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2024-10-28

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共15篇)

1.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

转眼间xx年已经过去了,在过去的时间中xx电站以“排除浪费、创造价值、持续改进、人才育成”的人才导向,逐步建立系统科学的电站建设运行机制,推动电站价值创造力和电站员工技能“整体登高”,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就对xx电站xx年度的工作作出如下总结:

一、安全生产

xx电站在过去的一年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当中,始终坚持“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首先从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入手,抓好思想建设工作、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每周组织一次电站安全活动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明确活动成果和反措,使员工都树立起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具有了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其次,在严格落实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的前提下,根据公司各工种和岗位的.工作特点,组织修定了符合生产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做到明确分工,全面落实电站长、安全员、工作许可人的安全生产岗位职责,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承诺书),责任到人。此外,在抓好基础安全管理的同时,在生产管理上,任何作业都提前组织制定计划,做好各方面沟通协调工作,合理安排作业,严格执行两票制度,确保运维检修人员作业安全和设备安全,实现自20xx年xx月xx日首次并网发电以来无一例事故发生,无一人违章作业的佳绩。

二、电站培训、管理与建设

为了提高电站建设的全面发展,完成电站各项生产任务,xx电站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并制定电站考核规则,从实际出发,落实到每一位电站成员,以调动电站成员的积极性。随着我们公司及电站对岗位的考核制度的开展,跟岗位成员也都意识到其中的重要性,也促使我们在工作中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1、电站培训工作

(1)组织全站成员参加全厂运规、安规考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2)组织全站成员学习新设备的操作,巩固单台设备的操作;

(3)定期抽查各个电站成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和操作方法;

(4)根据每个电站成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关于每个电站成员的学习计划。

2、电站管理工作

电站是公司的基础,电站生产运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发展与生存。搞好电站管理,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增强电站的活力,发挥每一位成员的作用,是电站运营的根本。电站文化是团结和凝聚电站成员的纽带,定期培训是提高电站成员操作水平的方式。所以必须提倡学习,提高电站全体成员的综合素质,为电站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3、电站生产指标

(1)明确目标计划

按照公司或部门下达到本电站应担负的各项安全、生产、经营指标结合本电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电站目标和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制定本电站月、周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未完成应有说明或分析。各项指标应全面完成,确保各项指标计划完成记录清楚。

(2)明确岗位职责

细化并建立健全站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分工和电站日常管理,确定电站成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和任务。使电站成员熟知本岗位职责内容,同时保证各岗位每项工作都能找到明确的责任人。

(3)制度建设

严格执行公司、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并结合电站实际情况立电站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劳动纪律、奖惩条例、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等。使电站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统计台帐等管理基础工作,作到制度化、标准化、分级管理、分工负责、定期检查、严格考核。建立绩效考核要体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保证绩效管理以标准为依据,以事实为基准,避免,考核流于形式,以个人意志为主。

(4)班务管理

1、建立人员出勤情况记录,记录齐全,与实际相符。

2、电站管理分工明确,各项民主管理、班务管理项目分工到人,人人熟知本人负责的管理事项,落实有效。

3、有电站考评、考核、奖惩、先进评选等规定,包括考核指标、考核内容、考核方法、公开的要求等。

(5)团队建设

定期召开电站民主生活会,讨论员工对电站工作的意见,以及相应的合理化建议,充分发挥电站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同时积极开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法制纪律教育的学习活动,加强电站成员思想教育,使电站成员充分向党组织靠拢。

三、主要业绩

xx电站克服疫情的影响,克服备品备件短缺的困难,克服恶劣天气的因素,完成光伏区汇流箱支路保险更换近1000余枚,逆变器IGBT模块更换8台,全年消除缺陷50起,但无一起缺陷时长超过12小时,将电站设备故障损失电量降低至1.918万kWh,较减少故障损失电量34.4443万kWh,真正将“度电必争,颗粒归仓”落实到了实处。此外,每日通过对比远景监控系统离散率异常分析制定当日的巡检内容及时排查处理离散率高的支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除草和组件清洗以提高发电效率;每季度定期清洗逆变器室的滤网以保证发电核心设备随时处于最优的工作状态;每日根据实时负荷数据及时手动调整投入SVG屏蔽策略以减少厂用电率;对比多个后台数据快速响应缺陷以提高缺陷处理效率;利用远景实时诊断系统实现对设备数据监控、数据统计、运行分析为一体的光伏电站管理模式,对电站进行随时随地的全面监控与管理。

xx电站作为是一个公司最基层生产组织,是公司各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公司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xx电站一定会充分发挥岗位职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以“服从领导、团结同志、认真学习、扎实工作”为准则,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向着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管理型、效益型、和谐型六型先进电站一步步靠拢。

2.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二

2012年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在年会上通过了《关于审议设立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的议案》。经研究, 决定自2014年起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与《中国建筑防水》杂志社联合在全行业开展“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评选活动, 具有施工资质的协会会员企业和参与“全国建筑防水材料工程应用年度调查”的企业具有申报资格。为帮助企业申报, 本社将从历年来企业填报的工程中选取符合申报条件的工程, 经企业同意, 向“金禹奖”评选工作办公室统一申报。因此, 希望各施工企业积极支持并参与调查活动。

2013年度“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工作, 在吸取前7年调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参与企业和专家对调查活动的建议, 同时兼顾“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的评选, 今年本社对调查方案作了较大调整。希望各单位一如既往大力支持我们的工作, 积极配合, 组织专人按要求填写“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表”。

为了保证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社将对组织或参与此次调查的各地防水协会或企业开展以下互动支持:1) 经参与调查企业同意, 每年将符合条件的工程向建筑防水工程“金禹奖”评选工作办公室统一申报;2) 参与调查企业可获取调查报告电子版;3) 《中国建筑防水》杂志将公布所有组织或参与调查的各地协会或企业名单;4) 参与企业所承建 (参建) 的重大工程实例论文将在《中国建筑防水》 (含《屋面工程》) 杂志上优先发表;5) 向组织或参与调查的各地方协会或企业赠送下年度全年《中国建筑防水》 (含《屋面工程》) 杂志;6) “中国防水在线”网站免费链接参与调查企业网站;7) 向连续三年参与调查的企业颁发“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定点联系单位”证书;向连续三年参与数据统计填报的个人颁发“全国防水材料工程应用调查活动优秀工作者”证书。

3.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三

省阳光办于今年3月组织开展2010年度阳光工程工作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一是各项目县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基地认定质量、培训监管情况、五项制度执行、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经费使用和工作成效等情况。二是各培训基地的培训规范执行情况、档案规范执行情况、培训时间、人员身份、培训班检查验收合格报告执行情况、阳光工程补助资金使用情况。三是搜集典型经验和征求建议。四是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本次检查采取项目县互检的方式,省阳光办成立六个检查组和一个督导组,六个检查组分别由三人组成,其中一名来自项目县。督导组由省阳光办主任及副主任组成。各检查组在每个地区检查结束时召开由省阳光办主任及副主任参加的本地區检查情况通报会。上述做法有利于各市县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4.网络运维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不足之处

1、集团人员基本电脑知识的缺乏在维护过程中,各个部门和公司打完电话,我职员进行维修时,到其办公室说其硬件已了,或是最基本的动一下或是点一下的问题,经常出现“看来电脑怕你们”这样的的话题。

2、集团人员出现对我网络中心人员的不信任一年来网络中心人员尽心尽力为

每一个人服务,但还遭到不少人员的藐视。

3、网络维护中心缺少专职维护人员一年来,网络中心的每个人都在做着这项维护工作,造成了本人专职工作的拖延和思路的打消。

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

20xx年,集团很重视网络宣传工作;一年来,网络中心对集团网站和酒业网站进行了改版和完善,

1、集团网站

自20xx年开头,我中心就对集团网站改版开始出设计方案,前后出近七套设计方案进行挑选,都以网站成品展示的.,最后挑选一套几乎纯flash的方案,进行制作,在这其中,也不断的对现有的集团网站进行维护和更新,经过一个多月的后台编辑和前台制作,完成了集团网站的改版工作,又进行了集团网站各个栏目内容的完善和更新。新上映了集团电子报模块。注重观察各大门户企业网站关于我集团信息的添加,上传电子报文字的盯对。其更新和更改信息量如下:

集团网站新闻内容集团网站七彩桥视频集团网站文化的集团网站各个产业集团网站电子报近400多篇近200多篇近100多篇近100多篇近500多篇

2、酒业网站

20xx年中旬,我中心开始对酒业网站的改版开始出设计方案,前后出近五套设计方案进行挑选,最后都以成品展示的,其方案定下后一月时间完成了整体网站的改版工作,在未改版之前也不断的修正我酒业网站的不足之处,及时的上传和更改网站的信息,完成网站的改版工作后也对其酒业网站的信息和产品进行了新的展示和更改。其更新和更改的信息量如下:酒业网站新闻内容酒业网站产品内容酒业网站酒业文化近60多篇近40多种近50多篇

3、网站建设和维护的不足之处

一年来在网站的建设和维护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弊端和不足;造成了网站的制作和维护进度的缓慢,成绩没有预想的出色。

(1)在网站制作中缺少前台美工的设计,导致一套套的设计方案的作废,浪费了不少时间。

(2)在网站信息的更新过程中,信息迟迟递不上来和要不到,造成不少信息模块的空缺。

(3)在网站制作过程中,由于硬件维修的打扰,造成思想和精力的高度不集中。20xx年工作计划

1、要及时的确保完成全集团硬件维护和维修的各项任务。

2、要想出新的网站方案和思路,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网站宣传的力度和进度,尤其酒业网站20xx年60年庆典之际,酒业网站起着电子化的敲门砖作用。

5.运维工程师的工作内容 篇五

1、定点驻场(在客户单位)做运维工作,工作地址:西昌(请确定上班地址后投递简历),维护公司各平台软件在客户单位的正常运行,解决客户各种突发问题;

2、定期提交运维报告,向公司汇报;

3、项目运维,客户沟通售后服务等。

任职条件:

1、大专及以上学历、计算机相关专业,2年以上运维相关工作经验;

2、熟悉主流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的配置与调试;

3、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操作和维护;熟悉mysql数据库

4、具有软件系统的运维工作经历;

5、熟悉网络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有一定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写作能力;

6、了解网络设备及相关交换机、路由器配置;

6.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范围 篇六

1、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与日常管理;

2、数据库安装、配置与日常管理;

3、Web服务器安装、配置与日常管理;

4、应用系统的日常管理。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21、负责WMS等系统实施相关的内部协调、需求收集、蓝图设计,包括方案及流程设计;

2、WMS与外围业务系统的集成测试,确保业务数据在系统内衔接通畅,数据无误;

3、权限管理、系统切换以及上线支持等工作,负责在IT系统方面、以及在实际业务衔接上实现成功上线;

4、完成系统功能的培训指导工作,监督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及知识转化;

5、WMS系统接口数据监控,确保财务业务数据准确;

6、配合业务部门业务流程的优化,及时调整系统接口;

7、依据收集的业务问题,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并制定系统流程改进方案;

8、测试系统流程改善后的系统运行情况,确保数据顺畅;

9、根据系统功能合理提出业务流程优化建议,提升业务的效率;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3

1)

负责客户网络、应用系统的日常维护;

2)

协助客户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信息化架构;

3)

按照公司要求,高质高效完成运维工作;

4)

按照公司的要求,在发生突发紧急情况时,能快速响应抵达现场支持。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4

负责安装、升级、维护和故障排除Unix/Linux服务器的各种问题。

负责监控服务器的健康状态。

负责FTP项目数据传输管理。

参与IT基础架构相关项目规划和实施。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51、负责信息系统的业务逻辑实现,使用咨询、指导,问题分析及测试,有CRM系统项目经验优先考虑;

2、组织协调处理相关部门提出的建议、投诉及支持,对于重大投诉,负责与业务部门共同推进;

3、负责配合部门小组下发的各项任务;

4、主导小型项目及实施,带领相关团队完成业务调研、方案设计和实施内容交付,完成项目相关核心文档编写和交付质量管理。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6

1.负责系统(Windows,Linux)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维护保障;

2.负责服务器,操作系统的日常维护及运行质量检查,并对相关性能指标进行监控和评估;

3.负责应用系统日常操作、应用维护,巡检、升级、应急响应、故障处理;

4.负责应用系统的上线部署、版本管理和技术支持;

5.汇报和总结每月发生的问题

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7

1.在阿里云环境部署业务,维护系统运行;

2.开发运维脚本或工具,来提高运维部署的效率;

3.维护集成开发,测试环境;

4.管理内部用户权限和资源;

7.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七

1.1申请与受理

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NSFC)机械与制造科学处(以下简称科学处)共接收申请代码为E05的各类项目5054项。其中,面上项目2544项(含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33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16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92项,以下简称三类项目。受限项政策的影响[1],面上项目申请量比2012年度减少21.02%,而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则保持增长态势,同比分别增长4.55%和23.21%。

经初审,三类项目中共有304项因各种原因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主要原因有:申请书缺页或缺项、缺少项目组成员简历(18.48%),基本信息表中研究期限填写有误(16.97%),申请人或项目组成员申请超项(13.03%),以及报告正文年度研究计划有误(9.39%)等。

1.2同行评议分析

科学处对受理的4348项三类项目按不同领域分成421个组进行“打包”,送同行专家进行评议。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各指派5位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指派3位同行评议专家进行评议,共指派评议18 139份,评议意见全部收回。下面以零件加工制造领域(E0509)三类项目为例,对函评情况进行分析。

E0509代码共接收面上项目302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84项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8项。实际受理项数依次为284、179、15,分别指派评议1420份、537份和75份。

平均分为3分以上的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为81项、67项和3项,占同类项目的28.52%、37.43%和20.00%。可见,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相对高分的比例较大,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总体质量稍差(评议表中综合评价“A、B、C、D”分别代表4分、3分、2分和1分,平均分为算术平均值)。

资助意见(分为优先资助、可资助和不予资助3种)方面,获得3个以上“资助”(“资助”包括“优先资助”和“可资助”)的面上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分别为124项和6项,占同类项目的43.66%和40.00%;获得2个以上“资助”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99项,占同类项目的55.31%,获评“资助”比例较大。三类项目平均获“资助”比例为47.91%,未超过科学处“函评通知”中要求的50%上限。有96项三类项目(占20.08%)获得零“资助”,说明约五分之一的受理项目缺少创新性,同行专家一致认为申请书质量差。

评议人对指派项目的熟悉程度分为熟悉、较熟悉和不熟悉。以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例,约48.00%的评议人对指派项目完全熟悉,选择熟悉和较熟悉的评议人约占92.00%。绝大多数评议人对指派项目熟悉程度良好,并且能够较好掌握评议尺度。

在同行评议结果中,平均分反映评议人对申请书质量的评价,而资助意见更多反映评议人对项目的支持态度。三类项目获评“资助”比例普遍高于得分(3分以上)比例,说明评议人对申请书质量把关严格,但对项目表现出更多鼓励态度。部分专家评分很高,但资助比例偏低;或全部同意“资助”,但评分较低,函评分数和是否资助的对应关系不合理。这不仅与评议人的专业程度和评价尺度把握有关,也与分组指派的合理性及项目的质量有关。

拥有高级职称的面上项目申请人在函评中具有一定优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工作基础和研究水平对函评结果的影响;具有中级职称的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及博士后函评结果较好,表明评议人对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青年学者给予了较大支持力度,这与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定位是一致的。获得高分的申请者中,拥有博士学位的面上项目和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者所占比例分别为91.89%和91.67%,显示出博士学位拥有者在基金申请中的优势。

同行评议是自然科学基金工作最核心的环节,也是保证基金项目公平、公正最为关键的步骤。基金项目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同行专家的无私奉献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大多数评议人能够以公正、客观、认真的态度对指派项目给出较为专业、合理的意见,但也有极少数评议人评审态度不够端正。针对存在问题,科学处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提醒评议人,对不合格的评议退回并要求重新提交,情节严重者将重新评估评议人的评审资格,并将评议情况与其申请项目进行绩效挂钩[2,3]。

1.3资助

2013年,科学处共资助各类项目1139项,资助经费79 706.5万元。其中,面上项目521项(含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12项),资助率20.48%,平均资助强度80.00万元/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78项,资助率26.32%,平均资助强度25.00万元;地区科学基金项目54项,资助率18.49%,平均资助强度49.70万元/项。各主要类别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如表1所示。

1.4典型领域申请/资助分析

以机械工程学科二级代码机械仿生学(E0507)和制造科学领域二级代码零件加工制造(E0509)为例,对2013年度申请/资助情况进行分析。

1.4.1机械仿生学

机械仿生学涵盖材料仿生、结构仿生、功能表面仿生、机构与系统仿生、生物组织与器官制造,以及生物加工成形制造等方面,是机械工程与生命科学的前沿交叉领域。共有107个单位申请了E0507代码的项目,申请数量最多的前10所学校的申请项目共51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28.18%,与2012年的34.38%相比有一定幅度降低。

2013年,机械仿生学领域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持续增长,由2012年的70项增加到96项,增幅高达37.14%;面上项目受限项政策影响,申请数同比减少37项(减幅30.33%),因此,机械仿生学领域申请项目总数略有减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数量仍处于较低水平,只有4项。从三级代码分布看,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2)的申请数量远高于机械仿生原理(E050701)和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703)的申请数量。功能仿生的申请数量持续增长,由2012年的30项增加至35项;但运动仿生的申请数量由2012年的29项减少到22项,这是由于运动仿生多与机构学相关,有很多仿生机构相关的研究在机械学与机器人(E0501)代码下申请。

从资助情况看,2013年E0507代码下共资助三类项目43项(资助率23.20%)。其中,面上项目17项(资助率20.00%)、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3项(资助率23.96%)、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项(资助率75.00%)。同时,机械仿生学领域还资助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吉林大学韩志武)、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军)和重点项目1项(华中科技大学熊蔡华)。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支持,机械仿生学已经在机械工程这个大领域中获得普遍认同。

从机械仿生学的运动机构仿生、功能仿生、智能仿生、人-机-环境工程等方向来看,运动机构仿生领域按仿生对象仍然包含陆上运动机构、仿生飞行机构和仿生游动机构等多个方面。2013年运动机构仿生中仿生飞行器相关的申请项目锐减到2项,仿生水下航行器方面的研究虽然保持了较高的申请数量(9项),但是传统的仿生推进模式研究,专家认可度不高,因而资助率极低。而柔性运动机构仿生、新型运动机理仿生(如仿水黾运动)方面的项目获得了较好的评价。在陆上运动机构仿生方面,基于机器人-地形介质相互作用机理(减振机理、高附着机理)的运动稳定性研究获得较高的认可度。在功能仿生方面,仿生耐磨领域已经从对生物体表的耐磨机理、耐磨表面的制造方法,发展到基于柱塞、活塞等产品的耐磨技术研究,从单一的仿生耐磨研究发展到耐磨减阻、耐磨密封等复合功能表面研究。仿生减阻领域新获批的项目已经瞄准防污船体、非光滑车身、插秧船船底、海洋航行体等目标产品。可见将比较明确的应用对象与科学合理的仿生对象相结合,已成为功能仿生领域获得专家好评的必要条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机械仿生的新领域,仿生感知方面的项目(如仿生听觉、仿生视觉、仿生导航)资助率较高。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703)代码下仅有5个项目获得资助,资助率仅为8.47%。

从以往申请与资助的项目看,国内机械仿生学研究存在如下现象:一是过多关注被仿对象的生物特性研究,而轻视其对机械或机构的借鉴作用,需知机械仿生的目的是借助自然界生物固有的机构或特性,为机械系统服务;二是我国学者研究的仿生对象几乎涉及“海-陆-空”每个领域,但研究工作深度不够,亮点不突出,似蜻蜓点水。

1.4.2零件加工制造

零件加工制造(E0509)包括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1)、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和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等方面,属制造科学领域申请项目数量较多的代码。共有184个单位申请了E0509的三类项目(含青年-面上连续资助项目1项),申请数量最多的前10个单位共申请项目115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22.77%。

2013年,E0509代码三类项目共申请505项,比去年减少7.51%。其中,面上项目受限项政策影响,申请数量同比减少64项(减幅17.44%);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数量继续保持小幅增长,由2012年的173项增加到184项,增幅6.36%;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18项,较2012年增长80.00%。E050901申请数量最多,其次为E050902和E050903。E050904申请量由69项减少到56项(减幅18.84%),这是由于高能束加工的部分项目可在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代码下申请。

2013年,E0509代码共资助三类项目124项(资助率24.55%),其中,面上项目68项(资助率22.44%),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4项(资助率29.35%),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项(资助率11.11%)。此外,零件加工制造领域还资助创新研究群体项目1项(大连理工大学郭东明)、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北京理工大学胡洁)和重点项目3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吴学忠,西安交通大学陈烽,常州大学丁建宁)。作为制造科学的主要资助领域之一,零件加工制造已经在机械工程领域确立了其资助主体地位。

零件加工制造领域的申请项目主要集中在切削、磨削、特种加工、精密/超精密加工、高能束加工等方面,复合切削及加工工艺占有一定的比重(25项);研究对象主要有表面/曲面、性能、结构、工艺、机理、质量和误差等。在非传统加工工艺方面,以电火花、电解、电化学、超声和射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为主;超精密加工领域涵盖范围较广,更多体现出极端化、复杂化和超精密化的理念,如微细/纳米加工、大型曲面/薄壁零件的精密加工与装配等。围绕微纳制造、光学元件/晶体加工制造、复杂曲面制造等方面的申请项目呈上升趋势;高能束加工领域主要集中于激光熔覆、烧结、切割、焊接和强化等方面的研究。从加工材料和应用对象来看,多学科交叉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如刀具的设计/涂层/性能/寿命/检测/评价等方面的项目,涉及到材料科学、电化学、超声、磨料流、激光加工技术、检测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覆盖了机械、化学、物理、力学、控制等多个学科;所研究材料的种类也趋于多样化,从传统金属加工工艺向多元、复合、新型材料(如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钛合金、镍基合金、铝合金、碳/硅、纤维、晶体等)加工工艺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电子制造、节能与新能源等新兴领域中特殊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的加工理论与技术倍受关注。

该领域项目申请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题目过大、缺少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科学问题凝练不够,偏技术、工艺层面或工程化;研究内容空洞无物、缺少明确研究对象,或研究内容过多、难以深入,或内容单薄、不完整、不系统;无创新性或夸大创新,或有创新的思路但没有创新的方法;研究目标宽泛,主题不突出;实验方案不明确,技术路线不清晰,与研究内容不对应;可行性论证不足等。这类项目均难以获得资助。另外,申请者应认真分析申请书所属学科领域,并尽量将申请代码写到三级(6位数字);主体研究内容属于零件成形制造及其他领域的申请,不应在E0509代码申报。立项依据、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与往年获批项目基本一致的申请书,将不会重复资助。

2 2013年度项目进展

2.1结题项目情况

2013年初,科学处接收2012年度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以下简称结题报告)608份。其中,面上项目30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96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8项、重点项目9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项、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项目36项,以及其他类型项目35项。

绝大多数结题项目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发表论文、知识产权、获奖、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较好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三类项目在国际会议作特邀报告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1项,SCI检索论文1375篇(占发表论文总数的21.8%,2011年度该比例为18.41%),出版专著78部,获批发明专利575件。三类项目结题成果统计如表2所示。

注:表中f代表发明专利,s代表实用新型专利,r代表软件著作权登记,g代表国防专利。

2.2年度进展情况

2013年初,科学处共接收2012年度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进展报告》(以下简称进展报告)1830份。其中,面上项目955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61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72项。大部分在研项目基本按研究计划要求进行,进展报告撰写较规范,提供的数据资料详实,进展情况良好,附件材料齐备;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方面有明显创新,申请或获得了发明专利,培养了高素质科技人才。

但在审核中也发现与往年相似的一些问题,在此详述,希望进一步引起在研项目负责人的注意:(1)少数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两年期间没有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成果;(2)仅发表会议论文,高水平研究论文少;(3)成果未按要求进行规范化标注,发表论文标注的资助项目号过多,或标注的论文和成果与资助项目无关,或未标注项目批准号;(4)进展报告不完整,没有注意2000字的字数限制,只录入了部分报告内容;没有按要求填写成果列表,成果未列入进展报告中“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目录”一栏;(5)进展报告过于简单,“研究工作进展和阶段性成果”空洞无实质内容,撰写不认真,对开展的具体工作描述不清,报告中出现多处图表排版错误。

科学处将73份不符合进展报告撰写要求的项目给予退回,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

2.3典型成果介绍

2.3.1创新研究,提升国际影响

近年来,中国机械工程学科的学术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具体可从SCI论文发表及引用、国际期刊与学术组织任职、国际学术奖等方面得以体现。如机构学领域,多名学者在多个核心国际期刊任AE(Associate Editor);在摩擦学领域,继薛群基院士获得2012年度国际摩擦学“金奖”之后,雒建斌院士获2013年度STLE International Award。

在超精密纳米制造领域,房丰洲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纳米切削基础理论及相关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该研究小组参加了国际生产工程院(CIRP)于2012年8月开展的历时一年的制造技术比对,CIRP的微工程工作委员会(Micro Engineering Working Group)对通过初选的11个研究小组提出了具体的比对样件及指标,各研究小组完成指定的样件制备后,隐去样件来源信息,由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及爱尔兰根大学进行测量和评估。最终,仅有两个研究小组的加工试件满足全部5项评价指标,房丰洲教授研究小组位列其中。基于微/纳制造领域的深入研究与贡献,2013年在哥本哈根举行的第63届CIRP大会上,房丰洲受邀作了题为《光学自由曲面制造与检测》的会议主题报告(Keynote Paper)。这是自CIRP成立以来,国内学者第一次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主题报告。相关研究得到NSFC重大研究计划“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点支持项目等资助[4]。

2.3.2持续支持,打造优秀团队

2013年,以郭东明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申报的“精密制造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资助。该群体长期围绕高性能零件精密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工艺技术开展研究,在高性能复杂曲面制造、功能晶体超精密加工、高精度标准齿轮及刀具制造、功能性表面层制造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典型高性能零件制造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至此,科学处共资助7个创新研究群体。

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旨在聚集以国内优秀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学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围绕某些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以期实现某些领域的重大突破。目前资助的模式为“3+3+3”,即第一个3年资助期限结束后,采取适当的方式对资助对象进行业绩考核,对研究工作成绩显著的创新研究群体给予第二个3年的支持;6年后,通过严格把关,对优秀的创新群体给予第三个3年的支持。

2013年,雒建斌院士作为负责人申报的“微/纳制造中的表面/界面行为及控制技术研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获得了第三个3年的延续资助,这也是机械工程学科第一个获9年连续支持的创新研究群体项目。该创新研究群体实施6年来,按照项目资助计划,在论著发表、科技奖励和队伍建设等方面都超额完成了各项考核任务。该团队从机理上揭示了纳米颗粒与表面的作用机制,提出了柔性纳米刷的抛光原理和颗粒黏着取代切削实现材料去除的思想,开发了超低下压力CMP系统,突破了近极限光滑表面CMP技术,实现了基础研究-技术突破-产业示范的飞跃。

2.3.3绩效挂钩,鼓励前沿探索

第十五届国际制造技术会议(IMCC2013)于2013年10月16-18日在中国南京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探讨、交流制造科学和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此外,从IMCC2011开始,会议也成为展示科学处制造领域优秀结题项目的一个平台。

本次会议推荐了制造科学领域(学科代码为E0508~E0512)2012年度结题评价为“优秀”的三类项目50项(面上项目29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项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1项)到会作报告。最终评选出2个面上项目和3个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为优秀结题项目,如表3所示。为落实“绩效挂钩”的原则,同等情况下,科学处将优先推荐这5位优秀结题项目负责人后续申报的基金项目。

基金成果的展示与汇报,既是对基金项目完成情况的检查与同行评议,又是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总结凝练与展示基金项目研究成果的重要举措。在营造自由探索、自主创新的宽松环境的同时,通过项目评优,激励原始创新,达到绩效挂钩的目的,督促项目负责人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完成基金项目。

2.3.4长期资助,结出丰硕成果

继2011年度机械工程相关领域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后,2012年度和2013年度机械工程学科在自然科学领域又取得重大突破。

科学处长期支持的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以下简称杰青项目)获得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1996)、华中科技大学丁汉教授(1997)、西北工业大学杨合教授(2002)分别在数字化制造、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及精确塑性成形领域获201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徐滨士教授申报的“面向再制造的表面工程技术基础”、上海交通大学高峰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01年)申报的“并联机器人机构拓扑与尺度设计理论”、西安交通大学林京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11年)申报的“机械早期故障瞬态信息的小波熵检测与自适应提取理论”获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另外,长期从事电液驱动和控制系统研究的浙江大学杨华勇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04年),立足我国装备制造的重大需求,针对盾构掘进过程中易产生界面失稳、装备失效和方向失准等行业三大国际工程技术难题,实现了“盾构中国设计制造”的跨越发展,使我国进入了盾构装备设计制造先进国家行列。研究成果“盾构装备自主设计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3.5基金先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是具有明确国家目标、对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具有全局性和带动性的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自1997年设立起,机械相关领域累计获“973计划”资助项目42项,资助经费近13亿元,研究载体涉及诸多机械装备与系统,旨在解决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前期的支持,为后续973项目的资助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

2013年度制造领域共获批5项“973计划”项目。其中“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的首席科学家大连理工大学贾振元教授,2013年初完成了重点项目“多源约束面形再设计类复杂曲面零件的加工理论与技术(50835001)”的结题验收。其余4位首席科学家分别是:中国矿业大学葛世荣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焦宗夏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08)、上海交通大学来新民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邵新宇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2008,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他们都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长期资助。

2.3.6潜心研究,杰出人才辈出

2013年,科学处共受理杰青项目申请51项,经同行专家评议和答辩投票,资助4项。项目负责人为华东理工大学轩福贞、吉林大学韩志武、上海交通大学朱利民和西安交通大学赵玉龙,申报领域分别是机械结构完整性、机械仿生学、数字化制造与数控加工技术、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至此,科学处共资助杰青项目68项。

2013年是“两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年。机械工程领域新增7位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华中科技大学丁汉、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刘维民),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西安交通大学蒋庄德、吉林大学李元元、清华大学尤政、浙江大学杨华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广军)。在新增的这7位院士中,丁汉(1997)、刘维民(1998)、张广军(2001)、李元元(2003)和杨华勇(2004)在本科学处获得杰青项目资助。

3管理工作回顾

3.1学术交流与合作

3.1.1举办双清论坛,促进学科交叉

高精度电子装备机电耦合不仅涉及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更涉及电磁、机械结构、传热、材料、制造工艺、测试等工程领域,是一个多学科、多领域联合攻关的科学与工程问题。立足于国家对高精度电子装备的重大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科学处于2013年5月24日~26日在西安组织召开了第94期双清论坛。论坛主题为“高精度电子装备机电耦合前沿研究”。来自国内27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12位院士。与会专家围绕“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的极端重要性与迫切性”、“电子装备机电耦合中的基础科学问题”和“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研究现状与展望”三个中心议题,以及“电子装备电磁场、结构位移场、温度场的多场耦合”、“机械结构(设计与制造)因素对电子装备电性能的影响机理”、“电子装备机电耦合与材料”、“电子装备机电耦合的多尺度效应”、“电子装备路耦合”和“电子装备机电耦合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六方面内容开展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凝练了电子装备机电耦合领域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明确了未来3~5年的重点研究和资助方向[5]。

3.1.2围绕学科前沿,研讨基础、热点问题

4月,在北京召开了“汽车先进技术基础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论坛主要议题为:(1)汽车性能匹配与动力学;(2)汽车安全与智能车辆;(3)汽车NVH分析、设计与控制;(4)汽车新概念、新方法、新理论;(5)汽车传动学;(6)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制造;(7)新能源汽车设计与制造等。大会安排了6个主题报告,并按“汽车性能匹配&动力学”、“汽车安全与智能车辆&汽车CAE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汽车NVH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汽车传动学”等四个专题进行了分会场讨论。对汽车领域的重要基础理论、汽车工业前沿及关键共性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讨。论坛对增强我国汽车领域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为我国汽车行业产品开发技术自主创新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6]。

7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全球华人教授制造科学中青年论坛”。论坛的主题为“产业转型中的制造科学创新与基础研究”。主要议题有:(1)中国制造业转型时期,如何创新性地提升制造产品的功能、质量、可靠性,并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进行科技创新;(2)随着中国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制造科学基本规律及基础问题的研究,以产生更多原创性的科技成果并应用于工业实践,解决重大关键科学问题,切实提高中国的制造科学水平;(3)中国制造科学的进展和与西方的差距;(4)在世界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和学术界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等。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制造科学中基础理论问题的提炼与描述、制造科学中的科技创新(新原理、新方法、新技术)和精细制造———制造过程的精确控制”等主题,深入探讨了制造科学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中国在制造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推广、制造科学教育等方面的规划与战略。

10月,在威海召开了“第二届轻质材料焊接与连接基础研究中青年学者论坛”。焊接与连接是一项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涉及机械、冶金、材料、电子、力学等多门学科,具有大量的技术创新和科学前沿问题,是现代制造尤其是重大装备制造和精细结构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论坛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与发展现状,针对当前国内外轻质材料焊接与连接领域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分轻质材料焊接/连接新原理、新方法及前沿发展动态,轻质材料焊接/连接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装备,轻质材料绿色、高效、低耗焊接/连接,多场作用下轻质材料焊接/连接等四个专题对轻质材料焊接与连接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前沿科学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

11月,在常州召开了“中国机构学发展中青年学者论坛”。论坛安排了12个主题报告以及“机构学研究中的数学方法(李群李代数、旋量理论、几何化、集合论等)”、“机构学研究中的其他学科新思想、新方法(非线性、仿生学、定性化等)”2个专题。与会专家围绕专题就机构学如何与其他学科合理实现交叉以促进机构学的发展、机构学有待解决的重要与关键问题,以及未来5~10年的发展方向与建议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交流与研讨,明确了我国机构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现代机构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为本领域确立未来5~10年优先资助方向提供了战略参考。

为进一步提升高端橡塑装备基础研究水平,迎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相关技术发展的挑战,科学处联合材料科学二处于12月在广州召开了“高端橡塑装备重大基础问题研讨会”。会议汇聚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等学科的专家,共同探讨高端橡塑装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总结我国橡塑装备基础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基础研究发展方向提供战略参考。

以上不同形式的论坛或研讨会围绕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针对性较强,通过专家学者的充分研讨和思想碰撞,凝练相关领域共同基础和关键科学问题,为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源头创新,明确学科优先资助领域指明了方向,受到广大基金项目负责人及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3.2举办第4届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

“NSFC机械工程学科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以下简称启动会)是由NSFC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发起的系列会议(会议网址为http://www.icfdm.com),从2010年起,每年召开一次,目前已成功举办4届,受到广大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的热烈欢迎。

2013年度启动会于2013年11月在上海召开。科学处王国彪教授、清华大学温诗铸院士和“千人学者”孙伟教授、杰青项目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杨合教授与上海交通大学朱向阳教授、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黄永安副教授分别作了题为《基础研究与创新思考》、《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生物制造的前沿展望———关注交叉,开阔科研之路》、《科学研究———问题引领,目标驱动》、《少一些功利,多一点好奇心》和《从力学到机械———浅谈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倚为强》6个主题报告,从不同角度引导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如何做好基金项目、如何利用基金平台开展创新研究、如何潜心研究夯实科研基础,引起了与会代表极大的兴趣和深度思考。

主题报告结束后,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按照研究方向分5个分会场与本领域专家及科学处基金管理人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就如何开展基金项目创新研究、明确未来的研究方向、总结凝练研究成果、培养研究生、处理工程技术和基础研究的关系、学科交叉以及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与结题成果管理等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后,科学处管理人员和历届启动会承办单位代表及部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承担者进行了座谈,总结各届会议的经验和不足,为以后更好地举办青年/地区科学基金项目启动会奠定了基础。

同时,科学处通过邮件向参加前3届启动会的项目负责人征集建议和体会,得到各基金项目负责人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大家充分肯定了召开启动会的必要性,认为会议在启迪科研思路、开阔视野,鼓励自主创新与潜心探索,帮助了解基金项目执行和管理流程等方面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引领学科前沿、增进项目负责人之间相互了解、促进交流合作等方面作用显著。部分项目承担者以启动会为契机,加强与相关领域学者的联系和沟通,开展信息和实验仪器设备等共享,探讨科研过程中存在的困惑;或从启动会专家报告和分组交流中获得灵感与激励,攻克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坚定了持续开展研究工作的信心。各项目负责人还就基金项目交流平台建设和信息发布、主题报告选题、会议举办方式、议程安排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建议,为科学处更科学、合理地筹备并办好以后会议、满足广大青年/地区科技人员的需求出谋划策。

4结语

2013年是科学基金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NSFC党组和学部的领导下,科学处认真全面落实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有序推进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

2014年度,在做好科学基金评审工作的同时,科学处将认真办好2014年5月23~25日在南京召开的“第十一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2014)”。会议期间,将继续组织结题项目的成果汇报、展示与评优等活动。

科学处将立足于机械工程学科基本任务,一如既往地支持本领域面向“基础、前沿、探索、创新”的研究;支持前期已取得创新性成果并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的基础研究,鼓励在某一领域开展持续性的深度研究;支持与自然科学和其他工程科学深度交叉融合、开辟学科新方向的基础研究。拟通过面上项目群的方式,在某些有望取得创新性突破的前沿领域,如面向生命体夹持/操作/定位机构的创新设计,高效(节能)驱动/能源转换装置设计/制造,材料-结构一体化精确制造等,给予高强度(不超过200万元/项)面上项目的资助。

科学处将继续秉承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遵循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坚持卓越管理,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科学基金的导向作用,不断提升评审和资助工作的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努力推动机械工程领域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

参考文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王国彪,赖一楠,黄海鸿,等.2011年度NSFC机械工程学科工作回顾与思考[J].中国机械工程,2012,23(5):570-577.

[3]王国彪,赖一楠,黄海鸿,等.机械工程学科2012年度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66-72.

[4]王国彪,赖一楠,宋建丽.天津大学微纳制造实验室在纳米加工领域取得新进展[EB/OL].[2013-10-15].http://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88/info25381.htm.

[5]王国彪,宋建丽,赖一楠,等.第94期双清论坛在西安召开[EB/OL].[2013-06-06].http://www.nsfc.gov.cn/Portal0/InfoModule_525/51851.htm.

8.实施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几点思考 篇八

关键词:运维一体化;思考

为全面落实国网公司“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工作思路,深入开展运维一体化工作,优化、简化现场作业流程,实现人员精简、作业高效、成本合理的目标。该公司经过一年的运维一体化工作展开,作业流程、工作方式和人员素质等都将成为融合后突显的矛盾,现就如何提升运维一体化工作效率进行一次粗浅的探讨。

一、运维一体化现状

该公司管辖的变电站分布在八县一市,220千伏变电站7座、110千伏变电站19座、35千伏变电站54座,站与站之间路程遥远,变电运维专业负责变电设备的巡视监控、倒闸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根据设备运行中出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分类报送调度等;变电检修专业按照设备维护周期和电网运行方式,对停运设备进行检修维护,对变电设备进行定期小修预试、大修技改以及日常性缺陷处理,保证变电设备正常运行。工作特点及性质,造成运行人员检修技能偏低,对状态检测设备不熟悉,巡视质量不高,需要检修人员重复进行专业巡视,不具备跨专业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检修人员对系统运行方式和倒闸操作不了解,不具备操作和事故处理能力。

1、缺乏专业人才

目前,检修公司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为56%。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员比例仅为42.2%,生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智能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继电保护等所需的高技能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2、缺乏竞争意识

大多数员工认为现有工作水平,工作技能已经足够能应对目前的工作已经够用了,不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尤其是对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学习积极性不够,学起来很吃力。

3、缺乏自信心

大多数年龄偏大的员工文化水平低,只能从事一些较为清闲的工作,不能向大学毕业生那样,从事技术工作,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尤其是生产管理各系统应用等,缺乏自信心。总觉得学不会,干不了等。

4、缺乏责任感

工作中总有员工偷懒耍滑,不认真巡视设备、不仔细检查检修工艺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工作责任心不强造成。结果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他人。给企业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二、运维一体化人员的新要求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用最少的人力资源完成综合性任务,是运维一体化对员工的业务技术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运维人员业务范围扩大,技能要求提高,安全责任加大。既要求专业知识的深度,又要求业务技能的广度,成为“一专精通,一岗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1、运维一体化要求运行人员“一转换三能力”

实现从设备的使用者到设备的维护、分析、检修者的角色转换。首先需要运行人员透彻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和缺陷,熟练使用相关机械设备,具有动手解决设备故障能力;其次,要求运行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仪器的使用和分析能力。再者,运行专业的人员必须从知识结构的完善、心理和体力等迅速准备好应对措施的应变能力。

2、运维一体化要求检修人员“一理解三掌握”

在运维一体化的工作环境下,运维人员首先是将设备进行安全的隔离,为后续的检修、消缺做好准备。检修人员深刻理解调度规程和现场运行规程并落实到实际工作流程。不仅要掌握倒闸操作的流程,还要熟练掌握变电站的运行方式和系统接线,了解和掌握一、二次设备操作和切换的要点和方法,安全、正确、快速地完成相关一、二次设备的操作。

三、运维一体化建设措施

1、统一思想是关键

统一思想,明确思路是投入到运维一体化实际工作的前提,否则将处于混乱状态,因此,必须通过对现有体制下运行、检修人员的知识结构的分析,准确把握大检修模式下运维一体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方式和方法,才能确保在“大检修”实施过程中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强化培训见成效

制定全面计划,提高技能培训。制定跨专业的培训计划及《运维一体化培训管理办法》,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使运维人员熟悉各种检测仪器的使用及操作方法,了解设备的结构特点、简单的设备检修流程和工艺;检修试验人员熟悉调度规程和倒闸操作工作流程。培训采用集中授课与现场演示方式,进行全员培训;同时选派技术专业强的人员进行专业间的交叉互学和轮岗实战培训,开展传帮带等活动,签订《师徒合同》,实施《检修公司运维一体化培训效果反馈表》、《检修公司运维一体化培训项目确认表》等,根据学习情况绩效考核,逐步实现检修、运行人员的技能一体化,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

合理安排外出,深化技能培训。大力提倡理论再深造,近年来,该公司变电站设备水平不断增强,新增设备如:ABB、西门子、西安西电、平高(液压机构)等设备在新建变电站内均已投运,目前相继投运的220千伏智能变电站,运维、检修人员对这些新设备掌握的维修技能非常有限,联系厂家进行系统培训,并将工作中问题带到厂家去与研发人员进行沟通解决,为后期设备维护做好准备。

参与工程验收,发挥技能培训。该公司基建、农电工程首检式验收已经成为工程送电前的必备条件,首检式验收范围广、内容全、要求高,运维人员参与首检式不仅可以了解设备性能,甚至可以边学边干。尤其是对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的应用,不仅可以做到有效快速掌握操作要领,还有助于今后设备的运维,达到提高自身技能,是运行人员实践设备调试能力的有效途径。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巩固技能培训。针对各类专业班组和岗位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把技能培训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定期开展培训效果的评估,充分调动各专业班组和负责人组织开展培训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高技能人才快速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

3、设备管理要严格

加强设备状态评价,根据设备带电检测成果和状态评价结果、典型案例分析等,加强设备缺陷管理及诊断分析,修订运维设备巡视计划,优化调整巡视周期,努力提升设备运维管理水平。

修编运维一体化工作标准,按照大检修体系的要求,结合生产特点,修编变电运维一体化管理办法,明确运维与检修试验业务界面,建立运行人员检测、维护性检修业务流程,规范检修试验人员相关设备停运、自许可业务的自我监督工作,确保所接收的业务能够正常有序开展。

发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作用,通过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进行培训,使员工知道要做什么、什么时间做、怎样做、达到怎样效果等,使每一位员工都按照安全、标准、统一的作业方法工作,并通过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的方式对员工的掌握程度进行确认和巩固。

4.完善装备保进度

根据设备装备水平和生产队伍的实际情况,按照运维业务合理优化配置各专项试验仪器,开展仪器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培训,熟练掌握试验方法,了解试验原理、准确分析试验数据。建立变电运维备品备件库,完成运维人员红外热像检测等部分技术难度较低的检修业务移交工作。确保现场作业标准和安全监督等各项保障措施齐备,稳步推进实施“大检修”运维一体化工作。

加快员工队伍适应“运维一体化”过程中跨专业作业的新形势,只有通过优化作业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来达到释放资源效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生产效益的目的。确保在“大检修”实施过程中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伊犁电力公司变电运维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

[2]《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

[3]《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意见》

作者简介:

9.IT运维工程师的工作职责 篇九

1、办公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护,熟悉各种桌面以及移动端操作系统;

2、负责公司公用账户申请、备案及管理;

3、负责OA、移动办公APP的日常维护及管理工作,包括系统数据备份、运行状况监测、组织架构调整、用户账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流程配置、运行过程问题的解决等;

4、负责OA、移动办公APP的功能规划、需求收集、方案编写等工作;

5、负责集团其它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管理工作。

6.、用户协调和沟通,完成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要求:

1、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5年以上相似岗位工作经验;

2、了解OA或者ERP管理思想,有3年以上OA实施或开发工作经验者优先;

3、具备计算机相关理论基础知识,熟悉资产、文档、项目管理流程者优先;

4、能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Visio、Project等OFFICE工具软件;

5、工作认真、仔细,具备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

10.系统运维工程师工作职责描述 篇十

1、负责系统发布,部署,编写集成方案和部署方案

2、负责系统故障、疑难问题排查处理,记录故障详情、解决过程

3、负责配合开发搭建测试平台,协助开发设计、推行、实施和持续改进

4、负责日常系统维护及监控,开发搭建系统日常维护、监控、分析、报警平台系统

5、负责信息系统在客户现场的安装、培训和维护工作

负责收集客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的原始需求,优化需求,传递给产品经理

二、网络运维

1、负责日常服务器、网络,邮箱,电话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管理和维护

2、负责日常应用软件,公司桌面办公软件的维护

3、持续改进日常操作以及优化公司网络,跟踪网络互连技术发展,合理运用新技术

4、负责对服务器的健康状况,业务进行监控,并处理应急情况

11.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一

1.检查总体情况

2010年度,我省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4万人(其中2500人创业培训不在此次检查范围),13.75万人任务分解到54个项目县273个培训基地,到2010年底,全省累计培训学员13.89万人,超额完成1400人,全部实现就地就近就业。本次检查调度档案3762卷;电话抽查及走访核实培训班1228班次,打核查电话7507个,占培训人数的5.46%。检查中对电话接通率低的个别班次深入村屯进行访查,共走访10个村屯。本次检查评出了优秀基地,同时取缔了因培训时间不足和班级管理混乱的班次,责成重新组织培训;对档案内容缺项、不按规范建档的阳光办和培训基地提出了整改意见。

2.项目实施基本评价

从检查看,2010年阳光工程培训人员真实、时间充足、运行规范,项目实施质量较高,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档案管理和办班管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

2.1四个到位保证培训质量

2.1.1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一是组织健全,人员到位,责任清楚。各项目县都充实了阳光办人员,均达3人以上,培训班验收均有阳光办人员签字负责;二是纳入民生工程考核范畴。通化市东昌区、柳河县、辉南县、白山市浑江区等20多个项目县将阳光工程工作列入乡镇和相关部门绩效考核内容,辉南县将阳光工程工作作为相关部门年终考核先进的依据,吉林市将阳光工程列入农业七大民生工程,为做好阳光工程,政府拿出10万元对3个优秀基地进行奖励;三是部门联检共同负责。东丰、舒兰、梅河口等项目县加强了与财政、审计、纪检等监督部门协调,请相关人员参与年终检查验收并在验收报告单上签字。

2.1.2完善制度,落实到位 各项目县做到严格执行五项制度,确保培训质量。一是坚持公示制度。在基地认定、培训专业、培训时间和培训费用等方面都通过媒体进行了公示,且公示材料齐备,内容完整。二是积极推行“三堂课”制度。培训班开班时,阳光办人员都亲自上第一节课。中间一次课阳光办人员到班或按要求委托相关人员到场,最后一节课由阳光办工作人员检查核实学员人数、资金补贴到位情况。三是规范台账双签字制度。各项目县能按照《吉林省阳光工程档案管理规范》建档,建档资料比较完整规范,全省统一。培训基地严格执行台账要有农民签字的规定,所有参训学员均在培训台账上签字认可,有的培训基地学员还按上手印。培训基地培训台账均有负责人签字,起到了谁签字谁对该班次人员真实性负责的效果。四是认真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各项目县阳光办均加强了情况反馈,进展情况及时报送。在文字信息报送方面,全省共上报信息234条,省阳光办刊发简报7期,在全国农村劳动力网等媒体报刊发表通讯报道56篇,在省和各县电视台做阳光工程致富典型宣传报道66期,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拥护,社会肯定”的明显成效。五是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从省阳光办到各项目县切实加强了对阳光工程培训工作的日常检查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验收合格标准对培训档案、培训实施、学员反馈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核实。

2.1.3培训实施,执行到位 一是严格执行7天培训时间。在电话抽查中,由于部分农民更换电话号码,接通率在90%,凡是能接通电话的农民99.8%表示参加了7天阳光工程培训。全省各培训基地均按国家11个专业的培训规范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时间安排开展培训。二是六个完善执行得力。首先按国家要求完善培训规范。经检查每个培训基地都能按照培训规范进行培训。开办地方特色专业的能按省里要求制定培训流程并严格执行。专业设置符合农民需求,一些项目县配合棚膜果蔬、山野菜、中药材、人参等产业项目开展特色培训。其次在教学计划执行上,各培训基地均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按照课时计划开办培训班。三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各培训基地在提高本单位教师水平的基础上,聘请大专院校和农业科研院所实践水平高、技术过硬、讲课有感染力的专家为农民讲课,让农民听得进、坐得住,从而保证了培训时间。四是在教材使用上,多数培训基地不仅有文字教材还配备了光盘和多媒体教材。做到了凡参加培训的农民,人手一本教材。多数培训基地能利用多媒体进行声像教学,提高了课堂培训效果。五是执行班委会制度。各培训班都由学员牵头成立班委会,起到了沟通作用,及时反映学员问题,与教师沟通。六是在执行考试考核制度上,各培训基地的培训班100%进行考试,均有试卷和成绩单,合格学员结业均发放培训结业证。

2.1.4项目管理,监督到位 一是在办班管理上,全省共办1228个培训班,班班有监管记录,第一节课到班率达100%。各地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新方式,使管理监督水平不断提高。二是在阳光工程档案管理上,做到了严格执行省阳光办《培训档案管理规范》,实现档案规范化、标准化。阳光办档案6类18卷、培训基地档案6类16卷,内容详尽、目录清晰、分类严格,达到六统一,即统一档案盒、统一内容、统一装订顺序、统一封皮、统一规格、统一模式。三是在资金拨付与使用上及时合理。2010年度国家补贴5040万元阳光工程经费已全部拨付到位,并按省里实施方案规定的用途合理使用,各项目县严格执行凭验收合格报告和培训台账到财政报账的规定,确保财政资金让农民直接受益。省财政配套的800万元资金,全部拨付到项目县。

2.2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2010年度全省阳光工程总体运行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少数项目县阳光办和培训基地档案管理没完全按省里档案规范执行,资质和各类存档材料缺项。二是个别培训基地班次过大,超过100人的班次不利于学员管理,存在管理混乱的问题。三是有的阳光办更换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四是部分培训基地开展的机防手、沼气工等实践性强的专业由于在冬季培训没有实践环节,需要把实践课补上。

3.问题反馈及整改情况

本次检查期间各组检查后及时召开通报会54次,即每个项目市县检查结束后都要与阳光办、培训基地负责人通报当地阳光工程项目实施中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对取得的成效、采取的有效措施和突出做法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限期整改。检查结束后,又分9个区分别召开9个市(州)及辖区阳光工程项目检查情况通报会,对整改提出了明确要求。

目前,省阳光办对全省存在问题需整改的项目县已进行了调度,大部分项目县阳光办和培训基地均已按要求进行了整改,并形成整改报告上报省阳光办。

12.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为表彰先进, 树立榜样, 进一步推动全市工程建设管理工作, 市建委决定授予保康县建设局等22个单位为“2009年度全市工程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授予吕戬等54名同志为“2009年度全市工程建设管理先进个人”称号 (具体名单附后) 。

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13.高级运维工程师工作的职责精选 篇十三

1、负责管理靠谱云各zone集群服务器的日常运维管理、故障维护

2、维护靠谱云服务器的硬件管理的监控平台、自动化运维管理平台及工具

3、负责部署、扩容靠谱云系统环境及配置

4、协助完成相关硬件、软件测试

5、强烈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任职要求:

1. 3年以上运维工作经验

2. 精通KVM/xen/vmware/docker等相有使用经验

3. 具备amazon/阿里云/腾讯云等云服务使用经验,对云产品熟悉;

4. 具备mysql/redis/mongodb等数据库运维、开发经验;

5. 深入理解Linux操作系统、熟悉开源的监控平台工具、熟悉网络基础知识

14.运维开发工程师的工作职责精选 篇十四

1、 参与软件系统的需求调研、分析及设计工作;

2、 参与系统核心模块的程序编码工作;

3、 负责按照公司的开发规范编写相关项目及平台技术文档;

4、 配合项目经理执行开发过程的技术工作。

岗位要求:

1、3年左右工作经验,有2-3个项目开发经验;熟悉Java编程,包括:JSP、Struts、Servlet、EJB、Hibernate、Spring;

2、熟练使用eclipse等Java开发工具,熟悉DevOps平台;

3、精通系统的设计,能够独立完成模块或系统的设计工作;

4、具有J2EE架构经验,或者熟悉SSH架构;

5、精通MySQL或Oracle数据库的开发;具有Struts、Hibernate、EJB或Spring的开发经验;熟悉Socket通讯、HTTP协议、多线程编程者优先;

15.运维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五

电力企业在我国由来已久, 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其不仅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 更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撼动的地位。近年来电网安全方面一直备受关注, 我国也在该方面不断的加大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 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如目前应用效果较佳的变电运维一体化, 其能够充分展现出工作特点和优势, 对于促进实现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目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而若要不断提升其应用效果, 也需要不断对该方面进行研究和完善。

1 贯彻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策略

在变电运维一体化方面我国还依然存在些许不足, 若要充分保证此方面的建设质量, 则应充分贯彻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 主要包括变电巡视、倒闸操作以及异常事故处理等方面, 然而单单完成上述工作还不能够完全符合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要求, 因此在进行以上工作外, 还要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变电站设备方面的工作, 如对其进行维护, 或对其进行检修等。我国电力企业众多, 且各个企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在实施变电运维一体化的过程中应做到切合变电站实际情况,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并在变电站中实现责任制, 将各个部门的权利、职责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 同时要对人员配置方面进行良好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极容易对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变电运维一体化的时间跨度问题, 否则也难以保证变电运维一体化的实施效果, 具体的实施见表1[1]。

2 实施确保安全、逐步推进原则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 即必须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并且要逐步推进, 不可贸然采取过多措施, 在正式将运维一体化引入之前, 建议相关单位可以提前进行试点工作, 在整个单位内部选取人员配置最佳、基础条件设施最好的部门, 并且要积极将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对运维一体化方面也要加强了解, 掌握其工作的特点、优势以及注意事项等, 以便于更好的实施运维一体化。在此方面也要加强对规章制度方面的重视, 电能的应用无论从何种方面而言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而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同样具有风险性, 只有将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并保证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才能够将运维一体化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

在此过程中若要对人员进行重组, 则要以承载力作为指标, 同时其也要保证各个人员之间能够配合默契, 队伍内部不会出现不稳定因素;当该方面建设进入中期阶段后, 则需要多个操作对共同开展工作, 在初期和中期时, 鉴于各方面建设还不够完善, 因此需要有变电检修班的协同合作, 其主要是负责技术指导方面, 或是对结果进行验收等。而当进入远期阶段时, 即需要各个操作队自行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检测, 包括对设备的维护等各个方面, 而变电专业组的工作此时恰恰进入正规, 其要针对操作队前期、中期的工作进行巡视, 并且要通过现场操作来实现运维一体化的优化。

3 实现全程培训、提升质量目标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对相关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 然而纵观我国电力行业人员, 其中能够胜任该方面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 并且对运维一体化方面也是知之甚少, 鉴于此, 相关单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使其能够成为专业性人才、复合型人才, 这也是保证运维一体化实施质量的重要手段,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利用内部资源

运维一体化对于人才方面的要求会有较大的提升, 此种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内部资源, 如在经验丰富的人员当中进行选拔, 确定培训人员与被培训人员, 同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以及运维一体化的实际要求来规划培训内容, 具体如下:在进行人员培训的过程中, 变电操作队所有人员均是被培训者, 而负责培训的人员可以在变电检修班进行筛选, 一般为表现优异的一次、二次专业检修人员, 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以一对一形式为主, 且培训应以一年为限, 在整整一年中导师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教导, 手把手培训、专业讲课、现场实训均是不可少的环节, 同时也要积极对其开展思想工作, 使其具备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 达到素质和能力的双向提升[3]。

3.2 组建实施队伍

组建实施队伍是该方面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培训人员在经过培训后应给予其实践的机会, 否则相关人员只能够掌握运维一体化的理论知识, 此种情况并不适于运维一体化的实施, 另外, 组建实施队伍在人员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 这种要求也会促进其他人员的进步。在相关人员接受一定时间的培训后, 即可以给予人员实践的机会, 如可以在所有人员中挑选5名优秀人员, 并将其安排在35k V花石变电站建设中, 同时允许其参与变电运检班的日常检修工作中。

3.3 成立强化培训班

强化培训班主要是在基础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 鉴于各个操作队人员自身能力的不同, 其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 若要使所有人始终保持同一水平线几乎不可能, 成立强化培训班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针对不同的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提升方案, 此类培训班可以一周开课一次, 由变电检修班组长亲自授课。强化培训班的开展对于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而言可谓十分必要, 尤其如今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早日实现运维一体化对于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而言十分有利, 因此相关单位也在不断尝试此方面的突破。

4 坚持制度、标准先行的政策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开展运维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 也要建立其相对完善的制度, 明确工作标准,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市场机制引入其中, 市场机制不仅具有很好的约束作用, 同时也能够起到激励作用。在完善制度方面可以根据以下建议进行实施: (1) 针对运维一体化特点制定相关管理制度, 并确定培训的方案、工作检查制度以及工作考核体系等, 在此方面建设中应尽量做到事无巨细; (2) 培训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因此需要加强对培训计划的审核, 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实施, 主要围绕在安全技术、业务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 (3) 制定风险控制卡, 该方面的作用主要是在于其能够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工作, 确保设备运维检修管理之间的无缝衔接; (4) 根据变电站实际情况与运维一体化的实际要求, 对所有的仪器仪表进行整理和归纳, 若部分仪器仪表有所欠缺, 或性能不足, 则应及时购买相应的设备[4]。

5 坚持边实施、边改进的循环推进模式

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部分工作需要在摸索中前进, 尤其其所应用的人员对该方面也没有达到精通, 因此在试点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在进行检修工作时, 可以视检修工作的强度来决定相关人员的配置, 摈弃传统做法中将所有人员均带到检修现场的做法, 此种做法严重浪费了人力, 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积极争取相关人员的意愿, 如其更擅长哪些部分, 其更想要到何种检修现场锻炼等, 这都是提升人员能力的方式[5]。

6 总结

综上所述, 研究关于如何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不仅关系到变电运维一体化方面的建设, 更与用电安全和用电服务方面息息相关。如今人们对于各方面的要求均有了很大的提升, 尤其在用电方面, 若不能够很好的保证电网运行安全, 势必会为人们带来很多不便, 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而实现变电运维一体化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问题发生, 但目前来看我国在此方面依然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 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此方面的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科技的不断进步, 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而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能够是该方面充分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 我国各个电力公司均在积极实现“大检修”体系方面的建设, 虽然目前该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围绕如何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方面展开了讨论, 以期能够为该方面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大检修,原则,目标,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剑.基于“大检修”前提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分析[J].机电信息, 2015 (11) 15:169+171.

[2]朱思杰.基于一体化变电运维管控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业 (技术版) , 2015 (02) 09:115~117.

[3]郭威.变电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及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J].信息与电脑 (理论版) , 2013 (03) 02:168~169.

[4]徐金雄.变电站无人值守及运维一体化实践探索[J].电子世界, 2013 (03) 13:70~71.

上一篇:爱没有谁对谁错下一篇:我想有个快乐周末作文11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