,我没事,我什么都知道了,妈,我不怪你!”说完,母女俩紧紧地抱在一起。
6.我拍《唐山大地震》 篇六
这是我拍得最累的一部戏。坦白地说,我不担心文戏的部分,因为剧本可以控制,最难的是怎么制作地震的特效。为此我找来了许多“外援”,技术顾问和制作团队来自韩国、英国、南非等国,剧组堪称微型的“联合国”。需要说明的是,《唐山大地震》不像致力于展示灾难性场面的好莱坞灾难片,片中地震的镜头只有四分半钟,但这四分半钟却拍了两个月。有些高难度的特效镜头,需要6次拍摄,才能将镜头合成出所需的效果。三维镜头对我们也是考验,比如老吊车倒下,钢缆怎么崩断,吊的预制板怎么靠惯性冲到房间里,把人撞出去;地裂开,旁边的环境会受到什么影响,人的重心会倒向哪……这在开拍前都要做精密的物理测试。结果是:搭建震前实景街道2000万元,地震特效3000万元,再连人带部队带道具,占到总预算的三分之二。我们使用了所有能用上的世界上最先进的东西,要知道,我们拍的不是想象,而是真实发生过的地震,如果拍得不像,整个故事就不成立了。
虽然有高超的特效,但我坚持认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内容大于形式的电影。在表现灾难带来的毁灭性视觉震撼的同时,我们更着重希望让观众感受到地震亲历者心底的那道伤口。参与影片拍摄的群众演员,大多是唐山本地人。演员们错季节拍摄,只能穿背心裤衩,非常冷。有一场震后大雨的戏,群众演员们在雨里瑟瑟发抖, 有位母亲抱着孩子,不知道淋了多久。我对她说:“对不住你啊,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你怎么愿意让她淋这么久的雨?”这位母亲答道:“地震的时候我就像她这么大,才三四岁,我想让她跟我一起经历一下这种感觉。”在唐山,每到当年地震的时间,都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祭奠方式:家家户户都在门口烧纸钱,悼念地震中的逝者。电影里有场烧纸钱的戏,群众演员们一开始说话,就声泪俱下。他们那种哭泣都是真的,他们说的话,如果录下来,每句都是在戳人的心窝。当时,整条巷子一片哭声。拍完后,我喊了几次停,群众演员们仍停不下来。到最后,剧组里所有的人都陪着他们蹲在地上,守着火苗和纸灰,哭成一片。
很多看过电影的观众说,《唐山大地震》让他们几度落泪,这并不是我的本意。实际上,我在拍摄和剪片的过程中,一直试图控制影片的情绪。我想,观众的泪水是被影片里彰显的大爱所感动的,虽然看见的是一场灾难,但心却是温暖的。我一直痴迷于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我的影片不管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个核心一直不动摇。像《天下无贼》《非诚勿扰》等片子里,人物不管怎么调侃,怎么不着调,朋友之间和亲人之间的情感自觉不自觉地都会流露出来。
7.电影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000字 篇七
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看完《唐山大地震》后,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简简单单,却是经历过灾难,体会生死离别后发自内心的一句。在观影的同时,我自己也在内心问自己,短短23秒,刚才还和自己谈笑风生的朋友,山盟海誓的恋人,调皮可爱的孩子······转眼间一切印入眼帘满目疮痍,他们都掩埋在一片废墟之下。试问自己,我能和那位母亲一样那么的坚强吗。
说影评不敢当还不如说是我个人的观后感,先说下戏里的几位主角。《唐山大地震》是一枚催泪弹,因为我体会到了它的威力,它很煽情,但却不做作,感情戏自然而流畅,徐帆的功底有目共睹,在这部电影我很认可,相当不错。把一位70年代的一位母亲演的真实到位,立体生动。甚至在电影的生活戏,元妮对方达所做所说中我甚至能看到我老妈的影子。不由自主的感动到泪眼花花,徐帆真的很合适演元妮这个角色,一定程度上,我觉得她撑起了这部电影的灵魂。题外话,今年徐帆能拿奖拿到手软。
张国强戏不多,但是一如既往的自然,不过没有对亲生父亲这个角色做过多的演绎,这估计也是剧本的关系。但是他为了救自己的老婆,牺牲了自己,换来这个女人用30多年的青春去坚持她对自己男人的忠贞。这点我想会让很多人感动。
不得不说下陈道明,我很喜欢的一个演员,我很喜欢用儒雅,淡定一类词去形容他,看到他的眼神我觉得他就是大陆的.梁朝伟,并非比较他们俩谁高谁低,只是我是这么认为,他们一样演戏超一流。《唐山大地震》里面他演的后爸温柔,细腻,给人温暖又不失男人的刚烈和气度!他对孩子的脾性的理解,以及后来对方登未婚先孕的包容。中年丧妻,老年的孤独,一个步履蹒跚,瘦弱却坚强的老人跃然眼前。陈道明,戏里戏外,始终散发着味道,让人着迷。经典镜头:一位军人,流血不流泪,但是在重症病房外看着里面妻子与女儿最后的温馨,独自一人强忍着悲痛,抽搐肩膀,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来却泪如泉涌,这一幕让我闭上了眼睛,不忍再看,因为我也已经泪流满面······(《我脑中的橡皮擦》女主角失忆后,送自己恋人出门上班,嘴里却说着她原来男人的名字,男人含着泪笑着出门,倚在门上的那幕)
两个孩子,尤其是那个小姑娘,演的真好!漂亮的孩子!
张静初有所突破,李晨演的出彩,群众演员很敬业!
再来说下电影本身吧,报道上说《唐山大地震》的特效投资比都要大,但是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特效做的还不够好,很多镜头都不是特别真实,瑕疵也有。但是我们得知道,《唐山大地震》并不是一部灾难片,是一部感情戏。3000万的特效投资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效果,不要去苛求显示的效果,只要在电影的过程中起到效果就足够了。起码电影开头的那15分钟,紫色的天,昏暗的坏境,混乱的镜头,嘶声厉喊,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还是让人汗毛耸立,相当震撼。
介于很多人还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剧情就不怎么说了,但是我个人感觉,这部电影剧情流畅,感情煽情不做作,还不失温馨。眼泪爆点有好几个,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同时也承认电影有瑕疵,但肯定是瑕不掩瑜。这是部好电影,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必须的,中国电影界难得出的一部好片子。
8.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八
我早就听人说过这场电影,可我一直没有时间去看。来到电影院,电影开始时,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大屏幕,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是:有一个母亲,她有两个孩子,一个女儿,一个儿子,她们一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灾难却降临在她们头上——大地震发生了!短短几秒钟的时间,美丽的唐山变成了一片废墟。这位母亲本来准备冲进去救他们两个,可是,她的丈夫拉开了她,自己冲进去了,丧了命。此时此刻,她的女儿和儿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的两端,板上压了重重的石头。救援人员问这位母亲:“他们两个只能救一个,救姐姐还是救弟弟?”这位母亲面临着生命的抉择,最终选择救弟弟。本来这个女孩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了,可是,她坚强的活了下来。当她被救援人员救出的时候,全身黑黑的,但她并不想认妈妈和弟弟。为什么呢?因为她发自内心的恨妈妈,恨妈妈当初没有选择救他……
看到这里,我泪流满面。如果是我,我也会救弟弟。因为他小,抵抗力不强。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失去孩子。我能理解那位母亲当时的心情,那么痛苦的抉择就像锋利的刀子刺痛了那位母亲的心。当时如果不做选择,两个孩子都会失去生命。那位母亲抱着女儿“尸体”时撕心裂肺的哭声久久在我耳边回荡。在汶川大地震时,女儿终于理解了母亲……
看完这部电影,我懂得了: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他们也许有时会做一些不得已的选择,但是我们知道,他们始终是为我们好。我们要支持他们,理解他们,爱他们!
9.从《唐山大地震》里看“原谅” 篇九
心理学指出,人们拒绝原谅对方,其一是潜意识里觉得一旦原谅了对方,就等于说对方是正确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合理的。其二,害怕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例如:明明你和妻子约定在某地见面,没想到超过一刻钟了,却还不见人影。若你心想:“她又迟到了,真是不尊重我”,你便会觉得生气。过了一刻钟,人还是没来,你便想:“是不是当初我没把时间、地点说清楚?唉!当初该说得更清楚一点才对……”此时你觉得懊恼。又过了一刻钟,对方还是没有来,你可能会想:“她是不是出了车祸?”此时你觉得忧虑、着急。最后,当妻子平安出现时,你立即觉得松了一口气,但紧接而来的,是各种交织复杂的情绪。若妻子的迟到有个不寻常的理由,例如公共汽车出事而她幸好没有受伤,你不但感到释怀,还会觉得庆幸。如果你认为妻子迟到只是个借口,则会感到愤怒,忍不住会抱怨责备她。
从生气、自责、担忧、高兴、愤怒,你的思维影响了你的情绪,思维改变了,情绪也会跟着改变。若要厘清心中不断涌现的负面情绪,除了设法疏导、发泄这些怒气之外,还应借着沟通,寻找出来引发这些情绪的诱因。当你改变原来的判断,怀恨哀怨的情绪自然会消失。这点就像《唐山大地震》中女儿终于与母亲相认,得知母亲不是“重男轻女、不要自己”,而是形势所迫,最终释怀一样。
以上述妻子迟到的例子来说,当你把自己心里不舒服的想法,用成熟的态度对妻子表明后,如果妻子诚心道了歉,并且日后行为确实有改进,你的怒气就会自然消失。如果妻子一点悔意都没有,那么你在表达了情绪和想法后,就要成熟地接受这个不愉快的事实,把精力用到较有意义之处。生活中充满了不完美,人要懂得“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接受那些不能改变的”,并能分辨“什么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你可以这样想:“妻子行事拖拉是她的问题。在这件小事放过她,并不代表我吃了亏。若能原谅她,代表我成熟了,何况真正吃亏的是她自己。为这种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懊恼,是跟自己过不去。”
以上想法不是自我安慰。因为,人永远无法控制他人的言行,无法不许别人使自己难受。世上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能触动我们的心理平衡。但人有选择思想、控制情绪的能力,实在不必让已经发生的事主宰自己的情绪反应。不愿轻易放过别人而长久心怀不满,到最后真正吃亏的还是自己。而且每个人心理平衡,应由自己负责改变,不该把过错推给亲人或其他在童年时曾伤害我们的人。许多时候,别人伤害我们是无意的,有些时候,别人让我们伤心,是因为他们不够成熟,不知道他们自己在做什么,何况我们在不成熟时,也伤了许多人的心。心理和性格的形成,很难说是谁的错。这本不是個完美的世界,诿过与报复,均于事无补,只会消耗本来可用来成长的精力,反而延迟了我们适应的时间。
在一部电影中看出积极的力量,才是有意义的。
10.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十
一开始,我本身不想看的,但是妈妈说过几天再陪我来看,我就答应了。
我们来到看电影的地方,我和我的小伙伴买的是第一排的票,所以我们跑到了第一排,其实,爸爸也很兴奋,但妈妈对爸爸说:“先要演二十分钟的广告呢。”爸爸说:“不可能。”妈妈说:“要不就是十分钟。”
屏幕亮了,我兴冲冲的等着,但确实性妈妈所说的那样,演了二十分钟的广告。
正式开始演了,这个故事是讲的姐姐方凳和弟弟方达两人在地震后的事。
其实,还没地震的时候,我就感动的哭了,是因为姐弟俩都想吃冰糕,于是姐姐就给弟弟和自己买了冰糕,刚买完,就有一个很坏的人抢走了冰糕姐姐为了报仇,一巴掌把那个人摁倒在地下了。
地震之前,有很多蜻蜓飞过,第二天就地震了,是晚上地震的,那时姐弟俩还在睡觉呢,房屋震动了一会,姐姐醒了她大声地把弟弟叫醒,告诉他地震了他们一起喊妈妈,爸爸。妈妈和爸爸真被去救方凳方达的时候,两人的爸爸把妈妈推开自己冲了过去,但是,方凳方达还没有救出来的时候,两人的爸爸已经死了,房屋也倒了,方凳方达被埋在了地下,地震结束了,也开始救人了,已经救了很多人,有一位叔叔找到了方凳方达,但不幸的消息又传来了,方凳方达中,只能救一个人。因为方凳方达被压在了一块水泥板底下,如果救弟弟,就会压姐姐,如果救姐姐,就会压弟弟。
他们妈妈说都救,但只能救一个,所以就了弟弟,水泥板打开了,把弟弟救了出来,他妈妈以为方凳死了,就扔在了地上。
11.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 篇十一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让我们流下的不只是眼泪,而是震撼灵魂。
《唐山大地震》的震撼,不是矫情,它不是导演的杜撰的灾难片,它是真实的,历史重播。
看着影片中那些房屋顷刻坍塌,无数生命转瞬被吞噬,我们那颗心无法做到冷漠。
从昨天晚上到现在,眼泪总是不由的流出,心在颤抖,我找不到更好的方法来平复自己,唯有借助文字……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我还没出生,每次从别人口中听说,但真的没有概念。冯小刚导演的这部电影,是发生在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地震发生时,水泥板压着两个孩子,母亲李元妮在废墟上扒拉着,哭喊着:“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都救吧,要都救出来啊,我给你们当牛做马!”撕心裂肺的声音把我们的心都震疼了,哭碎了。救助员只有粗糙的双手和简陋的工具,生命危在旦夕。救助员对母亲说,只能救其中一个孩子,必须选择一个,不然两个都活不了。这是多么的残酷,多么无奈的抉择,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手心手背都是肉啊。最终,母亲低泣,救弟弟方达。母亲这句话在姐姐方登的耳边如雷炸开,姐姐流下绝望的泪。
生与死的抉择,犹如冰冷的匕首插入方登的心。
方登心里痛啊,这一痛就痛了32年。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可在灾难面前,这份爱却又那么渺小,自己根本无力拯救孩子的生命。
母亲心里苦啊,这一苦就苦了32年。
谁也没想到,姐姐方登在尸体堆里奇迹般活过来了,后让一对解放军夫妇收养。在方登的意识里,她是一个让母亲抛弃的孩子,她对母亲的纠结从地震那天就埋下了怨恨的种子。从此,她沉默寡言,即使有疼她爱她的养父养母,她也没向他们道出那段无法忘却的记忆。当年那块水泥板一直压在她心里,她无法快乐,无法救赎,心灵的余震和地震一样带给她难以忘却的伤痛。多年来,方登从没去唐山找过母亲和弟弟,在她心里面,家人都死了。
弟弟方达虽在那次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长大后出息了,有了自己的公司、车子和房子。他要接母亲过去住,母亲不依。他又想在唐山给母亲买套新房子,母亲仍不依。母亲说,我不搬,我哪都不去,不然姐姐和爸爸的魂回来,找不到家。母亲无法跨越横亘心上的那道坎,母亲说,如果我过得红花柳绿,就更对不起你姐了。次地震把母亲这辈子都毁了,母亲守着一堆废墟过日子。倒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母亲心里的房子再也没有盖起来。
12.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 篇十二
一场生离死别的灾难,一场母女亲情的牵绊,令人震撼。这一天,离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还有16日。
相认,是疼还是暖
《唐山大地震》的全球首映式简陋得令人吃惊,没有富丽堂皇的会场装修,没有柔软舒适的座椅,甚至没有挡风遮雨的顶子,但是那个场面却隆重得让人终生难忘。
数不清的唐山市民在窄小的体育场入口处排队,因为外场空间有限,队伍变得又粗又长,现场不断有人用唐山话维持秩序。
入场的人数还没过半,就看到大片的乌云气势汹汹地从远方奔过来,好像终于逮着这么多人都坐在外面的机会,可以痛快地和人们玩闹一场。拖家带口前来看首映的唐山市民为了赶时间,很多都忘了带伞,但是眼瞅着自己在队伍里的位置越来越靠前,那种激动很快就把会被雨淋的担心冲跑了。
看到这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多少有些替冯小刚剧组担心。首次使用IMAX技术拍摄的地震特效,真的能让人面对32年前的撼动而感到敬畏么?这成了当天最大的悬念。毕竟这不算一部纯粹的灾难片,因为灾后的温情融化了灾难带来的伤痛和冰冻。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或许小说的本名更适合这部电影要传达的意思。再现初次地震的过程不过半个小时,而此后的两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的表现——持续了23秒的唐山大地震,对幸存受灾群众心灵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的伤害,要想治愈受害者心灵的伤口,或许需要一生。
而影片本身主要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家庭展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徐帆扮演的母亲李元妮,被迫面临一个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生死抉择——她的一对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两端。救女儿,儿子死。救儿子,女儿死。最终,一个艰难的抉择,让这位本来就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也让当时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的女儿方登(张静初饰)误解了母亲32年。
在同冯小刚一起对电影进行初剪时,张翎每次都是哭红双眼走出工作室,在谈到电影对原作的改编时,她说:“电影离我的小说已经很远了。我在构思时,就已经自我麻醉,在结尾让她们母女相认。其实按照故事的逻辑,她们一辈子都不会相认的。但是冯小刚比我更进一步,他还要在母女相认后,双方下跪互说‘我对不起你!’我想表达的是‘疼’,而冯小刚表达的是‘暖’。面对大众,面对有共同记忆的人,面对那些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这种‘暖’更能被接受。”
抉择,是坚强还是崩溃
因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李元妮轻轻说了一句“救弟弟”,这句轻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太清楚的话,让她背负了32年的枷锁。双胞胎姐姐方登暂时性休克,而石板的重压让李元妮以为女儿已经不在人世,昏迷中的儿子方达左手被截肢,为了能够保住儿子的性命,李元妮来不及处理丈夫和女儿的遗体就匆忙离开,这一别就是32年。
方登的扮演者张静初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猫有九条命,那么她这个角色就有九条猫的命。”命运让方登意外活了下来,但这种侥幸并不能抹去方登心里的怨恨。在李元妮选择救儿子方达时,方登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妈,但除了她自己却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方登再没有呐喊过,在接下来被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说过话。她不理解一位母亲是出于何种决绝做出这种选择,不知道是不是该怨恨她,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怨恨,所以她选择遗忘。
与此同时,李元妮在唐山带着地震中幸存的儿子方达,艰难地生活着,更是把对双胞胎姐弟的两份爱都叠加到儿子一个人身上。她固执地不肯再婚,不肯搬家,不肯离开唐山。
在养父养母关爱下成长的方登,解不开心里的疙瘩,也不愿跟任何人提起。方登知道母亲和弟弟还活着,但是却不愿意回到唐山寻亲,不想面对那个当年放弃她的母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帐篷旁,方登和方达姐弟俩奇迹般地重逢了。
这个锁了李元妮一家32年的心结能打开,还要感谢方登在汶川救灾时的经历:一位母亲恳求救援队员把压在石板下的女儿救出来,救援过程中余震不断,救援人员也因石块掉落而受伤,但是女儿的一条腿被压得太死,救援陷入拉锯战。这时,女儿是昏迷的,能做决定的也只有母亲。锯腿!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看着女儿被抬出石板,母亲一瞬间就崩溃了:“你恨我吧,是我让他们锯的,不能因为救你再搭上别人的命啊!”
这位陌生母亲的一句话,让方登一下子回到了32年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决定。而方登似乎理解了母亲。
面对这32年心中无法回避的羁绊,作为一个内心有愧但却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内心一直牵挂但也同样存有怨恨的女儿,她们都选择跪在对方面前。那句哭喊着的“我对不起你!”,让32年的误解有了融化的温度,让内心的枷锁开始脱落,让母女间的怨恨开始蒸发。
羁绊,是真情还是形式
在电影放映之前,这块亚洲最大的IMAX银幕上出现了一本相册,相册里是一张张普通家庭的全家福,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四世同堂。随着照片的不断更迭,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感叹:“那个是咱家的照片!”,“这个是XX家的!”……照片里的人们,都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他们有的在灾难中失去生命,有的幸存下来,有的幸存后也已度完余生。
这一张张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全家福,正是抗击心灵余震的力量。而冯小刚正试图通过影片《唐山大地震》,重塑“家”的概念。很多家庭在那场灾难中散了,但在幸存者的心里,“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他们的所有感情羁绊,都与“家”有关,这一切不会因为灾难的发生而消失。在相册出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形式感很强的环节,被每一位唐山市民内心的回忆解构重组了。
影片甫一开场,成千上万只蜻蜓的集体迁徙让人震撼,而紧随的李元妮一家人的平淡生活却逐渐让人放松警惕,好像走进了满浸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里。但是就在这时,灾难来了。鱼缸里的鱼拼命往外跳,床上熟睡的姐弟俩毫不知情,随着一道地震光闪过,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到高楼大厦瞬间土崩瓦解,看到熟睡的人们失去生命,看到无助的父母不能拉孩子一把,看到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如此脆弱和渺小,看到那些平凡人们默默创造的幸福被自然的力量瞬间摧毁。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或许是幸运的,但更或者是不幸的。他们在天灾中幸存,却在情感上万劫不复。
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在制作部分的绝对投资也创下华语电影之最,全片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制作上。看过很多电影中的地震特效,《唐山大地震》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上是最成功的,因为还没有哪部片子的后期效果制作得如此逼真,让在场的观众虽然毫发无伤,但却心有余悸。23秒就毁了一座城市的地震,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应该让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终生难忘的。这不仅仅是特技的形式感,否则那种震动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人心最深处。
那么如何真实再现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的灾难?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特效是形式,是灾难片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场面确实比较生动,但是我更愿意拍没有特效的电影。每个导演都在说自己的电影是拍人性,那像这样特殊的片子用什么来表达?光用形式么?那不够。这个故事很悲悯,我的感受和大众比较一致,应该有更温暖和美好的东西。”
唐山的首映式刚刚结束,阴霾了很久的天终于下起了倾盆大雨,那块还来不及撤的全球最大IMAX屏幕就这么被大雨淋报废了。“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唐山的父老乡亲,感谢老天,下雨时我问王中磊,毁了这幕,可不可惜。他说:‘那块巨幕是被24万罹难同胞收走的,值了!’”冯小刚明白,唐山人的认可,才是一直让他在意的。
冯小刚
“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最初是怎么想要拍摄《唐山大地震》的?
冯小刚:很多年以前我看过张翎的这本小说《余震》,看完之后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冲动,想把它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制作这样的一部电影需要的是巨额的投资,钱少了肯定拍不了,所以这个念头跟这部小说就只能是埋在心里,没敢碰。后来也是巧了,2007年秋天,唐山市政府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影片,然后就找到我,顿时《余震》那个故事就复活了。我给唐山市政府推荐了这个故事,他们也觉得好,于是这事就这么成了。直到今天这部片子能上映,我很感谢原作者张翎,也很感谢唐山市政府提供的帮助。
《成都女报》:小说里面有很多高于现实的东西,但是电影拍摄就不能作虚化处理,你如何把握这个真实度?
冯小刚:我看了很多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在开拍之前也对幸存者做了大量的采访,记录他们的点滴回忆,争取从每一处细节做到最接近真实。我在拍电影、选择故事、选择电影走向的时候,都比较遵从自己的天性,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从《天下无贼》,到《集结号》,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是一脉相承的?
冯小刚:人道主义的关怀。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和大多数观众的情感渠道是差不多的,能感动他们的人和事儿同样也能感动我。我很少跟艺术家讲这种故事,从他们身上很难判断出大众的情感,他们不是从情感上反应,而是从思想和形式上。我愿意跟普通人讲,我的感受跟大众的比较一致,还是喜欢温暖和美好。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的表现形式做过什么特别的考虑么?
冯小刚:我没有刻意想过,我只是觉得一是地震场面要真实,所以全组才花那么长时间去做特效;二来人的情感要真实,情不能煽过了,要反应合理才能打动人。你比如说,像李元妮这家人,被天灾逼到了黑暗的角落了,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儿子残疾,从这个时候开始,故事的调子就该变了,大家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好起来的,不能够再往人性的死角里面钻。往绝望里推她,我就会手软。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定为儿童不宜的级别,担心票房会受到影响么?
冯小刚:我是尊重电影分级制度的,因为这是科学的。境外的票房要看具体的推广力度。在国内上映时,你们媒体都坐在这里,高密度的关注肯定会掀起全民的热情。国外来看的话,我认为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
《成都女报》:那对于在这么一部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你的初衷是什么?
冯小刚:中国电影的产业链特别薄弱,比如说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有十多种盈利渠道,而目前在中国,除了票房,就只有植入广告。和引进的国外电影相比,国产电影的最低限价又低很多(国外电影的最低限价是45元,国产电影是30元),票房其实是很难保证的。因此,植入广告作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链里的一环,也是仅有的一环,会长期地存在,只是看各位导演如何把它结合地好一点。广告植入得好不好,将会成为检验导演功力的重要标准。《唐山大地震》里面白酒和保险的植入,我觉得是合理的,符合剧情的需要。
《成都女报》:此前接受采访时,几位主演都说你剪了很多他们觉得很好的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冯小刚:一共剪掉了得有30多分钟的戏吧,其实我也舍不得啊,初剪之后我就发现剪不下去了,得请陈国富帮忙。其实剪片的目的也是希望剧情能够更为紧凑,而不是说走着走着就停下来慢慢铺垫,那样会影响全片进度。
《成都女报》:电影送审以后,电影局有什么意见?
冯小刚:零意见。就只有“通过”俩字儿。这部电影能够统一很多有不同需求的人的意见。从官员的角度,有大善;从观众的角度,还是大善。比如有人告诉我,看完以后,只想回家赶紧搂着孩子。
徐帆
“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
《成都女报》:你是如何揣摩李元妮这个角色的?
徐帆:这个角色是在我的状态很松弛的情况下饰演的,我想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天性。接到剧本后,我并没有忙着找资料体验生活,要知道,从出生到现在,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所以扮演李元妮反而是一个很自然的真情流露的过程。你看我现在为什么说话老结巴,就是因为我演得出来却说不出来。如果我能说得一套一套儿的,我就去搞研究了。(笑)
《成都女报》:那么现实中你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呢?
徐帆:严厉和关爱都是必须的,而且得是对等的。如果只有严厉,那么孩子以后会很疏远你。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和自己是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所以严厉和关爱的正比关系才那么重要。现在很多母女之间会出现吵架、怨恨、误解等等令人惋惜的状况,往往是因为母亲都太啰嗦了。
《成都女报》:在影片中,你饰演的角色是如何做出那个事后令自己悔恨不已的决定?
徐帆:那个是电影情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我们这才有功夫去想,到底是应该救女儿还是救儿子。可是,当时的情况那么危急,李元妮听不到女儿的声音,但是能听到儿子的声音,于是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依据。如果想得太复杂,时间浪费得太多,就会失去至少保住一个孩子的希望,这个决定必须得迅速粗暴地作出,不容得去多想。
《成都女报》:全片有没有哪一部分是让你最无法承受的?
徐帆:对于这部电影,我没有办法选“最”,整个拍摄过程我都很激动。
《成都女报》:最后再见到女儿时,为什么会选择下跪这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极端的情感表现形式呢?
徐帆: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愧于对方的人,都需要用一种最真诚的方式去道歉。这种方式不以身份或者辈份而划分,也不因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来决定。只要是能够让双方坦诚相对,能够让对方释怀的方式,都值得去尝试,这样的道歉是发自肺腑的。
《成都女报》:这部戏你多是用唐山话表演,会加大角色塑造的难度么?
徐帆:方言确实是我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唐山话我不是很熟,开拍之前跟着老师学了好一阵儿。以前演过说保定话的角色,所以经常对台词时,说着说着就串到保定话了。而且说实话,最郁闷的是我自己发现不了,通常是老师纠正道:“哎,你怎么又说成保定话了!”
《成都女报》:首映后很多观众对你的评价都很高,目前有得奖的期待吗?
徐帆:得奖的事我从来没想过,那个不属于我要考虑的范畴。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值得我珍惜的一点,是有机会让我把对母亲的理解和对家的感受,借李元妮这个角色释放出来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泄。
《成都女报》:你怎么看待冯导对于剪戏上的处理?
徐帆:我对剪戏没什么想法,既然他说剪掉,那自然就是有剪掉的道理。(笑)拍多少就用多少肯定是不可能的。演员觉得某段好只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把握全局的是导演,导演决定哪段剪哪段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只是为他感到可惜,戏不可能在剪之前就能决定哪些需要删,所以每一段戏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拍摄的,如果最终决定剪掉,他肯定是很心疼的,他主观上肯定也是舍不得。不过都是为了影片更加流畅,对于剧情的影响不会很大。就好像此前热映的《阿凡达》不是也剪了8分钟么,我觉得就算加足8分钟也不会导致影片有质的变化。
《成都女报》:听说在拍摄过程中,冯导曾经很郁闷想放弃,你作为妻子,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徐帆:《唐山大地震》这片子很特殊,一方面演员的情感需要深刻,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也让他觉得为难。情感可以酝酿培养,但是客观的技术问题就得是时刻面对并且需要马上解决的。其实放弃这事儿,现在是首映了他才说,当时他还是咬牙在做的,而且一直做得很认真。我这个老公,坚强就坚强在这儿了。
《成都女报》:现在成功首映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冯导说的么?
徐帆:干完活儿了,痛痛快快玩儿会儿吧!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能拿100分,那么有一半儿的功劳应该算徐帆的。
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女主人,变成孑然一身守着残疾儿子的老太婆,这个女人一生中的每一段故事都让人觉得她就是徐帆,而观众都是跟着徐帆经历这一切的左邻右舍,好像甚至能听到她每晚彻夜不眠的叹息。
张静初好像天生就是文艺片的女主角,不说不笑不动的时候,就跟一张极逼真的油画一样,背景是真的,眼神是真的,感觉是真的,其实人也是真的,只有忧伤太大太空洞,不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在《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饰演方登,这个一直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的孩子带着仇恨成长,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另一种感悟——在大学毕业之前怀孕,毅然退学远走他乡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跟母亲的团聚让她深感意外,直到年迈母亲的下跪,她心里的冰冻才被融化。
张静初
“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参加唐山的全球首映礼有什么感触?
张静初:看完之后就下大雨,我觉得是有天人感应的,天佑中华吧。
《成都女报》:当初是什么原因接这个角色的呢?
张静初:开拍之前的两三个月我拿到剧本,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本来说先去睡觉的,结果后来没忍住,爬起来看了剧本,一看就到了清晨5点过,看完之后就抱着枕头嚎啕大哭。哭了一阵发现不行,会吵到别人,于是就忍着不出声,只是流泪,完全止不住。我觉得这个电影本身就有一种很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演员,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接,只能说我比较幸运,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印象最深的是哪幕戏?
张静初:是片中妈妈,就是徐帆老师向我下跪的那幕。她真的演得太好了。本来冯导跟我说不要哭,因为方登还是应该有一种怨的心理,但是我控制不住,还是哭了。
《成都女报》:你有份被剪戏吗?
张静初:当然有啦,几乎每人都有份。后期给电影配音时我就发现怎么那么多我很爱的戏码都没有了呢,当时还是很伤心的。但说实话,剪戏是为剧情做贡献的,能够看到成品更好地为观众讲述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刚在后台,我给了冯导一个拥抱,感谢他让我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很骄傲。
《成都女报》:这次拍摄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张静初:让我更加珍惜身边人,懂得母亲这个角色特殊的心理活动和思考的方式,也学到了如何同自己母亲相处。
《十七岁不哭》里帅气的优等生简宁,《花季雨季》里活泼热心的王笑天,《唐山大地震》里失去一只手却勇敢面对生活的方达。没错,他们都是同一个人——李晨。先后经历了《士兵突击》和《集结号》的洗礼,李晨已经从当初的青涩男孩蜕变成了型男硬汉。今天的方达,让硬朗的他再次认识了爱,不光是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李晨
“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方达这个角色有什么认识?
李晨:方达是用姐姐的命换来的,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他不曾对生活低头。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商界略有建树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是残疾人,毅然带着物资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这是一种勇气,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方达曾经感受的,是如今汶川人民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大爱。我17岁进入娱乐圈,刚开始演的都是学生,13年过去了,我也开始演爸爸了,回顾起来,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成都女报》:今天看片的过程中哭没有?
李晨:其实我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身子前倾,旁边的人就看不到我哭。但是后来发现,左边张静初在哭,右边廖凡也在哭,动作特别一致,过一会儿就伸手擦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没必要忍着了,所有人都哭得根本顾不上看别人。
《成都女报》:这么完整地观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晨:演技方面的评论就交给观众吧,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震那场戏的特效,当时真是看得目瞪口呆了。那种灾难瞬间来临,以及过后营救受灾群众时的场面,几次让我陷于紧张之中。很佩服也很感谢特效团队。
《成都女报》:冯导的《集结号》你也有参演,和之前相比,这次有什么新的收获?
李晨:跟《集结号》那种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唐山大地震》更贴近生活,我也摒弃了以前的表演方式,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和动作去诠释我对于这部片子的理解: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冯导有什么评价么?
李晨:冯导说出来的话往往非常犀利非常搞笑,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鼓励我们一直坚持下来。
冯小刚说陈道明很清高,但强调他是个好演员,是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好演员。两个人上次的合作是电影《一地鸡毛》,隔了十多年,陈道明再次出现在《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一直保留着军人的角色,曾经有机会出演,但是他都放弃了。看完《唐山大地震》,感觉他就是在等这个角色一样,也许是这个角色一直在等他。饰演军人的陈道明,依旧很清高,除了军人,他还是个父亲,于是这种清高里多了一份慈爱。
陈道明
“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
《成都女报》:怎么考虑接下这个角色?
陈道明:上次跟小刚合作是《一地鸡毛》,那之后我和他基本就断线了,这需要检讨。(笑)其实我一直都想演绎军人角色,这次在《唐山大地震》,总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1976年,我也算是那次地震的亲历者,当时我在天津,我们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房子全垮了。这算是一个情结吧,需要找一个缺口去释放。虽然和唐山受灾的情况不同,但是对于灾难的印象是一样的。
《成都女报》: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想演绎军人角色呢?
陈道明:不管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冲在最前面。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大难当前,他们顾不得考虑这些。军人的付出一直让我很感动很感激,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出演军人角色。
《成都女报》:和冯导这么多年都没有合作,再聚在一起会不会有些生疏?
陈道明:虽然很多年都没有合作,但是我对小刚的信任始终没变。我们在片场没有什么交流,但是有种默契,不需要过多的废话,所以拍摄过程还是很顺利,给电影创作本身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成都女报》:能整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么?
陈道明: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70年代我走过,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有一种比较传统的纯真。
《成都女报》:冯导说你以前的脾气不好,是么?
陈道明:其实我挺随和的,只是每个人都有不能接受的东西,小刚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嘛。
看到主要演员名单的时候,突然见到了“王子文”这个名字。说陌生吧,好像觉得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藏着,说熟悉吧,一下子又想不起她的作品。作为《唐山大地震》中让人惊艳的媳妇,王子文这次饰演的是一个爱上残疾人的姑娘,是位年轻的母亲。比起徐帆和张静初,她就好像还没有绽放的蓓蕾,安静地陪衬在一旁,但是她的颜色已经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
王子文
“嫁到唐山是小河的幸福。”
《成都女报》:第一次演母亲有什么感触?
王子文:这个角色真的很特殊,本来以为就是演六七岁小孩儿的妈妈,结果到最后,剧中的儿子都长得快跟我一般高了。演妈妈感觉挺好的,是不错的经历和体验。演了这个角色后,也理解了成长过程中,我妈妈的很多付出和不易。特别想对她说,咱也赶快把房买了吧,理解您的不容易了。
《成都女报》:年龄会对你饰演母亲造成困难吗?
王子文:因为我是娃娃脸,模样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显得稚气,所以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很厉害,徐帆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拍摄过程中一直都会请教她。
《成都女报》:那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王子文:嫁到唐山是小河这个角色的幸福,而我能参与出演这部电影是我作为演员的幸福。
《成都女报》:同15000名唐山市民一起参加首映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王子文:现场那么多观众跟我们一起哭一起领悟,全程都被大家感动着。看的过程中,戏里面刮大风,现场也是刮大风,唐山的天气好像知道我们电影的剧情一样,让我觉得好像有那种天人感应。
《成都女报》:参与这部片子的拍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子文:觉得生命很宝贵,母爱很伟大。人生在很多分岔口,就被一瞬间的抉择改变了,生命还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
《成都女报》:听说很多人对于你接到这个角色存在着疑问,他们认为因为你是王朔女友,才拿到这个角色的。
【唐山大地震电影观后感】推荐阅读:
《唐山大地震》学生观后有感08-28
关于《唐山大地震》观后感800字07-05
唐山大地震的作文09-12
中学生观唐山大地震有感作文09-20
感受唐山新变化08-12
唐山中考模拟试题06-23
唐山期末考试卷07-20
河北唐山迁安乡镇规划08-18
唐山八年级上期末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