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总结

2024-11-03

医学统计总结(8篇)

1.医学统计总结 篇一

医学统计学总结

一、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1.两组资料: 1)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1)若方差齐性,则作成组t检验(2)若方差不齐,则作t’检验或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小样本偏态分布资料,则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多组资料: 1)若大样本资料或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则作完全随机的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LSD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两两比较。2)如果小样本的偏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则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如果Kruskal Wallis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用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但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等)进行两两比较。

二、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1.单样本资料与总体比较 1)二分类资料:(1)小样本时:用二项分布进行确切概率法检验;(2)大样本时:用U检验。2)多分类资料:用Pearson c2检验(又称拟合优度检验)。2.四格表资料 1)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5,则用Pearson c2 2)n>40并且所以理论数大于1并且至少存在一个理论数<5,则用校正c2或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 3)n£40或存在理论数<1,则用Fisher’s 检验 3.2×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行评分的CMH c2或成组的Wilcoxon秩和检验 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二分类,列变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则用趋势c2检验 3)行变量和列变量均为无序分类变量(1)n>40并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Pearson c2(2)n£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 4.R×C表资料的统计分析 1)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有序多分类变量,行变量为分组变量,则CMH c2或Kruskal Wallis的秩和检验 2)列变量为效应指标,并且为无序多分类变量,行变

量为有序多分类变量,作none zero correlation analysis的CMH c

23)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有序多分类变量,可以作Spearman相关分析 4)列变量和行变量均为无序多分类变量,(1)n>40并且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Pearson c2(2)n£40或理论数小于5的格子数>行列表中格子总数的25%,则用Fisher’s 确切概率法检验

三、Poisson分布资料1.单样本资料与总体比较: 1)观察值较小时:用确切概率法进行检验。2)观察值较大时:用正态近似的U检验。2.两个样本比较:用正态近似的U检验。配对设计或随机区组设计

四、两组或多组计量资料的比较 1.两组资料: 1)大样本资料或配对差值服从正态分布的小样本资料,作配对t检验 2)小样本并且差值呈偏态分布资料,则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检验 2.多组资料: 1)若大样本资料或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性,则作随机区组的方差分析。如果方差分析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LSD检验,Bonferroni检验等)进行两两比较。2)如果小样本时,差值呈偏态分布资料或方差不齐,则作Fredman的统计检验。如果Fredman的统计检验为有统计学意义,则进一步作统计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如:用Wilcoxon的符号配对秩检验,但用Bonferroni方法校正P值等)进行两两比较。

五、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1.四格表资料 1)b+c>40,则用McNemar配对c2检验或配对边际c2检验 2)b+c<40,则用二项分布确切概率法检验 2.C×C表资料: 1)配对比较:用McNemar配对c2检验或配对边际c2检验 2)一致性问题(Agreement):用Kap检验 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1.两个变量均为连续型变量 1)小样本并且两个变量服从双正态分布,则用Pearson相关系数做统计分析 2)大样本或两个变量不服

2.医学统计总结 篇二

1 教学形式

1.1 增加上机实验

我校目前的《医学统计学》教学仅临床专业有12学时的实验课, 都是用计算器来完成相关的计算和检验, 因其计算过程繁琐、计算量大、课时少, 故只能开展一些常规性的基本运算, 而稍难或复杂些的实验 (如方差分析、秩和检验、线性回归等) 无法开展, 而这些方法又是研究生课题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故迫切需要开设上机实验将这些方法 (通过SAS9.13或SPSS16.0等软件) 传授给学生。同时拟开设《SPSS统计分析》、《SAS统计分析》、《Excel在统计分析中的应用》等一系列统计软件选修课程, 简化医学统计学复杂的计算教学, 锻炼学生利用统计分析软件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1]。其实, 在孙振球[2]主编的研究生使用教材中就已附带了上机实验部分并配套了光盘, 但由于条件的限制没有得到落实, 所以要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商, 增加上机实验和学时数, 这样可取得如下改进:一方面使学生真实地掌握一些较高级的统计学方法和统计软件的应用, 另一方面可增加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1.2 开展网络教学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 我们在把互联网当做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它, 让它作为我们传播医学统计学知识的有利工具。在互联网上建立学习与交流平台, 将授课教师的课件上传, 开设学习与交流论坛版块, 学生可以在论坛上面直接向教师提问, 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心得,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网络教学内容可采用网络教材、电子教案、案例视频、讲授教材、图表、图像等[3]。目前国内外有关统计学教学的网页很多, 如“医学统计之星 (http://www.MedStatStar.com) ” 等网站已经在国内医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果想了解其他实用的统计学相关网址, 还可以参见http://go.6t023.com/statdtedm/friend.htm等网址[4]。

2 教学内容

2.1 重点讲述研究设计

目前, 在研究生的课题中存在很多统计学问题 (如数据不真实、统计方法不得当、统计结果与实际不符等) , 这些均与统计研究设计有关。大多医学研究生在开始做课题之前, 都没有系统的统计研究设计方案, 是按照网上所下载的文献照搬照做, 然后将结果生搬硬套整理成文, 所以一细看漏洞百出, 经不起推敲。良好的统计研究设计是课题成功的关键, 它是第一个门槛, 应从课题的整体角度考虑它的实施、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诸多要素, 这样才能使由课题所得出的结论真实可靠, 经得住考验。另外,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需在正式实验开始之前开展预实验, 考察实验的可实施性。所以在研究生使用的教材中有单独一篇讲述医学科学研究设计, 这篇应重点讲述, 结合实例加以强化, 使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2.2 正确选择统计方法

应根据资料类型正确选择统计方法, 资料类型的传统分类方法是将数据分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各种资料之间可根据实际需要, 按照某种分类方式相互转化, 但不同的资料类型所选择的统计学方法不同 (如t检验仅适用于计量资料、χ2检验却不能用于计量资料等) 。而在医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却经常能看到统计方法的误用 (最重要的就是资料类型与统计分析方法不符) , 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也希望通过这次改革后类似事件不再发生。改革重点是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多次强调, 并在实验中结合具体实例加以强化, 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专法专用”的思维模式。

3 结束语

以上关于医学统计学教学形式与方法、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是笔者在医学统计学学习与教研室同事教学交流中的一些心得与经验借鉴, 如有不到之处, 还望各位同行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孙亚林, 贺佳, 吴骋, 等.构建《医学统计学》课程群的实践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8, 16 (6) :1166-1168

[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 (第2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王邦田, 魏萍, 李利, 何飞英.医学统计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0:75-76

3.医学统计总结 篇三

一、宣传、强调医学统计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特别在医学科研中的重要性

我们利用课堂、网站、橱窗中介绍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医学统计学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一门学科。在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统计学是医学各相关专业、各层次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在医学科研中医学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医学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统计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大致包括立题设计、实验(或调查)、实验结果的收集与记录、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等。可见,医学统计学贯穿了医学科研的始终。医学研究中的实验设计、资料收集、分析、推断等都离不开医学统计学思维。因此在医学统计学课堂上潜移默化地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医学统计学是方法学,正如法国哲学家迪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二、改进传统教学方法,让学生接触、了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医学统计学是建立在数理统计基础上的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应用学科,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公式,部分公式显得复杂,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望而止步。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模式如“填鸭灌输式”或“知识继承型”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生没有正确理解统计学中的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主要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缺乏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分析医学问题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应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甚至对资料的设计类型、性质和分析目的都是模棱两可的。这种“单向性、机械性”教学模式极大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利于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改革医学统计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以经典案例入手,问题为先导,学生为中心,培养医学生学习兴趣

在医学统计学教学中我们采用“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互动,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统计学思维以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如下:

1.强调绪论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绪论是医学生第一次接触医学统计学,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在绪论课上我们主要通过几个问题来引导学生。比如:①通过2年多的医学学习,你们认为怎样才能使自己成为最棒的医生?②怎样才能最快的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③怎样了解到某一研究方向的最新进展?很多同学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最后教师给出参考答案,进一步引导学生如何查找、阅读、分析文献?最后让学生阅读一篇带有统计学相关的文章,最终让学生明白学习医学统计学的重要性以及涉及到的相关学科知识比如数学、科研设计、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等。

2.多用经典案例,培训医学生科研思维

在教学中,不直接解释基本概念,而是给出一些经典实验例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思考:如果他们碰到了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主动性。例如一个经典实验:坏血症的治疗——医学历史上第一次有效控制的干预试验,当时英国对这病采用的治疗方案有6种:1)苹果汁;2)桔子和柠檬;3)醋;4)泻药;5)硫酸丹剂;6)大蒜和芥子。如何评价6种治疗方案的有效性?1747年5月20日,Lind医生将12名病情相同(似)的患者带到一艘船上。分为6组,每组两人,分别给予下列6种干预:A组:每天饮1夸脱苹果汁;B组:服25滴硫酸丹剂,每天3次;C组:服2匙醋,每天3次;D组:每天饮约半品脱海水,服缓和的泻药;E组:每天食2个桔子,一个柠檬;F组:每天服由大蒜、芥子等成份组成的干药。其中,Lind医生的试验将病情最重的2名患者分到D组:泻药是当时流行的治病方法。当6月16日船返回英国Plymouth港时,所有患者的病情都有好转。其中E组恢复的最快、最好。B组有一人病情较登船时好转。

Lind医生的试验并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直到160年后,通过动物实验才真正从科学意义上解释了E组疗效最好的真正原因。坏血病的对症治疗是补充维生素C。对于这样一个实例,请同学们思考:为何要设计成6组?为何要在同一条船上作该实验?通过同学们的思考可以看出,通过医学统计学设计,再通过实验研究,能够揭示出事物原有的一些规律,统计学设计对科研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现代统计学的观点看,Lind医生的干预试验有两点符合统计学要求:一是设有对照组:6个干预相互比较;二是质量控制:所有患者在同一条船上,便于监督服药和观察病情。无对照试验和质量控制不严而导致研究结果“失真”的例子,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常发生。

通过这个例子,引导医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其科研的意识,使其意识到医学统计学不是数学,而是提高医学科研能力的必需工具,医学统计学的思维贯穿科研的整个过程。

3.结合经典案例提炼概念,让学生在实例中学习概念

根据上面的例子进一步提问:上述实验中坏血病患者有多少人?怎样确诊患者所患疾病?实验中为何只选了12个患者等问题,让学生逐渐体会什么是总体、样本、同质、变异等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被调动起来。

(二)结合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案例式预习教学

目前,很多医学生对涉及诊疗直接相关的学科特别感兴趣,比如:药学、内科学等。因此在讲授每堂课前,给学生一篇相关的典型论著,让学生用几分钟时间阅读,然后提问。这样学生在整个课堂中都带着问题学习,在讲解完该课统计学知识后,让学生再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学习怎样设计怎样分析,有缺陷否?增加实践经验。学生通过这种方法学习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自学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阅读科研论文,提升统计分析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其科研能力。

在整个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结束之前,再组织学生开展一两次课堂讨论。课前摘选1~2篇医学文献让学生预习,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并评价其统计设计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特别是作者如何利用良好的设计防止偏倚,控制误差,以及其如何在论文中进行相应的表达。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评价文献中统计分析方法与结果的能力。训练学生根据实际资料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提高他们对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还可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论文、评价论文。

采取以经典实例中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单个统计学方法及典型例题的基础上,摘选一些医学期刊论著中的不典型实例,进一步分析、强调各种统计学方法的范围、应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将重点放在各种统计学方法比较和互相联系的讲解上,在列举大量实例时。充分发掘调动医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去体验、理解统计学的各种概念与原理。这样,由浅入深,由简而繁,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验设计内容的教学力度

实验设计是学生学好统计学的关键之一,更是提高统计分析、科研能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本科教学中该部分安排为自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对统计学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学习。加强科研设计、资料搜集和整理等方法的能力培养,使学员学会对某项研究能作出合理的设计,对一份完整的科研资料中各个不同的统计要求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处理方法。

四、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教师的科研经验也非常重要

很多学生对老师的科研活动很关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不断地举自己工作、科研中遇到的实例,如何就一个研究内容进行科研设计、方案实施、数据收集、整理到最后统计分析,让学生用已学的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使学生能体会到科研并不神秘,激发学生更大的热情。

综上所述,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对象,其可塑性很大。上课时,教师应尽量避免唱“独脚戏”,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适时地提出问题,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平等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比一言堂、满堂灌输式的教学更加受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统计学教学,通过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阅读科研论文等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整体过程,指导他建立起一整套正确的科研方法,包括查阅文献——立题——调研——科研设计——实际操作——整理资料——数据处理到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并让学生对医学统计学、科学研究产生兴趣和激情,从而培养其科研能力。

目前,我们的教育模式要真正达到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自主学习、自我更新、自我创造的学习目标,就得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对于培养适应21世纪医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泸州医学院资助课题(泸医教[2006]21号)。

4.医学统计总结 篇四

医学统计学在本世纪二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形成为一门学科。解放前,我国学者即致力于把统计方法应用到医学中去,但人力有限、范围较窄。解放后,随着医学科研工作的发展,本学科得到迅速普及与提高。通过大量实践,在不少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丰富了医学统计学的内容。而电子计算机的作用,更促进了多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医学统计学的内容包括:①统计研究设计。我们制订调查计划或实验设计时,除专业问题外,还必须从医学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使调查或实验结果能够科学地回答所研究的问题。一个好的设计可以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取得更多的较可靠的资料。②总体指标的估计。医学研究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人们除用均数、率等统计指标对调查或实验结果进行描述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样本的信息,来估计总体中相应的统计指标,即参数估计。③假设检验。就是依据资料性质和所需解决的问题,先建立适当的假设,然后采用适当的检验方法,根据样本是否支持所作的假设,来决定对假设的接受或拒绝。④联系、分类、鉴别与鉴测等研究。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经常要探讨各种现象数量间的联系,寻找与某病关系最密切的因素;要进行多种检查结果的综合评定、探讨疾病的分型分类:计量诊断,选择治疗方案;要对某些疾病进行预测预报、流行病学监督,对药品制造、临床化验工作等作质量控制,以及医学人口学研究等。医学统计学,特别是其中的多变量分析,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手段。本讲义介绍了医学统计的基本内容,此外,本讲义中还包括军医必须了解或掌握的我军部队、医院、战时的各种登记和统计表,常用统计指标的计算和分析等内容。

作为医学科学工作者,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统计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第一,在阅读医学书刊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统计学方面的名词概念,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正确理解文章的涵义;第二,军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做登记工作,要填写各种报表,只有懂得了原始登记与统计结果的密切关系,并掌握了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才能自觉地、认真地把登记工作做好,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第三,参加科研工作时,从开始设计到数据整理分析与统计结果的表达,每一步骤都需要统计学知识;第四,在制订计划、检查工作、总结经验时,都离不开统计数字,尤其在撰写科研论文时,有了统计学知识,才能使数据与观点密切结合,作出正确的结论。

医务工作者学习统计学,首先必须明确:我们应该掌握的关键不是数学原理,而是怎样合理地、恰当地把数理统计的方法应用到医学科研工作中去,并结合专业知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习与练习。作业中要遵守数学上的规则与习惯,如小数点及各个位数应上下对齐,一个多位数的数值不能分写成两行,等号不能写在一行的末了而应写在第二行的开头等等。再次,各种统计符号必须写正确,汉字、阿拉伯字与外文字母必须写清楚,不能写成模棱两可,只有在学习时养成良好的习惯,将来工作中才能少出差错。

5.公卫医师医学统计学辅导:统计表 篇五

统计表与统计图是整理、表达和分析数字资料的重要工具。运用统计表可避免冗长的方案叙述。能把有关的数字列在一起,既便于计算比较,又易于发现错误和遗漏。绘制统计图可使数字资料形象化、通俗易懂,并能把资料的变化趋势和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明确地表示再现,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得明晰的印象。统计图只能表示概数,要想了解准确的数字,仍需看统计表。

统计表

统计表可从广义或狭义上看。广义的统计表包括调查表、登记表、过渡表及表达最后结果的统计表在内。狭义的统计表是指表达统计结果的统计表。下面简述狭义统计表的结构和编制。

一、统计表的构成

从统计表的外形看,可分为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等;从表的内容上看,又可分为主辞和宾辞两部分。统计表中被说明的事物称为表的主辞,用来说明主辞的统计指标称为表的宾辞,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

表号标题(包括何时、何地、何事)

备注:

例如:表2.1是某医院用五种检查方法,对上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其中五种检查方法是统计表的主辞,放在表的左侧横标目位置:而检查数、检出数和检出率是统计指标,为宾辞,放在表的右侧,即纵标目位置。一张设计比较好的统计表, 将主辞和宾辞结合起来,可读成一句完整而通顺的话。如:胃镜检查48例,检出44例,检出率为91.7%等。

6.医学统计学实验报告 篇六

心脏在人体解剖方位上的不对称性与左右手血压的测量值

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

通过对10名男生在相同条件下左右手血压值的统计测量以及数据分析来研究此课题。

1.测试对象必须惯用右手,既不能是俗称的“左撇子”。2.统一在中午饭过后的静息条件下采集数据。

3.考虑到腕式血压计误差较大,对偏大或偏小的血压测量值应该舍去重测。

4.由于设备以及研究人员的条件限制,无法采集到大样本的数据,结合数据自身特点,将使用t检验和f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

测量数据及分析:

表1 10位男生(惯用右手)在相同条件下左右手收缩压测量的结果

编号

左手收缩压

平均(x1i)

右手收缩压

平均(x2i)差(=x2i-x1i)

125 125

123

122 124

121

2

108 103

104.67

100

99.67

3

107 103

107.67

104 101

104.3

-3.67

13.47 4

112 114

113.3

112 113

110.67

-2.6

6.76 5

106 105

104.3

100 106

-2.3

5.29 6

111 109

109 107

106.67

-2.33

2.33 7

114 100

92.67

-12.33

152.03 8

126 113

115.67

113 117

114.3

-1.37

1.88 9

117 118

119.67

117 119

118.67

10

115 110

113.3

112 110

111.3

合计

1115.58

1081.2

5-34.6

215.76

一、从表1中可以看出,左手的收缩压高于右手的收缩压,即di<0,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检验。分析男生左右手收缩压是否有明显区别。解:

检验方差齐性:

左手的收缩压均数x1=1115.58/10=111.558,右手的收缩压均数 x2=1081.25 /10=108.125。

则:S12 S22x=

1ix1212i=42.72

2x=

x22=76.89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12=22(两总体方差相同)H1:1222(两总体方差不同)

0.05(双侧检验)

2、计算检验统计量。

276.89S2 F2==1.80,19,2=9 S142.72

3、查F界表,确定P值,下结论。查教材附表3方差起性检验的F界值表,得F0.05/2,9,94.03,令F=1.800.05,按=0.05水准,不拒绝H0,两组总体方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组总体方差不等。可使用t检验对样本均数进行检验。

样本均数的t检验: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H0:

H1:

=0(左右手收缩压相同)≠0(左右手收缩压不相同)

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计算d值,见表1。di=-34.6/10=-3.46,dsd=id=215.76,带入公式

dd/n

tdd=-34.6,22i2dn1sdsd/n,n1计算,有:

215.76(34.6)2/10

sdi9.80

1013.461.12,1019

t9.80/103、查t界值表,确定P值,下结论。查教材附表2,得,t0.05/2,92.262,t0.05,按=0.05水准,接受H0 左右手测量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男生左右手

收缩压测量结果相同。

表2 10位男生(惯用右手)在相同条件下左右手舒张压测量的结果

编号

左手舒张压

平均(x1i)右手舒张压

平均(x2i)差(=x2i-x1i)

75.0

84.67

-9.67 93.5089 2

71.3

66.67

4.63 21.4369 3

76.67

69.3

7.37

54.3169 4

74.3

80.3

5

65.3

71.3

6

60.0

66.67

-6.67

44.4889 7

61.0

58.3

2.7

7.29 8

67.0

81.67

-14.67

215.2089 9

76.3

80.33

-4.03

16.2409 10

81.0

77.67

3.3

311.0889

合计

707.87 736.88-29.01 535.5803

一、从表2中可以看出,左手和右手的舒展压无明显的高低,呈现波动性,是否有差别需要进一步的检验。

二、分析男生左右手舒张压是否有明显区别。

解:(1)检验方差齐性:

左手的舒张压均数x1= 707.87/10= 70.787,右手的舒张压均数 x2=736.88 /10=73.688。则:S12 S22x=1ix1212i=51.66

2x=x22=72.03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0:12=22(两总体方差相同)H1:1222(两总体方差不同)

0.05(双侧检验)

2、计算检验统计量。

272.03S2 F2==1.39,19,2=9 S151.66

3、查F界表,确定P值,下结论。查教材附表3方差起性检验的F界值表,得F0.05/2,9,94.03,令F=1.390.05,按=0.05水准,不拒绝H0,两组总体方差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组总体方差不等。可使用t检验对样本均数进行检验。

(2)、样本均数的t检验:

1、建立假设,确定检验水准α。

H0:

H1:

=0(左右手收缩压相同)≠0(左右手收缩压不相同)

α=0.05.2、计算检验统计量。计算d值,见表1。di=--29.01/10=-2.901,dsd=id=535.58,带入公式

dd/n

td=-29.01,22i2dn1sdd,n1计算,有:

sd/n535.58(29.01)2/10

sdi7.08

1012.9011.29,1019

t7.08/103、查t界值表,确定P值,下结论。查教材附表2,得,t0.05/2,92.262,t0.05,按=0.05水准,接受H0

左右手测量值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男生左右手

舒张压测量结果相同。

附图:

图1 左右手收缩压对比的散点图

图2 左右手舒张压对比的散点图

研究结论及心得体会:

一、研究结论: 通过对所采集数据经过分析处理可以得出在以腕式血压计为血压采集设备时,人体左右手所采集到的血压值不受心脏在解剖位置上的不对称性的影响。下面对结论的依据做出一些解释:

1、一般情况下人的右手血压比左手血压是要高5~10mmHg。这是因为测量血压时测的是肱动脉的血压。右手肱动脉来自头臂干的分支,左手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而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来源于主动脉,头臂干是主动脉的大分支,所以头臂干的血压自然比左锁骨下动脉要高,测量的右肱动脉就比左肱动脉血压要高了。从表一中也可以看出,但其差值并不明显。而且由于血压计误差较大(此类腕式血压计误差范围为7~8mmHg),因此不能准确测出血压值。

2、当心脏收缩时,其血压的高低差别更加不确定,从表中可以看出,测量值的波动比较大。

3、由于血压计误差较大,测量时的方位的不同,也会引起较大的测量偏差。

二、心得体会: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更加深入的认识到统计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2、使用仪器时,要学会阅读说明书,在今后的研究或是生活中非常重要。

3、通过此课题,使我们认识到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讨论的重要性。

4、认识到科学研究,总是先有想法,后做假设,再通过实验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到结论,从而逐步认识事物的本质。

主要参考书目:

1、医学统计学,第二版,徐勇勇、孙振球、颜红,高等教育出版社

2、简明人体解剖学,第二版,周鸿雁、杨惠君,兴果图书出版公司

7.医学统计总结 篇七

第四军医大学卫生统计教研室自2000年开始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到目前为止,已有四批本科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对于统计专业的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一直在探讨和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供大家商讨。

1 课程内容、选用教材与授课方式

基础医学统计学授课内容分为四部分:基本统计方法、高级统计方法(不含多元统计分析、生存分析等)、医学科学研究设计和数据处理与统计软件应用、抽样调查。理论90学时,实验10学时。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授课时间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刚好本科生在一年级已经完成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等相关课程,且接触了临床概论,对于临床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对于医学生,医学统计学教材常采用的是本科生用的教材。而对于统计专业学生,由于已经学习了数理统计,普通的本科教材对于专业学生而言有点浅。所以教研室采用医学硕士生的医学统计学教材。通过实践发现,医学硕士生的统计教材难度刚好适合专业本科生,受到了广大专业学生的好评。

考虑到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不同于数理统计,所以教材中的例题和实验中的习题尽量选择与医学相关(如基础医学、临床、预防、药学等)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据。这样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将临床所学内容与应用统计学知识结合,便于理解。在对概念和基本原理的讲解中,以应用实例为引导,使学生以形象思维方式实现对抽象的统计学原理和概念的掌握,将教学的基本目标从让学生掌握统计学方法、理解统计学分析过程和机理转变到让学生理解统计学基本概念和原理,正确实施实验方案上来。

2 板书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常用的教学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就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进行授课;另一种是多媒体教学方式,是在教室采用幻灯片放映的方式进行授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教室均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很容易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医学统计学的兴趣,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加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等优点[2]。但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不能完全取代板书等教学方式。因为基础医学统计学不同于一般的文科课程,有理论推导过程,如果只采用幻灯片放映无疑增加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所以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结合的方式来教学,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其它教学方式为辅,两者相互结合,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授课内容介绍采用幻灯片放映。当需要进行理论推导,如介绍两样本方差齐性检验可采用F检验时,可在黑板上板书方差齐性检验公式证明。

3 加强统计软件的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传统的医学统计学教学和应用存在许多困难,比如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抽象难懂,统计分析思路难以形成;统计学的公式难以理解、难以记忆,计算过程比较繁琐复杂[2,3]。所以为了培养统计本科生对于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使统计图形、图表的教学过程变得简单、直观、形象;课堂短时间内处理大量的数据,我们加强了统计软件的教学。对于统计专业生,要求其掌握国际知名统计软件SAS (Statistical Analysis Software, 统计分析系统),在三年级会专门开设SAS软件课程。为避免重复教学,在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中,课堂和实验课教学选择Excel和SPSS软件。由于课本中的u、t、F等界值表都只能粗略得出P值范围,而统计软件却能给出具体的P值。所以学生对统计软件在分析问题时所表现的快捷、精确表示了极大的惊讶,从而对统计软件和医学统计学的学习产生较强烈的兴趣。用计算机代替手工计算后,教师可以把授课的重点转向对统计学概念和方法的理解,转向对统计结果实际意义的理解,通过大量实例的比较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和统计分析思路的形成。

采用了9∶1的理论与实验的教学比例,原因在于对于统计专业生有专门的软件课程。如果在基础医学统计学课程中开设过多的实验课,势必减少了理论课的学习。如果不开设,学生的理解不深刻。几年的摸索和实践证明对于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的理论与实验比例设置合理。在实验课的教学中重点讲授各种统计方法的SPSS软件操作步骤以及对结果的正确解释。将学生从以往大量的数学运算操作中解放出来,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和概念的掌握程度为主要目标,兼顾考察学生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实际数据处理的能力。

4 加强实验设计的教学

统计学的用处不单单是数据处理,更重要的是实验设计。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统计学的目的就是在实验完成之后进行数据处理,对于设计不合理的实验,想通过统计学方法来弥补,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很多问题必须在实验设计时考虑充分,一个错误设计的实验,统计学方法是无法弥补的。实验设计是医学统计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加强该部分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科研设计能力和论文写作的水平,鼓励并要求教师将个人的科研经验引入教学内容[2]。由于统计本科生基础医学统计学的授课时间安排在二年级,对于科研设计没有太多的理解。所以鼓励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一步步引导。比如介绍新型降压药的临床试验,诱导学生考虑以下问题:①设计研究的确切内容,研究目的是什么?需要设立对照吗?怎样进行随机化分组?若不采取随机化研究,分组有无偏性?应采用哪种类型的盲法?伦理学能接受这样的临床试验吗?②研究的对象是谁?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有特殊的规定吗?③处理因素和实验结果是什么?试验过程中脱落的病例怎么处理?④针对设计方式应选用什么统计分析方法?检验水准取多少?⑤结论怎么样?该药到底有无降压疗效?本研究结果能否推广到其他病人?

实验设计是统计工作步骤的第一步。只有进行了正确的实验设计,才能采用客观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获得正确的统计结论。所以实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中的重中之重。

5 课堂灌注专业英语知识

对于统计专业生,不仅要求其掌握各种统计学方法,还要求其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知识。统计专业生在大三会接触一门全英文专业课程《生存分析》。所以有必要在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课程中灌注相应的专业英语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专业汉英名词对照,如算术均数(mean)、中位数(median)、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parameter)、假设检验(hypothesis test)、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ric test)等。掌握了基本的统计专业英语知识,能更好地运用SPSS和SAS国际知名统计软件(英文版),提高学生统计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大二学生的公共英语课程也正在开展,学生还准备参加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很高,此时在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灌注专业英语知识,无疑是一个比较好的专业英语教学时机。通过实践发现,结合中文教材和中文实例讲授专业英语比单独开展专业外语课程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6 小班教学,灵活性强

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学员人数根据招生情况,每年有所波动。但人数基本控制在20人左右。授课方式采用的是小班教学。由于人数较少所以上课灵活性较强,可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进行统计学知识的讲授时,可以询问学生的理解情况。学生在未听懂的情况下,可举手提问。答疑的方式有教师回答或其他学生代答,增强学生间的交流,也可及时发现其他学生理解的正确与否。课堂上及时纠正学生理解偏差会更好地使学生接受后续知识,并启发思维。

7 教学体会

统计本科生是将来从事医学统计研究的主力,培养其科学思维方式和正确应用统计学知识解决医学科研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从而使得医学统计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对此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板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统计软件实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难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论教学的效果。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扩充,实验设计内容的加强更有助于学生处理实际统计问题。有必要对其进一步地深入和扩展,以期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摘要:对统计专业本科生基础医学统计学理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实现数理统计思维转向医学统计学思维,降低课程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灌注专业英语知识,加强软件教学力度,以培养学生借助统计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实际效果来看,教学改革和调整的作用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和推广。

关键词:基础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倪宗瓒.医学统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2]石武祥,章丽娟,杨庭仕.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74-675.

8.医学统计总结 篇八

[关键词] 医学期刊 统计学问题 编辑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5-0067-03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以统计学原理和方法为基础,探索医学科研工作中遇到的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方法的应用科学,又可被看成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进而从中提炼和总结分析出新的信息的过程[1]。随着医学科研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医学科研和临床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待科学的态度逐渐从原来的“经验主义”转变为“论据先行原则”,无论是在一些医学相关学科的基础实验中,还是在一些临床疾病的诊治等工作中,人们遇到问题时不再“想当然”,而是首先考虑为什么,有何依据,而这些依据大多需要通过统计学中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来提供。因此,医学统计学在医学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统计学应用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医学科研结论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靠性,具体到医学期刊方面,就会出现因统计学应用不恰当而导致医学期刊不严谨、不科学、不可靠和不具有影响力[2]。鉴于医学统计学在医学期刊中的重要地位,作者结合《肿瘤基础与临床》杂志2011年的240篇文章中出现的统计学问题,对目前我国医学期刊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为医学编辑工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医学期刊整体水平的上升提供一定帮助。

1 医学期刊中常见统计学问题

统计学的误用、错用和不用问题广泛存在于许多医学期刊中,统计学错误率处于较高水平,有文献报道期刊论文统计学错误率为38%—80%,而且统计学问题的种类几乎涉及统计学的每个方面,包括实验设计不合理、未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软件未介绍或介绍不清、统计学数据的描述方法不当、统计学方法的描述不清或错用、统计值或P值不全或描述不清、统计学结果分析或描述错误等[3-4]。王倩等[5]对5种“中华”系列杂志刊登的文章的统计学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1985年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率占24%,1995年占36%。沈进等[6]选取8种医学期刊,分析发表于1998年至2005年的544篇论著文章的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结果显示,136篇的统计学出现明显错误,错误率达到25%,其中以资料处理方法不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1.76%,其次为图表错误、未作统计学处理等。我刊2011年刊登的240篇论文中,排除个案报道、教学论文、棕色行论文36篇,剩余的204篇论文中有126篇论文采用了统计学处理,占61.76%(126/204),现结合本刊统计学应用现状针对医学期刊中常见的统计学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如下。

1.1 统计研究设计不合理问题

大多数非统计学专业的学者在进行统计研究设计(包括实验设计、调查设计、临床试验设计)时仅仅从本专业的角度考虑,根据主观想要得到的结果进行分组设计,而完全没有考虑该实验设计的可行性、组间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实验设计时不遵循随机化原则、未设置对照或对照不合理、均衡性原则贯彻不彻底等[7]。常见的统计研究设计不合理问题包括缺少对照或对照不合理、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样本量选择不具有代表性或样本量不足等[8]。例如,本刊《SMO蛋白及mRNA在食管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在实验分组设计时未对各组间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未进行统计学处理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论文虽然也进行了分组设计、设立对照等,但是文中未说明采用何种统计方法,也未对这些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仅仅通过对实验所得的实际数据的直观判断就得出结论[9]。例如,本刊《肺尖癌26例疗效分析》一文中,作者在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肺尖癌的疗效时并未采用任何统计方法,而是直接得出了“综合治疗较单纯治疗更能延长肺尖癌患者生存期”的结论,这不符合现代医学科研的结论需有据而立的原则。

1.3 统计方法的描述不具体或错用问题

1.3.1 统计方法的描述不具体

一些医学期刊论文中列出的统计方法过于简单,甚至未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0-12]:在“材料与方法”部分中的“统计学处理”中未列出所用的统计学软件或仅列出所用软件而未说明所用软件的版本;对于何种数据采用何种统计方法仅笼统描述,未具体列出文中的那些数据应该用何统计方法;对于定量数据仅列出采取t检验或方差分析,而未列出是否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对于两组定量数据无论是应该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还是配对设计t检验,均仅描述为“两组定量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两组或多组定性数据的比较,无论是仅需用 2检验,还是需要采用矫正 2检验或 2分割检验,均描述为“两组或多组定性数据的比较采用 2检验”;统计学符号书写不规范,例如,根据GB/T3358-82,F检验、P值、 2检验、t检验等中的字母应为斜体,不符合上述规定的书写均为错误情况,这在论文中非常普遍;未列出检验水准 ,检验水准 是事先设定的判断小概率实践的标准,实际意义是允许犯假阳性错误概率的最大值,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进行设定。例如,本刊《 -连环蛋白和层粘连蛋白的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一文在“统计学处理”仅说明数据的比较采用t检验,而未说明t检验的类型。

1.3.2 统计方法的错用

一些医学期刊论文中的统计方法的应用存在明显的错误。对于所有定量数据,常见的错误有[13-14]:无论是否符合正态分布、是否方差齐,一律盲目应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无论数据分为几组,一律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把其当做定量数据比较的万能工具;无论各组数据是何关系,一律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例如,本刊《癌症相关性乏力与TGF- 1的关系分析》一文中,定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之前未说明是否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和正态性检验。对于所有定性数据,常见的错误有:把 2检验当做所有定性数据的万能统计工具,忽略了其应用的前提条件是, 2检验适用于正态分布的定性数据,且样本量最好>40,列联表数据进行 2检验时不能有1/5以上的格子其理论频数<5或任一个格子的理论频数<1;多组数据进行比较时,总体进行 2检验比较分析后,若还需要进行各组的两两比较时未进行 2分割,依然采用 2检验进行再次比较。例如,本刊《P16蛋白在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数据总体进行 2检验比较分析后,再次两两比较时未进行 2分割,检验水准也未重新设定。

nlc202309032026

1.4 统计结果的描述及分析错误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论文中均可见到统计结果的描述或分析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5-17]:1)对于定量数据应当根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而采用不同的描述方法,符合者一般采用“均数±标准差”或“均数±标准误”表示,而不符合者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来进行表示,不按上述规定进行描述者均属于错误描述;2)对于定性数据,常见的错误是构成比和百分率不分,计算率或构成比等相对数的样本量过小;3)解释有统计学意义时仅根据P值的大小得出相应结论,例如对于A、B组2组的疗效(假定A组疗效优于B组),其“P<0.05”认为A组显著优于B组,“P<0.01”认为A组非常显著优于B组,“P<0.001”认为A组极其显著优于B组,这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常见,而犯这种错误的原因是对统计学中的P值理解错误,其实P值是拒绝特定无效假设而可能犯的假阳性错误的概率,并不代表组间差异的大小,其值越小仅越能说明组间比较不同,而不反映组间差异的大小。例如,本刊《癌症相关性乏力与TGF- 1的关系分析》一文中,“18例肺癌患者血清TGF- 1的含量平均为(33.1±36.9)ng/L”中的标准差大于均数,这说明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不能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而只能用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表示,用前者表示不但不能代表数据变化的趋势,还容易诱导作者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等参数检验对其进行分析。

1.5 统计值和(或)P值描述不清以及统计值缺失问题

许多医学期刊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时,通常不能完整清晰地描述出统计值和P值,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18-19]:统计结果仅用“P<0.05”或“P>0.05”得出结论,缺少相应的统计值;统计结果包括统计值,但是P值仅写出“<0.05”或“>0.05”,未列出具体的P值;仅列出具体的P值,而统计值缺失,上述几种情况均不利于文献阅读者进行数据验证和meta分析。例如,本刊《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观察》一文中,所有统计结果均仅列出了“P<0.05”或“P>0.05”,未列出具体的统计值和P值。

2 针对医学期刊中常见统计学错误的解决对策

目前,医学期刊论文的统计学问题已经成为衡量论文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统计学的错误可能会导致论文学术水平和学术质量的降低,甚至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近年来,随着广大医学科研工作者和医学期刊编辑及审稿专家对医学统计学应用的重视,医学期刊论文中的统计学问题已经明显减少,但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这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20-22]:论文作者、编辑及审稿专家思想上不够重视论文统计学应用;期刊编辑的统计学应用知识匮乏;选择审稿专家只注重其专业领域内的影响力,而未关注其统计学应用水平。因此,要想提高医学期刊的统计学应用水平,从而更进一步提高期刊总体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作为医学期刊编辑,必须不断进行统计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参加相关培训班、旁听医学院校的统计学课程及请教统计方面的专家等,以提高自身的统计学应用水平,并从思想上重视统计学应用的审查,在给新投稿件的作者的初步意见中就强调统计学应用的重要性,规定一旦统计学有问题,论文可随时退稿;聘请医学统计学专家进入期刊编委会,负责所有论文的统计学审稿;应通过各种途径,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宣讲统计学在医学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良好的正确应用统计学的习惯;在科研课题设计过程中要求有统计学相关专家的参与;科技期刊中增加统计学应用论文发表栏目,刊登与本刊论文关系密切的统计学方法,或者刊登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错误,与作者或读者交流,提高其统计学应用能力。

注 释

[1]孙振球.医学统计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

[2]胡良平,郭秀花,刘惠刚.医学统计学是评价医学科技论文质量优劣的重要依据[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1,36(3):229-232

[3][8]胡良平,李子建.医学统计学基础与典型错误辨析[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

[4] Garc€韆-Berthou E,Alcaraz C.Incongruence between test statistics and P values in medical papers[J].BMC Med Res Methodol,2004,4:13

[5]王倩,张博恒.五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著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现状[J].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30-233

[6]沈进,苟莉,汤洁,等.生物医学期刊中统计学方法应用情况分析[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5):541-543

[7] [15]王晓瑜,王雅琢.《山东医药》论文中统计学错误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16):193-194

[8][9][10][20]邱春晖,郭明兴,邱源.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误用及其防范措施[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5):116-118

[11] 冉明会,罗萍,邓丹.医学期刊编辑应注意的几个统计学处理问题[J].编辑学报,2009,21(6):503-505

[12][16][18]李霞,张印朋,闫苏平.医学期刊作者来稿统计学应用与表述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1):88-89

[13] 王晓瑜,王雅琢,封艳辉,等.医学期刊投稿常见统计学问题分析[J].科技与出版,2011(11):42-44

[14] 金永勤,王维.医学期刊编辑应重视统计学中的几个问题[J].编辑学报,2009,21(1):33-34

[17]张功员,田庆丰.医学科研论文中统计结果表达和解释错误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7(3):338-340

[19]叶亮,李伟东,范欣生.医学论文中常见的统计学应用问题辨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4):247-248

[21]吴红艳,尹平.医学期刊编辑应在数据的统计把关中有所作为[J].编辑学报,2008,20(5):400-401

[22]彭敏宁,昌兰.统计学审稿:医学期刊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284-285

(收稿日期:2013-05-08)

上一篇:关于生命作文五年级下一篇:地生复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