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职业素养(共10篇)
1.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篇一
职场新人如何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学会迅速适应环境
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今社会,不能够迅速去适应环境已经成了个人素质中的一块短板,这也是无法顺利工作的一种表现。相反,善于适应环境却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手中也握有了一个可以纵横职场的筹码。?不适应者将被淘汰出局?善于适应是一种能力适应有时不啻于一场严峻的考验做职场中的“变色龙”
化工作压力为动力.
压力,是工作中的一种常态,对待压力,不可回避,要以积极的态度去疏导、去化解,并将压力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高压的情况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别让压力毁了你?积极起来,还有什么压力不能化解生机活力PK压力,善于表现自己.
像老板一样专注
作为一个一流的员工,不要只是停留在“为了工作而工作、单纯为了赚钱而工作”等层面上。而应该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用老板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像老板那样去专注工作,以实现自己的职场梦想与远大抱负!以老板的心态对待工作?不做雇员,要做就做企业的主人,第一时间维护企业的形象
设立工作目标,按计划执行
在工作中,首先应该明确地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再去致力追求。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像船没有罗盘一样。每一份富有成效的工作,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去指引。时间对每一个职场人士都是公平的,每个人都拥有相同的时间,但是在同样的时间内,有人表现平平,有人则取得了卓著的工作业绩,造成这种反差的根源在于每个人对时间的管理与使用效率上是存在着巨大差别的。因此,要想在职场中具备不凡的竞争能力,应该先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时间管理高手。
自动自发,主动就是提高效率
自动自发的员工,善于随时准备去把握机会,永远保持率先主动的精神,并展现超乎他人要求的工作表现,他们头脑中时刻灌输着“主动就是效率,主动、主动、再主动”的工作理念,同时他们也拥有“为了完成任务,能够打破一切常规”的魄力与判断力。
做到忠诚
忠诚是指对企业的忠诚以及对自己职业的忠诚。当你选择了一个公司作为事业的起点那在这个组织一天,就要努力工作,为其创造价值。虽然忠诚不能从一而终,但在企业里一天,要对企业保持忠诚一天。
服从第一
服从上级的指令是员工的天职,“无条件服从”是沃尔玛集团要求每一位员工都必须奉行的行为准则,强化员工对上司指派的任务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在企业组织中,没有服从就没有一切,所谓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等都在服从的基础上才能够产生。否则公司再好的构想也无从得以推广。
勇于承担责任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认为:“没有人能够想当然地保有一份好工作,而要靠自己的责任感去争取一份好工作!”世界上也许没有哪个民族比得上德国人更有责任感了,而他们的企业首先强调的还是责任,他们认为没有比员工的责任心所产生的力量更能使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了。显然,那些具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才能在职场中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工作就是一种责任,企业青睐具备强烈责任心的员工
虚心学习,尊重别人
很多大学生刚毕业去企业,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看公司这里不顺眼,那里挑毛病,更有甚者会看不起自己的领导。这种心态,千万要杜绝。就算领导和同事有什么工作方法和自己不同,也需要虚心请教,了解差别的根本。领导和同事大多都经验丰富,如何工作自有一定的道理,就算有一些错误,你也得尊重领导和同事的做法,从而再提出疑问。当然,尊重不代表一味奉承。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是自己在职场工作中一种所要用心去坚持用心去工作的表现。
2.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篇二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成熟,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目前的人才需求现状, 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调高职学生培养以就业为导向, 面向社会。高职学生在进入工作领域后频频跳槽, 导致用人单位不满意, 自身也难以取得进步;学生具备相当的操作技能, 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出现这种局面, 还是高职学生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所致。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学生走向“职场”、通往成功的通行证。
一、职业素养的定义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 是职业内在的要求, 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1]。职业素养包涵的内容非常广泛, 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指高职学生通过文化学习、技能培训, 以及自我锻炼, 掌握其岗位需要的技能知识、工作态度、职业精神及其心理状态, 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职业素养培养意义
1. 人才培养的需要
我国目前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 人们对人才的标准越来越高。社会迫切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 敬业、勤业、精业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目前,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主要服务于企业和管理部门, 不但要求学生具备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掌握实践动手能力, 还应具备职业素养和职业岗位适应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学生参加工作为社会作贡献的必备条件。
2. 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需要
近年来,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良好的职业素养已经成为参加工作的一块敲门砖。从个人来看, 个人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 就很难取得突出的工作业绩, ;从用人单位来看, 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员才能实现求得生存与发展的目的, 可以帮助单位节约成本, 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从国家的角度看, 国民职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的发展, 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所以说高职学生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 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职业素养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湘潭市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现状和企业对高职毕业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随机对湘潭市2所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以及湘潭市3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放问卷共300份, 回收问卷共291份, 剔除信息不完整的问卷8份, 纳入统计分析的合格问卷一共283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的占94.52%, 选择求职的学生占83.68%, 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10.84%;学生期望的月工资平均为2210.3元, 而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月工资只有1500-1900元。
通过对本次调查数据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当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 对自身认识不足,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评价要高于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 (2) 职业目标不清, 盲目择业求职; (3) 再学习能力需加强, 学生在刚参加工作后, 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技能存在差距, 需要企业再培训和培养; (4) 学生在日常工作中的主观能动性、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四、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目前高职学生大多数属于90后,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 具有独立、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优点, 但也存在团队合作意识差、责任心不强、缺乏吃苦精神等不足, 加上生源结构复杂, 形式单一的说教式职业素养教育很难取得成效, 因此, 职业素养的培养既要靠高职学生本人有意识地培养, 又要靠高职院校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 还要靠用人单位精心雕琢, 共同努力。
1. 高职学生自身加强培养
(1) 养成良好习惯, 塑造良好形象
职业行为和习惯是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 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用人标准, 文凭学历已不再是万能的敲门砖, 成熟、睿智、精明干练、富有开拓精神的形象特征成为当今用人单位所共有的心理期待。
(2) 树立责任和合作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自觉认真地履行社会职责把责任转化到个体实际行动中去的心理特征;合作意识是指个体对共同行动及其行为规则的认知与情感认同, 是合作行为产生的前提和基础。责任和合作是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基本要求。责任即自己的事自己负责, 保证工作按时完成;合作即要有团队精神, 有协作精神, 达到合作共赢。对于职业人而言, 这两种意识既关系到个人和企业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与否, 也是为人做事最基本的要求。
2. 重视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职学生的摇篮,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 高职业院校一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企业优秀文化观念合理地融入到高职学生培养全过程, 强化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重视高职学生全面发展, 加快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高职学生自信心,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促进学生成才。
(1) 突出教师的“双师素质”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通过各种办法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素质, 加大高职院校的教师培训力度, 吸引企业技术骨干参与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教师培养工作。专业教师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历, 同时也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2) 重视课堂教学, 搭建校园文化平台
高职院校教学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大纲课程设置要求, 全方位整合现有课程。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更强调因材施教, 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化, 创造一切条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未来职业内涵或外延的变化[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 让学生掌握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明确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实训机会, 让学生通过模拟训练和仿真训练, 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此外,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 以社团文化活动、学生职业技能比武和社会实践为载体, 发掘学生潜能, 为锤炼其基本职业素养提供舞台。在社团文化活动中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 让学生感受“仿真职场”。高职院校以讲座为平台, 邀请企业人士、成功校友等面对面的沟通和探讨, 让大学生切身感受企业家的成功之道和其精神魅力, 从而激励大学生更好地发展自我。
(3) 重视社会实践
职业技能的培养要靠反复地实践, 技能才能巩固和提高。高职院校通过企业实习和社会实践, 在职业环境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 也可以通过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如公益活动、社会调查、勤工助学等方式, 不断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增强艰苦奋斗和自强自立意识, 为其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打下基础[3]。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通过协岗实习、顶岗实习等方式, 提前熟悉职业环境, 掌握职业特点和了解职业发展,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 做好职业规划, 树立职业意识
高职院校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利用学院招生就业指导中心、课外学堂和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方法, 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设计自己职业生涯规划, 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 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 向高职学生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 拓宽就业渠道, 增强创业意识, 以创业带动就业。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社会技能各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呈现日新月异,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变得日趋重要, 职业素养培养要有前沿性和引导性, 努力做好高职院校的高职教育与现代企业的完美融合, 高职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着力提高职业素养, 提升就业竞争力, 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平芸.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1) .
[2]俞克新.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教改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篇三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职业素养;德育课程
一、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关于非智力因素的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于1935年首次提出,其主要指的是人在智慧活动中,不会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一种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与通常所说的智力因素迥然不同,其不同在于智力因素包括为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而进行的观察、思维、记忆以及想象等心理活动。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包括:需要、兴趣、情感、动机以及性格等方面。与智力因素解决“能不能学”的问题不同的是,这种非智力因素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动力,帮助他们将学习中“想不想学”的问题很好地解决。
一个人职业素质的好坏,是其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学校教学中、在德育课程中要特别抓住非智力因素对职业素养的重要影响。
二、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对职业素养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与创造力之间有着极大的关系。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学生间智力的差异性很小,在所有人中智商特別高的人仅占3%,同样智商特别低的也仅占3%,其中中等智商的人大约占了94%。换句话说,也就是人们的智商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随着现代社会人类生存中环境问题的日趋尖锐,劳动力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等方面的错综复杂,使得现代社会对人们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人才的竞争已经演变成了非智力因素的竞争。
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措施
对于智力的发展受物质与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然而最终还是教育与实践起到了绝对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步入社会开始走向工作岗位的时期,因此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业成绩,以及未来工作、事业的成功。因此十分有必要采取措施来培养。
1.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更新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是似乎只要认真传授知识,教学严格就是好老师,但现代教育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在智力因素开发的同时培养非智力因素。
2.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当前创新教育为了能够适应人们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增加开设了思维科学、创造心理学以及健康教育等课程,从学生最根本的德育来进行教育指导。
在对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也要讲究教学艺术。精湛的教学艺术能够对非智力因素品质进行有效的调动、培养与提高,巧妙地运用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控,提高教学质量。
3.德育课程中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当前的德育课中,关于教学手段的特征主要包括:图文并茂、视听并举、人机对话等,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感染力以及重现力,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娱乐色彩。这些不仅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还能够为认知与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过程提供条件与技术的支持。因此,要对教学手段进行改革。
4.对德育课教学环境的优化
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而德育课教学环境作为对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以及性格的形成培养都有极大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开放性相对缺乏,特别是对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一直是一项值得重视和培养的任务,因此在德育课程中格外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个人潜能进行挖掘,不仅有利于个人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工作素养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爱埃.近年来非智力因素研究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1996.
[2]朱九思,蔡克勇,姚启和.高等学校管理[M].武昌: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3]吴宁.谈21世纪高等教育视野中的非智力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1.
[4]张朝栋.略论非智力因素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1999.
[5]陈文君.非智力因素理论与素质教育[J].衡水师专学报,1999.
4.提高职业素养读后感 篇四
提高职业素养 做优秀教师
——《珍惜这样的员工,培养他成为高管》读后感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珍惜这样的员工,培养他成为高管!》,立刻被它吸引住了:没有枯涩难懂的理论,有的是作者对提高员工素养的独特见解。同样,作为一个教师,我们应该以书为友,阅读多方面的书籍和文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书中的以下几点内容令我印象很深,受益匪浅。
负责——绝对没有借口,保证完成任务。教师也是一样,每当在工作中感觉辛苦、疲惫的时候,支撑着我们继续工作的动力就是责任心,有的人把教书当作一种职业或者一种谋生的手段,但我却认为,人是要有所追求的,教师更是一份值得毕生追求的事业,我们甘愿做学生的铺路石。无论何时我们不应该放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放弃对学生的关怀和对学生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学生都具有向师性,因此我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责任心驱使我们不断努力,让我们在学生面前展现出我们最大的爱心和责任心。
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场解决。高校说过,教师的三大法宝:一副好口才,一笔好字,一手好文章,三者中我觉得尤其重要的就是“好口才”,这也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教师的沟通能力是小到班级大到学校的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体现。具备良好沟通能力的教师不但形成良好的班级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良好的沟通能力成了工和效率的润滑剂。反之,不良的沟通能力则使学生与教师,老师与家长,教师之间形成了无形的人际屏障。这学期我很幸运的和李靖玉老师搭班,在她身我能学到不少东西,在班队会上,李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简练的评价,让学生兴致盎然的讲了生动的故事,踊跃 1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的发言,我很佩服李老师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因此,我在平时应该多看书,多和经验丰富的老师交流学习。
积极进取——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活到老,学到老”,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时代是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良好的素质并非学校教育,继续教育才能获得。新的教育观念认为终身学习是当代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5.提高女性职业素养的心得体会 篇五
近期,公司组织员工学习了《提高女性职业素养》,通过学习,颇有感受,现把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认真规划和实施女职工素质教育工作。各级工会女职工组织要结合实际,制定出符合本企业、本单位实际的女职工素质教育实施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和具体实施措施,使女职工素质教育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要认清学习培训是基础和关键,在女职工中树立只有大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的意识,帮助女职工观念转变,不断更新知识。通过教育,使女职工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将学习与生存、与生活,紧密挂起钩来,不断增强女职工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通过学习,使她们尽快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识,适应竞争的要求,适应企业的需要,跟得上企业发展的步伐。真正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化,从而使的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灿烂。
其次,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要建立女职工岗位成才的有效机制,在为其成才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外,要有一定的手段和措施鼓励女职工学知识、学技能,将教育和鼓励同晋级、晋职和物质、精神奖励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其注入内在动力,激发女职工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在企业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女职工素质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取得长久实效。
6.教学中提高职业素养基础会计论文 篇六
一、基础会计教学中职业素养教育存在的相关问题
1.注重教而轻于学
目前我国的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普遍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说教为主要教学方式.虽然现代化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技术逐渐普及,会计教学也会经常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课常教学的可视效果和内容方面丰富很多,但在实际的基础会计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学生的职业素养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大部分教学时间都以课堂说教为主,媒体演示为辅,学生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不能够充分的发挥和调动他们的主观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由于学生是初接触会计这门学科,对于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比较生疏,在课堂上对学习内容不能更好的理解和消化,如果课后不进行及时的巩固学习,只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反感.且由于会计教学在加强职业素养方面又比较抽象,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甚远,很多知识不能够更好的被理解,久而久之,学生会对学习内容感到枯燥无味,兴趣大减,甚至还可能会有学生产生反面学习情绪.
2.缺乏职业素养与基础会计的教学整合
由于职业素养是基础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单纯的作为理论内容来教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是一笔带过,只是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即可.而在后期的会计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并没有过多的涉及到会计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职业素养与基础会计教学之间的整合和贯穿,没有真正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在方法和实施方面较为匮乏.
3.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应用相脱离
会计专业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其教材内容与社会工作的实践应用相脱离,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的技能等都是虚拟出来的,且与社会实际工作情况存在差异.这使得学生进行系统的会计方法和技术学习后,明显落后于企业会计实际操作的需求.当学生真正的参与到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后,明显发觉自身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应用存在反差,这会导致其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学习的迷惑,以至于造成工作中的不自信.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未来发展,降低了其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二、基础会计教学中提高职业素养的方法
1.拓宽职业素养内容,整合教学过程
在目前关于职业素养内容的方面基础上,拓展相关包括的内容,增加关于企业文化、职业习惯和思维方式等内容,并通过利用专家讲座、实例分析和图片展示等方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学习.积极努力的把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学与会计专业教学之间的整体过程进行整合,比如:在进行基础会计内部控制教学过程中,加入会计人员自身职业素养方面的学习和关注内容;或是在进行会计岗位分工操作时,加入会计人员职业素养方面的学习和关注内容;或是在会计实际核算、业务处理以及报表编制过程中,加入会计人员应关注的相关会计职业道德、能力以及意识方面内容,加强职业素养与专业教学之间的整合,实现两者之间的互相包容和互相交流,有效的提高专业素养.
2.转换教学角度,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教学方式的不更创新,应当转变教学方式,转换教学角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不再是会计教学过程中的说教者,而是成为学习活动的发起者.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基础会计方面的学习和职业素养方面的提高,教师教学已不在是知识的单一来源.教师的职业任务除了提高学生的会计专业知识能力以外,还要加强学生对于学习方法和职业素养能力的提高.所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所学知识的来源,提供和培养其学习方法和信息资料运用的正确方式.学生也不再是会计教学过程中受教者,而是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动者.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教学方式,提高其职业素养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创新能力和人际交流能力等.通过角色的转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合理地、有效地,使之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明确的对自身的学习任务、过程和能力培养进行规划,提高并完善自身的职业素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利用有效的方式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完成学习计划,并对自身的学生过程和取得的结果做出最终的评价.
3.利用多元化方式,提高职业素养
7.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篇七
1.良好的个人文化素养。高校财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强, 具有综合性知识特点的工作。做为一名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良好的学历教育, 过硬的专业技能, 丰富的综合知识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除了常规性的财务基础工作, 还涉及各类科研经费管理、学生经费管理、建设经费管理、校企合作经费管理等综合性财务管理工作。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 了解各类相关学科知识及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为高职院校当好家, 管好帐。
2.较高的法律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标准和要求, 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作为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必须坚守应有的法律底线和道德标准。“守法、诚实、正直、公正、可靠”是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各类采购、建设及校企合作科研项目都是滋生财经犯罪的来源之处。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遭受极大的挑战, 作为财务人员必须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抵制一切违法违纪行为的诱惑, 敢于坚持原则, 拒绝一切不合理开支, 杜绝挪用、贪污和浪费现象。更要严于律己, 不丧失人格, 不借用财务职位之便以权谋私, 不随意泄露单位财务信息, 维护学院的整体利益和财务人员自身职业形象。
3.较强的专业技能与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院校的财会业务而言, 会计业务的专业性较强, 主要是以高校财务会计制度为执行对象。详细记录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业务往来及款项收支, 并对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实行切实反映与监督, 记录真实、完整的结果。在这种环境下, 要求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做到了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体系, 熟悉高校会计制度以及各项校内规定, 掌握实际会计操作技能。对具体的业务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 及时处理会计业务, 具备较强的职业服务能力。
二、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素质现状
1.专业知识相对老化、专业素质偏低。高职院校的财务人员从本质上看, 高职院校的会计与企业会计是有明显的区别。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 紧贴市场变化, 注重经济活动背后的利益分配。因此, 企业的财务人员会时刻注意最新财经政策, 专业触角更为敏感, 专业知识更新较快。高职院校则属于事业单位, 主要是以教育服务。在利润方面有所弱化, 对外界政策变化及专业触角不像企业财务人员一样敏感。再加上高职院校主要以服务学生及教学科研为主, 由国家财政拨款, 并非将盈利作为最终目标, 因此, 在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老化, 有限于事业单位财会知识层面, 不能及时跟进相关的会计新技能、新制度及财经法规等, 与企业会计人员相比专业素质偏低。
2.缺乏评价机制、服务意识较差。有一些财务人员时代意识淡薄, 不知道如何学习或不想学习, 创新能力低, 在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方面没有开放意识。特别是在一些会计新准则、新规定颁布后, 仍沿用过时的方式处理日常事务, 导致输出的财务信息不能与时代接轨。受评价制度等影响, 部分财务人员思想落后, 缺乏学习意识, 导致业务上出现脱离实际, 工作不精通。
3.信息化程度较低, 影响工作质量。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学校财务部门也与校内其他部门一样, 必须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与时俱进, 协同创新,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但多数高职院校财务部门为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 个别还存在手工做账的现象, 更别提用友、金蝶等软件的应用, 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三、提高高职院校财务人员素质的措施
1.积极增强高职院校员工的财务法制的观念和职业道德。在社会的发展中, 各种价值观的存在必然带来各种各样的诱惑, 对高职院校教职员工, 特别是财务人员是个很大的利益驱使和诱惑。如教职员工在各种经手和审批的财务上存在严重挑战。作为与财务打交道的员工, 必须坚守原则, 廉洁自律, 树立法制观念, 绝不做违法乱纪一切行为, 依法办事, 严格按规定办事。作为一名财务人员, 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工作经验,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这关系到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要求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坚守原则, 抵制各种不当利益的诱惑, 正确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
2.加强业务学习, 提高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科技的发展, 知识的不断更新, 高职院校财务人员必须加强各种财务知识和业务的学习, 不断吸收新知识和实操技能, 提高业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学校应支持鼓励财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和各种业务培训班, 纳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同时, 加大与同行的业务交流, 走出去, 学习先进的财务工作和管理经验, 从学习中提升创新能力, 跟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步伐, 从而提高学校财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3.积极完善财务工作考核。高职院校的财务工作, 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根据学校实际, 建立和完善财务制度, 落实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度, 细化各岗位考核内容, 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对财务工作业绩进行定期检查和考核, 及时对业绩考核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和批评, 并给予一定的处罚和奖励, 增强财务人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从而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8.怎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篇八
【关键词】就业指导 职业素养 《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 就业 问题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8-0011-02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我院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目的是提高本学院学生的职业素养,增强输出人才质量,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取得关键性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当今时代的发展迅速,竞争相当残酷,在这样一个优胜劣汰的环境下,想要获得一份就业机会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在面对企业的严格标准,学生想要让自己脱颖而出,排除一切障碍,所能依靠的唯有职业素养。学历在如今的社会中已经黯然失色,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便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当然,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也是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目的,因此为企业解决用人需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我院针对加强大学生职业素养,开设了《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帮助大学生在未来职场上取得优势,这也是高校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唯一路径,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和谐发展,更能保障大学生切身利益。
此外,为社会输出高职业素养人才是高校的本质任务,目前多数高校把考察学校的教育成果用毕业生的就业率来衡量,就业率太低会对学校的声誉产生负面影响,最重要的是如果学校声誉不好会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计划,这对各大高校都是致命一击。由此而言,我院重视就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是势在必行的。[1]
二、当前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1.我院《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设置的时间存在问题
自我院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所开设《职业发展与创新》这门课程出炉,诸多问题就伴随而至。由于新增课程大多老师都不太了解,因此能担任此课程的老师数量有限,也因此造成了课程时间安排上的问题,其中就业指导课程的时间设置杂乱问题最为严重。例如,此门课程有些班级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而有些则排至在第二学期,这样就与本校学生的实习期发生严重碰撞,导致第一个学期选修此门课程的学生在企业面试时遭遇忘记所学知识的窘相,降低实习成功率。
2.课程内容多而泛,学生无法吸收
除了时间安排不当之外,《职业发展与创新》这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也相继出现问题。由于课时安排少,内容多而杂,教师备课粗糙,没有精细之分,学生无法吸收掌握。同时由于我院师资的缺乏,授课的教师没有经过严格的筛选,而是挑选了课程安排少的辅导员教师担任,甚至新辅导员也可讲授此门课程,这些教师没有接受过特定培训,有些甚至不太了解这门课程,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只是单纯把自己查找的与就业指导相关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对教学内容缺乏规整的安排,导致我院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粗糙、繁杂,局限于书本理论知识,脱离社会实际,且没对就业政策、技巧上面进行详细讲解,没有系统规范的约束,造成了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做出的贡献没那么理想。
3.教学教材内容老化,针对性不强
教学内容的枯燥部分来源于教材的使用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作为职业指导课程教材单一、繁冗,由于教材书是两位老师多年前编制,因此出现了使用多年前的老教材、从网上搜查,充当教学教材使用,缺乏说服性,学生也因此随意找寻就业指导方面的书籍使用,致使教材杂乱不堪,破坏了就业指导课程的严谨专业。此外,选取教材不能进行精确的划分,内容不能贴切实际,不能满足特定专业学生的需求也无法让学生理想的企业产生吸引力,在实习就业阶段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教材的使用也没有对就业指导课程产生正面影响,更没有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打好基础。
4.教学形式单一,枯燥乏味 [2]
除去客观原因,在主观原因上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形式古老单一,以理论教学为主,一味强调概念性知识,缺乏实践教学,丧失了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的初衷。教学模式落后,与社会脱轨,并没有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意识不到高职业素养在未来就业所产生的力量,层次偏低。此外各专业年级混合授课,产生了大杂烩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學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性。教学模式的单一性,对学生进行了催眠,使其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停滞不前。
5.该课程不被重视
分析了就业指导课程失败的主客观原因,我认为我院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本质原因是该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说服力的思想旗帜。
由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近几年刚刚踏入学校课程安排,初出茅庐使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只有片面的认识,降低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度,此外,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大多安排讲座听课,这样就导致了学生的潜意识里面就会把就业指导课程定义为可有可无的公共课,在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任务里造成了致命一击。
三、怎样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1.调整课程设置,形成课程体系
我院的《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是就业路上的良师益友,充分掌握将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所以,它必须拥有清楚明确的思想指导和层次分明理论体系作为辅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安排上做到循序渐进,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制定不同授课方案。例如,对大一新生的授课需以理论为主导,通过就业指导《职业发展》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其对这门课程进行初步了解。针对我校大二学生,应采取实践主导理论辅助的方式,提前进入面试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职场需求,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增加其下半学期找实习单位的成功率。针对不同专业,我认为应进行更专业精细的区分。以我院的餐饮食品安全专业为例,除了实践面试之外,应该增设模拟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实地练习,这样在以后的实习中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会增加实习生的转正几率。总而言之,只有层次清晰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2.明确教学内容,精简课程
为了解决内容杂多,学生无法吸收的问题,我认为我院的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应该对内容进行筛选精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学生所熟知的无用处的章节去掉,把握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的核心内容,将类似的内容规整融合,对于已经学过的部分直接跳过,把精力主要放在学生不理解或者没有意识到的内容上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生的记忆力度,从而对课程理解吸收,达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
3.确定教学重点,加强教材建设
在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重点,精选内容,着重挑选教材,制定统一教材,但是在各专业各年级要进行细微区分,根据情况不同,为各科学生制定专属的教材。教材必须有专业区分,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最精细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最有力的帮助。此外,不同行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是不同的,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有所区分。并且教学[3]内容也不能把知识局限于书本之中,局势瞬息万变,我院《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要与社会接轨,与时俱进,从互联网精选最新案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只有这样才能让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目标走上正轨。
4.改进教学模式,增设多种形式实践
对于我院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这门课程,想要让学生完全吸收理解,就必须采取创新的教學模式。教师在授课中不能一味死板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教学,也可以增设实践游戏、邀请当前影响力的成功人士开设讲座,分享经验教训也可以。可设立模拟情境,为不同专业学生专属定制等充实教学,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也可以开展实践素质训练,师生互动、引入素质提升训练游戏、增设多媒体教学等。通过创新型课堂让学生感性认识求职就业,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业素养,为自己创造优势。
5.成立专门课程研究组织,提高课程的规范性。[4]
为了解决我院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课程不被重视的问题,我认为学院应该成立专门课程研究组织,提高课程的规范性。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们首要问题就要解决师资短缺现象。为了形成一支有责任感、专业性强、素质高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团队,就要严格遴选教师,进行师资投资与培训。要在选取不同专业教师进行就业指导《职业发展》的专业知识培训,并且还要与市场匹配,与企业对口,并且要邀请校外专家加入,最后经过统一考核,只有成功通过考试的教师才能正式上岗。我建议学院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时俱进,避免成为井底之蛙。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监测,确保课程团队完成的质量。还要增设课程后勤服务,随时为学生解决关于就业指导《职业发展与创新》有关的问题,同时也能为实习的学生提供援助,这样才能真正从实际上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明确了当前的就业形势,我院应该在巨大的压力下进行整改,以应对变化万千的职场风险,提高学生的就业几率。事情都有两面性,风险与挑战并存,当前的压力也赋予了我们一个机会,只要我院成功解决《职业发展与创新》的课程问题,就一定能帮助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提升就业能力,在竞争中取得关键性的优势,增加就业几率,同时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学校声誉。
参考文献:
[1]《经济师》,2012年第一期,学科建设
[2]王学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刍议。
[3]田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王壮.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内涵建设,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一期
9.如何提高职业素养 篇九
一、前言
作为公共教育服务机构之一,大学在现代教育中担负着为国家培育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以及主要科学研究阵地的作用。大学校园中,图书馆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为大学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提供了知识的动力,图书馆内丰富的文献收藏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助力学生成长成材。图书馆馆员作为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承担着整理文献、推广阅读、传播知识的重要任务。
二、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的现状
1.专业人才缺乏
一直以来,大众对图书馆馆员的印象停留在图书整理归纳、图书借出与归还登记的简单工作内容上,事实上,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图书管理人才以及具备一定业务能力与敬业精神的人员才能得以胜任。当前在我国大学图书馆馆员中缺少专业的图书档案管理人才,虽然馆员的学历层次呈上升趋势,继续教育也使一部份馆员综合能力有所提升,但不同专业的图书馆馆员在图书管理的工作角色中还需要不断的适应与成长。
2.业务知识与能力欠缺
作为大学图书馆馆员,除了对图书档案管理工作专业的知识与业务能力外,新形势下图书馆馆员的职业技能还应与时俱进,具有一定外语基础以及计算机能力。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图书检测与资料加工上的广泛运用,图书馆员需要具备对电子邮件、网络检测、资源下载等现代信息传播工具的处理能力。日新月异的网络环境下,仍有馆员仅会使用传统的文献资料加工与处理工作,无法科学的实现信息共享,满足读者需求。
3.敬业程度不高
大多数图书馆馆员认为图书管理工作是一项单调乏味的工作,缺少工作激情与责任创新能力,对工作的态度仅限于日复一日的机械工作,没有主动学习业务技术、不断充实提升个人能力的意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只对自己负责区域尽责,极少与同事团结合作,没有创新意识以及开拓精神。大学图书馆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为学生与教师构建出合理知识结构的第二课堂是图书馆馆员的责任,当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图书馆馆员在观念、技能、职业素养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构建一只具有优良作风、专业素养、敬业精神的`高素质图书馆员团队,是新形式下大学图书馆发展亟需面对与思考的问题。
三、论新形势下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提高的途径
1.引进专业人才,扩充团队力量
大学图书馆各项管理工作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亟需得到提高与创新,这就需要图书馆组建出拥有专业素质、适应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需求的馆员队伍。大学图书馆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辅机构,馆员自身知识水平与专业技术的高低、工作能力与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新形势下,大学图书馆要得到长远的发展,满足大学生阅读需求,需要通过对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人才队伍的规范建设,使图书馆馆员的学历、专业、年龄经构更科学与完善。优秀的专业人才引进,可以将创新的意识与思想、先进的理念更好的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以老馆员的服务经验结合新馆员的创新与热情,做好大学图书馆管理工作。
2.重视业务能力的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新形势下的大学图书馆馆员,除了具备基础的业务能力与服务意识外,还应不断对新技能进行培训与提升。当前大学图书馆外文资料以及计算机应用普遍,图书馆员应做到与时俱进,关注对外语阅读能力、计算机获取检索文献信息能力的培训,系统全面并且深入的对文献信息的搜集、检索、整理、查找等基本能力进行提高。可通过参与业务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馆员到具有代表性的先进图书馆进行参观学习,鼓励馆员在职学习,持续进修,掌握熟悉数据库及管理软件的运用。其次,还可根据不同岗位的馆员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岗位培训,结中培训、单独指导、轮岗实习等方法,使馆员工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多岗位职能得以掌握,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最终在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
3.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服务意识
当前大学图书馆馆员工作情绪不高,缺乏积极性与耐性的现状都是图书馆馆员自身缺乏职业素养,服务意识欠缺的表现。不可否认,图书馆管理是一项复杂且繁琐的工作,需要馆员有足够的耐心与自觉性才能实现整体服务的提升。要提高大学图书馆馆员职业素养需要从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教育开始,通过对馆员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使其约束自身行为,在工作岗位上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本职工作。在服务上以读者至上为原则,以无私的奉献精神与为读者服务的敬业精神,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与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
4.开展竞争与激励活动
竞争与激励活动的开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的激情与责任心。通过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采用适度奖励、或绩效评价等不同的激励机制,使图书馆员保持工作积极性,以热情的心态对待图书馆工作。竞争机制的实行是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给图书馆馆员制造一种紧迫感,使其意识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工作态度可能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积极向上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四、结语
10.如何提高员工素养 篇十
公司是员工之家、员工之家要有对员工的凝聚力,以使全体员工能主动积极为企业目标而奋发努力。公司要培育出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精神,以激励员工,并能把公司经营得兴旺红火,有知名度,效益好。同时关心员工,尊重员工,让员工在此工作有荣誉感、自豪感。这样,员工就会以公司为家,为公司着想,与公司同甘共苦。
一、员工应牢记公司的发展目标、责任、使命与宗旨
作为一名银行的合格员工,首先,要牢记公司的发展目标、责任、使命与宗旨是什么?即要牢记:一个目标,两手都要硬,创建三个平台,履行四项责任和发扬五种精神;其次,要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岗位,熟悉这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以及要遵守岗位工作规范;第三,要懂得具备什么养的素质,才能与其他员工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勇往直前,把自己的成长与企业的发展壮大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公司发展与个人成长双赢的目标。
二、公司员工素质要求
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的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难看出,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员工素质的竞争。只有具备高素质的人,才能有高素质的企业。?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公司应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来为公司的发展目标奋斗,一般来说,高素质的员工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有文化。
有较高的文化基础,具备良好的适应岗位工作的能力,善于接收新知识、新文化、新事物,善于吸收借鉴别人的经验,快速成长。
2、勤奋好学。
好学上进,积极学习掌握与工作有关的政策法规、专业技术及业务知识,积极参加培训,自觉进行知识更新。
3、精通业务。
胜任本职工作,技术业务熟练,能处理好专业技术上的各种问题,服务产品质量、工作质量信得过。开拓市场能力要过硬,业务执行能力要过硬。
4、责任心强。
对工作认真负责,作风严谨,责任心强,能努力克服困难,尽职尽责完成好本职工作。严格做到对公司职工负责,对公司长远发展负责,对股东利益负责,对客户的承诺负责。
5、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要具有螺丝钉精神,放到哪里,就在哪里发挥作用,具有全局意识,不折不扣地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
6、品德好。
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遵守职业道德,重合同守信用,言行文明礼貌,善于团结,善于合作,能互相帮助,乐于助人,为人热情,做到优质服务。
7、“敢拼、敢打、敢闯”。
要发扬“敢拼、敢打、敢闯”的精神,“敢拼”就是敢于同竞争对手拼;“敢打”就是敢于打硬仗,敢于完成艰巨的任务;“敢闯”就是敢于闯市场,闯难关,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8、遵纪守法。
有法律法规意识,不违纪违法,认真按公司规章和各种制度办事,行为规范,遵守公司劳动纪律,不出任何质量安全事故。
9、乐于奉献。
有奉献精神,任劳任怨,不斤斤计较,一心扑在企业上,把企业发展壮大当成自己的事业,创造性地忘我劳动,实干精神强。
10、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强,集体荣誉感强,能积极为公司建设献计献策,为企业文化建设和发展努力工作。
11、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生活和工作在邮储银行的人,都应有感恩的心。是别人给自己撑起了事业发展的和谐平台,才有自己今天的发展和成长。自己为公司每完成一项工作,都是对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自己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机会永远给有准备和不怕吃苦的人。
优秀员工的标准是:文化素质高,乐于奉献,服从领导,团结协作,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一心扑在企业,把企业发展壮大当成自己的事业,创造性地忘我劳动,“敢拼、敢打、敢闯”的精神,具有团队精神。
三、如何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要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首先提高决策层的素质。提高员工的素质固然重要,但是,更深层次和更重要的在于决策者和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一个企业就像一个人一样,同样有性格,一个企业决策者的思维和行为特征将直接决定和影响下属和企业在公众中的行为映像。一只虎带领一群羊和一只羊带领一群虎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提高员工素质的前提必须是决策者以及经营者首先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2、要引进人才。
要不拘一格引进和使用各类人才,特别是要对具有高学历和执业资格的人才,真正做到“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对人才,企业要为其积极创造实现自我价值和预定目标的条件,从而使员工自觉将自己的前途与公司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3、要培养人才。
不仅公司要成长,个人也要成才。把每位员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与实现公司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在一起,才能凝聚为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人力进行多方面各层次的培训。从一般员工,部门经理到公司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公司都可按照其工作的性质要求安排科学严格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不仅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技能,同时还丰富和完善员工自身的知识结构和个性发展。
4、要尊重人才。
在领导人才和被管理的人才之间,领导人才不能片面强调人才的工具性价值和社会价值,否则,就很难做到尊重人才,甚至会把尊重人才和尊重人割裂开来。应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地对待人,体现对人的尊重和理解,并积极促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每个人,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员工,都具有独立的人格,都有做人的尊严和做人应有的权利。每一个有尊严的人都会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并且当他们的工作得到肯定与尊重时,他们会尽更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5、要合理使用人才。
公司市场行为的全部过程自始至终都体现着员工参与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思想的主导下,把激发员工的忠心和进取心放在首位,给大家营造出一个快乐舒心的工作环境,进而产生最佳的工作成果,已经成为公司长远竞争,并保持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
6、要优胜劣汰。
公司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要求企业员工适应这一要求。而个别的人就背道而驰,思想跟不上,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了,既无工作能力,又不努力学习和工作。公司应该采取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来唤醒他们,不能总让他们素质茬和不合格,可以对他们采取岗位培训和内部换岗位的办法,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对不可救药者,可考虑应按优胜劣汰的机制进行淘汰。公司应把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和淘汰不合格人员,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把人力资源的优胜劣汰形成公司的制度,要坚持执行,这样公司才有生机和活力。拥有一定的优秀人才,同时跟据公司实际出发,发现人才,培养可靠人才,充分合理使用人才。使用人才把分配与贡献挂钩,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员工综合素质提高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万众一心,克服困难,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如何提高职业素养】推荐阅读:
中学教师如何提高人文素养07-01
关于如何提高文秘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思考07-17
如何提高听课效率06-22
如何有效提高成绩08-07
初中如何提高英语08-22
如何提高教师威信09-01
如何提高高一新生09-18
如何提高工作质量10-03
如何提高安全培训效果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