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2024-08-25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共15篇)

1.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一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作为一门“德育课”,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作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启蒙性阶段,为学生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思想品德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 品德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小学所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这一课程就是要求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己美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今后较高道德水准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老师,我们应该重视小学品德与社课程,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育课上,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采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

在小学教育中很多老师不够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认为学生上这节课就是浪费时间,通常这节课程就会被老师认为最重要的语文数学课程所取代,或者就算是有品德与社会课程,老师也不会认真上课,让学生自己自习或者敷衍了事的随便讲讲。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实行有效的教学方法:1.要求老师转变思想观念。从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做起。重视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求老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如果老师自己对课程将要讲解的知识都不了解,又怎么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含义,所以老师必须要认真备课,让自己完全的掌握课本教材所要讲解的知识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更好地为学生授课,提高教学质量。2.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要注意讲课方法。讲课时声音要洪亮,充满感情,条理要清晰,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只有老师在课堂授课的时候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会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更加有学习兴趣。3.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视。在长期的教育中,学生逐渐地忽略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在上课时很多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上课经常走神开小差或者学习其他的科目。

二、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经过这几年教学的不断实践,我探索出以下几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模式。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教学模式最受学生欢迎。3.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三、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品德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1.树立理念――合作学习的根本。合作学习是一种具有时代精神的崭新的教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树立恰当的小组合作的理念。首先是品德教师意识的提高,要认识到合作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协调组织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教师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更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只有树立这样的合作学习理念,才能有效的指导合作学习。其次是学生意识的培养。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缺少合作意识,而小组合作形式,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找到自身价值,品尝到合作的甜头,才会越来越喜欢上合作。2.培养习惯一合作学习的基础。在小组“活而不乱”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三个“会”:第一,会表达。小组合作学习中,回答别人提问、纠正别人发言、提出疑问和参加小组讨论都需要表达。比如纠正别人发言时要先指出对方发言中对的优点,再诚恳地指出不足,最后提出自己的想法;小组讨论时需要用语言互相补充,互相完善,用商量的语气,不能影响旁边的人。第二,会倾听。有的学生听别人发言时很不耐烦,有的不经同意抢着说,还有的根本没有倾听。小组合作学习要有实效性,学会倾听非常重要。我们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除了想办法让学生产生倾听的欲望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怎么听,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倾听。第三,会质疑。在小组活动中,在肯定别人优点的同时,还要敢于提出疑问。3.把握时机一合作学习的基础。观察品德课堂,我们发现很多合作学习不能发挥作用,甚至一看就知道是为公开课而临时凑合的,流于形式。小组合作的实效性的基础在于时机的把握,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等,精心安排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

当学生有生成性问题不能解决时――如“人们明明知道生活中的陷阱的危害,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往里跳?”(《品德与社会》六上《学会拒绝》),这需要我们在课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并利用课堂的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学生对某一问题出现盲点,需要大量的课外知识支撑时,如“鸦片战争中哪些国家对中国进行了划分?给中国带来哪些伤害?”……都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好时机。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任课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活跃课堂气氛,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立足课堂优化教学――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邹京一.汉字文化.2018(03)

[2]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J].刘丽梅.中国校外教育.2017(S1)

2.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二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今, 小学品德教学使用的品德与社会教材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 内容和形式更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但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教学内容设计缺失等原因, 造成了品德与社会教学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 同时,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重视, 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 致使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 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极其不利的, 对此, 解决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问题, 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二、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优化教学内容,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对小学生开展品德与社会教育之前, 教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并结合教学目标, 设计出适合全体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 通过优化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教学内容, 并通过实践加深印象, 以使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认知。与此同时, 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达到教学目的。

2.深化课程资源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容量较大, 这也为授课教师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借助教材, 挖掘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深化课程资源的过程中, 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做到全面地掌握, 确定教学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丰富教学内容, 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3.拓展教学空间

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需要面向实际生活, 这也是教学活动具有实际价值的主要原因。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时刻谨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性, 通过开展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 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 可开展课内补充教学, 以充实教学内容, 开阔学生眼界。

4.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 传统教学多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 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 课堂较为沉闷,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课堂教学效果无明显提升。新课改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展示空间, 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 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中, 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并提供给学生足够的展示空间, 以强化教学的实效性。在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之后,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差异性, 教师要予以正确看待, 通过与学生亲密接触,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设计的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大众学生的心理需求, 同时还要关注个别学生的心理需求, 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即“评教”和“评学”。“评教”针对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 “评学”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要对教师的工作情况加以全面掌握, 采取激励方法, 让教师能够端正教学态度, 为学生的学习负责。“评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业完成情况加以评价, 并且结合学生的课余生活情况, 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评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品格的形成, 同时对学生高尚情操以及正确人生观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教师需要肩负起责任,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理念, 采取积极的教学方法, 以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完成道德、品德塑造, 为取得良好的实践成果奠定基础。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借助的是社会生活的实际效用, 通过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予以正确的引导, 以提升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 为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创造条件。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进行了相应的教学规划, 其中, 对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主要以品德与社会为资料, 并结合学生的自身情况, 开展教学活动。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以寻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教学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志华.浅谈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2, 12 (03) :93.

3.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三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有效性;方法

目前的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往往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仅局限于书本,人为地造成了“纯而又纯”的教育,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不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真正的影响。根据学科自身的特点,德育课应该走出课堂,延伸到广阔的教材之外,走进生活,走进社会,寓学科知识于实践之中,这样对巩固课内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一、合理制定教学目标

1.要依据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制定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完整地把握与落实目标,并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防止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变成单纯的知识课。

2.要符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实际,在确定目标时,要把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教材中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3.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出层次性。基础性目标是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和达成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发展性的分层目标,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4.教学目标的落实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他们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组织;而课堂教学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

1.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及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讲求教学的实效。

2.遵循榜样诱导、情景感染、活动体验的规律,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生成性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

3.要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嘴说、用手做、用体行,多感官地参与,让他们在生活模拟、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游戏娱乐、讨论交流、质疑辨析、实验演示、操作实践、成果展示等教学活动中得到启迪和发展。

4.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面向全体,民主教学,善于倾听和激励,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法指导;适时启发点拨,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归纳和提升,从而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5.要注重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现代媒体等媒介,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三、采用有效模式多角度地展开教学

1.明理激情导行模式。这是在传统的讲解模式基础上演化而来的,适用于品德与社会新授课中的各种课型。它是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发情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在选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程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四、联系学生生活,充实教学内容

教师在开展本课程的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生活与社会的联系。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本地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及时丰富内容。学生知识的获得单靠教师的灌输和学习书本上的东西是不够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知识世界中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儿童周围的人和物、家庭、学校、社区、自然、环境设施、人文景观以及儿童在生活中的体验、经验、发现等,各种节目、文化活动、重大事件、民俗活动等等均可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创建礼仪文明校园,我们就要多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我们应该不断深化《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礼仪常规教育制度。比如:《学生一日常规制度》《班级常规管理细则》《学生操行评分制度》《红领巾监督岗》等。

五、注意拓展教学空间

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空间不应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应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地方和本校的各种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需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逐步提高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比如我在教学《我爱我家》时,让学生搜集家人的相片,让学生回家问问爸爸妈妈的生日,看看家里的变化,想想是谁在辛勤的劳动,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幸福的,家长是辛苦的,自己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并且努力学习。

4.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四

台江县台盘乡棉花小学 杨静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这是小学生的必修课,但是小学生年龄小,如何让他们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真正实现教学的目标呢?下面,我们就针对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目前小学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品德教育理念脱离生活实际

小学生自身对思想品德的认知本来就浅,如果老师在教学中再脱离生活,空泛的讲解理论,不仅课堂没有乐趣,对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也起不到任何的帮助。

(二)思想品德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传统教学的主要缺点,但是这种模式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差、活泼好动相违背,单一的说教方法起不到教学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加入小组讨论、情景再现等新的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在故事中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三)思想品德教师资源不足

目前,小学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缺乏,因此大多数学校并没有专职的思想品德教师,兼职的教师不仅没有系统的思想品德教学知识,还可能将学生的思想品德课占有,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匮乏。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教师对思想品德的认识,重视思想品德学科教育

目前,很多的小学教师也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深,认为这是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教师这样的思想对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极为不利,因此想要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改变教师的思想很重要,只有教师重视了这门学科,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也才能有效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二)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在情景剧中认识品德的重要性

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因此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性是保证学生思想品德提高的基础。要想让学生学有所成、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首先就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在小故事中学习思想道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能加深他们的记忆,能对思想品德的课堂有效性起到促进作用。另外,自己参与故事的演绎、讨论、思考还能锻炼小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能对他们的心灵产生震动,引发他们的思考,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思想品德。

(三)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活跃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一定要铭记这个观念,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有效的优化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活跃性。与此同时,教师也应该跟学生一同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教学,能增加课堂的活跃性,还能减少师生间的隔阂,使学生与老师成为朋友,使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如果师生关系很僵硬,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动缓解了师生关系,然后老师再鼓励学生思考、提问,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加深小学生对思想品德重要性的认识

除了学生真正参与的情景小故事,老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一些故事图像,对学生进行讲解、讨论。这种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在故事中学到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五)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讲课

小学生的阅历浅,空洞的讲解大道理更不利于他们对思想品德的理解,在生活中选取小片段,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能让小学生更好的体会思想品德,还能启发学生留意生活情景,利于他们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的好习惯,还能真正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

(六)依据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每个小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传统的教育可能就磨灭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还会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因此在教学中老师依据特点、个性化教学也是非常关键的。

每个孩子的个性不一样,所擅长的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正确对待学生间的差异,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小学思想品德的教学。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教师

5.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五

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镇中心小学

望西建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数学教学质量,已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但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还不多见。本人接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工作已有年余,所任教班级的《品德与社会》教学质量有很大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现就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源于现实生活,注重学生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深处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学会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培养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他们健康、向上、积极的人格发展。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要引领学生走进社会,探索实践。

在品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去勇于探索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其实,在这些方面,品社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如教学《长江两岸是家乡》中的《高峡出平湖》时,我就向学校领导打报告,充分利用学校与三峡大坝毗邻而居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将学生带至三峡大坝、坛子岭,让学生在观察与倾听中确实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气势,知道了三峡工程具有通航、防洪蓄水、发电和补水的四大作用。深入了解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程,体验三峡建设者的艰辛劳动,感知科学技术在三峡工程建设中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爱学习、爱科学的巨大热情和作为一个三峡人的幸福感、自豪感。这样的课外教学活动所产生的有效性,是教室内的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小学生道德的形成,源于儿童社会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小学生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

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三.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加强小组合作,注重讨论交流。在教学中,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汇报各个环节是提高品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自主学习”要有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自学指导或自学提纲具有自学指导作用。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等等。

“小组合作”重在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男女搭配、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明确小组组员分工。一般情况下四人小组应有四个角色:小组长、记录人、汇报人、评价人。组内角色分工还要经常轮换,互相补位,以使每个小组成员能够担任多种角色,既能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能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的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讨论交流”是品社教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展示汇报”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交流的情况,把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汇报。展示汇报方式可多样。如语言陈述、操作演示、板书演示、课本剧表演、小白板展示、多媒体演示等。

四.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近两年的品社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师生关系紧张的案例并不鲜见。尤其被教师们称着“小学科”《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更是如此。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1.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形式;3.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活动形式。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有效性。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述说、表演。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要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的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开展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它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的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品德与社会》又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进取精神,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所在。

6.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六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集科学性、实践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德育课程。这其中包含了参观访问、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实践操作等活动,它们引领着教学,使一直感觉比较枯燥的德育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呢?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做法:

一、活动形式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语和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知社会的能力。课堂活动应有利与学生获得社会知识和书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有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将教学内容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使每个活动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才有助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语言技能的掌握和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活动形式要多而不乱,要通过活动作支撑

兴趣是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的动力。由于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所以教师应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应具有新奇感,从而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保持其学习的兴趣。另外,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无序结合,而应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活动序列。这些活动相互强化和巩固,并向拟定的学习目标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考虑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又要考虑其有序性。课堂活动不仅要富于变化,难度适中,而且要连贯、紧凑和循序渐进。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调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教师要合理分配活动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要考虑活动的注意事项,活动前提出具体的要求;要使活动便于操作,并要制定能客观评价活动效果的标准。

三、活动要尽量真实,要体现开放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并应积极促进品德与社会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

设计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活动还应考虑活动的实践性、交际性、探究性和拓展性等多种因素。教师要遵循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及其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依据所教知识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做到适时适度,切实可行和富有成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目标。在学习过程中调控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为了把一堂课导好,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随时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启发、点拨、归纳、总结等。这便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生品社的课程看似很简单,其实要上好这一类课,教师的准备工作是相当纷繁复杂的,我们教师就应该不厌其烦地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尽可能构思好每一堂课,都能给孩子们新意,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各种能力。

四、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机智地使用教学评价。

和谐课堂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和谐的课堂肯定是愉快温馨的,我们孩子在了解生活和社会的时候就应该是带着此类的感情。当然,和谐的教学氛围并非就是老师学生说说笑笑,而是老师与孩子们能够像朋友一样进一步地交流,谈论。品德课很多时候都需要学生合作学习,这样的合作形式不是体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而是要真正地为学生学习服务的,这时候,教师就应该及时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让互动的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而不是学生在争吵声中浪费时间。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广告连着我和你》一课中,要求分小组来设计一个广告,老师在让孩子们分组活动的时候,必须布置好每个孩子的工作,谁来担任宣传画一块,谁来设计广告语,谁来写广告词。合理的分工之后,小组成员就有事可以做,而且会投入,当然,小组活动的时间也应该设计好,不能太短,孩子们刚进入兴奋阶段就被老师呼回去也不好。最后,对于孩子们交流的合作结果,老师也应该表扬到一个小组,不能针对个人。表扬的时候也应该给予肯定,多用鼓励性的言语。如今,课堂上老师的评价也是值得学习的核研究的一个方面。我常常在听课的时候发现大多数老师的评价没有什么差异。比如:“你真棒!”;“你的想法很不错。”;“你真是太聪明了!”或者在孩子们的额头上贴上红五星,小红花之类的。老师有效的评价也是促进孩子学习的关键,这样熟悉的评价对于孩子们也不是新鲜的事情,时间一长,孩子们也就没有什么好奇心和荣誉感了。机智的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7.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七

一、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精心备课, 把教材理解透彻。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为达到这个目标, 我们必须在备课时, 思考如何才能用更精炼的语言, 更准确的语气调动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他们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思考、交流与探讨, 促进其主动发展。这样才能使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甚至产生更高的效益。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要认真研读每一学段的教学要求, 了解每一个单元的主题以及该单元在本册书中的地位, 明确每组教材的编写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 同时结合每单元的训练重点, 构思如何备课。从课前的导入语, 课中的过渡语, 点拨学生回答问题的提示语, 课后的总结语, 教师都要进行精心设计, 力求为课堂教学重点服务, 力求为学生服务, 做到既减轻学生的负担, 又达到训练、巩固、提高的目的。在备课的同时, 更要注意备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因此要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及探究问题的能力才能适时调控, 恰当引导。

二、有效提问———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珍惜课堂的每一分钟。珍惜时间并不是要求教师急不可待地把一节课的内容讲完, 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切实实现教学中的角色转变,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说要缩减教师表演的时间, 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探究, 才能使学生跨越模仿, 提高学习效率, 展现个性, 走上创造性学习之路。在课堂中, 提问是一个调动学生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提问能触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悟性, 检测教学的效果。教师要有计划性地提问, 因为提问的质量影响着教学进程能否推进, 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打算在一堂课内提几个问题, 以及所提问题的切入角度都要进行精心构思, 先问什么后问什么, 做到胸有成竹, 精心策划。提出的问题要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步步深入。教师提问思路明晰, 对学生思维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同时还要有启发性地提问。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注意难易适度, 要能促进学生思考, 减少或避免提出走过场的应答式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问题, 提问不可过浅, 又不能过难, 以防学生茫然失措, 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把大、难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 以减小每次提问的难度, 减小问题之间的梯度,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启发思维。

三、收集资料———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品德与社会》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科技、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教材以一个个“活动”、“话题”呈现, 仅仅提供了几幅图片与几段文字说明, 需要充实大量的背景资料。因此, 搜集、整理、交流资料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时, 为了让学生能从不同侧面去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 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对和平的渴望。我从学生喜欢的电影《小兵张嘎》入手, 提出了“嘎子为什么那么恨日本人?日本人在中国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问题一抛出, 立刻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教师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们自己去找答案。

让学生们查阅资料, 去了解一些未知的东西, 他们是感兴趣的, 也愿意去了解、去尝试。另外, 教师布置学生收集资料目标一定要清楚, 要紧扣主题, 而且开口不宜过大, 切莫模棱两可, 不知所云。其次, 明确所要收集的资料属于何种类型的, 是文字资料, 图片资料, 还是影视资料等。再者, 告诉学生这些资料到什么地方可以收集得更快, 更全面。有了快捷、巧妙的方法, 学生能不乐于去做乎?

四、利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

多媒体技术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现代教学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和途径。多媒体集图、文、声于一体, 可以形象地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 有利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如:《战争风云下的苦难》一课, 学生们对战争的血腥和凶残, 仅仅利用文字和图片是很难想象和理解的。通过观看“海湾战争”、“抗日战争”、“中东战争”等大型纪录片, 使学生对战争的真实和残酷有更深刻的体会, 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引起他们的共鸣, 唤起他们对和平的热爱和向往。互联网缩短了与外面大世界的距离,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信息, 也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如《我们手拉手》一课, 通过互联网让学生们了解各国之间共同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及互相帮助应对自然灾难的种种情形。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既充实了教学内容, 又拓展了教学的空间。

五、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效率的宗旨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 即主体参与认识的行为实践不是被强制的、勉强的、被动的, 而是自觉的、积极的、主动的。如果学生主动性越明显,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越大。因此, 我们应给学生创设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 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 我们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课堂教学中, 合作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 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 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 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 使学生互相检查、帮助、促进、提高。教师要融入到小组中, 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 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体现学生的主体身份, 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八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有效性;生活;学习空间

我们究竟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本文就从以下两点,对此论题进行阐述。

一、将课程教学寓于学生的生活之中,拉近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使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鉴于此,作为一名品德与生活教师,我们就不能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点,不能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脱离,而是将此课程寓于学生的生活之中,进而兴致勃勃、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学习。

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中《我的一家人》这节内容时,课前,我就要求学生每人带一张家庭生活照,课堂上,每位学生轮流对照片上人物的具体情况进行介绍,如,年龄、职业、爱好、习惯以及发生在家人中的趣事等,这样,我通过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一方面拉近了知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了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等,同时也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了锻炼,为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扩展学生学习空间,使学生深刻感受学习的愉悦和乐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若将他们始终局限于封闭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感觉枯燥乏味,注意力很快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而且变得越来越不爱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我们自然也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此,我们就不能将学生的学习场所只固定于教室,而是扩展学生学习空间,比如,让学生在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汲取,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和乐趣,进而在以后学习过程中以饱满的热情和情绪投入。

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中《我爱家乡的山和水》这节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观察、访问、查找,对自己家乡的风景名胜、家乡故事、文化生活等进行了解,并且依据所调查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其中要写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地方、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家乡小故事等等,如此,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改变了以往将学生拘泥于封闭式环境中的教学方式,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这就为提高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我们一定多开动脑筋,积极探究、总结符合小学生学习兴趣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营造一个欢乐、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有效性在我们的正确引导下,获得最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王楠.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

9.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九

表日期: 2010-12-27 07:59:

52《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怎样消除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厌学情绪,激发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的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近年来,我在这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课堂上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 , 在联系儿童生活实际中 , 对儿童实施品德教育,培养道德情感,深化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提高道德能力 ,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联系实际,感受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活动主题可以由儿童自己发现或提出;可以由师生共同发现或提出;可以是儿童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和提出;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得到学生的响应。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的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 , 激发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直观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它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现代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一名当代小学品德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化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设多样化的形式 , 调动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心理学角度看,他们特别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而如果行为训练过于单一,他们就会感到枯燥乏味,容易产生厌倦感,因此,我经常采用故事激趣,讲完之后,我就提出问题,学生针对问题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争辩,学生逐步懂得了其中的道理。

四、利用典型材料激趣

现在的小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他身边的榜样比较尊重,认为他们不了解的高尚人物像某些电视剧的主人公一样,是虚构的,不可置信的。针对这一学生心理,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去了解一些他们熟悉的典型人物和事,增强他们的切实感,这样学生感到,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榜样一个样”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的事,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奋发向上的情感。

五.实施周期:两个学期。

六,成果展示:

通过定期反思、论文、总结等书面材料和课堂教学的展示,来展现课题研究的成果。

10.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十

【摘 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写好作业评语是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要改变批改作业习惯于只以对号和错号来评判正误而不注重撰写评语的做法,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爱的科目。通过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评语,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能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作业评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工作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艺术活动,教师除了课前认真备课、课堂上开展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渠道了解、关注和激励每一位学生,并以理导人、以情感人,走进学生的心扉,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各门课程的作业批改都有这方面的意义。而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思想品德课作业批改的评语尤显重要。

一、当前思想品德课作业批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对思想品德课认识的错误。把学生道德品质培养过程的思想品德课误认为是道德概念和品德知识的传授课,因此,作业批改时注意的是概念和知识的认知度,而学生的品质培养情况认为不是作业批改时关注的问题。

2.对思想品德课定位的失误。虽然此课在中考科目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但比起语、数、外各课的分值却少了许多,再加上有不少老师认为思想品德课是开卷考,答案是可以翻书抄的,认为思想品德课学习不需要下苦功,也就把思想品德课定位于“副课”。这一点,甚至于在学校安排任课时也有反映。很多思想品德课是让其他科任老师兼任,或由班主任代劳的。既然是“副课”,为此作业批改也就不怎么重视。

二、思想品德课作业评语的现实意义

1、作业评语成为了改变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催化剂”。

通过给学生作业写评语,不仅指导了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作业写作业评语不仅反映出学生做题的正误,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恰当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积极引导,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

2、作业评语成为了学生成长发展的“调节剂”。

恰当的思想品德作业评语,除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更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便于因材施教,个别指导。因此,评语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师生对话的一种方式。

3、作业评语成为了学生转变的“润滑剂”。

思想品德课作业的评语,特别是谈心式的作业评语,犹如教师与同学促“笔”谈心,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特别关注和关怀的另一片天地。它可使学优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等生“更上一层楼”,让学困生“丢下包袱,轻装前进”,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我教的班级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如上课专心听的同学增多了;作业不交的同学几乎没有了;作业及时订正的同学达90%;上课纪律较好,许多同学增强了自我控制力,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二、思想品德课作业评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称赞和表扬

称赞和表扬,是学生激发情趣的源泉,是引导学生前进的动力。任何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希望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赏。

(二)鼓励与指导

对于中等偏下学生在学习和作业中的点滴进步,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给以热情的鼓励,从而使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不断取得学习上的进步。对于学习上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就在他们的作业上批上:“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老师期待你更大的进步”“相信你会做得更好”等批语。这些富有情感的批语会让学生有种被肯定的感觉,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谈心与善意

教师可借助于作业用批语形式进行谈心。特别是每次复习自测后,针对发挥失常、成绩下降的同学。有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思维能力较强,但由于不重视作业,常常会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错误,如答非所问、知识点混淆等等。对于这些学生的作业,我给他们写的批语是:“在学习上,我们永远需要诚实和谦虚的态度”。“学习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样的批语提醒学生学习是严肃认真的,来不得半点马虎和草率,从而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探索,以提高作业评语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力争做到思想品德课作业批改能对症下药,具有审美价值和感召力。以便让作业评语能使学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强烈的兴趣和昂扬的斗志。也希望作业评语在我们所有老师的作业批阅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1.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十一

1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1.1多方考虑,制定教学目标

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合理而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全面制定,尤其是要重视对学生情感发展以及内在品质的教育,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完整而又全面地将教学目标把握好并实施下去,以完成既定的目标。而且,需要在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课程有所侧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是纯粹地将品德与社会课堂变成灌输知识的课堂,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1.2教学目标应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根本目标,在落实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教育的核心,突出教学的层次性。再者,要使全体的学生掌握好并达成品德与社会的基础性目标,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差异制定出具有发展性和针对性的层次目标。这样可以使不同水平的小学生都能够得到必要的发展,既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内在品质。

2教学设计要量身定做,突出针对性

2.1坚持体验、认知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要坚持体验、认知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和优化。教师应该在制订教学计划与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立足于充分地掌握和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学生个体发展。因此,要将小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地发掘并发挥出来,从而形成一种互动教学的氛围。在教学过程当中,对于各课堂当中各个环节以及课堂提问的设计都要有具体的针对性,而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的应用方面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的设计当中要着重于教学的时效性,不能拘泥于传统教育。

2.2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

在制定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的同时,需要根据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自身的特征来进行,并且要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灵活运用形式多样且生动易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要积极地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要对学生感官进行综合性的引导,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做、会看、会听、会闻、会说,得到各方面的技能提升,从而综合性地将学生的感官调动起来,最终让学生在课堂当中得到思维上的启迪、身心上的发展。

3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3.1明理激情的导行模式

教师是主导,需要在导入阶段进行讲解,进行直观的演示,并对课文角色的行为进行评价,通过文字的测读来达到激发情感的作用,向学生传递必要的信息。而小学生可以通过理解教材、观察和感知进行辨析,进而吸收知识。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知识或者是某方面的行为方式充分的掌握。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就需要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地发挥出来。

3.2角色扮演模式

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从课本内容或者是课外内容中摘取一段内容,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课本内容引入课堂实践,在饰演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对人物台词的背诵而感悟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并在表演的过程中做出客观的评判。这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效果,使得德育更加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操和内在品质的良好发展,使学生养成高尚品德。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种模式,这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收获到更好的效益。

4 充分联系学生生活

4.1 将生活与课本结合

在展开课本教学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将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相互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将社会新的发展和新的变化同课堂的内容联系起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丰富。小学生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不能单纯地依靠老师在课堂上的灌输,也不能仅生搬硬套课本上的东西。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将学生带到课本以外,开辟出另一条路径,让小学生自觉地、自行地去认识这个世界,从而养成热爱生活的良好习惯。这也可以教导学生如何走向正确的方向。这有利于我们创建文明校园,更有利于我们对小学生充分地开展文明礼仪的教育,提高他们的自身素养。

4.2强化学生的生活意识

要强化学生的社区发展意识, 要求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精神。由于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各地、各单位的发展如同百花齐放,而且伴随这种各具特色的发展而形成彼此区别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其灵魂便是具有特定内涵的,但都体现集体主义的精神。像较多表现优秀传统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科学求实”的精神,更多反映现代意识的“ 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精神,便是在特定区域甚至更大范围得到认同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社区精神。由于每个地方各具特色,因此学生要充分发挥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的同时,又要彰显集体主义精神,将整体与部分相互结合,使得这种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5小结

12.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十二

一、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缺乏有效性的原因

1. 作业繁多、重复性强, 作业的布置上没有进行精心设计, 随意性较大

很多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在进行作业的布置时, 随意性强, 使得作业内容与质量跟不上, 很多教师为了满足考试的需求, 搞题海战术。作业布置时, 基本上不是教师自主进行, 而是让学生买一些习题资料来充当作业, 如“课时导航”“质量检测”等作业材料, 使得作业量大, 而且很多材料中的题目有重复, 这样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极大地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得作业抄袭现象发生率高, 降低作业的有效性。

2. 历史与社会学科开卷考试, 学生重视度不够

历史与社会学科随着课改的进行, 考试方式由闭卷变成开卷, 这样使得学生在思想认知上缺乏重视。学生多数都认为考试时, 可以带书本、资料进入考场, 只要翻翻书便可以取得好成绩。实际上, 新课程理念下, 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知识点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然后通过作业, 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布置作业后, 大多数学生都进行抄袭, 不自主完成, 很多时候学生过于依赖教师, 希望老师能够把答案都整理出来。这样的态度使得学生不重视作业练习, 导致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的有效性丧失, 成了应试的工具。

3. 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缺乏层次感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对学生进行作业布置时, 全班统一的作业。没有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进行作业的布置, 造成有些学生的知识补充量不够, 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讲, 负担却过重。使得作业缺乏有效性, 没有起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效果, 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4. 教师对作业的批改缺乏主动性, 使得学生的学习失去动力

教师对作业进行评价, 给出学生一定的反馈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能够通过作业找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让学生对不足的地方进行巩固学习,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但是很多教师在作业批改上不及时, 使得学生失去了对作业的热情, 使得对待作业的态度转变, 抄袭发生率提高。很多教师在进行作业批改时, 只是一个“阅”字, 或者是一个“√”便结束了。这样失去了作业批改的有效性, 不能让学生知道哪里有不足, 应该从哪方面进行改进。

二、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业布置有效性的策略

从无数的实践证明, 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与布置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题材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 要从这些方面进行考虑,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作业的有效性。

1. 布置作业要有层次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 无论是性格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教师应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作业的设置, 或者是可以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进行作业层次的设计。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 让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知道自己还存在不足, 还有很多知识要学习, 保持学习的劲头;让学习能力稍微不足的学生, 在作业中找到自信, 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 可以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第一层次是巩固基础型的作业, 对于这一部分作业所有学生都要做;第二层次设计时, 要有一定的难度, 作业要具有灵活性, 教师做一些引导,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做;第三层次, 是对那些学习能力强, 知识储备充足的学生准备, 这一部分为选做题。这样三个层次的作业, 可以兼顾到各个层次上的学生,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提高了作业的有效性。

2. 作业布置要体现出人文精神

教师在对作业进行设计时, 要让学生认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作业, 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若历史与社会学科的作业只是对课程中的知识进行巩固, 重复课堂中的题目, 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布置一道“学生为老师准备的作业”, 在作业中, 让学生通过内容的学习, 整理出不懂的知识, 再对这些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在通过学生反馈的知识, 进行课堂上的集中解惑, 再将学生中见解独特, 题目新颖的作业与学生共同分享。例如对隋朝大运河的学习时, 有些学生就会提出“如何评价隋炀帝的功过。因为其暴政的同时, 又促进了隋朝经济的发展”。教师与学生通过互动的形式, 不仅提高作业的效率, 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3. 作业要具有开放性与探究性

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进行考试时, 虽然是开卷考试, 但不是对书本进行翻翻就可以解决的, 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与结合, 最后应用到历史问题的分析、解答上。在作业布置时, 要有一定的探索性、实践性与思考性, 因为实践作业是将课堂与社会结合起来的有效措施。可以利用较长的一段时间, 让学生通过书籍的阅读、资料的搜集等, 让学生对生活环境的历史情况、人文情况等进行搜集与整理。如通过“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学习, 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中国古代各时期的民族政策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从而引出“现今我们应该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在这一探索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是对历史文化、人文环境的一个认知。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来讲, 布置相应的作业是非常必要的, 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机会, 是学生进行知识探究与关注生活的一个过程。要想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不让作业缺乏新意、缺乏内容, 最有效的措施还是要改善教学模式, 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课堂模式改变了, 知识自然丰富, 作业也会随之丰富起来。教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 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来进行, 满足学生的需求, 才能提高其学习的兴趣。低效或者无效的作业要坚决杜绝, 要在实际中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达到高效作业, 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无形提高其对知识的探索能力, 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震, 朱明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张国富.提高历史与社会作业有效性的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 .

13.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体会 篇十三

品德与社会课旨在使学生形成良好品德及社会性发展,并给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逐渐成为有爱心、责任心以及良好品行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同时加强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积极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品德与社会的认识程度

首先,教师应树立专业意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充实自己,促使自己更大、更快的进步。平时多观摩教学,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长处,提高教学水平。另外,教师还要提升自已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认真按照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时时刻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在学生心灵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有的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二、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教法创新

1.结合社会实际,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联系起来。向学生展示祖国的新面貌,促进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了解社会的美与丑,真正能让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力量与重要。比如,向学生介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探讨道德的约束力与重要意义。认识到这一事件中道德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感,其产品就应该让消费者放心,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

14.如何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论文 篇十四

胡吉成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意义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二、选取素材要源于生活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现在的新课程教材配有大量富有情趣、童趣的图片等课程资源,但不管怎么说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是一些无声无息的材料,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是喜欢使图中人物、文中的内容变得有血有肉。就要我们教师做个有心人,探寻学生生活中的矛盾或焦点,设计成类似的情境(小品、生活情境剧);把一些小故事拍成录像;一些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做成flash动画等,供学生探讨、解决,以实现激活学生生活、保证活动的指向性和有效性的目的,并以此充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品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不停地在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中体验、感悟、成长。

三、品社课堂活动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基于案例、基于生活、基于情境、基于问题,适宜开展活动学习。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美国教育教学中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这句话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作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成为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

四、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回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薄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围绕品社生活化这一理念,我努力把生活引进德育课程中,因为我们面对的学生是活生生的,要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去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培养能力,养成勇于创新、勇于探索的品质,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个性的舞台,在学习中掌握知识、体验快乐。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

15.浅析如何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论文 篇十五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 必须充分开发, 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 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1]。

拿人类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看, 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教育家共同的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世界上最好的影视片,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包含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成果,这正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高营养精神食粮[2]。国家教育部、发改委、文化部在2008 年《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就指出:“要把影视教育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根据德育、语文、科学、历史等学科教学的需要播放相关的影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心理学也证明,孩提时代最喜欢的故事和人物,对人的终身发展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3]。

对于开发利用影视资源,上世纪末开始全国就有许多中小学参与到为中小学生开设电影课的实验研究中。但是,近几年来的资料显示,研究影视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学科大多数是语文、历史、科学学科,以及校本课程,集中在堂上或校内观看。开发影视资源,让学生在品德课堂上短时间观看的较多,利用整节课观看一部影片或课外观看的很少[4]。而笔者认为,鉴于前人研究的成功,以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与目标,将“电影课”的理念引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大限度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有助于高效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快速地认识世界,体验生命,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影视资源有效应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课程把德育教育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之中,使学科的综合性、生活性与德育教育的思想性紧密结合,达到知识的传授与德育教育的水乳交融的效果,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通过影视资源有效融入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会感到是在接受单纯的思想教育,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已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四、五年级的学生独立个体的意识确立,知识面较广,独立思考能力较强,情感的深刻性和道德情感逐步发展,同时没有升学压力,所以,笔者在四年级和五年级分别选取了《地球上的红飘带》《民族团结一家亲》《乡音乡情》等课例进行教学实践研究。

通过一系列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有效使用影视资源的几个方法:

(一)影视资源的分类及使用时间

笔者把影视资源分成了两类:一是整部影片,二是影视片段。鉴于之前对学生们的调查结果分析,笔者把两类影视资源的使用时间和作用制作成了表1。

补充说明:影视资源要有效融入品德课堂教学,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一些影视资源,例如影视片断等,丰富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或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欣赏整部影片,再进行专题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还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节目形式和形象,引导中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

(二)影视资源的筛选与制作

如何实现教材内容与影视资源的有效整合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其中,影视资源的筛选与制作尤其重要,这也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通过实践探究,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经验:

1. 精选。教师要精选影视素材,一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欣赏角度,把一些无厘头的偶像剧或是恶搞剧也搬进了课堂,这只是起到了哗众取宠的作用,对于学生了解知识没有任何意义。一批优秀的动画片、木偶片、科学幻想片、纪录片、故事片、舞台艺术片、科教片等,已成为每一代人都要看的经典影片。如:《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虎门销烟》《董存瑞》《机器猫》等, 每一代少年儿童都应该看。无论是整部电影,还是影视片段,其挑选都必须为切实地落实教学目标而服务。

2. 编制。现在教师基本上都是在网络搜集影视资源,但是大多数从网上下载来的影视资源由于格式限制,通常都不能插入到课件(特别是PPT)中直接播放,不利于操作。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建议大家掌握三种软件的简单操作:

(1)视频的裁剪。课堂上教师更多的只是选用整部片子当中的一个片段,因此,可以使用QQ影音、百度影音、快播、暴风影音等工具裁剪出需要的片段。

(2)视频的转码。大多数从网上下载来的影视资源由于格式限制,通常都不能插入到课件中直接播放,或者是自己的电脑能播,换一台就不行了。通过实践探究,笔者建议把裁剪好的视频进行转码,转成WMV的格式适合绝大多数的播放器播放,而且能插入到POWERPOINT当中直接播放。QQ影音、快播、暴风转码等软件都有转码功能。在使用过这三种软件后,笔者认为暴风转码这个软件所制作出来的WMV格式的视频比较稳定,而且操作简单。

(3) 视频的编制。 教师要精通一些常见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 诸如FLASH、AUTHORWARE、POWERPOINT,不要片面的将影视作品剥离出来,要恰到好处,选择时机运用影视资源,把影视资源编制到课件当中。当需要连续播放多个影视片段时,可以用QQ影音,快播等软件中的“视频合并”功能,把几个片段合并成一个片段,借以提高教学效率。

3. 指引。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无论是让学生观看整部影片,还是影视片段,都必须进行观看前的指引,可以是口头指引,也可以是文字指引,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如果是让学生在课前或课后观看整部影片的话,教师只需要在学生看之前给予口头指引,介绍故事背景或提出观看要求就行了。但如果是在课堂上教师提供多个影视片段让学生自主选择观看的话,那就必须在每个片段播放之前让学生先看该视频的观前指引。

要做到这一点,笔者介绍两种实践得出的方法:第一种是运用在每位学生都能操作电脑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使用PPT,先把所有的视频资源的名称整合在同一张幻灯片中;再将不同的影视资源分别插入到不同的新幻灯片里;接着,在所有带有影视资源的幻灯片之前均插入新的幻灯片,把该影视资源的观前指引打写上去,加上必须的按钮;最后,是完成各个按钮的超链接,以便学生再次选择观看目标。第二种方法适用于只有教师一人操纵电脑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用“绘形绘声”这一个软件,通过简单的步骤把多个影视片段和多篇观前指引整合在一起,制作成一个新的单一的视频,教师只需要点击一下,学生就能在大屏幕中一次性观看完所有的观前指引和影视片段了。当然,各个文字指引和影视片段在新视频中是间隔出现的。教师可以在网站“http://my.tv.sohu.com/u/vw/21506696” 中通过视频学习使用方法。

实践表明,学生先阅读观前指引,了解故事的背景资料,再观看影视资源,比起漫无目的、一无所知就直接观影,更能深切了解影视资源当中的信息,相当于语文教学中结合时代背景或作者背景去理解文章内容一样,更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这样,才更能发挥影视资源融入到品社课程中的有效性。因此观前指引非常重要。

(三)观看影视资源后的反馈与评价

观看影视资源后的反馈与评价笔者把它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在课内进行的谈感想、小组交流、主题班会等形式;另一类是在网络环境下,可供课内外进行的网上论坛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班级可以建立一个班级论坛,供学生平时交流学习信息所用。在班级论坛中,学生与教师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观后感,又可以直接浏览别人发表的感想,更加可以对别人的发言回复意见。这样,教师能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落实有效教学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影视资源要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笔者提出如下几条建议:第一,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一些影视资源,例如影视片断等,丰富小学品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开放教学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第二,在课内外时间,引导学生欣赏整部影片,再进行专题讨论,促进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第三,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影视节目形式和形象,引导中高年级的同学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活动,最终为提高教学实效服务。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收集适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影视资源,并进行加工整理,积累教材资源,初步形成和课本教材相关的影视素材库,有利于其他教师资源共享。

摘要:研究表明利用影视资源,给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感知,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利于启发思维、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质疑,勤思好问的良好思维习惯。笔者尝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引入“电影课”的理念,探索校内外提高教育教学实效的方法,旨在更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

上一篇:临床执业医师考试介绍下一篇:民间游戏集锦小班