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欣赏

2024-08-23

古典诗歌欣赏(精选8篇)

1.古典诗歌欣赏 篇一

古典诗词欣赏·学习总结

诗是什么?

诗是春天里漫山遍野的鲜花朵朵;诗是夏日里甘甜解渴的一枚青果;诗是秋风里声声冷落的蝉鸣单薄;诗是冬夜里点亮寂寞的不眠灯火。

诗是什么,只有融入身心才能真正的了解,感受诗歌之美,上了龙庆荣老师的诗词鉴赏课后,我对诗的了解更为透彻。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仍被国人吟诵。

诗歌的发展有两大源头,一个是《诗经》,另一个是楚辞。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约成书于春秋末期,收入诗歌305篇,原称《诗三百》,汉武帝时改称《诗经》,成为儒家经典之一,影响着后人。《诗经》分为 “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其中的精华部分,“风”也称“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民歌,真实形象的反应当时的社会面貌,是中国现实主义的伟大起点。其句式四言为主,语言双声叠韵,诗经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述)、比(比喻)、兴(起兴)。奠定了中国文学传统表现手法。而今我们还能听到或者不经意间吟诵出《诗经》中的名句,列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国风·周南·关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让人不能不想到爱情的美好,渴望爱情的到来。

中国诗歌还有一大源头,那就是楚辞,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的先河,是战国时代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歌谣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楚辞体的特点:

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屈原对楚辞的诞生,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屈原也是中国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中国文学个人创作第一人,著名的作家,其代表作为: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其诗句“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表现其坚持真理,献身理想。“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寓含了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几千年来一直感动并激励着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殚精竭智。可以说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诗人。而其后继者宋玉也为楚辞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上述为先秦的诗歌成就,也是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到了秦代诗歌没有任何成就,就算其他文学也鲜有其他成就,史称“秦世无文”,一切都因为秦朝高压统治,焚书坑懦。到了西汉终结秦朝一统天下后,诗歌的发展依旧缓慢,因为此时的主流文学体裁是“赋”,但也涌现了一些意义丰富的诗章,统称汉乐府民歌,是汉乐府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所成。它们继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语言朴素自然,活泼生动。例如:《孔雀东南飞》,它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还有《陌上桑》,《陌上桑》中写了“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从侧面烘托出罗敷之美,可谓令人称赞。后来,唐代张籍根据此诗写了《节妇吟》,用以明志。这时的诗歌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以五言为主。东汉中后期迎来了另一个发展的时代,有些文人不再局限于写赋,而开始创作诗歌,统称文人诗,《古诗十九首》代表了五言诗在这个时代的最高成就。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建安文学,其代表人物为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时作品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和人民的苦难,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悲凉幽怨,意境宏大,笔调朗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其雄健深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文学史上称之为“建安风骨”。

到了西晋,代表诗人为:潘安、阮籍、嵇康……

到了东晋,诗歌史上又一颗新星出现了,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出现了,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开创了田园诗派,被称为田园诗人之祖,又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到了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北朝民歌,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例如《敕勒歌》雄浑开阔,还有《木兰辞》叙事抒情相渗透,细腻粗狂相结合,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南朝民歌,题材多为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代表作《西洲曲》《子夜歌》……这时期主要成就还有山水诗的出现,谢灵运创作山水诗,被称为山水诗之祖,其后谢朓模仿谢灵运创作大量山水诗,将山水诗推向高峰。在南朝齐梁时期,诗歌发展出现了两大动向,一诗歌内容消极低俗,极不健康,宫廷诗艳情诗泛滥。二诗歌开始讲究声韵音律,格律诗开始出现。

到了唐朝一个黄金的诗歌时代开始来临,这个时代前期拥有两大任务,一是扭转齐梁时期诗歌的不正之风,二是完善格律诗。

首先担负起这任务的是由隋入唐的王继,他给唐代诗坛注入了清新之风,为纠正不良诗风做出了贡献,其代表作为《野望》《田家三首》《秋夜喜遇王处士》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其艺术成就在于摆脱了六朝粉气。

接踵而来的是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他们“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也许天妒英才他们的结局相当悲惨,但他们在诗歌史上却留下了光辉的形象。四杰的诗文虽未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王勃明确反对当时“上官体”,“思革其弊”,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他们的诗歌扭转了唐朝以前萎靡浮华的宫廷诗歌风气,使诗歌题材从亭台楼阁、风花雪月的狭小邻域扩展到江河山川、边塞江漠的辽阔空间,赋予诗以新的生命力。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代表了境界开阔的送别诗首次出现在诗坛上,《滕王阁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孔自流。给人荣华富贵不可久,造化千年自永恒的感慨,让人想起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卢照邻《长安故意》骆宾王《在狱咏蝉》杨总《从军行》等都是不可多得多得诗篇,一改六朝脂粉气。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写出了人事代谢的伤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与曹雪芹的《葬花吟》有异曲同工之妙。

陈子昂出现了,他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标志着初唐任务的最终完成,预示着盛唐时代的到来。其代表作为登幽州台歌,燕昭王,为初唐任务完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初唐时期活动的诗人还有上官仪,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盛唐来临后第一个闪耀的人物是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著名,奠定了他在唐诗史上的地位。“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写景美轮美奂,澄澈空明,写理无理有趣,感慨万千,写情字字入心,思绪万千,离别思念,羁旅愁思,闺中寂寞。

名相张九龄也是极为有才华的诗人,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豁达,是千古名句之一,至今让人耳熟能详。

进入盛唐诗坛百家争鸣,各种风格诗活跃起来,有山水田园诗,边塞诗…… 盛唐山水和田园合流,著名的山水诗人有祖咏,孟浩然,王翰,王之涣,王维,储光羲……孟浩然,以比兴寄托手法和壮逸之气充实了南方山水诗骨力,以白描的手法写景抒情形成了冲淡清旷风格,创造了浑融完整的意境,给盛唐山水田园诗提供发展动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与杜甫写洞庭湖诗齐名,过故人庄给代表了其作为田园诗人的最高成就。但因为其经历简单,题材狭隘,使得他稍逊于王维,王维,字摩诘,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表现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山居秋暝,描写秋日即景,一反寥落之感,寄托高洁情怀,理想追求。渭川田家被誉为中国诗歌史上最成功的田园诗,抒发诗人对宁静悠然的生活的羡慕,却也流露出苦闷。

唐朝抒写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男儿渴望建功立业,于是边塞诗也得到了巨大发展,代表人物为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岑参,李芹。高适边塞诗大多苍凉悲壮,是建安风骨的延续,被封为渤海侯,是有唐以来,诗人之达者。其作燕歌行被誉为唐朝边塞第一大篇。王昌龄冠以七绝圣手之称,更得诗家夫子的美誉,其《出塞》被誉为七绝压卷之作。李芹风格豪放慷慨悲凉,其诗古从军行意味深长,讽刺极重。王之涣注重描写西北风光,诗篇传乎乐章,布在人口。登鹳雀楼用词朴实,造境深远。

初唐相类似,将盛唐诗歌推向巅峰的诗人也不归属于其中的任一流派,他们就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成就非任何一个诗派所能及。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古典诗歌最高峰,其兼有游侠刺客隐士策士酒徒等气质,所以其诗风格多变,题材广阔。其诗具有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天然清新的语言,壮浪纵兴的风格。其性格不屈己不干人渴望一鸣惊人一飞冲天。青年时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晚期平生不下泪,于此沾无穷。其诗将进酒最能代表他的思想及成就,还有李白一生很少写五律,却也写出了送友人这样不可多得的五律。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与李白不同的是,杜甫诗风老成稳健,倾向现实主义。他的全部诗作,一方面反映了一个诚实的知识分子一生的遭际,同时也是唐帝国由盛转衰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杜诗又被后人称为“诗史”,即本于此。其代表作为《春望》、《三吏》、《三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课程的总结,中国的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 灿烂的明珠。我们要不断的传承下去。

2.古典诗歌欣赏 篇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三句诗出自汉高祖刘邦之手, 他是个开国帝君,几乎没有什么诗才与文化;但此几句诗,两千余年来却一直广为流传,主要原因在于诗内所含的冲天豪气。东汉末霸主曹操是一个以“气”名世的诗人。宋代敖陶孙《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颇道出他诗歌的特色。其诗气魄宏大,气势磅礴。不论是表现雄心壮志、抒发豪迈的情怀,还是思贤才之飞降、超人世之神游,都有一种震撼灵魂的力量,能使消沉者突起,萎靡者振作,勇猛者有跃跃欲试之慨。如《观沧海》:“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诗中写诗人登临碣石山,远眺茫茫无际的大海,心胸豁然顿开。海水迥旋翻滚,拍击着水中奇耸峭立的孤岛,发出阵阵隆隆的轰响。俯视碣石山上下, 树木蓊郁青翠。秋风清朗,吹得大海涌起千层巨浪……真可谓“登山而情满于山,观海而意溢于海”。能如此,其诗才总会具有一种可随时打开读者心扉的力量。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为杰出的浪漫派诗人,他诗歌的杰出伟大,最主要的是因为其诗处处冲荡散发着饱满浓郁的奇特之 “气”。著名唐诗研究家裴斐曾明确指出:“太白之奇,盖自气生!” 对李白这样的看法,此前一直未绝于史。如唐代吴融说李白“气骨高举”,裴敬评李白“其文高、其气雄”(《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宋代苏轼赞李白“气盖天下”;明代王世贞以为“太白以气为主”,江盈科评李白“无一语一字不是高华气象”;清人叶燮认为李白与杜甫齐名,“非以才得之,乃以气得之”;后直至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依然提出“太白纯以气象胜。”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上李邕》)此短短的几句诗,充满着李白英挺昂扬的少年锐气。大鹏是较早见于《庄子·逍遥游》中的意象,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以说,此处的大鹏是自由的象征,理想的图腾。 李白借其自比,是他远大志向与强烈用世之心的外化,也是其自信自强、激进奋发精神的体现。除去大鹏,那些汹涌澎湃、波澜壮阔的江河,雄奇峻丽、高出天外的峰峦,也常成为李白抒发奇“气”的载体。如“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人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纵横驰骋,气魄宏大;又如“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又见寥廓苍茫,气宇轩昂之姿,雄浑之中,多少闲雅!其豪迈超拔之气,确有撼山震岳之势。

酒与诗分不开,与李白更是如此。酒为李白的“气”平添一份胆力、一份亢奋、一份豪纵、一份飘逸。“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这是诗圣杜甫为诗仙李白所绘的生动写真。喜欢李白诗歌的人,很少有人不喜欢他的《行路难》和《将进酒》。前者写于李白被排挤出京之后的朋友宴饮,诗内虽有四顾茫然、歧路多艰之痛,也有寒冰塞川、积雪封路之难;但诗人仍能不沉郁低迷,而是自信乐观,心内有梦,并在结尾高唱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最强音,体现出超强的生命活力与进取精神。《将进酒》被人视为李白的巅峰之作,是李白为与友人岑勋等登高饮宴而做。诗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之句而起,豪壮之气,如挟天风海雨般向读者迎面扑来;中间又间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俊朗诗句,融入超凡脱俗的豪洒之气;最后,终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做结,欲倾生命之所有以抛万古之忧愁,既有壮士扼腕、英雄赴死之豪雄,又有万事不以为意、万物不以为贵的超绝豪逸,虽无“气”字,却牢牢为 “气”所贯穿。

除去李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以“气”享名。如金末王若虚《滹南诗话》称:“且夫诗人吟咏,各本性情。东坡以豪放迈往之气,秉天才烂漫之笔,发为声诗, 则英姿天纵,气吞九州,奔放不羁,浑然天成。”清人王士禛云: “山谷云:‘东坡书挟海上风涛之气’。读坡词,当作如是观。”郭麐也说:“(词)至东坡,以横绝一世之才,凌厉一代之气,间作倚声, 意若不屑,雄词高唱,别为一宗。” 近代蒋兆兰评:“自东坡以浩瀚之气引之,遂开豪放一派。”苏轼之后,词坛名家众多,彼此间有的差别明显,有的极难区分。如此,有方家即以“气”来将苏轼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如清人蔡宗茂指出: “词盛于宋代,自姜张以格胜,苏辛以气盛,秦柳以情盛。”苏、辛词风颇相似,甚至被视为同“以气盛”;而清人陈廷焯更进一步地区分说:“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从“气体”的角度,将苏、辛进一步区分开。

苏词是我国词发展史上的巅峰,也是古代词坛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一家。以气写词,以词抒气是其词极为突出的特点。如写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被公认为苏轼第一首豪放词,词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全词虽由“老夫” 开端,却充溢着一种渴望报效国家而又无路请缨的磊落勃发之概,一股“少年狂气”席卷全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最享盛名的代表作之一,词内有 “大江东去”的豪阔、有对“公瑾当年”倜傥风流和功成名就的向往, 还有因“早生华发”与“人生如梦” 而生的失落和怅惘之感。在如此悲而壮、壮而悲的情感复调中,倾诉宣泄的是词人英雄失路的悲慨之气。此外,苏词中还常包蕴着一种向往自由,企盼超脱的奔放超拔之气。其中,既有不为物累之清高气格,也有“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驭风骑气,以与造物游” 的超越时空之博大恢宏气度。如其在黄州间,既写下了像《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那样的表现空明澄澈襟怀和孤高绝尘之意的词作,也不断抒发着“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念奴娇·凭高眺远》) 的纯真放旷情怀,表达出他“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同上)的摆脱尘世羁靮、畅游仙界的浪漫想象。

3.古典诗歌欣赏 篇三

以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为例,新课导入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著名朗诵艺术家康桥朗诵的白居易《琵琶行》音画视频供学生视听。如此,既能引导学生在康桥抑扬顿挫的吟诵中、在紧扣《琵琶行》诗歌内容而不断幻化的精美画面中,感知《琵琶行》的音韵美、节奏美、画面美、意境美、情感美等,从而产生妙不可言的艺术鉴赏审美体验,还能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产生随着音画视频中的节奏与韵味高声诵读《琵琶行》的强烈愿望,继之顺利走进流播千古、脍炙人口的《琵琶行》文本,跨越千年时空与远古诗人白居易和诗歌中的琵琶女艺术形象进行近距离的沟通与交流。再如,教学李煜的词《虞美人》时,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施播放邓丽君演唱李煜《虞美人》的音画视频供学生观赏,引导学生在聆听邓丽君的温婉吟唱与观赏音画视频中精美拟古画面的过程中,顺利走近李煜,走进《虞美人》文本,继之探究古典诗词《虞美人》中蕴含着的诸多美学意蕴,品味这首词的艺术魅力。

细读深品 古典诗词与所有文学作品一样,蕴含着丰富的美学特质,读者需要细读深品方可感知与体味。以教学李白的《蜀道难》为例:

1.一读求顺畅 引导学生一读《蜀道难》时,提醒学生利用文末注释将文本中未曾相识的“凫”、“猱”、“豗”、“砯”等生字正音,还要根据语境给“塞”、“参”等多音多义字正音释义。此外,这首诗运用古体诗的写作手法,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句式极富变化多姿,三言、 四言、五言、七言、九言、十二言等皆有之,不仅如此,换韵也极为频繁。因此,一读时,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其已有的古典诗词诵读经验,准确判断每一句诗句的停顿、抑扬、顿挫、缓急等。如此,才能顺利通读全诗。

2.二读明诗意 引导学生再读《蜀道难》时,要求学生在初读这首诗歌的基础上利用诗末注释及已有的古典诗词学习辅导资料,将诗歌翻译成现代汉语。学生不仅要了解体现在这首诗歌中的表层意思,还要了解隐含于这首诗歌中的“功业难成”之深层意蕴。对于点明诗歌主旨的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不仅要反复品读与深层探究,还要及时背诵默写。

3.三读探文脉 引导学生三读《蜀道难》时,让学生梳理出诗人写作全诗的抒情线索,理清这首诗歌的结构层次:叹蜀道之高峻而难行——叹蜀道之险凶而可畏——叹蜀川战祸之惨烈而告诫友人须“居安思危,防险戒逸”。

4.四读品手法 引导学生四读《蜀道难》时,鼓励学生尝试品析诗歌中采用复沓、夸张等修辞手法极言蜀道奇险高峻奇丽风光的写作手法,品鉴这首诗歌“笔阵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间”(沈德潜《唐诗别裁》)章法灵动、气象宏伟之艺术风格。

比较拓展 不同的作家所抒写的情感世界、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所憧憬的美好未来等,呈现着风格迥异的内在特质。比如,曹操诗歌以慷慨苍凉悲壮见长,陶渊明诗歌以平淡醇厚质朴凝练见长,高适诗歌以雄浑质朴苍劲悲壮见长,柳宗元诗歌以明净简峭见长,李清照诗歌以婉约清丽幽怨见长,辛弃疾诗歌以明快激越豪放见长等。可谓各有各的气度,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情调,各有各的意境,各有各的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这就是古典诗词作家独特的创作“风格”。这种艺术风格是作家成熟的标志,表现在古典诗词作品的和谐统一的内容与形式中。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欣赏古典诗词的不同艺术风格,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视野,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

比如,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可以将王维的《山居秋暝》引入学生的比较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对二者的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进行多视角的比较阅读鉴赏。虽然李白与王维都钟情于风景如画的大自然,其《蜀道难》与《山居秋暝》分别是二者山水诗的杰出代表,都以其璀灿夺目的光辉垂耀千古。但由于李白与王维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性格大不相同,所以《蜀道难》与《山居秋暝》的艺术风格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引导学生将之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阅读,既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知《蜀道难》笔势纵横、雄浑飘逸的艺术特质,感受李白诗歌飘逸豪放的独特个性,又可以引导学生品味王维《山居秋暝》的清幽宁静、物态秀美,感受王维诗歌清幽恬淡的艺术风格。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精粹内涵的艺术载体,是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学生学业测试、升学考试等的重要考查内容。中国古典诗词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品位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美好民族情感等有着其他文学艺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故此,教学时,我们必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直接鉴赏古典诗词的意蕴美、通过细读深品逐层深入鉴赏古典诗词的内涵美、通过比较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艺术风格等,迅速提高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与古典诗词鉴赏品位。

4.如何欣赏古典芭蕾 篇四

17世纪下半叶,芭蕾舞被引入俄国,使芭蕾有了更大的发展和改进。《天鹅湖》《睡美人》等优秀舞剧孕育而生,为通往20世纪的舞蹈桥梁,奠定了基础。

经历了19世纪末的变革洗礼,当代芭蕾再次触摸着我们纯净的心灵。脚尖舞技术的创造,为我们编织出童话般的梦想,踏上芭蕾之路,感受芭蕾的内涵,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女士将引领我们一同畅游古典芭蕾的历史,现场展示芭蕾的独特魅力。

全文

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文学馆,在一般的欣赏者眼里,西洋的歌剧和芭蕾舞,属于高贵的艺术,似乎只在艺术的象牙塔里遥不可及,但我想真正的走进它、欣赏它并不难,今天,我们请来了著名舞蹈家、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赵汝蘅女士,大家先欢迎,她今天带给我们的演讲题目是《如何欣赏古典芭蕾》,至少是告诉我们如何走进欣赏古典芭蕾这一门艺术,其实,欣赏任何一门艺术,都像艺术本身一样,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就是欣赏的艺术,欣赏的学问,那么下面我们鼓掌欢迎赵团长给我们演讲。

今天呢,我讲我的第一部分,简单地介绍一下古典芭蕾和现代芭蕾的历史和现在芭蕾的情况,文艺复兴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当时是这样讲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是创新,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点,在芭蕾艺术方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和法国,在芭蕾形成的初期,形成了一个奠基的作用,那么芭蕾呢,这个字呢是BALLET,它呢就译成芭蕾,那么这个字呢,其实来源于法国的这个名词,那么实际上这个词,当时就是把它叫做舞蹈,就是说和那个Dance一个意思,芭蕾意思就是舞蹈,也就是说,凡与肢体动作和姿态表现的一些故事的情节,或者是一些情绪的舞蹈呢,都可以称之为芭蕾,也就可以称之为舞剧。

当时意大利最为著名的是1489年在托尔纳的,由贵族举办的一个”席间芭蕾”,那是最早的了,就是说在宴会中间穿插的,有一些舞蹈的表演,当时这些都是那些上层的贵族们,他们的一种歌舞表演,然后他的出场歌舞表演呢,往往是和这个宴会的内容相匹配的,比如说这个时候正好是猪肉端上桌的时候,那么他们就表演一个就是狩猎舞,如果端到鱼上桌的时候,他们就表演一种就是说,鱼的舞蹈,那么随着意大利宫廷的联姻以及文化交流,席间的歌舞就传入了法国,当时这种演出形式,盛行一时,其实,当时最雄伟的应该算做1581年的,《皇后的喜剧芭蕾》,这个是最早的一部芭蕾,这个芭蕾长达五个小时,它当时这个芭蕾,兼有音乐舞蹈,诗歌朗诵,和杂耍,就是杂技表演,是在巴黎卢浮宫的小波旁宫正厅演出的,这个,还有一些史记的记载,其中舞蹈只占了四分之一部分,为什么说它是喜剧芭蕾,就是把一些戏剧性的,喜剧性的东西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了,这次演出,由于它具有戏剧性的雏形和一些人物形象,完全是一个三幕的故事,所以又有说明书留下来了,所以被一些史学家称为第一部芭蕾,就叫《皇后的喜剧芭蕾》。

那么从那个时候起,人们就开始用芭蕾这个词,来称呼当时新的歌舞演出的形式,然而,萌芽阶段的芭蕾远远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种意义上的芭蕾,而只是当时是一个综合形式的表演,我不知道在座的,大家看过没看过我们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也是也一点综合形式了,所以有的时候历史,是在不断地轮换着这么走的,那么芭蕾艺术的真正形成,是在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执政的法国宫廷,路易十四本人他的线条也不错,他自己很喜欢跳舞,因此在他的大力倡导下,芭蕾开始兴旺起来了,这个时候,在他的倡导下,1661年的时候,皇家音乐学院就成立了,到了1713年巴黎舞蹈学校的成立,都使得芭蕾舞团的专业队伍最终形成了,这个就是说当时这个先驱,不断就是提高了古典芭蕾艺术的水平,为前浪漫主义芭蕾兴起做好了准备。

当时路易十四下令一些院士们讨论舞蹈的问题,就设计和改进舞蹈手段,遵照路易十四国王的意志,当时的博尚带领着院士们在卢浮宫附近的,一个木剑酒馆里,每个月开一次会,那么他们挑选和收集一些,舞蹈的动作、花样和队形,按照宫廷当时那种审美观把它分类,然后定名,这些舞蹈动作待一会儿我会给大家表演的,因为它就是一直在不断地改造中,延续至今,成为我们古典芭蕾的一个术语,比如说,打开,那么包括手的位置,手的七个位置,脚的五个位,这个都是当时皇家舞蹈学院制定的,最早呢,这个芭蕾舞实际上是男的跳的,就是说女主角的东西都是男的跳,那么1681年的时候,有四名演员以拉·封登,第一批的四个女演员,她们就开始标志着芭蕾,女的进入了芭蕾的领域,那么为了进一步提高芭蕾的专业水平呢,刚才我讲的1731年巴黎成立了舞蹈学校,那么他们就选拔优秀的学生,对他们实行免费的教育,这个时候呢,就是说9岁到13岁的孩子,就被挑入了舞蹈学校,实际上我们现在挑演员,我们学生也是从9岁到12岁这个年龄段开始。

那么18世纪的法国芭蕾的审美理想是在古典主义和启蒙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奉行艺术一定要模仿自然,凡是由自然创造的东西,没有不正确的原则呢,所以艺术既要根据自然又要超越自然,所以艺术的美是一种理想的美,18、19世纪之交,在欧洲和北美兴起一股新的文艺思潮,就是浪漫主义运动,那么浪漫主义芭蕾是整个浪漫主义运动的一部分,浪漫主义芭蕾变得富有诗意,而且更直接,更深刻地诉诸于观众的感情,这种诗意更浓的舞蹈风格呢,之所以能够蓬勃的发展,应该说功劳归功于我们女演员的脚尖舞,就说由于女演员立起了脚尖使她迅速的有了改进。

当时的代表人物是塔里奥尼,塔里奥尼父女俩都是从事芭蕾舞的,那么他们两个人对芭蕾舞起了最初的奠定作用,塔里奥尼的父亲是一个编舞,当时他编了一个特别有名的舞剧,叫《仙女》,就是我们芭蕾舞团也演出过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完全是塔里奥尼的父亲为她来创作的,到了1836年曾经在塔里奥尼的《仙女》中主演男主角詹姆斯,这个丹麦的舞蹈家,叫奥古斯特·布农维尔,他就把这个舞剧搬到了丹麦的哥本哈根剧院,之后,从此之后,通过他加入了很多男的舞蹈,就形成了丹麦的学派,叫布农维尔学派,那么布农维尔学派的代表作也是《仙女》,现在我们延用下来的就是这个节目,后来这个版本流传到全世界各地,就成为各个剧团的一个保留节目,在芭蕾舞史上很多人称塔里奥尼是一个,第一个穿脚尖鞋的人,也许说她是发明脚尖鞋的人,当时她把脚尖立起来了,很多人会问脚尖鞋是木头的,很多人都问我们这个问题,我可以告诉大家脚尖鞋不是木头的,就是用一层布一层胶,但是它有一个鞋旋,就是根据每个人的脚旋的鞋旋,然后,一层布一层胶,一层布一层胶,把它粘起来的,但是这个脚尖鞋想立起来,真是要很多年的工夫,那么当时她把脚尖立起来了,而且成功的塑造了仙女那种飘柔的形象,所以当时的脚尖舞蹈成为了,女舞蹈家表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芭蕾舞是从头到脚,真正整整的从手指间、头顶到脚指间,就说你要看就看它一个完美,在与此同时,她还发明了她的服装,她的服装呢就说叫塔里奥尼的舞裙,这个裙子是用丝绸和好多层纱做成的,应该说像一口吊钟或者像一个灯罩一样,而且外型特别的美,而且她的上身到了这儿是特别细的腰,然后呢能够露出脖子,露出她的胳膊,然后她挡住了她的膝盖,就小腿,然后非常简单的装饰,胸前有一朵小花,当时席卷整个欧洲,把它称为白色芭蕾,很美的一种白色芭蕾,待会儿大家可以看到《吉赛尔》也是同样,那么下边我就介绍一下《吉赛尔》呢,也是当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作品。

那么早期呢,它是两幕,第一幕是吉赛尔发疯的场面,吉赛尔是一个农村姑娘,它是根据德国的一个民间的,诗人的一个诗改编的,我们当时到广州演出的时候,很多人说是不是讲的一个吉普塞姑娘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它是因为我们直译过来,把它叫《吉赛尔》,那么实际上是一个农村的姑娘,爱上了一个伪装的伯爵,到乡村里打猎,那么实际上这个伯爵已经有了未婚妻,当她知道这个事情以后她就发疯,因为她自己有心脏病就死去了,但是到了第二幕就是说,当时,他们是用还有一个幽灵的一个诗,就等于所有当结婚前被男子骗了的女的死了以后,她们到夜里都出来跳舞,然后谁经过这片森林,就会被跳舞致死,那么第二幕就是全部都是一个女孩,那么这个时候就说有大段大段的舞蹈,待一会儿我们给大家表演的,就是在第二幕这个虚幻的舞蹈,那么在这个同时,发明了很多的哑剧,我记得在我们演出《吉赛尔》的时候,我们曾经在台前做过一些解释,因为有很多哑剧手势,比如说当时的人们就说把她送入教堂死了的人,会把双手给她放在胸前,我们当时的编舞,就把吉赛尔非常美化,这个鬼出来的时候,她手一直是在这儿,把手放在胸前,等于把手放在这儿,一直放在这儿,这个就是一个鬼的象征,那么同时呢,当时有很多比如说,爱,或者我结婚了,就是点着那个结婚的手,或者说我喜欢跳舞,在头上这个就是跳舞,就当时,在这个舞蹈里头,有很多的哑剧,比如说,我昨天晚上做梦了,就是这些都是一些,当时就形成的一些哑剧,那么在我们演出前给大家一讲解,大家就觉得,就全都看懂了,觉得很有意思了,因为很多人跟我说,我不去看舞蹈,也不说话,怪憋得慌的,那么当然我觉得如果讲明白了,你觉得可以从中体会它的味道了。

我下边就讲一下俄罗斯芭蕾和俄罗斯。

17世纪的下半叶,俄国使臣在西欧见到了,芭蕾演出特别地欣赏,然后呢他们就把芭蕾引到了俄国,由于芭蕾不用台词,又有音乐,又有舞蹈,又有哑剧,那么通俗易懂,很快就传播开了,到了彼得大帝执政的末年,俄国贵族社会,已经完全掌握了欧洲的舞会舞蹈,把它引进了上流社会的一种,时髦的一种艺术形式,到了1738年的5月4号正式的,成立了俄罗斯的第一座舞蹈学校,那么当时呢,叫皇家舞蹈学校,就是说现在以瓦冈诺娃命名的,圣彼得堡的芭蕾舞学院的前身,那么除了当时他们本民族的编导之外,就说当时在欧洲之间的交流,19世纪的中下叶还有一批法国的舞蹈家呢,应邀到俄国来工作,应该说呢对当时俄罗斯芭蕾舞学派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的人,他们有刚才我讲过的塔里奥尼父女,还有呢,可能大家比较熟悉的彼季帕,我提这个彼季帕的名字,他是一个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这次我们到美国,6月份参加美国的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的比赛的时候,每天不断地用这些个古典芭蕾来比赛,报幕者每天都是说编导彼季帕,有一天那一天全是现代舞的比赛,那么那一天说,他特别报幕,观众都笑了,他说今天彼季帕不跟我们在一起,就说明彼季帕创作了多少有名的东西,变成芭蕾舞比赛必须要演的一些个东西。

下边我介绍一下《睡美人》,因为大家都会熟悉《睡美人》的来历和柴可夫斯基,彼季帕为作曲家编写了,《睡美人》的结构计划,用我们编导的术语来说,就是时间长度表,比如说我希望你这段舞蹈,给我编三分钟,那段舞蹈编五分钟,然后通过这个来展开舞剧的情节和人物,那么其中这些个小节数也好,拍子也好,速度也好,柴可夫斯基都根据这个计划写出来音乐,然后呢,彼季帕又根据他的音乐来编这个舞蹈的场面,这个计划为以后的《睡美人》,这样的一个舞剧,一直保留到现在,音乐和舞蹈有机的结合,奠定了特别扎实的基础,而且就是说,彼季帕特别重视这次合作,而且他特别地重视音乐家柴可夫斯基,所以就说,他通过这一次谈及了我们芭蕾舞,应该说芭蕾和音乐是绝对不可分的,那么我下面再介绍另外一部大家熟悉的作品,也是柴可夫斯基的三大部作品,就是《睡美人》,《天鹅湖》,还有《胡桃夹子》。

下面我介绍一下《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最早写了一部舞剧《天鹅湖》,是在1876年写的,由于当时一个奥地利的编导呢,他不太理解这个柴可夫斯基音乐,民族风格的实质,所以在1877年的2月20号,在莫斯科大剧院首演的时候,惨遭失败,大概很多人也许根本不知道《天鹅湖》最开始惨遭失败,伤透了柴可夫斯基的心,他甚至表示,我以后再也不写舞剧音乐了,这部天才的舞蹈音乐,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舞台重视,一直到1894,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才重新想起这个作品,决心排演的第二幕,现在大家一提《天鹅湖》就是四小天鹅,那就是第二幕整个都是穿白裙子,作为纪念已经去世的作曲家一周年的一个部分,当时是谁创作了这么优秀的作品呢,是伊凡诺夫,伊凡诺夫在俄罗斯是一个继彼季帕、福金二位之后,一个很著名的一个编导,所以以后在看我们保留剧目中,你们也会发现这个人的名字,那么伊凡诺夫,他在编第二幕的时候,大获成功,而且他特别塑造了天鹅,就是天鹅胳膊的这个形象,而且呢,传达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同时,柴可夫斯基的交响音乐,也被编导启发出音乐的内涵,而且,做了一个交响乐的舞蹈处理,当时,当然观众比1877年的大有长进了,所以,对“老柴”的音乐也有了比较深刻地理解,这不能不说是当时观众和编导在一起,使得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获得巨大的成功,在这一个成功的实验下,1895年的1月15号,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就公演了《天鹅湖》的全剧,这一次是由两个人编的,一幕和三幕是由彼季帕编的,二幕和四幕是由伊凡诺夫编的,那么这样的话,当时设计了典型的白天鹅的动作就是它的胳膊,这个胳膊就是《天鹅湖》的胳膊的动作,因为我也演过,所以我们从小就练这个胳膊,怎么想,像一个鹅,怎么把肩膀打开,如果说,伊凡诺夫和彼季帕有什么不同的话,就说他已经属于另外一种音乐艺术家,他对于声音、颜色、动作都有不同的认识,而且他不认为光是古典芭蕾,是惟一一种表现形式的,在当时,柴可夫斯基,契诃夫这样的人,他们都在一起来追求芭蕾艺术的完整,使得通往了20世纪的舞蹈桥梁,奠定了很多的基础,同时俄罗斯的芭蕾舞学派,还吸收了意大利、法国和丹麦,如果说芭蕾舞比较著名的四大学派,就是意大利的切凯第学派、丹麦的布农维尔学派、法国学派、俄罗斯学派,我们是俄罗斯的体系的。

下面,我就简单地讲一讲,20世纪初,就是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人,叫谢尔盖·巴甫洛维奇·佳吉列夫,当年1905年,佳吉列夫带着很多优秀的艺术家到国外演出,这是一个历史的创举,推动了俄国艺术到国外,当天,就是参加晚上盛会,有雕塑家罗丹,作曲家拉威尔还有舞蹈家邓肯等等,很多很多的社会名流和艺术家,直到1929年佳吉列夫去世,他所得到的评论,他的俄罗斯的演出记,对全世界的芭蕾艺术,都产生了不能低估的影响,之后大批的美术家、戏剧家、作曲家,都跟他的舞团合作,包括年轻时期的毕加索,给他们设计服装,德彪西、拉威尔等等,作曲等等。后来,就是说他,他培养了很多很多的学生,很多很多的名人,其中有美籍俄裔的芭蕾编导大师,当时在他的舞团里又当演员又当编导的,就是乔治·巴兰钦,我提到的人都跟我们芭蕾舞团的保留剧目有关系的,乔治·巴兰钦是美国纽约芭蕾舞团的奠基人,在佳吉列夫去世以后,他就到了美国,他建立了美国舞蹈学校,独树一帜的创立了他交响芭蕾的学派。另外一个人物,就是安娜·巴甫洛娃,她是1881年生,1931年死,我讲安娜·巴甫洛娃,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圣·桑的曲子,大提琴的《天鹅》,那么安娜·巴甫洛娃演了很多很多的东西,但是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天鹅之死》,有很多人认为《天鹅之死》是《天鹅湖》里的一部分,其实这是完全两回事。

那我就把这个《天鹅》就讲一下,1907年的一个晚会上,她被邀请去演《天鹅湖》的双人舞,也是一个小的晚会,结果她男舞伴临时缺席了,那么这个时候呢,青年的编舞家福金,因为他一直就迷恋着圣·桑一个曲子,叫《动物狂欢节》其中有一段是《天鹅》,他特别迷恋他的音乐,结果当场他就说,这样吧我帮你编一段吧,然后他就开始给巴甫洛娃编舞,然后巴甫洛娃就在后边跟着他跳,然后巴甫洛娃再跳,他在旁边就帮助她修改,结果没想到,这个即兴的创作就变成了世界的杰作,其实只用了几分钟,就把这个东西编了,所以大家如果今后谈到《天鹅之死》,实际上是来自圣·桑的大提琴曲《天鹅》,这个《天鹅》是在《动物狂欢节》取材的,而且是一个即兴编的一个作品,结果它就变成了一个传世之作,我记得当年,英国著名的舞蹈家玛戈·芳婷到我们剧团来说,她都不敢演这个剧目,因为这个剧目是一个很有表现力的剧目,从天鹅受伤到垂死,有的人叫《垂死的天鹅》,所以我因此说,音乐和舞蹈,音乐是舞蹈的灵魂,那么,魂要附体,就要附到我们舞蹈演员的身体上,用她们的肢体来表现,舞蹈是一辈子跟音乐是不可分割的。

那么下边我就请我们的演员给大家讲一下,我们怎么选材,我们怎么训练,讲一点一些个使大家能够活跃一点气氛。

宋潇潇是我们一个年轻的演员,但是今天我带她就像带一个我们当时选小孩一样,我们会到小学里去看,说先看一下,我们首先比如我们在全国招生,那么我们就会看,先看脸形了,肯定是尖尖的脸形,就是瓜子脸,那么看她是不是比较瘦,然后呢,我们再把她挑出来,挑出来我们先把她的裤子撩起来,看看她腿形是不是O形,就是这样的形状,脚长得好不好,膝盖长得好不好,然后我们再看她的条件,所以在我们选演员的时候呢,我们首先要看她身体的比例是不是,对不对,那我给大家做一个演示,我们选演员,是应该说,这个颈椎是最突出的,大家可以摸到你后边,最突出的那个颈椎,从这个颈椎开始,然后,把头抬起来,然后我们量到她的臀线,现在她是62公分,然后我们从臀线,往下量,我量到62公分之后,我再量她到底下,现在她的腿长,长过上身18公分,那么我们要求最基础的不能少于12公分,就是说你的腿长,大家明白我说的了,我用上面和下面量以后呢,她的腿长,我们不能够少于12公分,在当我们看到她的这个条件以后,我们就要看她的开度,因为芭蕾舞要先看脚,我现在从脚说起来,脚我们不能是平足,而且脚指头要长得比较齐,随便一个人您可以把鞋脱下来,是您的脚背也这么高吗,这不是训练的,这是她妈妈给她的,这个脚背,看见了,看见了脚背了吗,就是说漂亮和立脚尖,就是一直到脚指间,很尖很漂亮,然后我们就要对小孩,让她们蹲,每个小孩呢,开始蹲的时候,一定就撅着屁股蹲,我们告诉她你就直蹲,在她往下蹲的时候,你蹲,再往下,当她抬起来以后,我们来试试她是不是还有余地,那么就是说她很开,大家看到,是膝盖对着脚尖的,这些东西全是自然,很多人说考学校之前,我先让我的孩子压压腿吧,完全不用,这些东西都是自然的,然后我们就要看她的软度,来掰一掰她是不是很软,你别使劲,看看是不是还有韧性,好像硬了一点,然后我们要看她的旁腿是不是很好,来这样,然后呢,要放松的情况下,看看是不是有韧性,那么下边呢,我把另外一个男孩子请过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进行开始的课堂训练的。

那么现在,我先给大家讲芭蕾舞最基础的五个位置,一位 这个是一位,就是一字,二位 这是二位,三位四位,看得见吗,五位,两个脚并在一块,然后,要练一点韧带的东西,柔的东西,你们一个方向,做一个,用半脚尖做,这个时候呢,他就不是全脚在地上,开始用脚推起来,半脚尖,半脚尖是立脚尖的前提,同时可以把你的每一个脊椎都能拉直,那么你们一个方向只做一个,走,一开的往前,半脚尖到头,三,脚背到头,五六 手,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动作,来你不要下来,那么我们要求的是手指尖,脖子一直到脚指尖,所以它美就美在一个完整性。

我们要有双人舞的训练,双人舞的训练,主要是男的把位和女的互相帮助,那么大家说这么沉的女孩,怎么举得起来呢,我们先让他举一个,好,还重了一点,举女孩要配合男孩的是什么呢,就是说女孩一定要蹲的同时,跟男孩配上那个的力气就举起来了,而不是说是干举,也有是干举的,比如说要靠男孩的蹲,膝盖的力量,这个股四头肌的力量,腰的力量,手的力量来举,宋潇潇对你不放心,还要扶着你,走,好。

在这些个托举、抛举甚至于扔,比如说你们做一个小鱼,往下,很多这些个专业的动作,但是如果女的不提,女的分量太重的话,男的也不愿意举她们,这是一个互相默契配合,那么在这里,女的男的最要注意他们配合转圈,这个转圈一定要女的自己收紧,男的把位要好,我们现在让他们练一次,因为他们两个没有合过,今天就是特别在大家这儿出一下丑,也可能,来做两个三个,第一次两个,头,两个,好,第二次转,三个,一二三,大家记住,可以看到男的对女的,看芭蕾舞一般都看女的,看芭蕾舞一般都看上面,其实脚下和手上的工夫是特别值得看的,这一点呢,将来大家熟悉了再看的时候,可能就要注意那个男的手是不是在哆嗦。好,我们特别感谢他们俩给大家做一个简单地演示。

下面,就给大家表演一段在国际芭蕾舞比赛指定的节目之一,《吉赛尔》第二幕,幽灵和她喜欢的伯爵阿尔伯特的双人舞,这段双人舞,是主要表现这个女孩子,她在死去以后,还怀念着她喜爱的人,她请求森林这个鬼王能够原谅她,最后她用她的爱帮助她所爱的人跳到黎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她把她所爱的人拯救了。

感谢武海燕、张尧为大家表演这个节目,好这个谢幕呢,就让他们特别地满足,其实他们每次都希望观众给他们这样的掌声,他们就行屈膝礼,表示对大家的感谢,所以这次咱们反一下,你们感谢大家,再请大家给你们鼓一次掌。

有问题的朋友,举手咱们再向赵团长或者向舞蹈演员提问。

赵团长您好,去年,我非常有幸欣赏了《大红灯笼高高挂》,我当时为那种舞美,还有它最后凄美的场景彻底折服了,我当时留下了眼泪,然后我有一个问题,但是有一点我特别不明白,中间有一段是他们打麻将那一段,我其实看完了之后,我当时那种感觉,我觉得那是一个败笔,虽然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觉得,它整个毁掉了整个芭蕾舞剧,给我的那种感觉,因为它始终在凄美的基调上进行的一个东西,但是那一段突然特别嘈杂,特别乱,你们为了强调在平和当中,一种突出的激情呢,还是什么东西,所以我想请您解释一下,谢谢。

因为《大红灯笼高高挂》演出以来,听到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我觉得都是非常善意的,因为一个作品出来,比如就像柴可夫斯基《天鹅湖》,都能够惨败,所以我觉得在创新和改革的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所以我首先感谢你的意见,那么关于麻将舞里,《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第二幕里头,有京剧舞、有麻将舞,有很多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麻将舞简直好的要命,有些人认为糟的要命,说心里话我自己也不是特别地满意,那么这段是根据故事情节,现在就说在我们编舞的过程中,就是用这个形式服从内容,因为当时在写剧本的时候,这个是讲到一个阔家的人家,他是怎么渡过他的春夏秋冬,这家人家里,他要请戏班子来唱戏,然后他要打麻将,通过这样一个戏剧情节的交代,交代两个主人翁,就是三太太和京剧演员之间的恋情,所以,就加入了打麻将,那么在打麻将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跟导演讨论过很多次,比如说用说话和讲到15世纪的时候,当时有音乐,有说话,有朗诵,我们当时打麻将的时候,开始是打麻将了,先叫,然后所有人台上就乱成一团,嚷嚷,特别高兴,打麻将然后把桌子摆上,我们麻将的音乐你知道用什么东西代表麻将的音乐,你知道吗,算盘,这个作曲家用的咱们最老的算盘,哗一摇,就是麻将声音开始,打麻将,这段舞蹈的设计实际上是现代舞的设计手法,所以你会觉得,从二胡,和京剧的音乐,一下转到了算盘,麻将的声音和算盘珠子的声音,和现代舞的匹配,感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那么也是一个比较反差的,所以我想呢这是我们作为第一版留下的这么一个东西,那么至于我们和导演不断的在探索将来怎么能够融合的大家能够接受,那么这一点了,我将要把你的意见带回去给我们的剧组,给我们的导演,给我们的音乐作曲,谢谢你。

5.中国诗歌古典名句 篇五

头号人生到此凄凉否?千万恨,为兄剖。顾页观

逢人怕问前程驿,一水东航是马关。郁达夫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白居易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范成大

矣乃一声山水绿 柳宗元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

卷土重来未可知,江山亦要伟人持。丘逢甲

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陆游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曹雪芹

强中更遇强中手,恶人须服恶人磨。醒世恒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寇准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王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杜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

牵牛织女遥望,尔独何辜限河梁?曹丕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主?李白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杜牧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遗山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东坡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泰观

野老念牧童,倚杖侯荆扉。王维

惟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刘分

徙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李益

终年无客常闭关,终日无心长自闲。王维

莫向樽前借沉醉,与君俱是异乡人。韦庄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白居易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官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杜甫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欲别牵郎衣,郎今到何处,不恨归来迟,莫向临邛去。孟效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还翥。陶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

眼波才动被人猜 李清照

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骆绮兰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庵

深知身在情长在 李商隐

纫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

黄昏风雨打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王安石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甫虽好是他乡。王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黄河远上白CA,一片孤城万初山。王之涣

翎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颢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间赏。孟浩然

捉来系日乏长绳 李商隐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李益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屈原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孔尚任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苏轼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佚名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甫来一味凉。王安石

谅风起天未,君子意如何?杜甫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晌。孟浩然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

莫信诗人竞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龚自珍

钢柳新蒲为谁绿 杜甫

贫家一碗灯,父子相聚哭。陈烈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杜牧

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晏殊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无情有恨何人见 李贺

岛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姚发

黄菊枝头主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

莫将后日情,不如初见时,王屋

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苏轼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青池塘处处蛙。赵师秀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无稹

荷立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

羞将短发还吹帽子,笑情旁人为正冠。杜甫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张籍

侧恻轻寒剪剪风 韩屋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卢照邻

清晨一失后难摹 苏轼

关万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作遗民世界。沈葆桢

斜阳外,寒邪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欧阳修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

莫等闲,白了少年白,空悲切。岳飞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梅须逊雪三分白,霜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梨园子弟白发新 白居易

清诗句句尽堪传 杜甫

袈裟未著悉多事,著了袈裟事更多。杨万里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哉想英雄垂暮日,温柔不住住何乡?龚自珍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寂寞无人见 苏轼

无意怀人偏入梦,有心看月未当圆。方贞观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韩翊

无欲自然心如水,有营何止事如毛。赵师秀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

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傅斯年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杜甫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杜甫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白居易

得饶人处且饶人。醒世恒言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

欲识官司心肠,但看民饥肤。陆继略

欲采盈盈太孤绝,胸中长此玉峥嵘。严复

停车间村酒,倚树听疏蝉。李日华

梨花风雨后,人在绿杨中。冯氏

探梅诗客多清趣,瘦赛冲寒溪上去。子谦

斜阳几处吹芦笛,头戴衣裳渡水归。姜玄

晨光海上来,云山生万壑。黄清老

野老相过无一事,白头喜对酒盈缸。邦韶

悠悠窗下断肠波,总是行人堕泪多,刘昂

凄凉今夜月,照我故乡情,于石

从今别却江甫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

遵宵作而知丰年,老妻饱饭儿童喜。王庭诖

悠悠绿水分支港。撑出南邻放鸭船。叶绍翁

野鸭被人惊得惯,作群飞去却飞回,杨万里

虎处绿波通酒巷,女郎多在采菱舟。张良臣

篇飞欲尽暮烟横,一笛西几万里晴。朱继芳

卿跟倦时且小歇,山色佳处须细看。杨万里

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带将开未开色,曾几

野鹤忽来桥上立,山僧独自水边行。张戈

淡色似黄杨叶小,浓香如蜜菜花多。徐玑

雪后春生人未觉悟,弄丝鳍子独先知。杨万里

荷边弄水一身香,竹里招几满扇凉。杨万里

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苏轼

造物亦知人亦老,故使江西向西流。苏轼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王维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王维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

将家就鱼麦,紧老江湖边。元结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

寂寂何所待,朝朝空自归。孟浩然

偶然值林皇,谈笑无还期。王维

尽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无名氏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苏武

6.古典的心事诗歌 篇六

风来敲窗

以为是天涯的消息

春意阑珊了羽觞

曾经沽酒的作坊

朽烂了记忆中挂起的

等待的酒幌

是否,寻我千百度

风吹人消瘦?

记忆的灯火阑珊处

没有影子停伫

只有鸿雁飞在

朦胧雨幕

依旧的如水夜凉

冰心魂魄仍停留在书房

窗外月光如霜

想象共剪的西窗

如今难再寻觅

怀念的地方

手握竹管

千言万语难以泻在笔端

时光划过张张素笺

描不出对你的

情似梨花,恨意难转

还有那,袅袅心事如烟

久远的心,藏在琴弦

熏染了往事的`尘烟

等待千年万年

不见你素手芊芊

一如曾经地拨弄

旋律间花香的思念

怅立庭前,记不起

那年红袖添香到几更

河对岸,留下的只是

桃花般书卷气息

一把油纸伞

依然耗尽了一生的力气

徒留黄昏暮色里

一袭单薄的身影

遥遥天涯

空对西天雁声

烟霭里瘦了长河落日

7.中国古典诗歌教法探究 篇七

一、相识——熟悉文本

由于古典诗词使用的是文言话语系统, 里面会涉及一些古代汉语字词、语法知识, 古代文化常识等, 所以学生在初读古诗词的时候, 一定要先解决基础性阅读障碍。在这一步中, 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语文基础知识上。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提倡“语文素养”的今天, 更不能忽略基础知识的价值。

但是有一种现象是我们必须杜绝的。有些老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把古诗每一句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让学生在一种枯燥的逐句解释中弄清诗意, 这样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 更严重的是, 这样教出来的诗, 已不成其为诗, 而是一篇篇散文、记叙文、议论文了, 学生根本不能从整体上感悟古典诗歌所独有的魅力。所以在这一步的教学操作上, 教师要追求一种“点”到为止的效果, 而且一切要为后面的步骤做准备。

二、相知——知人论世

李健吾说过:解释一首诗往往就等于解剖一个活人, 要解读准确, 使之较为接近作者本意, 就必须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要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精神气质等。所以, 鉴赏古诗, “知人论世”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仅对理解诗歌有帮助, 对学生古典文化知识的积累、古典文化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一步的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通常都会采用一种固定顺序, “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字词分析———全诗鉴赏”, 这样的教学往往会造成知识的“坏死”。虽然你讲的是有用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在习惯这种教学法以后, 头脑会放慢思考, 因为似乎一切都在他们的预料之中。对于作者、背景的介绍与学生又缺乏关联性, 教学中也缺少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刺激, 这样的文史常识是很难“活”起来的, 更不用说让学生掌握了。但是, 如果教师找准契机插入作者、背景介绍, 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所谓契机就是要能够在学生有欲望知道作者, 知道背景的时候, 再插入介绍,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这个欲望, 是老师完全可以在讲解过程中激发出来的。当然, 如果正确的契机就是放在开篇介绍, 那也未尝不可。还有一个问题, 就是讲的“度”的问题, 很多老师在介绍作者的时候, 不分轻重缓急, 一股脑儿地把生平、思想、艺术特点等像泄洪一样往外放, 没有考虑到知识的有效性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虽然他们的本意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但方式方法错了, 根本达不到目的。所以在“知人论世”方面,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度和教学时机的适当。

三、相恋———诗歌体验

想让学生爱上诗歌, 我认为通过体验诗歌就能做到。中国古典诗歌讲求一个“境”, 这种境是“大象无形, 大言稀声”的境, 只有意会到了这种境, 才真正懂了诗。体验“境”的本质其实是一种精神的获得与超越, 是对心灵的一种开辟。要把诗歌教得更有价值, 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这种“境”的领悟, 从而寻找到一片心灵的净土, 并播下梦想的种子, 获得一种精神的自由。体验属于学生的私人空间, 教师只是一个“领进门”的人, 在这一步的教学操作中, 教师必须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

首先, 教师是一个“创造者”。教师在授课之前, 与文本有第一次对话, 这样他就会有自己对这首诗的感悟, 这种教师个体的体验, 是第一重“创造”;在讲解过程中, 教师难免会带有主观色彩, 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教学方法, 我们都不可否认, 这种教师创造的个性意境对学生的体验是有影响的, 所以从某种程度来说, 教师也参与了学生个体体验的创造当中。

其次, 教师是一个“传道者”。“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阅读教学包含阅读策略教学, 所以在要求学生深层体验诗歌的过程中, 教师也必须传授一些诗歌鉴赏策略, 例如“驰骋想象, 丰富形象”, 即由于古典诗词尤其强调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言浅情深, 所以教师必须教会学生在阅读欣赏时, 要从作品所提供的材料出发, 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 (1) 只有培养起了学生的形象感、想象力, 才可能对诗歌进行深度体验。

再次, 教师是一个“引导者”。“引导”的最根本目的, 其实是要刺激学生产生体验诗的欲望, “内驱力”有了, 主动学习才能是高效学习。“引导”的方法有很多, 在强调“体验”的诗歌教学中, “情境教学法”是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创设与诗歌相类似的情境或画境, 帮助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而创设情境也可以走不同的途径, 比如“教师言语创设”、“多媒体音画创设”、“教师表演创设”、“师生吟诵创设”等等, 但是殊途同归, 都只是引导学生入门而已。

如同上面所说, 教师只负责“领进门”, “修行”还得靠学生个人, 外因始终要靠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要体验到诗歌的韵味、境界, 学生必须重视平时积累。没有相应的古代汉语、古代文学常识, 连诗都读不懂, 还谈什么体验呢?“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首诗要多读, 另外, 也要多读诗, 有了一定的语感以后, 体验诗歌自然水到渠成。再有就是其他知识的积累, 一个学生知识背景的深度和广度, 决定了他对诗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但强迫是必要的练习”, “多读、多背、多练”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步走”教学法, 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重视学生内在的体验, 致力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更是可以让学生领悟生命中某些不可触及的境界, 懂得一种超脱、一种超越, 这种凌驾于万物, 同时又与万物融合的感受, 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生存的价值和意义, 这无疑是语文教学最大的欣慰!

注释

8.鉴赏古典诗歌的途径 篇八

一、了解古典诗歌的类别

1.写景抒情类。或借景表达美好志向,或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或抒发对人生世事感慨。如杜甫的《登高》,借对秋江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志不得伸的感情。

2.怀古咏志类。或缅怀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苦闷,或抒发对国家时局的忧虑。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描绘赤壁古战场的雄奇壮丽,表达对古代英雄的赞美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

3.送别诗。或表达依依惜别、旷达劝慰之情,或叙写别后思念。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写的是情人间眷恋缠绵之情。

4.思乡诗。如张籍的《秋思》借重新打开信封的细节,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牵挂。

5.山水田园类。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田园景象,表达归隐的闲适生活。

6.边塞征战类。或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向往。如曹植的《白马篇》。

另外,还有爱国诗、爱情诗、咏物诗、闺怨诗、哲理诗等。了解诗歌的题材,有助于把握诗歌的主旨,便于分析诗歌反映的社会生活是否真实、广泛、深刻。

二、知人论世

理解诗歌作品,一定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境遇、思想。如李白曾被流放夜郎,途经白帝城时,遇赦返回江陵。《早发白帝城》就是借写景来表达诗人获赦时喜悦欢快的思想感情的。又如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亲历安史之乱,漂泊流离,生活困顿;目睹人民的痛苦,伤时感世,忧国忧民。《登高》《兵车行》等诗就反映了这些现象。

三、抓标题,读注释

标题是内容和主旨的体现,读标题往往能抓住诗歌的关键内容,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字透露出全诗的感情基调。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便知是写朋友间的离别。认真品味《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这题目,便能明白孟浩然写此诗是希望得到张丞相引荐,出仕为官。注释往往是命题人所给的答题暗示,万万不可忽视。

四、准确理解关键词语和特殊的语法现象

有些诗句中有一两个词语起着关键作用,弄清楚对句子的理解就很容易了。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是理解整个诗句的关键,应解释为“因为”。

受字数、平仄、押韵、对仗等格律限制,古典诗歌语句上有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常见的有词类活用、省略、倒装和互文等,要能够识别解释。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是使动用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的正常语序为:“神游(于)故国,应笑我多情。”“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诗应理解为:将军和壮士经历多年的苦战,有的壮烈牺牲,有的光荣凯旋。

五、抓住诗眼,体味感情

所谓“诗眼”,即能够传达诗歌主旨的关键词、议论抒情的关键句。通过它,就能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人的感情。如陆游的《示儿》诗中的“悲”字就是“诗眼”,它浇铸着诗人的复杂感情:对侵略者的仇恨,对投降派的愤慨,对未能亲眼看到祖国统一的悲叹。

六、了解常见的典实和意象

所谓典实,即诗歌里用到的历史事实和典故。应注意积累记忆一些常见的典实,了解其内容并揣摩作者所用典实的意图。从形式上看,有明用、暗用;从与内容的结合上看,分正用、反用。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里的五个典故为正用,王维《山居秋暝》里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为反用。了解典实,才能准确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诗歌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的。就人物而言,有:忧国忧民的形象(“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求贤若渴的形象(“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钟情田园山水的形象(“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豪放洒脱的形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儿女情长的形象(“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就事物而言,有:表示离愁别恨的“杨柳”(“杨柳岸晓风残月”),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浮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作为思乡怀人的代名词的“月亮”(“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爱情的“莲”(“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比喻高洁坚贞、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的“菊”“松”“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象征寂寞凄凉和愁思悲伤的“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比喻旅途的艰险和离愁别绪的“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象征忧愁、悲哀思归的“杜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象征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的或借指传送书信使者的“鸿雁”(“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但是,对意象的理解要防止绝对化,不可拘泥。如“梅”这一意象,在陆游和毛泽东词中是截然不同的。

上一篇:爸爸妈妈我爱你诗歌朗诵会下一篇:国际货代协议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